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台積電史上最花錢一役開打!

2010-8-9 TCM




七月二十九日台積電法說會上,董 事長張忠謀提出了一個讓在場的人都嚇一跳的數字。上半年的資本支出三十一億美元,光這個數字,就遠遠超出二○○六年至今每一年的全年總和;更何況,張忠謀 宣布「二○一○年,我們的資本支出是五十九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七十億元)!」這個數字,是台積電去年淨利的二‧一倍。

讓在場的人心中最大的狐疑是,景氣有這麼好嗎?

「除 了中國,現在歐美總體經濟的數字,消費者信心指數、失業率、政府支出,都是往下,」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觀察,今年第二季的大豐收,可能會變成未 來的庫存壓力,「現在,海運缺櫃缺得很兇,所有存貨剛從晶圓廠生產出來,都在海上漂,」他預估,當這一大批存貨運到市場,到今年第三季,半導體市場庫存將 大幅揚升。

如果景氣有疑慮,張忠謀打出的這張牌要如何解讀?

第二季,台積電交出了一張破紀錄的成績單:單季淨利四百億元,產能利用率接近百分之百,毛利率更創下過去一年以來的單季新高,三個紀錄讓張忠謀吃了定心丸。

在最賺錢的時刻,張忠謀在資本支出上做的決策卻讓外資分析師傻眼。因為,這個數字,除了占台積電去年營收的六三%,更是台積電有史以來,從沒有過這麼高的資本支出。擔心台積電獲利受影響,部分外資還調降台積電評等。

張忠謀指出,這筆預算,七九%將用來投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產能,一三%將用來投資成熟製程,生產新產品,八%用來生產軟體和研發。

台積電在高峰轉舵,短期看來對自己不利,卻是在棋盤上落下高明的一子,穩住台積電的長期競爭力。

盤算一:拉長戰線 成熟製程和軟體也加碼

「張忠謀對半導體景氣太熟了,」一位IC設計公司高階主管分析。他這一著,看到的是兩年後半導體市場的變化。

他分析,即使今年投資一千八百億元,要變成實際的產能,還要八個月到兩年,換句話說,這筆投資,要解決的不是今年的景氣問題,而是二○一二到二○一三年的挑戰。

今 年五、六月,台積電的競爭對手三星(Samsung)和全球晶圓(Globalfoundries)分別宣布調高資本支出,「全球晶圓和台積電以後打的是 價格戰,三星跟台積電則是技術競爭,」他觀察,這次法說會裡,台積電已經改變策略;過去只著重先進製程,這次不只大幅加碼先進製程,也投資成熟製程。

「他要拉長戰線,擴大規模,降低未來自己的傷亡,」他分析,對手想要的,是最賺錢的先進製程市場,台積電卻是連成熟製程和軟體工具都加碼投資,把競爭主軸,從一個變三個;不但收入來源變得更多元,也能把客戶抓得更緊。

今年上半年,台積電產能滿載,其他晶圓代工廠也都跟著賺錢,聯電、中芯,業績都跟著創新高。

盤算二:搶先固樁 擴大產能,逼二線廠靠邊

「這是因為過去幾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都太保守,」一位外資法人觀察。

「現 在他宣布大幅擴產,就是告訴二線晶圓廠靠邊站,同時也跟客戶宣示,我要把產能放到最大,」一位IC設計公司主管分析,今年上半年,IC設計公司被產能不足 所苦,加上三星頻頻跟台積電客戶招手,已經有人開始動心,想移到三星平台生產,「只是因為三星在晶圓代工的價值鏈還不完整,擔心三星產能不足時,會不理他 們,所以還沒有動,」張忠謀現在宣布超高資本支出,等於是在市場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時,承諾「我們的產能沒有問題」,搶先固樁,下次景氣再反彈時,對 手想搭順風車賺錢,也困難得多。

盤算三:擠出訂單 打退堅持自製晶片的散兵

擴產另一個好處是,研發先進製程越來越貴,現在全球有資本投資二十八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只剩台積電、全球晶圓、三星等大廠,一些過去堅持自行製造晶片的公司,不得不釋出更多訂單。

就在法說會同一天,日本最大的半導體整合製造(IDM)公司瑞薩(Renesas Electronics)電子公布一份文件,宣布將裁員五千人,同時停止開發二十八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瑞薩在二十八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交給台積電生產。

瑞 薩電子是二○○三年,由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onic)半導體事業部和日立製作所(Hitachi)所合資成立的半導體公司;成立時,瑞薩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原本瑞薩堅持自行生產 晶片,但是投資先進製程的成本越來越高,自己製造的成本已遠遠不及交給專業晶圓代工。今年第二季,瑞薩虧損就逾三億美元,終於放棄自己養晶圓廠,釋出訂 單。

這一步棋,既布下了未來兩年的防線,還悄悄修正過程產能規畫太過保守的問題,進一步擴大市占率;因此,雖然法人質疑,張忠謀還是信心滿滿的說,「我們不是先建產能再來找客戶,」並不擔心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狀況。

經過這一季,台積電和全球晶圓、三星的競爭,才正要登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94

四大絕學 創史上最黏人遊戲

2010-11-15 TCM




很少遊戲能像《魔獸世界》這樣成功的擄獲消費者、投資人和學術界注意,絕對是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中之翹楚。」這是《電玩正在改變世界》中,兩位作者對這款遊戲的第一句描述。

這兩位作者,都畢業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數位遊戲產業十多年,他們說,「若沒親眼見識《魔獸世界》,實在很難理解其深度及廣度。」這款史上最黏人的遊戲,為何推出六年銷售還未見疲態?

關鍵在於「好玩」。

好玩,雖然是個抽象的形容詞,但正如消費者花錢購物,是為了將滿足程度最大化,企業所有研發、製作與銷售,終究得回歸到滿足「消費者需求」。

以《魔獸世界》為例,從「好玩」出發,加入「即時互動、社群參與」的元素,讓玩家一再造訪,至少成功滿足四項消費者心理需求,每一項都呼應其他產業成功的原因。

絕招一》內容為王 如蘋果產品:訴求美學與舒服使用 一、內容為王,連細節都不放過。

《魔獸世界》承襲英國作家托爾金(J.R.R. Tolkien)在鉅作《魔戒》開創的奇幻世界觀,腳本架構龐大、歷時萬年之久。劇中數十個種族、上千個角色輪番登場。任何玩家在任何時候、任何場景切入,都是新一輪故事的起點。

許多玩家宣稱,喜歡這遊戲的原因就只是為了好好「欣賞風景」,日本的鳥居、古羅馬的鬥獸場、麥田中的怪圈、中東傳說中的石像鬼、北歐神話中的符咒,甚至《西遊記》中的鯉魚精,都是他們讚嘆的設計,而且細緻到連符咒上頭的文字都清晰可辨。

內容、細節與美感,是當紅「體驗式經濟」看重的原則,蘋果(Apple)堪稱另一代表。《富比世》(Forbes)專欄作家費雪(Bill Fisher)推崇蘋果首開體驗設計之風,將硬體、軟體和媒體整合成優雅的用戶體驗。

正因蘋果總是設法降低技術的存在感,追求用戶直覺使用的舒適感,無須費力就能取得用戶的情感認知、群體歸屬與跟隨。費雪說,如果學校能夠在教室、軟體、書籍和教師間創造同樣體驗,全世界的學生們可能像喜歡iPod一樣愛上學習。

絕招二》保證耐玩 如精品業:延長美好體驗,加持品牌 二、遊戲耐玩,包括難度與獎酬制度。

耐玩是暴雪的一貫風格,新手玩家三個月後還在入門階段不足為奇。《魔獸世界》設計的任務數量超過九千筆、與角色之間的對話超過兩萬筆,過關的過程中接觸超過一百塊以上的地圖,讓玩家在一而在、再而三重複「練功」的過程中產生新鮮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該遊戲找到在困難和辦得到之間的平衡點,新手不會因受挫而退出。而當玩家花費數十小時解決反覆出現的惱人怪物,它也不吝於提供稀有寶物回饋,讓玩家帶著成就感,勇赴下一關。

門檻、奮鬥感、成就感,和精品業的經營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精品定位強調個性設計、高辨識度,並握有市場價格制定權,強化了消費者的渴望,也擴散了月暈效應,由認同、信賴、喜愛到擁有。

這一連串移情作用不一定全程愉快,大多時候是累積資本的「努力期」、接收理念的「認知期」,還有建立忠誠的「連結期」,最後才得償,達到滿足的「高峰期」。

心理學有個峰終定律(Peak-End Rule),用來解釋潛意識記憶這道過程中最愉快與最不快的感覺。消費者多半不會記得好、壞感覺的比重或長短,但對「峰」與「終」時的記憶最深。

精品業者就是善用峰終定律,極大化延長消費者對美好服務的體驗,體現公司的品牌價值,並滿足客戶最重視的需求。當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價值提升,差異化因而顯現,品牌地位隨之確立。

絕招三》追求公平 如排隊消費:滿足顧客才有下一次 三、遊戲平衡,包括建立角色強度與公平機制。

玩家進入《魔獸世界》的第一件事就是選擇職業(即角色),這個決定同時賦予玩家特定的技能、武器、天賦等。為了保證所有職業都有獨特的能力和法術,並維持相對平衡,每種職業都有優勢、劣勢與致命缺點,所有玩家都擁有一次改變戰鬥局面的機會。

公 平機制獲得玩家一面倒認同,不僅玩家清楚自己在解任務的每個階段目標是什麼,遊戲後台設計也完全杜絕裝備轉手,以防私下交易;採四種團隊結盟輔以投骰分配 方案(例如:打怪團隊共一百名隊員,卻只能分配到二十種武器,為求公平,所有隊員以擲骰決定哪二十人可得到武器),以達公平競爭;設立聯盟與部落的語言隔 閡機制,阻斷不同陣營間玩家的仇恨破壞遊戲環境。

無論什麼產品,「公平感」是品牌印象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消費者對在百貨公司購物,或是在路邊攤挑選便宜貨,兩者的期待截然不同,因此低價或折扣促銷不一定永遠有效。

其實,許多無關價格的細節,也會誘發顧客拾起心中那把尺丈量。就以一窩蜂的甜甜圈開店現象為例,如果消費者大排長龍,所得結果卻未能對付出的時間感到滿意,被剝奪感就會阻斷未來交易的機會。

絕招四》經營社群 如超商:緊跟消費趨勢推季節商品 四、玩家精神:讓玩家開發遊戲。

《電腦玩家》創辦人徐人強說:「線上遊戲業者都說重視玩家社群,但沒有一個像《魔獸世界》做得這麼徹底。」據玩家反應,《魔獸世界》快則一週,慢則一個月,真的會有所回應,嚴重者則等到改版時一併解決。

每次遊戲改版後,《魔獸世界》的社群管理員及遊戲開發者,就等著與玩家筆談,還會不定期發表下一次改版構想與進度。官方也鼓勵玩家積極投稿,小說、繪畫、音樂或服裝建議,這都可能出現在遊戲的某一個角落。玩家因為意見受到重視,熱情與忠誠度邁前一步。

利 用消費者經驗反饋,設計出更符合需求的產品與流程,是零售通路龍頭7-Eleven的拿手策略。在日本,引進7-Eleven的鈴木敏文從一開始就覺察, 零售通路的業態繁瑣,了解消費者心理不如從POS(銷售時點)系統下手,藉由預測及分析日常購買行為,提高來店數與單店營業額。今年台灣的7- Eleven,六月夏季鮮食商品中,關東煮、光合沙拉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就是抓住「輕食」趨勢,適時在產品組合中加入天然、低卡的當令時蔬,突破夏 天是關東煮淡季的宿命。

遊戲,雖然是個虛幻世界,但他們從消費者口袋掏出大把鈔票的關鍵機制,是所有產業都要學習的know-how。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4

企业史上的女富豪到底有哪些? 吴晓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n8tg.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35

香港股票史上升得最快的股票(2014年1月13日更正)

(謝謝國內的網友風語者及iniesta的提醒,使這榜單的錯誤不至於太大,如此榜單繼續有問題,敬請指正,謝謝。)

周老師問小弟在香港股票史上的股票升幅紀錄最多是甚麼,所就我翻閱了2000年至2009年的股票大升的紀錄,並用Webb-site.com綜合那些公司股價幾年來的變化,得出這個香港近幾年十大升幅最大股票的榜單,而這五年多十大升幅股票如下。


1. 升得最多的環能國際(1102,轉主板前8182,前軟迅科技)由0.45仙,升至3.39元(經調整),升幅達75,233.33%。

2. 是亞博控股(8279,前萬佳訊),由2006年1月低位0.4仙,升至2007年5月的2.17元(經調整)升幅達54,250%。

3. 中國鐵路貨運(8089,前寶訊科技)則是由2006年9月的4仙,升至2007年6月的19.64元,升幅達49,000%。

4. 名家國際(8108,前盛創企業系統、匯盛),由低位0.64仙,升至最高1.675元(經調整),上升達26,072%。

5. 華彩控股(1371,轉主板前8161,前金屬電子交易所)由最低位2.5仙,升至5.05元
(經調整),上升20,100%。

6. 太陽國際(8029,前豐裕興業、嘉利盈、嘉利福)由低位2.4仙,升至4元(經調整),上升16,566.67%。          

7.. 榮暉國際(990,前三商行)由最低位1.225仙,升至2.02元(經調整),升幅有16,389.80%。

8. 環球能源資源(8192,前藝立媒體科技、環球工程),8192由低位0.5仙,升至74仙(經調整),升幅14,700%。

9. 中國鐵聯傳媒(745,前榮康控股)由2.1仙,升至3.08元(調整後),升幅14,566.67%

10. 中彩網通(8071,前絲綢路數碼、中國金屬資源)由0.325仙(經調整),上升至46.5仙,升幅達14,207.69%。

11. 進能國際(8272,百富控股)由低位2.1仙(經調整),升至3元,升幅達14,182.57%。

12. 中國生物醫學(8158,前邦盟匯駿)由低位1.8仙,升至2.3元,升幅達12,677.78%。

13. 蒙古能源(276,前宇宙航運、保華地產、新世界數碼基地)由低位14.7仙,升至18.06元,升幅12,185.71%。

筆者發覺大部分的暴升股票均在2007年牛市中出現。我認為可能因為前數年的熊 市,導致有部分股票的市值只剩下數百萬且股權集中,加上當時內地資金大量湧港,甚麼都炒一通,導致有一些短期內升幅幾百倍的股票出現,但我認為,隨著未來 資金來港持續增加,超便宜的殼股不會再出現,故此未來這些細股的升幅未必如以上股票這樣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67

史上第二次大洗澡:中國石化154億資產減值之謎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4/2MMDAwMDIzMDc2Mg.html

淨利潤707億,史上最高,增長12.8%。上市第十年,中石化(600028.SH)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的2010年成績單。

但相比老對手中石油(601587.SH)1399億的淨利潤、35.6%的增長率,仍顯單薄。即使是中海油(0883.HK),2010年淨利也有544億,增長率更是高達 84.5%。「三桶油」相較,中石化增速最慢、驚喜最少。

不少分析人士坦言,至少,和此前預期相比,這不是一份讓人驚喜的成績單。

中石化到底怎麼了?

答案的關鍵在中石化突然間大手筆計提的154億資產減值損失。

154億資產減值:史上第二次大洗澡

市場的失望不言而喻。年報公告後,中石化股價連續小跌兩天,累計跌1.5%,短暫微彈後,又繼續下探。中石油的待遇則大不一樣。從公佈年報第二天開始,中石油連續收穫了6根陽線,累計漲3.54%。

不少分析人士也對此深感困惑。年報公佈前,中石化給出的信號甚是積極。「1月份去調研,當時公司高管說每股收益可達0.9元」,上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回憶,「結果卻只有0.82元」。

在前述分析人士看來,中石化業績低於預期,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受油價大漲影響,中石化2010年第四季淨利大幅下滑,淨利只有143.16億,僅佔全年淨利的20%。

另 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中石化冷不丁大幅度計提了154.45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比去年計提的74.53億多出了79.92億。其中,商譽(無形資產)減 值62.77億,固定資產減值75.67億。相比之下,中石油僅計提了44.08億的資產減值損失,只有中石化的29%。

「這個問題,我們把它當成重點看待。」上海一位知名分析人士表示。

這是中石化上市十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地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中石化第一次大規模計提發生在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當年計提了166.17億資產減值損失。同期,中石油也計提了247.65億的史上最大規模資產減值損失。

如此大額的計提讓分析師們措手不及。在2010年三季報上,中石化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只有21.87億。一切發生在年度資產減值測試後。

這樣的資產減值計提對業績的影響是實質性、不可逆轉的。按新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的規定,「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從2007年開始計提後不能衝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

歷年年報顯示,2006年以來,中石化每年都計提減值損失,累計計提479.77億,平均每年計提96億,而期間中石化的年平均營業利潤為611.74億,相當於平均每年計提掉中石化15.7%的營業利潤,對業績吞噬甚多。

東北證券分析師王偉綱也在研報中指出,154.45億資產減值增加導致當期EPS減少約0.065元,是業績低於預期的原因。

為5年前私有化埋單,62.77億商譽蹊蹺計提

困惑還在於,中石化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點計提如此之大的減值準備?

年 報披露,中石化最大的兩塊減值損失是商譽和固定資產。其中,62.77億的商譽(指收購成本與所獲得可辨別的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異)減值損失主要來 自石油大明、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石油大明計提了13.61億,齊魯石化計提了21.68億,揚子石化計提了27.37億。

正是對這三家子公司商譽的計提,讓分析師們連連說「看不懂」。

「計提的62.77億商譽減值損失很奇怪,這幾家被計提商譽損失的子公司是幾年前買的。」北京一位分析人士的疑惑頗具代表性。

追 溯這三家公司的歷史,這筆關於商譽的計提其實根源於由2006年中石化發動的那場聲勢浩大的「私有化」運動。2006年2月25日,中石化董事會通過斥資 143億現金要約收購旗下齊魯石化、揚子石化、石油大明、中原油氣四家A股上市子公司的全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決議。經一番複雜流程後,中石化順利完成收 購。

其中,中石化對中原油氣的收購價為30.91億,溢價13.2%;對石油大明的收購價為27.51億,溢價16.9%;對齊魯石化的收購價為33.82億,溢價24.4%;對揚子石化的收購價為48.83億,溢價13.2%。

當 時,市場對中石化的收購價格反應不一。據當時媒體報導,以上4公司小股東當時對定價多有異議,認為收購價偏低。而中石化內部則認為,若非中石油提前洩露了 私有化的消息,如果在2005年7月20日之前進行,最多只需支付90多億,這筆收購其實多付了50多億。中石化當時確實覺得"貴了",收購當年,對這四 家公司記入的商譽總和為76.48億(143億收購成本減去4公司可辨別淨資產的公允價值)。

5年後,這筆收購到底給中石化帶來了什麼?

2008年,中石化首先對中原油氣的商譽計提13.91億減值損失;2010年對石油大明、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計提共62.57億商譽減值損失。至此,4家公司76.48億商譽全部計提完畢。

「這說明中石化覺得,要約收購的這些公司盈利能力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後果是,中石化2008年、2010年的業績被侵蝕了一些。」廣州一位資深審計師表示。

資產減值背後的焦灼

對此,一位跟蹤石油行業長達20年的資深分析人士並不認同:「這些資產其實是很值錢的,但中石化假裝它不值錢。相比5年前,機器鋼鐵都漲價了,按重置成本計算肯定要高於現在的賬面價值。從當時的環境看,143億的收購價並不吃虧。」

事實上,這四家公司自被中石化收購以來,除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虧損較多以外,業績表現一直不錯。以揚子石化為例,2006年-2010年,淨利潤分別為20.32億、29.03億、-29.48億、28.88億及23.25億。

前述資深人士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中石化出於盈餘管理的需要,在業績好的年份大洗澡,等同於加速折舊把業績推後釋放,減少業績波動。

而資產減值的業務部門看,中石化154.45億的減值準備主要來自化工業務部和煉油業務部,減值虧損分別為51.21億和49.02億,僅齊魯石化和揚子石化就共計提了49.05億。

對此,前述資深人士認為,這可能是中石化要為自己的煉化業務受油價影響造勢,從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資產巨額減值的衝擊下,中石化與老對手中石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2010年,中石油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398億,幾乎是中石化707億淨利的兩倍,兩者相差691億。而2009年,兩者淨利差距僅418.83億。

業界將兩者盈利差異的根源歸結為戰略定位不同。中石油長於上游勘探業務,中石化擅長下游煉化業務。在油價高歌猛進的形勢下,中石油的盈利優勢越發明顯。

「事實上,中石化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戰略定位進行修正,加大了勘探業務比重,強調產業鏈一體化。」前述資深人士指出。2010年,中石化勘探板塊營業利潤467.25億,比去年增長225.82億,是四大板塊中盈利最大、增速最快的。

而最能體現中石化核心競爭力的煉油板塊卻隨著油價高漲大幅下滑,2010年營業利潤卻從2009年的274.77億下滑至148.73億,下降了36%。

儘 管如此,中石化勘探業務較中石油差距仍然巨大。從油氣儲備看,中石油探明儲量是中石化的3.23倍。年報披露,2010年,中石化剩餘原油可採儲量 2888百萬桶,剩餘天然氣可採儲量6447十億立方英呎,合計3963百萬桶油當量。而中石油原油探明開發儲量7605百萬桶,天然氣探明開發儲量 31102十億立方英呎,合計12789萬桶油當量。

在上述資深人士看來,這是歷史定位問題所致。「國內很多勘探項目都給中石油,不給中石化。即使在海外擴張上,中石油也具有絕對優勢。在老外看來,中石油首先是石油公司,而中石化首先是石油化工公司。」

而市場也毫不客氣地對中石化低估值。目前,中石化市盈率僅10.4倍,而中石油市盈率為15.6倍;中石化總市值5985億,只有中石油19285億總市值的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65

Google愛太陽能 投資手筆史上最大

2011-7-11  TCW




六月中,潔淨能源領域出現史上最大一筆投資案: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宣布,將投入二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十一億元)給美國加州一家太陽能業者太陽城(SolarCity),建造太陽能系統供當地用戶使用,用戶只需付出固定費用購買此太陽能設備產生的能源。

加上最近對「太陽城」的投資,Google對太陽能發電等潔淨能源的總投資金額,已經高達六億八千萬美元。

事實上,三月中日本發生大地震,導致福島核電廠危機,各國聞「核」色變,紛紛尋求潔淨能源這類替代發電方案,尤其是太陽能發電,因此又開始成為追捧對象。

最大市場德國飽和 進軍多陽光、高電費加州

在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不到一個月,Google就以三百五十萬歐元,收購了德國首都柏林附近的一家太陽能發電廠,該電廠可以供給附近地區五千戶家庭的用電,而這是Google在歐洲地區的第一個潔淨能源投資。

Google在歐洲的第一個潔淨能源投資,之所以選在德國落腳並非偶然,在重視生活環境品質的德國,太陽能發電是「政治正確」,因此德國政府多年來不惜血本大力扶植相同業者。

經過多年的政府補貼優惠,德國已成為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龍頭:該國不但有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甚至還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動力船「星球太陽號」(Planet Solar)。

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規模也在政策主導下不斷擴張,據市調機構Solarbuzz今年三月公布的報告,去年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就是德國,該國占全球太陽能發電需求比率四二%,是第二名義大利的兩倍。

然而,德國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出現飽和,德國太陽能設備廠挾著早就醞釀「走出去」的念頭,亞洲各國就是它們努力耕耘的領域。

例如名列德國科技四十強的亞智(Manz Automation),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提供太陽能設備給台灣廠商,二○○八年還買下當時的台灣宇太新科技(Intech)。該公司也在二○○八年與印度一家公司合資。另一家公司IBC今年四月也落腳中國北京。

不過太陽能發電是屬「看天吃飯」的行業,若碰到陰雨綿綿的城市,太陽能發電即使有再強技術,見不到陽光亦無用武之地,這就是為什麼陽光普照的地區往往成為太陽能發電廠商的最愛。

亞智創辦人曼茲(Dieter Manz)預言,太陽能發電「最大的市場將會在美國加州,因為有很多陽光,而且尖峰電力非常昂貴。」在「恐核」成為國際潮流下,這些太陽能發電廠未來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9

史上成長最快公司 3年玩臭團購

2011-9-19  TCW




你知道,全球最快達到年營收十億 美元的公司是誰嗎?

答案,不是最熱門的臉書(Facebook)、也不是Google,而是全球團購龍頭Groupon。而且 Groupon締造這個紀錄的時間只花了二‧二五年,還不到Google五年時間的一半。

這個紀錄,吸引Google兩度上門「提親」,開 出高達六十億美元的收購價。二○○八年十一月成立,一○年營收就較前一年出現二二四一%的爆發性成長,《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和《富比世》雜誌(Forbes)同聲封它為「史上成長最快公司」。

驚人表現,讓Groupon的市場估值一度高達二百五 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千三百六十五億元),由於Groupon的高速成長,團購熱隨之燒進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光是中國,兩年內就出現了超過五千家團購網 站,就連台灣也吹起一股團購熱潮,五折日報網站發言人陳建州表示,至今年八月,全台灣團購總人次突破五百萬人次。

如今,還不到三歲的 Groupon,已是全球擁有一億一千六百萬會員、七萬八千四百六十六家合作廠商的跨國公司。但是這個帶動全球團購熱潮的龍頭,八月底至今,卻爆發連串危 機。

先是八月二十五日,Groupon創辦人暨執行長梅森(Andrew Mason)寫給內部員工的備忘錄外流,遭到美國證管會調查,讓Groupon的上市計畫被迫延後;九月七日,Groupon對投資人的說明會喊停;兩天 後,Groupon員工針對公司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公司積欠員工加班費,而Groupon的中國分公司更裁員近五百人。

危機:財報讓黑洞現 形連五季虧損,總計超過六億美元

事實上,今年六月,正值浩大聲勢的Groupon,在美國提出IPO(首次掛牌上市)申請,財報一攤 開,Groupon模式卻像是潑了眾人一盆冷水,凍醒了投資人的美夢。

去年Groupon雖創下約七億一千三百萬美元的營收紀錄,但除了首 季小賺八百五十萬美元外,第二至第四季結算,卻驚見三億九千八百萬元的虧損。紅字一路跨向今年,雖然前兩季營收十五億四千萬美元,比一○年全年營收還要多 出一倍,但今年上半年,虧損已超過兩億美元。

史上成長最快的公司,竟藏著連續五季、虧損超過六億美元,背後原因,《哈佛商業評論》直指:太 早讓過多的資金進場,主宰了Groupon的經營,迫使它還未找到獲利模式,就踏上瘋狂的擴張之途。

這是一場全球一億一千六百萬消費者共同 演出的商場貪婪啟示錄,為了追求數字、營收與上市,不斷創造營收數字,主角,就是三十歲的Groupon創辦人梅森。 「如果連大便都能擦亮,你就能致富!(polishing your turds and getting super rich!)」

這 是梅森站在史丹佛大學講台上,分享他創業精神所訂定的標題。敢在史丹佛以「大便」為題,梅森講的就是自己如何大膽包裝創業構想,只要能夠說的動聽,就是致 富的開端。

錯誤一:只想衝規模沒賺到錢,卻超量販售引消費爭議

二○○七年,梅森創立了Groupon的前身—— ThePoint網站,使用者可對任何議題發表提案、評論,並提供小額捐款,如果達到一定人數或金額,網站將為你實現提案。

經典案例之一, 曾有人提議在芝加哥上空建造圓頂,以減緩冬天下雪的困擾,類似的荒謬提議在當時製造許多話題,梅森甚至募得了四百八十萬美元創投資金,「我告訴他們(創 投),創建一個四億美元的公司對我來說只是個時間問題,你們的投資必有豐厚回報。」他說。

但在新鮮感過後,ThePoint流量迅速下滑, 無法靠廣告收入為生,梅森竟購買如「大麻合法化」等爭議性的關鍵字廣告,希望為網站帶來討論,網站在第二年仍以倒閉告終。

敢於走捷徑的梅森 首次創業雖然失敗,但他嘗到了利用民意聚合吸引資金的甜頭,所以當他創辦Groupon之後,展開瘋狂的資金擴張,注定Groupon如今陷入這場困境的 局面。

Groupon所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是團購模式的理解。

《哈佛商業評論》作者惠勒(Rob Wheeler)指出,Groupon的根本問題來自於對快速擴張後的規模效益,有了錯誤的期待。惠勒表示,Groupon不斷強調,規模擴大後獲利將隨 之出現,但與臉書、亞馬遜網路書店等少數在獲利前即擴大規模的公司不同,對消費者而言,Groupon的服務講究在地性,不會因規模變大而提高價值。

就 像台北的五折產品對高雄消費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先追求擴張,反而容易因盲目追求業績超量販售,帶來消費爭議。擴張至今,為了維繫龐大營銷費用,只能在 各地挖掘現金流,維持成長速度。

為了瘋狂擴張,梅森大量向外融資,種下Groupon的第二個錯誤:為了吸收資金投資,開出高速成長的支 票。

錯誤二:只求高成長商品品質下降,讓產業急速降溫

為了二○一○年第二季後的快速擴張,Groupon在去年四月、十二月 和今年二月共帶進十億七千六百萬美元的融資,過程中,為了讓下一次融資順利,Groupon向投資人開出瘋狂成長的支票,結果現在因為梅森的貪婪而受害 的,是全球團購產業。

團購業者表示,Groupon大量的採購廣告,造成廣告價格上漲;掃街式的爭取店家,讓團購業者不斷調降抽成;要求店 家提供大量五折優惠,讓店家不得不降低產品品質,以求薄利多銷。

消費者、店家、團購業者三輸的情況下,消費者對團購的需求,將不斷下降,形 成惡性循環。大陸市場最為明顯,五千家團購業者中,前十大業者全都處於虧損狀態。創新工場執行長李開復甚至預言,九九%團購網站都將失敗。各地頻傳的消費 爭議,也讓團購二字逐漸由紅翻黑。

錯誤三:只顧玩行銷現金水位幾乎破底,最後得裁員

這帶來Groupon的第三個錯誤:為了 解釋現金流量困境,意外遭美國證管會調查。

為了快速擴大規模,梅森從去年第二季加速火力投入行銷費用。至去年底,Groupon的行銷費用 占總營收比竟高達九九‧七%,如果加上銷售與行政費用,占了總營收的一八六‧八%。入不敷出的條件下,Groupon的現金水位,幾乎破底。這場行銷大 戰,不僅害了對手,自己也嚴重內傷。

財報顯示,至今年六月底,Groupon的帳目上擁有三億七千六百萬美元的約當現金,但卻有六億八千萬 美元的短期負債,包括六十天內到期、欠餐廳的三億九千二百萬美元待繳款項。換句話說,Groupon手上的可利用現金,連還餐廳都不夠。

但 這樣的行銷支出,在一開始梅森卻用不同會計準則做了美化,直到被美國證管會退回,才做修改。

他在備忘錄中解釋,Groupon投入的行銷費 用都屬一次性開支,一旦拿到了足夠的電子郵件資料,行銷費用即可下降,「我們對行銷預算的看法與一般公司不同,」他說,對於那些曾懷疑他在玩弄會計方式, 試著掩蓋大筆行銷費用而進行融資的批評,「我試著努力解釋了,這不是簡單的東西,你可能要看個三次才會懂。」梅森反駁。

梅森為了急於向員工 解釋的內部備忘錄不慎外流,因而遭到美國證管會調查,上市之路也跟著順延。

現在,梅森為了扭轉帳面虧損,好讓IPO之路更加順 遂,Groupon從第二季開始調整戰略,縮減支出,展開大規模裁員動作。

「他們的目標已經從擴張轉向獲利了。」台灣最大團購網站 GOMAJI營運長涂孟郊說,據梅森在八月底的內部備忘錄,Groupon將放緩行銷成本的投入,台灣跟著全球政策,八、九月廣告預算緊縮,以往處處可見 的廣告,已不見蹤影。

「他們的業務人事成本也很高,台灣這裡也在虧。」愛合購創辦人劉謦豪觀察,當公司政策轉向,業務人力也成了用完即丟的 免洗筷。「這些推廣的成本其實都不是固定成本,像壽險業那樣,不需要他就砍掉了!」合裕管理顧問策略長程九如說,在沒有獲利空間的市場,刪減人力成為讓帳 面由負轉正的好方法。

在中國,由Groupon投資的高朋網,至今已裁員近五百人,全球Groupon營銷行政費用占總營收比,從上一季的 八七%下降至六六%。Groupon的業務團隊占總員工數的一半以上,未來「修正」空間還很大。

爭議:只為圖利個人?吸金十億美元,九億進 股東口袋

最後,也最令人爭議的是,梅森在去年的三次融資過程中,總共帶進超過十億美元資金,卻由梅森自己在內的經營團隊及原始股東,以「賣 老股籌資」的方式,賣出股份,將其中九億三千萬美元放進個人口袋,Groupon公司真正拿到的營運現金只有一億美元。

「如果你是一個 CEO,你的公司在快速擴張期,然後你的資金水位只夠三個月,你怎麼會只把一億放在公司,這連一個月的債務都不夠還!」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嘆 道,Groupon長期的低現金水位,反而讓背後股東的可疑心態,浮出檯面。

根據美國券商Wedbush Securities,在私人股份拍賣市場中,Groupon估值現已下滑至一百六十億美元。從提出上市至今,短短三個月,Groupon市值已經蒸發近 一百億美元。

「如果連大便都能擦亮,你就能致富!」靠著資金遊戲撐大團購模式而崛起的梅森,如今必須擦亮的,是因為他的貪婪而蒙塵的團購招 牌,Groupon何時能夠獲利?才能證明Groupon,甚至全球網路團購產業,不是另一個網路泡沫。

【延伸閱讀】融資之後,竟開始虧 錢! ——Groupon營運成績

2009年營收:3,047萬美元草創初期,尚有獲利時間:2009年第2季~2010年第1季情況:公 司整體損益兩平,獲利粗估1,000萬以上

2010年營收:7.1億美元開始融資,出現虧損時間:2010年第2季~第4季 情況:虧損近4億

2011年上半營收:15.4億美元財務惡化,上市延期時間:2011年第1季~第2季情況:營收較去年整年多1倍,卻虧 損約2.5億

資料來源:Groupon、各媒體

【延伸閱讀】Groupon擴張比Google、臉書還快! ——各公司營收 破10億時間比較

蘋果8年雅虎6年臉書5.2 年Google5年亞馬遜5年Groupon 2.25年

資料來源:各媒體、 研究機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1

超大現代被指港交所史上最大欺詐者之一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9/0MNDA2XzM2OTI0MA.html

兩個月時間,超大現代(00682,HK)已經從中國500強變為監管部門的調查對象。今年7月13日,超大現代榮登 《財富》(中文版)「中國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52位,位列農林漁牧行業第四位。在「利潤率最高的40家公司」排行榜上,超大現代以51%的淨利潤 率排名第二。兩個月之後的9月26日,超大現代因涉市場失當行為被查,午後停牌。目前,超大現代正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的研訊。最新一次研 訊被安排在9月28日下午5點進行。

黑客團體「匿名」創立的分支機構 「匿名分析(AnonymousAnalytics)」發佈的最新一份文件指稱,超大現代從事了11年「欺騙和公司欺詐活動」,並將之稱為港交所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欺詐行為之一」。

超大現代指定的公關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已獲悉「匿名分析」的上述報告,將通過港交所網站發佈回應。

超大現代將回應匿名分析

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發佈的消息稱,針對超大現代的第二次初步會議在9月28日下午5時進行。以目前的信息來看,引爆這一事件的極可能是一黑客組織——「匿名」。這一組織以旗下分支機構 「匿名分析」的名義,在週一、即超大現代宣佈停牌之日發佈了報告。

記 者下載了這份長達39頁的報告。報告在題目中便稱,「超大現代農業11年的欺騙和公司欺詐行為」,並稱報告提供的證據表明,這是港交所歷史上規模最大、時 間最長的欺詐行為之一。該報告介紹,「匿名分析」的代表已經前往香港與超大現代的高管進行了接觸。會面中,超大現代的高管向代表們展示了公司所取得的成 績,「我們握了手。」報告中說,「超大現代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要麼這是一家我們所見證過的最偉大的企業,要麼是規模最大的欺詐行為。」報告中列舉了該組 織所認為的超大現代「欺詐」行為及相關疑點,並認為超大現代最終將以退市收場。

超大現代指定的公關人員Eric在回應記者時稱,目前尚不清楚研訊的情況。而對於「匿名分析」組織發佈的報告,公司已知悉,但表示研訊與報告的發布為兩起獨立事件。公司目前正在準備針對「匿名分析」的回應報告,將通過港交所網站發佈。

投資者看不懂的「超高業績」

匿名分析此次提出的疑問與多年來市場對超大現代的質疑相似。

超大現代近年報表顯示,公司毛利率常年穩定在60%以上,如2005年毛利率為67.40%、2006年為67.68%、2010年則是65.73%。同時,歷年毛利率間差別也極小,有評論認為,這樣的狀況與農業「靠天吃飯」、行業風險高的狀況並不相符。

記者於超大現代臨海基地探訪時,基地人士表示,高毛利率得益於公司高效的管理體系。「一方面大棚等設施的建設,有效減少了可能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另一方面,我們是根據總部下達的訂單來生產,這樣能保證銷路和利潤率。」該基地人士說。

但這樣的解釋並沒能打消投資者的質疑,「超大現代在這幾年躲過了幾乎所有天災,無論是干旱還是水災、病蟲害,甚至2008年時的金融危機也沒有影響到公司的高毛利率。」有曾研究過超大現代的財務分析人士說。

「我 真的看不懂。」有專注港股投資的基金經理曾向記者表示,「有懷疑的機構也很多,但他們沒辦法去核實。而從財務方面看,公司每年都從市場融資,如果現金流真 像財務數據上那麼好,為什麼一直要從市場拿錢?」有個人投資者則針對超大現代基地面積與報表不符的質疑告訴記者:「我們去看過超大現代在張北的樣板基地, 估算實際面積和報表上所列的確實差不多,各方面看起來也都比較正規。但作為個人投資者,面對超大現代散佈在全國各地的基地,我們也不可能一一去核實。」

「從表面上看,超大現代的年報裡業務指標、財務指標一切都很正常。但仔細觀察一下,可以注意到,超大現代上市以後,多次低價增發,這對大股東來說很不合理,你會把自己手中這麼好的東西低價送給別人嗎?」另一名個人投資者認為。

「超大現代股價一直走低,但是業績優異,而公司卻沒有將利潤用來分紅,反而一直通過極高的成本進行股權融資,融資成本甚至高於公司淨資產回報率,這不合理。同時,公司在應繳納稅額等方面,也存有疑問。」上述曾研究過超大現代的財務分析人士稱。

延伸閱讀

超大現代的高峰與低谷

2000年底在港交所上市的超大現代,開盤價為1.6港元。上市後,超大現代曾走出一波上揚行情,最高上探至3.05港元,此後股價開始下行,至2003年4月,公司股價最低為0.49港元。

此 時,超大農業發佈的業績報告也不如市場預期。公司2003年3月25日發佈的業績報表顯示,截至2002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實現營業額為人民幣 6.5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41%;實現毛利率69%,但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了6.3%。德意志銀行分析師JimLam認為,公司的中期業績低於市場 預期。此外,市場上也針對超大農業過高的毛利率產生了質疑。

超大農業董事局主席郭浩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淨利潤下滑是由於福建省遭遇幾十年罕見的大雪,導致蔬菜採收期延長。另外,當時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在未看到免稅證書的情況下,沒有同意減少稅務撥備,也成為淨利潤減少的一個因素。

此後超大現代走勢逐漸回穩,在2004年3月,曾上漲至3.625港元,經歷一輪盤整後,超大現代的股價於2006年3月摸高至6.25港元。

股 價一路上漲的超大現代並未擺脫屢屢遭受質疑的環境。2006年8月,有媒體刊文稱,超大現代於超市內出售的產品並沒有張貼無公害農產品標誌、部分農產品也 並非自產,而是在批發市場購入後,放入印有「無公害」字樣的紙箱內魚目混珠、公司位於南京六合的生產基地的大部分大棚也都空空如也,並無種植作物。

超大現代否認上述指控。公司股價也一路繼續上行,至2008年5月,最高已上漲至12港元。但也是自當月開始,超大現代月K線連續7月收陰,2008年10月時,最低下探至3.02港元。

此後,儘管超大農業股價有所反彈,在2010年1月時,曾上探至10港元,但始終被包圍在輿論質疑聲中的超大現代並沒有能維持強勁的走勢。自2010年10月至今年9月,股價已連續下跌12個月,停牌前,報收1.1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3

股市老手杜總輝 爆發台灣期貨史上最大違約案 統一證券前總裁慘賠六億元的教訓

2011-9-26  TWM

股市重挫,就連縱橫股市三十年的大戶也認栽。八月五日、八日連續兩天長黑,讓統一證券前總裁、也是股市 名嘴杜總輝及其關係人發生台灣期貨史上最大違約案,這堂「六億元的一堂課」,投資者可從中學到什麼?
撰文•劉俞青 試想,如果一條危險的小徑連走七年,每次都平安度過,一點事都沒有,會不會讓你因此卸下心防?但悲劇往往就在撤下心防的那一刻發生。

八月以來的這波股災,讓許多投資人受傷慘重,就連在股市翻滾三十年的老手也摔跟頭。 股市好手 帶領統一證殺進台灣前五大八月中旬,台灣期貨市場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戶違約交割事件,這位讓市場人士跌破眼鏡的違約大戶,就是股市老手、前統一證券總裁杜總輝。

只要股市資歷超過十年以上的投資人,幾乎都耳聞過杜總輝的名字。一九九○年代,他曾帶領統一證一路殺進台 灣前五大券商,寫下美好的時光,也因此受到統一集團大家長高清愿的重用,將他聘為統一證的總裁。後來他還跳 槽到建弘投信擔任董事長、第一金的官股董事;之後雖然退下來,但自己成立富林投顧,在代操界也頗有斬獲,一 度還上電視成為股市名嘴。

但這樣資歷豐富的老手,竟然也在這次股災中滅頂。據悉八月五日,大盤一天狂瀉四六四點,當天已經重創杜總 輝的老本,三億本金賠光還不夠,還要倒貼數千萬元。

但股市殺紅了眼,也讓「老杜」誤判情勢,當天他不僅沒有停損平倉,還決定再加碼五千萬元新部位;沒想到下 個交易日八月八日,又是一根三百點的黑棒,杜總輝因此大賠二億八千萬元。如果加上原本本金約三億元,等於在 這次股災中賠盡五.八億元,兩根長黑棒,恐怕就此終結他的投資生涯。

根據了解,三天後的八月十一日,已經確定有兩家期貨商同時向主管機關提報違約紀錄,分別是凱基期貨與元富 期貨,金額分別是一.○七億元與一.三億元,但提報的紀錄中似乎沒有出現「杜總輝」的帳戶,而分別是兩位杜 姓投資人的名字。根據主管機關私下表示,應該都是與杜總輝極為密切的關係人。

「全壓」心態 斷送砍倉停損的最後機會 事實上,這波股市急殺,受重傷的當然不只杜總輝一人。據了解,近期共提報五十六個帳戶違約,其中還有股市浮沉多年的林姓金主等,也都是最近期貨市場的違約戶,只是金額沒有杜總輝龐大、知名度不若杜來得高,因此相對沒有受到外界注意。

但這次會讓杜總輝在兩個交易日內,賠盡本金還不夠,還要掏錢倒貼的投資工具,其實就是「台指選擇權」。台 指選擇權是這幾年,在寶來證券的積極造勢下,成為台灣股市廣受投資人青睞的工具。

以這次杜總輝的操作方式為例,其實就是賣一個買權(call)同時賣一個賣權(put)的「賣出勒式交易」,這個 方式,就是等於賭「只要在一段時間內,大盤指數在賣出買權和賣出賣權的指數區間內震盪,投資人就可以安穩賺 取權利金」。

但換言之,一旦指數突然大漲或大跌,跳出這個區間之外,如果沒有立即平倉,或建立期貨部位避險,投資人就 會有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虧損。

不但如此,杜總輝為了賺取更多的權利金,還去交易遠月分的選擇權,雖然時間價值較高,但卻面臨流動性不足 的風險,以致事件發生後,連期貨商都難以砍倉停損。

因此,事後市場人士指稱,當八月五日大盤大跌四百多點之後,儘管已經重傷,但如果當天杜總輝忍痛平倉出場,還不至於發生重大違約。

但人性也在此刻面臨最殘酷的考驗,賭桌上的輸家,永遠想要在最後一把「全壓」的心態,讓杜總輝誤判情勢;他不僅未平倉,還加碼新部位,才會於隔天再一次殺盤中,被狠狠地﹁請出﹂市場。

嚴格說來,台指選擇權並不能算是所有期貨相關商品中,風險指數非常高的投資工具;但一般講解期貨的教科書上,仍會要求投資人應該在買進一口時,準備多口資金的方式投資,例如三口到九口現金,以隨時提防不測。但這 次杜總輝顯然沒有嚴守這項準則,才會如此重傷。

根據熟悉杜總輝操作模式的資深期貨人士表示,最近七年來,即使在○八年的金融海嘯時,「老杜幾乎都沒有錯 過,手氣很順。」也就是每次的交易,至少都是小賺出場。但連走七年的險徑沒有出事,就能保證下一次也贏?還 是因為連續七年的勝利,才讓杜總輝輕忽了風險的存在,因而種下這次慘賠的結果?答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也許就是這幾年手風很順,收穫頗豐,因此杜總輝的財力一點都不差。他在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的凌雲通商大 樓樓上,擁有一整層三百多坪的商辦樓層,市價將近三億元;但這筆房產名下已設定銀行貸款,是否已動支,還須 杜總輝自己說分明。此外,在台北市青田街的巷子裡,他還有一戶八十多坪的住宅,雖是二十年的老房子,但附近 環境清幽,以目前市價估算,至少也有六千萬元的行情,並非毫無還款能力。

只是,如果杜總輝的違約金額都不在自己名下,作為違約苦主的期貨商縱使想藉由法律求償,也未必能有明確的 結果。

拚賭個性

曾遭﹁內線交易﹂罪名起訴但杜總輝如今落得如此下場,很多他的老友聽聞,除了替他嘆息,卻也坦承「不意外」。

事實上,一路走來,杜總輝在股市上的一席之地,全是靠他敢拚敢賭的個性衝出來的。他是統一證的開國元老,當時為剛開張的統一證很快衝出市占率,擠進台灣前五大券商,功勞簿上的確記上一筆;高清愿因此同意他為自己掛上「總裁」的稱號,這是統一集團內部除了高清愿、林蒼生之外的第三位「總裁」,可見高清愿當時對他的重視。但很快地,他的作風也在集團內部惹來兩極評價。

最有名的,當屬九四年,統一集團的金雞母統一超剛要掛牌上市,杜總輝聞之立刻利用統一證自營部大力買進擁 有不少統一超的統一公司股票,不到一個月獲利近億元,在當時普遍各家券商自營部部位都不高的年代,已經是相 當驚人的獲利數字,但也因此被以內線交易起訴,雖然最後判決無罪,卻已為當時統一超的上市案帶來波折,讓高 清愿頗為頭痛。

能否再起 看如何向被違約期貨商交代其後,杜總輝陸續又在統一集團內部引發不少人事上的爭議,例如他引進許多﹁自己人﹂任居要職,因此讓當時統一證副總王貞海、高樹煌等大將出走,最後,高清愿痛定思痛,才在一九九七年,將杜總輝請出統一集團。

杜總輝離開統一證之後,又陸續任職建弘投信、第一金,但時間都不長;而後他自己成立富林投顧,從事代操業 務,但代操在台灣始終伸展不開,最後他連富林投顧都賣掉。

隨著年歲漸長,年逾六十之後,杜總輝可說已經淡出投資界;據了解,現在只剩下設籍在自己青田街住家的「聯 翔投資」,每天幾乎只有自己和弟弟杜貴雄兩人一起操盤。

這一次,杜總輝算是栽了,這一跤,摔得很重,能不能重新爬起來?外界不敢樂觀看待,恐怕還須看他後續如何 向被違約的期貨商交代,才能決定。

台指選擇權 台指選擇權其實是一種賭注大盤指數的選擇權工具。當大盤陷入盤整時,投資人可以藉由同時站在賣方,賣一個買權與賣權,來鎖住指數區間,確保獲利。但一旦大盤出現跳空急殺時,就有可能導致極大虧損,這次的事件即是在此前提下發生。

兩大苦主 元富期貨與凱基期貨受累最深台灣期貨史上爆發最重大違約事件,被賴帳不還的兩位苦主——元富期貨與凱基期貨已是苦不堪言;但更慘的是,台灣的《期貨商管理規則條例》今年初剛修法完畢,新的管理規則不再要求期貨商提列違約損失準備。這項改變,將直接影響被違約的期貨商當期損益,形同雪上加霜。

根據原來的《期貨商管理規則條例》第16條規定,期貨經紀商每個月必須從營收中提撥2%作為「違約損失準備」,以預防類似杜總輝這種突發的重大違約事件,影響期貨商的獲利。

但這項風險控管的規定,卻在今年1月16日修法中,完全被刪除。根據金管會證期局局長李啟賢表示,期貨商的風 險控管有許多環節,提存準備只是其中一環,最重要的,還是期貨商自己隨時管控,像這次事件,就是期貨商沒有 急踩煞車導致。但取消提存準備,讓這次的違約金額,將完全展現在該期貨商的當期損益上,毫無緩衝空間,也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期貨本屬高風險產業,應該有比股票現貨市場更高的風險機制,儘管這次事件後,期貨交易所表示將督 導期貨商加強風險管控,而且近期內已經兩次提高保證金的金額,但期貨商的「自律」,恐怕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之道,例如杜總輝在前一個交易日慘賠之後,還能再買進新的部位,是否期貨商沒有善盡風控把關的責任?恐怕才 是這次「6億元的一堂課」真正的意義所在。

杜總輝 年齡:65歲 現職:聯翔投資董事長
經歷:統一證券總裁、建弘投信董事長、第一金董事

學歷:政大企研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9

深圳「史上最牛工資」原委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1-06/100346358.html

國家審計署日前完成的一項專門審計,將深圳市租賃管理服務中心(下稱深圳租賃中心)「史上最牛工資」的名聲坐實。

這個處級事業單位 ,按照深圳市人事局核准,自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制度,月人均收入總額最高不超過14608元,折合年人均最高約為17.53萬元。但審計核實,該中心2009年和2010年分別發放稅前薪酬總額1965.57萬元和1834.33萬元,人均32.76萬元和30.57萬元。其中,主任層級(處級)、科級及一般員工年均稅前薪酬發放額分別為63.53萬元、35.87萬元和27.27萬元,其中,最低22.93萬元、最高74萬元(中心主任)。

如此高薪背後,是這家事業單位掌管深圳市級百億政府物業的事實。財新《新世紀》調查發現,政府物業的監管漏洞由來已久,「最牛工資」只是千億資產規模的政府物業管理亂象的冰山一角。

「最牛工資」

深圳租賃中心前身為1992年成立的深圳市住宅開發租賃公司,由深圳市住建局投資創辦,註冊資金1000萬元,主要負責出租住宅區(含商住大樓)的開發、經營與管理,以及經營與管理住建局的出租住宅和商業用房。1998年完成企轉事業單位,改名為深圳市住宅開發修繕租賃中心,並於2008年7月深圳市事業單位制度改革之際,與深圳市國土房產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合併而成。

此次國家審計署對該中心的審計調查,源於一年前 「史上最牛工資」的網絡事件。2010年12月22日,署名「民不潦生」的網友在天涯論壇以貼圖形式,曝光深圳租賃中心的薪酬表單,披露中心員工年均薪酬最高達68萬元,最低25萬元。薪酬體系主要由「國家規定工資」「津補貼」和「按年開支項目」等構成。

「史上最牛公務員工資」網帖不脛而走。深圳租賃中心很快回應稱,被曝光的薪酬表單只是內部討論草案,已被中心領導否決,並對表單中的「正式員工工資」等數額表示質疑,稱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存在造假行為」。

但「民不潦生」隨後相繼公開了該中心《日常支出統計表(綜合科)》《2011年收入徵收計劃表》等數據圖表。其中顯示,2011年預計總收入7236萬餘元,其中,「自有物業」收入1737萬元。日常支出統計表則顯示,截至2010年底,這家事業單位的正式員工58人。但按該中心的日常支出統計,在2010年前三季度支出總金額達到3619萬元。支出中,僅「退休員工節日費」一項中,一年就高達1809.6萬元,還有約63萬元的服裝費支出。

至此,作為深圳租賃中心上級主管部門的深圳市住建局終於通過相關媒體承認,市住建局正針對此事展開調查。隨後國家審計署介入此事,展開調查。

審計調查印證了網絡披露的大部分事實。審計報告指出,深圳租賃中心的收入來源構成,主要包括按照不超過2%的固定比例從政府物業租金收入中計提的業務費、維修費,以及「自有物業」收入,預算總收入與披露相合。

報告還提及,自2008年7月成立至2010年末,租賃中心將443.69萬元「自有物業」租金收入截留至工會賬上,其中,216.06萬元以工會補貼名目發放至個人,其餘以文體活動費等名錄列支。

深圳租賃中心主任朱文芳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稱,該中心「本身不是公務員單位,而是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因此「不存在濫發工資情況」。她稱,事業單位包括財政全額撥款、財政部分補貼、經費自理等分類。其中全額撥款等類別的事業單位,需要政府對其收入進行全面監管,但經費自理類事業單位,要區分於管轄範疇的。「我們跟審計署做了情況說明。」朱文芳說。

但審計部門的調查報告特別指出: 「因地方財政及國土房產主營部門未對其『自有物業』進行資產清查和產權認定,導致應作為國有資產管理的所謂『自有物業』收入變成了該租賃中心為員工發放高工資、高福利的來源。」

「自有物業」

作為直屬深圳市住房建設局管理的經費自理事業單位,深圳租賃中心承擔著深圳市本級政策性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租賃、維修、管理等職責。截至2009年底,深圳已建各類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26萬套,佔全市住房總量的6.2%,減去其中房改後變成完全個人產權住房的9萬套,其他政府產權的保障性住房17萬套。

租賃中心徵收業務收入表顯示,其目前收入結構主要包括住房專項基金、國土基金、中心業務計提及其他。在2011年,住房專項資金中總計提預算收入達到3010.32萬元,而國土基金計提預算收入也有1773萬元。

除此之外,這個不足60個正式編制的事業單位,還從「自有物業」出租等獲得不菲收益。

朱文芳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所謂「自有物業」,分為政府託管物業和單位自購物業,「這是內部的一個分類」,至於其產權歸屬,上級主管部門自有界定,她「不便描述」。

租賃中心「自有物業」是其前身早些年在市場上以貸款形式投資購買,並作為整個管理經費的補充存在。「當時租賃中心前身還是公司形式(即是深圳市住宅開發租賃公司)。」朱文芳解釋稱,投資資金來源於原公司盈利部分。

但負責深圳市政府物業資產管理的深圳市財政委對此回應稱,無論是公司購買還是政府購買的,因公司為政府全資投建,產權仍歸屬國有,「不管什麼形式,肯定是動用政府資源和政府資金購置的物業」。在審計調查過程中,審計署亦將其明確界定為「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變成「自有物業」,如審計署所言,與政府物業資產清查和產權認定不清有關。因涉及規模龐大,「截至目前,全市還沒有一家單位和部門能給出一個準確的政府物業資產統計總數。」一位接近深圳政府內部事務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而根據2007年全市資產清查的結果,行政事業單位所佔有的政府物業資產,70%以上沒有辦理產權證。來自深圳紀委的初步調查也顯示,深圳全市有711萬平方米的政府物業資產未辦理產權登記。

一位接近國土部門的內部人士透露,正是在政府物業家底不清、產權不明的背景下,早期規劃的時候,部分政府物業,包括一定規模的樓宇、沿街店舖等資產,被相關部門以給員工分福利的形式「佔為己有」,形成「自有物業」。而事業單位改制後,其管理的資產因產權模糊未納入政府管理,從而被相關部門以發放員工福利的名義歸入「私賬」。深圳租賃中心所謂「自有物業」即屬於此類。

這位人士透露,深圳租賃中心的物業,大多分佈於羅湖東門、福田華強北等黃金地段的繁華商區,「規模不大,但段位較佳,租金回報高」。朱文芳也承認,該中心「自有物業」多為黃金商業地段的沿街商舖,但不願透露其具體規模。 而審計署的調查也未披露。

可知的是,這些「自有物業」收益巨大。深圳租賃中心徵收業務收入表顯示,2011年來自「自有物業」的收入達1773萬元,其中「自有物業」租金收入900萬元,物業管理費、停車費收入693萬元,其他收入180萬元。此外,代扣代收水電費收入700萬元。這些收入佔到該中心當年預算總收入約四分之一。

政府物業亂賬

「按照規定,所有(政府)物業資產都應納入財政預算管理。」深圳市財政委預算處處長代金濤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表示,但在實踐中,經費自理事業單位確實有特殊之處。

所謂經費自理事業單位,指單位運用一定政策資源獲得收入,其正常經費開支由單位的正常收入支付,財政不另行安排經費,單位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且主體業務不以盈利為目的。

由於這些單位需為員工繳納養老保險年金等,地方政府也曾給過其增加收入的補貼政策。深圳市財政委承認,這是造成租賃中心濫發工資的一個主因。「但不能過於強調這種特殊性,從而使差距過大。」代金濤稱。

國家審計署在報告中表示,對深圳市租賃中心濫發員工薪酬問題,除了應責成相關部門對租賃中心的工資收入進行核准糾正,更應明確界定租賃中心管理的物業資產的權屬,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責成租賃中心足額上繳國有資產經營收入。

按官方定義,政府物業資產包括政府投資形成的房屋建築物、社區配套物業等不動產。按深圳市財政部門掌握的最新數據,截至2006年底,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政府物業資產3737萬平方米,如按10000元/平方米價格估算,價值就達3700多億元。而這並未包含2006年後增加、增值的部分。

深圳市財政部門早已打算對常年投資形成的各種政府物業進行徹底清算核查。2009年的一次摸底分析中,深圳市財政委曾將政府物業分為四類統計:一是主要被行政事業單位用於辦公的用房,據入賬數據可查約77棟;二是以科教文衛體為主的公共事業類物業,這部分入賬數量為1346棟,其中部分由委託管理企業佔有使用;三是由住房基金建設的社區配套類,其中就包括了規模巨大的保障性住房,這部分產權歸屬於住建局;第四,即是歸屬於區政府物業管理機構的,由開發商建設社區配套物業。

但這項摸底核查後來不了了之。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到,深圳高達數千億資產規模的政府物業分別歸由市級或區級的規模、名稱不一的2000多家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作為監管機構的深圳市財政委,只是在行財處設了一個資產管理組,從事具體管理工作的只有兩名工作人員。

而因賬外資產大量存在,不同職能部門提供的清查核算數據常常「相互打架」。比如,在對深圳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佔用房屋建築物核實清查過程中,深圳市國資委2007年給出的數據是655萬平方米,而相關財政部門的清查數據則是2400萬平方米。

在一筆亂賬之下,像深圳租賃中心這樣持有和管理著大量政府物業的部門,很容易「借雞生蛋」,其問題甚至超出審計報告所涉及的「自有物業」。

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中發現,因程序不公開,缺乏規範性監管,政府物業出租過程中,以低租金出租給關聯機構或個人,再倒手高價出租的「二房東」現象相當普遍,差價部分即進入相關人員私人腰包。由於沒有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和有效監管,房屋出租等資產收入未及時上繳財政專戶的情況也很多。

而2007年深圳市政府專門進行了一次違規佔用政策性用房的清退工作,其中發現,「6000多套中有1000多套存在違規嫌疑」,比例之高令人乍舌。

代金濤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自租賃中心濫發工資事件爆發後,深圳市政府開了很多次會,催生了很多財政管理辦法,包括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新規定,以及《深圳市經費自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暫行規定》等。「目前針對政府資產摸底工作,即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數據採集已經展開。」代金濤說。

但據財新《新世紀》記者瞭解,對於深圳租賃中心的處理,除了將其納入市財政統一預算,相關部門對其兩年濫發工資的處罰,僅僅是把2008年改制後該中心主任仍從市財政領取的2萬元薪水予以收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