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稱前妻法拉係「朋友」薛世恆想搵個伴生仔

1 : GS(14)@2016-11-16 05:47:56

陳法拉大前年同Neway太子爺薛世恆離婚,仲離開埋大台,今年喺事業同愛情都有新發展,好似之前佢就同黃子華合演咗舞台劇《前度》,今年8月仲傳佢有新戀情,話佢同法國駐日外交官Emmanuel Straschnov拍拖。法拉發展如意,薛世恆亦唔輸蝕,先後同梁雨恩、廖碧兒同朱璇傳緋聞,而一直唔願回應嘅薛家大少爺,最近接受周刊訪問,講到前妻,佢依然冇正面回應二人嘅關係,只話唔想影響到朋友,佢用朋友來形容陳法拉。薛世恆同陳法拉一直都冇釐清過二人嘅關係,但外界一般都會話佢哋係離婚,專訪中,薛世恆依然冇正面回應,只係一笑置之,仲話唔想提及,因為唔想影響朋友,口中嘅朋友就係法拉。但係薛家大少爺就講到,一段感情去到呢個地步,佢自己都有反省過自己,覺得自己唔識溝通,同埋太自我,當中佢學會揀對象時,係唔好要求人哋點點點,而係要求咗先。但薛世恆就話新戀情,就要隨緣,佢坦言經常一支公出席活動,都希望有個伴陪吓自己,亦都好想有小朋友,仔女都冇所謂。至於緋聞同爭產,薛世恆先後同梁雨恩、廖碧兒同朱璇傳緋聞,薛世恆解釋好多都係朋友,佢舉例,有次報道話佢同六十個女仔一齊過生日,但其實當時仲有六十個男仔,但報道就唔提;有次同女教友傾偈,就話佢媾中女,搞到佢好唔好意思。緋聞冇個真,咁爭產佢又點解畫呢?薛世恆重申自己同細佬薛嘉麟感情好,由細玩到大,仲話老竇係在生,點會爭產。至於失勢,佢自己13歲就移民去咗澳洲,讀完中學返香港,喺香港科技大學修讀電腦系學士及碩士課程,之後再取後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資格,03年就開漿到爸爸嘅印刷廠同Neway工作,之後爸爸就話想到澳洲深造,所以就由佢暫幫手睇住間公司,08年,爸爸話有啲時間睇番盤生意,所以佢就發展自己嘅事業,創立咗一間投資公司,專做投資、股票同物業生意。佢仲笑話,唔知細佬做緊乜,咁講又好似真係如報道講,好不和咁,哈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6/198349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823

【專題籽】子女照顧晚年父母 《伴生》導演:早準備少遺憾

1 : GS(14)@2017-02-11 18:58:56

導演黃肇邦原本打算電影會拍五年,甚至八年,結果兩年多以來,發生了很多事,有想過觸及死亡,卻沒想過這麼快。



【專題籽:胚芽故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現在長憂的逆轉為子女,因為醫學發達,很多老人家活到九十九,但子女霎眼也白頭,如何擔起照顧責任?《伴生》是一套花了兩年時間拍攝的紀錄片,追蹤三個家庭子女如何照顧晚年父母。導演黃肇邦希望提醒天下子女及早準備。有些事,你以為尚有時間,然後就沒有了然後,悔恨永纏。



伴隨生命而來的,就是與家人的關係。一同生活時有幾愛,離開時就有幾痛。自問喊點高過IFC的我,看電影時哭崩了,感嘆自己對如何看待父母晚年後知後覺,正確來說,是不知不覺。沒意識要正視,因為總覺得「冇咁快」。談吐比外表成熟的黃肇邦選擇拍攝家庭這個複雜題材,聚焦子女照顧年邁父母,想過可能觸及死亡,但一切來得太突然。「估不到松哥太太玉梅很快便過身,要拍攝頭七、靈堂,甚至之後的身後事,好混沌,沒想過那麼快進入這個領域。」讓人淚流不止的,是後來松哥因老伴離去,健康轉差,拍攝期間去世,臨走前受盡病魔折磨。「一切都是意料之外,很多事我到這一刻還在消化。」兩年間,他不斷進出醫院、老人院、靈堂,負能量爆錶。「松哥臨走前,意識還清醒時跟我談天,叫我努力做好這件事,一個老人家願意用生命分享故事,那一刻覺得要勇敢一點完成它。」


父母離家誰願放手

電影中的另一個案,陳氏一家,黃肇邦形容:「他們好香港,相信是不少香港家庭縮影。陳小姐難以照顧有病痛的兩老,要送父母到老人院,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個關口,困擾多年。送父母離家,他們很大機會不會再回家了,試問誰願意看到這情況?」電影中陳小姐有一幕幾近崩潰,照顧兩老的壓力幾乎把她壓瘋。父親沛叔對陳小姐很依賴,每天打數十通電話給她,加上他擔心老伴會比自己先離開,不懂抒發情感的他常鬧情緒,也令陳小姐很辛苦。「人一生都在學習,去到最後一天,可能都不知怎樣面對家人。中國人不懂說話,有時傷害了摯親都不知道。」拍攝前黃肇邦到院舍做老人服務義工,發掘追訪家庭,認識了電影中第三個家庭慕嚴與兆銘母子,他倆關係不如另外兩個家庭緊密。「慕嚴是個很可愛的婆婆,會逗人笑。她是位智障人士,當年生下兒子兆銘,丈夫翌年離世,她無法照顧兒子,所以兆銘要住在寄養家庭。」雖然二人缺乏一同生活的機會,但兆銘現在負起照顧患癌媽媽的責任,令人動容。關係疏遠是否不能拉近?兩人親密又有點距離的關係值得深思。黃肇邦最希望大家看罷可以跟父母提早而開放地討論晚年安排。「如果我們早一點有心理及生理的預備,可以有多些方案,多點共識。老人家都可用選擇自己的生活。有時他們不想急救,但子女到最後關頭卻堅持要急救。」在病榻前做的倉促決定多半令人後悔。「這一刻我們能力比老人家高,傾向用我們的思路幫老人家選擇,只懂看自己,不懂跳出來照顧對方感受。」早準備,少遺憾,上有高堂的,這部電影,不能不看。



伴隨生命而來的,就是與家人的關係。一同生活時有幾愛,離開時就有幾痛。自問喊點高過IFC的我,看電影時哭崩了,感嘆自己對如何看待父母晚年後知後覺,正確來說,是不知不覺。沒意識要正視,因為總覺得「冇咁快」。談吐比外表成熟的黃肇邦選擇拍攝家庭這個複雜題材,聚焦子女照顧年邁父母,想過可能觸及死亡,但一切來得太突然。「估不到松哥太太玉梅很快便過身,要拍攝頭七、靈堂,甚至之後的身後事,好混沌,沒想過那麼快進入這個領域。」讓人淚流不止的,是後來松哥因老伴離去,健康轉差,拍攝期間去世,臨走前受盡病魔折磨。「一切都是意料之外,很多事我到這一刻還在消化。」兩年間,他不斷進出醫院、老人院、靈堂,負能量爆錶。「松哥臨走前,意識還清醒時跟我談天,叫我努力做好這件事,一個老人家願意用生命分享故事,那一刻覺得要勇敢一點完成它。」父母離家誰願放手電影中的另一個案,陳氏一家,黃肇邦形容:「他們好香港,相信是不少香港家庭縮影。陳小姐難以照顧有病痛的兩老,要送父母到老人院,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個關口,困擾多年。送父母離家,他們很大機會不會再回家了,試問誰願意看到這情況?」電影中陳小姐有一幕幾近崩潰,照顧兩老的壓力幾乎把她壓瘋。父親沛叔對陳小姐很依賴,每天打數十通電話給她,加上他擔心老伴會比自己先離開,不懂抒發情感的他常鬧情緒,也令陳小姐很辛苦。「人一生都在學習,去到最後一天,可能都不知怎樣面對家人。中國人不懂說話,有時傷害了摯親都不知道。」拍攝前黃肇邦到院舍做老人服務義工,發掘追訪家庭,認識了電影中第三個家庭慕嚴與兆銘母子,他倆關係不如另外兩個家庭緊密。「慕嚴是個很可愛的婆婆,會逗人笑。她是位智障人士,當年生下兒子兆銘,丈夫翌年離世,她無法照顧兒子,所以兆銘要住在寄養家庭。」雖然二人缺乏一同生活的機會,但兆銘現在負起照顧患癌媽媽的責任,令人動容。關係疏遠是否不能拉近?兩人親密又有點距離的關係值得深思。黃肇邦最希望大家看罷可以跟父母提早而開放地討論晚年安排。「如果我們早一點有心理及生理的預備,可以有多些方案,多點共識。老人家都可用選擇自己的生活。有時他們不想急救,但子女到最後關頭卻堅持要急救。」在病榻前做的倉促決定多半令人後悔。「這一刻我們能力比老人家高,傾向用我們的思路幫老人家選擇,只懂看自己,不懂跳出來照顧對方感受。」早準備,少遺憾,上有高堂的,這部電影,不能不看。



獨身的陳小姐是旁人眼中的孝順女,但照顧父母讓她感到極大壓力。

相信很多香港人都對陳氏一家的故事有共鳴。

松哥生前鼓勵黃肇邦努力把紀錄片拍好。


松哥非常疼愛太太玉梅,老伴離世,他在靈堂上說下一世要再續未了緣。

松哥兒子(中)要在短時間接連送走父母,哀痛不捨百感交集。

大家都忌諱談死亡,父母的意願子女根本不清楚,早開放討論自然較少後悔。


兆銘小時候雖然得不到父母的愛,卻願意負起照顧年邁媽媽慕嚴的責任。

拍攝《伴生》讓30歲的黃肇邦快速而深刻地上了很多人生課堂。

慕嚴早前參與一個共融藝術活動,展出畫作。


你有這樣愛媽媽嗎?

採訪林煥珍與她媽媽黃美妮婆婆,我不斷對林煥珍說:「你真的好好。」,最少十次,可能有廿次。是讚美,也是慚愧,她對媽媽無微不至,自問望塵莫及。看來像五十多歲的她原來已經七十有一。媽媽黃婆婆九十四歲,行動不便,記性日差,住在屯門一家私營安老院,已有兩三年。林煥珍每天必到院舍探望媽媽,風雨不改。


71歲女每天堅持探望94歲母

「我每日見到她就覺得很舒服,知道當日身體沒大礙就很開心,我每日5點起身,7點幾去買早餐餵媽媽食,堅持日日來因為起碼我知道她有食物到肚。」林煥珍要買餸煮飯,照顧孫兒及年老的老爺,自己都是個長者,其實很辛苦。「有時腰骨好痛。多忙都好,每晚10點半都要瞓覺。為了第二日精神好啲,即使有好看的節目,我都要瞓覺。」理智上她會跟自己說,媽媽年紀大,有時無法動彈,又亂說話,很辛苦,就讓她走吧。但感情上她又過不了自己。「寧願陪伴媽媽多一陣,有時都好想媽媽早些走,但真係好唔捨得。」年輕時與媽媽一起撐起頭家,與媽媽感情要好。每次媽媽認不得自己,都非常心酸。她哭着說:「每逢有病入醫院,她都認不出我,叫我姑娘,嗰吓好心痛。」現在她只望媽媽最後一程,走得高興,雪糕、汽水、炸物,一律讓她吃。看着林煥珍餵媽媽吃雪糕,心想自己到父母晚年是否仍然可以像林煥珍一樣,當雙親如珠如寶,即使他們沒有自理能力,認不得自己?



黃美妮喜歡吃雪糕,女兒說不會要她戒口了,就讓她吃個夠。

黃美妮年輕時曾在美國生活,有學識,待人有禮。從我跟林煥珍的相處,我肯定她教導有方。

兒孫滿堂的林煥珍慶幸他們都常探望媽媽。


迫不得已把媽媽送到老人院,曾讓林煥珍非常糾結,所以她堅持每天乘車去探望媽媽,陪她吃早餐及聊天。

記者:葉青霞攝影:劉永發編輯:潘肇南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1/199242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