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銀行】規模擴張、系統性風險累計、利潤高企.......現在的銀行,已不是原先的那個銀行了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915&summary=

【銀行】規模擴張、系統性風險累計、利潤高企.......現在的銀行,已不是原先的那個銀行了

年歲歲“名”相似,歲歲年年“心”不同。在急劇變化的經濟金融環境面前,套用這句老話來形容中國銀行業,倒有幾分貼切。本文試圖總結梳理當前社會上還沒有關註到或存在模糊認識的一些銀行業的新特點、新問題和新現象,努力更全面、更客觀、更理性地認識和理解中國銀行業。


一、銀行業資產負債結構發生劇烈變化,很多銀行開始“脫胎換骨”,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銀行


根據傳統的貨幣金融學定義,銀行是資金融通的機構,存貸款業務是銀行的主業。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近年來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就會發現,其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存貸款等傳統業務占比已大幅下降,在銀行經營中的重要性已開始降低,甚至在有的銀行已開始“邊緣化”。


第一,從銀行資產負債表內部來看,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逐步降低。近年來,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截至2016年末,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已不足一半。這說明在銀行的表內業務中,非貸款業務已超過了一半,“放貸”這一銀行的核心業務已開始動搖。



第二,從銀行業表內表外業務關系來看,銀行業的表外業務發展迅猛,有的銀行表外業務甚至超過表內業務。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截至2016年末,上海銀行業的表外業務規模和總資產規模之比超過180%。重慶銀行業的表外資產與表內資之比已經超過70%。這說明,在有的銀行業務活動中,貸款業務占表內外業務總額的比例已經很低,甚至不足一成。


上述兩點表明,銀行業已開始脫離貸款等傳統業務,銀行業務中心發生了轉移,表內非貸款業務、表外業務等交易類業務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和重要盈利來源。商業銀行的這種變化,雖然有各種套利的因素,但更反映了商業銀行經營的一種趨勢,這與國際銀行業的變革歷史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交易類業務取代貸款類業務成為銀行的主業,商業銀行將越來越具有“投行化”的傾向,將促使銀行的文化發生變化,金融市場、金融工程等交易類業務更容易形成掙快錢、掙熱錢的傾向,這與商業銀行傳統的保守穩健的文化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在交易市場上往往存在一種觀點,認為聰明的人有權從沒有自己聰明的人群身上賺錢,並認為天經地義,這也導致職業道德水準的下降。近年來,社會對銀行業的不滿和非議不斷增多,這與商業銀行經營文化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銀行業規模迅猛擴張,已開始與居民和企業的實際經濟行為相脫鉤,虛擬繁榮不同程度上存在


英國金融服務局前主席特納曾指出,金融業有一種獨特的能力,可使規模擴張超過社會之所需,即使未增加實際社會價值,也能從中謀取暴利。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金融交易量遠遠超過相應的實體經濟之間的交易。例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石油期貨的價值是實際石油生產和消費的10倍,全球外匯交易量是全球貿易量的73倍,全球利率衍生合同是全球GDP的9倍。


在中國,金融業規模擴張迅猛。據民生證券研究團隊統計,2016年中國金融業占GDP的比重達到8.3%,不僅遠遠超出韓國(2.3)、德國(4.1)等國家,甚至超過了美國(7.2)、日本(4.4)等傳統的金融強國。從銀行業來看,截至2016年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與GDP的比重達到312%。近年來,中國銀行業資產增速不僅遠超GDP的增速,也基本都超過M2的增速,這說明銀行業資產增長的效益不高,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銀行業的增長開始脫離真實經濟需求,金融與經濟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 



實際上,金融規模的發展是有其合理界限的,過猶不及。對於一國來說,並不是金融規模越大越好、金融發展速度越快越好、金融越自由越好、金融監管越寬松越好,關鍵是要建立一個與自身實體經濟規模、結構、階段相合意的金融體系,一個簡約、透明、可監管的金融體系,一個市場良性競爭、交易便利、具有市場紀律的金融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服務社會。因此,在實踐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最優標準金融體系,只有最合適的金融體系,檢驗金融體系優劣的標準就是看能否在審慎穩健基礎上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便利穩定的金融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普惠合適安全的金融服務以及能否利用市場機制產生出“創造性破壞”的企業家和銀行家。


三、中國銀行業雖然不良貸款率開始企穩,但系統性風險正在累積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2016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512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8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較年初上升0.07個百分點,比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銀行業的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總體風險不大。



但是,我們若分析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信貸投向,就會發現銀行的風險開始“轉移”,從周期性風險行業轉向系統性風險領域。在早期,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大量的信貸是投向制造加工業。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和世界經濟的低迷,制造加工業隨之萎縮,銀行業的風險開始暴露,制造加工業的信貸規模也隨之開始下降。近年來,銀行業開始遠離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制造加工業,房地產和政府類公司成為銀行的“座上賓”,銀行從“經營企業”轉向“經營政府”。這從人民銀行披露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報告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16年房地產貸款的增量占到全部貸款增量的45%,再加上政府類貸款,兩者估計超過八成。


縱觀國際金融危機史,有兩個領域最容易導致金融危機:一是房地產;二是政府負債。美國金融危機、日本金融危機、西班牙危機、希臘危機等等,都與這兩個領域密切相關。以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為主的信貸投向,平時風險不大且容易藏匿和延遲,這既符合商業銀行追求短期穩定利益的需要,也與地方政府保增長的目標不謀而合,因此一拍即合, 增長自然迅猛。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需要警醒的是,以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為主的信貸投向,極易形成系統性風險。因此,在政策把握上要註意以下三點:一是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雖然可以暫時穩住風險,但長期累積容易導致系統性風險,必須從宏觀審慎上加以限制和調控;二是對於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我們不僅要關註其市場風險,還要關註其社會風險,這兩類貸款的風險權重應顯著提高;三是商業銀行把大量的信貸資源配置到房地產和政府領域,不僅對制造業、小企業等領域的信貸投入產生擠出效應,而且這些資金很多沒有用於支持新的資本投資,降低了資本的配置效率。


四、中國銀行業利潤仍然高企,銀行業仍然是最賺錢的行業


前幾年,銀行業的巨額利潤引起社會廣泛關註,飽受社會爭議。2011年,時任中國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表示“中國銀行業一枝獨秀,利潤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點為富不仁的感覺,企業利潤那麽低,銀行利潤那麽高,所以我們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引發社會熱議。隨著近年來銀行業利潤的下滑,又有媒體報道說銀行業進入“寒冬”,甚至出現了“崩潰論”。那麽,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到底怎樣?如何理性客觀地看待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呢?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字,在2016年,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6490億元,同比增長3.54%,增速同比上升1.11個百分。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兩張表:一是美國銀行業近百年來的股權資本凈收益率;二是中國商業銀行近年來的資本利潤率。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百年來美國銀行業的資本利潤率基本保持在5%—15%之間的變化範圍。雖然中國近年來資本利潤率在下滑,但是2016年13.4%的回報率,與美國銀行業相比,仍然是非常高的水平。

 

美國銀行業股權資本凈收益率:1869-2007年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利潤率較高,除了銀行業規模快速膨脹等因素外,還有一個外人常常察覺不到的“秘密”,那就是銀行業利用政府的隱性擔保而獲得巨額“租金”。一方面,是政府對銀行業的隱性擔保。因為人們已經認為銀行已變得太大、太重要、太複雜而不能倒,使得銀行在市場主體中融資成本最低,借錢給銀行的人其實心里都認為是把錢借給了政府,從而促使銀行的規模超出了社會合理需要,也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另一方面,是政府對系統性風險的隱形擔保。近年來大量的信貸資源湧向房地產和政府類企業,銀行之所以願意這樣做,主要原因就在於銀行認為政府不會讓這兩類容易產生系統性風險的領域出現大的風險,即使有風險政府也會及時救助,從而帶來了巨額的短期收益。這也表明,中國銀行業利潤雖然高企,但不完全是市場競爭和金融創新的結果,政府的隱形保護和擔保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五、銀行業轉型沒有標準的模式和固定的方向,關鍵在於提升核心競爭力


目前,關於商業銀行轉型的文章不計其數。但是,什麽是銀行的轉型,轉型有標準的模式和方向嗎?在現有的研究,常常含糊其辭。從銀行業發展歷史來看,銀行轉型常常是一個短期的、模糊的概念,沒有準確的定義和固定的方向。例如,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商業銀行熱衷衍生品等交易類業務和大規模的混合經營,這些行為被認為是一種潮流,是一種“轉型”。金融危機後,這種轉型則被認為是失敗的,而富國銀行堅守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才被認為是明智之舉。從這方面看,轉型有時是一種時髦之舉,轉型並不等於提升競爭力;堅守傳統也不等於落後,深耕傳統市場也有大作為。


另外,在目前商業銀行轉型的討論中往往會忽略三點:一是轉型要以生存為前提;二是轉型要以盈利為根基;三是轉型要以風控為保障。一家銀行的轉型無論名義上如何完美,如果不能在中長期實現提高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那麽它的轉型就會失敗,結局不是遭股東的反對,就是遭員工的拋棄。在實踐中,銀行的轉型往往面臨囚徒困境,如果其率先轉型,那麽在短期之內盈利水平常常會低於競爭對手。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構,就有可能在轉型成功之前,其高管人員可能被股東炒掉,基層員工可能會跳槽到工資更高的銀行。從這方面看,銀行的轉型必須是漸進的,在市場、股東、員工和風控的可接受範圍之內,兼顧短期利益和長期戰略,才能最終成功。


因此,觀察一家銀行,從長期來看,關鍵在於是否增強了核心競爭力。但是從中短期來看,商業銀行選擇合適的轉型方向或因時而變仍很重要,其中有以下四點尤其重要:一是順應科技的潮流。科技不僅改變生活,也會深刻改變金融。目前,一家銀行無論它是否決定轉型,都必須順應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科技潮流,適應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二是適應社會的進步。這里面主要是經濟的變化、人口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消費的變化。從微觀上來說,商業銀行必須以客戶為中心,因客戶而變。三是響應市場的變化。商業銀行在市場中競爭,自然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作適當調整,既不能反應過度,更不能無動於衷。四是回應政策的改變。在中國,各種政策法規的調整,對銀行業經營有著顯著的影響。從短期來看,只有將政策的外在要求與銀行經營的內在動力相結合,才能實現順利發展。


六、銀行業監管制度中冗余與空白同存,簡約、協調和精準是下一步監管改革的主旋律


一方面,目前監管規章制度複雜、冗余,既給商業銀行帶來沈重的合規成本,也給商業銀行經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銀行監管制度冗余複雜是國際上的一個通病。英國前央行行長默文·金曾評論說,1933年關於商業銀行分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只有37頁;2010年美國通過的《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一共有2300頁,且預計還另有數以千計的篇幅來解釋後續的細則;英國審慎監管局和金融行為監管局匯編的相關條例竟然有10000頁,這種複雜性會自我壯大,把金融體系弄得聲名狼藉,在發達國家,這種複雜性導致了數十萬人的雇傭規模,不僅給社會帶來沈重負擔,而且效率很低。在我們國家,各種監管規定也是多如牛毛,再加上各種“紅頭文件”,更是數不勝數。


另一方面,則是監管制度中存在很多空白和灰色地帶,監管的精準性不高。用剛上任不久的中國銀監會郭樹清主席話說,就是當前的監管制度存在缺失,“牛欄里關貓”。從實際來看,我們監管制度是不少的,甚至是複雜冗余的,為什麽會出現“牛欄關貓”這種現象呢?其中原因就在於,我們目前大量的監管制度,是按照監管傳統銀行設計的,是用來“關牛”的;而近年來隨著銀行業資產負債結構的劇烈變化,很多商業銀行搖身一變,由“牛”變成了一只“貓”,自然以前的監管制度就很難起作用了。


因此,下一步監管改革,要重點關註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簡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監管上提出一個口號,說要增加一個新的監管條例,必須刪除兩個已經存在的舊條例。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理念是對的,刪除冗余複雜的監管規定,有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活力。二是協調。目前,很多監管空白或灰色的地帶,常常是分業監管所帶來的空白地帶,因此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盡快出臺統一的監管制度,減少監管套利,有利於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目前,央行牽頭“一行三會”制定資管業務指導意見,就是很好的開始。三是精準。監管不在於多,關鍵在於精準。在新形勢下,如何摸清風險的底數特別的信用風險的底數(目前,信用風險監管上使用的主要是不良貸款指標,隨著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應逐步推廣使用不良資產指標,這樣更為全面準確),更好地運用資本監管、杠桿率監管等行之有效的監管工具,以及完善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等監管措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推進。(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20

小米收入超預期 有利上市 較原先估計多18% 每年利潤增速或達70%

1 : GS(14)@2017-12-26 13:57:55

【明報專訊】早前盛傳估值近4000億元的小米明年將來港上市,外電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稱,小米今年收入將高過原定目標18%,意味近年來銷售下滑的頹勢將逆轉。有分析認為,本月初傳出小米提出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的上市估值目標,若果小米的利潤持續擴大,則證明估值目標是合理可行。

明報記者 李哲毅

《路透社》昨日報道,小米對銀行業透露,預計今年公司收入介乎170億至180億美元(約1326億至1404億港元),較原先預計150億美元高,而銀行業基於小米的預測估算,小米今年純利最少有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明年甚至達到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有投行預計小米2019年淨利潤甚至可達40億美元,其後每年維持70%的增速,料2021年純利可升至120億美元,認為若上述預測成立,意味小米1000億美元上市估值實屬合理目標。

小米在2014年融資時曾透露,公司估值為450億美元(約3510億港元)。報道亦表示,小米即將選擇牽投行安排上市。小米發言人證實,公司今年收入將超過150億美元,但拒絕評論上市事項及財政狀況,強調不會回應任可謠言。

利潤率料達5.9% 逼近高檔次華為

倘若按小米全年收入達170億至180億美元、純利達10億美元計算,主打平價手機的小米今年淨利潤率將達5.9%,對比手機檔次及售價明顯較高的另一內地手機品牌華為,其淨利潤率亦只有約7.1%,三星的科技及移動通訊業務的淨利潤率則約10.8%。分析指出,小米要達到20億美元純利,需同時大幅提高收入及擴大利潤,但目前智能設備市場疲軟,認為小米難以同時兼顧。

內地競爭大 積極拓海外版圖

事實上,隨着其他內地其他手機品牌崛起,大大打擊小米手機銷售後,近年小米開始擴大產品組合、銷售版圖及渠道,以刺激公司發展。小米上月宣布正式進入西班牙,首次打入西歐市場。小米又表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為美國,計劃在當地推出智能手機,但未有透露時間表。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早前曾說,美國市場競爭激烈,所有對手均實力雄厚,故小米進入市場時需非常謹慎。

小米由2011年成立至今,已獲至少23.57億美元融資,估值7年間急升逾百倍,研究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目前小米全球第三大獨角獸企業(估值10億美元以上而尚未上市的創企),緊接電召汽車應用程式Uber和滴滴出行;據中國胡潤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小米則以2000億元人民幣排第三,僅次於螞蟻金服及滴滴出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32&issue=201712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