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管理大師麥可.波特公司破產 「倒債是最佳策略」 競爭策略理論 只是國王的新衣?

2012-12-03  TWM
 
 

 

麥可.波特創辦的顧問公司因經營不善破產,他「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神聖地位,如今已遭到嚴重挑戰。

不只如此,受衝擊的恐怕還包括了過去三十年來的各路企管大師,以及企管學的崇高地位。

撰文‧乾隆來

十一月二十二日,來自美國德拉瓦州法院的一紙破產公告,幾乎徹底摧毀了哈佛大學終身榮譽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的一世英名。波特在一九八二年創立專門提供企業與政府「策略性競爭建議」的監測顧問公司(Monitor Group),因為經營不善,拖欠員工薪水,無法償還客戶借款,在十一月七日聲請破產了。

波特是全球企管策略的泰斗,享有無可挑戰的地位。今年六十五歲的他,在三十二歲就已發表著名的《競爭策略》,他在書中提出「五力分析」,成為企業管理學課堂與所有企業經理人必讀的聖經。

三十三年來,波特與時俱進,力圖站在潮流的浪尖,至今完成十八本重要著作,外加無以數計的論文,他長期高居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排行冠軍。不論哪一個國家的哪一個機構,評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管理大師」、「全球最重要二十五本管理學理論」、「人類史上一百大管理學泰斗」,波特必然名列金榜。

大師雲集 彷彿哈佛禁衛軍在台灣,波特的競爭理論也被政府、學院與企業家們奉為圭臬。一九九七年,從連戰手中接下行政院長印信的蕭萬長,曾經邀請波特來台演講,引發一陣「競爭力旋風」。而且波特對台灣的建議層面極廣,從科技業殺價競爭到健保制度,他都能談。

此外,波特承接了台灣政府的策略顧問合約,他提出的顧問報告從「價值鏈」出發,建議台灣企業發展出「差異化」服務。

然而,這位企管大師「仰之彌高、望之彌堅」的神聖地位,如今顯然已遭到嚴重挑戰。不只如此,受衝擊的恐怕還包括了過去三十年來的各路企管大師,以及企管學的崇高地位。

破產的監測顧問公司是波特與哈佛大學的六位同事共同創立,公司就設在哈佛所在的麻州劍橋市。這家顧問公司不只有波特一位大師,還聘用了十六位哈佛最著名的商學教授,包括公司估價理論泰斗科普蘭、彼得.杜拉克的嫡傳弟子賈沃斯基等,可以說是哈佛商學院的禁衛軍。

為什麼大師雲集的監測顧問公司會破產?除了○八年金融海嘯後顧問生意大幅流失,○六至○八年,公司幫利比亞獨裁者格達費「提升國際形象」,每年收取三百萬美元的顧問費,不僅違反美國法律,事件爆發後,更給自身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九年,波特的公司已周轉不靈,只好要求合夥人放棄兩千萬美元的年終獎金;一○年,經理團隊向私募基金借款五千一百萬美元,但是只勉強撐到今年九月,而且連利息都付不出來。

監測顧問公司沒有解釋經營不善的原因,只說在全球景氣低迷的環境下,業務單純的顧問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財務壓力,必須聲請破產,並將業務與客戶併入德勤(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的顧問部門。「在評估所有策略選項之後,我們認為與德勤結合,是最佳的策略性結合。」連破產倒債一億五千萬美元,都用「最佳策略選擇」來解釋。

過去三十年,企業管理學成為風靡全球的顯學,造就了一群管理學大師,打先鋒的是發明「目標管理」的彼得.杜拉克、被日本製造業奉為神祇的品管大師戴明、率先提出企業經理人角色的明茲伯格,隨後有波特、行銷策略大師柯特勒、高唱「未來學」的托夫勒、趨勢大師奈斯比,以及提出「學習型組織」風靡網路時代的彼得.聖吉,當然,還有日本的大前研一。

這些管理學大師,都是美國長春藤名校的紅牌教授,他們口才便給,不只能說複雜的企管理論,更懂得全面行銷自己。

波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永遠穿著合宜的正式西裝,金邊眼鏡後方是一雙溫柔的眼神,在課堂或是論壇,抑揚頓挫的語氣配合手勢吸引著觀眾;他鼓勵聽眾隨時提出尖銳的問題,不只有問必答,而且總是字字珠璣。

管理大師幾十年下來,累積了無數的精采語錄,波特的經典包括「策略就是做選擇,就是要做出那些能讓公司與眾不同的選擇。」充滿激勵的語句,總是讓聽眾血脈賁張,不能自已。

於是我們看到,企業管理從硬邦邦的教科書,活化為銷售排行榜上的熱門暢銷書。波特、彼得.聖吉、大前研一這些明星,搭乘頭等艙或者私人飛機全球到處演講,一場出席費都從十萬美元起跳。

而各大企業花費巨資進行教育訓練或組織重整,更以管理學大師的理論為典範。從教室到會議室,從清晨的朝會到奢華的晚宴,從一對一的訪談到千人群聚的論壇,人人言必稱「五力分析」、「第五項修練」、「競爭力與差異化」。

管理學大師教出來的學生開枝散葉,回到各自的國家,都能成為當地大學的思想領袖。管理學老師成為美國跨國公司CEO競相請益的大和尚,學生則回到母國為當地企業解惑,管理學大師就此發展成為一個橫跨全球的產業。

以鄰近的韓國為例,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趙東成(Cho Dong-Sung),在二○○○年發表長篇著作《從亞當.史密斯到麥可.波特──競爭理論的演進》,將波特的地位尊崇為無人可比的商學理論泰斗。

服務虛幻 未創造附加價值趙東成正是「韓版麥可.波特」,他在一九七六年進入哈佛成為波特的學生,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波士頓顧問公司任職,客座教授遍及杜克大學、東京大學、北京大學、赫爾辛基大學。他還是韓國工商管理學會總裁、總統府國家競爭力委員會委員,外加韓國職業足球聯盟理事、國家大劇院董事。趙東成「促銷」波特,自身水漲船高,成為韓國地位崇高的大師級人物。

在趙東成的努力下,波特與他的競爭力理論,在韓國獲得崇高的地位,與難以估計的商業利益。韓國政府與財閥企業爭相高價聘請波特當顧問,監測顧問公司業務鼎盛時,也曾在首爾設立分公司。

可惜的是,管理學大師們最終還是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到底有多少附加價值?

《富比世》雜誌在十一月二十日,刊出標題為「誰殺死了麥可.波特的監測顧問公司?」文章尖銳地認為,波特提出的「五力分析」,想要替企業架構出競爭進入障礙,只是在企業全球化的浪潮中,「國界消失了、知識淪為大宗商品」,沒人能建立壟斷性的障礙,最終勝出的企業,像蘋果、亞馬遜等,都必須仰賴不斷創新來創造價值。

《富比世》認為,波特並沒有替他服務的企業與政府提供足夠附加價值,監測顧問公司早該破產了。真正令人想不透的是:「為什麼這家提供虛幻產品的公司,可以維持這麼久?」(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麥可.波特

出生:1947年

現職:作家、管理者、顧問學歷:哈佛大學企業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商學院MBA

主要著作:

《競爭策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五力分析」已經過時了?

五力分析是波特在1979年提出的架構,指五種力量(如下圖)密切影響公司獲利能力,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五力分析對企業的價值已開始受到質疑。

來自現有競爭者的威脅

來自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來自消費者的議價能力

來自替代品的威脅

來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20

錢荒再現 中國經濟前景拉警報 125兆元地方債是資金緊俏最大黑洞(120-122)

2013-12-30  TCW  
 

 

時序進入年底結帳時刻,六月以來忽隱忽現的中國錢荒壓力瞬間再起;人民銀行雖以「三天三千億元人民幣」的強力資金水喉搶救,但只要地方債問題一日不解決,錢荒恐怕就會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鬼魅。

撰文‧張向東(北京傳真)十二月十二日,筆者與富強建材公司的李董事長協商一個新投資案;李董事長是華東某一省的大腕商人,省內的常委書記、部長是與他從小一起長大的鐵桿哥們,部長小孩在澳洲念書的生活費與學費,都是李董事長支持的。

擁有如此深厚的關係,政府相關新建築的外牆與室內塗料,有三分之一都是富強建材的生意,誰也搶不走。意外的是,席間李董事長竟然話鋒一轉,面帶笑容開口借錢:「台方的資金可否在年底前借我們周轉一下?利息會有一○%以上,具體條件好談。」原本在商討明年金額約新台幣十五億元的新投資案,話題瞬時轉成年底的短期融資。

央行緊急注資一.五兆元

事實上,就在與李董會面兩天前的十二月十日,大陸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與農民銀行,剛剛在台灣募集了總額高達新台幣三三五億元(折合人民幣約六十七億元)的「寶島債」,這批「寶島債」期限有三年與五年期,利率介於三.二五%至三.七○%之間,對中國的資金需求者來說實在太便宜。

時機如此湊巧!就在中國四大銀行從台灣以平均年息三.五%募走三三五億元資金、李董事長開口以利息一○%借錢周轉後一周,整個中國的銀行體系再度爆發「錢荒」危機。

這波錢荒的高峰期在十二月二十日,人民幣拆款市場七天期的銀行隔夜拆款利率飆升到七.六五四%,比前一天高出一.一八二%,比一周前整整高出了三○○個基本點(三%),到期日落點在農曆年前的「兩周」與「一個月」期的拆款利率也同步暴漲,資金充足的國有大型銀行坐享高利,而需錢孔急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無法參加銀行拆款的中小型城市商業銀行,大量面臨跳票危機。

年底的錢荒,逼得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緊急向市場注入高達人民幣三千億元、相當於新台幣一.五兆元的短期融通。十九日當天銀行體系甚至為此延後半小時收市,所有銀行的資金缺口到下午五點鐘才軋平。

在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授權下,人民銀行在十九日下午四點五十五分,以發送微博的方式對外聲明:「我行以短期流動性調整工具(SLO)調節市場流動性。」隔天上午利率再飆高,央行又再投放,三個交易日合計已經灌注了約新台幣一.五兆元的強力水喉,試圖澆熄井噴的利率之火。

資金緊俏也再度引發中國股市重挫,十二月十六至二十日當周,雖然歐美股市聯袂大漲,紛紛創下近五年高點,但上海與深圳股市卻連續九天收黑,二十日星期五,上證指數當日暴跌二.二%,是全世界主要股市中表現最糟者。

錢荒壓力鍋不斷噴發

十二月銀行錢荒,是一三年「六月錢荒」的延續,當時市場傳言光大銀行與民生銀行「缺了百億元人民幣」,指標性的七天期拆款利率一度飆升至一一%,股市則天天破新低,六月二十四日當天,上海股市暴跌三.八%,連續跌穿「建國底」一九四九.四六點,直抵一八八七.七七點的「光緒底」(編按:共產黨在一九四九年建國,光緒皇帝在一八七五年即位)。

六月錢荒在中央銀行的資金挹注下獲得緩解,但是資金緊俏的壓力卻「回不去了」(見附圖),七、八月的拆款利率維持在三.五%左右,比起上半年高出將近一○○個基本點,十月雖然有上海自貿區的重大利多,又逢三中全會前的政治敏感時刻,但是銀行體系的「錢荒壓力鍋」卻不斷噴發,一直到十二月終於再度爆發劇烈的搶錢危機。

有了六月錢荒的教訓,各大銀行想盡辦法圈錢,四大銀行在台灣發行「寶島債」只是圈錢策略之一,大陸國企在香港發行的「點心債」,利率與發行金額也同步創下新高。

除了拚命在海外圈錢,各銀行更卯足力道發行「理財產品」。根據普益財富監測公司的統計,光是在十二月九日到十三日的五天內,就有八十七家銀行發行了七一四款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利率上升到五.六一%。另外,銀行大量發行「七天期」的貨幣市場基金,平均收益率升高到四.五%,其中最高的是民生銀行的「現金寶七天期貨幣基金」,民生銀行從十一月十四日以來,持續用六%的高利吸收資金,遠比銀行七天期的拆款利率還高出一個百分點。

全體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利率,是資金鬆緊的另一個溫度計,這個指標從七月開始,已經連續五個月都向上攀升,而且越接近年底,銀行理財商品期限越短、利率越高。

東方證券負責銀行業的分析師金麟認為:「這波錢荒與六月錢荒的基本原因一樣,都是影子銀行仰賴同業拆借支撐,遭逢六月底與年底的資金緊俏壓力所造成的。」不過,金麟也指出,經過了六月恐慌性的震撼教育,人民銀行與國有商業銀行都已經有了經驗,所以這波銀行拆款利率高點來到七%,低於六月的一一%。

地方債務病灶威脅金融安定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中國人民幣貨幣供給額 M2的餘額,到了十一月底已經突破一○七兆元,相當於新台幣五百兆元,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貨幣,而且年增率還達到一四.二%。此外,中國全體銀行的存放比(貸款除以存款)只有七一.六%,遠低於美日與台灣,從官方的統計數字來看,中國資金極為氾濫,不應該持續出現錢荒危機才對。

原來錢荒的病灶,正在政府沒有統計的「地方債」。李克強總理在三月正式接任之後,鎖定地方債嚴格管控,今年八月更命令國務院審計部,對全國所有各級地方政府,進行地毯式的地方債務審查。然而,審計部從八月大張旗鼓地毯式審查,至今卻不公布地方政府債務總額。

原本各界以為十一月召開三中全會之前,國務院會公布統計,並且提出具體的減債方案,但是不論是習近平的黨中央、或者是李克強的國務院,都絕口不提地方債問題,隱晦的態度讓外界拚命猜測,地方債的「黑洞」到底有多大。

在各界「地方債大猜謎」之中,高盛證券在九月初發布估計,金額是人民幣十五兆元,里昂證券估十八兆元;十月十五日渣打銀行發布報告,認為地方債已達二十四兆元,並指「地方債將導致部分商業銀行倒閉」。

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內部統計的驚悚程度,比較高盛、里昂毫不遜色,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主任劉煜輝認為,地方債務的黑洞「已經突破二十兆元」,清華大學教授俞喬主持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研究》在十一月初發布,認為總額在十九.四一兆元,每年利息負擔一兆元。到了十二月,市場已經傳言「審計部統計,實際上已經逼近三十兆元。」總額估計約新台幣一二五兆元的地方債,成了大陸金融體系最大的黑洞,這些資金被拿去大量投入無效益的城市新區土地開發,或者效率低落的鐵公路建設,中間還被貪腐官員中飽私囊,宛如黑洞般吸光每年一四%的新增貨幣供給額,而且地方債借新還舊造成源源不絕的資金壓力,是錢荒的根本亂源。

在中國四大銀行從台灣發行寶島債吸金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高分貝抨擊,認為寶島債會幫助大陸企業打擊台灣企業。實情恐怕不僅如此,如果把兩岸資金流通的閘門打開,台灣的資金更有瞬間被大陸黑洞吸光的可能。

金管會當然了解大陸資金黑洞的威脅,所以設定「總量管制」,第一批寶島債發行上限人民幣一百億元,最終發行了六十七億元,而且只准幾乎不會倒的四大國有銀行前來發債,台灣則設法利用這批債券,作為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試驗。

時序已經進入年底結帳時刻,但是大陸企業與金融機構卻深陷在烏雲密布的錢荒危機,大家關心的不是來年的「前景」,而是眼前的「錢緊」,農曆年前,從地方政府到國營企業,包括富強建材李董事長這樣的大腕商人、以及中國銀行等大型銀行,大家都為了「年終三點半」疲於奔命,今年的農曆新年,苦不堪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21

融資平臺春天又來了? 專家稱勿盲目樂觀、不增地方債是紅線

在嚴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大勢下,地方政府之前依賴的融資平臺公司早已被剝離政府融資職能。但這些平臺對維持地方重大必要項目和地方有效投資仍有存在必要。

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其中舉措之一是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

“我朋友圈里的一些人看到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後非常樂觀,認為融資平臺公司的春天來了。但我認為這是盲目樂觀,事實上支持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融資並沒有突破現有政策法規範圍,即市場化融資前提仍是不能增加政府性債務。”國家發改委PPP(政府和資本合作)專家張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融資平臺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註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並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過去融資平臺公司是地方政府籌資的主要工具,但為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增長,2014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意見》明確,剝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政府融資職能,融資平臺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

在切斷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職能時,就涉及一些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如何處理的難題。

為了做好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平穩過渡,防範和化解防範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2015年5月,財政部、央行和原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妥善解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問題的意見》,對在建項目區分存量和增量實施分類管理,依法合規進行融資。

但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仍借助地方融資平臺公司來違法違規舉債擔保,這導致政府隱性債務規模膨脹,引起監管層嚴打。

2017年4月,財政部聯合發展改革委 司法部 人民銀行 原銀監會 證監會連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下稱50號文),加強了對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管理,比如融資平臺公司融資時要明確自2015年1月1日起其新增債務依法不屬於地方政府債務。但與此同時,也明確了金融機構應當依法合規支持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融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去年以來掀起了一場地方政府債務治理風暴,包括重慶、山東、河南、湖北、貴州等十多個省份的個別地區存在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而其中絕大多數都有融資平臺公司的身影。

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專家丁伯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嚴查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下,今年上半年不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基本停貸,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提支持市場化融資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城投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資金缺口問題,也可以緩解到期債務還款壓力,推動公司市場化轉型。但這些市場化融資支持並不能突破地方政府融資職能的限制,因此融資平臺公司應該抓住這一轉型好時機。

一位國有銀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銀行為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的關鍵是市場化融資,核心是投資公司的項目必須是經營性項目,一些轉型後的融資平臺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的PPP項目也可以投,但是單純的公益性項目銀行是不敢投資,因此銀行對融資平臺公司放款不存在放不放松,因為近期出臺的政策界限很明確。

50號文明確,金融機構應當嚴格規範融資管理,切實加強風險識別和防範,落實企業舉債準入條件,按商業化原則履行相關程序,審慎評估舉債人財務能力和還款來源。金融機構為融資平臺公司等企業提供融資時,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以擔保函、承諾函、安慰函等任何形式提供擔保。

去年5月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明確,嚴禁將金融機構、融資租賃公司等非金融機構提供的融資行為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

今年3月底,財政部公布的《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督促金融企業加強風險管控和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制度,進一步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張宇認為,對於融資平臺公司獲得市場化資金可能主要來源於表外。上周央行資管新規執行尺度的放松而來的,公募可以投非標,意味著資管資金投非標的募集難度大幅度降低,老產品投新資產,意味著資金池還會發揮作用,因此非標才是本輪融資平臺公司資金來源的重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第一財經,近期央行窗口指導銀行增配低評級債消息傳出後,近4個交易日中低等級信用債收益率大幅下行,尤其是中低信用等級城投債表現更為突出。這有助於修複信用債市場融資功能,降低下半年信用債違約爆發的可能性和密度,有助於推動下半年一二級債市趨於回暖。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汪時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4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