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資金“入實”始增 銀行還在動房貸的腦筋

一直備受關註的“中國企業陷入流動性陷阱”問題,似乎迎來了轉機。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8月份金融數據顯示,M1(狹義貨幣)與M2(廣義貨幣)的增長“剪刀差”為13.9%,較7月的15.2%出現收窄。

另一方面,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暴增9487億元,同比多增1391億元。其中居民貸款6755億元,為今年月度第二高值。這與7月份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1.01萬億形成鮮明反差。一些專家表示,當前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有所改善,部分資金已經進入實體。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些制造業企業了解到,雖然投資數額依然保守,但它們近期確實為M2增長做出了貢獻。不過,多位經濟學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均表示,M1和M2增速背離的趨勢短期內仍將持續。

“剪刀差”收窄

8月份金融數據公布前,資金“脫實入虛”的情況引發了廣泛關註。

上半年數據顯示,M1余額44.3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M2余額149.05萬億元,同比增長只有11.8%。兩者增速的“剪刀差”當時達到了2010年2月以來的歷史最高值。7月,“剪刀差”繼續擴大,達到15.2%,創出歷史新高。

“M1、M2增速‘剪刀差’之所以備受關註,主要是二者之差反映了資金有沒有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7月中旬曾公開表示,中國貨幣政策陷入了“流動性陷阱”。他認為,資金“脫實入虛”的情況已經形成了企業的流動性陷阱。大量貨幣並沒有迅速拉動經濟,企業沒有進行有效投資,M2增速因此沒有提高,這些錢一直停留在企業的活期存款賬戶上。

盛松成

上周末公布的8月M1、M2增速終於出現轉機。M2同比增長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1.9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25.3%,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兩者的增速“剪刀差”為13.9%,較7月的15.2%收窄1.3個百分點。

對於M2增速回升,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李瑞敏表示,去年二、三季度股市波動較大,為維護市場穩定註入了較多的流動性,使得當時的M2基數大幅擡高,近幾個月M2同比增速出現了明顯下降,但隨著上述基數因素的消退,M2增速已如期回升,預計9、10月份仍將保持回升趨勢。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員閆玲也基本贊同上述觀點:“M2同比增速升至11.4%,主要受去年低基數的影響。”

企業走出“流動性陷阱”?

“剪刀差”迎來拐點是否意味著企業將走出“流動性陷阱”?

九州證券分析師鄧海清表示,M1、M2“剪刀差”收窄表明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有所改善,並不表明經濟活化程度降低,因為M1增速已經太高,活化程度早已足夠。不過,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顧瀟嘯等則表示,M1增速依然維持在25.3%的高位,反映出雖然企業資金充沛,但由於經濟情況不佳,投資意願依舊偏弱。

以身處第三產業的湖南出版集團為例,這家公司是典型的資金富裕型輕資產企業,基本沒有銀行貸款,“峰值時賬上有100億元。”該集團下屬財務公司管理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公司的資金歸集率在80%左右,有七八十億的資金。

對於這筆資金的用途,上述財務公司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集團一些板塊的子公司需要三四億左右用於日常使用,另外還有數億元在進行投資,剩下的90%都在做同業業務,“M1的增量我們也有貢獻,拉大了‘剪刀差’。”

並非所有企業的情況都與湖南出版集團相似。“我們掌握的情況是,鋼鐵、煤炭等傳統的制造業企業,由於大環境不好,很少有資金趴在賬上,很多錢都是從外面融來的,這種類型的企業很缺資金。”天津市經南區的一名政府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該人士表示,經南區內的民營制造業企業和工業企業居多,總體上看,企業對於實體經濟的投資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但仍未達到理想預期,“科技類的企業情況好一些”。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些制造業企業了解到,它們近期確實為M2增長做出了貢獻。“今年主設備不會擴大,但會投資一些上遊材料生產線(3條)和下遊的薄膜深加工(1條),下個月能夠到廠安裝,但相對金額比較小,大概2000萬元。”廣東德冠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韶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該公司是一家資產規模約5億元的制造企業,年銷售額在15億元左右。王韶峰表示,企業之前有錢就會用來還銀行貸款,資產負債率已從60%降到了現在的50%。

資金不投資、多用於還貸款的“保守”做法在能源企業中更為常見。湖北能源財務有限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公司可歸集的集團資金高達90%,除了對技術改造與新項目投入,基本都會用於還銀行貸款。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於M1、M2“剪刀差”是否已經迎來拐點的判斷並不樂觀。“雖然對比上個月數據來看,‘剪刀差’有所緩解,但整體而言還有很多資金處於觀望狀態。”邵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還要著重觀察民間投資的進展、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的達成比例等數據。

“8月份的增速之差雖然有所收窄,但仍處於極高的水平。M1增速上漲背後主要反映出企業存款的活期化,而目前造成企業存款活期化的原因並沒有消退。”李瑞敏說。

按揭貸款仍是主力

與上月金融數據類似,8月份的新增貸款雖然出現大幅上漲,但仍然以居民按揭貸款為主。

數據顯示,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9487億元,其中居民貸款6755億元,為今年月度第二高值。8月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3600億元。

從結構來看,住戶部門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重為55%;企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規模下降,主要是票據融資增長2235億元,占全部貸款比重為24%;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463億元,占全部貸款比重為15%,創近一年來的最大漲幅。

“貸款中值得註意的是,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長是主力,說明房地產市場貸款需求旺盛,但實體經濟貸款增長仍然有限,值得關註。”昆侖銀行戰略投資發展部李建軍表示。

國泰君安銀行分析師王劍表示,按揭貸款有時被歸入房地產貸款,但其還款來源是居民未來的收入,而不是房地產的交易量或房價(和房地產開發貸款完全不一樣),所以其風險水平和房地產形勢並沒什麽太直接的關系,只要居民不出現大面積失業,還款不會出現問題,因此不用擔心按揭貸款的資產質量。

另一方面,從各國有大行公布的半年報看,上半年銀行都在爭做“房貸王”。僅僅6個月,16家上市銀行里有6家的個人房貸余額增長超過20%,民生銀行的個人房貸余額在過去的一年半里增長了近三倍。

這樣的腳步仍沒有停止的跡象,多家國有大行的管理層已明確表示,下半年將繼續發力住房按揭貸款。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8月底時就大談了“按揭+”戰略,他表示,農行基於個人住房貸款的綜合性個人金融服務將積極發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27

“資產荒”下 拓寬險資入實渠道如何突破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在抓好金融體制改革方面,首次將“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資金一直在發揮著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此次將“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保險業發展快、保險資金投資期限長、資金規模大等屬性對實體經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保險資金作用凸顯

近年來,隨著險資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上市公司,保險資金運用越來越受關註。

保險資金運用是指保險企業在組織經濟補償過程中,將積聚的保險基金的暫時閑置部分,用於融資或投資,使資金增值的活動。為經濟建設直接提供資金,同時增強保險企業經營的活力,擴大保險承保和償付能力,降低保險費率,以更好地服務於被保險人。

對於保險資金運用情況,在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介紹,截止到2016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3.39萬億元,其中: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未上市股權、信托等方式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超過4萬億元;債券4.3萬億元,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1.78萬億元,為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保險資金一直在發揮著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其實這在保險業並不是新的話題。此次將“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保險業發展快、保險資金投資期限長、資金規模大等屬性對實體經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政府高層已經認識到保險資金能夠發揮的作用,將其支持實體經濟納入更高的戰略層面。

保險資金具體如何支持實體經濟?朱俊生認為,一方面,實體經濟運行有風險,保險天然具有風險保障功能,要發揮保險對實體企業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保險資金已經通過股票、股權、債權、不動產等投資方式進入實體經濟,發揮著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也表示,保險資金或直接投資於實體企業,或通過證券和基金投資於上市公司,或通過投資政府債、公司債、企業債等債券投資於基礎設施等領域,這些都有助於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至於如何進一步拓寬險資支持實體經濟的渠道,“其實目前險資投資渠道已經比較寬了,關鍵是如何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將已有的政策用足。”朱俊生舉例,比如,利用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支持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等民生工程和國家重大工程,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又比如,以債權、股權、股債結合、創投基金、私募基金等方式,向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農業等提供長期穩定資金,助力我國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產業發展。此外,還可以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服務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通過公私合營模式(PPP)、資產支持計劃等方式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從而促進經濟發展。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前述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保險資金現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是實體經濟長期資金的重要提供者。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1月,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3.8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63%。

逾1.6萬億投向基建民生等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十年,保險資產總規模和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年均增長率都超過20%,增速明顯高於同期的GDP增速。保險資產規模的擴大,提升了行業分擔社會風險的能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保障作用,是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穩定器”。

保險資金的另一個角色則體現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前述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年來,保險資金始終積極深入的參與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等金融市場交易和建設,以直接融資的方式支持實體經濟建設。同時,保險資金還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助力國家基礎設施、民生項目和戰略實施。

在產品的形態上,主要通過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等工具對接具體融資項目;投資方式上,既可以選擇股權方式,也可以選擇債權、股債結合等方式滿足不同的融資需求。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保險機構通過發起設立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等投資計劃651項(不含組合類產品),合計註冊(備案)金額16524.89億元。主要投向交通、能源、不動產等基礎設施以及醫療、養老等民生建設,項目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其中,交通領域4797.63億元,能源領域2445.4億元,不動產領域4800.92億元。

“近年來保險資金對實體經濟的投資規模、範圍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有力支持了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重大項目。”陳文輝說。

一組鮮明的數據顯示出保險資金在支持國家重要戰略、助力經濟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截止到2016年末,在支持“一帶一路”項目方面,保險資金投資規模達5922.6億元;在支持綠色產業發展方面,保險資金投資規模達5257.98億元;在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保險資金投資規模為736.4億元;在支持長江經濟帶方面,涉及11個省的41個城市,保險資金投資規模達1508.78億元;在支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方面,保險資金投資規模達276.12億元;在支持棚戶區改造,保險資金投資規模達968.06億元。

險資運用是市場行為

保險資金運用是市場化行為,一位中小險企副總對第一財經表示,從近期監管表態來看,意在引導保險資金發揮支持經濟發展、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

對於保險資金運用市場主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普華永道保險合夥人劉淑艷對第一財經表示,從成熟市場經驗看,保險資金運用是由專業投資管理人來做,政府扮演的角色是劃定一定的原則和規則,以原則為導向培養對資產認識、風險識別的專業判斷,保險公司執行股東對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力進行資產配置,政府保證市場遊戲規則的公平,要在原則和規則之間做平衡。

由於我國實體經濟下行、信用風險上升,業內人士認為,保險資金運用需要註意風險防範和信用積累,尤其是中小險企抗風險能力弱,險資投資亟需有效防範風險。

當前我國股債行情相對低迷,市場資產收益率普遍下降,優質資產缺乏。“資產荒”背景下,如何應對到期亟需續作的保險資金,以及保險資金如何選擇好的投資項目和標的,是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

“好的項目比較有限,而政府主導的投資可能缺乏效率,未來難以可持續發展。這些對保險資金而言都是需要考慮的風險。”朱俊生說。

既然資產端難敵大勢,可在影響投資收益的另一端負債下功夫。朱俊生表示,優質資產項目缺乏,保險資金要在負債結構上進行調整,力求資產與負債相匹配,目前高收益、高負債的萬能險和萬能險結算利率已經下降,借此保險公司可以降低負債成本,不能脫離資金運用去做產品,然後再根據投資市場行情調整資產配置的結構。

這一觀點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同。劉淑艷也表示,各家保險公司進行資產配置時,每張保單背後都是負債驅動資產模式,獲取保費收入後期要返還,運用這些負債進行資產配置,追求每年的現金流投資回報,一定會首要考慮投資回報和收益的穩定性,然後再進行資產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42

趣BLOGBLOG: 新股Put behind 追入實衰 股榮

1 : GS(14)@2013-10-13 11:08:0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13/18461424

全配售新股 大戶玩晒

                                    一般新股會作公開認購,接受所有市民申請,然後抽籤分派。全配售新股則由發行人(投行或證券行)分派予友好人士,一般限於大戶或芬佬,就算你在負責配售的證券行有戶口,想分一杯羹,通常吃閉門羹。統計今年13隻全配售創業板新股,每隻平均分配人數約152人,遠少於小圈子選特首人數,結果令貨源歸邊,炒到不亦樂乎。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大戶「有貨分」,取決於昔日「貢獻」多寡,每逢有公司抽水配股,大行總要包銷大部份貨,明知冇水位,客仔如果能捱義氣硬食,往後總有回報。
正所謂山水有相逢,今日搵咗你笨,他朝總有回報。在新股世界,永遠是take and give,而非take it for granted(老奉畀你)。假如你以為每日喺證券行放低幾舊水佣金,就要求有着數攞,只怪你太儍太天真。
全配售新股,首日早段永遠是最瘋狂,13隻今年上市創業板股,11隻首日day high已是今年最高價,例如華章科技(8276)首日高見8.5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77元低67%,電訊首科(8145)首日高位,較最新收市價0.76元低約八成。
全配售新股冇貨,第一日即追入,情況同跳樓無分別,唔死都重傷,人哋大戶藥箱變首飾箱,但你買完,隨時要買埋急救箱。
人類總是重複犯錯,今個星期五上市的網遊公司IGG,成個中環芬佬都問攞貨,但散戶反而應該學懂Put behind,懂得放手先為高手。

股榮
2 : GS(14)@2013-10-13 11:08:41

http://hk.news.yahoo.com/%E8%97% ... 02098--finance.html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港交所昨日罕有地迎來六隻新股同日掛牌,盛況空前,上市大廳人山人海,嘉賓幾乎動彈不得,服務生端酒送水亦須步步為營。有米雪和「三哥」苗僑偉撐場的御藥堂(8185)人氣最旺,連其他上市公司的高層都不斷「踩界」和心中偶像合影,令原本逼爆的空間更加擁擠。

  因為早上8時就開始拍照程序,一些上市公司的職員8點前就到場,人人睡眼惺忪。至於拍照過程就比畢業典禮更冗長,歷經1個半小時,才到掛牌的關鍵一刻。

  一人一棍齊敲鑼

  不過眾人期待的「搶頭鑼」場面並無出現,因為港交所剛好有六支棍,大家「一人一棍」不用搶。六家上市公司的代表上台,銅鑼一邊三人企好,綠島和巨星話晒主板上市,佔到銅鑼附近的有利位置。可是六人齊敲鑼,不是前面的人擋住後面人的臉,就是棍子亂打架,連見慣大場面的攝影記者都亂了陣腳,幸而站得離銅鑼最遠的御藥堂主席陳恩德及毅高主席勞炘儀紆尊降貴,屈身半蹲,才完成堪稱港交所史上最難、最戲劇化的上市敲鑼大合照。

  上市公司回禮港交所時,最有趣的當屬御藥堂,其他公司如綠島(2023)送油畫、巨星(2393)送琉璃等尚算正常,御藥堂居然送了一個冬蟲夏草形成過程的模型給港交所,引得眾人捧腹。

  財經
3 : GS(14)@2013-10-13 11:09:35

藥箱變首飾箱
4 : GS(14)@2013-10-13 11:12:55

http://www.etnet.com.hk/www/tc/stocks/ci_ipo_info.php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