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王老吉的戰爭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8/zMMDAwMDIzMzAzMQ.html

4月14日,東莞長安人力資源局五樓勞動仲裁庭,一次清冷的庭審,現場不到10人。但兩個小時候後,庭審過程卻在數百上千人之間快速流傳,這群人是紅罐王老吉製造商加多寶集團的在職或離職員工。

「我與加多寶集團的勞資糾紛已經一年多了,由於北京、溫州等其他各地分公司也有同事在起訴加多寶,所以大家有時會互相交流,時間久了也引起了很多其他離職或在職的很多員工關注。」案件原告黃燦輝說。

據黃介紹,加多寶紅罐王老吉自2009年底開始收縮戰線,變相裁員導致勞資糾紛不斷。2010年4月,加多寶旗下崑崙山礦泉水全國上市,這家曾不遺餘力做大王老吉品牌和整個涼茶行業的龍頭老大,此後宣傳更注重「加多寶」的企業營銷和崑崙山礦泉水的市場推廣。

現在看來或許一切事出有因。2010年11月,王老吉商標東家廣藥集團在推行新的十二五大健康產業規劃,高調營銷王老吉品牌,並公開招商實施多元化戰略。

廣藥此舉使潛伏於加多寶集團多年的危機浮出水面。本報記者瞭解到,加多寶使用的王老吉商標系從廣藥集團租用。然廣藥集團已於上個月向廣糧實業授權產銷「王老吉」罐裝食品。內憂外患期間,依賴於王老吉品牌的加多寶命懸一線。

在首席執行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楊曦淪看來,這不僅僅是加多寶的危機。在王老吉品牌160億元的市場中,紅罐王老吉占了90%的銷售份額,王老吉品牌對加多寶的依賴並不亞於後者對前者的依賴,這就是百年品牌「王老吉」的危機。

「如果廣藥集團沒有宗慶後這樣的品牌企業家,沒有強有力的渠道管控能力,光靠授權,估計會形成一盤散沙。」楊曦淪說。

失控的商標權

4月11日,在王老吉商標權糾紛中一直沉默的加多寶首次亮相,抗議廣藥集團授權廣糧實業有限公司產銷王老吉罐裝食品,抨擊廣藥集團以王老吉品牌為平台的大健康產業系盲目多元化,擺出公開參戰王老吉商標爭奪戰的姿態。

此前,廣藥集團聲稱,加多寶租用的紅罐王老吉商標使用權於2010年5月就已經到期,並於去年年底向加多寶發出了正式終止授權的律師函,如需續約,必須重談合作。

廣藥集團認為,2001年,時任該集團總經理李益民在收了香港鴻道集團(加多寶的母公司)控制人陳鴻道300萬元賄賂下,廣藥集團簽署的商標授權應該是無效的。然而,加多寶是次在新聞發佈會上依舊表態,紅罐王老吉商標使用權是到2020年。

李 益民在任期間,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簽下的商標續租合同是否有效尚無定論。2005年7月,廣州中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李益民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 產。因此,法律界有兩種觀點,其一認為李益民個人受賄案已經結案,而王老吉商標租賃合同屬法人企業之間的合作合同,故個人賄賂案不會影響合同的有效性。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又或者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可視為無效。因此,若裁定香港鴻道集團系惡意串通李益民簽署的合同損害了廣藥集團的利益,有被裁定為無效的風險。

因此,鴻道集團只能曲線自救,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王老吉藥業)成為獲得王老吉商標使用的另一條通路。

2004 年,廣州藥業旗下的原王老吉藥業改制引進戰略投資方香港同興藥業,與廣藥集團同為王老吉藥業第一大股東,廣藥集團與王老吉藥業簽訂《商標許可合同》,授予 王老吉藥業對「王老吉」在食品、藥品上和金龍牌、廣州牌共5個商標的獨家使用權,期限自《商標許可合同》生效之日起至廣藥集團不擁有王老吉商標所有權之日 止。

同興藥業與鴻道集團淵源頗深。同興藥業出資人之一徐展堂與陳鴻道同為東莞人,2005年,加多寶在福建石獅市祥芝鎮投資3000萬美元建廠,由同興藥業董事、股東之一黃光漢陪同陳鴻道考察該項目,同興藥業另一股東黃宜弘與黃光漢均為福建泉州人。

本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瞭解到,陳鴻道早年與眾多廣東人一樣偷渡去香港,從事貿易起家,後歷經艱辛成為新加坡最顯赫的飲食集團楊協成(香港)公司總經理,深度涉足飲料行業。中途認識王老吉海外家族,獲得紅罐王老吉涼茶配方。

2007年、2010年,黃光漢、徐展堂相繼病逝。同興藥業董事會大變,新任三名董事為王健儀、李達民和加多寶集團前發言人景雨淮,因此,同興藥業亦可視為鴻道集團間接進入王老吉藥業的橋樑。

今年3月,廣藥集團公佈由王老吉藥業代售其旗下另一品牌白雲山涼茶,現任王老吉藥業董事長王健儀公然反對,聲稱此決策並沒有通過另一大股東香港同興藥業首肯,亦沒有通過股東大會的同意而擅自發佈。

王 健儀亦稱,2004年底,廣藥集團與同興藥業合資成立王老吉藥業時,雙方曾簽署商標統一承諾書,即廣藥集團同意將其擁有的內地「王老吉」商標所有權有償轉 讓到合資企業,同時同興藥業也承諾,盡力協助王老吉後人王健儀將其擁有的「王老吉」40多個海外商標所有權有償轉入到合資企業。

「此承諾當時已經獲得廣藥集團和地方政府的批示,至今保存。」王健儀說,「但是廣藥集團至今沒有兌現其承諾,以至王老吉海外商標權亦無法注入到合資公司中。」

據廣藥集團總經理李楚源透露,3月23日曾專門召開王老吉藥業董事會討論商標權問題,而當日董事長王健儀卻並未出席。

廣 藥集團相關負責人強調,王老吉商標內地所有權為廣藥集團,這是不可更改的前提,廣藥集團新的十二五大健康產業規劃亦是在此基礎上提出並實施的。「廣藥集團 也一直在和多加寶進行品牌續租的洽談,廣藥希望合作雙方共同把蛋糕做大,獲得雙贏。」該負責人說,至於將商標權注入到王老吉藥業之事,其表示廣藥目前沒有 此計劃。

兩個「多元化」的暗鬥

據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李益民案發後,王老吉藥業兩大股東關於 商標統一之事分歧初顯,2006年,時任王老吉藥業董事長、同興藥業董事長的李祖澤向外界透露,「王老吉」的內地業務將通過「A+H」方式上市。隨後,廣 州藥業意外發出聲明提出反對表示:董事會層面未對該事項進行討論,並未形成任何提案。

2008年年底,市場盛傳百事可樂與廣藥集團就王老吉品牌商談合作,雙方亦從未予以澄清或否認,此事引起同興藥業與鴻道集團高度警惕。

據加多寶內部人士透露,在缺少商標安全感的前提下,加多寶集團於2007年即佈局多產品、多品牌戰略,「一個企業僅依靠一個單品,不管做得多大都是很危險的。」

2010年4月,崑崙山礦泉水量產後全國上市,在玉樹賑災營銷、廣州亞運會營銷過程中,加多寶集團的營銷重點皆主推該礦泉水,並兼顧加多寶企業營銷,而紅罐王老吉只是在做市場維持工作。

據加多寶內部人士透露,今年3月份,該公司在廣東清遠投資超過10億元建設涼茶濃縮汁,規劃未來日產量超過100噸,產品包裝依然為「紅罐王老吉」系列。

「但清遠濃縮汁廠首先主要針對海外市場,為王老吉涼茶海外銷售做鋪墊,也是鴻道集團應對國內商標風險的殺手鐧,因為海外40多個國家的王老吉商標掌握在王健儀擁有的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手裡。」該人士說。

用濃縮汁研製出產的紅罐王老吉,至今在涼茶業內尚無先例。確定此項目後,加多寶集團的濃縮汁工藝技術已申報6項國家專利,除4項專利正在公示流程中,此外2項則已分別在2010年獲得《一種中藥藥渣的措置編制》的發現專利以及《中草藥加藥布料器》的合用新型專利。

加多寶集團副總裁陽愛星坦承,經過贊助廣州亞運會,紅罐王老吉在亞洲甚至全球的馳譽擴大,此次擴大出產涼茶濃縮汁的首要方針就是進一步滿足包含亞洲地域在內的更多海外市場的需求,進而為紅罐王老吉的全球化過程做好充分的產能預備。

相對加多寶多元化步伐的穩健風格,廣藥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則高調而迅猛。

2010年11月,廣藥集團開始廣泛營銷王老吉品牌,以商標權擁有人的姿態宣稱王老吉品牌價值被評估為1080.15億元,超越海爾成為中國目前的第一品牌。

隨 後,廣藥集團以轟炸式的宣傳力度推出其「十二五」大健康產業規劃,即充分利用旗下的品牌資源,打造「全球最大植物飲料研發、生產基地」,實現到2015年 達到500億元的銷售規模。納入整合資產包括所有非藥品資產,涉及廣藥屬下的相關字號品牌王老吉、白雲山、陳李濟、潘高壽等。

在會上,廣藥集團使用了加多寶紅罐王老吉產品的圖片、廣告語、捐款活動乃至銷售數據。並公開聲稱以王老吉品牌為核心平台,整合其他品牌進行招商工作,招商範圍涉及飲料、食品、白酒、保健品甚至醫療器械。

廣 藥集團的資產整合和多元化戰略計劃亦很快取得進展。今年1月份,白雲山神龍酒項目啟動;3月初,廣藥集團決定將與和記黃埔合作的白雲山和黃股份有限公司生 產的涼茶整合入王老吉藥業銷售渠道;4月初,廣藥集團與廣州市屬另一國企廣東廣糧實業有限公司合作,將王老吉商標授權給廣糧實業產銷罐裝王老吉固元粥和蓮 子綠豆爽等食品。

加多寶稱,廣藥集團的多元化招商工作直接對紅罐王老吉形成壓力,在其隨後發布的聲明中加多寶稱,廣糧實業出品的王老吉固元粥、蓮子綠豆爽,其外包裝涉嫌侵犯了加多寶紅罐「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知情人士透露,廣糧實業計劃4月份實現上述產品量產上市,而加多寶法律團隊則正在積極收集證據,針對侵權採取法律手段公開對決。

同時加多寶集團稱,王老吉品牌系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18個涼茶品牌之一,廣藥集團卻利用該品牌在多個行業領域進行招商,有損該品牌的文化屬性,並直接抨擊廣藥集團盲目多元化。

戰略收縮後遺症

儘管在商標權壓力中加多寶從未示弱,但其對紅罐王老吉的市場力度卻在減弱。據知情人士透露,紅罐王老吉在2008年達到120億元的銷售高峰後一直在走下坡路,公司的戰略計劃也隨之而兩度更改。

而記者從加多寶官方人士獲得的數據顯示,紅罐王老吉2009年的銷售略好於2008年,2010年的銷售收入約150億元。

據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官方數據通常會有一定水分,2009年紅罐王老吉相比2008年下滑幅度應該在10%以上,2010年銷售狀況與2009年差不多。

2009 年,加多寶曾作出過宏大的規劃,計劃在2008年的基礎上實現業績翻一番,因此,大規模擴充機構和人員。以廣東為例,區域機構設置由原來的5個擴充到8 個,每個區域辦事處增加區域經理1個、市場部1個、監察部1個、人事部助理1個、區域文員1個,辦事處文員3個、銷售人員若干個,每個層級人員增加幅度至 少20%。

而2009年開始,涼茶飲料進入投資高峰期,眾多資本投入引發激烈競爭。據該人士透露,一瓶紅罐王老吉成本中,罐和包裝盒約8毛,飲料約5毛,24瓶裝的箱裝賣給經銷商是折合到66或67元,經銷商賣給批發商是70.2元一箱,批發商賣給終端是72元每箱。

「在飲料產品中,紅罐王老吉的終端利潤每罐只有五毛,吸管是還要自己進,綠盒的只有三毛多,而其他飲料至少都有七毛利潤的,所以士多店通常都不想賣紅罐或綠盒王老吉。」該人士說。

在2009年以前,由於王老吉銷售量處於激增狀態,即使銷售利潤偏低,但是王老吉投入巨額成本在市場推廣上,因此代售方依然很能掙錢,但是2009年後,涼茶品牌增多,新入市產品以高利潤空間佔領渠道,王老吉銷售量一定程度上受到衝擊。

此外,以霸王涼茶為典型的新進入者高薪吸引王老吉銷售人才,引起加多寶部分銷售團隊流失。

「2009年底,王老吉涼茶的銷售量遠遠低於原計劃,因此,加多寶又開始實施軟性裁員。」上述知情人士說。「經過一年多的削減,王老吉銷售公司在廣東又恢復到4個區域機構,每個機構的人員基本上又回到原來人數。」

勞 資糾紛就是隨著是次調整而伴生的。2009年急速擴張過程中,加多寶大量採用派遣勞工深入各銷售市場一線,基本上都屬於縣級城市,同工不同酬、社保福利不 完全等現象大量出現在派遣勞工或未轉正勞工中,2010年後,加多寶在溫州、北京、廣州等多地遭遇離職員工勞資糾紛訴訟。

據加多寶官方表示,該公司從今年開始,徹底取消派遣勞工,但此舉並不能掩飾紅罐王老吉在銷售市場面臨的瓶頸。

與此同時,由王老吉藥業生產的綠盒裝王老吉則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紅罐王老吉搭建的銷售渠道打開市場的,因此,綠盒裝王老吉亦難在嚴峻的市場壓力下獨自發展。

據 王健儀介紹,2005年,由於同興藥業基於王老吉商標統一目標,曾與廣藥集團簽有對賭協議,即合作後的兩年內,該公司的銷售規模要翻番。從第三年 (2007年)起後的七年,要保持每年30%的增長速度。如果未能達到目標,盈利缺口將由同興藥業填補。因此,同興藥業相當於要保證綠盒王老吉銷售持續增 長至2014年。

而同興藥業此後向王老吉藥業支援的銷售主力基本上都來自加多寶。2005年,原加多寶銷售部經理、紅罐王老吉起飛的功臣陶應澤在合資王老吉藥業成立後空降該公司,主司綠盒裝王老吉的市場建設。

2009年,王老吉藥業的銷售額已經由原來不到1億元激增到近15億元,淨利潤1.64億元,在廣州藥業淨利潤來源中佔比77%。王老吉藥業的持續增長壓力亦在今後幾年凸顯。

王老吉臨危?

「企業內部權力的混亂和十多年來複雜的資本運作有可能毀滅王老吉。」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研究員王本昌如此評價,並認為商標權的爭奪將影響企業戰略,進而導致企業治理混亂,內耗嚴重,反過來又會嚴重影響王老吉品牌。因此,王本昌擔心王老吉將成為第二個健力寶。

王健儀聲稱:「當年同興藥業的成立就是以統一海內外王老吉商標為前提的,因此,成立之初在推進商標統一進程中已經得到政府的批示,因此我相信,在我任王老吉藥業董事長時期內,在全力推進王老吉海內外商標統一過程中也會得到政府的支持。」

王健儀此番話顯然已經將行政管理捲入此輪商戰。當年,健力寶力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但三水市政府擔心稅收問題而拒絕批覆,導致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與三水市政府一度勢不兩立,後來,三水市政府寧可把健力寶賣給浙江國投也不願意賣給李經緯團隊,結果自然是全盤皆輸。

因此,王本昌認為,對於王健儀透露的「廣州市政府已批示」表示憂慮:「廣藥集團是國有企業,王老吉藥業自然也有國有成分,加多寶和同興藥業都是私企,如果行政參與其中,商戰結局就難以預料。」

快消品營銷專家陳瑋認為,涼茶市場在王老吉的帶動下還將持續增長,過去兩年經歷過一輪廝殺後,王老吉依然穩坐龍頭老大的位置,而未來的涼茶戰爭將直面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國際巨頭,兩巨頭必然不會放棄涼茶這個大市場。

據陳瑋介紹,可口可樂很早就在進行草本植物飲料的研發,涼茶其實不算是個大品類,草本植物飲料才是將來最大的一個飲料品類。而去年底以來,市場一直有傳聞稱可口可樂正與廣藥集團接洽合作事宜。

對廣藥集團的招商成果,王健儀認為,若實施王老吉商標大統一,廣藥其實可從中獲得更多的實惠,未來更可共享王老吉的國際市場。

廣藥集團管理人員亦表示,廣藥集團的招商是開放的,從來沒有排斥過任何企業,並表示歡迎與加多寶繼續合作,但是商標租賃條件需要重新洽談。

然而,面對廣藥集團宣稱的1080億元的品牌價值,曾為此鋪墊十年的加多寶是否甘心接受廣藥集團的重新要價是個問題。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王老吉發展好壞對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兩者影響都較大,因此,撕破臉的概率非常小,攜手推動王老吉品牌的進一步拓展將是三方未來的發展方向。

「只有專心、專業才能讓老字號延續不老的傳說;只有合作才能盤活並發展這些擁有悠久歷史的中華老字號品牌,任何一個有歷史責任感的企業都不能只求擁有不顧其發展。」王健儀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0

王老吉的前世今生與廣州藥業的簡單估值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21850430

廣州藥業00874在今年3月份復牌後,公告了吸收合併白雲山藥業及將廣藥集團(00874廣州藥業的大股東)整體上市的方案,以前我多數時候,都會把港股每天的公告全部掃一遍,但今年手頭事很多,人也懶,所以望了一眼標題後就沒有去看它們的公告了。

 

其實廣藥集團與加多寶之間有關「王老吉」商標使用權的爭議,2年前我就聽說了,因為一直沒結果,後來就把這事忘了,正好今年看電視也少了很多,加多寶換廣告我也不知道,直到發現有股友公告持倉及看到電視廣告才留意到這事,那會兒00874的股價已經是9塊多了。我瞄了下K線圖,發現股價已經飆升不少,感覺再追高可能意義不大,所以想偷懶問問別人,看看他們的研究分析,但沒有人答理我。幾天後874就出了公告,仲裁獲勝,股價開盤後一度升到12塊上方。

 

我看到媒體報導說,「王老吉」這個品牌估值1000億,再看874的市值也才90億港幣,所以想補下課,把它毛估估一下,看看價格有沒有到位。

 

一、「王老吉」的前世今生

在估值之前,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王老吉」這個品牌的淵源。「王老吉」涼茶是廣州一個叫王澤邦(乳名阿吉)的人於清道光年間(1828年)發明的,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認為涼茶始祖,有「涼茶王」之稱。

 

王家的涼茶一直傳到第4代,到1956年,全國出現社會主義改造高潮,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這輪大潮中,王老吉涼茶鋪很快變為公私合營,改為王老吉聯合製藥廠,不久後被收歸國有。之後,王家人被打成走資派,接受徹底的改造,到第5代時已經與「王老吉」涼茶一點關係沒有了。而「王老吉」這個牌子,最終歸為國有企業廣州藥業集團所有(注意,不是歸00874廣州藥業所有)。

 

與廣州王老吉後人無緣王老吉涼茶情況不同的是,香港王老吉後人一直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這個王老吉創始人王澤邦第五代傳人叫王健儀,她是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王老吉註冊商標持有人。1993年,她出任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持有公司三分之一股份。同時,她還擔任同興藥業董事長、王老吉合資企業董事長。

 

廣藥集團擁有「王老吉」的商標權,但這個國企實在是無能,手上很多老祖宗留下的老字號,都不知道如何商業運用和發揚光大。1995年,香港鴻道集團從廣藥集團取得了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營權,並在1997年籌建加多寶集團負責運營。2000年,廣藥集團與加多寶簽署協議,授權加多寶生產和銷售「王老吉」涼茶(紅罐包裝),代價是每年付費450萬元,期限截止2010年。

 

2005年,廣州藥業00874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吸收了香港同興藥業這個新股東,公司性質由國有獨資變成了中外合資,0874與同興藥業各佔48.05%的股權,剩餘的股權歸部分職工所有。王老吉藥業除了生產一些中藥外,主要就是被授權生產綠紙盒包裝的「王老吉」涼茶。廣藥集團按銷售收入的2.1%收取授權費,然後再返回47%給00874。

 

「王老吉」紅罐涼茶自授權給加多寶生產後,由於加多寶運作非常成功,紅罐銷售金額從0開始,10年間劇增到接近200億,而00874旗下的王老吉藥業生產的綠盒包裝,得益於加多寶的紅罐營銷,銷售收入由加多寶宣傳前的幾千萬,增加到去年的近20億。

 

很明顯,「王老吉」涼茶雖然歷史悠久,但它真正大規模商業化,完全是加多寶一手經營起來的。2003年,紅罐王老吉由2002的1億多的銷售額,激增到6億多,2004年突破10億,增長勢頭很猛。加多寶眼看著這個市場潛力巨大,獲利豐厚,不甘心授權止於2010年。

 

加多寶提前預計到了市場的廣泛前景,於是,它的母公司香港鴻道集團於2002年向廣藥集團原老總李益民行賄港幣200萬元,並於11月簽署第一份補充協議(時限延長至2013年)。2003年6月再簽署第二份補充協議(時限再延長至2020年),李益民又收受陳鴻道港幣100萬元,隨後李益民落馬被雙規。延長時限後,加多寶每年應支付給廣藥集團的授權費僅增加50萬元到500萬。

 

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在第一份補充協議簽署時的2002年底,紅罐銷售其實只有1億多元,所以500萬授權費佔的比例並不低。而2003年6月再簽署第二份協議時,半年的銷售可能已經激增到二三億了,如果按絕對額來看,授權費仍屬合理,但從增長率的角度看,顯然是很低的。我個人覺得這個補充協議,既有李益民的貪婪問題,但肯定也有廣藥體制落後目光短淺的問題,因為如果廣藥能預計到王老吉涼茶今天這個規模,李益民再怎麼強權,也不可能簽得了協議的。相比之下,加多寶運營能力出色,戰略眼光長遠。

 

之後的幾年,紅罐王老吉的銷售一發不可收拾,銷售額不斷突破,特別是08年汶川地震後,由於加多寶捐款1億的宣傳和營銷推動,當年銷售額達到120億元。到2010年,銷售額增加到150億元。這個時候,廣藥集團坐不住了,開始要求收回商標使用權,理由是2000年簽訂的10年協議到期。

 

按照合同法,加多寶與廣藥集團簽訂的兩份補充協議,由於採用了行賄手段並損害了國家利益,即合同法所說的一方以欺詐手段,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廣大公眾或國家利益的合同,應屬於無效合同,自始至終不產生法律效力的。所以廣藥集團最終仲裁獲勝,我想這個結果應在預期之中,就算今天加多寶不服仲裁,再到北京中院起訴,我認為改判的可能性也極小,加多寶無非是想拖延時間,好讓自己準備充分些而已。

 

通過上邊的歷史回顧,我簡單歸納如下:

「王老吉」涼茶這個品牌,要說道德,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其實是半斤八兩,嚴格來說,廣藥集團比加多寶還要無恥。因為加多寶畢竟有用心付出,並且做大了品牌,它是貪圖小利而失價值1000億的品牌,如今丟了也算是活該。

 

而廣藥集團擁有的所謂品牌,原本就是60多年前從王氏後人手中掠奪過去的,在自己手中握了近50年,寸功未建,授權給加多寶,人家幫你做大後,你眼紅找藉口又奪了回去,這不但有原罪,今日也不光彩。王家第五代傳人王健儀就不服,直指廣藥違背承諾,說原本廣藥答應把品牌還給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而王健儀是後者的董事長。

 

二、廣藥股份(A股代碼:600332;H股代碼:0874)的估值

我們做為股票投資者,講道德是一方面,但對公司基本面研究和股價分析是另一回事。一家公司或是一個股票,很難用道德去衡量和劃分它,比如暴利的銀行、白酒、地產甚至工程機械,你買不買?

 

廣藥在吸收合併白雲山前是8.1億股,合併後是13億股,合併後加上從大股東手中購買的其它資產,2011年EPS是0.45元,由於廣州藥業1季報利潤增長了4成,白雲山利潤增長了12%,所以今年重組後的廣藥,EPS大概可以增長到0.55人民幣左右,或者為0.7港幣。

 

在仲裁結果還沒有出來前,廣州藥業00874新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即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專門用來承接紅罐王老吉。昨天,874發佈公告,決定將紅罐王老吉授權給這家全資子公司來營運,廣藥集團按銷售收入的2.1%提取授權費,然後再返還47%給874,這相當於874下邊的王老吉大健康只需要交1.1%的授權費給廣藥集團。至於以後品牌的轉讓費用,我們暫時不好估算,但可以肯定是要付一大筆錢的了,畢竟廣藥集團不是874的唯一股東,874還有5成多的其它股東。

 

按照廣藥的推算,加多寶在2010年5月協議到期後,仍然「非法」銷售了2年的紅罐涼茶,獲利75億元,而這兩年紅罐的銷售收入大概是300億多一點,所以紅罐的淨利率應該有20%以上。

 

考慮到紅罐本身的增速,廣藥接收品牌後,會與加多寶的涼茶競爭,假設廣藥營運能力很好,照著加多寶建成的品牌和渠道營銷,成本控制也還理想,分到一半的市場份額即100億元,淨利率按15%計算,那麼一年利潤為15億元,按重組後13億股本計算,EPS1.15元或港幣1.44元。加上本身非涼茶業務,874的利潤可以達到EPS2.14港幣,按15PE可以估值到32港元,A股考慮到市場整體估值比H股高,按20Pe估到34人民幣。

 

假設874運營能力一般,這可能也與它目前的體制和實際水平相稱,只能分到原加多寶四分之一即50億的市場份額,考慮到它原先本身有營銷綠盒的經驗,而紅罐比綠盒價格貴1元多,我假定15%的利潤率能達到,那麼一年的利潤為7.5億元,EPS為0.58或港幣0.72元,合並非涼茶業務後的EPS為1.13元或1.42元,H與A的估值分別為21港幣和23人民幣。

 

由於這個銷售,完全只是一種估計,沒有實際的營銷依據,所以不確定性很大。但我想,按廣藥自己豪言壯語5年內300億的銷售目標以及今年(從6月份起開始鋪貨銷售)幾十億的目標,我打個二三折應該還比較靠譜。畢竟「王老吉」這個牌子已經被多加寶做大做強了,廣藥撿個現成的燒餅,再怎麼白痴也要分幾成份額吧。

 

當然,加多寶肯定不會甘心讓廣藥撿太多便宜,一定會加強營銷推廣和渠道控制,同時儘量拖延官司,影響廣藥的工作進度。同時,廣藥倉促接手品牌,一邊要加建生產線,一邊要建立渠道,品牌上還要與加多寶酣戰,短時間內銷售和利潤應該是難以達到預期目標的。但是,我認為這只是時間的長和短的問題,以及份額大一些和小一些問題。

 

所以,我認為按第二種估算,即分到4分之1或50億的份額可能性比較大,儘管時間可能要推遲到明年甚至更晚一點,但股價的重估應該是要提前的。以目前A股22.4元的價格看,重估價已經合理,但H股11港幣明顯還是沒有到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1

吸納台灣人才 成就中國消費金融之父地位 馬蔚華 與台金融界最麻吉的大陸行長

2012-8-20 TWM



馬蔚華 與台金融界最麻吉的大陸行長誰是全中國最瞭解台灣金融業的第一人?如果馬蔚華說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這位最能親身體驗「台灣金融業之美」的中國金融家,巧妙運用台灣金融業的優勢,一舉將自己、也為招商銀行推向事業高峰。

撰文‧劉俞青

「在facebook(臉書)上,就有超過八億多位實名的客戶,可以做多少零售業務啊!」因為大陸至今仍全面封鎖臉書,令人不敢置信,這句話竟出自中國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口中,他的務實,讓全場印象深刻。

八月上旬,中國零售銀行龍頭——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再度來台,不只對臉書的功能侃侃而談,還在公開演講時,大談現在年輕人對Google(谷歌)的依賴程度;偏偏這兩大公司目前都未能突破官方封鎖,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其實今年已經六十二歲的馬蔚華,一路以來,就是靠著這種無視禁忌、靈活應對的態度,才能以十三年時間,打造出全中國最大的民營零售銀行。

「零售銀行」即是以消費金融為主的銀行,招商銀行在中國創下許多紀錄,至今無人能及。

它是中國第一家由民間企業自行成立的民營銀行,也是全中國發出第一張信用卡的銀行,如今中國的招商銀行在中國金融市場的地位,有如中國信託在台灣消費金融市場的龍頭地位一般,領導創新的能力,遠超過同業。

「我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來台灣了。」儘管掌握這家在中國擁有六百個據點的最大零售銀行,但在馬蔚華的心中,始終把台灣擺在第一位,因為在中國,恐怕沒有一位銀行家像馬蔚華一樣,與台灣金融市場的淵源如此之深。

人脈深厚

與台灣銀行巨頭皆莫逆

近二十年來,馬蔚華幾乎年年來台灣,有時一年來好幾次,公開、私下拜訪的行程不一,他在台灣金融界的友人,幾乎比許多台灣本地的金融人士還熟悉。

例如這次他唯一的私人午餐空檔,就是和華南銀行董事長林明成敘舊,雖然在大中午,但兩人喝起陳年高粱,據說連酒量頗佳的林明成都喝到滿臉通紅。喝完酒,下午行程依舊滿檔的馬蔚華,繼續氣定神閒地和媒體對談,甚至緊接著參加電視台錄影,完全察覺不出一絲酒味。

馬蔚華的台灣友人當然不只林明成,同一天的晚上,馬蔚華就是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家裡的座上嘉賓,而馬蔚華與辜濂松兩人從認識到現在,幾乎等於是一頁兩岸的金融交流史,交情超過二十年。

一九九九年三月,馬蔚華剛剛從中國人行調派到招行擔任行長,當時的招行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民營銀行,沒人知道未來會如何。

當時才到任不久的馬蔚華,就接下一個「超級任務」,和台灣的中國信託展開神祕又富挑戰性的兩岸金融合作,這也是兩岸金融的「首航之旅」。

人才輸中

開啟兩岸金融首航之旅

中國信託當時輸出至少二十多位的高階專業人員和技術,把台灣信用卡的經驗複製到招商銀行,讓招行的信用卡發行量快速成長,從此奠定招行在中國金融零售市場的龍頭地位。

雖然近幾年招行因為規模不如中國工商銀行等大型銀行,信用卡的發行量被超越,不過論創新力、市場的前瞻性,馬蔚華「中國消費金融之父」的領導地位,無人能撼動。

也因為如此,儘管這項破天荒的合作,後來因故未能成局,但馬蔚華早已是全中國第一位「親身體驗」台灣優秀金融人才的銀行家。

「台灣人才太棒了!」馬蔚華說的絕對不是場面話,不只中國信託為招行打下第一根堅固的柱子,包括招行過去最重要的信用卡部總經理,就是由中信金大陸事業執行長羅聯福子弟兵仲躋偉出任多年。

雖然仲躋偉後來因身體不適退出,但馬蔚華親口證實,至今光是招行總行大樓裡,就有十幾位「來自台灣金融業的專業人才」,例如招行現任私人銀行處總監,也是來自中信銀副總的陳昆德。

尤其這幾年來,招行也跟隨台灣銀行業發展的腳步,重心逐漸從信用卡轉往財富管理業務,目前招行位在深圳的整個財富管理部門,幾乎是由台灣人撐起半邊天。

如果說,招商銀行有今天在中國金融市場的地位,信用卡與財富管理業務是最重要的兩根柱子,那麼無疑地,台灣的金融人才絕對是最重要的奠基之一;如此馬蔚華對台灣金融業的情感,豈能不深厚?

一路走來,馬蔚華當然最是領略心頭;因此,當時空轉換,如今中國金融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招商銀行也在二○○二年、○六年,分別在上海與香港掛牌上市,但馬蔚華始終沒有疏於經營和台灣金融業的關係。

每年定期的造訪,已經是馬蔚華的家常便飯,只要有台灣金融高層到深圳,他一定請吃飯;就連與台灣媒體對話,也不像其他行長來訪時處處小心,需要隨行助理不斷提點。馬蔚華從容不迫,要大家儘管問,談笑風生間,連台灣的媒體關係都經營得服服貼貼。

這位和台灣關係最好、也最密切的中國金融家仍寶刀未老,馬蔚華精準地掌握局勢,借力使力,將自己和中國招行一起推向高峰,也為兩岸金融的發展寫下歷史。

馬蔚華

出生:1949年

現職:中國招商銀行行長

經歷: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學歷: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

美國南加大榮譽博士

成績:中國金融零售市場之父;帶領招商銀行成為中國第六大商業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7

王老吉的困境(原創冷笑話)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2na.html
斌旦很久沒有提廣藥了,不會是學了董建華,不提就是不存在了吧?

最近股市有點冷,創作一段冷笑話讓大家輕鬆一下吧!

一燒烤攤老闆重倉了廣藥,於是決定只賣廣藥的王老吉。

來了一桌客人,"老闆,來兩罐加多寶。"心想,加多寶與王老吉還不是一樣,送上來兩罐王老吉。"不好意思,我們不支持卑鄙的國企",說罷轉身向隔壁燒烤攤要了兩罐加多寶。

又來了一桌客人,"老闆,來三罐王老吉。"老闆心裡想,識貨!
送上來了。"不好意思,叫習慣了,我們想要加多寶。""......$&€£@"

斌旦來了。"斌旦斌旦,你終於來了。(感動中)"說罷老闆立馬送上王老吉。
"最近喝太多正宗涼茶了,有點涼。還是來一罐假的吧!"".....$&@€£!!!!"

操!叫加多寶的不要王老吉也就罷了,叫王老吉的也不要王老吉,現在連斌旦也不要王老吉了。這貨還怎麼賣呀?

這裡面包含了廣藥王老吉的三大難題。
這一段是廣藥王老吉體制上的弱點。
第二段是品牌的認可度太差(不是認知度了),兩面針認知度夠也高了吧?
第三段是廣藥真把王老吉當中藥了,藥效太歷害,連我南方人都受不了,更別說北方人了。不適合作為常規快消飲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68

說說王老吉的差異化突破 Rathm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56fc2b0102e02q.html

近期廣藥王老吉終於有種找到北的感覺,欣喜於他們的進步。

 

對於2012年的紅罐王老吉的銷量,網上新聞有兩種說法;

《每日經濟信息》:12月27日,廣藥透露今年罐裝王老吉銷售涼茶約23億元

《中國經濟網》:26日,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在京宣佈,包括冠名《開門大吉》在內,王老吉在2013年將投入20億元展開整合營銷。該公司市場總監張為民表示,廣藥王老吉在2012年的銷售收入接近30億元,機構分析人士則向網易財經透露準確數據應在28億元左右。 

不管是哪種數據,都好於我的預期。更重要的信息:

在今年10月,廣藥集團就已經推出500毫升和1.5升的王老吉涼茶。而今天下午,廣藥集團再次高調宣佈將進一步延伸涼茶新品,推出固體涼茶、低糖涼茶和無糖涼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廣藥推出的固體涼茶有杯裝和袋裝產品,頗類似香飄飄等奶茶產品。

此外,廣藥同時還推出涼茶直飲機。據悉,廣藥此舉正是直供餐飲渠道而出。不久前,廣藥與中式快餐連鎖品牌真功夫簽約,在餐飲渠道搶奪中走出重要一步。

 

加多寶目前的紅罐和其掌控渠道,是一塊硬骨頭,品牌切換也做的非常成功。關鍵是其高額的利潤,為其鋪天蓋地的廣告提供了資金。正面的戰爭,王老吉處於弱勢或者成本巨大。

廣藥不侷限在正面戰場,在包裝、渠道等方面的創新和差異化的突破,相信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策。至少有兩個作用:

1)避其鋒芒,曲線進攻。畢竟,王老吉的品牌價值目前還是遠大於加多寶。在涼茶領域的包裝、渠道的一些創新和差異化容易收穫成功。也曲線打擊了加多寶紅罐的利潤率和市場份額。

2) 通過阻擊加多寶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削弱加多寶品牌的重建力度和能力。

兩者是環環相扣的。

 

因為自知之明,一般不太對公司的戰術指手畫腳。外行人給內行人提建議,先不說能力,光掌握的信息優勢,也不是一個層面的。

忍不住分析一通,說不說由我,對不對大家評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42

德國財長:德拉吉的財政更給力言論是“過度解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892

德國, 歐洲央行, 德拉吉, ECB

德國財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認為,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上周五講話被外界理解為,財政政策可能在推動歐元區增長方面發揮更多作用,這是“過度解讀”。(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接受德國報紙Passauer Neue采訪時,朔伊布勒說他尊重德拉吉的獨立性,還說:

“我很了解德拉吉,我認為他被過度解讀了。”

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前總結,德拉吉上周五呼籲歐元區加大財政政策的協調性,認為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複蘇的過程中應發揮更大作用。

宏觀經濟學家Gavyn Davies認為,德拉吉呼籲展開的政策類似於日本政府超級寬松的“三支箭”,其中財政政策方面德拉吉認為有必要先期收縮財政,以便對發生危機的歐元區經濟體恢複信心。

上述Passauer Neue報道還提到,朔伊布勒對前任法國經濟部長Arnaud Montebourg對德國“沈溺於”緊縮的評價感到不滿。但這屬於法國國內的爭論,法國總統奧朗德本周初已經讓Montebourg離開了自己領導的內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13

德拉吉的ABS計劃是火箭炮還是小水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66

DE-BJ251_markta_G_20140829084241

昨晚,歐洲央行宣布降息10個基點,並啟動新的ABS購買計劃。這是歐洲央行采取的除全面量化寬松之外的最後一招。

這一意外之舉令市場頗為震驚,歐元當即暴跌,突破1.30創下14個月新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會按兵不動,或者只是出臺溫和刺激措施。

歐洲央行這次比市場預期走的更遠一點,但還未走到QE這一步。至於為何不出臺QE,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提到過,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德拉吉能否克服反對的聲音,成功推出QE。

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德拉吉已經不再為低迷的通脹找借口,並且釋放的強烈的QE信號。

但央行內部依然有分歧。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德拉吉稱,此前他一直未能讓歐洲央行的新舉措得到一致支持。

旗幟最鮮明的反對者是德國央行,《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反對歐洲央行周四推出的降息以及ABS計劃。他傾向於在采取取新的刺激措施之前,先對歐洲央行面向商業銀行為期四年的貸款措施(本月晚些時候將啟動)的效果進行評估。

所以,10月的刺激方案更像是妥協的產物。此前摩根大通的分析師Greg Fuzesi表示,德拉吉這次不會QE,而是會選擇更加溫和的方案,為QE爭取更多的討論時間。

對QE保持懷疑的人質疑,歐元區的公司債券或者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已經夠低了,購買這些債券刺激收益率再度走低的意義到底是什麽?歐元區經濟的問題並非金融系統缺乏流動性,而是缺少需求。如果要刺激經濟,QE還不如給每位歐元區公民發一張1000歐元的支票見效快。

面對這種質疑,德拉吉稱,會確保歐洲央行委員會的大多數委員支持對那些最需要信貸的部門提供資金,這包括中小企業,尤其是歐元區南部邊緣國家中備受壓力的經濟體。

《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Ralph Atkins認為,金融危機後歐洲的ABS市場出現萎縮,目前未償付的中小企業貸款支持的ABS僅僅只有1000億歐元,歐洲央行能買的量並不多。另外,擴大ABS規模的監管障礙也並未移除。

至於ABS購買的品種,德拉吉在記者會上說,將會購買簡單、透明的產品,清單中有住房貸款抵押證券(RMBS),這將明顯擴大資產池。歐洲央行還會購買上述貸款中風險較高的夾層部分,只要歐元區成員國提供擔保。

德拉吉承認,現在很難評估購買規模,盡管此前媒體報道可能是5000億歐元。

這項計劃還有一個較大的阻礙,即落實和真正起效果可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在此之前,歐元區可能已經滑入了危險的通縮。如果歐洲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是需求不足,廉價的貸款可能起不了什麽作用。

但是德拉吉的選擇很有限,花旗的策略師Matt King說,購買ABS的計劃似乎比其他可能的手段更有機會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08

德拉吉的萬億刺激計劃在西班牙遇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49

spain-bank.gi.top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擬向歐元區經濟註入高達1萬億歐元的計劃將遭遇障礙:部分在債務危機中遭受最大沖擊國家的企業不想要這些錢。

“我們每天都會接到銀行的電話,”34歲的Miquel Fabre說。”他們預計到給我們提供貸款,他們會獲益,因為我們的生意很好,未來肯定會還錢。但是,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就另當別論了。”他的家族所經營的美容產品公司Fama Fabre在巴塞羅那雇傭了43人。

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為了提高物價、刺激增長而準備向金融系統註入更多現金之際,很多中小企業對銀行的放款提議持謹慎態度。西班牙企業對這個計劃的保留態度表明信貸需求和供應一樣可能是個大問題。

西班牙央行的數據顯示,最多貸100萬歐元、最長期限為一年的貸款(即中小企業一般申請的貸款類型)比2007年巔峰時期的水平低三分之二。 數據還顯示,西班牙貸款總額接近4700億歐元,遠低於2008年1.87萬億歐元的歷史新高。

西班牙國債昨日連續三天上漲,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11%,較美國同期國債還要低。因歐洲央行有可能開啟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以向經濟註入現金。此前歐洲央行試圖向經濟註入現金的舉動是TLTRO(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但開展的並不成功,9月18日的數據顯示多數銀行對此並不感興趣,即便只有0.15%固定利率,但從央行向銀行機構放出的貸款規模只有826億歐元,遠不及市場1000億至3000億歐元的預期。

一家巴塞羅那公司的負責人Recio在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自給自足可以保持我們的獨立性,花掉那些本不屬於我們的錢已經使很多西班牙的企業關門大吉了。我們寧願選擇更穩健、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雖然有的人不想借這份錢,但想借的人也未必借得到。

西班牙小企業聯合會經濟總管Carlos Ruiz表示:對於歐央行融資的需求下降,因為這樣的利率對很多小企業來說,還是有些高,很多銀行提出的條件小企業滿足不了。

今年41歲的Juan Ramon Gomez稱,他想為自己在馬德里的辦公室出租業務配備空調,需要借3000歐元,但是跑了4家銀行都沒辦下貸款,他稱自己的生意自今年1月以來都是賺錢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56

暗渡陳倉:德拉吉的真正目標是歐元貶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33

彭博社報道,德拉吉的振興歐洲策略看上去就是通過貨幣貶值來實現的。

盡管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匯率並非政策目標,但官員們似乎對歐元貶值近10%不再僅僅是默許。貨幣升值增加了進口成本,提振出口國的競爭力,也幫助歐洲央行重振通脹。

因歐洲央行官員宣布一系列刺激措施,歐元5月份從兩年半高點回落。本月德拉吉宣布進一步降息,並暗示希望將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至1萬億歐元後,歐元整固於1.30下方。本周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後,可能公布購買資產計劃的具體內容。

歐元/美元昨天最低跌至1.2664,創2012年11月以來新低,較5月8日的1.3993水平大幅回落。

ING Groep NV歐元區高級經濟學家 Martin Van Vliet表示,當德拉吉提到擴大資產負債表,我認為他背地里想到的是匯率。

“我確信,德拉吉樂於見到歐元貶值。他完全知道政策傳輸的重要途徑就是匯率。”

自8月份利率決議以來,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一致評論了歐元的作用。德拉吉說,歐元貶值反映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政策的分歧。彭博社認為,類似的言論讓人想起一些國家通過匯率貶值提振出口時所說的話。

比利時央行行長Coene表示,通過利率決定尋求的主要影響之一就是匯率。意大利央行行長Visco也表示,歐元貶值是對歐洲央行行動的“正確反應”。

野村證券高級經濟學家Nick Matthews表示,在打壓歐元方面,歐洲央行的政策頗有效果。很明顯,匯率是歐洲央行衡量政策措施效果的渠道之一。

德拉吉在今年3月政策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曾說過,一般而言,匯率永久有效升值10%將降低通脹率40-50個基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68

德拉吉的”火箭炮“面臨法律挑戰 OMT是否合法明日見分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084

QQ圖片20150113221023

歐盟法院(ECJ)明日將就歐洲央行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的合法性給出初步意見,OMT是該行本月或會推出的量化寬松(QE)的前身。

據彭博社,1月14日,ECJ的一位法律顧問將就OMT是否踐踏歐盟法律給出不具約束力的意見,或釋放QE是否受此限制的信號。

ING-DiBa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Brzeski昨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ECJ的負面意見“將使歐洲央行的日子更加難過”。

負面意見將迎合德國對QE的反對。我們認為,鑒於裁定的政治和經濟敏感性,歐盟法院不太可能直接譴責OMT合法性。

2012年9月,在市場加倍下註歐元區將四分五裂和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承諾“不惜一切代價”拯救歐元後,歐洲央行宣布了OMT計劃的細節。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介紹過去年2月,德國聯邦憲法法院(GFCC)曾表示過對OMT的主要擔憂,稱如果歐洲央行按最初的規劃實施OMT可能會違反歐盟主要法律。因此,GFCC請求ECJ對OMT作出裁定。對此,ECJ法律總顧問將在1月14日給出初步的指示。

對OMT的擔憂也適用於涉及層面更廣的“主權債”購買計劃(QE),因此歐洲央行1月22日的貨幣政策會議決策需要把ECJ的意見考慮在內。對於歐洲央行來說,推出違背ECJ對OMT的看法的QE是不明智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