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相互保險中國破冰:首家互保社開業 鎖定小微企業信用險

2月15日,眾惠相互保險社(下稱“眾惠相互”)宣布,已於2月10日獲得保監會開業批複,並於2月14日獲得營業執照,成為中國首家開業的相互保險社。相互保險這一有數百年歷史的保險組織形式,有望借助新科技探索出中國式發展模式。

眾惠相互表示,將以信用保險為產品特色,定位服務於小微企業,利用既有征信、大數據信息進行數據分析,前期主要布局物流、快消品等特定行業。

中國式路徑:尋求差異化、特色化定位

相互保險這一國際成熟的保險業態,在中國還屬於新生事物。所謂相互保險,就是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以互助共濟、共攤風險、共享收益為目的,會員繳納的保費匯聚成風險保障資金池,當災害損失發生時,則用這筆資金對會員進行彌補的互保行為。

根據保監會2015年1月發布的《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相互保險是指具有同質風險保障需求的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並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由該基金對合同約定的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2016年6月22日,中國保監會正式批準眾惠相互、匯友建工財產相互保險社(下稱“匯友建共”)和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下稱“信美人壽”)籌建,標誌著相互保險即將在我國開啟新一輪實踐探索,我國多層次保險市場體系建設邁出了全新步伐。

“相互保險作為新興業態,有望成為保險業增長的新引擎。”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我國開展相互保險試點,定位為現有市場主體的合理和必要補充,側重於“補短板、填空白”,與現有股份制主體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如何讓相互保險在中國走出一條可持續、有特色的發展道路,需要監管的有序引導,也需要參與者另辟蹊徑,差異化定位。

從目前獲批籌建的三家相互保險社來看,在業務方面已經有了明晰的定位,各具特色。眾惠相互由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及自然人提供初始運營資金10億元,主要針對特定產業鏈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開展信用保證保險等特定業務。

匯友建工由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初始運營資金1億元,主要針對建築領域的特定風險保障需求,開展工程履約保證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等新型業務。

信美人壽由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發起設立,初始運營資金10億元,主要針對發起會員等特定群體的保障需求,發展長期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業務。

對於相互保險與股份制公司的差異,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互制的組織形態帶來價值關系的改變,不以追求贏利和資本運用為導向,而是盡可能減少成本,為會員提供長久服務。兩者最重要的區別在價值觀。”劉燕稱,相互保險不僅是一種業態,也是一種組織形態,其由投保人作為所有者進行治理,同時所有收益用於投保人。

利用大數據、征信開展業務

眾惠相互獲得國內首張相互保險營業執照,並非偶然。事實上,自保監會2014年5月13日發布《相互保險組織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後,眾惠相互即成立籌備組,投入基礎研究及調研工作中。

眾惠相互創始人、董事長李靜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獲得保監會籌建許可後,眾惠相互比較順利地完成了各項籌建工作,包括落實10億元初始運營資金、制定發展戰略及業務規劃、信息系統建設、會員募集及召開會員大會等。從獲批籌建到保監會批複開業以及辦理完營業執照,整個過程僅僅用了240天。

“相互保險一定要與互聯網、金融科技相結合才能取得成功。”李靜表示,除了新技術的應用,相互保險還需要找到最合適的產業場景,以中小微企業組成的封閉性上下遊產業鏈客戶是典型的相互保險應用場景,眾惠相互希望能在其間探索出一條新路。

在獲批的三家相互保險中,眾惠相互在業務特色上以信用保險為重點,而信用對於信用保證險十分重要。李靜表示,信用保證險的核心是征信,將利用大數據,通過數據積累、數據分析和風險定價,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通過相互保險的手段服務小微企業。

對於業務重心,李靜透露,前期將主要針對有數據積累的物流、快速消費品等特定行業,以審慎經營的原則推動業務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