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基金打新收益跌入“凡間” 萬億險資仍低風險攫利

與C類網下申購賺得盆滿缽滿不同,同樣是打新,公募、保險乃至社保的年化收益率卻望其項背。盡管中簽率下行導致收益率不高,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機構資金仍然踴躍地尋求這種無風險套利機會。

“打新有較為明確的絕對收益特征,而絕對收益在市面上是特別稀缺的,所以它的資金湧入要遠遠大於其它。”北京一位資深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去年“股災”後成立的國家隊基金,則是集中在銀行、券商、保險等大金融領域,並且幾乎覆蓋了所有行業,呈現出一定的指數化投資的特征來,而這也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基金打新成“副業”

“公募基金打新,意味著就是5%-6%的收益率。因為公募基金有多大規模,就只能報多大的量。公募基金現在更多的打新產品是為險資定制的,對險資來說,5%-6%的收益也就夠了。公募一般的做法是,4-5個億的基金配完底倉後,大部分錢是買債,然後在債里面再做一個杠桿。”一位“奔私”的資深基金經理表示。

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9月20日,保險資金參與首發配售6381次,首發累計動用資金約3.03萬億元,首發累計獲配投入資金15.1億元。按此計算,保險獲配比例約為萬分之4.9。參與打新的保險產品涵蓋投連險、萬能險、傳統保險、高利率保險等多種類型。

截至9月18日,市面上打新基金有242只,管理的總資產規模為2894億,平均單只規模12億。進一步來看,總資產規模在5億-10億的打新基金有75只,股票倉位占比中位數4.1%,債券倉位占比的中位數是87%。

華創證券以小票 A 類中簽率萬分之0.7、大票A類中簽率萬分之1.2計算,10億規模打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只有1.7%,5億規模打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高出一些,但也只有2.9%,不到3%。

“打新我覺得就是去看公司發行價跟預計A股潛在收益率跟中簽率的關系,如果中簽率很低那麽其實收益率也不高,有些會參加但是有些就不會去參加。”一家老牌公募股票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打新的超額收益很容易被抹平,因為它門檻很低,沒有什麽金融含量,又是絕對收益率。但對於基金來說,現在市面上沒有一兩千萬的基金,這種基金很少。大部分的基金規模都是2億或者5億,和幾千萬的網下投資者一樣去打,資金效率必然就低了。”另一位北京資深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

打新基金絕大多數為混合型基金中的靈活配置型和偏債混合型,也有少數幾只為另類投資基金中的股票多空型。

社保基金方面,截至9月20日,共參與首發配售2576次,首發累計動用資金約1.18萬億,首發累計獲配投入資金3.68億元,按此計算,社保獲配比例約為萬分之3.1。

“國家隊”指數化投資得心應手

在震蕩行情下,國家隊基金也選擇“落袋為安”,較為明顯的是易方達瑞惠。

在去年7月份第一輪“股災”之後證金公司宣布以2000億元申購5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分別是:華夏新經濟、嘉實新機遇、南方消費活力、易方達瑞惠和招商豐慶A,規模均在400億左右。

去年三季報顯示,成立僅兩個月的易方達瑞惠倉位超過九成;到了今年第一季度末,易方達瑞惠倉位減至32.94%,而到了半年末,基金經理進一步將倉位降至24.21%,今年二季度,減持個股數量約為150只。

而在個股方面,也出現了多次加減倉的情形。以海信電器(600060.SH)為例,去年第四季度,中證金減持了1.46%的海信電器,一季度加倉海信電器940多萬股,第二季度又減持910多萬股。

總體而言,國家隊與市場風格比較契合,目前持倉主要集中在銀行、券商和保險,占比近1/3。5只國家隊公募基金中表現最好的易方達瑞惠近一年的收益高達18.59%。

中報顯示,在前十大國家隊重倉申萬三級行業中,鐵路等基建領域的持股也比較重。但是另外一方面,“國家隊”其實在226個申萬三級子行業的上市公司中露臉,可以說幾乎每個行業都有介入。

“所以國家隊絕大多數持股屬於典型的指數化投資,以此起到維穩市場的作用。”分析人士指出。

東方證券研究所便指出,五只國家隊基金都是為資本市場穩定而誕生,資管計劃的作用也是類似的。從持股市值及行業分布來看,國家隊基金投資風格多元化,投資更加落實到行業及個股層面。

從市值上來看,二季度國家隊市值規模小幅增長,根據已公布半年報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數據統計顯示,國家隊持股市值2.82萬億,較一季度的2.81萬億上升了155.8億元。總體來看,國家隊從一季度與二季度在A股的持股狀況變化不大。

根據西南證券的測算,國家隊此前曾在2016年一季度增持,2016年第二季度直接入市持股市值的額度達到2.71萬億元,比2016年第一季度減少78.35億元,減少幅度為0.29%,為2015年三季度以來最低。相比第二季度大盤的累計跌幅2.47%,表現為基本持平跡象。國家隊今年第二季度共計持比一季度增加59億股,增加幅度約為1.02%。

匯金與證金持股市值的行業分布均集中在銀行和非銀,相對來說,證金集中程度低於匯金。從所持個股來看,匯金與證金都傾向於持有大盤股。

上半年,證金大手筆增持了銀行板塊,其中很多是兩個季度連續增持,四大行中尤其是對農行的增持力度最大,公開資料顯示共增持農行11.47億股,持股數量達到62.31億股,持股比例也增至1.92%;股份行中,截至上半年年末證金公司持有民生銀行15.95億股,持股比例達到4.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68

返鄉置業一線報告| 回揚州置業:有人後悔沒早買,有人覺得房價仍低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8/1193162.html

Upload_1518958886492.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史小可 每經編輯 曾健輝

這個春節,“隔壁老李”突然說,“我後悔了!”

老李後悔的原因要從兩年前的春節說起。那年他堅定地認為,老家揚州是一個三線城市,城市規模小,外來人口少,居民收入水平也比不上大城市,在老家買房不如在大城市買。結果,這兩年揚州房價的上漲幅度完全超出了他的預判,以致發出感慨。

如今,更多年輕人離開三四線城市奔赴一線城市尋求更大發展空間,但一線城市高企的房價卻讓他們感到煩惱。

而當家鄉快速發展、房價攀升的時候,這些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又會作何選擇?

揚州房價連漲27個月

雖然老李的戶籍還在揚州,但他常年在武漢工作並且定居,年收入超過30萬元。

兩年前,老李的父母想在揚州換套房子作為改善,但因為年齡臨近退休,貸款有難度,因而希望以兒子的名義按揭一套。

對於買房,老李嘗到過在大城市買房的甜頭。5年前,作為剛需,他在武漢市中心地段以超過9000元/平方米的單價買下一間80多平米的小套三。僅過了3年,這個小區的二手房價已逼近4萬元/平方米。

對比揚州當時平穩、略有下滑的房價後,老李堅持認為,買房必須要在大城市買。於是,憑借在武漢買房的成功經驗,老李計劃了一個在武漢換一套大四居,再把父母接到身邊住的“完美方案”。

然而,隨後的變化並不如其預期。在老李還沒回過神時,揚州房價連續上漲了27個月,直到去年11月環比才小幅回落。

去年12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數據顯示,11月揚州新房價格環比跌0.3%,這是當地房價連漲27個月後的首次下跌。

如今已到2018年春節,對老李一家而言,武漢的大房子還沒來得及買,揚州買房的難度又變大了。對此,老李寬慰自己說:“沒關系,反正我也沒準備回揚州工作,雖然現在揚州房價高了,但還是可以買一套,不過月供得多還點了。”

樓市調控政策加碼

房天下的數據顯示,揚州二手房價在2018年1月為13732元/平方米,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39.31%。

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截至國家統計局2017年10月發布的數據為止,自2015年8月以來,揚州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數已經連續上漲27個月,直到去年11月才環比下滑了0.3%。

房價連漲的同時,揚州的樓市調控政策不斷加碼。但同時,市場上不乏“開盤熱“、“全款購房”和“日光”等現象。

到年底揚州房價有所回調,主要是政府加強了調控力度。2017年11月29日,揚州市政府出臺樓市調控政策,開始執行“限購+限售+搖號”的疊加調控政策。新政於同年12月1日起執行,直接對當地樓市交易產生了影響。

新政規定,在揚州市區範圍內擁有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不得再次認購新建商品住房。認購對象超過銷售房源數量的,由公證機關組織選房公開搖號確定購房人。在市區範圍內戶籍居民擁有第二套住房及以上、非市區範圍內戶籍居民家庭擁有第一套住房及以上的,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及《不動產權證書》起,上市交易的限制期限由原規定的2年調整為3年。

這是揚州對樓市調控的再一次加碼。2017年4月,揚州進入“限售”時代,政策要求,在揚州市區範圍內戶籍居民家庭擁有第二套住房及以上、非市區範圍內戶籍居民家庭擁有第一套住房及以上的,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不滿兩年的,不得上市交易。

戶口仍在揚州的老李,如今要在揚州給父母買一套100平米的新房,得多花近50萬元左右。

有熟悉揚州市場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因為此前揚州並沒有限制非本地戶籍居民的購房資格,所以吸引了來自南京、南通、泰州、鎮江以及部分安徽、東北的外溢購房需求,加上本地的購房需求釋放,最終推動了揚州房價的持續上漲。

專家:三線城市房子宜住不宜炒

與老李後悔沒提早下手所不同的是,一些從一線城市回揚州買房的年輕人群體認為:揚州房價跟一線城市比,簡直是“白菜價”,按揭基本無壓力!

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王龍就抱有這樣的想法。2017年4月,作為半個揚州人的王龍回揚州探親。短暫幾天時間,他就在揚州京華城附近以14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

“我常年待在北京,也在揚州開了一家甜品店,買房主要是為了方便父母回揚州小住。當時買房就是瞬間的決定,因為房價很低,還按揭也沒什麽壓力。”王龍說道。

在揚州“揮金如土”的王龍新婚燕爾,卻並不考慮在北京買房。“婚前是跟父母一起住,婚後我們決定先租房子”。王龍和妻子達成共識,租下海澱區學區房,兩室一廳,月租8000元。說到房租費,王龍只說了三個字:“特別貴”。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揚州這樣的三線城市有其特殊性。此前揚州房地產的價值被低估,房價一直比較疲軟,但隨著高鐵建設完成後,揚州的區位優勢突出,對當地人置業而言性價比較高。

但嚴躍進同時認為,揚州房地產市場仍非面向全國的市場,外來人口不多,加上周邊城市的商品房存量仍較高,會受到來自南京、鎮江、南通、常州和無錫等周邊城市的競爭,對揚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形成制約。盡管目前揚州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在好轉,但若被炒房客持續追捧就會產生問題,加上三線城市目前房價處於高位,外地人在揚州購房仍需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132

十大屋苑估價反彈 嘉湖季升一成 仍低去年高峰近10% 細戶升幅較顯著

1 : GS(14)@2016-07-11 23:34:25

【明報專訊】樓市氣氛回暖,差餉物業估價署樓價指數連續兩個月錄得升幅外,十大屋苑連續4個月每月逾200宗成交,近年罕見。各大屋苑「價量齊升」,帶動銀行對單位估值亦告反彈。本報追蹤十大屋苑銀行估價走勢,發現最新估價普遍較去年高峰時仍低約一成,但逾七成估價個案較今年次季初錄得升幅,其中新界大型上車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2房戶更於3個月內估價急升11%(表1)。

明報記者 方可兒

十大屋苑按月成交量自去年7月跌穿200宗後,今年3月起已連續4個月每月逾200宗水平。對上一次樓市交投急升,要追溯到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十大屋苑曾連續11個月每月逾200宗成交。近期十大屋苑周末交投亦見回升,中原統計,剛過去周末錄13宗成交,按周升三成,創7周即近兩個月新高,其中嘉湖山莊更錄6宗,佔整體交投逾四成半,冠絕十大屋苑。

周末十大屋苑13宗 嘉湖佔6宗

事實上,嘉湖山莊樓價早於6月已有回升迹象。一伙實用442方呎的2房於6月做出356萬元高位水平,及後7月再有2房以360萬元創出今年新高價成交,較低位反彈100萬元或近四成。交投量及樓價回升後,銀行估價亦見反彈。本報統計十大屋苑中20個單位、合共60個個案,發現有44個個案(約73%)的本月銀行估值,較4月初時升0.5%至13%不等,意味部分單位估值於次季反彈。

學者料樓市仍處調整期

是次錄得升幅的個案以細單位較為突出,如嘉湖山莊賞湖居2座中層F室(實用449方呎)的2房戶,匯豐本月估值321萬元,較今年4月初錄得的289萬元上升11%,為今年初後首次升穿300萬元,但仍較去年9月高峰估價351萬元低8.5%。

另外,將軍澳新都城的細戶升幅更加跑贏大戶。以新都城1期4座高層C室(實用364方呎)為例,恒生本月估價441萬元,較4月初的416萬元升近6%;不過,屋苑另一伙實用932方呎的3房估值於期內僅升1%。

中大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表示,由於細單位需求較大,且英脫歐後料美聯儲局加息期將延遲,銀行承造細單位按揭風險較大單位細,令細單位估值升幅較為進取;不過樓市仍處調整期,料下半年估值只有5%以下升幅,難以重返去年高位。

(樓市回暖系列之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39&issue=20160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65

內地基金持港股比例仍低

1 : GS(14)@2017-12-18 04:27:09

【本報訊】按中證監規定,所有公募股票基金都可投資港股通,但如基金名稱有「港股通」、「滬港深」、「港股」字眼,投資港股比例不得少於80%。目前內地該類基金有89隻,規模約800億元,另有約50隻待批。而整體公募股票基金有約2,700隻,規模達2.6萬億元。本報發現,目前內地基金投資港股比例仍極低。

中證監或加強監管

以港股通基金中收益排行最高的「東方紅滬港深混合基金」為例,該基金今年回報58%,十大持倉股有9隻為A股,只有1隻港股為吉利汽車(175),佔投資比例4.7%。同系「東方紅睿軒滬港深混合基金」今年回報52%,十大持倉股只有2隻港股,吉利和綠城服務(2869),合佔投資比例約10%。至於收益排第三位的「前海開源滬港深創新成長混合基金」,十大持倉股更連1隻港股都無。中證監在12月1日新聞會回應是否已暫停港股通基金審批時表示,在監管中發現部份帶有「港股」字樣的公募基金產品,並未實際投資港股,引起各方質疑。因此需要加強對基金投資港股的監管。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4/202442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