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士康称职工宿舍支出远大于缴纳公积金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6/361681.html

富士康国际(02038.HK)今日发布公告,指北京富士康先后投资逾1.1亿元兴建职工宿舍,及每年花费数千 万元在外租赁政府所属公寓,提供给职工居住,“相信以上福利所支出费用会大于北京富士康应缴纳之住房公积金”。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富士康子公司富士康精密组件(北京)有限公司被指欠缴住房公积金,富士康发布公告,以示“特此澄清”。

公告称,依照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旨在维护职工的住房权益,提高职工居住水平,但因各地具体情况不同,相关政策及进程也有差别,各 地方政府辖区内公司执行住房公积金政策不尽相同。

公告称,北京富士康为解决员工住房问题,先后已投资了1.1亿多元建设了足以容纳6000名职工宿舍,及每年花费数千万在外租赁政府所属公寓,无偿 提供给职工居住,或给员工发放外租津贴,让员工自租房屋住居,同时自2007年开始陆续为部分干部无偿配房。

富士康表示,“相信以上福利所支出费用会大于北京富士康应缴纳之住房公积金”。

公告称,北京富士康目前正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参考北京市其它企事业单位关于公积金缴纳的实务作法,商议有关落实条例的具体办法及进程,以确保推进各 项相关工作符合政府相关政策及产业做法。

截至午间休盘,富士康国际涨2.38%报5.6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3

住房公積金,誰的提款機?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604

住房公積金制度實行近20年,本屬互助性質的一個資金池,卻漸漸異化成政府、銀行和國有壟斷企業控制的聚寶盆。這一制度何以畸形,又該如何改變?

來不及從容地吃一頓午餐,中午12點,宋小敏登上了去往北京某郊縣的輕軌列車,「對於我們這行來說,時間觀念是第一位的」。

宋開辦了一堆公司,主營業務實際上只有一個——幫人代取住房公積金。下午1點,宋和手下職員準時到達目的地——某公積金中心營業廳,先去取號機上拿號,再退出營業廳到旁邊咖啡館開「現場辦公會」。宋小敏現場指導新來的職員:最後檢查一次資料袋裡的10項材料是否齊全,背誦一下需要記住的公司名、註冊號、個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等,「以免待會兒磕巴」。

選擇在郊縣以及午休時間辦理,宋小敏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北京各區縣的公積金提取政策鬆緊不一,自然要挑選最松的地方。而午休時間人少,「前面等候人數為0」,可以保證在1點半上班時第一個上櫃檯辦理,否則時間不可控。他們的工作,是按時計費的。

一切順利。半小時不到,新員工就辦好了兩位客戶的公積金提取手續。回去的路上,宋小敏指著發票單上一個「該職工公積金已提取」的紅章對新員工說,「只要這個章落下,我們就可以找客戶收錢了」。

宋小敏原來是北京一家外企的高管,三年前發現公積金提取的商機,乾脆辭職創業。他的網站首頁上寫著「三不用」的大標語:不用本人參與!不用找原單位!不用專程來北京!其業務模式是用工作關係掛靠、代辦租房手續等方法,幫助離職離京人員提取其在北京繳納的住房公積金,並在其中收取10%-20%的佣金。

他的手機一刻不停地響著,全是要其「幫忙」提取公積金的電話。宋小敏估計離職離京人群有不下200萬人,按照現行公積金極為繁瑣嚴苛的提取手續,「客戶」們付給宋小敏的佣金遠遠小於自己提取所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若沒有原單位的配合,他們甚至根本無法取出住房公積金。「別人一句話就把他們打發了——『公積金中心不對個人』。」宋小敏說,「是現有公積金提取制度給了我們發財的機會。」

這的確是個巨大的商機,打開百度搜索「代為提取公積金」,會發現一大批從事這一業務的公司。路邊的電線杆上,也滿是這類小廣告。這也是一個悲哀的事實:眾多異地工作的繳存人不得不依靠灰色的地下中介產業,才能拿回這筆屬於自己的錢。

提取困難,僅是現有住房公積金制度諸多為人所詬病的弊端之一。在中國實施了近20年的這一制度,進步之慢,缺點之多,令其最早的設計和操刀者也失望不已。

而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更是認為,公積金制度當初的設計目標——職工購房的「互助資金」,早已有名無實,「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歷史作用已經完成,沒有多少理由繼續存在下去」。

怪異的公私合體

中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最早發軔於1991年。上海市借鑑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制度經驗,率先建立起住房公積金制度。之後,北京、天津、南京、武漢等城市相繼效仿。1994年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

這一制度建立的最初動因,是國家要搞住房商品化改革,但住房建設資金短缺,於是強制性從職工工資中抽取5%,單位補貼5%,歸集為公積金資金池,用於發放住房建設貸款。

但對於公積金的定性,爭議持續多年。1990年代,很多人認為公積金姓「公」或「半公半私」,因為其繳存帶有強制性,由政府管理,單位補貼部分實際是財政補貼,且免稅。

但在上海試點中,公積金很明確地定位為民間互助基金。全國推廣後,官方正式的表述中,公積金也沒有爭議地一直姓「私」,如1994年國務院文件對公積金的定位是「一種國家支持的社會互助購房基金」。1996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關於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住房公積金是職工個人住房基金,不屬於財政預算資金,但按照「房委會決策、中心運作、銀行專戶、財政監督」的原則進行管理。

於是,公積金便形成了一種怪異的混合體。從屬性講,它姓私,但從管理上,卻由掛靠在政府部門的事業單位管理,而且是多頭管理。「它像一個金融機構,但是屬於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復旦大學住房政策中心執行主任陳傑評價說。

1999年4月《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頒佈,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住房公積金的三方共管模式:住房建設部獲得公積金代管權;財政部獲得公積金增值收益支配權;央行則監管公積金的存貸利差和金融活動。顯然,這是部門利益博弈的結果。

至今全國各地已成立了384個住房公積金中心,和數十個不受「屬地化管理」約束的鐵道、石化、煤炭、航空、電力等行業自己的公積金中心。比如在北京,有「國管」與「市管」兩套公積金系統,前者適用於中央直屬企業和中直機關等,後者屬於北京市管,兩套系統的管理體系和提取規則大不一樣。

雖然理論上公積金姓「私」,但實際操作中,許多地方政府把公積金結餘作為財政小金庫,進行侵佔、挪用、貪污等。比如2005年湖南郴州公積金中心原主任李樹彪貪污、挪用公款上億元。2013年2月,西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原主任薛華鋒等人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巨額賄賂。

主管部門對公積金的使用方向,也充滿爭議,詬病者認為存在「以公權侵犯私權」之嫌。

2009年,國家力推9000億保障性住房投資,住建部按國務院131號文要求,允許各地閒置住房公積金用於保障房建設,很多城市「踴躍試點」,約400億公積金以直接貸款形式投入到保障房建設中。

此舉引起了廣泛質疑。批評人士認為,根據1999年頒佈、2002年修訂的《條例》,住房公積金不能用於發放住房建設貸款。公積金投入保障房建設,嚴格來講是違法的。事實上,1999年之前住房公積金可以介入開發貸款業務,但很多地方貸款審查、催繳不到位,產生了呆賬壞賬,因此《條例》要求停止發放住房建設貸款。

而在沒有明確風險責任人且未經繳存人表決的情況下,萬一公積金在保障房建設項目中出現虧損,比如保障房出現泡沫,建成了租售不出去,繳存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財政是否願意為之「兜底」?陳傑曾就此問題問過一些地方官員,得到的回應答非所問:保障房項目的貸款利率比債券利率高一個百分點,屬於優良資產。

社科院財貿研究所研究員汪利娜也是這一政策的批評者。她說,「即便有能力還,願意不願意償還都得存疑,誰也不敢保證地方政府會否違約。」

「劫貧濟富」的制度

截至2011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餘額已高達2.1萬億元,約有1億繳存人,但從這筆巨款中獲益的人是誰呢?答案是,這是一個「劫貧濟富」的制度。

對於最應從中獲益的絕大多數繳存人來說,公積金並不好用。雖然公積金貸款利率比商業貸款低2%,但其限制條件頗多,買不起房或不符合規定的繳存人難以享受到這一貸款優惠。這也造成公積金沉澱率較高,如2007年末全國公積金個貸率(個人公積金貸款餘額佔歸集繳存餘額的比例)只有52.83%,沉澱資金佔繳存餘額的比例為22.76%。且越是貧窮的省市地區,資金沉澱率越高,河北省2007年末個貸率只有27.33%。

按照現行規定,除非買房、裝修、合同租房或離退休,繳存人無法取出公積金,這意味著大部分繳存人的公積金都將存在低息賬戶上多年,才可能取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按年利率1.21%計息,遠低於同期存款利率,更難以抵抗中國每年的通脹率。

而被強制替員工繳納公積金的私人企業當然也不是受益者。多位江浙一帶的企業主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政府強制他們為農民工繳納住房公積金,「純粹是為國家財政做貢獻」。農民工大多文化水平低,流動性高,離職後一般無意願和能力找原單位去提取手續繁瑣的公積金。

真正的贏家則是政府、銀行和國有壟斷企業。

公積金中心將公積金存在銀行與付給繳存人的利差,連同公積金中心購買國債的利息收益和發放公積金貸款的利差收益,構成公積金的增值收益。

根據物權法中「孳息歸屬」的原則,公積金的增值收益的所有權當屬繳存人,但按照《條例》規定,公積金增值收益可以以廉租房建設補充資金的名目,上繳給財政使用。如2007年末住房公積金為廉租住房補充資金總額為130.03億元,餘額為51.03億元,累計向同級財政上繳城市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79億元。

如前所述,2009年之後,「閒置」公積金更是大量進入本該由政府財政負擔的保障房建設。

此外,公積金在一些地方並未「專款專戶」,而是直接成為政府部門的准財政資金。比如2006年,審計署發現瀋陽鐵路局集中管理的住房公積金存在與生產運營資金混存混用的問題,促動該局32.62億元住房公積金限時實行專戶存儲。

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商業銀行是公積金制度的另一受惠者。它們享有接受公積金低息存款的特權,在公積金項目上其存貸差約為5%,按目前公積金繳存餘額2萬多億元算,銀行獲利應為1000億元。這還不算商業銀行每年向公積金中心收取的歸集手續費和貸款手續費。

公積金制度還為國企提供了一條向員工輸送隱形福利的途徑。由於公積金可免稅,近年來石油、金融、電信等行業的國有壟斷企業屢屢被爆出為其高管或職工繳納高額公積金,變相提高福利水平的新聞。

十年修法無下文

由於公積金只能用於個人購房貸款、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而長期被指投資渠道狹窄,運營效率低,增值不力。目前2萬億的公積金餘額中,平均結餘比例高達近30%。據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初,公積金結餘資金已超過4000億元。

2013年2月26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全國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研究準備工作已經啟動,證監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盡快推動《條例》的修訂。這一消息被一些媒體解讀為公積金可能要進入股市。

但復旦大學住房政策中心執行主任陳傑認為,這幾乎不可能。「公積金入市,我覺得應該是購買債券,投資股票未免太誇張了,也不具備可操作性。」他認為,「誰是操盤手?不可能各地分別操盤吧。但現在的管理體制很難被打破,地方政府不會放棄小金庫。」

而購買債券的風險相對要小得多,且可以上市流通。陳傑建議債券可以以財政部名義發售,賣給各地公積金中心,債券到期時再用租金或公有產權的形式把錢流轉起來。「這可以做到多贏:繳存人收益多些,保障房建設單位融資成本低些,國家也解決了保障房建設資金來源和公積金增值任務。」他說。

住房公積金的投向問題,又涉及《條例》的修訂,因為之前《條例》對其資金用途做了嚴格的限定。比如2004年上海曾經動議將住房公積金放開到醫療,結果因有違《條例》被人大否決。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住建部正在召集修訂《條例》,但修訂稿何時出台,並無樂觀預期,「已經討論十多年了,一直沒個結果」。

陳傑和同事曾經就《條例》修訂意見,提交過好幾稿,其主要建議包括擴大公積金用途範圍,用債券形式進行多元化投資;放寬目前對租房提取公積金的過嚴限制;管理體制上逐漸實現資金跨區域流動,有彙總功能;明確公積金管理屬性,逐步向金融專業化的風險管理方向轉型等。

對這些建議,住建部等部委也都認可,部裡幾位司長還為此召開了一次高端研討會,但「會後就沒有下文了」。

陳傑認為,《條例》11年改不動,除了部門掣肘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近些年的住房政策變化太快,每一次房地產市場新政策出台,都可能打亂《條例》的修法。而且,由於上位法《住房保障法》等遲遲立不起來,導致《條例》的修訂工作也難以推動。

而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看來,公積金制度已經完全偏離了「互助資金」的目標,異化為準金融部門、房地產調控手段等政策目標,「再怎麼修訂條例,也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與上海公積金制度的設計者戴曉波一樣,鐘茂初主張徹底改變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體制,把公積金轉化為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部分,由專業的金融機構管理。

(應被訪者要求,宋小敏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23

公積金上海往事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606

1990年代,住房公積金制度在上海誕生,其背景是房改缺錢。上海的獨立運作,使這項制度發揮了巨大功效。但這項脫胎於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卻妥協於中國特色的改革,在推廣至全國之後,漸漸弊病叢生。當年的上海方案起草者感慨,「大大落後於時代發展」。

為房改而生

中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最早在上海試點成功,之後向全國推廣。但後來形成的模式和制度已經與上海創建公積金制度的初衷大相逕庭。

1990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朱鎔基成立了一個有17人參與的住房研究小組,研究如何推進上海的住房改革。當時在上海計委研究所任副所長的戴曉波,兼任這個小組的方案組組長。

他回憶說,上海當時的住房問題使朱鎔基面臨很大壓力。朱的前任做上海市委書記時,上海每年建成住房面積約470萬平方米,而朱主政上海時,這一數字降低了100萬平方米,老百姓怨聲很大——「朱鎔基把錢都投到工業中去了,不考慮老百姓住房了」。

朱鎔基指示住房研究小組首先搞清楚,為什麼產生100萬平方米的缺口。調研下來的結論是,國有企業「利改稅」紅利消失後,沒有錢給職工蓋房子。上海市當時100萬平方米的住房建設資金缺口約8億元,籌措到這8億元,上海的住房問題就能解決。但當時財政吃緊,住房研究小組的主要任務,便是通過市場化改革的方式解決住房短缺問題。

1990年年初,朱鎔基曾去香港、新加坡考察其住房制度,回來後讓住房研究小組也前去取經。於是,戴曉波等人在香港考察了10天,由現任香港特首梁振英陪同。之後又在新加坡考察了一週公積金制度。

回國後,小組起草了《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獲國務院批准後於1991年5月1日開始實施,其內容概述為五句話,「推行公積金,提租發補貼,配房買債券,買房給優惠,建立房委會」。

「五句話中,四句都是錢。」戴曉波是這個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他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朱鎔基當時提出,之前改革走不通,核心問題是錢的問題,因此這個方案「著力點是搞錢」。

設計該方案時,戴曉波測算當時上海全市職工工資總額每年是50億元,按照新加坡公積金模式,若個人交工資的5%,企業也補貼5%,可籌措5億元;其次,上海的職工住房租金當時是一年1億元,為促使職工買房,將租金提高一倍,可再籌措1億元;8億元缺口還剩下2億元,上海想的辦法是分到房者每平方米須購買500元債券,共可籌集2億元。為鼓勵市民購買債券,朱鎔基還帶頭購買了上海住房債券。

五句話中,「買房給優惠」是指公房出售,但當時房租太便宜以至於人們不願意買房,因此方案設計時沒有將此筆資金計算在內。

為什麼當時上海的住房改革必須公積金先行呢?因為之前中國住房商品化改革走過的幾條路都已被證明走不通。

一條是提租。1980年代,政府由於不堪承受福利分房的建安成本而有意推動住房商品化時,最大的困難是房屋租金太低,老百姓不願意買房。於是有人提出將房租漲8-10倍、工資漲一倍的「雙到位」方案,逐漸解決資金短缺和建立商品房市場。這條思路由於對國家的工資成本衝擊太大而沒有實施。

到1987年,宏觀經濟增速下降至負增長,時任國務院總理決心啟動住房改革,激活房地產市場,提出讓老百姓購買自己的第一套房。1988年,國務院成立住房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設計改革方案,並啟動了煙台、唐山、蚌埠三個城市的綜合配套改革。當時提出的主要方案是「提租補貼」等公房出售方案,但由於沒有信用貸款體系,老百姓也沒有存款積累,房子還是賣不出去。

此外,中國還在蚌埠和威海試點過住房銀行。而上海住房研究小組成立後,一開始也想學日本搞住房銀行。但由於蚌埠和威海城市規模較小,且不是金融型城市,住房銀行在兩地的試點沒有做起來,中央也不允許再建第三個住房銀行。

這條路不通之後,上海還曾設想過搞住房信託基金,但當時恰逢很多基金出事,中央對信託基金管得非常死,不同意上海搞住房信託。

最終,新加坡公積金模式成為上海乃至於全國住房改革取得成功的突破口。

摸索出來的改革

上海公積金制度建立的初衷,並非僅限於住房公積金,而是想在解決住房問題後,逐漸過渡到新加坡模式下兼具醫療、養老、教育等社會保障功能的公積金制度。

因此,1991年上海公積金中心成立時,稱謂中並未冠之以「住房」二字。且為了便於今後協調全市社會基金運作,其行政編制也定為廳級單位,掛靠在市政府辦公廳下,人員由建設交通委黨委代管。而天津等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大多是掛在房管局下面的處級編制。

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時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黃菊一開始曾希望將社保基金也納入到公積金中,繳存比例從個人、單位各5%提高為7%,其中4%搞住房改革,3%歸社保。但這一方案難度很大,因為當時社保是由財政負擔的統收統付機制,屬於勞動保障系統,而住房屬於建設交通委、房管局系統,兩個系統同時搞改革,風險太高。

「兩個胖子同時擠一輛改革的公交車,可能誰都擠不上去。」戴曉波說。朱鎔基權衡後決定,1991年先上住房公積金。1992年上海又另啟動了社保基金。

一開始,上海公積金並不被人看好,這從公積金中心尋找代收代繳機構的故事中可見一斑。當時公積金中心有兩個選擇,一是自己鋪設收取公積金的渠道網點,戴曉波等人測算此方案的成本為1%,即收100元支出1元成本;另一選擇是委託其他機構代收。新加坡公積金是委託郵政系統代收的,因此戴曉波「打著朱鎔基搞的項目的旗號」,首先去跟郵政談。

上海郵政當時虧損,聞聽此事後當即同意,開出的條件是收取1.2%的手續費。戴曉波問這個比例的依據是什麼,對方答,按公積金每年5億元的規劃收取額度,其1.2%是6000萬元,而上海郵政當時每年的虧損額正好是6000萬。

戴曉波認為此條件太苛刻,因為新加坡付給郵局的手續費才1%,且上海人口當時是新加坡人口的兩倍多,規模效應更大。於是他去找工商銀行談,工行行長當即拒絕,「天方夜譚,我們貸款都拉不到,你們憑空就能收上來錢?」

於是戴又去找建設銀行。當時建行由於剛被政府收回之前的財政資金代管資格,少了一大筆存款,一聽說公積金有一筆錢需要代管,很動心,開出0.8%手續費的條件。最後時任建行總行副行長王岐山與朱鎔基談判,簽下了排他性協議。

於是,建設銀行上海分行承擔了上海全市公積金賬戶的設立工作。房地產信貸部主任顧浩鐘說,賬戶設立工作啟動僅僅兩個月,建行就為全市四十多萬個職工開設了賬戶,到1995年底,已經歸集資金77.18億元。

公積金做大之後,在一次會上,工行一位人士還質問戴曉波,「你寫文章說公積金人人都能歸集,只看誰的成本低,那為什麼上海只給建行做,不搞多家競爭?」戴曉波回應,「很簡單,搞方案的時候,你要追求完美,但實際上真正做一件事時,你要妥協,不妥協的話,事情做不出來。」

1991年至1996年,戴曉波任上海公積金中心的核心部門資金處處長,他任職期間,公積金中心籌措了大量建房資金,解決了上海住房短缺問題。第一年公積金中心籌集到5億元,第二年猛增至15億元。至1996年,資金儲備達到100億元,其中50億元來自公積金的積累和增值,50億元來自舊公房出售。這筆資金除用於建房外,還投向了土地儲備和舊城改造。

上海城市化過程中,很多企業遷出市區,用土地歸還公積金借款,使上海市中心有能力進行大規模土地開發建設。這批房源入市後,公積金的錢轉而用於老百姓的購房貸款上。當時上海房價不過二十來萬元一套,公積金第一次面向個人貸款的額度便達到10萬元一戶。

雖然中心將「收支平衡」而不是「增值」作為公積金運作目標,但成立之初的5年,上海公積金的年增值率仍高達30%以上,戴曉波介紹說,這是因為當時上海公積金的投資收益高。他回憶說,賺的最多的一塊投資是股票,當時公積金大量買入法人股,支持企業上市的同時也獲利豐厚。

上海模式的異化

上海公積金當時能夠較為自由地進行投資運作,是因為其獨立性。當時公積金中心只對一個由專家、元老組成的房委會負責,上海市政府支持基金的獨立運作。

1999年之前,財政部、央行等也曾試圖成為其主管部門,但都被上海方面頂了回去。據說,當時的財政部長曾與上海爭論,財政部認為公積金是財政資金,上海則堅持公積金是工資收入,工資發放之後就是個人的,絕對不是財政資金。

而央行則認為公積金中心放貸收息,算是銀行,應受其管理。戴曉波則反駁道,公積金並非住宅銀行,而是一種類似於工會基金的「會」,在江浙一帶,「會」是一種可以計息的民間互助資金池。公積金的錢是在銀行開戶存儲的,而且公積金中心不具備銀行四大功能——儲蓄、貸款、結算、匯兌中的任何一種,其存貸業務都是委託銀行辦理,如何能認定它是銀行呢?

上海房改及公積金試點成功以後,中央決定在全國推廣上海經驗。1997年,國務院宣佈取消住房分配,啟動住房市場化改革,同時在全國推行公積金制度。1999年《條例》頒佈實施,上海公積金中心也適用於該條例。在此之前上海模式的靈活投資、獨立運作經驗均不再被允許。

在中央,時任國務委員李鐵映主管公積金一事,他當時碰到兩個難題。一是公積金中心應該鋪設到哪一級政府,上海作為大城市,成立一個公積金中心具有規模效應,但如果全國推廣,需要測算成本收益比。當時發現,在一個縣級市搞公積金的管理成本遠遠高於其收益,最後在三百多個地市級以上城市設立了公積金中心。

第二個難題是公積金的理財風險。公積金要抵禦通脹、保值增值,必須進行投資理財,同時又要風險最小化。債券本是風險較小的投資渠道,但當時債券市場非常混亂,多次發生捲款潛逃事件。

彼時西部一些城市公積金出事被查後,也要求中央嚴查上海公積金,但均未查出問題。這源於戴曉波等深知公積金管理責任重大,實行了嚴格的風險管控流程,比如嚴格執行「見券見人見錢」紀律,動用資金需要5個人簽字等。

此外,機構設置上專設了一個信息處,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IBM400,負責核對每一個賬戶,來制衡公積金運作部門資金處,到年底信息處的賬和資金處的錢必須一致。

戴曉波回憶,當時上海公積金結餘部分曾投資國債,若非謹慎操作,也差點釀成大禍。當時上海的國庫券通過市財政局下屬的一家證券公司發售,業務負責人也是一位處長,和戴曉波是老朋友。公積金中心向該公司購買了2億元國庫券,這位處長讓戴把這筆債券就寄放在證券公司,他出具保管單。但戴曉波拒絕了這個提議,他派了輛面包車,動用一個班的武警警力,把這筆債券裝車運走了。後來這位處長被發現將託管在那裡的國庫券重複出售,10億元額度賣出去二十多億元,且將多餘資金進行違規投資,幾年後遇到宏觀調控投資虧損,無法兌現債券而案發被捕。

也是基於風險管控和規範使用的考量,此後公積金制度向全國推廣時,決策者選擇了從嚴的多頭管理制度:財政部、住建部和央行三方共管,上海也隨後被納入多頭管理體系。但這其實與上海模式南轅北轍。戴曉波認為,公積金制度如今「大大落後於時代發展」,主因也恰是體制上管得太死。

1996年,戴曉波選擇淡出公積金中心,赴任計委另一崗位。現在,56歲的戴曉波任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感到遺憾的是,這些年上海公積金中心在基金功能創新方面,只有小規模的改進,比如增加了資金歸集面、調整貸款方向等,但「所有的調整都是在1.0版本上的1.1、1.2的升級,不是版本上的更新」,他希望公積金能從一個住房基金升級為一個社會化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25

蘭州石化,公積金變身高福利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156

通過遠超政府標準的公積金發放,蘭州石化找到了為管理人員提供高福利的隱秘途徑。

這天是蛇年驚蟄,43歲的徐洋走在蘭州石化西固廠前住宅區裡。一牆之隔,蘭州石化和熱電廠的巨型煙囪冒著滾滾黑煙,幽靈般俯視著蜿蜒平靜的黃河,遠處高聳的黑壓壓山脈,整個天空都籠罩在一片灰色的蓋子下面。

這裡是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西固廠區,五十多年前,中國在蘭州西固佈局下蘭煉和蘭化(後合併為蘭州石化),孕育出最早的石化城市。

徐洋也曾自豪過,他在蘭州石化下屬公司工作了24年。不過這兩年他滿腹怨言,稱自己近年來給中國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寄了一千多封舉報信,炮轟蘭州石化內部各種不公,尤其質疑公司內部不平等的隱性福利分配——基層幹部遠超普通職工甚至超過國家最高限額數倍的住房公積金補貼。

徐洋提供的一份《蘭州石化黨委辦公室2011年度職工住房公積金明細賬》顯示,在名單上的52人中,蘭州石化2011年單位為其繳存公積金超過9萬元的有10人。這其中,企業為其繳存額最高的達到12萬元,加上自己繳存額,其公積金賬戶僅在2011年就多了16.7萬元。

針對此事,南方週末記者向中石油集團和甘肅省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多次提出採訪請求,但均遭拒絕。

2013年3月6日,南方週末記者來到甘肅省住建廳。

該廳一位新聞發言人對南方週末記者稱,他是第一次接到關於公積金的舉報,較為震驚,但需要和省裡有關部門商量後再回應。

公司巨虧,福利不虧

蘭州石化在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卻巨虧48億元。蘭州石化公司總經理李家民在2013年2月份的內部會議上稱,虧損主要受「成品油價格不到位、化工市場低迷影響」,「剔除市場價格因素後實現盈利27億元」。

儘管企業巨虧,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內部基層幹部的福利分配。徐洋所在公司是蘭州石化下屬子公司,總共一百四十多人,在蘭州石化下屬十幾家子公司裡屬於小公司,一共有三個處級幹部和十多個科級幹部。徐洋提供給南方週末記者的一份公司在2009年公積金基數表顯示,該公司處級幹部月收入在2萬元左右,公積金每個月入賬四千多元;而普通職工月收入普遍在五六千元,公積金每月入賬在1500元上下。

一份標示著《甘肅省住房資金管理中心·蘭州石化住房公積金管理文件》顯示,蘭州石化執行多年的公積金制度,源於甘房改辦函2004年36號規定,企業自助部分為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18%,而個人繳存比例為7%,公積金月繳存額不封頂。

但在此後的2006年,根據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甘肅省下達了《關於合理確定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通知》,稱單位和職工繳存比例不應低於5%,原則上不高於12%,職工公積金每月繳存基數最高不得超過工作所在地區城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以前規定凡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應以本規定為準。

蘭州石化此後的公積金繳存辦法顯然有違此規定。2006年後他們仍以企業18%的額度繳存住房公積金,上不封頂。到了2012年,徐洋所在公司處級幹部的公積金每個月入賬已在7000塊錢左右,是上年度甘肅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5倍。

南方週末記者拿到的《蘭州石化黨委辦公室2011年度職工住房公積金明細賬》顯示,2011年,蘭州石化為職工個人繳存公積金總額最高的達到12萬元,加上自己繳存額,其公積金賬戶僅在2011年就多了16.7萬元,平均每個月公積金約入賬1.4萬元。

2010年甘肅省職工月均工資2465.67元。依照國家「職工公積金每月繳存基數最高不得超過工作所在地區城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的規定,蘭州石化2011年職工公積金每月繳存基數不得超過7397元。這意味著蘭州石化的個人公積金繳存最高的個人,是蘭州最高繳存限額的兩倍,這家年年虧損的企業每個月為其多交了近7000元公積金。

高福利屬於高管

但在蘭州石化內部,大部分職工與公積金福利無緣。不少普通職工每個月公積金入賬才七八百塊。徐洋稱,在蘭州石化兩萬多員工裡,數千名科、處級幹部是蘭州石化公積金政策的受益者,而且企業內職工貧富差距在過去幾年呈擴大趨勢。

2008年以來,蘭州石化共團購過兩次商品住宅,一次是2008年以3200元/平方米團購雁京羅馬花園住房1175套,另外一次是2012年以6200元/平方米團購與雁京羅馬花園一街之隔的陽光怡園。

陽光怡園亦對外出售,項目周邊價格在7000元/平方米以上。資料顯示,陽光怡園的開發商為蘭州高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此前該公司是蘭州石化的下屬單位,專門分管公司房地產開發項目,2009年11月,劃轉到中石油下屬的服務公司中國華油集團公司。

儘管有多次團購商品房及保障房的優惠政策,但蘭州石化廠前高危區仍有三千多戶人家因為經濟原因,沒能搬出廠前老舊危房。

這樣窘迫的狀況和人們對中石油職工的印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多中石油普通職工並沒有享受到太多的央企福利。以徐洋為例,每個月工資稅前7200元左右,稅後5800元左右,通過工資買房並不容易。

由於徐洋過去兩年堅持向國資委、中紀委和中石油集團舉報,中石油集團開始介入調查蘭州石化公積金超標問題。蘭州石化兩位處級幹部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在上級監管部門進去調查後,他們的公積金繳存比例開始下降,且被要求退回2010年以來企業多繳存基數,數額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

2013年春節前,中石油集團住房處和人事處的負責人來到西固,給徐洋做工作,讓他放棄舉報。人事處的一位主任對徐洋說,中國的公積金政策是帶著一身弊病誕生的,就甘肅省來說,超比例的單位不止蘭州石化,「雖然當中有違規,但任何一個國有企業,包括中石油的經營管理者,都應該向中央積極申請有利於自己的政策環境——你對我們的解釋滿意嗎?」

徐洋的回答是:「我不滿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09

多地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105

7月1日起,北京、湖北武漢、四川宜賓、曲靖曲靖、廣東中山5地同時從不同程度上放寬住房公積金的提取條件和範圍,部分城市還囊括養老、大病醫療、租房等提取名。在過去的半年裡,山東、廣西、安徽、廣東、天津等十餘個省份也修改了相關規定,在不同程度上放寬公積金提取標準。

新政將大為拓寬住房公積金的用途。對此,《法制晚報》報導,專家表示,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的「還權賦能」——把產權、支配權、所有權交給公積金所有人,賦予公積金能夠買房、租房以及支付因住房產生的所有消費的職能,擴大公積金使用範圍,不讓它閒置在銀行裡。

事實上,新加坡的公積金就包括了養老、醫療、住房、子女教育等貸款支出等多項功能。此次,廣東中山和四川宜賓也將大病醫療、生活嚴重困難、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等劃入公積金的提取範圍。

7月1日起,北京等5地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 (小塵4x/圖)

放寬提取條件 「治標還需治本」

在此之前,公積金「提取難」、「覆蓋率小」、「效用低」一直被廣為詬病,《南方週末》早前報導稱,「住房公積金制度實行近20年,本屬互助性質的一個資金池,卻漸漸異化成政府、銀行和國有壟斷企業控制的聚寶盆。」

但儘管如此,各地方政府對放寬公積金條件,激活其用途並不熱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全國住房公積金結餘資金9498億元。但為何各地突然紛紛採取行動?

「很明顯,地方政府是在向房地產市場注入流動性。」7月1日,某大型保險集團專業人士崔鵬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直言。他認為,即便公積金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但無計可施的地方政府還是將其視為最後一根救市稻草。

「這是各地對地產市場進行微刺激的一個手段,公積金在這裡扮演了一個救世主的角色。」知名地產人弓鳴強調。同時,他認為「(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這對老百姓充分使用公積金是向好的,但形式大於內容。」

以武漢為例,據《法制晚報》報導,武漢公積金中心此前曾介紹,「月收入1900元以下這部分群體佔比並不高,即便對其放開公積金提取,也不會對公積金總盤子有太大影響。」也就是說受惠群體比較有限。

長期從事住房公積金問題研究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張東教授認為,針對目前公積金存在的問題,放寬提取條件只是「治標不治本」。當前,住房公積金最大的問題是管理條例滯後,運作模式封閉,導致有的地方公積金緊張,有的地方富餘「浪費」。「公積金細則」的修改已提出近10年,但仍未有實質性進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建議,目前各地公積金制度不統一,國家應該對各地的施行情況進行總結完善,把分散的政策上升為具有普適性的、全國性的制度,讓民眾都可以從中受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91

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 每天一個新發現

來源: http://xueqiu.com/4628637141/32201968

央廣網北京10月14日消息 (記者莊勝春)為提高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住房消費能力,支持繳存職工購買首套和改善型自住住房,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10月9號,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微博]聯合印發《關於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

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是提高繳存職工住房消費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繳存職工的基本權益。當前,各地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發展不平衡,部分城市對貸款條件要求過嚴,住房貸款發放率較低,影響了繳存職工的合法權益,也削弱了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互助作用。為此,《通知》規定: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含)以上,可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對曾經在異地繳存住房公積金、在現繳存地繳存不滿6個月的,繳存時間可根據原繳存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繳存證明合並計算。同時,按照支持基本住房消費原則,《通知》強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對象為購買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不得向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繳存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是影響制度互助作用發揮的重要因素。按照支持基本住房消費、資金充分運用等原則,《通知》要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發放率低於85%的設區城市,要根據當地商品住房價格和人均住房面積等情況,適當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貸款額度,加大對購房繳存職工的支持力度。

當前,職工跨地區流動日益增強,在就業地繳存、回原籍購房需求增多。為適應職工流動性需要,《通知》要求,各地要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和轉移接續,並推進異地貸款業務,即職工可持就業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繳存證明,向戶籍所在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按照《條例》規定,設區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應實行統一的規章制度、進行統一核算。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知》要求,未按照《條例》規定調整到位的分支機構,要盡快納入設區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統一制度、統一決策、統一管理、統一核算。設區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統籌使用分支機構的住房公積金。

針對部分城市貸款發放率較高,資金流動性緊張,職工貸款排隊輪候等現象,《通知》要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發放率在85%以上的城市,要主動采取措施,積極協調商業銀行發放住房公積金和商業銀行的組合貸款。

為切實維護繳存職工利益,降低貸款中間費用,減輕貸款職工負擔,《通知》規定: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擔保以所購住房抵押為主。取消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保險、公證、新房評估和強制性機構擔保等收費項目。

《通知》強調,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房屋產權登記機構應盡快聯網,實現信息共享,簡化貸款辦理程序,縮短貸款辦理周期。健全貸款服務制度,完善服務手段,全面開通12329服務熱線和短信平臺,向繳存職工提供數據查詢、業務咨詢、還款提示、投訴舉報等服務。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加強對各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考核,定期進行現場專項檢查。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要加強分類指導,加大對貸款發放率低的城市督促檢查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保障住房公積金有效使用和資金安全。
$世聯行(SZ0022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900

樓市暖風頻吹 北京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50

2014121817443882fd6

2014年最後一天,已經呈現出回暖跡象的中國樓市再添利好。

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31日發布該地區公積金貸款調整政策,2015年1月1日起,借款申請人購買政策性住房或建築面積90平方米(含)以下的首套自住住房,個人貸款最高額度調整為120萬元。

購買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非政策性住房或第二套住房的,貸款最高額度仍為80萬元。

在此之前,管理層曾密集出臺了諸多樓市松綁政策。

今年9月30日,央行發布房貸新政,放松了首套房的認定標準,實行“認貸不認房”,對改善型住房需求利好。新政發布後,樓市開始逐漸回暖,商品房成交量有所回升。

10月住建部、財政部和央行又聯手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還有報道提到,央行也對銀行放開了開發貸的限制。

此外,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惠及到剛需人群。目前,全國除一線以外的城市已經基本取消了限購政策。

在一系列樓市松綁政策的刺激下,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購房者對市場的預期明顯向好,房地產市場在年末出現了成交翹尾行情,成交量進一步上升。

11月中國百城房價環比降幅稍有收窄,一二線大城市出現回升跡象。12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連續第8個月環比下跌,且跌幅擴大。但下跌城市個數較上月減少6個,回暖信號再度浮現。

房地產投資和銷售也有所改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1月房地產投資環比上升10.7%,單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均創今年各月新高。而12月更是強勢崛起,根據申銀萬國數據,截止上周四(12月25日)本月全國一手房累計成交248277 套,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1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84

刺激需求 京滬雙雙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51

央行降息後,北京和上海均下發通知,降低住房公積金的存貸款利率,調整後的5年期以下的貸款利率為3.5%,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為4%。此舉將減輕購房者還貸壓力,有利於促進住房需求。

具體調整如下表:

QQ圖片20150303084221

據《新京報》計算,如果是首套房,貸款80萬元、貸款期限20年,此次公積金利率調整後,月供額將從之前的4953.6元減少到4848元,減少了105.6元。

近來樓市政策調整頻頻,一方面不動產登記大幅提速,另一方面央行降息放松信貸,公積金利率下降減輕需求方壓力,這表面上似乎有矛盾之處。

興業證券王涵指出,這正說明中國十多年以來地產政策的大方向開始發生變化。在地產稀缺性喪失的情況下,房地產政策正從“促投資”轉向“保價格”。這意味著政府一方面需要刺激需求,另一方面則要控制供給。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道,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5.1%,較12月的降幅進一步擴大,且城市間呈現分化態勢,一線城市初步止跌回穩,二線城市降幅緩慢收窄,三線城市降幅略有擴大。

經濟增速的持續放緩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令政策出現更多松動跡象。2月10日央行發布的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中國央行放棄了此前“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的措辭,這可能意味著房地產政策將會進一步放松。

彭博新聞社上月底還曾報道,中國政府已經做好房地產政策儲備,包括降低購買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中國並考慮調整二手房交易營業稅的免征期限,由5年後免征恢複至2年後免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47

七萬億住房公積金詳情月底望公布 已降購房首付比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1197.html

七萬億住房公積金詳情月底望公布 已降購房首付比例

一財網 葉開 2015-05-22 08:18:00

自從2009年3月23日住建部發布“200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管理情況通報”後,官方就未曾對外披露過全國住房公積金的詳細繳存以及使用情況。

按照此前安排,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在本月底對外公布全國住房公積金的財務數據、資產風險、效益分析等重要信息。截至去年8月份,這筆資金的繳存總額已經超過7萬億元。

自從2009年3月23日住建部發布“200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管理情況通報”後,官方就未曾對外披露過全國住房公積金的詳細繳存以及使用情況。因此,外界很難知曉這項資金的詳細信息。

在今年3月20日的“全國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電視電話會議”上,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要求進一步完善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制度。城市每年3月底、省(區)每年4月底、全國每年5月底,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住房公積金中心網站、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渠道,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概況、業務運行、財務數據、資產風險、效益分析以及需要披露的其它重要事項進行定期披露。

在此次會議上,住建部公開了住房公積金的幾個總體數據。因這項數據近年來對外公布次數較少,所以還是引起了一些關註。

截至2015年1月底,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達到1.1億人。2900萬繳存職工累計提取住房公積金3.9萬億元,其中住房消費類提取2.9萬億元。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2200萬筆,總額4.3萬億元。

2014年下半年住建部也披露過一次相關數據如下:截至2014年8月末,全國繳存住房公積金職工為1.07億人,繳存總額7.03萬億元,職工提取總額3.49萬億元,繳存余額3.54萬億元。

兩相比較後可發現,從去年8月底到今年1月底,在五個月的時間里,全國住房公積金提取總額為4100億元,平均一個月820億元。

因住建部並未對住房公積金數據做進一步分析和說明,以及歷史數據披露並不詳細,所以我們目前還不清楚這五個月提取4100億是否高於平均水平。

歷史的官方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提取額為1958.34億元。200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提取額為1808.78億元。

如果住建部能按時在今年5月底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公報,屆時外界就可以知曉近期公積金的提取情況是否有所異常。

在前述會議上,陳政高強調,要提高住房公積金資金使用效率,發揮住房公積金的潛力。希望各地更好地發揮主動性,采取多種措施,用好用足住房公積金。要進一步降低門檻,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簡化手續,建立方便快捷的業務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各地要進一步采取公積金跨省、跨市異地支取使用的措施,使住房公積金在支持居民基本住房需求、改善民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在這個會議結束之後的3月20日,中國央行、住建部及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稱,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對合理住房消費的支持作用。繳存職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繳存職工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

此後,上海等地方政府也逐漸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進一步鼓勵居民改善居住條件。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25

三部委發布公積金新政:提高實際貸款額度 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3520.html

三部委發布公積金新政:提高實際貸款額度 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

住建部網站 2015-09-30 17:17:00

今年以來,各地貫徹落實全國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簡化業務辦理流程,資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財務局,中國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今年以來,各地貫徹落實全國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關於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建金〔2014〕148號)、《關於放寬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的通知》(建金〔2015〕19號)和《關於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15〕98號)要求,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簡化業務辦理流程,資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但部分地區住房公積金使用條件仍然偏緊,辦理手續複雜,結余資金規模較大,制約了住房公積金作用的發揮。為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落實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督查要求,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實際貸款額度。2015年8月末住房公積金資金運用率低於85%的設區城市,要綜合考慮當地房價水平、貸款需求和借款人還款能力,提高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際額度。在保證借款人基本生活費用的前提下,月還款額與月收入比上限控制在50%-60%。貸款償還期限可延至借款人法定退休年齡後5年,最長貸款期限為30年。推行按月劃轉住房公積金沖還貸款本息業務。

二、設區城市統籌使用資金。同一設區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和分中心應當統一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政策,統籌使用貸款資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或分中心貸款資金不足時,應允許繳存職工向同城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申請貸款。

三、拓寬貸款資金籌集渠道。有條件的城市要積極推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證券化業務,盤活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產。

四、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繳存職工在繳存地以外地區購房,可按購房地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向購房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個人住房貸款。繳存地和購房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相互配合,及時出具、確認繳存證明等材料,辦理貸款手續。具體辦法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另行制定。

五、簡化業務審批要件。繳存職工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同意根據本人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推算其月收入的,不需單位出具職工收入證明。繳存職工租住商品住房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除身份證明、本人及配偶無房證明外,不需提供其它證明材料。

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要優化內部人員配置,增加網點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向網點工作人員傾斜。要充分利用受托銀行業務網點優勢,方便繳存職工就近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手續。

七、加快改造升級信息系統。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要根據政策調整和流程優化的需要,加快改造升級住房公積金管理信息系統,建立集12329服務熱線、短信、微信、手機APP、網上業務大廳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推進辦理網上業務,為繳存職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八、建立考核問責制度。各級住房公積金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城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業務考核,將住房公積金資金運用率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作為重要考核指標,考核結果要通報設區城市人民政府,並作為考核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的重要參考。住房公積金資金運用率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低的城市,要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和問責。

本通知自2015年10月8日起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中國人民銀行

2015年9月29日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