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中煤董事長有秘密任務 李華華

2008-10-20  AppleDaily

中 煤(1898)出咗通告,董事長經天亮同執行副總裁彭毅,一齊唔撈,不過大家放心,兩人唔係「出事」,只係阿爺有新任務畀佢哋啫。根據通告,兩人會辭去喺 中煤嘅一切職務,經天亮唔再係董事長、執董、董事會戰略規劃委員會主席兼提名委員會委員。原因係「國務院國資委安排工作變動」,董事長個位暫時由副董事長 張寶山頂住,直至搵到人坐呢個位為止。

至於彭毅,亦同時辭任董事同首席財務官職務,原因係「獲中煤集團新委任」。咁新任務係乜?彭毅就話大股東有新委任畀 佢。佢喺煤炭呢行經驗豐富,最叻企業管理、資本運作同財務管理。咁經天亮呢?暫時仲係國家機密,唔公佈得住,不過應該都離唔開煤炭呢行,事關60歲出頭嘅 經天亮喺呢行有超過40年經驗,係煤炭工業人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

中環在線:南聯有「不可能的任務」 李華華

2008-11-19  AppleDaily


曾 經喺新地(016)同希慎(014)做過物業租務同管理嘅朱松溪,10月2號啱啱轉咗去南聯地產(1036)做高級租務總監,佢過檔之後第一個接手項目, 就係集團喺觀塘全新發展嘅甲級寫字樓Landmark East,南聯高層仲落埋指令,出年年底前要項目出租率去到80%。

一上任即博炒?

不 過家陣經濟咁差,好多公司都唔諗住擴充,寫字樓前景暗淡,所以朱松溪「直諫」話冇可能,最多都係租到七成喎。嘩!咁嘅時勢,朱松溪竟然夠膽大大聲話一定做 唔到老細嘅要求,唔通諗住博炒?佢解釋話o依家經濟環境唔好,好多公司對寫字樓需求都少咗,但係東九龍新寫字樓供應陸續有來,嚟緊會有成1200萬方呎樓 面推出,供過於求,都幾難咁快租得出80%。所以佢哋o依家都諗晒計,出盡法寶去撈租客,包括將租金勁減近40%,去到十零蚊呎。唔知佢老細接唔接受佢嘅 解釋呢?佢跟住乘機宣傳,話Landmark East係五星級質素寫字樓,但只係三星級價錢,抵到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

地下黨員親述學友社滲透任務

2011-7-21  NM




每年暑假,學友社的會考、高考放榜輔導熱線總是響個不停,但這間為一眾中、小學生提供升學輔導工作的機構,原來背負着一項沉重的歷史任務:為中共進行滲透工作。

大江東去,浪濤不盡。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在回憶錄《大江東去》中,自爆曾加入中共地下組織,並在地下黨指導下創辦學友社,為中共招募地下黨員。但後來中 共不滿華叔未夠積極擴展學友社,於是派員奪權。當年成功踢走華叔、其後擔任學友社主席的,叫梁慕嫻。如今這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接受本刊專訪憶述奪權始 末,更大爆中共仍然在學友社中搞滲透,招募九十後任地下黨員。

時間回到一九四九年,一個火紅的年代。那時在港被殖民地政府統治的年輕人目睹大陸變天,對於共產主義充滿憧憬。華叔在回憶錄中,自揭在十八歲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即共產黨的青年組織共青團前身,是地下組織的團員。

當時華叔在中共地下黨組織指揮下成立「學友中西舞蹈研究社」,即學友社前身。華叔在深水埗元州街一二九號三樓租用一個唐樓單位作社址,吸納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英,包括英皇、皇仁等學生。

據《大江東去》所述,學友社是「表面上沒有政治色彩、以研究舞蹈為名的學生團體,從而披上一層灰色外衣」。在中共地下黨結構中,傳統左派學校,被稱為「紅校線」,而針對英文書院學生而成立的組織,如學友社,則稱作「灰校線」。

華叔曾於○五年在專欄憶述五八年在學友社被「奪了權、大清洗,我是這樣被掃地出門的。」

華叔直認在青年時期相信共產主義,更引用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名言:「二十歲前不相信共產主義,你是一個沒理想的庸才,四十歲時還相信共產主義,你是一個沒腦 袋的蠢材。」沒想到這句話對於將華叔「掃地出門」的前中共地下黨員梁慕嫻同樣適用。一九六二年,年僅廿三歲的梁慕嫻成功從華叔手上奪權,登上學友社主席寶 座。三十五歲,她黯然離開地下共產黨移民加國。

對毛主席宣誓

跟華叔一樣,梁慕嫻亦曾加入地下共青團,那年她是左校香島中學一名十七歲高中二年級女生,她接受本刊訪問時憶述:「嗰時我喺香島中學嘅關老師,一路帶我認 識中國、認識革命,到咗時機成熟,佢問我入唔入(共青團)。」這位熱血青年當然一口答應,於是進行入團儀式:「我哋去咗一個空嘅班房,入面有一支國旗,只 有我同關老師,佢掛起國旗,叫我讀誓詞,誓詞其實得兩樣嘢,就係要地下黨員一定要服從黨支配,同埋到死咗都唔可以講自己係地下黨員。」根據一些不願表露身 份、曾經加入地下共產黨的黨員透露,在一九四九年後,中共與國民黨各自積極在香港發展地下黨及外圍的地下組織,透過活動去物色人選做黨員,「共產黨唔接受 叩門,只會主動吸納問你入唔入。」而邀請你成為黨員的人,叫做「上線」,通常是熟人。「以前的入黨儀式,一般帶你去一個無人嘅地方,嗰度會有國旗或者毛澤 東像。有三人在場,包括『上線』同一名不認識的證人。有人要唱國際歌,有人則對着毛澤東像宣誓就得。」梁慕嫻記得,當時老師確保她的團員身份無人知,連證 人也不找,更告訴她:「當時地下黨停止發展黨員,原已發展的共青團員也就當作黨員使用,有一段時期是黨團不分。」但要成為真正的共產黨員,將來仍需「轉 正」(即轉為正式黨員)。又告訴她「學友社是黨的外圍組織,內裡有黨團員在領導着。」入團後,老師便要她參加學友社的聖誕晚會,亦讓她認識了華叔。

黨策動奪權

華叔當時在學友社內主持語文班教授歷史詩詞:「華叔當時好有革命思想,當時一大班人好尊敬華叔,佢個花名叫做大Cooker。Cook係解煮,即係慢慢煲 熟你嘅思想。而家講洗腦係負面,但嗰時我哋覺得革命係好事,係幫助你進步,幫你認識呢個世界。」到了翌年年初,中共圖謀開始浮面。一天關老師突然約見她, 說學友社的領導層有「嚴重路線分歧」。原來華叔當時希望學友社集中吸納西方教育精英,堅持小規模發展,但中共卻希望大量增加社員人數,於是展開「奪權鬥 爭」。之後常務委員會突然改制,增設一種有選舉權的贊助社員,五、六百名左校學生加入做贊助社員,成為奪權的鐵票。直到五八年改選,她成為常務委員,七名 委員人至少一半人是黨員,學友社被染紅,正式淪為「紅、灰線」不分,連左校學生也吸納。華叔在學友社只做過副總幹事,但仍被中共懷疑他「挾群眾以自重」, 要另立中央。梁慕嫻的前夫柯其毅,當時與梁一樣是地下黨員,並同被組織派到學友社參與奪權,出任學友社秘書。七十年代中他與梁一同移居加國,並出版自傳 《杜鵑花之歌》,揭露「上線」跟他說,司徒華是「影子領導核心」,教導語文班只為掩飾身份,但黨不滿他的領導路線。因為當時一百五十名學友社會員,只有 四、五十人活躍,黨員身份容易被港英政府識穿,中央認為「水夠濁才能隱藏更多的魚」,因此奪權。梁慕嫻一九六二年做學友社主席後,社員人數幾近升了十倍。 「我接手學友社主席之後,會員人數大約有千幾,會址都多咗三個。我同柯其毅不停搞舞蹈演出、搞中樂組,社員多咗好多。嗰時成日搵名家演出,毛妹(知名香港 舞蹈家)都係我哋統戰對象。」梁慕嫻因曾向華叔奪權感悔疚不已,在九五年曾去信向華叔道歉,華叔亦回信謂塞翁失馬。

培植特首顧問

華叔在回憶錄中指,當時加入學友社奪權的學生:「當中包括葉宇騰,現已易名葉國華。」梁慕嫻曾在九七年撰文踢爆前特首顧問葉國華實為中共地下黨員,其後葉 接受《亞洲周刊》訪問時否認地下黨員身份。梁指,葉國華是低她一屆的香島中學同學,其後才從地下黨的領導核心組口中得悉,原來他是「自己人」。葉國華在學 友社任職文藝組公開組長,更領導補習班和半個戲劇組。到六七暴動後,不同左派機構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梁指,葉國華借學友社接觸 年輕人的機會,在不同中學成立「鬥委會」,由皇仁中學開始。有一天,葉跟她一同在北角社址,梁翻開報紙數數有多少左派鬥委會見報,葉國華問:「幾多間 了?」梁答:「一百多。」葉臉上泛起勝利的笑容,說「百分之八十都是我的」。在學友社時名為葉宇騰的他其後易名葉允鴻,公司註冊亦用此名字,但對外則用另 一名字「葉國華」。之後他積極從商,成為運科集團主席,業務遍及教育、汽車、運輸,甚至保安。曾有傳媒詢問他資金來源,他總是笑而不答,只說「最初由幾名 好友集資而成」,但有傳媒曾報導他因認識前新華社社長李儲文,由李介紹到上海從商。九五年他成立香港政策研究所,成員包括民主黨前副主席張炳良及民主黨成 員盧子健等。直至董建華任特首,他被委任為「特別顧問」。梁慕嫻大爆:「當年有一個地下黨員叫宋樹材,佢臨死之前交咗一份名單俾我睇,原來宋成功『發展』 咗十五個人加入地下黨,而宋樹材就係來自葉國華系統的。」至今葉仍是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亦是耀中教育機構董事。逢星期六為香港電台主持清談節目《五十年 後》,葉國華現時為學友社名譽顧問。本刊曾聯絡葉國華秘書詢問葉回應,但秘書稱截稿前無法聯絡葉。

地下組織依然活躍

一九七四年,梁慕嫻前夫柯其毅在加拿大的母親病危,二人一同退任學友社職務移居加拿大照顧柯母。及至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令梁慕嫻憤怒非常,開始覺悟,甚 至說自己「像被人姦污過後,全身沾滿髒物一樣。」梁離開學友社後,另一地下黨員吳國藩接任主席。學友中西舞蹈社亦於翌年正式定名為「學友社」。但滲透任務 並未終結,在梁慕嫻任主席時期,任文書的李綺玲,在八九年起任學友社社長(社長是最高精神領導,有實權的主席會向社長諮詢社的決策及活動)。另外,民建聯 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於七四年加入學友社,○二年起與李綺玲同為學友社名譽社長,不需參與會議,但仍可就社務給予建議。其餘名譽顧問亦齊集左派中人,包括被八 十後稱作「青年沙皇」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振彬、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等。梁直指:「而家學友社幕後領導已經係李綺玲,當時佢同我 同一黨組,最近我收到一個學生嘅電郵,佢話參加過學友社會考補習,被人問過佢加唔加入地下黨組織。佢哋繼續做緊啲咁嘅嘢。」本刊曾邀請李綺玲接受訪問,李 拒絕。學友社社長謝劍明稱,他接手任學友社主席時,已是八十年代初。當時經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大力發展康體活動,學友社無法申請資助「幾乎摺埋」。「我 當時去問華叔個社點走落去,佢叫我學木匠工會,木匠工會因為開班教木匠師傅畫圖而多咗人入會。」於是他決定針對高考、會考出版升學指南,提供輔導熱線及模 擬會考等。「而家我哋收入好大部分嚟自刊物入面廣告,收費仲貴過《蘋果日報》!」對於中共滲透學友社一說,他指當年是火紅年代「唔出奇」,亦不諱言學友社 希望學生關心和愛國家的宗旨沒變。那現時仍有滲透嗎?「我唔擔保係無,個社咁大我都控制唔到,即係好似曾經有基督徒學生喺學友社傳教,我叫佢哋公開唔好咁 做,但係私下佢叫人返教會,好難控制。」但他澄清自己非地下黨員。

洗腦功夫不斷

現時學友社社員約一千人,已開設國民教育,並得政府「積極配合」提供資助。○八年至今,該社已得教育局五百三十多萬元辦交流及國民教育。學友社去年度共舉 辦十四個交流團,近千五名教師及學生參加。學友社在深水埗總社樓梯間貼滿海報,有針對中七高考生的「領航長培訓課程」,課程精心甄選六十六位傑出高中學生 做「領航長」,最後更參加「滬寧蘇錫四地考察團」,參加者只須付約六百元。這課程強調涉及個人、社會及國家層面,但所謂社會層面,竟是參加左派組織工聯會 競選活動。有組員在○八年參加完活動後在官網分享:「原來社團或黨派內的風氣可以很好的!我和一些領航長出席了工聯會的造勢晚會。聽到入場者及各區工聯會 競選代表的叫喊聲,並一齊提出祝願,感覺整個團體很團結、很一致。」記者就此事向學友社查詢,連社長謝劍明亦懵然不知活動去了工聯會,認為「係越軌,要同 常委討論下」。學友社亦曾參與助選,二千年時仍為學友社社長的民建聯鍾樹根參加港島區立法會補選時,學友社曾派員為他打氣。現任名譽社長的他笑言從未聽過 學友社有滲透,自己亦非地下黨員。時事評論員陳雲解釋,雖然香港已回歸,但中共仍需要地下黨搞滲透工作,因為中共不能在香港正式設黨,內地仍須借用香港國 際都會、一國兩制的形象,地下黨仍有其存在價值。

學友社五代領導人

注:社長及名譽社長在會務決定上沒有投票權,但仍可垂簾聽政,常務委員會主席就會務向社長及名譽社長報告及諮詢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1

扎克伯格稱改善移動和廣告體驗是今年首要任務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13/226931.html

北京時間5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週五向投資者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戰略,他聲稱公司2012年的首要任務是改善移動和廣告體驗。

他在Facebook為IPO鋪路而進行的全國巡迴路演的第一週對投資者說,將各種網絡應用更緊密地整合到Facebook之中是今年的主要目標。

Facebook的IPO融資規模為106億美元,超過了當年的谷歌;Facebook目前的市值達到960億美元,超過了亞馬遜。

扎克伯格稱,Facebook今年的關鍵任務是改善移動應用,在社交網與其他網絡應用之間建立起更強的聯繫,進而改善廣告體驗。

身穿灰色t恤衫和黑色長褲的扎克伯格在帕洛艾爾托市的CrownePlaza酒店的演講台上說,公司的移動應用才剛剛起步。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謝瑞爾桑德伯格(SherylSandberg)和首席財務官大衛艾博茲曼(DavidEbersman)也參加了路演。

扎克伯格稱:「在未來的十年裡,每一個消費者類別都應該轉向以人為中心的模式。人們可以通過Facebook與其他人一起聽音樂和看電視。」

華爾街一直擔心Facebook能否從移動用戶中獲得收益,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對Facebook的長期成長至關重要,因為Facebook的核心廣告業務的增長速度已經開始減慢了。

但那並未影響投資者追捧Facebook股票的熱情,Facebook不僅僅是一家公司成功的案例,更是一種文化現象。據知情人士稱,Facebook在最終確定IPO發行價的前一週已經達到了超額認購的狀態。

Facebook週四宣佈其IPO發行價區間在每股28美元到35美元之間,對應的公司市值在770億美元到960億美元之間。

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稱,Facebook的整體廣告業務發展良好,大多數廣告客戶都增加了開支。他們兩人稱,社交廣告是Facebook開拓移動業務的重要工具。

扎克伯格還談到了Facebook以10億美元價格收購移動應用廠商Instagram的交易。雖然媒體報導聲稱這項交易只用了一個週末的時間就敲定了,但他解釋說,在達成交易之前,他已經考慮了1到2個月的時間。扎克伯格稱,自從4月初宣佈這項交易以來,Instagram的用戶數量已經由3000萬人增加到5000萬人。

Facebook的IPO標誌著新一代網絡公司挑戰老牌互聯網公司如谷歌和雅虎的一個分水嶺,新老兩代互聯網公司目前正激烈爭奪消費者的在線時間和廣告開支。

Facebook的股票將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FB,該股可能會從5月18日開始掛牌交易。

據一位參加了Facebook路演的投資者稱:「他們解決了各種難題,他們有著明確的遠景規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6

金管局有任務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330/18211222
梁振英先生答記者問,用英語講一次,話推出種種措施後,樓市開始冷卻及穩定下來,but(講呢個字特別大聲一啲)政府唔會relent(軟化)。唔,好清楚啦,政府就係要樓價下跌,不再升。在咁重印花稅之下,還未計SSD或BSD,買樓成本增加,易手困難,樓市當然買賣兩閒,更何況金管局加緊干預銀行嘅按揭貸款,令銀行煩到死?
銀行分析師L對金管局強行提升按揭貸款之「加權風險資產」(Risk-weighted Asset)一事,覺得完全無道理,根本就係想銀行放緩按揭貸款,令買樓人士借錢困難,知難而退。按揭貸款之RWA原本係5%,現在提高至15%,如必需資本充足比率係8%,即借出一百萬之按揭貸款之「需要資本」(required capital)就係8%×15%,即是一萬二千元,而之前只係四千元,增加咗八千元,增幅係200%,變相大大降低按揭貸款之ROE(Return on Capital,資本回報率),銀行必須諗過度過,有一筆資金,做按揭貸款好吖,還是做貿易融資更好,或者乾脆買中國政府人民幣債券更好?左丁山因此問過賓架W,佢話銀行已決定減做按揭,多做其他貸款或投資喎。
如此一來,銀行之資產組合嘅風險效應上升咗喎。分析L指香港銀行嘅按揭撥備低之又低,按揭貸款(借七成)已經好安全,現在金管局發出一連串指令後,實際上新做按揭貸款係平均借五成,安全度更高,更穩陣,偏偏金管局一邊要降低按揭成數,一邊要提高RWA,簡直矛盾兼荒謬。
金管局當然知道係荒謬,你估陳德霖係儍公乎,不過此乃政治任務,習主席講關鍵在如何落實,梁振英要逼降樓價,趕絕投資者,阻止用家買樓,係要金管局迫令銀行配合嘅。財務R在辣招宣佈前,買多一層樓收租,佢已退休,但在銀行買入不少債券,債券利息被視為固定收入,故此財務R有資格借按揭。另一位朋友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向銀行借錢買樓收租,朋友亦係退休隱形富豪,在銀行證券戶口持有過億元藍籌股票收息,而股息「據金管局指引」不是固定收入,故此銀行依足規矩,唔肯提供按揭貸款!朋友一怒之下,將億幾元嘅銀行戶口結束,搬去另一間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74

REITs ‧ 救倉任務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154858

自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及收租股遭洗倉後,留意到不少投資者正在致力救倉,較普遍的策略是黃國英的「以攻為守,放手一博」。但這一套策略的關鍵/死穴是倉位/比例,簡單說,如果後防太弱(在這個caseREITs、公用股太重倉),前鋒要入幾多球先可彌補損失?所以,要以攻為守,組合成員的分量不應差距太大;我們組合沒有REITs、公用股,但持有5月洗倉主角之一的內地電力板塊,我們還是忍痛縮小了該板塊在組合內的倉位。若非如此,進攻型的科網板塊就自然會被綁手綁腳了。

印象中,黃國英一直重倉領匯(823),如果他不跟隨宏觀資金流向變化操作,繼續重倉這隻本地REITs股王,相信依賴一眾佔組合倉位有限的散兵游勇打進攻,救倉效果只會事倍功半。不過,領匯被強沽,錯不在她,錯只錯在她是一個被沽板塊的領頭羊。房託過去之強,因為相對美債息為高息,房託今天之跌,因為相對美債息已經高息不再,且宏觀資金流向逆轉的風險仍在上升。事實上,自第一輪量寬措施起,亞洲區內的貨幣儲備至今已增加了2.17萬億美元,媲美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2.29萬億美元擴張幅度。根據大和證券的數據,其中1300億美元輾轉流入香港,帶來約3000億美元信貸。流向若逆轉,影響不可謂不小。

林少陽亦在洗倉潮後談論過對REITs的最新看法。『最近的熱門話題,莫過於一眾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的趨勢是否已經逆轉。自200939日及2010年底以來,全球多隻房地產信託基金,全線跑贏大市(見下表)。直至最近,美國聯儲局的會議紀錄,顯示美國的財金政策決策高層,終於相信美國的經濟已走出谷底,並開始需要部署減少量寬的貨幣規模。自今年515日至20日期間,多隻REITs股價逐一見頂,過去兩天,股價開始加速回落。即使如此,連同過去半個月的跌幅,絕大部份REITs仍然在過去幾年遙遙領先恒生指數的表現。

Picture 

惟一的例外,是受到巧妙財技安排及金融業不景氣雙重打擊影響的冠君房地產信託(2778)的表現,成為惟一一隻自2010年底以來,表現落後大市,亦惟一即使連同期內派息仍然錄得虧損的REITs。在此,我亦順道一提,最近鷹君(41)又再分拆旗下酒店項目上市,大股東放棄首幾年的派息給街外股東甜頭。然而,這類先甜後苦的安排,小股東往往要幾年後,才知道上當。大股東的用意非常明確,就是盡快將未來五至十年的價值,顯現於當下的股價上,好讓母公司可以用最高的價錢套現。基於上述原因,我是連翻開朗廷酒店(1270)的動力也沒有的。

 ……2010年底以來,表現較差的還有富豪(1881)及越房(405……在此,我不得不再提醒投資者,酒店業很可能在下一輪的經濟周期中首當其衝,另外越房母公司在注資當時許下的派息保證,亦很快到期,未來派息很可能會突然之間派息跳崖(dividend cliff)。……新意網(8008)不是房託,將之放在一起,只是方便本欄讀者與其他REITs對照,好讓讀者知道,即使是概念相近的股份,稍微的業務性質及財務安排差異,都可以令長線投資回報,出現差天共地的分別。

基於上述分析,本欄亦順道提醒投資者,雖然這兩個星期的REITs跌幅看來非常可怕,投資者仍然要細心分析,他們各自的業務性質,會否在未來的幾年,出現重大的變化。畢竟,除了其當年派息與美國或本港投資級別債券的利率同步上落這個性質之外,長線影響股價的,依然是公司的派息能力變化。

 然而,讀者必須明白,利率與通脹是同步的,而租金亦是跟通脹同步的,因此,若利率隨通脹上升,則領匯的租金及可分配派息,亦應隨之上升。某程度上,領匯是對沖了通脹壓力。不過,即使如此,投資者亦必須接受,REITs過去四年中了低息/高租金增長/估值上調三重彩,現在將至少損了其中二項,那就是息率將見底回升,估值上調已見上限,未來帶動股價上升(若升的話),就只得依靠租金上升了。』刊於531

 提到租金上升空間,領匯在65日公布了2012年全年業績,但對我們來說,焦點肯定不在過去的盈利多少,而是在其對前景所發表的言論。跟過去不同,以往一直聲稱專注提升現有資產項目的領匯,上市七年來首次表態考慮變賣資產套現。領匯解釋,為優化整體物業組合收益,「或會採取更積極之物業組合管理策略,包括出售物業」。「過去多年無做此動作,因為持有的物業在不同時期都有增長,毋須要賣出去」換句話說,持有的物業今後難有增長,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更重要的是,根據最新業績,林少陽認為,『領匯的財務狀況穩健,由於資產升值,資產負債比率由去年的15.9%降至13.9%,總負債為135億港元,按年升7.5%,平均借貸成本約3.07%,當中一半為定息借款。』如此情況仍然考慮變賣資產套現,這完全反映是對本港地產價格的表態;進一步看,財務狀況穩健如領匯尚且考慮套現,其他高槓桿、高負債的房託、地產股,其套現意慾之大,不難想像。

林少陽在66日指出,『最近領匯的股價表現,看來並不是旗在動,風在飄,而是投資者的心在動而已。』意思似在告訴讀者,領匯基本因素/數據還好,沒有轉差,只是投資者變了心而矣!然而,我們從另一角度解讀,領匯或一眾REITs被投資者疼愛了四年,估值上調已見上限,物極必反,在宏觀因素改變的背景下,投資者變心,加上租金見頂與否的不確定性,估值見頂下調的風險只有愈來愈大。因此,讀者在買REITs、收租股為求一年45厘股息回報前,是否充份考慮過不理會資產價值貶值的風險?

回到救倉任務,我們認為,今次的成功關鍵,除了端視前鋒的入球能力之外,還要看已經失了三球的守門員和後衞能否抖數精神,把未來的失球數字降到最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13

企業協作平台為何沒效率?因為只會連接人,而沒有理順工作任務!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110.html

工作環境效率低

根據統計,上班族醒著的時間有一半在工作,其中又有近半時間在做與工作有關的瑣事,如花大把時間做會議筆記、聽上司發牢騷、收發電子郵件、協調工作以及確認進度,而每花一分鐘處理這些瑣事,就少一分鐘創造實質生產,但氣的是我們不能收手不做這些工作,因為協調工作是推動許多小步驟,達成最終成果的關鍵。

然而,沒有人能閱讀所有資料、記下所有要事、鉅細靡遺追蹤跨部門合作、大量搜尋資料並兼顧全體人員進度,就算可以,可能讓人筋疲力盡,在真正的重要事項上失焦,導致每年流失大量生產力。

約99%公司沒有協調工作事項的系統平台,更不可思議的是企業今年投入軟體開發的資金高達3040億美元,而其中許多資金會用在提振生產力,不過,許多開發似乎放錯重點:它們還是在創造人際連結,而非協調工作進度。

儘管企業社群網站的概念很吸引人,但根據臉書和推特社交網站功能打造的微軟公司旗下企業社群網站Yammer Inc.和云端運算大廠Salesforce旗下的企業內部網路Chatter都無法帶來革命性進展,且忽略了社交網站專注於愛情、親情、友情,企業社群網站則應聚焦生產,也就是集合眾人潛能,達到工作目標。

理想的工作平台

在資訊工程中,社交網站包含人、個人資料、人際關係、人際間彼此分享的資料。

而企業社群網站則應該包含工作事項單位(如任務、想法、客戶、目標等)、工作相關資訊(如溝通、檔案、工作狀態和資料庫),以及資訊與工作如何結合,最終才是人(誰負責什麼工作等)。

理想中的企業社群網站必須讓成員的疑問迎刃而解,如當問及「有人開始著手聯絡廠商了嗎?」網站必須能輕易查出誰在負責這件事,他聯絡了哪些廠商,以及進度如何。換句話說,企業社群網站專注於目的性資訊,任務在讓工作計畫達成目標。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柯斯(Ronald Coase)今年9月以102歲高齡辭世, 他1937年提出「企業的本質」(The Nature of the Firm)解釋企業的特質及侷限,然而走過76年,企業不再僅是效率、規模和成本問題,而是包含生產力、學習和價值,而企業工具也必須跟著提升。

企業社群網站應自動協調工作摩擦,讓員工專注於生產。這才應該是21世紀的工作模式,讓有生產力的人聚焦創造,提升企業產能。

收發電子郵件被認為是相當瑣碎耗時的工作,但想想20年前沒有電子郵件時,要召集同事到同一地點開會,必須逐一發送紙本開會通知,兩相比較起來,電子郵件確實是革命性發明。

不過電子郵件依然無法凝聚員工達到遠大目標。或許稱職的企業社群網站未來問世後,人們會訝異並同情「舊時代」的我們竟然得花大把時間收發電子郵件、燒時間開會,或是百忙之中還得抽空聽上司口沫橫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752

挑戰、危機與首要任務 — 陳智思專訪

http://thehousenews.com/finance/%E6%8C%91%E6%88%B0-%E5%8D%B1%E6%A9%9F%E8%88%87%E9%A6%96%E8%A6%81%E4%BB%BB%E5%8B%99-%E9%99%B3%E6%99%BA%E6%80%9D%E5%B0%88%E8%A8%AA/

經常有人評論富二代、富三代,你怎麼看?
我肯定是第三代。我是在泰國的第四代華僑。但第一代很艱苦,到爺爺時才把生意做成功,到我這裡為之第三代,我兒子是第四代。我用了十幾年時間,擺脫陳有慶這個名字,在香港,大家會先看我陳智思,再看我父親陳有慶。但在大陸還是相反。

第一代相當艱苦做出來,第二代是延續第一代,他的壓力是如何做得好過第一代。但到第三代卻面對很大挑戰,所謂「富不過三代」,因為企業到這一代時至少已有四五十年歷史,經歴了這麼久這個企業模式還有無延續下去的價值呢?市場的需求轉變迫使企業要轉型,但這方面的人材能否配合得到呢。第三代面對的不但是挑戰更是危機。

你作為富三代有無面對這樣的危機?
絕對是正在面對,所以說要轉型。我們原本強項是金融,但環境轉變我們不轉型會被淘汰,再過一個週期,十年二十年後公司能否還存在,不知道。我在2006年賣掉銀行,原因正在此。銀行自30年代成立已有數十年,這種商業模式是可行的,但當我接手時發現它長遠會式微。因為在香港進一步與國家融洽的大環境下我們將失去優勢,所以決心要轉型。 保險我們會繼續做,但長遠我看中醫療,因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所以把資金轉而投放在醫院上,也就是現在的泰國醫院 。大陸開放下,有兩樣最重要,醫療和教育,我們都會發展。與父親那個年代不同,我不期望子女回來幫忙,不清楚他們回來能做些什麼。

為何父輩有這麼強的自信可令你們回來幫忙,但到你們這一代反而失去這種自信?
這一代的商業週期快了許多,以前一個商業模式可以幾十年不變而不會被挑戰。現在一年出一部手機,這個週期這麼快,我們也要跟著它轉型。

這會否使你想選擇一些可長遠發展的商業模式?
第一長遠發展,第二是對社會有貢獻。泰國醫院經營初期開始有起色時,突然一場金融風暴使它破產。不過因為泰銖貶值治療費用對外國人來講相當便宜,突然間有很多外國人專門飛過來做手術,使這間醫院成了泰國醫療旅遊的鼻祖。原本是一場危機,突然間變成了品牌,到今天市值20億美元。價值這麼高正因投資者看好將來。正因如此,想把這個品牌放到中國大陸發展。國家需求大但醫療改革卻剛起步,這個機會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教育也是,一孩政策下父母會投放很多資源在這裡。相反金融業已飽和加上競爭激烈,難以發展下去。

是什麼培養出你這種觀點?
我經常說壞的經歷是好的開始。我的病是其中一個因素。18歲時病得很厲害,差點不行,每半年病發一次。所以當你處境壞的時候你會盡最大能力找最好的出路,但這不是直線的,我用了九至十年時間才得到這個啟示。病的時候,先經過逃避階段,再到埋怨階段,最後是接受。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地跨越到第三階段,有些人永遠停留在第二甚至是第一階段。但我很幸運可以走出來。當我接受了自己的病時,開始思索要用怎樣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這是轉捩點。當擁有積極的心態︰我的deadline快過你許多時,就會產生去做些事的動力。就像龜兔賽跑,你覺得路還很遠不會想那麼多,但我很早已開始想了。

當你保持積極心態時,很奇妙,事情就會沒想像中那麼差。每次當我有一個低潮,但奇妙地就會跟隨著出現另一個高峰,當然自己的心態一定要正面。像早幾年,公司有人「走路」導致我們被銀監會調查,那次事件較自己患病還要艱難。這也成為我日後要賣掉銀行的原因之一,原來除競爭因素外,監管會令業務風險增加許多。現在回頭看幸虧賣了出去,否則雷曼事件可能又會把我們拖進去,實在太幸運了。每當遇到低潮時,我就會說服自己︰不用擔心,這只是一個考驗,克服了這個就成功了。每次這麼想都起作用。這類經驗有五、六次。每次跨越後就到了另一層次,現在已不再怕出現這類低潮了。

你有這樣經歷,但你下一代呢?會否擔心他們染上富二代、三代的公主、少爺病?
有,所以太太重視品德教育。當家中兩個外傭要續約時我們不再與她們續,目的是要全家人一起做家務。我們想讓子女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雖然較難,因為他們知道本身環境與一般人不同,但我們不斷提醒他們沒有一件事是必然的。我經常說︰這間公司、我的工作將來是否還在呢,沒人知道,你不可以以為自己一定能擁有這間公司,你要隨時具備這種能力而且要有危機感。

這種能力包含了什麼?
你有無能力管理這間公司。我這間公司90多名股東都是親戚,在第一、二代時,他們還當你是親戚,但到這一代他們與一般小股東沒分別,你有能力才承認你。我經常告訴兒子你要有能力才行,沒人會買你人情的。有時家族股東更挑惕、壓力更大,閒言閒語更多。第一、二代時人數較少相對簡單,但第三、四代開始人多複雜很多。我有90多個親戚股東,我的工作就是每天面向這些人,這已不是純粹的商業因素,更多涉及到許多人事的問題。

你現在是名商人兼政治人,是否會想在政治上更上一層樓?
未來10至15年,不但香港、全世界都是,將面對很嚴重的接班潮挑戰,家族、企業、NGO、政黨甚至政府等各行業的人材都欠缺。我面臨的挑戰相當巨大,如何令整個家族業務可以一代代傳下去,這是我目前首要任務,如果連自己的事都做不來還談什麼其他的?

受訪者簡介:亞洲金融集團、亞洲保險有限公司總裁

文:唐朝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35

獨家直擊 近百噸台灣水果72小時急送任務 順豐讓包裹「跑起來」 蘋果、小米機都指名要它

2014-01-06  TWM
 
 

 

一家未上市快遞公司,市值可以等同於台灣股王大立光,今年四十二歲的創辦人熱愛極限運動,卻又低調到連國際物流大咖DHL老闆想見他,都碰了軟釘子。《今周刊》採訪團隊透過層層溝通,首度直擊公司總部,揭開中國快遞王國的神祕面紗。

撰文‧賴筱凡 攝影.林育緯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高雄燕巢,晨霧未散的果園裡,起個大早的農民們,正輕手輕腳地摘下大如拳頭的蜜棗,寒露初結的翠綠表皮,顆顆更顯嬌貴。的確,這批嬌客即將展開不同以往的旅程,從高雄到台北港、再從台北港搭船到廈門港,下了廈門同益碼頭再轉往上海分拆包裝,橫跨二千公里,連同其他近百噸台灣水果在踏上中國土地後,七十二小時內送達到九千名中國消費者手中。

這是台灣蜜棗的跨世紀之旅,因為這正標誌著兩岸電子商務的新里程碑;而一輛輛寫著大大「SF」英文字的亮黑色貨卡,正是串起兩岸電子商務最後一哩路的幕後推手。這家低調的貨運公司已默默地滲透進台灣大街小巷中,將台灣賣家的商品送到中國消費者的手上,也替你送來在淘寶網上買的貨物,它是「順豐速運」。

直擊深圳總部

揭開﹁水貨佬﹂變身快遞龍頭神祕面紗對台灣人來說,「順豐」這個名字,還有些陌生,但「順豐」之於中國、香港的民眾來說,卻再熟悉不過。它擁有超過二十萬名員工,這些穿梭在兩岸三地大街小巷裡的黑衣部隊,創造出一三年營業額高達人民幣三百億元的業績。更重要的是,順豐掌控了二○%的快遞市場,也就是說,全中國每天流動的二千多萬個包裹中,就有將近五百萬個經過它的手中,連蘋果、小米機都指定全中國的貨物都由順豐來送。順豐的影響力,已經讓你無法忽視。

一三年八月順豐完成最新一輪的增資,引進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三大股東,增資金額達人民幣八十億元(約新台幣四百億元),持股二五%。以此估算,順豐市值已達人民幣三二○億元,相當新台幣一六○○億元。這個數字幾乎與台灣股王大立光的市值相當。然而,這卻是一家資本額只有人民幣一億元的快遞公司。

順豐的創辦人──王衛,行事風格就如同公司亮黑色的貨卡一樣低調;低調到連當年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馬雲想見他,都見不著,更別提國際物流大咖DHL的老闆親赴深圳,也碰了軟釘子。

今年僅四十二歲的王衛,進出總是穿著POLO衫、牛仔褲與球鞋,他鮮少接受媒體採訪,也不拍照,連員工在歲末聯歡想與他合照,都未能如願。但低調的外表底下,王衛卻有著熾熱的情感,他熱愛極限運動,追求的目標也絕對徹底執行到底。

憑著這份執著,沒有人能想到,這位二十年前拉著破舊行李箱跑單幫的「水貨佬」,竟能成為中國快遞之王。

當年,年僅二十二歲的王衛從廣東順德起家,來回於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兩地,拉著行李箱,一路從「水貨佬」做起。但王衛的嗅覺卻跟別人不大一樣,他很早就意識到快遞是個商機,二十年來,他一步一腳印將順豐推上中國民營物流業的龍頭寶座,甚至成為第一個購置飛機、自組機隊的中國快遞業者。

把錢花在刀口上

改善運送流程 提供優質快遞服務「以前中國快遞有三巨頭:北宅急送、中大田、南順豐;但宅急送想做的是民族企業,大田的目標是做大之後就賣掉,只有王衛說,他要做中國的FedEx(聯邦快遞)。」曾在順豐工作超過十年的前副總裁曾玉勤指出。

即使○六年大田以四億美元賣給了聯邦快遞,競爭對手DHL上門想買順豐,王衛卻連見他一面都不願意。

為了揭開順豐的神祕面紗,《今周刊》透過層層溝通,成為首家進入順豐深圳總部採訪的台灣媒體,更直擊順豐華東最大中轉站。

十二月二十六日,深圳福田大街上的商店還在播放著聖誕歌曲,聖誕當天人們在淘寶網上搶購的禮物,此刻正在順豐綿密的物聯網上移動,等著送貨員配送到每個消費者的手上,而這張物聯網的神經中樞,就在大街旁的這棟高達二十六層樓的順豐總部。

其實順豐總部落腳在此,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了,但從外觀看去,絲毫無法找到任何有關順豐的蛛絲馬跡。

神祕、低調,是外界對順豐的第一印象,甚至有中國媒體為了採訪順豐,不惜以臥底面試的方式潛入。「順豐認為與其花錢打廣告,告訴別人順豐好,何不把錢花在改善我們的流程,讓消費者用過之後,都知道順豐好。」跟在王衛身邊長達十年的順豐資深副總裁杜浩洋自信地說。

「電子商務的產業鏈中,唯一無法虛擬化的,就是物流,你還是需要一個又一個的送貨員,親自將貨送到消費者手上,大家還是會注意到順豐。」順豐以年成長率超過三成的速度飛快長大,其中的關鍵,就來自中國消費者在淘寶網、天貓、京東商城等電子商務平台的消費。

一二年中國被運送的包裹多達五十六億件,預估一三年將達八十五億件。中國電子商務的爆發性成長,連帶地使快遞業也跟著起飛。「今年我們最重要的戰略,就是電商業務。」順豐浦東中轉站業務經理李松直言。

為了搶進年成長率近六成的電商業務,順豐去年就租下浦東機場一.二萬平方公尺的地,設立華東最新的中轉場,就是要把電商快遞包裹統統拉進順豐來。

第一線快遞是命脈

王衛敢給 讓快遞員變超級業務員要管理好這最後一哩路,在台灣或許再稀鬆平常不過,但當一切放大至二十萬人的大軍,要跑遍中國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很多問題就會跑出來。

就拿快遞最重要的命脈——送貨員來說,順豐的二十萬名員工裡,五○%是送貨員。近年來中國工資調漲,只要每人工資增加人民幣一百元,順豐的人事成本就多人民幣一千萬元,更別說還有油費、設置中轉站的倉儲土地成本。

養送貨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幅員遼闊,做快遞就得深入到每個鄉鎮去。一開始,順豐跟其他快遞業者一樣,採取「加盟」制,讓當地有興趣的人來加盟,結果就是各地加盟店的老闆擁地為王。

王衛很早就捨棄了各地加盟的制度,擁地為王的狀況只會增加管理困難,於是,○二年,順豐改推直營制,要徹底解決最後一哩的管理障礙。問題來了,別家都是加盟制,王衛拿什麼吸引送貨員認同度,還讓他們甘於歸依順豐的管理、為順豐打拚?

「王衛把中國畫成六大區,每區下有省、縣、市、鄉……等小區,他喊出分潤制,要跟送貨員共享利潤。」曾玉勤說,這招很有效,王衛讓每個送貨員除了配送既有貨品,賺取穩定薪水外,他還把送貨員變成了業務員。

杜浩洋不諱言,「在順豐,每名送貨員都是業務員,只要他們每多接一張訂單,公司就和他們分享一部分的利潤。」換言之,除了送貨帶來固定薪資,只要每接一張單,送貨員就能額外多拿一些獎金。

為了觀察順豐如何將快遞作業發揮到極致,我們甚至追蹤了「一顆台灣蜜棗的旅行」,一張來自上海的訂購單,如何在電商大平台下,從高雄產地直送到消費者手裡。《今周刊》從台灣賣家杰可斯商品產地開始記錄,一路自高雄、廈門到上海,從商品報關、重新包裝、集貨裝箱、分揀併單、到配送至消費者家中,現場直擊電子商務包裹的跨海過程。

紙絲、包材都是know-how 上演二十四小時包裹特急快遞挑戰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五點,廈門的同益碼頭,中國消費者從淘寶網下單,台灣直送的貨品到了。

「我們以前不懂得做,要從新疆運水果出來,以為在上頭鋪冰塊就可以了。」杜浩洋說得都有些不好意思。

台灣人對於低溫冷藏的快遞配送,是相當習以為常的事,但即使是今日的順豐,旗下也還沒有一輛貨車是低溫冷藏的配送車。「在中國想運送生鮮食品,你得克服每個地區的氣候不同,有時貨品上飛機,溫度低至零下,食品的耐受度是大問題。」順豐電商與快遞供應鏈事業部業務經理祖恩峰說。

因此,當杰可斯將高雄蜜棗賣到中國消費者手上,難度之高不難想像。「從貨交到順豐手上那刻算起,二十四小時內就會送達消費者手上。」這次,杰可斯執行長胡亦嘉要配送到中國消費者的水果近百噸、九千張訂單,順豐在最短時間內做到了!

順豐有個規定叫「收一派二」,指消費者下單後一小時收件,貨物到送貨員手上必須在兩小時內完成派送,靠著綿密的網絡,順豐做到了快,讓包裹「跑起來」。

十二月二十九日下午,杰可斯位於廈門的倉庫外,已經停滿了順豐長達二十米的貨車。「這些水果坐船過來,接下來有些要送到華北,就得上飛機,所以我們得要替它量身打造不一樣的包材。」祖恩峰說。

以夏季運送芒果為例,容易腐壞不說,上了飛機的溫度必須控制在零至三度,保利龍箱的密度就要有二十克╱立方公分,才能達到恆溫效果。

貨品重新包裝好,二十四小時的快遞挑戰,才正要開始。十二月二十九日,晚上八點,浦東機場邊的順豐中轉站,正要開始忙碌。為了壓縮貨品運送的時間,快遞業者多半利用夜晚做長距離的移動,白天則由送貨員配送。

三個月不創新就危機四伏

取經7-ELEVEn 複製台灣經驗這是一天裡,浦東中轉場最忙的時候,他們得趕在晚上十點半前,完成所有貨物分揀,並集貨上車,貨物輸送帶上,包裹奔跑著,其中就有好些件是杰可斯的蜜棗包裹,有些更要趕搭十二點直飛四川成都的貨機,要讓消費者在隔日一早十點前收到。

接近王衛的人都知道,王衛是個危機意識相當高的人,因此業界流傳王衛的一句名言:「三個月沒有創新和變革,就會有危機四伏的感覺。」王衛無時無刻都在研究如何提升運送速度,「○九年到台灣參訪時,他就親自去台北港看,從台北港到廈門是最短的距離,他也看到了台灣的物流業者如何與便利商店合作。」曾玉勤說。

順豐率先在深圳找上便利商店合作取件,「其實,就是從台灣的7-ELEVEn得到的靈感。」杜浩洋不諱言,效果相當好,「一來送貨員不用因為貨品沒送達而乾等或來回奔波,二來對消費者取貨也便利。」順豐更在十二月,將便利商店的合作模式,複製到上海來。

順豐的送貨員都會隨身配帶著一個無線掃描器和無線列印機,所有貨品一到送貨員手上,只要輕輕一掃條碼,收件人、送件人……等所有資訊,都詳細明列在上,就連下單也可以馬上完成,連送貨車都不必消費者親自填寫。

為了精確掌握每個送貨員的行蹤與進度,這台無線掃描器代表的就是每個送貨員,直接與順豐每個區域的中轉站連線。

早些年,順豐非常追求快,這也是為什麼王衛在○九年成立順豐航空,成為中國物流業者的第一個自有機隊,多達三十一架的貨機直接來往大陸各城市。「王衛想要自己擁有掌控權,如果沒有自己的機隊,貨品就得乖乖等湊櫃,快遞時間就在等待中浪費了。」曾玉勤認為,在快遞業裡,快是第一,再來就是服務要好。

順豐的快遞價格向來比其他同業高,原因就出在王衛並不認同低價競爭策略是存活的唯一之道,「順豐其實不是快遞公司,而是速運公司,我們要提供給客戶的是解決方案,又快又好。」杜浩洋直言,品質才是關鍵。

的確,當來自高雄燕巢的蜜棗被送達到上海年輕女孩的手中時,那翠綠欲滴的果色,那入口甜香的濃郁,或許就是品質最好的說明。

順豐這家快遞大腕,在電商大時代裡,迅速成為一統中國物流業的新帝國,更拉高嘉里大榮、宅配通等台灣業者的進入門檻。以後,你不得不認識這個黑色標誌背後代表的順豐大軍。

42歲的王衛,

20年催生順豐王國

順豐速運

成立:1993年

負責人:王衛

資本額:人民幣1億元

員工人數:約20萬人

據點:中國境內共有5000個據點;海外遍及香港、澳、台、韓、日、星、馬、美國等國

近三年營業額:

2011年人民幣150億元2012年人民幣200億元2013年人民幣300億元

從人民幣10萬元開始的

物流王國

順豐速運大事紀

1993年 王衛向父親借人民幣10萬元,創辦順豐速運,只有6名員工1996年 成為中國首家進軍香港的物流業者2007年 進軍台灣市場2009年 成立順豐航空,是中國第一家自有飛機的民營快遞業者2013年 引進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集團近人民幣80億元資金,持股25%,推算順豐市值高達人民幣320億元

一顆台灣蜜棗的千里旅行

電子商務爆發,順豐成了每個賣家最依賴的物流業者。但一顆台灣蜜棗要跨越兩岸、行經上千公里,到底該怎麼送?

為了解順豐物流配送過程,《今周刊》從高雄、廈門,沿途記錄至上海,從蜜棗產地、高雄港、廈門報關,到順豐中轉站的貨品分揀、社區送貨的最後一哩,直擊順豐20萬快遞大軍的第一線作業。

四大創新,讓順豐變中國民營快遞龍頭

1.科技走在前頭

順豐是大陸首家使用無線掃描器的快遞業者,內建GPS定位、通話、訂單資訊等功能,還能即時接單。

2.送貨員變業務員

每個送貨員變成業務員,只要送貨員多接一張訂單,就能獲得部分獎金。

3.即時管控最後一哩路

順豐很早就捨棄加盟制,親自直營深入社區的最後一哩,降低快遞配送時間的影響。

4.什麼都能包!

從紅酒、鮮花、冰淇淋到水果,不論是恆溫箱厚度、或外包裝材質,順豐各種特殊服務都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67

耕地銳減、人力短缺 中國農改牽動敏感神經 糧食問題為何是習近平的頭號任務?

2014-01-27  TWM
 
 

 

習、李團隊執政周年,選擇把焦點投注在農業問題。比起地方債,農業改革關係到二億農村勞動力的去向,以及基本的糧食供應安全。由於牽涉到敏感的土地產權,未來改革難度不小。

撰文‧周岐原

二○一四年,當習、李團隊全面接班一周年之際,習近平最關注的,不是牽動全球金融業敏感神經的地方債,而是中國的農業。

證據一:一四年一月十九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一號文件」,公文名稱是《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這是中國國務院連續十一年,把全年的第一份官方文書,用來宣示農業相關政策。

證據二:一三年十二月,向來為隔年施政定調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在會後提出的六大工作重點裡,「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十個字,被列為第一大任務;地方債問題,反而只排在第三位。

外界公認,總規模超過十九兆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九十三兆元)的地方債務,是最可能造成一四年中國經濟動盪的未爆彈。然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七位常委眼中,地方債的重要性,竟然不如確保糧食供應來得大。原因何在?

農業三大挑戰是頭號任務

其實從數字觀察,中國並不缺糧食。因為一三年中國糧食產量約六億公噸,以二%成長率創下新高。然而,一三年中國也進口穀物達七千萬公噸。既然連年豐收,為何習近平又把農業當成頭號任務?

「進口糧食主要用在飼養牲畜,這是飲食結構大幅改變帶來的需求;解決中國基本糧食需求,問題其實不大。」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梅建平分析。「轟轟烈烈的工業化浪潮,使中國政府幾乎不可能依靠國內產量,來滿足中國的食品需求。」《華爾街日報》也指出。

「從現在來看,(中國)農產品價格還會持續上漲。」申銀萬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直言:「城鎮化,首先是農村問題。」楊成長分析,中國農業正面臨土地有限、成本激增和效率不足三重考驗,處理這些挑戰的難度,並不亞於地方債問題。

當中國的工業和城市建設不斷發展,地理位置較佳、適合人居的農地,一點一滴受到侵蝕,甚至連帶拉動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也就成了無可避免的結果。

歷年來,中國政府都將維持總耕地面積在十八億畝,並將其列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國土資源部的最新普查顯示,耕地面積仍然維持在這條紅線以上;然而警訊也一一浮現。例如中國約有二.五%的耕地,已經受到重金屬等各種汙染,日後恐怕再也無法耕種。

另一方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趙燁,則針對耕地短缺提出警告;他指出:「從一九九七年至二○一○年,全中國被各種名目占用的耕地,總面積相當於半個海南省!」再者,從事農業的收入比不上工業和服務業,使得農村人力短缺,同樣是棘手問題。以就業人口來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各吸納中國三分之一的就業人口;但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量中,工業和服務業分別貢獻約四五%,農業僅僅只有九%上下,效率和產值難以提升,造成年輕勞動力普遍不願從事農業的現狀。「青壯年幾乎都走了,村裡只剩老人與兒童留守;面臨農忙的時候,反而還要請人來幫忙。」楊成長說。

農地自由轉讓改革 牽動民意他認為,解決中國農業問題,必須先從制度做起。「農村改革,關鍵在土地流轉、集中化。」他解釋,土地唯有集中經營、形成規模經濟,才能引進機械耕作、降低使用勞力的成本;同時,大型農場化的經營,可以讓農產品統一標準,提高品質之餘,無形中也方便對食品添加物和農藥的管理。

其實,在中國企業家之間,投資發展精緻農業,早已成了「時尚流行」。例如網易創辦人丁磊,默默在浙江安吉養豬三年,豬肉已經進入生產階段;另外,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也投資十億元人民幣,生產桃子和藍莓。

實施土地轉讓,固然是經濟學上的合理選擇,卻也將牽動中國社會最敏感的神經。因為土地是農民僅有的生活保障,一旦土地出售,政府又不能提供生活保障或就業機會,農民謀生可能就會有問題。歷來的社會紛爭,每每因土地產權而起,因此在土地改革上,中國審慎無比。「所以一方面要(開放土地)集中、流轉,另一方面,要保障最終所有權不變。」早在朱鎔基擔任國務院總理時代,中國政府就對「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等三農問題高度關注,提出一連串政策。未來九年,中國的農業改革如何落實,正考驗習近平、李克強的能耐。

從三組關鍵數字,

看中國農業告急

糧食安全是今年第1重要任務,地方債排行第3中國1/3勞動力從事農業,但產值僅占全國GDP9%中國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平均值的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