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王雅媛


2009-02-17  OrientalDaily





近日聽到一名女士有關於一隻股票及一個基金的言論:「都唔知道個基金係度搞咩?上午個市升得好好哋時,高位又唔見佢出來沽貨。?家大市回了那麼多,才低位不停沽。一定係為了壓低股價,唔俾佢升。」其實,這類的說話,Victoria已不是第一次聽見。

很多投資者都有一個錯誤的想法,便是認為基金神通廣大,一定是低位買貨,高位沽貨的人。

近日創科(669)升勢非常強勁,其主要機構性投資者OZManagement(簡稱OZM)持續在減持,有專家將之視為沽貨訊號,叫持有創科的投資者應 該跟着沽貨。沽貨理由似乎言之成理,相信持有創科的投資者看完這單新聞後,亦會選擇沽貨。但是只要多看一些OZM之前的買賣記錄資料,大家則會發現其實跟 着基金行事,不一定是好事。

OZM去年三月至八月期間曾增持創科,增持平均價介乎六元九角至七元五角不等。如果當時你跟着它買,那麼你現在手上的創科還要輸一半。○九年創科最低價為 一元五角左右,根據證監會之前的公佈,OZM曾於今年一月二日沽出約一千四百四十四萬股創科,平均每股作價便是一元五角左右。股票市場根本是一個差之毫 釐,謬以千里的地方。影響它的因素每天都在變,其實基金跟我們一樣,也是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的。(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45

縱然遇到千里馬


2010-10-11  TCM




管理多年,授權是我仍在學習的課 題。最近,我統計自己過去一年簽核的公文數量有多少?答案是:一千一百五十九件。為何是一千一百五十九件?不是更多,或再少?

統計的目的在於我想將公文分類,進行再次的授權。我是亦勤亦懶之人,勤來自於本性的懶。我很怕源頭沒搞清楚狀況而授權,日後出問題要費更多時間收拾善後, 對於簽字必須負責這事,我的警覺算高。接執行長半年後,逐漸的,當我更了解每位部屬批公文的習慣、每一份簽呈我能給予意見的貢獻有多大、簽呈的規律性與共 通性後,我做了第一次授權,公文數量減少四分之一。再過半年,最近,我思考再進一步的授權。

這些年,我觀察許多人的授權作風,將之分成四種象限:懂而授權、不懂而授權;懂而不授權、不懂又不授權。

第一個象限「懂而授權」,這是高段。權力能放,也知道如何收,收放自如,自然老練。不過,難啊。

第二個象限「不懂而授權」,這叫做偷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然老闆不懂也又不管,部屬自然掌大旗。權力一旦下放也就難收,船要開到哪,也不是船長能決 定。這樣的主管常見的方式就是討好式的管理,不敢當壞人,我稱之為「被綁架式管理」。

必須澄清的是「不會做」與「看不懂」是兩種層次,不能混為一談。主管不會做部屬能做之事,非常合理,也很好,表示組織內的人才有差異化。但「看不懂」叫做 不識貨,縱然遇到千里馬也難為其所用。

第三個象限「懂而不授權」,這叫「累死將軍,閒了三軍」。這種主管是事事不放心,部屬總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老是長不大,於是他的組織也大不了。優點是, 雖然組織大不了,但是也不至於出紕漏。

第四個象限「不懂又不授權」,這就不消多說,不但累死自己也拖垮大家。最弔詭與最危險的是,哈,我還從沒碰到有主管認為自己如此。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當主管時,我的老闆就提醒我要認真修授權學分。授權確實,才有可能穩當的擴大管理幅度。這二十年來,我觀察過形形色色的主管,其快樂與 成就感指數,多與授權的成熟度有關。這是一門似易實難的功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00

巴菲特和王传福:最完美的伯乐与千里马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0-18/3MMDAwMDIwMTM3Mg.html

2008年9月26日,当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混乱时,巴菲特宣布投资2.3亿美元持有比亚迪10%的股权。巴菲特与王传福渊源也正来自于此,说到底,他们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

在 见到王传福之前,巴菲特就已经对他深有耳闻。2008年初,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向巴菲特极力推荐王传福,芒格认为王传福“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 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于是,巴菲特委托大卫·索科尔专程飞往中国实地考察比亚迪。除 了考察到信息,索科尔带回来的依旧是对王传福的称赞,他告诉巴菲特:“这家伙(王传福)很有魅力,你一定要见见他。”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保守而传统,但在此之后,巴菲特终于决定投资比亚迪。

然而,让巴菲特感到意外的是,他第一次提出的入股20%竟然以失败告终,为此,他曾抱怨王传福:“中国人很伟大,现在竟然有中国公司拒绝让我入股。”但他此后也承认,押注比亚迪更大的理由是其创建者兼董事长王传福,而非该公司的产品。

王 传福曾告诉媒体,在巴菲特这次访华之前,两人曾有过三四次会面。在美国,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两个传奇人物第一次碰面。巴菲特在会议上与王传福就比亚迪的 技术发展做了相关的询问,王传福给出的回答让巴菲特相当满意。这次交谈王传福给巴菲特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巴菲特坦承自己不了解汽车工作原理,但他相信 投资比亚迪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他称赞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

在这次巴菲特的访华之行中,王传福包机往返接送巴菲特一行,预计耗资数百万 人民币。虽然巴菲特是经人推荐才认识了王传福,但直到目前为止,二人合作得天衣无缝。巴菲特在比亚迪的投资已经为自己带来不菲的收益,而王传福也借着巴菲 特的东风,一路看涨比亚迪股价,一时之间成为中国首富。而巴菲特的“金字招牌”,更是让比亚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从这点来看,王 传福可谓是名利双收。

巴菲特与芒格:

最成功的投资组合

“股神”巴菲特在比亚迪晚宴上祝酒词的第一句话是:“许多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叫查理·芒格的人,从那时候到现在我们就成为了特别好的朋友。”巴菲特和芒格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一直是投资界的美谈。

芒 格与巴菲特的相遇极具戏剧性。1959年,在朋友的一次家庭晚宴上这两位21世纪最杰出的投资大师相会了。当时,巴菲特才29岁,芒格35岁。当时的巴菲 特正在寻找一个投资伙伴,巴菲特这么评价芒格:“他懂得内在规律,能比常人更迅速准确地分析和评价任何一桩买卖,是一个完美的合作者。查理把我推向了另一 个方向,这是他思想的力量,他拓展了我的视野。”

1978年芒格正式出任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巴菲特与芒格这对黄金搭档创造了有史 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在过去40年里,伯克希尔以年均24%的增速突飞猛进,目前市值已接近1300亿美元,拥有并运营着超过65家企业。巴菲特对芒格 十分信任:“一旦我出现任何不测,查理·芒格将马上执掌伯克夏公司的帅印。”

巴菲特与盖茨:

最铁的忘年交

巴菲特和盖茨是忘年交,两人相差25岁。

55 岁的盖茨与80岁的巴菲特之间19年的情谊说起来要归功于盖茨的母亲。盖茨和巴菲特以前并不认识。1991年7月,盖茨的母亲打电话让他去参加一个西雅图 地区的社交活动,有巴菲特参加。盖茨本不愿意去,他认为去了可能也就说上两三句话,然而那天他们愉快地谈论了几个小时。几天以后巴菲特买了盖茨推荐的微软 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股票,至今他还保留着这些股票。

虽然年纪相差较大,但这并不妨碍巴菲特和盖茨有很多共同的爱好。他们都不在乎自己的穿着 仪表,也从不摆亿万富翁的架子,巴菲特说,“我们并不成为人们想像中有钱人的样子。”不过他们最大的相同点应该是两人对财富的态度,2006年6月25 日,巴菲特宣布把300多亿美元捐献给盖茨基金会就证明了这一点,使得该基金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之一。把一生的巨额所得用于这样长期的慈善投资, 足以看出他对盖茨的了解和信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93

中國環保鬥士馬軍用數據鐵證踢爆汙染惡行 十八個月千里調查 他讓傲慢蘋果低頭

2012-02-27  TWM




是誰讓蘋果公司放下傲慢的態度,願意公開一五六家供應商名單?是誰讓蘋果願意敞開供應鏈的大門,接受第三方單位檢查? 馬軍,這位曾入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一百人的靦腆中年男子,寫下中國環保史的新頁!

撰文‧翁書婷

「如果你知道你最愛的iPhone和iPad是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中生產,你會瞬間反胃!」二月九日,紐約曼哈頓一家蘋果專賣店前,聚集大批民眾,他們一邊 手拿傳單,一邊大聲喊著。「我們已經握有二十五萬份的請願書……給我們心安的iPhone 5。」最後Change.org與SumOfUs兩大環保組織代表順利向專賣店店長遞交請願書。

美國輿論近來強烈質疑蘋果靠血汗工廠賺取暴利,迫使蘋果執行長庫克(Timothy D. Cook)打破沉默說,「我們會關心每一位工人,確保他的工作環境安全。」並同意接受公平勞工協會(FLA)對旗下數百家中國代工廠進行查廠。

他,扶助弱勢揭蘋果供應鏈製程毒害工人不過很少人知道,在背後推倒第一片骨牌,造成輿論巨大連鎖反應,逼迫蘋果讓步的,不是近日寫出蘋果「中國勞工用性命 鑄造iPad」的《紐約時報》記者,也不是抗議的兩大美國環保組織,而是被美國《時代》雜誌選入「二○○六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來自中國北京的環保鬥 士──馬軍。

是他透過長達一年半的深入調查,兩份報告、六次談判,讓蘋果放下傲慢、拋棄祕密,公開一五六家供應廠商名單。

「我走不動,也失去了跑的能力,連小跑也跑不動,被同事輕輕一推就狠狠地摔在地上,很痛苦!(過幾天就除夕了)我不知道怎麼過這個年……。」住在中國蘇州 市醫院裡的十九歲女工小詹,向馬軍透露自己的病痛。憶起這名女孩,馬軍的聲音還有點哽咽,「我內心是很震撼的,十九歲花樣年華,應該是蹦蹦跳跳的年紀。」 場景轉換到中國昆山市同心村,十幾位中老年婦女,手上拿著裝滿汙水的飲料瓶,走在馬軍面前,突然一起跪下,「求求你們幫幫我們,幫幫我們老百姓。」得到胃 癌並且切除胃部的老婦,淚流滿面哀求。

當大家都沉醉在蘋果魔力之中時,這兩個受害案例卻在馬軍去年《蘋果的另一面》調查報告中細聲啜泣,由馬軍領頭,結合五家環保組織,暗訪二十七家蘋果供應鏈 中的工廠,其中還有五家為台廠,揭發一連串排放汙染、製程毒害工人的驚人案例。

報告公布後,馬軍期盼蘋果能出面解決,但就像丟石頭進了井裡,「蘋果連信有沒有收到都沒回應。」他不滿地說,賈伯斯對此事毫不在乎,繼續維持不公開供應鏈 的「祕密」文化,自信地認為,「我們做得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公司都來得多。」面對傲慢的巨人,馬軍沒有放棄,他依舊早出晚歸,默默踏遍華北、華南、華東代 工廠,接觸六、七十位勞工,並蒐集汙染數據,拍照製圖建檔,他沒有飛到美國總部抗議,也沒有發動大規模抗爭,「謀定而後動」等待好時機。果然在半年後第二 份報告發表後引起關注,一張張衛星定位照和第三方汙染檢測報告,引發國際媒體熱烈回響。

這次馬軍終於敲開蘋果談判大門,去年九月的前兩次談判,他只能見到供應鏈中級主管,蘋果依舊抗拒改善供應鏈,直到十月底的第三次談判,終於有了爆炸性進 展。

美國總部會議室裡,空氣凝結,蘋果高級副總裁與副總裁面色凝重,質疑著馬軍,「你這份報告的可信度在哪裡?」馬軍沒有動怒,手比電腦,他聲音拉大,耐心解 釋數據來源。他手上握著花費十年累積的十萬筆龐大資料庫數據,獲得蘋果百分之百的信任,是他最有威力的武器,加上將近兩年的現場深入調查,當場讓蘋果無話 可說,經過六次的談判後,蘋果終於同意公開供應鏈,並讓第三方機構檢查。

「他握有汙染數據庫,這是鐵證,不然如此巨大的跨國公司不可能會讓步,就是他立下這汗馬功勞。」中國環保人士李波分析。

他,奔波全國點出問題 更親身找出答案這位外表謙和,說話輕聲細語的「環保鬥士」是什麼樣的人?他如何走上這條路?

今年四十四歲的馬軍,青島人,從事環保運動超過十年。對海外媒體來說,馬軍還是個陌生的名字,不過對許多違規的中國企業來說,馬軍是令人害怕的名字。他的 汙染資料庫中收錄中國三十一個省、十萬件的空氣汙染與水汙染違規紀錄,只要輸入企業名稱、地點、汙染事項,檢測資料一一現形,累計已舉發四萬家違規企業。

談起資料蒐集的辛苦,馬軍只淡淡地說「不足為外人道」,他帶著十人的簡易調查團隊,總是太陽出來前出門,月亮出來後回家,十年如一日,奔波全中國調查汙染 源,以及為受害者發聲。

有一次在雲貴高原上,馬軍還因為高山症發作,差點喪命。各方勢力的威脅利誘十年來更是沒有斷過,這些馬軍都挺過來,但他都不願多談,主要是擔心家人的安 危。李波透露,「常有人傳個口信,用一些黑手段,或是託人送個禮,講講人情。」環保人士在中國受到的壓力,外人難以想像。

踏上環保這條路,是立志當記者的馬軍從未想到的。一九九二年畢業於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新聞系的馬軍,隔年進入香港《南華早報》擔任研究員。「一九九八年長江 大洪水讓房屋全毀,屍體遍布。」震撼的畫面讓他決定走訪中國,橫跨千里,將調查集結成《中國水危機》一書,成為中國環保調查第一人。

「書一寫完,環保成了我卸不掉的包袱。」馬軍感嘆地說,問題揭發後,他發現沒有辦法拋下問題不找去答案,於是毅然辭去了研究員工作,開始環保志工的生涯。

馬軍的努力不只受到中國社會的推崇,○六年,馬軍的名字與中國總理溫家寶、知名導演李安並列,他們都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二○○六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 人」「如果把馬軍的人像和籃球明星姚明、女明星章子怡的人像一起擺在北京街頭,肯定沒有人認出他,但馬軍的影響力卻不小於這些明星。」《時代》雜誌如此形 容。

而馬軍默默揭發上萬家工廠汙染的事蹟,更讓他在○九年榮獲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麥格賽賽獎。

「別人總把鬥士名稱加在我身上,但我不是,我只是個凡人。」相較一般環保人士,頭綁黃布條,手握麥克風大聲帶領人群抗議,用身體衝撞引起社會注意的「大鳴 大放」,馬軍溫文儒雅,說起話來輕聲客氣,笑起來像個靦腆的大男孩,但他永不放棄的堅持,自有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

他,以理服人不當企業敵人 用耐心說服在調查現場、協商談判桌上,馬軍都不是最大聲、最激動的那一位,他的目標是改善中國日益汙染的環境,幫助弱勢的被害人。因為目標明確,所以更能 以理服人,他只是低調默默地做事,「馬軍反倒像個書生。」中國知名環保人士馮永鋒說。

馬軍雖然個性溫文儒雅,但手上總是握有致命汙染證據。「從環保局有違規紀錄的企業開始舉發,加上長年現場拍照蒐證,工廠要自行舉證沒有汙染才行,要否認很 難。」馮永鋒談到。不過馬軍強調,「我不是要打倒大企業、打倒品牌,而是從雙方互信的友好點出發。」馬軍說,這是他能說服蘋果的祕訣。

馬軍不做企業的敵人,反而像個父親,在一次又一次的循循善誘中,說服企業注重環保,「他囉哩囉嗦的東西可以講個幾萬遍。」馮永鋒形容。馬軍就是能讓被點名 的廠商心服口服,連蘋果都敵不過馬軍的碎碎念功力,甚至還在改善後,放下傲慢的身段跑來問他,「我們已經有改善了,為什麼還是在你的報告中最後一名?」這 位連蘋果都要向他低頭的環保鬥士,永遠都在為中國的環保拚命,「當然我也會有疲乏的時候,但是只要到郊外走一走,看到美麗江山,就會像電池充好電一樣,每 次都提醒我,再加緊腳步。」蘋果受檢只是他的里程碑,他希望有一天汙染能在中國絕跡。

馬軍

出生:1968年

現職: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經歷:《南華早報》研究員學歷:北京國際關係學院新聞系

成績:

1999年 發表《中國水危機》2006年 製作中國水汙染地圖,入選《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09年 獲麥格賽賽獎2011年 踢爆蘋果供應鏈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6

老闆篇 》潤泰集團總裁挑千里馬的私房祕法 尹衍樑:會頂撞的人才是擴張型戰將


2012-6-18  TWM




管理全球約二十三萬名員工,企業王國遍及兩岸三地的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他坐鎮台灣,卻能號令天下,靠的就是一批能征善戰的將才。

他將人才分為四品,這些人要如何選?如何用?

口述‧尹衍樑 整理‧燕珍宜我時時刻刻都在看人。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人,企業的「企」,把人拿掉就是停止的「止」。企業拿掉人,就什麼都沒了,剩下破大樓、破電腦和車子而已!總之,企業主體就是人,企業沒有人,就會停止、關閉。

因此,經營者的工作就是要會識人、用人,且樂於被人所用。用人要得其所,否則企業就會衰敗,就跟國家一樣。

有一個故事,國王與聖人,曾經有一段對話。國王問聖人:「我喜歡美食會導致亡國嗎?」聖人回答:「吃喝不會亡國。」國王又問聖人,「我愛女色會亡國嗎?」 聖人回答:「好色不會亡國。」國王問聖人,「那如何才會亡國?」聖人回答:「不知人才在哪會亡國;知道人才在哪不用也會亡國;用了人才卻不得其所會亡 國。」很多經營者抱怨沒有人才,其實問題是出在他把人才當奴才一樣看待、使用,犯了「不知人才在哪」的錯。其實,千里馬滿街跑,但伯樂很少。因此,經營者 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找到千里馬,然後,讓他能夠盡情奔跑、發揮。

好的千里馬,有兩件事最重要:一、對內是操守;二、對外是能力。沒有操守,根本不用談能力。

說謊就是犯天條 能力再強也開除最基本的品德操守,可從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看出端倪。此外,恭、寬、信、敏、惠等五種品德,應用在公司治理或職場上,就是謙恭地對待顧客、 股東與供應商,寬厚地對待員工,時時以誠信為本,反應敏銳、做事才能顯出成效,待人慈惠,別人就願意為你做事。

只有具備良好操守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與敬重,才能有舞台盡情發揮才能。品德操守不好的人,無法被人信賴,沒有經營者會聘用一個自己無法信任的人。

五種品德中,又以誠信最為重要。在我們公司,如果說謊作假,就是犯了天條,包括善意的謊言。因為一旦說了假話,就要不斷的圓謊,以至於不知哪一句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很浪費彼此的時間與力氣。因此我們都要用真面目示人,錯的可以改,但絕不能講假話!

此外,金錢是對品德操守最好的觀察點,看他處理金錢清不清楚。做大事的人,帳一定要清楚。我有這樣的例子,金錢不清楚,即便他能力再強,我也會請他走,偷工減料、撒謊,就是開除。

我找的千里馬,要對工作有熱忱,真心誠懇、配合度最高、最願意奉獻心力,不管給多少錢,都盡心盡力工作的人。

我自己每天六點十五分進辦公室開第一堂會,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我快樂得不得了。我休假超過三天,就會很想趕快回來工作。我對工作的熱情來自我對人生的熱情,我最怕的就是淡漠的態度,凡是有大成就的人,無不是熱情洋溢的人!

任何工作皆機遇 懂得感恩能吸貴人如果員工覺得工作是一種負擔、犧牲,甚至是「賣身」,「公司付我多少錢我做多少事」,老是抱持「賣身」的想法,最後就真的會讓自己變成只有那個薪水的價值。

像我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三百元,我還是全力以赴,沒有去計較錢,我認為工作就是機遇,機遇就是福源,就是福氣的來源,如果你把工作推掉,或者放棄幫助別人的機會,就如同你把自己的福氣推掉一樣。

我有一位長輩,年輕時在郵輪工作,薪水、小費很高,是一般社會新鮮人的三、四倍;但是,工作十年後,他的朋友們可能都已經當上總經理、甚至老闆,他卻仍然只是服務生。

因此,我希望年輕的朋友,不要太注意眼前的利益,要注意長期、未來的發展空間,把頭抬起來,年輕的時候辛苦一點,倒吃甘蔗,才是人生,不要老來後悔。

另外,要有正面思考的能力,吸引正向能量、不要壞的。感恩就是一種正面思考,要抱持感恩的心,很多人得不到別人幫助,就是因為他不懂得感恩。感恩會吸引更多幫助和福氣,最終來講就是「種因得果」。

抱怨是負向的能量,使你聚焦在你不要的事情上面。如果你擔憂、恐懼,就會吸引更多的擔憂和恐懼。

我們通常都希望別人先給我們機會,其實好的機會是要自己先「修身以待天命」。一個負面思考、態度不良的人,機遇對他是沒有用的,只有勤奮、積極、正面思考的人,才能將機遇變成真正的機會。簡言之,態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

同仁與公司都需要有不斷充實自我,才能成長進步。我栽培同仁的方式,就是允許他們做錯事,犯錯是最好的學習。我一生都是利用犯錯來學習,我犯了比任何人更多的錯,但我會從中記取教訓,避免重複的錯誤,絕不在相同的地方跌倒第二次。

有話就要直接講 懂溝通才是好夥伴除了品德操守、能力外,良好的溝通,也很重要。能夠幫助彼此充分掌握資源、了解狀況,討論就是良好的溝通。溝通不是要舌粲蓮花,我對很會 講話的人,反而會有戒心,我比較喜歡平心論事之人。自由討論是最直接的方法,如果我們之間不能討論,就很難成為好的工作夥伴。

還有,像是不能團隊合作、學問太高、自視甚高、不能向別人低頭的人,也不能用。常常學歷愈高,病徵愈嚴重。例如,脊椎骨鈣化症:不能跟別人認錯,也無法跟 別人低頭。四肢不勤症:人變得很懶惰,又沒有容人的肚量,也沒有承擔風險的肩膀,還失去偉大的創意,這都是失敗的教育把人塑造成這樣。

此外,如果有人常常job(工作)換來換去,我也不太願意用他。那種跳躍式的游牧民族,太容易轉換目標,做兩個月就跑掉了,定力不好。年輕人找job一定要很慎重,要認定這個job是將來career(事業)的一部分,這樣能量與經驗才能夠累積。

總而言之,企業經營需要四種人才:「 鎮山之虎」、「叼肉的狼」、「保護的傘」、「看門的狗」。每位同仁要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人,經營者則要能夠分辨夥伴是屬於哪一類型的人才。例如,會頂撞 你、質疑你的、會提問題、會倒過來要求你的,通常就是「叼肉的狼」,這種人會幫公司帶進利潤與擴張,就應該好好重用。

《韓非子.八經》有言:「下君盡己之力,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最差的經營者,認為員工都是笨蛋,事必躬親,把自己累得半死。最有智慧的經營者, 則是找來千里馬或叼肉的狼,發展團隊並且敬重、信賴、授權,加上良好溝通,及時予以協助,讓他們盡情發揮,並適時獎勵,分享成功的果實,公司自然就會愈來 愈壯大!

尹衍樑

出生:1950年

現職:潤泰集團總裁

經歷:潤泰紡織負責人、台大土木系教授學歷: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博士

最討厭的NG行為

1.太常換工作、跳躍式的游牧民族,穩定性不夠。

2.舌粲蓮花、很會講話、揣摩上意,不值得信任。

3.不能團隊合作、自視甚高、不能向別人低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1

找千里馬何必花大錢——論人才(二)


2012-9-3  TCW



如果股市只有「好」與「壞」兩檔股票,好股票代表市場認為未來會賺很多,壞股票代表市場認為未來賺很少,你會選哪種股票?

這是價格理論大師阿爾欽(Armen A. Alchian),在其著作《交易與生產》(Exchange and Production)裡提出的問題。阿爾欽給的答案是:兩種股票其實一樣值得買。

原因很簡單:若好股票早被市場預期未來會賺很多,那麼它當下價格就會立刻反映這個事實,因為人們爭相買好股票,該股票價格就被推高,一直推高到完全反映這個好股票未來較高的報酬為止。反之,壞股票無人問津,價格就會下跌,一直跌到該股票已完全反映它未來較低的報酬為止。

因此,你買市場認為的好股票,雖然預期未來賺很多,但你現在要買進它所花的錢也多;若你買市場認為的壞股票,雖然預期未來賺較少,但是你現在要買進它所花的錢也較少。

不考慮風險,兩種股票最後的報酬率是一樣的。若兩者報酬率不一樣,那無所不在的競爭,會立刻把這兩種股票價格推高或壓低,直到兩者報酬率趨於一致為止。

股票如此,人才也一樣。有些專家認為,政府應花大錢把那些好人才從國外挖回來。但若這個好人才早已被市場認識,他的價格就已反映其未來能創造的價值。就投資報酬率來講,花大錢買好人才,不見得會比花小錢用普通人才好。

若 要讓好人才發揮比普通人才更高的報酬率,那麼除非我們在市場還沒認識到好人才價值前,就搶先在他身上下注,之後這個好人才創造出比市場預期更高的價值,他 的價格立刻被推高,我們因為提早在他身上下注,就賺到了先見之明的超額報酬。後來搶著雇用這個好人才的後進者,賺的不過是正常報酬而已。

例如,過去林書豪的價值還沒有被市場認清時,他的身價並不高,但當林書豪創造超乎市場預期的價值後,他的價格在競爭下立刻上漲,休士頓火箭隊後來花大錢標下他,賺的只是正常報酬而已。

真正在林書豪身上賺到超額報酬的人,是那些早在林書豪價值還沒被市場認清前,就已在他身上下注的人,這些有先見之明者,賺的正是超額報酬。

因 此,與其花大錢追逐那些公認的好人才,不如想想怎麼提早發掘那些被眾人低估的人才?事實上這件事由市場來做最好。因為一個有效率、能讓人才價值迅速體現的 市場,就能鼓勵伯樂四處尋找可能的「千里馬」,伯樂能因此賺到超額報酬,他們就有動機去找出更多千里馬。因此,與其寄望政府培養人才,不如去除那些不利於 人才在市場體現價值的行政干預,讓每個人有動機去找到更多被低估的好人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953

伯樂難尋?千里馬難遇?


2013-05-06  TCW  
 

 

最重回學校讀書,修習「策略人才管理」。這是我一直希望系統性研究的主題,在李瑞華教授的「收留」下,得償宿願。

工作上,主管們的共同苦惱是人才難求。課堂上,從韓愈的「馬說」,拋出耐人尋思的問題:「伯樂難尋?還是千里馬難遇?」韓愈認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一匹再有天分的馬如果總是沒被餵飽,哪有力氣跑遠,更別說奔馳千里。他感嘆,世上有很多千里馬未被辨識,沒被差別對待,埋沒於平庸的馬夫手中,平凡一生。平庸的馬夫錯失好馬而不自知,卻高喊:「天下無馬」。究竟真如此,還是自己不識貨。「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說」如暮鼓晨鐘。韓愈雖然將自己的不得志寄情於文,行章已千古,但放到現代管理上,字字珠璣,罵到痛處,也罵得每一個老闆心驚膽跳。原來,找不到人才的隱藏性問題在於:我們錯過人才,而不自知。誰不想成為伯樂,誰願意變成「平庸馬夫」?然而,很多主管是欠於識才能力,卻不自覺。識人,不容易,必須用心,還必須學習技巧,識人之專業、識人之個性、識人之潛力。

「平庸馬夫」的識才問題,長期,甚至會造成組織的負作用。人與馬不同。馬,沒有辦法換老闆;但,人才會移動,是有換東家的能力。

從主管角度,重新讀「馬說」,很有意義;從員工角度,有人可能覺得大快人心,以為找到自己懷才不遇的原因。且慢。殊不知,韓愈懷才不遇,是因為那個年代沒法子換老闆,工作是一輩子,碰到皇帝昏庸也只能認了。現代可不同,少有人是終身職。一個人或許一時懷才不遇,但在求才若渴的年代,豈有終生懷才不遇?千里馬在今日,或許寂寞一時,但不會寂寞一世。唯一的誤會是,唉,以為自己是千里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65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8/blog-post_5.html
話說止凡有機會代表公司的籃球隊參與比賽, 於是近期每逢星期六都會跑步, 操練一下體能, 以免比賽時太力不從心。由於工作多年後, 實在沒有定期運動去保持體能 (只會不定時作運動), 所以初期跑步都感到比較吃力, 不過慢慢來, 反正不是跑步比賽, 讓身體慢慢適應吧。

相信大家在長跑時都有感到吃力而想停下來休息, 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方法克服這個情況呢? 有些人會邊跑邊留心聽著音樂以分散注意力、有些人會保持望向遠方以忘記足下步履、有些人則單靠意志力繼續跑下去, 而我就會用數自己步數的方法, 發覺這個方法對自己相當有效。

數自己步數, 是走一步為1, 一步一步走, 心中就計算著「1, 2, 3, ....., 10」, 而眼睛只看著自己前方5米內的地方, 故意不看遠方。數了 10步又從前開始數下一個10步, 一直數 5個 10步就抬頭看一看遠方。這樣50步50步地走下去, 發覺跑起來沒那麼辛苦, 還能一直跑而沒有停下來。

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公里、10公里的路程就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有時看著目標太遙遠, 而相比之下, 目前的進展好像沒有進展, 心理上自然感到灰心、氣餒。這個道理對追求人生其他目標或投資理財計劃亦一樣, 很多時候, 最終目標太遠大, 走到半路已覺辛苦, 於是沒有了熱誠, 停止了追求。

所以追求人生目標也好, 投資理財目標也好, 不妨好好計劃一下短期目標及中期目標, 定立何為走了「一步」? 何為走了「50步」? 一步一步地走, 走了「50步」就可以「抬頭」看看最終目標, 確認一下方向, 檢視一下進度。

要完成大事, 總難以一步登天, 一步步地慢慢來, 但過程總像長跑一般, 難以維持而想停下來, 上面是個不錯的方法, 大家可以試試看。我也得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人生目標之中, 何為「一步」及「50步」, 共勉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59

老闆如何選擇千里馬的人才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319.html

「所謂優秀,就是你交給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給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史玉柱

對於一家半大不小的公司來說,帶團隊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主管不好培養,而缺乏一支強有力的中層骨幹,就好比一座房子沒有承重牆,倒塌的危險隨時都存在。

但公司要發展,我們不能只感嘆,還得採取行動。在此,我分為兩部分來討論:一個是站在公司角度,談談如何發現和培養一名優秀的主管,一個是站在員工角度,談談如何自我修煉成一名優秀的主管。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能不能遇見一個優秀的主管,也確實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作為老闆,就得時刻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公司裡面的「千里馬」(至少「百里馬」)。那麼,什麼樣的員工具有優秀主管的潛質呢?

首先,要看能不能「遵守制度」,因為主管大小是個「頭兒」,凡是當「頭兒」的,如果本身成為問題和麻煩的製造者,那麼肯定就不配當,就算當了,也是負作用,而且是害群之馬。所以,要不要重用一個人,先看他上班是不是準時、開會是不是積極、培訓是不是積極、加班是不是積極···如果這些都OK,我想一個工作積極的人是值得信賴的,因為這說明他熱愛這份工作,也熱愛這家企業。

其次,要看能不能「做出成績」,如果說第一條「遵守制度」是責任心的最好體現,那麼「做出業績」就是執行力的最好體現。老話說的好:「將熊熊一窩」,如果主管的能力不咋樣,他所帶的團隊就很難做出漂亮的業績,這也是管理寓言中,為什麼說「一隻獅子領導的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隻綿羊領導的一群獅子」的道理。

第三,具備了前面兩條,當主管就算基本合格了,但如果想要讓這個主管更優秀,最好再看看他的「情商高不高」。注意,這裡的情商不是指「兩面三刀」的圓滑,而是指「團結同事,凝聚團隊」的能力,它包括:與部屬、老闆、其他部門的溝通協調能力、能不能經得起別人的批評和誇獎、是不是願意在必要的時候做出一點利益犧牲、面對困難和挑戰是不是依然信心十足、在制度原則面前敢不敢處罰部屬(慈不掌兵)和懂不懂處罰等等。

切記,選拔主管不要指望能夠挑到「沒有缺點、道德模範」的員工,在用人上,我們要客觀看待員工身上的缺點和道德觀,對於一些小缺點和小問題應予以包容,但如果他的缺點嚴重影響了帶隊伍(比如:上班遲到如家常便飯),職業道德突破了公司底線(如:利用公司資源做私單),那麼就算能力再強也不應該選為主管,且除之務快。

如果你有幸挑到了一個優秀的員工當主管,那麼,接下來就是如何你該培養他的問題了。培養一個主管,至少要做好3點:一是思想改造,談到這一點,很多老闆會聯想到「洗腦」,實則誤會大矣,思想改造不是讓你沒事找事將一堆大道理講給員工聽,這樣的效果只會恰得其反,思想改造一定要通過一些事件的發生來實現,這樣他領悟得才深刻,比如:他自己做錯了某件事或做對了某件事,或者公司發生了某件事,這時候你應該趁熱打鐵,及時和他深入交流溝通,先傾聽他的想法和看法,要肯定他正確的想法和看法,也要糾正他不正確的想法和看法,從而讓他的價值觀與公司提倡的漸趨一致;二是提供培訓和鍛鍊機會(比如:公司搞活動可以讓其負責組織),培訓,不僅僅是讓他參加培訓,也讓他去培訓別人,因為「為人老師是一種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從而提升主管「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三是培養他讀書的興趣,可以經常向他推薦一些有益的書籍讓其閱讀,讀書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改進方式,效果或許不會太快,但會很持久。

要發現和培養一名優秀的主管,不可急功近利,我們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按照上面的原則來發現優秀的員工和培養優秀的主管,像螢火蟲總部的中層主管莫不是在公司至少奮鬥2年以上的員工。

接下來,我們從員工自己的角度,來談談要成為優秀的主管,該如何自我修煉。

第一,會幹。「會幹」除了指「掌握做事的技能」,這裡主要還指「肯幹」,肯幹與否由個人的態度決定,因為學本事從來都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個「眼裡有活兒,手腳不值錢(意指「勤快」)」的年輕人,他出人頭地的機會一定比那些投機偷懶的人高出好幾倍,如果不信,看看下面的這個公式,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那些每天只比別人努力一點點的人,5年、10年後卻在成就上把別人甩的那麼遠。

  第二,會說。前面已經說過,當主管需要具備「溝通協調」能力,這就意味著你要懂得怎麼說話,懂得怎麼把自己的意思準確的傳達給對方,就我的經驗,在多數情況下,說話的口氣比說話的內容更能決定溝通的效果,所以,要學會使用正確的口氣來說話。當然,這裡的會說還可以包括「會演講」,演講能力也是可以鍛鍊出來的,只要你去多鍛鍊、多學習優秀演講者的方法。

第三,會寫。「會說」當然還不夠,最好還要「會總結」,如果你能夠把想法寫下來,那就變成了一筆可以傳承的思想財富,也就可以影響更多的人。而且,通過「寫」會讓你的思考更有深度。我認為在一個公司裡面,凡是「能夠標準化和重複發生」的東西都應該總結成書面文檔,比如:業務流程和文檔、服務流程和文檔等。

第四,會想。坦白說,每個人都「會想」,但真正「會思考」的人其實並不多,這需要養成「做事前,先動腦筋」的習慣,如果你在做一件事之前,能夠把這件事的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利弊風險等各個角度都想得很清楚,然後再去做,往往事半功倍。

一旦你有幸當上了主管,那麼,我也送你5個「工作錦囊」——即:優秀主管的5項管理要求。如果你能照此執行,一年以後你的業績沒有增長50%以上,可以讓我請你吃飯。

第一項,督績效。就是每日檢查自己和團隊的「績效考核指標」達成情況,如果當天業績不達標,第二天開晨會就要拿出來和團隊討論,及時解決問題,調整方法;

第二項,做培訓。要每週定期給自己的團隊進行「業務知識、業務流程、工作技巧」等培訓,這些培訓課程既可參考外部課程(比如:螢火蟲總部培訓課程),也可以根據工作實踐經驗自己設計(我相當鼓勵這麼做),這也是我在前文要求主管要「會寫」的原因;

第三項,搞氣氛。因為團隊的士氣往往會決定團隊的執行力,一個士氣高漲的團隊總是更能夠取得好業績,像螢火蟲總部各部門的「每日晨會」,主管都會要求大家一起喊喊部門的工作口號,雖然這件事看起來很小兒科,但卻是一種很有效的自我激勵,因為一天的工作情緒釋放開了。除此以外,我們也可以為部門設置一些物質激勵,比如:本月部門毛利突破X萬元,就由公司出經費請大家一起唱歌吃飯泡溫泉happy一下等等。

第四項,培骨幹。公司要想發展得快,骨幹當然越多越好,所以,不能只靠老闆一個人當伯樂,主管也要當伯樂,而且主管天天與大家在一起,有時候比老闆更容易發現誰是「千里馬」。這多少要求主管具有較大的器量,願意去幫助公司發現和培養的「千里馬」。對於這種主管,我一貫鼓勵老闆好好重用,給他加薪,甚至把他發展為公司的合夥人,給予股份。

第五項,理流程。公司做得再大,其業務流程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而主管往往都是從一線提拔起來的,對業務流程是不是合理有著切身的感受,因此,如果能夠幫助公司理順業務流程,建立一個標準化和信息化的業務流程管理,從而降低人為錯誤,提高工作效率,那對提升企業效益將有很大的幫助。在螢火蟲總部,所有部門主管都會自覺的關注業務流程當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後向公司提出改進建議,整合到IT-SMS裡面去。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主管,沒有捷徑可走,我們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按照上面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一步一步按照上面的方法來實踐。

優秀,從相信自己開始——不斷要求自己優秀,你將養成優秀的習慣,成為優秀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54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2014-08-04  TCW  
 

 

老子》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合抱的大木,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九層的高台,是從泥土堆積起來;千里的距離,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一般人做事,常在快成功時才遭失敗,審慎面對事情的結束,要像開始一般慎重,就不會失敗。

老子的這一段話,是強調人要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走出來,要想完成偉大的工業,要耐得住孤寂,從最基層開始。

我初中時,學乒乓球,同學中有人乒乓球打得極好,我也想和他一樣,所以也嘗試努力學習了一段時間,可是我沒耐性從最基本的推擋、發球學起,卻急著下場對戰,也急著學殺球,其結果當然不會好,球技沒進步,一直停留在隨手玩一玩的階段。

高中時學圍棋,當時有幾個同學都和我一樣從初學開始。在上課時,用白紙畫出十九格的圍棋盤,然後用鉛筆在上面下棋,下完一手,再偷偷給對方,他下另一手,也偷偷傳回來,我只學會初步的規則,就急著和同學實際對抗。

剛開始,和同學互有輸贏,勢均力敵。可是慢慢的我開始輸多贏少,最後,我完全不是同學的對手。

我追究原因,我下圍棋純好玩,不學定石,不推演死活題,也不研究名家的棋譜,自然永遠停在原地,毫無進步。而我的同學不一樣,不但去參加圍棋社團,而且學定石、學官子,研究死活題。我倆此消彼長,成果完全不一樣。

從桌球到圍棋,我一事無成的原因無他,我不願從細微開始、不願學習無聊的基本動作,也不願一步一步的練習,因此,儘管學的時間很長,到現在我的圍棋水準,一直停留在入門的初學階段。

我們常常羨慕別人有輝煌的成就,而不免有志一同,心嚮往之,只是永遠無法企及。我們永遠只看到結果,而看不到背後艱苦的學習過程,也不知道要從頭開始,一步一步的學習、練習。

而就算知道要從頭開始,一步一步的學習,我們也這樣照著做,只是我們通常敵不過時間歲月的折磨,少則一週、一個月,長則一年、兩年,終究無法持之以恆而半途而廢,一切努力,化為烏有。

就算堅持到最後,也可能在最後關頭失手,我們唯有秉持開始時的認真態度,慎終如始,才能免於失敗。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blog

何飛鵬粉絲團:www.facebook.com/hofeipe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