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DR新秀︾ 洪聰進深耕中國十七年 聖馬丁拚出全球第四大機上盒廠


今周刊



一位黑手老闆洪聰進,一位頂著「女郭台銘」封號的執行長陳美惠,搭配德國來的技術長法蘭克,及從未賣過一張股票的原始股東強力支持,打造出全球第四大機上盒廠||聖馬丁,擠上TDR列車,高喊﹁鮭魚返鄉﹂了!

撰文‧賴筱凡

拿著自家的機上盒(Set-top Box,STB),即將返台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的聖馬丁董事長洪聰進感性地說,「我現在算是衣錦還鄉了。」因為打從一九九二年洪聰進到大陸拓展版圖到現在,即使○五年在香港掛牌上市,聖馬丁始終都在海外飄泊,直到今年證交所鼓勵台商返台發行TDR,聖馬丁才真正落葉歸根。

談到從台灣起家,赴大陸設廠、開拓歐洲市場,到回台掛牌,洪聰進感性地兩度哽咽,不是因為他創業的歷程比較辛酸,也不是他大陸設廠比較辛苦,而是出身台南鄉下的他,等到衣錦榮歸這一刻,他等了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前,他帶著妻子,也是聖馬丁現任執行長的陳美惠,加上政大企管系的學弟王耀祖(聖馬丁財務長),從三人小公司,做到現在三五○○名員工的規模,不管是在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甚至就連北非、杜拜都能看到聖馬丁機上盒的蹤跡。

生產電纜接頭起家

政大企管當黑手學開模

聖馬丁成立初期,是以生產有線電視電纜接頭起家,一般人都會很好奇,政大企管系出身的洪聰進,怎麼會懂得這些開模技術,「這些都是我在工廠打工學來的。」農村出身的洪聰進,小時農忙得下田幫忙,長大念書難有充足的經濟支援。所以從他踏進大學的那一刻起,每一餐、每一本書錢、每學期的學費,都是領清寒獎學金跟打工賺來。

別人當家教賺零用錢,洪聰進則是選擇到北縣汐止姊夫開的工廠打工掙生活費,就連進了工廠,也不是做文書處理,而是蹲在師傅旁邊,學著如何顧機器。

這一顧卻讓他顧出一身開模具、操作車床的好本領,「人家說:『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所以比起大公司,我喜歡從小公司做起。」洪聰進一路從黑手、技師當到總經理,雖然是在姊夫的工廠,卻都只領微薄的薪水,即使做到總經理,薪水也只有五千餘元,也是當時的磨練,打下扎實的根基。所以,當洪聰進決定創業之時,選擇了他最熟悉的模具製造,從有線電視電纜接頭開始做起,而陳美惠,則成了聖馬丁的最佳業務員。

從創立聖馬丁到赴陸設廠,短短五年若算是草創期,那洪聰進帶著兩名工程師到廣東中山市坦州設廠開始,就是聖馬丁真正的起飛期。「整整九年,我都在大陸打拚。」就為了一句「老闆不在大陸,不會成功」,洪聰進與陳美惠,一人在大陸帶頭衝製造、產能,一人則在台拚業務。

由於洪聰進不是技術背景出身,所以他十分重視技術研發,「剛開始半年做出來的東西,怎麼做怎麼不對,東西送到客戶那裡,每次都被退貨。」這也讓聖馬丁在大陸建廠的前期,只能替別人代工賺薄利。直到二○○○年,洪聰進決定轉型專注生產機上盒之後,聖馬丁才奠定了明確的發展策略。

轉型生產機上盒

購併兩歐洲客戶搶進西歐

聖馬丁能在西歐有突出的市占率,擁有強大的研發團隊,○六、○八年兩個購併案是最大關鍵,甚至更因為購併,讓洪聰進找來聖馬丁現任的技術長法蘭克(Frank Fischer)。

「當初開的條件就是希望他來亞洲當技術長,他不要、我們就不買。」因為在聖馬丁買下德國數位服務廠IDS前,IDS其實是聖馬丁的客戶,法蘭克更是IDS的創辦人。

除了洪聰進以外,陳美惠也是聖馬丁的重要靈魂人物。「我這一生中,最幸運就是娶到她。」講起創業過程,洪聰進三句不離陳美惠。

從小業務員當起,陳美惠因為執行有魄力,獲得客戶讚譽為「女郭台銘」。洪聰進舉了一個小故事為例,二○○○年聖馬丁決定轉型專注在機上盒之際,當時帶領機上盒團隊的主管就是陳美惠,為了全年衝刺機上盒產品的業績,陳美惠甚至定下鐵律,「她要求團隊裡的人都要用跑的,就算在辦公室裡,也不能用走的。」洪聰進說,為了衝刺業績,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所以陳美惠要求員工要用跑的。

即使自己貴為「董娘」,陳美惠卻是相當公私分明,「她當上執行長後,要求裁撤公務車。」就因為看到洪聰進開著公務車送女兒上學,這在陳美惠的觀念裡,就叫公私不分,足見她的魄力。

陳美惠強悍執行力拚業務,加上法蘭克率領的強大研發團,聖馬丁的機上盒站上全球第四名,甚至積極往第三名邁進。在「無上限增資」的約定下,聖馬丁的原始股東沒有賣過一張股票,走到了今日能夠「鮭魚返鄉」。感性的洪聰進說,為了不忘本,他要回到家鄉台南新營蓋宗祠,真正地衣錦還鄉。

洪聰進

出生:1961年

現職:聖馬丁董事長

學歷: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

經歷:模具工廠技工

聖馬丁

成立時間:1987年

資本額:5,567萬港元

董事長:洪聰進

執行長:陳美惠

主要業務:STB及系統解決方案

近期業績:

2009年獲利3,065萬港元2008年獲利4,244萬港元2007年虧損1,510萬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20

《奥马哈之雾》误读十七:护城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0ltxw.html

 

误读十七、护城河

 

主要误读:在谈起巴菲特的投资操作时,人们会经常低估其中的“护城河”偏好。

我方观点:在巴菲特的投资操作中有很深的且不可或缺的“护城河”情结

 

    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在其畅销书《胜券在握》中有过这样一段表述:“特许权经销商的最大缺点是,他们的价值不会永远不变。它们的成功不可避免地会吸引其他业 者进入市场,竞争将会跟着发生,替代性产品跟着出现,各家商品之间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小。在这段竞争期间,特许权经销商将逐渐地退化成巴菲特所说的‘弱势特 许权经销商’,然后进一步成为‘强势的一般企业’。”

我们没有看到该书的英文原版,不知翻译得是否准确。单从中文译本来看,这段话尽管描述了商品竞争市场的一个真实情况,但由于措辞不尽严谨,可能较容易引起误导。

    先重温一下巴菲特所说“特许权企业”的3个基本要件:1、被需要;2、不可替代;3、价格自由。表面上看,这里描绘的只是一种企业现状,并未涉及未来如何 发展的问题。但所有已获得特许权企业的未来发展,无非是3个方向:走向衰落、维持现状以及变得更加强大。而巴菲特眼中拥有特许权的企业,其实大多拥有较好 长远经济前景的预期。而做出这种预期的依据或者说基础就是我们本节要讨论的主题:护城河评估。

    美丽的城堡固然令人向往,但没有护城河保护的城堡又是危险的。将巴菲特经常用到的这些比喻应用到投资中时,就会得出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结论:没有壁垒保护的 特许权企业,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特许权企业。“我可不想要对竞争者来说很容易的生意。我想要的生意是其外面有高大的城墙,居中的才是价值不菲的城堡。同时 我还要由一个负责并能干的人来管理这个城堡。”[i]我们对这段话的解读是:城堡的魅力与其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应当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巴菲特为我们展现的价值链条是:美丽的城堡为投资者创造着较高的即时资本回报——城堡下的护城河构建了企业的长久竞争力——长久的竞争力带来了“可预期的 经济前景”和“令人垂涎三尺的事业”——投资者的财富因投资这间公司而得到持久并令人满意的增长。我们甚至可以说,在这个价值链条中,最重要的就是护城河 环节。没有这个环节,整个链条就是脆弱的、容易断裂的;对于一个长线投资人来说,就是充满风险的、没有意义的。

    巴菲特曾经多次指出护城河的重要性:“考察企业的持久性,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看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喜欢的企业是那种具有持久生存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河里还有凶猛的鳄鱼。”[ii] “由于某些特定的行为而导致企业的长期竞争地位得到改善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加宽护城河。这些行为对企业想要打造10年甚至20年的成功至关重要。当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冲突时,加宽护城河应当优先考虑。”(巴菲特2005年致股东信)

    正如我们曾在“定期体检”一节中所讨论过的那样,巴菲特对所有买入的上市公司都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体检”,以观察企业的基本故事是否出现了改变。而在 这些测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企业护城河的观察与评估:“我必须强调的是:在任何时候,我们不是通过投资对象的市场价格来评估我们投资的进展。我们宁可使 用适用于我们旗下私人企业的那些测试标准来衡量它们的成绩:1、扣除整个行业平均增长后的实际收益增长;2、护城河在这一年里是否变得更宽。”(巴菲特 2007年致股东信)

    那么,像我们这样普通的投资人应当如何去观察与评估一间特定公司的护城河呢?在观察与评估一间上市公司的护城河时,又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呢?我们的看法是:

 

1)多样化的护城河:伯克希尔旗下公司的的护城河是 多样化的。由于产业或公司间的竞争要素是多元的、立体的、复杂的,这需要企业尽量在诸多产业竞争要素上都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长期优势。这些要素或护城河的 载体包括:1、成本:如盖可保险的护城河就是低成本;2、品牌:它让我们想起了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3、技术与专利:吉列刀片与艾斯卡切割靠的就是技术取 胜;4、服务:伯克希尔旗下的诸多珠宝零售商都在为其客户提供着优质服务;5、质量:这是喜诗糖果用以维系客户持久关系的基本要素;6、价格:让“B夫 人”缔造全美家具与地毯销售传奇的就是她的客户情结与“低价格”。(全部根据巴菲特的原话进行整理)

 

2)清晰可辨的护城河:企业在产业竞争要素上所建立 起来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容易辨别的。如同巴菲特提过的企业内在价值与投资价值理论一样,很多情况下你其实不需要知道一个人的确切体重,你只需要能一眼看出它 是一个“胖子”还是一个“瘦子”即可。因此,如果我们不能依简单标准去识别企业的护城河所在,它可能就真的不存在。

 

3)可以持久的护城河:尽管产业竞争的复杂性会让所有关于“持久”的预期充满了变数,但投资者还是可能依据不同产业的繁简程度而做出一些即时的评估与判断。巴菲特为何不买甲骨文和微软?就是因为他“无法预料到10年以后甲骨文和微软会发展成什么样。”[iii]说到这里,也让我们想起了彼得.林奇的一个类似观点:一间旅馆的竞争者不会在一夜之间不期而至,而对一只技术股来说,一觉醒来可能一切都改变了。

 

4)难以逾越的护城河:这是巴菲特评估一间公司市场特许地位的惯用标准:“当我们在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时,我常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我有足够的资金与人才,我愿不愿意和这家公司竞争?我宁愿和大灰熊摔跤也不愿和 B夫人的家族竞争,他们采购有一套,经营费用低到其竞争对手想都想不到的程度,然后再将所省下的每一分钱回馈给客人。这是一家理想中的企业,成功源自对客户价值的尊重与执着追求。”(巴菲特1983年致股东信)

 

5)并非仰仗某一个人的护城河:“如果一个生意必须 依赖一个超级巨星才能产生好的成效,这个生意就不应被认作是个好生意。”(巴菲特2007年致股东信)我们知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符合3个条件:1、 有用;2、被企业所独占;3、难以复制。显而易见,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被企业自己,而是被一个“超级巨星”所独占,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核心竞争力, 因为它随时会因某个人的离开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巴菲特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似乎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6)一个需要不断开挖的护城河等于没有护城河:除了技术型企业外,一些竞争要素繁杂以及经营环境总是处于快速变化中的产业,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的护城河总是处于“不断开挖”的状态中,投资者对此也应予以充份的注意。

 

本节要点:

1、美丽的城堡固然令人向往,但没有护城河保护的城堡又是危险的,投资同样如此;

2、在企业价值链条上,某种程度上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护城河环节,这个环节如果出了问题,所有梦想就只是个梦想;

3、企业的“护城河”应符合以下特质:A、多样化的;B、清晰可辨的;C、可以持久的;D、难以逾越的;E、企业而不是个人独占的;F、不需要不断重复开挖的。



[i] 来自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的演讲。

[ii]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4年6月。

[iii] 来自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的演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2

投資港股:一億(十七) 阿牛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3902

各位兄弟姊妹,如果大家有興趣用六萬揾兩萬嘅話,請睇埋呢篇嘢先瞓,如果你冇咁興趣我都希望你再考慮一下,睇番吓阿牛之前寫嘅嘢。

六萬揾兩萬唔喺乜嘢特技,但喺阿牛誠心希望你試吓,因為幾乎喺零風險,而且可能喺你人生一個新階段嘅開始,喺脫離苦海嘅起點。大家再睇吓阿牛個版頂嗰兩行字:發達邊個唔想。試想想有足嘅錢買,去旅行,住得好食得好,唔駛返工。仔女亦唔駛愁,唔駛谷到地咁盡讀書,因為你會留足嘅錢俾地。剩下來就只係開開心咁生活......

          

只要你跟住下面嘅步驟;今晚早十五分鐘瞓,明日早十五分鐘起身,落街買份經濟日報睇吓。

頭版一定喺雞乸咁大隻字,話股市崩圍。如果你心血少,就唔好睇內容,因為冇嘢講嘅,講嚟講去三幅被,話調整未完。

請你用最快嘅速度,揾揾昨晚美國股市收市升定跌。美國嗰個叫『杜瓊斯指數』,簡稱『杜指』。如果今晚跌多過五十點,咁明天多數到價要做嘢喇。又或者開機睇睇阿牛個Blog,阿牛一瞓醒就揾揾杜指收市價俾大家參考。又如果邊位人兄人姊,喺夜鬼嘅,等得到美國收市,就唔該留個留言喺阿牛呢篇Blog度,大個啲字,俾大家參考。

如果杜指唔跌,可能明日企得住,唔瓜得,要多等一等。咁大家就平常心番工先,睇定先算。

如果個市高危,咁跟住就諗諗辦法揾部機睇住個市,一見到恆指掂到22955,就立即行動。阿牛明日都會對實個市,一到價亦會在本欄通報,雖然如果閣下冇睇實,到見到阿牛出通告都已經遲左少少,但其實都唔緊要,最緊要喺入貨訊號已經出現左,咁買貴少少,買平少少,也就算了。

        

美國朝早十點九,香港晚上十一點九,杜指微跌0.64點,未有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60

投資港股:B計劃(十七) 阿牛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243

正常的,普遍的,常用的,買賣期指理論又是甚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投資戶口。投資戶口這東西是有別於一般股票戶口的,主要分別是證券經紀在特定情況下,是有權買賣戶口裡面東西的;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資不抵債時,你的投資將被變賣。

第二,是你將要付出一定的按金,然後就可以買賣。例如最近買賣期指的按金是每張大期HKD74000,又或者是每張細期HKD14800。之所以說『最近』,是因為這個按金數量是會變的,隨著股市越來越高,按金也會越來越高,因為相對之下,越高的股市,相同的一個%波幅,點數波幅就越大。例如在恆指 20000點時,0.5%的點數波幅是100點,但是在恆指30000點時,0.5%的點數波幅將會是150點。所以恆指越高,風險越大,按金要越多。

第三,你需要決定一個你喜歡的入市位置,然後在適當時候,買入或沽出期指。之 後就是等待,可能是等待賺錢,亦可能是等待輸錢。如果你賺錢,當然沒有問題,到了適當位置,你平了倉,落了袋便是。但假如你輸了,當你的按金跌到某一個水 平,你的經紀將會要求你補加保證金。大家要注意,不是到你的HKD74000全數輸掉,你才要加保證金,只要你輸掉HKD14800,保證金跌至80%,即喺HKD59200,你已經需要再注資。

不注資的結果,將會是斬倉;也就是不問價錢,強制性給閣下平倉。而平倉後的剩餘款額,將會留在閣下的戶口中。

       

                 * * * * * * * * * * * * * * * * * * * *

為甚麼阿牛昨天說:正常的,普遍的,常用的,買賣期指理論是會死人的呢?

我們的戶口,是不應該給其他人有操作權的。原則啲嚟講,就喺唔想人地攪我地啲嘢,簡單啲嚟講,就喺唔想俾人斬倉。要唔斬倉,就得一個辦法:

有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就喺足夠嘅按金。

               

(上面的一塊古董,就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塊,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年間時的免死金牌,正式名稱叫『金書鐵券』,喺用金字刻寫在鐵板上,而且只限持有人可以使用一次,不能轉讓,影印無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07

跳槽必勝十七招

2010-12-13  TCW




為什麼你自認是千里馬,卻總是遇不到伯樂?為什麼你像籠中鳥,想往外飛,卻擔心被籠外野貓吃掉?

一般上班族,想在職場上追求更大的舞台,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內部升遷,第二種,跳槽。但又不免擔心,會不會越跳越糟?

當一個上班族,不懂跳槽,發展的選項等於少掉一半。懂得跳槽「眉角」,才能爭取高薪和舞台,而不會適得其反。

以下,我們訪問知名人資主管、獵人頭公司總經理和轉職高手,按轉職時間序,整理出老鳥才知道的跳槽法則十七招,並用經濟學理論解釋,讓讀者更易理解職場潛規則,學會像高手一樣轉職。

第一堂課:尋找新買家

Q:為什麼好工作被別人早一步搶走?

招式一:經濟學裡有一個「效率市場理論」,只要有價值的機會,馬上就會被搶光。一般人資訊不充足,所以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廣建人脈,資訊充沛,自然較能搶先找到好工作。

怡東人事總經理劉東奇觀察「好的工作機會,經常還沒刊登,就已經被攔截了,」經常剛開缺,還不用登廣告,就有人自動上門報名,關鍵就在人脈。

八十五度C公關總監鐘靜如便是一例。她原本在電視台工作十一年,管過上百人,為了家庭因素,她希望轉做企業公關。但在電視台,訊息散布非常快,如果公開找工作,馬上就會傳進老闆耳朵裡。她該怎麼辦?

人脈是她轉職成功的關鍵。她認識的記者有幾百人,其中幾位轉職外商,她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絡,有時會在聚會時透露,「現在的工作環境和以前大不相同,」技巧性暗示想換跑道。

終於,她的朋友要從亞培藥廠台灣分公司調到總公司,在沒幾個人知道有這個位置時,主動詢問她的應徵意願。就任亞培藥廠公關後,她又被獵人頭公司挖到八十五度C當公關總監。

不管是同學、前老闆、工作上認識的朋友,甚至臉書(Facebook)、商業社群網站linkedIn等網友,都是轉職基本人脈,別人隨口一句推薦,就可能替你打開一個機會。其中,「人事主管和老闆」是黃金人脈,因為他們掌握最多工作資訊。

台灣最大獵人頭公司藝珂總經理陳玉芬分析,經營人脈求「廣」,行有餘力參加讀書會、美僑商會、扶輪社等組織,更能讓你在關鍵時刻找到關鍵人物。

Q:怎麼讓獵人頭公司、新老闆主動上門來挖角我?

招式二:想被挖角,不是光有實力就行,還要懂得「秀」。這現象可以用經濟學的「規模經濟」概念解釋。規模經濟是指生產規模越大,產品的平均成本會越低。

透過「秀」創造出的影響力和名聲,也有規模經濟,如果你做得不錯,只有少數人知道,你的行情就很有限,如果你被同行普遍肯定,你的市場價值就會被倍數放大。名聲越響亮,也越可能成為獵人頭公司的對象。

但創造規模經濟,也要有技巧。如果突然昭告天下自己要找工作,會給人「行情下滑」的印象,還會驚動老闆,輕則不敢把重要計畫交給你做,重則把你打入冷宮,列為優先資遣名單。

有技巧的跳槽,是針對關鍵人物暗示自己想異動,例如「我覺得我現在的市場價值被低估」、「我們部門的經理在等退休,」暗示你升遷受阻,或想尋找更好的報酬。只要你的個人品牌佳、人脈夠廣,規模經濟就會發揮,自然有人上門挖角。

就算現有老闆聽到風聲,你可以說「我並沒有在外面找工作。」等著被工作找,比找工作高明得多。

Q:我是有經驗的老鳥,對方會怎麼評估我的市場行情?

招式三:求職,是人力市場裡的一種交易,與經濟學的「訊號理論」分析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如何評估行情,原理相同。

訊號理論的起源,來自經濟學家想知道「為什麼念大學,才能拿到好工作?」很多人工作表現與大學無關,為什麼雇主還是偏好大學畢業生?答案是,雇主無法知道求職者的能力,只能透過求職者釋放出的「訊號」,推估此人的工作表現。

對雇主而言,哪些訊號是加碼?哪些是減碼?

一位獵人頭業者分析,當拿到一分履歷,會分析你是在哪一個等級的公司、哪個部門、有哪些具體成績。常換工作的履歷馬上被刪掉,「就算是總經理,沒做滿十八個月,都不合格。」

做得久也不見得好,他們會再檢視,此人在該公司十二年,是都待在同一部門、做同一份工作,還是不斷輪調?前者也會被刷掉,因為待太久,公司卻不願培養他,他不是沒有潛力,就是缺乏企圖心。

若突然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坐大位,這段經歷很容易被打問號。滙豐銀行(HSBC)人力資源處負責人陶尊芷觀察,若跳到新公 司,「新老闆不見得知道你的本事,很有可能你很會談判,卻不見得會做事,」有時是因為被資遣,硬找朋友公司掛的職稱。

暫時失業的履歷,不見得扣分,公司看的是長期發展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如果持續有戰功,卻因為某段嘗試失敗而暫時失業,還是會被視為有價值的履歷表。

市場定位,是另一種解讀「訊號」的方法,一○四獵才顧問中心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同樣的技能,對不同的公司,價值就不一樣。

「可能在一線廠沒有價值的人才,在二線廠卻願意出高價,」你可以從這家公司的產品、市場定位,產業趨勢、老闆性格,分析出這家公司會重視哪些能力。

陳玉芬建議,分析完上述項目後,要找比你高階的長輩當「教練」,從老闆角度客觀分析你的市場價值。

Q:我原本不想跳槽,但直屬主管約我一起跳,我該怎麼辦?

招式四:這種決策困擾,和投資非常類似。經濟學家發現,股市中每個人掌握的訊息都不完整,最保險的方法,就是看別人賣,再決定我要不要賣,反正最差的狀況,頂多就是自己跟別人做出一樣的錯誤決策。這叫「訊息流」理論。

面對主管相約跳槽,如果你心存觀望,可以回答「您先去,我隨後就來,」如果主管跳槽後發展好,跳過去自然風險不大,如果不好,他也不會回頭挖你。

但是,有些主管會將你不一起跳槽,視為「背叛」或「不識抬舉」,此時,最好動之以情,例如說「自己有家庭因素,無法馬上跳槽,」降低衝突。

Q:我想轉行,要怎麼跳槽才會成功?

招式五:如何跨行轉職,可以運用經濟學裡的「比較利益法則」。例如你掃廁所和寫電腦程式,都比一般人強,但你寫電腦程式得到的利益,明顯比掃廁所大得多,那你應專心寫電腦程式,把掃廁所的工作交給別人。

跨行轉職時,須注意新、舊工作間的比較利益,除非新比舊更好,否則未必適合轉職。但若你能把舊工作的經驗放在新領域,創造出更高的利益,則對你、對新東家,比較利益都較高。

曾有一家搬家公司徵總經理,最後卻挑中一名過去與搬家業毫無關係的雜誌廣告業務,「選他的原因,是看上他跟企業的關係,拉廣告的經驗,能幫公司擴大市場,」人資主管分析,延伸既有的能力,創造「比只會這項業務的人更大的價值,」跨行轉職較易成功。

如果有一定資歷,可以從小公司、或爭取兼管多個職能的工作開始。像露天拍賣前營運長葉奇鑫,他是交大電子工程畢業,考上檢察官後,負責網路法律業務,再利 用網路和法律專長,跳到剛創立的露天拍賣做營運長,從公務員轉型為網路公司的高階主管。一般人也可以利用這個模式,跳進高成長的新興產業或新公司,用原有 專長換新舞台。

Q:怎麼寫一份幫自己加分的履歷表?

招式六: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差異化競爭」的概念,人們會利用「與眾不同」的條件,來競爭資源。就像找對象,如果追求者都是有錢人,而你不是最有錢,那最好利用幽默感,才能得到芳心。寫履歷表也要差異化,才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陶尊芷最近收到一份令她印象深刻的履歷表。它是一名瑞士人所寄,探詢有無來台工作機會,履歷表封面是一張寫有陶尊芷名字的手寫邀請卡,「一看就很吸引人打開,」她說。

打開卡片,先是一張簡要的說明信,說明他計畫來亞洲工作,信中只有四段文字,介紹自己的技能、來意和計畫,每段開頭,先用一句話說明重點,再說細節,沒有一句廢話。

第二張紙是簡要的履歷表,「他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先寫技能,」陶尊芷分析,一般人技能都寫得很模糊,他卻把專長、例如曾做過財務管理業務,分成四、五項, 每項介紹最長不超過三行,清清楚楚,接著才寫學經歷。這封履歷既有創意,又嚴謹、扼要,馬上得到陶尊芷的好感,「我趕快要同事回信給他,表達我們的誠 意,」陶尊芷說。

「履歷表要簡明,加上適度的包裝,不要誇大,」陶尊芷提醒,常見的錯誤是,履歷表用e-mail寄,很難讓人留下印象,「用寫信才能打動人。」

其他包括:履歷表字跡潦草,履歷表格式違反一般習慣,陳述經歷從遠排到近,都會讓人懷疑求職者的工作品質是不是有問題。在履歷表中閃躲年齡,或編造職稱,都會讓履歷表扣分。對已有經驗的求職者,不需要像剛畢業的學生附上自傳,清楚說明自己對新公司的價值,才能取勝。

第二堂課:談出好價錢

Q:工作機會上門,我該怎麼評估呢?

招式七:在經濟學家眼中,資訊不對稱永遠是交易裡的難題,經濟學裡有一個關於二手車交易研究,經濟學家發現,二手車的賣方,因為更了解車子實際狀況,所以能把車子以高於合理的售價賣出。

資訊越少,你的薪資和工作條件越差。許多老闆畫大餅吸引員工上門,跳進去才發現,情況沒想像中好。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有切身經驗,幾年前,東森集團旗下的休閒公司,邀她開闢一個新旅遊節目擔任製作人兼主持人,此節目是東森開闢民宿平台計畫的一部分,並規畫把此模式推至中國,她知道這是未來趨勢,於是答應。

沒想到,上班後發現,新單位資源匱乏,連攝影機也沒有,用租更划不來,要說服民宿業者接受新的商業模式,也困難重重。幾個月後,王令麟入監服刑,其後新事業單位也跟著夭折,「現在找工作,我不會只著眼新工作的潛力,還會注意它的可行性,」張旭嵐說。

劉東奇分析,機會出現時,不能光聽公司名字就下判斷,必須盤點新工作條件,才不會誤判。

盤點包括公司和人兩個部分。除了弄清楚公司規模、前景,還要了解新工作的工作量、工作時間和資源,才不會拿到高薪,才發現代價更高。對人,要了解主管好不好相處、部門間配合度、同事之間是否和諧。

更關鍵的是,這位置是怎麼空出來的?是因為升遷空出?還是歷任前手都做不久?你可以在面試最後技巧詢問面試者,或是透過熟人打聽。如果不調查清楚,「可能你進去,賭你何時離職的賭盤就開出來了。」劉東奇說。

如果應徵新事業部門,你應該問老闆對新事業投資有多大決心?打算投注多少資金?計畫具體,工作更有保障。

Q:老闆開出優厚條件,我怎麼確定他開的支票會兌現?

招式八: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合約條件寫得越不具體,合約履行的成本也越高。例如生產漢堡,只要求「衛生」,就遠比要求「煮熟到一百度」更難執行,條件越模糊,對方更容易找理由不付錢。

跳槽也是,條件不清楚,新東家也可以任意跳票,不履行承諾。

今年就有一家被動元件廠老闆,從外商挖角一名業務高手,老闆不但親自面談三、四次,也承諾重金和高位。沒想到不到三個月,此人就離職了。原因是大環境突然改變,老闆原本同意他帶的部門六個月才賺錢,卻改口三個月內要部門獲利。

不只高階主管,一般員工也會碰到新東家跳票。晉麗明說,曾有求職者面試時,拿到的職稱是經理,上班之後卻變成副理,理由是公司內部審查認為他「不夠資格」。

也有公司用e-mail通知新員工報到,員工辭掉原工作來報到,新公司卻說,組織改組,這位置被刪掉,拒絕聘用,員工連資遣費都拿不到。

獎金也是學問。有的公司聘用時談好年薪一百五十萬,其中五十萬是獎金,年底一次發放,沒想到年底老闆突然說,共體時艱,五十萬變成五萬。

如何確認新東家講話算話?聘雇合約書(Offer Letter)絕不可少。晉麗明分析,這兩年,只靠口頭承諾就去報到的人越來越少,有正式聘書才報到的人越來越多,「越是重要的職位,越是如此。」

但「收到聘書時,視為公司提出的邀約,公司仍有權力取消這個職位。」晉麗明說。標準的做法是,員工須在三天內回覆,才算正式生效,回覆確認後,若新東家突然不聘用,員工可申請賠償。

完整的聘書必須蓋公司大小章或人事部門的章才生效,聘書上會註明職稱、報到時間、薪資福利、工作範圍,最完整的還會附上一份工作說明書,說明你要和誰報告、帶幾個人。

面談最後可以請人資把談定的條件寫下來;聘書中的但書一欄不能輕忽,像績效獎金的發放,就可以在但書裡註明。

如果講明今年展店十家,要給一百萬獎金,那就該連做不到五家,或是展店到二十家,獎金該怎麼給,是做多就發多,還是做滿一年才付,都須清楚註明。配車、油錢也可以寫在裡面。

不過,晉麗明也提醒,台灣老闆不喜歡員工事事計較,最好跟老闆說,「細節我跟人資部門談,」再跟人資敲定細節。

Q:怎麼面談,行情才能越談越高?

招式九:經濟學裡有個「要素價格理論」,當產品價格越高,生產產品的原料,價格也會越高。就像大家愛看棒球,棒球選手的薪水也會跟著漲。找出新東家的需求,薪水就會三級跳。

最近發生一個案例,一家傳產公司找業務經理,原本人資已經替公司設下底線,薪水最多兩百萬,沒想到,來了一個業務高手,談完後,老闆竟開出三百萬,讓人資捶胸頓足。

「有些人,就是有辦法,讓老闆說出真正的需求。」晉麗明分析,應徵時,公司開出的需求,不見得是公司願意花最多錢的需求,因為如何解決公司困難,可能連老 闆自己都說不清楚。有些人幫新老闆找出公司實際需求,如果他的答案打進老闆心坎,薪水看的就不是「市場價格」,而是老闆認為這個人「能創造的價值」。

Q:面談中,對方想知道老東家的業務機密,我該怎麼辦?

招式十:經濟學的「資本價值理論」,認為不能只看當下發生的成本,還要考慮未來要負擔的成本。同樣是回答面試問題,但每個答案的隱藏成本不一樣,應該避開可能讓你付出極大代價的回答。

在台灣確實有公司透過面試套出競爭對手的機密。有家外國高科技公司,來台灣面試十人,問題鉅細靡遺,回去之後,產品就做出來了,卻一個人也沒聘,這十個人和他們的公司,都是輸家。

因此,當你面試時,要想想答案背後的成本。晉麗明建議,公司機密不能透露,以免沒應徵上工作,反而被告。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次面試,只須談自己的成績,像是製程因此改善多少,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些答案成本較低。

如果對方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分析難處在哪裡,像設計一支手機,熱的處理會如何影響手機運作,處理熱的難關又在哪裡,高手一聽,就能聽出本事。「如何突破」是最昂貴、代價最大的資訊,考慮未來的訴訟風險,保密才是上策。

Q:我若把原有整個團隊帶走,在職場上是加分還是扣分?

招式十一:經濟學上可用「邊際報酬遞減」解釋團隊跳槽。此論點原理是,投入同樣的資源,一開始增加的產出較高,後來產出的增加量逐漸下降,變得越來越不划算。

一開始,新老闆為了馬上做出產品,或開展新業務,一定對新團隊張開雙臂歡迎;但時間久了,新產品變舊產品,或是公司內部已有數個類似團隊,挖角來的團隊的優厚待遇就會逐漸消失。如果無法融入新東家,新舊勢力的衝突,可能讓新團隊再次離職,跳到下一個地方。

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認為,集體跳槽會打亂新東家既有升遷次序,新來的團隊和既有團隊容易形成派系對立,「能留在新公司深耕的例子,少之又少。」她觀察。

第三堂課:穩當提辭呈

Q:我準備換工作,該什麼時候跟舊東家說,才不會留下副作用?

招式十二:經濟學的「資本價值理論」發現,如果痛苦和快樂是越久以後才發生,則人們現在的感受會越低。

該選擇何時和老東家坦白?早說,老東家可能會出招防止員工跳槽,晚說,又會讓原公司措手不及。考慮關鍵是老闆的情緒反應。

在職場上,老闆對員工離職的反應非常兩極,有傳產老闆只要員工離職,就加發半個月獎金,也有老闆只要員工離職,就提出告訴。離職前,和前同事打聽老闆的習慣,才不會誤觸地雷。

什麼時候說?確認新公司的聘書後,再提出離職比較保險。按照法律,年資越長,告知的時間也要提早,至少一個月前提出,給老東家足夠安排交接的時間。

Q:我不喜歡老闆,所以跳槽,但跟老闆提辭呈時,我該當面跟他直說嗎?

招式十三:這個答案,藏在經濟學對公司組織的研究裡。大企業或小企業,很多制度的設計,都是為了要降低「交易費用」而起。

對老闆來說,員工離職原因,是公司以後和這名員工再合作的成本。如果員工指控主管待人不公平,以後這名員工想再回原公司,主管就會考慮,他是不是比一般員工有更多適應問題,拒絕他的要求。

採訪中,所有人資主管都建議,離職理由應該說「為了自己的前途和發展,」畢竟離職是自己的生涯選擇,別把問題推到老闆身上。「不要讓別人為你的離職負責,」陶尊芷說,就算真要提出建議,也別把建議和離職理由混為一談。

如果不吐不快,離職面談時最好找人資旁聽,因為你的人事檔案,除了你寫上的離職原因,你的主管也會寫離職原因,以免主管在你個人檔案上寫下不公平評語。

Q:該怎麼寫離職信?寫給誰?要老實說接下來我要跳到哪裡去嗎?

招式十四:說再見是門學問,可援引「賽局理論」解釋。賽局理論研究發現,雙方沒有雙贏的可能,你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欺騙,換取生存的機會;如果雙方只合作一次,那就該選擇欺騙,如果要一直合作下去,誠實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寫離職信亦然,如你認為雙方未來永無交集,怎麼寫都不要緊;如果還有合作可能,就應避免欺騙。如果要跳到競爭對手,不方便和盤托出,可以說「新雇主希望訊息保密,」舊老闆、同事就不會認為你刻意欺騙。

一個真實的案例是,一個資深的銀行主管,突然表示要回家照顧父母,同時創業,申請離職,大家替他辦了歡送會,抱著他流淚送別,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他跳槽到競爭對手的消息。當然,他和前同事的關係也煙消雲散。

道別信寫給誰?與其寫一封制式電子郵件發給所有人,更貼心的做法是,提筆寫信給真正幫助過你的長官和同事,真心感謝他們,在離開的時留下好印象,路才會越走越寬。

Q:離職交接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漂亮?

招式十五:經濟學「產權理論」認為,如果一項資源沒有明確所有權,就會使資源遭到濫用,因無人負責,價值大降。

離職也一樣,越能讓老闆確定你原有職責「產權」,離職會越漂亮。劉東奇分析,離職時,老闆最擔心的是業務沒有人承接,除了設備財務,重要的機密、客戶,都要交接清楚。也避免離職後,舊公司把業務不順的責任推到你頭上,留下不負責任的名聲。

如果是主管,在離職前最好已培養接班人,看到業務沒問題,老闆自然有較高意願放人。劉東奇分析,離職交接分兩個部分,第一要保護自己,和公司交接完後,留下白紙黑字的紀錄;第二是做人的技巧,主動幫忙同事熟悉工作,會降低主管的反感,減少離職帶來的負作用。

第四堂課:安全著陸了

Q:聽說很多人跳槽卻陣亡,我該如何安全著陸,提高生存機率?

招式十六:要在新公司求生存,可以參考經濟學裡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的內容是,一個產品越多人用,就能吸引越多廠商生產,結果就會讓更多人來使用,這種良性循環會讓某個產品成為市場上主宰的商品。例如Windows作業系統、電子郵件或QWERTY鍵盤等。

對跳槽者來說,要生存,就要讓自己的好點子發揮網絡效應。如果點子只有一人認同,價值只有一分,如果有一百個人認同,價值就會增加五百倍,甚至一千倍。

以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為例,兩年前,她從IBM到信義房屋任職,初期她定下原則,「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前二十天,她連大事都不插手改變,只專心觀察新公司。信義房屋規定內勤員工穿制服,她就穿制服,規定不管理由,遲到一分鐘就罰站一分鐘,她就照章辦理。

二十天之後,周俊吉要求她開始改變公司,黃慧珠才「亮劍」,挑重要的制度變革,小的制度,就算她不習慣也不改變,先讓好點子在大事上發揮效應。

晉麗明觀察「跳槽失敗的原因,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許多主管在壓力之下,急於在新公司表現,「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到的會是自己。」

人資專家建議,剛開始「多聽、少說」,先觀察新公司文化、派系,除了盡工作本分,也要留心觀察誰是看不見的「有力人士」,像是家族企業成員,或是哪些人是 黏在一起的好朋友,哪些人形同陌路,以免不小心陷入公司內的派系鬥爭而不自知。有「人和」支持,績效和存活機率都會大增。

Q:當初是負氣離開老東家,到新公司後,該怎麼維持跟前老闆的關係?

招式十七:以「奧地利學派」的理論解釋——儲蓄才能累積資本,也才能使一個經濟走向富庶。

如果把人脈比喻成資本,也是如此。陳玉芬建議,前三個月(最好先專注在新公司)不與前老闆聯絡,讓前老闆沉澱情緒,習慣你不再是他的員工,再回去拜訪前老 闆,這時你已不是他的員工,用朋友的角色拜訪,反而能讓過去的不愉快煙消雲散,建立正面互動關係。如果急著回原公司拜訪,反而會給人愛炫耀的負面印象,弄 巧成拙。儲蓄舊人脈才能累積新資本,走向富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2

十七歲買股票 十八歲作期貨 二十七歲「退休」 嚴守操作紀律賺到一億元財富

2011-1-24 TWM




十八歲,賺到人生第一個五百萬元;十九歲,痛賠一千萬元,蔡曉吉二十歲前就已在股海中經歷大起大落,他記取教訓,從此嚴守操作紀律,在二十七歲時就晉升億元身價。

現今三十二歲的他,大方分享他在金融市場致富的私密習慣。

撰文‧謝富旭

三十二歲的蔡曉吉(化名),一如往常地在早上七點起床,將棉被折疊整齊後,逕自去盥洗;盥洗後,將毛巾對稱地掛在架上。目前未婚獨居的他,作息規律、家裡整齊地像軍人宿舍一般。這個從小就養成的生活好習慣,竟是讓他在二十七歲賺到九位數財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嚴 謹生活習慣「定型」操作風格「阿甘」投資法 十年累積億元身價他理著一頭短髮,模樣像個軍校生。當兵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生最輕鬆的日子,因為從小開始,母親對他的管教就宛如部隊般嚴格。小時候,媽媽 規定晚上十點必須就寢,有一陣子為了防止他偷爬起來看漫畫,索性在晚上十點將家裡總電源給關了;小學二年級開學後,媽媽帶著他去上學,要求他要熟記上學路 線,「媽媽跟我說,我只帶你走二次,以後就要自己去上學了!」蔡曉吉回憶當時情況苦笑說。

蔡曉吉的外公是職業軍人,官拜少將。在職業軍人家 庭長大的母親,對他與妹妹的管教就相當嚴格。「洗澡洗太久,媽媽就會在外面按開關,一關一開地警告!」「洗完臉後,毛巾如果掛得不對稱,媽媽就會開罵!」 「書桌上的書沒有整齊擺好,甚至會遭到媽媽修理!」他對媽媽的管教方式,至今仍記憶猶新。

長大後,蔡曉吉在爸媽住處附近買了一間房子獨居。然而,從小養成的嚴謹生活習慣已經「定型了」,甚至還深深地影響他在金融市場的操作風格。

「你一定不相信,我是那種遇到紅燈,即使當下沒有車輛經過,也沒有警察,我也不會闖紅燈的那種人!」「事實上,在投資上,你只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並養成好習慣貫徹適合自己的方法與紀律,你一定會致富!」他語氣堅定地說。

一 九九六年,蔡曉吉十七歲時,靠著從小打工的儲蓄買進三張聯強國際(成本為每股六十幾元),不到一年的時間,聯強漲到二八○元時全數賣出,存到人生第一個一 百萬元。十八歲就讀專科時,靠著操作農產品期貨,財富迅速累積到五百萬元,二十七歲時身價已逾一億元。這種驚人的財富累積成就,不免會讓人想到是否有特別 精明獨到的投資方法?蔡曉吉卻搖搖頭微笑說:「我的投資方法很簡單,簡單地像個笨蛋一樣,但是我與大多數投資人最大的不同是,我紀律嚴明,而且用強烈的決 心貫徹它們,只有這樣而已!」

依標的屬性管理

三大投資金律 處理三種投資部位蔡曉吉目前沒有上班,是位專業投資人,投資部位廣及台股、台期指、美股、美期指以及農產品期貨。他說,他為自己的投資部位,依據投資標的屬性不同,制定了三條投資紀律進行管理,奉行不悖。

第 一條投資紀律:只問股利殖利率,不管股價漲跌。這條投資紀律被運用在「定存概念股」身上。蔡曉吉說,如果投資的目的,主要是想從這檔股票獲取穩定的現金股 利報酬,就不應該在乎它的股價;反而,如果派發的現金股利不變,但股價卻下跌時,應該要更高興才對,因為可以買進更多股票提高現金股利殖利率,這就好像存 在銀行的定存,利率被提高了一般。

蔡曉吉把「定存概念股」的每年殖利率目標設在三%起跳,首重穩定派發現金股利的能力,其次才是殖利率高 低。這方面,美國藍籌股派發現金股利的穩定性最高,年殖利率高於三%以上就可接受,正如他投資的杜邦化學、寶鹼公司以及麥當勞等股票。至於台灣的「定存概 念股」殖利率目標,則設定在四%以上,目前部位計有中鋼與中華電信。如果「定存概念股」股價「不幸」漲太高,導致殖利率下降低於目標,就得考慮賣出,進行 調節或轉換投資標的,等待股價走低回到殖利率目標再買回。目前,「定存概念股」占投資資金部位約在五成。

第二條投資紀律:以二十周均線為準繩,均線以上就續抱,跌破就賣。這條投資紀律運用在期貨與個股的波段操作上,約占總投資部位三成水位。

從 小學時期因為叔叔的教導,開始學看線圖,蔡曉吉自承,看股票線圖與形態操作,是他生活最大的樂趣來源。雖然如今投資已有心得,進行波段操作也變成一種樂 趣,但進出之間仍嚴守紀律,每當鎖定一檔標的,投入資金後,他就以「二十周均線操作法」作為買進賣出依據。理由是,以這些年在金融市場累積的經驗發現,二 十周均線往往是多空趨勢的重要轉折點。投資的標的若維持在二十周均線以上,應有續抱的決心;若價格跌破二十周均線,也要有賣出,甚至是停損的勇氣。

蔡 曉吉進一步解釋,用這種方式操作,投資初期會一直在進行停損,交易成本不低。但只要主力開始進行拉抬,引起散戶一擁而上,波段漲幅將極為可觀。因此,這種 操作法重點在於要賺足一個波段,利用大幅度的獲利來抵銷頻繁停損的交易成本。換言之,就是要抱持著要賺大錢、不怕賠小錢的決心。

二○一○ 年,在台股中,蔡曉吉運用「二十周均線操作法」獲利代表作為長榮海運與彰銀,帳面獲利分別高達四八%與八○%,而早在○九年,就已運用這套方式在元太獲利 高達二七○%。(操作方法詳見線圖)第三條投資紀律:用六倍以上保證金操作一口期貨。操作期貨是蔡曉吉累積財富的重要里程碑,就讀中國技術學院時(現已改 制為中國科技大學)他與同學合資操作農產品期貨,獲利達五百萬元,自此即無法忘情於期貨。迄今,期貨部位約占他可投資金額一至二成水位。

跑 腿打工 自己打造金湯匙打拚不求人 迅速累積投資本錢蔡曉吉操作期貨與大多數投資人最大的不同是,仍採取波段操作的長打策略,操作方式嚴守二十周均線為原則。○八年美國次貸風暴橫掃全球,同 年六月他判斷加權指數頭部形態出現,即使台股當時已經從九七○○多點跌至七四○○多點,跌逾二千點,他仍進行放空,一直留倉到四五○○點,即反彈回升至二 十周均線以上才平倉。這一役,讓他賺進近三千點的價差,獲利達六百萬元。

不過,就讀大學時(插班考進),操作日經期指與新加坡海峽時報期指 大虧一千萬元的經驗,迄今仍讓他心有餘悸。他清楚地記得,一九九八年那一次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亞洲股市紛紛重挫時,他正坐在課堂上課。上課中,他手機震 動,接到期貨公司打來的電話,馬上衝出課堂砍單停損。老師責備他不懂尊師重道,那天他虧損將逾一千萬元心情極差,回了老師一句:「我在處理一樁你十年薪水 都還賺不到的單子!」也因為這樣,他中途輟學,大學生涯畫下句點。

「那次的教訓,讓我學到預設停損與資金控管的重要,現在我每一筆期貨單丟 出去,停損點一定會同時設好。」「更重要的是,每做一口期貨所需保證金,一定至少以六倍金額存在帳戶中,市場走勢不如預期時才比較不會恐慌,以求在心理戰 占上風!」十七歲時就投資聯強國際股票三張,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不明就裡的人會以為蔡曉吉一定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子,才有本金能在年輕時就從事 金融操作。事實上,他的家境小康,父母親均是平凡的上班族。重點是,媽媽管教非常嚴厲,從讀小學時就只給公車錢與早、午餐的飯錢,不再多給額外的零用錢。

「我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會賺錢了,靠著身材嬌小的優勢,每到下課時間福利社大爆滿,我會使勁鑽到櫃台前幫同學買東西,賺跑腿費。小四開始,我的『服務項目』擴 展到校外的雞排,瘦小的身材剛好可鑽出圍牆間隙,用二十元買進雞排,再以二十五元轉賣,進行『套利』,生意好時一天可賣出上百塊雞排。」蔡曉吉回憶說。從 小四到國中畢業前,他每天都很忙碌地記載同學要買的飲料、零食、雞排數量,跑腿賺錢,以至於荒廢了學業,父母親也因此認為他不是讀書的料,就不再多說什 麼。

就讀五專時,蔡曉吉不再跑腿賺錢,開啟了打工生涯。他得意地說,甫到麥當勞打工時,他熟背菜單、積極地熟悉整個前後台管理流程,才半年 多的時間,他的時薪從五十幾元調高到近九十元(當時打工最高時薪級數),創下那家店最快調薪紀錄。當時蔡曉吉從工地臨時工、臨時演員到酒吧服務生等工作都 幹過,為的就是要累積買股票的資本。

蔡曉吉認為,投資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花腦筋學習挑選標的以及進出場時間的方法;第二階段,用決心貫 徹之前所學到的方法,並用嚴謹的紀律進行操作。問題是,絕大部分的投資人在投資學習上,窮盡所有的心力在第一階段上,卻不肯花一丁點的心思看待第二階段學 習,殊不知,第二階段遠比第一階段重要,導致投資賺少賠多。

用形態學挑股 用紀律去操作

決心貫徹才是重點

「投資的方法很多,書上的技術與基本分析理論都是對的,但是,你搞懂了又怎樣?你沒有決心貫徹它,一進入市場後,時時刻刻被貪婪與恐懼左右你的操作,到頭來還是賠錢,後悔莫名!」他如是說。

經 過多年的學習之後,蔡曉吉的挑股方式漸漸化繁為簡,他說:「就是形態與趨勢兩個關鍵字而已!出現底部形態,不論它是頭肩底、W底、弧形底,再畫一條趨勢 線,線形向上的話,只要股票本質不錯,等到突破二十周均線就放手買。買了之後,等到跌破二十周均線就賣出!」他最喜歡用月線來判斷股價是否到達底部。○八 年十月,元太跌至一○.八五元開始築底緩步向上,並沒有跌破前波段的十一.二元低點,形成一個長線W底。他因為看好電子書前景一直留意該股,但即使如此, 仍按兵不動,直到元太在○九年一月五日突破十六.六元的二十周均線,他開始進場,中間雖有二次跌破二十周均線讓他先出場,同年二月再度站上二十周均線以 上,即十五元,再買回來,就這樣一直抱到一○年一月跌破二十周均線,即六十五元時,賺足一個大波段獲利了結。

這段期間,元太最高點來到八十 五.六元,蔡曉吉並沒有賣到最高點,他說:「那一段留給更厲害的人賺吧!」彰銀一役也如法炮製,調開彰銀月線來看,該股在○九年五月形成頭肩底,並站上二 十周均線以上。進場後三個月彰銀跌破二十周均線,以小虧出場,後來又陸續進出三次皆無功而返,但看好金融股長線,加上彰銀又是其中的強勢股,形態與趨勢也 都沒問題,他在一○年六月以十三.八五元(突破二十周均線)第五度進場,一直抱到迄今二十五元,尚未獲利了結,帳面獲利八○%。

「這種方法 看似很笨,但就如同釣魚一樣,想釣大魚,難免會有幾次魚餌被吃掉魚還是不上鉤的情形,但給你釣到幾條大魚,賺到一個大波段,就能達到以虧小錢賺到大錢的效 果。」蔡曉吉指出,二十周均線操作法有二個缺陷:第一、標的不容易尋找,第二則是初期進場時可能陷入進進出出,無功而返的窘境。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他提 供了兩個解決之道。

首先:波段操作應鎖定主流股或強勢股。除了多觀察產業發展脈動,篩選出主流類股之外,接著就開始過濾股票。凡股價比大盤強、股價比同類股強、股價漲幅比昨日強,符合這「三強原則」,成為強勢股或主力與散戶追捧的機率就愈高。

其次:學會技術分析技巧,尤其是趨勢線的研判。把選中的股票月線或周線圖調出來,在股價的高、低點各畫一條切線,如果這二條線趨勢均往上,加上又站上二十周均線,那麼獲利的勝算又提高許多。

不過,也有挑中的標的,來來回回在二十周均線浮沉無功而返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操作次數以五次為限,超過五次就放棄。「股票波段操作,說穿了是一種『投機』,與定存概念股的『投資』是不一樣的,」「『投機』追求的是勝率而不是『穩贏』,」他說。

二十七歲時,已經過著「退休」生活的蔡曉吉,除了金融市場投資外,一年皆會安排至少三至四次國外自助旅遊,一次為期二至三個星期,當起背包客浪跡天涯。他貫徹操作的決心與紀律,值得追求財富企圖心強烈的人深省。

蔡曉吉(化名)

出生:1979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學歷:中國技術學院(現為中國科技大學)肄業27歲成億萬富翁—— 蔡曉吉的財富累積進程14歲:從小三開始靠著幫同學跑腿,買賣雞排「套利」存到10幾萬元。

17歲:買進三張聯強股票,成本60幾元,賣在280元,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元。

18歲:與同學合夥買進農產品期貨,賺到第一個500萬元。

19歲:亞洲金融風暴,操作日經及新加坡海峽時報期指,虧損逾1000萬元。

27歲:靠著紀律操作股票與期貨,資產突破1億元。

3步驟讓你受用不盡——蔡曉吉的私房祕技

步驟1

搜尋:運用股市形態學,依月線找出線型觸底或築底標的,如W底、頭肩底、V型底等。

步驟2

篩選:用形態學找出標的後,進行個股以及產業面研究。負債比(負債除以淨值)高於60%、發生過財務危機、所處產業欠缺題材性、股價波動性過低均剔除。

步驟3

操作:以20周均線作為進出依據,站上就買進,跌破就賣出,如果進出太多次(超過5次)就放棄。

20周均線操作法——3次經典戰役

投資金律

奉行不悖的3大習慣

定存概念股操作金律:

台股殖利率設在4%以上,美股設在3%以上,操作只問殖利率,不管股價漲跌,投資目標在於獲取穩定現金股息。

波段股操作金律:

以20周均線為進出依據。篩選好並鎖定的標的,突破20周均線就買,跌破20周均線就賣。

期貨操作金律:

以6倍的保證金做一口期貨,期貨保證金部位低於可投資總資金2成以下水位。

1億元財富的

資產配置

30%

波段操作股 彰化銀行

長榮海運

蘋果

50%

定存概念股

中鋼、中華電信、寶鹼(P&G)、麥當勞、杜邦

20%

指數期貨 農產品期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5

黎智英大虧十七億 也要拿下壹電視新聞台執照 壹傳媒 再掀台灣電視產業新風暴

2011-8-1  TWM




最晚年底前,打開電視,就可看到黎智英製作的節目。繼十年前壹傳媒引發的台灣平面媒體革命之後,一場台灣電視史上最大的顛覆與風暴,恐怕也將來臨。

撰文‧劉俞青

今 年六月,香港壹傳媒(○二八二;HK)去年度財報一公布,因為大舉投資台灣壹電視,導致去年由盈轉虧,全年度小虧二千萬港幣,當時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就宣 布,不僅今年不發股利,同時,由於壹傳媒還會持續擴大對壹電視的投資,未來幾年,很可能也不會發股利。黎智英這席發言,等於正式對外宣告,無論還要投注多 少成本,他對這張台灣電視執照,是要定了!

果不其然,七月二十日,黎智英赴國家通訊委員會(NCC)親自報告,企盼四年之久的新聞台執照,終於到手;算算從壹電視成立到拿下執照,黎智英狠虧超過十七億元,才取得這張「鑲金框銀」的執照,這可能是台灣電視史上最貴的一張。

黎智英的拚勁,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國內長期研習新媒體時代的博理基金會架構長賴麒宇直言:「我想不出他(指黎智英的壹電視)有什麼理由不會成功!」

提高戲劇製作費

自認新聞台才可快速有成績繼二○○一年台灣《壹週刊》創刊、○三年《蘋果日報》也跟著來台,如今,壹傳媒登台整整十年之後,這位台灣沒有人不認識的「狗仔大亨」,終於正式宣告:壹電視要來了!

黎 智英想從平面媒體跨行做電視,已經很久了,他在壹傳媒的年報上,「主席報告」一欄親筆寫下,「我們現在將目光轉向台灣的電視產業。寶島電視產業的情況,與 壹傳媒登陸當地前的印刷(即平面)媒體產業相似。明顯地,當地的電視產業素質欠佳、技術落後、缺乏優質頻道提供觀眾挑選。換言之,時機已到,壹傳媒繼改革 報章及雜誌行業的生態後,現要一舉革新電視產業……。」黎智英的主席報告絕非僅止於報告,事實上,早在去年十一月,《今周刊》專訪黎智英時,他首度對外大 談他對壹電視的想法,當時開出的理想、擘畫,都一一實現,包括從去年底開始大送機上盒、他的電影台播的影片要比HBO頻道更快更新,而且壹電視不怕別人抄 襲,黎智英打開壹電視大門,歡迎參觀,一組三百多人的動畫團隊,品質絕對不輸好萊塢電影製作,其中光是一個用三千顆LED燈描繪真人臉部動態的設備,要價 七十五萬美元,他甚至揚言要把戲劇節目每集製作費提高到新台幣五百萬元(目前台灣高成本的偶像劇,一集不超過三百萬元)。

事實證明,他已經在做了,目前還在線上播出的「拜金女王」,每集製作成本新台幣四百六十萬元,但這些,都還不是黎智英最想要的,他說:「新聞台才是最快會交出成績單的頻道。」如今,千呼萬喚,新聞台頻道終於到手,外界都等著看,肥佬黎要如何出手。

搶時間也要搶位置

未登場 枱下交易已熱呼呼台灣電視產業生態特殊,有線電視長期被系統商連手把持的惡質產業環境,就像一條馬其諾防線,整個電視產業因此停滯多年,一動也不動。如今,黎智英來了,他要來突破這道固若金湯的防線,能不能做到?

截 至目前為止,壹電視已經送出四十萬個機上盒,根據壹傳媒表示,平均開機率大約三成,換言之,如今壹電視的新聞台已經在全台約十二萬個家庭播放。接下來,拿 到執照之後,很快地,根據壹傳媒內部評估,最快在八月底、九月初,壹電視就可以登上中華電信的MOD(Multimedia on Demand,中華電信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按照目前MOD約裝設八十幾萬台,開機率二五%計算,約有二十萬個家庭可以收看,這個收視人口換算下來,大 約有○.一的收視。

但肥佬黎的算盤當然不僅於此,畢竟登上有線電視系統,讓民眾打開電視就可以收看,才是壹電視眼前最重要的事。

壹 電視總經理王子云直言,「接下來這個禮拜(指七月下旬),有好幾場硬仗要打。」目前已經有幾家系統商主動上門來探詢合作意願,而和凱擘、中嘉等大型系統商 的談判,也將在近期內登場,壹傳媒的談判有兩大方向「是要搶時間,還是搶好位置?」王子云的答案是:「兩者都要。」所謂搶時間,是指不管頻道位置,能上就 先上,目前有線電視新聞台的區段是從五十台到五十八台,但壹傳媒一時半刻要介入的難度恐怕相當高,因此眼前即使是後面七、八十台的冷門位置,在搶時效的前 提下,無論是購買或租用頻道的方式,能上就先上了。

但明年一月,國內所有頻道將有一次換約潮,屆時壹傳媒無論如何,要卡進這個「黃金區段」,要怎麼卡位?要付出多少代價?誰會被擠出去?將高度考驗各系統商如何看待壹電視帶進的收視率價值。

「放 心,系統商不會對壹電視築起馬其諾防線。」一位系統商大老斬釘截鐵地說。在「利」字當前下,儘管壹電視絕對是所有頻道商可敬可畏的對手,但只要壹電視能夠 帶進亮眼的收視率,「誰會和銀子過不去?」壹電視重金製作的「拜金女王」,已經賣到其他頻道上映,而目前許多三立電視台的節目,也都已經賣給壹電視播出。 此外,中天、緯來都已經和壹電視有業務往來,壹電視還沒正式熱身登場,但枱面下的交易已經熱呼呼。

預計今年年底前,打開電視,觀眾就會看到黎智英精心製作的新聞台、電影台。肥佬黎的媒體就要直接從平面,躍上電視頻道,更直接走進每個台灣人家庭,這一次,黎智英會怎樣顛覆台灣電視產業,值得觀察。

壹 傳媒登台10年,從平面轉戰電視2001年 台灣《壹週刊》創刊2003年 台灣《蘋果日報》創報2007年7月 壹電視成立2009年 壹電視正式向NCC申請成立綜合台、娛樂台、電影台、體育台2010年3月 NCC發給電影台、體育台執照2010年7月 壹電視新聞台網路開播2010年12月 機上盒開播2011年7月 NCC發給新聞台執照

製表: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94

徐星投資福爾莫斯 投資雜感(十七) 張東偉

http://xueqiu.com/9587077332/22043920
價值: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

  在早年我做無形資產評估業務時,有委託人要我們評估他發明的一項技術能評估多少錢?我說這要看你的實施情況。對方說,能否評估一下它的「絕對價值」,不管如何實施,它內在的「絕對價值」究竟能值多少錢?我回答,沒有這樣的「絕對價值」。可委託人一臉的不理解。

 近年,又聽到一些做私募的同行喊出了很時髦的要做「絕對收益」口號,意即「我們是做絕對收益的,不管市場如何,只求獲得正收益,也不想參加排名」。這話聽起來的確很誘人。

 但實際上,上面兩個願望都是對「價值」的片面理解。「價值」是市場的產物,沒有脫離市場的「價值」。比如,一項先進的技術,如果是IBM看中並實施的 話,由此產生的收益不是一個鄉鎮小企業實施產生的收益能比擬的,那麼IBM出的買價肯定要比鄉鎮企業出的買價高很多;同樣,追求投資收益,在09年可以輕 而易舉地獲得50%以上的收益率,但在08年少虧些就不錯了。絕對收益、絕對價值這些概念只存在於虛幻的想像中,而沒有實際的意義。

 別小看這些觀念上的差異,由此可以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當研製一項技術的時候,根本不去考慮如何實施、在市場上要符合什麼條件,那麼到頭來所發明的技術 可能毫無經濟意義;而那些號稱要做「絕對收益」的,如何才能獲得呢?在強勁的牛市中不用說,如遇到熊市或盤整的弱勢,只能是「控制倉位」或做短差波段,習 慣久了,就只能將精力放在諸如下周公佈的經濟統計數據如何、什麼產品在漲價等等這些方面,以求迴避一切可能的下跌或坐享一切上升;儘管某個企業可能長遠前 景十分良好且可信,但是由於面臨下跌市,只能輕倉等待股價的「反轉」……。所謂「投資風格」的不同實際上正是這些最基本的價值觀念理解差異所致。

 我對一位號稱要做「絕對收益」的同行朋友講,如果你這麼去給你的客戶宣講,也許能吸引來一些客戶,但可能你今後將面臨不斷的煩惱,市值只能漲而不能跌,否則,你的客戶將毫不客氣地對你質疑。

 世界上有「絕對收益」嗎?沒有。收益只能存在於具體的市場中。市場跌時,不要去埋怨或刻意去迴避,那也許只是價值規律使然或價值的實現方式而已,過分地 有違市場而行地「調整倉位」,實際上是試圖凌駕於企業價值和市場之上,注定逃脫不了被市場戲弄和懲罰的命運。可以看到的事實正是這樣:08年由於「控制倉 位」自豪地宣稱「沒有虧錢的」機構到了09年都不會賺錢了;某一年賺了大錢的,下一年後要麼消聲無跡,要麼背負罵名了(隨後的相對業績極差)……。只要相 信市場終究是有效的,那麼投資人長期看必將獲得與企業經營相當的收益,這不就是最好的「絕對收益」嗎?如果還想借市場波動差價再多賺一把,那只好去承受 「絕對價值」帶來的煎熬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18

徐星投資福爾莫斯 投資雜感(二十七) 張東偉

http://xueqiu.com/9587077332/22097839
憤怒出詩人?出不了投資家!

近日市場連續下跌。

    又看到了一些投資機構的「大腕人士」對市場下跌的「憤怒聲討」 了,什麼擴容多麼「元兇 」(「不符合邏輯」)、「長期價值投資徹底失敗」,充滿吶喊式的「致公開信」……云云。但是,市場的漲跌,就如同自然界的颳風下 雨,如果你不是個詩人,何必對自然界的現象發洩好惡感情呢?作為投資人,在讀教科書時都知道熊市後期的慘烈,誰事後都知道這樣的時期對投資人的寶貴,那為 什麼我們的股市就不能經歷一下這樣的「慘烈」呢?好不容易來了,卻「憤怒」了,好像市場下跌就不應該出現在中國股市裡。

   憤怒出詩人,卻出不了投資家。當你看到某某人士平時大談投資經,但卻屢屢對市場現象發表憤怒式的「吶喊」、「為民請願」式的「正義之聲」,還是遠離這樣的「大腕」人士吧,他們可能只是感情豐富的詩人、朋友式的性情中人,但遠不是投資家。

   市 場的漲落,股價的多少,既不代表什麼正義,更不代表什麼陰謀,只要是市場,波動乃至不合理的波動都是正常的(不是說市場是不可預料的嗎?)。一個成熟的投 資人更應該明白,市場波動也不是人為能控制的,不是什麼「如果採取什麼什麼政策,就不會怎麼怎麼樣」這樣的唯心思維所能解決的。股價低了,投資價值就高 了,這麼簡單的道理,卻進不了股市中這類專業的「正義人士」的腦子裡,那就不要怪他自己不會在股市中賺錢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448

陳柏峯苦熬三十年創下世界第一 九十七位黑手讓瑞穎成高獲利模範生

2012-10-01  TWM




一顆單價不到二十元的軸承,可以做到一年創造近七億元的營業額,以及高達三成的毛利率,瑞穎今年初以來,股價跟著高獲利大漲近一倍,因此有法人一度稱它為「小上銀」。

撰文‧梁任瑋

低價競爭、需求趨緩是台灣軸承業的寫照,然而,在眾人一片看衰聲中,卻有一家公司逆勢突圍,毛利率連年維持在三○%以上,甚至,今年每股稅後純益將突破六元,讓法人圈稱它為「小上銀」。這家典型黑手出頭天的中小企業,就是全球最大機場輸送帶滾輪軸承廠瑞穎。

超過三○%的毛利率有多厲害?科技產業當中除了台積電與聯發科有辦法繳出這樣的水準外,在黑手密集的傳統產業,瑞穎,也能有如此成績,足以顯示其驚人的控制成本能力。

如今的風光,背後是一段窮人家小孩無法繼續升學,國中畢業去當學徒,靠著自學精神與企圖心,把上天給他的一條歹命翻過來的故事。

瑞穎董事長陳柏峯的家鄉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是每逢颱風必撤村的偏遠部落。窮山惡水加上貧苦家境,讓他從小就跟隨父親早起工作,天未亮時就要到山上挖竹筍,再挑到原住民部落及海邊,賣給原住民及來台東抓魚苗的漁民。為了賺錢,他甚至也到山區抓蝴蝶賣到埔里做標本。

大武國中畢業後,陳柏峯就離鄉背井到台北當建築工地學徒,後來在台灣五金業全盛時期抓住機會進入工廠磨練。因為比同年齡孩子早熟,才十七歲就被老闆賞識, 慢慢接觸工廠管理的工作。二十歲那年,他就自立門戶,經營滾輪軸承製造與外銷,隨著事業版圖越做越大,他就帶著三位弟弟陳柏津、陳柏雲、陳柏裕一起打拚, 是一家典型的傳產家族企業。

自行研發機台降低生產成本一九九七年,已在滾輪軸承業耕耘十八年的陳柏峯成立了瑞穎,專攻車庫門與手推車滾動軸承。二○○四年又順利打進汽車供應鏈,包括克萊斯勒、別克休旅車都指名要採用他的軸承零件,更讓公司股票順利上櫃。

然而,軸承、螺絲等是工業、民生應用重要基礎用品,台灣身為全球製造業最重要的核心供應鏈,軸承廠多如過江之鯽,但瑞穎未赴大陸投資,卻能在人力成本高昂的台灣脫穎而出,靠的是土法煉鋼的生產自動化。

瑞穎除了沖壓機與射出成型機對外採購,其他的機台與治具都是公司自行研發、改良與製造,大幅提升自動化生產製造的能力。甚至,為了加速檢測效率,陳柏峯 連檢測機台也自己設計,在這樣的生產流程下,瑞穎可以迅速且大量地生產,交貨時間快。

也就是因為從最上層的電腦軟體設計到產品輸出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完全自製,使得瑞穎可以不用透過到大陸投資,以大量低廉的工人來競爭。實際上,以目前九十七位員工估算,瑞穎每位員工的產值是歐美組裝廠的五、六倍,是大陸的三十倍。

為了保護公司技術不外流,瑞穎都自己組裝機器,平均只要四十五天,為了不耽誤生產速度,瑞穎採取不換線的生產模式,也就是每台機器都只生產一種產品,機器 不用適應不同規格的軸承產品。因此,每次接獲訂單,陳柏峯就先依據數量,估算所需要的機器台數,隨時補充機台,必要時,就是由一班制延伸至二班或三班制而 已。

由於是採單一產品量產制,使瑞穎每部機器產能利用率僅一五%,可是毛利率卻可以高達三成,以同級產品來看,成本甚至可以比歐美大廠便宜一半以上,毛利率都還能比同業高出十六個百分點,這也成為瑞穎還可以台灣廠的優勢搶攻陸資廠低價策略很重要的原因。

員工就是股東 技術不外流「一九九二年,陳柏峯成立合穎(瑞穎的前身)時,原本是要到大陸投資,當時連地都買好了,結果員工家屬反彈,他只好棄守,賠了三百萬元,」一位 瑞穎供貨商透露,當時陳柏峯為了凝聚員工向心力、激發團隊精神,他乾脆讓每位員工都成為股東,這樣不僅可防止技術外流,也讓大家更努力尋求贏的利基。

因此,瑞穎有不少員工是從當兵前就進來上班,退伍後又繼續歸隊,有逾九五%以上的同仁都是股東,其餘的是當年可能因為手頭不方便或不想參與而沒有入股。所以,「瑞穎是每個角落都有股東在看守。」陳柏峯曾相當自豪地向朋友說。

由於員工都是股東,陳柏峯不用管理員工,員工自然會互相比較誰比較認真。一位瑞穎的老員工記得,雖然瑞穎的工廠位於五股工業區,地勢比較高,而且當初工廠 興建時,他們就設了防水牆,將淹水的機率降至最低。但每次颱風或豪雨時,為了怕五股周邊受風災影響進出動線,員工都主動「住」在工廠上班,就是怕延誤出貨 進度。

雖然瑞穎的產品九七%都外銷歐美,但在陳柏峯眼中,真正有技術的人,學歷高低一點都不重要。因此,說瑞穎這間公司是純黑手起家一點也不為過,翻開年報內員工學歷分布比率,普遍都不高,有五○%高中畢業,甚至有三成員工為國中學歷。

雖然瑞穎是傳統的黑手產業,不過公司憑藉著高度自動化生產快速交貨,及大量生產的成本優勢,讓瑞穎足以與中國、越南的相關同業競爭。

瑞穎下一步是朝家具用腳輪、旅行箱腳輪等高單價商品邁進,提升產品競爭力。苦熬三十餘年的陳柏峯,不但改寫軸承業獲利公式,也讓人見識到台灣黑手產業不容小覷的實力。

陳柏峯

出生:1955年

現職:瑞穎董事長

經歷:合穎工業創辦人

學歷:台東大武國中

瑞 穎(8083)

成立時間:1997年

負責人:陳柏峯

資本額:3.01億元

主要業務:運動器材之零組件、培林、機械零組件之製造及買賣業務主要客戶:克萊斯勒、別克

近三年獲利:

年度

2012年(預估)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營收(億元) 10 6.93 5.99 4.08 稅後純益(億元) 2 1.31 0.93 0.62 每股稅後純益(元) 6.64 4.35 3.09 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