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港交所撼低上交所業績前攞彩 李華華

2008-08-13  AppleDaily舊 年內地股市交投暢旺,滬深指數屢創新高,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值喺8月6號更首度揮低港交所(388),A、B股總市值合共達16.5萬億港銀,之後長升長 有。不過勢估唔到事隔一年,市況逆轉,喺全球熊市下,上個禮拜五8月8號,港股市值反超前上交所,當日收市,港交所市值連埋創業板合共15.9萬億,輕微 領先上交所1.2%。按港交所最新數據,星期一主板同創業板市值分別15.7萬億同1008億港銀,加埋成15.8萬億銀。雖然恒指噚日急跌1%,港股市 值計落仲有15.7萬億銀,仍然騎住上交所;上交所噚日A、B股總市值13萬億人仔(約14.8萬億港銀),比港交少近6個百分點。至於深圳證券交易所, 噚日總市值約3.4萬億港銀,較港交所少八成。

今派成績表料盈利跌

最高興當然係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同行政總裁周文耀,喺港交所 今日公佈中期業績前,先響頭炮,證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並非浪得虛名。雖然港交所市值再度爬過上交所,但對股民嚟講唔重要,最緊要係港交所今日派成績表究竟 派幾多息。瑞信最新發表嘅報告,預計港交所上半年盈利增長31%至30.4億銀;但由於港股近排成交萎縮,第二季盈利料按季下跌16%,繼續維持港交所評 級「遜於大市」。睇嚟夏主席要諗諗計,為免盈利倒退,都係出埠搵多啲生意維持業績。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

我是股東走進海通證券:現場問答(本文由海通證券提供) 上交所_我是股東

http://xueqiu.com/5214718015/24636194
#我是股東#上交所「我是股東」第三季第三站:中小投資者走進海通證券活動已結束。在現場問答環節,中小股東圍繞公司相關熱點進行了提問,海通證券高管進行了詳細回答。以下是海通證券根據投資者的現場提問整理的回答。

2013年7月17日

問:針對目前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下,公司有何打算?公司在保護中小投資者有何計劃?如何提高投資者的回報?

董事長王開國:證券公司應對國務院調存量、促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重大機遇,具體業務包括:1、信貸資產證券化;2、房地產證券化(REITs);3、公用事業收益權的證券化;4、國有股權的市值管理。

公司的舉措:1、服從國家大局,在調存量這塊,券商大有可為;2、各項創新業務,證券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傳統業務已不足以為股東帶來更高的回報,因此需要依靠創新業務的發展,如約定購回、股票質押、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國債期貨、OTC市場業務、國際業務等,這些業務將是券商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途徑。

就如何提高投資者回報方面,公司將繼續加大各項業務的拓展力度:1、傳統業務不能疏忽;2、創新業務、海外業務增長加快;3、加快人才結構優化;4、控制內部成本費用、加強風險控制;5、公司章程中有明確的股利分配政策,監管要求上市公司三年累計分紅佔可供出售分配利潤的比例不低於30%,但公司在2009-2012年該比例均不低於50%,2012年更是達到了74.36%。

董事會秘書金曉斌:股東的收益權不僅表現在股東的分紅收益上,還有資產增值轉讓收益。海通在市值管理工作上成效也是顯著的,去年上證綜指上漲2.6%,海通A股股價上漲36.5%,恆生指數上漲8.3%,海通H股上漲25.5%,今年截止到7月15日,滬深300下跌8.55%,上市券商整體下跌6.91%,海通證券A股上漲7.12%。股東一方面獲得了高比例的分紅,同時通過資產的增值轉讓也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問:近兩個月媒體報導股票開戶人數下跌,達到近年來新低,再加上佣金率持續下調,公司如何看待經紀業務?

董事長王開國:中國目前有1.6億左右開戶數,估計活躍客戶不會超過6000萬,海通460萬客戶,活躍的客戶也遠低於這一水平。我們對中國股市、經濟長期增長充滿信心,隨著股市好轉,投資者預期將有所改變,開戶量也將有所增加。

美國經歷200年,股票市場70%的交易量由機構貢獻,而仍有30%交易量由中小散戶提供,我們判斷中國股票市場短期內仍將以中小投資者交易為主,因此我們仍然重視零售業務,所以公司將新開89家微型營業部。

佣金率下調是長期趨勢,但很多業務單一的券商單靠經紀業務僅能獲得微利,佣金率下調幅度已接近底線,下降幅度有限。佣金下調對海通這類綜合券商衝擊較小,對高淨值、機構客戶、公司客戶通過增值服務、多樣化的產品可以提高收取的費用,此外,公司網點佈局均衡,目前中西部佣金率更高。

問:公司新開92家分支機構,成本是否會大幅增加?是否為公司帶來實際好處?

董事長王開國:公司對於微型網點地址、數量的選擇是經過長期反覆考驗、調研的,考察內容包括網點地址的人均GDP、上市公司數量、開戶數等。此次新設的89家微型網點中,上海只有2家,其它在外省市,每個營業部僅設3名員工,職能主要是開戶、提供諮詢服務、推介產品、與當地上市公司大股東加強溝通等。外省市人員成本很低,營業部大部分為租的,成本費用可控。公司對微型網點的盈利前景做了測算:第一年略虧、第二年平衡、第三年盈利。除盈利考量外,微型網點的推出是為了配合公司開戶、產品銷售的戰略。

問:海通證券今後2-3年有哪些主要的盈利點?

董事長王開國:1)穩健、風險低的融資融券業務,到去年底公司融資融券餘額70.5億元,到今年6月底已達142億元。目前融資融券利率8.6%,此外融資融券客戶換手率通常較高,該業務貢獻的佣金收入也較為可觀,息差加佣金收入佔公司經紀業務收入的20%左右;2)投資業務:由於研究實力強、資金量大,券商這類機構投資者在投資業務上有較強優勢;3)海外業務:今年香港公司盈利實現了較快增長;4)衍生金融工具:股指期貨、股票期權、國債期貨、石油期貨等,由於專業性強,這類金融產品的投資對於證券公司類的機構投資者更有優勢;5)PE投資:目前擁有全資子公司海通開元,註冊資本57.5億元、控股海通吉禾產業基金、西安新能源產業基金、上海文化產業基金和海通新能源基金等。

問:證券行業處於轉型期,傳統通道業務佔比越來越低,證券公司必須依靠資本中介、投資等業務獲得更多盈利,海通證券在資本中介業務上處於行業領先地位,這類業務需要大量的資本,海通今年是否有債務融資的計劃?公司槓桿計劃做到多少倍?

董事長王開國:傳統賣方業務主要是投資銀行、經紀、資產管理業務;買方業務指投資業務,需要動用公司資本;資本中介業務指通過少量資本,適當的運用槓桿,賺取價差的業務。

公司需要債務融資、提高槓桿解決資本中介業務和資本投資業務解決公司對資金的需求。

債務融資計劃:公司已經公告債務融資計劃,發行公司債券餘額不超過淨資產的40%;短期融資券不超過淨資本的60%;發行其他債務融資工具不超過淨資產的100%。

槓桿率:目前公司扣除客戶保證金槓桿率僅1.6倍,遠低於西方投資銀行10-15倍的水平,因此公司ROE水平受到拖累。公司目標是爭取財務內部槓桿2-3倍,初期2倍左右,3-5年提高到5倍,外部槓桿控制在3倍,公司要綜合考慮流動性的風險。



問:轉融券推出後,公司如何應對做空壓力

董事長王開國:部分投資者做空是為了直接賺錢,有些也為了配合自身投資策略,如壓低價格獲得更多海通股票。長期看,一個股票是否會被做空,最終取決於公司的質地,人為打壓只能造成短期影響。

董事會秘書金曉斌:今年初,公司針對新的市場環境和其它金融類上是公司的教訓,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防止公司股價大幅波動,公司和境內外律師等相關專業機構,制定了防止惡意做空海通股票的預案。

問:海通客戶有460萬,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針對中小投資者公司有什麼服務手段?未來微型營業部是否會佈局在如地鐵、寫字樓等?

董事長王開國:服務中小投資者是公司重要的戰略,公司對零售客戶的營銷費用、通訊費用等均有較大投入。滬深交易所85%左右交易量由中小投資者貢獻,公司通過投資顧問、彩虹俱樂部等服務模式,以及集合理財產品、OTC等穩定收益的產品服務中小投資者,公司call-center中心向海通開戶的中小投資者提供諮詢服務,此外公司也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投資者報告會、上市調研會等的服務。

公司網點佈局需要綜合考慮,包括GDP、開戶的潛力、上市公司數量、金融意識等,會把對投資者服務、公司盈利有機的結合起來。

問:海通股價是否高估,能否繼續投資?

董事長王開國:眾多投資者對公司估值高低各有判斷,比較而言,在2532個上市公司中,海通算是前50個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董事會秘書金曉斌:從社會評價看,今年來公司先後獲得了中國上市公司金牛百強前10位,中國最具成長性上市公司前十位、最具投資回報潛力的10家上市公司、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百強金牛獎,最佳市值管理、中國國有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優秀企業、中國金融企業慈善榜突出貢獻獎、中國上市公司優秀董事會、中國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建設卓越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問:上半年海通利潤超過中信,業內哪些是公司的競爭對手?公司經營的精髓是什麼?

董事長王開國:證券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公司。公司風險控制的原則是「穩健乃至保守」,金融行業關鍵在於誰能活的更長久。行業內競爭對手很多,各有優勢。如中信證券,背靠央企,大項目有優勢。海通的優勢在於業務均衡、資產質量優異、流動性好,有嚴密的風險和成本控制。海通創新業務優勢明顯,2012年佔營業收入的16.5%,今年有望達到20-25%;國際業務進步突出,今年利潤增速與收入佔比都有顯著提升;其它具備優勢的業務包括固定收益、資產管理等,公司旗下兩家基金子公司在行業內排名靠前,公司本部的資產管理子公司今年來的規模也有增長迅速,2012年末為350億元,目前已經突破1000億元,公司下一步要加強對資產管理的投入,是公司的戰略性的業務。

問:海通股價表現好是市值管理的結果還是基金配置的結果?公司是否能成為高盛?

董事會秘書金曉斌:科學的市值管理首先表現在公司的合規經營、規範透明、經營業績優良上,「打鐵還須自身硬」,這是最關鍵的,同時還需通過誠信專業的投資者管理團隊與投資者溝通,目前海通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的溝通渠道,包括公司規範的信息披露、投資者熱線電話、公司網站投資者服務、專職的IR主管、高管現場溝通、網上互動交流、電子郵件、投資者現場調研等溝通方式。例如今年披露年報當天公司高管和各主要業務部門就組織了全球的基金經理與分析師的業績發佈會以及全球的媒體的業績發佈會,並在網上與中小投資者進行交流。通過充分溝通交流,使投資者更加清楚地瞭解公司的發展戰略、創新業務等情況,保證了股東的知情權,堅定了投資者的信心。目前上交所E互動平台已經上線,公司將積極參與,與中小投資者實現零距離溝通。公司在與投資者溝通交流服務中,嚴格遵循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原則。做到了規範、專業、誠信,有效地維護了公司形象,也體現在市值管理上,公司倡導為股東創造價值。

董事長王開國:能不能成為高盛取決於兩大要素:1、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在全球中的地位,如果未來中國經濟超過美國,中國可能出現超過高盛的投行;2、海通能否做到與中國經濟地位相適應的投資銀行,能否成為中國標竿性的投資銀行以及能否做到有全球影響力的投資銀行。公司的戰略是:以經紀、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中介業務為核心,以資本型中介業務和投資業務為兩翼,以創新和國際化為驅動力,加強研究、人才、IT和風控合規四根支柱建設,把海通建設成為網上交易的券商、機構業務的券商、財富管理的券商、中小企業證券,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的金融服務集團。如果公司能夠實現這個戰略,我們就有信心建設成為與中國經濟地位相適應的,在全球有影響力的、服務於中國人走出去、外國人走進來的跨境的一流投資銀行。

問:海通評級由AA下調至A,原因?上半年利潤上升30%,利潤結構是什麼?

董事長王開國:評價體系即將修改,一些能夠代表最新發展的創新指標還沒有實施,公司在創新業務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傳統業務(通道業務)上的比例有所下降,影響了公司的評分。公司自身問題有,OTC收到監管函,扣1.5分,但沒有實質影響;受IPO暫緩影響,去年投資銀行排名11位,但今年上升至第2位,這一指標影響較大。證監會明確了該評價不作為商業評價標準。

財務總監李礎前:公司昨天已公佈了半年度業績快報,上半年海通營業收入56.6億元,同比增長11.78%,利潤總額36.9億元,同比增長28.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65億元,同比增長31.59%,每股收益0.28元。公司期末總資產1394.59億元,歸屬於上是公司股東的淨資產600.8億元。利潤結構具體數據將在半年報披露,公司大多數業務都有增長,特別是海外業務、融資融券業務、投資業務等。

問:今年有債務融資計劃,未來2-3年是否有股權再融資計劃?公司上半年利潤超過了中信,但中信受到IPO暫緩影響較大,海通投行在IPO放開後有何計劃?

董事長王開國:目前沒有股權融資計劃,是否有股權再融資取決於兼併收購這類大的戰略計劃,目前還沒有這類計劃。

公司並沒有超過中信、銀河這樣的計劃,公司將按照自己的戰略一步步的走。投資銀行如果下半年開閘,公司已有過會項目,股票、債券都有幾十個儲備項目。今年下半年還有幾個月時間,如果IPO開閘影響有限。在大項目上,我們和中信有差距,但海通有一大批中小項目的儲備,中小項目利潤率較高,因此儘管海通在一些業務規模排名上並不靠前,但在利潤指標上能達到行業領先。

免責聲明:本文刊載的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上海證券交易所力求本文刊載的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32

春秋航空擬在上交所上市 去年營收65.63億元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98
春秋航空作為中國首批民營航空公司之一,定位於低成本航空業務模式。公司主要從事國內、國際及港澳航空客貨運輸業務及與航空運輸業務相關的服務。自設立以來,公司主要提供國內航線的客運業務。2010年,公司開始經營國際及港澳航線並於2011年開始加快開闢國際及地區航線的步伐,目前已開通了十餘條上海及石家莊往返港澳台、東北亞及東南亞城市的國際及地區航線。

區別於全服務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定位於低成本航空經營模式,並憑藉價格優勢吸引大量對價格較為敏感的自費旅客以及追求高性價比的商務旅客構成的細分市場。從2005年首航起,公司規模已擴張至2013年末39架飛機、64條國內外在飛航線,成為目前國內旅客運輸量周轉量最大的民營航空公司及大中華地區領先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未來幾年,受益於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與航空出行日趨大眾化等有利因素,春秋航空將繼續鞏固低成本航空的業務模式與競爭優勢,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努力實現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化、大眾化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為旅客提供安全、低價、準點、便捷、溫馨的高性價比飛行體驗的戰略目標。

預披露文件顯示,近年來受到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持續快速增長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相應提高的影響,春秋航空主營業務收入一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11 年至201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4.63億元、56.32億元、65.6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是4.83億元、6.25億元和 7.32億元,業績逐年增長。此外,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狀況良好,2011年至2013年分別是6.98億元、8.84億元和15.36億元。

春秋航空這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三個項目,一是購置不超過9架空客A320飛機,約使用募集資金13.3億元;二是購置3台A320飛行模擬機,約使用募集資金3.0億元;三是補充流動資金,約9.0億元,這三個項目合計需資金約25.3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148

新股發行在即卻愁錢不夠?上交所擬放開信用賬戶打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45

126674835_14037475174841n

第四輪新股發行在即,打新錢不夠用怎麽辦?

中國證券網報道,上交所為支持IPO業務,擬在近期放行投資者利用信用賬戶打新。業內人士認為,使用信用賬戶打新將提高打新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激發投資者申購滬市新股的興趣,網上凍結資金規模有望再擴張。

據記者獲悉,上交所近期下發了《信用賬戶支持IPO業務測試方案》的通知。測試主要內容為IPO發行業務支持信用賬戶申報,測試時間為9月17日至9月23日。

該通知意味著,測試通關後,滬市投資者也有望在信用賬戶中參與新股申購了。

根據現行規定,投資者在申購滬市新股時,融資融券客戶的信用證券賬戶中的市值合並計算到該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中,不過該賬戶不能用於申購新股。

據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滬上營業部總經理介紹,其所在營業部的客戶鐘愛打新,但客戶在申購上交所新股時常遭遇不便,客戶需要不斷的騰挪資金,將自有資金轉到普通賬戶後,才能參與申購。此外,用做新股申購的現金放在信用賬戶,還可以作為融資融券的擔保品,盡管無法實現融資打新,但投資者可以融資投入兩融標的證券。

這一觀點也得到券商融業務相關負責人的認可。與同樣市值的證券作為擔保物相比,客戶提交的現金擔保品將能獲得更大的授信額度。與此同時,客戶使用這部分資金用於打新,也不會影響到客戶的履約擔保比例。

事實上,信用賬戶可用於新股申購已非首例。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普通賬戶持有深圳市值,信用賬戶持有深圳市值,兩個賬戶市值合並計算,即可在普通賬戶進行新股申購,也可以在信用賬戶進行新股申購,但同一只股票如果客戶已經用深圳普通賬戶做了申購,則不能用深圳信用賬戶做申購,反之亦然。

某券商兩融人士預計,鑒於深交所信用賬戶打新已較為成熟,預計在測試完成後將很快上線。這意味著投資者最快將於下周三,即第四輪新股集中發行期間享受到這一便利。

證監會日前下發第四批IPO批文,本批次共有11家企業獲得了首發許可。根據已經公布的招股說明書,下周三和周四兩天將有10只新股集中發行,而上交所新股占據半壁江山。市場根據前三批新股行申購情況,預計下周10只新股或將凍結資金近5000億元。如果屆時上交所順勢推出信用賬戶打新,在“新股不敗”的大環境下,投資者還可進一步利用擔保品申購新股,或有助於進一步推漲客戶參與滬市新股的熱情,網上凍結資金水平有望逾越五千億高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37

上交所正式發佈滬港通試點辦法 允許融資融券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1836674

上交所正式發布滬港通試點辦法 允許融資融券

滬港通規則已齊備 上交所正式發布《試點辦法》

允許融資融券 終稿體現寬嚴相濟原則

  一、滬港通規則

  堅持市場化、國際化導向,允許融資融券,細化網絡投票規定,為交易方式、訂單類型與申報內容優化預留空間。

  控制風險傳遞,強化跨境監管,嚴禁惡意占用額度,細化交易異常情況處置,明確跨境監管合作機制、自律管理措施。

  9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微博]滬港通試點辦法》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微博]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等配套規則亦同時發布。上交所[微博]有關人士表示,以《試點辦法》等系列規則的發布為標誌,滬港通規則體系已經基本齊備,但滬港通的開通時間還有待確定。

  據悉,後續上交所還將就滬股通網絡投票、滬股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事項發布相關規則。

  與4月29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正式發布的《試點辦法》調整了若幹規定,“總的原則是:一方面,要充分考慮滬港通市場化、國際化的要求,尊重市場和投資者權利,為正常合理的市場行為預留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控制風險跨境傳遞,強化跨境監管,確保滬港通試點平穩安全運行。”上交所人士介紹說,《試點辦法》對體現市場化、國際化的需求,總體有放寬限制的考慮;而對風險控制方面的需求,則提出了更加嚴格、細致的安排。

  放寬——允許融資融券

  滬港通允許融資融券是《試點辦法》修改過程中的最大變化。在允許滬股通投資者在香港市場開展滬股通股票保證金交易(類似於內地的融資業務)、股票借貸和擔保賣空(類似於內地的融券業務)的前提下,《試點辦法》明確,滬股通“融資融券”標的應當屬於上交所市場融資融券交易的標的證券範圍,擔保賣空價格不得低於最新成交價,並對擔保賣空比例限制、暫停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等事項作出了規定,明確了與此相關的四種非交易過戶情形。

  同時,《試點辦法》刪除了征求意見稿中關於港股通禁止融資融券的規定,明確港股通融資融券相關事宜“另行規定”。由此,港股通融資融券的業務空間也將被打開。

  另外,在征求意見稿中未被允許的滬港通配股,也在《試點辦法》中得到了原則支持,征求意見稿中“滬港通暫不提供股份發行認購服務”的條款隨之刪除。《試點辦法》明確,上交所上市公司經監管機構批準向滬股通投資者配股的,由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參與認購,並適用現行有關股份發行認購的規定;聯交所上市公司經監管機構批準向港股通投資者供股、公開配售的,港股通投資者參與認購的具體事宜按中國證監會[微博]、中國結算的相關規定執行。事實上,該問題也受到滬港市場投資者的廣泛關註。盡管配股涉及發行問題,可能增加試點工作的複雜性,但考慮到禁止配股可能影響股東權益,故兩地監管部門和交易所還是從維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在正式發布的規則中增加了配股相關規定。

  同樣為保護投資者權益,《試點辦法》明確了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應當按照滬股通投資者的意見行使股東權利,同時明確了香港結算作為名義持有人參與上交所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絡投票的具體事項將由上交所另行規定。據悉,上述滬股通網絡投票具體規則的制定也已經基本完成,將於近期發布。

  再有,《試點辦法》還在交易方式、訂單類型與申報內容等方面,從有利於滿足投資者多樣性需求,有利於提高市場效率的角度出發,預留了優化空間。例如,滬股通方面,將原有的“采用競價交易方式、暫不支持大宗交易”改為“采用競價交易方式、本所另有規定的除外”,“只能采用限價申報、暫不支持市價委托”改為“采用限價申報,本所另有規定的除外”。港股通新增關於碎股交易方式規定,並細化了不同交易時段的委托類型安排。

  嚴管——嚴禁惡意占用額度 明確跨境監管機制

  《試點辦法》對前期社會高度關註的惡意占用額度問題作出了積極響應,新增了相關條款,明確滬港通投資者“不得通過低價大額買入申報等方式惡意占用額度,影響額度控制”。

  同樣比較引人關註的是,為防止風險的跨境傳遞,保障滬港通平穩安全運行,《試點辦法》完善了關於交易異常情況處理的有關規定,對滬股通、港股通可能發生的交易異常情況的處置措施、市場公告等事項作出了細化明確。

  為更好地防範和監管滬港通中的跨境違規行為,上交所和聯交所經協商建立了自律監管協作機制,在《試點辦法》中有所體現,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違規行為調查方面。成交地交易所發現涉嫌違規行為的,可以提請對方交易所對其會員或者參與者采取適當的調查措施。二是在違規行為處分方面。成交地交易所認定違規行為後,可以提請對方交易所對其會員或者參與者實施相應的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

  《試點辦法》還對提供滬股通投資者信息提出了要求,明確上交所可以根據監管需要,要求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提供交易申報涉及的投資者信息。這一要求符合A股市場的監管習慣和制度要求,有利於滬港通的有效監管。據了解,在香港市場現有模式下,投資者信息由券商維護,交易所及其證券交易服務公司並未全面掌握投資者具體信息,因此要實現在交易申報中實時提供投資者信息尚需一定市場和技術準備時間,但目前上交所可以在對個案的監管調查中,通過聯交所或其證券交易服務公司要求香港券商提供其背後的投資者信息。

  額度限制方面,《試點辦法》提出了更加細化的安排,對上交所集合競價階段和連續競價階段的滬股通每日額度控制、聯交所開市前時段和持續交易時段的港股通每日額度控制分別作出了規定。除此之外,滬港通的總額度余額計算公式亦有調整。

  上交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就上交所會員對委托其參與港股通交易的投資者進行適當性管理提出了相關要求。

  同日發布的其他規則還包括:修訂後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修訂後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參與者交易業務單元實施細則》,《港股通委托協議必備條款》和《港股通交易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另外,《港股通業務會員指南》和受理會員開通港股通業務申請的通知也將發布。

  上交所有關人士表示,《試點辦法》等規則發布之後,上交所將協同有關各方,繼續紮實做好滬港通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專家解讀

  1. 滬港通50萬元門檻後的港股風險

  林義相

  本文導讀:滬港通試點初期,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這是香港證監會的要求。有投資者質疑該門檻設置的公平性。本文從香港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這一要求,供境內投資者參考。

  根據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的《聯合公告》,“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今日發布的上交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收錄了這一要求。50萬元門檻,將大量境內個人投資者擋在了滬港通門外。

  對於香港證監會提出這一要求的背後考慮,目前尚缺乏資料加以分析。但我們可以根據香港市場以及港股的投資風險來理解和分析這一措施與投資者保護之間的關系。

  由於滬港兩地市場存在諸多差異,許多在內地市場適用的投資邏輯在香港市場可能並不適用,內地投資者在投資港股時需要更多地如下五方面的風險:

  一、企業經營情況與投資風險

  香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對股價走勢的影響往往大於A股上市公司。虧損企業以及業績大幅下滑企業,通常面臨較大的股價下跌壓力。內地炒作績差股的邏輯在香港市場通常不適用。而且,港股針對連續虧損企業並沒有類似於A股市場以“ST”標識的特別處理,平時對上市公司基本面關註不夠的內地投資者在買賣港股時可能會因此而承擔更大的風險。同時,境內個人投資者對香港上市公司的了解和理解也存在著天然的劣勢。

  二、部分港股流動性較差可能帶來的風險

  由於香港市場投資者數量、研究機構及股票覆蓋數量均遠不及A股市場,造成眾多股票流動性較差。與A股相比,港股通標的股票成交金額、換手率均偏低,12%的個股日均換手率不到0.1%。因此,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需特別關註其成交量、換手率等流動性指標。如果大量買進不活躍的股票,可能面臨長期無人接盤的窘境。

 
 三、投資低價股可能面臨風險

  在以散戶為主導的A股市場,投資者投資理念尚不成熟,對低價股存有偏好,且由於A股公司上市較難,殼資源的價值相對高,不少投資者炒作低價股。而香港市場上,市場化的發行制度降低了殼的稀缺性,炒作低價股的的風氣也不盛行。港股市場的“仙股”常常由於業績差鮮有人問津,成交清淡,股價長期低迷。如果內地投資者用炒作A股低價股的思路炒作港股,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

  四、無單日漲跌幅限制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短線風險

  港股市場單日股價漲跌幅度不受限制,股價在一天內波動幅度可以很大,給投資者帶來較大的短線風險。以中國熔盛重工為例,2013年7月,受“裁員”、“銀行壓貸”等傳言影響,公司股價在3個交易日里累計下跌31.3%,單日最大跌幅達16%。

 
 五、成熟的做空機制使得高估值股票及造假公司股價有較大下行風險

  香港市場有較為完善的做空機制,有助於擠壓估值泡沫,也意味著上市公司造假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近日,港股通股票旭光高新材料(1.25, 0.00, 0.00%, 實時行情)因財務造假被美國著名做空機構Glaucus做空,股價大跌。因此,在成熟的做空機制下,投資者對待自己不熟悉、基本面不清晰、以及估值過高的公司須尤其謹慎。

  當然,任何“一刀切”的規定,都可能造成事實上的不公平。但考慮到在我國體制下推動改革創新工作的發展,對風險的考慮往往遠超對效率的考慮,對“走得穩”的需求遠高於對“走得快”的需求。所以,改革者在跨出一步時,難免會有所顧慮。這就使得“先把孩子生下來,有了孩子不愁養”成為改革者最務實可能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事實上,即將開通的滬港通試點還僅是1.0版本,不斷完善和叠代本就是這項創舉的題中之義,如果試點能夠平穩推進,相信投資者適當性的門檻自然會不斷降低。9月24日,香港證監會有關人士也明確表示,隨著滬港通市場發展逐漸成熟,預期內地投資者賬戶資產最少有50萬元才可經港股通買港股的相關限制將會放寬。(作者為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 滬股通實施“看穿式監管”有助於提升監管有效性

  滕泰

  本文導讀:上交所發布的滬股通《試點辦法》中規定,上交所可以根據監管需要,要求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提供滬股通交易申報涉及的投資者信息。這一規定為滬股通中上交所及時獲取申報背後的投資者信息及實施“看穿式監管”保留了空間。筆者認為,上交所這一安排非常必要,順應國際證券市場監管趨勢,符合A股本地原則,有助於提升滬股通監管有效性。

  一、賬戶體系的滬港差異

  目前A股市場交易是以看穿式證券賬戶體系為基礎的,證券交易所和登記結算公司擁有所有投資者的一級賬戶信息。在該模式下,每一筆A股交易申報均應包括投資者的證券賬戶信息,交易所可以實時對投資者交易指令做前端檢查,並能夠實時發現投資者持倉違規信息。

  而同境外其他成熟市場一樣,香港股票市場采用二級賬戶管理體系,香港結算和港交所僅可以獲得經紀商等市場參與者的賬戶和交易的信息,而無法直接掌握經紀商背後實際投資者的賬戶和具體交易、持倉情況,也就是說香港市場的交易是以非看穿證券賬戶體系為基礎的。

  二、滬股通中要求提供投資者信息的必要性

  在滬股通開通後,香港市場無法“看穿”投資者賬戶的現實,有可能對上交所實施單個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等方面的監管帶來操作上的困難。同時,在無法了解每個訂單背後實際投資者的情況下,跨境執法的效果也可能受到影響。

  因此,從長遠看,要求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提供其交易申報背後的投資者信息,既符合A股市場“主場”原則,又有助於提升監管有效性,預防監管套利。

  三、“看穿式監管”是證券監管的國際趨勢

  目前,在股票市場建立看穿式的賬戶體系及實施看穿式監管已經成為國際證券市場監管變革的重要趨勢之一。2010年美國證券市場閃電崩盤事件(Flash Crash)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充分意識到非看穿式的二級賬戶體系無法識別訂單背後投資者的弊端,為提高監管有效性,SEC於2012年10月1日正式頒布法案,要求所有自律組織(SROs)包括各主要交易所與金融監管局(FINRA)合作建立綜合審計跟蹤系統(Consolidated Audit Trail),用來識別在全國性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交易的下單、修改、取消、執行以及背後投資者的信息,便於監管機構事後跟蹤交易訂單信息,調查違法違規行為。

  四、滬股通過渡期解決方案

  鑒於香港市場的實際情況,要求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實時提供投資者信息尚需一定技術準備時間,因此目前僅針對個案調查要求聯交所、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協助提供特定交易申報涉及的投資信息。但據了解,對於看穿式監管模式的建立,上交所已與聯交所經多輪溝通達成原則一致,並在規則和雙方的協議中作出了相應的安排。在滬港通運行一段時間之後,香港技術準備比較充分之時,預計上交所將要求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更及時全面地提供滬股通交易申報涉及的投資者信息,從而在滬股通中實現看穿式監管,提升監管有效性,維護市場運行秩序,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作者為萬博兄弟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3. 滬港通的“主場原則”與“變通處理”

  曹鳳岐

  滬港通臨近。在不同市場機制下,進行平穩、有效的跨境交易,滬港通適用的“主場原則”與“變通處理”,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在滬港通之前,聯通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設想,還有2007年的“港股直通車”。但港股直通車與滬港通根本的區別在於主場原則。這也成為了滬港通能得以在較短時間內順利推出的基石。

  所謂主場原則,正如同在不同地區駕車都要遵守當地交通規則一樣,滬港通的交易、結算、監管等安排基本沿用兩地現有的規則。

  滬港通交易須分別遵守兩地市場適用規則,體現在上市公司、券商、交易與結算三個層面。

  即上市公司遵守上市地的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證券公司或經紀商遵守所在國家或地區監管機構的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交易結算活動遵守交易結算發生地市場的監管規定及業務規則。上交所發布的滬港通《試點辦法》又根據滬港通交易的委托發生在本地、申報和成交發生在對方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做了“分段式”的規則適用安排,即:投資者委托行為原則上適用本地規則,申報、成交、結算行為原則上適用對方交易所規則。

  正因為適用了主場原則,滬港通得以以最低制度成本實現市場化的最優運作。

  在與監管以及各市場參與主體溝通後可以發現,滬港通此次順暢地直接啟動,各方都比較支持,“主場原則”功不可沒——通過建立主場原則,滬港雙方參與者的交易習慣、交易制度、交易時間等基本都不會發生變化,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場原則進行。

  所以短期來看,這項重大的互聯互通制度的穩妥起步,不會有太大問題,也不會對市場造成大沖擊。

  但同時也應看到,在兩個市場互聯互通的過程中,“主場原則”並不能包打天下,為順利實現互聯互通,滬港交易所必須對對方規則給予充分考慮,並根據本地需求實現不同程度的本地化。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試點辦法》規定的港股通交易方式、申報類型、訂單修改等多數事項,是在香港市場現有規則上針對港股通業務作特別安排的事項,為使內地投資者明確知曉而在上交所規則中作出了規定。同時,聯交所為確立其自律監管依據,也將上交所交易規則的部分內容要求轉化為其自身交易所規則的一部分(14A章),作出了將對方市場規則本地化的安排。

  監管方面也是如此,考慮到滬港通屬於跨境交易,簡單、絕對地套用“主場原則”可能存在問題,需要做出變通處理。例如對滬股通中的違規交易行為,上交所應當有監管權,但違規主體卻是香港經紀商的客戶、屬於香港監管機構監管的對象,上交所尚無法直接跨境監管,需要通過其他安排(例如要求聯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促使聯交所參與者對客戶采取相關措施、提請聯交所采取監管行動等)來實現監管目標。同時,證券交易服務公司(以下簡稱“SPV”)模式是滬港通交易機制的核心,也是滬港通監管的基本出發點。SPV是對方交易所的特殊的交易參與人,所有的滬港通交易均通過SPV進行、法律上體現為SPV的交易,故SPV必須全面、充分地遵守交易地(對方交易所)的法律、規則,交易所對滬港通交易的監管主要通過對SPV的監管來實現。《試點辦法》從上交所市場出發,明確了聯交所SPV的義務與責任,包括遵守內地法律規則、提交相關報告、資料保存等。

  現實生活中,兩個人組織家庭,雙方都會帶來自己的性格、思想和行為方式,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底線和包容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兩個市場幾百只股票、成千上萬投資者、千億量級資金的互聯互通,顯然更加複雜。這也正是滬港通的魅力所在。

  正如李克強總理4月10日宣布滬港通時所說,作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滬港通要通過開放“促進改革”。看穿式賬戶體系對香港市場或有啟發,香港市場的若幹制度必然也有利於滬市改革的推進。今日的“主場原則”,或許就是未來的對方市場的改革方向;而今日的“變通處理”,也可能成為明日本地市場的通行規則。

  ——有投資者不斷關註隨滬港通而來的“T+0”等兩市交易制度接軌等問題,何時接軌很難有明確答案,但只要通過滬港通的實踐證明是先進的、受歡迎的、可被廣泛接受的制度,都可能成為未來改革的方向。

  我們相信,滬港通的實施,會拓寬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對香港和內地市場的平衡發展,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市場化和人民幣的國際化都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作者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微博]教授、博導、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

  4.融資融券現身滬股通 港股通也已預留制度空間

  董登新

  經過時近5個月的修訂,上交所滬港通《試點辦法》終於出爐。

  作為交易所層面對於滬港通最重要的業務規則,從《試點辦法》可以看出整個滬港通業務的清晰輪廓,一些此前市場熱議的問題也最終得到了答案。

  其中最引人註意的變化或許就是“融資融券”制度安排的明確。

  在4月底的征求意見稿中,融資融券並未現身在滬港通業務中。然而,市場的需求最終推動了規則的演進。

  首先迎來突破的是滬股通,考慮到香港市場的實際情況,滬股通投資者可以在香港市場開展滬股通股票保證金交易(類似於內地的融資買入)、股票借貸和擔保賣空(類似於內地的融券賣出)。

  值得註意的是,香港市場的“類融資融券”業務模式與內地並不相同。

  比如,香港市場的融券賣空采用分散授信的模式,或稱為市場化模式,是指不安排專門從事融券的機構對融券進行控制,而是由市場之中的證券公司和金融機構,通過借貸、回購等多種形式的市場工具完成。

  其信用過程是由經紀商直接通過證券借貸市場的雙邊交易來完成,即客戶融券由證券商代辦。

  而內地關於融資融券的現有規定僅適用於境內證券公司對其客戶的融資融券業務,無法直接適用於香港投資者在香港市場開展的上述業務。

  在兩地之間規則不同的情況下,滬港通設計的“主場原則”再次體現了作用。在滬股通中,為防範在香港市場開展的滬股通股票保證金交易、股票借貸和擔保賣空行為造成內地市場波動,上交所參照內地市場的融資融券制度,在《試點辦法》中從監管交易申報的角度對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的標的、擔保賣空的提價規則和比例限制、暫停保證金交易和擔保賣空等事項作出了規定,並與聯交所協商明確了一系列監管要求,將在交易通協議中約定並在聯交所規則中予以體現。

  滬股通的“融資融券”路徑已經打通,港股通的融資融券想象空間也被打開。

  在《試點辦法》中,幾處細微的修訂值得註意,原有的“會員不得為港股通股票交易提供融資融券服務”規定被刪去,取而代之的是“本所會員為港股通交易提供融資融券服務的相關事宜,由本所另行規定。”

  這個小小的修改意味著已經為港股通融資融券預留空間,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滬港通的正式啟動和運行成熟,融資融券功能將在整個業務中得到完整的實現。(文章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招商銀行(SH600036)$ $民生銀行(SH600016)$ $上證指數(SH000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30

上交所將在風險受控的情況下開展T+0試點。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881293

上交所將在風險受控的情況下開展T+0試點。



$招商銀行(SH6000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07

上交所:A股已具備條件恢複T+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14

Img336902513

在周一下午的滬港通網絡新聞發布會上,上交所答記者問時表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A股市場已具備了恢複T+0的條件,未來會配合監管部門積極推動和研究評估,在防控風險的基礎上開展試點。

從交易機制差異來看,目前滬港市場最明顯的區別是股票T+0交易制度。上交所表示,香港市場實行T+0交易、無漲跌幅限制等與國際成熟市場接軌的一套交易機制。從國際經驗來看,T+0能活躍市場,提高流動性,顯著地提升市場定價效率。T+0回轉交易機制一直是上交所重點研究推進的創新,滬港通的推出無疑將加快內地市場在這一領域的探索。

上交所表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內地股票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規模和流行性大幅提高,專業機構投資者占比大幅提升,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已經具備了恢複T+0的條件。滬港通開通後,投資者的需求將對完善內地證券市場交易機制形成推動作用。上交所將配合監管部門積極推進對現有T+1交易制度的研究評估,在防控風險的基礎上開展試點。

香港方面,港交所周一下午表示,明年中或可通過滬港通T+0買賣A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午再次向記者強調,滬港通已經準備就緒,雖然稅務問題未解決,但對他個人而言,相信問題已經解決,又指有關沽空及“即日鮮”(也即“T+0”)的問題最快2015年可以解決,即投資者可於香港沽空A股。

從行業、個股來看,T+0將使三類股票明顯受益。其中,券商板塊最直接受益,東北證券、廣發證券、西部證券、國海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等券商會直接受益,同時,參股券商的遼寧成大等也會間接受益。此外,證券交易系統維護商也將直接受益,如恒生電子、金證股份等交易系統維護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690

上交所批準兩類基金實行T+0交易 並開展期權交易試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37

上交所今日(1月9日)決定對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跨境上市開放式基金實行T+0交易。此外,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今天表示,證監會日前已經批準上交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試點,批複品種為上證50ETF期權,該期權將於2月9日正式上市。

上交所今日(1月9日)發布通知表示為進一步發展基金市場,滿足投資者的投資交易需求,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交所決定對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跨境上市開放式基金實行T+0交易,並修改《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第3.1.5條,全文如下:

關於修改《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第3.1.5條的通知

上證發〔2015〕6號

各市場參與人:為了進一步發展基金市場,滿足投資者的投資交易需求,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決定對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跨境上市開放式基金實行當日回轉交易,並將《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第3.1.5條修改為:

“3.1.5 下列品種實行當日回轉交易:

(一)債券;

(二)債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三)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

(四)黃金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

(五)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六)跨境上市開放式基金;

(七)權證;

(八)經證監會同意的其他品種。

前款所述的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和跨境上市開放式基金僅限於所跟蹤指數成份證券或投資標的實施當日回轉交易的開放式基金。

B股實行次交易日起回轉交易。”

本通知自2015年1月19日起施行。本所其他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目前在本所上市的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共有4只(具體名單見附件)。

特此通知。

上海證券交易所二○一五年一月九日

跨境ETF,是指由國內的基金公司發起設立,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其標的指數為海外指數,基金持有的證券資產主要托管在海外,而基金份額在國內進行申購贖回和交易的QDII基金。 

附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名單:

1.華安國際龍頭(DAX)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代碼:513030 ,簡稱:德國30)

2.博時標普5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代碼:513500,簡稱:標普500)

3.納斯達克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代碼:513100,簡稱:納指ETF)

4.易方達恒生中國企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代碼:510900,簡稱:H股ETF)

此前滬港通開通之際,上交所曾表示,對A股市場而言,滬港通的關鍵不單是引入資金活水,更重要的是以開放促發展,通過對接發達市場,倒逼實現邁向成熟市場的目標。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內地股票市場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已具備恢複T+0的條件。 

目前滬港市場最明顯的區別是股票T+0交易制度。上交所表示,香港市場實行T+0交易、無漲跌幅限制等與國際成熟市場接軌的一套交易機制。從國際經驗來看,T+0能活躍市場,提高流動性,顯著地提升市場定價效率。T+0回轉交易機制一直是上交所重點研究推進的創新,滬港通的推出無疑將加快內地市場在這一領域的探索。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內地股票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規模和流行性大幅提高,專業機構投資者占比大幅提升,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已經具備了恢複T+0的條件。

有分析師指出監管層批準跨境ETF產品實行T+0交易,能從側面看出監管層對市場整體的態度,希望中國資本市場更加國際化。跨境ETF產品可能先行先試進行T+0交易,不排除未來其他ETF產品也可進行T+0交易的可能性。

不過,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9日說,允許投資標的實行T+0的跨境ETF和跨境LOF實行T+0,是完善境內證券交易所交易制度的積極舉措。但是,這與在A股市場推行T+0沒有直接關系。

鄧舸說,經證監會批準,滬深交易所發布通知,明確投資標的實行當日回轉交易的跨境ETF和跨境LOF可以實行當日回轉交易(又稱T+0交易)。這種安排是必要的,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一是符合產品內在邏輯。此前,證監會已批準滬深兩所的黃金、債券、貨幣ETF實行T+0,主要考慮就是其投資標的實行T+0。對兩所上市交易的投資標的實行T+0的所有跨境ETF和跨境LOF實行T+0交易,與上述邏輯一致。

二是有助於改善存量產品流動性和定價效率,促進跨境基金的發展。跨境基金實行T+0之後,為其提供流動性服務的券商可以降低持倉風險,減少流動性服務資金占用,提高報價積極性。流動性的改善將促進ETF資產規模的擴大,增加市場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對各類長期資金的吸引力。

三是有助於維護市場公平和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境外主要市場普遍實施T+0交易制度。對投資標的實行T+0的跨境ETF和跨境LOF實行T+0,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參與境外市場投資的中小投資者面臨的交易制度不公平問題。

四是風險可控。跨境ETF和跨境LOF大多跟蹤境外市場核心寬基指數,標的指數難以操縱;產品都具有一二級市場套利機制,基金交易價格難以被操縱投資;產品都具有低波動、無杠桿的特性,投資需求主要是機構資產配置和部分投資者波段操作。總體而言,這兩類產品的價格操縱和過度交易風險較小。此外,對投資標的實行T+0的跨境ETF和跨境LOF實行T+0也沒有引入額外的結算交收風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45

註冊制或於6月推出 上交所”瘋狂“儲備人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71

上海證券交易所近日發布2015年春季招聘啟事,大量招聘人員的同時,崗位職責中普遍含有“審核企業上市材料”等要求,這被業內看做是交易所在為註冊制儲備人才,側面印證了註冊制或在6月1日正式推出的消息。

根據證券時報援引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透露,盡管現在《證券法》的修改還未正式提上議程,但是對於存量IPO項目的劃斷,監管層已經提前實施。只要不出意外,註冊制將於6月1日正式推出。

據該人士介紹,2012年6月以前提交IPO申請材料的企業,只要滿足上市條件的都將於近期上會。而在此之後提交申請材料的擬上市企業,如果在註冊制推出之前還沒有收到反饋意見,則可能全部移交至交易所進行審核,收到反饋的則繼續由證監會進行審核。

上交所本周也在官網上掛出招聘信息,擬招與審核企業上市材料,制定和解釋信息披露規則指引等相關的崗位人員約70人,如法律審核、會計審核、行業審核、信息披露會計監管、信息披露行業監管等。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根據以往慣例,上交所每年都會進行人才招聘,這並不為奇。不過,上交所2015年的“春招”人數多達152人,這其中,崗位招聘中的法律審核崗、會計審核崗、行業審核崗招聘人員均多達20人;其次,招聘的法律審核崗、會計審核崗、行業審核崗三大崗位的職責均為“審核企業上市材料,制定和解釋信息披露規則指引,對證券市場中介機構相關執業行為進行自律監管和監管協調”。這似乎表明著本次招聘主要就是針對即將出爐的註冊制。

此外,法律審核崗的任職要求包含“具有知名律師事務所IPO項目工作經驗者優先”等條件;行業審核崗的任職要求包含“在證券、基金公司、專業研究機構擔任過行業研究員者優先”等條件,這進一步加深了交易所正在全面布局註冊制的預期。

註冊制又叫“申報制”或“形式審查制”,是指政府對發行人發行證券,事先不作實質性審查,僅對申請文件進行形式審查,發行者在申報申請文件以後的一定時期以內,若沒有被政府否定,即可以發行證券。

證監會2月6日公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情況顯示,截至2月5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23家,其中已過會31家,未過會592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95家,中止審核497家。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就在上周三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召集了各有關部門就落實註冊制等問題召開會議,並部署相關事宜。證監系統內傳達的精神是,從今年6月起IPO審核工作移交滬深證券交易所,各項準備也圍繞這個時點展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92

上交所:如何認識此輪股市上漲與實體經濟關系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401

上交所:如何認識此輪股市上漲與實體經濟關系
作者:浦泓毅

前言:

改革催化劑催化本輪上漲:去年以來,各項改革政策密集出臺,促進經濟轉型的同時,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

杠桿作用不應被誇大:截至1月16日融資融券余額1.1萬億元,融資交易額占A股總交易量的比例為18.4%,屬於正常範圍

放開直接融資渠道應對“脫實向虛”:當前A股市場的直接融資渠道並沒有被放開,IPO排隊現象嚴重,資金“只進不出”,不能與實體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促進股市與實體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吸引長期資金多渠道入市。

2014年下半年以來,A股行情持續上揚,投資者熱情高漲,交易量活躍。如何認識此輪股市上漲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杠桿上的牛市”是否有持續性?如何看待資金“脫實向虛”的說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以下簡稱“上交所資研所”)近日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就上述問題發表見解。

改革催化劑催化本輪上漲

上海證券報:近期股市出現比較顯著的上漲,而宏觀經濟基本面似乎並不支持這種上漲,請問這種行情是否背離了基本面,從而沒有體現股市的“晴雨表”功能?

上交所資研所: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流動性環境寬松、改革措施密集出臺等多重因素疊加為本輪行情提供了支撐。

首先,股市並不必然是經濟的“晴雨表”。在宏觀經濟運行偏弱的情況下,A股一路凱歌高奏。雖看似不合常理,但卻很好解釋。事實上,股市並非必然是經濟的“晴雨表”。1964年至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背離。對此現象,巴菲特的解釋是,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或過度低估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我們認為,這也同樣適用於A股市場。A股長期低估,藍籌股尤為如此,此輪上漲是對過去過低估值的修複。

說到宏觀經濟基本面,我們認為,宏觀經濟尚無回暖,但下行空間有限。整體來看,經濟數據仍然疲弱,但已有企穩跡象。作為“三駕馬車”之一,投資仍將是主要增長動力。流動性緩解的趨勢將利好房地產市場的恢複,一線城市房地產銷量將回升,隨後的價格和投資也有望逐步改善,對明年的經濟增長逐步產生積極影響。據不完全統計,發改委去年10月以來批複的基建項目已有萬億,年內批複的鐵路投資已達1.1萬億。消費方面,反腐將繼續沖擊高端消費,但對消費增速的邊際影響將逐漸減弱。貿易方面,美國經濟走強以及某些增長迅速的新興市場應能夠抵消其他地區需求黯淡的影響。這都有利於降低市場對今年經濟增長大幅下降的擔心。

同時,貨幣政策偏向寬松,流動性充裕,吸引增量資金入場。總體來看,2014年貨幣政策偏向寬松,貨幣政策重點在結構性和數量性政策方面,三季度開始重點在引導融資成本下行,四季度實行非對稱降息。雖然宏觀流動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年底因素的沖擊,但總體不算太大,2014年年底資金面相對平穩度過。而2015年初銀行的信貸將加速投放,資金面有望維持寬松。流動性充裕以及明顯的財富效應吸引增量資金入場。理財產品收益率逐步下行,也使得部分投資者轉向股市。

應該看到,改革是本輪行情的催化劑。去年以來,各項改革政策密集出臺,促進經濟轉型的同時,提升了投資者的信心。國企改革、財稅改革和金融改革是此輪改革的重點,其中,國資改革的推進將會顯著地降低國資藍籌股資產定價中的風險溢價因素,提升估值,配合司法、土地、社保等方面的改革,將激發資本、土地等要素活力,盤活經濟存量,釋放新一輪改革紅利。“一帶一路”和亞太區域一體化等構想將有望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輸出高端裝備並輸入外依存度較高的資源。同時,伴隨著上海自貿區、滬港通、金磚銀行和亞投行的啟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在提速。

A股市場容量相對較小,增量資金入場後行情迅速被炒高,也是一個原因。此次A股市場明顯演繹藍籌行情。截至2014年12月底,滬市總市值為24.4萬億元,其中,流通股市值為22萬億元。較2014年6月底的15萬億元和13.5萬億元大幅上漲63%。我們認為,並不能就此判斷市場此輪上漲為非理性。近幾年,A股IPO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由於市場容量較小,大量增量資金湧入市場以後,導致行情急速升溫,指數不斷創近年新高。

杠桿作用不應被誇大
上海證券報:有一些評論認為此輪上漲是“杠桿上的牛市”,進而對行情的持續性存在懷疑,您怎麽看?

上交所資研所:在這波行情中,券商股博得了眾多關註。去年11月至年底,兩個月時間內,券商板塊指數飆升111.6%。我們認為,券商股急速拉升確實有業績支撐,而杠桿作用對市場的推動也不應被放大。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14年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20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02.84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965.54億元。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分別上漲56.6%和110.2%(為方便比較,將2013年的115家公司數據折算成120家)。股市上漲利好券商業務,業績顯著改善,因此股價大幅上漲並非不合理。以中信證券為例,截至2014年6月底,A/H折價率為16.2%,A股相對低估,而截至2015年1月21日,經過一輪上漲,A/H溢價率為35.6%,A股經歷了一個估值修複的過程,但A/H溢價仍處於相對合理水平。

本輪市場行情急速上漲,部分投資者擔心融資融券余額過高,市場風險過大。其實,截至1月16日融資融券余額1.1萬億元,融資交易額占A股總交易量的比例為18.4%,屬於正常範圍,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穩定在20%-25%,融資融券的需求沒有想象的那麽大。根據國際經驗,長期來看融資融券余額市值比為3%,按A股當前的市值來看,我國當前兩融余額處於正常水平,當然,不排除大牛市下可能會突破。而根據證券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兩融業務的利息收入也只占券商總收入的17.1%,比例仍然較低。

放開直接融資渠道應對“脫實向虛”

上海證券報:一些評論擔心,因股市上漲,實體經濟體系中的資金可能加速流入股市,造成資金“脫實向虛”的問題,這種擔心有必要嗎?

上交所資研所:確實存在資金“脫實向虛”情況,但不應被妖魔化。

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央行於去年11月21日宣布降息。但降息後無論是國債收益率、銀行間回購利率,還是實體經濟融資利率均不降反升,而股市則走出了大幅上漲行情,吸引大量增量資金入場,出現了一定“脫實向虛”情況,但這一現象不應被妖魔化。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結束黃金十年,價格增速放緩是必然趨勢,而伴隨著投資吸引力下降,投資者必將尋找新的投資渠道,當前的A股市場自然是一個較優選擇。反過來說,類似於2007年-2008年,個人投資者在股市中獲利後,可能會將這部分資金用於購房等消費,從而拉動房地產及其他行業。

我們認為,股市本身具備推動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功能。股票市場賦予生產要素流動性和可交易性,市場化定價機制會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產業有效傾斜和集中,為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奠定基礎,並能充分滿足新興產業的融資需求,為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提供新的增長動力。但當前A股市場的直接融資渠道並沒有被放開,IPO排隊現象嚴重,資金“只進不出”,不能與實體經濟形成良性循環。可以說,股市暫時只發揮了價格發現的作用,並沒有真正實現其融資的功效。因此,應考慮進一步放開直接融資渠道。

促進股市與實體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

上海證券報:您有哪些具體的建議?

上交所資研所:我們認為,應采取措施促進股市與實體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推動股票市場健康良性發展,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推進新股發行註冊制改革。

為實現不同類型和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在資本市場獲得充分的投融資服務和更為合理的價值發現,提升股票市場全面服務不同類型企業的能力,可加快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在充分考慮不同企業的發展規律和收益風險特征的基礎上,完善上市條件,形成差異化的上市機制安排,更好地推動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第二,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機制。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探索對上市公司退市機制進行針對性完善,實現對因產能落後缺乏持續經營能力的上市公司逐步退市,在促進市場資源向新興產業流動的同時,也對傳統產業上市公司形成盡快轉型升級的倒逼壓力,在股票市場真正建立起對上市公司落後產能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資源配置機制。

第三,吸引長期資金多渠道入市。

一是加快推動基本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管理條例的修訂。大力吸引以基本養老金、住房公積金等為代表的長期資金進入股票市場,既發展壯大專業機構投資者隊伍,促進股票市場穩定,避免市場出現大起大落,又可以讓長期資金充分分享我國經濟高速增長所創造的豐碩成果。同時,也要積極協調完善養老金等長期資金與主板市場投資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為機構投資者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是放開投資主體和投資範圍。一方面,進一步擴大現有機構投資者的規模,大力推動基金公司向現代資產管理機構轉型,允許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私募基金等各類財富管理機構從事公募基金業務;另一方面,鼓勵社會保險基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逐步擴大股票市場投資範圍和規模,同時積極推動境外養老金、指數基金、慈善基金、主權基金等長期資金進一步投資我國股票市場,擴大QFII和RQFII的規模和額度。



來源:中國證券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1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