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小加:直面「期中考」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82515&time=2011-07-22&cl=115&page=all

「要改革就要做好當孤兒的準備」
財新《新世紀》 特派香港記者 王端 記者 劉衛

 

  從投資銀行家轉型香港交易所(00388.HK)掌門人,有著國際經驗、內地背景,50歲的李小加走過了任期的一半。不過,最近他有點「水土不服」。

李小加,2010年1月16日正式接任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張小禹/CFP


  過去一年,這位港交所總裁消瘦了14斤。他自稱瘦身與工作無關,只是運動量的增加,但並不諱言自接掌港交所後,精神壓力比以前在投資銀行大很多:「以前在投行做的時候沒有那麼多重大的決策要做,而且影響範圍也沒這麼大。」

  李小加上任以來,致力將港交所未來的定位和發展,納入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戰略中,並且接連推出多項改革措施。但任期過半,稱道者寥寥,卻迎來香港本地經紀團體的反對質疑。

  代表香港金融界的立法議員詹培忠對財新《新世紀》直陳,在公開場合稱自己為香港本地人的李小加,並不熟悉本地券商環境,「任何措施都要顧及和平衡各方利益,如果改革推行急速的話,甚至會導致各方仇視,製造社會甚至金融動盪。」

  「我從來沒有想做廣受歡迎的人物。」處於輿論浪尖上的李小加,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辦公室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說。他身著淺藍色的襯衣、綠色領帶,神采奕奕,只是兩鬢略顯凌亂。

  李小加顯然知道,港交所推動的諸多改革,不會在短期內顯示出成效。堅持長線設計,則是港交所作為遊戲規則設計者和監管者的勇氣。但這將完全不同 於他在投行時期以項目成敗為評判的境況,無論改革的長期指向,還是中短期的成本轉嫁、步驟管理,他都將接受市場各方經年質疑和檢驗。

「鴻門宴」

  7月13日中午,上百名來自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的證券從業員,在位於香港中環的港交所大堂門外公開抗議。示威者高舉「反對隱名交易」「假諮詢」等白牌,大呼「烏龜下台」等口號,氣氛緊張。

  西裝革履的李小加步出港交所「應戰」,甫到場即被示威者重重包圍。他雙手接過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王國安的抗議信,並與在場人士逐一握手。「我會仔細研究抗議信的內容,有什麼問題我們都可以談。」李小加用普通話說。

  這是近年來最大型的一次抗議港交所的示威。過去一年多,圍繞有關港交所提出的數項改革,包括延長交易時間、開設收市後期貨交易時間、實行隱牌交易及恢復收市競價時段等系列改革措施的反對呼聲,不絕於耳。

  當日晚上7點半,由詹培忠牽線,李小加與香港七大華資經紀協會進行晚宴。宴會廳裡擺下一張每邊設九個座位的四邊桌,每個座位前擺上討論事項的大綱。

  詹培忠早早到場,等待雙方入場。一方是來自香港七大經紀團體代表的25名證券人士,其中包括當日參與抗議示威的王國安,來自中資券商的代表——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閻峰,海通國際(00665.HK)行政總裁林湧,華資券商代表——金利豐集團行政總裁朱李月 華以及英皇證券(00717.HK)董事總經理楊玳詩等。

  港交所則派出10人應對,除了李小加,還有交易科主管戴志堅、人民幣產品專責小組主管陳秉強等,負責力推港交所的各項改革。

  李入席前,先與各證券人士打招呼,經過王國安身邊時,則笑著拍拍王的肩膀,隨後入席。據與會者回憶,李一坐下來就說「你們個個都是老闆」,接著又說,「我其實很多不懂,我來後,都是依照港交所的政策做,每個部門都有計劃」,「其實很多措施都是諮詢階段,未必實行」。

  當日晚宴上,各人就港交所一連串改革表達意見,每名與會人士輪流發表五分鐘意見,最後再由李小加作總結。

  這是李小加上任以來第七次與華資經紀飯聚了。這次飯宴被香港媒體稱為「鴻門宴」。詹培忠以「氣氛融洽」來形容是次飯局取得成效,「個個都好高興,效果非常好」。不過,存在的爭議,仍有待解決。

被質疑的改革者

  2009年10月,李小加在港交所履新,次年1月16日正式接掌港交所。由於其兼具國際和內地的背景,業界一片溢美之詞,與當下的反對、抗議不可同日而語。

  「我現在碰到這些都是預料之中,哪會有這麼長的蜜月期?」李小加說。

  在一些與其共事者眼中,李小加個性十足。「無論在投資銀行時期,抑或港交所時期,他都不是像固有銀行家圓滑,而是很直接,這也造成喜歡他的人很 喜歡,不喜歡他的人很不喜歡。」一名曾與李小加共事的銀行家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說,「當年我們還在議論,從銀行家轉型監管者,之前他在投資銀行的處事風 格,會否應該有所調整,因為作為監管者可能更需要圓滑。」

  但作為港交所歷史上第三位行政總裁,正式就任僅兩個月,李小加在港交所的全年業績會上公佈了《戰略規劃2010年-2012年》,為自己的首個三年任期定調。

  戰略規劃報告包括核心戰略、拓展戰略及擴張戰略三部分,而三大戰略具體通過19項工作計劃得以推行和實現。核心戰略包括吸引公司來港上市和增加 現貨及衍生品市場交易量;擴展戰略包括增加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投資,鞏固現有領先地位,進行必要的監管與市場改革,為戰略拓展做好準備。

  李小加多次用「修渠引水」來強調「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他認為,港交所「第三世界」的基礎設施,與其「第一世界」的市場地位根本不匹配。但是,決策者的長期戰略,未必可以解決市場參與者中短期的利益需求,導致了矛盾加劇。

  如成為上述示威導火索之一的延長交易時間舉措,港交所數據顯示,自今年3月實施新政以來,交易並無多大起色,3月交易量環比增加39%,4月、 5月、6月環比增幅依次為-21%、-9%、13%,原本寄望可以因此增加收入的中小券商希望落空,而且在成本投入方面,以及金融從業人員的壓力方面都有 增加,叫苦連天。

  李小加看來,這項改革本身不是為了增加交易量,是為了和未來與中國股市市場配合上,至於「什麼時候能夠真正配合,我們誰也不能夠確認什麼時候能 夠發生」。他直言,中小經紀的前線員工是「交易時段改革成本的最大承擔者,對改革益處之享受也有限,他們的憤怒與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他希望通過理性討 論,解決短期的成本轉嫁問題,作出緩衝。

  但業界對李小加之舉另有解讀。面對外資投行的擴張,以及中資券商在香港崛起,一些夾縫中求生存的本地券商抱怨李小加與他們的溝通不順暢,認為他總是談大趨勢,忽略改革細節,懷疑其偏袒外資大行。

  李小加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港交所與中小券商每月都會定期會面」,「但由於我廣東話不太好,我去了以後反而影響人家溝通,每月的定期會面,隔一個去一個」。但港交所的同事是每一次都有出席。

  但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王國安反駁說:「溝通次數的多少不重要,關鍵在於態度。」他認為,李小加以及港交所的文化是「諮詢等於知會」,態度過於強硬。

  另一方面,港交所推進改革的節奏和方向,也使包括本地經紀在內的市場力量難以接受。有資深業界人士指出,礙於李小加本身的背景和眼界,他想的可能「並不夠多」。

  「改革太急速的話,會製造社會動盪,金融動亂,大家的敵視和仇視不是我想見到的。」詹培忠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評價說,港交所以商業利益為首 要,沒有顧及金融安全穩定。他認為,「交易所講的延長交易時段,隱名交易,收市競價,都是為了方便對沖基金。所謂改革結算所風險管理,也是防止大的對沖基 金失事風險。」他擔心不做調整,「香港將來會成為對沖基金的點心,失去自我」。

堅持長線計劃

  對此,李小加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改革的節奏不可能很快。大家不應該把改革的早期討論誤讀為改革會齊頭並進,冒進推出。「市場對改革節奏有誤解,責任在港交所,所以我們會考慮早日充分說明。」

  目前,李小加的任期還有不到一年半,他也坦言,「那麼多改革怎麼可能在任期內全部做完?」但他強調「有些事情要討論,但不一定要做,你不能連討論都不讓」。

  在港交所網站的市場諮詢網頁上,李上任後提出的各項改革建議當中,港股延長交易時間、興建數據中心已初步啟動,期指夜市與改革結算所風險管理已刊發諮詢文件外,其他四項建議,包括收市競價、收窄買賣差價、隱名交易、遙距參與者,仍未有實質諮詢或時間表(詳見附表)。

  但在李小加看來,香港市場原來業務的organic growth(自然增長)很有限,要靠structural growth(結構性增長)。這將會由中國資本項下的全面開放推動。這相比上世紀90年代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潮,將是一個帶來幾何增長的開放。

  李強調,目前對香港市場的改革,正是為了這個歷史機遇。「比方說,現在要搞個『直通車』,因為香港市場一些基礎設施不到位,根本也搞不了啊。」

  他也很肯定指出,在香港與內地的市場合作方面,「今明兩年一定有突破」。

  而環顧全球,李小加面臨的改革困局並不單一。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主要交易所如新加坡交易所、德國證交所及倫敦證交所等,紛紛推出一系列改革方案,例如延長交易時段、取消午休、同業合併、推出新產品等,期冀在這場金融淘汰賽中,避免淪為競爭對手的犧牲品。

  另一方面,全球交易所作為商業結構,目前均面臨盈利壓力,需要收入多元化以及跨時區交易,借此提升競爭力,而與此同時,交易所也面臨著縮減成本開支的問題。

  「作為一個掌門人,我關心的是整體市場的建設,必須要有勇氣做長線計劃,同時要敢於承擔短期內的不理解,不滿意,甚至是討厭。」李小加說。但在 長線設計上,一些關注香港金融市場建設的人士的質疑恰與本土券商相反,認為李小加恰恰太拘泥於改革細節,而看不清其改革的大方向,看不到其「策略的目 的」。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李,因為對於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怎麼做,可能連港府也沒有想清楚。」一位曾任職香港監管機構多年的市場人士指出。

  李小加則對身處風暴中心不以為然,「港交所的決策,是董事會集體決策的結果,我可能也有不同觀點,但一旦有了決策,我就也敢於擔當,站出來擋槍子。」

   「成功有許多父親,我不介意分享成功。但未成功之前的不受歡迎的改革,卻經常是孤兒。要改革,就要做好當孤兒的準備。」李小加說。

  本刊實習記者呂凱霏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7

房企年中考:深圳樓市助力萬科重奪第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39576.html

房企年中考:深圳樓市助力萬科重奪第一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7-01 22:09:00

萬科以半年千億的業績排在了第一位。而在去年搶去萬科老大寶座的綠地集團,僅排位第三。

在持續的政策寬松中,房企交出了不算太差的半年度成績單。

中國指數研究院和克而瑞的房企半年度銷售排行榜中,萬科均以半年千億的業績排在了第一位。而在去年搶去萬科老大寶座的綠地集團,僅排位第三。

加上恒大、保利、中海、萬達、碧桂園,7家第一陣營房企都取得了不同幅度的增長。

在普遍不高的年度銷售目標下,兩家機構檢測的20家不同的典型房企目標完成率均達41%。

“多數房企年底業績達標問題不大,但個別房企要完成目標存在一定難度。”克而瑞表示。

萬科仍是一哥

雖然萬科不再制定銷售目標,而是對回款率、利潤率等指標重點考核,卻依然無法阻止其再次成為房企一哥。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榜單顯示,萬科上半年實現銷售金額1056億元、銷售面積875萬平方米,奪回全國房企銷售桂冠。這也是萬科第二年實現半年千億。

相比之下,綠地集團僅以823億元排在第三位,與去年上半年的業績相比,還有略微的下降。

不過,從去年的表現來看,綠地集團的重頭戲出現在下半年。憑借下半年的發力,綠地集團在去年以2408億元的全年銷售業績力壓萬科的2151億元,第一次成為房企老大。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或許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但銷售業績已經不是衡量房企實力的唯一指標,未來比拼的是綜合實力。

可以看到,萬科在今年以來頻繁試水創新業務,如在產業地產方面推出萬科雲項目,試水創客空間;成立物流地產公司,引入美國黑石集團;萬科物業進行市場化擴展,並擬分拆上市;與國際學校合作,重點打造萬科教育等等。

而綠地集團在“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的三大產業集群方面業發展迅速,

多元化擴張明顯的恒大在今年的銷售表現也非常搶眼,逆勢增長超過20%,以824億元的銷售額超越綠地集團,成為房企上半年的銷售亞軍。

恒大銷售業績大漲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層面制定了較高的去化和回款目標,同時營銷積極,上半年推出的“無理由退房”,在旗下300多個樓盤項目全面實施,直接帶動二季度各月銷售額不斷攀升,並在5月、6月連續打破單月銷售記錄,分別達167、200億元。

上半年銷售金額突破500億的第一陣營房企依然維持7家,分別是萬科、恒大、綠地、保利、中海、萬達、碧桂園,與上年千億企業相同,平均銷售額729億元。

表現較為突出的是100~200億元的第三陣營房企。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榜單顯示,共有18家房企位列第三陣營,這些房企初步完成了全國布局或深耕首都、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由於區域樓市對政策寬松刺激頗為敏感,使這批房企普遍獲得業績的大幅增長,平均增速高達35%,其中,中國鐵建、首開、首創、方興、濱江、卓越同比增長六成以上。

樓市分化現黑馬

政策寬松與樓市分化是今年上半年的主題詞,在此背景下,房企業績也因對不同城市的布局出現了分化。

上半年,降低二套房首付、營業稅“5改2”的“330”新政為樓市回暖註入了一針強心劑,加上央行連續幾次的降準降息,整體樓市庫存壓力得到了緩解。

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商品住宅的消化周期顯著縮短,整個房地產行業銷售從4月份觸底回升,穩步上行。

尤其是深圳,住宅成交量已經連續幾個月創出歷史新高,各大樓盤輪番上演“日光盤”,新盤普遍大幅漲價;一手房成交均價也已經連續3個月領跑全國,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的數據顯示,深圳6月的一手房價環比上漲6.58%,比第二名武漢的1.98%高出了一大截。

正因如此,在深圳項目較多的開發商上半年都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如深圳萬科今年上半年簽約總額就突破了100億元,成為萬科集團內的銷售冠軍。中海、華潤置地、招商地產等房企的深圳公司也均表現較佳。

深圳因此也湧現出了“黑馬”。在克而瑞的榜單中,卓越集團上半年實現銷售金額97.8億元,排名從去年的84位躍升至37位。

卓越集團是一家立足深圳並靠舊改崛起的房企,主要產品為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地標項目,有“深圳CBD之王”之稱。卓越集團位於前海的卓越金融中心在今年5月的成交金額就高達42.63億元。

萬科、保利、綠地集團、中海、綠城、融創、世茂等企業也因在一二線城市的在售項目占比較高,在銷售業績上保持了較好的態勢。

然而,三四線城市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一位開發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近期調研了三四線樓市,情況非常糟糕,“庫存太高,賣不動”。

從目標完成率來看,中國指數研究院重點監測的品牌房企上半年的平均目標完成率為41.4%,其中恒大以54.9%的完成率位列第一。綠城、中海、華潤置地、越秀、雅居樂均完成年度目標的45%以上,按照下半年銷售普遍略高的慣例來看,三家企業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可期。

下半年,在“保增長“的壓力下,市場預計政策將持續寬松,加大二套房首付下調政策落地的可行性,推動樓市持續反彈。

克而瑞認為,各線城市整體庫存水平依然偏高,下半年的去化壓力仍不容小覷。城市狀況將進一步分化,一線城市和部分供求相對均衡的二線城市成交活躍,但多數二線和三四線城市依舊平淡。而隨著時間推移,政策的作用會逐漸減弱,房企能否交出一份靚麗的成績單,還需抓住窗口期走量。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716

保本委外齊飛 8萬億公募“中考成績”超預期

2016基金行業“中考”成績單揭曉,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募行業108家基金公司3065只基金產品合計管理資產規模為79636億元(或因統計口徑問題,不排除與實際略有出入,下同),較2015年底的保有規模下降5.25%。

盡管總規模有所下降,但在A股市場出現暴跌、債券牛市因違約事件增多蒙上一層信用風險的陰影、貨幣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公募基金仍有近8億規模的保有量著實不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盡管多數基金銷售情況遭遇困境,但上半年的基金發行量與以往相比並無出現大幅下降。其中,保本產品大賣、委外資金逐鹿基金市場成了最關鍵的兩大支撐因素。

公募前十之爭

基金行業上半年數據出爐之際,最受市場關註的莫過於基金行業的排名。

據Wind資訊統計,排在前三分別是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8505億元、5149億元和4824億元,較去年末規模變動分別為1766億元、-753億元和393億元。

天弘基金穩居榜首,作為唯一增長逾千億的基金公司,它的體量在整個行業中的占比超過了10%。與過往一樣,天弘的成功緣於其貨幣基金的擴張,或者說是旗下天弘余額寶基金持續獲得凈申購使然。

據統計,上半年,天弘旗下貨幣基金增長1843億元,總規模8248億元。另據天弘基金網站公布的二季度末資產凈值數據,截至6月末,天弘余額寶資產凈值為8163億元,較2015年末的6206億元資產凈值足足增長了1957億元。由此可見,若扣除余額寶這只巨無霸基金,天弘基金截至6月末的公募資管規模僅為300多億元,上半年減少了100多億元。

與天弘基金截然相反的是易方達基金,其貨幣基金因素貢獻較小。盡管在二季度末管理的4057億元的公募基金規模已被工銀瑞信超越,行業排名跌至第四,但易方達仍以2396億元的規模,穩居“非貨幣”冠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它們的非貨幣基金規模分別為2038億元、2006億元。

除了前四名之外,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排名前十的還有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博時基金、建信基金、中銀基金,對應的公募規模分別為3422億元、3077億元、2859億元、2502億元、2473億元、2444億元。與2015年末相比,前十大基金中唯一的新進成員為博時基金,其公募規模從2014年的1100億、2015年的2000億,增長至目前的2500多億,兩年半時間實現了跨越。

“終於回歸正道了。”一位博時基金前員工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博時擁有過輝煌的過去,曾經是中國第二大基金公司,規模接近當時的老大華夏基金;且彼時的華夏尚在鼎盛時期。不過,盛極而衰的博時其後進入下滑期,一度跌至中等規模基金行列。

博時進,必然有公司出。廣發基金上半年退步明顯。排名從2015年末的第七名跌至12名,公募規模由3300億元跌至2333億元,縮水了近千億元的規模。

權益類遇困

前十大基金規模規模的變動,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上半年行業的變化。總體而言,2016年的公募“中考”成績超越預期。

今年上半年,A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7%,上證綜指跌17.22%、深證成指17.17%、17.9%。股市不振的同時,債券牛市遭遇退潮。上半年債券違約數量明顯增多,違約金額超過了200億。而這樣的信用風險也導致了債市市場的調整。中債總全價(總值)指數上半年出現了0.44%的調整幅度。股票、債券兩條傳統的配置渠道遭遇本金安全考驗的時候,避險和現金配置要地貨幣市場基金卻遭遇了收益率大幅下滑的問題。當國債收益率跌破3%的同時,以余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軍團年化收益率幾乎全線退守3%以下。

在這樣的環境下,基金發行陷入了困境。多數基金在發行中選擇了延長募集期限,少數用足了3個月的最長發行期限。一些業內人士曾告訴記者,很多基金在困難的時候,全國範圍內一天只能賣掉幾十萬的份額,連100萬都不到,可想而知發行情況有多糟糕。

盡管出現這樣的情況,公募基金還是頂住了壓力。截至2016年6月末,公募基金行業基金數量歷史上第一只突破了3000只大關,達到了3065只。

從分類數據來看,盡管上半年受累於收益率的逐漸下滑,貨幣基金規模縮減了5%,但276只貨幣基金仍有43585億元的保有規模,穩穩占據了公募基金的半壁江山。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因A股市場大幅調整基金規模明顯減少,前者規模下降14%至19529億元,後者下降13%至6568億元,兩者表現均好於上半年上證綜指17.22%的跌幅。債券型基金成了上半年的最大贏家,基金數量增長115只至652只,規模增長25%至8855億元。因人民幣貶值因素影響,QDII熱在上半年表現得較為明顯,上半年規模增長41%變為848億元。

公募轉向

上半年,盡管多數基金的發行形勢極為糟糕,但總體發行規模和數量依然可觀。

據Wind資訊統計,上半年公募行業發行了365只基金,募集金額約3600億元。占7.96萬公募規模的比重約為4.5%。

新發基金中,保本基金和來自銀行等委外產品所占份額最大。

據凱石金融統計,2016年上半年,公募行業合計成立56只保本基金(第一季度成立28只,第二季度成立28只),占新基金總數量的14.62%,但發行規模合計為1473.43億元,約占新基金總規模的38%。

在股市大幅震蕩之際,國內其他資產也鮮有賺錢效應,避險意識的大幅升溫,讓保本基金發行火熱,多數基金發行規模均在20億以上,其中廣發穩裕保本、建信安心保本七號、鵬華金城保本等募集金額更是在40億以上。

然而,保本基金井噴式發展背後也暗藏了危機。在實際操作中連帶責任的擔保方式使得基金公司成為保本產品的實際擔保人,一旦市場出現“黑天鵝”,保本基金大規模虧損將使得基金公司無法保本進而損害投資者的利益。為此,監管層面正在為火爆的發行行情出現降溫。繼6月22日,博時保泰保本發行結束後至今未有保本基金發行。且盡管有多達幾十只保本基金還在申請發行,但5月至今,證監會未批複任一一只保本基金發行。

在當前資產荒加劇,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的大背景下,定期開放式債券型基金接過保本大旗,成為市場中受到熱捧的品種。截至6月30日,今年已成立的定開債為48只,債券基金募集規模排名前五靠前的多為定開債基。

一般來講,除了債市熊市階段,大部分債來券型基金都是通過加大杠桿獲取超額收益,違約暴發前的債券基金投資方式普遍是信用債加高杠桿,獲取的收益遠高於市場無風險利率。

根據2014年頒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封閉運作基金的杠桿率(基金總資產與基金凈資產之比)不得超過200%;開放式基金的杠桿率不得超過140%,此項規定將於2016年8月起正式實施,定期開放類基金將擁有更大的“杠桿空間”,因此成為當下基金公司布局的重點。

也正因定開債基有如此優勢,它吸引了銀行、保險等委外資金前來配置。而委外資金很大一部分選擇了直接定制的形式。行業內一度出現了300億量級的“巨無霸”定制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85

房地產年中考:行業分化加劇,資金壓力上揚

在行業一片肅殺氛圍中,房企們陸續發布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在過往1~2年銷售規模的高歌猛進和資金寬松的周期拖底下,主流房企大多能獲得不俗的業績,個別房企甚至獲得500%之巨的增長幅度。

不過,大公司業績預增並不能完全掩蓋行業所面臨的隱憂。今年上半年,雖然房地產合同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依然獲得正向增長,但增速已出現較大程度下調。且在棚改政策的調整下,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或將大幅降低,這將構成下半年三四線城市的銷售壓力。

多重因素疊加之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狀況已呈風聲鶴唳之勢。更為嚴峻的是,個別房地產企業已陷入經營不善之困境,導致違約現象時有發生。近日,上市公司中弘股份已經“爆雷”,多個項目銷售停滯,業績同比下滑4876.59%。

房企業績兩重天

7月23日晚,正榮地產(06158.HK)發布正面盈利預告,同日早上,融創發布正面盈利預告,當天收盤股價上漲3.72%。在近期發布預增公告的還有保利地產、招商蛇口、陽光城、中糧地產等房企。

個別公司的增幅超過了100%。合肥城建預測,2018年1~6月歸母凈利潤的漲幅是400%~450%;中南建設歸母凈利潤增幅達160%~180%;陽光城的預期增長是189.5%~235.2%。

預增的房企給出的理由普遍是集團已交付建築面積的增加、平均售價大幅上漲及物業毛利增加、營業收入增加。過去一至兩年,房地產業高歌猛進,銷售金額向上拉升,同期行業處於寬松周期,融資成本普遍較低。這些因素促使行業凈利潤率回歸兩位數水平,如今在房企2018年中報上有所體現。

不過,仍有不少企業陷入預減或虧損之地。近日,華聯控股、榮安地產、深物業A等多家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有所下降。而綠景控股、嘉凱城、中弘股份、海航投資等公司相繼發布預虧公告。

其中,中弘股份因財務費用增加10億元、資產減值損失增加1億元、商業項目銷售停滯,住宅項目銷售也大幅下滑,導致公司房地產項目銷售利潤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預期虧損14億元,同比下滑4876.59%。

申萬宏源7月20日數據顯示,60家發布中報業績預告的房企中,25家預增、7家扭虧、1家續盈,而首虧、續虧或預減的有22家,占比超過1/3。一名房地產資深評論員表示:“在過去兩年銷售業績支撐下,今年房企業績獲得正向增長的可能性較大,至少龍頭房企如此。”

行業分化更突出

雖然絕大部分公司尚未披露中期業績報告,但從預增和預減公告的情形來看,房地產行業兩極分化的趨勢更為顯著。可以從中預見的趨勢是,在金融去杠桿、行業進入調整期等背景下,龍頭房企的業績將穩健發展,而中小房企的市場份額將逐步被龍頭房企侵占,利潤下滑甚至虧損,最後被迫轉型或退出市場。

國信證券的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房地產銷售 TOP5 和 TOP10 市場集中度分別為 16.9%、24.1%,較2016年末分別提升了4和5.2個百分點,但對比美國的市場集中度,尚分別有6.7和9.1個百分點的差距。

但2018年1~6月,中國TOP5和TOP10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至21.37%和29.72%,已經接近美國水平。

行業三巨頭的碧桂園、萬科、恒大又再刷新銷售紀錄。今年上半年,碧桂園已實現合同銷售金額4124.9億元,萬科實現3046.6億元,恒大實現合同銷售額3041.8億元,此三家加起來的合同銷售金額已突破萬億元。

一家在港上市的房企融資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資較大,綜合融資成本也有所上漲,較去年提高約2~3個百分點。現在基本只有龍頭房企能拿到錢,融資的集中度提升將反哺規模提升。”

除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另一較為突出的趨勢是,整個行業對於市場前景的預期開始轉變。國信證券分析師區瑞明指出,從銷售、新開工、施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速自2016年上半年最高點至今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的趨勢來看,行業仍處在小周期降溫期。

資金壓力下土地市場降溫

如果說市場的逐步降溫對於房企的影響是緩慢呈現的,那麽資金的收緊則是房企眼下的困局。

“今年平均融資成本至少增加2%,你看今年土地拍賣市場,就明顯冷清了很多。”旭輝集團副總裁兼財務中心總經理楊欣告訴記者。

從土地投資節奏看,近期的土地降溫可見一斑。今年7月,蘇州7宗經營性土地進入限時競價階段,其中三種居住地塊未拍先流拍。該批地塊為蘇州市今年集中掛牌的第二批土地中的一部分。此前,蘇州土地市場曾一度火爆,如今導致多家開發商因為拿地過高一直項目滯銷。

在合肥,最近2月有5宗居住土地流拍,曾經的樓市“四小龍”之一合肥,讓很多地產商深陷其中。“我們在合肥的項目一直捂在手上,開盤就虧損。”一位禹洲地產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融信的債券到期,我們也幫他們找一些中小銀行進行對接,希望城商行可以買一些債券,但是難度很大。”一位券商機構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此前,有一些小銀行依舊在監管下進行委托貸款操作,希望幫一些地產商融資。記者了解到,即便是TOP5地產商,也通過這樣的高融資方式進行融資,具體金額超過10億。

“新力地產的很多項目也在尋求地產基金介入,但是我們評估後覺得銷售並不樂觀,不敢輕舉妄動。”一位地產基金從業者告訴記者。

根據Wind資訊此前的統計,目前A股房地產2017年凈負債率超過200%的房企分別有:泛海控股、華發股份、中南建設、金科股份、綠地控股等,H股凈負債率超過200%的房企有佳兆業。

根據申萬宏源的一份報告,包含公司債、企業債、中期票據及定向工具的地產產業債務,2018年全年到期量總計為1949億元,其中三四季度為到期高峰,分別到期量高達932億、698億元。接下來2019年、2020年到期量更加龐大,每年增量都在1000億以上。

海通證券債券研究員姜超宏認為,伴隨企業間分化越來越明顯,融資潮水過去後,個別企業的信用違約概率增加。

經過了前兩年的大肆擴張,目前許多房企已然感受到運營的莫大壓力,從而不得不以價換量加速去庫存。“我們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會是一個低谷,那個時候可能土地市場將進入冰點,也是一個窗口期。”一位地產高管告訴記者。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499

三大運營商年中考:傳統業務低價競爭,搶跑5G賽道

今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的流量競爭越發激烈,手機上網流量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持續下降,固網寬帶業務ARPU值也略微下滑。

8月20日,隨著中國電信發布2018年上半年財報,三大通信運營商今年上半年的成績單正式揭曉。

中國移動依然占據頭把交椅,但其個人移動業務增幅較緩,僅同比增長1.1%;中國聯通受益於混改,上半年移動業務高效益提速發展,凈利潤同比增長231.8%,但第二季度增速已開始下滑。中國電信凈利為136億元,同比增加8.1%,其在移動和寬帶規模增長方面創下歷史新高,特別是4G用戶凈增規模。

具體而言,中國移動營運收入實現人民幣3918億元。其中,通信服務收入為35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若剔除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的影響,同比增長5.5%);中國電信營運收入1930億元,服務收入1776億元,同比增長7.0%(若剔除執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的影響,同比增長8.5%);中國聯通總營收1491.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344.2億元,同比增長8.3%。

傳統業務低價競爭

在傳統業務中,三大運營商主要通過流量收入的大幅增加來抵消語音等收入的下降。但隨著流量資費的大幅下降,對於整體收入的支撐幅度明顯減弱。

2018年上半年,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的手機上網流量收入分別為1975.92億元、538.73億元和545.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3%、23.8%和26.5%。流量的增加抵消了語音業務的萎縮,但三大運營商對用戶手機上網流量的爭奪越來越激烈。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除了中國聯通的移動ARPU值微降0.2%,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分別下降6.6%和7.7%。4G用戶的ARPU值下降更明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同比下降9.6%、14.9%和13.2%。

2017年,混改後的中國聯通借助騰訊、阿里巴巴等戰略合作夥伴,發力流量經營和發展模式轉型,移動業務高效益提速發展。這讓中國移動面臨較大競爭壓力,甚至出現了4G用戶負增長。

但二季度後,隨著競爭對手的跟進,中國聯通的優勢明顯減弱,中國移動在二季度迅速跟進不限量套餐,爭奪4G客戶。在8月9日舉行的中國移動2018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表示,今年上半年在移動業務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大壓力,“最大的壓力就是不限流量的資費套餐”。

中國移動的主營收入中個人移動市場收入就占75.3%,而該項收入今年上半年僅增加1.1%。尚冰稱,主要的原因就是流量競爭日趨激烈。

他表示,作為4G客戶規模最大的運營企業,中國移動對不限流量套餐一直持審慎的態度。但是市場形勢發生變化以後,從今年5月開始,中國移動也加大了大流量套餐的推廣力度。調整措施後,今年5月份、6月份中國移動4G客戶凈增由負轉正,手機流量二季度增幅較一季度出現顯著的提升,上半年流量收入繼續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中國電信執行副總裁高同慶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推出的大流量套餐不是價格戰產品。他也認為價格戰後果非常嚴重,不僅會降低運營商服務水平,也會損害股東利益及消費者權益。

對於移動業務ARPU值的下降,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認為這是必然的,但在流量之外要提升內容和增值服務。

尚冰說,移動ARPU值的下降一是今年上半年流量競爭導致流量價值的大幅度下降,其二是公司新增用戶雖然保持穩定增長,但是新增用戶中雙卡槽用戶占比較多,實際上使用價值也在下降。此外,受提速降費以及取消長途和漫遊費的影響,今年移動ARPU值的下滑壓力仍然比較大。

而寬帶市場的價格戰是中國移動發起的。在獲得固網牌照後,中國移動通過低價策略迅速進入寬帶市場,並超過中國聯通的寬帶用戶數,正在追趕中國電信。尚冰表示,中國移動今年寬帶的任務是新增2100萬,上半年已經發展到了1880萬,“寬帶新增份額,寬帶總體份額情況都不錯,我們把寬帶今年指標進一步提升到3000萬”。

面對中國移動的追趕,楊傑表示,寬帶業務競爭激烈,強調不打價格戰,但會積極回應提速降費要求並同時考慮市場競爭需要。

在寬帶市場,除了中國移動的ARPU值從去年同期的34.9元微升至35元。中國電信ARPU值從去年同期的52元降至47.2元,中國聯通從47元降至46.1元。

加速布局5G

正是由於傳統業務增長面臨困境,三大運營商對5G充滿期待。

5G或將為運營商和產業合作夥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6月14日,3GPP正式批準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5GNR,NewRadio新空口)獨立組網功能凍結後,產業鏈紛紛加快了5G的布局。

尚冰表示高度重視5G的商業模式。“中國移動在5G標準和專利方面走在全球電信運營企業前列,目前正在12個城市進行5G網絡的應用試驗。我們建設了14個開放的實驗室,現在全球有200多家大型企業參加我們這14個開放實驗室。”

對於5G的投資規模,他認為現在還沒有一個準確數據,“因為5G投資涉及產業或者技術成熟,其次涉及5G的頻率分配,也涉及應用場景、商務模式,現在沒有辦法準確地估算5G的投資。”他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中國移動會關註兩方面,一是5G應用到底是否成熟,有沒有明確的投入產出的回報,二是要會堅持精準投入。

對此,楊傑也在20日發表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目前5G投資無法給出準確數字,因為投資涉及因素很多,包括頻譜、技術、網絡和終端設備成熟程度,以及發牌時間等。但中國電信表示,已積極開展5G前瞻布局儲備。截至2018年6月底,共主導5G國際標準項目及任務31項,在多個城市開展規模組網試驗,在2017年率先啟動6城市5G創新示範網的基礎上,2018年試驗規模繼續擴大。電信表示,要高效協同5G與4G的網絡資源和服務能力,漸進式、有重點地開展5G網絡精準投資建設,適時啟動5G規模商用。

錯過了4G第一波紅利的中國聯通自然不想犯同樣的錯誤。中國聯通於8月6日宣布5G創新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聯通方面稱,5G創新中心編制暫定為253人,將提前布局5G發展,推動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同時加強與重點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作,實現行業應用規模推廣。

8月13日,繼宣布設立5G創新中心後一周,北京聯通正式發布“5G NEXT”計劃,首批5G站點同步啟動,標誌著5G網絡開始在北京搭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