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马云:一定要在你不缺钱的时候去融资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06/142180.html


旨在帮助中小企业破除融资瓶颈的“2010四川中小企业融资峰会”今日在成都召开,在峰会召开前夕,作为本报发起成立的“华西创业导师团”的团长,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表示,希望社会各方能共同携手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成长中的各种瓶颈。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办人,马云一直负责集团的整体策略及方针。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希望将自己和商界朋友的经验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授给中小企业主。

   在阿里巴巴今年5月的全球股东大会上,马云启动了其倡导的小企业商业智慧分享平台——云计划(yun.1688.com),和商界名人一起分享企业经营 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念,帮助中小企业共同成长。马云寄予厚望:希望借此为全世界1000万家中小企业打造一个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马云表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在成都有涉及广泛的投资计划,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改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华西创业导师团”的一员,他十分乐意帮助当地中小 企业突破瓶颈,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解答创业者们的问题,他希望更多的四川企业登录云计划(yun.1688.com)平台进行针对性提问,他将会挑选 符合条件并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答。

  下面是马云在云计划中,为创业者们答复的几个关键问题。

  谈融资

  在你“很钱赚”的时候去融资

  团长语录:

  你们要记住,你一定要在你很赚钱的时候去融资,在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理屋顶,而不是等到需要钱的时候再去融资。

  创业者问:企业在什么阶段融资最为合适?马云:不要从创业第一天起就想着融资,在没有盈利之前也不要去想,绝大部分企业在没有盈利之前融资是不正常的。

  做企业,首先要想到的是没有融资我也能盈利,等你盈利了,想扩大盈利的时候,那时就会有人想要投钱了。没有盈利的时候想说服别人投资,投资人多半会说:等你盈利了再说吧。

  对那些今天盈利情况很好的企业,你们要记住,你一定要在你很赚钱的时候去融资,在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理屋顶,而不是等到需要钱的时候再去融资,那你就麻烦了。所以,在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这就是融资的最佳时间。

  做不好就怨钱少的人干不出大企业

  创业者问:在小型企业资本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在少花钱的前提下,快速地通过网络来发展自己的队伍呢?

  马云:阿里巴巴创业是从50万开始的。阿里巴巴刚成立的时候,上亿资本的企业也很多,但当时的那些企业现在怎么样?阿里巴巴现在怎么样?所以,企业发展跟有没有太多的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很多人讲,我企业做不好是因为没钱、我缺钱,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基本上是做不成大企业的人。钱是资源,不可以没有,但光有钱一点用都没有!所以今 天的网络,不是凭资本打天下,而是靠思想打天下、靠行动打天下、靠团队打天下、靠创新打天下。路还没找到就想着快速是不行的。

  谈择业

  做生意要“用情专一”

  团长语录:

  天下没有不好的行业,再不好的时代再不好的行业也有好企业,再好的时代再好的行业也有烂企业。所以别怪行业,怪自己,要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做事。

  创业者问:我曾经经营了一年的酒店,没干一年就关门了,然后卖整体橱柜和卫浴,做了五年,没想到不但没挣到钱,反而做赔了。我这几天发现山寨手机利润还可以,开个手机店可以吗?

   马云:你没有入错行,是心太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永远追在市场之后,追在今天最赚钱的行业之后,看到这个行业有钱赚,跳进去了,而不是说看到这个行 业,你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好,你有独特的方法,相信我能为这个行业做出独特的价值,为这个行业的客户做出独特的价值,如果这样想,就可以坚持走下去。

 你这样做就像猴子掰玉米。先跟你说一个坏消息:你这样的做法肯定要失败;再说一个好消息:绝大部分的失败企业都是因为不够专注。没有信仰,没有坚 信市场,看到别人赚钱就进去,很多人也都看到也都跳进去了,这个市场就变小了。如果你没有想清楚为客户做什么独特价值,为了什么而坚信,可以坚持多久,没 有找到自己真正爱的事业,还是会失败的。

  做企业一定要专注,要坚持,要有激情,要相信自己可以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相信自己可以做不 一样的事情。不要怪某个行业不好,天下没有不好的行业,再不好的时代再不好的行业也有好企业,再好的时代再好的行业也有烂企业。所以别怪行业,怪自己,要 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做事。

  谈文化

  有文化才会成为大中型企业

  团长语录:

  员工的梦想很现实,他必须要生存。如果他在这儿工作没有得到荣耀,没有成就感,没有很好的收入,回家都不好意思说,带回家的钱不能让他在老婆孩子面前有骄傲,你要他为你而骄傲,不可能!

  创业者问:中小型企业怎样管理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马云:大企业的文化是从小企业开始建起来的,不能到了大了以后才开始讲文化,到了中型企业才开始讲制度。小老板管理是靠文化,靠价值观,靠自己的价值观来管理这个公司,所以说创始人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最早出来的基因。

   员工的梦想很现实,他必须要生存。如果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满足,他在这儿工作没有得到荣耀,没有成就感,没有很好的收入,回家都不好意思说,带 回家的钱不能让他在老婆孩子面前有骄傲,你要他为你而骄傲,不可能!一个企业懂得用文化,它才会成为中型企业、大企业。

  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只能满足员工,不能让他有幸福感,幸福感是因为他们有信仰,他们相信公司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对客户是有贡献的,我对公司是有贡献的——这样的员工容易管理。真诚的尊重你的员工,倾听你的员工,并且把你的难处跟他们分享,你就能“得到”。

  阿里巴巴提出了“快乐工作,认真生活”,员工的工作要创造快乐的环境,否则他怎么认真生活呢?如果你坚信这个道理,你一定能找到办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4

世界不缺賈伯斯 缺懂得愛自己

2011-10-17  TCW




今年二月的農曆除夕,是《商業周 刊》創辦人金惟純十多年來,最特別的一頓年夜飯。

這一天,金家飯桌上來了一位稀客──金質靈(貓靈)。她是金惟純與影星龍君兒的女兒,但打從幼小時候父母離異,十幾年來,她年年在父親的團圓飯桌上缺席。

除了今年。

十多年首次,和前妻坐下喝茶

今年,貓靈不僅與金惟純夫婦開心用餐,還在爸爸家住了幾天。金惟純把女兒送回龍君兒家時,兩家人還和樂的邊喝下午茶邊聊天。這,也是十幾年來絕無僅有。

貓靈與父親的大團圓並非偶然。在這不久,金惟純才在電話裡,對著前妻,為著過去種種,誠懇的說對不起、真摯的說感謝,兩人激動的相互原諒,十多年來的隔閡 頓時融冰。「貓靈的狀態也變得比較開朗,」金惟純疼惜的說。

即將跨入六十歲,這是金惟純給自己上的一堂課,有關於「愛」。

替自己的人生盤點,勇敢跨出第一步,打破與愛過的人之間的隔閡,這是金惟純與身邊人在這兩年參加心靈成長課程的成果。他對人生的闡述是:「一個字去講的 話,那我覺得還是講『愛』這個字啦!這個字,是很大很大的功課,其實這個功課做好了,人生沒有別的問題了。」

人生,一定要像賈伯斯一樣,用人手一機的方式改變世界,才叫作成功?金惟純提出另類的思考,與我們分享他這兩年盤點人生的心得。以下是口述摘要:

我沒有深入研究他(賈伯斯)的事情。說實在的,我不會羨慕他的人生,我大概也不會佩服他,因為他不是我所要的那種典範。

我覺得所謂這些科技產品,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商業機制在驅動,所以這些東西(指iPhone、iPad)遲早都是會出來的。你問我世界不缺什麼?我認為就不 缺科技上的推陳出新去做這樣的東西。

現在大家更需要的是一種更深切的人文方面的反省,尤其是世界上掌握最多資源和有很大能耐的人。他們的影響力是無庸置疑,就應該深思更根本的東西。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包括人家現在開始去占領華爾街,那些人可能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人家就覺得something wrong(有些事錯了),不對了嘛!不對的地方說不出來,最後就先去把華爾街給霸占了再說,那感受是很真實的。到底哪裡不對,是整個體制有問題了嘛!

現在這個世界九○%是商業力量在主導,這個環節在人類歷史上以前是沒那麼重要的,現在在這個社會那個影響力已經大到無所不在,滲透到人的所有層面;父母與 小孩的戰爭,叫小孩子不要用手機、電腦。上癮的東西不是毒品,是電腦、手機會讓人上癮耶。

但這個上癮之後,對他成長有幫助嗎?對他人生的學習,對他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有幫助嗎?Who cares(誰在乎)?賈伯斯大概也不會管這個,「一切交給市場去決定」好像就吻合道德了,不可能啦!

說背後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把事情搞好,沒有這隻手啦!如果很有影響力的人沒有自覺,怎麼會搞好?

其實,人還是會無意識的追求一些習慣性要追求的東西,因為人都是慣性嘛!有些東西其實明明你已經夠了,但還是習慣性的繼續在追求;那有些東西其實你已經很 清楚,你缺這個東西,你人生很不圓滿,但你習慣性的繼續逃避和繼續忽略。

學習愛自己,就是智慧的開始

我在整理自己人生的時候,發現你是真正的真心在那邊的時候,其實是很少的。而你的人生沒有真正在那邊的時候,其實都是錯過的。所以老實說,人生九○%都是 錯過的。

人生用一個字去講的話,那我覺得還是講「愛」這個字啦!我們這個社會用很多很fancy(意指搞浪漫、弄情趣、搞品味)的、制式化的、速食的東西來取代愛 這件事情,其實大多數人是不懂得愛的、也不會愛的,那我自己覺得我也是其中之一啦!

我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間,小的時候母親管我很嚴,嚴到可能比一般的父親還要嚴。

所以,我覺得我在幼年的時候,對愛這件事情就已經產生了一些問題,真實的狀況是,這世界上最愛我的人當然是我的母親,我最該愛的人也是我的母親。但是因為 當時的環境與母親的期待,導致於她對我是非常嚴苛的方式,嚴苛到那個孩子在那個年代,沒有辦法真真正正的感受。

其實這種狀況呢,就變成,因為沒有覺得真正得到愛,所以就要一直去追求,希望得到補償。第二個,對愛這種東西其實是抱著一個恐懼,當你一得到時就想逃,就 很恐懼。

愛別人是一種屈服,被別人愛是一種束縛,所以它來的時候你會覺得很恐懼,但又無意識的一直去追求它,這種行為最後背後都是補償性的,它不是真實的;那補償 的東西是什麼,是缺乏自我價值感,簡單說就是不懂得愛自己啦!

如果你要講人生學習,其實就是佛教裡的慈悲與智慧。愛自己就是慈悲修行的開始,懂得怎麼愛自己就是智慧的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0

不缺錢的「中國糖果大王」為何要嫁給雀巢?徐福記售股 凸顯成功台商的深層焦慮

2012-6-25 TWM




去年底,中國糖果大王「徐福記」將六成股權賣給瑞士商「雀巢集團」,震驚台商圈。根據本刊了解,糖果大王嫁外商的幕後原因,恐怕脫離不了接班問題。

撰文‧林讓均

去年十二月,中國商務部拍板批准,中國糖果大王「徐福記」與瑞士商「雀巢集團」正式合併,雀巢以十七億美元的天價,買下徐福記六成股權,徐氏家族只留四成!

徐福記沒有徐家人也可以

早在去年七月、徐福記宣布與雀巢談合併之際,這樁跨國聯姻隨即轟動兩岸食品圈。當時外界不得其解,因為徐福記根本不缺錢。

據了解,幾乎不向銀行借貸的徐福記,手上有近百億新台幣現金,而且近三年每年營收都超過一○%成長,去年淨利率甚至突破一五%,比康師傅、統一集團都來得 高。二○○六年,徐福記頂著「中國糖果大王」的頭銜到新加坡上市,一直到去年底購併下市前,市值膨脹五倍到三十四.六億星幣,集團財力雄厚。

一位熟悉徐氏家族的業界人士透露,不缺錢的徐福記之所以賣股權,關鍵恐怕在於強人企業家「交不了班」的深層焦慮!

多年研究「台商接班問題」的台北大學企管系教授陳明璋分析,徐福記把六成股權賣掉,「徐氏家族等於只是雀巢留任的經營團隊,只擁有『經營權』,而沒有『所 有權』,間接消弭接班問題。」創辦徐福記的徐家四兄弟徐鐠、徐乘、徐沆與徐梗,在一九九二年從台灣到廣東東莞發展,幾年間就以完整的糖果品類稱霸中國市 場。目前整體市占率大約七%、排名市場第二,僅次於市占約一五%的美商「瑪氏」(Mars)。徐家西進以來,主要由徐家老二、身任集團總裁的徐乘指揮大 軍。徐福記的發展,幾乎由徐乘一手主導,從建立典章制度,到購進工廠設備;他還兼任集團「行銷長」,細到曾經連一份店頭的海報字樣,都得等他回國才做定 案。

領導風格頗為「鐵血」的他,喜歡以貼標語來傳遞企業文化。踏進徐福記東莞周屋工業區的廠房,貼滿琳琅滿目的標語,寫滿徐福記的「六大精神」「八種共識」,不時還有徐乘惕厲員工的「總裁寄語」。

本來徐家四兄弟在事業上各有分工,大哥徐鐠是負責人角色,老三徐沆負責經營政府關係,而老四徐梗則是集團技術長。但近來徐梗因健康問題請了長假,徐鐠也呈半退休狀態,徐乘的擔子更重。

其實,這幾年,徐鐠的兒子徐靖、徐乘的兒子徐浩都在美國畢業後,陸續回到徐乘等父執輩身邊擔任特助。從基層做起的徐靖與徐浩,一位負責對外關係,一位則專攻行銷領域。

但知情人士觀察,習於權威式領導的徐乘,骨子裡有根深柢固的使命感,總覺得子姪輩還未準備好。但另方面,徐福記又走到從「製造」轉做「品牌」的轉型當口,這讓自認為「徐福記做品牌是土法煉鋼」的徐乘,大有力不從心的焦慮感。

徐福記在新加坡上市之後,徐乘從陸續上門「求親」談購併的外商身上,尋得一線曙光。

「雀巢創辦人『雀巢先生』(Henri Nestlé)沒有子嗣,但透過專業經營團隊,仍讓雀巢成為近一五○年的品牌!」徐福記媒體總監孫天珍說,徐乘對以雀巢為代表的西式傳承哲學感到讚佩,逐 漸認為「未來徐福記沒有徐家人也可以,只要品牌能永續經營,消費者就不會忘記創辦的徐氏家族!」六十歲的徐乘做出「不傳子」決定,一刀劃開「家族傳承」與 「品牌永續」之間可能有的矛盾,看來是玩真的。

今年農曆春節後,徐乘在四、五千位幹部齊聚的春酒聯歡會上,當場將徐福記經營理念從「勤肯務實、超越自我」改為「活力專業、持續超越」,被解讀為正式宣告跨入雀巢時代。

一位熟悉兩岸食品業的經理人分析,市值二千億美元,產品線橫跨各類食品的雀巢,正好補足徐福記的「品牌行銷」、「產品研發」兩大項目。

雀巢市占將是「坐二望一」「雀巢還可幫助徐福記導入『系統化管理』思惟,這是華人家族企業最缺乏的,卻是未來在中國要衝高市占,最需要的競爭力!」中華企 業研究院學術教育基金會公益董事長陳定國表示。對排名第五、市占只約二%的雀巢而言,不僅能搭徐福記便車,深耕二、三線城市,而且加上排名第二的徐福記, 將擁「坐二望一」的優勢。

陳明璋調查,台商赴陸發展二十年來,有將近九成的台商有接班困擾。例如「泡麵大王」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雖早安排兒子們進入接班梯隊、引進外資強化制度,但至今仍不敢放手。

至於徐福記,選擇以賣股方式將所有權讓渡給外商集團,直接顛覆了華人家族企業「不賣祖產」的觀念。這條不一樣而相對孤獨的路,是否將徐福記導往康莊大道,就看徐福記從「強人領導」到「制度管理」的企業基因改造實驗,是否奏效了。

徐福記國際集團

成立:1992年

負責人:徐鐠

總 裁:徐乘

股權結構:瑞士商「雀巢」六成、徐家四成營業項目:沙其瑪、糖果、糕餅等三大類

近三年營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8

京東真的不缺錢?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7/0MNDEzXzUwMDQ0MQ.html

伴隨價格戰的進行,又一則關於京東的消息吸引著電商業和資本圈的眼球。

《南華早報》8月15日引用知情人士的話語稱,在被迫推遲期待已久的上市計劃後,京東商城正在試圖通過機構投資者融資逾10億美元。

報導稱,知情人士表示,美銀美林、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最近幾個月一直悄悄在為京東商城物色潛在投資者。但目前尚未達成任何交易。

對於京東而言,當被迫推遲期待已久的上市後,為滿足進一步擴張所需要的資金,進行新一輪融資或將成為必然選擇。

有業內人士透露,京東上一輪融資時的估值達70億美元,投資人對新一輪融資的估值將達到百億美元,但目前的市場環境很難達到預期。

按劉強東所說,如果這場戰爭3個月還沒結果,寧可將原計劃2013年的IPO推遲一年。但京東的現有資金是否足以維持到上市?這是市場的一大疑問。

劉強東曾分析,電商成本有五塊:人工成本、房屋租金、市場費用、技術費用和物流費用,五塊佔了總成本95%以上。

對於京東這樣自建物流的電商企業而言,物流費用和人工成本是兩項最大的支出,因此暫且從該兩項上詳細分析。

從2007年開始,京東即開始自建物流配送體系。2010年,京東建設了三年的物流體系在用戶體驗上打出了一張好牌——在電商行業首次提出「211」限時送達——211限時達服務,即上午11點前下訂單,當日下午送達;夜裡11點前下訂單,第二天上午送達。

隨著倉儲租金的上漲,京東開始自建倉儲基地。劉強東在2012年初表示,全國同時有6個倉儲基地在建,全年在物流方面的投資將達到36億元。

曾有業內人士估算,京東這樣建一個現代化的倉儲基地需要投資8億-10億元。如照此計算,京東在倉儲基地建設上的開支將不止36億元。

在近日針對價格戰舉辦的媒體溝通會上,劉強東還透露,過去京東只有15個倉庫,2012年下半年會加速開10餘個大家電倉庫,2013年至少開25個。

伴隨著物流建設的進行,物流配送人員方面的人力成本也隨之上升。

在母校中國人民大學的一次講座上,劉強東透露,截至2012年7月10日,京東有員工27648名,預計2012年底將到4萬人的規模。

此前已有媒體計算過,若按2011年京東的1.5萬人算,京東的總工資成本在12億元,約佔營收的6%。

京 東在年初表示2012年將新增員工2萬人,主要是物流快遞人員。恕我們妄自將新增物流員工數假設為1.5萬人,按劉強東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 上提及的「京東配送員每個人3000-4000元」工資計算,物流配送人員上的新增支出將大約為7.5億元(含社保)支出。

需強調,劉強東在接受優米網採訪時談到,2011年,京東管著十幾名配送員的配送站站長平均工資已達到8000元。而我們上述的算法僅以基層員工工資來計算。

劉強東在價格戰中還提出將在全國招收5000名「價格情報員」,月薪不低於3000元。如該決定正式執行,以劉所說的最低工資3000元、不繳納社保(京東稱將聘請離退休人員)計算,京東的月支出將增加1500萬元,此後的年支出將增加1.8億元。

劉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目前京東手裡有86億元現金,不懼價格戰燒錢,將在2013年開始考慮上市事宜。

即使如劉所言,現在京東帳面上的確擁有86億元人民幣的淨現金,除去30天後給供應商的回款,除去今年繼續擴張帶來的高額物流建設支出和人員僱傭成本,除去房屋租金、市場費用、技術費用等必需支出。加上剩餘4個半月的銷售收入,京東2012年將有多大的虧損?

在繼續價格戰燒錢、無法通過上市募資的情況下,京東是否真的能理直氣壯的說「絕對不差錢,我們沒有跟私募去談」?

戲劇性的一幕是,在劉強東矢口否認接洽投資方之後,噹噹網官方微博在8月16日晚發出名為「十問劉強東」內容,直指:「幾週前京東的財務團隊出現在新保利大廈找中投。劉總多次申明不尋求上市,可是京東負責上市的『蕢女士』還在召集5家承銷商開會,而且必須是高層出席。」

上述內容與《南華早報》所提到的「體量達30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投資公司,也是京東商城的潛在投資者之一,上述投行已經與該公司展開了接觸」相符。

京東是否接觸投資方是一回事,過往投資人是否願意繼續投資是另一回事。8月15日有投資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明確表示:「如果我是京東商城的股東,即便京東商城因價格戰需要繼續融資,我也不會繼續投錢。」

上述創投界人士表示,在中概股上市遙遙無期、電商仍沒有好的盈利模式的時候,應及時止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43

16年晚餐約定 讓大老闆擁有不缺角人生

2013-02-11  TCW
 
 

 

一月三日,國家音樂廳的新年音樂會現場。

指揮祖賓‧梅塔(Zubin Mehta)正領著全場爆滿的觀眾跟著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的圓舞曲打拍子,進入新年音樂會的高潮。高漲的情緒,讓前方貴賓席中間兩個空位顯得特別突兀,缺席的是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音樂會前一週,潘思亮才用「非去不可」形容今年的新年音樂會,為什麼臨時缺席?

因為他到上海與太太、小孩度假,結果外食太油膩,腸胃微恙,只好在家休養,與音樂會失之交臂;「我習慣吃家裡,四、五天在外面吃就不行,你看出問題了吧?」潘思亮笑著說。

潘思亮的大女兒今年十六歲,從女兒出生那年起,他便暗暗跟自己許下約定:每週有一半時間回家吃晚飯;時光荏苒,十六年眨眼即逝。「再過兩、三年,小孩子到美國讀書,我就可以解約了;時間過得真快……。」潘思亮頗覺不捨。

為家庭而守約??感動女兒出生,決定多陪伴家人

看似平凡的約定,背後其實是段血淚交織的故事。

潘思亮三十歲那年,陪太太回美國待產。按照美國人的規矩,先生不能在產房外面等,要進產房陪太太生產,他與母親一同進產房陪產。「其實一直到進產房後,我心裡都很抗拒,因為用想的就很恐怖,會害怕,都是血嘛!」潘思亮說。

由於是第一胎,老婆陣痛劇烈,潘思亮無助的只能緊握老婆的手,簡直比黑夜更漫長。女兒啼哭著誕生人世,醫生把剪刀遞給潘思亮,示意要他剪斷臍帶。當時滿室都是血腥味,女兒身上布滿黏稠的分泌物和血液,潘思亮興奮惶恐的迎接女兒來到人世,剪斷臍帶的手微微顫抖。

「媽媽生產時承受極端的痛苦,等於拿刀割肉,可是看到小孩出生的極端快樂,那種人性的一刻,讓我重新認識母愛,真正的感動。」潘思亮說,「新生命的出現,比成就一家公司更偉大,簡直是奇蹟。」當晚,潘思亮便決定要有所改變,但究竟要怎麼變,其實還沒個準。

不想週末被占用,停打高爾夫球

當了媽媽,潘思亮的太太全力投入家庭、照顧小孩,每天親自下廚,謝絕晚上應酬,潘思亮也就隨之減少應酬,調整成每週至少一半時間回家吃飯的不成文約定。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延伸的「配套措施」:停打占用家庭週末的高爾夫球,以及亞洲出差盡量當天來回。「尤其大陸,盡量快去快回,待久只是多喝酒傷身體,喝到假酒還落塞(拉肚子)哩!」潘思亮幽自己一默。

剛開始守約,很困難。潘思亮性格開朗、愛交朋友,也愛帶老婆出席社交場合,突然間這些活動停止,扣除非去不可的政府社團,每週至少一半時間他回家吃晚飯,朋友開始抱怨:「這個人怎麼都不太出去吃飯?」「你怎麼那麼難約?」他沒有讓步過,久而久之,朋友知道他的習慣,就少約他;少約,守約就變容易了。

二○○○年,晶華飯店營運陷入低谷,出現財務危機,外傳當時晶華董事長陳由豪將買下潘家股份,將潘家勢力逐出晶華,公司氣氛異常緊張,股價一度掉到二十元以下,事後潘思亮到美國集資,反將晶華買下,上演王子復仇記,沒想到隔年又發生美國九一一事件,○三年再逢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無疑是潘思亮人生中最難熬的幾年,這樣仍能守約嗎?

「沒什麼影響,那時候心情沉重,頭髮掉很多。」潘思亮說,「可是回家吃飯有療癒效果,看到小朋友微笑,看到太太,或許只有一秒的接觸,那就值得了。這是一種慰藉。而且據說小孩子會帶財。」

為健康而守約??運動減肥,十六年維持同樣體重

潘思亮所有跟自己的約定,意在平衡。回家吃飯,是事業和家庭的平衡;至於另個約定——每週打兩次壁球,是工作和健康的平衡。

二○一二年初,減肥名列《時代》(TIME)雜誌最難實踐的新年新希望榜首,潘思亮不但減肥成功,而且繼續維持同樣體重十五、六年,關鍵就在打壁球。

十幾年前,三十多歲的潘思亮體重八十公斤,距離理想體重七十五超重五公斤,有位同事與他體重一樣,於是兩人比賽誰能在三個月內減到七十五公斤。當時他的辦公室在十九樓,他利用上下班時間,每天兩趟十九樓;三個月後成功減下五公斤。

瘦下來以後,他發覺減肥不是問題,怎麼維持才是問題。原本他靠多種運動——打籃球、網球、羽球,消耗熱量,不過時間有限,多種運動往往占去過多時間,效率很低。直到有一回,好友太平洋電線電纜董事長苑竣唐教他打壁球,打一小時壁球可消耗一千卡路里,比打一小時羽球多出一倍,比打網球多出兩倍,而且兼顧訓練心肺功能和肌耐力,完全符合潘思亮對效率的要求,他開始定下每週打兩次壁球的約定。

一開始,潘思亮即便已經長年運動,壁球仍打得相當吃力,打十五分鐘便氣喘如牛,沒辦法繼續,後來慢慢五分鐘、十分鐘拉長時間,加上他給自己「特訓」——每天早晚伏地挺身六十次,以加強臂力,一年後他才一次打滿一小時;有時因打完壁球身體靜不下來,潘思亮還會再游泳十趟,讓肌肉放鬆。十幾年下來,潘思亮的體重一直維持在七十五公斤,不但如此,他的腰圍從三十四吋變成三十二吋,西裝尺碼從四十降到三十八。

「董事長二十六歲剛從美國回來時,還是學生模樣,體型比較壯;看著他一天天體型改變,現在成為結實的型男。」在晶華酒店資歷超過二十年、業務總經理劉怡秀說。

潘思亮認為,維持運動約定不難,難的是持續,而他能持之以恆,主要是靠一個推力,一個拉力。「推力」是他某部分工作內容需要不停的吃,扣除每個月兩次行銷會議需要試菜,新餐廳開幕他會安排各種公私宴客,每天報到,吃到餐廳主廚的手藝穩定為止,這還不包括來自全球的外食邀約;「我們這一行,不停的吃……,而且我不只飯店耶,還有達美樂披薩耶,非常容易胖。」潘思亮笑著說,「吃東西是一種分享,師傅做好東西也喜歡分享,不能不吃。所以可以說我運動是為了吃更多的東西。」

持之以恆對打,體會到競賽樂趣

「拉力」則是壁球本身屬於競賽型運動,每次都是比賽,不會無聊。潘思亮也說,運動約定最好有伴,可以互相提醒、激勵,是持續的關鍵。 二○一○年,潘思亮買下晶華集團後,他跟自己訂下新約:全世界不管哪位業主需要見他,他會在四十八小時內到。截至目前為止,一共在中東、北京和峇里島各發生過一次緊急狀況,他隔天便抵達。

峇里島那次,潘思亮當天來回,遇上去程同一批空中小姐,空姐驚訝的說,「沒有人去峇里島當天來回。」

「因為我不是去度假,是為業主去的。這就是約定啊,約定不是為了要幹嘛,是自己給自己的約定,是將心比心,」潘思亮說,「就像回家吃飯,老婆在家裡帶小孩,準備好豐盛的晚餐,如果你是她的話,會不會期待你回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92

周鴻禕:很多人不缺情商智商 缺「膽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104.html

從價值觀到「膽商」

首先是價值觀問題。我們的價值觀太單一了,過於崇尚成功,把收入作為成功的標誌。而創新是一個比較「二」的事。創新不能太注重成功,要屢敗屢戰。我們都看不起失敗者,所以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要把企業搞得很穩健,因為他們也害怕失敗。

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創新者,所有關於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的問題都是術。真正的道是價值觀。我們不能一方面渴望創新,渴望成功,一方面又要跟社會主流的價值觀保持高度的一致,害怕失敗,不敢去嘗試一些可能失敗的東西。

其次,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是希望不斷地被認同,很看重別人的觀點。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大眾派、代表著多數的觀點和聲音。但如果你幹了一件所有人都叫好的事,這還叫創新嗎?創新者很多時候是很孤獨的,是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的,甚至只是小眾派。創新者不在於他們有多創新,而在於他們堅持了一個方向,最後時來運轉,逮到了機會。但在最開始一定是得不到大眾認同的。

第三,說到創新,很多人的情商都夠,智商也不缺,但還需要一樣東西,就是內心的強大,所謂的「膽商」。

從微創新到大市場

很多人把「微創新」與「顛覆式創新」對立起來,認為前者就是小打小鬧,後者就要敲鑼打鼓。事實上,所有的顛覆式創新,都是從一個很小的點切入,這個點小到行業巨頭對此根本不屑一顧。所以很多顛覆式創新剛開始都是微創新,甚至顛覆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

那麼,怎麼去做顛覆式創新?

第一,用戶體驗的顛覆。通俗地說,就是把原來不好用的東西變得特別順手,把原來不方便或者很困難才能得到的服務和產品,變得很容易很方便就能獲得。有時候你能讓對手的產品變得難用,也說明你在破壞對手的產品優勢。

第二,商業模式的顛覆。用一句大俗話來說,就是讓很貴的東西變得很便宜,讓收費的東西變成免費,這實際上也是在破壞對手的商業模式。

第三,技術的顛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純粹的技術顛覆越來越難以發生了,特別對於很多中國的中小企業而言,在核心技術上缺乏積累和底蘊,相比之下,應用層面——面對客戶、消費者的創新顯得更加現實。

給創業者的諍言

諍言一商業的本質,我認為就是消費者選擇用你的東西。那麼,消費者為什麼選擇用你的東西?事實上,消費者都特別自私,所以學會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微創新的前提,也是顛覆式創新的開始。

諍言二在做微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被誤導。我一直講小公司千萬不要做平台戰略。原因在於平台不是做出來的,而是不自覺積累出來的。如果有4億人都用微信,微信自然就是平台。360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我當時要是懂網絡安全,這件事是做不成的。如果要做平台,就要做殺毒、防火牆、主動防禦……沒有三年這個平台是搭不出來的。三年以後市場什麼樣?我並不知道。而且平台一旦要全面推動,無法形成壓強,所以小公司最忌諱做平台。小公司未來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平台,但現在一定要選擇單點突破。

諍言三一定要想辦法聚焦有限的資源。倘若今天我伸出雙手要推一個河馬或大象,無疑很難推動;但倘若把自己變成一個錐子,用同樣的力量扎它們的屁股,可能還是會讓它們疼一下。很多人犯的錯誤其實都是貪嗔痴的本性,想法越多,越急躁。所以,在創業的最初幾年,一定想辦法約束自己的慾望,多做減法,儘可能地聚集資源,不斷超出用戶的體驗,這才是很多創新的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13

【小敗局】大公司的子項目失敗之謎:什麼都不缺為何長不大?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951.html

2013年七月,網友在微博爆料,人人網旗下的皆喜網業務已經停止, 已裁員解散。皆喜網是人人網旗下的一站式婚禮籌備服務平台,於2012年7月全新改版上線。

這已經不是人人網旗下第一個失敗的子項目了,更早之前依託於人人網平台的風車網,希望依託於人人網平台做社會化旅遊的探索。在成立不到半年就失敗,而就在今天人人網旗下的糯米網又傳出出售的消息,人人一些列的關於子項目的探索都難以收穫一個成功的。

大公司推出子項目不成功的,人人網並非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2007年,百度宣佈進軍電子商務,同時由李明遠擔任總經理,擁有巨大流量的百度希望自己能在電商市場分得一杯羹,2011年百度有啊做出調整,宣佈C2C業務關閉,並讓賣家轉移自己的業務,這個電商平台即使在擁有百度這樣的母公司,也依然難以做起來。

當然百度的例子也不是大公司做子項目失敗的孤例,騰訊旗下的電商再將易迅全資收購之前,也難言獲得成功,其先後嘗試了QQ團購,QQ網上商城多個項目,但是在電商領域依然未能殺出一條血路。QQ網購更是號稱要投入20億來殺入這個學海市場,但是時至今日。QQ網購在電商這個領域依然沒有市場影響力,而更早之前騰訊的拍拍網和淘寶相比較,所差的也不是一個量級了。

說完了國內這些失敗的業務延伸的案例,再來看看國際上著名的案例,谷歌做為世界上頂級的互聯網公司,它曾經推出的基於主業務的延伸業務也依然難言成功。最著名的產品當然是谷歌+了,這個谷歌野心勃勃的產品,已經事實上被認為失敗了,同社交巨頭facebook相比,影響力可以忽略。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一長條,很多人不得不問,為什麼,這些巨頭為什麼不能在其他領域像他們的主業一樣所向披靡攻城掠地呢?

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因為這些項目沒有受到足夠多的重視。但是這個例子顯然佔不住腳。這些項目剛出生的時候無不是受到萬千寵愛的金寶貝。百度有啊被傾斜了大量的流量,並且將現在百度如日中天的李明遠委任為總經理,也可以看出百度對這個項目的重視,而在流量導入和排名支持上百度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騰訊的拍拍網在用戶基礎上並不少,基本上數億QQ帳號都開放給了拍拍。這些巨頭都認同長尾理論,所以在資源和流量上基本都敞開供應,所以,不受重視的項目是少數,畢竟多數項目還是很轟轟烈烈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基因論,比如認為百度只有搜索和技術基因,騰訊只有社交基因,所以所有產品只能做社交,而阿里也只有電商基因論。更有人認為一個企業初創的十八個月決定企業的基因與方向。但是這個基因論並不能完全證明正確,三星和西門子在做現在主業務之前都並非這個領域的,如果基因論能夠成立,那理論上三星和西門子也就很難成功了。

或許我們可以從風車網項目負責人曾經的反思之中,找到一些大公司子項目失敗的共性,風車網ceo陳曉峰曾經在他的反思之中認為內部創業在於內部合作很關鍵,就是怎麼協調內部的資源。

由於每個大的公司都會是一個利益體,所以,每一個新的項目注定都會遭遇到資源的協調。本質上新項目都需要與老的利益體係爭奪資源,一塊蛋糕,兩個人分肯定就不願意分給三個人。新的項目上馬一定會涉及到人員的調配,如果大牛被帶到新的業務,原來的部門當然不會高興,所以,這些業務往往面臨的問題都是內部資源爭奪的問題,阻力巨大會成為這些子項目失敗的因素之一。

當然因素肯定不只是這麼簡單,有些子項目通過領導者的強大個人意志已經實現了與母公司分離,依然難逃失敗,這裡面的原因就只能從品牌學和業務協作的角度分析了。

人人網旗下的項目,最初都是希望能夠與人人有很強的協作性,都是具有高關聯度的項目,甚至於想法上也十分合理的,在社交平台上面用戶一定會有不同的需求,他們需要旅遊,需要結婚,需要購物,需要看視頻,需要找工作,於是圍繞著這一平台來滿足不同需求的項目應運而生。但是人人網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戶到這個平台上到底是來做什麼的。答案是社交,而你想引導用戶通過社交平台去做這些,用戶只能把它當做第二選擇,這樣流量雖然可以導入,但是轉化率卻會低的可憐。

而百度和騰訊們的業務延伸卻是不太相關的去延伸,比如百度主業是搜索,而做電商和搜索的用戶群理論上不具有匹配度,這個就是屬於真正的利用資源另起爐造,屬於徹底的脫離原有的商業話語體系,利用資源去鍛造新的商業話語體系,如果舉一個例子的話,如果說人人是從一棟大樓中連著建一個大樓,讓A樓的人去B樓通道通過去購物,而百度和騰訊們基本就屬於在市中心有一棟自己的樓,然後在A樓掛上廣告牌,讓用戶們去郊外的B樓消費了。

這兩種作法都是過度的相信了自己的客戶資源,所以才會失敗,那麼用戶為什麼不買賬呢?

答案是用戶習慣和心智定律決定用戶不會同時通過一個應用去滿足所有需求。心智定律認為,某一個公司在用戶心中永遠只會有一個形象,百度不管在品牌建設上做多少努力,依然不會改變自己是中文搜索應用第一選擇的局面。阿里再怎麼努力,在品牌特性上還是依然會被認定為電商服務商,依然會是購物的第一選擇,而騰訊等於QQ,用戶去買書就會想到去亞馬遜,這就是用戶習慣的養成,而這種用戶習慣養成了滯後,想要輕易的扭轉這種用戶習慣,就像運動鞋就會想到耐克阿迪,在互聯網之中,品牌延伸的心智定律依然起作用,用戶只會依靠用戶習慣選擇,依靠最小的選擇代價去選擇產品。

當然除了品牌的慣性,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專業性決定項目成敗的原因。每個成功的大公司都會有自己最擅長的地方,比如三巨頭各有所擅長的,但是並不代表這些巨頭就能擅長所有東西。他們對其他領域的理解的確就會差一點。如果讓這幾個巨頭躬身去做O20這樣的苦項目,巨頭們根本沒有辦法去做這樣的線下項目,最終失敗也就並不令人奇怪了。

除了這些因素,還想借用一下西遊記中的例子來剖析巨頭的子項目為什麼會失敗。生長在溫室環境的項目受到了太多的關愛呵護,就像是生長在溫室之中的孩子,不能經歷風雨的摧殘,而很多單獨創業的公司與項目,面臨的生死存亡不得不搏命,大公司的創業項目,對於內部創業來說,成了固然很好,就算萬一不成也會有大把的機會回去繼續做職業經理人,這就是為什麼孫悟空有時候幹不過創業的野妖怪的原因。

當然老闆的意志也是這些子業務與子項目是否可以成功的關鍵因素。老闆有多大決心很關鍵。也許這個項目此時在老闆心中還很關鍵,但是轉眼就不能獲得支持,不得不夭折。而同時老闆做這個項目的初衷也是這個子業務成敗的關鍵因素,老闆做子業務一般會存在以下幾個心態:

1 田忌賽馬的思考。大家都看過田忌賽馬的文章。老闆做某個業務並不是真心的想要做大他,只是有時候只是用一批劣馬來拼掉對方的上等馬,即使拼不掉,也要損敵八千,挫挫對手銳氣,這樣的情況下項目的成長很多都是看戰略任務完成沒有。

2 試試看,追隨心態。別人做了,我們也要做,這是一般老闆的心態,看別人掙錢,我們也要做這個掙到錢。這樣情況之下,做項目會急功近利,短時間內無成果會死掉。

3 佈局產業鏈。這是為了保證主營業務發展,而在這個基礎上做的補充,這類項目由於關聯度高,有些甚至在未來會成為新的主營業務增長點,如果創始人足夠重視,成功機會會很大。

所以老闆做子項目與子業務的心態將決定這種大公司的延伸業務是否可以成功,而以上幾條只是失敗因素中的拋磚引玉,只要還有大公司的存在,這樣失敗的敗局還會一次次循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51

七問燃煤電廠超低排放:不缺技術,缺評估,還缺把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787


上:從左到右分別是柴發合、朱法華、葛察忠、高翔;下:從左到右分別是閆克平、王誌軒、王仕龍、酈建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柴發合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朱法華 國電環保研究院副院長

葛察忠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主任

高 翔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

閆克平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

王誌軒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

王仕龍 神華國能集團科技信息環保部總經理

酈建國 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保裝備研究院副院長

是怎樣的一場會議,能讓主講嘉賓在會前準備講稿時,倍感“糾結”;又使得參會人在會上自由討論時,頻繁提起“困惑”“被動”等字眼?

2015年5月26日,在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浙江大學主辦的“燃煤鍋爐超低排放學術研討會”上,來自火電行業和環保部的標準制定學者、高校技術專家、火電企業和環保企業,對於超低排放的技術、評估、效益甚至最基本的定義,展開了激烈的探討。

超低排放,也被稱為近零排放,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熱點。與數年前的概念話題相比,如今已有了浙江、江蘇、山西等多地的實踐。

如同減肥訓練營中,最努力的學員偏偏又立下了最狠心的計劃,治霾攻堅戰中,在水泥、鋼鐵等重工業連脫硫脫硝都尚未完成時,燃煤電廠行業一路領先。在2011年推出“史上最嚴”火電排放標準、2013年在重點控制區執行特別排放限值後,超低排放又成為新一輪的加碼。

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能源局下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了東、中、西部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在2020年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的不同要求。上述浙江、江蘇、山西等地則已設立了電量獎勵乃至電價補貼的政策。

從地方到中央,超低排放的呼聲越來越強。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上提出,要積極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

是鞭打快牛,是技術革新,還是在煤炭總量控制和換“氣”不足的雙重壓力下,企業和政府的博弈?南方周末記者根據會議討論整理出了超低排放七問,以期給參會者反問自己的那一句“我們準備好了嗎”擬出註解。

一問:近零排放、超凈排放、超低排放的稱謂為何換來換去?

朱法華:沒有煙囪才叫“零排放”。現在電廠還是有排放口的,不能叫“近零排放”。全球燃煤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數美國最嚴格,中國提出的超低排放要求比美國還嚴,所以稱為超低排放。其中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小於10毫克/立方米(單位下同)、35、50的稱為超低排放;煙塵達到5,可稱為超超低排放。

王誌軒:從排放限值的數字上看,超低排放既可以看成是比我國排放標準中的特別排放限值更嚴的一種要求,但也可以說是屬於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的一種特殊形式。提出排放標準時,政府應該有類似國際上BAT(最佳可行技術)的技術配套文件來支撐。評價超低排放的效果時,政府部門應當制定一個“分數線”,作為價值評判的依據。正如一個體育項目,達標比賽和奧運會是不一樣的。歐美BAT技術文件的制定一般需要三四年時間,我國2014年對燃煤電廠的排放要求一年就變了4次,剛剛改造完的環保設施,又要開始進行改造。

閆克平:2000-2005年意大利電力公司在煙塵排放控制方面的改造就已經按10的要求做(或30mg/kWh)。日本的國家標準比較松,但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標準。一個城市的電廠由市政府決定要達到多大的排放,而不是像我們這樣一刀切。在歐洲,實際運行的排放量往往比標準及設計值更低。

二問:企業該以誰為準,是《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還是發改委、地方政府文件中要求的超低排放?

柴發合:超低排放是為了解決嚴重的大氣汙染而下發行政的指令,目標是對的。真正的管理還是以排放標準為主。地方可以實施更嚴格的標準,但一定要有科學論證。例如河北省環境容量超得太厲害,需要對電力等其他行業實施更嚴格的地方標準,甚至嚴於特別排放限值,地方標準有可能7月份就出臺。以京津冀為主的重點地區,北京使用天然氣的經驗不好複制,超低排放就很重要。但在大戈壁灘建超低排放就是傻子了。

朱法華:目前超低排放還不適宜上升為排放標準,還是引導性的。標準是最基本要求,每個人都要達到。有了超低排放補貼電價的省份則是有條件的,比如江蘇和山西補貼的分別是單機容量10萬噸和30萬以上燃煤發電機組。

三問:《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自2014年7月1日起執行,目前標準執行得如何?

王誌軒:在2014年7月電廠老機組開始實施排放標準時,約有20%未能達標,改造需要一個過程。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工作人員:從標準執行的角度考慮,標準不是一下子可以達到,我們要關註持續性達標。2014年7月之後,對於火電標準的達標評估正在進行,已經在江蘇等地開展了調研,評估過程中也重點關註超低排放。

四問:那麽多火電廠宣稱達到超低排放,可是對超低排放的監測方法還在研究中,如何評估企業超低排放的成效?

高翔:現有測量技術的確是有效評估超低排放成效的瓶頸。現在國內已有人在研究先進的監測技術,並已經有樣機在實際中示範應用了。針對不同煤質、不同負荷的機組,如何實現超低排放,需要進行系統評估,不僅要關註技術可行性、環境效益,還要進行費效、能效評估。我們也擔心良莠不齊的技術都上了。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及時評估超低排放系統的實際運行狀態和成效。

柴發合:同一種方法評估改造前後,如果汙染下降,這種相對值是認可的。但是為了更準確的絕對值,還需要研究。現在很多部門在研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52

英國石油,百年來首次長期能源預測 三張圖告訴你 2050年前不缺油

2016-01-11  TCW

什麼是二○一五年全球富人最關心的議題?答案是:能源。

二○一五年以來,包括股神巴菲特、鴻海董事長郭台銘、Google及蘋果,幾乎不約而同的,將企業的未來,壓寶在能源相關投資上。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更 在十二月巴黎氣候峰會期間,邀集臉書創辦人佐伯格、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等人,成立「突破能源聯盟」(Breakthrough Energy Coalition),希望藉由科技力量,解決能源及氣候變遷問題。

其實在大老闆振臂高呼之前,歐洲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國石油(BP),悄悄於十一月,發布一份展望二O五O年全球能源科技的前瞻報告《BP Technology Outlook》,這是英國石油成立一百多年來,首次對能源供需做這麼遠的展望。結果發現,未來三十五年全球能源供應情形,相當樂觀。

人類消耗石油,距離總存量還遠報告指出,地球能源儲量,遠比大家想得多很多,更斬釘截鐵認為,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二O五O年之前,地球都不會有能源匱乏的問題。

研究團隊推估,人類自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至今,只使用了約兩兆桶的石油和天然氣,就算未來三十五年,人類再用兩兆桶,離總存量距離仍遠。

更何況,類似頁岩油開採技術,仍不停發展,如果把更先進的開採技術也算進去,地球石油天然氣的存量,還可以倍增至四十五兆桶。換句話說,光是石油及天然氣的存量,足夠養活人類未來三十五年的生活及發展。

更好的消息是,隨著數位科技進步,將帶動智慧油井(intelligent well)等技術更快發展,地底深處的資訊,都可以隨時回傳,讓開採效率及成本大幅降低。英國石油估計,整體來說,二O五O年的開採成本,將比現在降低二五%。

既然能源總量不成問題,那麼,如何控制碳排放,就成為人類重要挑戰。

八種科技相助,碳排放問題有解英國石油公司點出八項影響未來能源最重要的科技,包括:車用電池技術、機器人應用、超級電腦、燃料電池、3D列印、太陽能技術、資料分析技術、氫能源。

這八種科技,分布在能源探勘、生產、儲存、運輸、轉換及應用上,其中與民生經濟相關性最高的,莫過於行車應用。但一談到日常生活,除了科技及碳排放,使用能源的成本及價格,往往變成最關鍵的因素。

英國石油根據二O二一年美國中型轎車能源使用總成本估計(加計排放二氧化碳的碳稅成本),目前最具價格競爭力的汽車,在二O五O年時,價格優勢將落後於油 電混合車、柴油車、天然氣電混合車,僅稍稍領先柴電混合車,與純電動車的價格差距,也將從目前的一比二.三,縮小至一比一.一九。其實不用等到二O五O 年,只要駕駛電動車的總成本,比目前降低五O%,電動車與汽油車的替代效應就會發生。

撰文者王之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02

李世光:拚改革,沒有悲觀的權利 啟動五大創新產業、非核不缺電 經濟部長有解

2016-05-30  TWM

翻轉台灣經濟,是新政府的一大挑戰。 新任經濟部長李世光一上任,就必須頂著頭盔往前衝。 被視為經濟解方的五大創新產業要怎麼做, 以及非核目標下如何確保不缺電,他怎麼說?

「大家沒有悲觀的權利!」五月十九日,正式上任經濟部長前一天,李世光在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接受《今周刊》專訪時,這句話不時掛在嘴上。

訪談中,李世光多次豪爽大笑,從如何提振低迷的經濟,到因應「二○二五年非核家園」時間表下,可能面臨的缺電危機,經濟部幕僚提供的厚厚一疊擬答稿,他看都沒看,自信地侃侃而談。

本身無黨籍的李世光為能源專家,原本是受邀到民進黨智庫分析政策技術,從演講到受邀參與討論,最後更被推上第一線,扛起重新點燃台灣經濟引信的重責大任。站在台大校園裡「圓滿同心」雕塑旁,他期許全民能同心協力,「這次如果沒成功,台灣經濟只會更糟。」他憂心忡忡地說,但也針對當前的經濟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方向與作法。以下為訪談重點:

談提振經濟

啟動內需 比外銷更重要

《今周刊》(以下簡稱今):台灣出口已「連十五黑」,這是景氣?還是經濟結構問題?應該怎麼改善?

李世光(以下簡稱李):景氣和結構兩個問題都存在。全球經濟進入緊縮階段、中國大陸經濟呈L形結構,台灣輸出有四○%在中國與香港,其中ICT(資訊通訊產品)占四○%,非常集中,一旦全球緊縮,台灣當然會受衝擊。

這時候,內需的啟動比外銷更重要,但我們的內需部分,去年來自全球的投資只有四十一億美元,太低,差不多等於半個胡志明市(指外國投資額,FDI)。

開發內需,就要變革台灣的產業環境。我與金管會主委丁克華談到此事,他說(台灣人)去年儲蓄遠超過花費,實體經濟在萎縮,但包含外匯市場、證券、金融等非實體經濟,有太多錢沒地方投資,錢都投資到外面去,因此擴大內銷有機會,問題是怎麼讓這筆錢引進來,也引進國際投資。

政府能做的事,包括稅率調整、《公司法》修法,以及攸關高階國際人才導入、新移民、僑生等相關法規調整,才可以改變整個大環境。這些政策過去都提過,但未成功,為什麼?跨部會的協調不好,部會整合是政府可以做的。

今:經濟結構的調整方向是什麼?政府將如何加強?

李:大趨勢看,未來不會全部代工,在新經濟這一塊,很多少量多樣的製造模式會進來;幾年前看起來有點緣木求魚的產業,如無人車,現在變得很實際,工業四.○的趨勢也出現,看來是大浪潮到了。

在此結構下,製造相關的產業,必須有基礎面的變革,服務與製造的整合必須加入產業模型裡面,此時我們需要試煉場域,試煉場域出來,整條系統才會出現。

蔡英文總統五大產業創新基地想法,其實就是試煉場域,把製造業的力量集中,把服務業典範、服務模型與社會結合,它同時牽動智慧城市想法,加在一起後,一起往前走,有科技技術當背景,加上台灣有足夠財力去投資,當這件事完成,產業才有機會做典範轉移。

經濟部會引進外資、技術進來,因為有清楚的政策與試煉場域,才有辦法改變國外的投資,同時改變台灣產業的體質,每一環是扣在一起的。

今:五大創新產業有何方法落實?

李:五大創新基地需要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產業、現地附近的研究法人與學校一起整合,同時還要經費支持。經濟部都有一定程度規畫,配合政務委員做部會之間的協調。

五大產業面臨不同的問題與推動結構,譬如,中部地區機械業聯盟與整合,當地產、官、學、研(研究)都在,台灣機械占全球第六、七位,新一代工業四.○需要把ICT與新的運用模式放進去,推動的時機點成熟,會不會成功,則要看大家的決心;一旦成功,會從台中輻射性地把技術擴散出去。

哪個地方先開始?國發會將進一步討論,這牽涉到經費投資及地方政府的決心。行政院已下令,國發會以後每周開一次會,之前是科長級,今後相關部會次長級要去,在現場要能下決定,政策在國發會通過後,進行政院會就要九○%確定。

談生技就業規模問題

長線培養高素質人力

今:不少人質疑,生技產業帶動的就業人口不多?

李:生技產業鏈中,以高素質人力結構為主,供應鏈人力也相當大,台灣要往上走的是高素質人力,我們沒那麼多人口,非得讓薪水結構變好,所以單位生產力必須變高。

我們常講「會不會產生大量工作」,其實有很大的迷思。生技業的研發不會一下子就有大的規模,但它需要工程師、通訊、認證、軟體測試,甚至養動物的人,每一環節的後續支持力量很大。最後它的失敗率可能大、可能小,風險頗高,但不能三十年後大家吃牛排,現在全都餓肚子吃草皮,要慢慢越吃越好,至少從雞排開始。

生技產業需要國際合作,是好的標的物,看這件事並不是著眼於它好像是負的EPS(每股盈餘),這與電子業是不同的產業模式,台灣不能永遠靠單一支柱讓產業往前走。

今:現有規畫中,綠能產業如何發展起來?

李:全球推太陽光電,可分為地面電廠以及利用房子屋頂的電廠。屋頂電廠成本較高,全球做了幾十年下來,純利率是負六%,主因是使用者經驗不足,廠商是賠錢的。地面電廠需要大量土地面積,毛利率四○%左右,經過二十年全球營運經驗所得,可有一○%至一五%純利率。

所以第一步要從地面電廠走,而最大問題則是土地。

目前看來,最有機會的是高鐵、高速公路旁的國有地,這上面約有三百多位地主。此外,農委會有廢棄農地,農地可用空間約上萬公頃,將有「一小時發電三三○萬度」的潛在容量(編按:相當於一萬一千三百個家庭一個月用電量)。

但這牽涉到農地釋放,農委會曹啟鴻主委思考的是把太陽能板提高,或做成透明,讓農地還可以用;農委會、經濟部、環保署必須合作往前走。

這是百億元以上的投資,電廠會有極為固定的回收,最好投資者是退休基金、人壽保險。台灣有錢、有技術,目前缺的是試煉場域,試煉場域一旦出現,整個供應鏈就活過來了。這項政策勢在必行,它符合綠能政策,也符合我們必須創造內需與就業,過去沒做好是因為部會之間卡住。

談缺電危機

穩健非核 先拚節電技術

今:企業界憂慮「非核家園」後會不會缺電,新政府有決心推《電業法》大幅修法?

李:修訂《電業法》,新政府已排入時程。全世界電業法最先進結構分三段,生產、輸配與銷售,但台灣幾十年來因為(電力事業)國有化、又必須維持不斷電的思路下,現在要拆成三段或兩段,只要一個不小心,推動就有困境,所以一定會一步一步往前走。

政策清楚很重要,過去這些年,核能一下說要、一下說不要,才是最糟的,政策改變會讓所有分析計算毀於一旦,無法做規畫,也無法執行。

現在很清楚,二○二五年要非核家園,核電廠逐步停役,所有相對措施都必須跟上,內閣的時間壓力非常大。

確定穩健非核,整體能源需求線就非常清楚,現在規畫是在「節電」這一塊。

能源模型最大的Driver(驅動者)是GDP(國內生產毛額),GDP要維持成長,能源需求一定會上升,必須把節能技術大量放進去,全世界國家花三分之一力量在做節能,台灣也須如此,利用節能讓電力成長率壓到一%。現在面臨的困境是核廢料,這已同時在處理。

除了節能與發展綠能,還要讓火力發電機組效率提高,目前台灣火力發電廠效率約三○%,日本則有四二%,如果把火力發電機組提升到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超超零件機組」,效率大約有一○%以上的改進幅度;換言之,只要改進機組,整體效率提升,就增加三分之一的發電量。

目前一年二千億度發電量,超過五○%是火力發電,若增加三分之一,就是增加一六%發電量,剛好是核電廠的發電占比。

此外,水力發電現在只占發電量三%,但效率高達九○%至九七%,是最有效的大型儲電機制。抽蓄電廠應可做得更有效率,上次做明潭計畫是日治時代規畫,蔡總統若有八年任期也絕對無法完成,但一定要現在開始規畫。

蔡總統也告訴我,要開始研擬與分析,台灣需要這一塊。這些基礎建設也會產生內需,牽涉到上兆元經費,需要十年的投資。

談國營事業人事

不分藍綠 不搞政治酬庸

今:對於國營事業高層人事的布局,主要的思考方向?

李:蔡總統早說清楚,用人不分藍綠。國營事業高層必須有足夠的決心與威望推動改革,適才適用是第一要務,重點是每一組織要往前走時,必須要做的改革與調整,包括法人,譬如工研院是龍頭,資策會必須更進一步合作,國營事業也需要改革。

我正在收名單,會做分析後再往上呈報,有的也會跟在地縣市首長談,內升、留用或外聘都有可能,沒有考慮更換比率要多高,縣市首長或林全院長都說不能泛政治化,所以沒有政治酬庸的考量。

今:對於智慧運輸產業如Uber(優步),要如何因應?

李:Uber產業在全球投資市場來看,的確是「獨角獸」,是很棒的產業,把分享經濟充分發揮,但它有新經濟與各國法規相衝突的問題,要在台灣登記,也要交稅。

目前我們的法規對新經濟沒有清楚規範,蔡總統要求明年三月要提出《公司法》修正草案,經濟部已在進行。

今:宣布出任部長以來心情如何?台灣的經濟部長……李:很短命!(大笑)在內閣共識會議,林全院長說,任何共識最後都落實在經濟部上,我笑說:「你不覺得我現在心情很沉重嗎?」我們的挑戰很多,但審慎樂觀,必須以全民共識為依據,不然推不動。我不懷疑文官體系能力,再加上國會支持,業界也期許現在是改革契機,能往前走的機會並不小。話說回來,我們也沒有悲觀的權利,這次如果沒成功,台灣經濟只會更糟。

李世光

出生:1959年

現職:經濟部長

經歷: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

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

共同主持人兼執行長、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力學博士

撰文 / 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