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藥企投資醫院真的能實現產業協同嗎? 二線牛牛

http://xueqiu.com/7355827634/25836724
編者按:就目前來看,藥企狂熱投資醫院的兩大動力在於:一是獲得醫院這個強勢終端市場;二是看中醫院較好的獲利能力。但是,在對投資醫院的管理經驗以及技巧上,藥企並無優勢可言。公立醫院當前缺乏「企業式管理經營」的理念,但實現這一理念轉變的最佳人選未必是藥企。


58號文(《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下發、公立醫院改革配套措施逐步出台,這些積極的政策信號引得各路資本對醫院投資垂涎三尺。表面上看,藥企是最具產業鏈協同優勢的投資者,這點很多投資醫院的藥企自身也表示認同。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當前投資醫院的藥企能夠實現產業協同效應或具有清晰商業模式的寥寥無幾,更多是從資產投資的角度去考慮。

「醫院每年10%~20%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對任何一家藥企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即便是沒有想好長遠的戰略佈局,一旦發現合適的機會,先搶到這塊資源再說。這其中不排除有部分藥企為了短期的股票估值上升而盲目進入(醫院)。」一位醫藥行業證券分析師如是說。

對於進入門檻低、盈利模式比較清晰的專科連鎖醫院而言,投資或能夠在1~2年內有所回報,但對於綜合性醫院,無論是民營還是公立性質,平均5~8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可收回成本,若投資者急功近利,一方面會對醫院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這個投資項目本身也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不僅如此,在投資醫院後的管理上,藥企並無優勢可言。醫院管理的專業性和複雜性是所有「淘金者」都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比如醫院普遍存在的財務體系不透明、渠道返點現象普遍、法規風險等都需要投資者們做好充分的預估和準備。而究竟如何去甄別一家醫院的優劣,則非常考驗投資者們的眼光和智慧。

查看原图
失敗的多,成功的少

迄今為止,包括藥企在內的投資者,通過投資醫療機構獲得良好收益的屈指可數。尤其是涉足公立醫院的先驅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走進了之後才發現困難重重。

除了常被拿來引證的$金陵藥業(SZ000919)$ 收購宿遷人民醫院成功扭虧為盈的例子,其他投資公立醫院的機構幾乎都折戟而歸。早期華源集團與新鄉市政府成立合資公司接管新鄉5家公立醫院後黯然退出,此後$雙鷺藥業(SZ002038)$ 與新鄉中心醫院的合作也已終止;平安集團投資深圳龍崗區中醫院以失敗告終;華潤醫療控股的昆明兒童醫院如今也陷入整合困境。

在《E藥經理人》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的當前投資醫院的17家藥企中,除國藥集團、$九州通(SH600998)$ 屬於流通企業外,其餘均是製藥或醫療器械企業。而在一位醫療產業投資經理看來,流通企業投資醫院會更具有優勢:「因為他們能夠從供應鏈的角度來控制醫院的成本。」國藥集團與新鄉中原管理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國藥中原管理有限公司正是如此。

借助國藥強大的商業配送網絡以及豐富的藥品資源,其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為新鄉中原管理有限公司下屬5家公立醫院提供藥品配送的優先權,並且享受這5家醫院規定比例的市場份額。但究竟給予國藥多大比例的業務份額才能夠平衡各方利益,對合作雙方都是一大考驗。華源集團、雙鷺藥業也均嘗試過通過打通藥品配送這一環節來實現盈利,但均以失敗告終。

與國藥集團同屬於流通企業的九州通,則採取合資新建醫院的方式來實現產業鏈的延伸。不過,新建醫院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甚至會遠遠超出企業的想像。前車之鑑是,2007年$康美藥業(SH600518)$ 就計劃投建普寧市康美中醫院,一直到去年的一季報,公司才表示項目已進入內部裝修,該工程已累計投入近7.77億元。

此前,與新鄉中心醫院合作新建醫院的雙鷺藥業也是因為未能充分考慮到投資醫院所需要耗費的大量時間、精力以及巨額資金而退出。

藥企未必是醫院「換腦」的最佳人選

盈利模式是所有投資者首要考慮的問題,而如何對投資後的醫院進行管理則是重中之重。

在某種程度上,醫藥企業搶佔其產業鏈下游的醫院似乎更具競爭力,其對醫療機構的熟悉程度、所掌握的人脈和資源以及對這一行業的理解程度都要比其他投資者略勝一籌。但在對所投資醫院的管理經驗以及技巧上,藥企與其他的投資者處於同一起跑線。

「藥企投資醫院的優勢並不是長期的,公立醫院當前缺乏『企業式管理經營』的理念,但實現這一理念轉變的最佳人選未必是藥企。」波士頓諮詢(BCG)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吳淳表示。

《E藥經理人》遍訪的各大投資機構以及業內人士均表示,醫院的管理層最好由具有專業醫院管理經驗的第三方來擔任,或者是在保證醫院總體發展大方向不變的基礎上,保持原有的管理層繼續經營醫院。

金陵藥業控股宿遷人民醫院後,通過吸引南京鼓樓醫院以技術入股,引入其先進的管理經驗,成功讓宿遷人民醫院扭虧為盈。$復星醫藥(SH600196)$ 收購安徽濟民腫瘤醫院、宿遷鐘吾醫院後,除了財務上的預算規劃外,醫院具體管理經營層面的事務依然由原有的管理層來執行。$天士力(SH600535)$ 控股的湖南湘雅康復醫院,也選擇由湘雅醫院的管理團隊來做管理。新鄉中原管理有限公司與國藥的合作中,亦是完全依靠原有的醫院管理層來執行各項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第三方管理團隊要儘量避免雙方在同一競爭區域或者在同一科室領域存在競爭。」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看不見的風險

如果從產業鏈協同的角度看,藥企投資醫院的最直接受益模式,就是把自個兒的藥品賣到醫院去。但問題是,幾乎沒有任何一家藥企是某一家或者幾家醫院的專供廠家,除非全國範圍內的醫院網絡佈局,才能夠實現更大的盈利空間。

$益佰製藥(SH600594)$ 於2005年投資灌南縣人民醫院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控制終端,以實現自身藥品在醫院的銷售。「我們當時是想控制上百家醫院終端,僅僅一家是滿足不了公司需要的,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投資醫院是失敗的。」益佰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不過,在吳淳看來先聲藥業和$恆瑞醫藥(SH600276)$ 這類做新特藥的企業需要全國範圍的醫院佈局,而做大普藥的企業只要能夠搶佔某一家規模和效益還不錯的大型醫院一定的市場份額,銷量都會很可觀。

但在當前的環境下,參股或者投資較大型的三甲醫院對於普通藥企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一般向社會資本拋出橄欖枝的公立醫院要麼因為無力經營,要麼因為內部管理有問題。

「如果本身這個公立醫院資質很好,內部也沒有任何問題,政府是不會隨便賣的。」瑞銀證券董事季序我的言下之意,投資公立醫院需謹慎,其中暗藏的風險企業能否化解,都需要再三考量。

就目前投資醫院的形式而言,無外乎收購、新建、公立轉制這三種形式,其中難度最大的當屬公立醫院轉制。

波士頓諮詢(BCG)今年發佈的題為《投資中國醫療服務行業》的報告稱,投資公立醫院轉制而來的綜合醫院時需防範三類主要風險。第一,在轉制過程中要對資產進行合理估值和處置,並妥善處理原有醫護人員的編制問題,以避免人員流失或軍心不穩。第二,在轉制後,很多醫院往往面臨從非營利性醫院轉為營利性醫院的需求。58號文提出「社會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原則上不得轉變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確需要轉變的,需經原審批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國家既不反對也不鼓勵的態度,以及當地政府對此的解讀執行,使得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第三,醫院還會面臨失去一些現有福利的潛在風險,如所得稅等稅收不再減免,可能需要補繳土地使用費等。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時候滿口承諾,但當資本引進來之後,就變成關門打狗。錢你拿不走,又沒有回報怎麼辦?企業就得聽政府的,所以企業很尷尬。」一位長期關注公立醫院改革的人士如此形容當前投資公立醫院的大環境。

民營醫院尷尬

正因此,眾多投資機構對於公立醫院轉制都望而卻步。涉足其中的醫藥企業也多以具有國資性質的企業為主。近幾年藥企投資醫院的案例中,除了益佰製藥投資了一家公立醫院外,其餘投資公立醫院的均是國企。

「大央企可以接受醫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虧損,但民營企業必須充分考慮投資回報時間,因為國藥、華潤等依靠跟當地政府的關係就可以打通很多環節,但民營企業處處都需要真金白銀,耗不起!」一位醫藥投資人士道出了其中緣由。

另一方面,公立醫院轉制過程中,為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公立醫院也更願意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來接管。

比起公立醫院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投資民營醫院的難度相對要小很多。不涉及國有資產流失,不涉及原有醫護人員編制處置等等,也無怪乎當前從整個市場投資醫院的數量來看,民營醫院都要遠遠高於公立醫院。達晨創投投資愛爾眼科後,短短兩年內實現了10倍以上的回報;2012年,復星醫藥的醫療服務業務共計實現收入人民幣約1.6億元,2013年上半年,復星醫藥這一業務的收入已經超過1.6億元。當然,這並不代表民營醫療機構就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標的,其面臨的人才資源短缺,無法獲得醫保定點資格、無法享受稅收等各方面優惠政策等難題,同樣讓一些投資者難言輕鬆。

馬應龍藥業從3年前開始涉足肛腸專科醫院,通過收購或者自建的方式,當前在全國擁有5家連鎖肛腸醫院,經過前期長時間的虧損後,現在已經逐步盈利。但馬應龍藥業副總經理李加林曾公開表示,由於公司所屬醫院基礎薄弱,發展中仍存在一定困難,尤其是社會資本辦醫院面臨缺少專家的難題:「國有醫院的專家往外流動是很少的,除非在醫院呆不下去了。醫生作為技術人員是很講究身份地位的,而民營醫院的醫生職位晉陞很難,沒有相應的指標。」

這幾乎是當前所有民營醫院發展都遭遇的普遍困境。這使得,無論在醫生資源、醫療水平還是品牌影響力上,民營醫院眼下幾乎無法與公立醫院抗衡。

已在大陸建院的台資醫院廈門長庚醫院、湖南旺旺醫院、南京明基醫院、崑山宗仁卿紀念醫院及上海辰新醫院,目前均未實現盈利。

這背後折射出來的一大癥結是,國家對於民營醫療機構的政策仍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雖然「國辦58號文」中已明確提出非公立醫療機構職稱評定、人才培訓等享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以及鼓勵醫師多點執業,但現實離此還十分遙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692

從野蠻創業、精益創業到協同創業,互聯網與傳統企業問題的根本是什麼?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6/56868.html
 【導讀】移動互聯網是生活的互聯網,它正越來越深的介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家,憑著豐富的行業經驗,比純粹的互聯網團隊有更好的作為,但阻礙他們的更多是根深蒂固的科學管理思想和層級觀念在作祟。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B座12的文章,1、他們往往缺乏分享的精神,把利益看得太重;2、總覺得自己是老闆,對建立一支協同型的團隊缺少辦法。

         i黑馬最近一直在思考創新型企業的管理的問題。越來越覺得對於創新型企業而言,技術早已經不是問題了;商業模式雖然很重要,但誰都會把它當做關乎生死的大問題,所以,只要公司持續經營著,商業模式的問題遲早都要解決;唯有管理問題,其實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視,很多公司就常常在這個環節上處理不當而遭遇挫折。

上週五,我寫了一篇《你還在用19世紀的管理原則、20世紀的管理方法運營今天的企業嗎?》的文章,很危言聳聽的題目,但我相信那是事實,特別是在傳統行業轉型到互聯網行業的企業中尤其明顯。

移動互聯網是生活的互聯網,它正越來越深的介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很多傳統行業的企業家,憑著豐富的行業經驗,比純粹的互聯網團隊有更好的作為。

但阻礙他們的是:1、他們往往缺乏分享的精神,把利益看得太重;2、總覺得自己是老闆,對建立一支協同型的團隊缺少辦法。說到底,是根深蒂固的科學管理思想和層級觀念在作祟。

從市場經濟在國內推行以來,我們的創業方式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可以稱為野蠻創業。按馮侖的說法叫做野蠻生長,一批膽子大的人,或主動或被動脫離體制開始創業,俗稱下海做生意,怎麼賺錢怎麼來,也沒什麼章法。這些人本身不太安於現狀,或者根本就是因為沒有穩定的工作,憑一身本事下海。

第二階段,可以叫做精益創業。這個階段的創業者大多科班出身,有團隊概念,普遍接受過管理思想的熏陶,有目標,有打法。近十年來,受新經濟創業英雄的成功故事的感召,再加上風險投資的推波助瀾,創業者越來越成熟,團隊思想、期權概念、迭代觀念等深入人心,創業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

第三個階段,我把它稱為協同創業的階段,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崛起以後,工具的進步,使得協同創業成為可能。

協同理論並不是新鮮的東西,一個社會的良序運轉都離不開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和組織之間的協同,不同的是,以前的協同是小規模的、零星的,而在現在這個被稱作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時代,協同不僅是頻發的,而且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因為整個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即時性(real-time)的特徵。第一波門戶類互聯網主要還是以集聚信息為主,到了Web 2.0時代基本上就分散化了,信息更多是由小的、分散的節點來創造,呈現出越來越「去中心化」的特徵。現在的移動互聯網,不僅是一種生活的互聯網,更是「即時」的互聯網,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基本上都是馬上反饋的。當網絡上人與人的互動變成上一秒鐘說出來、下一秒鐘就有人給你回應的時候,它對企業的要求和過去就不可同日而語。這也就是為什麼攜程這樣的依託呼叫中心的網絡公司會受到航班管家、航旅縱橫、今夜酒店特價等小企業衝擊的原因。

正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協同能力就變成當下創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

按照舍基的說法,協同需要有三個前提條件,1、一個值得相信的承諾(為什麼要協同)2、一個有效的工具(怎麼協同)3、可接受的協議(規則)。

其中第二個前提條件也回答了為什麼協同在過去是零星的、小規模的,而現在確實頻發的和大規模的,因為技術的進步和工具的大規模出現。以前大英百科全書的編撰要動用幾百個專家皓首窮經閉門造車多少年才能編成,現在的維基百科全球範圍內的好事者無時無刻在完善著,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同樣的,杭州著名的微信車隊,如果不是因為無線互聯網的進步和微信的出現,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分佈式社會化協作的經典案例。

在公司層面,這樣的協同就更多了。所以,管理學家德魯克在晚年就把現在的企業形態稱為「樂高型企業」——隨時拼裝、即插即用。

再回到舍基的協同三原則。很多企業不能建立起一個高度協同的團隊,稱為一個「樂高型」企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沒有一個值得相信的承諾。

如果你的企業還是老闆主導的,帶有強烈的控制觀念,那麼,團隊協同的前提條件就不成立了。這也是為什麼我要說很多企業還在用19世紀的管理原則、20世紀的管理方法在運營今天的企業。

期權方案某種程度上就是使企業的承諾變得可信的重要手段。

但更重要的是,你給出的是一份怎樣的承諾?是一起發財致富,還是讓「全世界的信息鏈接起來」,還是「讓創業不再孤單」,不同的使命帶來不一樣的協同效應,因為現在的人們已經不再能用簡單的金錢就被感召在一起,情感、興趣和使命感,某種程度上比單純的物質驅動更加能激發人們的熱情,當然,物質也同樣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48

協同通信(1613):業務技術與股東戰略投資者情況問答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58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19 16:10 編輯

協同通信(1613):答業務技術、股東戰略投資者情況


業務和技術:1. 公司全網改造的進度如何?

公司全網改造正在進行,預計花費3000萬美金,主要改造三個關口站系統,需要將22個波束進行調試,GILAT等世界三著名的衛星通信技術大公司來做各個部分,因為是第一次做相關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對方也是較大的挑戰。


2. 公司船舶業務主要的客戶是遠洋船隊,具體的範圍如何?

遠洋漁業船隊在東海、南海作業比較多,最遠可以到南太平洋。但是近海的占到70%(一般在50海里-200海里海洋專屬經濟區,為主要目標群體,其在出海時間一般在三個月左右),如果跨區域超出協同一號衛星覆蓋範圍,Thaicom4衛星波束能夠可以通過漫遊實現,Thaicom和公司已經達成了用戶漫遊協議。


3. 協同1號帶寬對於漁船業務的負荷天花板大概有多少?

12G帶寬最多支持12G客戶,就像一棟大樓每家4M,但是大樓出口只有50M,未來通過網絡優化和共享技術解決可以調節相關的帶寬,增加可承載同時在線用戶數量,以達到擴容。這次系統升級改造涉及衛星通信領先技術“擴頻技術”的商業應用,經過擴頻後帶寬資源可以擴大1.7倍到20GBPS,這也是本次系統升級改造的核心內容之一。


4. 對於公司的12G帶寬,下行的帶寬能夠達到多少?

除開公司租給電信的2G以外,還有10G剩余,考慮到上下行的帶寬問題,保證10萬漁船或者等效商業用戶的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商船、貨輪、客輪)


5. 一條漁船每年固定支出2.4個萬,終端花費1.8萬,漁船願意使用嗎?

一條500噸以上遠洋作業漁船加上牌照成本約1500萬左右,4萬的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艘大型商船或者貨輪造價過億。


6. 公司和遠洋漁隊的接觸進展如何?

公司已經和2萬商業接觸,這些用戶以前只能應用InMarsat海事衛星電話,未來將轉網使用公司功能更強大終端的產品,預計明年二季度開始試裝。


7. 公司現在船隊的裝備情況如何?

公司現在在調試系統,因為該顆衛星的是2005年發射的,地面主站控制系統技術是10年前的技術,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來升級改造及全網調試,現在公司已經開始在商船上進行測試,最快明年一季度能夠開始裝備。



8. 公司產品的相對優勢在哪?

InMarsat衛星電話系統本波束通話資費1.88元/分鐘,跨網1美金/分鐘,資費非常昂貴。每個電話客戶只能提供2.4KBPS的接入速率;而公司最高可以提供32MBPS的寬帶接入速率,可以高速寬帶接入互聯網,接入帶寬高達InMarsat帶寬的13000倍,可以傳輸高清視頻等,保證更多人的高保真通話。INMARSAT海事衛星電話只能提供語音通信,無法通過互聯網。


9. 公司和信威集團業務和技術的區別?

(1)中國現在通信衛星技術遠不如美國勞拉公司,勞拉也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制造大容量高帶寬通信衛星的公司。

(2)信威集團和清華大學合作出於實驗室技術階段,要真正商業化還需要很長的過程;另外新威集團和5院合作,主要是小衛星。

(3)另外,目前東方紅4號衛星平臺最大搭載2.8噸,長征4捆火箭發射載荷3.5噸,公司協同2號載荷接近6.5噸,需要長城工業集團總公司合作,構建新的東5衛星平臺和長征5號大推力火箭。


10. 中國其他衛星通信公司的情況如何?

亞洲衛星共有3個衛星,帶寬是8.756GBPS;亞太衛星也有3顆衛星,帶寬是9.362GBPS,但是二者都沒有落地牌照。



11. Inmarsat和銥星的凈利率比亞洲衛星、亞太衛星低很多,為什麽?

亞洲衛星通信是類似於壟斷的市場,而Inmarsat和銥星主要形成了競爭,壓低了產品的價格。


12. 公司未來的渠道來源?

(1)小型客戶的渠道主要依靠中國電信的17萬家門店,

(2)各行業集團用戶公司將自己服務,

(3)上海北鬥和南京中網將做為公司的代理商。


13. 公司與上海北鬥的合作進展如何?

(1)上海北鬥其已經布局了5萬艘漁船,為其安裝北鬥系統。但是因為單純的北鬥系統只能實現定位無法完成信息數據的回傳,所以未來可能用公司產品替代其原有產品(因為公司產品是GPS+北鬥+通信,比純北鬥有優勢)。實現寬帶互聯網接入、位置信息跟蹤、語音電話通信、遠程視頻監控等全方位服務。

(2)另外,公司將浙江和福建地區的漁船,可能采取包銷的方式,提成的同時也需要幫助公司售後服務,減少公司人力的負擔。

(3)南京中網負責長江一帶,並且除了海上,南京中網的應急通信指揮車市場很大,全國有1萬余輛,其中南京中網提供服務的就有600多輛,南京中網將600輛網到公司的衛星網絡,並開發其他應急通信指揮車的轉網工作。


14. 上海北鬥的背景情況?

上海北鬥的股東包括上海航天局、明石投資管理的北鬥產業基金,公司的核心是北鬥的CORS站和全國唯一可以使用北鬥民用的數據。上海北鬥現在缺少實在的合作夥伴,可以快速實現銷售的公司,公司正好符合上海北鬥的要求。


15. 公司現在的毛利率情況如何?

傳統業務今年大概8000萬左右凈利潤,毛利率接近60%,凈利率在30%左右。對於協同一號業務,三季度對應的毛利率已經達到了81%,對應凈利率在60%很高。


16. 既然公司轉售的收益如此大,為何不全部租售?

(1)廣電總局不允許中國的電視通過外國的衛星使用

(2)協同1號的強項並不是廣播電視,而是在於與提供寬帶互聯網的接入。

(3)公司能夠對口軍用的使用


17. 還有其他行業會有大規模應用產品的可能嗎?

(1)應急車服務,全國10000萬輛

(2)飛機、高鐵等移動平臺的WiFi

(3)其他戶外作業行業應用

(4)4G通話

(5)登山越野


18. 4G通話業務和電信的合作,未來能有多少客戶?

未來將和中國電信合作4G衛星通話公司。

中國電信預測衛星電話互聯網接入潛在的商業客戶高達400萬,對應的帶寬需求是400G,公司和中國電信計劃未來爭取做到四分之一的份額,這樣一個月的資費將達到20個億,一年將達到240億。


股東和戰略投資者:19. 公司股權結構簡述?

(1)大股東王浙安39.34%(12月17日增持);

(2)中信10%(認股權形式,款項未完全到賬);

(3)鄧普頓投資6%(款項還沒要到賬,公司和其正還在做DB,元旦後大致完成);

(4)CITIC 10.44%;

(5)中國北鬥導航7.26%;

(6)明石投資5.54%(款項沒有到賬,5億CB,首期5000萬已到賬,還有4.5億提款權);

(7)thaicom5.06% 公眾42.6%。

上述股東背景不影響公司和軍方的訂單。


20. 鄧普頓新興市場私募股權資金介紹?

鄧普頓私募股權基金在亞洲投資200億左右(隸屬於鄧普頓基金,規模9000億美元),鄧普頓跟蹤公司1年之久。對於中國4G通信衛星市場很感興趣,鄧普頓集團主席馬克-莫比斯的博士的畢業論文就是關於全球通信衛星市場發展研究,所以他對公司業務非常熟悉也非常看好中國衛星通信市場。


21. 公司和鄧普頓的合作深入方向?

(1)先做中國的4G衛星通信市場

(2)依靠股東背景進入東南亞市場,鄧普頓也是Thaicom股東

(3)進入全球市場


22. Thaicom其他衛星的情況?

  Thaicom共有四顆衛星:分別是:Thaicom-2號、Thaicom5號、Thaicom4號(協同一號,全球第二大通信衛星,亞洲第一,帶寬共45g ,東經119.5度,緯度在0度,能夠覆蓋到全部亞太地區,包括夏威夷、新疆、印度、俄羅斯等亞太邊界地區)以及未來協同二號。


23. 公司現階段融資的規模情況?

計劃規模:25(中信授信)+14(股權融資)=39億,現在一切進展順利。(來自國信通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24

【協同通信】“協”良好衛星資源,“同”民用大發展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206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1-23 13:06 編輯

【協同通信】“協”良好衛星資源,“同”民用大發展
分析師:程成

摘要

手握稀缺衛星通信帶寬資源,市場需求旺盛

公司從Thaicom購買協同1號12Gbps帶寬,合同期限9.5年,每年支付800萬美元。另一方面,中國電信租用公司1.7Gbps帶寬網絡,每年付給公司2360萬美元,公司依此每年保證凈利潤1.12億港元,為業績增厚之鋪墊。

船舶等重點行業通信先行,2015年開始裝備

公司衛星通信重要客戶來自於船舶等特殊市場。我國共有106萬艘漁船,31.6萬遠洋漁船,對衛星通信有一定需求。我們保守認為公司帶寬能夠為最多5萬艘漁船提供通信服務(保證通信質量的前提下),預計公司2015財年(4月1日起)能夠和1萬艘漁船簽訂協議,“終端收入+話費收入”合計4.4億港幣,按照40%的凈利潤率估計,凈利潤估計1.76億左右。

中期看點:4G衛星通信需求大、協同2號發射

鄧普頓等投資公司看好公司4G衛星通信網絡的建設和運營,公司的三個地面站(北京、上海、廣州,成本合約3000萬美元)已經陸續改造。而牌照方面,股東中信集團和合作夥伴中國電信各有一張(全國共三張)。而需求端來看,中國電信潛在衛星電話客戶400萬個,對應帶寬需求400G,隨著協同2號的發射(已籌資39億),公司可能獲得中國1/4的客戶資源,收入不可估量.

與上海北鬥合作,共享客戶資源

公司與上海北鬥平臺公司是戰略合作夥伴,公司設備具有“GPS+北鬥+通信”功能,優於單純北鬥的導航設備,在很多點上能找到合作契合點。在漁船管理方面,5萬艘上海北鬥的客戶可能會有部分安裝公司的設備,形成一定的替代(具體分成協議還未達成),雙方並非是競爭關系。

投資建議:當前被低估,後期業績超預期概率大,重點關註

公司傳統業務保持穩定增長(2014年30%左右增速,對應凈利潤0.6億港元),協同一號衛星相關業務呈爆發性增長。公司衛星資源稀缺且通過轉售形成每年固定1.12個億港元凈利潤,為業績增厚做好鋪墊。短期來看,漁船業務開拓形成1.76億港元凈利潤;而2015-2016年,4G衛星通信成為增長點。總體看點如下:1、鄧普頓(成本0.68HKD)、淡馬錫投資入股;2、預計公司2015財年凈利潤0.6+1.12+1.76=3.48億港元,且未來繼續保持高增長;3、協同2號發射已籌資39億,與長城集團簽署協議。綜上,我們認為公司中期合理市值3.48*20倍PE=69.6億港元,對應股價1.08HKD,建議重點關註。
公司獲多家戰略投資者看好,映證公司價值所在。


除大股東王浙安12月16日增持公司股權後占比39.34%,前十大股東中有多位戰略投資者。其中,UBS、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明石投資、淡馬錫控股以及中信集團,在各自協議完成的情況下,持股比例分為為6%、5.5%、5.1%以及10%。鄧普頓、淡馬錫均為國際知名投資者,投資業績不俗。

風險提示

1、漁船市場的開拓慢於預期;2、協同2號發射失敗的風險;3、我國未來通信衛星研發能力大幅提升,生產出可以與協同系列衛星競爭的產品。
正文:


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公司簡介及歷史沿革



公司於2001年11月在香港成立,主營為專用通信網絡方案的設計與研發,包括系統、設備及相關技術。
2003年,完成Citone集群通信系統研發,客戶主要為政府機構、警察、軍隊、國家安全部門、政府應急辦;
2006年,公司開始研發Witone數字集群通信系統;
2007年,公司地面移動衛星高速通信系統、地面窄帶數字移動衛星通信系統成功投入市場,並開始研發Ditone數字集群通信系統;
2008年,Witone數字集群通信系統開發完成,並組建實驗網。同時,集團正式引入地面寬帶移動衛星系統業務;
2009年,公司開始代銷以色列RAYSAT公司衛星通信產品,正式步入通信衛星行業。
2012年,集團於香港主板上市,證券代碼1613.HK;
2013年,公司收購IPSTAR在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於服務期內的頻寬容量及頻寬容量服務業務,並將IPSTAR-1衛星改名為“協同一號”。




股東持股情況

公司持股情況較為清晰,大股東王澤安最近增持後持有公司39.34%的股份。值得註意的是公司引入了較多“誌存高遠”的戰略投資者: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明石投資、淡馬錫控股以及中信集團,在各自協議完成的情況下,持股比例分為為6%、5.5%、5.1%以及10%。





公司戰略投資者情況簡要介紹:

1、明石投資旗下北鬥產業基金,受總參的指導成立,專門投資於我國衛星事業,包括不限於北鬥衛星系統、通信衛星系統;
2、Thaicom,協同一號的所有者,現階段擁有3可通信衛星,是全亞洲最大的衛星通信運營商,未來給公司的海外市場提供無限想象;
3、鄧普頓資管,2014年10月10日以0.68港元入股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價值投資者,投資成功案例不計其數。





公司業務介紹

公司2013財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收入1.74億港元,較去年同比增長58.7%。業務分部收入從高至低依此為數字集群系統、協同一號業務、地面移動衛星、系統技術以及其他配件及組件業務,分別占到了總收入的47.7%、27.2%、14.3%、9.4%以及1.4%。


傳統業務

數字集群通信系統

為了滿足政府機構和商業企業對公共安全及應急通信的需求,集團開發了Citone,Witone及Ditone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根據客戶要求的不同,集團提供一系列可在直通網路,轉信網絡,單基站集群網絡,單區域多重基站網絡及多區域網絡下運行的數字集群系統的核心組件。



數字集群系統能夠使得不同用戶之間實現有效通信,包括多名呼叫方之間的群組通信等。另外,集團提供的組件具有防水,防爆和節能設計,使得系統可以在惡劣或者緊急狀況下使用。
應用方面,系統使用者應用一組特定的無線通信通道(頻率資源)。系統提供指揮調度,數據傳輸,短消息發送及靜態圖片傳輸的功能,具有快速傳輸,網絡穩定,優先通信,高度安全及可靠的特點。


地面移動衛星通信

公司提供具備不同衛星天線模式的不同地面移動衛星系統,包括地面移動低速衛星傳輸系統,地面移動衛星高速通信系統及地面機動高速數位衛星系統。


地面移動低速衛星傳輸系統:包括低速衛星天線調度中心,數據管理軟件,網絡管理中心,GPS及用戶顯示終端。公司提供的核心組件為低速衛星天線終端設施,可安裝至用戶的車輛上。該系統支持多衛星運行,並擁有數據傳輸,廣播及定位管理功能。該產品體積小,易於安裝,一般用於低速移動數據通信機位置確認服務。

地面移動衛星高速通信系統:主要包括地面衛星天線,衛星發射機及衛星接收器。公司提供的核心組件包括采購自美國供應商及以色列衛星天線供應商的衛星天線。該系統易於安裝,操作簡單。能夠為有關車輛與控制中心之間傳輸數據,語音及視頻提供廣泛地域覆蓋。地面移動衛星高速通信天線可以安裝在車輛及船舶等移動物體上。


地面機動高速數位衛星系統:地面機動高速數位衛星系統包括地面衛星天線,衛星發射機,衛星接收器。該系統的核心組件包括采購自美國衛星天線供應商的地面衛星天線,可以安裝在用戶的車輛上。其功能與特點與地面移動衛星高速通信系統類似,唯獨在靜態模式下有所區別。


系統技術與其他產品


公司系統技術業務收入包括客戶對非獨家或獨家使用若幹技術專業知識及技術支付的特許費。這些技術包括移動通信系統聲碼技術,DQPSK調制技術,神經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GMSK軟解調技術等。


系統技術的另一部分收入來源於集團憑借自身研發能力按成本向客戶提供系統技術。一些客戶會委托集團進行研發設計,並按項目支付委聘費用。這部分技術包括數字集群安全技術,電子轉杯熱設計數據庫,TCR-155/B基站分類改造項目等。


公司的其他產品包括可能為專用通信系統提供若幹電子配件及組件,如衛星天線的配套發電機,手持終端等。


我們認為:公司傳統業務今年較去年會相應增長30%左右,根據2014財年中報的份額,預計全年傳統業務收入2.08億元(=1.6*(1+30%)),對應凈利潤0.62億港元(凈利率按30%計算)


協同一號相關業務

業務背景:協同通信集團於2013年3月29日與Thaicom Public Company Limited附屬公司IPSTAR Company Limited訂立正式協議,收購IPSTAR在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於服務期內的頻寬容量及頻寬容量服務與寬帶互聯網連接傳輸及其他應用方案的使用權,並正式冠名為“協同一號”。

集團收購的資產包括:(1)該衛星在中國的總頻寬容量,即7,598.5MHz;及(2)使用權,估值總額不少於5.33億美元(約41.308億港元)。



協同一號衛星:IPSTAR-1是一枚三軸穩定靜止(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使用Ku波段頻譜為用戶提供通信服務,其擁有84個點波束、8個擴增波束及3個成形波束,可用作雙向通信,並有7個寬覆蓋波束,用作廣播。服務地區覆蓋亞太區。該衛星采用Ka波段與網關進行通信。該衛星的載荷包括三種鏈路服務:前向鏈路、返回鏈路及廣播鏈路。前向鏈路為用戶提供網關之間互連,用於窄播服務。返回鏈路提供用戶與網關之間的互連。廣播鏈路提供由網關上行鏈路至區域廣播範圍的廣播服務。

業務增長點:通過為客戶提供衛星鏈路連接服務,增加現有衛星通信產品的銷售;通過 IPSTAR的高性能及價格優勢為集團吸引新客戶,包括電信運營商和政府部門等,開展衛星帶寬租賃業務。


業務模式:IPSTAR業務為中國的限制業務。協同通信集團選擇了中電信衛星作為業務夥伴。中電信衛星通過經營及管理網關在中國進行IPSTAR業務並收取相關服務費。協同通信集團需要向中電信衛星提供頻寬容量及頻寬容量服務,並根據協議向中電信衛星收取費用。另外,集團也與IPSTAR訂立了收入分成協議,集團在協議期內獲得的收入與IPSTAR攤分,並與賣方共同承擔業務風險。


公司衛星通信看點


協同一號,穩定盈利之利器


公司於2013年獲得了泰國通信衛星IPSTAR在中國(包括香港及澳門)於服務期內的頻寬容量及頻寬容量服務以及寬帶互聯網連接傳輸及其他應用方案的使用權。該顆衛星帶寬共45G,公司獲得了中國地區合計12G的帶寬使用權,並將其命名為“協同一號”。該衛星2005年由泰國方面發射,是一顆Ka/Ku雙波段的衛星。協同一號通信效率較高,通過Ka波段將信號傳輸至北京、上海以及廣州的地面站,再由通過Ku波段將信號傳輸給用戶,以解決Ka/Ku波段各自在通信上的缺陷。





公司為獲得協同1號12G衛星通信帶寬使用權,共支付8000萬美元(約合6.2億港元,相對於其他衛星通信寬帶租用,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年均支付約800萬美元。該顆衛星2014年報廢,預計還有9.5年使用時間。值得註意的是,公司將其中1.7G帶寬轉租給中國電信,並收取其588萬美元/季度的使用費,一年合計2352萬美元,完全覆蓋了公司的使用權費用。

我們預計:僅轉售收入每年就能保證(2360-800)*6*1.2=1.12億港元,貢獻凈利1.12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做為公司的合作夥伴是中國唯一擁有衛星電話牌照的運營商,其經營的1349號段為國內通信號碼號段。未來雙方還將合作衛星通信應用於4G的事項。同時,公司與以色列Gilat Network(國際著名的衛星應用領軍企業)談判,雙方希望共同開發衛星通信應用於4G的領域。


附:擁有衛星落地運營牌照的公司:
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衛通公司
2、中信集團-中信網通公司
3、中國電信-中國電信衛通公司




船舶通信先行,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對於產品收益的落實,公司方面表示最看好船舶領域的應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中國擁有漁船106萬艘,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31.6萬(500噸級別以上,1000萬造價,牌照600萬)遠洋漁船,市場空間相對於其他市場更廣闊;


漁民需求較強,一般遠洋捕撈出海時間在3個月以上,漁民如若有包月上網的途徑,則可以排解遠洋的不適。
導航系統需要形成回路,以及時反饋漁船位置信息,從而保證漁船的安全和高效管理;


技術上只能應用衛星通信,現在一般的傳統通信基站的覆蓋範圍為6KM,無法滿足人員通信需求。


對於該塊市場,空間不可小覷:公司未來的盈利模式以“終端+月費“的形式實現,具體的方式是每艘漁船購買終端一部(18000元)+每月衛星通信話費2000元。對於一艘40人左右的漁船(500噸以上),人均成本才50元/月,衛星通信頻道通過終端接受後可以應用Wi-Fi實現全船發放。

另外,公司衛星通信落地後將與中國電信組網,中國電信收取公司所得通話費用的14%,Thaicom收取8%,剩余78%歸公司所有。衛星通信具有高毛利率的特點,因為行業具有的一定的壟斷性質,亞洲衛星通信公司的凈利率都保持在45%左右。


依據上述條件,可以推算:


保守估計2015年,公司在該塊市場漁船安裝率為1萬艘,在僅計算遠洋漁船的情況下:


終端銷售收入=10000*18,000=180,000,000
衛星通信話費=10000*2000*12*(1-14%-8%)=187,200,000


2015年,該塊業務收入可達到3.67(1.8+1.87)億元(4.4港元),終端銷售穩定後(市場空間仍然巨大,我們只是保守估計,預計每年將至少增加1萬臺),可以每年獲得4.4億港元左右的收入,折合凈利約1.76億港元。(考慮到未來可能的拓寬渠道帶來的價格部分下降,按40%的凈利率進行估計,亞洲衛星、亞太衛星的凈利率均高於45%)。


另外,公司與上海北鬥已經達成戰略協議,未來將拖過上海北鬥拓展自己的漁船業務,並給與對方一定的分成。現階段,上海北鬥已經裝備漁船5萬艘,公司產品因為是GPS+北鬥+通信功能,所以相對於單純的北鬥系統效果更佳優異,所以未來公司的產品可能通過形成替代上海北鬥裝備的漁船而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協同二號,或再造一個協同


因為協同一號給公司帶來的收入頗豐,且光是遠洋漁船所需的帶寬就在30G左右,所以公司考慮在2020年協同一號報廢前與Thaicom共同發射“協同二號“衛星。公司現已經與長城集團簽訂協議,共同探討“協同二號”的前期技術論證、發射總體規劃以及結構規劃。
中信銀行為此次公司衛星發射授信25億元,公司股權融資14億,預計協同二號仍將采用Ka/Ku雙頻段,且具備帶寬達到100G的能力。
我們認為未來隨著公司帶寬的加大,可能將其產品應用於石油化工行業、應急指揮領域、傳統通信領域、野外探測領域以及交通設備Wi-Fi提供等。



石油化工行業

石油化工以及電力行業的信息化一直走在我國各行業的前端,對於石油行業的衛星通信主要用於:位置監控、軌跡查詢、實時通信以及信息鏈路反饋。另一方面,衛星通信還可以配合集群通信形成多手段的解決方案。


應急指揮領域

該款領域可以與集群通信形成替代,彌補公司近期在集群通信領域銷售額的下滑。
主要應用方向是:應急通信、為集群通信提供信號源、現場指揮用信號,另外圖像及視頻采集是衛星通信的一大優勢。



該塊業務我們預計未來將主要以政府訂單為主。因為公司在專網集群通信領域已有渠道,所以未來銷售渠道並不存在很大的問題。

衛星通信4G領域

衛星通信因為成本高,所以一般只用於傳統通信手段無法覆蓋或者穩定性不好的條件之下。但是隨著我國衛星事業的發展、衛星成本的下降以及通信衛星帶寬的提高,衛星通信將更多的應用在傳統通信領域中安全性、優先級需求高的客戶至上。




對於中國電信而言,其衛星通信的潛在客戶為400萬人,對應衛星通信帶寬400G。公司未來目標是將其客貨拓展到四分之一,也即是100萬人,對應100G的帶寬,未來該塊收入不可估量。

風險提示

1、漁船市場的開拓慢於預期;2、協同2號發射失敗的風險;3、我國未來通信衛星研發能力大幅提升,生產處可以替代協同系列衛星的產品。

投資建議

公司傳統業務保持穩定增長(今年30%左右增速,對應凈利潤0.6億港元),協同一號衛星相關業務呈爆發性增長。公司衛星資源稀缺且通過轉售形成每年固定1.12個億港元凈利潤,為業績增厚做好鋪墊。短期來看,漁船業務開拓形成1.76億港元凈利潤;而2015-2016年,4G衛星通信成為增長點。總體看點如下:1、鄧普頓(成本0.68HKD)、淡馬錫投資入股;2、預計公司2015財年凈利潤0.6+1.12+1.76=3.48億港元,且未來繼續保持高增長;3、協同2號發射已籌資39億,與長城集團簽署協議。綜上,我們認為公司中期合理市值3.48*20倍PE=69.6億港元,對應股價1.08HKD,建議重點關註。
(來自國信通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696

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明確區域定位 或本月公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29

《經濟參考報》獲悉,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總規劃》的京津冀發展頂層設計方案已經過審批下發至地方,可能本月底正式發布。它將明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區域定位、產業布局、產業轉移對象,在生態環境保護、交通一體化建設方面將有較大突破。

《經濟參考報》報道稱,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津冀區域規劃必須建立“底線思維”,即在區域範圍內共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確定生態管制區域,以西北部山區的生態和水源涵養區、東南部平原的大型生態廊道等作為重點構建生態安全格局。

上述報道稱,據消息人士解讀,按照頂層設計方案的規劃,北京市的重點工作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去年北京已制定實施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關停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汙染企業392家,搭建了30個產業疏解合作平臺,推進產業轉移疏解項目53個,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場36個。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又指出,要逐一列出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功能和產業相關清單,盡快實施相關具體方案。

去年河北已梳理出64項重點工作,確定40個承接合作平臺,簽署並實施京冀“6+1”、津冀“4+1”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去年天津已設立渤海津冀港口投資公司、實施京津合作示範區等一批重點合作項目,確定了濱海新區及有關區縣產業承接平臺。上述報道援引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講話稱,在產業對接上,天津會深化與北京科技創新合作,加快建設未來科技城、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京津中關科技城,打造京津國家級創新主軸。

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優化經濟發展空間布局”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則是其中工作重點之一。京津冀協同發展已被列為三大戰略之一,會議還要求“爭取明年(2015年)有個良好開局”。下圖來自新華社報道。

201502Jingjinjidevel

京津冀發展成為國家級戰略後,從部委到地方都著手推進京津冀一體化。除國家發改委制定總體規劃外,去年6月,海關總署宣布啟動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7月31日,北京市與河北省簽署了七份協議及備忘錄,涉及經濟合作區、市場一體化、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建設等;8月6日,北京市與天津市簽署六項區域合作協議及備忘錄,涉及交通、科技、環保、市場一體化等領域。

上述簽署的十三項協議基本確定了天津濱海新區和河北曹妃甸、廊坊、保定、張家口、承德將作為京津冀一體化“主戰場”。但此前業內預測去年6月底以前會出臺的總體規劃至今仍未現身。

對此,中國社科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去年向《中國經營報》表示:“主要是一些問題還沒有研究透徹,協同發展的一些看法、觀點還不夠一致。比如北京核心功能如何界定,首都非核心功能哪些要疏解、疏解到哪里,還有集中承載地的選擇和明確等問題還是比較複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577

“兩會”前瞻:經濟調速+國企改革+區域協同發展 這盤大棋怎麽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22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將於本周拉開帷幕,但今年的“兩會”代表恐怕是最難當的一屆代表。

2014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GDP增速創近24年新低,全球經濟也處於低迷狀態。工業產能過剩,環境問題突出,企業利潤下降,消費增長乏力,中國經濟面臨非常複雜的局面。2015年“兩會”恰逢“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常態”提出後首次大會,對於亟需轉型的中國經濟非常關鍵。那麽,這次“兩會”我們看什麽?

1.經濟如何換擋調速?

2014年的GDP目標曾是7.5%,但國家統計局上月發布報告稱,2014年GDP同比增長7.4%,創下了1990年以來的新低。每年的“兩會”期間,政府都將提出該年度的增長目標,那麽2015年的目標是什麽,將成為兩會頭一大看點。

李克強總理2013年提出中國經濟的合理區間,“GDP下限穩增長保就業,CPI上限防通脹”。從各地方兩會報告看,2015 年經濟增長目標普遍下調。而且部分地方政府,如上海,首次提出淡化GDP,不再提具體經濟增長目標。另一方面,國家統計局1月份發布2014年全年CPI上漲2%,創5年新低,而且連續多個月CPI重回“1時代”。

中金公司研報預計,2015年GDP增速目標將下調至7%左右,CPI、M2目標也將分別下調為3%、12%,但新增城鎮就業目標可能仍設定在1000萬人。GDP增速目標下調並不表明政府希望增速繼續下降,而是在當前增長動能疲弱和就業可能轉差的情況下,將7%視作今年保就業的增長下限;同時表明政府有意淡化經濟增長目標,引導地方政府不再片面追求經濟增速,希望在調結構和促改革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2.國企改革頂層方案呼之欲出

去年以來,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啟動“四項改革”試點,同時,地方版的國企改革也不斷推進,20多個省份明確出臺了國資國企改革方案,推進混合所有制、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成為各地方案的標配。但國企改革頂層方案遲遲未出臺。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經過數輪討論和修改,有望在兩會後出臺,國企改革混改門檻將進一步放寬,競爭性領域所有制資本參與的股權比例限制也將進一步放寬。

中信證券認為,宏觀層面,國資委 2014 年 7 月首批選擇的試點企業主要集中在充分競爭和產能相對過剩的行業領域,預計在全面分類改革推進階段。中觀層面逐步放開“自然壟斷型”和“行政壟斷型”行業(水、電等公共服務行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型行業;以及交運、通信、文化、醫療、教育、金融等存在“玻璃門”的第三產業),收縮“過度競爭”、產能過剩業務(鋼鐵、煤炭、船舶、商貿)。微觀層面的“著力點”為,改革國企幹部管理體制(市場化招聘機制);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股權激勵(技術入股、股票期權、獎金紅利),由發改委和人社部牽頭。

3. 價格改革從哪里開始?

2014年國務院陸續放開電信業務、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等26項商品和服務價格,放松鐵路運價管制,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目前一般競爭性行業絕大多數實現了市場定價,難啃的“硬骨頭”集中在水、電、氣等涉及壟斷的行業。這些行業關系國計民生,如果不進行價格改革,壟斷壁壘就難以有效破除,多數生產者、消費者就難以獲得市場競爭帶來的利益。同時,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藥品、醫療等產品和服務價格也具備了全部放開的條件,但還要與相關配套改革一並推出。

今年1月份CPI僅上漲0.8%,延續了2014年來的低通脹格局。物價保持低位,也為我國推進價格改革提供了良好時間窗口。這一關系民生福祉的改革,也料將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焦點議題。

4.環保體制如何打破“有義務,沒權利”?

隨著央視前記者柴靜的一部《穹頂之下》引發的全社會關註熱潮,環保體制改革料想成為本次“兩會”的大熱點。2014 年環境與生態保護相關投資 1800 億元,同比增長26%,雖然增速上超過整體固定資產投資 10 個百分點,但規模占比不到 0.4%,投資發展空間巨大。

中信證券表示,從 3 月份的兩會到即將編制的“十三五規劃”,關於碳排放、油品質量、工業排放等各項環保標準將陸續出臺,預計將較之前標準大幅提升,以新國標加強對企業的約束力。2015 年 1.6 萬億的潛在 PPP 投資將主要集中在基建與環保領域,財政配套力度加大;其次,環境稅加快出臺,以稅收手段調節產業結構;再次,加大對企業環保投資的減稅與抵扣,鼓勵企業轉型升級。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推廣新能源汽車作為落實環保的重要舉措。新能源汽車主題由前幾年政策驅動提升風險偏好,股價主要由估值驅動,逐步過渡到部分產業鏈開始出現業績和估值雙驅動的階段。典型的是動力電池廠商因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超預期而導致近兩年產能供不應求的局面。

5.“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這盤棋怎麽下?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2015年的良好開局。

國家發改委今年也明確表示,2015年將抓緊研究制定關於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出臺《區域規劃管理辦法》。除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轉型升級等區域戰略外,還將紮實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的落實。

核電和高鐵是“一帶一路”輸出高端設備的兩大抓手。安信證券的一份研報顯示,中國正在緊密合作的海外高鐵總里程達5892公里,拉動高鐵產業投資規模達1.2萬億元,其中高鐵設備投資在1795億元至2033億元。核電方面,英國政府提出在2030年前新建8座核電站,而由中核集團和中廣核聯合法國EDF能源投資的欣克利角C核電站首當其沖,該核電站工程總耗資預計將達160億英鎊(約合1502億元人民幣),計劃2016年初動工。

兩會後料出現更多相關政策。

如果說“一帶一路”是資本輸出,長江經濟帶就是拉動內需的抓手。《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有望於2015年上半年出臺,其中或將涉及長江經濟帶沿線十一省市的一批新增地方項目。優化港口布局和建立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是這一階段的重點和主要方向。沿線交運率先受益,其次是區域基建公司。

另外,目前國家層面的京津冀發展綱要已經進入報審階段。綱要出臺後,京津冀還會出臺各自的具體實施規劃。從各地的工作部署來看,在協同發展中,北京主要是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加快產業轉移和人口分流,而天津和河北則是做好被疏解的功能及產業轉移的承接與合作。

從產業發展布局上,北京的思路已然明確,原則上不再發展一般制造業,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及節能環保朝陽產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21

迎接協同共享的經濟新時代

2015-03-02  TCW  
 

 

一本書徹底顛覆了我對未來世界的看法。

年前我拿到一本書《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中譯:《物聯網革命》),書中探討了資本主義經過了數百年的演變之後,即將走入一個以免費及零邊際成本的新時代,並以全人類協同共享所有資源的經濟生活,給世界帶來全新的樣貌。

傳統的資本主義,人類活在市場之中,所有的事物都被轉化為一種商品,透過定價、交易來維持運作,只不過這樣的運作模式,在新科技的技術平台逐漸成形之後,將出現經濟體制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這個新技術平台包括連結全人類與物的通訊網路,及尚在初步發展中的能源網路( energy network)、物流網路(logistics network)這三大網路將構成全新的物聯網,並將全世界的生產力推升到商品及服務的邊際生產成本近乎零的程度,而使世界進入一協同共享的新經濟模式。

互聯網串聯起全世界的人類,使人類隨時隨地處在溝通與分享之中,即將發生的則是效率越來越高、體積越來越小的感測器,被裝載在全世界所有的物品之上,串聯起所有的事物,形成物聯網,讓家庭變成智慧家庭,城市變成智慧城市;大自然也被植入感測器,以監控森林、地表土壤,以預測火災、雪崩、地震;人體也被植入感測器,以監控人類的健康狀況。

物聯網串聯起萬事萬物,提高了物品的使用效率;串聯起所有的汽車,出現了Uber的共乘分享汽車模式;串聯起所有的房子,出現了Airbnb的房間住宿分享模式。再加上訊息的通透,也降低了不必要的消耗浪費,大幅降低了所有事物的使用成本。而將全世界推向了協同共享的聯盟,促成了全世界對開源創新、透明度及共享社會的追求。

新興的網路技術若與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結合,則將創造一個全新的能源網路。未來每個人將在家裡、辦公室創造再生能源,並連上網路,彼此分享綠色電力,德國是再生能源最新進的國家,在二○一三年已有二三%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估計到二○二○年,將有三五%。隨著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及成本下降,預估到二○二○年,太陽能的電價一樣便宜,更重要的是在綠色能源網路上所分享的電力價格將趨近於零。

若物聯網再加上現在勃興中的3D列印技術,隨著3D列印機的價格大幅降低,人人可擁有,而網路上則分享著各式各樣的免費列印軟體,每個人都可以在家中列印「生產」各種物品,屆時現在全世界盛行的大量生產、全球銷售的製造模式,即將變成人人可以自行生產的大眾製造模式,這無疑將徹底顛覆現行的資本主義經濟,也會有無數的工人將失業!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到全球能源網路,到物流網路,如果成形,全世界將進入徹底的協同共享聯盟,屆時所有權的財產觀念,將進入以使用權為核心的模式,那將會是一個後資本主義的新經濟體。

這是預測還是真實?我們且拭目以待!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blog

何飛鵬粉絲團:www.facebook.com/hofeipe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52

5月份匯豐PMI點評:低需求制約供給,財政貨幣協同發力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44

5月份匯豐PMI點評:低需求制約供給,財政貨幣協同發力
作者:孫崢,俞平康

數據表現:5月份匯豐PMI預覽值為49.1,低於市場預期的49.3,前值為48.9。

我們的觀點:

匯豐PMI小幅反彈,經濟景氣仍偏弱。5月份匯豐PMI預覽值較4月份終值小幅反彈0.2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市場預期的49.3,雖然近期宏觀層面的政策在持續推進,但由於貨幣政策的傳導不暢,財政政策落實緩慢,企業的景氣程度仍然偏弱,其中小企業較大型企業的景氣可能更差。




生產顯著收縮,需求仍待擴張。生產指數繼續收縮,本月已由50已跌至48.4;內需方面,新訂單指數反彈至49.3,較上月上行0.6個百分點,但仍處於收縮區間,政策刺激下產出的擴張仍十分依賴需求的改善。外需方面,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惡化,需求雪上加霜。

產成品有所去化,原材料購進小幅擴張。庫存周期暗示企業擴張意願有所增強,5月份產成品庫存有所去化,原材料購進小幅反彈至49.1,政策持續刺激下企業庫存周期有所好轉,但持續性仍待觀察,庫存周期向好仍然十分依賴於需求的持續改善,企業生產活動已經逐漸形成“慣性的謹慎“,十分依賴政策對於總需求的持續刺激。

價格指數略有改善,通縮壓力仍存。本月購進價格指數上升3.6個百分點至47.2,出廠價格指數上升2個百分點至48.3,,價格指數的回升主要由於美元盤整帶來的大宗商品金融性的反彈,由於需求沒有明顯改善因此通縮壓力仍然十分實際,4月份CPI和PPI雙雙不及預期,豬價、居住價格及油價對物價的支撐低於預期,PPI跌幅也沒有出現顯著的收縮,價格已經不單決定於供給層面的收縮與擴張,走勢仍然需看需求的臉色。

小企業景氣堪憂,就業低位運行。隨著經濟下行,就業風險可能逐漸暴漏,春節後匯豐PMI就業指數始終低位徘徊,由於匯豐PMI樣本傾向於小型企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小型企業就業指標的下滑正構成經濟的風險,該指標正成為宏觀政策的重要考量。

經濟運行弱勢,貨幣財政將協同發力。匯豐PMI本月小幅反彈,但依然沒有傳遞出太好的信號,需求不振在制約生產的擴張,央行的兩大中介目標物價和就業都在給政策更多的挑戰。目前貨幣政策仍然對經濟沒有太好的辦法,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很弱,銀行的超儲率有所上升,貨幣淤塞與金融體系中不斷地加杠桿;政策目前更多的還是從財政擴張方面入手,包括債務置換及對基建投資的信貸指引通過希望基建投資來對沖經濟下行的壓力,在此過程中貨幣寬松不可或缺,財政與貨幣的協同性在增強,並將助力經濟的短周期企穩。


(來自華爾街見聞)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37

華夏銀行傾註全行1/6資源 搶灘京津冀協同發展融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442.html

華夏銀行傾註全行1/6資源 搶灘京津冀協同發展融資

一財網 張菲菲 2015-05-22 18:26:00

“京津冀協同發展,從目前來看最迫切的是融資,光2015年我們計劃在京津冀地區投入的表內外資金350個億,重點項目我們定的是每年200個億,目前來看,14個項目90多億即將投入。”華夏銀行副行長黃金老說。

“京津冀協同發展,從目前來看最迫切的是融資,光2015年我們計劃在京津冀地區投入的表內外資金350個億,重點項目我們定的是每年200個億,目前來看,14個項目90多億即將投入。”華夏銀行副行長黃金老近日在該行媒體座談會上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

經濟下行、實體風險上升,銀行在權衡風險防控與信貸投放陷入兩難尷尬境地。今年4月底,《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莆一推出,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在三地工業化、城鎮化協同發展的進程中,巨大的資金需求成為銀行信貸投放新的發力點。

三地匯集全行1/6資源

“對於我們銀行的產業來講,最需要的就是強烈的資金需求,如果沒有資金需求,大家的收益就不能保證了。”黃金老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了龐大的資金需求,比如說今年表內外投放資金350個億,如果按照3%利差來算,對銀行是一筆可觀的收益。

正是瞄準這一政策紅利和經濟效益,華夏銀行已於去年2月起提前搶灘京津冀地區的金融布局。在頂層設計上,去年8月成立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行長樊大誌擔任組長。在智囊支持上,該行還由發展研究部設立專門課題進行政策研究。

事實上,華夏銀行加碼京津冀區域發展也形成了較好的市場條件。黃金老介紹,在客戶基礎上,京津冀三地對公大小企業六萬戶,占全行客戶的20%,個人客戶300萬戶,占該行全轄的22%;在資產規模上,京津冀三地資產累計3000多億,占全行資產規模的1/6;在機構設置上,京津冀三地機構124家,占全行600家機構的1/6。

表內外融資+碧水藍天產業基金

“表內表外融資齊上陣”黃金老這樣形容華夏銀行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的融資方案特征。

按照黃金老的測算,2014年京津冀地區固定資產總投入為4.6萬億,當年全國固定資產投入增速為15.7%。考慮到京津冀屬於重點發展區域,假設每年投入增速達到17%,從2015年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累計的固定資產投資約為50萬億。

“必須要靠表外的資金。”黃金老介紹,利用表內、表外融資的目的在於:最大化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同時降低自己的成本。

華夏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肖鋼表示,在具體服務大的項目過程當中,會運用一些創新的技術和監管允許的投資的工具,通過與券商、信托、基金等合作,把項目服務到位。

“相對於京津冀地區這麽大的融資需求,光靠我們表內外是實現不了的。”肖鋼表示,在產品創新和同業渠道能夠運用的過程中,該行還通過直接融資工具、發債等業務,優先支持京津冀地區的項目。

今年4月,天津自貿區掛牌,華夏銀行第一批設立天津自貿區分行。“希望通過自貿區分行來引進境外低成本的資金,因為現在境外的資金至少比國內低兩個百分點,自貿區分行就是我們為這個地區嫁接境外資金的一個橋梁。”黃金老說。

與此同時,作為銀行表內資產的補充,華夏銀行還在今年推出了碧水藍天產業基金。

“最低限額是50億,如果是50億不夠,分兩期,第一期50億,第二期我們再加到100億,也就是50億到100億服務京津冀地方的環境產業發展。” 華夏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許明透露。

在基金投資運作方式上,許明介紹,主要是債權和股權結合的方式。具體方式根據企業需求和項目風險控制的要求去操作。

嚴防風險 挖掘經濟效益

當前經濟下行,實體經濟和區域風險暴露,銀行業資產質量承壓,各家銀行紛紛收緊鋼貿產業、房地產等傳統領域的項目。

“未來對於商業銀行而言,機遇更多在於我們的風險控制能力。在自身的風險控制能力比較有把握的情況下,如果有更多的客戶和更多的優質的項目,可能對於銀行來說是未來一個很好的發展。”肖鋼說。

正是基於此,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華夏銀行將優質項目鎖定在四個領域。黃金老介紹,該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信貸資源主要投向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遷移和科技創新等。

知所周知,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的項目投資周期長、見效慢、回報低,商業銀行如何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保證經濟效益?

在華夏銀行個人業務部總經理王耀增看來,要綜合評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除了有參與區域的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之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其實在人,服務於京津冀三地的一億多人口,也是國家戰略的一個基本立足點。

由此撬動的個人業務增量不容小覷。據其介紹,去年9月底發行的京津冀協同卡,目前發行數量26萬張。以此為載體,華夏銀行提出“協同發展京津冀,三地互通如同城”,打造服務三地居民的“大同城”金融服務圈的構架也逐漸清晰——即三地的異地客戶可以享受到與同城客戶完全相同的金融服務,包括免收系統內異地櫃臺及ATM存款、取款、轉賬等多項手續費,以及異地解掛、異地強行改密等,預計將進一步方便三地流動客戶異地辦理業務,給銀行帶來商業價值。

在貸款方面,今年350億元貸款不僅涉及大型項目,也包含中小企業融資。黃金老介紹,貸款利率整體水平隨行就市,因為目前全國資金價格窪地並不是京津冀地區,而是在市場競爭更加充分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銀行作為資金的中介,不低於全國市場的利率水平保證了息差收入。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問題是,既然全行重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機遇,是否意味著該地區授信更加便利呢?對此,華夏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部授信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張敏介紹,華夏銀行對任何信貸項目都有嚴格的基本準入標準,當然各區域之間情況不同,會根據當地基本情況有所區別。

特特別是對於商業地產、產能過剩行業,華夏銀行都有比較嚴格的風險管控措施。張敏表示,總行對房地產和產能過剩行業都有總量控制要求,同時引導分行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我行風險控制的需要,扶優限劣,加強內部結構調整。

編輯:孫汝祥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13

網龍(777):網龍全資收購馳聲,線上教育布局發揮協同效應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3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6-5 10:33 編輯

網龍(777):網龍全資收購馳聲,線上教育布局發揮協同效應
作者:馬原,谷馨瑜

6月4日,網龍與國內智慧語音技術提供商蘇州馳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收購協定,將持有馳聲100%的股權。馳聲是國內專註教育產業的智慧語音技術提供商,擁有語音評測、合成、識別、對話管理等核尚技術。網龍通過在遊戲行業多年累積的使用者尚理、及行為資料,布局終身教育領域,並將K12教育作為大力投入的重點領域。網龍可將馳聲的語音測評技術優勢整合到其教育產品中,完善教育生態系統布局,與其在教育的布局發揮協同作用。我們上調網龍線上教育估值至12億美金,除去少數股東權益,我們認為線上教育對網龍的估值貢獻為8.8億美金。另外看好網龍嘗遊業務,爾其是隨著運營商降費提速方案推出,將會利好遊戲業務。因此我們上調網龍遊戲估值,基於15倍2016EPE。上調網龍目標價至34.73港幣,維持長線買入評級。

事件:6月4日,網龍與國內智慧語音技術提供商蘇州馳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收購協定,將持有馳聲100%的股權。
馳聲是國內專註教育產業的智慧語音技術提供商,前身是蘇州思必馳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劍橋大學的全套智慧語音技術體系,擁有培訓、教育軟體、出版、線上社區、考試服務、學習機等行業的大量客戶,為其提供語音解決方案。馳聲擁有語音評測、合成、識別、對話管理等核尚技術,客戶來自128個國家及地區,合作夥伴包括新東方、學而思、環球雅思、外研社等。

網龍通過在遊戲行業多年累積的使用者尚理、及行為資料,布局終身教育領域,並將K12教育作為大力投入的重點領域。從視郿、運營、經驗等方面,看好網龍的線上教育模式:1)網龍的線上教育布局終身教育系統,意圖構建一個涵蓋學生、家長,涉及課前、課中、課後,將多個解決方案集成於一體的模式;2)3000名員工,多年在網路遊戲,以及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成功運營經驗,對於教育的運營和推廣是很好的保證。3)多年的移動互聯網和網遊針對地都是年輕的用戶,和學生,對這些人群的行為習慣有較好的把握力。

收購馳聲發揮協同效應。網龍可將馳聲的語音測評技術優勢整合到其教育產品中,完善教育生態系統布局,與其在教育的布局發揮協同作用。具備語音交互功能的智慧設備,伴隨著人工智慧語音技術的發展,未來有希望實現語音辨識、語意理解以及人機對話一體化,實現人機互動式教學,包括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提高用戶體驗,並帶來線上教育的重大變革。

我們上調網龍線上教育估值至12億美金,除去少數股東權益,我們認為線上教育對網龍的估值貢獻為8.8億美金。另外看好網龍嘗遊業務,爾其是隨著運營商降費提速方案推出,將會利好遊戲業務。因此我們上調網龍遊戲估值,基於15倍2016EPE。上調網龍目標價至34.73港幣,維持長線買入評級。(來源:交銀國際)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轉載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