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去哪兒創始人談創業:應及早考慮退出途徑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675343.html
去哪兒網(Qunar)聯合創始人弗裡茨·戴莫坡羅斯(Fritz Demopoulos,中文名:戴福瑞)講述了他在中國獲得成功的秘訣。這非常令人感興趣。毫無疑問,他設定了某些新標準。

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以中國為根基的創業者。他不僅與中國的某個科技巨頭達成了巨額投資協議,還打算將他的創業公司上市——有可能是在美國。

他是怎麼做的?弗裡茨說,他和他的團隊總是很早就開始考慮從其創業公司退出的各種可能途徑。然後,他們花時間弄清楚潛在的投資者或收購方,與他們的資助者一起探索上市道路。

在努力發展創業公司的同時留意可能的收購或上市機會,這不是件易事。但在如今這個投資退出選擇越來越少、機會越來越貧瘠的大環境下,這種做法似乎很明智。

這對去哪兒網產生了效果。通過3億美元的多數股權投資,去哪兒網成為了百度家族的一分子。如今,該網站正計劃赴美上市。比起自己單干,與百度的技術和財力建立聯繫有助於去哪兒網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中國現在約有800家創業公司準備上市,但它們在中國政府制定上市新規期間無法上市。經過8個月的IPO暫停後,修訂版將在5月份頒佈。對於在此期間不得不削減開支以圖生存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們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對於無法通過傳統IPO途徑實現投資退出、並且正面臨著投資回報疲弱的風險投資者來說,這也是個受歡迎的法規修訂。

在這種環境下,將公司出售這種選擇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划算。這可能不像上市那麼榮耀,但對於長期努力工作以求回報的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這是條致富之路。隨著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收購越來越多有前途的中國創業公司,將公司出售絕對是不容忽視的選擇。

已經依靠去哪兒網取得成功的弗裡茨也在進行天使投資。有趣的是,他選擇的市場包括印尼甚至前蘇聯國家的大型技術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00

及早學狡兔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1022/18473517

梁政府在免費電視牌照一事上,推翻前朝之招標原則性決定(即發牌無上限),又推翻政務官之政策決定(三牌齊發),一於政治掛帥,將創意十足,幹勁衝天,熱情如火之王維基踢出局,足以令所有生意人心寒,在香港做大生意,以後唔考慮政治及捉摸北京心意唔得,但凡政府講甚麼適度有為,就表示自由市場已經半死,政府之手隨時可以扼殺十幾億元之投資決定,如果左丁山係擁資一千幾百億元嘅大財團,從今開始要逐步將「香港籃」裏面嘅雞蛋拿走一半,放進「世界籃」咯,不怕一萬,最怕萬一吖嗎,否則就係對唔住投資者,唔保護股東之最大利益。
王維基燒錢九億,換番嚟嘅,係fb上嘅四十八萬個like,每個like要近二千蚊,都幾昂貴,佢冇得做免費電視噃,於是香港電視界創意淪亡,無綫電視繼續獨大,如和尚敲鐘,是是但但又一日,繼續賺錢。
王維基可能係中大成立以來,最有創意嘅一位創業家/企業家,佢創辦城市電訊,挑戰大東電報局嘅香港電訊,已經技驚四座,為了轉型進軍電視業,不惜出售城電,大灑金錢,以較合理(未必一定優厚)薪酬吸引無綫僱員轉工,再顯大膽本色,十分進取,點知就因為好進取,而為當局所忌(據明報報道),仲有乜好講吖!特區政府即係話權在我手,你地要唯唯諾諾,唔好咁創新箒。王維基在中大時,已經唔係聽話學生,衝擊馬臨校長,大個仔就衝擊電訊壟斷,現在年過五十,再度衝擊電視,俾「自宮群英」(梁文道創作名詞)夾硬焗死,可說冤哉枉也。香港話要發揚創意工業喎,以後搵鬼信。做聽話學生就一生平穩,加上好命嘅話,還可平步青雲,例如林鄭月娥,由中學至香港大學至港英政府至特區政府,一生聽話,係聰明乖乖女,今日咪為港大爭光囉!
王維基在十月十七日中大成立五十周年之日返中大演講,原是老早編排之新傳學院校慶節目,料不到遇上免費電視發牌風波,大量學生聞風而至,原是在李兆基樓最大演講室(可容四百餘人)舉行,臨時移師新亞書院圓形廣場,搞到有近三千人出席,逼爆現場,連誠明館天台都有人,盛況前所未見,魔童不愧魅力十足,可惜迷唔到冷面禿鷹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40

丁渝洲:牽動兩岸新局 及早慎選APEC代表 系列報導二〉給下一任總統的建言

2016-01-04  TWM

及早準備APEC代表人選、讓國防與情治真正中立、做好兩岸關係風險管理,這是國安會前祕書長丁渝洲給新總統的三項建言。身為國安與戰略領域大老,他也建議現任總統,選後第二天就把國安情報同時送給新總統。他的理由為何?

總統有人事任免權、政策主導權、資源分配權及三軍統帥權;其所做成的重要決定,大則改變歷史進程,小則影響施政成敗。所謂「兵隨將轉,一將難求」,在在說明領導者的重要性。

總統該有的願景力

讓官員感到「忙得有價值」我認為傑出領袖應具備下列五項條件:首先,是令人尊敬、信賴的人格特質。領導者要具備誠信、正直、勇氣、熱情與堅強的意志力,「誠信」尤其重要。

遺憾的是,台灣正面臨嚴重誠信危機,人民不信任政府、司法,兩大政黨全無互信,在生活中都缺乏安全感,人民怕吃到黑心食物、怕買到仿冒品、怕接到詐騙電話,這些都是對台灣無形的潛在傷害。

新任總統應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以自己的人格風範與意志,建立「言必行、行必果」的廉能政府,才能重新贏回人民信任。

其次,要提出短期目標、長期願景。總統必須讓人民知道,政府要為大家做什麼、帶領大家往何處去。如此,領導才有方向,奮鬥才有動力,施政才有重點,官員才會忙得有價值,才會忙出施政成果。

總統該有的執行力

要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第三,要有知人善任的能力。用人是施政成敗的關鍵,也是一門高度的藝術;用對人是政府最珍貴的資產,用錯人是對人民最大的傷害。因此,要避免任用意識形態 強烈、品德不良之人;更應以開闊無私的胸襟,不分黨派族群,為人民尋求有真才實學、有責任心,能協同合作的賢能之士。

讓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並懂得授權,讓官員能夠受到尊重與信任,如此才能使人人都發揮所長。

第四,要有決策力。總統決定國家大政方針,決策是總統必須承擔的責任,更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高智慧的課題。

決策時,要以理性客觀的態度,以目標為核心、情報為基礎,透過嚴謹邏輯,經系統性評估,尤其要集思廣益,才能提高決策品質;否則,錯誤的決策比貪汙更可怕。

最後,要有執行力。執行力的最高境界,是把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化為可能。好的執行力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處理危機的智慧,以及與不同意見者溝通的胸襟。

總統該有的責任感

不盡責就無權力正當性

更重要的是,為確保國家利益、爭取大眾福利時,要有能夠承受各方壓力,並不計毀譽的勇氣,堅定去做對的事,才能完成政府訂定的目標。若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

總統是榮譽也是責任,更是人民的希望。任何領導者只有在善盡責任時,才有使用權力的正當性。大家都知道權力能讓人腐化,權力也是對人性最嚴峻的考驗,領導者要懂得自我反省與克制,才不會迷失自我、濫用權力。

總統領導時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本著服務與利他的精神,造福廣大人民。惟有具備真誠的奉獻精神,才能成為傑出的國家領導人。

總統面對的兩岸考題

維護主權 又不踩到紅線

兩岸最大分歧點是主權,而不是治權;換言之,就是統獨之爭。統獨所牽涉的主客觀因素,既廣泛又複雜,用最簡單的話歸納如下:能否「統」,關鍵在人心,惟有 爭取到人心的「統」,才是真正的「統」;能否「獨」,依賴的是武力,一旦使用武力,沒有贏家,只有傷害的大小。因此兩岸領導人及周邊國家的有識之士,都希 望能和平處理兩岸紛爭,這是各方最大的共識,也是解決問題最恰當的途徑。

兩岸國力、軍力及國際影響力,差距益增,「反台獨」更是中共長期以來最大的共識。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地位穩固,其領導風格充滿膽識,果斷與強烈使命感,其對台工作有明確戰略目標,全盤戰略構想,也有周密的計畫,全面推動和平統一。

反觀台灣,內部陷於統獨之爭、族群分裂;在敵強我弱的不利處境下,尤其長期以來我國對兩岸工作,沒有戰略規畫,只有被動回應,以拖待變,絕非長久之計。

新任總統如何確保中華民國主權,同時又避免挑戰中共的一中原則,在這歷史的重要轉折上,是危是安,考驗領導人的智慧。

二○一六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代表人選是觀察指標。○一年我擔任國安會祕書長時,時任總統陳水扁希望突破以往由財經背景官員為代表,特別請前副總統李元簇出席上海APEC;由於我們獲得的情報錯誤,誤認中共會同意,最後卻功敗垂成。

若民進黨再次執政,指派何人代表總統出席,對新的兩岸關係將是一項重要指標。新政府應及早準備,做出最好的安排。

我國應比照美、日等先進國家,建立定期向國會提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的制度。不僅可提高政府官員與人民的安全警覺,同時可用以指導各情治單位工作方向與重 點。台灣幅員有限、人口密集、內部分裂,社會安全幾乎不設防,政府內部安全機制形同虛設,國家危機指數偏高;目前卻沒有單位專責研訂國安戰略。

從來沒有僥倖、廉價的國家安全,國安不怕問題多、威脅大;反而是政府忽視安全,低估威脅,錯估形勢,更令人憂心。

總統要做的國安布局

偏向任一黨 都是國家不幸領導者要有危機意識、風險觀念,更要在安定中進行各項改革,在安全中推動兩岸關係,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

我有一次到某先進國家訪問,在一次小型宴會上,參與的該國情治首長竟一度打起瞌睡;原來當時他同時為兩位總理服務,一位是新當選者、一位是現任,每每忙到午夜。雖然政權轉移,但不論新舊政權,對情治人員充分信任,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

反之,中南美洲某國家總統,一上任就託我派人協助訓練其新任情治官員,因為他將前朝情治首長全數撤換;但新上任的全都不了解情況,也缺乏專業能力。這種改朝換代就全盤汰換情治官員的作法,是對國家安全最大的傷害。

我也要在此建議政府當局,在一六年一月十六日投票產生新總統後,比照先進國家作法,從第二天開始,即將相關國安情報同時送給新領導人,使總統當選人能隨時 了解、掌握國家維安狀況,避免在長達四個月交接期,發生不必要的意外事件。以上所談的事項,希望能建立制度,維護國家安定與安全。

新當選的總統,對國防情治單位首長的任用,必須格外謹慎,一旦國情單位偏向任何一政黨,都是國家的不幸。

我期盼往後無論哪一政黨執政,總統都能恪遵《憲法》、嚴守分際、尊重制度、信任專業,讓國防與情治兩大維護國家安全的支柱,能保持真正中立,如此我們才能稱得上是民主、現代化國家。

撰文 / 整理•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92

和黃大金蛋 港白白讓星洲 港府欠積極 未及早發展商業信託

1 : GS(14)@2011-01-19 07:48:28

  2011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和黃(0013)分拆港深碼頭業務在新加坡上市,集資額隨時超過460億元,有機會成為獅城歷來最大的新股集資活動,今年香港也未必有如此規模的IPO。和黃透露捨港取星的原因,是香港沒有商業信託 (Business Trust)的上市形式。消息人士透露,原來香港數年前曾研究推出商業信託,但由於政府認為沒有迫切需要,最終不了了之。有金融界人士批評香港不進取,在信託基金產品方面遠遠落後新加坡。

和黃執行董事陸法蘭昨日在電話會議中直言,由於香港沒有商業信託相關證券的法規,所以選擇把資產分拆到新加坡上市,若果香港有的話會加以考慮。他又多次重申利用商業信託模式上市可取:「以商業信託形式分拆業務上市,有別於以公司形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黃毋須持有公司逾五成權益,仍然可以透過全資擁有的管理公司管理有關業務。」

新加坡2006年已推出

商業信託類似本港現有的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後者注入的業務是房地產,前者則注入有充裕現金流的非物業資產。公司把資產注入信託基金後,可以持有不足五成的非控股權益,但可以繼續由本身的管理公司經營有關資產(詳見另文)。

新加坡於2006年推出商業信託,截至去年中,已成立10個商業信託,涉及業務包括航運、污水處理、燃氣供應等。

至於香港,原來早在2007年,有投資銀行人士要建立商業信託,曾向證監會查詢在港推出的可行性,但得到回應是香港未有發行細則。後來在新加坡積極游說下,成功搶得這場「親事」。當時業界已認為,新加坡主動出擊找業務,香港較為被動。

事隔近4年,商業信託的蹤影仍未在港出現。有消息人士昨透露,證監會數年前曾經研究引進商業信託,並向政府提出建議。但必須修改法例,包括稅務及公司法例。政府考慮後,認為沒有迫切需要,最終不了了之。

港府多年前指沒需要 不了了之

證監會主席方正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本港暫時未有商業信託,他們會研究新加坡如何監管。金融界立法會議員詹培忠則批評政府「食老本」、找藉口,「如果修改法例,可以交給立法會處理,我們也經常審議法例。」他稱證監會對產品的要求是「披露為本」,只要達到這原則,也有機會在港出現。

證監會:須研究新加坡如何監管

摩根士丹利股票承銷部股票承銷部亞洲區主管賀則天(Justin Haik)昨於記者會上稱,若論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上市環境完善程度,亞洲區內首推新加坡交易所,REIT及商業信託均可謂該所覑力發展、努力創新之成果,本港均有不及。但他又指,相較REIT而言,新交所在商業信託方面,尚未發展至登峰造極,香港仍有機會追上,而香港並不欠缺相關的條件。

賀又指,人民幣計價新股則是港交所的創新,相信今年上半年市場將可迎來首隻相關股份。他指,市場上有些項目正在籌備中,主要仍以房地產為主,其中包括REIT形式。欲以 REIT形式來港掛牌的人民幣計價新股,他認為,應是看中了可爭取到更高的定價,甚至較已掛牌的同業能有溢價,而非折讓。

(明報記者陳健佳、蘆歡、毛婷婷報道)
2 : GS(14)@2011-01-19 07:49:04


商業信託有別房託 派息比例無保證
  2011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與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不同,商業信託(Business Trust)所管理的資產並不局限於房地產領域,但最關鍵的是,其派息比例並無保證,不似REIT,在星港兩地均被要求分紅不得低於九成。於新加坡上市的德國Rickmers集團旗下海運信託基金Rickmers Maritime,09年初為渡時艱,將分紅比例由08年的67%一舉砍至46%,第二季更縮至13%。

經營差 分紅會銳減

強制性高派息比例,正是投資REIT的一大亮點。在目前海外主要的REITs市場中,美國、新加坡和香港均要求90%以上的收入用於派息,在澳洲,這一比例更高達100%。但反觀新加坡商業信託,卻無任何此類限制,派息比例波動,一旦經營環境轉差,為維持手頭現金水平,分紅可能會銳減。在新加坡上市的不乏海運船舶信託,對經濟變化敏感度高,投資者風險自然也不小。

不過相較一般上市公司,於星洲掛牌的商業信託及REIT在派息方面均佔有優勢,因兩者皆可動用經營現金作派息,而不僅是會計盈利。

借貸槓桿率不限 風險較大

相對而言,在借貸槓桿率控制方面,REIT要求也更嚴格,其上限不得超過35%,而商業信託則無上限,這也是風險因素之一。

在公司管治方面,兩者也有差異。商業信託完全交由一名信託管理人(Trustee Manager)負責,除了管理基金外,該人士同時也扮演捍衛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角色。在具體操作中,為防止商業信託管理人陷入利益衝突中,監管機構相應也提高了在公司管治方面的要求。而REIT雖然在法律上由受託人(Trustee)所有,但實際是由分離的資產管理人(Asset Manager)負責運作,其營運方式更接近共同基金(Mutual Fund)。
3 : GS(14)@2011-01-21 07:54:54

法規未容許商業信託 議員質詢
  2011年1月21日

【明報專訊】本港因後知後覺,而令和黃(0013)分拆碼頭業務,以商業信託上市集資逾 400億元這一大宗交易,拱手讓予新加坡,惹來立法會議員追究。議員陳茂波及詹培忠表示,將要求財經事務委員會討論有關事項,跟進當中是否有部門或監管機構,未有認真對待本港的金融產品發展。當年在證監會擔任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的張灼華,未知是否要為事件到立法會「解畫」。

和黃日前表示,將以商業信託的方式分拆港口業務到新加坡上市,集資234億至468億元,和黃解釋之所以捨港取星,因本港的法規尚未容許商業信託上市。情一如03年長實(0001)分拆置富產業信託(0778)到星洲上市,因當時本港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上市法規還未就緒,長實去年始安排置富「回流」香港掛牌。

法律界:商業信託要求鬆

陳茂波表示,建議立法會討論有關事項,並非是追究責任,只是希望檢視本港現行的金融發展,哪方面未及新加坡。詹培忠則認為政府及證監會可能都有責任,開會就是希望了解事情真相,例如證監會當年是否有確切提出研究引入商業信託等。不過,議員湯家驊則表示,看不到立法會有逼切需要討論有關事件。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新加坡近年不斷推出新產品,但未必所有產品也適合香港需要,以商業信託為例,當中有關企業管治及保障投資者的要求,其實偏向寬鬆。
4 : GS(14)@2011-02-03 17:44:0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4927648
保障不足需求有限 李嘉誠願望落空
港拒跟星拓商業信託
2011年01月31日

【本報訊】據悉,港交所( 388)上市委員會基於商業信託( Business Trust)對投資者保障不足,以及市場需求有限兩大原因,未擬提議港交所及證監會,跟進研究在港發展商業信託。委員會不會因為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 013),把發展成熟的葵涌及深圳鹽田碼頭,打包成商業信託,分拆在新加坡上市,便匆匆把新加坡一套搬過來香港。 記者:高淑嫻

和黃本月初宣佈,把葵涌及鹽田碼頭以商業信託形式,分拆到新加坡上市,捨港取星,理由是香港沒有商業信託的相關法例,旋即引起市場熱烈討論香港是否輸給新加坡,需否引入商業信託。和黃主席李嘉誠曾稱,日後香港若引入有關上市形式,便安排該信託回港作第二上市。
據了解,負責上市事宜的上市委員會,曾在近期會議上討論此事。消息人士透露,上市委員會成員普遍認同網上財經評論員 David Webb的看法,認為商業信託的運作模式對投資者保障不足。須知道商業信託結合普通公司與信託的特質,跟普通公司一樣經營業務,但整盤生意由託管人( Trustee-manager)替信託實益擁有人(即投資者)經營。
和記港口捨港取星掀討論

根據新加坡條例,投資者要炒掉託管人,須集齊 75%投資者的力量,和黃在分拆後持有和記港口信託 25%,只要增持一個信託單位,其他股東已經無法更換託管人。而且,要集齊 75%股東的力量又談何容易,因此,和黃只是持有 25%,已可輕易透過委任託管人來控制整盤生意。
當然,香港可針對此情況收緊要求,但香港需否推出商業信託,亦涉及市場需求問題。商業信託的最大賣點是派息穩定,雖然不似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REIT)一樣規定派息比率,但可把經營現金流派給投資者,讓投資者有穩定股息收入,屬於收益型投資( Yield Play)。
打包成商業信託上市的,通常是有穩定收入的業務,如租船、基建及公用事業,現時新加坡上市的商業信託,便有 3隻與航運有關,海運信託包括太平海運信託( Pacific Shipping Trust)、首航融資信託( First Ship Lease Trust)及瑞克麥斯信託( Rickmers Maritime Trust)。
投資銀行界人士指出,雖然部份本港投資者喜愛收益型股份,但大部份偏好增長型,「最好一日升 5%至 10%,一年收益率 3%至 5%未必吸引到他們。」香港曾仿效新加坡推出 REIT,全部規定派息比率高達 90%,但自領匯( 823) 05年底上市後,至今只有 7隻 REIT掛牌,睿富去年更取消上市地位。
增長型股份較收益型受落

老生常談的是,當市場有需求,投資銀行及公司一定前仆後繼地推出有關產品,以 REIT的上市數目及交投,可見這類以收息作招徠的投資產品,在香港吸引力有限。港交所需否因為和黃以新招套現,就立即引入商業信託頓成疑問。
小資料
商業信託收益穩

香港目前只有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REIT),沒有商業信託( Business Trust)。商業信託結合公司與信託的特質,跟普通公司一樣經營業務,但是由託管人替信託實益擁有人,持有並管理相關資產。
商業信託的賣點是可以給予投資者穩定收益,故適用於基建及公用事務等提供穩定增長及現金流的業務,是收益型投資產品( Yield Play)。有別於香港,在新加坡,商業信託及房產信託基金轉讓均毋須繳交印花稅,涉及離岸基建的商業信託託管人更享有稅務優惠,首 10年的入息稅率僅 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32

C觀點 - 施永青 及早相救 代價較少 (2011年11月14日)

1 : GS(14)@2011-11-15 00:03:56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11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586

至命玄理:及早回頭

1 : GS(14)@2012-01-07 14:21:31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8065&category=daily
「我求你幫幫她吧!」朋友激動地對我說。兩個月前她重遇一位女性故人,發現對方正深陷賭海,不但荒廢工作,就連女兒也不顧,終日只靠偶爾贏得的賭本及透支信用卡來度日,生活正瀕臨無可挽救的邊緣。
朋友的請求令天命想起多年前主持電台時,也曾即場替一位嗜賭如命的聽眾算命,他的命格屬「財旺身弱」,一生注定不利於投機及賭博之事,當時的他不但已輸掉了身家,就連家人亦已經離他而去。猶幸我從這位聽眾的八字看出他與妻子的緣分未盡,於是力勸他以此為動力,決心戒賭,後來再私底下接到他的來電,表明已經與太太復合,更成功戒除賭癮,令我衷心地替他感到自豪和高興。
賭徒的八字有甚麼特性呢?就是命造日元身弱兼多見「偏財星」、「傷官星」或「食神星」。「偏財」主不穩定收入,「食傷」則主終日牽掛這些不穩定的錢財,而身弱更令其人難以自制要去追求這些收入,但又逢賭必輸—這三個元素相加,活脫就是一個難以自拔的賭徒也!撰文之時,天命還未與友人的這位故人見面,不過不論是對這位好賭的女性還是友人也好,我的意見也是「回頭是岸」:前者自然應該懸崖勒馬,決心戒賭,後者也應明白幫人也要適可而止,絕不應過份感情用事,否則隨時弄巧反拙,不但幫不了人,更會害了自己!

電郵:[email protected]

楊天命
2 : lam(884)@2012-01-07 14:43:27

講起算命真係比我遇到過一單奇事:話說好多年前一大班股友去飯聚,當日有人打麻雀,有人飲酒吹水,我就無所事事周圍睇,見到角落有個四眼阿叔企係部電腦前睇緊野,就好奇咁走去睇下,見佢係電腦起緊命格盤就多句口問呢d乜野黎,佢就話有無興趣睇下,我見無聊就答應左,點知聽到我o晒咀,班雀友見到我地兩個雞啄唔斷就問有乜好野?我答算緊命,佢地就大大聲笑話咁都信?點知呢位阿叔聽後無嬲仲好有禮貌咁講話知到今晚邊個雀友贏晒,佢地當然唔信啦,四眼阿叔話為表公正將個結果先講比我知,然後等佢地完場後問我,結果又係o晒咀.......{信則有不信則無)
3 : GS(14)@2012-01-07 14:44:17

我信有的
4 : ksw(1423)@2012-01-07 17:33:52

身極弱, 則從財/食, 大富.

身弱但行比劫/印, 反而有財.

暫時唔覺上親電視D神棍又幾勁.

就黎新年, 成班又出黎9UP 生肖運程
5 : idsdown(1658)@2012-01-07 17:41:18

睇下算啦, 當個小小提醒, 咪上腦
6 : 草帽(1253)@2012-01-07 17:52:40

冇算過命, 只係有個老豆雀友睇過我個look話我命好. smiley
7 : greatsoup38(830)@2012-01-07 17:59:17

4樓提及
身極弱, 則從財/食, 大富.

身弱但行比劫/印, 反而有財.

暫時唔覺上親電視D神棍又幾勁.

就黎新年, 成班又出黎9UP 生肖運程


我唔識八字的...
8 : 亞力士(1473)@2012-01-07 19:12:50

我的意見也是「回頭是岸」:前者自然應該懸崖勒馬,決心戒賭,後者也應明白幫人也要適可而止,絕不應過份感情用事,否則隨時弄巧反拙,不但幫不了人,更會害了自己!


<-------- 緣盡了 就放手 合乎吾意
9 : ksw(1423)@2012-01-07 20:01:01

7樓提及
4樓提及
身極弱, 則從財/食, 大富.

身弱但行比劫/印, 反而有財.

暫時唔覺上親電視D神棍又幾勁.

就黎新年, 成班又出黎9UP 生肖運程


我唔識八字的...


你紫微勁過我啦
10 : GS(14)@2012-01-08 10:50:18

9樓提及
7樓提及
4樓提及
身極弱, 則從財/食, 大富.

身弱但行比劫/印, 反而有財.

暫時唔覺上親電視D神棍又幾勁.

就黎新年, 成班又出黎9UP 生肖運程


我唔識八字的...


你紫微勁過我啦


唔記得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73

對沖國度:投資欠慧根 宜及早離場 黃國英

1 : GS(14)@2013-10-01 16:23:52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30930/00376_004.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759

及早投資教育基金 享複息效應

1 : GS(14)@2014-08-01 17:26: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01/news/ec_ecz1.htm


【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早前放榜,今年有2.6萬名考生考獲入大學的最低要求,不過在本地大學聯招學位只有1.2萬個的情下,仍有1.4萬名合資格考生未能直接升學。早前有保險公司調查顯示,有90%受訪家長打算供養子女讀大學,而如果子女要到海外升學,開支隨時過百萬。以英國為例,去年學士課程連生活費總開支平均為110萬元。雖然一般家長都望子成龍,希望為子女帶來最好的教育,不過調查同時發現,有40%家長認為教育儲蓄只能見步行步,34%家長有考慮為子女做教育儲蓄,但不知從何入手。事實上,家長宜盡早設立教育基金,以享複息效應。

讀私校花費大 盈餘不夠供基金

今次個案的主角王女士,與丈夫育有一個6歲女兒,女兒今年將入讀小學,王女士正準備為女兒籌劃教育基金。王女士表示,如果供女兒入讀私立小學,將可確保一條龍直上中學部,但每年學費及課外活動開支預計多達20萬元;如進入普通資助小學,則每年額外課外活動開支約8萬元。

王女士家庭月入6.2萬元,每月支出包括按揭供款1.2萬元、日常開支及家用2.3萬元、保險供款6500元以及強積金供款3000元,合共4.45萬元,每月有盈餘約1.75萬元。資產方面,王女士流動資產有存款50萬元及股票市值約60萬元,而自住物業市值約350萬元。

假設王女士女兒入讀資助小學,預計一年支出或增加8萬元,屆時每月盈餘剩約1萬元可作投資之用;而如果女兒入讀私立小學,每年額外開支為20萬元,若收入及其他支出保持不變,則每月只有1000元盈餘,要設立教育基金會較為勉強。如王女士仍然希望女兒入讀私立小學,建議她盡量在其他方面節省開支。

供款早期 股票比例可較高

現時假設王女士讓女兒入讀資助小學,每月則有1萬元盈餘可作投資教育基金之用,建議王女士撥出流動資金一半約55萬元,投資配合每月供款8,000元、目標年回報6%的投資組合,則15年後可獲得約355萬作女兒升學之用。屆時若女兒於本地就讀大學,基金可繼續滾存作置業或退休之用。

如果是投資教育基金,由於供款時期長,建議分散投資於環球市場,包括歐美及中港股票,以及債市及貨幣基金,供款早期可更多投放在股票市場。近日中港股市升勢強勁,反映資金流入A股及港股市場,而相對美股,現時中港股票市場市盈率仍較低。由於10月份將推出滬港通,且內地經濟隨微刺激政策見效而改善,筆者相信升勢可延續至第四季。

羅湋楠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證券分析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26

CIMA港會長:大學生要及早規劃職業生涯

1 : GS(14)@2015-05-11 14:20: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1/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談起會計師,第一時間令人聯想起核數、審計工作等財務會計的工作,不過會計行業其實內裏還有重決策範疇的管理會計學。歐舒丹(0973)亞太區財務總裁Aidan Goddard,身兼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北亞區理事會會長及香港分會會長,他接受訪問時就鼓勵大學生要考慮在財務會計以外的發展,他亦建議大學生應要多閱讀,及早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作規劃。

社會中較主流及最廣受人知的會計師資歷為CPA資格,對管理會計的認識不深。Aidan Goddard指出,原因之一是香港人十分「現實」,大學生若想畢業後找到穩定工作,第一時間只想到要考CPA,皆因市場上需求大,單單是四大行每年都會招聘數百名畢業生。

培養具商業觸角人才 籲年輕人多閱讀

Aidan Goddard本身有參與歐舒丹的招聘工作,亦經常到大學講座推廣管理會計學,在接觸本地學生過程中,他感慨現時年輕人連將來想做什麼都答不上,背後原因是他們閱讀得太少,「不閱讀,你便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很多人討論香港競爭力是否下降問題,他坦言見到本地大學生不及內地學生積極進取,甚至講座時本地學生都不敢坐第一排作交流。

Aidan Goddard稱,CIMA不是培養普遍的核數師、會計師,更多像是在培養具商業觸角的管理人才,利用數據為未來作決策。雖然中小企業未必留意這項資格認證,但很多跨國集團,諸如怡和、太古、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等都有將CIMA資歷、訓練納入管理培訓生計劃之中。管理會計在內地亦有市場,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去年就表示,要加快內地發展管理會計。Aidan Goddard坦言CIMA資格未必是適合所有人,但如果更希望在商業世界發展,幫助晉升至管理職位,大學生應多想想CPA以外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250

靠滾存難抗通脹 宜及早計劃退休

1 : GS(14)@2015-07-10 16:03:5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0/news/ec_ecv1.htm
靠滾存難抗通脹 宜及早計劃退休
2015年7月10日

【明報專訊】Ivy和丈夫今年同為40歲,Ivy為律師樓文員,先生在一間物流公司當助理經理,家庭總收入6.3萬元。他們有一個兒子,今年5歲,明年將升讀小學。因為Ivy之前在外國留學,所以跟先生商量後,打算將來送兒子往外國升讀大學,首選澳洲。Ivy和先生打算工作至65歲,期望每月有2.5萬元的生活費作退休以維持現有生活水平20年。Ivy和先生想在這個時候檢視一下兒子的教育基金和他們將來退休計劃的準備。

預留6個月支出作應急

Ivy和先生在兒子剛出生不久已為他買了醫療危疾等保險。教育基金方面,他們沒有什麼準備,若希望兒子18歲時到澳洲升讀大學,以現時一年35萬港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計算,假設平均每年通脹4%,到兒子升讀大學的時候就需要約247萬元。夫婦二人每月需要月供投資約9750元,每年回報率7%,便能達至以上目標。

Ivy和先生計劃65歲退休,目標每月退休生活費相等現時2.5萬元。夫婦二人現時收入達6.3萬元,扣除供樓及日常開支等,每月盈餘2.3萬元。以現時每月2.5萬元為生活費基準,假設通脹每年4%,以及退休後可有5%的退休資金回報,Ivy和先生25年後退休,65歲時需要有約1477萬元才足夠應付至85歲的退休生活(20年)。

由於Ivy和先生過往的理財態度較保守,除了各為自己準備保險保障和購買一物業自住之外,就只有股票市值20萬元,以及港元存款124萬元,還有強積金(MPF)兩人合共資產55萬元,沒有太多的投資。所以筆者建議他們可保留6個月支出需要作為應急錢,即24萬元,餘下的100萬元存款,可透過投資基金和股票,分散風險之外,也希望得到較高的投資回報。

可分別投資債券及股票

資產分佈方面,筆者建議餘下的100萬元存款分為兩部分,將60萬元一筆過投資基金,分散投資至回報穩定的債券基金、新興市場股票如中港股票基金、具發展潛力的板塊如健康護理行業基金等,以年回報率7厘為目標,25年後可滾存至約326萬元。

另外,將40萬元加至現有20萬元股票組合,令整體股票投資比例升至60萬元。當中可將資金投放於前景較穩健的內銀內險等板塊,作中長線持有,既可收取股息,亦可賺取股價升值的機會。若以每年7厘回報計,25年後可增至約326萬元。此外,夫婦二人現時MPF資產組合共55萬,假設他們薪金不變,工作至65歲,以每年5厘回報計,25年後可增至約537萬元。

計算過後,單靠他們現有資產滾存,並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距離1477萬元的目標尚欠264萬元。假若夫婦二人現時透過月供基金,每月投放約3259元於進取的基金組合,利用平均成本法的策略,既可有效分散風險,也可爭取較大回報,以每年回報率7厘目標,便能達到退休目標。

幸好Ivy和先生每月共有2.3萬元的盈餘,扣除兒子教育基金及退休基金供款合共約13,009元,餘下9,991元作為現金儲蓄,25年後未計利息收入最少有299萬元,可令未來退休生活更有預算。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 聯席董事

[胡彥希 理財信箱]

《 上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3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