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畸形巨塔 有了國際認證 就能降低誤診與醫療糾紛? 浮濫評鑑 醫療品質不升反降

2015-06-01  TWM


醫院評鑑是假面台灣的縮影,不但不少認證或評鑑是為製造醫院管理完善的假象,醫護人員為應付評鑑,更不得不虛應故事或造假,而這些造假,已可能危及醫療品質,台灣社會還要讓白色巨塔繼續假下去嗎?

撰文•郭淑媛

「戲都排好了,不會有意外!」醫改會前董事長劉梅君針對醫院評鑑效果評論說。醫院評鑑初衷是想把醫院內部的黑盒子打開,檢視醫院醫療品質,沒想到在指標繁瑣、評鑑流程形式化等種種因素下,不僅看不到醫院真相,還讓醫護人員困在各式各樣報表的文書裡,讓醫療品質更惡化。

二○一三年初,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在幫病人動完手術後發生心肌梗塞,當時擔任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說:「每年有四十多個評鑑,醫師累翻了,難怪倒下去。」一個月之後,精神科醫師、醫院評鑑委員魏福全在媒體撰文,公開呼籲「暫停醫院評鑑」。

累爆!

一年四十個評鑑 醫師累到倒下為何醫院評鑑會成為壓垮醫師的原因之一?這就是台灣社會另一個虛假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所致。

醫院評鑑是外部稽核機制透過評鑑條文與內容,來檢視醫院是否符合規定,能否請領到補助。其中,由衛福部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負責的醫院評鑑,每四年做一次,更直接影響健保給付點值與醫院等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等)。一旦評鑑未通過,不但會被降級,連健保補助、掛號費等級、開診診數也都將受影響,對醫院極具威脅性。

衛福部所屬各單位也會有大大小小的評鑑,如國健局推癌症醫院、母乳友善醫院,這也會牽涉到各項補助。除此之外,醫院為了提升等級,以爭取更多病人,也致力於參加國際醫院評鑑如JCI︵美國「醫療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提供全球志願接受評鑑的醫療院所進行認證),或國際認證如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隨便上各公私立醫院網站,就可以看到醫院通過各項認證評鑑的宣傳。

「通過ISO認證與醫療有何關係?誰也說不清,醫院拿到ISO認證,誤診率還是存在。」有醫學中心級的護理人員強烈質疑。然而,一般人不明就裡,總認為好像有了這些認證,就可以保證醫院管理完善、醫術精良,製造了一個迷惑消費者的假象。

醫院積極參加評鑑,各項評鑑又製造太多品管指標,目前大多數評鑑方式包括審查報表文件、人員約訪等,對醫護人員來說,最痛苦的是要做很多文書工作。曾在新北雙和醫院任職的護理師就透露,醫院要通過ISO評鑑前,大量的文件發下來,大家叫苦連天,而不同的評鑑又有不同格式,大家只能加班處理。大量的文書作業不但增加額外的工作負擔,最嚴重的後遺症是,它迫使這群社會精英,為了通過評鑑,不得不「造假」,即使是國際認證也是虛應故事。

投訴!

評鑑前大徵人 評鑑後告知﹁不必來了﹂譬如,影響醫院病床數與照護品質的護病比,評鑑時只管當時護理人員人數夠不夠,不管排班時間,因此就可能出現日班人數充足,但小夜班與大夜班人力就不夠的情況。醫改會研究員李芸婷說,醫改會常接到投訴,指醫院評鑑前大量徵人,或把並非直接照護病人的專科護理師、護理長都排入班表;但評鑑後為節省成本,多餘的護理師被要求排休,最後就不必來了,「評鑑無法解決人力問題,因此才會要求應將三班護病比列入評鑑,今年要實施了。」一位「退役」護理師更說:「評鑑時拿出來的班表,常是﹃做過的﹄,或是醫院本身就做了兩種班表。」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徐思淳說,護理人力是最明顯「大家都知道沒有說實話」的地方,因人力永遠不夠,理想護病比是一比五,後來調至一比七,「若要緊盯一比七,數字絕對很醜,連醫學中心都不合格,一般地區醫院常是一比十二,因病人病情較簡單,勉強可照顧。」醫院評鑑目的應是為了提供病人更好的服務,但為了應付評鑑,病人的權益已嚴重受損。為求數字好看,不少醫院常以減少臨床的作業量來因應,譬如限制門診人數、減少收治住院病人、減少急診待床;做這種表面工夫的結果,導致大型醫學中心在評鑑前後門診塞爆。

徐思淳還舉例,癌症醫院認證很繁瑣,譬如有無通知病人、治療前有無告知、病人有無簽名放棄急救、病人治療計畫等都要寫報表,「我花很大力氣在寫報表,沒有時間看病人,這是讓醫師最生氣的地方。」「台灣的評鑑要求很多細節,如每個病歷查房都要蓋章,但每天看完病人後,主治醫師不一定有時間處理,評鑑前只好追病歷來補蓋,被抓到沒蓋章就會扣分。」文書報表有可能與事實脫鉤,就連評鑑小組親自訪查時也可能作假。醫改會前董事長劉梅君就說,由於評鑑時會隨機問人,有些醫院在評鑑委員來訪時,會事先設計路線,帶委員看安排好的地方。也有醫護人員說,有醫院會安排讓一些可能答不出「標準答案」的人員休假,甚至有醫院會全程在院內網路實況文字轉播,在線上通知評鑑人員去向,以讓「菜鳥」醫護避開的離譜情況。

僵化!

人力資源嚴重不足 評鑑淪入惡性循環「這些評鑑的假象在於,一方面它們多是事前通知,讓醫院在評鑑前三個月或半年可以事先準備;一方面很多項目醫院根本做不到,於是流於形式或造假。」徐思淳說。

醫院評鑑造成作假,與結構性因素有關,由於多是引進美國制度,訂定一個很龐大的架構,也設定很高的標準,辦不到就降級,對醫院經營是沉重打擊。但美國勞動條件與台灣不同,連報表都有專人處理;在台灣,工作則都落在醫護人員身上。

「評鑑時也一樣要求標準答案,但那是假象,因為很多事可以用很多方法去達到一樣的結果,但硬要叫人家只用一個方法去達到一個答案,就會導致作假,腦筋也僵化。」本身是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的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

「沒有一雙鞋可以適合所有人,每人的尺寸不同,但是台灣硬要大家穿同一雙鞋。」黃達夫舉例,如不論什麼醫院都要求一樣的病人跌倒率,但癌症病人因常打嗎啡容易跌倒,要求統一標準,就會出現作假。評鑑的目的是幫助醫院求進步,所以「JCI會注意你做到什麼程度,我說八○%,它會問你如何從八十提升到一百,你有計畫就可以通過。」藉由評鑑提升醫療品質,保障病人安全,原本立意良善,問題在於執行出了問題。「橘逾淮為枳,認證評鑑對品質管制有一定幫助,但它給的是我們無法做到的架構,看起來美,卻無能力維持,問題在於沒有人力,大家很累就更多人離開,留下來的人就更累,造成惡性循環。﹂﹁現在是想做什麼就納入評鑑,因此評鑑項目越來越多,人力沒變;造假,不如說是求生存無所不用其極的結果,是制度與資源不足造成的。十分無奈,只有三個兵卻要湊成一個連。」徐思淳說。

黃達夫認為,目前的評鑑抓錯重點,太重視紙上作業,醫護被迫要作假,有的評鑑委員要求外科醫師畫圖,但現在已有CT影像更清楚,醫師只要看了之後用文字記錄下來即可,但不畫圖就會被扣分。

落實!

嚴守四大條件 才能杜絕造假歪風如何破除醫院評鑑衍生的虛偽造假?黃達夫指出,醫院評鑑有必要,但要有四條件,包括評鑑委員必須是受過訓練的、專職的(目前是找醫院各層級人員參與);評鑑重心是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如開刀感染率、死亡率;評鑑要檢視實績而非符合標準答案;評鑑標準應與醫院大小無關。

他舉例,大家搶當醫學中心,因健保給付高,但醫學中心一定要有六百床規模,而美國有頂尖醫學中心不到一百床,重點是該院有沒有能力處理病情嚴重的病人,床數與品質何干?

「以病人為中心」的評鑑制度,是醫界人士近年來倡議的方向。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文德表示,現在評鑑已走向「注意過程有無做好」,加拿大健保局為防止醫院作假,會寄信給病人了解接受什麼治療、評價如何。評鑑的目的是看結果,病人感受很重要,若護理人員不足,病人評鑑時會抱怨,問接受什麼治療,醫師在申報上就不能作假,「從結果來看,才能看到問題。」林文德說,美國的評鑑也慢慢從結構面(譬如看配置多少醫護人力),轉到過程面(譬如心肌梗塞幾分鐘到心導管室,做了什麼治療等),再看到結果面(譬如滿意度),醫院評鑑可看病人的滿意度,但滿意度應交給公正單位去做。

他舉例,台灣目前以病床數要求人力配置的作法不合理,每家醫院占床率不一樣,要求一樣多人力,只好找人來充數,評鑑若太注重結構面,就會造成這種情況。此外,醫院應建立完善的資訊系統,在治療過程做了哪些事就直接登錄,而非事後補紀錄,也可節省時間與人力,更可避免作假。

醫院評鑑造假的文化,已嚴重影響醫療品質,違背評鑑初衷。改變評鑑作法已刻不容緩,白色巨塔,還要繼續假下去嗎?

剖析醫院評鑑的6大虛假

假象 1通過評鑑,醫院變很優?

醫院忙著追求認證或評鑑,往往是要製造一個假像,好像通過認證就可以保證本身管理完善、醫術精良。

假象 2美化班表,以符合護病比避免護理人員的血汗勞動曝光,評鑑時醫院將護理人員班表美化,臨時徵人或把行政人員也納入護病比。

假象 3人手夠、急診與門診不塞?

有醫院常以減少臨床的作業量來因應評鑑,譬如限制門診人數、減少收治住院病人、減少急診待床。

假象 4醫護人員忙補登紀錄大量文書作業讓醫護人員在評鑑前忙著補登,照顧病人的時間被壓縮。

假象 5評鑑日菜鳥排休

醫院會安排答不出「標準答案」的菜鳥人員休假,或事先規畫路線、線上通知評鑑人員去向,讓菜鳥避開。

假象 6要求「標準」答案醫學上不同的作法常可以導致一樣的結果,評鑑時很多問題會要求標準答案,反而導致作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56

希臘救助達成一致 歐元緣何不升反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4697.html

希臘救助達成一致 歐元緣何不升反跌?

一財網 周艾琳 2015-07-13 20:12:00

北京時間7月13日(周一)約下午3時,歐元區領導與希臘終於達成新的債務協議。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經過多輪馬拉松式談判後,歐元區領導人已經就希臘第三輪救助達成“全體一致”(unanimous)意見。歐元/美元迅速走高,一度突破了1.117,但此後再度回落。

近來,歐元走勢頗為“高冷”。當“希臘退歐”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歐元竟無動於衷;當希臘最終與歐元區達成協議時,歐元卻無視利好,在小升後逆勢下跌。這其中究竟有何門道?此後歐元又將何去何從?

經歷了六個月的“軟磨硬泡”和多輪馬拉松式談判後,北京時間7月13日(周一)約下午3時,歐元區領導與希臘終於達成新的債務協議。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經過多輪馬拉松式談判後,歐元區領導人已經就希臘第三輪救助達成“全體一致”(unanimous)意見。歐元/美元迅速走高,一度突破了1.117,但此後再度回落。截至記者發稿前,歐元/美元為1.1068,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54%。

(數據源於彭博:歐元迅速竄升後下跌)

“事實上,6月份以來,希臘的消息對於歐元的走勢並無明顯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市場對於匯率的判斷並不完全在希臘退歐這個問題上。QE的貨幣政策差異化還是歐元和美元匯率變化的關鍵。”easy-forex易信外匯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對於歐元的弱勢盤整,最直接的影響便是美元的升值預期。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近期表示,預計美聯儲仍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加息。此外,她也重申,後續加息步伐將是漸進的。

如果按照歷史的幾輪牛市,美元在此輪牛市中應該還可能有近20%的漲幅。那麽這輪牛市將在何時正式開啟?

“當加息的論調更為明晰的時候,可能就是美元真正再度走強之際,當前美聯儲的加息表態仍較為模糊。”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告訴記者。

耶倫當天仍稱,“但我想強調的是,經濟和通脹的進程仍然高度不確定,意料之外的發展變化,可能會延遲或加速首次加息的步驟。”

(數據源於彭博:美元指數近期呈震蕩上行趨勢)

此外,“希臘退歐”的選項似乎已經因為達成協議而被畫上了大叉,但其不確定性仍然影響著歐元走勢。來自英國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咨詢委員會主席霍華德·戴維斯爵士(Howard Daivs)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坦言,“即使希臘留在歐元區,希臘面對債權人的緊縮要求也無法實現經濟增長,留下的成本巨大。”

由於希臘和國際債權人達成的協議細節尚未公布,因此事態的演進和其對歐元的影響仍然值得觀察。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表示,協議較為苛刻,將設法爭取希臘債務重組,避免金融體系瓦解。

值得註意的是,歐元究竟是否還可能或何時會與美元達到1:1的平價?

孫宇告訴記者:“在3月正式啟動歐版QE之後,市場已經見到過一次暗示加速的信號,但是歐元依然維持相對均勢,因此很快跌破平價的可能性較低。預計全球金融危機不出現大狀況的背景下,歐元兌美元在明年某個時段才會跌破1.0。”

不得不提的是,有一個“黑馬”貨幣不可忽視——英鎊。從年初至今,英鎊兌美元始終呈現震蕩上行的趨勢,更有分析預測,英國可能先於美聯儲加息。7月13日,英鎊大漲,截至記者發稿前,英鎊/美元為1.5551,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25%。

(數據源於彭博:年初至今,英鎊/美元處於上行通道)

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Mark Boleat)上周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國經濟十分強勁,應該會在美聯儲加息後的某個時點加息。英國史無前例的低利率已經持續多日,是時候應該和可以開始正常化進程了。”

總而言之,在近期這片亂局之下,交易盈利著實不易。其實外匯交易員們都有個公開的秘密——避免交易含有歐元的貨幣對。當然,也有不少交易員周一因為英鎊發了筆大財。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72

交易活動不升反降 AR使投資人踏空?

PokemonGo的大熱讓有些溫吞的AR市場進入大眾視野,一向敏銳的投資人也開始摩拳擦掌。但相較於VR市場一年近百筆的投資規模和熱度而言,投資人對於AR的投資更為謹慎和理性。“看的人很多,出手的比較少。”央數文化創始人兼CEO熊劍明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央數文化主要開發基於AR技術的兒童早期教育增強現實技術衍生產品,此前曾獲得紀源資本、美國高通在內的1.5億美元A輪融資。

風投謹慎布局

PokemonGo遊戲上線不久,就有大批券商組團考察AR企業,HiARGlasses所屬品牌“亮風臺”創始人兼CEO廖春元表示自己已經接待了很多批。“對AR行業來說,PokemonGO的成功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註,未來投資熱點趨勢會從VR逐漸轉向AR。”熊劍明告訴記者。

從全球投資市場來看,VR/AR投資確實呈現這樣的趨勢。根據美國風投數據公司CBInsights2016年第一季度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投資情況來看,第一季度VR領域獲得投資只增長8%,交易活動下降了6%,以MagicLeap為代表的巨額投資,推動了AR融資額大幅增長。

要知道在2015年,VR投資額增長達到391%,從9500萬美元飛躍式增長至4.65億美元,而AR投資額則下降81%,降至1.25億美元。在交易量方面,虛擬現實在2015年顯著增長,從2014年的24宗增長至94宗,交易量增長292%。增強現實交易活動則下降22%。

在熊劍明看來,雖然PokemonGo之後AR的關註度和熱度是起來了,但是如何落地是投資人要考慮的事情。“絕大部分還是以觀望為主,目前出手的也是敢於在這方面進行戰略布局的。”聯想創投便是其中一員,除了投資矽谷AR科技公司Meta和國內智能眼鏡公司雲視智通之外,聯想創投還在二期5億美元基金中設立了專門的AR子基金,用於AR核心技術與生態的布局。

“從資本上我們願意去投AR,是投的未來,而非現在。”作為聯想AR手機生態布局負責人,聯想創投樂基金總經理宋春雨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自己走訪了很多AR項目,但與國內VR產業已實現了從硬件設備、內容制作、分發平臺等初步全產業鏈布局不同,目前“整個AR市場處於爆發前夜狀態,大多AR創業公司還處於早期摸索階段,AR的逼真性還不夠強。”

底層技術為巨頭所掌控

結合AR行業投資現狀來看,國內AR領域的投資主要集中於硬件方面,尤其是AR頭戴顯示設備,以AR眼鏡最為普遍,大多選擇和國外AR軟件企業、上遊半導體企業合作,將AR技術和硬件芯片整合優化。但在整機成品方面,能夠量產的產品屈指可數,已經量產的產品在用戶體驗層面也不盡如人意。

作為研發主導型產業,掌握底層技術及標準意味著有更多勝出機會,但有關識別、跟蹤、建模等AR底層技術方面的投資標的在國內仍屬少數,AR技術領域排名前列的申請人,大多是通信行業的巨頭微軟、三星、索尼、高通等。

在宋春雨看來,不同於虛擬現實技術,AR還需要將虛擬技術和現實相結合,“對現實空間的掃描、建模相當複雜,同時需要一套完善的數字化算法來支撐,國內還缺乏相應的技術。”這是投資人謹慎投資的重要原因。

受PokemonGo的影響,內容層面的投資在今年有所上升。在考察了國內外AR公司之後,熊劍明認為從應用層級而言,國內和國外均處於同一起跑線。具體到創業而言,“基於人力成本和供應鏈優勢,國外的小團隊做AR創業優勢不如國內。”

最先引爆遊戲

PokemonGo火熱所引發的這波AR熱潮,與國內創投界的投資路徑似乎並不吻合。PokemonGo繞過頭顯設備,通過手機來實現AR效果,從目前的AR眼鏡發展現狀來看,去年夏季谷歌停止了谷歌眼鏡探索者版的銷售,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高達3000美元,進入大眾消費層面仍顯困難。

大量資本湧入頭顯設備是否會讓創投人踏空?“AR短期內看還是以移動手機平臺最現實,眼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熊劍明借用紮克伯格的觀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聯想創投樂基金在AR領域的投資策略似乎也與此不謀而合。

“短中期集中於手機平臺的AR技術和應用投資,從長期而言,AR真正意義上是釋放雙手,以眼鏡為承載設備。”宋春雨說道。在其看來,“VR第一引爆的是視頻,AR第一引爆的就是遊戲”,娛樂遊戲行業將是AR應用第一個頗具想象空間的領域,甚至會開啟手遊2.0時代。

據ARinChina近期統計,如今國內從事AR應用開發的企業有200多家,其中80%傾向於開發遊戲類應用,剩余的也多偏向影視、購物等生活類應用。

“以蘋果為代表的多點觸控交互技術帶動了憤怒的小鳥、切水果等遊戲,而AR創造的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更符合遊戲的特質——虛擬疊加現實。”聯想遊戲總經理陳學桂補充道。

“更長遠而言,AR技術一定會拓展至更多行業應用,包括醫療、公安、軍隊、警務、教育,所有需要釋放雙手的情景。”宋春雨表示。以醫療產業為例,在海外,根據CBInsights、AngelList網站的綜合數據,目前有30家左右初創公司專註於AR醫療應用領域,借助AR技術進行外科手術導航、手術教學、外科手術模擬訓練等,聚焦B端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15

放水利樓市 慎防「樓升股不升」

1 : GS(14)@2016-03-04 23:26:42

【明報專訊】在內地樓價續創新高帶動下,水泥、基建以及內房股,自當成為昨日的升市引擎。內地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更指出買樓已經變成恐慌性質,正如自然災害到來之前,民眾瘋狂搶購糧食一樣,作者稱其一套房子放上網拍賣,竟有接獲273個電話查詢,買家爭相加價。她所在的二線城市合肥的中心地段樓價也由去年的每平方米1萬元(人民幣‧下同)急升至2萬元。



過去多年,政府一直壓制樓市泡沫,此番政策突然轉向,後果卻不得而知。但表面上看,降低首期比重促成樓市追購熱潮,但背後另一層原因可能是內地日益嚴峻的資本管制之下,資金無法出逃,再次湧入樓市。各省市政府樂見其成,各種獎勵政策橫空出世,更有彈簧手新政「大學生享零首期優惠」,不過隨後又被撤回。

樓市的興旺促成了中國經濟欣欣向榮的畫面。股市連升兩日,內房股,基建股便是升勢的最大功臣,被壞帳陰霾籠罩的中資金融股也集體發力向上。問題關鍵是,樓市升勢究竟可持續多久?相關股份是否正式扭轉劣勢?

黃國英:樓市參與者多 危機更巨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即使樓市興旺,也不應追買相關股份。香港也曾經歷「樓升股不升」。他更表示,內地股市的參與者不夠1億人,每人投入的資產不足50萬人民幣,樓市的參與者基數數倍於此,投入也可能是全部積蓄,因而催谷樓市泡沫,有可能釀成很大的危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3/news/ea_eaa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41

聯儲局公布會議紀錄 憂強美元風險 美匯不升反跌 金價4周新高

1 : GS(14)@2017-01-06 08:16:48

【明報專訊】聯儲局公布上月議決加息的會議紀錄,內容並未直接提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名字,但聯儲局官員都熱烈討論其上台對經濟的影響,預期國會若通過特朗普的刺激經濟及減稅方案,聯儲局可能被迫把利息升至超出預期,美元進一步飈升的可能性再次成為重要的風險因素。不過美匯指數在紀錄公布後不升反跌,金價升至每盎司1180美元水平,創4周高位。

「小非農」職位增長放慢

昨公布俗稱「小非農」的美國ADP私人市場職位增長放慢,12月ADP新增職位約15.3萬個,較11月的21.5萬個顯著回落。ADP數據遜預期,道指昨早段微跌,美國10年期、30年期國債孳息率下滑。

Moody's Analytics首席經濟師Mark Zandi稱,美國職位增長依然強勁,但增長步伐正在放緩。服務業職位仍在增長,但製造業職位流失,令職位增長被抵消。較小的機構正努力維持人手,而大機構則在增加招聘。就業諮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報告顯示,美國12月企業宣布的裁員人數為3.36萬人,與11月的2.69萬人相比,按月增長近25%。與2015年同期相比,升幅更達42%。但上月裁員人數仍低於歷史均值。

近半儲局官員提高GDP預測

會議紀錄顯示,幾乎所有與會聯儲局官員認為,特朗普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可能推出更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令增長超出預期的風險加大。相當數量的聯儲局官員已將未來可能的財政政策,視為未來展望的考慮因素。幾乎一半與會官員已提高了GDP預測,部分由於可能出現的財政及監管等政策變化。

不過官員強調要為未來財政政策對前景的影響下判斷仍為時尚早。許多與會官員稱,目前對未來財政政策變化的規模、內容和實施時間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擴張的財政政策可能使需求超過可持續水平,可能需要比目前預期更為緊縮的貨幣政策。 除了預算擴張帶來的「上行風險」,美元強勢以至海外金融不穩定,都可能令美國經濟受挫。部分官員警告,經濟增長加快和油價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可能推高通脹。但部分官員認為,美元升值可能抑制通脹。官員還指出,失業率可能降至長期水平以下,可能令聯儲局需要較目前預期更快加息。

市場料今年中再加息

聯儲局官員預期,與2015年和2016年每年加息1次的速度相比,預計2017年的加息速度將加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商普遍認為聯儲局至今年中才會再次加息,待新政府的減稅及預算政策明朗化才採取行動。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24&issue=2017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52

應升不升 港股情緒冷淡 盧志威

1 : GS(14)@2017-02-12 00:13:57

2017-01-24 HJ

整個1月行情,在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說後,短線似乎失去動力,市場焦點開始落在特朗普將兌現多少競選承諾。初步看,奧巴馬醫改已經率先遭下手,相關醫藥股亦表現最差,所以如果市場開始有懷疑,美國醫藥股會是最先能夠反彈,而且最壞的消息已出,股價未有穿底,都是會利好往後一兩季度的表現。

比較出乎筆者意料的是金價大升,即使是炒殘股亦鮮有此種升幅,甚至連超賣的長期國債亦未有此等升幅,如果純用理由推測,在股票、債券都下跌時,而金價上升,顯示情緒偏向悲觀,並非一個好現象,甚至顯示地緣政治可能又有大事。

至於港股,理論上人民幣止跌,對於股票是利好,但港股出現應升不升情況,只能說市場情緒冷淡,過年前一有高位就走貨,未必在過年前出現股災,但升至23,400會有難度。

至於大摩對香港地產股下調評級,也會拖累港股,事實上一手樓已熱銷,有價有量,但股價反而徐徐而落,除非市場用錢投票,認為往後會有不利因素,例如連續的加息、土地供應大升、新稅率等,才會有此走勢,當然現在一手樓賣得好,不會有人再去睇利淡因素,估計地產商還會用唧牙膏式賣樓法,幾十間或幾百間出貨,以量保價,由於賣樓銀碼大,所有銷售策略都想過度過,故賣不出最多用現樓加價再賣,所以膠着狀態將會維持。

盧志威(逢周二見報)豐盛資產管理組合交易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49

美「息魔」逼近 H按息不升反跌 實際按息年初至今減0.35厘 業界:難再減

1 : GS(14)@2017-03-04 10:08:25

【明報專訊】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本月加息機會率達到88%,美元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抽升;港息卻持續回落,1個月的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昨日再微跌至0.454厘,自1月初的高位下跌0.3厘,並回到去年12月美國加息前的水平。分析認為,近日港匯已先走弱,加上與美息差距擴闊,HIBOR再跌空間不多,且有機會再跟美息上升。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個月HIBOR在今年1月初達到0.754厘的高位,由於其時普遍銀行的H按息率為H加1.35厘,當時實際H按息率升至2.1厘,接近封頂水平。然而季節因素持續消除後,1個月HIBOR持續回落,至昨日低見0.454厘。另一方面,部分銀行亦把H按息減至H加1.3厘,因此現時實際按息低至1.75厘左右,較年初減了0.35厘。

息差拉闊轉揸美元 港匯受壓

然而,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雖然港元拆息回落,但須留意較去年初0.2厘左右的水平高,證明撇除季節因素後,港息的正常水平已有顯著回升,反映了去年12月美國加息的因素。她相信,若美國本月再加息,美息將上升,港息跟升只是遲早的問題。另一方面,她認為銀行難再減按息,因為現水平已相當低,且今次有大型銀行減至H加1.3厘,其他中小型銀行已少有跟隨,反映盈利空間愈見薄弱,未來可能會在回贈或服務上競爭,而非單靠定價。

昨日3個月LIBOR已升穿1厘,回到2009年初的水平,而1個月LIBOR亦已升至0.81厘,是2008年底的水平。1個月LIBOR與1個月HIBOR的差距持續擴闊,昨日已達到0.35厘,是8年多的高位。理論上,當港美息差擴闊,資金會湧向息率較高的一方,從而令兩者差距收窄。去年LIBOR因加息預期及貨幣市場新規而抽升時,HIBOR亦有跟升(圖1)。

中銀:熱錢仍在致港息未跟升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認為,現時港息處於較低水平,較為切合香港整體的經濟情况。但聯繫匯率機制下,港息會跟貼美息,出現滯後是因為2008年後流入香港的1300億美元熱錢尚未流走,况且市場亦要等月中的美聯儲議息結果,以確認未來加息走勢。

恒生:總結餘龐大 短息抽升機會微

不過,近日港元已有走弱迹象,昨日跌至7.764水平(圖2),是兩個多月的低位。不過,恒生銀行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認為,本港銀行體系總結餘仍然相當龐大,有約2600億元,緩衝區相當大,而且隔夜的HIBOR接近零水平,短息抽升的機會不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67&issue=201703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656

耶倫暗示月中加息 步伐加快 美匯不升反跌 創兩周最大跌幅

1 : GS(14)@2017-03-05 09:22:25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對月中(3月15日)加息開「綠燈」﹗她上周五在芝加哥就經濟前景發表的講話,強烈暗示本月有可能加息,甚至認為加息步伐要加快,令市場對3月加息的預測概率升至80%。不過耶倫演說完畢,美匯指數不升反跌,美股亦未見顯著上升,有分析師稱,美匯指數倒跌,反映美國經濟情况未算穩健,預料下半年美匯或受外圍影響走弱,但相信上半年仍將強勢。

明報記者 溫婉婷

耶倫在演講中多番提及要逐步取消寬鬆政策,而且速度不會如往年般緩慢,加上海外的風險似乎逐漸消退,就業市場穩健,經濟前景令人鼓舞,認為當局應採循序漸進的加息政策,以避免經濟過熱(見表1)。她續稱,近期的經濟進展將會是月中會議的討論焦點,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認為經濟風險大致平穩,若通脹和就業數據符合預期,本月加息是適合的。在耶倫演說期間,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利率期貨顯示,市場認為3月中加息的概率由75%升至82%,後來回落至79.7% (見表2)。

溫灼培﹕美元上半年仍強

值得留意的是,加息預期升溫往往意味美元走強,惟美匯指數其後不升反跌,報101.49,跌0.63%,更創兩周最大單日跌幅。美元兌日圓、歐元等主要貨幣錄得跌幅;美元兌日圓跌報114;歐元兌美元升至1.06。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員溫灼培解釋,去年全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為1.6%,乃2011年後最低水平;加上早前國務院亦向下修訂去年第四季GDP增長率至1.9%,均反映美國經濟未算太好,令美元欠上升動力。但他認為,美國上月失業率為4.8%,屬歷史低位;1月份的通脹指標亦按年升至1.9%,逼近局方2%的目標,反映3月加息機會甚大,預料上半年美元仍然強勢。

譚朗蔚﹕金價人幣料受壓

另一方面,溫灼培表示,歐洲去年第四季失業率9.7%,為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後最低水平;其上月通脹率升至2%,創兩年高位,故相信待荷蘭及法國大選等不明朗因素過去後,下半年歐元有機會走強,令美元走弱。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則表示,下次議息會議之前,美匯指數有望升至103水平,認為美元即使不是持續上升,但仍能保持強勢;反而黃金及離岸人民幣等會持續受壓,歐洲多國大選亦會令歐元匯價受困。

標指納指連升6周

此外,美股未因耶倫的加息言論而大升,上周五道指收報21,005.71點,升2.74點或0.01%,力保二萬一大關;標普500指數收報2,383.12點,升1.2點或0.05%;納指收報5870.75點,升9.53點或0.16%。回顧過去一周,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分別升0.67%及0.44%,為連續6周錄得升幅。道指按周上升0.88%。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36&issue=2017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00

美國加息 港按息不升反跌 新盤按息最低見1.7厘

1 : GS(14)@2017-03-22 00:15:41

【明報專訊】聯儲局上周加息四分之一厘,然而本港銀行水浸,爭相趁新盤熱賣搶客,息率不增反減。現時多家銀行200萬元以上貸款額的按揭貸款利率普遍為H+1.3厘,附加火險以及1.3%至1.5%現金回贈。不少新盤亦有與機構提供各式按揭優惠,市場有新盤與機構合作推定息按揭,利率低至1.7厘,低過大額客戶普遍適用的1.73厘(以周一1個月HIBOR利率計)。

美國聯儲局加息周期已進入第3年,上周才迎來了第3次加息,經絡按揭轉介市場總監劉圓圓認為,今次加息是測試市場接受程度,因為現時市場對美國經濟情况的判斷,仍需看後續數據。即使聯儲局如預期今年再加息兩次,預料香港不會有即時跟隨加息的壓力,因為目前香港銀行近2600億元結餘仍然充裕,除非大量資金流走,否則香港加息言之尚早。

劉圓圓﹕港今年可不跟加息

參照1個月期銀行同業拆息(Hibor)的H按,已由去年H+1.7厘降至現時銀行普遍採用的H+1.3厘,降幅達0.4厘。千萬大額貸款個案最低見H+1.28厘,實際按息即1.73厘。在香港未有緊隨美國加息背景下,按揭成本仍處低水平,坊間還推出現金回贈和免費火險吸客。按揭利率戰如此激烈,劉圓圓認為主要因為本港樓市辣招之下,整體成交額不夠暢旺,即使市佔率維持相同排名,成交額已大不相同。「成個餅細咗,因此現時還要積極爭取。」因此,她料H按年內或見H+1.0厘。

坊間對H按計劃利率下調的空間略有分歧,亦有業界表示H按難再下調。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H按由去年至今減幅已達0.4厘,加上港元拆息較去年低水平已上升0.25厘,銀行資金成本有所上升,相信再減空間僅限數個點子(100點子等於1厘)。H+1.28厘至H+1.29厘息率水平要發展至普及仍需相當時間。

張佩儀﹕美慢加息 不用考慮定按

面對加息,定息按揭曾於去年3月獲市場關注,金管局披露去年1月以固定利率計息的新批按揭貸款所佔比例高達7.5%,今年同期該數據僅為1.8%。去年東亞銀行(0023)推出的定息按揭計劃,首年的優惠按揭利率1.8厘,相比當時H按息率約2厘,較有吸引力。但如今H按實際息率已多為1.75厘及以下,定按計劃黯然失色。由於現時還未進入連續規律加息的周期,仍然未知會否如同去年一樣只加息一次,因此定息按揭仍待用家觀望。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表示,相比上一輪2004年開始的連續19次加息,現時仍然未有進入穩定的加息周期,在穩定規律顯現之前,寧願「賺頭蝕尾」,之後再考慮有無定按需要。

姚丁鈺 明報記者

[姚丁鈺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68&issue=201703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94

美餐飲零售增長3月最快 美元兌日圓不升反跌 期金微漲

1 : GS(14)@2017-05-13 05:14:05

【明報專訊】美國商店、餐飲、網購的零售銷售額,上月按月升0.4%,略遜分析師預期,但仍是3個月來最強勁的表現。3月零售銷售額修訂為上漲0.1%,2月銷售額跌0.2%。路透社、彭博社及《華爾街日報》等均認為經濟表現不錯,但市場並不賣帳。美元兌日圓跌至113左右,期金升0.5%至每盎司1230美元水平,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跌至2.33厘。零售股急挫。

面對網購平台的激烈競爭,盈利倒退的Macy's百貨,股價繼周四急跌17%後,昨早段再跌逾2%。同店銷售下滑的Nordstrom昨早段股價跌逾8.5%。J.C. Penney收入遜於預期,早段股價更跌9%。反觀電商巨擘亞馬遜股價向上。

不敵網購 美零售股急挫

TS Lombard首席美國經濟師Steven Blitz稱,消費者支出跟隨收入,收入則跟隨就業,有充分理由相信消費者支出將持續上升。目前美國經濟基礎穩固,4月失業率為4.4%,是2001年以來最低水平。4月網上銷售按年增長達11.9%。Capital Economics指出,受惠於購物形式改變,令非實體店銷售持續增長,預計次季的實際消費整體增長將會轉強。不過除網上銷售外,其他零售銷售數字沒有明顯改善。首季家庭對商品和服務的支出增長0.3%,是2009年底以來最低的季度增長。

通脹放緩 料無改加息步伐

美國4月通脹按年增長2.2%,較2月時的2.7%有所回落。核心通脹按年升1.9%,是2015年10月以來最低。雖然通脹增長略為放慢,但普遍認為數據不足以改變聯儲局的加息路徑。聯儲局預計今年仍要加息兩次。

昨公布數據顯示,德國首季GDP增長加快,按季增幅達0.6%,是一年來年最高。其首季增幅更是英國兩倍,美國的3倍以上(見圖)。受惠貿易增加、出口強勁、建築和機械設備等領域的投資擴張,以至家庭和政府支出穩健,德國首季GDP按年增長1.7%,按季折合成年率更增長2.4%。相比下,美國首季GDP增長按季折合成年率只有0.7%,是3年最低。英國首季GDP增長按季折合成年率只有1.1%。

德國失業率27年來最低

ING首席經濟師Carsten Brzeski稱,德國經濟似乎開足馬力,上升趨勢反覆延續。德國現時有4370萬在職人士,較去年增63.8萬,失業率降至5.8%,是德國27年前統一以來的最低水平。勞動力市場收緊,有助薪酬的上漲壓力增加。上月通脹折合成年率升2%,是4年來最高水平,收入增長對支撐消費及經濟尤其重要。歐洲經濟穩固,加上法國大選結果有利歐盟團結,吸引資金流入歐洲股市。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當周,歐洲股票基金的淨流入資金達61億美元創新高。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82&issue=201705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7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