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黃金又沒撐住 大跌1.8%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20

投資者預期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偏鷹派,黃金盤中迅速下跌,跌幅達1.8%。最新民調顯示,瑞士黃金公投目前支持者僅占38%,低於所需的“絕大多數”投票。

gold

亞洲股市大多下跌。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10條措施緩解融資難,包括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抓緊出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MNI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政府不願降息,明年或將抵押補充貸款(PSL)擴大到所有商業銀行範圍,以此降低融資成本。截至港股收盤,港股通每日額度105億元用掉2.4%,滬股通每日額度130億元用掉20%。滬指跌0.22%,為三連跌,創業板指漲1.6%。P2P、跨境電商、國產軟件、通信服務、計算機設備漲幅居前,自貿區、港口航運、園區開發、公路運輸表現低迷。恒指跌0.66%,為三連跌,香港交易所領跌藍籌。日本股市跌0.32%。日本央行維持貨幣政策不變,符合預期。日本財務省2015財年或增發2萬億日元長期國債,利用低利率,避免今後政府債務越滾越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842

進步觀念11.銀行規模小又沒效率 財團化疑慮阻礙合併 公營行庫民營化 提高金融競爭力

2014-12-01  TCW

撰文‧楊卓翰

過去我們都聽過「台灣要當亞洲的金融中心」,現在,我們退而求其次,只求「台灣的銀行能打亞洲盃」。隨著新加坡、香港、中國,甚至馬來西亞的全球金融布局,都遠遠超過台灣,台灣也推出「公公併」,整合公營銀行。但是,真正影響台灣銀行競爭力的「公營行庫民營化」,卻長久沒有動靜。

把台灣最大的十家銀行排出來,台灣前十大銀行的資產總共占新台幣二十四兆元,但是七大公股、泛公股銀行所占的資產就高達十八兆元,遠超過七五%。包括美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甚至泰國,公股銀行所占的資產比率在前十大銀行中都很低;次於台灣的韓國,公股銀行所占資產也只有四成。

台灣金融研訓院前董事長許嘉棟就曾在台灣競爭力論壇指出:「公股銀行受到限制太多,所以績效難以提升,它要發展時有太多限制,企圖心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夠,成長方面可以看到相對慢很多。」事實上,許多研究都指出,政府持股會使銀行利潤降低及放款行為波動變小,雖然資產規模比較大,專業人才、資金成本上都有優勢;但是受到法令限制(如《審計法》、《預算法》)且在政府保護之下,經營效率普遍低落,為了配合政府的政策(非專業考量),也必須放棄「利潤極大化」的目標。

不只如此,公營行庫董事長受到法令限制,必須到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只要政府有持股,董事會成員還要向監察院申報財產,揭露全家財產資訊,在招攬人才上更加困難。

龐雜的公股銀行結構,讓台灣的金融競爭力偏低。二○一三年WEF(世界經濟論壇)的金融競爭力調查,台灣排名第八十二名,名次甚至輸給中國。光看中國的銀行業ROE(股東報酬率)和ROA(資產報酬率),平均都是我們的兩倍以上,更別說銀行規模遠遠大於台灣。「政府再不推行銀行購併的改革,台灣金融業將會落後大陸!」財經立法促進院院長黃達業說。

過去政府都有將公股銀行民營化的嘗試,但是結果多半失敗,甚至在二次金改時,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因此談到「民併公」的銀行整併模式,大家多半噤若寒蟬。除了因擔心丟了「鐵飯碗」而反對民營化的公股銀行員工上街抗爭外,台灣社會對於銀行「財團化」的恐懼,也阻礙了進步。

但是,民營化未必是噩夢一場,富邦銀購併台北銀、國泰銀購併世華後的效率提升,就是成功的案例。新加坡同樣在一九九七年金融海嘯前有著銀行規模太小,過度競爭的問題;金融海嘯後,新加坡政府為了提升銀行規模,引導銀行整併,原本十一家的本國商業銀行,現在只剩三家:星展銀行、大華銀行、華僑銀行。每一家,都是縱橫國際的大型銀行。

台灣總是強調「小而美」,在國際競爭益發激烈的金融業,規模過大雖然不好,但若像台灣如此規模過小、效率又落後的情況,除非台灣社會克服對於「大」的恐懼,否則我們在國際將愈來愈難競爭!

台灣泛公股銀行占比遠高於國際── 各國政府控制的銀行資產占前10大銀行總資產比率

(%)

台灣 韓國 新加坡泰國 澳洲 日本香港 美國75.514134.3521.7820.996.900 資料來源:台灣數據為金管會;國外數據為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行動方案

台灣社會需要意識到,政府控制下的銀行效率不彰,拖累台灣金融業,對於「民併公」應該理性思考,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82

臺軍中將:買美淘汰軍艦不丟人 我們不會造又沒錢

近期美軍舉行了2016環太平洋軍演,17日美軍安排退役的佩里級護衛艦作為靶船,並公布了導彈攻擊靶艦畫面。其中,一艘作為靶船作用的船艦十分“眼熟”,臺媒發現這艘靶船與臺灣最新購買的2艘“佩里”級護衛艦屬同級,這讓臺灣處境瞬時有些尷尬。

美軍發布的打靶畫面,佩里級塔奇號船身遭幾枚魚叉導彈、魚雷擊中炸開沈沒。

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道稱,臺灣投入近56億元新臺幣(約1.75億美元)向美方購買2艘“佩里”級護衛艦,據報道是美軍在2016環太軍演中使用的靶船,美軍還公布打靶畫面,這讓外界質疑臺灣當了冤大頭,買船讓美軍當靶子炸,對此臺灣海軍和美方學者都急忙出來澄清。

臺灣海軍前情報處長、退役海軍中將蘭寧利撰文大罵持此論者無知。蘭寧利表示,買二手船艦並不丟人,因為臺灣既不會造,也沒有錢造,是沒有挑剔資格的。別人吃牛排大餐,那是他們家有錢;我們窮,只能吃殘羹、空心菜,如果還嫌棄,那只有喝西北風了。所以以不到六分之一的價錢可以再用20年是可以接受的。

蘭寧利說,美海軍目前經費極度困窘之下,已經不再如冷戰時期大量封存,像反潛戰力極強的31艘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DD-963)退役後除保留一艘當靶船外, 其余多以擊沈訓練處理,這種船才是解決臺灣海軍反潛作戰需要的目標艦,但是美軍寧可擊沈也不外流。佩里級在美國海軍屬於低配軍艦,即使有防空導彈也沒有編入航母戰鬥群的資格,只能護航後勤船隊和商船隊。在臺灣既無錢、又無能力造、甚至還不想搞海軍的情況下,除了買二手艦外還能作什麽?劃著舢板到南海?

報道稱,臺灣為提升反潛戰力,向美國購入2艘“佩里”級,6月中旬已派人赴美接艦。據東森新聞網報道,這2艘護衛艦和今年美軍在環太軍演里當靶船的艦艇同級。針對臺灣買船讓美軍當靶船炸的質疑聲浪,美國戰略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葛羅斯曼反駁說,“我們為什麽要賣垃圾給你們,讓你們更弱?”葛羅斯曼進一步指出,美國利益牽涉其中,賣爛武器一點也說不通。

臺灣“海軍司令部”政戰主任蔡鴻圖也駁斥稱,美軍炸的是報廢船,臺灣購買的船只是型號相同,“怎麽可能買船讓人家打?”軍事專家施孝瑋指出,環太平洋軍演需要拿“佩里”級這種軍艦來做擊沈演練,這樣可以從攻擊效果上來評估。“佩里”級是戰力非常均衡的艦艇,不少海軍都想要這樣的軍艦,但美國不是每個都願意給。

(綜合觀察者網、環球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08

突發急病又沒錢咋辦?深圳一男子獲疾病應急救助基金50萬

突發急病、沒錢治療怎麽辦? “三無人員”需要緊急救治怎麽辦?是否意味著走投無路?

3月30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通報稱,2016年深圳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已撥付約1300萬元。其中,一名全身多處骨折以及腸道穿孔的28歲男子接受了一筆最高金額的救助——50萬元。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深圳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只能由醫療機構就已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申報,不能由患者個人提出申請。

52歲倒地男子緊急截肢獲基金“埋單”

深圳市從2015年起正式設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該基金是通過財政投入和社會各界捐助等渠道籌集,救助對象包括在深圳市境內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以及捐款人指定要求給予資助的患者。該基金還可統籌用於支付重大傳染病、自然災害或重大事故造成的急危重傷病患者。

此外,該基金面向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無論是公立醫療機構還是社會舉辦的醫療機構,經審核符合條件和規定的都可以申請基金支付。

52歲的阿東(化名)是湖北麻城人,來深圳漂泊已經有20多年,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也沒有和家人聯系過。

2015年9月13日,他突然暈倒在深圳鹽田的沙頭角口岸,海關工作人員馬上撥打120,將其送入鹽田區人民醫院,結果診斷為糖尿病足,長期的糖尿病讓他的左小腿、左腳、左手食指都受到感染,有壞死跡象,同時他還伴有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貧血等。由於病情急危,醫院經其同意,為他進行了手術,將左大腿截肢。

住院80天後,他順利康複出院,期間共產生醫藥費用5.2萬元,由於阿東住院後就失去了收入來源,也沒有親朋支持,他根本無力支付這筆費用。最終,鹽田區人民醫院向深圳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提出申報,經過嚴格審核,該基金向醫院全額補助了這筆費用。

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的一年間,鹽田區人民醫院一共向深圳市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報緊急救助對象6人,獲基金撥付6.8萬元。

最高一筆50萬元

上述數字在所有申報的醫院中並不算高。同一時期,龍崗區中心醫院獲基金撥付了84.9萬元,羅湖區人民醫院獲得約70.7萬元,龍華新區人民醫院獲得57.7萬元,社會辦的恒生醫院也獲得了18.5萬。

深圳市衛計委通報,2016年以來,全市已完成各級各類醫院申報2013、2014、2015和2016年上半年期間的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報工作,初審通過4600余例,為上千例病人償付了疾病應急救助基金。

2016年,該基金共向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撥付約1300余萬,包括市屬醫療機構8家,共撥付救助基金486余萬;區屬醫療機構18家,共撥付救助基金763余萬;社會辦醫療機構8家,共撥付救助基金64余萬。

其中最高的一筆來自羅湖區人民醫院,為一名全身多處骨折以及腸道穿孔的28歲男子救助了50.6萬元,最低一筆來自社會辦的萬豐醫院,為90.44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