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俄羅斯不配合調查,憤怒的荷蘭人要求歐盟重新審視對俄關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297

(蘭首相馬克·呂特接受記者提問)面對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親俄武裝擊落馬航MH17航班,同時正阻撓調查人員進入現場,荷蘭和英國呼籲歐盟重新審視與俄羅斯的關系。周六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和英國首相卡梅倫發布聲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需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行動,並對分裂分子施加影響保證調查人員能夠進入墜機現場。”荷蘭和英國還籲歐盟應該考慮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兩國首相稱歐盟需要“在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親俄分子擊落馬航航班後,重新考慮與歐盟的關系。”周五奧巴馬發表講話,稱有證據顯示親俄分子控制區域發射的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馬航飛機。烏克蘭方面稱,墜機事故現場親俄武裝阻撓烏克蘭政府專家收集墜機證據,並威脅扣押調查專家。烏克蘭政府稱:“這些恐怖分子在俄羅斯的幫助下,試圖毀滅事故現場的證據。”有十數名歐安組織調查人員稱,他們發現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道路被一輛分裂分子放置的大巴截斷。荷蘭外長Frans Timmermans說,當聽聞298名墜機現場遺體沒有得到“恰當處置後”,他的反應是“暴怒”。Frans Timmermans說,除非那些為災難元兇,那些元兇幕後支持者被繩之以法,荷蘭政府永遠不會罷休。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周六俄羅斯罕見的承諾將對烏克蘭東部分子施加影響,要求叛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分歧。觀察家認為這意味普京朝與國際社會和解前進了一小步。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五稱,擊落馬航飛機的導彈來自親俄分裂分子控制地區,俄羅斯訓練這些武裝人員如何使用地對空導彈。烏克蘭政府出示照片顯示親俄武裝使用了山毛櫸(bulk)地對空導彈。照片顯示一枚尾部帶有黑煙的導彈射向天空。烏克蘭情報部門稱這就是擊落馬航航班的導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97

德俄關系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423

(原文載於華爾街日報,作者為資深德國政治記者Anton Troianovski,華爾街見聞整理)馬航MH17航班墜毀後的第三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通話,這是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兩人的至少第30次通話。據知情人士透露,默克爾生硬地甩下一句話:等你在緩和烏克蘭沖突上有了進展,再給我打電話。那天是7月20日,此後兩人再也沒有講過話。這種緘默可能意味著,歐洲最重要的兩個大國的政治關系發生了重大轉折。西方在平息烏克蘭危機上遭遇了重大挑戰。更廣泛地來看,默克爾和普京之間關系的惡化,說明德、俄兩國二戰以來長達幾十年里企圖修複彼此關系的努力將化為泡影。尤其是普京,過去幾年來他一直希望將德國培養成俄羅斯在歐洲最親密的夥伴,但現在他看起來已經放棄了,而且似乎也準備好接受西方對俄羅斯的孤立。德國官員表示,在馬航墜機事件後,默克爾耗盡了對普京最後的耐心。普京對於向叛軍施壓確保調查順利進行的承諾並沒能讓局勢有所改善。和上一次盡量避免對俄強硬制裁的態度相反,默克爾如今力主對俄羅斯進行強有力的制裁。過去幾年來,默克爾和普京都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的關系。默克爾是一個務實的總理,她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對普京冷眼相待,這是人們對她的誤解。默克爾新政府去年底的通過的一項合作協議呼籲“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和廣泛合作”,並強調“歐洲的安全是與俄羅斯一起,而不是與之對抗”。普京的魅力攻勢始於2001年,他上臺後的第二年就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講。他操著在克格勃時期學到的流利德語,贏得了一陣陣掌聲和歡呼。莫斯科親克里姆林宮電臺評論員Sergei Dorenko表示,普京對德國的態度在很多方面都和俄國沙皇很像:向德國學習現代化經濟、管理和技術。相比之下,和美國的關系就無關緊要了。他說:“俄羅斯與德國有各種各樣的合作。”普京和德國前總理施羅德也私交甚篤,後者同樣是一個驕傲而自信的領導人。一名前德國駐莫斯科外交官回憶稱,兩人曾在房間里秉燭夜談。莫斯科伸出的友誼之手受到了德國的積極回應。與俄羅斯建立良好的關系符合大多數德國民眾的訴求,人們被俄羅斯文化所吸引,並期望二戰和冷戰這樣的沖突不再發生;德國商界巨頭從俄羅斯身上看到了尚未開發的廣闊汽車和機器市場;德國政治家們依稀想起了前西德對東歐采取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如今這被許多德國人視為一項成功的策略。自從去年末烏克蘭危機加劇以來,默克爾一直對克里姆林宮采取中間立場,她總是努力尋求雙方的共同利益。這點和美國有很大不同。在德國的主導下,歐盟並沒有按照美國的意誌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對俄羅斯采取嚴厲制裁。不僅如此,她還試圖軟化西方對俄羅斯的對抗立場。默克爾在細節上也絲毫不放松。在3月24日“G7”國家在荷蘭海牙的特別會議上,各國領導人聚在一起討論抵制6月在俄羅斯的“G8”峰會。據知情人士稱,法國總統奧朗德提出峰會移至法國舉辦,以紀念諾曼底登陸70周年。但默克爾表示,在俄羅斯開會對於這個特別的紀念並沒有什麽不妥,蘇聯在二戰中犧牲了2000萬生命。最終,各國決定會議改在布魯塞爾召開。默克爾頻繁地為普京說話讓一些美國官員很不高興,後者很懷疑普京是否真的有意願做出讓步。但隨著危機的不斷進展,德國官員也表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趨向強硬。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身。此前歷任德國總理都一直努力增強與俄羅斯的紐帶。對於默克爾來說,此次烏克蘭危機意味著德、俄兩國關系經歷了重大轉折。在前不久柏林的60歲生日宴會上,默克爾曾被問到,如果回到1989或1990年,她是否會想到,未來的歐洲出現類似烏克蘭危機這樣的事件。她說:“我想答案可能是‘n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30

德俄關系到了最危險關頭:普京和默克爾的愛恨情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770

在共產主義東德長大的默克爾對普京的蘇維埃歷史知之甚深,而克格勃出身,曾在德工作多年的普京對默克爾的民主德國同樣了解。

但這種個人層面的熟悉並無法阻止德俄兩國的關系降至冷戰後的冰點。上個月,默克爾在馬航MH17墜機後轉而支持歐盟對俄羅斯進行強硬制裁,意味著柏林和莫斯科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系從此終結。正如德國雜誌《明鏡》所說:“MH17的墜毀同時也是德俄關系的墜毀。”

歐盟委員會外事關系的資深成員Jesef Janning評論說:“這對柏林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兩國關系將開啟一段新的時代。”

在此次危機中,德國史無前例地扮演者領軍的角色。在過去六個月中,默克爾與普京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電話聯系,兩人至少通了30次電話。

二戰後,德國一直在國際政治事務中保持低調。但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長,德國在過去25年的政治地位也在不斷上升。在此前的南斯拉夫和阿富汗戰爭中,主導權一直掌握在美國、英國和法國等西方盟友手中。

但這一次,鑒於其與俄羅斯長期以來的政治紐帶和廣泛的經濟關系,柏林成為西方處理烏克蘭事件的主導者。

在此次烏克蘭事件中,默克爾喜歡采用歐元區內部慣用的協商方式。盡管她私下里向奧巴馬抱怨普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在公開場合,她還是盡可能地維護德國的利益,確保西方的回應不被美國所主宰,因為她害怕那樣會加劇沖突。

在過去的幾次制裁中,默克爾不斷地表示協商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即便在MH17墜毀之後,她仍然表示:“這些時間再次向我們表明,我們需要通過政治的解決問題。”

默克爾本可以一直走中間路線,盡力利用德國的影響力,在美國、波蘭和英國等鷹派和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鴿派之間尋求平衡。

但MH17的墜機事件讓她陷入了困境。該事件不僅震驚了世界,也震驚了德國。親俄武裝事故現場抽煙、甚至搶劫屍體的行為讓公眾的輿論非常憤怒。於是,德國和歐盟在對俄羅斯實施強硬制裁上達成了共識。

不過,這種共識可能不會維持太久。歐盟內部對具體的執行上存在分歧,比如許多德國人就抱怨說,法國與俄羅斯的12億歐元的軍艦合同依然有效。

自冷戰期間推出“東方政策”以來,德國就一直是俄羅斯在西方國家中最親密的朋友。德國領導人始終和克里姆林宮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並修建了大量的天然氣管線。德國的外交官們總是對這一政策津津樂道,尤其是該政策促成了最後兩德的輕松統一。

與俄羅斯的緊密關系為德國帶來了商業利益。德國成了西方國家中對俄羅斯最大的出口國,該國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以來俄羅斯供應。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就曾力挺Nordstream管道建設,該管道是俄羅斯Gazprom天然氣公司穿越波羅的海的一條頗具爭議的管道。2005年卸任之後,施羅德成了Nordstream管道的總裁。今年他在聖彼得堡舉辦了奢華的70歲宴會,主辦方就是Gazprom,普京也親自出席。

華爾街見聞曾在《德俄關系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一文中提到,過去幾年來,默克爾和普京都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的關系。默克爾是一個務實的總理,她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對普京冷眼相待,這是人們對她的誤解。默克爾新政府去年底的通過的一項合作協議呼籲“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和廣泛合作”, 並強調“歐洲的安全是與俄羅斯一起,而不是與之對抗”。

普京的魅力攻勢始於2001年,他上臺後的第二年就在德國議會發表演講。他操著在克格勃時期學到的流利德語,贏得了一陣陣掌聲和歡呼。

莫斯科親克里姆林宮電臺評論員Sergei Dorenko表示,普京對德國的態度在很多方面都和俄國沙皇很像:向德國學習現代化經濟、管理和技術。相比之下,和美國的關系就無關緊要了。

但自2012年再次當選以來,普京此前與西方合作的意願被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所取代。普京如今的首要任務,是重振莫斯科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前蘇聯國家的影響力。

隨著此次危機的不斷加重,德國的合作意願也逐漸消退,對俄羅斯的不信任也在加深。歐盟智囊機構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ECFR)的Janning表示:“支持俄羅斯的人幾乎已經無話可說了。”

在被問及柏林是否有可能修複與俄羅斯的關系式,默克爾基民盟的外交政策發言人Philipp Missfelder表示:“是的,但前提是莫斯科要先改變其政策。”

德國企業的處境也很為難。最開始,各大公司領導人都遊說政府不要進行嚴厲制裁。為德國公司代言東歐利益的遊說組織東部委員會表示,制裁俄羅斯將導致德國損失2.5萬個就業崗位。但在MH17事件之後,該委員會的反對立場開始有所軟化。

當然,從歐洲內部而言,這一次的沖突加強了德國的領導地位。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主任Charles Grant表示,歐債危機期間,德國是歐盟經濟政策上毋庸置疑的領袖,但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英、法依然能與其平起平坐。但在烏克蘭危機中,德國已經坐穩了頭把交椅。

對於美國來說,烏克蘭危機爆發正值斯諾登曝光美國“竊聽門”,德國人對於美國竊聽默克爾電話而憤怒不已。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微機上采取聯合一致的立場。在德國人看來,這是加強與美國聯盟的一個機會,默克爾上個月表示,與美國“保持緊密合作非常重要”,比如在伊朗等國際問題上。

不過,如今的西方聯盟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動輒訴諸武力。此次烏克蘭危機中,經濟制裁成了西方的主要手段。而且與美國一貫的強硬態度不同,德國一直采取“小心翼翼的”外交政策。

盡管普京在墜機事件中的表現讓默克爾很失望,但默克爾依然沒有放棄。兩天前,就在俄羅斯陳兵邊境,北約擔心烏克蘭可能遭到入侵的時候,默克爾與普京再度通了電話,就烏克蘭局勢做了溝通。這次對話後,俄羅斯昨天宣布軍事演習結束,主動緩解緊張局面,不能不說默克爾的策略起到了一定效果。

此次烏克蘭事件或許是個試金石,默克爾這種小心翼翼,穿梭於各方之間尋求平衡的外交策略對於普京是否能成功,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內容整理自英國《金融時報》文章《German diplomacy: Dominant by default》及華爾街見聞文章《德俄關系的縮影:默克爾已經11天不理普京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11

中俄關系再升溫 神華進軍俄羅斯煤礦電力開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87

159369993

9月4日,俄羅斯最大工業集團之一俄羅斯國有工業集團Rostec稱,將與中國神華集團共同開發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煤礦,發展工業與基礎設施,建設發電設備以及可向中國出口電力的高壓輸電線路。

《中國日報》報道稱,根據雙方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於2016年聯手開發位於俄羅斯阿穆爾地區的Ogodzhinsky煤礦區,並建設濱海邊疆區的“希望港口”煤炭港口。預計項目總投資額將高達100億美元。

該項目將有助於解決俄羅斯阿穆爾州與中國北方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同時滿足當地電力需求。

Rostec首席執行官Sergey Chemezov對《中國日報》表示,投產以後,該項目利潤率可能為20%左右。

俄技集團與眾多中國合作夥伴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合作,加強與神華的合作對雙方都有益處。與神華的合作是我們在亞太地區開拓俄羅斯能源業務的全面舉措。

這表明,圍繞烏克蘭危機,在歐美與俄羅斯關系逐步惡化之際,中俄兩國之間能源合作在進一步深化。目前,歐盟正討論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措施,預計結果將於本周末之前公布。

實際上,自從包括能源、食品等行業遭受歐美三輪層層升級的制裁之後,俄羅斯與中國的能源業聯系就愈加緊密。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及,今年5月,俄羅斯與中國簽訂了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除了油氣產業,中俄其他方面的合作關系也在增加。俄羅斯央行上個月還表示,已和中國人民銀行就本幣互換協議達成一致。

上周末,中俄能源合作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稱,俄方致力於進一步深化同中方的能源合作,將與中方密切協作,持續推進天然氣管道建設等能源領域大項目合作。

Ogodzhinsky礦床位於Gerbikan-Ogodzhin煤炭盆地,預測煤炭總儲量16億噸。該礦床開發預計需要投資50億美元,預計將在2019年投入運營,年產煤將達3000萬噸。阿穆爾州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經濟潛能預計可達4000億美元。

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創立於2007年,有663家下屬企業,合共組成14家控股公司,其中9個在軍工產業,5個在民用工業。集團下屬企業遍布俄羅斯60個地區,其產品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2013年俄技集團的營業收入達為325.9億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神華是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經銷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24

普京:特朗普確認願修複美俄關系 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

11月21日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20日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向其確認,願意修複美俄關系,普京對此表示認同。

據報道,普京20日在利馬APEC峰會結束後的一個新聞會上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願意實現美俄關系正常化,我也這麽告訴他。我們尚未商定見面的時間和地點。”

此外,普京當天也向奧巴馬致謝,並稱隨時歡迎其再訪俄羅斯。“我告訴他,我們很高興在俄羅斯與他見面,只要他願意、能夠或者想要去俄羅斯”,普京說。

另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消息,普京在談及特朗普時還表示,特朗普選前言論與現實政治有很大的區別。

在回答他是否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會阻礙亞太經合組織貿易發展的問題時,普京稱:“不會。”他表示:“我們都非常了解,幾乎在所有國家,選前言論與現實政治都有很大的區別。至於特朗普先生有關讓企業返回美國並在自己的國家保障工作崗位的言論,有什麽不好?”

特朗普先前多次對普京表示贊賞

此前,特朗普宣布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後,就收到了普京的祝賀:“我想祝賀美國人民完成了選舉周期……我們聽到美國總統候選人選前發表希望恢複俄美關系的聲明……俄羅斯準備盡全力,將俄美關系恢複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在美國大選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表達對普京的贊賞。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普京比奧巴馬強太多了”、“他(普京)對自己的國家有巨大的掌控力”。特朗普甚至展望當選後,“會與普京相處很好”。

特朗普的熱情也得到了普京的回應,普京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美國總統競選發表看法,稱特朗普“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耀眼、非常有才華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38

普京大贊中俄關系 中方回應:處於歷史最好水平

12月2日從外交部網站獲悉,圍繞俄羅斯總統普京1日發表的年度國情咨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今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贊賞俄方對發展中俄關系的積極態度。

耿爽表示,中方註意到普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對中俄關系的高度評價,贊賞俄方對發展中俄關系的積極態度。當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處於歷史最好水平。雙方遵循《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所確立的世代友好宗旨和原則,相互把對方作為外交優先方向和重要發展機遇,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樹立了平等信任、互利合作的新型國家關系典範,為促進國際地區和平、安全與發展發揮著建設性作用。

耿爽還稱,中方願與俄方朋友一道,繼續鞏固和發展好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合作,為促進兩國共同發展繁榮,為維護地區及世界的和平安全與穩定貢獻正能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78

親俄石油大亨將任美國務卿,美俄關系有何變化?

特朗普過渡團隊周一晚間公布消息說,特朗普決定提名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首席執行官蒂勒森(Rex Tillerson)擔任美國下一任國務卿。另外,有媒體報道,此前國務卿的另外一名熱門人選、前小布什政府的著名鷹派代表伯頓(John Bolton)將擔任副國務卿。

64歲的蒂勒森來自得克薩斯州,所有職業生涯都在埃克森美孚公司度過的蒂勒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石油大亨”,上周末,蒂勒森稱贊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多家美國媒體指出,蒂勒森的提名將在美國國會內部遭到大量反對。已經有多位重量級議員,包括來自共和黨的議員都表示,因為蒂勒森和俄羅斯的關系,他們很有可能不會讓蒂勒森的提名得以通過。

此外,蒂勒森手中持有的2.038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股票,也被認為是其提名的另外一大障礙。

《華盛頓郵報》指出,在此前一直被看好的多位國務卿人選中,特朗普或許確實“真誠”地考慮過羅姆尼,也或許其實是他“玩弄”了羅姆尼,因為後者曾是自己的批評者。

有美國媒體稱,“政治圈外人”蒂勒森是在得到前國務卿賴斯和前國防部長蓋茨的推薦後,於上周私下同特朗普舉行會面,而特朗普過渡團隊的一位成員說,特朗普在談話中對蒂勒森的個人風格和職業經歷印象非常深刻。

蒂勒森的提名之所以引起極大關註,是因為他與俄羅斯的關系以及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同尋常”的私人友誼。由於當前美國國會和情報機構都指責俄羅斯影響了美國11月份大選的結果,蒂勒森的名字剛一披露,就引發美國各界的密切關註。

“最親俄”國務卿?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系教授沙德斯(Elizabeth Saunders)表示,對一位沒有公共政府經驗的總統來說,他的周圍圍繞著一群什麽樣的顧問就非常重要。因為,一旦有一件重要的國際危機發生時,美國總統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那些和他一起在情報室聽取簡報的人,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國防部長和國務卿等。

因此,盡管蒂勒森本人以敏銳、勤奮肯幹以及在美孚公司的海外運作中的出色表現而被外界認可,但也同時因為他參與美孚公司在俄羅斯的多年運作飽受爭議。

多家美國媒體詳細梳理了蒂勒森同俄羅斯的歷史和關系。這包括在蒂勒森主導下,埃克森美孚曾在2011年與俄羅斯最大的國營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石油開采和生產協議,隨後的多年里,兩家公司已在俄羅斯成立了10個聯合運營公司。

2014年,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制裁。但在當年的夏天,雖然為了“避嫌”沒有前往俄羅斯參加聖彼德堡經濟論壇,蒂勒森卻公開表示自己反對美國和歐盟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並仍然派出自己的副手參加了論壇。在論壇期間,頂著多方壓力的埃克森美孚公司還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另外一項能源協議,雖然之後這項協議因遭到美國政府的制裁而被擱置。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到2016年10月為止,埃克森美孚公司因為白宮對俄羅斯的制裁而損失了至少10億美元。

俄羅斯媒體報道說,俄羅斯國家杜馬“熱烈歡迎”對蒂勒森的國務卿提名。雖然這並不讓美國各界感到意外,但是,有關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以及蒂勒森同俄羅斯多名政界和能源領域重要人物的密切關系卻引發了美國多方的擔憂。

向俄羅斯釋放了什麽信號?

多名美國政治學專家認為,特朗普對蒂勒森的提名以及多次對俄羅斯的“示好”,很有可能會被俄羅斯解讀為美俄關系積極轉變的信號,並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政治系教授阿里納(Phil Arena)稱,因為俄羅斯經濟的不穩定性,俄羅斯很有可能考慮在周邊區域推行擴張主義,而這個時候特朗普提名知名親俄派人士擔任美國國務卿,很有可能會被普京政府解讀為某種對東歐局勢的“放任”。阿里納表示,普京的賭酬砝碼將是,“美國和北約部隊不會做出軍事上的反應”。而到那個時候,特朗普就會面臨兩難的選擇。

一些美國媒體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許美國需要的是一位有著豐富和整體的公共政策和外交經驗的人,而不僅僅是只有43年美孚石油公司主管工作經驗的人。

多名共和黨議員反對

上周末接受福克斯新聞網采訪時,特朗普在被問到有關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的問題時,立即替俄羅斯“打抱不平”,稱相關指責“愚蠢可笑”。然而,多名美國國會共和黨大佬卻在周一紛紛表態,表示支持美國情報機構對相關情況立即展開詳細調查。

“俄羅斯不是我們的朋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參議員麥康奈爾在周一告訴媒體說,他支持對有關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進行調查。

同之前特朗普批評中央情報局(CIA)“情報工作不力”不同,麥康奈爾表示,美國情報機構由大批“無私的愛國人士組成,許多人都匿名為了美國人民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對於特朗普有意提名親俄派石油大亨蒂勒森為國務卿的決定,多位共和黨重要議員都表示“值得引起警覺”。

“當他(蒂勒森)和普京發生友誼的話,我認為這需要進行調查。”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周一表示。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上周日也在推特中表示:“和普京成為了朋友不是我們所期望的下一任國務卿應該具有的品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69

繼續調查特朗普與俄關系,FBI拒絕站在總統一邊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又一次拒絕了白宮的要求。近日,白宮要求FBI公開打破媒體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關系的報道,遭到後者拒絕。

本月14日,美國《紐約時報》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率先報道了大選期間特朗普團隊和俄羅斯方面存在聯系。之後引發美國其他媒體大量跟風報道。CNN報道稱,美國情報機構知道在2016年夏天,當時特朗普競選團隊的高級顧問和俄羅斯官員及其他俄羅斯人之間聯系不斷。

一名白宮官員當地時間23日稱,FBI先向白宮提到了不相信這些報道的準確性,白宮才向其提出的要求。

不過,另有熟悉內情的官員稱,是白宮官員率先找到了FBI和其他調查該事件的相關機構,稱這些報道是錯誤的。

有美國媒體評論稱,白宮和FBI直接聯系是違規的。按照慣例,FBI在進行調查時,外界不可同該部門進行溝通。

對此,白宮發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回應稱:“我們並沒有試圖澄清這些報道,我們要求他們報道真相。”

根據一名美國執法官員的消息,白宮和FBI關於該事件的討論是在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Priebus)和FBI副局長麥凱布(Andrew McCabe)之間進行的。在報道發出的第二天,二人就在一次白宮會議的間隙討論了該事件。

白宮在這件事情上反複的態度也令人生疑。白宮最初說,麥凱布在第二天早上打電話給普利巴斯,稱《紐約時報》的報道極大地誇張了FBI所知道的事實。不過,隨後一位白宮官員修正了他們的版本,確認了上述執法官員的說法。該官員稱,後來普利巴斯再次聯系了麥凱布和FBI局長科米,要求FBI至少約談相關報道的記者。

據知情人士稱,科米拒絕了白宮希望FBI對這些報道發表評論的要求,因為美國情報部門仍正在調查相關情況。

科米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一舉成名。他在距離大選日不到兩星期之際拋出震撼消息,稱在希拉里首席顧問阿伯丁(Huma Abedin)分居的丈夫韋納(Anthony D. Weiner)的電腦上發現了“電郵門”的相關信件,並將繼續進行調查,導致希拉里支持率大跌。雖然在審查過電子郵件後,他宣布維持此前希拉里不被起訴的宣判,但該過程產生的政治殺傷力被視為希拉里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沒有直接來源的文章,稱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間諜不斷接觸,基本上,你知道,都是些不忠的指控。我們知道所有人都在調查這個。我能保證且被授權這麽說,即情報機構最高官員已向我確保,這些報道不僅失實,且誇大其詞,是錯誤的。”普利巴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紐約時報》的報道“完全是垃圾”。

國會參眾兩院的一些議員最新表示,盡管普利巴斯否認了這些報道,但國會對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聯系的調查還將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830

尷尬白宮 FBI確認正調查特朗普團隊與俄關系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情報界的“不和”徹底公開化了。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B. Comey)於當地時間20日承認,該局正在就克里姆林宮和特朗普競選團隊間可能存在的協調關系進行反間諜活動調查。調查可能涉及白宮的方方面面,並持續數月。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左)和國土安全局(NSA)局長羅傑斯(右)

就在該消息發布5個半小時後,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相關聽證會,會上科米同樣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前總統奧巴馬在大選期間下令對特朗普大廈進行竊聽,但目前“沒有信息”支持特朗普的觀點。

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回應稱,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特朗普競選團隊和俄羅斯有關。

反間諜調查

在聽證會上,就總統周圍是否有人被列為犯罪嫌疑人的問題,科米一再拒絕回答。他說,不會給那些可能不會被控犯罪的人抹上汙點。

然而,根據FBI傳統,通常不會公開表示進行某項調查。“但在不尋常的情況下,為了公眾的利益。”科米說,“這麽做可能是合適的。”

科米還稱,他得到司法部授權對俄羅斯幹涉美國大選進行廣泛調查。去年11月,在距離大選日僅11天之際,科米拋出震撼消息,稱在希拉里首席顧問阿伯丁(Huma Abedin)分居的丈夫韋納(Anthony D. Weiner)的電腦上發現了“電郵門”的相關信件,並將繼續進行調查,導致希拉里支持率大跌。雖然在審查過電子郵件後,他宣布維持此前希拉里不被起訴的宣判,但該過程產生的政治殺傷力被視為希拉里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努尼斯(Devin Nunes)敦促科米在FBI有任何明確目標信息的時候盡快公布。

科米稱,調查從去年7月下旬就開始了,是一項反間諜活動調查,“這是很短的一段時間”。

而觸發20日聽證會的導火索是2個多星期前,特朗普發布了一條“推特”,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稱奧巴馬下令對特朗普大廈進行電話竊聽。

“沒有信息支持這些推特。”科米說,“我們在FBI內部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但聯邦探員們沒有發現任何支持這些言論的證據。他還補充稱,美國司法部也已經讓他告訴情報委員會,FBI沒有發現任何這種信息。科米對在聽證會上提問的議員稱,沒有一個總統可以下達這樣的監視命令。

值得註意的是,在聽證會期間,特朗普的“推特”賬戶仍在繼續“開火”。

是巧合嗎?

科米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羅傑斯(Michael S. Rogers)都預測俄羅斯情報機構將繼續尋求幹預美國政治運動,因為他們自認為在2016年大選中的表現是成功的。

今年1月,美國情報界稱俄羅斯黑客得到俄總統普京的指示,為俄情報機構工作,在2015年和2016年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電腦以及民主黨官員的電子郵箱賬號。美情報界稱,這些材料被轉發到“維基解密”,於是該機構先後在大選關鍵的幾個時間節點披露了一系列具有破壞性的郵件。美國情報界總結認為,俄羅斯的目的不僅僅是破壞選舉過程的合法性,還在於傷害希拉里競選陣營,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

“他們會在2020年大選的時候故技重施。或許在2018年中期選舉時。”科米說,他們從中得到的是他們在選舉過程中制造混亂和雜音上很成功。

羅傑斯對此表示同意:“我充分預計他們將保持這種水平的活動。”同時,他說,莫斯科正在歐洲的競選中進行類似的“積極措施”活動,今年法國和德國都將舉行大選。

民主黨人的另一個關註點則在於特朗普助手和俄羅斯官員間可能存在的聯系。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高層希夫(Adam B. Schiff)概述了去年7月和8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這些事件包括特朗普競選團隊顧問佩吉(Carter Page)到訪莫斯科,並被指和普京的密友、俄羅斯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謝欽(Igor Sechin)會面;特朗普的政治顧問斯通(Roger Stone)自誇和“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有聯系,且他還曾預言希拉里競選團隊顧問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的郵件將會被公開等。

“有可能所有這些事件和報告都是完全毫無關聯,只不過是令人不快的巧合而已?是的,有可能。”希夫說,“但也有可能,或者更甚於可能,他們不是巧合,不是無關系和無關聯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欠整個國家一個真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202

國務卿訪俄前繼續“不和諧”,美俄關系降至冰點

按照此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透露的消息,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計劃跳過4月的北約(NATO)外長會議,在本周一參加完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後直接奔赴俄羅斯訪問。俄羅斯外交部最近的聲明也稱,蒂勒森將在4月11日~12日訪問俄羅斯,並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晤。

然而,因為最近的敘利亞問題和此前的“通俄門”事件,美俄兩國的關系持續惡化。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俄羅斯期待兩國關系“重啟”的熱情已經冷卻成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的“零點”。甚至有俄羅斯官員稱,此時兩國的關系比冷戰時期還要糟糕。

頗具象征意味的是,作為普京的“重要朋友”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前老板,蒂勒森卻在訪俄前夕挺身而出,大聲譴責俄羅斯在敘利亞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中的“失敗”。而在即將出發的訪俄之行中,蒂勒森也將就諸多相當棘手的問題與俄羅斯直面溝通,其中包括質疑俄羅斯幹預美國大選的“通俄門”等。

蒂勒森訪俄前夕仍在譴責

根據外媒報道,蒂勒森在訪問莫斯科前表示,雖然美國並沒有證據證明俄羅斯參與了上周導致逾100人死亡的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但是因為俄羅斯的“失敗”而令如此多無辜的人喪命。據公開報道,這場襲擊事件所導致的死亡人數中包括30多名孩子。

目前,美國正在調查該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與俄羅斯的聯系。在剛過去的周日,蒂勒森在接受美國主流媒體采訪時表示:“就目前所了解的情況,並沒有任何信息證明俄羅斯是(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的參與者,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沒有責任。”他表示,早在2013年,俄羅斯就在與美國以及聯合國安理會達成的協議中做出了“一定的保證”,承諾成為“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儲備的保證者”。但顯然,俄羅斯並沒有成功實現這種“保證”。

蒂勒森還針對俄羅斯做出了更多批評,他甚至嚴厲地提出,俄羅斯“有時扮演了替巴沙爾·阿薩德掩蓋罪行的角色”。

此前一直奉行“美國優先”、在一周前還承認“敘利亞的政治現實”、不再認為推翻巴沙爾是美國外交政策目標之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被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事件激怒,於4月5日公開表態稱,敘利亞可怕的襲擊事件改變了他對敘利亞當局的態度以及對戰爭的看法,並表示敘利亞沖突“現在成了我的責任”。

在這樣的公開表態後,美國迅速發動了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防部6日發表聲明稱,美軍當晚向敘利亞一軍用機場發射數十枚導彈,以回應此前發生的化武襲擊事件。但俄羅斯媒體7日援引克里姆林宮方面的表態稱,普京總統認為,美國用巡航導彈打擊敘利亞空軍基地的做法違反了國際法,並嚴重損害了美俄關系。

美國海軍7日還發射巡航導彈攻擊敘利亞政府軍空軍基地。隨後,俄羅斯外交部、俄外長拉夫羅夫立即進行了譴責,稱美方有意忽視事發地的“實際情況”,此舉只會縱容恐怖分子,損害俄美關系。

俄外交部聲明說,在不了解敘利亞伊德利蔔省“化武事件”真相的情況下,美國就以此為借口對正在打擊恐怖主義的敘利亞采取軍事打擊,這是對主權國家的“侵略”,只會讓問題更加複雜,破壞俄美關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俄羅斯黑海艦隊一艘護衛艦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號,正在駛向美國軍艦發射導彈攻擊敘利亞的區域。兩國在敘利亞的沖突迅速升級。

然而,即將踏上俄羅斯領土訪問的蒂勒森卻似乎並不擔心俄羅斯在美國打擊敘利亞後做出反擊報複。“我看不到任何理由俄羅斯會報複,畢竟俄羅斯人並不是美國打擊的目標。”蒂勒森表示,“這是一次針對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的非常蓄意、非常均衡也非常有針對性的打擊,而俄羅斯從來不是目標的一部分。”

“通俄門”陰影難消

2016年12月29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被情報部門報告俄羅斯黑客直接幹預美國大選之後,宣布了對俄羅斯的懲罰措施:驅逐35名俄羅斯外交官,同時關閉了在馬里蘭和紐約的兩個據稱用於情報收集工作的俄方辦公地點。

這一做法已讓兩國矛盾激化。隨著特朗普的上臺,原本兩國領導人都釋放出善意以改善關系的苗頭不料又迅速被撲滅,進入了歷史上的新低谷。

拉夫羅夫上周五表示,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明明聲稱會把國際上的恐怖組織和“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作為主要的打擊目標,並強調了建立全面的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但現在一切事情都正好相反。我們對此非常遺憾也非常關註”。

除了敘利亞問題,此前曝出的“通俄門”事件也在持續幹擾美俄原本試圖實現的關系“重啟”。

2月9日,《華盛頓郵報》的獨家爆炸新聞稱,有9位現任和卸任白宮官員證實,特朗普團隊核心成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曾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謝爾蓋•基斯利亞私下討論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問題。5天後,《華盛頓郵報》再發重磅炸彈稱,在1月下旬,後被特朗普炒魷魚的時任司法部長莎莉•耶茨就曾明確警示白宮,弗林與俄羅斯大使的通話記錄清楚顯示,此人一直在撒謊。

幾個小時後,履新才只有區區24天的弗林辭職。但弗林的辭職並沒能平息疑慮。20多個小時後,更多信源證實,特朗普競選團隊中有多名高層保持著與俄羅斯情報官員頻繁的聯系。

雖然對於這些指責,特朗普團隊矢口否認,稱只是希望與俄羅斯修複關系,多一位有力盟友。但來自主流媒體和國會就“通俄門”事件的質疑,以及聯邦調查局(FBI)的持續調查,讓原本對普京不吝贊美之詞的特朗普不得不收斂,也讓雙方關系陷入了尷尬境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9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