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你也愛用彈幕刷劇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787

被網友戲稱“天雷滾滾”的《太子妃升職記》槽點滿滿,與彈幕這種新型的交互形式相配合,不得不說還真是絕配。 (資料圖/圖)

年底爆紅的網絡神劇《太子妃升職記》,便是彈幕的受益者。被網友戲稱“天雷滾滾”的《太子妃升職記》槽點滿滿,與彈幕這種新型的交互形式相配合,不得不說還真是絕配。不少網友打出“我是來看彈幕的”“二刷玩彈幕”之類的彈幕條。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彈幕文化是如何興起的。

彈幕是什麽?如果你還不知道,那可要小心被時代潮流所拋棄了。簡單來說,視頻上方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是彈幕。網友們在刷劇的同時,用彈幕邊看邊吐槽,就好像還原了小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看電視邊點評的場景。

其實,彈幕源於日本,來自二次元(指ACG次文化中對動漫、遊戲等作品中虛構世界的一種稱呼用語,與“三次元”,即現實世界相對),而如今正在大步向前地朝著主流文化進發。2015年,越來越多的網劇,牽手彈幕,以望穿秋水之勢企盼網友前來圍觀吐槽。

年底爆紅的網絡神劇《太子妃升職記》,便是彈幕的受益者。被網友戲稱“天雷滾滾”的《太子妃升職記》槽點滿滿,與彈幕這種新型的交互形式相配合,不得不說還真是絕配。不少網友打出“我是來看彈幕的”“二刷玩彈幕”之類的彈幕條。

在創作時,該劇組便埋下了兩三百個槽點,有節奏地跑出去,最終走紅的二十多個槽點,並沒有超出劇組的預設。一位創作人員透露,為了找到合適的包袱,他去專業的彈幕網站蹲了半個月,刷遍了網站的熱門劇,看彈幕在講什麽,以便摸清年輕人的觀劇心理。

從小眾文化到“入侵”主流

借彈幕爆紅的網劇,遠不止《太子妃升職記》一部。同在此列的還有《古劍奇譚》、《白衣校花》、《拐個皇帝回現代》等一系列表現優良的劇作中。仙俠劇《古劍奇譚》在專業彈幕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簡稱為“B站”)播出時,彈幕數達18萬條,這相當於每秒鐘有75條彈幕發布,彈幕幾乎掩蓋了整個視頻畫面,普通電腦甚至會因為彈幕過於密集而死機。

據統計,目前,青年人是彈幕的主要使用者,87%的彈幕用戶在30歲以下,其中73%為24歲以下。“宅男”占比63%,是中國主要的彈幕用戶。

事實上,彈幕最早就是在禦宅族盛行的日本興起的。其中日本NIWANGO公司旗下的NICONICO動畫網站是彈幕網站的鼻祖。2006年12月上線之初,該網站允許用戶在視頻畫面上留言。使用者可自由指定字幕出現的時間、在影片上的位置、字體的大小和顏色等。留言可以從影片的右方移動到左方,也可以固定在某個位置一段時間。這種字幕後來被命名為“彈幕”。

在NICONICO創始人西村博之眼中,即便視頻很無聊,觀眾實時分享,會讓他們覺得有種在“在一起”和互相取悅對方的興奮。因為觀看視頻的多數是“宅男宅女”,他們渴望與人交流,彈幕讓他們產生了不是一個人的錯覺,有學者將之稱為“虛擬的部落式觀影氛圍”。所以,在一條一條滾動的彈幕中,他們刷的是存在感和寂寞。

近些年,彈幕視頻網站在中國漸入熱潮。國內依舊存活的且最早的彈幕視頻網站是於2007年上線的AcFun(簡稱為“A站”)。2009年,B站成立,現已成長為國內彈幕網站中的領軍者。除了這兩家,被稱為“C站”的吐槽網、“D站”的嘀哩哩等彈幕視頻網站陸續上線。

彈幕視頻網站起初以二次元內容為主體,是動漫遊戲愛好者的聚居地。隨著彈幕被更為廣泛的人群接受,彈幕視頻網站的觸角漸漸伸向三次元。NICONICO 的發展可稱之為繁茂。2012年,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與安倍晉三進行黨首辯論,便是在該網站上直播,140多萬網友紛紛用彈幕圍觀、發言。在日本,NICONICO儼然已成主流視頻平臺,明星藝人和政界人物越來越重視與其的合作關系。

彈幕視頻網站發展為龐大的帝國,這一盛況在中國還不可想象。但在中國,彈幕雖不如在日本那般火熱,卻也在不斷進擊中。越來越多的電影、電視、遊戲直播、電子書閱讀、體育比賽等,開始嘗試與彈幕結合,彈幕也正從小眾文化進入主流文化視野。

2014年8月,《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和《小時代3》成為首批放映彈幕專場的電影。同一時期,舞臺劇《瘋狂電視臺2選秀風雲》也嘗試彈幕,利用彈幕與觀眾互動,戲中的演員甚至會依照彈幕的提示做出反應。當劇里模擬“非你莫屬”招聘真人秀情節出現時,有觀眾就打出“南翔技校來招人啦”的彈幕,主持人馬上就問演員:“南翔技校來招你,你願意去嗎?”這種實時回應、交流,讓劇場變成了一個大party,場上場下都在演、都在笑。

對於那些需要互動的劇作,彈幕成了新潮且貼切的選擇。在彈幕的環境里,觀眾能夠堂堂正正地吐槽、解構、戲謔、調笑,觀眾不再以仰望的姿態來看待一部電影、或是話劇,以往像是在對待藝術品的心情也不複存在。觀眾與劇創人員之間,因而也變得更加平視。

專業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簡稱為“B站”)。 (小塵4x/圖)

躋身主流之難

但更多人在首次接觸彈幕時,往往很不習慣。因為在觀看彈幕視頻時,一邊要看原視頻畫面,一邊還要應付密密麻麻的文字,這不符合觀眾多年來形成的“只需看原畫”的觀影模式。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曾提到他第一次上B站看彈幕的經歷:“面對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鋪天蓋地的文字,我的第一反應是,這里面的視頻怎麽看呢?……堅持看半小時後,我開始有點頓悟的感覺,畫面看得下去了,會發現眼中的畫面和評論是可以分離的,你想看畫面就看畫面,想看評論就看評論。”

對學習設計出身的黎萬強來講,看彈幕,是自己了解亞文化的方式。而關註亞文化,一方面是真切知道年輕用戶的喜好,另一方面也是對未來主流文化的前瞻探知。

彈幕內容市場發展近十年,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資本關註,從小眾文化到影響主流文化,發展的想象空間巨大。但在想象與現實之間,仍有一大堆優化工作要做,比如如何規避不文明彈幕、如何生產高質量彈幕、發彈幕時應遵守哪些原則和禮儀等諸多問題。

據騰訊企鵝智庫分析,彈幕視頻的核心用戶依舊是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是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愛好者,主體內容則是二次元文化。彈幕和基於彈幕的打碼、空耳、高能預警都只是衍生而來的次文化中的一種。脫離二次元文化圈,彈幕將變得不倫不類。

六間房、56等視頻門戶在幾年前都曾嘗試過彈幕視頻,但因為用戶群體過於複雜,以致彈幕內容混亂不堪,最終都無疾而終。土豆在2012年推出的“豆泡”是視頻門戶在彈幕視頻上為數不多的成功嘗試,但即便如此,豆泡的內容依舊以ACG為主,其它題材的視頻非常有限。

彈幕興起,其背後有互聯網時代無處躲藏的寂寞,有樂於解構、反叛的表達精神,也有同氣相求的社群效應。如何跨越二次元藩籬,是彈幕前行面臨的問題,它的解決需要更多創造性的努力。但無疑的是,彈幕的誕生,使看視頻更富樂趣,用戶不必像以往那樣等到曲終人散,才能在評論區里發表感想。而另一方面,集聚了大量意見的彈幕,也的確成了視頻制作方了解觀眾的一種新渠道。

2016,你會彈幕嗎?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