ZKIZ Archives


自我對話 柯震東 吳可熙 2016年11月25日

1 : GS(14)@2016-11-27 23:25:51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39044

訪問柯震東當日,遇上8號風球,捲走了一些傳媒訪問;兩年前的涉毒事件,猶如他5年演藝生涯裡的一場風暴,推倒了穩步上揚的演藝事業,讓這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最佳新演員,從高處狠狠地摔下來。在工作量大減的日子,他被生於緬甸的台灣導演趙德胤選上,擔任《再見瓦城》(下稱《瓦》)的男主角。然而,捲土重來的機會,只留給肯作準備的人,他需要隻身往緬泰學方言,以及體驗做非法勞工的生涯,接受長達一年的演前特訓。25歲的柯震東坦言,苦悶單調的生活,雖讓他大感吃不消,卻造就自我對話的空間,「會思考別人對我的理解,有好有壞,都成為我思想的養分,算是比較懂得去聆聽吧!」如今,憑著脫胎換骨的演出,入圍今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與許冠文、梁家輝和張學友等一同角逐影帝,最終結果留待明晚揭盅,無論稱帝與否,至少,他以行動證明,跌倒過後,已站起來,在成長路上踏前一大步。
文:許惠敏


忐忑 接受挑戰
《瓦》是導演趙德胤繼《歸來的人》、《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與《冰毒》「歸鄉三部曲」後,第四齣有關緬甸偷渡客的電影,表面是一段沒能開花結果的愛情故事,實質是一個為脫貧而離鄉別井的沉重悲歌。生於緬甸臘戍的阿國(柯震東飾)和蓮青(吳可熙飾),在偷渡往泰國的途中相遇,兩個身在異鄉的單身男女,互生情愫,卻因各要遊往迥異的彼岸而愈走愈遠,女方決心要往台灣追夢,男方則憧憬走往回鄉路上,在前身為緬甸的皇朝古都的瓦城(Mandalay,現稱曼德勒)買手信,衣錦還鄉。故事取材於趙德胤在家鄉臘戍,耳聞目睹的真人真事,女主角的原型是導演的胞姊,電影可說是緬泰生活的實況紀錄,選角方面,趙德胤曾公開說過,找柯震東主演是一場冒險,如何讓《那些年》的陽光男孩柯景騰,化身土生土長的緬甸華人?於是,趙導開出條件,要求柯震東付上一年時間作準備,既要在緬甸生活、學習雲南方言,又要往泰國的紡織廠打工。柯震東被揭發在北京吸毒之後,幾乎絕跡幕前,連已拍畢的《捉妖記》都要易角重拍,在nothing to lose的情況下,他懷著忐忑的心情,接受挑戰,「那是我從沒去過的遙遠地方,也沒試過離開家鄉這麼久,很擔心學不好雲南話,也害怕自己的演出影響整部電影……後來,我還是覺得,就拼命去練習,看看自己可以怎樣吧!」
在一沉百踩的娛樂圈,第二次的機會,絕非必然,回望獨留異鄉的兩年「地獄式訓練」,柯震東直言:「辛苦是一定的,跟過去23年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都是一個人做重複的事情,頗為刻苦。」規律的生活,每天清晨約5時起床,朝七晚七,在工廠做足12小時,吃地道麵食,體能需求還可應付,最難耐是孤獨感,「最辛苦是僻靜、苦悶和無聊,經常獨自留在房裡,沒有人跟自己談話,以前是很多朋友圍在身邊,要學習怎樣跟自己對話,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事。」沒有經理人、助手和親友在旁,遠離喧鬧的城市,娛樂欠奉,逼使年輕的柯震東學習獨處靜思,「以前都是忙著與別人溝通,做各樣的事情,現在有機會停下來,想想如何自我改造,以進入角色的狀態,也有空間跟自己討論未來的拍戲計劃。」沉寂了的兩年,磨掉柯震東的自我中心,「以前生活太忙,以為事事都要趕快說出來,現在明白有很多不同的專業見解,算是比較懂得去聆聽,也會思考別人對我的理解,有好有壞,都成為我思想的養分,我覺得自己是謙虛了。」學習虛心聆聽,坦白面對自己的過去,柯震東踏出成長的重要一步。


放下自我 虛心聆聽
過去,柯震東以參演青春偶像片為主,今次飾演異鄉黑工,銀幕上是黑實瘦削的他,穿著一條快要掉下的褲子,卸下偶像包袱,跳出本色演出的框框,無疑是一次突破,他不諱言:「以前可能只會以A或B方法來演繹角色,現在認識較多不同生活範疇的人,學懂以不同的方式去觀察事物。」天天與黑工們朝夕共對,柯震東成功隱藏演員身份,透過親身接觸,發掘在一式一樣的生活背後,各有不同背景、矛盾與辛酸,豐富了他對黑工的了解,就著外界較為關注的吸毒場面,他強調是符合邏輯和節奏的發展,「對黑工們來說,加班能夠賺取更多的錢,服用藥物(吸毒)讓他們沒那麼疲累,阿國一直也有那些工具,只是他向來都是待遇較好的一位,就沒有加班的需要,但為了取悅蓮青,他的花費大了,也開始要加班賺錢,後來,他發現蓮青很可能要衝出泰國,才開始變得瘋狂,才會去嘗試。」查實,趙德胤的緬泰電影,為呈現緬甸偷渡客的實況,不免出現販毒或吸毒情節,《瓦》片也不例外,當角色落在柯震東手中,僅僅十數秒的吸毒場面,才成為焦點。


為戲裡「吸毒」解畫
在趙德胤的電影世界裡,女主角都是有性格兼獨立自主,參演的女演員也要具備「捱得」的特質,台灣女演員吳可熙已是第三次在導演的長片中扮演緬甸人,雖說駕輕就熟,對當地語言也不感陌生,但仍需花上半年在泰國做洗碗和工廠女工。透過親身體驗去揣摩角色,最廣為人知大概是羅拔迪尼路為電影《的士司機》,真的當了兩個月的士司機,雖說如何鑽研角色,還得看演員本身的演技根基、個人閱歷、修為等多方面因素,始終體驗仍有助了解真象、澄清誤解,「在進入工廠前,總覺得他們很可憐,經過一起工作,發現他們辛苦卻也頗快樂,能夠加班多賺幾塊錢便已很開心,這使我明白為何導演的大姐會選擇偷渡去泰國打工。」與導演合作無間,吳可熙形容導演是個很會就地取材的人,在拍攝期間,經常會有些劇本完全不一樣的嶄新意念,她坦言:「以前的確覺得非常痛苦,經常不知導演要我怎樣演,經過多次摸索和合作,知道他每次都有新的功課要我學習。」


與蜥蜴做對手戲
在曼谷拍攝時,她住的是郊區的平價旅館,也試過住工場裡的宿舍,環境不算好,難免有蛇蟲鼠蟻,「我記得在房子的窗子,經常看見有小蜥蜴在外面爬,我覺得頗為可怕,也擔心晚上睡覺時,牠會爬進我的房間。」於是,她跟導演提議想換房間,結過,導演便將吳可熙對蜥蜴的恐懼,無限放大加進電影裡,送給她意外「驚喜」,被嚇得花容失色的吳可熙憶述:「在正式開拍前半小時,他讓我看那隻將要加入戲裡的大蜥蜴!」到底吳可熙如何跟蜥蜴演對手戲?劇透便沒有驚喜,這幕絕對是電影的亮點之一,凸顯異鄉女子追夢的悲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