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微軟自救絕招:不把員工打丙等

2013-11-25  TCW
 
 

 

十一月十二日,微軟全球總部發出一封信,宣布放棄員工分級評鑑制度(Stack ranking),這封信將改變其十多年來,對十萬名員工績效評比制度。

微軟,為何要放棄這個曾協助其市值衝到六千一百六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十八兆四千八百億元)的秘密武器?

放棄員工分級評鑑美國媒體一面倒報以掌聲

這套強制排名淘汰末位者的管理工具,也曾是奇異(GE)前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成功改造奇異的法寶。《財星》(Fortune)五百大企業中,有三成使用這個工具。包含奇異、惠普、微軟、3M都曾是愛用者,台灣的台積電也曾實行。

何謂員工分級評鑑?就是把員工依績效從最好到最差分等級,選出前二○%者。表現超乎預期者,為最有潛力員工,給予最多的獎金、升遷機會和培訓,中間七○%屬於符合預期,獎金和升遷機會比前者少,最後一○%表現未達預期者,必須改善或者離職。

傑克.威爾許在二○○○年的奇異年報中寫著:「每年必須把績效最差的一○%移除,藉由移除這些人,企業才能不斷拉高績效門檻,提升領導品質。」

曾在台積電實行員工分級評鑑,政治大學IMBA教授李瑞華指出,這個制度背後是奧林匹克精神,要透過競爭激發員工潛能,避免員工吃大鍋飯弊病。

一九九九年,全球處於人才戰爭之際,微軟被《財星》評為全球卓越企業之一,就是其能用最好的報酬,吸引最優秀人才,在育才、留才方面得到最高評比,微軟還做過內部員工調查,結果顯示「高績效員工喜歡明確工作目標,清楚知道自己表現」。

但,這次微軟一宣布放棄,美國媒體卻一面倒的叫好。《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副標題寫著:「微軟放棄充滿爭議的員工分級評鑑」,《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網站的標題是:「微軟砍掉被廣為憎恨的員工分級評鑑」。

它,造成假性平等強制排名讓主管痛苦

原來,這個過去讓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引以為豪的武器,竟在這幾年也砍掉內部眾多創新的機會!

先剖析這套制度,其邏輯是強者勝出。但其殘酷之處為:強弱是相對性的。即,你表現的絕對結果不是重點,而是,你跟別人比較起來如何。

微軟把員工的能力分為一到五,一為最好,五為最差,每年有一定比例得列為最差者。

每年六月是微軟內部最緊繃的時期,前面已經經歷兩個月績效考核、寫報告、自我評估等流程,微軟主管會一起開一場叫作校準(calibration)的會議,主管必須辯論或者維護自己部門的最佳或最差員工。

「走進這個會議室,我就知道,雖然手下十名員工都是業界最好的人才,但至少得有一名被說表現不好……如果下面的人都表現不錯,被迫把他弄到under performance(低於標準)那種感覺??真的很差。」台灣微軟內部主管無奈的表示。

一位美國微軟主管離職後向《華盛頓日報》集團旗下的網站slate magazine透露,「強制分配對微軟、對創新,員工誠信和道德根本是毒藥,」他的上級主管甚至要求他把一定比例的員工列為「平均以下」,否則就無法過關。

它,扼殺創新潛能怕淘汰,寧訂低標、拒轉調

當Apple盡全力研發iPhone和iPad ,Google 給予員工二○%時間做創新,微軟內部卻開始因應此制度而出現各種奇門怪招。例如,每年五月訂定年度個人目標時,不能訂得太高,否則隔一年達不到後,你就可能成為被淘汰的末位者。這種生存「潛規則」,逐漸演變成「顯規則」,員工不想轉調到表現最優秀的團隊以免成為墊底者。如果你想轉調,就得冒著部門主管把你今年的績效打成五分(最低分),填補名額的風險。

於是,大家不想拚創新,因為創新初期總是會失敗,你就可能會成為末位被淘汰的人。甚至,根本拒絕團隊合作。

這是微軟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八月二十三日宣布一年後要退休的關鍵原因,因為微軟在成長最快的平板電腦和手機的市占率,受到蘋果和Google主導的安卓(Android)陣營夾擊,僅有個位數。

它,拖慢反應速度人人習慣留一手自保

當消費者可用一個蘋果iTunes帳號搞定蘋果筆電、手機和平板電腦時,微軟推出Window 8手機一年後,軟體開發者今年才可以用一組帳戶,同時為微軟手機和電腦開發App應用程式。

微軟有這麼多好人才,但反應速度卻比別人慢。起因是,過去強調個人主義的制度,讓大家不習慣團隊合作。大家習慣故意留一手,讓同事無法拿到足以威脅自己績效的資訊。「我幫助你,等於讓自己績效降低」的觀念逐漸扎根在微軟人心中。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認為,員工分級評鑑的前提為「能力是常態分配」,但當員工能力差距越小時,公司的賺錢能力下滑,又只有金字塔頂端者能得到最佳報酬時,人性陰暗面就會出現。

它,讓人才因指標累垮主管綁手綁腳,員工陷內鬥

其實,微軟並非不知這套制度的副作用。只是,過去各產品線可以單獨作戰,只須分別銷售視窗軟體或Xbox,強調個人績效確實奏效,也為微軟帶來每年二○%到三○%的營收成長。

微軟唯一沒想到的是,蘋果與Google帶來的產業衝擊比想像中大,內部各部門若不合作就難以存活。在是否要廢除這套績效制度的掙扎期中,微軟一方面試圖想維持公平的評估制度,一方面又促成團隊合作,但另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又緊接在後。

微軟引入三百六十度評量和平衡計分卡,這可以讓員工在跨部門合作時,被評等的更為公平,且可以讓公司的獎酬制度跟著想要的轉型方向走。但結果卻是,主管得填更多公文,注意更多指標。據微軟內部員工表示,每個部門至少有二十項指標,哪一個出現紅燈,總部會一路亮燈到台灣。微軟主管被更繁雜的績效制度纏身,而員工們的創新能量都拿來內鬥,能量逐漸被消磨殆盡。

當我們去信訪問時,微軟總部給我們:「這改變會讓我們速度、創新和團隊合作加快,帶給客戶最好的產品」的官方回答,據了解,微軟總部也還未向員工公布未來績效評量細節,只保證優秀員工的獎酬和紅利絕對不會少。其實,現在包含奇異和Adobe都放棄員工分級評鑑制度。

近期,雅虎(Yahoo)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和AIG公司,反而還逆向宣布要引入員工分級評鑑。

李瑞華提出判斷的依據,如果你的企業偏向強調競爭多於合作,員工分級評鑑還是有用的。但是微軟現在放棄此制度,要如何讓公司不會淪為大鍋飯制度,讓最好的員工感到公平,則是其下一階段的挑戰。

從一個制度選擇的背後,我們看到微軟人才價值觀的大轉彎。一個人要改變十多年的思考習慣很難,更何況是十萬人一起改。但要存活,所有人就該放棄有完美管理制度的想法,只能,隨機應變!

【延伸閱讀】員工分級評鑑制度,褒貶各有擁護者!—5大知名公司採行狀況

實行陣營:

公司:AIG──美國最大保險公司 做法:金融海嘯過後採用,前10%員工獲得升遷機會和分紅,末段班如果沒改進則會被淘汰 改變原因:在公司改造時期,此制度將紅利公平分配給最好的員工,讓員工熟知自身能力排名,加以改進

公司:雅虎──美國第二大入口網站 做法:2013年由執行長領軍,施行員工分級評鑑制度 改變原因:無說明理由,但是施行後裁員600人

取消陣營:

公司:奇異──《財星》500大第6大公司 做法:2000年將員工分級評鑑改為「差異化管理」,培訓補強員工需要的工作技能,不強制設立淘汰線 改變原因:因應策略改變,取消排名,改以差異化管理

公司:Adobe──第一大PDF軟體公司 做法:2012年放棄員工分級評鑑,以面談了解員工優缺點並加以改進 改變原因:此制度把主管綁在繁文縟節的報告裡,並未達到激勵員工的預期效果

公司:微軟──第一大視窗軟體公司 做法:2013年宣布放棄員工分級評鑑 改變原因:策略轉向更需要團隊合作,取消此制度

【延伸閱讀】

支持說法:

企業的未來取決於人才,每年必須把績效最差的10%移除,藉由移除這些人,企業才能不斷拉高績效門檻??。——奇異前總裁傑克.威爾許

如果企業不協助或不處理表現較差的員工,企業會冒著失去表現最好員工的風險。——麥肯錫顧問公司〈人才戰爭〉報告

反對說法:

強制排名讓員工傾向彼此競爭,而非團隊合作,創造了競爭大於合作的工作環境。——Adobe全球人資副總經理Donna Morris

我跟微軟裡的人談,每一個人都認為員工分級評鑑是對微軟危害最大、最惡名昭彰的制度。 ——《浮華世界》記者Kurt Eichenwald、〈微軟失落十年〉一文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14

雷軍:在不把公司搞破產的前提下,把用戶變成粉絲…… | 一周思想精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7/161529.shtml

雷軍:在不把公司搞破產的前提下,把用戶變成粉絲…… | 一周思想精選
黑馬哥 黑馬哥

雷軍:在不把公司搞破產的前提下,把用戶變成粉絲…… | 一周思想精選

妥協也好,堅持也好,目的性一定要清楚。

人生是短促的,這句話應該促醒每一個人去進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雖然勤勉不能保證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榮的事業,但那些功業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參加行伍的光榮,即使他未獲勝,卻也算戰鬥過。 —— 約翰遜

這里是,《一周思想精選》欄目第二期。

一、真理在你我碰撞之間

@唐寧:“真理既不在你那里,也不在我這里,而在你我碰撞之間”。對一個組織而言,包括CEO或創始人,沒有誰擁有絕對的真理,創新型組織更不應該是這樣的,而是要通過集思廣益來碰撞出火花。作為領導者,你要敞開心扉,用非常謙遜的心態去認真傾聽,仔細了解同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們的同事可以直接在會議上指出我的問題,有道理的我一定接受,有誤解的我會耐心回應。

二、消費者心智是先入為主

@江南春:因為消費者心智非常懶,消費者心智最大的特點是先入為主。如果你不采取飽和攻擊,不能迅速在消費者心智當中等於一個品類,或者等於一個特性,等到競爭對手先發力,你就可能被壓制。等到競爭對手跟你同時發力,你就可能陷入到和對手的纏鬥當中,就可能變成十幾億對十幾億的消耗式纏鬥。

三、“拆夥”不是死,而是生

@馮侖:創業過程中,「拆夥」意味的就不是死,而是生;不是停滯,而是進步;不是一種令人窒息的負能量,而是呈指數倍增加的機會、是創業過程中一股積極的推動力。

四、做事要有非凡格局

@張勇:我們今天說非凡人以平凡心做非凡事,因為今天事實上我們承擔的責任,我們做的事情,真的需要有一個非凡的思考力,有非凡的格局,有非常的勇氣才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反過來如果你沒有對客戶的敬畏之心,你不是用一個平凡心,不是謙卑之心、服務之心,很難做好這個事情。這里面背後反映的是什麽?反映在一個企業,不同階段對於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於人的整個引導和培養的角度是需要去辯證的發展。

五、調性和文化

@雷軍:社區最重要的是什麽呢?就是調性和文化,其實它做的是社區,而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房地產分銷的問題,我認為他們最最寶貴的資源就是他所做的“家友”,所以,應該是在不虧損或者微微虧損、不把公司搞破產的前提下,真正把用戶變成粉絲,公司的價值會一步一步彰顯出來,最核心問題就是能不能把用戶滿意度提升到粉絲這個高度,包括能不能引入凈推薦值這個指標,讓更多的人明白我們怎麽去改進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互聯網追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戶體驗”。

六、投資創業是商業

@徐小平:我們投資最痛苦的經歷,就是投了一個沒有商業意識的科學家。投資創業是商業,如果你有一個idea一個技術,怎麽賣掉,征服市場。我們投過很多世界級的科學家,但是他招人、開人、整人、管人、教育人的能力欠缺,最後偉大的夢想全部破滅。

七、成熟組織在於自運轉體系

@劉爽:成熟的組織結構,其最高作用並不在於選賢任能,而在於建立強大的自運轉體系,通過訓練10個狗熊來打敗1個英雄。就像大公司的管理層里不乏濫竽充數之徒,但是臃腫官僚的大公司還是能夠領跑市場的原因,除了積累的慣性勢能外,就是成熟強大的組織體系了。

八:互聯網重塑社會與組織

@陳春花:互聯網是經濟與生活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它在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重塑了社會與組織,互聯網還在繼續發展,它已經切切實實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最大的改變是組織中的個體生存方式發生了根本改變,因為通過文件共享、博客、微信、社交網絡等大量的協同信息,使創造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讓個體顯現出更加獨特的價值能力。如果可以讓人們擁有對稱的信息,創造力的釋放將會帶來不可想象的空間。

九、全產業鏈閉合會造成資源不匹配

@王功權:企業若想實現全產業鏈布局,從最初的產品到最後涉及到非常多的工作環節,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需要通過社會化進行的,有一些是需要市場合作才能不至於造成環節瓶頸,企業不可能形成自給自足。因此,一個企業實行全產業鏈閉合有時候會造成資源不匹配問題,會在全產業鏈布局之後成為企業的包袱,因此企業若要進行全產業鏈布局,需要格外警惕。

十、戰略從屬於時代,組織從屬於戰略

@張瑞敏:海爾的這些變革,我覺得都可以歸結為一句話,那就是戰略從屬於時代,組織從屬於戰略。如果說,在傳統時代,誰是名牌誰就可以得到溢價收入。你要麽是名牌企業,要麽一定是名牌企業的代工企業,但在互聯網時代很有可能出現你要麽擁有平臺,要麽被平臺擁有。

十一、站到目標的那一端回頭看

@脫不花妹妹:別站在起點看,站到目標的那一端回頭看,因為哪個方案離目標更近,是比的出來的。大量的所謂方案其實只是套路看起來很高大上或者政治正確,與目標無關。如果還是兩難,重新剖析目標,找出核心點。

十二、品牌制造用戶,反過來被用戶制造

@羅振宇:有句名言—— “人塑造工具,然後反過來被工具塑造。” 這句話在商業上可以改成—— “品牌制造用戶,然後反過來被用戶制造。” 工業時代,往往只用了上半句,忽略了下半句。 所以,很多人就不明白下面這個道理—— “選擇用戶,本身就是在選擇品牌的未來。”

十三、妥協是達到預定目標的一個手段

@柳傳誌:妥協也好,堅持也好,目的性一定要清楚,目的性清楚了,我相信就會把握得好這個度。妥協不是目的,妥協是為了達到預定目的的一個手段。我只怕大家為了達到預定的目的,不懂這個手段,那就會出事。這兩個一定要剛柔並濟,把握者本身還要有很高的政治智慧。

十四、越封閉,信息振蕩越厲害

@王煜全:如果長久的只關註自己喜歡的內容,就越容易形成封閉的小圈子。一個朋友圈越單一越封閉,信息的振蕩也就越厲害。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選擇轉發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完全出於理性,而是出於情緒。當大家的共性情緒碰撞到一起時,就會引起群體情緒,群體情緒再發生共鳴,小圈子就更加封閉,這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思想 精選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36

郭敬明:我瘋狂了這麽久 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4/164811.shtml

郭敬明:我瘋狂了這麽久 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郭敬明:我瘋狂了這麽久 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可是我瘋狂了這麽久,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來源 | 花兒街參考(ID:zaraghost)

文 | 林默

1

小學二年級那年,郭敬明收到了人生第一筆稿費,5塊錢 。他發給報社200字的一篇短文,被刪成60多個字,發表在《少年先鋒報》的中縫位置。

這個日後的職業作家對第一筆稿酬,並沒有像《摔跤吧爸爸》里,把獎金充滿儀式感地夾在冊子里珍藏。

郭敬明立刻用這五塊錢去買了一大堆零食,多年後郭敬明回憶起,依然帶著濃郁的滿足感“那真的是,好大一筆錢”。

因為寫字賺了好大一筆錢的郭敬明,很快因為寫字,差點兒遭遇了他爸的一頓毒打。他的語文考試只得了88分,在一道看圖說話題里,他沒按照試卷上圖片的順序寫一個故事,而是自己重新理解了幾張圖的前後關系,另寫了一個邏輯的故事。

老師不為這個少年的邏輯買賬,他丟掉了12分,依然為自己辯解說“這幾張圖又沒標順序,當然兩種寫法都可以”。

不過,在此外的大部分時間里,郭敬明都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他初中時考年級第二,高中時徘徊在年級十幾名,便經常為了不能再度進入前十名的段位焦慮不已。

在四川自貢那座小城里,郭家的條件算得上優渥。

郭敬明的一切,都在符合小城主流審美的軌跡里運行。那時的世界,沒有任何讓他自卑的話題,哪怕身高。

140cm與180cm的身高差距,根本追不上他拿下兩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拉開的人生差距。

在同齡人還沒get到青春的騷動如何憂傷地輸出時,郭敬明寫下了“在讓我疼痛的夜晚,已經沈澱的往事又會被攪動起來,一個一個排成隊從我心里爬過,所過之處一片喧囂。而當一切驟然退去的時候,心上擱淺下來的東西會讓我唏噓。”

2

上個世紀末,郭敬明的身上還貼著那個年代小城文藝青年所有的流行標簽:熱愛校園民謠、搖滾,言必及青春、憂傷、孤獨和流浪,內心或者至少姿態上抗拒世俗生活和商業社會。

他聽沈慶、葉蓓和樸樹們的歌,覺得林夕的詞太偏重於城市里的愛情,痛心於金錢至上的社會把校園民謠逼到了死角。

不過,不同於那些傻不楞登、一路文藝到撞墻的文藝青年,彼時的郭敬明就展現了身段柔軟、實用主義的一面。他在高二那年拿到了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緊接著又馬不停蹄地參加了第四屆,原因很簡單,獲得一等獎的高三學生,當年高考可以加分30到50分。

然而,他卻再一次因為寫作,招引來一頓毒打。這次揮著棍棒來的不是他爹,是高考。

60分滿的高考作文,他只考了30分,新概念大賽一等獎的光環沒能把他送去第一誌願上的廈門大學,而是發到了上海大學。

許多人的人生在讀了第一誌願還是第二誌願時,走到了分岔口,郭敬明也是這樣。但他被分叉的原因,是沒去成文藝的發芽的廈門,而是去了浪奔浪流的上海灘。

郭敬明在上海大學讀影視編導,他說自己的同學,是一水的上海本地藝術生。這是一個特別多金的描述。

這個驕傲的小城少年,忽然被投擲到了這樣一個群體中,多年後他關於大學生活的記憶依然是,“周圍的同學都在用最新款的手機,在穿名牌時,我永遠在用最老土的手機,什麽都不能穿。當我不能去餐廳吃飯,只能吃食堂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城市不屬於我”。

1381450429387

十里洋場的燈紅酒綠,照在郭敬明身上。他低頭看到自己的影子很短,自卑卻很長。

3

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里,描繪過一個讓外省青年們又愛又恨的巴黎:這是物欲橫流、浮華拜金的罪惡淵藪,這也是財富、文化和權力的中心,為懷揣夢想、野心勃勃的他們提供了攀爬到上層階層的階梯。

對於外省青年郭敬明來說,上海就是他的巴黎。

20140403095431663

那一年,為了參賽拿獎,他買了7本《萌芽》雜誌,填了7張報名表,研究了兩屆大賽一等獎的文風,足足寫了7篇5000字的文章。

現在,他要征服上海。

“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弱肉強食的城市法則。你只要在這個城市很成功,沒有人care你來自哪里,沒有人care你是不是上海人。”,“那時我就暗下決心要闖出一番事業,用才華、能力證明外來者的地位和價值”。

郭敬明說的才華、能力,是那支曾把他拽向命運分岔口的文筆。

在這件事上,他並不是一個當了XX還要立牌坊的人。小城文藝青年郭敬明45度角仰望天空、鄙薄商業與金錢,闖蕩上海的外省青年郭敬明幹脆利落地轉身、低頭,打定主意要“把寫出來的東西很好地賣給別人”。

他又攀著那支文筆,升騰了起來。

他在《夢里花落知多少》里,寫北京的幾個官二代富二代的肆意放縱,他們的生活被野心勃勃的屌絲闖入、打亂,美麗的鱗片被一片片抽走,最後只剩下支離破碎。

他寫《小時代》,背景就安放在大上海,青春仿佛一把燃料,都獻給了極致的欲望。

他依然寫迷惘和混亂的青春,卻為無數困守家鄉的小城青年們打開了一扇窺視紙醉金迷的大城市和另一種華麗、懸浮生活方式的窗。

他不厭其煩地在文字里堆砌各種奢侈品名詞,由此招徠無數嗤笑。但那又如何,他喜歡,他的讀者也喜歡。

成功如願降臨,接連幾部小說的出版迅速把他送上了最具商業價值的暢銷書作家的寶座。

4

“童年陰影就是個子小,大學陰影就是不夠富”,郭敬明曾如此自陳。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童年和青春期的經歷將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這套理論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放郭敬明身上卻能窺見其呼嘯而過的痕跡。

對於財富、成功的欲望,讓他不滿足僅僅當一個碼字兒的作家。他開始成立工作室,接著又成立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出版刊物、用打造偶像藝人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簽約作家,精明而精準地在國內多年來死水微瀾的出版市場上掘金——中國現有傳統文學期刊的全部發行量加載一起,才僅抵上郭敬明公司旗下5本雜誌的發行量。

手里攥著眾多暢銷書的郭敬明,也站上了電影市場呼啦啦而來的IP風口。《小時代》系列雖然有著豪華PPT之稱,但扛不住無數少女為之買單,近20億的總票房足夠酸死不少老派電影人。

同時,早在2015年,郭敬明就通過協議轉讓的形式獲得樂視影業500萬股,占比0.6%。同年,郭敬明成為新三板公司和力辰光前十大股東,股權占比為4.05%。根據協議,未來5年,雙方將優先合作9部影視劇作品。2015年,騰訊影業和郭敬明也達成了戰略合作,將就《爵跡》IP進行全平臺的合作,在文學、動漫、遊戲以及影視方面進行聯動。

這個曾經的小城文藝青年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撐起了一個龐大的文娛帝國。

這時,當被問及藝術與商業如何選擇時,他大方地表示:“如果硬要選的話,我會選擇商業的一端。”

就像多年來抄襲醜聞纏身,但他並不以為然,“無論你回應也好不回應也罷,這件事情總會消失的,可能半年、一年、三年或者五年——我的書一樣在賣啊,人氣也一樣在啊。”

5

在攀上世俗成功高峰的同時,對於郭敬明來說,或許內心的陰影也開始呼嘯。

4-141120102447

他熱愛名牌、華服、party和美酒,瘋狂地買各種奢侈品,坦言是“帶著一種快意的恨在買”,“我想也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體受損後的過量愈合”。

他熱衷於給自己打造一個完美的人設,不僅要穿著時尚,而且長相上也越來越向自己筆下的美少年形象靠攏,時不時還在微博上秀裸體出浴圖曬肌肉。

喜寶說:“如果沒有愛,那麽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但人性從來就是貪婪的,如果有了很多很多錢,自然還想要很多很多愛。

擱郭敬明身上,這變成了混合了金錢、權力、同性戀、包養等狗血元素的混亂緋聞。

一個巨大的錦繡斑斕的氣泡,戳破它卻只需要小小的一根針。

這根“前旗下男作家控告郭敬明性侵”的針迅速引爆一場全民大圍觀。從醜聞爆發當晚開始,與郭敬明“有關系”的男明星都被陸續推上微博熱搜。

有人爆料,郭敬明和朱梓驍曾在一起的那段時間,朱梓驍資源很好,拍了很多電視劇,上過最小說的雜誌封面,還被送過一套北京世貿天階附近的房子。而且,朱梓驍在參加《百科全說》時,就被中醫直接指出有肛裂……

另外,早在2014年有人撰寫的《郭敬明和他的金絲雀們》一文也被再次瘋轉。據說這篇文章描述的是郭敬明和“現任”陳學冬的日常。娛樂圈紀委王思聰還看熱鬧不嫌事大地轉發過。

還有人說,郭敬明有著無法掩蓋的自戀情結,他的每一個緋聞男友都像他筆下理想中的自己,愛自己,所以也愛著理想中的自己。

但現在,這個擁有無數華服、名下財富足夠砸死99.99%網上看客的成功商人,再一次回到了被人揪著身高嘲笑的童年。

我不知道現在的他,有沒有曾回想起,16年前的那次大賽上寫的那一篇《假如明天沒有太陽》。他說:“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可是我瘋狂了這麽久,上帝為什麽還不把我毀掉?” 

郭敬明 I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