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葉匡時「神腦宴」爆發前夕獨家受訪

2014-02-07  TCW
 
 

 

「各位,真不好意思,我出去接個電話!」這是交通部長葉匡時在「神腦生日宴」爆發前夕,接受《商業周刊》獨家採訪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採訪當天,葉匡時主要是談國營事業改革,他認為中華電應該要走出去,更具國際視野及競爭力。但「生日宴」傳聞正從網路上流傳開來,在整個訪談過程中,葉匡時好幾度被迫中斷採訪,離席接電話。

盛傳「葉匡時在外找人」想扭轉公家味卻埋下爭端

當天侃侃而談的葉匡時可能不知道,「生日宴」僅是假議題,把他捲入從政以來最大風暴的導火線,可能來自於去年十二月由他手中批下的一紙中華電信董座人事令。

所有的內閣閣員都知道,農曆年後上任滿一年的江內閣將進行部分改組,一月份是江內閣現任閣員的最後「觀察期」,現在正是「期末考階段」。

這段時間,每個部會首長都趕緊把握機會表現,也盡量「低調、謹言慎行」,閣員們戰戰兢兢,深怕「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引起連鎖效應,過年後改組名單一揭曉,自己就是「名落孫山」的那一個。

就在此敏感時刻,同屬執政黨的國民黨立委蔡正元選擇在立法院休會後,第一時間在臉書上爆料指出:「交通部長葉匡時接受神腦總裁林保雍的豪華生日宴。」

蔡正元為何會選在立法會休會後、內閣改組之前,對自己同黨的政務官下重手,時間上的巧合讓蔡的動機備受質疑?有人認為蔡正元是幫自己參選台北市長拉抬聲勢,立委管碧玲則是質疑蔡正元的做法猶如「圍魏救趙」,企圖用「生日宴」轉移焦點,來幫火燒屁股的遠通eTag解套。

立委羅淑蕾表示,中華電信每次有高階人事異動,或是有供應商要更換,由於背後往往牽涉到龐大的採購利益,黑函就會滿天飛。這次新任董座還沒到,黑函戰就已提前開打。

一位通路業者分析,「生日宴」會爆出來,消息來源可能是神腦的競爭對手(其他通路商),也可能來自中華電信內部,但是從「生日宴」、「買股」、「退休」或「採購案」都與「中華電信」脫不了關係來看,「恐怕是葉匡時找了空降部隊蔡力行到中華電信,才會讓他自己陷入連環爆當中。」這位通路業者說。

「事實上我從上任的第一天,就一直在思考中華電信的董事長應該是誰?」葉匡時接受本刊訪問時,證實外界認為他「一上任就想換中華電信董座的想法」。

葉匡時原本沒想要這麼快換董座,不過前一任董事長呂學錦,是老中華電信出身,民營化後跟過毛治國、賀陳旦兩任董事長,深諳官場文化的他老早就聞到葉匡時的想法。所以在葉匡時上任兩個月,呂的任期還沒滿,也不到屆齡退休的年紀,就自己提辭呈提早退休。

呂學錦的臨時請辭,讓一時還找不到理想人選的葉匡時,只好先使出「緩兵之計」。他先答應讓在中華電信內部擔任總經理的李炎松升上來當董事長,但就在李炎松上任後不久,「葉匡時對外尋找新董座」的消息在業界傳了開來。

關於中華電信的理想董座,葉匡時說,他曾經有四個口袋名單,其他三位因「不願意公布財產」、「個人因素考量」逐漸被排除在名單之外,最後在政務委員張善政的推薦下,他花了四個月,好不容易才說服台積電前總執行長蔡力行點頭擔任中華電信董座。

中華電信雖已經民營化,但總讓外界感覺「像半個公家機關」,蔡力行具有的國際觀及台積電總執行長的資歷,符合葉匡時想把中華電信改造成更具國際化、前瞻企業的想法,對中華電信轉型有某種程度的加分作用。

直言「哪有組織容不下外人」董座又空降,欠溝通被反撲

所以當蔡力行的人事案一公布,幾乎是贏得外界一致的掌聲,但當面對中華電信內部反彈,工會揚言發動遊行抗議時,葉匡時脫口而出:「大股東決定董座人選舉世皆然,哪有組織容不下外部人才的道理?」卻被解讀為根本不把中華電信員工看在眼裡。

過去中華電信董事長一直屬於酬庸性質,從民營化以來,前兩任董事長毛治國、賀陳旦也都是空降董座,一直到從基層做起的呂學錦、李炎松內升為董事長,中華電信內部才真的感覺到「公司內升制度終於上了軌道」。「沒想到內升僅是曇花一現,馬上又恢復到『空降』,」一位中華電信員工難掩失望的說。

就在大股東交通部打破與中華電信員工之間既存的表面和諧之後,新的「反對新董座」與舊的「反神腦」勢力在中華電信內部迅速集結,這一股內部反彈勢力,就趁這次抓到葉匡時「生日宴」把柄,連本帶利一起「加倍奉還」。

「目的是要讓部長難看,也要給即將上任的新董事長一點顏色瞧瞧,」一位曾與中華電信往來的手機業者說。

葉匡時曾經是企管系名教授,學而優則仕的他,溝通是他的強項,這次中華電信董座人事案,他面面俱到,最後卻獨漏與自家人溝通,法律上站得住腳,於情於理卻說不過去。

畢竟一個龐大的企業要進行改革,除了要有視野寬廣的董事長登高一呼,內部如何維持順暢的溝通管道、鼓舞同仁士氣,讓同仁們願意一起共同打拚向前也很重要。光有一個名氣很大的董事長,沒有基層的員工願意跟隨,組織動不起來,大象是很難跳舞的。

【延伸閱讀】10任交通部長,竟有8任爭議不斷

簡又新:十八標弊案

劉兆玄:任內未涉及爭議事件

蔡兆陽:蔡兆陽的新聞秘書駱志豪,被依觸犯「連續交付國防以外秘密罪」遭判處有期徒刑2年

林豐正:任內曾積極促成與台灣高鐵公司的BOT案簽約

葉菊蘭:任內發生中華電信ETC採購弊案

林陵三:任內將ETC轉為BOT形式進行,機要秘書宋乃午因ETC收賄案入獄

郭瑤琪:涉入南仁湖案遭判刑入獄

蔡堆:任內未涉及爭議事件

毛治國:ETC收費系統,遠通屢次違約,未達合約標準,但交通部均予以通融,數億罰金均未裁罰.

葉匡時:陷入「神腦生日宴」風暴中

整理:張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55

《調查報告》半數受訪者沒準備退休金 預約晚美人生 六成民眾憂老後沒人照顧

2014-06-30  TWM
 
 

 

時間不停流逝,再四年不到,台灣就要邁入高齡社會,全台灣的人民究竟準備好了嗎?

《今週刊》全台獨家大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普遍低估長壽與失能風險,你會活得比你想得久、失能年限也比預期的長。

撰文‧蔡曜蓮

台灣在一九九三年時,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達七%,進入高齡化社會,預計老年人口將在二○一八年突破一四%,正式進入聯合國定義的高齡社會,所花時間比日本還少一年,總共二十五年。

距離一八年已經剩不到四年時間,台灣準備好迎接這波銀髮海嘯嗎?為瞭解民眾是否確切知道老後生活危機,《今週刊》進行「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

九成女性 低估自身壽命此項調查鎖定應該開始準備退休生活的四十歲以上民眾,呈現他們對老後生活的預期以及照護的需求。

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但顯然民眾普遍低估自己壽命。根據內政部資料,一三年國民平均壽命男性為七十六.六九歲,女性為八十三.二五歲,現年四十歲民眾的平均餘命是四十一.三六年。根據《今週刊》調查,男性預期自己壽命為七十六.九一歲, 女性預期自己壽命只有七十五.三一歲,四成七男性少估了自己可活壽命,女性則近九成。

很多人說長壽是福,但若退休金準備不夠,長壽就隱藏巨大財務風險。根據這份調查,仍有逾一半左右的人尚未開始準備退休金。「女性嚴重低估壽命,她們連現況需要的退休金都存不夠,遑論未來活更久,金錢花費高過預期。」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退休女性將面臨多重風險。

對於老年生活最擔心的事情,有六成民眾最擔憂需要被人照顧。但問及:「你預期自己老後會有幾年喪失自理能力?」也有高達六成民眾拒絕回答或無法回答;此外,填答者對於失能的年限大多估計在三年左右。

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於一二年所做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失能比率為一七.四%,且年紀越大,失能比率越高;八十五歲以上長者失能比率將近五成。女性失能者平均失能期限長達七年,高出男性平均的五年。由調查數據可知,多數民眾遠遠低估失能的嚴重性,若與性別交叉分析,女性並未意識到自己失能的程度高於男性。

當失能發生時,則各有四成民眾認為會住在「安養機構」與「自己家」;有趣的是,若將「喪失自理能力時,認為自己會住在哪裡」與年齡做交叉分析,可以發現越年輕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住在安養機構的比率越高,四十到四十九歲有五三%民眾認為能住在安養機構;反之,年齡越長越傾向住自宅,六十歲以上的受訪者過半數認為即使失能也會住在自宅。郭迺鋒解讀,「這不見得反映未來民眾對於安養機構的需求會增加,而是四十多歲的民眾多數未去過安養機構,不明白安養機構比不上家庭來得溫暖。」需要照護時最擔心的問題,三成民眾擔心「付不起照護費用」,其次依序為「子女無暇照護」與「照護機構不專業」,可見在未考慮失能的情況下,經濟並不是人們退休時最擔憂的問題,但是一旦失能,經濟就成為首要考量。

沒有能力負擔照護費用,是未來最頭痛的問題,因此超過六成的民眾願意支付額外保費,贊成政府推動《長照保險法》。當被問及政府、企業或個人該由何者負擔長照保險的保費,幾乎各半民眾分別支持該由政府與個人負擔,只有三%民眾認為,可由企業支付。此數據與年齡交叉分析得不出顯著差異。

盼多投資源 設置安養機構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的過程,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政府在因應人口結構移位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民眾認為政府該做的準備,在限制複選三項的情況下,「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與「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為最多人選擇的項目。

不管民眾未來在安養機構或自宅養老,不可避免的都將面臨「誰來照顧我?」的問題,現在國內的照護者,有二十萬名外勞與二萬名本國勞工,面對兩者的懸殊差距,超過五成民眾認為,應提高國內看護比率。

《今週刊》長期關注高齡化議題,曾於一○年針對五十到六十四歲人士進行「台灣銀髮照護大調查」。對照前後數據,在政府該為高齡社會做哪些準備上,「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與「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呈現明顯消長,雖然民眾認為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普設安養機構,但台灣目前安養機構的入住率只有七成,仍有三成空床,代表台灣其實不缺安養機構;因而,郭迺鋒認為,「民眾真正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安養機構,而是擁有品質保障的老後照顧。」至於《長照服務法》正在立院協商,而《保險法》草案也正在研擬,尚未送出行政院,預計三年後上路。當過半民意都表示支持《保險法》,究竟政府要如何利用這筆保險基金,讓現實環境不致與人民理想間的老後生活產生懸殊差距,提高老後照護的專業品質,並致力提升國內看護的比率,值得執政者深思長照服務法規。

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

單位:%

認知不足,原來我們活得比自己想得久近9成女性低估自身壽命。

Q1.男女預期自己能活多久?(2013年國民平均壽命,男性為76.69歲,女性為83.25歲)單位:%

男 女

70歲以下 6.4 6.8 70~74歲 11.3 15.3 75~79歲 12.2 11.6 80~84歲 21.9 15.8 85~89歲 6.1 3.8

90歲以上 4 2.2

不知道╱拒答 38.1 44.5 接續上題,有4成7的男性低估自身餘命,女性則將近9成。(不計拒答╱不知道者)單位:%

男47 女88

5成民眾沒有準備退休金。

Q2.目前準備多少比率的退休金? 單位:%

1~10% 7

11~30% 8

31~50% 9

51~70% 3

71~90% 2

90%以上 8

不知道╱拒答 13

沒有 50

民眾最擔心晚年需要被人照顧。

Q3.退休後最擔心的老年生活問題?

需要被人照顧 62

錢不夠用 20

一個人獨居 2

子女無力奉養 6

被社會孤立 1

入住安養中心 3

財產分配問題 1

配偶先過世 2

其他 3

民眾顯然過於低估失能的嚴重性。

Q4.民眾認為自己未來有幾年時間是喪失自理能力?(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女性失能者平均7年、男性5年) 單位:年

40~44歲 3.98

45~49歲 3.73

50~54歲 3.74

55~59歲 2.28

60~64歲 2.85

65~69歲 3.74

70歲以上 2.5

觀念變了,青壯年族群不排斥將來住進安養機構若失能,多數民眾希望住在安養機構與自宅。

Q5.喪失自理能力時,認為自己會住在哪裡? 單位:%

安養機構 40

住自己家 40

與親戚子女同住 10

與朋友同住 1

老人社區或公寓 2

不知道╱拒答 7

將上題與受訪者年齡做交叉分析,可看出40~49歲民眾傾向住在安養機構;反之,年齡越高的受訪者越傾向住自宅。

安養機構

40~49歲 53

50~59歲 43

60歲以上 34

住自己家

40~49歲 36

50~59歲 43

60歲以上 50

與親戚子女同住

40~49歲 9

50~59歲 11

60歲以上 12

老人社區或公寓

40~49歲 2

50~59歲 3

60歲以上 4

最怕付不起照護費用。

Q6.最擔心的照護問題? 單位:%

付不起照護費用 30

子女無暇照護 18

找不到適當的看護人選 9 必須離開自宅住到照護機構 5

照護機構不專業 16

不知道╱無意見 22

長照保險,已獲民眾支持逾6成民眾支持額外開徵保費。

Q7.政府推動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政策,需要額外開徵保費,請問你支不支持? 單位:%

支持 64

不支持 24

沒意見 12

主張政府與個人負擔長照保費,各佔一半。

Q8.政府推動老人長期照護服務政策,你希望保費由誰來負擔? 單位:%

政府 49

個人 48

企業 3

5成民眾希望提高國內看護的比率。

Q9.目前台灣長照環境中,根據家庭照顧者總會調查,國內僅有2萬名專業照顧者(佔4%),其餘20萬名皆為外籍勞工(佔28%)。你認為這樣的狀況: 單位:%不合理,希望提高國內看護的比率 54 不合理,希望提高外勞看護的比率 3 合理,應維持現況 23

不知道╱拒答 20

照護機構與長照保險的

需求增加。

Q10.政府最該為迎接高齡化社會做哪些準備?

2010年 50~64歲民眾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 29 提高國民年金、勞保等年金發放金額 20 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 17 制定可以維護老人權益的法規 10 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 7 以房養老的逆向抵押貸款 2

延後退休年齡 2

要求無障礙空間設施 2

擴大引進外籍看護工 1

其他 10

2014年 50~64歲民眾建構社區資源讓銀髮族在自宅安養 17 提高國民年金、勞保等年金發放金額 10 鼓勵設置安養、照護機構 26 制定可以維護老人權益的法規 9 實施讓老人接受看護的長期照護險 10 以房養老的逆向抵押貸款 3

延後退休年齡 2

要求無障礙空間設施 5

擴大引進外籍看護工 3

其他 15

調查說明:

《今週刊》委託世新民調中心,於6月3日至6月10日針對40歲以上民眾做「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總計回收977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估計誤差為±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09

90後不買房?超八成受訪者拒絕做房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2/4056978.html

該藍皮書的調查顯示,畢業1年後,約三成90後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但他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願做“房奴”。

 

記者調查:島城超八成受訪90後大學畢業生不以買房為頭等大事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社會藍皮書:201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該藍皮書的調查顯示,畢業1年後,約三成90後大學畢業生居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但他們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願做“房奴”。報告顯示,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後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昨天,早報記者對此做了調查,八成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買房是剛需但不緊迫,其中有五成以上的大學生不願背上房貸而生活,他們寧願先拿這筆錢來創業或者投資,而不是買房。

不到5%工作1年後有住房

記者了解到,社科院的這份調查報告共訪問全國12所高校的4110名大學生,其中在校90後大學生2730人,已畢業或走入職場的90後大學生1380人。

該調查顯示,工作一年後,只有兩成左右的90後大學畢業生仍寄居在父母或親朋好友家中。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認為,這說明大部分90後大學畢業生需要自己解決住房問題。實際上,只有不足5%的90後畢業生在工作一年後,居住在自己或配偶的自有房子中。超七成90後畢業生,居住在工作單位提供的宿舍,或由自己租住房屋。約三成90後畢業生在畢業一年之後的居住面積仍在20平方米以下。

過半受訪者不願當“房奴”

對90後畢業生而言,擁有自己住房仍是剛需,但只有1/3的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為了買房願意降低生活質量”,超55%的90後畢業生非常同意或比較同意 “如果要背上沈重的房貸寧願不買房”。超過50%的90後畢業生意識到買房是當前資產保值的最佳手段。不過如果給他們一筆相當於住房首付的錢,有超一半的人會選擇創業,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買房。

社科院專家認為,一方面他們認同傳統國人將住房視為成家、結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質量,選擇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該專家認為“他們有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

【調查】有房才有家?沒概念!

近15年,是樓市高速發展的15年,在這批90後中,因為可以從父母、爺爺、奶奶那里繼承,單純從數量上看,很多90後並不缺少房子。對於在島城的90後大學畢業生,情況是否也是如此呢,記者對此做了一番調查。

八成以上的大學生認為買房是剛需,他們寧願先拿這筆錢來創業或者投資,而不是買房,其中六成是因為父母已經給預備好了房子,有四成是因為工作崗位頻繁變動,對租房的認可度更高。

記者將調查的90後畢業大學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家在青島並選擇在青島工作的畢業生,另一部分則家是外地但畢業後在青島工作的人。在本地畢業大學生中,有八成以上的大學生仍住在父母家中,而家在外地的畢業大學生中,只有一成的人已經買了住房,九成選擇租房子住。這些人中,大部分人都認為買房不是頭等大事。有三成的受訪者表示,“房子=家”、“結婚要買房”、“居有定所”等傳統觀念在他們中將被瓦解。而更多的90後或以“可繼承家族資產”、“房價太高”、“崇尚自由不願意被房子束縛”為由而不再需要購房。甚至有人認為,他們是伴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他們身上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會做更多的選擇,在居住的選擇上他們不會像70後、80後那樣執著於有房才有家,他們也並不想自己的前半生以買房為中心。

【鏈接】3/4農民工不想在打工地落戶

記者發現,該藍皮書還收錄了一份2014年農民工調查報告,該報告基於對廣東、湖南等6省13個城市(區)的2017個在正式企業就業的農民工調查數據而得。調查顯示,非常想和比較想在打工所在城市落戶的農民工占比為16.33%,而不太想和不想落戶的則達到75.45%,也就是說3/4的農民工不想落戶到打工所在城市。

“如果說農民工落戶意願不高的話,那麽為落戶采取過行動的人更少。”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劉林平等人表示,近97%的受訪農民工沒有為落戶采取過行動,而在有過相關活動的人當中,最多也就是咨詢一下,提出過申請者僅占1%。同時,有74.18%的受訪農民工認為沒有打工所在城市的戶籍不會帶來麻煩。

調查顯示,不願意放棄家鄉土地的受訪農民工超過70%,願意放棄家鄉土地的則不到20%。劉林平等人建議建立住房(宅基地)銀行,由外出打工、落戶城市或其他原因導致住宅閑置的農民,將自己的房產和宅基地存入銀行。當發生征地、拆遷等事件時,保有產權的農民以市場價格獲得補償。

僅靠繼承就會有4套房

每當聽到80後同事大吐房價的苦水,劉鵬都會暗自慶幸自己無此煩惱。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島孩子,劉鵬家兩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用於出租。父母表示,等到他結婚,把出租的那套大房子重新裝修,給他當婚房。或者,賣掉一套再添點錢,替他買套新房。但劉鵬顯然想選擇前者,他認為不需要再花錢買新房,因為他交往的女朋友同樣是青島人,家里也有兩套房,未來會留給兩人。“僅從父母那繼承,就有4套房,為什麽還要去買房呢。”劉鵬說,這還不考慮從爺爺奶奶那繼承房產,所以高房價的煩惱,幾年內都與他無關。

買房可以當做是一種投資

1993年出生的孔繁濤來自臨沂,目前在一家企業當代理。他表示如果是單身,覺得買不買房並不重要,但是如果要結婚,還是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房才有家的概念。”在談及為何要買房時孔繁濤告訴記者,他認為房產是比較保值的一種投資,買房也可以當做是一種投資,到時候再賣了也是可以的。

不會因買房降低生活質量

和許多人想留在北上廣的同學不同,從某名校畢業的鄭聰選擇了到青島工作,他認為“二線城市,生活自在。”“每月還得還貸款,還要擔心錢不夠還,所以,借錢買房我還沒想過。”鄭聰說,如果買房,他會選擇郊區,雖然位置偏遠些,但住著舒服。“現在工作節奏很快,我不會在一個單位待一輩子,過早買房是種負擔。”鄭聰說,不過,等到30歲以後會買套婚房。因為既是為了給女方交代,也是為了證明自己,但是房子要在他的承受範圍以內,不會因為買房而過分降低生活質量。

先去創業有能力了再買

“如果我有幾百萬,我不會用來買房,我會先拿這筆錢去創業賺錢。”曹俊龍說,畢業後他就沒把買房這個事列入計劃,而且他認為這並不是他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如果要結婚,我會先租房子住,等我有能力買房了,我再去買,我不會因為要買房而降低了生活質量,每天睜眼就是月供、貸款,這樣的生活沒意思。”曹俊龍說,只要有能力、有見識、有機遇,就可以去創業。“我會先創業,買房雖然是剛需,但那應該是之後才考慮的。”曹俊龍告訴記者,如今他打算跟同學合開一個廣告公司,開公司的錢有一部分就是家里給他留出來買房付首付的錢。


(編輯:王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31

彭博調研:中美大不同 過半受訪者認為A股牛市結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99

本月14-15日的彭博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和美國股市的看法形成鮮明反差。481名受訪投資者之中,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市場會帶來最高回報,占比創五年多以來新高。而半數以上的受訪者預計今後中國股市會下跌或者橫盤。

如下圖藍線所示,本月調查中,54%的受訪者認為明年美國市場的回報會是全球最高,這一比例較去年11月調查結果高5個百分點,創下2009年10月首次調查提問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股市,A股,股市,美國

德國慕尼黑券商Schroeder Equities的董事總經理Wilhelm Schroeder也是是本月調查的受訪者。他認為,傾向避險的投資者會逃離其他市場,美國會受益。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受訪者預計標普500指數未來6個月會繼續上漲,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會下跌。

昨日中國統計局公布,去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4%,增速創24年新低。彭博本月調查顯示,47%的受訪投資者認為中國經濟在惡化,這一比例是認為經濟好轉的受訪者比例的四倍多。1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在好轉,3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既未好轉也未惡化。

調查還顯示,58%的受訪者預計,未來6個月A股要麽會下跌,要麽幾乎不會有什麽漲跌變化,這一預測人數比例較去年11月調查結果高3個百分點。30%的受訪者預計A股會在去年基礎上擴大漲幅。認為中國市場有最佳投資機會的受訪者占比僅有13%,這一比例幾乎較三個月前調查結果減少了一半。

中國股市,A股,股市,中國

管理1.5億歐元全球股票資產的券商Leleux Invest基金經理Carlo Luigi Grabau認為,投資者應該習慣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慢,如果要尋找投資機會,中國不是首選,投資其他地區的股市問題更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224

彭博調研:中美大不同 過半受訪者認為A股牛市結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99

本月14-15日的彭博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和美國股市的看法形成鮮明反差。481名受訪投資者之中,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市場會帶來最高回報,占比創五年多以來新高。而半數以上的受訪者預計今後中國股市會下跌或者橫盤。

如下圖藍線所示,本月調查中,54%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美國市場的回報會是全球最高,這一比例較去年11月調查結果高5個百分點,創下2009年10月首次調查提問以來最高紀錄。

美國股市,A股,股市,美國

德國慕尼黑券商Schroeder Equities的董事總經理Wilhelm Schroeder也是本月調查的受訪者。他認為,傾向避險的投資者會逃離其他市場,美國會受益。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受訪者預計標普500指數未來6個月會繼續上漲,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預計會下跌。

昨日中國統計局公布,去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4%,增速創24年新低。彭博本月調查顯示,47%的受訪投資者認為中國經濟在惡化,這一比例是認為經濟好轉的受訪者比例的四倍多。1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在好轉,3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既未好轉也未惡化。

調查還顯示,58%的受訪者預計,未來6個月A股要麽會下跌,要麽幾乎不會有什麽漲跌變化,這一預測人數比例較去年11月調查結果高3個百分點。30%的受訪者預計A股會在去年基礎上擴大漲幅。認為中國市場有最佳投資機會的受訪者占比僅有13%,這一比例幾乎較三個月前調查結果減少了一半。

中國股市,A股,股市,中國

管理1.5億歐元全球股票資產的券商Leleux Invest基金經理Carlo Luigi Grabau認為,投資者應該習慣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慢,如果要尋找投資機會,中國不是首選,投資其他地區的股市問題更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40

第三勢力》洪勝選後受訪:我是一個希望的載體青年的憤怒 讓「洪慈庸世代」崛起

2016-01-25  TCW

她因洪仲丘案受矚目,她沒有硬底子、專業法學背景,有的是年輕人對社會的怒吼,以及改變傳統政治的期待。

一月十六日,晚上七點十分,台中市大雅國小的天空,第一道紅色煙火劃破黑夜。上百名支持者聚集在洪慈庸的競選總部前,揮舞手中黃色旗幟,興奮之情全寫在臉 上,有人甚至又叫又跳,激動的致電親友報喜:「贏了,我們贏了!」五分鐘後,洪慈庸在「洪立委」的簇擁聲中,穿過重重人牆,擠進舞台。

平凡OL,扳倒26年老將洪慈庸代表時代力量出戰台中后里、潭雅神選區,這一役,正面對決的是從政二十六年的國民黨老將楊瓊瓔。選情從一面倒到陷入激戰, 最後洪慈庸逆轉勝,拿下九萬三千四百五十一票,以得票率五三.八六%,勝出對手近九個百分點的成績,讓楊瓊瓔六連霸夢碎。

二○一三年七月四日之前,洪慈庸還是個從小到大只投過一次票的平凡上班族,弟弟洪仲丘在軍中冤死一案,迫使她一夕成為家喻戶曉的「洪姊姊」。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說,「沒有洪仲丘案,就不會有太陽花學運,也不會有柯文哲的選舉。」洪慈庸,同樣代表台灣新政治洪流的源頭:青年憤怒。

「我的勝選證明了一件事情,平民可以參與政治,是上天選了我,是人民把我推向浪頭,」洪慈庸的勝選感言,詮釋了當今社會不滿聲浪的力量。

洪慈庸表示,人民憤慨的能量,是送她前進立法院的重要推手。

「大家這幾年在台灣生活,會覺得公平正義這幾個字離我們很遠,對社會有很多不滿,最不滿意的就是世代分配不正義,」洪慈庸說,參選以來,她聽到年輕人對勞 資權益不對等、司法改革、年金制度有諸多怨言,「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一踏入社會,是沒有希望的。你爸爸是誰,決定你的命運,不是像以前,靠自己的努力就能翻 身。」

幕僚平均26歲,寧辭職為她輔選

證據就是,她平均年齡約二十六歲的幕僚團隊,就是一群對現況不滿的有志之士,這群人甚至自動辭掉工作,遠從台北、桃園、南投等地奔赴台中后里的競選總部效力,「他們對於制度改變的 幅度跟期待,是非常大的。」

「年輕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們現在還沒辦法透過自己的選舉做到,所以他們會把這個希望放在我身上。」她接著如此形容自己:「我是一個希望的載體!」因為 把她這樣一位沒有權勢、沒有任何背景的政治年輕素人推進立法院,代表之後他們也有機會。洪慈庸表示,「我代表的就是一般人。」

這位一般人女孩加上一般人都可以掌控的網路自媒體,推波助瀾讓洪慈庸今日成為準洪委員。

公民意識抬頭,把年輕人推上浪頭雖說時勢造英雄,但「這次會選贏,候選人本身的條件也占了很大的優勢,」為洪慈庸輔選的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胡博硯說。

「我必須要很誠實說,因為這個事件,所以我有很多的資源,有很多人的幫忙,才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路。」勝選之夜,洪慈庸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臉上沒有激昂沸騰的喜悅,或許是因為終於不負眾望,表現出來的反而是如釋重負的輕鬆。

洪案事件發生時,媒體鏡頭前的洪慈庸,不哭不鬧、態度冷靜、口條穩健,「非典型受害者家屬」的勇敢堅毅形象深植人心,讓藝人余天、導演柯一正等都曾公開表態支持。

在《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描寫青貧世代的無奈,而對六、七年級生有更多認識的導演吳念真,對洪慈庸更是鼎力照顧。洪慈庸說,透過紙風車劇團執行長 李永豐牽線,雙方得以見面,本以為吳受制廣告合約等制度限制,會婉拒為她站台,豈料已經十七年沒拍過政治廣告的吳念真,「二話不說」答應拍短片,一路相挺 到底。

「吳導說,上一個世代是『掠奪者』,所以他看到我們這些年輕人出來選舉,看到下一代想要去努力,覺得應該為下一個世代做一些事情,」洪慈庸轉述。

洪慈庸深知,自己並非選民的完美候選人,例如沒有專業法理背景,就常遭受質疑,「我不是完全理想的那個人,但是他們可以接受,只是因為他們覺得我可以承載 他們的希望。」公民意識抬頭,成功推舉一介政治素人洪慈庸前進立院,她的脫穎而出,象徵台灣人民厭倦傳統政治窠臼、期待新政治時代的改變。這位肩負劃時代 意義與人民期待的新科立委,未來能否不負眾望、保持初心,將是她的重要挑戰。

撰文者 王柔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27

調查:四成受訪者稱利益集團阻礙中國建立官邸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400.html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行政改革藍皮書”課題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目前建立中國特色官邸制的時機已經成熟,但調查發現,阻力主要來自既得利益集團。

5月16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行政改革藍皮書:中國行政體制改革報告No.5(2016)》。藍皮書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已經明確提出要“探索實行官邸制”,這說明,這一制度已經被納入中央全面改革的重要計劃。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介紹,近幾年,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探索異地交流任職官員流轉房制度,有的已經付諸實施,成效尚好。但就全國而言,這一制度還沒有被提上議事日程。

該課題組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回答“實行官邸制已經寫進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了。你認為,實行官邸制的時機成熟了嗎?最大的阻力來自哪里”這一問題時,38%的受訪者認為“實行官邸制的時機已成熟,阻力主要來自既得利益集團”;36%的受訪者同樣認為“實行官邸制的時機已成熟”,但“阻力主要來自各級領導層”;24%的受訪者認為“在中國很難建立起真正的官邸制”;16%的受訪者認為“時機成熟,阻力主要來自中央高官”,而認為“時機不成熟,阻力來自所有公務員”的受訪者,僅占0.6%。

汪玉凱說,值得註意的是,在認為實行官邸制“成熟”的被調查者中,對於實行官邸制的制約因素的看法則有較大分歧。其中認為阻力主要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人數最多,占38%;認為阻力主要來自各級領導層的次之,占36%;認為阻力主要來自中央高層的,占16%。

課題組表示,基於以上統計結果,有理由相信,在中國實行官邸制,阻力主要在上層、領導層以及與此相關的既得利益集團,如果沒有中央的強大決心,並從中央最高層帶頭實施,這一制度就可能夭折,甚至可能印證了部分被調查對中國能實行真正官邸制的懷疑。

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後,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建立起異地任職領導幹部的流轉房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這項制度的構建在中央層面推進依然緩慢。

汪玉凱說,應該看到,在中國建立中國特色官邸制的時機已經成熟,應該在反“四風”、轉作風中抓緊這方面的條例的起草和制度構建,做好頂層設計,在不動產登記制等基礎制度的基礎上,抓緊建立官邸制,並自上而下實施。

“行政改革藍皮書”課題組從2015年4月開始歷經3個多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問卷調查,被調查人員包括黨政機關人員、事業單位人員以及企事業單位人員500余名,發放調查問卷530多份,其中有效問卷504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71

河南“空心村”調查:七成受訪者感到孤獨

26.2%的農民工一年或超過一年才回家一次,29.7%的在外務工者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才通過手面等通信手段與家人聯系一次,當被問及丈夫長期不在,情感是否感到孤獨時,70.0%的被訪者回答感到孤獨。

對河南“空心村”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作為人口流出大省,河南省農村“空心化”現象非常嚴重。

11日,在社會治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召開的《河南省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上,鄭州輕工業學院政法學院講師、社會治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徐京波介紹,農村“空心化”不僅表現為居住空間廢棄、農村經濟衰退、人口流失等問題,還表現為家庭婚姻、留守老人缺乏系統的社會支持、人際關系疏離、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社會問題。

許多夫妻長期兩地分居

徐京波介紹,這項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對河南省豫北地區的農村進行了問卷調查。該地區大部分農民外出從事建築行業,村莊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成為村莊主體。

樣本選擇主要采取立意抽樣的方法,根據研究的目標和主觀分析來選擇和確定調查對象。研究主要選擇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並且根據兩個群體的不同特征,設計兩份不同的問卷。總共發放問卷299份,有效問卷294份。在有效回收的294份問卷中,6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占55%。60歲以下的被調查者中,女性占57%,配偶常年在外打工的占60%。

徐京波介紹,“空心村”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家庭結構的完整性受到沖擊,許多夫妻長期兩地分居。調查發現,由於離開原有鄉土社會,進入城市工作,在地理空間上相距較遠,因此回家探親的交通成本較高,許多在外務工的農民工長期脫離原有鄉村生活,與家人相聚的時間較少。

統計數據顯示,6%的在外務工者每周回家一次,10.7%受訪者配偶一個月回家一次,57.1%的受訪者配偶半年回家一次,26.2%的農民工一年或超過一年回家一次,團聚時間較少。

盡管目前通信技術相對發達,但是外來務工人員通過手機等通信手段與家人聯系的頻率仍然較低。仍有70.3%的農民工在一周以內的時間與家人聯系一次,甚至有29.7%的在外務工者一個月及以上的時間與家人聯系一次。

調查發現,由於長期異地分居,缺乏互動,情感趨於淡化。特別是居住在村莊里的留守婦女,既要從事農業勞動,又要照顧老人和孩子,生活中可能會面臨許多困難。丈夫角色長期缺失,可能會使其在情感上較為脆弱、孤獨。當被問及丈夫長期不在,情感是否感到孤獨時,70.0%的被訪者回答感到孤獨。

徐京波介紹,有43.0%的留守婦女向在外打工的丈夫訴說煩惱,但是在訪談中發現其盡管向丈夫傾訴,但是由於空間距離存在,丈夫難以在實際行動上提供幫助。57.0%的被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煩惱不會向在外打工的丈夫傾訴,其中3.5%的留守婦女向公婆訴說,10.5%的被訪者向自己父母訴說,9.3%的被訪者向自己的孩子訴說,11.6%的被訪者向鄰居訴說,22.1%的被訪者選擇了其他,而在其他的註明中,留守婦女主要是向自己訴說。由此可見,留守婦女的情感壓力較大。

調查還發現,由於夫妻長期分居,情感淡化,導致“空心村”婚外戀、離婚率呈現出增高的趨勢。調查數據顯示,有5.0%的被訪者認為婚外情現象較為嚴重和非常嚴重,35.4%的被訪者認為嚴重性一般。

盡管調查數據顯示將近60.0%的被訪者認為該現象不嚴重,但是實際情況比數據呈現的要嚴重得多。因為婚外情在鄉村社會是一個敏感話題。11日,河南省社會治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發布的《河南省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6)》介紹,在對村幹部的深度訪談中了解到,當今農村婚外情現象還是較為嚴重的,婚姻的穩定性因為家庭結構離散而受到沖擊。

徐京波介紹,與婚外情現象呈正相關,“空心村”的離婚率也在逐漸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較快。當問及最近三年,村里離婚率變化時,有48.8%的被訪者認為上升了,45.5%的被訪者認為沒有變化,認為下降的只占5.8%。在進一步深度訪談中發現,最近三年“空心村”的離婚現象不僅表現在“80後”“90後”群體中,而且中老年人的離婚率也在逐漸上升。

超三成留守老人生活費不夠用

上述調查專門就“空心村”留守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居住在農村社區的60歲以上老人)的生活困境進行了研究。調查發現,由於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自我照顧。

衡量其生活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開支情況。徐京波介紹,當被問及生活費夠不夠花時,只有0.6%的留守老人認為生活費很充足且有多余,19.4%的被訪者認為生活費夠用,34.4%的留守老人認為自己生活費不夠用,甚至很缺乏,45.6%的被訪者認為自己的生活費勉強夠用,但是一旦遇到重大事故,生活就會變得較為艱難。

在城市社會,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退休,不再進行工作。而在“空心村”社區,只要沒有重大疾病,老年人基本上要從事農業活動。在調查中,有56.9%的留守老人仍然務農,務農占用了農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留守老人休閑娛樂生活匱乏。20.9%的被訪者平常串門聊天,6.5%的留守老人平常聽收音機、看電視,6.5%的留守老人平常打牌、打麻將,8.5%的老人選擇呆坐,生活內容較為單調。

調查發現,由於“空心村”中的大部分留守老人從事農業活動,因此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費主要靠自己勞動所得。數據顯示,38.5%的留守老人的生活費主要來自自己勞動所得,當然子女供給也是生活費的主要來源,30.8%的受訪者接受子女供給。但是在訪談中發現,許多被訪者的第三代的生活費由留守老人負擔,因此子女供給的生活費,一大部分被供給者的子女使用,甚至一些留守老人還要從自己的勞動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補貼第三代的日常開支。

調查結果顯示,每月回家探望老人的只有35.2%,有27%的在外務工者在重要節日回家探望老人,31.4%的被訪者子女只有春節期間回家,3.1%的留守老人子女在家里出現緊急大事時才會回家,3.1%的被訪者子女幾乎不回家。

子女不在身邊,留守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孤獨感、抑郁感。調查發現,67.1%的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獨或抑郁,其中38%的被訪者偶爾感到孤獨、抑郁,22.1%的被訪者經常感到孤獨或抑郁,7%的留守老人表示孤獨或抑郁成為其精神生活中的常態。徐京波介紹,在深度訪談中發現,32.9%從不感到孤獨的留守老人中,一部分是子女在身邊或經常回家探望,另一部分則是由作為留守兒童的第三代在家陪伴,從而減輕了其情感壓力。

調查還發現,“空心村”留守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僅有13.2%的留守老人很健康,20.1%的留守老人認為身體狀況一般,44.7%的被訪者有慢性疾病,有22%的留守老人有嚴重疾病。“也就是說,66.7%的留守老人身體健康狀況不是很好。”徐京波說。

由於留守老人健康狀況較差,醫療費用支出也較大,在他們的勞動所得中所占比例較高。數據顯示,36.9%的留守老人每年用於醫療費用支出為2001~5000元,17.8%的被訪者每年用於醫療費用支出為1001~2000元,醫療費年支出在501~1000元的所占比例為8.9%,醫療費年支出在201~500元的占20.4%,僅有15.9%的被訪者每年用於醫療費支出在200元以下。

調查顯示,目前“空心村”公共服務的基本狀況是供給嚴重不足,58.2%被訪者認為看病不方便、看病貴;分別有65.2%和52.5%的被訪者認為沒有休閑娛樂場地、空閑時間不知道如何打發;65%的被訪者認為村里許多老人無人照顧;52.4%的被訪者認為小孩上學不方便;70.6%被訪者認為交通出行不方便;77.6%的被訪者認為能吃低保的太少;58.4%的被訪者認為村里的殘疾人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

留守兒童占比大 缺乏安全感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社會治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蔣美華等學者在同期也開展了“河南省農村留守群體生存狀況調查分析”的研究。

蔣美華介紹,“在河南省農村留守群體中,留守兒童所占比重很大。”據全國婦聯2015年6月的數據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已達到6102.55萬,其中河南省有654.8萬,居全國第二。

“本課題組在河南省焦作N村的調查顯示,79戶留守家庭中68戶有留守兒童的身影,一半的留守家庭中均有兩名或兩名以上的留守兒童。”蔣美華說。

調查發現,有的留守家庭父母都出去務工,家里沒有任何的勞動力,孩子由祖輩照顧,許多祖輩沒有經濟來源或者依靠低保,這就使得這部分留守兒童生活得非常艱辛。

對焦作市N村的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社會活動娛樂活動單一,有一個女孩喜歡玩的沙包還是由奶奶用自己的破衣服布料縫制的,沒有辦法買毽子、皮筋之類的娛樂器材;有的留守兒童需要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也要承擔各種家務勞動。

除了這些生活壓力帶來的問題外,農村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方面特別面臨著人身安全問題。課題組通過實地調研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娛樂設施比較少,活動場所普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這對兒童的人身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影響;有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在閑暇時喜歡騎著自行車在村子里面到處逛,偶爾還和小夥伴一起去村子里比較偏僻的地方、荷塘或廢棄的莊子玩耍,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特別對於農村留守女童而言,還面臨著性侵等安全問題的困擾。

蔣美華反映,訪談中大部分留守兒童感覺孤單、缺乏安全感。留守家庭的經濟條件普遍不好,家庭生活比較艱難,這對孩子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甚至有的在不到十歲的年齡就已經開始擔憂自己今後的成長問題了。而大部分留守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特別重視,學習上的壓力也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影響。

徐京波等學者建議,通過勞動力就地轉移遏制青壯年勞動力持續減少。激發農村社會組織活力,重構農村互助體系。構建以農村留守人口為主體的互助組織,比如,可以引導成立發展“留守婦女”互助組織,註重提高“留守婦女”組織化程度,培育一大批女農民經紀人和女農民專業直銷大戶。引導“留守婦女”創辦農產品行業協會和合作社,讓留守婦女分享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領域的收益,使其主動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經營中。與此同時,構建政府、市場、村莊在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協調機制。

蔣美華等學者也建議,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政策體系,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多元主體參與的服務供給模式。蔣美華認為,企業的參與可以擴大留守群體服務體系的資金來源渠道,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民間組織的參與可以使更多的人參與到服務供給中來,一些具有社會工作專業技術的民間組織可以為留守群體在生理和心理上提供很大的幫助;誌願者參與,可以低償或者無償招募壯大誌願者隊伍,承擔一些農村社區照顧的任務。

“空心村”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家庭結構的完整性受到沖擊,許多夫妻長期兩地分居。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69

樸槿惠支持率一度跌至17.5%!近半受訪者希望她“引咎下臺”

27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民眾對樸槿惠施政的支持率為21.2%,較前一周下滑7.3個百分點。在26日的調查中樸槿惠的支持率為17.5%,她就任以來首次跌至20%以下。

據報道,10月24-26日,Realmeter對1528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受訪者對樸槿惠施政的支持率為21.2%,較上一周下滑7.3個百分點。受訪者中有73.1%對樸槿惠施政情況給予消極評價,較前一周上升8.6個百分點,首次突破70%大關。

Realmeter解釋說,樸槿惠的支持率在幾乎所有的地區、年齡段及進步派和保守派中創下新低。尤其是樸槿惠堅實後盾——60歲以上、保守派、大邱和慶尚北道、釜山和慶尚南道、新世界黨支持者中對樸槿惠施政由支持轉為反對的人較多。

調查顯示,韓國執政黨新世界黨的支持率為26.5%,較前一周下降3.1個百分點。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30.5%,上升1.3個百分點,反超新世界黨。在野陣營的國民之黨的支持率為14.4%,上升1.4個百分點。

25日,樸槿惠向國民道歉

近日,樸槿惠親信崔順實涉腐和幕後幹政疑惑在韓國持續發酵。崔順實日前還承認曾在總統大選期間幫樸槿惠修改演講稿。樸槿惠25日為此向國民道歉。

報道稱,關於樸槿惠要如何負責此次事件的提問,受訪者中有42.3%表示“引咎下臺或彈劾”,其後依次為“改組青瓦臺和內閣”、“樸槿惠退黨”、“對全民道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91

自民黨延長總裁任期為安倍鋪路,51.8%受訪日本人並不贊成

據日本共同社31日報道,共同社29、30兩天實施的全國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51.8%的受訪者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自民黨總裁任期“不延長為好”。

此次調查中,安倍政府的支持率為53.9%,較上次的55.7%微跌1.8個百分點。不支持率為33.2%。

安倍政府的支持率為53.9%,較上次有所微跌

日本自民黨“黨和政治制度改革執行總部”於本月26日先後舉行了高層會議和所有議員參加的總部會議。最終,日本自民黨就黨章中規定為“最多兩屆共6年”的總裁任期決定修改為“三屆共9年”。共同社報道稱,各方同意今後可能廢除多屆連任限制。

據悉,若在明年3月的黨大會上正式批準黨章修改,2018年9月迎來任期結束的首相安倍晉三就可再次參選,謀求第三次當選。若能實現,他將成為冷戰結束後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並能夠作為在職首相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