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柳傳志談聯想控股和創業:28年幹了四件事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32206.html
聯想是我的命!」當年聯想集團陷入虧損困境時,柳傳志再次出山的豪言壯語猶在耳邊。如今這位68歲的中國企業「教父級」人物,在帶領聯想集團走出困境、目前近乎登頂全球最大PC廠商之後,幾乎把精力全部放在了聯想控股身上。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將資產超過1500億元的聯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推到資本市場上。對柳傳志而言,這將是他人生創業的又一個里程碑。

昨天下午,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柳傳志坐在記者對面,雖然略顯疲憊,但談到聯想和創業,他眼睛亮了。

關於聯想控股——

要給中國股市帶來清新的風

問:您現在把主要精力放在聯想控股這邊,作為旁觀者,您對聯想集團和楊元慶這兩年表現怎麼評價?

柳傳志:我從聯想集團離開的時候就已下決心讓元慶獨當一面,我不會進行很多干預,因為他有8%的股份。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能力上都已經是主人了。元慶是一個對業務感覺特別好的人,做事也非常執著,學習能力很強,原來欠缺的是跟人打交道,特別是跟國際人士,或者說在戰略上看得更遠,還需要一個鍛鍊的過程。現在我是認為他已經比較穩、比較成熟了,不說別的,元慶在開中外記者會的時候非常自如,有些人是很怕(這種場合)的,但元慶真是迎著困難上。

問:聯想控股的目標是在2014-2016年上市,上市以後您對它有著什麼樣的期許?

柳傳志:聯想控股有這麼幾個願景:一是以產業報國為己任,投資掙了錢不算完;二是要做一個值得信賴、受人尊敬的企業;三是在多個行業裡成為領先企業;四是要成為國際影響力的投資控股公司。

在2014-2016年聯想控股整體上市的時候,不僅希望有一定的「噸位」,還希望上市以後每年都能保證利潤有兩位數的增長,能夠給中國股市帶來一股清新的風。

關於自我評價和創業——

不敢接受「企業家教父」說法

問:您如何評價自己28年的創業經歷?

柳傳志:我為聯想做了四件事:一是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趟出了一條路,從此以後很多研究院都開始走辦企業這條路;二是跟外國企業進行競爭的過程中佔了上風,我們竟然在這種情況下取得第一名;三是原來聯想是百分之百的國家產權,今天已變成股份有限公司,對於企業的發展很有利,應該說這既有戰略眼光又有耐性;四是多元化,人家都說很難做成,我們是有理論基礎地做成了。

問:外界都認為您是中國企業家教父級的人物。

柳傳志:「教父」,過去這都是黑社會的說法,現在變成一個好詞了,不管是不是好說法我都不承認這個詞,原來馮侖說可以把柳傳志和王石做成一個鏡框掛在牆上,這不是說我不能犯錯誤嗎?

問:當年創業和現在創業有什麼不同?

柳傳志: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創業是前面一大片目標,但道路也許看不出來,有的一踩就是一攤爛泥,把你淹死。今天創業的道路已經看得很清楚,但道路太擁擠,哪裡掙錢哪裡排長隊。今天創業要憑本事,過去都是「傻大黑粗」,你可能掙了一把錢之後又掉坑裡去了,聯想就是小心探路,研究這個路的規律。

問:您對現在的創業者有什麼提醒和建言?

柳傳志:創業一定會有收穫,最起碼人生得到很大的歷練,唯一要想清楚的是你的資金從哪裡來。如果是家裡的養命錢或父母的退休工資,幾萬塊錢拿去創業失敗了真的是不應該。最好是跟人家合夥做,還有就是等你努力積累了資金,積累的經驗,再來創業。走上創業這條路,對國家、對政府都有好處,但自己還是要小心。

新聞背景

柳傳志的創業秘訣:把5%的夢變成100%的現實

創業,是柳傳志過去28年最直觀的寫照。1984年,柳傳志帶領10個科研人員從中科院計算所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起步,啟動資金80萬元。柳傳志對當年的創業坎坷仍歷歷在目,「當年差點被騙300萬元,錢被騙走之後,每天半夜兩三點會突然嚇醒,心臟狂跳不止。」柳傳志說,儘管後來錢追回來了,但住院後休息3個多月,才把自己調整到正常人。

柳傳志說,當年創業中,要死要活、傷筋動骨或到生死邊緣的經歷並不罕見,直到現在仍有後遺症,「頭疼,精神不好,要一直治療,經常做運動。 」

柳傳志一手創立的聯想集團,即使營業收入做到30多億元,仍面臨生存或死亡的問題。2004年,聯想集團併購IBM的「蛇吞象」案例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經典,當時幾乎沒有人認為這一併購會成功,IBM是美國文化、財富和經濟主義的象徵。柳傳志說,併購後,2009年聯想一度在懸崖邊上,一個季度的虧損達2.7億美元,「這裡面有很多動魄驚心的故事」。併購前,2004年聯想的全球市場份額是2.4%,如今佔到了15.7%,柳傳志說,但現在只能說併購暫時成功,「你到美國大街上問問,知道中國有一家聯想公司嗎?一個人知道就不錯了,中國企業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柳傳志說,「很多事情眼看走不通,你拚命地去研究最後就通了,所以要把5%的夢變成100%的現實,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

新聞鏈接

聯想控股和聯想之星孵化器

晨報記者 苗夏麗 林穎穎

昨天,柳傳志在上海出現,就是為聯想之星創業孵化(上海)基地啟動的儀式而來,並向創業者分享了他當年的創業經歷。目前,柳傳志的身份是聯想控股的董事長和執行委員主席,他說,現在幾乎100%的精力都放在聯想控股身上。

聯想之星孵化器是聯想控股三大戰略板塊之一,擁有4億元的基金盤子、平均500萬元以上的單項目投資金額、涵蓋三大主題(TMT、先進製造和醫療健康)、數十個行業的投資範圍。在過去三年,投資了30多個項目,已投入2億元,並走出一條「創業培訓+天使投資」模式。聯想之星孵化器每年的投資高達2000萬元,且聯想控股對其並沒有確定的財務考核。柳傳志希望能在聯想之星的孵化下走出一批優秀的創業人才,「聯想有能力做這件事情」。

目前,聯想控股的業務佈局包括核心資產運營、資產管理、「聯想之星」孵化器投資三大板塊,涉及IT、房地產、消費與現代服務、化工新材料、現代農業等多個行業,2011年,聯想控股綜合營業額1831億元,總資產1505億元,員工總數約45000人(含國際員工7800人)。

如此一個錯綜複雜的棋盤,柳傳志拿捏自如,他希望聯想做一家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通過機制和文化保障企業傳承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73

【每日一黑馬】《英雄戰魂》開發者自述:我們等了四年才等來了爆發!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139.html

【導讀】上線不到20小時進入App Store動作遊戲排行TOP10、被蘋果官方推薦位、每月淨利潤過百萬美元……這是手游《英雄戰魂》所取得的驚豔成績,而王雙義和他的團隊艾格拉斯為等這一爆發時刻已經等了四年多,第一個公司「掛」了,第二個公司被收購了,第三個公司又差點掛了,但他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這正如馮侖所言,成功都是熬出來的,「只有熬住你才能挺住,才能成功,才能達到你創業的高潮。」

以下為艾格拉斯創始人王雙義口述:

1996年南開大學畢業後,我在一家日本上市公司幹了六年,寫了三年代碼,做了三年技術管理和銷售,最終做到了副總經理的職位。

「你被捧的多高就意味著被摔的有多」

2003年「非典」時期,我隻身來到北京創業,想要做出一款類似於現在的手機QQ一樣的無線通訊產品。但現實很殘酷,當時在國內最好的手機是摩托羅拉388C,即使它也不支持無線產品。為了公司的生存,我們接了一個外包單子,給一家國內的廠商做內置遊戲。雖然這個單子賺了17萬人民幣,半年之後公司還是扛不住了,再加上我跟合夥人的分歧,不久我就從那家公司退了出來。之後,我和另一個合夥人在天津創辦了猛獁遊戲,2005年我將其賣給了空中網,自己也隨之進入空中網工作了兩年。

2008年,我再次創業,建立了今年的艾格拉斯。考慮到端游和頁游的高門檻,以及我們在手游上的多年積累,我決定專注這塊的市場,只做手游。2011年年初,我們已經有三款收入過百萬的JAVA遊戲,但隨著智能機的興起,國內手游市場風向猛轉,前幾名的手游商都受影響。

中國市場變數很大,你被捧的多高就意味著被摔的有多狠。當時我們被摔的就很慘,我們有一款遊戲2011年3月收入有一百七八十萬元,但在2011年4月跌倒了九十萬元。再加上當時還要開發新遊戲救市,2011年下半年我們的日子非常難過。幸虧之前我們拿過一個A輪融資,靠著這筆錢我們扛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我們等爆發等了四年」

有了2011年的教訓,對於國內首款3D遊戲《英雄戰魂》我們著重國外佈局,這樣國內市場出現問題我也不會是摔得更狠的那個,海外營收能也夠均衡公司的運營。

這款歷時10個月投資六百萬的遊戲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在國內市場上的表現也出乎我們的意料,直到現在,這款遊戲的收入還在增長。我不敢說手游能做到十年,但是至少英雄戰魂這款產品是奔著三年以上的生命週期去做的。

作為一款手游,技術積累是它的一個內部因素,市場的成熟是它的外在因素,而這兩點剛好讓我們團隊把握住了,這也可能是《英雄戰魂》火爆的原因。從技術上來說,3D引擎是我們自己做的,無線地圖是我們首創的,它的3D效果、流暢度及服務端的穩定性在同類產品中沒有第二款可以相比。

從市場上來說,2012年下半年國內市場的高速成長,只第三季度市場規模就達到了17億,用戶規模達到了2.5億。但如果你沒有足夠厚的積累的話,這個時機就算出現了你也把握不住。我們的團隊許多人從2006年開始就做JAVA遊戲,經歷了七年的積累一點點磨合。所以,一家非常優秀的手機網遊團隊需要至少兩到三年的磨合積累時間才能夠真正地體現出優勢來,現在賺錢的團隊和產品沒有一個少於三年的。沒有足夠的積累進入手遊行業的創業者,最後絕對是血本無歸。

如果大家熱愛手游這個行業就應該抱著一個非常低調的心態去踏踏實實做好產品,願意花三到五年時間去磨這塊經驗,如果你就想一兩年賺錢我覺得就別進來了,進來之後其實真的會很慘,因為現在競爭也蠻激烈的。

國內的投資人最缺乏的就是耐心,但是遊戲是最需要耐心的,一個新團隊可能扛到第四年就成功了,但很多人就差那一步。我們這個團隊等了四年才碰到一個市場爆發的機會。

「手游超過端游只是時間問題」

必須要肯定的一點就是現在手游市場足夠健康。評價一個市場是不是健康是看每一種題材的遊戲有多少人喜歡,而現在無論競技類、棋牌類都有開發者做到千萬以上的用戶規模。不像當年JAVA市場付費用戶群就那麼點,所以現在手游盤子已經大到不足以因為某一層次出現問題就導致整個市場出現問題,所以我認為整個市場的發展勢頭是不可逆的。

但別看現在產品數量這麼多,真正的每一個層次中的優秀產品還是少,因為中國用戶是最挑剔的,如果產品不足以優秀到讓他們付費的話,一般中國用戶是不願意付費的。

手游超過端游只是時間問題,因為手游既能覆蓋重度用戶,又能覆蓋輕度用戶,還能覆蓋所有的吃飯、睡覺和候車等零散時間,不需要你端坐在書桌前面對著一台顯示器去玩,這種時間空間太大了。哪怕這個遊戲只付一塊錢,這也是端游做不到的。以後也許也不存在所謂有線無線的概念,可能就是一張網,以無線為主導的一張網。

未來,國內會有40%的渠道份額被無數的小門戶、小應用和小渠道佔取,剩下60%的份額可能會被這幾個巨大的渠道和巨頭去分。舉例來說,騰訊和360能夠佔領每一個手機用戶的桌面,但是它也不是唯一的入口,滴滴打車和大眾點評等應用許多人都會安裝,而這些應用的個性化服務做得非常好,也有很多的忠實用戶。這就意味著每一個應用都是一個垂直市場和渠道。手機用戶的需求是個性化的,這是由用戶決定的,而不是誰想壟斷就能壟斷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44

關於“三角戀事件”,周鴻祎回應了四個字:契約精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22.shtml

因為本文的主角之一是周鴻祎先生,所以先跳開“互聯網+”的主題,轉去這兩天火熱的“羅生門”事件——360、酷派、樂視圍繞奇酷公司的三國情殺。事情的經過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不再贅述。

在前天9月8日周鴻祎發了那個微博之後,酷派官方和高管紛紛撕破臉皮還擊,今日樂視也發公告力挺酷派(雙方利益綁定,不力挺才不對呢)。所以今天上午當周鴻祎穿著“應主辦方要求”的西裝登臺演講時,神色看著確實沒有他平時一件紅T恤來的刺眼。在其他幾位演講者紛紛拿自家產品舉例的時候,今天的周鴻祎分外低調,只拿360兒童手表舉了例子,閉口不談剛剛發布的奇酷新機以及和酷派這個傳統廠商的融合問題。

演講結束,周鴻祎走向通道。當我還在暗自思忖應該如何提問好一步步將話題引向酷派時,一位媒體同行直接開口問道:請您談談這兩天酷派和樂視的事兒吧。周鴻祎轉身說道:不談這個。但其隨後又止步解釋了一下,稱和酷派的問題就是互聯網企業在和傳統企業結合時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並強調了“契約精神”。

說完,周鴻祎便在其同事的護送中趕往機場。

八卦之後再回到“互聯網+”的主題。其實酷派作為一個傳統的手機廠商,擁抱360即是在擁抱互聯網。酷派想要做“互聯網+”的事情,而郭德英(酷派董事長)對“互聯網+”的理解應該是和周鴻祎的理解不同的。

如果同處廣東的酷派董事長郭德英和美的董事長方洪波觀點類似的話,他們是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工具和渠道看待的,而非核心生產力。但在提出硬件免費的周鴻祎眼里,造出一部手機只是個開始,賺錢要靠互聯網的服務。拋去樂視在里面的利益糾纏,這兩者之間的觀念偏離也是鬧成如今這樣的根源之一吧。

下文分別是周鴻祎和方洪波的演講內容(有刪減),他們闡述了自己認為的“互聯網+”中互聯網能做什麽,傳統企業又該做什麽的觀點。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互聯網+”是把互聯網作為主語

第一個是核心初衷是什麽,到底有沒有互聯網思維,能不能用互聯網思維和很多行業結合。盡管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對互聯網思維表示非常懷疑和不屑,其實我覺得這個理解是不對的。我曾經專門為這個寫了一本書,核心思想是什麽,我覺得最重要的點就是連接。

15年前網易有一個廣告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網聚人的力量”。(互聯網)之所以改變很多行業,免費補貼也好,都是表象。兩個基本點,和廣大用戶連接起來,破壞原來的連接關系,建立新的連接關系。所以當你用連接的觀點看的時候,雖然也是工業革命,但是沒有形成,因為只是一個工具,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但是我們過去說這一點有關系嗎?沒有。滴滴和Uber都試圖在你和運輸車輛之間去重新建立一個連接,那麽誰能夠把這個連接建立的越剛性,越有粘性,(誰就能贏)。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互聯網最有魅力的點。如果你把生意和互聯網結合而不建立連接,那麽這個就不是互聯網+。

第二個觀點,“互聯網+”和“+互聯網”是兩個概念。現在總理提出互聯網+概念之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談互聯網+的書有100多本,以前做傳銷的大師現在都開始做互聯網思維培訓,但是這里面有很多弄混了。其實用互聯網打廣告做宣傳,包括你在互聯網上賣東西,或者說我用了互聯網的技術,什麽大數據、雲計算,這些你原來商業本質上沒有變化,產品和用戶形態沒有變化,只是當成一種戰術,提升你的宣傳效果,加強你的銷售,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並沒有對原來生意產業帶來本質的影響和改變,只是一個改良。所以這種做法叫“+互聯網”,主語還是傳統行業。

我們今天談的互聯網+,最主要把互聯網作為主語,是用互聯網加上很多行業。本質上來說就是如何在你做的產品里面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你的產品體驗,從一個過去僅是賣給客戶的商品,變成你跟客戶的連接。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把這個一次性銷售一個產品的模式,變成你和客戶有持久的連接,通過這種連接不斷提供服務。

我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大家都在談互聯網電視對傳統電視制造業帶來巨大的沖擊。難道傳統廠商不了解這個只要加一個安卓系統就可以了?問題是過去賣電視給客戶,賣出去之後就結束了。今天如果你用互聯網+的思想來看,賣電視的生意不再存在。從它拿回家打開一瞬間,通過這臺電視跟你建立了連接,而你要開始持續不斷的琢磨說在電視里面提供什麽樣的節目。

從我的理解來說,你是把互聯網當成一種思想戰略改造產品體驗,從而實現能夠跟你的用戶和客戶之間的連接。還是說只是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媒體,當成一個渠道,當成一個通路,或者是技術,這是兩種不同的玩法。

今天大家都在看“互聯網+”,我們很多在傳統行業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往往成為轉型的一個障礙。這里面有兩個挑戰。

第一是如何培養鍛煉互聯網的基因,如何真正掌握互聯網產品思路,指導改造原來的產品。我不太認同這些觀點(互聯網)能把任何行業都顛覆了,我覺得制造業水很深,所以在這里面特別需要創造這種跨界合作的機會,當然兩家基因不一樣,在這個合作當中,大家如何揚長避短,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第二個是對安全的挑戰,過去保護電腦、手機,但是如果今天所有的設備都連網了,開車出門,突然這個車叫停了,就會出現嚴重的危險。如果家里所有的家庭設備都連接網絡了,家里被人黑了。在這里面帶來很大的挑戰,首先要解決這個有沒有被人攻擊。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傳統企業的困境跟“互聯網+”沒有關系

如果你是傳統企業,我們不能以過去十年二十年成長的思維方式來面臨今天這個世界。通俗來講是新常態——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競爭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舊方式應對今天這樣一個新的發展,顯然是不行的。因為中國家電行業以前包括所有的制造業,都是大規模的。家電行業是這樣,過去的商業模式是這樣,投資方式也是這樣,大家賺錢了買土地,到國內建基地,生產線,所有的各品類的家電產品產能非常巨大。但沒有把這些賺到的錢投入到技術研發上和產品獨特性上。

今天我們再來看,做家電始終要建立這種創新能力。我不認為傳統企業面臨困境,僅僅是因為你固守過去的思維。

今天我們講互聯網怎麽樣,其實互聯網就是基礎設施。我們這些基礎等等所有的東西,要產業升級。我們怎麽去升級,提高勞動力生產水平。美的這幾年盈利水平在不斷的發展,我們盈利水平一直往上走就是因為我們勞動生產力提高。所以一個國家和地區,你要去競爭,必須要在技術創新和勞動生產力水平上提高。當然提高這三個方面,我們可以借一些“互聯網+”的思路。沒有互聯網,這三個方面也是要去改進和提升的,跟“互聯網+”沒有關系。

“互聯網+”可以給我們一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一些更多的基礎設施去提高。基於這樣一個思維,我認為傳統制造業大有可為,關鍵是你敢不敢擁抱。

面對“互聯網+”我們怎麽辦。不管是什麽,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服務這是亙古不變的,這是我們技術業的核心。所以我們聚焦產品和用戶,用“互聯網+”的思維一手抓轉型,一手抓創新。我們以前的盈利是靠規模做大,盲目擴張規模,買土地建廠房。現在你的新的盈利模式是什麽,在未來的三年這個成長方式要找到。

包括用“互聯網+”的思維改造產品端,所有的端都要改。比如說家電產品,一臺冰箱到消費者家里,正常的物理形態轉移六到七次,這顯然是很低效的。這樣一些問題我們都會去進行改造,用互聯網+的思想去改造。

但根本還是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是90億,沒有投資一平米的廠房,顯然要投入到產品創新和勞動生產力提高上去,這樣我們就有競爭力了。

最後總結,第一我認為傳統企業的困境與“互聯網+”沒有關系;第二個傳統企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建立新的成本優勢,很多隱性的環節破壞等等;第三點我們怎麽樣去應對,“互聯網+”,既要抓轉型,又要抓創新;第四個是未來的空間非常巨大,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的時代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田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50

“區域性風險”提了四年,這次央行為何不再談及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2012年以來,這一表述出現在歷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八屆三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建議及綱要中。但在央行上周五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里,其中的“區域性”被刪除了,成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除此之外,央行的這份報告還釋放了大量信息,包括在報告的專欄中稱,“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這被部分人士解讀為央行“隔空回應”了發改委政策研究室此前“降息降準”的建議。

“把‘區域性金融風險’刪去是一種科學的糾正”、“降息對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泡沫具有明顯刺激作用,因此目前沒有降息的必要”……第一財經記者就上述令市場“腦洞大開”的報告熱點采訪了多位首席經濟學家,試圖給市場描繪一張“貨幣真相解析圖”。

“區域性金融風險”4年來首次被刪

不同於2012年以來的表述,央行報告里多處提及“金融風險”時未提“區域性金融風險”,均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區域性金融風險”被刪是因為目前不存在區域性金融風險嗎?

“我認為是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報告忘了寫,是偶然現象,雖然概率極小,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二種是,這一表述從2012年開始已經說了4年,央行對它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針對以上疑惑,麥格理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出現區域性風險的概率不大,也許從政策制定者的角度也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目前中國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概率遠大於出現區域性風險。換句話說,當前更應該關註系統性金融風險。

“這是金融發展的結果,過去我們的互聯網金融不發達,所以區域性金融風險比較明顯。”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金融的發展,現在金融的區域概念越來越淡,大部分的金融都是全國性的,金融的業務、交易都是在全國性地發生。”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金融風險系統化的特征更為明顯,把“區域性金融風險”刪去是一種科學的糾正。

“一直以來,區域性金融風險的概念是有問題的,一般而言,國際上認為風險都是系統性的,因為金融風險一旦爆發,比如股災、匯率波動很難想象這些都是區域性的。這次的表述更為科學。”伍戈表示,“目前我國實體經濟壓力不小,債券違約等各種風險正處於高發期,金融風險系統化的特征更為明顯。”

“現在中國存在的風險主要是資產泡沫還有債務,所以現在債務風險點主要是信用債和銀行的壞賬。資產泡沫的風險主要是房地產和股市。”李迅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用過多擔心匯率風險,“在所有的風險當中,匯率的風險是比較低的,匯率所對應的風險是外債,中國的外債算比較低,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匯率風險。”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局部區域風險還是有一定釋放的空間,一部分傳統資源型企業、資源型區域可能會面臨信用風險上升和違約等,這有可能成為較大風險的源頭。

“一方面,央行對打破剛性兌付,以及風險釋放的容忍程度在增強;另一方面,如果不是國家重點發展區域、核心國家戰略的地方,可能出現風險的概率就會上升。”邵宇表示,如果央行允許一部分區域風險暴露,央行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系統性風險方面。系統性能夠影響全國市場——匯率、房價、股市、債市。當然,哪里有泡沫哪里的風險就會更大。

資產泡沫到底在哪里

談到系統性風險就不得不提資產泡沫。值得關註的是,報告首次提到“抑制資產泡沫,降低宏觀稅負”。這似乎呼應了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降成本”方面提到的“抑制資產泡沫”。

雖然報告未具體指出泡沫存在於哪些方面,但此前多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均認為,房地產確實存在泡沫。

“最重要的還是杠桿作用,因為房地產作用是雙重的,新房銷售會帶來經濟增長;如果存量房產炒作,泡沫會增加。”邵宇表示,“央行宏觀審慎操作對降低杠桿有一定作用,因為剛進行過首付的調整,顯得政策過於頻繁,但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做總量的風險管控。”

伍戈認為資產泡沫不僅僅局限於房地產。“從上半年看,資產在包括房地產、螺紋鋼、債券等市場之間不斷流動,很難講一定是哪個市場有泡沫。”

伍戈表示,由於缺乏實體經濟的投資機會,資金轉向了資產市場,在特定時間有特定市場,不僅僅局限於房地產。

李迅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銀行壞賬對應的是債務風險,還有信用債。“《人民日報》5月9日的權威人士訪談中提到了房地產泡沫。前不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主要是講資產泡沫風險,這也是長期存在的,短期內不會立刻爆發,所以現在直接體現為金融市場過度活躍。”他說。

李迅雷解釋,所謂的金融市場過度活躍是指當前一些銀行的通道業,比如銀行委托理財等方面過度活躍,也就是說,現在大量資金集中在金融領域里,表現為M1(狹義貨幣)的規模過大、增速過高。本來以為錢到了企業這個層面,應該是跑到實體經濟中去的,沒想到企業存款大量增加後,也去投資理財,這樣的情況我們叫脫實向虛。第二方面的表現是,民間的理財機構越來越多,這些也是通過各種加杠桿的方式來吸納社會資金。第三個方面表現為,債務、債券的違約,信用債的違約,主要集中在國企、央企。

專門談及頻繁降準的弊端

央行報告還在“專欄4資產負債表與宏觀分析”部分提到,“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松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

這令人想起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前不久發文建議“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政策”。但文章發布當天晚些時候,這一表述又被刪去。

“央行對降準備金的考慮,也是對前期發改委建議的呼應。從職能而言,發改委談論降息降準是超越其職能範疇的,每個部門應各司其職,發改革不應該過多談論央行的事。”伍戈將報告中這一專欄解讀為央行對於發改委“建議降準降息”的回應。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央行所用的“頻繁降準”說法有另一種深意。

“強調頻繁運用的不合理,但是我認為在合適的時候應該還是可以的,這個屬於對時機的把握要有藝術。”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個實際上是央行做出的一個解釋,在目前由於我國的匯率、流動性、外匯儲備的增減,這幾個方面的聯系日益緊密,總量的貨幣政策,尤其是存款準備金政策運用是比較慎重的,“不會輕易用,至少不會頻繁使用。”

至於關於降息降準的必要性,伍戈認為,目前我國經濟處於適度區間,“上半年GDP增速處於6.7%的水平,目前沒有降息降準的必要。但如果下半年經濟進一步下行,如何進一步適應銀行間流動性的需要,適時降準,或者適時提供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是一個逆周期調節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57

規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提了四點意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08/1082873.html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每經編輯 隋丕寧

龐大的住房租賃市場正吹起一股春風。根據鏈家的數據,2015年全國有接近1.6億的人選擇租住,預計2020年將達到1.9億,預估到2030年將有2.7億人選擇租賃的居住方式。

在全國人大代表、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看來,隨著我國大城市、特大城市仍呈現出較強的人口聚集態勢,流動人口數量持續上升,住房租賃將成為解決居住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

住房租賃市場立法正在路上

22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提及房地產去庫存的情況時,說到要發展租賃市場,把目前的庫存房轉化為租賃房,這樣也可以實現去庫存。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也表示,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調研、論證等工作,抓緊起草相關法規草案,爭取早日上報。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幹意見》,提出實行購租並舉,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並鼓勵培育市場供應主體,發展住房租賃企業,著力推動除公共租賃住房外的商品租賃住房發展。

此後,12個省市相繼出臺了扶持長租公寓的政策根據易居研究院的數據,2016年,共有47家企業累計推出房源106萬套,而龍湖、萬科、旭輝、金地等7家房企直接進入長租公寓行業,保利、遠洋、景瑞、陽光城等10家房企通過合作方式進入。

根據鏈家的數據,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在過去4年中,首次購房人群的年齡從30歲推遲到34歲,大城市中的年輕人會有越來越長的時間停留在租房市場,專業租賃機構的出現也填補了市場的空白。

亟需建立長期有效機制

對於租賃市場前景,優客逸家創始人劉翔向記者透露,其在成都市場預計今年二季度就能實現盈利。在業內看來,只有規範的市場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鏈接提供的數據,自如目前租客的平均租房周期達到415天,業主的平均出租周期達到1095天,這兩個數據相較過去有明顯提高;接近八成的租客認為,如果品質足夠好,租期足夠穩定,一直租房住也無妨。

但由於目前租賃市場中仍存在市場供給不足、租金高、無法可依等問題,對此,吳亞軍認為,首先要增加土地供給,鼓勵開發企業興建商品租賃住房,建立穩定供應主體,比如對於目前空置的商用住房,允許開發企業將其盤活,改建為長租公寓,進而增加商品租賃住房房源供應。

其次建立商品租賃住房運營企業資質認證體系,向滿足條件的運營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建議對租金定價實行政府指導價格的運營企業免征增值稅款,對租金定價實行市場調節價格的運營企業減免3%增值稅款。

第三,對符合條件的承租人進行不同形式的租房補貼,增強其支付能力,如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當地未擁有產權住房,在通過政府資格認證的租賃機構進行租房,且累計穩定納稅滿一定時限(6個月~12個月)的居民,可向居住地政府申請租房補貼,額度參考當地平均房租水平的10%20%。應屆畢業生、當地重點發展行業從業人員等,經資格審批可適當提高補助額度。

第四,將商品租賃住房租戶進一步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實現與購房者均等化享有社會服務,對於在一個區域內租賃達到一定年限的家庭(13年),從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就業、戶籍等方面加快推進其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