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物流業 三年募資1800億元 電子商務正夯 台灣能否抓得住商機?

2014-01-06  TWM
 
 

 

電子商務大風吹起,從包材到物流,一連串的「電商產業鏈」已經成形就位,過去兩年,兩岸三地的物流業者大募資,超過一八○○億元的市場資金聞香而來,「站上風頭,連豬都會飛。」商機引爆,現在,才是序曲而已。

撰文‧賴筱凡、周岐原

「站在風頭上,連豬都飛起來了!」這是《今周刊》在專訪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張建鋒時,他如此形容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

這些年來,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爆發性成長,來得又急又猛,光是近五年中國電子商務的複合成長率就高達一二○%;根據外貿協會預估,一三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可望達到新台幣九兆元,這個數字在一二年的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報告中,還只有五.七兆元,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就成長了五○%。

中國電子商務富了,不只中國消費者有感,連台灣消費者都感覺到了,但在這龐大的市場下,有一群人蠢蠢欲動,要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他們是物流業者。

過去三年來,兩岸三地的物流業都已經悄悄地在資本市場上募走了近一八○○億元,其中包括台灣上市公司大榮貨運的母公司||嘉里物流、台灣宅配通等公司,就連台灣街頭上隨處可見的黑色貨車,車身上寫著「SF」的順豐速運,也在一三年順利增資四百億元。

電商站上風頭

帶起ㄧ場物流新革命

物流業者不只積極從資本市場上募資,就連還沒上市櫃的公司,也吸引一堆創投捧著錢搶投資,看中的不是別的,正是中國電子商務起飛後帶來的一場物流新革命。

如果放眼全世界,一二年全世界的物流股股價都大幅成長,以全球前三大物流公司聯邦快遞(FedEx)、美商優比速(UPS)及DHL母公司德國郵政為例,全年漲幅分別是四到六成不等;一三年,還是看俏。

將此效應投射到台股,有數家物流與包材業者,股價已經開始反映。其中,隸屬香港嘉里集團的嘉里大榮,一二年稅後淨利達八億元,是八年來最好的一年,一三年前三季稅後淨利達六.八億元,獲利可能續創新高,也帶動股價再攀升,一三年下半年以來,股價已大漲近四成。

嘉里大榮百分之百持股中國的上海連運公司,一二年公司認列上海連運獲利○.二五億元,較一○年的五二八萬元增加了將近四倍。對此,元大投顧表示,物流業的獲利還在每年二位數的高成長階段,台灣業者的技術與系統穩定性,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大優勢。而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嘉里大榮的母公司|| 嘉里物流在港股掛牌,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儘管目前股價在承銷價上下整理,但香港分析師仍給予「建議長期持有」的評價。

此外,在中、港、澳共有三十三個據點的台驊控股,則是極少數布局甚早的公司之一,台驊甚至在東協國家也已布局,可以連成一氣做跨國性的海空陸複合性運輸。近期股價已經逐漸反映,而董事長顏益財拉高格局,在一二年底將台驊轉型做一條龍式的控股公司,從報關、倉儲,到物流上下游整合,「未來電子商務的賣家,只要在台驊的平台上,下單物流服務,台驊將可提供全方位服務,直接送到跨國的客戶手上。」顏益財表示,台驊一三年要大幅提高資本支出,建立長期布局。

台驊、大榮

投資潛力足 股價看俏

而老牌運輸業者山隆,也是在物流商機中,業績值得關注的受惠成員之一。近幾年來,獲利逐年提升,由山隆持股六成的上海山通儲運,主要從事國際貨櫃運輸、中國境內貨運代理與倉儲業務;另外還成立重慶山德、鄭州山通貨運,一二年重慶山德與鄭州山通已小額獲利,未來仍有想像空間。

「電子商務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金流、另一個就是物流,你想讓消費者在網站上買你的東西,就得有最簡單的付錢方式,和最快的送貨速度。」在物流這個行業做了三十八年的前順豐速運副總裁曾玉勤不諱言,想在這將近九兆元的大餅上做生意,就得抓緊金流和物流兩大命脈。

不過,中國電子商務的金流幾乎已被「支付寶」綁死,「剩下的機會,在物流。」曾玉勤說。

在九兆元的市場上,今年中國需要被運送的包裹數,預估將達八十五億個,每個包裹從賣家手中出貨、運送到倉庫集貨,再到物流業者的中轉站撿單、分單,最後還要由每位送貨員快遞到消費者手上,這個流程快則四天、慢則一至二周,有時還得送到香港、澳門和台灣,每個環節裡頭都蘊藏了商機。

八十五億個包裹數,代表的就是需要八十五億個紙箱,光是所使用的膠帶,都能繞地球超過十二圈以上,這還不包含裡頭的保麗龍包材,或是一些保溫棒(用來維持溫度)等特殊器材。影響所及,包材業者榮成,今年以來的轉型成果也備受市場期待。這些受益於中國電子商機、營收、獲利上揚的個股,將有機會成為下一波的主流。

今年,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宣布退休,投身到一家叫作「菜鳥網絡」的新公司去,菜鳥網絡要做的,就是物流,為中國打造全新的智慧物聯網。菜鳥網絡成立的第一年,馬雲就大手筆地砸進了人民幣一千億元,預計未來還要再投資人民幣兩千億元,就是要織起一張足以撐起年交易額達人民幣一百兆元的物流骨幹。

在菜鳥網絡的背後,阿里巴巴持股四三%,中國零售大咖銀泰集團也投資了三二%,中國最大的民營控股復星集團也投資了一○%,就連中國喊得出名號的快遞業者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都有入股。

「很簡單,你看我們去年雙十一光棍節,各地都爆倉,這些問題,今年雙十一就沒看見了吧!」張建鋒話的背後,是中國許多電子商務業者積極耕耘物流下的結果。

那台灣的角色在哪裡?

約莫十年前,中國的物流業還是一片黃土,「簡直就像戰國時代,各地諸侯擁地自重,北宅急送、中大田、南順豐,瓜分物流大餅。」曾玉勤在大田物流、順豐都待過,他說當時還有台灣人卡位的餘地,不論是進入中國物流業做高階主管,或是在聯邦快遞、DHL等國際快遞業者獻策,都還有台灣人的身影。

○八年,美商UPS中國戰略計畫發展部董事總經理陳學淳退休,那時他幫UPS在中國創造出每年業績成長三○%的成績後,低調退休,成為深入中國物流業高層圈的最後一位華人。

冷鏈物流

台灣仍有機會切入

○六年,聯邦快遞以四億美元收購了大田物流,有些創投業者看到了中國物流的機會,也想投資一些區域型的小快遞業者,結果台灣的創投公司捧著資金去談,才發現排在他們前頭的人已經好一長串,人人都想買物流公司,「甚至排第一個的是荷蘭商天遞(TNT),你怎麼跟人家談?」曾玉勤說。

八年過去,如今,「順豐速運」幾乎統一了中國物流業大片江山,台灣就沒機會了嗎?勤跑大陸的工總常務理事、生華創投董事長胡定吾認為,「台灣還是有很多物流技術,是走在中國前面,像冷鏈物流就是其一。」所謂的冷鏈物流,指的就是低溫冷藏來運送貨物。「這一點,中國業者不比我們懂,甚至還來台灣取經。」胡定吾說的,其實就是中國正在崛起的新物流大咖德邦。

○九年,德邦物流董事長崔維星訪台,就是去參訪嘉里大榮,學習台灣物流業者的管理和技術。同一年,深圳經貿參訪團來台,那是兩岸交流大鳴大放的開始,來自中國各地的參訪團湧入,儼然是大拜拜的廟會。但在深圳參訪團的人群中,有一個人低調參觀了台北港等物流運輸的基礎設施,他是順豐速運總裁王衛。「他想看看台灣物流怎麼做,也想看看順豐在台灣還能做什麼。」低調拜會了王衛的曾玉勤說。

四年前的王衛,還願意低調來台學習之旅,但四年之後呢?如今的順豐速運,除了坐穩中國民營第一大物流公司之外,王衛也早已不是王衛,就連馬雲都難得見他一面,全世界的創投資金更是大排長龍想要入股,但王衛一律不見。

這一次,︽今周刊︾終於突破困難,成為首次進入順豐速運採訪的台灣媒體;也一窺這家號稱全中國最神祕的物流公司,在電子商務的旋風席捲之下,順豐速運內部究竟藏著多少祕密武器,以供應全年超過十億個包裹的平安送達?

電子商務大風吹起,從包材到物流,一連串的「電商產業鏈」已經成形就位,商機引爆,現在,才只是序曲而已。

中國電子商務大爆發!

85億個包裹等人送,兩岸三地物流業者搶卡位

2009年

總包裹數19億個

2010年

總包裹數23億個

2011年

總包裹數37億個

2012年

總包裹數56億個

2013年預估

總包裹數85億個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

市場資金搶投資物流業

——兩岸三地物流業者籌資近1800億元物流公司籌資時間籌資金額

(億元)籌資方式

(籌資地)

德邦物流2014年未定預計IPO(未定)榮成中國2014年未定預計IPO(香港或A股)中郵速遞2014年1月499預計IPO(中)*嘉里物流2013年12月88IPO(港)台灣宅配通2013年12月40IPO(台)榮成紙業2013年10月10增資(台)順豐速運2013年8月400私募(中)華貿物流2013年5月33IPO(A股)唯品會2013年3月28增資(美)京東商城2013年2月210第4輪融資(中)2011年4月450第3輪融資(中)東方精工2011年8月27IPO(深圳)台驊投控2011年1月2增資(台)註:中郵速遞原先預定2014年1月掛牌,卻在2013年12月31日臨時撤件。

物流、包材業者未來前景看好股票代號公司名稱前三季稅後EPS(元)收盤價(12/31,元)1907永豐餘0.1814.90 1909榮 成0.9314.90 2607榮 運0.4120.80 2608大 榮1.3946.40 2616山 隆1.7225.20 2636台 驊1.3029.65 2642宅配通1.5567.50 5604中連貨0.7928.10 5609中菲行0.8020.30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70

梁信軍辭職背後:他甚少參與的健康業務正走入複星核心

3月29日下午,複星醫藥(600196.SH)召開了2016年年報的媒體溝通會,這場原本該聚焦於利潤、研發、創新、並購事務的會議議程因為其母公司複星集團CEO梁信軍的深夜辭職而被調整。投資者的關切跳出了亮眼的財報數據,母公司“二把手”及相關高管的離任,會讓這家民營制藥上市企業跟著變天嗎?

對於這個疑問,複星醫藥的內部人士予以了直接的否認:“複星醫藥從創立到現在主管的比較多一直是郭廣昌及汪群斌,梁信軍沒有擔任過複星醫藥董事會或管理層職位。”該內部人士表示,除此以外,從管理團隊上出發,複星醫藥相關的高管和投資團隊也幾乎不是梁信軍任命,所以他認為梁信軍的辭職對於醫藥來說影響不大。

不過,在昨晚複星醫藥公布年報的同時,複星醫藥原高級副總裁宋金松因個人原因也辭去了相應職務,對於這一職位變化,複星醫藥方面人士表示,“純屬巧合,與梁信軍辭職事件並無直接關聯。”

事實上,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於複星醫藥而言,此次的人事變動反而是醫藥業務進一步成為複星集團核心業務的重要一步。多年來一直掌管複星集團健康控股業務的負責人---複星醫藥現任董事長陳啟宇在此次的集團新高管團隊中得以亮相,成為複星集團新一任聯席總裁之一。複星不少內部人員認為,陳啟宇的上任其重要任務將是進一步推動集團在大健康領域的布局。

而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此次梁信軍的辭職實際上是出於包括“身體原因”在內的多方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

就在本次發布會前兩個小時複星國際的業績發布會上,陳啟宇公開表示,董事會的任命對他而言是非常大的榮譽和責任,他將把大健康產業做好,希望把健康產業做到極致。而郭廣昌亦表態,複星醫藥有一種理想,希望做中國醫藥健康產業領域的“華為”。

“在早前集團內部會議上已經確定,健康產業一定會是今年複星布局的第一重點。”該內部人士透露。在目前,作為複星集團旗下承載健康業務的主要部門複星健康控股擁有包括健康消費、複星醫藥、健康險以及國際醫療在內的四大事業部,這條承載複星“大健康”業務的掌門人即是陳啟宇。

去年以來,複星大健康業務已經完成了包括14億美元並購印度藥企Gland Pharma、超30億人民幣投資寶寶樹、與Intuitive Surgical、Kite Pharma等海外明星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用以診斷、免疫治療等多個新興業務方面的布局,成為複星集團旗下並購、合資最活躍的板塊之一。而在這些合作簽約的場合,郭廣昌也都悉數到場,並公開表示這些都已經被列為未來複星的重要戰略支點。

根據複星醫藥此次公布的財報,2016年度複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46.29億元,利潤總額35.7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8.06億元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0.93億元,分別較2015年增長16.02%、5.92%、14.05%和26.36%。在過去十年中,複星醫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指標實現了約36%的年複合增長率,這家老牌民營藥企的各項指標正處於穩健上升的狀態。

不過,在此次溝通會中複星醫藥總裁吳以芳也透露,未來複星的國際化也會出現調整,包括考慮將未來的制造基地更多的放在中國和印度,將未來的市場瞄準在歐美。“從歐美市場來實現我們創新的價值,充分利用歐美和以色列、日本這些地方,跟中國結合,使整個鏈條豐富起來,才可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競爭力。”吳以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