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訪張小龍:世人皆寂寞,微信聊於無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3&id=5775

 「移動社交的贏家也難說就是騰訊。產品有自己的群體效應,任何人都難以預測。革命的東西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騰訊做產品還是具體看用戶。」

  文/本刊記者 丁偉

  「說老實話,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只有在偶然的時候,張小龍才會陷入這種技術與人性的哲學迷思,更多時候,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產品經理,忙碌於微信的新版功能,不厭其煩地做客服。

  2011年11月,《創業家》雜誌記者見到了騰訊副總裁、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這位15年前就以Foxmail成名、2011年因微信廣受業界關注的奇人,T恤拖鞋,煙不離手,神情淡泊,不說話的時候像個入定老僧,談及產品充滿工具理性。

   多年來,從Foxmail到騰訊「七星級產品」QQ郵箱,再到騰訊核武器級產品微信,他低調潛行,是馬化騰最倚重的技術大拿。QQ郵箱1億多用戶,微信 5000多萬用戶(2011年12月最新數字),張小龍也許是掌握中國用戶最多秘密的人(他說微信要達到上億用戶「還要很久」)。他掌握著他們的喜怒哀 樂,「滿足他們的貪嗔痴」。

  在問答網站知乎上,「騰訊的張小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50多個答案,同事和菜頭把他寫得像一個夜間出沒的孤獨大俠。在微盤上,馬化騰關於「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其中以QQ郵箱為例)的PPT被下載了3052次。在網絡上,「張小龍的產品心法」也被廣泛流傳。

  Kik模式在國內出現的時候,張小龍給馬化騰寫了一封信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會有一個新東西,不是傳統的IM。

  在Kik出現以前,總部(騰訊深圳)我不知道,我們(騰訊廣州研發部)有考慮,但沒有那麼深入考慮,只是想在手機上做文字交流、圖片處理,最後發現只是把一個東西改造一下是不夠的。當時(2010年底)不知道米聊他們也在做,而且他們都是想比QQ做得更快一些。

  我當時給Pony(馬化騰)寫了個郵件,說我們建議公司一定要做這塊的東西,Pony就覺得這個確實是很重要的,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開始,微信並沒有就確定為戰略級的項目,只不過嘗試,誰也不知道這個東西會怎樣。我們從郵箱部門抽調了幾十個人,分成幾個不同的開發組,分別負責功能、UI、後台等工作。我其實就是扮演產品經理的角色,具體會去想很多細節,這是有樂趣的。

  很多人說微信是QQ在手機上的延伸,或者說穿著馬甲的QQ,如果他們非要這麼認為,無所謂。內部競爭也會有,這也很正常,也都是很良性的。手機QQ也有發語音功能,微信所有能做的QQ能做,怎麼平衡要看用戶選擇。

   微信的研發過程相對來說比較好做,因為你不是一個創業公司,各方面資源都有,新開一個項目是比較簡單的。中間也有過緊張,畢竟這個空間還是挺大的,國內 這樣的產品也非常多,跟QQ都有一點點競爭的感覺,但比創業公司要好多了。另外這個事情做成也是挺難的,未知的東西太多嘛,我們以前完全沒有做過手機上的 東西,都是嘗試。但互聯網模式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好了,想法都要在現實中解決、細化。

  郵箱和IM的後台架構不一樣,但基本原理還是一致 的。即時通訊對服務器有要求,所以要看誰的水準好,在這塊騰訊還是比較有實力的,已經做慣了這種千萬、億級用戶的服務,QQ每天六千萬人登錄,用戶是非常 海量的,這種海量的基礎對創業公司還是有一點點小障礙的。做出來很容易,但真正做到服務質量很好就不太容易。

  這幾年,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產品是Twitter。它符合這種理想主義:一個簡單的規則可以構造一個複雜的世界,由用戶在裡面推動整個產品。

   微信算不上我的一次新創業。在騰訊內部,我是把它當作一個項目來做,只不過這個項目可能更有激情去做而已。Kik之所以讓我有衝動,因為這個東西會讓很 多人都用。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手機上需要有一個新的通訊工具,這是必然的。畢竟QQ在十年以前誕生,我們現在是一種更方便的網絡環境,什麼都不一樣了。

  也可以說,我做郵箱已經意興闌珊、有點半退休的狀態,因為郵箱已經到一個地步了嘛,我們也超過網易郵箱好多。

  假設我離開騰訊,有一個更牛的項目去做,會是微信嗎?也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我又反過來問,假設你做一個公司,真的做成了,並且超越了騰訊,那你也成不了第二個騰訊。你看到一個小公司要做一個東西未來把你給顛覆掉,難道你不去做?等著它把你顛覆掉?

  騰訊的成功可以歸結到一點:騰訊的用戶基數大。勝之不武?這也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吧,但這樣也挺可惜的,很多人由於QQ的光環,不去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但是這也有一個天生的優勢,不能迴避,它確實存在。

   張小龍像一個美國式的極客,在產品裡藏了一些好玩的個人表達。你用QQ郵箱會看到海子的詩,上微信(產品首頁)會相遇邁克爾·傑克遜:「你說我是錯的, 那你最好證明你對的」,他還用鄉間小路的照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向喬布斯致敬(微信3.1版新功能介紹頁)。

  理想化產品和用戶土壤之間的平衡,如同走鋼絲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所有都是一邊倒的批評。直到2011年五六月份用戶量上來的時候,我感到這事能做到了。

  2011年5月19日00:49,張小龍在微博上說:「辛苦了很久,微信的同學們今晚享受到用戶暴漲的喜悅了。mark一下。」

  用戶需求很難瞭解,我們一般還是基於自己的經驗,用戶絕對不會告訴你我們要做個新的東西是什麼,對所有做產品的人來說,比拚的是你怎麼能夠用你自己的特性代表用戶。

  我沒有嚴格去區分微信的用戶是高端還是低端,好多產品應該是通用的。我覺得不會向深度的層面去做,很多人說微信是面向泡妞用戶可用的東西,我們並沒有刻意做這件事情,你產品真正做好了就好,就像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

  微信並不是奔著泡妞來的,但它畢竟也是有副作用的嘛,會引入一些陌生人到你的通訊錄裡面。但是,就像KK寫的《失控》,最終用戶群有群體效應,會產生自己的一種方向。我們有時候做產品也沒有辦法做個預測,把這個東西放在群體裡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

  互聯網先知、《連線》雜誌前主編凱文·凱利寫了《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一書,發現蜂群思維會產生「卡夫卡式噩夢」效應。

   做了這麼多年工作以後,說老實話,我感覺對人性的把握是最重要的,因為資源很豐富的時候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到。但是我現在越來越難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 是壞的。很多人通過微信去找到一夜情,我甚至不能判斷這樣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我沒法把這個放在道德層面上想。這個確實也會跟做這個行業的人觀念有關係, 就像在微博上大家會看日本的AV女星,她也是在解放人的心態,也有積極作用。

  中國人喜歡把道德和行業混合在一起考慮,這個我覺得挺麻煩的。比如罵騰訊的人很多,但你會發現罵的人大部分是從非常原始的道德角度來罵的。就像小孩子看電影,要分出個好人壞人,有一個公式擺在這裡,哪個是好角色、哪個是壞角色,然後我支持誰……

   我在這上面不糾結。看的角度不一樣,你們可能從社會影響層面來看,而我們更多是從需求體系、產品體系的方面來看。從不同側面來看也挺好的,但是就像我們 看喬布斯一樣,大家可能會猜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心態或者想法,我個人感覺他可能沒有那麼複雜,他就是一個商人,他只是在做商人該做的事情。

   小馬哥對郵箱是比較欣賞的,對微信也很看重,會花很多心思在上面,有任何意見都會提出來。他有很多很好的建議。他也會陷在細節裡,他會告訴你這個字體用 什麼字體,這個像素多了一個像素……微信的這個版本比上個版本,我問你有沒有看到什麼區別?很多人說沒看出來,但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具體的變化,對話框每一 行之間的高度減少了一個像素,這實際上是UI上的一個小東西。

  有人說創業公司都活在騰訊的陰影下,這個其實被誇張很多。商業競爭是比較正常的,如果沒有競爭了還玩什麼呢?但移動社交的贏家也難說就是騰訊。產品有自己的群體效應,任何人都難以預測。革命的東西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騰訊做產品還是具體看用戶這邊。

   技術不可能解決人的所有需求,你可以認為是人的貪婪、慾望,使得創業公司做很多工具提供滿足,但這個到底是好還是壞,不知道。互聯網產品最有特性的是, 你往這個群體裡面放入一個輸入,然後輸出你是不知道的。很多人會做很多創新,為什麼大部分創新都沒有什麼效果?有效果的也可以認為他是運氣好,因為有很多 東西是超預期性質的,有些東西真的不知道它的反響會那麼大,但這種超預期是很正常的。

  《黑客帝國》我看了好多遍,我覺得它是挺有意味的。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處在一個真實的世界?確實我們不知道。但微信不是藍色藥丸,畢竟還只是一款簡單的社交工具。

 

 

十問騰訊

  1、SoLoMo為什麼在移動IM上引爆流行?

  這個問題可能應該換個角度看。SoLoMo本身是三種元素的集合,其中社交和本地化是已經非常成熟的形態,而移動化決定了它只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展露頭角。

  移動IM顯然是SoLoMo的應用場景之一,不過微信並不定位於移動IM,它是一個社交關係和移動通信的管理平台。

  2、Kik/Whatsapp模式為什麼在中國變種為微信?

  讓互聯網產品有生命力的方式就是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在中國,用戶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使用習慣,同時也有獨特的市場環境,這些都決定了中國人會選擇不同於Kik或Whatsapp的產品。

  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微信豐富和簡化了手持設備用戶之間的溝通方式,讓人和人之關的關係變得更富有彈性——可以是實時的、也可以是異步的溝通;和熟人保持聯絡,同時也歡迎新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說,微信和短信不具有可比性。

  3、騰訊2011年度最大創新是微信嗎?你又有重新創業的感覺嗎?

  公司內對於年度創新產品會有一個評選,我們當然希望微信能夠獲獎,但暫時還沒有揭曉答案。微信是個激動人心的產品,它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一個重要嘗試,我們認為當前沒必要對它賦予過重的負擔。

  4、泡妞是互聯網的最大動力,「一切不以泡妞為目的的社交網絡都是耍流氓」,騰訊是如何把握並滿足用戶需求的?

  確實有一些互聯網人反覆鼓吹這樣的觀點,但庸俗化的理解方式無助於我們認清行業的未來。

  互聯網用戶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些產品和服務或許會對「泡妞」提供便利,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並非它們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即使在對互聯網信息幾乎不設過濾機制的美國,泡妞或色情沒有也不會成為互聯網的主流。

  5、在騰訊內部,微信與微博、移動QQ是什麼關係?

  簡單地理解,QQ滿足了用戶同步通訊的需求,微博滿足了異步通訊的需求,微信則提供較大的彈性,讓用戶更加從容地按自己的意願管理社交關係和人際溝通。

  6、微信最大風險來自小公司挑戰者還是運營商?有一天能革傳統通訊的命嗎?

   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其挑戰首先都是來自於自身。進入3G時代以來,大家對移動互聯網的認知都在不斷更新。運營商已經意識到數據業務的巨大前景,聯通 廣東分公司的數據就表明它們來自數據業務的收入已經超過傳統的短信,同時我們也看到,聯通、電信、移動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動IM」產品。這些應用的發 展,必然也同時帶動網絡流量的消費,「革命」言過其實,但我們相信運營商不會放棄數據業務的巨大增長機會。

  7、人性很複雜,技術並不能解決人的孤獨,怎麼理解「沒有陌生人的世界」?

  「沒有陌生人的世界」描繪的是這樣一種場景:當你需要結交遠在天涯的新朋友,或者認識近在咫尺的陌生人;希望更方便地幫助他人,或者需要來自他人的幫助,手中都有現成的網絡工具。然而,技術只能提供人與人溝通的管道,並不能治療孤獨本身。

  8、能想像「永遠在線」的未來世界嗎?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永遠在線」似乎並不遙遠。所謂的未來世界,應當是網絡基礎設施和相關技術更加完備,而且我們也不再依賴特定設備。因為以屏幕為 主體的網絡設備變成公共設施,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可以對身邊的屏幕(而不是隨身攜帶的某個設備)進行操作。到那時候,我們會忘記「在線」這回事。

  9、如果有一天網絡斷了,手機都消失了,你怎麼辦?

  大家對更糟糕的情況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那就是2012。當然,我們希望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10、如果去孤島,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你會帶什麼?

  《野外生存指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