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女生投資周記:年報看不出一些東西 王雅媛

2009-08-31  OD





近日一拖(00038)公布了一個比市場想像好的中期業績,純利倍增1.17倍至1.69億元人民幣,並遠超去年全年的6,850萬元人民幣盈利。銷售額以及毛利率均見改善,截至○九年六月,營業額52.69億元增加1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1.7%升到近14%。

集 團預期今年下半年的定單及定單增幅,相對今年上半年有所減少。不過根據去年的業績,原來集團的生意是有季節性的,一般下半年的銷售額都是比上半年少的,因 此是可以接受。而財務方面,一拖今年六月底止,淨持現金8.37億元,相當健康。集團上半年每股賺了0.19元,全年賺0.3元應該是合理預測,以現價 3.1元計,市盈率十倍左右。從表面上看,似乎股價還有上升空間。

因此我便問問身邊做了多年的分析員朋友怎樣看,怎知道朋友第一句,便是他 十分不喜歡這隻股票。他解釋說因為公司的產品水平落後。多年前,全球已經開始改變使用拖拉機的習慣,由每個農民擁有一部小型拖拉機,變成一個地方的人夾錢 買入一部超大型的拖拉機,然後以租用的方式去運作。而一拖雖然也有生產大型的拖拉機,但是根本跟不上國外公司的水平。

乏競爭力原形畢露

當我聽到這裏便覺得奇怪,因為單看公司年報真的是看不出,如去年公司的大中型拖拉機便錄得了不錯的增長。朋友便繼續解釋因為公司是國家背景,國家一定扶助它於國內的銷售。只要你看集團的出口數字,便十分清楚。

集 團於國內生產拖拉機,成本應該比其他地方都低,但經過了那麼多年,它的出口仍是佔公司營業額很少的比率。而今年上半年跟去年同期比較,出口量更是大幅下跌 的。這證明了它產品的水平根本不能夠跟國外的相比。十倍市盈率去買一間競爭力不大,但受國家扶持的公司,是便宜,還是貴?

王雅媛(Victoria)(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並未持有一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6

女生投資周記:年報看不出一些東西 王雅媛

2009-08-31  OD





近日一拖(00038)公布了一個比市場想像好的中期業績,純利倍增1.17倍至1.69億元人民幣,並遠超去年全年的6,850萬元人民幣盈利。銷售額以及毛利率均見改善,截至○九年六月,營業額52.69億元增加1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1.7%升到近14%。

集 團預期今年下半年的定單及定單增幅,相對今年上半年有所減少。不過根據去年的業績,原來集團的生意是有季節性的,一般下半年的銷售額都是比上半年少的,因 此是可以接受。而財務方面,一拖今年六月底止,淨持現金8.37億元,相當健康。集團上半年每股賺了0.19元,全年賺0.3元應該是合理預測,以現價 3.1元計,市盈率十倍左右。從表面上看,似乎股價還有上升空間。

因此我便問問身邊做了多年的分析員朋友怎樣看,怎知道朋友第一句,便是他 十分不喜歡這隻股票。他解釋說因為公司的產品水平落後。多年前,全球已經開始改變使用拖拉機的習慣,由每個農民擁有一部小型拖拉機,變成一個地方的人夾錢 買入一部超大型的拖拉機,然後以租用的方式去運作。而一拖雖然也有生產大型的拖拉機,但是根本跟不上國外公司的水平。

乏競爭力原形畢露

當我聽到這裏便覺得奇怪,因為單看公司年報真的是看不出,如去年公司的大中型拖拉機便錄得了不錯的增長。朋友便繼續解釋因為公司是國家背景,國家一定扶助它於國內的銷售。只要你看集團的出口數字,便十分清楚。

集 團於國內生產拖拉機,成本應該比其他地方都低,但經過了那麼多年,它的出口仍是佔公司營業額很少的比率。而今年上半年跟去年同期比較,出口量更是大幅下跌 的。這證明了它產品的水平根本不能夠跟國外的相比。十倍市盈率去買一間競爭力不大,但受國家扶持的公司,是便宜,還是貴?

王雅媛(Victoria)(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並未持有一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4

有苦說不出的「假利潤」 若缺齋

http://dodderer.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當金價升穿1,300帝金後,法律界年輕才俊、當年在藍血大學溝死女的歐世圖兄曰早購入黃金的本老頭可是賺得如豬頭一樣,老頭苦笑曰所謂利潤大多是假的吧!

(插句題外話:他老兄可真是不大夠意思,香港單身女性已極嚴重不足,他老兄在藍血大學時還珠圍翠繞,可真是進一步破壞市場平衡...)

有關利潤是假的不是說老頭像某些財經演員、
山埃agent般向人推介連自己也不吃的,而是說金價“上升”所帶來的富貴本質根本虛幻!

     *          *          *          *

問題本質正是何以金價會不斷上升、或更精確說法是以帝金(或其他貨幣)結算的金價上升,只因黃金本是貨幣,唯一分別是黃金與白米、黃豆等都是實物,相對於帝金等印多少有多少的印刷貨幣不容易大量湧現(當然經濟、會計等教科書會說長期而言所有東東都是可變,但黃金相對而言短期不易改變)

當然可能是黃金本身價值上升,但近來升瘋了的結算價只怕是因為帝金歐羅英鎊等濫印而變值,印刷貨幣貶值下不止黃金等實物“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最有趣的是帝國明明自己刻意將貨幣貶值、還指著中國鼻子罵人家幹同樣的事、令自己所作所為後果大打折扣,真是
典型帝國人性格:無恥

回正題,簡單一句是所謂在金價上升中的獲利,如實物角度看也只是令自己原有身家不用隨港幣(與帝金掛鉤)不用貶值而已,根本沒什麼利潤可言,當然相對於持有存款已是好得多,所以自初出文曰買金時將一半閒置現金改成黃金後亦
陸續買入,現今的閒置資金中已有超過3/4以黃金形式持有;

     *          *          *          *

話說回來,聽不少經濟學界朋友曰張五常在行內的地位並沒有一般香港人所認知的高,本老頭笑曰他老兄地位如何我不知,但單是一點已令本老頭覺得比你們高明:最服他所說的是無論理論千變萬化,只要違背(1)需求定律或(2)自利假設,無論用字如何漂亮、
方程式如何複雜,那經濟分析便肯定是錯的;

的確往往簡能勝繁,所謂「預見」金價上升其實是需求定律的變化而已!


世事往往簡能勝繁,但往往故作高深才令人以為好像真有學問似的,經濟學家外最經典例子似乎是會計師,可惜這類看似最了不起的花架子往往輸得裙拉褲甩、信他們的更是所托非人居多(維基供求定律圖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8

萊茵模式 孵不出臉書、微軟

2011-4-25  TCM




德國經濟成功的秘密何在?」這是今年二月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製作一系列德國經濟特別報導時的標題。儘管BBC提供的答案,乃是德國堅實的技術實力,但更關鍵的因素,卻是德國選擇和其他國家不同的經濟模式。

二十年前出版的一本著作,就提供了這方面的解答。

法 蘭西學院院士阿爾貝(Michael Albert),在一九九一年出版著作「兩種資本主義之戰」,當時正值共產主義鐵幕陸續崩潰之際,阿爾貝斷言,在共產主義垮台後,新一輪的意識形態戰爭, 不再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衝突,而是「美國模式」資本主義,與「萊茵模式」資本主義的對抗。

只有平等,沒有投機家 「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代表,自然就是美國,而阿爾貝認為,最能代表「萊茵模式」資本主義的國家,就是德國。

德國「萊茵模式」資本主義,和「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不同,主要是在根本哲學上:「美國模式」認為,「純粹有效的市場經濟只能有一種模式」,那就是自由競爭,反對政府干預,但「萊茵模式」卻更強調運用社會保障、政府津貼等手段來促成「平等」社會。

「萊 茵模式」沒有金融神童,也沒有投機家。整體來說,德國企業融資的管道不在股市,而在銀行,德國最大的媒體集團「貝塔斯曼」(Bertelsmann)甚至 沒有上市。德國的銀行,其實取代了證券市場的地位,多家企業都有專屬銀行處理金融業務,銀行往往還是企業的股東,如德意志銀行就握有汽車製造商賓士的股 權。

和重視「效率」的「美國模式」相比,德國「萊茵模式」更強調「平等」。

例如在企業治理方面,一九七六年德國法律規定,人 數在二千人以上的企業,必須實行共同管理,股東會裡的員工代表人數須和股東代表人數相等,雇傭合約須經過協議才有效,德語稱這種模式為 Mitbestimmung,意為「共同責任」,代表公司管理是由股東、幹部和工會共同負責,這種模式被稱為真正的「責任控制」(stakeholder control),有別於只看股東眼色的「股東控制」(shareholder control)。

重視「平等」,還體現在德國政府濟弱扶傾的政策上:社會保險制度就是十九世紀「鐵血宰相」俾斯麥首創於德國,如今德國人享有廣泛的醫療、職業傷害、失業保險,而退休保障制度也比許多工業國家還好。

阿爾貝在「兩種資本主義之戰」中斷言,德國的「萊茵模式」,是比「美國模式」更好的模式,他說:「萊茵模式的經濟、社會優勢已被事實證明。」

德國不走許多國家仿效的「美國模式」,而選擇「萊茵模式」,近年來該國出色的經濟表現,似乎證明德國走對了路。但是,任何選擇都有代價,「萊茵模式」下的德國,在亮眼的經濟成績背後,也是付出了代價才換來的。

富 人逃稅,浪費社會資源 德國強調「平等」,因此當局政策宗旨就是「劫富濟貧」,德國是少數特別針對有錢人課重稅的國家。德國有「富人稅」,凡年收入超過十二萬五千歐元(約合新台 幣五百萬元)者,每年都要繳一筆「富人稅」,這種針對性極強的稅,充分顯示德國追求的價值觀。

然而針對有錢人課稅,等於強迫他們和一般人分享努力的果實,有錢人豈會乖乖束手待「稅」?他們會想辦法把錢搬到國外去。例如就有德國人將錢存在瑞士或奧地利的銀行,要用時才開車去領。

這種逃避重稅的行為,對社會可說是一種「純粹的浪費」,因為不管是開車去別國,甚至用其他方法搬錢,人們為了「逃稅」所付的代價,都不會轉化為其他人的利益,換句話說,人們為逃避重稅所花費的資源,沒有創造任何對其他人有益的產品或服務出來,資源就這樣浪費掉了。

在針對有錢人的重稅政策下,德國人也極力想隱瞞自己的財產。今年四月,德國慕尼黑法院收到一份控告,緣由是某雜誌介紹德國最富有人士的名單,被當事人以「妨害隱私」為由告上法庭。

此外,德國有錢人想隱匿財產以逃避重稅,當局也被迫要更努力地查稅。甚至德國政府為了查緝逃稅,不惜用有爭議的手段取得人民的資料。

政府追稅,不惜違法

二○一○年,一位離職的銀行員工,向德國財政部兜售一張CD光碟,要價二百五十萬歐元;這張光碟之所以如此貴,原因是裡面有一千五百位銀行客戶的資料,如果德國財政部按這些資料查緝,可以追回一億歐元的稅款。

這位離職的銀行員工為了取信於財政部,交出了五位客戶的資料給政府試用,德國財政部果然因此成功的對這五人追了一百萬歐元的稅款,眼見這張光碟如此「值錢」,德國財政部最後竟花錢買下光碟。

「只要能懲罰逃稅,政府可以用各種手段取得資料,」德國總理梅克爾,被問到政府是否該向洩密員工買客戶資料時如此回答。

這種手段在德國引起廣泛爭議,除了政府和出賣客戶資料的員工做生意,背後所涉及的道德問題之外,事實上,政府特別針對有錢人課重稅,造成這些人全力想逃避重稅,政府就又要使出各種手段來追查這些逃稅行為,這種「逃稅、追稅」的循環中所花費的資源,全都是浪費。

在這個過程,沒有任何人獲得好處──即使追到稅,但也浪費了資源,這樣值得嗎?

鼓勵務實,反壓抑創新

另外,在「平等」大旗下,德國對各種投機管道多所限制,對金融與房地產市場的管制也較嚴格,其後果是個人一夜致富的可能性很小,幾乎不可能見到某個德國年輕人,提出某個創意產品,創立公司並上市後股價大漲而迅速致富。

在《富比世》(Forbes)全球前一百大富豪裡,德國僅有八位入榜,但當中沒有任何一位是靠著出售自己的創意、短期內累積大量財富起家的,他們大部分都是經營傳統零售業,或是繼承家族持股,再不然就是製作工業機械而成鉅富。

對比美國,榜上富豪高達二十九位,是德國的三.六倍,不少是年輕時憑著販賣腦袋的創意而迅速致富,如微軟、Google、臉書(Facebook)創辦人。

往 好處想,德國模式是鼓勵人們腳踏實地,但這種壓抑一夜致富模式所付的代價,就是降低人們發揮創意的動機。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家陳志武,在《沒有中國模式這 回事》一書中就說:人們常見到美國許多上市公司新貴,藉著股票上市一夜致富。表面上看這好像是投機,但就是這種模式,激勵了其他也想致富的人努力仿效,因 此美國經濟的創意才能源源不絕的湧出。

在德國,一來強調「平等」,強迫有錢人和其他人分享果實,加上當局又對可能迅速致富的管道多所限制, 多少壓抑人們創新的動機。在美國,能見到一夜致富的臉書創辦人,或Google等藉創意起家的大企業,德國就很少見到這類型的公司。「德國很少在消費品和 服務上成功,因為這些產品更強調形象行銷||快速推出新的功能,以及新的舊機種,」哈佛大學教授、管理趨勢專家波特(Michael Porter)說。

另 外,德國雖然強調「平等」,部分政策上卻與此價值觀背道而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對外來移民的態度。德國外來移民占人口比率不斷上升,如今每五個德國 人就有一人是移民。有些德國人把外來移民當成搶奪本地經濟果實的掠奪者。二○一○年八月德國萊比錫大學做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德國人認為「外來移民 只是在剝削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有三二%的德國人認為「如果工作機會太少,就應趕走外來移民」。去年德國央行成員撒拉辛(Thilo Sarrazin)新書中指責移民「拖累德國發展」,就是這種思維的體現。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曾稱,因為種族及教育水準的差距,外來移民在德國社會融入的狀況並不理想,尤其土耳其裔移民在德國更屢遭排擠。如果這種排外情緒成為德國社會的主流,很難想像一個拒絕接受外來人才的國家,能夠永續成長。

德國製造,多數人買不起

另外,一般人對德國產品的品質「有口皆碑」,但「品質」也是有代價的。消費者買一件東西,絕對不只看品質,因為更好的品質意味要消費者付出更高代價: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花高價買品質更好的雙B名車,因為有的消費者寧可忍受較差品質,但少付一點代價。

德 國的東西重視品質,因此其價位自然也居高不下,德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較少消費者買得起「德國製造」的東西;市面上席捲市場、讓絕大多數消費者使用的產 品,很少是德國製造的,就說明了這點。當然,這個結果沒有絕對的好壞,這只是德國選擇了「重視品質」這條路,必然要付的代價而已。

二○○八 年,著名手機製造商諾基亞宣布,關閉在德國波鴻的手機製造廠,此事發生在台灣明?皏H及美國摩托羅拉宣布撤出德國的手機工廠之後,意味著德國徹底退出手機 製造的舞台。諾基亞當時退出德國的聲明就指出,在波鴻製造手機「太貴」,除工資成本高,波鴻的工廠也無法以相應的靈活度,來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重 視「品質」的代價,還展現在德國的生活層面。德國環境清淨優美,再生能源發電舉世知名,但代價就是電費高昂。在德國,每度電價約新台幣九.五元,這個價格 包括用戶必須負擔的「再生能源附加費」,換算下來是台灣電價的三.六倍,近年電價又不斷調漲,德國四家供電商宣布,從今年起對用戶收取的「再生能源附加 費」一口氣調高七二%。

利用再生能源發電的廠商,據德國政府規定,可把電高價賣給供電商,這些供電商花大錢買再生能源發電,再轉嫁給消費者。目前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仍比傳統發電方式高,因此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越高,德國人付的電價也越高。

德國的「萊茵模式」追求平等、重視品質等特色,創造了亮眼的經濟表現,但這些也都是付出代價換來的。在羨慕德國的成就之際,不妨先問問自己:我們願意付這些代價嗎?這或許是觀察德國時,帶給人們最大的省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75

拿不出財報就甭談文創

2011-6-20  TCW




Q:在親友贊助四百萬元下,我們 成立一家以展示攝影作品為主的藝廊,理想是打造一個不收門票、全民共享的藝文空間,營收以辦活動與講座的場地費為主,偶爾廠商談異業合作的案子,但目前獲 利模式仍不穩定,如果不收門票,很難從本業賺到錢。一般商業營運的SOP適用文創產業嗎?如何確立文創的營運模式?(123藝文空間張簡店長問)

A: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很有道理,做文創也是,有餘力再行文創。所謂餘力,是你得先要有焦點產品、獨特獲利模式,以及看得到成長機會的財務報表。

行公益、做文創都很值得鼓勵,但總是要循序漸進,先求獲利、站穩腳步能生存、再擴大經營,最後才是實現增進公共利益的理想。你剛好順序顛倒,沒有產品、獲 利模式,也沒有財務計畫,就先有資金和房子,坦白說,不管是開店做文創,做法都讓人不可思議,總不能因為找不到獲利模式,就拿理想化當藉口。

舉在文創產業有一席之地的誠品書店為例,雖然一開始賠了很多年,但它至少有圖書交易的實體,並能提出財務報表,讓企業大股東相信,這樣的投資能獲利,只是 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薰衣草森林也是很好的例子,兩個來自外商銀行的女孩創業,也是先架構周詳的財務計畫,才有今天的成績,還成為台灣人 到北海道開民宿的服務業典範。

理想、熱情每個人都有,但須有現實條件支撐,熱情才得以實現,沒有現實支撐的熱情只是憨直,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就算是文創,若沒有獲利做前提,到頭來 恐怕只是場害人害己的創業災難,血本無歸不打緊,把朋友、房東,都拖下水,甚至連家人的退休金都賠進去,屆時,責任不是你一個人扛得來的。

文創的「創」,除產品要創新、經營形式也要創新外,更包括創造金錢的本能,如果不能創造金錢或利潤,這樣的文創模式不值得鼓勵,也不值得支持。因為,創業者自己根本沒想清楚公司和個人的願景,不獲利的公司不可能繼續下去,公司一直賠錢,個人也不可能從中學習到任何成長,更何況還賠上青春歲月,是非常可惜的事。

店長學堂歡迎讀者提問:[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1

中國為什麼生長不出三星? 劉步塵

http://xueqiu.com/5296621426/22969818
2012年8月24日,加州聖何塞地方法院陪審團做出裁決:韓國三星公司侵犯美國蘋果公司一系列專利,判決三星向蘋果支付超過10億美元賠款。三星隨後宣佈將提出上訴。

這對三星顯然不是個好消息。然而,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觀察家認為,能夠成為蘋果公司的專利訴訟對象,本身已表明三星是一個與蘋果等量級的對手。三星對此大張旗鼓地宣傳,實際上是三星全球品牌戰略的組成部分。這種策略,早已見諸於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的纏鬥。

近期來自三星的消息還有,7月上旬,三星向旗下分支機構發出通知,要求全體員工提早於六點半上班,而作為董事長的李健熙則六點上班,理由是「三星正處於比預期更嚴重的危機」。那麼,這個「比預期更嚴重的危機」到底有多嚴重呢?三星電子發佈公告稱:2012上半年實現營業利潤12.55萬億韓元(約合111億美元),二季度營業利潤環比一季度繼續增長16%。顯然,所謂的「危機」不過是三星的憂患意識使然。

目前應該是三星歷史最好時期,但是三星不這麼認為,在它看來,大半利潤來自智能機,利潤點過於集中,這本身就是危機。

顯然,三星是個與眾不同的公司,雖然許多人認為三星在中國並不是很成功。如果站在全球的角度看,我們不得不承認,三星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一個典型的說法是,「全球智能手機99%的利潤被蘋果和三星拿走」,能夠與蘋果分享全球智能手機99%的利潤,本身已經說明問題。

2011 年,三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約2500 億美元(超過10個海爾集團);擁有包括三星電子、三星生命在內的19 家上市公司及59 家非上市公司。中國企業喜歡說「我的銷售額佔行業XX%」;三星集團的說法則是「我的營業收入佔韓國GDP 的20%」。

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400億美元,自2005年以來連續多年淨盈利超過100億美元;2011年,三星研發投入超過90億美元,位居全球研發投入20強第二名,僅次於微軟;2011年,三星彩電銷量超過4700萬台,比中國彩電四強(TCL、海信、創維、長虹)的總和還多;2011年,三星手機銷量超過3億台,全球第二,2012年上半年進一步上升至全球第一。

這就是三星。

問題是:三星憑什麼這麼厲害?

三星並不是天生就這麼厲害,三星的成長經歷同樣一波三折。三星的起點和大多數中國同行相似,但是結果卻大相逕庭。這,可能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TCL集團總裁李東生說,全球消費電子領域有兩個最好的公司,一個是韓國的三星電子,一個是美國的蘋果。但是對於中國大陸企業來講,蘋果高不可攀,而三星值得學習。

一個讓許多人淡忘的事實是,中國家電企業早在2002年即提出「做中國的三星」,至今10年過去了,尚未出現一家與三星等量級的企業,甚至三星五分之一體量的企業也未出現。相反,中國家電企業與三星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拉大。這是為什麼?

三星的企業特性

三星的特點顯然非一個「大」字所能概括。有人總結三星的特點是,「把你的優勢學過來然後殺掉你」,這個說法有其合理性,但絕非三星企業特性的全部。實際上,真實的三星要可怕得多。最典型的例子是,蘋果推出智能手機,終結了手機的「諾基亞時代」,而作為全球手機老三的三星,卻趁勢完成華麗的轉身,從老三變成了老一,與蘋果一起分享全球手機市場利潤的99%。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奇蹟還有,夏普是全球LCD電視的發明者,其LCD電視銷量不足三星的1/3;索尼是全球3D電視的發明者,其3D電視銷量同樣大大落後於三星。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三星的特性可以歸結為幾個關鍵詞:「強大的技術研發及整合能力」,「領先的工業設計」,「卓越的品牌運作」,「完整的產業鏈」,及「前瞻性產業佈局」。是這些要素一起構成了三星核心競爭力。三星將其稱為「完結型」競爭力,換成我們的表述方式就是:木桶的每個板塊都足夠長。

有人說三星是一個沒有技術的企業,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三星電子擁有研發人員超過3萬人,佔員工總數的比例超過40%,獲得專利數量多年位居亞洲第一。三星的科學家人數超過整個首爾大學教授人數。2011年,三星用於研發的費用超過90億美元,位居全球研發投入20強第二(中國唯一躋身全球研發20強企業的是華為,2011年研發投入約為30億美元,排18位),三星電子被道瓊斯評為「全球最具可持續發展力科技公司」。一個沒有技術的企業,怎麼能和蘋果打專利官司?

三星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令人印象深刻。2005年,三星電子全球總裁尹鐘龍來華訪問,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他說:「對於三星來說,第一重要的事情是核心技術開發,第二重要的事情是核心技術開發,第三重要的事情還是核心技術開發」。可見三星將技術開發置於什麼高度。

顯然,與大多數中國企業尚停留於「營銷主導」型階段相比,三星差別巨大。

與歐美企業相比,三星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對市場適應能力強,善於整合別人的技術為我所用,因此,三星的競爭力結構比較完整,屬於技術與營銷「雙強」型企業,而非僅僅強於某一、兩個方面。

奇蹟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

毫無疑問,三星是個奇蹟。問題是,這樣的奇蹟為什麼沒有發生在中國?

十年前,中國企業一窩蜂式地提出「做中國的三星」,十五年前他們的口號是「做中國的索尼」。事實上,他們既未做成「中國的索尼」,也沒做成「中國的三星」。以口號喊得最響亮的創維為例,2011年,創維數碼實現營業收入281.37億港元,折合約36.3億美元,與當年三星電子營業收入超過1400億美元相距甚遠。海爾是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2011年整個集團營業收入1509億元,折合約238億美元;而同年,三星集團營業收入2500億美元,是海爾的11倍之多。

2005年,中國社科院曾經開展中韓企業對比性研究,結果發現,中國和韓國提出「科技興國」戰略的時間大致相當,均為1980年代,但是20年之後,韓國誕生出三星、LG、現代等國際級企業,而中國卻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級企業(當時華為尚未建立今天的全球影響力)。

仍以海爾為例,作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家電品牌,海爾在美國、歐洲乃至日本市場,已初步建立品牌知名度,但是,與三星、LG相比,海爾無論品牌知名度還是市場表現都要遜色得多。

中國家電企業和國際企業差距甚遠絕非偶然。

回顧多年來中國家電企業成長的經歷,給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中國家電企業心態過於浮躁,過度追求短期利益,鮮有為五年、十年之後的發展處心積慮者。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多數企業都在為銷量的提升奔忙,都在為眼前不斷出現的問題焦慮,最能說明中國企業短視的就是此起彼伏的價格戰,為什麼中國企業一直跳不出價格戰的怪圈?因為他們未建立支撐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不得不扒東牆補西牆。

目光短淺,心態浮躁,與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對核心競爭力的理解有關,與中國尚未建立成熟的現代企業管理機制有關,與中國至今未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有關。

實際上,目光短淺,心態浮躁不只是企業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的問題,嚴格來講,我們沒有理由僅僅要求企業家心態淡定、目光長遠。

在大多數中國企業家眼裡,營銷比研發重要得多,因為營銷解決的是眼前生存的問題,而研發解決的是五年、十年之後生存的問題。目前,大多數中國企業仍停留在「營銷主導」型戰略階段,僅有少數企業完成向「技術主導」型+「品牌主導」型戰略轉型。所以,一旦出現營銷與研發爭費用,你會發現,大多數中國老闆會毫不猶豫地在營銷報告而非研發報告上籤字。他們總是認為,做研發投入大、週期長、風險高,不如引進技術甚至直接「山寨」人家的產品更划算。這是大多數中國企業家的心態,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企業至今不具備技術話語權的原因。

而導致企業家追求眼前利益、無視企業長遠發展的深層次原因,和中國至今未建立成熟的現代企業管理及考核機制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對企業家的考核,仍停留在營收、利潤、銷量、稅收等幾個硬指標上,直接導致他們不願意做十年之後的事情。

再就是中國至今未形成良好的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及法律體系。雖然中國1980年既已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但是至今未形成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環境,「山寨」隨處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現象氾濫,在這種環境下,誰願意花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搞研發?所以,保護知識產權有法不依,未形成尊重專利的社會氛圍,是貽害中國企業創新的深層次原因。

用華為總裁任正非的話說,中國企業創造不了價值,根本原因在於「缺少產權保護制度的土壤」。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有遠見的企業已經出現。

近年來,格力電器保持持續快速發展,2010年營業收入608億元,2011年增長到835億元,預計2012年將突破1000億元,連續7年空調銷量全球第一。而這一切,都和格力高度重視研發分不開,1赫茲低頻控制技術、中央空調高效離心機技術的突破,就是證明。

華為堪稱中國企業走「技術主導」型路線的典範。近年來,當大多數中國企業發展速度慢了下來的時候,華為發展明顯提速。2011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2039億元,同比增長11.7%,實現淨利潤116.47億元。多數人認為,華為今天的快,實際上是十年前慢的結果,多年來,華為堅持「技術立企」,而今到了收穫的季節。

格力、華為的成功,提醒中國企業反思多年來推崇的「快魚吃慢魚」戰略。在過去相當長時間內,中國企業家將「快魚吃慢魚」的說辭奉為神明,將「跑得快」混同「跑得遠」、「跑得久」,事實一再證明,企業經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馬拉松長跑,企業經營比的不是誰跑得快,而是比誰跑得遠、跑得久。以「短跑」心態經營企業,結果可想而知,難保不出現短期行為,有些企業的增長就是資源透支型增長,是飲鴆止渴,後患無窮。為什麼眾多中國企業前期跑得快,越往後越跑不動?根結就在這裡,企業缺乏實現持續發展的支撐力量。我們一般認為,支撐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最恆久動力有兩個,一個是技術,一個是品牌。這兩個要素都需要時間來沉澱,需要踏踏實實的積累。

與三星相比,中國企業最缺的是技術。

研發投入的多少,是判斷企業創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數據顯示,國資委下轄的中央級企業,平均研發投入不足當年營收的1%,而國際主流企業研發費用,一般佔當年營收的5—8%,高的甚至達到12%。三星電子2011年實現營收超過1400億美元,當年研發投入約為90億美元,佔比6.4%;中國家電行業研發投入佔比最高的是格力,2010年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人民幣,約佔當年營收608億元的5%。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企業不願意在研發上投入?

首先,中國企業尚未普遍形成「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相反,他們更相信營銷的力量,認為營銷可以彌補產品力不足,促進銷售立竿見影。而技術解決的是企業五年、十年之後的生存問題,屬於「遠水不解近渴」。創新能力不足,導致「中國製造」只能在國際市場上扮演「追隨者」而非「領導者」角色。止於目前,中國仍然少有原創產品、發明產品,99%以上是追隨型產品。這是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國企業多年行走在「營銷主導」型戰略的路上,企業的盈利能力非常差,家底十分薄弱,拿不出那麼多錢搞研發,反過來進一步制約研發能力的提高,從而形成惡性循環。近十年,中國家電企業體量不斷擴大,盈利能力卻沒有同步提升,多數企業年盈利在10億元以下,有些企業甚至微利或虧損,這樣的盈利能力無法確保研發投入。再次,中國企業普遍缺乏高端研發人才,沒有高端研發人才怎麼做高端開發?而中國企業吸引不了高端人才加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提供不了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三星能為吸引頂尖級人才開出8000萬美元的年薪,中國企業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不超過30萬元人民幣。

所以,中國企業研發積極性不高,既有目光短淺的原因,也有有心無力的客觀因素。我預計,這種狀況未來5年內難有根本性改變。

從尊重知識產權尋找突破

近年來,「中國製造」的國際形象有很大改觀,但是仍然未脫離「質次價廉」的形象。

全球知名廣告公司智威湯遜(JWT)一項針對英美消費者關於「中國製造」的調查發現,60%以上消費者認為「中國製造」意味著「海量生產」,55%的消費者認為中國商品「便宜」,45%認為「安全水平低」,35%認為「質量差」,35%認為「不可信賴」,33%認為「低檔次」。

相信這個結果出乎很多人意料,不少人認為,「中國製造」已經與國際水準差別不大,實際上,「中國製造」形象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的外資企業貢獻的,本土企業對「中國製造」形象的改善,貢獻率仍然偏低。

為什麼至今仍有大批企業鍾情於生產「質次價廉」的產品?因為在這部分企業的觀念裡,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後的國家,消費者購買力有限,他們更在乎的是價格而不是品質與技術。消費者調查發現,這個觀念已經徹底落伍。影響消費者做出選擇的第一因素,已經從價格變成了品牌和品質,尤其在經濟較為發達的一、二級城市市場。這一點從2011下半年以來本土品牌轎車普遍負增長,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豪華品牌逆勢大幅增長可知。目前,中高端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大,這部分消費者代表了中國的未來,他們更在乎品牌與品質,企業必須認識到這一點,並順應消費者變化。

缺乏創新和嚴格的質量管理,中國企業不可能贏得全球市場的尊重。中國要想成長出三星這樣的企業,就必須從上到下全方位、立體化變革經營觀念及企業管理體系。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創新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但是,創新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依然那麼遙遠,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及整個社會觀念上並無實質性進步。

實際上,中國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足,可以追溯至教育觀念與體制的落後。長期以來,中國教育的出發點是培養「聽話的人」,而不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人,聽話的人只能用來守成,不能用來創新。一個聽話的人,不可能對國家做出卓越貢獻;一個聽話的民族,不可能對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為什麼泱泱大國至今沒有一個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證明中國教育的失敗?

這幾年,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一直孜孜不倦地耕耘國際市場,卻始終難以獲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緣於無法突破技術與品牌的瓶頸。因此,如不能全面檢討企業經營戰略及觀念,不能建立基於國際規範的行為準則,中國企業成長為受人尊重的企業,依然遙遙無期。

(註:本文收錄於最新出版的《中國經濟迫切十問》一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57

央企緣何退不出房地產

2013-02-25  NCW
 
 

 

三年來央企在房地產市場逆市崛起, 國資委 “退房令” 成一紙空文, 背後是EVA考核導向的缺陷, 以及土地、 信貸等資源配置的失衡◎ 本刊記者 朱以師 文zhuyishi.blog.caixin.com 三年前的 “兩會”敏感期中,央企一天製造了三個 “地王” ,成為本輪房地產調控的髮端。歷經三年調控,央企反而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銷售規模迅速增長,土地市場獨領風騷。

中國建築、保利集團在2012年的房地產銷售額超千億元,華潤置地超過500億元;從2010年才開始發力地產業務的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也達到200億元銷售額,迅速躋身房地產業20強;一些非房地產主業的央企也做大地產業務,罔顧國資委的 “退房令” ,高調殺回土地市場。

近期,在土地市場上,央企攻城略地凶猛依舊,幾乎包攬了一二線城市所有“地王”項目。以北京為例,據亞豪機構統計,2012年北京共成交37幅住宅地塊,其中央企國企拿走了24塊,占比高達66%。而2013年1月北京成交的8宗經營性用地,則全部被央企、國企收入囊中。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感慨說,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基本是央企主導、國企輔助開發,逐漸形成了相對壟斷的市場。

央企為何對房地產情有獨鐘,又為何能屢屢高歌猛進,甚至讓國資委的“退房令”成為一紙空文?國企改革專家周放生對財新記者稱,這與央企的考核機制、利益訴求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在央企逆市崛起的背後,呈現一幅房地產行業 “國進民退”的圖景。在政府的調控指揮棒下,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已全部向央企國企傾斜。

“退房令”色厲內荏

2010年3月18日,就在 “一天三地王”事件之後的第三天,國資委迅即發佈“78家主業非房地產央企退出房地產行業”的通知,要求78家央企對地產業務進行調整重組,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任務後有序退出,並限令在15天之內提交退出方案。

業界稱之為“退房令” 。

“退房令”祭出時的聲色俱厲言猶在耳,但三年來市場看到的卻是政令不行、不了了之。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行業一事進展極緩,甚至政策本身都快被業內遺忘。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了,國資委內部開會也很少再提央企退出房地產的事情。 ”一家央企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國資委後來對央企的口徑是“各家情況不一樣,沒法一刀切,要遵循市場規律” 。

在“退房令”推出的第二年,2011 年3月,國資委主動調整地產央企陣容,這實際上是一次擴容,將魯能集團、中航工業、新興集團、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5家央企的房地產業務視同主業管理。至此,主業包含房地產的央企數量從原先劃定的16家增至21家。

曾為多個央企的地產項目提供咨詢服務的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對財新記者稱,多數央企並未執行國資委的 “退房令” ,一方面涉及土地、股權等因素,情況複雜,退出難度大;另一方面,央企主觀上不願意退出,不想轉讓旗下優質的房地產資產,這也是背後更主要的原因。

北京產權交易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共有15家非房地產主業央企通過北交所轉讓17宗房地產項目,成交額為 9.64億元。其中,上半年有11家,退出13宗房地產項目;下半年僅4家,退出4宗項目。宋延慶分析指出,下半年央企“退房”的步伐明顯放緩,是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回暖。

國資委方面沒有披露非房地產主業央企退出的具體數據。據財新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3月至今,央企公開掛牌轉讓旗下房地產公司股權的交易約60宗,涉及央企超過30家。而據國資委在2010年發佈的數據顯示,78家非房地產主業央企共有房地產子公司227家,約占央企全部三級以上房地產公司數量的60%,資產總額占比15%,銷售收入和利潤占比為15%和7%。

宋延慶表示,掛牌轉讓項目股權的央企,並非全部清退房地產業務,更多是 “甩包袱” ,將資產質量不好的項目轉讓,保留優質資產。例如,中石化曾在2010年12月以1元掛牌價轉讓旗下一家房地產公司股權、債權,該公司實則連續兩年虧損,且債務巨大。

上述央企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很多央企早年通過劃撥獲得的土地,如今大多位於城市的優質地段,商業價值巨大,央企不會放棄房地產開發的豐厚利潤。即使國資委下發“退房令” ,各家央企仍有規避的手短,如成立股份制公司、合作開發等。另外,國資委在下發“退房令”時,也並未明確退出的最後期限或時間表。

一些央企甚至在悄然做大地產規 模,以期未來獲得房地產主業資格。宋延慶透露,中國恒天集團一直在與國資委溝通,試圖獲得房地產主業資格。恒天集團在北京、鄭州、咸陽、延吉等地均有地產項目,也是北京CBD 核心區中服大廈的擁有者。 “退房令”後,恒天集團的地產業務不退反進。2011年3月,恒天集團與北京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投資位於北京宋莊的時尚創意產業園項目,項目占地5300余畝,總投資超過300億元。2012年8月,恒天地產擧動了襄陽的舊城改造項目。恒天集團曾計劃將房地產業務在集團的營收占比提高至20%。而在2011年獲准保留地產業務的5家央企,也是因為房地產業務規模已經很大,擁有大量的土地資源。

非房地產主業央企不得再拿新地的禁令也在被突破。2013年1月30日,中國海運(集團)公司旗下三家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在經歷114輪競價後,以14.73 億元的價格競得上海黃浦江沿岸一幅地塊。樓面地價達3.48萬元 / 平方米,接近上海地王紀錄。

“很多央企主業出于產能過剩或虧損狀態,無法繼續投資,只能投資房地產。國資委對此也沒有辦法,現在對房地產投資是默認的態度。 ”上述央企的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資金資源全面傾斜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原副局長周放生認為,央企扎堆投資房地產,是受利益驅動。房地產開發利潤豐厚,能夠幫助央企做大資產規模,提高利潤。這些又與央企負責人的考核、績效密切相關。

在央企的考核指標中,近年深化了經濟增加值(EVA)的考核。所謂EVA,是指經核定的企業稅後淨營業利潤減去資本成本後的餘額。2013年的新考核標準中,EVA 指標權重提高至50%,利潤總額指標權重下降為20%,同時取消了主營收入增長率指標,相應更換為總資產周轉率。考核不達標的央企負責人,將根據考核分數扣減延期績效薪金。

在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要求及 EVA 的考核體系下,央企的利潤率是至關重要的指標。而做大房地產業務,則是央企提高利潤率的不二法門。因為房地產開發的毛利潤通常都遠高于其他主營業務,在基建、工程、貿易、運輸等類型的央企中更是如此。

以中國建築為例,房地產開發業務在收入中占比不足10%,但其利潤占比卻接近40%。相應的,房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等主營業務收入的毛利率水平在8%-10%,而房地產業務的毛利率超過44%。

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冶科工等央企的情形也大抵如此,工程類主營業務毛利率不足10%,但房地產業務的毛利率卻超過30%,有效地拉升了整體毛利率水平。

“分佈在各個領域的央企承擔著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任務,而現階段只有房地產業能實現這個目標。 ”原中國房產開發集團總裁孟曉蘇表示,現階段實體經濟還處於萎縮,多數央企所從事的資源業、製造業、運輸業等還處於低迷期,此時從企業角度來看,投資房地產是理性選擇。他認為,房地產拉動內需,拉動相關行業複蘇的規律沒法違背。 “2009年國家擧動十大產業振興戰略,結果以重組十大產業告終,十大產業中的大多數都成了過剩產業” 。

孟曉蘇認為,在新一輪城鎮化擧動後,央企還會有一輪搶地潮。

在央企突進房地產業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資源配置的失衡。央企所在的很多行業都處於產能過剩或虧損的狀態,如鋼鐵、裝備製造、新能源、運輸等,但在現行政策下,資金、信貸仍向央企國企傾斜。 “他們拿得到錢,但主業卻沒法投,房地產就成為最好的出口。 ”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範小沖說,央企習慣于做資源導向的行業,房地產行業對土地、資金、政府關係等資源要求很高,正對其路,且利潤不菲。

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範小沖透露,央企不僅在一線城市的土地市場獨 占鼇頭,在二三線城市的話語權也愈來愈強。 “地方政府以引入央企投資為榮,很多土地都對央企優惠,甚至內定只給央企。 ”他說,近兩年,大量央企通過舊 城改造、產業園等名義進入二三線城市。

地方政府也更願意將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新城建設等業務,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綑綁,一併與央企進行合作。

一位央企人士亦對財新記者稱,地方政府更信任、青睞央企,一個主要的考慮是規避 “政治風險” , “地方官員普遍認為,跟央企合作比跟民企合作政治風險少得多” 。

支撐央企大規模拿地的,是其強大的融資能力和極低的融資成本。依靠政策支持,央企每年獲得大量的低息貸款。2009年的 “四萬億”及超過十萬億的信貸,大部分流入了央企和國企,並在2010年前後製造了大量 “地王” 。華潤和中海等央企的融資成本大多低於4%,遠低於同行。

宋延慶對此指出, “央企在土地、資金等資源上享有超國民待遇,並以此與民爭利,這是有問題的。在資源配置傾向于央企的情況下,政策更應該引導央企在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房建設上發揮更多作用,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25

歐萊德從差點發不出薪水到年營收二億 孝心作動力 葛望平寫下「綠色奇蹟」

2013-04-08  TWM
 
 

 

歐萊德總經理葛望平,自行研發、生產的環保品牌,業績從原本只有四千多萬元,到二○一二年營業額二億元;事業版圖更是從國內、到外銷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都有歐萊德產品。葛望平如何讓自己的事業創新局?

撰文‧許瓊文

總是一頭捲髮,近乎爆炸頭的樣子是葛望平的招牌造形,說話很快、充滿活力,腦袋裡用不完的創意點子,一定要讓你「哇!」而他經營的事業,就和他的人一樣,讓人不停地「哇!」原本,葛望平成立的「歐萊德」,只是一家代理澳洲洗髮精品牌的代理商,每年不到五千萬元業績,在二○○六年轉型時,還差一點發不出薪水。如今,「歐萊德」已經是一家年營業額超過二億元的企業,外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是台灣本土髮妝品牌,市占率最高的企業。

能有今日的成績,來自於葛望平決定將企業轉型為「綠色」、「環保」企業。歐萊德是台灣第一家通過「國際碳足跡標準認證」、「碳中和宣告確認」的民生用品廠商,也是獲得政府輔導補助的唯一中小企業。

代父圓夢 企業經營大轉彎葛望平的創業動機,原先只是為了想要賺大錢擺脫貧窮,沒想到,父母親突如其來在同一年相繼過世,讓他大受打擊,這樣的椎心之痛,讓他重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工作的意義。

在髮妝產業超過十年的葛望平,為了賺大錢,與現任董事長邱學景、副總經理張貴仁共同創立歐萊德,一開始,以代理國外的美髮產品為主。

公司在○二年三月八日成立,「沒想到隔一個月,我父親因為腎臟病意外過世;同一年十月,我母親也因為肺癌離開。」對葛望平來說,仍是難以釋懷的痛,父母親的離世,讓他大受打擊,也引起憂鬱症上身。

從那時候開始,葛望平雖然寄情於工作,但總是對失去父母的痛難以釋懷,抗憂鬱的藥物整整吃了兩年,也引起身上水腫等各種副作用,他的醫師告訴他:「你不能一直靠藥物對抗憂鬱,要找一件事情,作為你情緒的出口。」「這句話,我聽進去了。」葛望平說。

於是,葛望平想到,父親在他創業之初,給了他一百萬元作為創業資本,並且叮囑他,「你將來若是事業有成了,但是已經沒有父母可以孝順,那麼要把這份孝心,回饋給社會、國家。」葛望平的父親是典型的退伍老兵,對國家有著很崇敬的心,也真心希望兒子如此。

利己利人

全環保產品誕生

葛望平發現父母的病,還有自己的氣喘問題,大多與化學物質,還有環境荷爾蒙有關聯,「我可不可以做一種不要有危害物質,保護小我的自己,同時也保護大我環境的產品,也是一種報效國家的方式。」葛望平說,不僅是完成父親的遺願,更是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於是,醞釀了將近兩年,二○○六年開始,歐萊德停掉過去所有含有化學成分的產品,改研發具備環保、綠色的有機髮妝產品。葛望平知道,要讓小企業有機會出頭,就要有創新思惟,「第一個做才會讓人印象深刻!」葛望平說。

葛望平的綠色革命,不但堅持而且徹底,從原料開始來自有機農耕,包材是可生物分解及環保回收塑膠,瓶身與標籤紙使用環保油墨,甚至到包裝運送的箱子,也採用環保回收再製的材質。由內而外,是最環保的髮妝用品,「我們的產品丟到土壤裡,二十八天內可以分解九七%,這是禁得起實驗證明的。」葛望平說。

使用有機環保原料所生產的洗髮精,比起一般化學合成的產品,成本貴至少二十倍,即使如此,葛望平還推動「綠色供應鏈」,連上游工廠都通過碳足跡認證,甚至公司工廠的建築也獲六項國際綠建築認證。

在曼都國際集團總經理特助林明志眼中,葛望平「何止是瘋狂,簡直是拚上性命在做!」林明志說。

但這是一條艱難的路,除了研發耗費經費、時間外,生產工廠也不願意配合。

說服廠商 改變能量更擴大葛望平找來專家顧問,向政府申請經費,做好完整簡報,要說服包材、原料的工廠,與他一起進行碳足跡的認證。歐萊德的上游印刷廠,葛瑞特印刷業務經理黃卓雅就說,「一開始我們被葛望平的執著拖著走,但現在很感謝他,讓我們因為綠色認證,帶來更多訂單。」接著就是說服下游的通路商,專業的髮廊要願意採用歐萊德的產品。「我們的產品定價在台灣品牌中最高,但是比起國外的大品牌,還是相對低。」葛望平說,雖然成本是別人的二十倍,但價格還是有競爭力的。

葛望平親自擔任最佳業務員,每天拜訪超過三十家客戶,「全台有二萬家髮廊,我至少跑過一萬家。」葛望平自豪地說,每天勤跑客戶,讓歐萊德終於成為台灣品牌中市占率最高的,去年年營業額突破二億元。

葛望平努力累積著改變世界的能量,從每年不斷成長的營收數字來看,他的願望正逐步實現中。

歐萊德

成立時間:2002年

董事長:邱學景

資本額:6500萬元

主要業務:環保洗護髮產品

2012年營收:2億元

葛望平的創意煉金術

1. 綠色供應鏈改善流程說服上下游廠商,一同建立綠色供應鏈,改善生產流程,創造更高價值。

2.互利模式說服廠商與客戶發揮超強說服力,站在廠商、客戶的立場,替雙方找到彼此互利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92

《幕後觀察》市場小、經費少就做不出好節目?這場超級大秀看見台灣軟實力優勢

2013-04-22  TWM
 
 

 

「我是歌手」創下收視佳績的同時,也引來網友筆戰,討論賽制是否不公。

看在台灣知名節目製作人眼裡,看到歌手認真的態度,觀眾從中得到滿足,收穫就十分豐碩。

只是未來台灣是否還能繼續產出這樣征服兩岸的歌手,恐怕有待觀察。

撰文‧孫蓉萍

大陸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歌唱比賽,不僅內容引起兩岸人民熱烈討論,比賽結果出爐後,賽制也引起爭論。例如,不是只由評審決定分數,更有五百位觀眾參與投票,讓人覺得愛國情緒會主導比賽結果。

賽制引起比賽不公爭論

「超級偶像Super Idol」、「百萬大歌星」等綜藝節目的製作人薛聖棻,對於製作選秀節目很有心得。他認為,「我是歌手」製作單位把觀眾請來現場,而且客觀地取樣,依男女、職業、年齡層等區分,已經先排除某人粉絲霸占場子,導致結果一面倒的可能性;五百人的規模,可說已具參考價值。

他說:「素人選秀時,歌手是用他的技巧去爭取大多數評審的認可,這是技術的檢定考試。但是職業歌手參加選秀比賽,其實是在詮釋這首歌,用這首歌說故事。觀眾在意的是,他留下多少讓大家念念不忘的歌曲表現;歌迷其實就是想聽他唱歌,用歌聲說故事,並且透過網路百看不厭,名次其實只是其次。」常擔任選秀節目評審的音樂創作人黃國倫認為,素人選秀需要有專業評審,因為他們才能看到素人的潛力與未來性,由觀眾來評斷,可能有很多遺珠之憾;但是一位歌手在市場上紅不紅,事實上是由消費者決定的。所以由職業歌手參賽的「我是歌手」,比賽結果由觀眾決定,「無可厚非而且言之成理,」並且「這個節目用觀眾的眼睛檢視歌手,以前觀眾沒有這個權力,所以這個方法很有趣。」黃國倫說:「這五百人就像是濃縮的小市場,也可以說是市場在決定這些人的去留。觀眾其實不十分在乎歌手的基本功,歌手在舞台上,可以讓大家一起揮手來贏得群眾,也可以用有共鳴的歌來贏得群眾,甚至做伏地挺身!觀眾或許不確定歌手的音準,但他絕對知道自己high不high、喜不喜歡、爽不爽,有沒有引起共鳴。」因此,這五百位觀眾選出來的,是不是一位真正的歌王並不重要,因為唱歌認真就能感動人,每個人都有兩把刷子,只是看那天狀況好不好;況且,得到「歌王」的稱號,也不表示消費者就都會去買他的唱片。

也有人質疑雙人組合與單一歌手競爭,是否不公平?薛聖棻認為,如果原本就是一個團體,卻為了參加比賽而刻意拆散,反而很尷尬。黃國倫則認為,「兩人天生就有優勢,容易互動、擦出火花。」而且一開始節目的遊戲規則就是接受團體參賽,大家也就沒話說。

至於「羽泉」中的胡海泉身兼主持人是否恰當?薛聖棻認為,主持又要唱歌,反而有雙重壓力,更何況他的主持還常被吐槽。對於有人質疑評審制度不夠透明,薛聖棻因為製作選秀節目的經驗豐富,所以一開始就會非常小心設計賽制,不讓人有任何黑箱操作的聯想,投票後會立刻公布結果,避免造成誤解。不過他笑說:「即使如此,還是會被罵不公平,因為有些粉絲支持的人沒拿冠軍!」任何賽制都會引起各種不同的反應。

事實上有沒有內幕、公不公平都不是重點,因為大家都是贏家!歌手因此聲名大譟,商演活動接不完,觀眾更從中得到感動。

雖然「我是歌手」節目呈現方式是購買韓國的版權,但它的紅火,台灣也與有榮焉。薛聖棻說:「一九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在全亞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當時的流行歌曲都是經典,演唱的歌手也成為『我是歌手』節目中重點邀請對象。現在大陸許多製作人約四十歲上下,他們是看台灣綜藝節目、聽台灣流行音樂長大的;對他們來說,這是非常可貴的娛樂資源。現在他們能主導節目,就會把記憶資料庫中的資源取出來。」要製作出好節目 首先要具備的是能力台灣長年來,培育出流行音樂的軟實力,也創造出周杰倫、蔡依林等超級明星。儘管預算規模不如對岸,薛聖棻認為不必妄自菲薄,就像「我是歌手」版權來自韓國、「中國好聲音」則出自荷蘭,這兩國也不見得是超級大國。「我在淡江大學教書時,看到許多非常優秀的同學,即使讀商學系,對傳播工作卻很有想法,也有很強的表達力。」他認為,能用低預算製作出好節目,才真正厲害,首先要具備的應該是能力。

市場規模遠不如中國的情況下,政府如果能加速政策的開放,也對軟實力的發展有益。例如電影或體育性節目常見的商業置入性行銷,台灣遲至去年才通過草案,有條件鬆綁;而且,等到法案真正開始執行,企業可能都已經選擇到大陸立足了。

台灣民眾對於決賽結果不滿,並引發不公爭議,黃國倫認為這個節目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實境秀,「綜藝節目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這麼過了一生,認真就輸了。」不過,對於台灣如何繼續發揮軟實力的優勢,需要各界認真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71

「不出台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 不願「被打雞血」,家電業拒絕政府補貼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254

最市場化的行業,卻得到了最密集的政府補貼。2007年以來,政府陸續將「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全國性財政補貼政策賜予家電行業,以期拉動內需。但對家電企業而言,這種「打雞血」式的刺激政策,其效果僅僅是讓部分需求提前釋放,後果則是讓整個家電市場在短期輝煌之後陷入更深的谷底。

誰會拒絕送上門的意外之財?

答案是:家電企業。

2013年4月,美的電器總裁方洪波曾公開表示,希望政府少出台補貼政策。這應該是來自中國政府的補貼政策第一次不受待見。

2013年5月27日,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出了《關於停止節能家電補貼推廣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從2013年6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這五類節能家電產品,不再享受財政補貼。

這個2012年制定的補貼政策原本就暫定一年,現在壽終正寢,本屬正常。但若無反對聲音,延續這一政策也不無可能。

現在,自2007年以來,先後被「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三大全國性財政補貼政策簇擁的家電行業,終於重回市場軌道。

看得見的手

與其他行業相比,中國家電行業自1980年代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市場化競爭最充分、產業鏈最完整、競爭優勢最明顯的產業之一。

美的集團國內市場部總監王金亮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家電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最充分的行業,不僅在國內發展不錯,逼得日本家電節節敗退,而且還打入了海外市場,這都得益於充分競爭。

2009年6月,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也並不諱言,「家電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所以以舊換新並沒有像家電下鄉一樣通過招標確定生產企業和產品型號。

2013年5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會議上的講話中,就把服裝和家電作為通過市場自發調節避免產能過剩的正面案例,來對比鋼鐵、水泥等行業繁複的行政審批。

但在過去五年裡,家電行業卻多了一隻看得見的手,一再將它帶離既有發展軌跡。

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為刺激經濟、拉動內需出台的「家電下鄉」政策(截至2013年2月1日)出台;接下來出台的是2010年6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實施(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以舊換新」政策;然後是2012年6月1日開始的「節能補貼」政策。

這些讓其他行業眼紅不已的政策,對充分市場競爭的家電行業卻不是好事。

在當時經濟不景氣、內需很弱的情況下出台這些政策,雖然對市場的拉動很大,但同時也給家電行業帶來了麻煩。王金亮向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政策刺激就像打雞血一樣,白電每年20%的增長(正常應該在10個百分點以內),使得家電企業不斷擴能,進行規模競爭,造成寅吃卯糧的局面,再遇到海外市場收縮,全行業就會出現產能過剩。

2013年4月,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曾明確向政府高層建言,希望少出台一些補貼政策,否則企業容易患上「補貼依賴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電企業負責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出台前,相關部委曾到各個企業調研,徵詢企業意見,當時主要家電企業都明確表示反對。沒想到,兩個月後,這個政策還是出台了。

2012年5月16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了促進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的政策,決定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消費者購買相應型號的高效節能家電,可享受國家能效補貼。推廣期限暫定一年。

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主要針對城鎮居民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2011年底終止、針對農村市場的「家電下鄉」政策在2011年10月末達到2億台、累計發放補貼518億元之後,刺激效應隨之出現遞減。

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其實是參考了「北京模式」,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北京市試點相關補貼政策,對能效標識為一級和二級的節能型家電產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進行100-300元不等的補貼。

倉促出台的補貼政策

在確定發放265億家電節能補貼的同一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節能燈和LED燈獲得的節能補貼預算為22億元;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為60億元;高效電機為16億元。從數字來看,家電業似乎特別受到眷顧,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這一補貼政策的出台非常倉促,從公佈到實施只有半個月時間差,家電製造企業、流通企業都措手不及。它打破了製造企業既定的生產計劃,也擾亂了經銷商的銷售計劃。特別是白電經銷商,原本在5月已經將旺季產品備滿貨,政策出台後只有想辦法銷售存貨,製造企業也不得不轉而專門開發一批節能產品。

265億元的補貼預算,實際上並沒有花掉這麼多。2013年5月底,財政部宣佈截至目前一共推廣五類節能家電6500多萬台、撥付補貼資金122億元,拉動消費需求超過2500億元,財政部新聞辦認為,「節能家電補貼推廣政策成效顯著」。

可與此對照的一個數據是,2013年2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在一次高效節能產品推廣政策宣講會上透露,2012年中央財政共下撥90多億元,推廣節能家電3300萬台、節能汽車124萬輛,還有高效電機和高效照明產品等。節能汽車補貼為3000元/輛,減去汽車的37.2億元,可估算出同期節能家電撥付的補貼資金約為50億元。而在接下來的5個月,這一數字約增加了72億元。

前述家電企業負責人認為,節能補貼政策目的在於拉動市場、節能減排,即使企業申報補貼有滯後、有時間差,在政策收尾階段撥付資金還不到預算的一半,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效果並不如預期。

即便是在這花了一半的預算裡,也還存在不少騙補現象。

在「家電下鄉」政策實施過程中,各地就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騙補現象,一些單位和個人冒用農民的身份證明獲取補貼,相關部委曾專程就監管問題發文。家電「節能補貼」也遭遇了類似騙補情況,問題主要出在廠家的能效標註上。

2013年1月末2月初,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佈了對該市生產和銷售的家電質量監督抽查的結果,其中洗衣機抽查產品17批次,有3批次產品能效等級不合格,未能達到企業自己所出具的能效等級極限值的明示要求;電冰箱抽查產品24批次,有2批次產品能效等級不合格;彩電抽查產品26批次,有2批次能效等級不合格。

鏈接

2007年至今的家電補貼政策

2007年12月,由商務部、財政部聯合實施的家電下鄉活動在魯、豫、川三省試點。

2008年5月26日,財政部、商務部聯合下發《關於繼續實施家電下鄉政策的通知》,將活動時間延至2008年12月31日。

2008年10月13日,財政部、商務部下發《家電下鄉推廣工作方案》通知明確規定本輪家電下鄉政策自2008年12月1日起實行,持續4年。

2008年11月28日,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於全國推廣家電下鄉工作的通知》(財建[2008]862號),規定從2009年2月1日起,家電下鄉在原來14個省市的基礎上,開始向全國推廣。

2009年6月,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統一印發的《關於調整高效節能空調推廣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對2級及以上能效標準定頻空調產品給予300元至850元能效補貼。

2010年3月,國家提高了空調產品的能效准入門檻,節能惠民補貼調整為:對能效等級2級及以上定頻空調產品給予150元至250元的補貼,並將政策執行時間延續到2011年5月31日。

2010年6月21日,商務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發佈關於印發《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修訂稿)》的通知。

2012年5月28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空調和平板電視推廣實施細則,對符合條件的產品進行政策補貼。

(南方週末實習生張明萌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誰要這杯水?

在很多行業都希望儘可能多地拿到政府補貼的時候,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協會卻向相關政府部門表達了希望補貼政策退出的想法。該協會理事長姜風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也是代表了協會企業成員的意見。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要成員都是白電企業,黑電產業管理歸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有一些家電企業兩塊業務都有,兩個協會都參加。

2013年3、4月間,姜風代表中國家用電器行業協會參加三部委組織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徵詢意見座談會,表述了協會的意見:推廣節能產品的效果已基本達到,消費者對節能家電產品的購買意識和數量都有增加,但從長遠來看,不希望這項政策長期實施下去,因為家電是耐用品,有8-10年的生命週期,補貼政策很容易帶來行業跟隨政策長期波動,使得企業很難把握市場節奏。

白電市場化程度很高,這二十多年來國家向白電產業投入不多,主要是靠市場競爭發展起來的,企業也希望通過競爭求發展。直到最近幾年,因為金融危機的緣故,政府為了刺激內需,認為家電是個很好的門類。

姜風認為,如果政策長期化,企業圍著政策而非市場來發展是不利的,因為政策總有停下的一天,政策停下來會很難受,還不如早些結束。我們不是反對政策,我們可以拒絕政策的誘惑。

2012年,國務院直接出台了家電節能惠民補貼政策。外界都以為是協會去「忽悠」的,但姜風說,「根本不是,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甚至根本沒有收到相關部委的意見徵集通知」。

她表示,從企業和協會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政府能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方面投入,不要總是刺激市場,不希望買什麼都補貼。

但黑電企業卻仍歡迎補貼政策。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全面點評了家電節能補貼政策,認為它得大於失,既促進了家電產品的升級換代,拉動、促進消費,促使家庭淘汰舊的高耗能產品,同時也造成消費能力提前透支,客觀上存在不公平等。

TCL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梁啟春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補貼政策是有價值的,人們的消費習慣、消費能力需要培育,在其他國家也有類似舉措,很多關於節能補貼的爭議其實並不衝突,大家可以探討的空間是補貼形式和效果如何優化。譬如在節能補貼方面,美國是由電力公司來補貼用戶,國內是否也能考慮讓電網參與呢?

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怡康)市場研究總監彭煜認為,之所以在行業裡出現不同聲音,因為企業立場不同,白電和黑電產業所處的競爭環境、企業市場地位、發展策略不一樣,從前面兩輪政策驅動中恢復也不盡相同。中國家電企業中有些是有機會成為百年企業的,也有一些企業希望不勞而獲,跟著政策做產品。

如何更好地利用節能補貼政策,就像是在長跑中誰要這杯水、誰不要這杯水。有人希望5公里設一個飲水點,有人希望10公里,甚至50公里。彭煜表示自己部分贊同方洪波觀點,「如果有形之手永遠存在,家電行業就永遠成熟不了。站在全球角度,鄰國都早已放開競爭了,我們為何還要呵護這個、那個呢?」

「拉動內需」的後果

作為第三方研究機構,中怡康從1980年代開始關注中國家電行業,積累了不少一手家電數據資源。彭煜介紹,他們也參與了家電補貼政策的制定,這其中包括直接與決策層溝通,開研討會、小規模面對面的交流、辦公室碰面、郵件往來等。

在彭煜看來,很多消費者還停留在一次消費,通過政府補貼,不僅能解決家電購買障礙,還能提高空調等「電老虎」的能效水平,降低耗電量,可以節能減排保護資源與環境。這使得家電比其他行業更受政策制定者的青睞。

事實上,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政府決策者的思維模式是,希望通過「四兩撥千斤」的補貼政策來儘可能快速地拉動內需或調整產品結構,這一政策目標是優先考慮的對象。而家電行業以及汽車業的巨大體量,使其更容易進入決策者的視野。

志高集團公共關係部部長黃通華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總有人覺得是否國家政策故意傾斜家電行業。你要看到,全球80%的空調都由中國製造,2012年中國家電工業總產值達到1.14萬億元,體量大,又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政府選擇通過家電業拉動內需也是正常。」

但對家電企業而言,這種「打雞血」式的刺激政策,其效果僅僅是讓部分需求提前釋放,無非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關係。後果則是讓整個家電市場在短期輝煌之後陷入更深的谷底。

2012年初,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終止、家電下鄉政策刺激效應減退,家電行業已經感受到了政策對行業的傷害。好日子一下子過完了,嘗到了政策退出的苦果。那時候,中國家電協會成員單位交流時都感嘆,「不出台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了」。

根據中怡康的預測數據,2012年第一季度家電行業的市場規模僅為2631億元,同比下降10.1%。其中黑電市場規模為334億元,同比下降24.6%;白電市場規模為472億元,同比下降21.5%;小家電市場規模399億元,同比下降5.2%;通訊和電腦市場則勉強持平。

儘管有此惡果,補貼政策仍遠沒有終止。

台式電腦的節能補貼啟動於2012年10月1日,一年內消費者購買1級能效的台式電腦仍可享受260元的補貼;境況不佳的黑電企業不得不靠補貼來挽救自己——康佳、TCL等黑電企業就乾脆啟動了自己的省電補貼。

一些地方政府也為了拉動地方經濟不願放棄補貼政策。如重慶市就決定通過地方財政將家電節能補貼延續至2013年底。

2013年5月末,財政部新聞辦公室稱,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建立有利於節能家電消費的長效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8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