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字當頭:人民幣不應升值 利世民

2010-03-16  AD





 

溫家寶說得對, 人民幣滙率不算低。不信,去問問大陸有產階級,看他們有選擇的話,會否將財富轉到以其他貨幣作基準的資產。人民幣滙率越高,這種往外跑的壓力也越大。

滙 率越高 財富越往外跑

現實中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人民只好退而求其次,甚麼資產都先買下,總好過放在一旁看購買力不斷被削弱。地產、名牌手 袋、跑車、金飾、鑽石,都是鈔票代替品,沒利息收入不打緊,最重要保本。要是另有選擇,如外幣,大家自然可想像結果會怎樣。所以,說人民幣滙率已有點高也 不過份。

貨幣價值,取決於購買力。國內購買力不斷被削弱,資產價格上升,就是通脹,對國外的購買力被削弱,就是貶值。其他因素不變,貨幣購 買力減損,應是通脹和滙率貶值。人民幣同時升值和出現通脹,屬不正常。

中國在2000年加入世貿,原則上,必須讓人民幣自由兌換。可是,十 年過去,今天人民幣兌換跟自由二字相距何止十萬八千里?當然,外國政客將自己國家競爭力的不濟,推諉到人民幣滙率上,是不願意面對現實,死路一條。

可 是,我們又是否願意面對現實?雖說中國有最多的甚麼、最大的甚麼、最強的甚麼等世界之最,可是仍掩蓋不了潛藏於意識深層中,當年被列強侵害的歷史傷疤。至 今舉國上下仍相信,西方只有機會一出現,便會聯手扼殺中國僅有的發展成果,以絕崛起之路。人民幣自由兌換最難過的關口,就是心理障礙。

供應 長期被人為抑壓

除非是完全封閉的經濟體系,物價、滙率和資金流動這三個政策範疇,總有一個要放手,否則,連餘下兩個也控制不了。物價是民生 之本,貨幣的購買力是國家責任,也是當前中國最頭痛問題。如果以為靠向銀行下達指令便可制得住,想法也太天真。

人民幣升值,可是人民手上鈔 票轉不出去,在國內便成資產泡沫。本來這些人民幣可在外滙市場流通,也就是說外滙市場上的人民幣供應,根本長期被人為抑壓,令人民幣滙率偏高。

利 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43

發掘潛力股(四之二):先確定供不應求 再與專家對着幹 陳亨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38aef0100i3i6.html


...成功的資本家不需高智商,高學歷,只要不是弱智,有個中學教育吧,還有最重 要的洞悉市場最終反映無聲的事實,就是實體經濟需求和供應,而非專家們的叫囂和眾人的漫罵;在掌握經濟供求,掌握企業盈利增長和估值後,勇敢地押下自己的 血汗錢,之後還要敢於跟權威作對,抵擋如狂風暴雨的壞消息,不為所動,靜候市場替你服務。

 

而大部分投資者最終卻失敗,我多年觀察,可歸因於“不勞而獲,急功近利”這八個 字,妄想看看報紙和網上股票“貼士”,看看甚麼股票“當炒”就一窩蜂,結果遇上資産價格短期無理下跌,就脆弱地給如狂風暴雨的壞消息嚇倒,“止蝕”離場, 結果“止蝕”止掉本來屬於他們的財富,勞彔一生,一事無成,與財富無緣。這是否你的寫照?

 

 


判斷經濟增長周期要與專家對著幹


 

經濟收縮到盡頭,行將恢復增長時,專家們往往極端悲觀,而那時候可能接近最佳的長 期投資時機。記得零八年底有不少權威說甚麼“冰河期”、“大蕭條”、“漫長熊市三期”、“非典型肺炎樓價”、“股市見八千”嗎?股價相對於預期大幅倒退的 盈利也是估值過低,樓價下跌至不少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也能負擔,也能往上爬一個階級,酒店房間十室四五空,失業與銀行壞賬暴增,名貴珠寶手表割價出售。一個 很諷刺又容易察覺的指標為股票行與地産經紀行空空如也,大量股票經紀地産經紀失業,沒有人說買股票好買樓好。

 

專家們錯誤的原因不外是抱著鄙視市場和仇視美國的態度,誇大了美國政府與私人債務 危機,無視美國人口高速增長,實體經濟需求增長已於零九年起遠遠高於供應增長,那必定刺激私人投資與招聘增加以滿足需求,進而反過來刺激更大的需求,形成 正回輸,經濟得以恢復增長。美國私人債務不高,僅佔GDP約100%,而且私人資産回升,導至私人淨資産止跌回升,刺激私人消費回升!美國政府的確負債累 累,佔GDP約300%,但不少大國政府也負債高,非美國政府獨有,彼此彼此而已。世界貨幣供應也多了很多,大部份總要投資於低風險的美國政府債券,蓋美 國公債依然為世界最大債市呢。國債過高的確會壓抑經濟增長,可是實體經濟供不應求也創出歷史極端呢。無怪債市早在零八年低發出經濟行將恢復增長的訊號了, 自一九六二年來沒有錯一次,比哪個經濟學家都准確呢。請閱本人《零八年十月世界步入漫長經濟增長期》系列文章。

 

至於我自己多年來察覺的一個指標,就是每逢我面對一群陌生人講我的看法,而他們大 部份甚至全體都不相信,甚至挖苦我,恥笑我,則我對自己的看法比較有信心。尤其是如果反對我的是鼎鼎大名的“首席策略師”,“首席經濟學家”就更好了。最 怕就是一呼百應,一唱百和呢。

 

記得我們於零八年底零九年初,向客戶們解釋我們認為美國經濟收縮快到盡頭時,股市 或領先經濟回復上升時,換來個別客戶的責罵:“你會比奧巴馬總統更曉得嗎?”,“你會比伯南奇更曉得嗎?”,甚至零九年初有一個極其惡毒的陌生人寫電郵給 集團主席和每一位董事投訴我為何建議買股票。你能抵擋嗎?你能堅持嗎?

 



估值乃現價買入對比未來盈利


 

大家常常聽到的“此股現價估值便宜”或者“估值高昂”,何謂“估值”?簡單說,企 業股份的估值就是現在付出的價格相對於未來企業盈利是否便宜。常用的估值指標為市盈率和市賬率,簡單說就是衡量現價相對於未來一年的盈利和者賬面值是否便 宜;換句話說,按現價買入,市盈率和市賬率一年後能否回落至便宜水平。

 

使用它們時,除了使用現價,估值未來一年盈利或賬面值,還要參考有關股票過往多年 的盈利增長率和估值範圍,還有最重要的是估計未來數年盈利增長模式:是否有多年的高速盈利增長?還是中度增長?還是僅一次性增長然後持平?還是增長一兩年 之後倒退一兩年?還是低增長變爲高增長?還是長期無增長?還是長期倒退?這是你作為投資者的責任,你要對你自己負責,對依賴你的親人負責!

 

大部份投資者失敗於濫用市盈率和市賬率,把一個數字拋來拋去,覺得“很貴”,“很 便宜”,不知道那是按甚麼股價計算的,甚至不知道是按哪一年的盈利和賬面值計算的!也不知道盈利增長跟估值同樣重要!故大部份投資者失敗是理所當然的,不 失敗才奇怪呢。

 

 


盈利長期低增長


 

這種模式常常見於發達經濟的公用事業,需求已飽和,企業盈利長期保持單位數字的低 增長。市場也清楚這一點,故給予充分的估值,以致股價僅能隨著盈利穩步上升。可是股息往往豐厚,而且估值較大盤穩定,遇上大漲股價漲幅固然比大盤少,可是 遇上大跌股價跌幅也比大盤少,起著穩定投資組合的作用。

 

 


盈利一次性增長


 

這種模式常常見於自身盈利低增長甚至無增長的企業收購了一家也是低增長甚至無增長 的企業,故完成收購後集團盈利上盈利數字上一次性跳一級,之後復維持低增長。關鍵是於收購前買入價相對於收購後盈利暗示的估值是否偏低,值得博取這一次性 的重估,如果盈利穩定,風險不大,估計回報有個20~30%,則不失為一個選擇。收購後股市一般給予擴大後穩定而無甚增長盈利充分的估值,持有下去難有機 會大漲。保守投資者或喜歡繼續持有收息,進取投資者或喜歡沽出之再換入高增長而低估值的股份。

 

 


盈利增長一兩年再放緩一兩年


 

這種模式...(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6

不應犯的錯 股壇老兵鍾記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8&prev=19&next=7

總結我個人的經驗,投資者應該避免以下的錯誤:

-         不要盲目相信股市專家或名星, 投資者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沒有做功課沒有發言權

-         不明白的東西或是太複雜的公司不要投資。Keep It Simple Stupid (KISS)。

-         不要估計或預測股市的未來走勢,應把時間放在個股的基本分析上,千萬不可因為擔心股市下跌而沽出好的股票

-         不要滿足於蠅頭小利,為了小小的利潤而沽出具有長線投資價值的股票

-         不要太固執或過度自信,應該不時檢討公司的經濟專利有沒有改變,發現改變時應該承認錯誤,那就是分手的時候

-         不要在估值太高的時候追入, 投資者應該耐心等待時機才入市

-         不要貪便宜,買入基本因素不好的股票,寧可貴一點買入高質素的公司。便東西沒有好的,好東西不會便宜。

-         不要買入太多成交薄弱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0

大學校長不應依附權貴 林本利

2011-10-27  NM

筆者一口氣在此專欄寫了十篇關於理大管治問題的文章(還有一些在《am730》的專欄發表),有人質疑為何現在才發聲?為何不透過大學內的諮詢架構 反映問題?又說如此唱衰理大,會影響大學的籌款和政府資助,損害師生的利益。況且管治問題與現在的管理層無關,亦難以追究責任。


首 先,大學出現嚴重管治問題,肯定與公眾利益有關。政府每年資助大學教育百多億元,十年來共花了千多億元,納稅人自然希望多些了解大學管理層是如何使用公 帑。近年多間直資學校接二連三出現嚴重的管治及違規問題,涉及金額不過一千幾百萬元。而理大有問題的投資卻數以十億元計算,豈不更值得公眾關注?
認識筆者的同事及朋友,應該清楚知道我在理大任職時,已多次透過不同途徑,向校方反映管治問題。事實上,自2004年起,理大教職員會及代表師生 的校董,都先後多次在校董會上向校方反映管治問題。有同事在校內貼過大字報,發動過簽名運動,又透過傳媒施加壓力。但以羅仲榮為主席的校董會,繼續重用違 規缺德的高層,更給予升職、加薪和退休後再獲續約的獎勵,令理大的同事感到嘩然和氣憤。直至羅仲榮下台,楊敏德上台,大學出現九億元巨額赤字,轄下公司虧 損連年,校方才肯正視有關問題。


筆者認同大學向外籌款的做法,但不應因此而放低學術尊嚴,甚至以大學的合約和學位 作交換。本地大學管治低落,向權貴獻媚,亂頒學位,正正和籌款有關。大學高層成功向大商家取得巨額捐款後,便以為自己很能幹,為大學作出很大貢獻。大學高 層的薪酬要與上市公司的CEO看齊,要住豪宅和獨立屋,出入五星級酒店,行為表現像「生意佬」和「貴婦」,多於學者。他們一面要享受大學給予工作上的種種 自由,又一面要領取商界薪酬,實行攞盡所有好處。 過去兩年,理大的財政出現危機,但高層的薪酬卻高居不下,甚至大幅提升。至於港大,自徐立之出任校長後,高層的薪酬便大幅攀升。校方甚至拒絕向《壹週刊》 透露年薪高於405萬元的七名高層人士的薪酬分布。他們每人到底是每年賺500萬元、1,000萬元,抑或2,000萬元呢?


大 學招聘校長和高層,重要條件竟然是籌款能力,而不是個人的學術成就和道德操守。理大前校董會主席羅仲榮在2008年招聘新校長,當時的常務副校長曾慶忠是 首個到美國接觸新校長的大學高層。之後曾慶忠獲延續合約,正式退休後再獲委任為校長高級顧問。而理大多間公司的財政問題,被人以賤價出售,都是發生在 2008年和2009年期間,新校長怎可能完全不知? 過去不少由理大開設的附屬公司和學院,明顯是出於個人喜好,為了個人私利。現在校方要逐步結束這些蝕本生意,勢將影響同事的工作和收入。但這一切都是因為 管理層決策失誤,絕非個別同事唱衰的結果。 筆者在港大學習7年,在理大工作22年,一直以港大畢業生和理大教員為榮,為到回歸後大學出現的貪腐問題感到悲憤。寫這一系列文章,是希望喚醒市民和監管 機構,正視大學的管治問題。(論理大公司管治之十)(按:關於理大附屬公司的管治問題,讀者可參考調查報告,見 http://www.polyu.edu.hk/cpa/IRP)

補白
第1124期提及理大的Hotel ICON,現得悉前校董李頌熹是酒店發展的督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成員,另一前校董鍾慧敏亦曾參與酒店顧問工作。

林本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85

中小影視企業不應寄希望於銀行的「慈悲為懷」

http://122.97.248.126/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3&id=4434

    在很多人眼中,好萊塢是一個神話——票房奇蹟的締造者,最新技術的應用者,電影工業的領航人。所以,當國內的中小影視企業陷入融資困境時,我們也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只是這次,好萊塢回覆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答案:美國的情況並不比我們好多少。

 

 行多松點口子,政府能多幫一把,這是不少中小企業的訴求。其實,從2007年的第一筆版權質押貸款合同,到無實產抵押、無第三方擔保的大尺度貸款模式, 我國銀行業一直在文化金融創新的道路上探索著。只是,抱怨依然連連,有人說這些只是杯水車薪,有人說銀行還是喜歡釣「大魚」。

  但這也許就是市場的法則,資本從來不會流向沒有利潤的地方。中小影視企業不應寄希望於銀行的「慈悲為懷」,更不能盲目模仿大企業的生產模式,而應在低 成本的前提下尋求出路;政府也不宜因為文化產業是發展熱點就去幹預「市場的手」,而應把重點放在文化金融體制的建設和監管上。

  「讓市場的歸市場,讓政府的歸政府」。或許,這也是我們可資借鑑的理念。(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楊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1

基強聯行陳基強:創業不應趁年輕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96181.html
我從來就不讚同趁年輕時創業的觀點,沒有經驗就去創業其實是一件很難也比較愚蠢的事。」

從打工皇帝到創業先鋒,一條耀眼的上升軌跡構成基強聯行投資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基強令人羨慕的職業生涯,他本人的成功案例或許可以佐證「創業不能太年輕」的觀點。陳基強主張,先用別人的錢來練手,通過努力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內做到頂尖人物。

陳基強概括地認為,基強聯行一直以來的業務聚焦於房地產投行,也就是打造房地產與房地產金融的平台,而未來則將轉向地產資本,通過與前雷曼兄弟及美聯銀行的房地產團隊等夥伴合作,壯大自己的房地產基金運營能力。

從警官夢到從商路

陳基強是印尼華僑,祖上都是做生意的。他對《陸家嘴》記者笑言,有家族基因在,自己做生意成功也不足為奇。年少時他從香港到美國求學,是一名文化交流學生。「因為當時中學裡最喜歡看的電影是《新扎師兄》,非常崇拜梁朝偉飾演的警官,因此也夢想成為一名警官,目標是見習督察。但1997年之前,尚屬英國統治時期,考警官需要很好的英文,有三個老外面試你,對我來說很難,所以下決心先去美國練好英語。同時我也在積極準備練習功夫諸如跆拳道之類,並考到了黑帶二段,可以進行二對一的搏擊對打。 在此期間,我摩拳擦掌要實現心中理想。」

但到了美國,陳基強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他發現真正能主導社會的不是警官或政府官員,而是生意人,比如美國主導政治和經濟的就是一群猶太人。所以他的志向也慢慢轉到商業上,本科就讀金融專業,碩士則念了國際工商管理專業。

他一直在觀察有錢人做些什麼,研究《財富》和《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前100位的富人,他們在做什麼。「當時IT業還沒有興起,富人的第一桶金都是來自實業。而財富能夠傳承到第二代、第三代的富人,主要來自金融業和地產界,比如洛克菲勒財團和羅斯福財團等。」

陳基強讀碩士時在美林證券實習,他發現自己做的事就是賣金融產品給中國客戶,當時他並不覺得這事有多大意義。

1994年陳基強決心回到香港,加盟戴德梁行(前身為梁振英測量師行),希冀實現自己心中One of the Few的夢想。為此,他放棄了外國公司的副經理職位和18000港元月薪,而在梁振英行的薪水只有14000港元。但後者在中國內地渠道很好,陳基強認為必須要進入內地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機緣巧合,他進公司才兩週,便被派駐北京工作,在建國門外大街的中糧廣場負責招租。他開始施展身手,打了幾場漂亮戰役,包括幫助建設銀行總行國際部從燕京飯店搬遷到中糧廣場,租了1200平方米的寫字樓和600平方米的商舖,僅此一役便斬獲個人10多萬人民幣的佣金,包括旁邊三棟樓的許多項目也留下了他的商業足跡。

1997年,陳基強來到上海,先後負責了梅龍鎮廣場、香港廣場和招商局大廈等多個大項目。爾後2002年他為戴德梁行創立住宅品牌「泛城」,3年就打平了戴德梁行中介業務收入的業績。

「在戴德梁行我做到3年升經理、5年升副董事總經理的職業發展目標。但我覺得身體裡的血彷彿被什麼東西喚醒了,哦,那就是做生意的願望。恰在那時,我得到了SPG集團及半島酒店的老闆王偉賢先生的支持,無論在資金、項目乃至精神上都給予我諸多幫助。我們經過仔細籌劃,決定拷貝摩根士丹利的地產業務模式,做房地產投行。我堅信房地產發展商必須跟金融打交道,我們一定有出路。」陳基強說。 2002年,陳基強單飛成立了基強聯行。

而今,基強聯行的發展證實了陳基強的判斷,公司有5塊主要業務,累計完成物業交易達500多億元人民幣。

基強聯行是第一個把大投行雷曼兄弟引進中國的公司,另外還為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瑞士信貸、泰國正大集團等國際財團和國際資金進入中國牽線搭橋。此外他們有一個很大的顧問團隊,客戶包括上海地產集團、上海世博集團、杭州城投和和記黃埔等大企業。此外還跟中鐵合作在貴陽開發3萬畝地的旅遊度假項目。

陳基強告訴《陸家嘴》,公司的第二個10年,要主攻「基強資本」,目前公司已經把美聯銀行前大中華區董事區偉明吸收進自己的團隊,與上海城投、國盛集團、天安中國、世紀星源等公司合作成立房地產基金。房地產投行服務是基強聯行的根基,以此為依託,基強聯行會全力進軍房地產基金領域,拓展新業務疆域。

「我們希望幫助一部分人走到國外去,比如紐約、巴黎、倫敦、新加坡和東京等,幫助他們投資和入股購買公司、項目,或是寫字樓。」

基強聯行初創時共有7個人,2008年發展頂峰時在上海、北京、蘇州、杭州、天津和南京都有分支機構,員工規模達到150多人。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經過削減機構,目前有近100人。「今年我們可能會在成都設點,我覺得西部有機會。」

陳基強向本刊記者坦言,他是一個想做事業的人,希望打造百年企業,因此公司也以自己名字命名,這樣就沒有退路也不可能換工作了。「在成立自己的公司前,當時我也算是香港排名前5%的打工皇帝了,有300多萬港幣的年薪。而自己創業後的第一年接到兩單,包括中山公園的園林天下4.5萬平方米的項目和盧灣區的爛尾樓致遠大廈項目,自己賺到的佣金就達到八位數。我知道自己創業的時機選擇是正確的。」

公司發展的高峰是2007~2008年,當時有非常多的國際基金蜂擁進入中國,他們跟基強聯行做生意也很爽快,因為相信專業機構的能力。比如盧灣的匯景天下項目一共有8個億的規模,基強聯行賺了3.5%的佣金,就有3000萬之多。

「但2009年公司非常差,我回想起來最大的痛苦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擴張太快,錯誤估計形勢,導致資金鏈出了問題。到2009年底我們甚至工資都發不出,後來老婆給了我100萬現金,我的兄弟Charles在年會上給了140萬元的支票,才慢慢幫助公司渡過資金難關。」

他強調,自己更看重的是公司而不是錢,因此所賺的大部分錢都投回公司,比如每年要花掉50萬~100萬元投入活動,連續11年,活動場所遍及各地如紐約、新加坡和香港,就是為了做好公司品牌,累計也花了1000萬元。

此外公司非常注重人才培養,有一個專門的計劃,每年從重點大學招收20位實習生,有5個優秀的能留在公司做part-time,其中好的便成為公司新鮮血液,此舉已維持了10年。

「我做企業不是看很小的點,而是注重持續性。員工某一方面做好了,當然可以做其他領域,比如研究做得好可以去做投資,或者物業做得好也可以去做基金。」陳基強對記者表示。

Work Hard,Play Hard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陳基強很認同這句老話,但對他而言幾千萬和幾個億也就是數字上的差別,其實生活品質也差不多。

「我們的公司文化,就是work hard,play hard(努力工作、努力玩)。員工不叫我老闆,而是直呼姓名Stanley,而下午5點半後就是他們的私人時間。我和妻子結婚16年,一直有一個約定,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工作時間,半夜兩點前不打電話(我經常加班到深夜),爾後每過15分鐘就罰款1000塊,工作超過凌晨3點,沒有正當理由就離婚。而星期六必須陪家人,如果出去一天的話,就罰兩天陪家人。」

陳基強閒暇時間最鍾愛旅行,以前沒孩子的時候一年大約要外出四次旅行,他們夫妻間的規定就是兩次去發達國家,兩次去發展中國家。「世界上必須要去的50個地方」他們已經去了29個。

「現在是一年旅行三次,一次不帶孩子。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去美國,是為了讓他們練好英文語感。今年6月準備去一些歐洲城市,包括倫敦、巴黎、尼斯和布拉格。」

陳基強笑言他佩服的商業人士比較多,比如李嘉誠,「記得他好像說過,假如桌面上有10塊錢,你可以拿走全部這10塊,但最好是拿9塊,要留點給別人。他創辦的長江商學院我也就讀過。此外還有華為的任正非,我很佩服他能夠帶領公司憑自己能力揚威國際。地產界我比較喜歡馮侖,他有思想,也很風趣,而且10句話裡句句都能跟女人搭上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83

投資思維不應太灰心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26.html
有位blog友在止凡blog留言(blog友沒有留名,鼓勵大家留言可以留個名字,方便交流),他問及有關財務自由的概念,看來這位blog友對投資及未來頗灰心,對能否財務自由抱有懷疑,同時又有其他blog友在留言版回應這位blog友的問題,我覺得這個討論非常值得發篇新文章再細心分析一下。



blog友的提問:

止凡兄,小弟追讀貴BLOG也有一段時間,有一個問題自己想了很久也想不通,就是投資(有法)所製出來的現金流能夠拋開自己月薪的現金流的限制嗎?

簡單來講,如果小弟(30歲,沒樓)月入大約$15000,但只能投入$5000作投資,年(複)息5%算下來,我要用12年零2個月,才做得到100萬(73萬本金+27萬利息)

想起來也灰心,我即42歲時才可能(真的做到每年5%複息)有100萬資產,沒有上車。對輸在起跑線上的人來講,真的有financial freedom嗎?



Hung Lam兄對提問的回應:

你如果是投資股票,好公司每年增加派息再加上股價升值等因素。但會否增加派息就需要定期檢閱你所投資公司的發展,而公司只要每年增長,股價總會上升的。

但偏偏這兩個因素就是不確定,所以無人敢講必升值。你所舉的例子好比債券,每年定期5%利息再加每年買入5%定期息一樣。



cleverpeople兄對提問的回應:

樓上的朋友無樓,月入1.5萬,就已經這樣灰心,確實要積極些。您要計算下自己的人工升,自己的股票升,股息升,等等的因素。

在之前看過報紙,30年前若只有1000元,買入當年的煤氣還是中電(我不太記得),一路持有至今,升增連股息共獲利19.8萬。

澳門十年前用20萬買入一間普通樓,現在已值380萬。

珠海及廣東,十年前用5萬買入一間普通樓,現在已值近100萬。

今時今日您必需要努力找出這個時勢的增值機會,然後拼盡去將自己的資產翻幾翻,若不然,您只會在這個社會慢慢地成為大眾的普通一群,無法踏上財務自由的道路。
互勉之。



後記:

非常高興有blog友在這裡把自己的疑問分享,因為這樣會令我感覺更實在,更能瞭解看文章的人是什麼想法,這絕對是好事來的。

看了這位blog友的問題,加上Hung Lam兄及cleverpeople兄的回應,感覺成了很大對比。從文字推演其思維就感覺Hung Lam兄及cleverpeople兄會有比較大的成功機會。原因是思維影響你的行為。很多事情,想得出不代表能做得到,但想不出就一定做不到,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由一個想法開始,連想都不敢想又怎可以成功呢?

所以要接受財務自由概念及方法之前,先要擺脫灰心的思維,解放消極的想法,要不然,人家對你說什麼都是徒然,因為灰心或失敗者永遠只會暗暗否定人家的方法,滿腦子都是一些消極說話:「你好命!在說風涼話嗎?」、「你成功了當然這樣說啦!」、「這方法你可以不代表我可以,大家背景都不一樣!」、「你總說自己如何成功,換轉你是我的處境,保證你不行!」等等,能擺脫這類思維,更積極面對挑戰,這已經是成功第一步。

其實這裡鮮有實在的方法可以教到大家,雖然有時也會分享一些財技及投資考慮,但我不建議blog友們跟著照做的,每個人對自己的投資理財應有個人的計劃。每個人的背景及性格都不同,就算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都難以分享計劃,可能大家對金錢的態度不同,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弄好了以上的概念之後,說回blog友的疑問,我發現這位blog友好像對財務自由這個概念有點錯誤認知,blog友的5%回報及$5000每月儲蓄皆是為了100萬的資產,然而達至100萬資產並不是財務自由的本身。

財務自由應該解讀為被動收入大於生活支出,被動收入指不用主動工作才能賺回來的收入,例如證券的股息及債息、物業的租金收入、生意紅利等,能達至這樣的狀態之後,你的生活再不需要靠你的工作收入才能維持,即你工作與否及如何享受人生全是你自由的選擇,不再受金錢財務所限制。

每個人對生活支出都有個不同的數字,這是其一。增加被動收入的能力亦每個人不同,這是其二。因此,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計劃理應不同,所以我對blog友的計劃決不能「指指點點」,不過儘可能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blog友所計算的是妨間不少嚷著「買不到樓」的新一代所計算的算式,我曾在回應時指這是一條「死數」。工作的薪金多少,支出多少,儲蓄多少,拿起計算機按兩按,計算出十二年後的結果,準確無誤。問題是,為何要被一條「死數」控制你的人生及生活呢?

人生及生活是一個個的計劃,當然不少人會毫無計劃而等待各種事情發生再算,然而這正是成功與失敗率的分別。十二年,你的能力真的沒有任何改變嗎?讀一個學位只需要三年,十二年可以計劃讀四個學位了,有能力者絕對可以成了律師、會計師甚至工程師。不做專業嗎?可以研究做生意,可以研究投資,資產買賣等。十二年就單單儲蓄100萬為了物業首期?這真的是一個好計劃?真的沒其他路可以想?沒更偉大的目標及計劃嗎?

我不知道blog友的水平,就算是做苦力,做個地盤工人,我亦聽過有前輩夜讀工業學院,慢慢做慢慢學習,今天自立門戶成了承辦商老闆,手持多個物業收租。如果一開始他也被一條「死數」所侷限,今天應該還是地盤工人一名,可能足夠養家吧,又或者終日賭波賭馬周身債。

衝出這條「死數」難不難?視乎大家的決心,只不過可以告訴大家,大部份人都不能做到。然而財務知識正正是衝破這條「死數」的有效工具,建議blog友先饑餓地吸取財務知識,大量看書、上網看財務知識相關的影片,得到理財正確概念,再發展某理財工具,可能只需一兩年時間,眼界會闊了非常多。

希望這樣的一篇文章真的能幫助這位blog友,這篇回應並沒有點對點的道明做法,因為blog友所需要的是概念,沒有概念,不可能紙上談兵地單靠一篇文章就能解決blog友的問題,所以只可以靠啟發。

富爸爸作者曾說教人家釣魚比送魚給人家更好,而我反而更進一步,不應捉著人家的手教人家怎樣釣魚,而是點出學習釣魚的重要性,指出學習釣魚的地方,讓人家積極自發地去尋找方法學習釣魚,感覺這更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948

跟上節能減碳趨勢 不應只憑官方開價 綠色電價太貴 消費者恐不買單

2014-02-17  TWM
 
 

 

消費者自願購買再生能源已是國際趨勢,但經濟部訂出的綠色電價竟比一般電價貴四五%,如何叫消費者產生購買動力?

撰文‧賴若函

為了讓出口導向的台灣企業跟上國際節能減碳的趨勢,經濟部將在今年九月前推出「綠色電價」(指用戶可自願購買由再生能源發電所產生的電力),於明年正式上路。不過,經濟部訂出的綠色電價每度高達四.○七元,比一般電價貴上四五%,讓各界直呼「太貴了!」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解釋,規畫中的綠色電價較現行平均電價每度多一.二七元,與澳洲綠電價格相當,採取自願性購買,收入由政府收購再生能源。由於比一般電價貴,主要需求應多來自企業,透過購買綠色電力可獲減碳證明,有利產品出口。

「根據發電成本計算,綠色電價比一般電價貴約二○%是較合理的數字。」曾研究各國綠色電力制度的文化大學土地資源系副教授陳起鳳表示,綠色電價值得鼓勵,因其收入可用來發展再生能源,但若是定價太高,恐怕會讓消費者卻步。

呼應陳起鳳的研究,台灣綜合研究院也在《主要國家綠色電價政策制度之研析》中指出,根據歐美的綠電產品發展經驗,綠色電價比一般電價高出約一○%,是消費者較易接受的價格。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用不同綠色電力的成本乘以在台灣的總發電量估算,平均下來,一度只需要一.八元,他認為能源局所訂出的每度四.○七元,太不合理。

台灣目前的綠色電力產量有多少?方儉統計,最大宗的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加起來,也不過近十六億度電;但是僅電腦業,一年就需要七百億度電,即使是把國際上納入綠色電力、台灣卻未納入的水力發電一併計算,一年所生產的綠電也不過五十五億度電,對企業需求「連塞牙縫都不夠」,若價格上又欠缺吸引力,跨國企業可能轉向其海外設廠的國家購買。

「價格應該回歸市場標售,才有競爭力。」方儉說,歐美各國作法是把綠色電力當作商品,由生產者訂價,生產不同組合的電力產品,如風力、太陽能各佔部分百分比;或是一般電力中,有部分比率來自綠色電力,用戶可從中選擇想要的組合購買,有自由競爭,就有合理價格。陳起鳳指出,德國使用綠色電力比率很高,甚至出現綠電比一般電力便宜的情況。

綠色電價的推動勢在必行;但若不回歸市場機制,只憑官方開價,導致消費者缺乏購買意願,則台灣綠色電力產量大幅推進之日,恐遙遙無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82

國資委官員:國企改革各部門仍存分歧 破除壟斷前不應先進行“混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859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近日表示,國資委目前正在研究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但對頂層設計這一塊各方面認識還有一定差距。

他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提到,關於頂層設計,最重要的有兩個文件:一是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二是關於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目前,這兩個文件正在國資委和有關部門抓緊協調和研究,方案目前已修改十幾稿,每個部門對方案都有初步考慮,關鍵是要統一達成共識,最後報給中改辦來決定。國資委希望方案越早出臺越好,年底前出臺是有希望的。目前,競爭領域的企業都在抓緊制定改革方案,第一批試點的六家央企的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每星期都會與國資委相關司局有一至二次碰面。

他指出,此次推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三個方面有非常大的突破:一是在混合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很大突破,將混合所有制提到了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的高度,因此將來大部分國企都要搞混合所有制;二是提出鼓勵非公經濟控股;三是允許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這三大突破與以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可同日而語。

彭建國還稱,國企改革是有順序和底線的。壟斷體制在被打破之前不能先進行“混改”,應先破除壟斷再進行所有制改革。否則即便引入民資也只會形成新的壟斷,很容易帶來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央企搞混合所有制的熱情其實是非常高漲的,如果國家允許的話,一夜之間都能“混”完。目前最擔心的便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出現賤賣國有資產的情況,現在有很多人鼓吹搞“私有化”,不能在改革的一片聲浪下把國有資產變成牟取暴利的機會,也不能讓此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最後一頓國企盛宴。因此,好的國企搞混合所有制要出臺很細的操作方案以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他提到,深化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首先要進行分類改革,目前根據企業不同類型分為三大類:一是公益類或公共服務類;二是保障類或戰略類;三是商業類或競爭類。根據三大類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改革,關系國家安全或國家經濟命脈的領域應絕對控股,體現國家戰略導向的可以相對控股,其他大部分一般競爭性領域,國有資本沒有必要控股的,可參股甚至全部退出。

從壟斷行業看,國家的自然壟斷是必須要保留的,如礦產資源、管網、鐵塔等必須絕對控股;行政壟斷指的是壟斷環節的上下遊,比如說加油站、運營商的增值業務和轉售業務等板塊可進一步放開。對於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放開銷售業務引進民資,個人認為應先破除壟斷,然後再進行所有制改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85

海外資金追漲 A股ETF供不應求被迫關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09

全球投資者購買中國股市熱潮,已迫使包括德意誌銀行在內的一些中國ETF基金被迫停止接受新投資者

中國A股近期大幅上漲,以及滬港通即將啟動,吸引海外資金大舉流入。A股ETF已經連續第15周獲資金凈流入。

投資中國大陸的海外ETF依賴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額度。中國的RQFII授予海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購買中國資產的額度,包括股票和基金,或者發起基金。

中國向香港、新加坡、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構發放RQFII額度,但是香港額度最大,規模在2700億元人民幣(440億美元)。

一些分析師由於全球資金迅速流入,香港的投資額度正迅速用光,僅僅是投資中國的ETF基金今年規模就翻倍達到126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德意誌銀行暫時關閉了歐洲投資者購買中國ETF基金的口子,德銀稱“現在需求太旺盛”,將繼續與中國管理層溝通獲得更大額度。

香港本地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南方東英(CSOP Asset Management)稱已經用完了96%的配額,南方東英對中國大陸的旗艦RQFII ETF基金同樣不接受新資金。

據德意誌銀行的數據,今年來流入基於RQFII的ETF的資金幾乎達到60億美元,有某德國基金的規模在一年之內從不到1億美元暴漲至超過5億美元。

港交所公告稱,華夏滬深300ETF獲凈申購2550萬份,凈流入資金約8億港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