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火力全開 聚焦大咖客戶 晶技 用「S」級服務 摸透蘋果的心

2010-10-04 TWM  
 

 

全球排名第五的石英元件廠晶技,沒有龍頭光環,更沒有比別人強的議價能力,卻能擊敗前四大日廠,讓蘋果將其從二線供應商提升至一線,晶技靠的不是別的,

正是他們要落實到

每一位員工骨髓裡的「S」級客戶服務。

 

撰文‧賴筱凡

攤開蘋果概念股中,晶技向來是榜上有名的台廠,它做的不是頂貴的零組件,而是一顆新台幣幾十元的石英元件;更不是全球前三名的石英元件廠,而是排行老五的石英元件供應商;但晶技卻有本事從原來蘋果的二線供應商,擠到一線供應商的位置。讓蘋果願意買帳的最重要關鍵,不是別的,正是晶技的「S」級客戶服務。

 

摸透大咖客戶的需求

 

提供S級專屬服務

一踏進坐落在桃園縣平鎮工業區靜僻鄉間,台灣最大石英元件廠晶技的辦公室大廳,會發現總經理室就設置在一旁,身著簡單的白襯衫,晶技總經理林萬興端著茶杯就這樣走了出來。他這周輪到在台灣上班,台灣、大陸都設有工廠的晶技,讓林萬興與哥哥、晶技董事長林進寶得兩頭跑,一周在台灣、隔周就在寧波廠辦公,未來還得將戰線拉到重慶去,因為他們的重慶新廠正如火如荼地在興建。

有別於目前全球前四大石英元件廠的保守,向來以謹慎著稱的晶技,居然選在此時擴產,大舉在浙江省寧波市與桃園縣平鎮市分別增加二十四條及十條生產線,如此轉變的關鍵,就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四大日商無一倖免地出現虧損,唯獨晶技當時的謹慎策略起了作用,讓晶技去年營收持續向上成長至七十七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賺進二.七五元,今年甚至要挑戰突破百億元關卡。而讓晶技得以一枝獨秀的,正是林萬興引以為傲的「S」級客戶服務。

所謂「S」級客戶,意即超級(super)客戶,能夠表列在晶技「S」級客戶名單的,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廠,諸如蘋果、宏達電、華為等,都在這「S」級客戶之列,不僅每個客戶有專屬的專案負責人(account manager),二十四小時都得待命,有時像蘋果這般超大咖客戶,林萬興更是自己跳下來盯,從設計研發、生產、交期,都要以「S」級客戶的需求為第一優先。

通常「S」級客戶都會有未來一年的產品藍圖(roadmap),提供給供應商每一階段的訂單預估,「可是你不能期待每件事都會按照產品藍圖走,尤其產品上市後,訂單預估更是隨時都在變。」像是iPad、iPhone 4今年上市以來,全球熱銷到缺貨,供應商更是被追著跑,不只產能要跟上、交期都要更靈活。

這就是「S」級客戶最難伺候的地方,你永遠都無法預料到下一刻他會開出什麼要求。

 

掌握品質 才能談服務

具備S級研發 領先客戶「所以,對付『S』級客戶,你就要有total solution(完整解決方案),要有各種配套。」理論上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不容易,以蘋果為例,下面負責代工組裝的ODM廠太多,iPhone 4與iPad在鴻海組裝,但MacBook、iMac等產品卻是廣達代工,產品設計的階段要與蘋果窗口接洽,到生產階段卻要與代工廠合作;面對龐雜的客戶結構,林萬興須將負責「S」級客戶團隊的每位工程人員,都訓練到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因為,晶技的客戶分散在各大不同領域,有的是NB廠,有的是智慧型手機客戶,還有近年積極開拓的車用市場。供應給NB廠的產品還算穩定,頂多是NB功能增加,規格大同小異;但智慧型手機的規格更多,要整合的功能也更多樣,以晶技一周送往客戶的樣品就高達一、兩百款來說,每位工程師都要能站到第一線去面對客戶。

不過,這對三年前的晶技來說,要架構起如此龐雜的客戶服務系統,根本就難以辦到,「那時候工程師不夠,什麼都不能做。」對比在二○○七年以前,晶技還只有七十位工程師,近三年來,晶技大舉招聘人員,現在光是工程師就有兩百位,就是為了建置出更完善的客戶服務系統。

若要服務好所有「S」級客戶,勢必得砸下大量人力成本,「我們的策略很明確,就是八十、二十策略,力求八○%的營收來自前二十大客戶。」林萬興說,這樣規畫的用意,就是希望能火力全開,聚焦在「大咖」客戶的身上。

另一方面,晶技也得在研發上扎根,「要是沒有好品質為前提,根本不用談服務。」所以,晶技不斷地在新產品上推陳出新,將石英元件越做越小,晶技目前雖然不是全球第一的石英元件廠,但是在研發工作上卻從不鬆懈,而研發關鍵只有一個,「你得去看客戶要的是什麼。」營運高彈性 無懼突發危機搶S級訂單 「扮豬吃老虎」所以,林萬興從來不等客戶開口,像蘋果這樣走在消費電子流行尖端的廠商,要的東西一定要是最新的,包含產品趨勢走向小型化,給蘋果的產品一定要是最小的、精密度最高的,唯有滿足蘋果這位「S」級客戶的各類需求,除了讓晶技的產品跟上蘋果的腳步,將質量做到最好外,還得要有最具彈性的交期。

「一直從2520、2016到1612(石英元件規格),他們要什麼,我們很明白,都是先開發起來等他們。」林萬興得意地說,消費電子生命週期短,如果等到客戶開口再開始研發,一定跟不上「S」級客戶的腳步。

不過,並不是每件事都盡如人意,像蘋果要求的1612,就不是晶技每條生產線都能適用量產,因此,在林萬興的腦袋裡,隨時都有一套計畫可應變,「雖然無法每條產線都能做1612,可是我的產線可以改,這就是配套,萬一『S』級客戶要求超出forecast,我就要有計畫來配合調整。」對於訂單大增帶來的問題,被林萬興稱之為「happy problem(快樂問題)」,比起品質不佳帶來的問題,訂單暴增要產能,顯然是相對快樂的問題,「別人不一定有這麼正面的心態,很多同業聽到客戶要pull in(拉貨)時,第一反應是『沒辦法』,要pull out(砍貨)時,一定大呼『不行』。」但晶技不一樣,這些問題看在林萬興眼中,都有很好的解決方式。

笑稱自己處在「弱勢產業」的林萬興說,唯有這樣做,「S」級客戶的訂單才會源源不絕地湧進,全球排行老五的晶技也才能打敗日廠,成為擄獲蘋果青睞的石英元件廠。

晶 技 Profile

成立:1983年

 

董事長:林進寶

總經理:林萬興 (右圖)

資本額:29.67億元

主要業務:石英元件及石英振盪器

近3年營收表現

讓賈伯斯買單 請你跟我這樣做

1.以客為尊

獨創「S」級客戶服務,一切都以蘋果為第一優先。

 

2.保持彈性

隨時準備20%產能的彈性, 全力支援蘋果出貨。

 

3.研發領先

研發永遠跑在前面,抓住蘋果要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7

中央鐵路投資全開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217161

內地早前公布今年第一季GDP增速,雖然略高於市場預期的7.3%,惟季度增長只有7.4%,創出一年半以來最低水平。在內地經濟呈現下行壓力之下,中央政府惟有再次出招,棚戶區改造之外,亦以加快推進鐵路建設,作為力保經濟增長的手段。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42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提出加快鐵路建設尤其是中西部鐵路建設,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籌措和落實建設資金的五項措施。五項具體措施確保了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措施包括:

一,設立鐵路發展基金,拓寬建設資金來源,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基金總規模達到每年2000億至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二,創新鐵路建設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今年向社會發行1500億元,實施鐵路債券投資的所得稅優惠政策。

三,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支援鐵路建設,擴大社會資本投資規模。

四,對鐵路承擔的公益性、政策性運輸任務,中央財政在一定期限內給予補貼,逐步建立規範的補貼制度。

五,加強統籌協調,保證在建項目順利實施,抓緊推動已批復專案全面開工,盡快開展後續專案前期工作,確保鐵路投資穩定增長和鐵路建設加快推進。

國金證券指出,這次會議明確了投融資改革,推進鐵路建設改革的方向,並且隨着城鎮化建設的推進,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和都市圈鐵路將成為鐵路建設新增點,維持行業領先大市評級。

事實上,應國務院要求,鐵路投資在短短4個月已「加碼」三次,屬歷來罕見。內地媒體報道,中鐵總公司在4月底召開電話會議,再度調高今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全年總額增加至8000億元以上。中鐵總公司在年初原計劃今年投資6300億元,其後兩度上調,最近一次是在4月初增至7200億元;三次追加合共新增1700億元。接近中鐵總公司人士透露,不排除再調整計劃,而今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有望超過2010年的8426億元,創歷史新高。

除追加投資外,開工項目亦再度加碼,今年開工項目由早前44項增至48項基礎上,再大幅增至64項;新論證項目在條件成熟時,年內也可開工;另外,今年新投入運營的線路要確保達到7000公里以上;同時今年設備投資額亦由1200億元,增至1430億元以上。

中鐵總公司的鐵路投資目標年內三度加碼,不僅反映鐵路行業在穩增長中的重要性,也顯示鐵路基金的發展優於預期。國金證券指出,會議提出2014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2013年中國高鐵突破1萬公里,在建規模1.2萬公里,20142015兩年建成並投產的24條高鐵總里程約8887公里,根據測算2014動車組採購量預計將達到350列;由於未來兩年鐵路投產新線進入高峰,車輛需求快速增加。

市場人士預期,中鐵總公司的高速動車組更多的訂單,將會於今年第三季出現。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表示,內地今年鐵路設備投資目標上調了19%,至1430億元,較20131040億元按年增35%;設備佔鐵路投資的比例,將由2013年的15.6%,提升至2014年的17.5%。設備投資增速顯著,可吼鐵路設備股中國南車(1766)。

另一方面,國金證券指出,為符合鐵路改革的方向要求,高鐵佔比的逐步提升,資訊化在鐵路投資的比重將逐步加大,使鐵路營運更加智慧化和公開透明。訊號、安全等IT設備佔鐵路投資比重,日本、德法等分別為10%15%,而中國只有4%左右。因此未來預計訊號監測、防災安全、通訊調度等IT設備投資佔比將提升到10%左右。

由於鐵路及軌道交通IT設備實施周期相對較長的特點,國金證券認為可以從上市公司的手頭訂單情況來判斷行業景氣度。而該行看到,部分公司在2013年拿到的訂單額達到了歷史最高,這為公司1415年的業績打下良好基礎。

至於鐵路基建商之中,中鐵建(11862013年鐵路業務分部溢利錄得24%增長,但中鐵(390)增長只有16%,中交建(1800)更錄得虧損。由於中鐵建鐵路業務頁貢獻較高,加上其負債水平較低,前景可以看高一線。

總結券商分析,未來兩年隨着高鐵新線投運步入高峰,鐵路設備需求增長明確,貨運提價增強行業盈利能力,後續市場化改革細則陸續出台開啟行業發展新驅動力,海外出口訂單加速增長,鐵路建設投資存在繼續上調的預期,因此維持行業股份領先大市投資評級。

相關舊文:中央微刺激穩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694

“火力全開”的黑田東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50

img_1_10_1410445044_44410e8a43b2

10月31日,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擴大其QE規模,震驚了金融市場。日本央行現有的措施已經非常大膽激進。

日本央行將會以更快的速度擴大日本的基礎貨幣,每年新增約80萬億的基礎貨幣,高於目前60萬億-70萬億的水平。

要達到目的,日本央行將會更大規模的購買日本國債。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這展示了日本央行結束通縮的決心。

此前,日本央行的債券購買計劃成功地提振了通脹,但距離2015年4月達到2%左右通脹的目標還相差甚遠。日本政府提高消費稅,導致了日本經濟在二季度萎縮1.7%。

搖搖欲墜的消費者和企業需求以及下跌的油價導致了日本通脹走低,並很可能跌破1%。

現在,新一輪徹底的QE給安倍的經濟改革註入了強心劑。受QE消息刺激,日經指數創下七年來新高。日元進一步下跌,這將有助於提升進口通脹。除了日本央行,還有更多利好股市的消息。

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表示,它將其持有政府債券的比例從60%削減至35%,以購買更多的股票。

日本央行本周的行動令市場大吃一驚。在最近的公開露面中,黑田東彥堅稱對日本經濟前景感到樂觀。然而,10月31日,日本央行將2014財年經濟增長預期減半至0.5%,並放開了實現2%的通脹的時間表(此前的期限為兩年)。

除了每年購買30萬億日本國債以外,日本央行還將通過購買ETF以及日本房地產信托的方式投資更多風險資產。

明顯放緩的通脹、疲弱的經濟增長以及針對再次上調消費稅至10%的爭論給黑田東彥提供了擴大QE的動力。

日本央行強烈贊成再次上調消費稅,以修複日本捉襟見肘的公共財政。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鼓勵安倍推進上調消費稅。

但最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也遭到不少反對。2013年4月,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一致通過了其激進的貨幣寬松政策。然而這一次,日本央行陷入了罕見的分裂。四名成員投票反對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擴張。目前尚不清楚,反對者是不同意加大刺激本身,還是對加大刺激的時間持不同意見。

市場擔憂,退出QE政策很可能幹擾債市。不過目前,黑田東彥正全力對抗通縮。日本退出QE還很遙遠。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40

火力全開 2015年大放水的全球央媽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06

儲蓄過剩、石油供過於求和普遍高企的債務水平導致全球面臨“去通脹化”壓力,全球央行今年火力全開,全面放水。

來自摩根士丹利的圖片顯示,采用寬松或緊縮政策的央行已經全面失衡了。去年12月,摩根士丹利追蹤的央行中有10個采用了寬松政策,9個為緊縮(寬松緊縮之比約為1:1);而現在寬松的有16個,緊縮的只剩4個(寬松緊縮之比約4:1)。

(自上往下的貨幣政策立場:緊縮 適度緊縮 中性 適度寬松/擴張 寬松)

20150222_ease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29

產業政策《紅色獵殺將在十年內追上台灣半導體業? 中國製造火力全開 台灣不能再觀望

2015-06-08  TWM

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二○二五」政策綱領,喊出要在十年內達到與工業強國德、日並駕齊驅的口號。

「紅色供應鏈」在中國政府背後暗助下,已經成為足以威脅台灣電子產業的一股勢力,台灣應拿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工業政策,刻不容緩。

撰文•林宏文、周品均

五月十九日,中國國務院正式頒布一項計畫,這項名為「中國製造二○二五」的計畫明確宣示,中國要在二○二五年邁入製造強國之列,與德、日並駕齊驅。這意味著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將不再只針對高科技產業,而是將全面來襲。

也不過短短的三年時光,打入蘋果供應鏈的中國廠商就從六家,成長到超過二十家。「你說三到五年後,蘋果供應鏈會不會全部變成紅色的?這個可能性已經大大提升!」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嘆了一口長氣。

時光倒回至五年前,中國在面板、電池、天線、邏輯IC等方面的技術都還不成熟,五年的時間,中國不但追上台灣廠商的技術,還一步步搶進技術門檻最高的蘋果 供應鏈當中。儘管,台灣企業中的台積電、聯發科、大立光的技術領先優勢短時間難以被超越,「但只要中國想做,翻盤不是不可能。」杜紫宸直言。

提升半導體 明確納入計畫杜紫宸會這麼憂慮不是沒有原因,因為他六年前就見證過中國扭轉面板產業命運的歷史。○九年,中國還沒有六代以上的面板技術,同樣在那個時期, 友達已經進展到八.五代線,當時剛推行完家電下鄉的中國政府,將腦筋動到了面板產業上,因此也歡迎台灣、韓國與日本面板廠赴中設八代以上面板廠。

「經濟部那個時候就找來了友達和奇美(現在的群創),得到的答案都是中國做不起來,台廠不應該過去設廠,把技術提供給中國。」杜紫宸回憶起那一場他也參與 的經濟部會議。爾後,中國面板廠一家一家地蓋,今年,中國的八.五代線就會從兩條大幅擴增至八條,反觀,台廠只能繼續守成。「只不過五年,豬羊變色」。

更不用說中國製造業在這五年當中所累積的競爭力,已經不能與○九年同日而語。「競爭力要從質與量兩者相乘來評斷。」杜紫宸分析,台灣雖然有技術優勢,但這項優勢已慢慢被中國廠商追上。然而,中國廠商的產量卻是台灣的十倍之多,相乘之下,台灣廠商競爭力難與中國相比。

儘管單看半導體產業,台灣還領先中國五至十年,但中國自去年頒布半導體發展綱要,還成立了半導體基金,不斷以收購方式補強IC設計的技術能量,就在最新公布的「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中,再度將半導體從IC設計到製造技術的提升納入計畫。

杜紫宸憂心忡忡地反問:「中國能以五年的時間追上台灣面板產業,那麼他們就不能以十年的時間追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嗎?」「台灣主管產業政策的官員不是沒有 意識到危機的急迫性,不過,總統的任期僅剩下一年多,官員普遍彌漫著得過且過的心態,使台灣工業政策的推進顯得更無力。」中國切入 擠壓無力升級台商相對之下,中國的製造業政策則在第二號政治人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面整合推進下而有長足的進展。在中國政府公布「中國製造二○二五」十 年大計,並列出十大重點產業後,麥肯錫亞洲區董事長歐高敦(Gordon Orr)就說,這十大產業將會推升中國國內需求、嘉惠當地製造業,並推進出口大幅增加,對其他國家來說都將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

已在中國待了二十三年的台達電中國區副總裁曾紀堅,全程見證中國產業的發展過程,感受頗為強烈。

曾紀堅就透露,他在東莞台商協會中擔任產業升級小組召集人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金融海嘯後,許多台商企業面臨競爭力落敗的情況下,負責協助診斷與輔導企業。

曾紀堅說,他負責診斷的企業高達八二七家公司,但最後經過一番篩選,找出有競爭力、且值得輔導的三七九家公司,進行各種轉型升級的顧問諮詢服務,四年多來,當地政府已經提撥超過一億元人民幣,作為輔導這些企業進行轉型與升級的經費,等於平均一家分到二十多萬元人民幣。

這件事顯示,在中央政府高舉產業升級大旗下,地方政府也開始動了起來,而且輔導對象不限當地企業,連外資企業也雨露均霑。

事實上,面對勞工成本大幅提高,東南亞的製造基地也在崛起,許多台商確實面臨退出或被淘汰的慘況,因此也形成了一股失業人潮到處流竄的「台流」,但是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中國本地「紅色供應鏈」大舉切入市場,擠壓了技術層次較低或無力升級的台商企業。

三大處方 迎戰中國大軍來襲此外,「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的政策形成速度之快,也值得台灣取經學習。事實上,中國在政策規畫上並不是很早,也不過是兩年前的一三 年,中國一批政府官員與學者參訪德國漢諾威工業展,看到德國「工業四.○」的戰略,回國後馬上邀集一百五十餘名工程院(編按:中國層級最高的工程科學戰略 性研究與諮詢機構,與中國科學院並稱兩院)院士,歷經一年多的論證、編寫與規畫,完成了「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的初稿,並於今年五月正式公布。

而反觀台灣的情況,直到今年初,行政院才提出「生產力四.○」計畫,但負責起草的是經濟部工業局,層級已經低了好幾層,政府缺乏要全力推動的決心與意志,加上過去政府部會習於本位主義思考的慣性來看,成效恐怕不容樂觀。

面對紅色供應鏈的挑戰,台灣該如何因應,以持續在全球高科技產業保有一席之地。杜紫宸開出了三個處方:第一,與中企「合資」。他指出,相較於韓國廠商及日 本廠商與中國合資設立企業的高積極度相比,台灣廠商相對很少。以韓國企業為例,現代汽車就與北京市政府合作,在北京合資設立大型汽車廠生產現代汽車。現代 汽車將產線遷至中國,換得北京市政府大量採購現代的汽車,雙方各取所需。

他直言,六到七年前,自己就曾建議政府應該鼓勵台積電去中國設廠,因為在中國設廠,包括中國客戶,甚至是人才都會前去,磁吸效應才大。未來幾年後等中國半導體發展起來,恐怕到時候台積電也沒辦法引起這麼大的磁吸效應了。

杜紫宸提出的第二個藥方則是「仿效瑞士,求精不求大」。以土地面積來說,瑞士是歐洲小國,但瑞士無論是在化學製藥上,或是精密機械上,都名列全球前幾名, 像是製造機器人的ABB集團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求量,只做高端的。杜紫宸認為,選擇利基型市場,是台灣廠商面對紅色供應鏈蠶食鯨吞,可以考慮的另一個 方向。

「我們不要再相信,台灣守著技術鎖國,中國就不會競爭這種事。」杜紫宸話說的很直接。面對中國將全力發展製造業,產業升級必須成為製造強國的國策,有些台灣廠商到現在還袖手旁觀,毫無警覺心,這是很恐怖的。

「向荷蘭取經」則是杜紫宸開出的第三種藥方。他舉荷蘭公司飛利浦為例,飛利浦在美國上市,一家荷蘭公司但資金從美國來,工廠設在全球各地,而市場也遍及全球,運用了全球的資源,這種靈活度與彈性,也是台灣企業的發展範本。

中國﹁紅色供應鏈﹂工業大軍步步進逼,在這場產業升級的戰爭中,台灣輸不起,否則輸的不只是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而是整體國家的競爭力。

台灣優勢漸被中國追上

——兩岸產業政策比較

產業政策 台灣生產力4.0 中國製造2025

期 程 10年 10年

起草單位 經濟部工業局 國務院旗下20個部門加150餘名各工程院院士聯合起草總指揮官 行政院院長毛治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涵蓋產業 七大領域:工具機、金屬加工、3C、食品、醫療、物流、農業。 十大領域:新一代資訊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太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 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

策 略 加強運用智慧機器人、物聯網與大數據。 加快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推進智慧製造為主攻方向。

目 標 一人可領兩份薪水、完成三份工作,擺脫現在三人領兩份薪水,完成一份工作的窘境。 從製造大國晉升至製造強國,2025年與德國、日本並駕齊驅。

資料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中國工信部 整理:謝富旭、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40

廣汽火力全開(九)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6-04-10

廣汽(2238)上月底公布的2015年全年業績,非常理想,純利42.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攀升32%,符合之前發盈喜時的預期(38至46億元人民幣)。展望2016年,我認為公司的三個主要引擎,包括自主品牌、日系和歐系合營品牌,已經同時火力全開(firing on all cylinders),今年盈利增長勢將優於同業。

由於業績和前景漂亮,分析員紛紛調高公司未來的盈利預測(預計今年的盈利約51億元人民幣,較2015年增長約兩成),廣汽近期的股價持續上漲。考慮到公司的估值不高(現價8.5港元的預測市盈率只有9倍,還是稍低於過去的平均值9.7倍),我會繼續持有它的股票。

2015年廣汽共銷售130萬輛乘用車,同比增長10.9%。其中自主品牌「傳祺」表現突出,銷售19.5萬輛,急升61.6%,產能利用率超過90%,並轉虧為盈,經營利潤3.9億元人民幣(2014年虧損4.9億人民幣);SUV銷售42.8萬輛,大幅增長61.2%,主要受惠於廣汽乘用車推出全新的GS4、廣汽豐田推出新版漢蘭達(Highlander)及廣汽菲克(Fiat)推出JEEP自由光(Cherokee),全部受到客戶的歡迎,等候時間長達兩個月。廣汽應佔合營公司的盈利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淨利潤率從2014年的4.4%增加到2015年的4.8%,表現不俗。

公司財務非常健康,經營現金流38.9億元人民幣(2014年只有3.5億元人民幣),並於2015年底持有淨現金74億元人民幣,高於之前一年約20億元人民幣。

新產品方面,廣汽(包括廣汽自主品牌、廣本、廣豐、廣汽三菱、廣汽菲克)今年將會推出頗多新款SUV,重頭戲當然是JEEP全新SUV和廣本謳歌(Acura)國產SUV,藉以增強競爭力。投資者宜密切留意它們的銷售量。

公司預期2016年將會銷售143萬輛乘用車,同比增長約10%。今年以來銷售不錯,首三月共銷售33萬輛,同比增長36%,勢頭良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947

特朗普的華裔拉拉隊:火力全開是為了啥

在美國大選中不斷釋放妨礙中美貿易和種族歧視言論的特朗普,卻令人驚訝地收獲了一批追捧他的華裔高知中產群體。

他們是誰?是什麽原因促使他們走出了亞裔不問政事的傳統,成為了“特朗普粉”?而語出驚人地打破美式“政治正確”傳統的特朗普,若真當選,又是否能達到他們最初的期待?

要不是一次意外引發的談話,《第一財經日報》記者9月下旬在華盛頓第一眼看到飛機鄰座的凱瑟琳(化名)時,完全無法把她與“特朗普粉”的形象聯系起來。

她是一位留著齊耳短發、溫文爾雅,且身材纖細的女性華裔聯邦技術官員。上世紀80年代初碩士畢業後作為高科技移民來到美國後,凱瑟琳一家經過奮鬥,躋身中產。這個原本不太關註政治的高知女性,在這兩年的大選中,卻開始旗幟鮮明地支持起了特朗普:積極加入助選團體,多次給特朗普的選戰捐款。

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項目部主任尼克·霍普(Nicholas Hope AM)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我不是美國公民,但我依然認為特朗普不足以勝任總統。當然其他人,包括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即便這些觀點讓我不可理解。”

他們是誰?

今年9月中下旬,當《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乘坐從華盛頓到舊金山的班機,空乘手抖,將一整杯番茄汁潑灑在記者大衣上。彼時,同樣曾經求學於北京的她,站出來協助本報記者向航空公司投訴。這也是打破陌生的開始,當談到為何支持特朗普,給人東方知性第一印象的凱瑟琳,語速開始明顯變快,手勢有力,聲音也有些急促。

美國8月中旬公布的一項全國政治民意調查顯示,支持特朗普和希拉里的人群最大的區別便是教育水平。根據彭博的調查,一個典型的特朗普粉形象,是未獲大學學歷的白人,而希拉里的絕對優勢力量來自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

而據10月初公布的全美亞裔調查,絕大部分亞裔和華裔美國人支持希拉里。希拉里在這一群體中的支持率是55%,而特朗普的支持率僅有14%,剩下還有1/5的人未決定投給誰。

凱瑟琳的抉擇與這一調查結果嚴重背離。

但凱瑟琳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她的戰友來自一批背景類似的第一代華裔高知群體。這個群體引人註目的地方在於,仿佛應該是天然的希拉里鐵桿,卻堅定地站在了特朗普這邊。

他們在這次大選中表現得尤為激進。比如,在著名高校匯聚的波士頓,在某知名研究所工作的陳立濤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周圍有相當數量和比例的特朗普粉,大多是第一代中國移民。

而正在馬里蘭州著名高校霍普金斯大學求學的克萊拉·馬(Clara Ma)也對本報記者描述說,據她的觀察中,這些華裔特朗普粉算是在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的統稱)等少數人群社會話題上比較保守的群體。在本次大選中,這個群體相當強勢地推介自己的觀點,往往不容他人辯駁。

常規而言,熱衷在美國談及種族和政治的,往往是白人和黑人,有時是拉丁裔,亞裔很少參與討論。但今年的大選,卻點燃了這一小群體的熱情。

當談到為何支持特朗普,凱瑟琳語速開始明顯變快,手勢有力,聲音也有些急促。

臨近大選,美國FBI重啟對希拉里“郵件門”複查之後,部分民調顯示希拉里的支持率首次不敵特朗普。凱瑟琳感到深受鼓舞。

在凱瑟琳的建議下,本報記者作為觀察員,加入了兩個和特朗普有關的在美華裔微信助選群。群里成員以微信聯絡,積極組織支持特朗普競選的活動,活躍度非常高,以至於記者手機常常死機。

比如,來自亞利桑那的華裔安迪·張(Andy Zhang)是群內特朗普粉們的驕傲。據介紹,他是特朗普的鐵桿粉絲,本人現在亞利桑那州競選學區教育委員,為華人家長發聲。他於10月中旬帶頭組織讓飛機將“挺川條幅”(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帶上天空,因此帶動了類似飛機條幅飛上美國31個城市的上空。

他公開競選的個人網頁顯示,他曾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理科專業,後於1998年考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MBA,現在是一個IT咨詢師。

不滿“入學就業平權”

對於這些特朗普粉而言,不滿入學和就業平權行為,是最重要的站隊原因。

2014年,加利福尼亞州通過限制亞裔入學比例的提案,要求將該州公立大學現占約40%的亞裔學生比例,強行降至與亞裔在加州15%的人口占比一致,以提升非洲裔和拉丁裔的升學率。如果該案最終通過,當地60%左右的亞裔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將被剝奪。此事隨即在華人社區引起強烈反彈。在全美華人聯合聲援下,該案最終被退回。

凱瑟琳80年代初通過留學、工作,最後定居美國,夫妻倆都是高科技領域的高級人才,一雙子女也就讀於美國的一流名校。在她看來,這無異於剝奪了下一代孩子入學的機會,而希拉里一旦當選,可能繼續推進這樣的政策。她感到已經到了忍耐的極限。

這也符合民調的結果。調查顯示,對於在學校入學和招聘中的所謂“平權”(Affirmative Action) ,特朗普的支持者更為不滿,認為反向歧視了白人。其不滿的比例,遠遠高於希拉里的支持者。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一個特朗普助選群里看到,群主正發出最後的號召,努力拿下賓州,贏得大選。“只有最後這個周末了,為自己為孩子跟著特朗普助選周末義工註冊。”

一位媽媽則發出了如下的留言: 我們每個星期花三個小時陪孩子練鋼琴,練網球,上中文學校。我們每個月花三百塊讓孩子補數學,補英語,補寫作。我們年複一年的做雙職工買貴房子交高地稅。我們的孩子要讀更多的書,要做更多的題,要睡更晚的覺。為了什麽,為了他們上個好大學,將來有個好工作。為了這個我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另一位家長馬上回應,要報名,帶女兒去見識一下,讓她知道這些都得來不易。

凱瑟琳則對本報記者介紹說,矽谷的高科技公司,現在大概是華裔、印度裔、白人各占1/3。她朋友的孩子在Airbnb工作。今年夏天,收到一封來自高級總裁的群發郵件,稱要實施平權政策,未來必須多元化員工的來源。

Airbnb專門聘請了咨詢公司給大家培訓。黑人咨詢師指導說,首先,你們未來要停止招聘亞裔,要開始招聘黑人員工。“只要你們開始雇傭了,黑人員工就會逐漸開始多了。”一個員工提問,如果完全按照種族比例來招收員工,那怎麽考慮員工的水準和資格呢?結果公司的副總裁和咨詢師都大怒,說:“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歧視。”

寧選無視你的那個人

這些支持特朗普的華裔,有的並不完全贊同特朗普的言論,但更厭惡希拉里代表的民主黨政策傾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支持特朗普,是因為想要有所改變,也許他能讓美國經濟變好。” 從16歲就來美國闖蕩、現在洛杉磯一家華人旅行社工作的福建籍導遊克里斯(Chris)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喬治梅森大學政府學院教授馬克·羅澤爾(Mark Rozell)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說,整體來看,這對於美國人是一個“矮子里面拔將軍”(lesser to two evils)的選擇。特朗普的吸引力在於,很多美國人覺得“政治正確”已經太過了,但只有特朗普願意出來公開說話反對。

雖然從各種公開資料看,特朗普並沒有明顯要為華人謀福利的承諾或表態,但並不影響這些華人的選擇。“一方對你明顯不利(希拉里),而另一方無視你(特朗普),你會選誰?”陳立濤向本報這樣解釋特朗普粉的心態。

華裔特朗普粉關註的其他民主黨政綱中對華裔不利的內容,還包括越來越高的醫保費用、新移民政策帶來的安全問題、未來空缺的首席大法官是否任命自由派,以及是否要把中產的福利削減給那些吃低保不勞而獲的人群。

雖然特朗普本人常常“亂說話”,凱瑟琳卻認為,如果結合共和黨以往的政策傾向,以上的問題至少都能得到回應,“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政策也許能夠務實一些。”

凱瑟琳提到剛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個例子。她負責開車,載其它四個平時關系挺好的同事一起出去玩,其中三個女士坐後排(一個亞裔,兩個白人)。亞裔的女生比較瘦,而兩個白人比較胖。那個亞裔女生好心說,我比較瘦(small),要不我坐中間吧?沒想到這句簡單的話,馬上招來了兩位同事的不滿,臉馬上拉了下來。

“你這是暗示,我們很胖嗎?這是一種歧視。”其中一位白人同事用半開玩笑但仍然相當嚴肅的口吻說。這讓凱瑟琳特別吃驚,胖就是胖,為什麽就這麽難以承認呢?

她覺得奧巴馬政府代表的民主黨掀起的社會風潮,實在是有點過了。

有時候特朗普粉也會感受到挫敗,比如群內一位活躍的鐵粉將助選宣言發到自己校友群里,被一位校友嚴厲指責:“請看一下主流媒體報道,沒有事實根據的事情不要傳了。”

而當凱瑟琳在前臺發聲“挺川”,努力為華裔下一代爭取權利時,她已在美接受名校高等教育的一雙子女卻另有看法。

孩子們認為,即便實行平權措施,沒有被超一流大學錄取,自己也可以被其他優秀的院校錄取。即便被矽谷某家公司拒絕,也不可能被每家公司都拒絕。

而同時在馬里蘭州某知名中學做老師的克萊拉·馬,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本報記者說,在美國,學習成績並非唯一標準,擅長運動和社交等其它能力,也是評價精英的同等重要標準。

“如果我老公不是華裔,本科原本可以上MIT。但他去了也不錯的學校拿了全獎,三年就讀完本科碩士,又因為他是華人,享受了創業優惠政策。這影響他成才了嗎?”她說。“他小時候剛來美國也曾被白人歧視,但因為打贏了一場籃球,迅速融入了。”

此外,她解釋說,多元化本就是美國文化的內核之一。在大選期間,不論是霍普金斯大學,還是她教書的中學,都反而加強了多元化社會的步伐。不過,她在一代移民算是一個特例——很小就到了美國,周圍的朋友幾乎都是美國人。

特朗普能解決華裔訴求嗎?

當群內特朗普的華裔粉們正沖刺運作最後的助選活動時,一個疑問依然存在:若特朗普當選會帶來什麽,又是否能夠達到他們的預期?

羅澤爾對本報記者稱,由於特朗普反對自由貿易、反對全球化,嚇到了大量的投資者,如果特朗普當選,雖然應該遠不如英國脫歐嚴重,但短期會有市場震蕩;但如果特朗普輸了,那麽美國的政治僵局和緩慢的經濟增速還會持續。

而負責美國肯塔基、俄亥俄、印第安納和田納西地區的投資移民簽證中心(KOIT)主席恰克·薩摩斯(Chuck Summers)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如果特朗普當選,政策將可能因此收緊。過去10年,來自中國的投資移民一直占主導力量。比如,2015年,美國87%的投資移民來自中國。

但目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並沒有找到問卷調查和實例顯示,特朗普的華裔粉是否包含投資移民,以及所占比例。

那些通過自由貿易獲得巨大收益的美國公司也在密切關註大選。一家加州杏仁出口公司,以及兩個密切關註中美貿易的大宗商品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不論是誰當選,都要看其最後出臺的具體政策和措施。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彼得·斯考特曾在9月初表示,他最擔心的就是美國大選走向對全球經濟的走向。但現在,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目前民調顯示特朗普會輸,可能更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希拉里將會和什麽樣的國會合作,以及國會的保護主義傾向程度有多重。

無論如何,粉絲們一番熱鬧和努力之後,明天,這個結果將水落石出。

“如果希拉里作為政客不可信,那麽特朗普作為商人就可信嗎?他上臺就能解決華裔的訴求嗎?” 克萊拉·馬問道,“幾年後,不知道他們(特朗普粉)會不會失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91

火力全開,拜登最後演講痛批普京特朗普

美國副總統拜登周三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主旨演講,這也將是他最後一次以這一身份發表公開講話。在這份主題為“國際自由秩序面臨威脅”的演講稿中,拜登將矛頭指向了普京和候任總統特朗普,同時收入不公可能引起的社會問題也被提及。

指責普京破壞國際秩序

拜登首先講到,目前國際社會處於高度不確定性的狀態,我們應思考未來能留給孩子們一個怎樣的世界。隨後他提到了普京,認為俄羅斯總統使用了“一切工具”破壞西方民主進程,指責其試圖使之前美歐在民主方面數十年的努力付之東流。拜登表示俄羅斯使用“網絡攻擊”手段幹擾利潤美國大選,這結論獲得了美國17家情報機構的證實。鑒於今年眾多歐洲國家將陸續進行大選,未來我們將看到俄羅斯更多的幹預行為,目的很明確——普京希望看到“國際秩序的崩塌”。顯然普京對未來的看法“與眾不同”。

暗諷特朗普北約及邊境墻立場

雖然拜登在講話伊始就強調,希望媒體不要將他的講話解讀為對候任總統特朗普的炮轟,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於特朗普及顧問試圖動搖北約地位的嘗試,拜登強調美國必須支持北約同盟,毫無疑問這不可替代,歐洲和美國將一直為反孤立、反保護主義而戰。對於特朗普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的呼籲,拜登則認為現在不是考慮這種問題的時候,美國也不應生活在恐慌之中。

在拜登看來,全球各國應同心協力保護民主成果,以免受個別國家破壞,而特朗普堅持的“美國第一”原則是不合適的。

警惕收入不平衡造成社會動蕩

拜登認為收入不平等日益成為破壞世界秩序的重要因素。雖然全球化讓商界領導和精英們嘗到了甜頭,但也要註意到社會中存在的恐慌。全球化讓富人越發富有,同時也讓底層窮人的生活獲得了提高,但中產階級的空洞化問題開始顯現,而這些人正是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未來的世界應該讓每個人的生活水準有所提高,而繼續教育將對個人職業生涯的提升大有裨益,建議美國政府應該為人才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和條件。

隨後拜登將矛頭指向了1%最富有的人群,強調應該建立一個合理的稅收制度,讓每個人的稅收狀況符合自己收入情況。中產階級的稅率不應該上調,而富豪並沒有完全體現他們的稅收義務。拜登認為通過稅收調整,可為學生入讀社區學院提供足夠資金,在幫助他們提升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的同時,也為未來的中產階級的發展及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

最後告別

拜登演講的開始與結束,都獲得了與會者長時間的起立鼓掌。在演講結束之際,拜登不忘提醒大家,本周他就將結束自己的使命,也許未來就可以說出任何想說的心里話了。本周五美國將舉行總統就職典禮,特朗普將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5屆總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02

全球頭條丨巴菲特股東大會火力全開 承認錯過谷歌亞馬遜

——CNBC——

【巴菲特股東大會火力全開】周六伯克希爾哈撒韋召開股東大會,股神巴菲特攜搭檔芒格出席並接受來自全球各地股東的提問。巴菲特對科技巨頭的表現贊嘆不已,因為在美國市值最高的股票主要都是科技股,包括蘋果、微軟、雅虎以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未來並購首選就是這種輕資本企業。股神承認自己錯過最大的投資機會就是谷歌和亞馬遜,並對亞馬遜CEO貝索斯贊不絕口。對於接班人問題,巴菲特表示還沒有考慮過,只有董事會知道最後結果,希望他已經非常有錢,不是為了賺錢而工作。對於中國市場,巴菲特表示美國過去的教訓是,當市場變熱時,新發股票都很好,很多人就會被吸引進來投機,中國作為一個比較新興的市場,全民參與可能有投機的麻煩,這是不太聰明的做法。當被問及伯克希爾能否在中國複制成功時,搭檔芒格認為中國市場估值比美國低,有美好的未來,但會經歷成長的煩惱。巴菲特則表示投資不會限定國家和地區,並強調“芒格預言,中國市場表現將超越美國”。在發布會開始前,巴菲特接受第一財經等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比亞迪是目前為止伯克希爾唯一投資的中國公司,願意尋找新的標的,必須是有規模的公司,50億美元以上的。

——金融時報——

【墻倒眾人推 原油凈多頭創去年限產協定以來新低】根據CFTC本周二公布的數據,基金經理持有的WTI原油多頭頭寸已經降至1.63億桶,創去年11月29日歐佩克達成限產協定以來最低值。兩天後的周四,國際油價再次經歷近5%的重挫,可以預見凈多頭的倉位將進一步減少,市場對歐佩克能否繼續有效支撐油價疑問重重。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承認,商品市場的參與者對油價的影響越來越大。數據顯示今年2月WTI原油凈多頭一度達到4億桶的高點,而在最近一周,凈多頭頭寸驟降26%。

——BBC——

【特蕾莎梅:呼籲團結一心 歐盟來者不善】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周日發行的《太陽報》刊文,直言接下來的大選將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呼籲支持者積極投票,防止反對黨形成“混亂聯盟”幹擾脫歐談判,歐盟談判者會充分利用英國暴露出的弱點。文中提及,那些歐盟首腦刻意為談判設置難關,甚至借機忽視英語的重要性。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周五在意大利表示,英國脫離歐盟是一個“悲劇”,英語將會逐漸失去在歐洲的重要地位。在當天舉行的英國地方選舉中,特蕾莎梅領銜的保守黨優勢明顯,但依然不能在隨後的大選中掉以輕心,工黨和自由民主黨已經表態將在稅收及養老金領域向保守黨發難。

——華爾街日報——

【法國竭力控制馬克龍團隊被黑客入侵影響】周五晚間,數千封馬克龍競選團隊郵件和內部文件在網上被曝光,馬克龍團隊隨後發表緊急聲明,稱被黑客攻擊,內容被添油加醋,試圖幹擾大選結果。法國大選委員會周六召開緊急會議,警告傳統媒體和社交網絡傳播相關內容涉嫌違法。法國媒體當天也對此事保持沈默,主流電視臺BFMTV播出投票準備細節,對黑客一事只字不提,《費加羅報》則刊登了選民反對勒龐的報道。

——Reuters——

【伊朗:國際油價55美元/桶是合適的】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周六表示,國際油價在55美元/桶是合適的,相信無論是歐佩克還是非歐佩克產油國都會支持延長限產協定以支持石油價格。在沙特宣布俄羅斯同意加入限產行列後,國際油價周五反彈近2%。歐佩克集體會議將在5月25日召開,會上成員國能源部長將討論限產實施情況,並決定是否繼續延長限產協議。

——Bloomberg——

【默克爾:北約應團結一致 願與俄羅斯對話】德國總理默克爾周六表示,北約需要展示實力,但願意在新的歐洲政治背景下與俄羅斯保持對話。默克爾在每周例行講話中強調,北約必須團結一致,以應對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多重挑戰,跨大西洋同盟不應分裂成北美和歐洲兩部分。目前歐洲與美國就北約軍費分配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成員國軍費占GDP的比例上升至2%,默克爾周五再次強硬回應,稱堅持發展援助目標同樣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34

BAT火力全開布局人工智能 平臺構建提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9864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獲得融資:例如2012年第一季度僅有12起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案例,而在2016年第二季度達到了65起。

人工智能正處於浪潮之巔。高盛集團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人工智能崛起》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已經成為全球的主要競爭者。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2016年已經突破100億元,預計2019年將增長至344.3億元。2000年-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累計增長1477家,融資規模累積達27.6億美元。大量的資本、人才、創業公司以及技術正支持中國的人工智能爆發。世界範圍內,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Facebook五大科技巨頭都在搶占人工智能市場,國內BAT也火力全開布局人工智能,它們也將成為人工智能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過去五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艾瑞咨詢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1.2%:這一數字在2016年為43.3%,2017年產業規模將預計從2016年的100.60億元攀升至152.10億元。而由烏鎮智庫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獲得融資:例如2012年第一季度僅有12起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案例,而在2016年第二季度達到了65起。

但在人工專利數量飆升、行業融資數目不斷攀升的表象下,不容忽視我國仍舊缺乏核心人工智能專利,和美國相比,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獲得的融資額度仍然較低。盡管如此,在企業數量、融資額度、技術實力等多項指標上,目前我國已經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處在領先地位。

世界科技巨頭公司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中國盡管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誕生不少創業公司,但BAT較大的資金投入規模、招徠AI人才的能力、更好的基礎設施和規模更大的數據基礎,成為這場爭奪戰中取勝的關鍵。

麥肯錫近期發布報告認為,從全國來看大公司對於AI的投資在整個AI產業投資中占比極高,其中代表性企業包括谷歌、百度等,這一部分投資在2016年被認為在180億美元至270億美元之間,是來自風險投資、私人公司等外部投資金額的兩倍多。

BAT加速人工智能落地

自放棄了2015年以來O2O戰略後,今年以來百度在AI上展現了更為激進的姿態。“百度是一家AI公司。”是百度高管在今年時常提及的觀點。今年二季度財報會議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卻告訴分析師,騰訊認為AI發展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

但事實上即便是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力看似較遲的騰訊,也在AI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BAT三家都在各自產品中尋找落地人工智能的場景,但方向和幅度則不盡相同。

百度的AI戰略中,首要位置是用AI來提升目前百度已有業務,率先將AI能力應用到翻譯、導航等產品當中,以提升這類產品的效率。其次,則是通過AI來培育出新的業務,例如智能雲、智能駕駛等。

若梳理目前騰訊公布的案例,可以看到騰訊推出了遊戲AI、社交AI、內容AI來尋找人工智能落地場景。例如在圍棋領域推出“絕藝”,上線智能語音助手App等,以及在醫療領域推出了一個醫學影像實驗室,早期用於識別食管癌。將人工智能能力和騰訊目前已有的業務進行結合中,騰訊目前應用較多的業務之一是金融業務。

對於阿里而言,電商本身即是落地AI的主要場景,例如很早就聲稱將AI應用到了智能語音客服方面,在最近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又宣布推出一款支持中英文的智能會話客服機器人。此外阿里推出城市大腦,以及在制造業流水線上嘗試“工業大腦”等。在B端進行嘗試。

在加速技術落地應用同時,三家巨頭公司均初涉及構建AI開放平臺。

在2017年7月5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總裁陸奇認為,AI的商業化途徑、行業化是數據加算法、加軟件、硬件,達到用戶價值、產生商業價值,這樣更多的數據、更大的價值進入創新循環。更長遠來說,百度將自身定位為一個AI開發平臺,向開發者提供AI能力進行開放。百度寄望於再造一個汽車界的“安卓系統”,在通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推出了DuerOS。

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科技巨頭在全球投資Ai的金額達到了約20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被用於研發和部署。此外仍有10%左右被用於投資並購。例如百度收購了海外技術公司,專註在語音喚醒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創業公司KITT.AI。

10月11日,阿里雲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在采訪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阿里接下來將可能消滅目前的所謂的“城市大腦”、“工業大腦”等基於不同場景下的系統,提煉系統架構,通過輸入不同的數據來泛化到不同的垂直領域。本質上阿里的做法也是在試圖進行一次平臺化的轉變:從解決某領域的智能解決方案,轉變為一個通用型的人工智能架構。

騰訊的開放某種程度上是基於騰訊雲來完成,例如目前騰訊雲提供了包括圖像服務、語音服務等SDK接口,開發者同樣可以通過接入來獲得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能力。AI方面騰訊分列AI平臺、框架和應用服務等。此外騰訊還上線了騰訊雲小微,以此構建騰訊的智能服務開放平臺。

押註未來

近年來三家公司均大力引入AI人才。從團隊架構上而言,騰訊在多個團隊對AI進行布局,分屬騰訊三個不同事業群的AI Lab、優圖實驗室以及微信AI團隊。阿里在人才吸引上近期動作頗大,阿里新成立達摩院揚言在未來三年投入千億作為啟動資金。此前阿里更多強調技術的落地和實際應用,成立達摩院某種意義上是阿里在AI方面向縱深邁進。

阿里目前已經在布局芯片階段。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認為,目前諸如GPU這類已有的芯片無法滿足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因此需要推出定制化的芯片。而閔萬里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阿里仍在設計芯片架構的階段,距離真正硬件測試仍有一段距離。

在今年8月騰訊發布二季度財報講話中,劉熾平認為人工智能行業目前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而在騰訊提供的一份官方資料中,騰訊認為,由於人工智能在歷史屢次受限於基礎設施瓶頸,因此AI的發展和基礎設施支撐情況密切相關,此外騰訊認為目前AI在理解環節上仍未找到突破口。

但與此同時,騰訊同樣認為AI目前在垂直領域的落地能夠創造直接的價值。一種簡單而直接的印象是:百度在過去四年中進行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相關基礎研究,而騰訊、阿里更多強調技術的實用性、產品化和具體場景。

在BAT三家中,騰訊起步最慢且幅度較小,百度布局較早且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投入較大,阿里則在實際落地應用中最為激進,強調人工智能研究的實用性。但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三家公司今年在AI領域的投資布局呈加速趨勢。

但在技術能力具體落地上,具體載體仍在探索。例如百度DuerOS目前展示的落地載體仍是在智能手機上,以及智能音響。

今年阿里巴巴推出了智能音響“天貓精靈”,押註AI能力在消費市場場景。10月12日舉行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了AliGenie語音開放平臺新增多個場景。早在今年7月,也有騰訊正在研發自家智能音響的聲音傳出。但在9月,騰訊暫時選擇和出門問問聯合推出音響方式來介入這一領域。

無論從概念抑或是技術落地上,BAT這三大巨頭已經緊緊的將AI和自己綁在了一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1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