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張向東:三次創業,每個人血液中都會有一種DNA等待激活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30/148062.html

          張向東,1977年出生陜西。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700(700BIKE.COM)聯合創始人、前NASDAQ上市公司久邦數碼聯合創始人&總裁中國城市自行車、騎行文化推動者。著有《短暫飛行》、《創業者對話創業者》、《我手機》(合著)。

       三次創業,他對信息技術發展有著深刻洞見。五大洲騎行, 他對世界始終保持求知與好奇心。他用創業豐富旅程 ,他用騎行壯美人生。

      以下是張向東騎行歸來在北京語言大學做的演講實錄:


\非常高興能夠在今天晚上和北語的朋友們來聊聊天,

  我和北語是有一個小故事的,你們想聽嗎?

  那是我讀大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她是在北語讀書的一個學生,一個韓國人,我現在還記得他的名字,叫薛姬子。

  她比我大幾歲,那時候騙我,讓我叫她怒那(누나),其實我後來才知道是那姐姐的意思。她剛來中國的時候,一句漢語都不會講,就來到了北大,在路上隨便抓了個人,用磕磕絆絆的英語問:能不能給我介紹一個老師教漢語。她抓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一個同學,我同學告訴她說,我同屋的那個人語文特別好,也就是我。當然,中國人的中文都是挺好的。

  我見到她的時候,她剛好病了,我那時候就油然而生出了一種豪氣,我一定要幫助這個弱小的外國女孩子,她是這樣這樣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我免費教她漢語,所以每周都會來北語一次,那時候我就騎著自行車過來。

  我記得她在離開中國的時候,她問我最想去的國家是哪里,我回答說是意大利的威尼斯。

  現在我想想,她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因為她給自己的誌向是一畢業就離開自己的國家,只身來到中國,邊上學,邊打工,邊學語言。然後她計劃在中國待兩年的時間,學會中文之後就離開中國,再到另外一個不講英語,不講韓文,也不講漢語的地方再去學一門語言,並且去看一看這個國家。

  跟她告別不久後,我收到了一張她郵寄給我的明信片,地址竟是我最想去的城市——威尼斯。她的舉動看上去任性,但實際上是灑脫。雖然我們已經失去聯系了,但是我每次回到北語後,總會忍不住問一下自己,是不是還有曾經她那樣的勇氣。

  我希望自己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好奇心。這是我和北語的一個小故事。

  你的人生都不需要別人去教

  我今天和大家的分享的題目是——騎行歸來。

  我這個人其實是很恨一件事情的,它就是好為人師,也就是總是和別人講人生道理。我覺得老師這個職業真的是“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他要麽就是非常職業化的人,要麽就真的是在學識、德行方面非常優秀的人。可我又何德何能呢。我認為,誰的人生都不需要別人去教。

  其實,我不太喜歡精英之類的名詞。我認為每個人的活法都很好,我不覺得一個人非要成為精英,精英這個詞或許把人的生活方式分了等級。我個人不太喜歡,希望你們不要介意。

  所以,我今天來跟大家講的是我的故事。我希望對你們有點參考意義。如果你能得到一點啟發,那我覺得就挺好;得不到啟發,你就當聽一個朋友或者是在路上萍水相逢的一個人隨便說說的話,不必那麽當真。

  先談談我的三次創業,之後再講三條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人生經驗。

  誰不曾與世界為敵

  我一共創業三次。

  剛畢業的時候我還很年輕,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生出來就是為了改變世界。大學剛剛畢業的時候,北京的出租車有三種。一種是一塊錢的面的,一種是一塊二的夏利,剩下的就是一塊六的桑塔納。我出門的時候只打一塊六的桑塔納。實際上我是鄉下出生的小孩,家里非常窮。你們不要覺得我有錢,是錢燒的。我是認為,只有那個才配得上我,因為我厲害嘛。我要改變世界,怎麽能夠打一塊錢的面的呢?那個時候,我的工資其實根本不高。所以,從中可以看出我的一種狀態,就是真的很狂妄自大。

  那個時候互聯網剛剛席卷中國,我們又是處在風暴的核心。比爾蓋茨剛剛出版了第一本書《未來之路》,認為信息技術就是要改變世界。之後Google、Yahoo相繼出現,那個時候認為這類行業這就是年輕人要做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的職業,還有什麽好想的呢,別的都和我們沒關系。

  之後,我就和另外兩個認為自己和我一樣聰明的人,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那個公司的名字叫“解決”。這個意思就是說,有一些問題必須要解決,但你們都搞不定,讓我們來。

  人在做事的時候,其實有的東西早就註定了,你當時的狀態已經決定了你不可能獲得什麽好的結果。這個公司沒過多久,我們就以一堆無用的代碼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我們幾個人在晚上兜里裝著二鍋頭,然後跑到辦公室附近的一個樓頂的籃球場上,喝著二鍋頭、打籃球、對抗,就是那種心理,發泄不出來的那種痛苦,其實自己想想有什麽痛苦的呢?就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厲害,結果在現實面前受了挫折罷了。有痛苦,那是理所應當的。

  在這個公司結束之後,我和很多人一樣選擇了“鴕鳥戰術”,藏起來,因為覺得自己失敗了,見不得人,之後就選擇離開北京。我用了一天的時間,上午決定我要走,下午就打包好。想換一個城市,換一個行業,換一個生活狀態,換一個圈子。然後,我就決定去廣州,當了20個月的記者,因為自己改變不了世界,我可以看著、學習別人去改變世界。

  2003年,我在廣州的時候,一個大學時期特別好的朋友來找我,他叫鄧裕強。他是一個非常有創業精神的人,非常聰明和敏銳,隨後他就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他認為未來人們會主要通過手機來上網,你們聽到一點兒也不覺得驚訝是麽?因為你們現在每天都用手機來上網。但是在十年前,能用手機上網的人很少。

  然後,我和鄧裕強就創辦了我的上一家公司——久邦數碼。久邦數碼的故事其實也蠻長的,因為它有10年的歷史。這10年里這個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回看,我覺得自己就是信息化的一個縮影,我們第一次創業時的背景是PC互聯網,等到第二次創業時的背景就是移動數字化。那一次創業經歷了很多,變化也很多,這個公司跌跌撞撞,最後上市的時候,不是以最初首創免費模式的3G門戶網站,而是以我們全球的GO Launcher系列應用敲響了納斯達克的鐘聲。一年前,久幫數碼公司成為全球互聯網第一家上市公司。

  每個人血液中都會有一種DNA等待激活

  在2006年的時候,我開始了一個愛好,就是騎自行車。我最初騎自行車和大家是一樣的,沒有對它發生多大的深刻的理解。可是在2007年前後,我的第二次創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而我又很喜歡旅行,希望能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去旅行。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叛逆期,做什麽事情只要和別人不同就會覺得很酷。那時,中國有飛行包,背包客也很流行,但我覺得那些很無聊。因為,我原來登山的時候去過一些地方,那個時候我就想我可以騎車去玩。因為選擇了自行車就自然想到了全球頂級賽事環法,於是就決定騎車去法國。經歷了這一次,我開始覺得騎自行車去那兒都很好,起碼有一百多個國家和法國一樣。

  不同的是,騎車之後,我遇見了那種一見鐘情的感覺。我覺得,“天吶,這個太適合我了。”後來,我和一個非常厲害的朋友聊天,他說“他特別羨慕我有一個愛好。每個人血液中都會有一種DNA,但是有的東西需要你像密碼一樣去激活它,自行車就是你的密碼,自行車就把你激活了。”我覺得他說的挺對的,那次騎車之後我就癡迷上了自行車。開始,我就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目標,因為我這個人做什麽都不喜歡給自己一個莫名奇妙的目標。

  我想五年騎遍五大洲,每個州都選擇一個最美的路線去騎一下。五年下來我可以去很多地方。我雖然比不上我的那些周圍世界的朋友,但是五大洲我至少去過。我就從那年開始,每年利用假期騎車去旅行。在亞洲中國青海湖騎過三次,還有一些城市,一些地方,澳洲,大洋洲,非洲等。

  我對自己的騎車之行感到很享受,感覺生活已經離不開自行車了。自行車已經深刻的進入我的腦海之中。後來我就認識了越來越多對自行車感興趣的人,而我又特別喜歡講自行車,天天說這個,別人在社交網也會和我聊這個。我有無數關於自行車的東西,我有一個書架專用來放關於自行車的書,我有14輛自行車,我有無數的頭盔,騎包,領帶。我去上市的時候說我想有一個自行車的領帶,然後我就收到了十幾條。我太喜歡這個東西了,這使得我開始去琢磨它,希望能為此做點什麽。而且,久邦數碼上市到一個新的階段,我看到我們的團隊都很厲害,覺得他們離開我也可以。

  我總有一個習慣,就是把自己與真實的環境隔開,留一個角度給自己。所以在久幫數碼上市的路上,我就在飛機上寫了一本書。同事們都很不理解我,說我每天要在路演講7到8個小時,還要在幾個時區里面飛來飛去,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怎麽還在飛機上寫東西。我這人就這麽奇怪。我記得有一個朋友和我說過,他說“如果有一件事情讓你忘了時間,那你就多花時間給它”。我覺得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就像寫作,我不知道自己是喜歡寫作還是自行車,我分不清楚,我在路上寫啊寫,後來等到去年12月31日,我寫完了一本書叫《短暫飛行》,這本書記錄了我在騎行五大洲路上的一些思考。它對我來講就像一個總結。

  說起來2013年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因為我原來讀書的時候有三個願望,第一個是能寫一本書,在2013年我寫完了。我剛剛畢業的時候有一個願望就是在36歲之前能有一個上市公司,2013年我剛好36歲,然後我還希望我能夠去環遊世界,我雖然沒有去環遊世界,但是五大洲我都去過。在去年我就像心願達成了一樣。但是人都會不一樣,等到你走到一個階段的時候,你對生活的態度或者期望就會不一樣。原來的期望是非常的具體,我要出書,我要一個上市公司,但是現在我不這樣想了。

  我不想白白愛過自行車

  我認為一個人真愛一個東西,唯一的方式就是為它付諸實踐。自行車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我就是想把我的時間花在我真心熱愛的東西上,比如自行車,我想為它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在跟搭檔溝通並得到他的支持後,也希望把我的想法分享給所有友。就這樣,一個月前,寫了一封公開信,我的標題就是“我不想白白愛過自行車”。

  自行車一共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我打算讓它因為我而變得有點不同。我決定加入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我們幾個朋友都因為特別喜歡自行車而認識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琢磨,我說我們可以加入進來,做出更好的自行車,我們要做對於自行車有貢獻的一幫人。但這個事情才剛剛開始,你們現在什麽都看不到。但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做的自行車是所有人都能買的到的,而且它的性能很好,它會很漂亮,很幹凈,而且還很安全,小偷不敢來偷,因為它是聯網的。

  我總覺得,人來到世界上會慢慢積攢一些能量,那麽這些能量你需要用在一些有價值的事情上。你有過一些經歷後,你對一些事的看法就會不一樣。當然也許再過幾年,當你回頭看今天的你時你又會覺得不一樣,我不關心幾年後我怎麽看我,但是現在往前看,我認為我非常樂意把我的時間用這樣的方式去用盡。

  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好奇心

  我經歷過你們這個時候,進入大學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上的專業和學的課有什麽用,也不知道自己下了課之後在圖書館,自習室,或在電腦前面,手機上花費的時間,都在學些什麽東西,不知道自己離開校門之後前往哪個公司去上班,從事什麽職業,在哪個個城市生活。我和你們都差不多。但是我想講三點,那對於我來說覺得很重要,希望對你們有點啟發。

  第一個就是有一點好奇心。

  什麽是好奇心?你覺得你對什麽好奇?原來我拍照,對拍照有一點小興趣,大學時也會拍照,那個時候我認識一個中國非常有名的攝影師,他年少有為,現在在德國非常有名。他認為拍照的關鍵是你要像一個外國人剛剛抵達中國時那樣去拍照。我不知道你們聽得懂這句話麽?當我在外國的時候,我也是外國人,我就覺得吃的東西都很有意思,他們怎麽用勺子吃而不是用筷子吃;而且喝的東西也很奇怪,味道怎麽怪怪的,為什麽住的房子是這樣的?為什麽他們的葡萄酒是用那樣的瓶子裝呢?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不是你光覺得好奇,你應該去了解它。

  1931年的時候,有一個叫潘德明的人,他從上海出發騎自行車去環遊世界。1937年7月6日,他回到了上海。在他走過的那幾年里,一路收到了無數名人的關註。回到中國後的第二天,抗日戰爭爆發了,一個看遍了世界的人,回來之後卻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在路上,曾經想報效中國,但沒有機會。所以他加入了聯合國賑災救所,他用他的外語能力去幫助賑災。但在文革期間,因為出身他沒辦法去獲得更好的工作,包括他的孩子都上不了大學。到1976年,文革結束時,他聽說四人幫被抓了,認為生活馬上能變得好起來,老爺子一高興喝了幾杯酒,結果心臟病猝發去世了。

  這樣一個被時代的浪潮席卷著,本來有傳奇人生的一個人,就這麽結束了生命,我覺得很遺憾。在某一年的一天,他的孫子跟我聊天,我聽了很多關於他的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給我看他爺爺在出發前背的一本書,叫《名人留墨記》,那個時候他很喜歡讓名人給他簽字。在這個《名人留墨記》的前面,我看到了一段話,突然讓我明白他的人生有沒有在這個大時代里面被席卷是無關緊要的,因為他曾經有著那麽旺盛的好奇心。

  這段話這麽寫的:“德明此行,將以世界為我的大學校,將以親生經歷為我的學習方法,以風霜雨雪、炎炎烈日為我的獎學金。”這是什麽,這叫好奇心,我們很多人會說畢業旅行是為了療傷。但是畢業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一件事情是我多久能掙到第一個房子,我能不能考上公務員,這樣想的就是沒有好奇心的人。我們生活在如此大的世界里,外面還有廣闊的宇宙,我們在年紀最輕的時候,就把好奇心給扼殺掉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就是一座房子,就是希望我們戀愛的時候能夠圓滿順利。我想起潘德明先生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很慚愧,這個世界有那麽有趣並且讓人好奇的地方,而我們卻留在原地。這也讓我想起了薛姬子,我認為她很棒,我相信她一定會有非常好的人生。因為她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一個她能夠在年輕的時候,在不懂一句中文的情況下來到中國,也能夠在她不懂一句意大利語的時候,去了意大利。而這僅僅因為是很隨便的問我你想去哪里,“你想去意大利,好,那我先去,替你去意大利。”這是她的明信片給我寫下的話:“現在,我在你的意大利。”

  第二個我想談的,就是要有幾個好習慣。

  什麽是習慣?我記得原來有個數學家講過:人一定要養成幾個好習慣。人千萬不要養成不養成好習慣的這個壞習慣。我希望大家回去想一想自己有什麽好習慣。如果你每天為一件事情付出一小時,那麽在某些方面的積攢就可能會比別人多一些。隨著年紀不斷增加,我認為我的記性沒有以前那麽好,所以我最近不那麽依賴於記性,我開始做筆記。看到一本書中的佳句時,我就記下來。

  我在生活中還有一個好習慣可以和大家分享,它就是鍛煉。經常有人和我說:“張向東,你創業不錯。血本無歸過,但公司也上市過,你現在又在創業,已經是個連環創業家了。對於創業,你有什麽好建議嗎。”我說有,就是鍛煉身體。身體一定要好,因為最後都是拼體力,我每天早上都會花半個小時做運動,讓你知道你的身體是存在的。如果你一直堅持下去,五年之後,身體確實會比以前好一些。鍛煉身體是你做事的一個基礎,有很多關於健康的格言,比如健康第一。但是你背了再多的格言,也比不上鍛煉身體的這一個好習慣。你是否願意每天花些時間去鍛煉,比如騎自行車,我是能夠騎自行車的時候一定會去騎自行車。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有什麽好習慣,在年輕的時候養成的習慣才能真正的成為習慣,等到你年紀大的時候才開始養成習慣,已經沒有什麽效果了。

  第三點就是全部的熱愛。

  在路上的時候,有朋友還會問我關於招聘的事情。其實我原來在久邦數碼的時候,就不再負責招聘了,或者說不再自己去確定一個人的去和留了。為什麽?第一個是從管理的效率上來說,誰用人,誰招人。因為久邦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所以我不會直接的去管人。另外一個是,我害怕和大學生見面,因為我曾經經歷過一次招聘,對大學生有些失望。我曾問過幾個大學生,你有什麽特別喜歡的東西嗎,一般的人都會說有,包括簡歷上也會寫很多,比如音樂,閱讀。喜歡什麽歌曲?最近流行什麽歌就聽什麽歌,喜歡什麽書?排行榜上是什麽書就看什麽書。這個叫喜歡。我也不是討厭這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但是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多數人都一樣,在所有的事情上和所有人保持同樣的深度,那麽從競爭的方面來說,你就會變得可有可無。

  什麽是熱愛?你們可以試一下站在泳池邊上,跳下泳池的那一瞬間。這是一種讓你完全投入,把全身心交給它的狀態。這就叫熱愛。我希望你們想一想,有沒有一件事情,讓你願意做出這樣的付出,或者你願不願意為某一件事情作出這樣的付出。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當你全身心的熱愛某項事物的時候,你才能學會去愛這個世界。自行車對於我來說,就有這樣的意義。

  我現在打算把我的時間和走到如今人生中僅存的一點創造力全部交付給自行車。這就是我對自行車的熱愛的表達。當然,你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尋找到這個熱愛。你們選擇了這個專業,也會熱愛它。你們的老師讓我講一講信息科學的前景,我也樂意講,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我們到了今天,去理解這個世界的新的方式,或者說最根本的方式就是信息技術。不管你做什麽,做商務、管理、生產等,都與信息技術相關。可是我也知道你們不一定會圍繞它去工作。我的大學同學們從事本科專業的也只有幾個人而已。這也很正常,但你要做好準備,也就是打算用一些時間去找到你的熱愛,那個熱愛讓你覺得你要為它付出生命的全部,也就是找到真愛,去做一份你真正熱愛的事業。

  我在演講的最後都會提到環保這個話題。我認為環保就是一種節制,是一種自我的約束。你們可以註意到我來的時候是帶自己的水杯;我在外面時,也盡可能的不喝瓶裝水;出差的時候會自帶洗漱用品,我希望你們也能夠這樣,每一個都都應該有環保意識。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看亮點》聯想集團千金:每人心中都有戰神 只是等你呼喚

2015-06-01  TWM


「滴滴快的」柳青 讓Uber在中國吃癟中國每十位使用App叫計程車的人,九位使用她領導的叫車軟體「滴滴快的」,她也是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的掌上明珠,一位你不能忽視的科技業新星,她是柳青。

撰文•周品均、周岐原

「當你遇到競爭,會馬上興奮,當你遇到挫折以後,你會被激勵。每個人心裡都有戰神,只是等著你去呼喚它。」她,身著藍色連身裙,白色西裝外套,站在阿里巴巴第一屆女性創業者大會的舞台上,說起話來自信、沉穩。她,是當今中國創業者最關注的女性。

她是柳青。今年三十七歲的柳青,曾是高盛(Goldman Sachs)歷來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一,現在,她是中國最大叫車服務App、滴滴快的總裁。

全球最具規模的叫車App,是Uber,但在中國市場,Uber的市占率僅約二%,比起滴滴快的市占率高達九八%,簡直有天壤之別;全中國超過一億五千萬名消費者,已經養成以App叫車的習慣,而幾乎每一個人,都是柳青的客戶。

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這兩家廝殺最激烈的死對頭,今年二月十四日才宣布合併,震撼互聯網業界。這款號稱「不用就叫不到車」的熱門App,究竟值多少錢?市場給的估值很驚人:一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億元)。這個數字,已經高過全球筆電代工龍頭廣達的股票市值。

聯想集團創辦人之女

沒到老爸公司上班,自己拚其實,柳青有另一個身分,一個她抗拒卻永遠拿不掉的標籤,她是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的女兒。

除了是柳傳志之女,柳青還有什麼本領,足以掌管百億美元級的新創企業?從她在高盛的升遷經歷,可以略知一二。在超過三萬二千位高盛員工裡,每年只有一、二 百人獲得此職,有資格參與配股計畫,比率少於一%;其次是年齡,表現優異的高盛員工,有機會在八至十年資歷時,成為董事總經理,但像柳青在三十二歲就取得 此頭銜,仍舊很少見。

高盛最年輕董事總經理

每周工作一百小時,不喊累「升到董事總經理,需要經過滿長的審核過程,」高盛台北分公司前總經理、風傳媒創辦人張果軍解釋:「高盛的文化是『合夥人制』, 哪些人才能被提名?其中誰能通過審核?公司會詢問非常多人,總公司還會從美國派員專程訪談當事人,做最後決定。」原來,自北京大學畢業後,柳青順利考上哈 佛大學碩士班。這段日子,柳青沒日沒夜地讀書,主修資工的她,因此獲得在高盛實習、任職的機會。

身為柳傳志之女,「憑家世進高盛」是外界想當然耳的質疑;但對柳青來說,靠自己拚搏取得高盛入場券的經驗,也是貨真價實的。二○○二年,美國經濟正走出破 滅的網路泡沫,因為不景氣,高盛招聘的初級研究員名額,從十二位減至六位。柳青為了準備多達十八位面試官的考驗,「我幾乎熬了整個通宵,天文地理,把能準 備的都準備了。」就在她面試到了最後一關,回答所有問題後,柳青在履歷裡填的「歌唱」這一項,冷不防成了主考官的考題,她被要求現場唱一首歌。「當老闆面 無表情地聽完我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我的heart也go down(沉)了。」柳青直到獲知錄取才明白,老闆其實在考驗她的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

柳青回憶,進入高盛的第一年,每周工作超過一百小時,最高紀錄甚至到一百四十小時。「迅速發胖,臉上全是痘痘」。面對超長工時與主管嚴厲要求,柳青也曾度 過一段大半夜與女同事在廁所抱頭痛哭的日子;甚至有好一陣子,每天坐上計程車,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去公司還是回家。

頂尖投資銀行的刻苦磨練,沒有嚇退好強的柳青。○四年,柳青轉到高盛直接投資部,開始升遷之路。她從高級經理晉升成為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她任職高盛十二 年,每一年要審核近五百件投資案,這種大量比較商業模式的經驗,後來也成為她轉戰互聯網創業界的契機。「我在高盛長大,我就是外界所稱的高盛女孩 (Goldman Girl)。」其實,柳青這種拚勁,與柳傳志十分神似。女兒出生時,柳傳志三十四歲,還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擔任小職員。他回憶,自己是「一邊洗女兒尿布、 一邊抓緊時間學習」,直到柳青六歲那年,柳傳志才正式創辦聯想。

然而,柳傳志的事業起飛,並沒有給柳青帶來太多方便。他曾嚴令聯想高層子女都不能在公司任職,就連實習都必須經過三位主管同意,主修資工的柳青只有加倍努力,選擇進入聯想當時最大敵人康柏電腦(COMPAQ)實習,以此向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

三十年過去,父親柳傳志即將退休,他一手建立的聯想控股,如今市值約新台幣五五○○億元,女兒柳青掌管的滴滴快的,創立不到四年(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於一二年中成立),市值已經超過聯想一半,正好象徵數位經濟與電子業「新舊交替」的世代轉折。

讓騰訊、阿里巴巴服氣

沒老闆架子,和員工零距離不過,柳青一再強調:「不要只把我當成柳傳志的女兒。」這兩年,柳青很少在公開場合提及父親與聯想集團,因為好強的她,從不甘於 被當成富二代。「就兩個詞,犀利、隨和。」滴滴快的員工薛帥,如此形容柳青。他指出,柳青作風犀利,帶有高盛做事明快簡潔的傳統;但另一方面,柳青為人也 很隨和,經常和員工打成一片,感覺不出富二代的驕氣。

結束「順風順水」的外資生涯,眼前柳青的挑戰是,如何帶領滴滴快的,鞏固從線上到線下(O2O)的經營版圖。對行動支付很有興趣的柳青,去年毅然離開高盛,轉戰滴滴打車擔任營運長,但因雙方大打補貼戰燒錢,讓她備感壓力。

「第一個月我的壓力很大,找不到創業的感覺。」柳青坦言,轉行當下,自己備感茫然。在「滴滴」與「快的」合併之前,兩家公司競相以資金拉攏用戶、司機,曾經創下一天燒掉三千萬美元(約新台幣十億元)紀錄。

柳青說,周遭朋友都很擔心,再這麼燒錢下去,公司資金很快會「燒乾」。直到第七個月,雙方協議停止補貼競爭,公司與快的打車言和,進而合併,柳青躍居新公司總裁,這場見骨的廝殺才告一段落,成為第一家同時擁有騰訊與阿里巴巴資金的中國網路公司。

在柳青領導下,滴滴快的提出了明確的經營目標,就是要解決「中國人出行的困難」。因此合併公司成立後,業務推展腳步加速。「我們原來叫作打車軟體,現在不只叫計程車,我們還推出專車業務,接下來還有叫公車服務,我們現在還能叫直升機。」柳青說。

「這(跳槽滴滴快的)只是她的第一步,我相信她會塑造自己的品牌」,與柳青同為哈佛校友的愛康國賓董事長張黎剛說。三年前,張黎剛因為企業融資認識柳青, 他原以為,高盛是國際一流投資銀行,來者姿態可能較高傲;想不到來洽談的柳青,十分隨和又有熱忱,加上張黎剛自己一直將柳傳志當成經營典範,所以決定和高 盛合作。

張黎剛指出,柳青本身的「品牌價值」已在滴滴快的發酵。張黎剛分析,因為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正是柳傳志好友,新公司合併後,阿里巴巴與騰訊都能接受的新領 導人,除了柳青沒第二人選。「而且,有柳青豐沛的投資經驗加持,滴滴快的估值,至少提高二○%!」由此可見柳青的影響力。

滴滴和快的,這兩家原本各據半壁江山的中量級選手,透過合併,一夕間成為重量級選手,享有破天荒的高市場估值,因此,柳青臉上流露出的神情,不是志得意滿的氣息,而是比過往更小心謹慎的態度。「現在是我危機感最強烈的時刻。」柳青說。

掌聲、歡呼聲和豔羨的眼光,都沒讓她迷失自己,就像父親柳傳志,打造中國本土的電子業巨頭,被外界貼上柳傳志女兒標籤、也是三個孩子母親的柳青,將帶領滴滴快的走上哪條道路,答案即將揭曉。

柳青

出生:1978年

現職:滴滴快的總裁

經歷:高盛銀行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學歷:哈佛大學計算機碩士、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家庭:已婚,育有三子「滴滴快的」市值已超過聯想一半

滴滴快的 聯想集團

創辦人 柳青 柳傳志

市 值 估值100億美元 約180億美元業 務 叫車軟體(計程車、專車、公車、直升機) PC、NB、手機購併史 中國兩大叫車軟體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2015年2月宣布合併 聯想購併IBM PC、 Motorola 移動、IBM x86 伺服器業務成 績 市占率高達98% 全球最大電腦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58

【網上爆post】每人心目中都有一部iPhone7

1 : GS(14)@2016-02-02 15:58:57

這支由iPhone-Tricks設計的概念iPhone7用了上下左右都無邊框的OLED屏幕,配上虛擬home鍵,未來感十足。



人紅自然多是非,手機亦一樣,好似iPhone7,大家都知慣例9月先有消息,但每隔數天就一堆傳聞新功能、新造型。唔只港人鍾意煲傳聞,外國網站更投入,不同單位各自製作了自己心目中的概念iPhone7,入面有無邊框屏幕、虛擬按鍵、又靚又多特效的iOS10,雖然明知iPhone7無可能咁花巧,但睇落又比目前死板的手機設計更具創意。睇完概念手機再和大家預覽一下目前有關iPhone7的規格傳聞:

1.取消耳機插口


目前最廣為流傳的消息,Apple會在新iPhone移除3.5mm,用Lightning插頭插耳機。觀乎目前已有Beats、Philips、Audeze等廠商推出Lightning耳機,成事機會頗高。



2.雙鏡頭相機不會凸出

iPhone6其中一個具爭議的設計是鏡頭凸出,原因是機身太薄裝不下鏡頭組件,傳聞新iPhone會採用雙鏡頭加軟件修正解決這個問題。分指指出Apple在去年收購了以色列相機技術公司LinX Imaging,就是想把他們的專利多組影像感應器技術用在iPhone7上。



3.會有三個版本


分析估計礙於雙鏡組件的原料供應和成本,雙鏡iPhone7只會佔出貨量的25至35%,新機可能會分為三個版本,4.7吋的iPhone7依舊用單鏡,5.5吋的iPhone7 Plus則會分為兩款,一款為單鏡頭,另一款則是高階的雙鏡版。



4.會採用OLED屏幕


OLED屏幕是否比LCD屏幕優秀,各有說法,有人覺得OLED屏幕對比度高,黑色表現力尤其突出,不過壽命則較短。Apple轉投OLED看似勢在必行,早前就在台灣設廠研究OLED面板,問題只是趕不趕得及在iPhone7就改用OLED。



5.會用上Apple SIM


目前iPad都用到Apple SIM,一張SIM可以對應不同電訊商,去旅行、工幹更換電訊商即可,無需換咭。機身設計還可拿走咭槽,符合Apple美學主義。



市場上已有採用Lightning頭的耳機,新iPhone拿走3.5mm耳機插口的傳聞不絕於耳。

雙鏡iPhone7的概念圖片。



資料來源:BGR記者:司徒港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2/194755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0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