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很可惜,GQ Business停刊了。

很可惜,台灣GQ Business停刊了。

GQ Business是由台灣GQ團隊所製作的季刊,是一本聚焦在生活風格產業的新型態商業雜誌,希望能夠提供兩岸三地商業精英不同於傳統財經雜誌的閱讀體驗。吾有幸獲美女編輯佩佩小姐約稿,轉眼己數載,佩佩當年說,對在下以商業角度剖析時尚產業的文章特別感興趣,這在台灣是相對少見的題材,GQ編輯部同事都非常興奮,有人形容「好像挖到寶唷」,因此專欄一直以此角度為題,與寶島讀者神交。

文章沒有網上版,雜誌己停刊,吾把曾刊登之文章整理如下(含未刊登的,並未按順序),以謝知音及GQ同仁,俺每個月都來寶島,FDT咖啡室見。

我也曾是台灣之子
香港人都喜愛台灣,因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2013年港澳來台旅客達118萬人次,對比我2000年剛來台工作的時候翻了四倍。

2000 - 2002年間,我被派來寶島開拓女裝市場,一口超爛的國語,加上一個破產的日本人,這對夢幻二人組一年之間由臺北衣蝶開始,由北到南到開了14間門店,三年後開了30家,生意超越香港總壇,撐起半片天。

2009年開始,台灣己超越日本、泰國成為港人外遊國家No.1,港人愛台灣小吃、愛誠品、也愛台妹、我常說,台灣的競爭力在看不見的地方,是軟實力,是一種滲透力,尤其是體現在服務業及文化及時尚產業的骨子裡。

那些年,台灣從來不是時尚之都,ZaraUniqloH&M連香港也未開店,眼尾也不會看一看我們的台妹,臺北根本沒有什麼Fast Fashion,及後,西班牙女裝品牌Mango剛剛抵台,生意好到不得了,她開到哪,我也跟到哪,忠孝東路ATT那一間,天天爆火,我們香港品牌也沾了不少光。

那些美好日子,隨著ZaraH&MForever 21Cos東來亞洲,早已經拜拜。香港品牌,欠缺的是「豪」和「跨界視野」,香港是小地方,小地方的人一定要夠豪氣,要胸懷世界,志在四方,甚至連根拔起,插到別人的領土領空。台灣之Jason Wu, Alexander Wang分別是土生華裔及台灣移民,他們一個個選擇把根插在美國國土,從此平步青雲。

其實,再深入些探討,欠缺的還有「根」和「心」。這也難怪,香港的年輕人,即使是他們的父輩級也己經沒有那種豪情蓋天的氣,我們的特首及技術官僚,立法局班飯桶,十多年來沒有提出振奮人心的Vision and Mission,我們的企業界,己經很久沒有出過重量級的風雲人物,整個社會聚集了一群「變小」的人,大腦變小,格局也變小,更冇可能幹出甚麼大事,於是乎很多人失去了機會,因此也失去壯志豪情。

這股80後的台灣勢力能夠在Global Design Scene成功,突破了中國人在世界市場一直長不大、玩唔大這個坎;也代表80後這股勢力填補了舊勢力,舊經濟的浪潮,不過很可惜,仍然沒有香港人份兒。首先,這班台灣之子己掙脫上一代華僑,只能在商業及科學領域等領域大放異彩,可以在藝術或政治這些過往亞洲人無法發展的空間內突圍,也証明比他們父母知道,American Dream可以是在不同領域內實踐。

忘了告訴你,我當時的女裝品牌叫XXX,香港死剩數家,台灣不知仍有沒有?

就是賣不過王大仁
當代華籍設計師,我最喜歡王大仁Alexander Wang他是當下全球最紅的時尚設計師之一,設計風格簡約、街頭、反奢華,符合全球經濟情勢下的時尚審美特徵。喜歡王大仁設計的明星非常多,大多是年輕的時尚偶像,他的公司在過去3年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2014年收入剛過12000萬美元,2014年底將在全球擁有20家專門店;2016年,還在倫敦開最大的門店。

他不單只一個品牌,他有兩個品牌,三四份工作以上。2012年,他在成立自己的同名品牌五年後,被任命為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創意總監,震驚了整個時尚界去年十一月,他更跨領域與快時尚品牌H&M合作推出設計師系列

過去十年,H&M都與時尚大師們推出過合作款,每一次都全球大賣,今次也不例外。2005年,H&M請來Chanel掌門人,老佛爺Karl Lagerfeld合作,頂級設計搭配親民價格,老佛爺粉兒瞬間就瘋狂了,整個系列開售第一天就搶購一空,接著,H&M又連續與VersaceLanvinMarniComme des GarconsChloe等品牌的設計師進行合作。粉絲們年年又愛又恨地在大師合作系列開售前通宵排隊,愛的是設計和價格,恨的是根本搶不到,像陸客在我們香港搶iPhone一樣。

既然是全球當紅設計師品牌,商品當然不便宜,但是和H&M合作的商品,均價卻只有700元港幣上下。價格這麼低,就算是全球熱銷大排隊,憑這一批數量有限的定制商品,H&M也不可能賺到什麼錢。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論產品,H&M大部分服飾的設計感其實並不如Zara,質量也差,少數Zara的擁躉根本不屑於進H&M,但為何其仍穩坐快時尚業第一把交椅?說到底,是把握人們追時尚的心理。

H&M深諳其理。針對不同的系列,品牌會請不同的系列形象來推年。比如去年的夏季泳裝系列,請來當紅歌手Beyonce碧昂斯出鏡,黝黑的肌膚配火辣身材,讓這一系列的性感定位躍然腦海。

這一次H&M王大仁合作款發售,可以看出從頭到尾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時尚秀。首先,放出合作款消息的途徑就知道並非一般的品牌稿件。20144月,在全球最當紅的社交軟體Instagram上,王大仁輕描淡寫地宣佈要與H&M推出合作系列,透著一股你愛追不追低調的華麗。第二天一早,H&M香港臉書及中國官方微博跟進確認消息。突如其來的驚喜,迅速引發時尚追趕者們的瘋傳。

接下來,各路消息潮湧般出現。至116日發售前的7個月間,合作系列的曝光簡直沒停過。國內外明星紛紛假裝有意無意地,實則安排地被拍到親身穿著合作款,RihannaKate Mara示範,鄭秀文、高圓圓微博曝光,不斷引妳上釣。

發售前1天,114日,H&M攜手王大仁在上海舉辦發佈會,又有範冰冰、李宇春前來月臺。這些明星擁有大批粉絲,大大提升了系列的關注度,不火都難。

對於明星來說,參加此種時尚發佈會也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爭敢嚗光,樂得自減酬勞或乾脆倒貼。說到底,時尚就是炒作,絕對是品牌的一大無形優勢,包括H&M的各大快時尚品牌都以品質差而聞名,同時那些品質沒話說的其他歐美日香港品牌為何就賣不過他們呢?這就是差距所,在當消費者來到H&M,看到牆上巨大的宣傳照,拿起一件設計普通的服裝,他並不會覺得失望,因為H&M就是「潮」。


二線市場的二線品牌
我們香港人都討厭目前的特首,他的名字我免提,費事污染此欄目。當時他的對手是來自紡織世家的唐英年,香港人暱稱他「唐唐」,唐英年胞妹唐英敏(Mai Tang)一向低調,十多廿年來一直在歐美、香港低調地經營著高檔女裝品牌Tse,她的品牌一件cashmere毛衣上萬元,若非2012年與奧巴馬夫人御用華裔設計師Jason Wu聯手,推出特別版系列,鮮有接受專訪。

Tse 1989在紐約創立,一開始做的都是些很傳統的女裝針織羊絨服裝,也有作成運動裝休閒裝等,一件毛衣上萬元港幫,也算是Luxury Brand吧,定位是時尚的、獨立、追求服裝舒服度的女性,我建議她多關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因為這些城市這幾年通了高鐵,機會更多,運營成本更低。

前幾年,中國服裝產業圈裡有個比較著名的論點是:就是服裝業正經歷拐點,深入二、三線城市才是他們的主趨勢和主場。美其名是農村包圍城市,實際上是本土服裝品牌在一、二線城市遭遇國際品牌圍剿後迫不得已的管道下沉。很多外國零售商也一直在苦惱無法找到條件優良的零售空間,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城市好地段非常明顯,就那麼幾條街,而二線城市如成都、杭州、重慶,好的地段只有那麼一兩個。

以我熟悉的浙江省會杭州為例:這裡緊鄰寧波、蘇州、紹興、蘇州,擁有非常良好的區位優勢以及強勁的購買力,從行政區域劃分上可屬於二線城市。在這裡,發達的民營企業的企業主們構成了購買奢侈品的主力。從另一方面來說,公務員、醫生,民企、貿易公司小老闆、管理層等,由於受到住房消費的限制比較少,他們大多擁有至少兩套市區的房子,以及家裡擁有一到二部小汽車。他們同樣對奢侈品牌有著驚人的熱情。他們會去武林廣場和杭州大廈購買Gucci LV

眾多二線品牌如Coach, Tory Burch, Marc Jacobs, Diane von Furstenberg, Kate Spade等希望能夠一線品牌後塵,能夠複製這樣的成功之路,但是市場狀況的變更,管理團隊的理念差異勢必造成不一樣的期許和運營手法,成功未必有那麼容易。

無論您身處時尚行業的那一端,只有那些理解消費者及市場,努力迎合消費者不斷變化需求的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重組後的全球經濟格局、新技術的出現、新的商業模式,面對大環境,零售管道下沉,這種品牌的持續逆勢增長倒是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誰能掌握所謂的Accessible Luxury,誰就是熊市來臨的贏家。

台灣人的宿敵韓國佬
聽說郭台銘最討厭有三個人:第一,王傳福;第二,巴菲特;第三,韓國佬。曾經有一年,鴻海的股東大會中就拍枱大駡此三人。對岸的大陸,卻對一切韓國的產品趨之若鶩。

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韓國人民現在輸出的不僅僅是藝人明星而已,伴隨著他們的作品,依靠著他們的人氣,烙印著韓國氣息的各類時尚品牌也蜂擁而至。不管你看沒看《來自星星的你》,大概也都知道了全智賢在劇中穿了Celine的大衣和Hermes的大衣。這還不夠,漸漸發現你還漸漸認識了rouge & lounge這個由全智賢代言的包包品牌,趁著劇集大熱的勁頭,就火速又在上海靜安嘉裡中心開出了新店面。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韓國,娛樂和時尚產業是分不開的。

說這是韓國品牌,這是韓國設計師設計,這是韓國藝人也愛的品牌似乎比任何廣告語都行得通。韓劇進入中國十多年,越來越傾向於潛移默化地將韓國時裝帶到了中國,或許你購買的品牌其實就是Made in Korea。韓國人將奇醜無比的MCMBoy London玩轉,現在每當有正熱的韓劇播出,大家在議論無所不能、搞笑的劇情之外,還越來越重視劇中人物的搭配,鄭秀妍 Jessica Jung時尚品牌Blanc,第一時間就殺入時尚眼鏡連鎖店溥儀。當妳買Etude House,雪花秀,Skinfood時,就知所言非虛,時尚和娛樂產業其實就是這樣全民互動才更有趣,這般無縫式連接的行銷方式著實值得一切品牌學習。

最近出差到首爾取經,瞭解一下韓國人民是怎麼做到既出口韓劇又出口時裝的,問起南韓人對於韓國經濟的看法,得到的多是哀聲嘆氣,根據彭博的統計,截至今年三月,韓國最大的企業三星電子,盈餘下跌50%以上,龍頭企業盈餘重挫,其餘的成分股衰退更嚴重,韓國企業可說是一片愁雲慘霧,民眾白領老百姓是節衣縮食,是餐餐食杯1000 won的杯麵,一半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年輕人不敢生小孩。這是南韓的另一面,韓劇在國外攻城掠地的盛況,形成外熱內冷的落差。

南韓經濟外強中乾,一大原因是南韓的內需一直欲振乏力,儘管政府支出大幅增加,內需年成長率卻呈現大幅下滑。但近幾年南韓出口每年還是以超過10%的高速成長。由於國內消費是將外銷收入重分配的重要機制,外銷和內需一脫鉤,讓南韓貧富差距加速擴大,宿敵日本把日元狂貶,南韓更加「無運行」。

另一項有趣現象,就是南韓的「整容文化」。韓國因為常被鄰近大國欺負,形成了他們自卑的性格,於是用自大來包裝自卑,而且打腫臉充胖子,好面子、重外表,連前總統盧武鉉都去整容割雙眼皮,在首爾,以前南韓很窮困的時候,大家見面的問候語是:「吃了飯嗎?」 現在大家見面的問候語是:「在哪兒整的?」指在哪做的整容手術。在首爾的江南富人區,可以看到整條街的整容醫院,一家挨一家,甚是壯觀。

過去幾年電視、報紙灌輸給亞洲民眾的資訊,都是南韓經濟突飛猛進,人均GDP超過日本,三星超越Sony,打敗萍果,南韓人選擇出身現代集團,當過CEO的前任首相李明博,是因為他們渴望回到亞洲四小龍的舊韓國」,那個全民一致拚經濟的時代。李明博頗得民心,他要讓南韓每年經濟成長率達到7%、人均GDP四萬美元,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人均GDP我也懷疑是假的,是虛火。

韓國人一向借別人的錢絕不手軟,韓國的短期外債快速增加,主要是南韓財團到利率近乎零的日本大量借貸所致,除了用這筆錢來海外擴充,還被部分財閥用來炒樓,造成首爾江南區房價兩年飆高五成,深陷在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宿醉中,讓一般市民怨聲載道。這項玩錢特質,而且總是借別人的錢來花、來裝闊佬,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我一直都夢想能夠用商業的力量擴大某些產業的影響力。沿著這個思路,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具體的問題,怎麼才能把一個原本很小的產業,做成更大的產業?我們看到韓國佬,出口韓劇又出口時裝?北韓更出口駭客,韓國佬就如同他們「重外表」的整形民族性一脈相承,要幾假有幾假,大陸的假太空用時速400公里的高鐵也追不到。Sorry Sorry,人家是Global的產業呵!

金融科技下的雙城記
FinTech(金融科技)這個字最近很紅,這幾個月常常出現的在香港及大陸媒體上,其實,香港貴為國際金融大都會,可是在FinTech的發展卻較紐約、倫敦甚至內地、台灣遜色。如果不然,為什麼我們的年輕人在創業或擴充業務時會埋怨融資無門?

我的香港朋友最近在北市金山南路二段的巷子內,開了一間前所未聞的「金融咖啡廳」相當引人注目,而外面大大的四個字「僅限會員」更是神秘,咖啡廳和金融有何關聯呢?而究竟誰才是他們的會員?

一走進這家咖啡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四台42寸觸碰式大螢幕,這是為了展示他們開發的FinTech(金融科技)應用程式特地訂做的設備。

FinTech的概念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只要是與金融業有關的服務流程,透過網絡、手機、軟件的功能,驅動新的服務內容及方式。包括網上理財、支付、繳費、炒股、買賣期貨、貸款、保險、基金,以前通通都要向跑去銀行做,現在,一部智能手機就搞掂,簡單來說,就是把原本銀行做的事數位化,同時亦都將應用帶進金融界的範疇,發展出新的金融服務和商品,未來只要在手機上操作,不用透過銀行就能完成大部份的金融業務。

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國際化和國內市場雙重優勢的金融中心,全球頭100大的跨國銀行就有70家在香港設有辦事處,網絡基礎建設也冠絕亞洲,但是香港政府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金融科技的重要性,金融業轉型的腳步遠遠比不上科技的發展,對許多傳統銀行而言,所謂金融科技只不過搞搞個網頁、弄過應用程式出來而己。

過去五年間,華爾街六大銀行裁員已達8萬人。金融科技及互聯網的普及化,會令銀行業的敵人來自四方八面,而不是傳統的既定對手。今年以來,有多家國際大銀行相繼裁員。渣打銀行裁掉四分之一的高層,合共250名董事總經理;5月,Wells Fargo宣佈將裁員1000人;5月,摩根大通明年裁員5000人;6月,滙豐銀行宣佈全球重整計畫,裁員五萬;7月,美國銀行宣佈二季度裁員近3000人,巴克萊宣佈將裁員3萬人降低成本。

在美國矽穀,許多科技公司看到使用者的需求遠遠不能被滿足,就等不及與銀行坐下談合作,索性自己跳出來創業,在這裡,創業資源及錢完全不是問題,這股浪潮早已經吹到北京中關村及深圳,科技新創事業紛紛切入金融服務,比銀行更加靈活及多元化,將會令銀行利潤減少,造成莫大的衝擊。例如網絡借貸、群眾募資、網絡移動支付以及智慧理財顧問等等,這都是傳統銀行沒有的服務。阿裡巴巴前年透過支付寶衍生出來的「餘額寶」推出之後,立刻成為全球十大基金,騰訊的微信紅包也顛覆了過去人與人之間的金錢往來。

金融創新,按照大陸的叫法稱為「一步到位」,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不可能像矽穀公司般順利得到大量融資,因此一出臺就推出破壞性創新的產品,徹底擊倒傳統銀行業。

金融科技沒有改變金融業的實質,或者說互聯網金融不可能自己創造金融產品和服務,就像電子商務不能自己製造商品,而是用互聯網技術,在資金供求者之間搭了一個新媒介,解決或改變了傳統金融的很多問題,比如資訊封閉、市場隔離、非標準化、即時性地域和時間限制等。

在互聯網時代,金融遊戲不再高高在上,開始滲透到生活各個角落,私募基金,眾籌、投資其實都屬於大眾行為,在未來,人人都有自己的資本,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投資,自己的基金,資本之間的配置產生驅動,無數個驅動力組成了社會前進的動力。

朋友的金融咖啡廳除了可以藉由線上的模擬操作來練習交易技巧之外,咖啡廳的咖啡、書籍、講座都是免費的,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彼此交流切磋,蓄積實力,累積人脈,「魚漁兼授」是這家公司的核心理念,讓對金融有夢想的年輕人都站在同樣的起跑點上。

我們香港這邊還未有這樣的咖啡廳呢!


東方夢工場的褪色
香港自1997年回歸以來,幾任政府就一直提倡發展文化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更被經濟機遇委員會確認為六項優勢產業之一,為香港具明顯優勢及可進一步發展的經濟領域。

但是,十多年過後,搞出個什麼大頭佛來?來來去去,不就光一樣「電影工業」稍為有丁點看頭,然而在國際影展的榮譽上,還是要輸給台灣的李安導演、侯孝賢導演。

歸根到底,因為香港近年太浮躁,欠缺一種我們這代人的匠人精神。

今年,726日,《捉妖記》以12.76億元的票房打破了《泰囧》2年前12.67億元的紀錄,成為華語電影票房新冠軍,投資《捉妖記》的是江志強先生,江志強是香港電影製作人,安樂影片有限公司總裁。他不像香港的電影大亨寰亞林建岳、英皇楊受成這般高調,相反,他很神秘,神龍見首不見尾。其父是香港早期著名電影發行人江祖貽。江志強接手安樂之後,致力於向國際影壇推廣香港及中國電影,先後投資及發行了、《寒戰》、《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

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捉妖記》,包括他很好的朋友都勸他,勸許誠毅導演放棄不要拍。但是,大家看了這個劇本都覺得很high,認為這個劇本寫得很過癮。不要拍下去的原因是真人跟動畫合拍難度太高了。

香港這些年,主流文創產業都凋零。電影不爆,金曲不金,電影工業和大陸合拍片,內容質劣、格局浮誇、人物虛假,整個文化創意產業都在褪色,《捉妖記》只是萬中無一的特例。再問問,對上一部真正打爆票房,膾炙兩岸三地的港產片是哪一部?我想來想去,也只有《寒戰》。江志強喜歡這個劇本,讓兩個沒有真正當過導演的編劇執導,在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寒戰》獲12項提名,拿下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9項大獎。

香港的TVB是娛樂工業罪魁禍首,身為最大的娛樂生產商,由以前幕前後的娛樂圈黃埔軍校,至如今無劇無星,只有自大的傲慢和霸權,對業界有害無利。以前TVB人才輩出。賀歲檔期曾慨嘆永遠都是「雙週一成張國榮」,哥哥去了,除了周潤發神級魅力,星爺炒房去,成龍大哥聲名狼藉,俱往矣。

歌壇影壇視壇一樣,嚴重貧新血。鄭秀文、陳奕迅、古天樂個個己經是四十幾歲的人妻人夫,四大天王,個個半百大叔,上岸半退休狀態,台灣好一些,有阮經天、趙又廷、彭于晏,柯震東,粒粒星也閃爆。

香港娛樂圈的式微,整個文創工業的不振,新媒體的出現,更放大了上世紀娛樂業管理層的家長式管治之失敗。歌影視的主要玩家,掌控娛樂圈的權力,決定了市場如何導向、新人、電影、唱片如何做,都沒創新,一味因循,完全與市場和時代脫節。

一個明星、暗星,自己擁有臉書、微博,讀者動輒上百萬,也奪去了傳媒的「利用價值」,明星、唱片公司、電視台不必對以前依附的太賣帳,這是因果,也是報應。

健康蓬勃生氣旺盛的文創產業,除了百家爭鳴,充滿優勝劣敗的競爭性,還有足夠闊度及深度,讓非主流及小眾作品找到生機,不會只有純商業化大眾化貨色,歐美日台文化工業、娛樂工業,就有這種「百川異源,而皆歸於海」的輸送量,香港沒有。

江志強在二十幾歲時是個典型富二代,每天都是賭馬、賭錢。父親也沒有逼他做什麼東西,家裡也蠻開通的。所以他現在鼓勵柯震東,說他二十幾歲的時候你更壞,因為你還找不到自己想要做什麼。

這一鋪《捉妖記》,江老闆賭了一億,起碼贏了十億回來,這不僅僅是生意頭腦和計算,而是一種稀缺的文創品質。

時尚業的大敗局
曾幾何時,神州大地在未被八國聯軍快速時尚品牌例如Zara, H&M, Uniqlo, Gap佔領之前,最紅火的男女服裝品牌是為OnlyVero ModaJack&Jones

1997年香港回歸,成為全球焦點,丹麥服裝售品牌Bestseller公司的員工Allan WarburgDan Friis抱著冒險家的精神,來到中國創建了綾致時裝,並陸續將旗下品牌OnlyVero ModaJack&JonesSelected等引入中國市場。

綾致在中國市場可謂占盡先機,曾幾何時,綾致旗下的幾大品牌就是大陸服飾時尚潮流的風向標,對歐美服裝品牌知之甚少的國人曾掀起一股Jack&JonesOnly熱,穿上這幾大品牌的衣服可以即刻變身為大眾眼中的潮人。全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一線商場、一線位置的店面都是他們壟斷。

彼時的中國零售市場可謂形勢一片大好,國內消費者對於風格迴異的歐美風格服飾還缺乏認知,國內的休閒服飾品牌是毛頭小子,對綾致幾乎構不上威脅。距離他國際品牌、快時尚大軍進入市場還有5年之久,Zara, Topshop, H&M等其他品牌的身影則更加遙遠。所以綾致幾乎可以獨享整塊蛋糕。也正因如此,該公司旗下的幾大品牌迅速攻城掠地,短短幾年內,在全國的店鋪數量就已將近六千家,綾致的系列品牌已覆蓋中國300多個城市,銷售額也超過300億元,業內甚至有「只要開店就會有銷售、就有錢賺」的說法,殊不知背後已經沒頂潛伏危機。

2007年,以Zara為首的快時尚品牌八國聯軍開始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同樣的歐美風格和款式、更快的上新速度、相對乃至更低的售價,讓它們迅速博得了國內消費者的歡心。反觀綾致公司的幾張老面孔,店面形象多年如一日,行銷手法單一且一成不變,原本特出的歐式風格也在這些新進國際品牌的衝擊下變得模糊、平庸起來。

令大部分業內人士意想不到的是,面對對手挑戰,綾致的第一反應是管道變革,從2009年起,綾致時裝開始大規模降低加盟商數量,增加直營店比例。公開資料顯示,從2008年到2010年,綾致的加盟店比重由原來的50%以上迅速下降到28%。老闆Dan Friis2011年還曾經公開表示,綾致70%的品牌服裝將通過自己的商店銷售,並預計這一比例在此後兩年內將上升到90%。剩下的,被頻繁地拉過去開訂貨會,定的銷售目標也非常高,幾乎不可能完成,後來整個圈裡都在傳公司想把加盟全部轉成直營,把老拍檔一一踢走,過橋抽板。

借助本地代理及加盟商,這模式一直是時裝業界奉行的金科玉律,歐美一眾時品牌由於對亞洲市場不瞭解,通過代理人進入市場,是減少自身風險的最佳方法,前期總代理的模式確實迅速籠絡了市場,綾致的很多總代理跟當地商場的關係都非常好,能夠得到很好的位置,坪效也做得很高。大家同檯吃飯,你有錢賺、我有錢賺。

但當它站穩腳跟、想要收回店面自營時,卻發現可能還做不過原來的代理商,既有的管道優勢正在土崩瓦解。

筆者上月去了一趟上海及杭州,主流商場的一線店面已經看不到OnlyVero ModaJack&Jones,取而代之當然H&MZaraGAPUniqlo等國際快時尚品牌,綾致的貨品卻見於大量百貨和購物中心B1, B2層的特賣場,割價促銷,打折幅度都在3~4折,看得出庫存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的大,這樣做對綾致的品牌無疑是巨大的殺傷,促銷越是熱火朝天,一直大力打折,誰還會買正價商品呢?促銷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打折的力度大,正價的商品銷售就少了,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綾致的問題就在於它促銷的時間、程度都完全超過了人們的預期和底線,在減少庫存、換得銷售額的同時也幾乎把前期積累的品牌形象消耗殆盡了。

過去生意好,大家擴張都比較盲目,但現在對網點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了。還有貨品管理,原來是隔著經銷商這一層,庫存和資金流通壓力也都轉嫁給經銷商了。而直營的話所有壓力都要自己承擔,再加上大環境不佳,不是多搞特價就能解決的。

品牌的生命線應該遵循的規律是「盛時調整、衰時穩定」,而綾致則恰好相反,在品牌處於陣痛期的時候進行管道顛覆,這種被動調整必然會給自己帶來多重壓力。

左右開弓似射「鵰」
香港人稱做生意大買賣、大交易,為之做Deal,音譯「鵰」或「刁」,衣食住行往往是令你暴富的行業,全球富豪榜頭二十大,許多都是靠時尚業、服裝大「鵰」而致富的。其中,華人身影也有不少。

目前在紐約曼克頓,最頂級的豪宅是位於第六及第七街之間,卡耐基音樂廰對面的One57大樓,摩天大樓共有92個住宅單位,樓高超過1000呎,底下樓層是Park Hyatt Hotel,是目前紐約最高、最貴的豪宅之一,可盡覽整個曼哈頓的天際景觀。

One57的業主當然是非富則貴,計有搖滾巨星Sting,荷裡活影帝Denzel Washington,其他業主中,就有幾位是做服裝大「鵰」致富的,包括美國時裝設計師Tommy Hilfiger,加籍富豪Lawrence Stroll及來自香港的曹其峰,他們的發跡源自美籍設計師Michael Kors

香港時裝大亨曹其峰及其加拿大商業夥伴Lawrence Stroll Michael Kors上市三年,股價升了倍4後完全退出該時尚零售公司,沽清1100多萬股,即5.7% Michael Kors Holdings Ltd. (NYSE:KORS) 股份,套現9.3億美元拜拜,兩人亦完全退出公司董事局,過去多年,二人從MK勁袋數十億,而為了慶祝這種豐碩成果,他們以5000萬美元各買了一人一戶One57,單位都在80樓以上。

這對夢幻二人組是近20年最神奇的品牌玩家,他們高峰時擁有85% Michael Kors的公司股份,他們開發了一種嶄新的投資業務,並已逐漸改變了全球時裝業的遊戲規則。加拿大籍的Lawrence Stroll父親當年代理Polo及老牌男裝Pierre Cardin1989年,曹Stroll二人合組Sportswear Holding運動服控股有限公司,收購當時負債累累的美國設計師品牌Tommy Hilfiger1992年,Sportswear控股將Tommy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勁賺1.8億美金。曹家旗艦是永新企業有限公司,是世界領先的垂直整合紡織和服裝製造商,他當時擔任總裁兼CEO。曹家由傳統的製造業,積極拓展新的戰略性企業,例如航空業、房地產開發、生物技術和中國成長型公司。

曹其峰曾經表示:「每一代的消費者有一個具體的味道,在80年代是Wapsy,而這正是Polo Ralph Lauren成功之道;在80年代是的城市和街頭,正是Tommy的擁有的。今天的消費者要的是Smart CasualAffordable Luxury,所以,Zara, MK, Coach, Tory Burch通通賺大錢。早於2003年,食髓知味的二人組又把負債累累的Michael Kors收歸名下,收購價為1億美元。他們看中並決定入股時,如意算盤是打算創建另一個偉大的美國設計師,及後,Michael Kors亦不負期望,拿了CFDA Fashion Awards終身成就獎。

什麼是Affordable Luxury? 服裝界有所謂「輕奢」這個領域,2012年以來,老牌奢侈品在大陸以致全球的銷售業績一直岌岌可危,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引擎正從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轉移至西方和南方,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輕奢」品牌在中國的強勢崛起,在整個中國奢侈消費群體中,輕奢侈消費約占到35%,這些價格稍低、品質尚佳的輕奢品牌,以CoachMK為代表。

時尚圈已經磨刀霍霍,關注及尋找下一個MK美國一批實力設計師品牌 等都摩拳擦掌,筆者認為,下一個Michael Kors 或許會是另一個設計師品牌,或許會是一個生於互聯網,長於互聯網的新時代品牌。以下的都是我的個人之選:如 Tory Burch,  Marc Jacobs,  Diane von Furstenberg, Kate Spade。他們能否成功將品牌個性和盈利能力相結合,步入成長的快行道,讓公司價值得到大幅提升,還有待考察。

受人錢財 替人消災
七八年前,我開始在以「老占」為筆名在香港刊載一些博客文章,內容圍繞中、港、台、創意、營銷、時尚、廣告、品牌趨勢等,加上一些個人工作及及職場上的分享,也許是因緣際會,這個專欄得到我從未體會過的迴響。正因為如此,承蒙《GQ Taiwan / GQ Business》美女編輯的賞識,得以在此分享一些時尚產業的資訊。

零售、內需、品牌策劃市場是我的工作舞臺,這二十年來,筆者在大中華市場,目睹了很多時尚企業及零售品牌的掙紮和崛起。我一直比較幸運,有機會與兩岸三地、全球的精英一起創造歷史。過去數年,我們甚至協助中國政府作全球宣傳、合作方橫跨地域,縱橫老中青幾代。

在遠處看別人做,總是容易。但親歷其境,才會發現其中的奧妙是無窮的,我一直認為,這個時代不欠缺What,缺少的是How。怎麼消化成敗得失,起轉承結,然後轉達,希望讀者能夠在裡面體會到一些新思路,從遠至近、從淺至深、從外到裡,瞭解產業的奧妙和潛規則。

時尚是什麼?今天來看時尚就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隨著產業的集團化和全球化,可以說時尚最重要的是關乎市場,關乎利潤,關乎錢。

時尚產業的主力軍應該是自主服飾品牌,而大多數的企業是沒有本土性與獨立性的,早已經國際化了,一開始就直接被納入了西方主導的體系;而主導這個產業的也依然是幾個大品牌的玩家,當然後面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品牌。

既然有時尚產業,那自然衍生了時尚媒體,我早於80年代已經拜讀美版GQ,及後又有英、日、中文版本,在這樣的運作方式下大多數時尚媒體就是靠廣告養活,在廣告金主的利益面前,如何又有獨立思想?獨立評論?

時尚產業目前在全球化產業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獨立性,時尚評論人的拼的是博眼球,Click Rate,不要缺乏專業性和思想性,隨著被品牌公關招安,統戰,後續就是「受人錢財,替人消災」。

香港最近很亂,黑金、黑警、黑社會、到處黑吃黑,受人錢財,替人消災,這個你懂的。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是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是人的價值,品牌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來的。拒絕,可以讓你變得更珍貴。

無冤不成夫妻檔
投行Morgan Stanley最近將一成立僅三年的時尚零售商C. Wonder奉為美國最頂尖的配飾公司之一,同期上榜的還有Michael Kors, Coach, Vera Bradley,報告刊登後,不少人嘩然,本人是其中之一。

C. Wonder的成功,就是靠抄襲;這方面,跟中國目前最火小米手機一模一樣。

C. Wonder的創始人就是Tory Burch的前夫Chris Burch,呢兩公婆是輕奢品牌Tory Burch品牌的聯合創始人,二人於2004年開設第一間Tory Burch零售店,2006年離婚。毗離後5年,C. Wonder 橫空出世,在紐約蘇豪區開設首家門店,被外界認為是Chris Burch Tory Burch 報復。

原本是夫妻檔的Tory Burch,創始資金2百萬美元全部來自老公Chris,創意與管理是老婆 Tory在負責。2009年,Tory Burch引入墨西哥家族企業Tresalia Capital的投資。2014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公司共有 2500名員工,在50個國家有超過 3000個銷售網站,其終端直營是核心,已有 136家獨立店鋪,其中 66家加拿大國內店,70家全球精品店,同時全球範圍運營 7個電商網站和 6個國際網站,目前品牌整體估值約33億美元,持有28.3%的股份的Tory Burch 本人也正式晉級10億美元富豪行列。

Tory Burch去年夏天在上海揭幕旗艦店,並計畫拓展馬來印尼地區,曼哈頓、米蘭、巴黎旗艦店開幕在即。

前夫也不甘示弱,事實上雖然C. Wonder的定位比沾邊奢侈品領域的Tory Burch較低,但無論從產品設計還是店鋪內飾上C. Wonder 都被認定在山寨Tory Burch,而Tory Burch 也曾因此控告Chris Burch 竊取Tory Burch機密,並吸引Tory Burch投資者投資C. WonderChris Burch 201210月反訴Tory Burch 及董事局成員從中作梗,幹擾其賣出名下Tory Burch28.3%股權。

2012年最後一天,Chris如願將自己的股份 (28.3%) 中的13.3%的股份轉讓給高盛前副主席Byron Trott 領導的BDT Capital PartnersGeneral Atlantic兩個私募基金了兩家私募基金,BDTGeneral Atlantic,自己仍保留15%Tory Burch 品牌目前估值超過33億美元,也即是Chris Burch 所出售股份價值約5億美元。

儘管一直負責品牌創意和管理的Tory Burch本人不以為然,但 Chris Burch認為,是自己的專業眼光以及幾百萬美元的天使投資為Tory Burch 品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讓我們來看看這家新銳生活方式品牌成功的奧秘,2013年初,C. Wonder曾獲得Fidelity富達基金投資3,500萬美元收購其10%股權,將C. Wonder的估值推高到3.5億美元。

老婆另一招反擊,就是招兵買馬,公司在20149月任命Roger Farah為公司聯合 CEO及董事會成員。現年61歲的Roger Farah 此前在 Ralph Lauren公司工作了14年之久,成功幫助Polo Ralph Lauren轉型為國際化品牌,助其銷售額從10億美金增長至75億美金,總市值從10億增值至150億美金,離職前擔任公司董事會副主席。

他離開老東家的消息一出,各大頂級獵頭公司立刻將其列為名單第一名,很快被 Tory Burch 說服加盟,Roger Farah 將負責運營和公司管理,Burch負責創意、品牌建設和設計

Tory Burch一樣,C. Wonder有實體店也有網店,致力於成為兼顧零售、批發、電子商務和國際業務的多管道公司,不管是線上線下都有鮮明的顏色、字母組合以及Preppy的圖案。C.Wonder很多產品幾乎都與Tory Burch近似。兩家公司最大的分別則在於其價錢。C. Wonder要便宜得多。這與Chris Burch對全球供應鏈研究透徹,在中國設立了強大的買手團隊,搜羅最高性價比產品。

C. Wonder有女裝,包括T恤、牛仔褲、裙子、外套。這些衣服都是學院風的。還賣鞋,家居用品和頗具新意的禮品,這家公司現有32家專賣店和折扣店,除了在美國本土擴張外,未來還計畫在國外開店。

看來,亞洲新興市場及中國才是這對歡喜冤家兵家必爭之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422

《忽周》下月停刊編採70人全體遣散

1 : GS(14)@2015-07-21 08:32:34

■創刊20年的《忽然1周》將於8月7日出版最後一期,《飲食男女》及《Me》將與《壹週刊》合併出版。



【本報訊】紙媒湧現結業裁員潮。繼多份報章雜誌先後停刊或裁員後,壹傳媒旗下《忽然1周》突結束印刷及網上業務,全體編採部70人遣散。該刊員工嘆謂沒想到《忽周》「竟然執早過亞視」。壹傳媒工會稱,連同早前《壹週刊》大裁員,壹傳媒短期內裁掉逾百人,對管理層的決定感極度痛心。記者:白琳


《忽周》合併本行政總裁趙偉堅證實,昨午管理層決定該刊8月7日出版最後一期,即踏入創刊20周年之時。8月16日起原夾附在該刊的《飲食男女》及《Me》與《壹週刊》合併出版。




工會今再與管理層會面


趙表示,該刊去年仍有盈利,今年經濟不景導致廣告市場萎縮,開始虧蝕,但廣告及銷量在行內仍是數一數二。至於管理層為何決定停刊,趙稱「咁要問老闆」,員工確實感「奇特」、「好shock」,「佢哋問點解忽周係第一個要執,我都解釋唔到,總之係公司決定」。壹傳媒平面媒體暨印刷行政總裁葉一堅稱沒有補充。壹工會發聲明指,上周五至今《忽然1周》和《壹週刊》合共遣散逾百人。為配合集團發展方向,近年全體員工奮力轉型,最終仍被遣散,不少受影響員工只能從傳媒得悉公司異動,非常憤怒。壹工會對管理層決定感極度痛心,今日會再與管理層會面,要求正式向全體同事闡述清晰發展路向、在計算長期服務金及遣散費時勿與強積金對沖。記協對《忽周》停刊感難過,促壹傳媒集團在其他部門盡量吸納受影響員工。《忽周》是全港銷量最高的娛樂生活周刊,1996年的潘廸生患癌報道被證實揑造,2005年拍得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林煥光婚外情照片,林因而請辭。根據壹集團年報,《忽周》去年下半年每周平均銷量為7.76萬冊,較前年同期下跌一成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721/192269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88

前年停刊依家仲有《YES!》卡抽?

1 : GS(14)@2016-05-08 02:56:15

號稱全天候年輕人雜誌的《YES!》,於90年由倪震跟邵國華創辦,其後易手。雜誌於2014年7月31日在facebook專頁宣佈停刊,當時他們說會轉推出電子版雜誌,不過直至現在都只聞樓梯響,只是更新facebook。不過想不到《YES!》卡竟然比雜誌長命和受歡迎,到現在原來還有,想重溫童年回憶的話,去小商場跟信和踫一下運氣,話唔定隨時有收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7/196016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978

《京華時報》傳停刊 併入《北京晨報》

1 : GS(14)@2016-10-18 08:15:10

北京《京華時報》(圖)昨傳將停刊,現有編採人員將併入《北京晨報》。另昨有傳當地另一都市報《新京報》也將併入北京日報集團,惟該報官方後來否認此事。值得注意是,兩報刊的創辦人均與廣東南方報系有關聯。


創辦人與南方報系有關

《京華時報》官微前晚深夜發訊息:「要生活的漂亮,需要付出極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釋。晚安!」事後被網民視為告別語。至昨早部份《北京晨報》員工也證實《京華》併入一事。有猜測指,《京華》近數年均出現虧損,停刊或是主管機關因應此情況的調整。至於昨網傳《新京報》也將併入北京日報集團,該報官微昨稱:「闢謠:絕無此事!」另有傳聞指,該報社長戴自更提辭職準備創業,惟消息未被證實。《京華時報》為官媒《人民日報》旗下子報,創刊於2001年,創始總編輯朱德付來自南方報業集團,曾一度穩佔北京早報70%以上市場;《新京報》則由《光明日報》和《南方日報》兩大報業集團於2003年合辦,當時編採部門以《南方日報》為主,骨幹人員更大多來自《南方都市報》。兩報也因此被外界視為「南報北伐」產物。微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8/198043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35

墨西哥報章停刊抗議記者遭濫殺

1 : GS(14)@2017-04-04 08:55:51

「Adios!」墨西哥地區報章《北方日報》(Norte)前日在頭版以西班牙文向讀者說再見(圖),指鑑於墨西哥濫殺記者情況猖獗,表達批判性意見的自由不受保障,辦報環境變得越來越兇險,宣佈停刊。


記者數周前遭轟8槍死


《北方日報》在美墨邊境城市華雷斯(Juarez)出版27年,老闆穋爾吉亞在頭版解釋停刊決定,提到數周前旗下記者布里奇在同州的奇瓦瓦市一輛車內被槍手轟8槍殺害,「墨西哥未能為批判性和抗衡性新聞提供安全保障……我不想再有同事以生命為代價,我本人亦不例外。」該報每日發行量介乎30,000至35,000份。墨西哥新聞自由全球排149位,根據保護記者委員會,自1992年起當地有至少38位記者因工作遇害。穋爾吉亞亦提到報社的財政問題,批評政府拒絕為廣告付費。墨西哥傳媒的主要收入來自政府廣告宣傳。德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4/199795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019

【紙本停刊】後生仔搞免費飲食天書 肥佬買起變身《飲食男女》

1 : GS(14)@2017-07-29 03:42:05

蔡瀾1998年第一次帶團,便跟《飲食男女》合作,首期和江希文一齊浸溫泉做封面,更有誇頁報道。



1997年創刊的《飲食男女》,是本港第一份飲食雜誌,她剛剛宣佈下星期結束紙本。《飲食男女》前身是由三位年青男女創辦的免費飲食指南《去邊好》,之後被黎智英收購,並改名為飲食男女。創刊號籌備了半年,大家猜第一期封面是誰?原來是楊采妮,每本更附送華園牛肉乾,總共送出8萬包。最初主力做飲食專題,書出版第一期後,專欄作家李碧華曾親筆寫信讚賞,當時更邀得不少猛人撰寫專欄,其中一個是食家蔡瀾。「那時我在《飲食男女》寫食材,又寫世界好酒店,結果出了幾本書,我都可以算是半個《飲食男女》的人。我喜歡看《飲食男女》,第一期看到現在,期期都有看,是一本香港飲食百科全書。」蔡瀾說。當年互聯網未普及,還有像黃頁形式的餐廳資訊,會介紹當年流行的disco蒲場,更有不少大膽的報道,如飲人仔湯、食腦專題、巨龜三味等等,作風大膽。



蔡瀾:好大的損失,好可惜呢!「除了飲食以外,旅行都很厲害,第一個派記者去歐洲、北歐等不同國家,是去到哪裏都會有報道的雜誌,我一見到都說這麼大手筆,可謂不惜工本。」蔡瀾說。《飲食男女》亦是全港第一本旅遊雜誌,在1998年2月6日首次推出旅遊專題「漢城(現稱首爾)」,其後更不停期隨書附送旅遊guide book,創當時先河。蔡瀾同年第一次帶團,便找《飲食男女》合作,首期和江希文一齊浸溫泉做封面,更有誇頁報道,之後不少女星如任葆琳、李珊珊都有跟團去玩,並作當地報道。蔡瀾說:「好大的損失,好可惜呢!飲食旅遊方面好少像它這樣齊全,在香港找不到,甚至在國內都找不到。我覺得它有獨立生存的本事,如果不受政治因素影響,可以有好多廣告。」受到紙媒生存空間影響,印刷版《飲食男女》亦要告別了。



前身是由三位年青男女創辦的免費飲食指南《去邊好》,之後被黎智英收購,並改名為飲食男女。圖為《壹週刊》<壹盤生意>1996年10月25日報道。

《飲食男女》下星期出版最後一期紙本。

記者:何嘉茵攝影:梁志永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28/201038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