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公私募“融合”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80202.html




这是一个混合的时代,谁也无法将自己从别人的影子中剥离。”沪上某知名私募基金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此描述私募基金当前的现状,“公募基金可能有点逐步向私募靠拢,而私募成长之后似乎有步公募后尘的迹象。”

发行借道银行

“如今,银行已经伸向私募基金了!”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向记者表示,“没办法,银行太强势了,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渠道为王。”

实际上,根据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基金公司不允许在销售过程中给予销售渠道“一次性激励”,而私募基金不在此规定之列。早前私募基金更多地针对高端客户,并不存在这种问题,但是随着私募基金高速发展,渠道似乎成为其难以跨越的一道门槛。

上海某银行人士曾对记者坦言:“我们不仅发行公募基金,也代销私募基金,而且对于私募基金的销售资格,我们内部有一个很严格的评审体系。”根据该银行人士的描述,该分行一年只销售十余只私募基金产品,进入销售大名单的要求非常严格,诸如过往几年的业绩、管理人的影响力等。

记者从沪上某私募基金处了解到,“我们的产品终于排进了他们的销售名单,很是激动,但是也不得不面对银行高额的销售佣金支出。”该人士表示,“早前我们感觉是部分私募坏了规矩,惯坏了银行,但是不得不承认利用银行渠道能带来巨额的发行量。”

的确,部分私募基金借力银行之后发行规模也开始不断攀升。最早从容投资吕俊联手招商银行吸引诸多高端客户,随后上海重阳凭借过往的骄人业绩与银行合作,创出私募基金发行规模新高。

“这种效应的刺激性是很强的,而且也导致跟进者在与银行议价能力方面的进一步弱化,天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发行已经俨然公募化操作了。”南方某私募基金人士有些许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日常操作紧靠公募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借力银行渠道的营销模式公募化相伴随的是,不少私募基金已经在日常的操作中逐步向公募靠拢。

“现在私募基金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门槛已经大幅降低了。”上述南方私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之前100万元的门槛如今已经普遍降低至50万元,部分私募基金甚至30万元就可以认购。”

而门槛的降低并非私募公募化的最基本表现,不少私募基金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保持不败之地,对于投资的限制、产品的设计都已经逐步向公募靠拢甚至更为严格。记者查阅不少信托产品说明书发现,明确规定不允许投资ST股。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不少私募基金已经开始每月打开申购赎回,信息披露保持每月一次的频率也开始被逐步打破,不少阳光私募基金已经开始每周公布净值。同时,季报、月报甚至周报的披露频率更是让部分私募基金超越了公募基金。

“公募元素”使然

对于私募基金日益明显的公募化倾向背后的原因所在,业内也是众说纷纭。到底是这些阳光私募基金中的“公募元素”效应,还是竞争加剧使然?

的确,阳光私募基金大军中充斥着公募元老的身影。记者仔细查阅不少私募基金的发家史发现,似乎总是一些公募大佬的名字。而近些年公募转投私募的步伐明显加快。

“公募基金大佬进入私募基金业后,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公募基金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在营销层面,公募基金人士很清楚没有强势的渠道,想发行规 模上升几乎就是不可能。”对此,沪上某券商基金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从日常的管理方法中也会带来公募的一些经验,从而使私募基金开始逐步显现一些公募的 影子。”

同时,私募自身高速发展带来的竞争加剧也使得私募无形中被推向公募的运作模式。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信托平台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已达到470只,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就已经达到115只。

“正是这种竞争的加剧,使得私募基金不得不在日常运作之时更向公募靠拢,诸如业绩披露更为频繁,私募基金管理人宣传力度的加强,出现在各种论坛,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版面之上等等都是竞争加剧使然。”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20

購併律師第一人 眾達黃日燦公私兩得意


2012-8-27  TWM



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今年以來非常忙,忙到幾乎不見人影,但也忙得很開心。因為今年科技業的大小購併案不斷,但截至目前為止,黃日燦主持的眾達,幾乎無役不與。眾達今年出色的表現,讓黃日燦頭頂「購併律師」的美稱,無人能撼動。

眾達在IC設計龍頭大廠聯發科購併晨星案中,代表聯發科;在新思百分之百現金收購思源科技案中代表思源;在台積電以三百多億元買下荷商ASML案中,代表台積電;還有今年七月,DRAM大廠的整合,爾必達收購美光案中代表美光。這些大案全數出自眾達之手,也讓眾達今年幾乎篤定坐穩購併案件的市場龍頭寶座。

黃日燦的開心事還不止於此。今年九月底,新書︽黃日燦看併購︾也要正式上架開賣,集結過去幾年市場上重要的購併案,透過這位購併律師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

不過,讓黃日燦真正最開心的是,兒子女兒的人生今年都邁入新境界。今年五月剛剛嫁女兒的他,當爸爸的心裡雖然不捨,但仍是開心滿懷;緊接著兒子也要訂婚,今年底將步入禮堂。公、私兩頭忙的黃日燦,當然也就越忙越開心了。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95

真假之爭,還是公私之爭 《功甫帖》引發的「群架」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703

現價822.9萬美金的《功甫帖》,對藏家劉益謙來說,不是最貴的,也不是最「國寶」的。持續幾個月的「真假口水戰」,有人站台,有人推倒,《功甫帖》成了熱門帖,也成了劉益謙龍美術館最大的噱頭。

「沒工夫去看《功甫帖》」

很多人厭倦了,不想再談《功甫帖》。但好奇的人還是大把。

2014年3月28日,劉益謙的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大展,《功甫帖》獨佔一間近80平米的展廳。同時展出的還有劉益謙私人收藏的三百餘件藏品。一位畫新水墨的藝術家忙著把他中意的作品一張張發上朋友圈,「沒工夫去看《功甫帖》」。

策展人王璜生初選作品時,原本想剔除《功甫帖》:爭議太多了。

2013年9月19日,《功甫帖》在紐約,由蘇富比拍賣,劉益謙的女兒在現場觀戰,他本人不在。

這不影響他的決心:必須拿下《功甫帖》。底價30萬美金,劉益謙最後以電話競拍的方式,以822.9萬美元(約5037萬人民幣)如願拍下。

劉益謙事先諮詢了十幾位專家,全是市場派人士。絕大部分專家認為:《功甫帖》值得擁有,儘管它只有九個字,卻是蘇東坡存於民間的惟一墨寶。

12月21日,上海博物館的三名研究員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在《新民晚報》上公開聯合指認《功甫帖》並非真跡,而是後人「雙鉤廓填」出的偽本,應該出於道光四年到同治年間。所謂雙鉤廓填,指的是先勾出筆畫的邊緣,再將內部上墨填滿,屬於最低級的偽造手法。

2014年第一天,《新民晚報》又用三版的篇幅,刊登了上博研究員兩篇詳細的研究報告。結尾意味深長:「本文所析《劉錫敕》、《功甫帖》兩件鉤摹偽本……更從一個側面折射了晚清商賈為追逐利益而無技不施的狡獪。」

拍賣界立即炸開了鍋。蘇富比方面「表示驚訝」,不久也拿出一份研究報告,反駁上博的說法。

2月18日,劉益謙把《功甫帖》帶到北京驗明正身。這一趟之後,「基本上就沒爭議了」。他口氣篤定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但就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之前兩天,3月26日,上海博物館再度在大眾媒體上發表研究報告,列出了「非真跡」的新證據:對照最新找出的鑑藏文獻,劉益謙的《功甫帖》,少了應有的兩位藏家的五枚印章,現有的四枚也與記載不符。

《功甫帖》在劉益謙數千件的私人藏品中,既不算最貴,也不算最「國寶」,但三個月「真偽之辯」下來,名氣大增,「毫無疑問成了鎮館之寶」,龍美術館執行館長黃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最終,美術館把《功甫帖》和其報導放在一起,做成了文獻特展。王璜生發現,效果「有點像《蒙娜麗莎》,大家都爭著看」。

觀眾問個不休:到底真的假的?

「『到底是真是假』把書畫鑑定描述為一種客觀事實,實際上鑑定是主觀意見,即使專家也無共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龔繼遂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一兩個月前,他就不再看關於《功甫帖》的「學術爭論」。真偽之爭並非《功甫帖》爭論的實質,爭論真正的原因在真偽之外。

陰謀論滿天飛

三個月來,「看真」和「看假」自動形成了兩個陣營。

大批藏家、拍賣界人士一邊倒地支持「真跡說」。體制內專家則傾向於看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傳席畫國畫,也做收藏,他看了上博和蘇富比的研究報告,判斷《功甫帖》「多半是假的」。《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主任顧村言,身為蘇軾書畫的愛好者,第一眼就覺得《功甫帖》缺乏蘇軾的神采。

學術派專家和市場派人士的鴻溝是天然的。

「學術討論沒有時限,可以永無止境。市場派只能認死理,不然拿什麼交易呢?拍賣公司要做生意,真偽是學術問題,我們只負責交易。」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藏家朱紹良和劉益謙關係很鐵,他公開表態:如果劉益謙不堪其擾要放棄《功甫帖》,他願意接盤,「資金都準備好了」。

按照蘇富比的規定,只要有兩名以上專家認定是假,買家可以退貨。

轉手或退貨,都不是劉益謙的選擇,一方面有蘇富比的鑑定和市場派人士的撐腰。另一方面,「我為什麼要放棄?它的價值擺在那兒呢。」劉益謙依照的是市場邏輯,「你看它從30萬美金到800多萬美金,這是真刀實槍的」。

爭論很快脫軌,真偽退居次要,互揭「黑幕」成了主題。

上海收藏家顏明質問劉益謙,背後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紐約蘇富比中國古代書畫部的張榮德2013年剛剛履新,拍賣《功甫帖》是他到蘇富比後首次主持書畫業務。2005年,他曾與劉益謙合資創辦上海道明拍賣公司並擔任總經理,兩人關係匪淺,很可能聯手造局;另外,劉益謙找來站台的,都是市場人士,而不是體制內專家,這些人可信嗎?

更多的人將上博置於靶心,傳聞《功甫帖》原出自天津銀行家許漢卿家,「文革」時抄家藏於上博,「文革」結束後,鐘銀蘭判定為贋品,退還主人,致使《功甫帖》流失海外。如果是實情,按照國家文物保管法規,上博要承擔法律責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鑑定大家徐邦達1992年在《故宮博物院院刊》上寫過,蘇書《功甫帖》「現藏上海博物館,真跡無疑」。而江蘇省書畫鑑定委員會主任李路平也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有上博內部人員告訴他,《功甫帖》確實是從上博流出去的。

3月26日,上博發佈研究報告的同時,反駁「文物流失」陰謀論:上博出示的「退還許漢卿舊藏文物的清單」,《功甫帖》不在其中。

蘇富比方面始終不能理解:三位來自官方博物館的專家,竟以個人名義對個別私人藏家購買的藝術品作出公開評論。到目前為止這是首例。

關官方博物館什麼事?

2月18日,劉益謙帶《功甫帖》上京,舉辦媒體會,開始一場大張旗鼓的反擊。

北京空氣乾燥,《功甫帖》紙面都起了皺。它從玻璃箱中被取出,接著用高倍掃瞄儀,放大到200倍,每一個筆畫都被拿來仔細檢視。

到場的媒體有140多家,加上各路專家,加起來有兩百多人,另有十幾名保安散佈在人群中,防止有人潑水、搞破壞。場面看上去很亂。

「我不是來打群架的。」馬未都澄清:書畫真偽原本是個學術問題,不需要讓大眾知道,上海博物館在大眾媒體公開質疑私人藏品,是「公器私用」、「透支國家信譽」。雖然上博澄清這只是」個人行為」,「可老百姓不這麼認為。」馬未都說:「公權私用就是腐敗。」

「學術報告應該先發在學術刊物上,直接在《新民晚報》上發表觀點,不嚴肅。」馬未都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藏家易蘇昊搬出條文質疑:「國家鑑定委員會成員不能在媒體上對任何博物館的東西進行真偽質疑,是一條工作紀律。」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都是國家鑑定委員會成員。

事實上,國家鑑定委員會並沒有這麼一條「不能在媒體上公開質疑」,這樣的「工作紀律」也沒有。準確說法是:成員不得在文物拍賣企業任職;未經許可,不得以本會委員身份執行文物鑑定任務;不得以本會委員名義開具鑑定證書;與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無關的個人行為,須自行承擔責任。

龔繼遂解釋,對公立博物館來說,為公眾作鑑定或諮詢並不是義務,相反,最好劃清界限,這恰恰是為了保護它自身的利益:「藝術鑑定是高度專業和有風險的行業,現在有大量謀利行為,在中國的誠信環境下,官方機構哪有精力去進行無謂的糾纏?」

2003年龔繼遂請上博的專家汪慶正鑑定瓷器,並問他為什麼上博不向社會開放鑑定服務。汪慶正說,曾有人請上博通過熱釋光技術鑑定瓷器,檢測結果為贋品,而送檢藏家竟認為鑑定結果影響了商業價值,對上博提起法律訴訟。「博物館實在沒有精力招攬這些無妄之災。」汪慶正對他感慨。

為了維護「公立機構的聲譽」,官方博物館都各自有嚴格規定。

故宮博物院的官方網站,一打開,就會跳出來一個窗口,義正詞嚴提示:「故宮博物院在職離退休人員參加社會文物鑑定等公務性活動時,都應獲得故宮博物院的書面授權。凡沒有書面授權的,均屬個人行為,其後果由本人承擔,故宮博物院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國際博物館協會職業道德準則》也規定:「為避免任何受賄嫌疑,博物館專業人員不應向一位公眾人士推薦任何特定的商人、拍賣商或其他人。」

這套準則同時另有一款:對博物館專業人員應鼓勵他們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及經驗分享給專業同行與普通公眾。

上博的支持者也抬出了看上去很正當的理由:私人收藏品鑑,當然以藏家滿足為上,但《功甫帖》被當作重量級文物從海外回歸,享受了高額關稅減免,還進入美術館,承擔美術教育普及的功能,已經成為「社會問題」,官方博物館當然不能坐視不理。

顧村言堅決支持上博發聲,無論以機構還是個人身份:「為什麼不可以發聲?當下藝術市場已經混亂到讓人無法容忍的狀態,一些偽劣炒作事件遠遠超出了底線,包括所謂『國寶幫』到處鑑定,部分國寶文物回流的炒作等。對公眾影響較大的標之以『國寶』文物,無論是在中國民間收藏還是在海外,對其真偽價值,國有文化機構的專家都應當發聲。」

劉益謙將《功甫帖》帶到北京,用高倍掃瞄儀放大至200倍,每個筆畫都被仔細檢視。左為《功甫帖》,右為翁方綱的鉤摹本,劉益謙希望借此對比證明,《功甫帖》並非如上博專家所說,是「雙鉤廓填」摹本。 (劉益謙供圖/圖)

買賣第一

在《功甫帖》之前,紐約蘇富比的中國書畫交易,中止了二十年。

二戰後,美國成為中國古畫研究的重點,收藏、鑑定、教學和展覽方面都彙集了一批頂尖人物,包括高居翰、方聞、王季遷、王方宇。

1993年以前,國內不允許文物交易,二級評議以下的文物,經特批,可以用外匯價出口。此前十年間,紐約因此經歷了中國書畫拍賣最輝煌的時期。紐約佳士得時任中國書畫部主任黃君實回憶,最高峰在1989年,其中一場拍賣,成交額達八百多萬美金。

1993年中國拍賣市場建立,中國買家遠遠多於美國,中國書畫價格幾乎立刻超趕美國,蘇富比中國書畫交易很快江河日下。1995年,蘇富比相關部門關閉,中國書畫部主任龔繼遂和中國瓷器部、日本和韓國部的主管同時辭職。

2011年蘇富比恢復中國書畫交易,過去的單件成交額大約在1.5萬到3.5萬美金,現在已經動輒幾百萬美金了。

「也就是十五六年時間,越來越貴,」陳傳席記憶猶新,「幾年前,一張齊白石的畫,200萬拍走的,過了十個月同一個公司拍賣,2000多萬。」

龔繼遂2001年回到中國,發現中國買家越來越有錢,真正的珍品越來越少,交易標準也越來越寬鬆。

「沒東西可賣了,沒有白面吃,你就吃粗面,沒有粗面吃,你就只能吃榆樹皮。比如,一模一樣的對聯或者畫作,做了七八個副本,在四五個拍賣行賣了兩三年,上海賣完了,在北京賣,又到香港去賣,這種事多極了。」

另一方面,國際拍賣市場上,同等份量的作品,中國古代書畫大概只是西方古畫價格的1/10。看上去,中國書畫的升值空間還很大,指望著從中獲利的人不少。

劉益謙收藏二十年,藏品數千件。他的收藏要訣是,第一,跟大型拍賣公司合作,第二,對準封面拍品下手,「買大的」,他因此有個外號叫「封面男郎」。《功甫帖》就是蘇富比2013年秋拍圖錄上的封面拍品。

「貴也不見得是真。」陳傳席最近發現一種技術,可以分析畫家印泥有哪些成分,然後造出一模一樣的來。

紐約經營了165年的Knoedler畫廊,僱用上海畫家錢培琛,仿造63幅美國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當真跡賣出,買家包括私人藏家和美術館、博物館,總價高達八千多萬美元(約合4.9億人民幣)。

2013年,美國聯邦調查局介入調查,畫廊主被捕。

「美國起碼有人管。」陳傳席對比中國,「中國假畫到處都是,拍賣會大部分賣的也是假畫,但沒人問。」

儘管文物法規定,拍賣文物的拍賣公司必須有5個高級職稱的鑑定專家,但中國拍賣法第六十一條寫明了:「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也就是說,拍賣公司沒有保真的義務,也不必擔責,幾乎零風險。

即使是蘇富比這樣的拍賣公司,也無法保證中國書畫的真假。至於拍賣公司是不是知假賣假,根本無從判斷。

「目前我國尚無法定權威藝術品鑑定機構,是真是假在法律上無法確定誰說了算。」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拍賣法要求拍賣公司至少要提前7天發佈拍賣公告,公開展示不能少於兩天,其間允許買家自己來鑑定,劉雙舟說這等於是將「判斷真偽的風險轉移給了意向買方」。

比起真假,買家更看重的是買賣。

拍賣公司一般都有規定,如果有三名國家級別鑑定專家證明是贋品,可以向拍賣公司申請退貨。但退貨很少發生。「藝術品這幾年漲得太快了,去年買一個十萬的,今年可能就上百萬了。在市場好的大背景下,藝術品真偽對它的市場影響不大,只要是好的東西都可以流通。」劉雙舟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所謂「好的」,不一定必須是真跡,只要作品不是新仿,又傳承有序。

另一種情況是,即便買到贋品,有些買家也不會聲張,「打了眼是很丟人的事情,再說就算買錯了,只要能把它再賣出去,誰會打官司告狀呢?」

少數退貨的買家,告到法院,大部分的結果是和解。

這幅《煙江疊嶂圖》,是1957年上博研究員謝稚柳從畫商處購得,眾人「公認」是假畫。謝稚柳受到批評處分,同時自掏腰包買了這幅畫。「四清」運動中,因為此畫關係,謝被扣上「與國家爭購文物」罪名,「假畫」被當作「投機倒把」的證據沒收。改革開放後,謝稚柳任全國書畫鑑定小組組長,帶領啟功、徐邦達等一批頂級專家,在全國範圍內鑑定字畫。不久,《煙江疊嶂圖》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1990年代,謝稚柳把這幅《煙江疊嶂圖》捐給上博,成為鎮館之寶。上博為此獎勵謝稚柳200萬人民幣。 (CFP/圖)

全系偽作?

即使拍賣市場不太平,上博插手私人收藏,還是難平眾惑。

「包括上博在內的官方博物館,為了完整地保存中國古代文化,都有大量的存疑品。上博中國古代書畫圖錄裡一共六百多件,其中一百多件,當年六個專家的鑑定都是沒有一致意見的。」龔繼遂說,「我們歷來對古代尤其是宋元畫『從寬』,因為即使是臨本、仿本,作為古代藝術的信息載體,它的教育功能、審美功能,都很重大。人文科學邏輯上不可能確真,不管是個人意見,還是機構意見,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依然可以討論下去。」

截止到發稿,上博還未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也從未正面回應過劉益謙的疑問。不露面,反倒更讓群情激憤。

「上博就是利用公權欺負人,這是明擺著的事。」馬未都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場合,都說得很直白,「最近流行的一種心境叫羨慕、嫉妒、恨。」

值得羨慕的,首先是私人藏家資金充裕,且使用靈活。

2002年,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由嘉德公司拍賣。「當時上博等官方博物館也想收藏,湊不齊那麼多資金,最後失之交臂。」黃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寫生珍禽圖》當場以2530萬元被尤倫斯拍得。2009年,《寫生珍禽圖》再次出現在拍賣會時,官方博物館仍然有收藏的意願,但最終以6171萬元被劉益謙競得。

「後來國家有錢了,對這種東西也會志在必得,但是要湊幾千萬來買一件藝術品,對國家博物館來說,至少還有程序的問題。」黃劍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香港藏家許禮平3月26日公開翻舊賬:1999年,上海博物館舉辦《金剛神韻──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作品特展》,展出44件作品,全是偽作。

辦展之前,台北藏家蔡一鳴提醒當時的上博館長陳燮君、副館長汪慶正:這批畫有爭議。陳燮君答覆:「我們看好。」

有人透露,這場展覽的場租加贊助學者出國訪問,花費了250萬元。

不久,傅抱石之子傅二石代表全家公開聲明:展出作品「全系偽作」,理由是:抗戰八年居住金剛坡時期,傅抱石作畫他們總在旁幫忙,而特展的「金剛坡時期作品」從未見過;當時居住環境狹窄,作品一般在四尺以下,而這次展出的畫,大都是巨幅之作;畫中籤名不符,畫作本身也漏洞很多。

和私人收藏與拍賣行魚龍混雜的情況相比,這些年,官方博物館的聲譽也每況愈下。

2013年11月,一位私人藏家將收藏的《出師頌》題跋捐贈給故宮,和《出師頌》正文合璧,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這件號稱「中國現存最早書法孤品」的《出師頌》,曾引起過一場不小的風波。

2003年,故宮博物院行使「優先購買權」,以2200萬從嘉德購得《出師頌》。事先倒是請了一批專家鑑定:徐邦達、啟功、傅熹年,都是響噹噹的大名字。事後質疑一片,一方面,文物真偽不辨,另一方面,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肖燕翼,和嘉德公司週末拍賣部中國書畫的業務主管肖洋,是父子,有「關聯交易」嫌疑。而故宮在收藏文物時,並未向公眾說明出價標準。

「展出或收藏藏品,都是由博物館業務主持人經專業研究自行決定,再上報行政主持及董事會批准,過程中他們當然也會徵詢館外專家意見,但沒有在本館之外再追加一個權威論證的鑑定流程。」龔繼遂說。

在解放初期,博物館的專家要是做錯了鑑定,是要受處罰、擔責任的。

龔繼遂記得徐邦達曾跟他說過,自己曾因為收錯東西,被降職、罰薪:「過去專家個人要負責任,現在博物館有了專家庫,集體決定,個人免責。沒人負得起那麼大責任。」

免責的好處是:專家們敢於說話,但也意味著,沒人承擔最終責任。

1994年發生了盡人皆知的「北魏陶俑」案。國家博物館一位館員在潘家園發現一批騎馬俑,專家集體鑑定後認定是北魏時期的珍貴陶俑,幾家博物館迅速開展「搶救性收購」,幾個月,收購了數百件北魏陶俑,據透露,中國歷史博物館花了八十萬,故宮花了十萬。可北魏陶俑卻越賣越多,價格也越發便宜,警方介入調查,才發現這批「寶物」全部產自洛陽某村。

涉及中國古代書畫時,收藏困境很容易發生。1990年代,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溪岸圖》被人爭辯,一方以高居翰為首,堅稱是張大千造的假畫,另一方以耶魯大學的中國藝術史學者班宗華為首,認為它價值無上。

事情很嚴重,如果公眾認同高居翰對《溪岸圖》的指責,不但影響大都會的學術聲望,也將拖垮贊助人對大都會的信任,還會損害捐贈人的經濟利益。為了維護名譽和利益,大都會1999年12月公開舉辦了一場討論會,雙方展開激烈的公開辯論,現場,「800個座位全無虛席」。

聽眾最想知道的還是那個問題:真的還是假的?

當場,擔任學術競爭裁判的藝術史教授韓文彬(Robert Harrist)回答得很乾脆:你不能期望會得出石蕊測試一般真偽立現的結論。

爭論到今天,仍然沒有定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00

教友詐騙案外案 王雪紅遭質疑公私不分

2016-04-14  TNM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年初驚傳遭美國加州基督之家(The Home of Christ )教友常如武詐騙760萬美元(約新台幣2.48億元),本刊調查,其中竟有300萬美元(新台幣近一億元)是威盛子公司S3於2004年借款給教會。2011年中,S3以3億美元(約新台幣97.9億元)賣給王雪紅的另家公司宏達電,巧合的是,同年教會文宣稱威盛電子捐款300萬美元。股東質疑是否王雪紅拿不回這筆錢,才把借款轉為捐款,好做帳順利出脫S3。

股東並質疑,當時威盛已嚴重虧損,無論借款或捐款,都不應該。王雪紅公私不分,傷害股東權益,已明顯違反公司治理。

四月初,宏達電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裝置Vive正式出貨,王雪紅緊盯銷售,希望讓宏達電業績出現起色;不過,農曆年前的一樁教友詐騙案,卻讓她陷入識人不明、違反公司治理的爭議之中。

遭詐騙 親信吞捐款

身價超過二○○億元的王雪紅和擔任威盛董事長的夫婿陳文琦,是虔誠的基督徒,常捐款給國內外教會,甚至購地買大樓供教會使用。沒想到,相當信賴教友的夫妻倆,卻遭到教友詐騙七六○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四八億元)。

這樁詐騙案發生在基督之家(The Home of Christ),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孟羅公園(Menlo Park),頗具規模的華人基督教團體,目前有七個分部,散布在灣區及洛杉磯,營運與財務各自獨立。王雪紅捐贈的是基督之家第四家,約有二○○名教友。

今年農曆年前,基督四家的教友對長老常如武提出告訴在美開庭審理,因為王雪紅長期以來對基督四家的捐款,都落入了曾是王雪紅夫妻親信常如武的私人口袋。

這件案子,表面上是王雪紅夫妻識人不明,遭到詐騙;但經過本刊詳細查訪之後,卻發現更嚴重的情節,王雪紅夫妻公私不分、甚至違反公司治理。

本刊掌握二○一一年基督四家發放的宣傳文宣,上面明白寫著:「感謝神,王雪紅姊妹所負責的威盛電子公司(VIA)日前奉獻捐款美金三百萬元給基督四家作為購堂經費。」然而,本刊遍查威盛多年來的財報,發現威盛從未揭露過這筆捐款。更何況,二○一一年,威盛仍虧損三四·三億元,並已連虧六年,王雪紅竟慷公司之慨大方捐贈,實在匪夷所思。

說不清借款變捐款

吊詭的是,在這樁詐騙案的起訴書中,載明有一筆三百萬美元的借款,是二〇〇四年由威盛子公司S3與常如武簽訂,簽署者就是時任S3董事長的王雪紅外甥陳主望,這筆借款也同樣未揭露在威盛的財報之中。四月七日,本刊求證陳王望,他表示當時S3非威盛子公司,本案進入司法程序下便回應。

根據公司法第十五條,公司資金下得貸與股東或任何他人,除了公司與行號間有業務往來者,或公司間與行號間有短期融通資金必要,且融資金額不得超過貸與企業淨值的百分之四〇。

威盛持股的S3借款給常如武做為宗教用途,與公司並無業務往來,且當時威盛年虧損近五十億元,財報又未明白揭露。公司負責人恐將涉及刑法背信罪,以及商業會計法中的財報登載不實等問題,律師董晉良對本刊說。

二〇一一年,威盛將S3 以三億美元賣給宏達電,巧合的是,同年基督四家宣稱收到威盛奉獻捐款三百萬美元,令人懷疑王雪紅是否為順利完成S3的交易,只好將二〇〇四年的借款轉為捐款,來規避帳務查核。

對於這三百萬美金的借款

與捐款,是否為同一筆,威盛不肯正面回應,僅說此訴訟係教會與常先生之間的訴訟,而非王董(王雪紅)或陳董(陳文琦)所提。S3為王董個人參與投資的公司,並非威盛或宏達電的子公司。

惹爭議 關係人交易

不過,本刊追查威盛過去十幾年的財報,發現二〇〇一年威盛併購s3繪圖晶片部門,持股五〇%,隨後又一路投進S3近兩億美金。直到二〇〇五年,威

盛因虧損而無

力金援,王

雪紅才以個

人投資公司

WTI的名義

繼續加碼,成為佔有八七.

六五%股權的大

股東,但威盛持股仍多達十二.三五%。

二〇一一年,宏達電以三億美元買下威盛子公司S3,大股東王雪紅成為最大獲利者,引發外界撻伐,認為宏達電嚴重違反公司治理。「宏達電以高價買下S3,受益最大的竟是S3大股東王雪紅、而非威盛,當時這筆關係人交易,受到很大的質疑。」一路推動公司治理的交大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批評。

現在又爆出S3有不當借款或捐款,更讓王雪紅名譽掃地。

據起訴書所述,詐騙案主角常如武及李薇林夫妻,是王雪紅夫妻相當信任的教友。常如武是陳文琦台大電機系同學,經陳文琦引薦進入威盛,擔任北美區總經理。常如武帶引王雪紅與陳文琦進入基督四家,陳文琦在此受洗,二〇〇三年,王雪紅與陳文琦的婚禮,就在基督四家舉行。

事實上,從一九九六年起,王雪紅與陳文琦就下時捐獻大筆款項給基督四家,短短六年,捐款高達一一〇萬美金(新台幣三五八九萬元)。二〇〇二年開始,王雪紅又固定每月捐獻二萬美金(新台幣六四.八萬元)。

未料,常如武夫妻二〇〇四年瞞著教會開設與基督四家類似的基督之家協會(HOC Associates LLC,簡稱H0CA),並告知王雪紅要把捐款匯進HOCA 的帳號,經王雪紅秘書與常確認後,就以信望愛基金會的名義捐二〇〇萬美金(新台幣六四八〇萬元)給HOCA。

後來,常如武又以幫基督四家買新址為由,與S3簽訂三百萬美元借款契約,款項同樣匯人常如武的HOCA帳號。起訴書內容顯示,常如武從二〇〇五年起,每年繳付利息給S3,直到二〇〇九年止付,但此後並未還款給S3。後因教友追討遭詐騙的捐款,整起事件才爆發.

大金主,捐款蓋教會本刊詢問接受教友委託提出訴訟的律師蔡旌明,他表示,一旦順利追回捐款,「屬於神的,都得歸於神:屬於凱撒的,都歸於凱撒。王姊妹(王雪紅)的奉獻當初已經屬於教會,不再屬於她了,追回來也屬於教會。」信仰是王雪紅生命的支持力量。一九七六年,王雪紅的母親楊嬌為避開和王家三房的衝突,遠離台灣到美國舊金山定居,她拿長女王貴雲的嫁妝買了間小公寓,就近照顧在當地讀書的王雪紅等子女。因為信了基督,楊嬌下僅扭轉被抑鬱婚姻綑綁的人生,也走出自艾自憐的命運,因而對神充滿感謝。

受母親影響,王雪紅成為虔誠基督徒。創業過程中,每逢困境瓶頸,她常和母親一起禱告。

威盛舉行股東會及尾牙時,總是由牧師帶頭禱告,公司平時也有活躍的禱告會、查經和團契。被問及對財富的看法,身為台灣女首富的她毫下猶豫回答:「財富是神的恩賜。」除了王雪紅,王家二房姊弟也對教會虔誠奉獻。王貴雲在二〇〇七年買下石門水庫旁知名景點龍珠灣休閒度假中心,打算改建為耶和華宣教中心。士林靈糧堂在大直重劃區買下一七六三坪土地,準備蓋全台最高貴教堂,背後的土地持有者也是王貴雲。

而在台北文山區萬美街的「靈糧山莊」,從土地到建築物都是王家姊妹十多年前所捐贈。

長期觀察王雪紅的人表示,王是一個很浪漫、有理想性的人,對於公益奉獻的事「很捨得」,不會計較後續帶來的效益。但教友詐騙案意外牽扯出,王雪紅動用虧損的威盛和子公司S3三〇〇萬美元,不管是借款或捐款,王雪紅都很難自圓其說,也無法對小股東交代。

王雪紅小檔案

年齡:58歲

職稱:宏達電董事長

經歷:大眾集團PC事業部總經理學歷:美國柏克來加州大學經濟學碩士創業:1987年創立威盛電子

1987年創立宏達電

旗下企業:宏達電、威盛、威睿、TVBS 家庭:已婚.夫婿為陳文琦.育有2子

撰文:曹以斌

攝影:林玉偉、蘋果日報

設計:陳郁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80

【壹資本】王寶強為情淚流?盤點公私募和重倉“愛股”的愛恨情仇

這段時間,世界不平靜。有人說,在奧運會上,傅園慧用她的“洪荒之力”打破了體育競技的舉國體制,成為了一股清新撲面的暖流。不過Zoe醬卻也感覺,在圍觀明星離婚這件事情上,大家也使出“洪荒之力”打造了八卦的舉國體制,成為了一陣鋪天蓋地的泥石流。

當然了,Zoe醬是不幹涉大家八卦的。畢竟王寶強這個事情,確實在娛樂圈、公關圈、金融圈、法律圈都創造了不少議題。事件本身這里就不贅述了,我就不信還有誰不知道……

說回正題。從某種角度來類比,投資就像婚姻,選股票就像找對象。放眼資本市場,公私募和他們彼時重倉的“愛股”,也曾演繹過不少“滿懷深情吻向你,卻被燙掉一層皮”的愛恨情仇與悲歡離合。

1. 創勢翔黃平折戟欣泰電氣

昨夜西風雕碧樹,一紙退市死刑書。獨上高樓,望盡暴跌路。

風格激進的前私募冠軍創勢翔,對欣泰電氣的寵愛那是相當任性的。今年3月至4月,在明知公司已被調查、有退市風險的時候,創勢翔還是累計豪擲2.32億元兩度豪氣入股,最終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公司二當家。

或許是習慣了豪賭,幻想著自己作為“拆彈部隊”、可以在雷區中押對寶,彼時的創勢翔對於舉牌風險是相當淡定。研究總監鐘誌鋒說做了最壞打算,每個產品凈值損失最多也就0.1元左右。黃平就更樂觀了,“幸好我的語文不是體育老師教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55

特朗普團隊顧問看重公私合營探索太空 曾會晤馬斯克

1月19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知情人士稱,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一些高級顧問正在考慮商業和政府資金共同投資太空項目的方式,這麽做是為了加快載人太空探索。

這些知情人士稱,目前尚未形成具體提議,相關細節預計要等到做出人事決定以及美國國家航空及太空總署(NASA)未來幾周宣布新的領導團隊後才能確定。

但在特朗普高級顧問兼首席策略師Steve Bannon的參與下,最近對公私合作探索月球、火星或太陽系其他星球的討論日趨熱烈。本月早些時候Bannon會晤了商業太空探索領域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SpaceX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和加州莫哈韋宇航中心前首席執行長Stuart Witt。

有其他跡象顯示,特朗普團隊的關註焦點正在轉向讓商業實體在未來探索計劃中發揮更大作用。據三名知情人士稱,在過渡期的下一階段,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商科教授、商業太空探索的堅定支持者Gregory Autry已經被選定為派駐NASA的專家團隊的負責人。

Autry主要研究政府如何促進初創太空企業並支持新興的新太空產業。除了馬斯克的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外,該行業還包括亞馬遜(CEO貝佐斯(Jeff Bezos)創立的Blue Origin LLC。Autry以及這一趨勢的其他支持者認為,商業太空公司將推動技術創新並帶來大量就業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95

神秘大佬:9個月20次現身,只狂買一只股,屢次精準抄底,戰果打趴一群公私募基金高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09/1115713.html

每經記者 劉鴻飛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股市風雲變幻,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高手一展身手的機會!

4月份,雄安概念一飛沖天,誕生了最牛私募成泉資本,最牛營業部華泰證券北京西三環北路營業部。

這幾天,超跌次新股和成長股剛有起色後又落入平靜,不過白馬股卻獨自一路高歌!

在這些白馬股不斷創出新高記錄中,火山君發現一家神秘的營業部,從去年三季度以來耗巨資20次買入美的集團,若是其一直持有至今,其盈利可達到60%多,足以秒殺很多機構。

今日,火山君(微信號:huoshan5188)就為大家揭曉這家抓住白馬股行情的神秘營業部!

火山君有個小想法,如果以後這家營業部再買入美的,火山君是不是也要緊跟這賺錢的節奏?

港資狂買美的金額超100億

自去年12月5日深港通開通以來,美的集團深受港資的親睞。火山君發現,截止本周四,在這115個交易日里,美的集團有112個交易日登上深股通十大活躍股排行榜,累計凈買入資金達106.94億元,位列第二。

深港通開通以來深股通凈買入靠前的個股一覽

(時間截止本周四,數據來源:wind資訊)

如下圖所示,深股通資金凈買入美的集團的交易日達96天,而凈賣出美的集團的交易日僅有16天。並且,單日凈賣出美的集團的資金量不超過1億元,而單日凈買入美的集團的資金量最多則超過5億元。

這此期間,美的集團的股價則是呈現出持續震蕩上漲的趨勢,並且近日還在加速上漲。

深股通凈買入美的集團情況

(時間截止本周四,數據來源:wind資訊)

截止本周四,6月以來的這6個交易日深股通凈買入該股的資金量已經高達16億元,可謂是在加碼買入。

深股通6月以來買入美的集團情況

(時間截止本周四,數據來源:wind資訊)

可見,在美的集團股價大漲的背後,深股通資金是重要的做多力量之一。

機構控制人都在出貨

相較深股通資金和不少中小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追漲買入美的集團。火山君發現,另一股資金力量同樣不可小覷。

這就是大宗交易資金。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最近1年以來,美的集團股價大漲將近1倍的時間里,該股共發生大宗交易515起,總成交金額高達238.31億元;成交量高達6.98億股,占到美的集團總股本的10%以上。

火山君對比數據發現,中金公司旗下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賣出184.87億元,占美的集團這一年以來大宗交易資金總額的77.57%。與之相對應的是,美的集團年報、季報顯示多家外資機構股東陸續退出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同時,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何享健也在5月12日通過大宗交易套現11.21億元,出貨量為3232.84萬股,僅約為中金公司旗下營業部這一年來通過大宗交易賣出美的集團股份數量的1/20。

這家神秘營業部連續出手20次

在實際控制人和多家機構陸續逢漲套現之際,火山君發現有一家神秘的證券營業部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更是連續20次強勢買入美的集團,並且每次買入時機都很不錯。

火山君發現,與美的集團公司總部同在一個城市的海通證券佛山順德新寧路營業部在去年9月26日、9月27日、9月28日連續3天通過大宗交易首次大舉買入美的集團,大宗交易價格分別為23.63元、23.42元、23.54元,3日累計買入1300萬股,耗資3.05億元。這個買入點恰好是股價從去年7月股價調整完畢之後的一周左右,並且股價短期漲幅也不大。

然後在去年10月里的8個交易日,在23-24元附近通過大宗交易買入3328萬股,耗資7.93億元,其中在10月24日-10月28日,連續5個交易日均在買入,可見其買入時信心十足,一幅穩超勝券的氣魄!

在12月2日和12月5日,股價連續兩日大跌累計下跌7.47%之後,這家營業部又抓住了千窄難逢的加倉機會。從12月6日開始通過大宗交易買入,一直連續買到12月9日,共4個交易日,買入1212萬股,耗資3.14億元。在12月15日,股價跌穿12月5日的價格後,在12月16日,通過大宗交易,其大膽加倉276萬股,耗資6913.8萬元,胸有成竹的感覺!

由此可見其抄底時機拿捏得相當精準!

再來一張整體圖,讓大家一覽無余!

從去年12月16日一直到今年5月18日,其一直沒有現身美的集團的大宗交易買方。

在5月18日、5月19日、6月6日,又買入了3筆大宗交易。

看到這樣的買入節奏,火山君不佩服都不行啊!

統計發現,從去年9月26日以來,通過大宗交易,其共買入6876萬股,耗資17.25億元,平均買入成本僅為25.09元/股。

相較今日美的集團40.30元/股的收盤價,該營業部這連續20次高折價買入美的集團之後,若是一直持有至今,那麽浮盈高達60.62%。

海通證券佛山順德新寧路營業部大宗交易買入美的集團情況

這樣的收益率足以秒殺很多機構和投資者啊!

大宗交易高手:離美的10公里神秘營業部現身

作為如此牛逼的營業部,充滿好奇心的火山君去百度地圖上看了一下,其與美的集團總部有10多公里路程。

圖片來自:百度地圖

從這家營業部的外表來看,在一個小巷里面,位置口岸並不好。

火山君發現,這家營業部上過龍虎榜,不過上榜次數不多,從去年8月以來,僅有8次,並且成交量也不多。

那麽其買賣過其他個股的大宗交易沒有呢?

火山君發現,剔除美的集團,從去年初以來,這家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買了7只個股,不過買入金額僅有2億元左右,並且買入的位置都還算精準。

其首單大宗交易是1月18日的國星光電,其在股價底部附近介入。

為了大家直觀的看到其大宗交易介入的位置,火山君直接上圖,大宗交易的實際成交價相較收盤價還有一些折扣。

去年初以來海通證券佛山順德新寧路營業部大宗交易個股一覽:

(註:上表扣除了美的集團)

作為這樣的大宗交易高手,其背後是何方大佬呢?這就不得而知了!

前段時間,證監會公布了股東減持新規,其中要求大宗交易接盤方6個月後才能夠轉讓,那麽這家營業部的神秘大佬能否繼續玩得轉大宗交易呢?我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883

是真愛還是豪賭?說說這些年踩雷的公私募投資“冠軍”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08/1125684.html

風雨飄搖中的樂視網又迎來了機構投資者對其下調估值。7月8日,中郵,嘉實和易方達三家基金公司齊齊將旗下基金持有的"樂視網"股票進行估值調整,其中中郵基金和嘉實基金調整後估值價格為22.37元,易方達基金下調樂視網估值至22.05元,按樂視網停牌前股價30.68元/股,中郵基金和嘉實基金此次下調樂視網估值較現股價折價約27%。而前“公募一哥”中郵任澤松正陷入尷尬境地。

最近中郵基金的名字一再隨樂視網被提起。因為中郵可以說是樂視最“鐵軒的粉絲”,據一季報顯示,在樂視網的26家機構投資者當中,中郵基金以4100.23萬股的持股數排在第二位,旗下共有7只基金持有樂視網,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中郵信息產業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量均在1500萬股左右,而這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任澤松。中郵核心競爭力混合、中郵雙動力混合、中郵尊享一年定開混合、中郵絕對收益策略定期開放混合的基金經理也是任澤松。

簡單說,上表持有樂視網的中郵基金中,僅序號6“中郵趨勢精選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經理不是任澤松。

任澤松目前共管理了7只基金,有6只買了樂視網,還有一只沒買是因為那是一只債券型基金。由此可見,任澤松對樂視網絕對是真愛!

只是目前看來,他將為這份奮不顧身的愛付出沈重代價,當然損失最終是由基民買單。

截至最新,任澤松旗下7只基金,任職回報顯示4虧3賺,2015年以後成立的4只基金全部處於虧損狀態。

2012年成立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是任澤松管理的第一只基金,目前回報率為308.48%,看上去還不錯的樣子,但事實上,早在2015年的時候,這只基金的回報率超過了600%,單位凈值一度超過7元,但現在只有4元出頭。作為2013年的股基冠軍,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最新的排名已經到了2000名以外,令人不勝唏噓。

更雪上加霜的是,任澤松旗下的多只基金還踩中了另外一個大坑:爾康制藥。5月9日,爾康制藥被質疑“涉嫌造假”,當日公司股價跌停。此後爾康制藥申請停牌核查,目前仍未複牌。

根據爾康制藥的一季報,在其10名機構投資中,中郵基金以9993.38萬股的持股數量排在第二位,有6只中郵系的基金買了爾康制藥。很不幸,這6只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任澤松!


目前,樂視網和爾康制藥都已經長時間停牌,多數人預期複牌後股價會跌停甚至連續跌停。基民信心不足,任澤松旗下基金規模不斷下降。

以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為例,2016年一季報末基金規模為110.34億元,今年6月末僅有48.69億元。

另外一只明星基金中郵信息產業靈活配置混合,也由高峰時120多億元的規模,下降至目前不到50億元。

任澤松作為王亞偉之後業績最為驕人的公募基金經理,有新公募一哥之稱,其鮮明和堅定的成長股投資風格曾受到眾多投資者追捧。


任澤松是80後,清華生物學碩士畢業,一畢業就去四大之一的畢馬威應聘,一個清華碩士從審計員幹起,在畢馬威工作一年後,辭職進入國內一家知名私募做行業研究,正式開啟自己的金融生涯。

2012年前,他在基金業只是一個普通的投研人員。在成為中郵旗下最小的股票基金的操盤者後,他抓住了2013年創業板如火如荼的牛市,押註成功,一戰成名。光環、名利與夢想隨之而來,迅速籠罩在任澤松以及中郵業基金身上。

狂歡的宴會之後是杯盤狼藉。


從履歷來看,任澤松從2009年真正進入投資界,可能根本沒經歷過A股2007年的暴漲和2008年的暴跌(當時他還在清華讀生物科學),這自然對其投資會產生影響,對周期的理解偏弱,並且更加敢於重倉。

由此可見,高收益背後其實承擔了高風險,只不過在勝利面前被有意無意地忽視甚至無視了。包括前幾年的幾個私募冠軍,都是高杠桿高倉位,羅偉廣慘遭滑鐵盧,兩屆冠軍創勢翔最終踩雷欣泰電氣,重組專家宋曉明踩雷新都酒店,都證明了這一點。

1.創勢翔黃平

創勢翔最近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在2016年11月1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通報證監會依法對6宗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包括創勢翔操縱市場一案。證監會給創勢翔開出“沒收創勢翔違法所得約2073.8萬元,並處以約6221.5萬元罰款”的巨額罰單。而此前,作為昔日兩屆私募冠軍的創勢翔風光無兩。

“外面的人稱呼我們為漲停板敢死隊,但我們跟大家印象中的敢死隊也並不完全一樣。事實上,我們炒股很多時候並不是炒一把就走,對很多個股,我們其實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跟蹤的。”2015年3月,彼時風頭正勁的黃平對媒體闡述了創勢翔的投資理念,“深度調研”被創勢翔自認為是自身最大的優點,黃平稱他對每只買入的股票都力求掌握其動向。

現實卻是,2016年3月,業績平平的欣泰電氣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良久,在退市風險面前,3月1日至4月20日,創勢翔通過旗下22個信托賬戶先後購買了欣泰電氣859.11萬股和856.47萬股股份,兩次均觸及舉牌線,並最終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欣泰電氣第二大股東。2016年9月,欣泰電氣成為創業板第一家終止上市的公司。創勢翔豪賭失利,損失近2億元。

創勢翔嘗到過殼股的甜頭,它的突然崛起是因為其激進的風格,然而讓它一敗塗地的也正是它的激進。

2.並購教父宋曉明

創勢翔由於激進損失近2億,宋曉明由於自己的激進,損失更重。

2014年,長城匯理通過旗下產品入股新都酒店,人稱“並購教父”的宋曉明以4.82%的比例潛伏進股東名冊,隨後又通過旗下兩款私募產品溢價吃貨,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始料未及的是,新都酒店的重組並未成功,以“新都退”交易30個交易日後,目前已退出A股。烏雞變鳳凰的夢想破碎,宋曉明接近5個億的投入損失慘重。

3.新價值羅偉廣

2009年可謂是羅偉廣事業生涯中最風光的一年,其操盤的新價值2期大賺190%,成為當年陽光私募的冠軍。被光環籠罩的羅偉廣被媒體屢屢曝光,“新價值”投資理念和“暴利拐點法”成了當時理財市場上的金字招牌,此後的一年多里,羅偉廣在股壇可謂紅極一時。

在最風光的時候,隱患已經悄然而至,2011年開始業績慘遭滑鐵盧,2014年4月時,羅偉廣管理的資金規模迅速縮水至10億元左右。羅偉廣也對媒體表示:“我也算私募圈的一個典型案例吧。尤其在2012年遭遇一場大失敗,所以客戶贖回的情況比較突出。”

羅偉廣可貴的是善於調整,現在已成為金剛玻璃的第一大股東。

來源: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ID:wwwstcncom) 作者:佐佑

相關閱讀:

中郵基金踩雷樂視網 持股市值超12億停牌前還在建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29

財經CAREFREE - 順叔 公私領匯 (2011年11月02日)

1 : GS(14)@2011-11-02 21:54:0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796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50

中央藉公私合營谷經濟 或增地方隱形債

1 : GS(14)@2016-10-20 07:45:08

【明報專訊】中央政府為催谷經濟,近期致力推出公私合營模式(PPP)經營公路、水利、電力等基建項目,但PPP不計入地方債務,可能反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風險。

民間投資大幅增長,PPP模式功不可沒。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意指「公私合作」,通常是政府與私人組織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可以將PPP理解為政府向私人機構融資的一種形式,其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有效運營。

需長期補貼 不計入地方債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10月13日發布了第3批PPP示範項目名單,516個示範項目獲批,佔全部申報項目的44%,投資總額逾1.17萬億元人民幣,比第二批示範項目增加77%。另外,根據內地媒體報道,在今年前7個月民間投資增幅創下年度最低值後,各地都公布新PPP投資項目,並提出一些優惠措施拉動民間投資,比如有部分項目有財政補助,有部分有基金股權投資等優惠。國務院督導組完成促進民間投資的督導工作,PPP項目上馬也明顯增加。

有地方財政人士對PPP項目提出擔憂,PPP項目周期十多二十年,很多僅靠項目本身收入難以覆蓋,需要財政提供補貼,這些支出納入中長期預算,未來很多年地方政府要持續履行支付責任,但是PPP項目財政支出並沒有納入債務統計口徑,PPP模式的融資也不計入地方債,如此一來,產生了很多隱形的地方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73&issue=2016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