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科技再創新 也救不了經濟


2012-7-30  TCW




過去三百年來,我們把所有「好料」都撈走了。我們的社會與經濟,全都建構於「有撈不完的好料」的預期之上。但好料,早就被撈光了。

你到過櫻桃園嗎?到處都有櫻桃,隨你愛撿多少有多少。或者,想像一下你在一個熱帶小島上,樹上結滿了各種果子,全都垂得低低的,摘下來就能吃,連下廚都省了。

我們的經濟就是如此。美國打從至少十七世紀以來,就享受著無數「垂得低低的果子」——廣闊的土地、大量的移民,以及威力驚人的新科技。然而,在過去這四十年中,這些原本垂得低低的果子,全都不見了,而我們還假裝果子仍在。我們沒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一片科技高原上,這裡的樹木早已光禿禿。這,正是問題所在。

果實已耗盡,成長率放緩

我們原本以為,在經過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已經突破了限制,經濟可以永遠高成長下去。但現在,該接受一套新想法了:此刻我們正在高原上,等待著下一次大型的成長革命來臨。

世界上那些已經富裕了很長時間的大國,都有一個共同點:打從一九七○年代以來,它們的經濟成長率全都慢下來了。這,就是科技發展速度放慢下來的徵兆。至於為什麼慢下來,原因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是我們把前人所種下的果實給耗盡,卻沒有栽培出新的果實。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查爾斯‧瓊斯(Charles I. Jones),就曾經把美國的經濟成長,拆解成幾個部分——例如資本投資的增加、上班工時的增加、研發的增加等等。

瓊斯發現,從一九五○到一九九三年這段期間,有八成的成長是利用這段期間前就已經誕生的創新,加上大量投資教育與研究,所達成的結果;未來想要複製,幾乎不可能。也就是說,好日子已經過去了。

二十世紀初,當福特汽車與通用汽車快速成長期間,它們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工作,讓底特律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而今天,臉書造福了很多人,卻沒有雇用很多人,對於公司所落腳的Palo Alto市,也沒多大貢獻。在這家公司裡,大部分的「工作」幾乎都是由伺服器與軟體所自動完成的。

我們可以這麼說:擔負起「工作」角色的,是臉書的用戶,用他們自己的時間——當作是件好玩的事——所完成的。因此Web 2.0時代的降臨,雖然對使用者、程式設計師、資訊專家而言很棒,但並沒有讓政府增加多少公務員,也沒有支撐起多少家庭的生計。今天,有上網的人多少都聽過推特,但截至二○一○年秋天,大約也只有三百人在該公司上班。

網路利潤少,難救眾產業

網路所創造的價值,是貨真價實的。這裡我是肯定,而不是譴責。沒有網路革命,今天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會更糟,而且幾乎不會有人更好。我只是要告訴大家幾個事實:

一,我們今天可以更快樂,有部分是拜網路所賜。而這樣的快樂,我們幾乎不用花什麼錢。

二,我們所創造的利潤太少,因此,要償還負債——無論是個人、企業或政府——也變得更難。這種情況也意味著,會有更多財務上的苦日子得面對,包括了全球各地嚴重的政府債務危機。

三,今天,很多重要的科技創新,對於新就業機會的創造,沒有多大幫助。這些創新的貢獻很大,但卻沒法讓失業的人重新回到職場——只有那些具備正確資訊科技專長的人除外。

網路很棒,但沒法救起那些需要利潤支撐的產業。

過去,我們一直希望能擺脫錢、錢、錢,希望能在對我們真正有幫助的事情上出現好的創新,而不必處處唯利是圖。我看見很多人轉而追求心靈的滿足,願意為了更有趣、更有挑戰性、更有成就感的工作,而接受較低的收入。

有趣的是,如此大規模的擺脫物質主義——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其實真的很傷。而我們,正活在這樣的傷害之中。

我們大多數人都仍有一個充滿希望的願景,相信我們有著腦袋清楚、誠懇的中堅份子,帶領著我們「保持正確方向」,一路不斷穩定的向前邁進。我們會有實質的所得增加,而且年復一年,都能帶來二%至三%的成長率。

但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沒有足夠的「垂得低低的果子」,來讓這樣的願景成真。

假如你老實告訴人民,好日子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的實質所得也不會增加多少;繼續舉債度日絕不是可行之道。那麼,你恐怕很難贏得選舉。想要讓選民相信,未來還會有大幅的實質所得成長,你只能靠著撒謊與誇大。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政治也越來越……撒謊與誇大。(本文摘錄自第一、三、四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20

【案例】大S也救不了俏江南:易主幾乎再無懸念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8/59083.html

“創業就是要不給自己留一點退路,才能做到第一”,這曾經是俏江南董事長張蘭談“創業經”時的經典語錄。當時的她可能沒有預料到,這句話竟會在2014年一語成讖。商務部的一紙批文證實了俏江南將 “賣身”給私募的傳言:1月10日,商務部公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中顯示,甜蜜生活美食集團將通過下屬特殊目的公司收購俏江南投資有限公司股權,該集團隸屬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俏江南不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餐飲企業,但知名度絕對算得上業內最高,創始人張蘭的兒子、現任總裁汪小菲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臺灣藝人大S的丈夫。可惜,大S的到來只是將汪小菲帶上娛樂版,而沒有讓更多的消費者走進俏江南的大門。實際上,這起收購案早在2013年10月就曾被曝光過,當時流傳的版本是:私募CVC將購買俏江南69%股份,交易之後, 該公司創始人張蘭及管理層持股將降至31%,徹底失去控制權。當時這一傳言,曾經遭到過張蘭的矢口否認,稱其“半點兒都不屬實”。對於這“半點兒都不屬實”的收購案, 現在張蘭接受采訪時終於改口,回應稱: “這一交易只是意向還沒有達成,我們對收購沒有發言權。”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項收購雙方已經進行過相當深入的溝通。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相關規定,經營者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提交的申報集中,應當包含申報書、集中對相關市場競爭狀況影響的說明、集中協議、參與集中的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財務報告。這意味著盡管張蘭稱雙方未有簽署合同,但是在向監管部門提交申請書時,雙方應該簽署過有關此次並購的相關文件。也就是說,俏江南易主幾乎再無懸念,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俏江南品牌創立於2000年,初期的俏江南是一個純粹的家族企業,張蘭家族對公司有著絕對的控制權。當時的張蘭,對於上市這一話題並不狂熱,甚至有些抵觸。但“不差錢”的張蘭也會有失策的時候。2008年,處於高速開店擴張時期的俏江南,陷入了資金困境。張蘭“為了緩解現金壓力,並計劃抄底購入一些物業”,引入外部投資者鼎暉。當時,鼎暉向俏江南註入約2億元人民幣,換取其10.526%的股份。依此計算,鼎暉對俏江南的估價約為20億元,當時俏江南的門店數量為40家。但引入投資者最大的問題是給張蘭帶來了上市壓力。此後的兩年里,經過一系列的包裝與布局,2011年3月,俏江南終於向中國證監會提出了上市申請。可惜的是,這個時間點正好與證監會整肅創業板時間點不巧重合,並提出理論上不支持餐飲類的傳統行業登陸創業板。果然,此後的60天內,監管層未對俏江南的上市申請予以回應,俏江南首次登陸A股的計劃宣告失敗。這次上市失敗後,俏江南與鼎暉之間的矛盾,隨著對賭協議到期時間的迫近而日益激化。在2011年8月的一個公開場合中,張蘭直言“引進他們(鼎暉)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誤”,令俏江南和鼎暉的矛盾從幕後浮現到了臺前。而快速擴張也給俏江南帶來了負面影響,再加上此後國內整個高端餐飲行業因為國家打擊三公消費進入“寒冬”,俏江南上市計劃遙遙無期。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分析人士都認為,CVC的收購要約可能是投資人不想再等待俏江南無望的上市進程,轉而尋求其他的退出途徑。外界流傳的俏江南與鼎暉的對賭協議上規定,如果俏江南無法在2012年底前完成上市,鼎暉有權以回購方式退出俏江南。但鼎暉退出的前提是張蘭給予令其滿意的投資回報,這單純依靠目前俏江南不足百家的店鋪營收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引入其他的註資者參與。而張蘭一直對此次交易遮遮掩掩, “價錢沒談攏”可能是主要原因。按照去年披露出來的交易細節核算,CVC對於目前的俏江南出價為3億美元購買其69%發股權,也就是說對於俏江南的整體估價約為28億元人民幣,這與5年前鼎暉入股時的估價相比並未有顯著的提升,俏江南這幾年的開店數量雖未達到預期目標,但還是實現了規模翻倍,CVC如此作價確實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另外,此次交易的買方CVC來頭不小。目前,CVC亞洲的操盤手是有著“紅籌之父”之稱的梁伯韜,他的參與對於俏江南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計劃或將十分有利。但深諳內地、香港兩地資本市場的梁伯韜團隊,財技過於出神入化,這樣的接盤者, 對於本就不善於資本市場運作的張蘭來講,實在是段位太高。問題是,2014年張蘭仍以登陸香港聯交所上市為主要目標。連年業績不佳的俏江南想在對餐飲行業反應平淡的港交所贏得市場認可,需要進一步引進新的外部投資人,重新“講故事”。CVC是何方神聖?CVC(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是一家來自歐洲的私募股權公司,迄今共完成了逾250個公司收購項目,累計交易額高達1450億美元。其數月前剛剛開始為一只新的亞洲基金籌資, 目標是30億美元。在投資品類方面,CVC對餐飲企業確有偏好,去年以4億歐元購買了金寶湯歐洲簡餐業務,金寶湯是全球最大湯品制造商。總是趕不上好時光的俏江南2008年,店鋪擴張計劃遭遇2008年金融危機。2011年,俏江南試圖A股上市,遭遇創業板整肅,未能成行。2012年底以來,在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政策的沖擊下,國內餐飲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行業陷入了20年以來的冰點。2013年,俏江南被傳資金鏈緊繃,全年開店僅10家。2012年轉戰香港,當時都已經通過聆訊了,可就在此時,因偶然披露的張蘭移民事件(為了上市,張蘭放棄了中國國籍),讓她陷入聲譽危機, 鼎暉退出計劃也不得已擱置。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周紅艷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16

高盛:希臘放棄歐元換回德拉馬克也救不了自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35

高盛本周發布報告認為,即使希臘退出歐元區,棄用歐元,重新啟用本幣德拉馬克,也無法自救,只會面臨災難性的後果。

上月希臘與歐元集團就延長希臘救助計劃四個月達成共識,但華爾街見聞文章此後援引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觀點稱,希臘退出歐元區(退歐)的可能性並未因此降低。高盛本周報告也提到,希臘仍有可能退歐,但希臘重啟德拉馬克將不僅僅是再使用一種國家貨幣而已,希臘沒有用回德拉馬克的能力。

希臘重啟德拉馬克的猜測早在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時期已有之。希臘新聞網站News2472013年的報道甚至展示了新德拉馬克可能什麽模樣(見底圖)。高盛上述報告認為,即使希臘的救助談判失敗,歐盟委員會、IMF和歐洲央行這些國際貸款方也不會允許希臘減記外債,以及將外債轉換為德拉馬克計價的債務。

CNBC援引高盛報告稱,希臘得到的救助貸款約2000億歐元,約占希臘債務的三分之二,這類貸款實質上是希臘與其他國家政府的條約,貸款到期是三十年。希臘還有約660億歐元依據國外法律發行的可交易債券。

“在希臘進入金融市場融資以前,希臘很可能無法如期償還債務,會拖欠還款。希臘沒有能力發行全球交易的貨幣。”

“即使希臘政府用德拉馬克支付國內公務員的工資、國民的養老基金,也不可能用它進口商品,出口商仍會選擇硬通貨。”這意味著那些歐元支持的希臘貿易會崩潰。

“希臘大體仍是歐元化的經濟,可是已經失去了歐元流動性的天然來源。”

另外,高盛上述報告還提到重啟德拉馬克的一個問題:希臘如何負擔重啟德拉馬克的成本。除了設計新的紙幣,讓它們具有防偽特征,希臘政府還需要承擔印刷和印制的成本,或者出錢將這些工作外包。

CNBC援引歐洲央行數據稱,截至今年1月,歐元區流通的紙幣和硬幣分別多達170億張和1110億枚。希臘境內流通的數量尚不清楚。美國鑄幣局數據顯示,2014年每枚美國硬幣的鑄幣成本為0.0166-0.0895美元。美聯儲預計今年印制每張美鈔的成本為0.049-0.123美元。但這也可能不適用於希臘。

CNBC根據2013年希臘GDP約占歐盟國家總和的1.35%推測,如果希臘境內流通的紙幣和硬幣約為歐元區流通總量的1.35%,希臘可能需要約2.3億張紙鈔和15億枚硬幣,成本可能分別為大約3億美元和逾1.3億美元。

201503newdrachma1

201503newdrachma2

201503newdrachma3

201503newdrachma4

201503newdrachma5

201503newdrachma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24

程小永:幹掉馬雲也救不了實體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9/151594.shtml

實體店何以衰落?

媒體總喜歡將線下零售的慘淡歸咎於馬雲,馬雲也喜歡自帶高帽“承認”自己在搞死實體。但線下實體店狀況不好真的怪馬雲嗎?線下實體店慘淡的真正原因在於商品供給過剩,商業地產產能過剩。之前一個城市一個百貨大樓,現在一個路口四家。之前只有幾個服裝品牌,現在有好幾萬家。馬雲天天在講要幹掉實體店,實體店的確有在死的,但是我看到淘寶天貓上每天也有很多關店的。不知道馬雲對此做何解釋。

在某個時間點,中國經濟已經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於求,消費者心理已經從“只要有”轉變為“要我喜歡”。之前只要手里拿到“貨”就能發大財,王石的第一桶金,是在上世紀80年代,靠倒賣雞飼料一把賺了300萬。而現如今,隨著中國過去十年房地產經濟和制造業的狂飆式發展,複制了一大批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消費者心理亦在快速變化。他們可選擇的更多,更難以伺候。他們已經不再滿足於購買國內大眾貨了,要跑到日本去買個馬桶蓋,要跑到歐洲去排隊血洗奢侈品。之前消費者要的是吃飽就行,現在要吃有機食品。

產能過剩、全球化、人均收入提高、消費者心理訴求變化才是導致實體店不好做的真正原因。同樣的問題也在天貓上存在而且更甚,一打開全是同款、爆款。天貓作為完全中心化的一個平臺,80%以上的銷量肯定來自於20%的店鋪,而根據用戶網購的心理特征來講,在同款條件下,賣的最多的肯定是低價、包郵的。這也就意味著,這20%的商家純粹在做價格戰,而非產品創新。經營天貓的品牌在天貓上過得並不比線下好。

據2014年數據,線下實體店一年零售產值是24萬多億,而阿里、京東加一起才2萬多億,不到10%。我們都有逛街的需求,我們更喜歡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店,我們習慣於到與自己有感情紐帶的店面購物,我們喜歡被導購服務,哪怕因此多買了很多,但我們開心,我們享受到了購物的樂趣。而談及網購,我們立馬想到的是比價,比到最後可能會發現,兩店僅一毛錢價差,即便這樣,仍左右為難,糾結老半天。這樣愉悅嗎?若拋開宏觀經濟周期大環境,電商並沒有實體店那麽好做,要是電商敢盈利,我相信增速也能立馬下來很多。

在大環境相同的情況下,實體店相比於電商增速較慢的根本原因在於,實體店互聯網手段太差了,或者說根本沒用互聯網。雖然已有一小部分品牌在做天貓店,但在所屬公司內部,他們屬於電商部,和實體店無關。在實體店模塊,做得最好的,也頂多是用用信息技術,比如短信等。當然,也有IT能力比較好的品牌,但他們往往都是管理控制思維(軟件思維),而不是用戶思維(互聯網思維)。

實體店不做電商,PK電商就會很難:假如消費者沒時間或懶得動彈,電商能送貨,實體店不可以;實體店營業時間只有12個小時,電商是24小時;刮風下雨酷暑,實體店沒人,電商訪問量很大。

此外,經營狀況較好的線下實體店,基本都位於高租金的黃金地理位置,也就是流量很大的地段。而流量很大的地段少之又少,搶不到好地段的實體店怎麽辦?怎麽吸引流量,怎麽搞更多客源進店,怎麽賣更多的貨?

可行方案:店鋪電商化

惠吧通過研究線下線上商業零售業態發現,做得最好的商業形態都是以打折、低價姿態出現的,比如線下的奧特萊斯、上品折扣,以及線上的阿里、京東、唯品會、聚美。任何消費者都對打折、低價有或多或少的敏感,所以惠吧以用戶地理位置周邊門店打折商品信息為切入點。線下實體店因為地理位置原因,顧客群幾乎都是固定的,固定客戶能達到40%~70%(也就是會員),但怎樣才能更好地服務這些會員呢?

一直以來,門店有任何打折促銷信息,都是發個短信說,店內全場N折,而惠吧通過天然的CRM工具即微信給予了實體店一個對顧客更友好的呈現形式。實體店有任何打折、活動、新品,惠吧都會第一時間將其推送到該門店會員微信上,比如參與活動的各個商品叫什麽、長什麽樣、多少錢、多少折扣等。會員看到後,如果不想出門,可直接在惠吧上下單,因門店一般都在用戶生活圈內,不出2小時,可同城快遞送達。若用戶想去逛街,憑借惠吧進店,還可享受不同於普通顧客的惠吧特權,比如折扣或禮品。

除此之外,惠吧未來還將推行會員大數據策略,精準分層會員信息,讓喜歡基本款的顧客只被推薦基本款,讓喜歡polo衫的顧客只被推薦polo衫,讓對新品敏感的顧客只被推薦新品,讓皮膚油膩的顧客只被推薦深層清潔面膜。現階段,惠吧已有數千家品牌入駐,每日為線下帶去新增成交額達10%。我相信,隨著更多品牌門店的入駐,我們將為中國零售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在極歐科技(微信海)服務線下零售客戶過程中,惠吧團隊發現,線下零售門店與微信結合能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很多門店的銷售提升都在10%以上。但極其痛苦的是,品牌們對互聯網用戶運營並不在行,微信技術的開發仍是IT思維而非互聯網思維,並且因為是TO B模式,需先收費,整個推進效率極其低下。如果我們能夠先免費,幫助線下實體店免費上移動端、上微信,免費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免費幫實體店在微信上宣傳,成交後只收取部分交易傭金,讓門店只上貨、發貨、收款,這樣是不是可以提高整個中國零售行業店商化的進程?但免費與極歐科技TO B業務以盈利為指標相沖突,而且極歐科技將在2015年年底登陸新三板,盈利指標對我們極其重要。所以,我們將惠吧從極歐科技分拆出來,成立了單獨的團隊,開始了幫助線下門店與馬雲對壘的航程。

無論互聯網技術,還是數據技術,對於零售業來說,都僅僅是個手段。飛機縱使裝上大炮,也變不成坦克。實體店真正的危機在於,如何在產能過剩、需求變化的情況下,利用互聯網工具將店鋪電商化、將導購小二化、將門店數據化。目前這些技術問題,惠吧可一站式解決。但更重要的是,供應商應加大商品設計研發力度,真正造出更適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來。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程小永,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200

連鎖餐廳、優衣庫,只能靠降價吸買氣 安倍拖延加稅 也救不了消費力

2016-06-27  TCW

日本消費稅提高至一〇%的時程,再次延宕,安倍雖力求脫離通縮,但統計數據提示「還差得遠」,若無法根除民眾對未來的不安,活絡消費難上加難。

六月初,日本首相安倍晉

三公布消費稅增加到一〇%的預定時程,將延後至二〇一九年十月才開始實施。

「有關再次廷後消費稅加稅時程的這項決定,是我『全新的判斷』,和之前與民眾的約定不同,如果有人批評我違反選舉政見,我也會虛心接受。」安倍說。

原本預定於二〇一五年十月實施的加稅措施,安倍第一次宣布延後到二〇一七年四月時,他曾經斷言「絕對不會再次延期」,之後也不斷在各種場合中表示:「只要不再發生像雷曼風暴,或東日本大地震等級的災害,就會照預定時程加稅。」

然而今年五月底在日本舉行的七大工業國(G7)伊勢志摩高峰會期間,安倍力主「以新興國家為首,全球經濟正面臨巨大的危機,」似乎試圖替他將再度推遲加稅時程,提供一個合理的理由。

政府說就快擺脫通縮

但餐飲、零售業不敢漲價

本次的再次延期發言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力求不和過去的發言互相矛盾的各種說明。六月一日公布再延期後,當天東京股市的日經股價指數下跌二百七十九.二五點,以一萬六千九百五十五.七三點作收;隔天六月二日的收盤價,則再下跌三百九十三.一八點。加稅再次延期的題材,早已提前反映在股市中,這兩天的日股下跌只反映出對日圓持續升值的擔憂,幾乎沒有人認為消費稅再次推遲加稅時程,可以活化略顯疲弱的消費力道。

根據日本總務省公布的四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扣除價格波動劇烈的生鮮食品後,綜合指數為一〇二.九(以二〇一〇年為基期一百),比起去年同期下跌〇.三%,為連續兩個月下跌。安倍宣布再次延期加稅時,雖然強調「就快擺脫通縮了」,但是消費第一線仍陸續祭出應付通縮的營業策略。

日本最大連鎖家庭餐廳集團雲雀集團(Skylark),旗下的主力餐廳「Gusto」本月將大幅調整菜單,調整方式是價位相同但增加分量等,實質上就等於降價。這是因為今年三月起,該餐廳連續三個月的來客數和營業額表現,都比去年差,所以希望經由增加低價位品項等,爭取更多的客層,避免顧客繼續流失。零售業也一樣.今年四月起,優衣庫(Uniqlo)開始修正以前的漲價路線,針對部分長銷商品的降價措施奏效,五月在日本國內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成長七.六%。

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高島屋、大丸百貨母公司J.FrontRetailing、Sogo西武等日本四大百貨公司所公布的二〇一六年五月份營業額,也同步衰退,連續三個月減少,原因之一就是高價位口凹項的銷路開始出現隱憂。

消費者對價格敏感

車市、房市需求不振

德意志證券資深分析師風早隆弘指出:「二〇一五年秋冬以來,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了。」顧客對於拍賣或促銷的反應極大,「不便宜就不買」的消費行為越發明顯。

需求不振所帶來的通縮陰影,也籠罩在其他業界。

因為日本政府推遲加稅時程,野村證券將二〇一六年度的日本國內汽車需求量預測值下修二十萬輛,至四百九十萬輛:二〇一七年度則上調十五萬輛至五百一十萬輛。這是因為原本預測加稅前會出現的搶購潮消失,再加上連續十七個月輕型汽車(排氣量六百六十c.c.以下)的需求減少,所以將兩年合計的需求預測值下修五萬輛。

房屋市場也不再熱絡。不動產調查公司東京Kantei巾場調查部主任研究員高橋雅之表示:「從去年入秋開始,(房地產)銷路就呈現疲軟,現在又喪失了消費稅加稅的賣方題材,市場上的供給調整,甚至是降價求售的動向將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在銷售第一線,已經看得到這種趨勢。

某大型不動產公司的業務員就說:「因為不能直接降價,所以就透過附贈家具等方法來促銷,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以前就算一次要銷售超過一百戶,當天搶購一空也很常見,現在只能減少每一次的銷售戶數,以創造當天搶購一空的假象。」

實質薪資連五年減少

民眾對未來不安,縮緊荷包

消費力道無法提升的原因,顯而易見。厚生勞動省公布的二〇一五年度實質薪資指數,比前一年度減少〇.一%,已經連續五年減少.安倍經濟學雖然提升了企業業績,但影響尚未及於個人。

再加上對未來的不安,讓消費者更是看緊錢包,不敢消費。

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社長大西洋就對推遲加稅的效果存疑:「原本預計明年四月實施的消費稅加稅雖延後了,但站在確保社會保險制度的穩定財源,以及健全財政的觀點來看,最終還是不得不提高消費稅。除了社會保險的負擔增加外,對將來的不安也造成民眾消費意願低落。」

擔任財政制度等審議會(財務大臣的諮詢機構)會長,同時也是立正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的吉川洋就擔心:「提高消費稅是充實社會保險的必要代價,政府延後實施實在令人遺憾。如果連處於完全就業狀態的現在,都無法如期加稅的話,那可能就永遠都加不了稅了。」

自從二〇一四年四月日本消費稅率由五%提高到八%後,原本看漲的民間消費力道就開始停滯不前。加稅會影響消費,因此政府對於再次加稅,表現得猶豫不決,或許也就不難理解了。

提高消費稅率的目的,是要充實社會保險,消除民眾對於未來的不安。現在推遲加稅時程,或許可以暫時解決眼前民間消費不振的問題,但是國民對於將來的不安,也因此跟著延長,消費者只好選擇勒緊荷包以為因應。

由此看來,當局延後加稅時程的決策,也不一定是最佳解決方案。

(Nikkei Business (c) 201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譯.李貞慧 審稿.張務華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68

口袋妖怪也救不了? 任天堂上季度虧損51億日元

7月27日,任天堂公布上季度(2016年4月-6月)財務報告,公司該季度營收619.69億日元(約合5.9億美元), 同比下滑31.3%,其中海外銷售額448億日元,占總銷售額的72.3%;運營虧損51億日元(約合490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1.49億日 元。財報分析這一虧損的主要原因或在於日元的強勢升值。

財報顯示,任天堂將於今年11月全球發布Pokémon Sun/Pokémon Moon,同時還有其他遊戲將會在秋季發售。任天堂認為,公司將會因此重振其3DS業務,並將擴大全球消費者市場。

任天堂本月初推出了手遊《Pokemon GO》, 短短七個交易日,其股價已翻了逾一番。然而,在前期Pokemon Go發布取得良好反響的時候,任天堂突然發布公告稱一季度財報受到Pokemon Go遊戲的提振有限,任天堂股價周一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暴跌,創出26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19

韓寒餐館被查 明星創業坑太多:自帶IP也救不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117/159839.shtml

韓寒餐館被查 明星創業坑太多:自帶IP也救不了
讀娛讀娛

韓寒餐館被查 明星創業坑太多:自帶IP也救不了

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作為自帶流量的明星們也絕不會放棄這個商業化的機會,紛紛開啟撈金之旅。

本文系讀娛(微信ID:hanguoxingyule)對i黑馬投稿。作者阿怪,趙二把刀編輯。

在這個“全民創業”的時代,作為自帶流量的明星們也絕不會放棄這個商業化的機會,紛紛開啟撈金之旅,明星們創業所選擇的行業多數以“名氣轉化”為主,所以很多明星會選擇從事餐飲行業,比如周傑倫、韓寒、孟非、薛之謙等等。也有少數明星選擇了從事科技行業,就像鄭智化、王自健等也做過手機。當然,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剛剛發布辟謠說並沒有贊助希拉里的趙薇。

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明星創業潮

有成功的明星在前,很多的明星在通過演藝事業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之後紛紛轉型去開展投資其他業務。可是在這個過程中,賺盆滿缽滿的人雖大有人在,但是失敗賠錢的也不在少數。早年的劉德華就做過自己的影視公司,就欠了銀行一筆不小的債務;吳宗憲投資LED產業也是虧的一塌糊塗,甚至薛之謙也在節目中多次表示餐廳生意相當的慘淡…...

明星創業相比普通人的優勢在於除了資金和人脈上的積累以外,更重要的是個人IP的產生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是可以對商業的經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孟非的面館就是這其中成功的例子,近期還在三里屯開了北京分店。

但是這其中也有很多明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在商業運作上掉進了很多的坑。演員聶遠曾開的“黔菜研究館”,經營僅一年就倒閉;2010年8月,田亮和葉一茜的夫妻飯店“靚廚”開了不到二十天,就被迫歇業,理由是該餐廳無證營業;成名於《中國好聲音》節目的歌手平安與人合夥創立的公司——上海奧奇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在破產清算,大股東“失蹤”,多名債主追債無門;就連趙薇的創業也並非順風順水,投資餐飲曾遭遇創業滑鐵盧........

WechatIMG426

近期讀娛君獲悉,人氣明星韓寒的餐廳“很高興遇見你“武漢分店被上周五被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列入“很不高興遇見你”餐廳之一,並且因為無證經營、鼠患嚴重,直接被關門。對此該局官微稱:食品安全永遠是重中之重,不論你來頭多大,只要觸及了消費者的健康底線,就必須整改甚至關門。

所以讀娛君想說:明星創業遭遇的“坑”和眾多創業者一樣多!很多時候明星自帶的IP並不等於商業的成功。下面讀娛君就從為大家分享一下這些年明星創業的那些事兒,以及都有那些明星進了創業的坑,和這些入坑現象背後的原因。

明星創業風口已不止這幾波

最早明星創業成為矚目的焦點可以追溯到10年前!第一個現象級的事件就是女明星紮堆成立文化公司,開辦明星電子雜誌,通過發行和廣告賺取收入。這也是早期的粉絲經濟的雛形。

2005年,楊瀾創辦了第一本雙周刊個人電子雜誌《瀾LAN》,開創了女明星創辦電子雜誌的先河。

2

隨後,徐靜蕾的《開啦》、魯豫的電子雜誌《豫約》、趙薇的《天使旅行箱》、高圓圓的《圓來是你》、秦嵐的《嵐嵐細語》和李湘的《相信》相繼面世。

4

5

在2007年,明星電子雜誌達到鼎盛時期。這些雜誌部分免費部分收費,依托明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火爆異常。據稱,徐靜蕾的《開啦》一年的廣告收入超過2000萬元。

接下來,在演藝收入大幅上升後,諸多明星紛紛開始進入“開店”的模式,其中有餐飲店,也有服裝店。因為開辦個人色彩濃厚的餐館酒吧或者是服飾店,不僅能增加收益,也能間接對個人風格形成宣傳。增加粉絲粘性。再者,通過開店是可以通過接地氣的方式來獲取粉絲的好感,突破以往高高在上的明星形象,讓明星形象變的鮮活有趣。

到如今的時代,隨著雙創的浪潮湧現,明星創業逐漸變成了以下四種的模式:

第一種是變身投資人或者成立基金去投資項目,比如黃曉明的STARVC;

第二種就是變身合夥人加盟公司,比如王力宏加入QQ音樂;

第三則是選擇去做那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開發有自己色彩鮮明硬件或者軟件,比如汪峰做耳機,以及黃磊的”黃小廚”軟件;

第四,有太多的明星開淘寶店和做微商,但並不屬於本文的討論重點。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明星在創業方向的選擇上大多數是基於趨勢的判斷和對於自身的IP色彩延伸,希望能夠充分發揮粉絲經濟的作用產生商業價值,但是讀娛君想說一句,明星的確為創業項目或者是產品增加名氣,但是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要經過市場的檢驗才可以被稱為成功。

那些創業進坑了的明星們

這些年,有明星通過創業風風火火的將自己的“副業”搞的風生水起,同時為自己鋪好了後路。也有人跳進了創業的大坑。比如姚明,鄧亞萍。

退役後的姚明,開啟了自己的從商之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投資的領域涉及餐飲、房產、音樂、股票、籃球俱樂部、電影、購物網站等行業,可謂十分廣泛。如今直接參股甚至發起PE基金管理公司,姚明已完成從做單一項目直接投資者到成為合夥人身份的轉變,如果單從收益的結果來看。廣泛的投資卻沒有給姚明帶來收益。

就像姚明自己所說,對於失敗的投資而言,是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姚明的投資所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興趣愛好的投資,一種則是商業的投資。而姚明大部分投資,則是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從2009年成為上海大鯊魚球隊主人後,姚老板每年都得自掏腰包2000萬元左右。此外,姚明投資的巨鯨音樂網也瀕臨倒閉邊緣,即使是超級明星的光環,也無法拯救。

明星創業頻頻遇“坑”原因何在?

就像前文讀娛君說的,明星創業有自身的優勢,但是如果沒有註意到以下的問題,則註定不可能成功:

第一是產品。所有的創業最根本的就是產品,無論是做餐飲,還是做服裝,產品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空談。在餐飲業,味道永遠是立身之本。味道差,體驗壞,甚至出現了衛生問題。即使有明星的光環也於事無補,在服裝行業,服飾質量、設計感和對時尚的靈敏度決定了品牌生命力。隔行如隔山,明星多數缺乏餐飲或服飾行業的經驗,也沒有十分的精力投入,一窩蜂紮堆,必然是交了大把學費,結果卻不盡人意。

第二,個人風格要適度。明星創業很多時候都體現了很多其個人風格。因為明星品牌的消費者通常是將用戶圈定在粉絲圈內,並逐步通過粉絲圈的傳播擴展到普通消費者身上。這就要求店鋪的定位跟明星個人的定位,還有粉絲的定位是趨向一致的。在這些星店里,無論是店面的裝潢,服裝風格,都有著濃烈的明星個人風格,是專為粉絲定制的商品。如榜單中劉嘉玲的自創品牌ANIRAC,周傑倫的時尚球鞋服飾店“phantac”,薛之謙自創的男裝品牌Dangerous People(DSP)。由於明星處在社會需求的前端,一直在和新鮮潮流的思想打交道,加上自身名氣帶來的粉絲效應,開潮流店的優勢得天獨厚。但明星開店並不是萬無一失,明星若傾註過多個人喜好,自我陶醉的結果就是叫好不叫座,如徐靜蕾的服裝品牌藍蓮花。

第三,粉絲經濟是商業推動的基礎,但是不要過於依賴粉絲價值。明星從商,直接的顧客就是自己的粉絲,但是商業的可持續化運作需要考慮”拉新,留存,促活”三個維度的事情,只有把這三個維度的事情都考慮好了,才能持續的良性的去做商業的事情。

第四,團隊。明星創業固然有經濟基礎和人脈基礎,但是創業需要團隊,而明星自己不具備或者欠缺這個行業的經驗,所以在找團隊的時候難免會看走眼,或者找到不合適的人,這點需要註意。

尾聲:

如今的明星創業是一個熱門現象。通過長期關註讀娛君發現,明星創業不僅僅是跟風開餐館,開小店, 更多的開始了從物質需求轉向了精神需求,開始有了對行業的深層次思考,甚至玩起了高級的金融遊戲。明星創業雖有光環,但是依然要踏踏實實,如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如何做好產品,如何尊重商業規律,如何找團隊,讀娛君認為,做好了這幾點,才可以避免進入創業的大坑中。

韓寒餐館明星創業ip明星效應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94

半年血虧15億,曾經的面膜大王縮水近90%,Papi醬也救不了美即面膜!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9/162250.shtml

半年血虧15億,曾經的面膜大王縮水近90%,Papi醬也救不了美即面膜!
快刀三俠快刀三俠

半年血虧15億,曾經的面膜大王縮水近90%,Papi醬也救不了美即面膜!

朝代更替,沒有哪個帝王能永遠穩坐江山。

本文由快刀三俠(微信ID:kuaidaosanxia)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李文

美即面膜成為歐萊雅收購案例的又一個反面教材。

歐萊雅2016年財報顯示,美即面膜在2016上半財年共計虧損15.8億元。

一度爆紅的網紅papi醬,也沒能挽救同樣曾經火爆的美即面膜。

2016年8月,美即面膜拿下papi醬爆紅網絡後的第一支廣告,想要翻紅的意圖昭然若揭。然而,“第一網紅”papi醬也沒能替曾經的“第一面膜”挽回頹勢。

微信圖片_20170329172246

美即面膜攜手Papi醬玩轉商業冠名首秀

微信圖片_20170329172250

Papi醬的高顏值粉絲們在曬美即面膜照

近日,歐萊雅發布的2016年度財報顯示,整個集團在2016年銷售額增長4.7%,發展穩健。但 旗下品牌美即面膜呈現了完全相反的勢頭:在上半財年共計虧損15.8億元。 隨後,美即又被第三方市場監測機構曝出2016年整年的回款不足2億元的消息,較2012年巔峰時期13.5億元下滑90%。

對於母公司歐萊雅而言,這意味著美即不僅成為其在中國市場業績的最大短板之一,更成為歐萊雅收購案例的又一個反面教材。

勇者名媛

起初美即定位中高端,以商場專櫃為銷售渠道,采取5片式包裝,價格在70-80元間,但銷量極少、最終流產。一方面是因為玉蘭油、蘭寇等國際品牌牢牢把握中高端市場,新品牌很難突出重圍;另一方面是美即只賣面膜,單品類難以支撐商場百貨高昂的成本。

此時,國內的面膜大都定為特殊護理品,主要針對問題肌膚改善和急需改善膚質的消費群體,產品定位中高端、價格昂貴,覆蓋人群少,消費頻次低。

專櫃受挫後,美即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推出單片面膜,共有抗皺、美白、補水等15個SKU,每片售價8元。美即此次舉措堪稱開面膜的先河,引導面膜走向另一番局面:

面膜大眾化。當時市面全是5片面膜的組合裝,玉蘭油面膜單片20-30元,其他高端品牌面膜價格更貴,SK-II單片價格就超過600元。美即單片價格8元,繞開中高端市場,開啟平價化時代。

面膜快消化。此前面膜屬於特殊護膚品,消費頻次低,SK-II更是傳遞出每月只能使用兩次的信息。美即提出“停下來,享受美麗”的理念,營造出敷面膜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氛圍,可大量敷用,且消費者可以不受價格因素的影響,任意選購美即面膜。

新穎的理念和平價的價格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加的面膜需求,在美即面膜的貨架前,一位位美女手拿著任意搭配的面膜組合。

隨著模仿者逐漸增多,單片面膜形成一種主流,面膜也由特殊護理品轉型為快消品,銷量大幅度增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2005年,在屈臣氏國道貨架的斷頭處,陳列出一面墻的美即。兩年後它成為屈臣氏面膜品類銷量第一品牌,占據美即銷售額的70%以上。事實上,當美即入駐屈臣氏時,冒著很大的風險。

屈臣氏門店數量只有50家左右,尚未形成大規模的連鎖趨勢,覆蓋面較窄;且銷售扣點高、賬期短,且需要承擔公攤費用,開稅還很繁瑣;更重要的是屈臣氏實行末位淘汰制,西藏紅花、素兒、八杯水等品牌沒有任何區隔,美即競爭激烈。

由於看重屈臣氏選址在人流量較大的商圈,且定位保健美容,目標人群為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時尚女性,這讓美即狠下心來放手一搏。

值得慶幸的是,屈臣氏後勁發展足,擴張速度極快,10年時間全國發展到2600多家。而美即這成為屈臣氏擴張背後的最大受益者,面膜銷量蹭蹭往上漲。當屈臣氏渠道穩定後,美即逐漸向KA等傳統渠道滲透。

2009年,美即面膜逐步占領面膜市場的15%左右,一躍登上面膜老大的位置,並連續蟬聯5年桂冠。

“停下來,享受美麗”的廣告遍布人們生活中吃、住、行的每個角落,地鐵、電視、網絡輪番轟炸。溫婉的音樂,清新的畫面,細膩的獨白,讓每個女性願意靜謐下來“美即一刻”。

微信圖片_20170329172254

渠道之殤

2010年,美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兩年後,美即品牌達到歷史巔峰時期,占據面膜市場份額的26.4%,年銷售10億,成為面膜行業里的時尚名媛。

此時歐萊雅送來青睞,以51.5億元迎娶美即,上演出一番強強牽手的愛情童話。如果說小護士被收購存在陰謀論,定價、消費人群與歐萊雅旗下的卡尼爾相仿,那麽歐萊雅收購美即則是真正為填補細分市場的空白,將大力推動美即的發展。

但實際上小護士碰到的問題,諸如外資企業講究規範化、制度化,決策需要層層上報處理,決策時間冗長;且註重品牌建設,前端成本高,渠道利潤低,導致渠道驅動力不足等等,美即同樣逃不過。

由於一二線城市百貨和商超渠道相對穩定,歐萊雅將目光轉向三四線城市的專營店,而美即順應歐萊雅的渠道下沈政策全渠道建設,重點開辟化妝品專營店渠道,同時大力發展電商商務。

美即的電商銷售強勁,2014年前連續4年雙11蟬聯桂冠。2014年雙11開售15分鐘,銷量額突破1000萬,售出2000000片美即面膜,相當於12個足球場的面積。

線上成績看似美好,線上線下價格混戰、危機暗浮。

美即大力開拓化妝品專營店,卻對化妝品專營沒有任何優惠的進貨政策,拿貨價跟其他渠道相差無幾,折扣約在4.3折到5折。但由於線上價格低廉以及屈臣氏和商超等圍攻,專營店大打折扣戰,通常以5折進行銷售,利潤微薄。

相反,其他本土品牌通常更重視銷售渠道建設,拿出利潤的大部分給分銷商,渠道利潤豐厚。專營店轉向重點推薦利潤高的品牌,而逐步放棄美即的代理權或者任其自然銷售。

由於線上線下折扣戰混亂,而屈臣氏和KA價格控制嚴格,造成人們對美即品牌的不信任。當主打低價的名創優品出來時,美即居然是第一個進駐的化妝品品牌,更是火上澆油,嚴重模糊美即在大眾心目中的品牌力。

美即沒有進入專營店渠道時,很多專營店還主動到網上或其他渠道訂貨,希望借助其品牌力吸引人流,但當美即真正進入專營店時,卻淪為雞肋。

品牌之痛

事實上,美即嫁入歐萊雅後,有誌鞏固行業第一的地位。更改loge,提倡面膜哲學,成立面膜專研中心,不間斷推出原生潤、流金絲語、繽紛和黑酵力等系列新品。

但依舊止不住它影響力和銷售下滑趨勢,2013年利潤同比下滑80%,2016年財報顯示虧損15億,近期又傳出回款不足2億。

美即誕生時,市面上總共就十幾種面膜品牌,競爭壓力小,隨著人們對面膜需求增加,市場蛋糕整體擴大,攫利者增多,原有膏狀品牌增加貼片面膜、禦泥坊等淘品牌的崛起、森田可萊絲等外資品牌不斷進入。

當美即逐步暗淡時,後來者卻不斷發力。韓系品牌麗得姿、美迪惠爾(原可萊絲)、SNP等長期霸占淘寶面膜榜單前十;禦泥坊成為2015雙十一銷量冠軍,同膜法世家等淘品牌開始拓展線下;一葉子和韓後高速增長,年增長超過470%;臺灣品牌森田近期突然發力,銷量排名前四。

在這場王朝更替的戰爭中,美即無力扭轉品牌頹勢。這到底是為什麽?

1、美即線上線下價格混戰,美即大力開拓化妝品專營店,卻對化妝品專營沒有優惠進貨政策,但由於線上價格低廉以及屈臣氏和商超等圍攻,專營店大打折扣戰,通常以5折進行銷售,利潤微薄。

2、由於線上線下折扣戰混亂,造成人們對美即品牌的不信任。當主打低價的名創優品出來時,美即居然是第一個進駐的化妝品品牌,嚴重模糊美即在大眾心目中的品牌力。

3、一直沒有清晰的產品定位。相比而言,近幾年在面膜市場火起來的幾個品牌中,森田主打玻尿酸成分、一葉子主打植物酵素概念、韓後主打補水概念,美即沒有包裝出一個品牌的主導概念。加之近年來不斷有新形態、新功效、新品牌湧入,明星品牌也不斷更叠,美即的品牌效力也被進一步削弱。

微信圖片_20170329172259

聯姻歐萊雅後,美即推出面膜哲學,提倡敷面膜的體驗價值,卻沒有獨立的品牌特性,忽視消費者早已從情感共鳴過渡到細分價值訴求的需求,在眾多細分功能產品的圍攻下,美即的品牌效力逐步失效。

在2016年2月歐萊雅中國財報會上,歐萊雅中國CEO貝瀚青表示將加大對美即的投入,鞏固第一面膜品牌的地位。言猶在耳,但依舊擋不住美即將淪為小護士命運的傳言。

朝代更替,沒有哪個帝王能永遠穩坐江山。大江東去,曾經的歷史終將被新的傳奇取代,明天又將誕生一個新的市場霸主,美即終究是回不去了。

結語

美即面膜淪落到這步田地,其實不少人很心疼,不僅因為它曾見證了多少人的青春貌美,更是因為,有多少創業者渴望做出一個品牌?又有多少企業家渴望“百年基業”?但多少苦悶、荊棘、委屈、孤獨……也都無法為任何一個產品、品牌和企業加冕。

誰會心甘情願講出 “失敗了,就當做公益” ?

成功與失敗並非非黑即白,“死不是生之對立,而是生的一部分”。失敗也一樣,它是生命的一部分。

面膜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01

陷在悖論里,誰也救不了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s8x.html

   朋友L炒股年數不多,習慣炒短線,近來手氣不佳,遂向朋友Y求教。於是他們調侃起來。


    L:先生賜教幾個短差妙招!

   Y:炒股方式無非分短中長三種類型或說模式。熱衷於做短線或說短差的,大部分是新手。然而做短差的技術要求卻是最高的。這意味著什麽?

   L:沒有金剛鉆,卻攬瓷器活。但現在活已攬下,先生見死救不救?還請發只金鋼鉆!

   Y:剛才講的,新手做短線,而短線對技術要求是最高的,這是個悖論。鉆在這個悖論中出不來,神仙都救不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39

盧楚仁:美元弱 特朗普也救不了

1 : GS(14)@2018-02-04 20:56:02

【明報專訊】上星期美國財長梅努欽在達沃斯論壇首先發言,表示弱勢美元有助美國商貿出口等言論,美元應聲急跌。但到上星期五,戲劇性地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唱好美元,令美元一度反彈,但短暫反彈後美元又再下跌,今次連特朗普也出來為美元護航,但美元卻照跌可也,可以說美元弱勢已表露無遺。

記得特朗普去年上任初期,已三番四次高調唱淡美元,聲稱反對強美元,絕對不是一些評論所說,美國政府官員過去不評論美元走勢,又或者評論支持弱勢美元。若嚴格來說,在列根年代即1985年迫使日本、西德、英國和法國簽署廣場協議,五國央行要聯手拋售美元,來逼美元貶值,令美元匯價暴跌。所以,美國政府不單會評論美元走勢,甚至會使橫手令美元貶值。時隔不夠一年,如今特朗普突然轉軚支持美元走強,我判斷這番話背後的動機如下:

第一, 特朗普眼見美元弱勢已成大局,毋須再擔心美元走強影響美國的出口,所以講反話。因為特朗普喜歡故弄玄虛,不想別人猜透他的心意;

第二, 特朗普眼見美元下跌速度過急,害怕拋售力度過強,令到美元出現暴跌影響美國金融穩定,所以出口術來減輕美元跌勢;

第三, 特朗普可能知道一些對美元非常不利的消息正在醞釀,一旦這些消息公布後,會令美元出現恐慌拋售,故開始為美元護航。

但姑勿論怎樣,現在連特朗普出口術也無助美元轉勢。現在外匯市場中,正出現一旦美匯指數反彈,便會被交易員趁高猛沽,又或者歐元稍為回落便被大手吸納。一方面反映了市場已對美元後市走勢接近失去信心;二方面也可以說對歐元後市走勢極有信心。

聯儲局主席交接 留意耶倫鮑威爾言論

本周要注意的政經大事,包括有星期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發表國情咨文,雖然特朗普在達沃斯的言論尚算溫和,因為始終是在人家地頭。但返到自己地頭,估計他會較在達沃斯的言論激進,相信會重提帶有貿易保護主義的言論。星期四有聯儲局議息會議,今次是耶倫最後一次主持議息會議,要留意會後聲明有什麼變化。星期五美國則公布一連串就業數據。星期六便是耶倫卸任聯儲局主席到鮑威爾上任的大日子,要留意鮑威爾會否上任後馬上發表演說。但不管鮑威爾會否在這次機會發表演說,但在美元極弱勢下,估計鮑威爾未來暫時不會發表鴿派言論來刺激美元進一步下跌。

炒作日本退市 日圓挑戰107.29

一如所料離岸人民幣到了6.3水平而高見6.2915,估計短期內會在6.2915至6.4387水平徘徊及整固,然後再突破往6算方向邁進。日圓方面也一樣,市場繼續炒作日本退市令日圓匯價做好,估計很快便會挑戰107.29或106.50高位。在美元弱勢下,有長線投資者問我,長揸期金好還是期油好?因他只有一注資金,所以只可二揀一。我建議揸金好過揸油,因為我怕60多美元的期油價格將來可能一去不返,就如之前如果有投資者在2013至14年期間,在100美元以上揸了期油,恐怕這些價有機會永世不會回來。但黃金在1300多美元買了,就不用怕此價一去不返。所以期油只適合短揸而不適宜長揸,相反黃金長短揸皆可。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83&issue=201801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