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萬能險須“姓保” 保監會將出嚴規

近期以來,保險資金高歌猛進、舉牌此起彼伏,甚至成為資本市場焦點。這其中,中小險企主要舉牌資金來源——萬能險背後的風險引發的關註越來越多。

有鑒於此,今年3月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新規之後,保監會近日組織召開座談會,就如何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制度征求了部分保險公司意見。《第一財經日報》獲悉,保監會在會議上下發了《關於加強人身保險產品精算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和《關於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產品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雖然文件名並非針對萬能險,但其中涉及多條關於中短期存續產品的規定,如果正式落地,將成為史上最嚴新規,進一步促使“保險姓保”。

此消息一出,市場即傳出“6000億萬能險將陸續撤出A股”,對此,保監會進行了澄清。保監會相關負責人稱,進一步完善人身險產品監管是為進一步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引導行業發展風險保障和長期養老儲蓄類產品,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

萬能險新規箭在弦上

參加上述座談會的保險公司的一位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近日保監會召集各家壽險公司開會,主要是進一步規範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期限、退保費、額度管理,但目標直指目前市場上熱議的中短存續期萬能險,防止保險產品“變身”理財產品。

“‘保險姓保’是本次征求意見稿的主旨,也是監管層近期反複強調的重點,之前保監會剛剛召集保險公司進行資金運用的座談會也提到了下一步針對激進險企的做法將有一系列的監管措施,預計保監會將會有系列的‘組合拳’出臺。”一名壽險公司管理層稱。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保險公司管理人員認為,征求意見稿內容中對中短存續期產品影響最大的是以下四點。

首先,此次征求意見稿規定躉交人身險前3年退保扣費不得為零,同時風險保障部分要求收取風險保障費。而3月份的《關於規範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中並未有明確的相關規定。

“這一版征求意見稿相比於3 月的規定,對新產品做了更嚴格的規定,否定了一切3年內存續期的產品,使增量受到極大限制。壽險公司必須銷售退保在3年以後的產品(較難賣),萬能險保費增速可能大幅下降。”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

其次,征求意見稿將人身險的備案產品預定利率從費率改革時最高的4.025%調低至3%,而年金產品則限制在3.45%之內,如果超過這個上限,則需報送保監會審批,相當於產品審批範圍擴大。

此外,征求意見稿進一步規範中短存續期產品額度管理,將3月《通知》中的“最近季度末投入資本和凈資產較大者的2倍以內”調整為了“投入資本的2倍以內”。征求意見稿還將存續期1年以上3年以下中短存續期產品規模過渡細化,分別為總體限額的90%(2016年)、70%(2017年)、50%(2018年)、30%(2019年及之後)。

同時,規定定期壽險、終身、兩全、護理保險的死亡保額為整個保險期間不低於累計保費或賬戶價值的200%。中金公司研究報告分析稱,之前規定的比例是120%,這個規定提高了產品中的死差占比。

事實上,從今年3月關於中短存續期產品新規發布以後,盡管同比漲幅仍然很高,但萬能險已經呈現整體環比下降的態勢。保監會數據顯示,大多反映萬能險保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從今年4月開始單月環比出現大幅下降,4~6月單月新增交費的環比下降幅度分別為47%、37%、19%,7月單月數據則環比反彈上升12%。

但從3月《通知》發布後的市場情況來看,也有個別險企在打政策的“擦邊球”。3月《通知》中規定了不得開發和銷售預期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不滿1年(不含1年)的中短存續期產品。為了達到既表面合規,又能吸引投資者的目的,上月市場上就出現了附加了100%保單質押貸款的萬能險產品,自稱為保險業中的“余額寶”。從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五年期的產品,前5年均有退保費用,但是在短短十多天的猶豫期之後就可以申請保單現金價值100%的貸款,賬戶收益自動沖抵貸款利息,實質上相當於活期產品。

對此,此次征求意見稿約束了保單貸款額度上限至現價或賬戶價值的80%,期限為6個月,且部分領取比例不得超過保費的80%。

同時,征求意見稿中還提到了中短存續期產品基本只可以為兩全產品。對此,上述壽險公司管理層人員道出其中“玄機”。“萬能型產品分為年金型和兩全型。一些保險公司將年金型產品包裝成市面上常見的萬能險,期限2~10年不等。但在監管處卻不將這些產品報備為中短期存續產品或者高現價產品,成為監管在統計上的‘漏網之魚’。”

定位A股長線資金

“限制措施有利於負債成本降低和負債久期拉長,從而解決利率下行帶來的利差損風險、‘短錢長投’帶來的錯配風險和現金流風險。”海通證券分析師孫婷稱。

眾所周知,這些以萬能險為主要產品的中小險企往往面臨更高的負債成本(加上傭金及管理費用可高達8%~10%),而為了覆蓋這些高成本,大量萬能險保費視投向股票市場,甚至屢屢參與舉牌。據統計,從去年至今,至少已有12家險企通過二級市場舉牌近40家上市公司,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寶能系”、“恒大系”、“安邦系”、“生命系”均出現在今年前7個月萬能險保費收入較高的十大險企中。因此,此次征求意見稿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成為市場關註的一大焦點。

昨日滬深300指數盤中一度下跌1.5%,就有市場人士分析稱與上述征求意見稿有關。而中金公司研報預計目前A 股中約有5000億~6000 億存量資金來自於高現價萬能險。隨即市場上就有“6000億萬能險將陸續撤出A股”的傳言。對此,中國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該傳言不實。

“這一論斷並不準確且過於片面。首先,調整並非一刀切。根據調整規定,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2倍以內,並給予緩沖期,受調整的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將由新的合規保險產品來承接。強調產品設計而非阻隔萬能險,而是強調保險的保障屬性。目前我國萬能險占比31%,而美國占比40%,期限結構的調整是關鍵。而保險資金仍將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華泰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羅毅稱。

上述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強調,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保險保障需求,保監會將進一步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引導行業發展風險保障和長期養老儲蓄類產品,集聚長期保險資金,落實保險姓“保”的發展理念。保險資金是支持資本市場發展、促進實體經濟轉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將進一步發揮長期投資優勢,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