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晶圓教父重回前線四百天的謀畫 張忠謀築三座高牆 領先全球十年

2010-9-6 TWm




在幕後休息四年後,去年六月十二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忍痛拉下自己一手培養的接班人蔡力行,自己親上前線拚命。

他左手抵抗金融風暴、右手阻擋凶猛的追兵,上半年繳出台積電史上最佳的成績單。

臨危重掌兵符,張忠謀四百天來為台積電安排下一個什麼樣的跨世紀競爭布局?

撰文‧楊方儒

踏入台積電新竹科學園區總部,優雅寬闊的辦公室裡,坐著一位和藹長者。

滿頭白髮、廣闊天庭、一絲細縫中的精明眼神、脣上菸斗燃起縷縷輕煙,他是在去年六月重回第一線領軍作戰的台積電董事長兼總執行長張忠謀。

解決良率、產能 緊盯技術四百天後,現在的台積電,走過全球經濟衰退的寒冬,正步上了歷史新高峰,此刻產能仍然供不應求,客戶排隊等待晶片出貨,就是最好的明證。

無論是在回任總執行長時,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張忠謀都語氣堅定地強調,「我當CEO(執行長),不是暫時的。」張忠謀重新上馬,台積電軍心、士氣,立刻衝上了高點。

他回任後,第一個盯的是良率,這是最迫切的危機。他回任總執行長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四○奈米製程良率低,造成客戶抱怨連連。

在張忠謀嚴格要求下,台積電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劉德音,天天都穿上無塵衣,待在晶圓廠中督軍。果然,四○奈米原本良率低至三○%,在短短二個月內,攀上六○%正常水位,IC設計客戶都很高興。

為了重拾客戶與投資人信心,張忠謀在復出後的第一場法人說明會上,還特地讓劉德音在晶圓廠中,透過視訊會議方式,現場即時回答了十幾個問題。老帥的這個新鮮創意,果然很有效,台積電股價立刻反彈向上。

第二個盯的是產能。張忠謀要完全拉大台積電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張忠謀已經將今年的資本支出,從四十八億美元上調至五十九億美元,不僅是歷史新高,更超過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十二億至十五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的四倍。

僅有兩家可與台積電相比的,是整個半導體行業中盤踞前兩名的英特爾與三星,他們今年的資本支出分別是五十三億和六十億美元。

台積電現有的兩座超大型十二吋廠(GIGA FAB),以及台中的第三座十二吋廠,除了可以滿足研發需求外,在先進製程上的產能,更是遠勝過競爭對手。

這一方面看得出張忠謀對未來景氣與訂單的樂觀,一方面也充分顯示台積電已在世界一流的半導體贏者圈內。

第三個盯的是技術。這是張忠謀永不止息堅持的。

而最關鍵的一步棋,是把已經退休的研發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拉著一起回任。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在「蔣爸」帶領下,仍在王者之巔,在奈米製程開發上,晶圓代工競爭對手個個難望其項背。

尤其在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整合元件製造商)業者,紛紛放棄自行開發高階製程的前提下,未來來自德州儀器(TI)、瑞薩等大型IDM業者的晶片代工訂單,將是台積電未來營收獲利更上一層樓的保證。

三招盡出,台積電果然又回到了營運高峰。這一年來,台積電營收、獲利重回高點,也證明張忠謀寶刀未老。

獲利總額大幅超過鴻海

如果單論營業額,台積電在今年第一季首度擠進全球前五大半導體廠,僅次於英特爾、三星、東芝、德儀,不僅是前十名中唯一入榜的華人公司,更把日本瑞薩、美國美光、韓國海力士、歐洲的意法半導體全都甩在後頭。

今年第二季,台積電合併營收達一○四九.六億元,稅後純益為四○二.八億元,是台灣將近一千三百家上市櫃公司中,獲利總額最高的。

在台灣大大小小上千家掛牌公司中,台積電的營收規模雖不是最大,但卻是最賺錢的;平均每天開門營運,就可賺進四.五億元,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要屈居下風。鴻海年營收是台積電的五倍,但上半年卻只賺三三五.七五億元,只有台積電同期的四五%。

台積電上半年就賺了七三九.四億元,預計第三季就可輕鬆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更上看一千五百億元高標。在張忠謀口中,台積電今年獲利將創下歷史新高,這不僅是景氣反彈帶來的好景象,更關鍵的是,他回任一年來的努力成果。

金融風暴以來,像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個個都和張忠謀一樣,選擇回到前線親自坐鎮。如果單從業績上來看,他們的表現都很好,甚至創下公司營運的歷史新高紀錄,這表示老將還是很有價值。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一句名言是,領導人的主要職責,應是成為搭舞台的人。

確實要重新把舞台搭好!他們要把團隊中,一個個主角、配角重新就定位。雖然過程中,有人事上的陣痛,也有外界的諸多臆測,但這些老將都堅持走過來了。

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行業變化,更清楚景氣的波動,更知道自身公司所面對的問題。

台 積電前三大客戶、博通(Broadcom)總裁暨執行長麥格瑞格(Scott McGregor)最近剛與張忠謀見面。多次近距離觀察張忠謀,麥格瑞格說,「他年紀雖然大,但仍不斷茁壯(going strong),就像股神巴菲特。」但台積電下一步會如何交棒,還是個大問題,畢竟張忠謀明年就要滿八十歲了。

「企業找接班人,永遠是頭痛 問題。」台積電前財務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觀察說,「管理大師說的理論很多,但這問題從來就不容易處理。」關於台積電的接班人安排,張忠謀表示,他 回任CEO不是一項暫時性的安排,同時台積電是一家有制度的公司,接班有其機制,也就是將交由董事會決定。

主要對手 三星與GF

台積電眼下有兩個關鍵對手是:韓國三星與GF(GLOBALFOUNDRIES)。

AMD找了一個大金主一起成立了GF,這個大金主是中東阿布達比政府,他們用石油賺來的大把鈔票,投入半導體產業。大家都知道,經營企業是為了要賺錢,但這個新玩家,準備用低價來搶市占率,擺明前五年不賺錢沒關係。

「我們是很有耐心的投資者。」年僅三十五歲的先進科技投資公司(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mpany,ATIC)執行長阿傑米(Ibrahim Ajami),是投資GF的主要操盤人,他在六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沉穩地說。

ATIC從阿布達比政府拿了一百億美元預算。目前GF正擴充在美國紐約州、德國德勒斯登十二吋廠產能,預計三年後產能可達台積電的三分之一。

面對如此荷包深厚的競爭對手,張忠謀臉上毫無懼色。

「在生產與客戶信任兩個競爭條件上,GF還差台積電滿多的。」張忠謀分析說,GF在技術上滿強的,因為GF的主要發起成員AMD過去主力在CPU研發;但是晶圓代工技術跟CPU不同,所以技術上的競爭條件,也還要觀察。

三星則不只會做手機,也會做液晶電視,在半導體產業更是DRAM與Flash(快閃記憶體)的世界霸主。五、六年前開始投入晶圓代工至今,市占率已經達到第四名。

「三星是每個人的競爭對手。」張忠謀語重心長地說。

三星的晶圓廠,本來只生產自己所需的晶片,但看到台積電的高毛利、高利潤,所以也慢慢投入晶圓代工領域。

面對三星挑戰 唯有「必勝」二○○六年,三星在晶圓代工的營收約七五○○萬美元,○九年則達三.二五億美元,比台積電旗下世界先進的三.八二億美元還要少。雖然腳步不算快,但因為三星是IDM巨頭,在技術上也不弱,威脅性十足。

蔣尚義指出,如果三星大規模進來做晶圓代工,真的會是很強的競爭對手。

「我們只做一個行業,對我們來說,晶圓代工的競爭是生存問題,但對三星來說並非如此。」這是張忠謀首次對外說到他對三星的看法。

張忠謀語氣加重了幾分說,「我們要必勝才行,三星不是非勝不可。」一個關鍵數字是,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產業市占率達到五二%,但是單單這一家公司的利潤,卻囊括整個產業的九○%以上;也就是說,聯電、中芯等競爭對手,只能吃到台積電嘴邊掉下來的芝麻。

台積電比下主要對手的關鍵優勢,就在先進製程的研發。

「走前半步」 取得技術領先「台積電RD的投入,是好幾倍,幾何級數上去的。」台積電設計建構行銷處平台資深處長莊少特如此形容。

在過去,IDM的製程,通常領先晶圓代工一到兩個世代。舉例來說,五年前當英特爾在做四五奈米時,台積電可能還停留在九○奈米,中間還隔著一個六五奈米製程。

但台積電從四五奈米開始,就「走前半步」,英特爾則是走正規的路線。所謂走前半步的策略,是指英特爾做四五奈米時,台積電就做四○奈米,接下來英特爾做三二奈米,台積電則做二八奈米。

蔣 尚義說,同樣一個製程,假定台積電可以做,別人也可以做,那就無法創造差異性優勢。「但現在台積電走前半步,幫自己塑造了領先的空間。事實上,台積電在先 進製程上,已經贏得眾多客戶的肯定,以二八奈米來說,全球前二十大的IDM與IC設計客戶,都與台積電有合作關係,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成功的策略。」目前台 積電營收是第二名聯電的三倍,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則是聯電的兩倍多。因為一代一代製程技術確實愈來愈難做,蔣尚義當年宣布退休時,台積電研發部門只有八 百人,隔了三年達到一千七百人,現在則是二千五百人。

今年第二季,總計台積電在○.一三微米、九○、六五、四○奈米等先進製程所占的營收比重,達到七二%,顯見台積電是以尖端研發實力服人。

「我們不只把台積電當作商業上的夥伴,更重要的是,技術上的夥伴。」英偉達創辦人馬拉裘斯基(Chris A. Malachowsky)說,一直以來,雙方的互信與互助,是一段極為美好的關係。

的確,在充滿競爭的晶圓代工行業中,已經是一場「台積電」與「非台積電」的戰爭!在張忠謀的深邃眼神裡,未來局勢的演變,他已經清楚看見、一手掌控。

張忠謀回任後台積電月營收走勢

2009.6.11

張忠謀重回總執行長大位

8月營收319億元

2008年8月台積電營收攀上巔峰

2010.3.28

砸下55億元,正式宣布第一座LED廠動土

2009.7.30

視訊證明40奈米良率已改善

2009.9.28

蔣尚義回任資深研發副總,

重掌研發重任

2009.11.10

與纏訟多年的中芯和解

2009.12.9

新事業群啟動,第一步就是入股茂迪

7月營收372億元

張忠謀回任400天後,台積電營運再寫歷史新高

2010.9.16

太陽能再開第二炮,中科興建CIGS廠

史上最大資本支出

砸59億美元衝擴產

2011 年12吋廠產能將增加75%2014年先進製程產能將增加1.5倍,成熟製程產能將再增加30%竹科12廠P5:今年第3季裝機,每月產能為4萬到5萬片 竹科12廠P6:整地已完成南科14廠P4:明年第1季裝機,月產能約為4萬到5萬片中科15廠P1:明年第2季裝機,半年後啟動P2 松江10廠擴產:今年增加2萬片產能,後續要再擴產4萬片竹科LED廠P1:年底裝機中科太陽能廠:9月16日動土

重振台積電「技術」領先

蔣尚義回鍋 因為一碗麵為了維繫台積電在技術上的優勢,張忠謀重回第一線之後,也把已經退休的蔣尚義拉了回來。

2006年夏天,蔣尚義年滿60歲決定退休,過去他對於台積電能成為全世界技術能力最強的晶圓代工業者,可說居功甚偉。

受人敬重的「蔣爸」蔣尚義說,自己不是很有欲望的人,但很重情義的張忠謀,還是請他當兩家台積電轉投資公司精材與采鈺的董事長。

蔣 尚義笑著說,張忠謀當時也沒有兼任總執行長,只當董事長,「我每次到台灣來,就去看看他,兩個人見面都很輕鬆,沒有往昔開會的神經緊繃。」張忠謀回任總執 行長後,去年九月蔣尚義回到台灣來看他。蔣尚義回憶說,當時張忠謀的祕書安排兩人在早上11點到12點會面,談話結束後,張就說一起吃個中飯。

「我還記得只是吃了一碗麵,結果就是我返回台積電繼續努力貢獻。」蔣尚義大笑著說。

(楊方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80

月開支近100萬 「三座大山」重壓廣州經銷商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02701.html

近幾年以來,在地租、人工成本和財務費用都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汽車流通行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尤其是廣州這個我國華南車市昔日的品牌和銷量高地,在限購之後的總量控制下,汽車流通行業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三座大山」不堪重負

經銷商通常將其主要的成本,地租、人工和財務費用稱作「三座大山」。按照一位經銷商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做的分析,如今這「三座大山」日益沉重,已讓其不堪重負。

對於大部分經銷商來說,建店的土地都是租賃的。在如今租金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地租成為了經銷商成本支出中日益活躍的一分子。上述經銷商表示,地租每年都在上漲,一般情況下,三年一漲,平均每年的漲幅都在5%以上。

在廣州經銷商圈裡,稍好一點的地段的租金大致在每平方米30元錢以上,甚至一些地段達到了50元以上,差一點的則每平方米10元錢左右。而一個標準 4S店通常在10000平方米左右。這樣,一個經銷商每個月地租的支出大致在30萬元,而這個額度並沒有將一次性建店成本計算在內,現在一個4S店的建店 成本通常在千萬以上。

對於一個4S店來說,人工開支才是大頭。一般一個4S店的員工數量在80~100人左右。按照平均每人月薪4000元計算,人工成本在30萬~40萬元左右。而隨著管理的日益規範,加上「五險一金」等等支出,人工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財務費用是成本中的另一重要部分。如今在高庫位運行成為常態的情況下,庫存佔用的資金越來越多,佔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這導致了融資成本的不斷增 加。現在2個月的庫存是比較普遍的情況,按照月銷100輛車、每輛車15萬元計算的話,庫存資金就在3000萬元以上。如果庫存資金全部依賴融資的話,那 麼按照7個點的月息計算,財務支出就要20萬元以上。

這樣,按照廣州一般的標準,不算千萬元以上建店成本的折舊以及水電等日常開支,僅「三座大山」算下來,一個經銷商只要一開門,每個月的支出就要接近100萬元。

而且,地租、人工都在不斷地上漲,財務成本也隨著壓庫成為常態不斷上升,「三座大山」也日益沉重。

好景不再

在廣州,經銷商也曾經經歷了瘋狂的黃金時期。如今成本的攀升和經營環境的不斷惡化,已經好景不再。

對於經銷商來說,盈利主要是靠三個部分,整車銷售、售後和衍生業務。整車銷量則是以廠家返利的形式來體現的,一般國產車的返點在6~7個點。同樣以 月銷100輛、每輛15萬元來計算,每個月的廠家返利在100萬元左右。不過,這所計算的是沒有任何降價的理想狀態。在如今的車市環境下,不降價車型已經 難覓。如果不降價促銷,庫存就會大幅攀升,造成財務成本的激增。就目前來說, 10%的降價幅度是正常的,那麼整車銷售每個月就會出現50萬元的虧損。

在整車銷售不賺錢的情況下,售後和衍生業務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售後則是需要保有量規模的積累,一般一個經銷商的保有量達到了6000~8000輛,則售後的月收入會在25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基本能夠支撐一個店的正常運營。

對於廣州的經銷商來說,以前也經歷了一段輝煌。經銷商對本報記者表示,在2007年之前,一年賺回一個店並不是什麼難事,特別是經歷過雅閣加價的廣本來說,一年甚至賺回四五個店都不是難事。

但自2008年之後,經銷商的盈利卻不斷地縮水。在今年這個車市情況下,對於經銷商來說,不虧錢已經是幸事。

在競爭越發激烈、市場難測的經營環境下,大部分經銷商都認為像今年這樣的日子可能將成為常態。如今,經銷商普遍採取的策略就是虧錢賣新車以快速提高保有量,通過售後和衍生業務來盈利。不過,這對三四年以上的老店比較適用,對於新店來說,痛苦的保有量積累階段則意味著虧損。

而廣州不久前的限購,總量的控制,加上置換的路也被堵上了,更是讓廣州汽車流通行業的前景越發不清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62

台商困境》 政策改、工資漲、打貪腐 三座大山 壓住台商生路!

2015-05-11  TWM
 
 

 

中國政府連年加薪,加上中央切斷以往的地方財政補貼,讓台商面對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未來兩年,將是大批台商決定是否退場的關鍵時刻。

撰文‧周岐原

兩岸股市紛紛大漲之際,市場歡欣鼓舞,但,現實擺在眼前,本次﹁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裡,台灣上市公司僅六十五家,即使加上香港掛牌,總數也不到百家,創最低紀錄。其實除了交易制度落差,對全中國八萬多家台商而言,眼前的經營環境,也是前所未見的蕭瑟、嚴酷。

原因有二。第一,是中國政府推出歷年最嚴的財政管控政策||「六十二號文」。去年十一月底,這項正式名稱為「國務院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的文件,正式發給各地方政府。全文還不到三千個字,卻正中台商要害:財政補貼。

明文禁止優惠政策 賺錢得靠真本事早年台商赴中國投資,經常獲地方政府優惠,例如在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編按:指自獲利年度起,前二年免繳所得稅、隨後三年所得稅減半︶,繳納給地方政府的收入,也可先徵收、後退還,員工的社會保險金更常得到補貼。在﹁六十二號文﹂的天網壓力下,這些好處自去年十二月一日起,不可能再有。

政策目的,清清楚楚寫在文件裡:中國政府準備打破地方保護及行業壟斷,還要藉此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說白一點,中央政府正式宣告抽走保護傘,企業能否賺錢,真本事即將攤在陽光下,如果難以獲利,老闆們不如早點收攤!

「工資已經大漲,加上六十二號文實施,首當其衝的台商,一定要盡速因應!」投資中國信息網社長李孟洲提醒。他分析,今年起,深圳、上海兩地的最低工資,分別被提高為每月二○二○元、二○三○元人民幣,正式突破兩千元大關,是全中國最高;「對照一○年時,最低工資突破一千元,只有五年時間,整整增加一倍!」研究台商多年的李孟洲,憂心忡忡地說。

李孟洲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因為當加薪碰上六十二號文,對企業的衝擊等同加倍;原因在於過去沒有依照員工實際薪資,或實際雇用人數提撥的五險一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五種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根據﹁六十二號文﹂規定,未來企業必須「實繳、全繳」,各地方政府不得補貼。

薪資成本連年提高,相當於薪資四成的五險一金,如今絲毫無法少繳,而且受政府加薪影響,提撥金額還會水漲船高。面對這種挑戰,台商們無不嚴肅思考,每一種能夠退場的方法。生產自有品牌地磚的美喆控股董事長陳本源,接下這種挑戰,他的對策是,提高自動化製造比重,盡可能降低用人成本,「以前我們如果用一百人,現在只需要十五個人就夠了!」陳本源指出。不僅如此,接下來他更準備在美國設廠,然後出口到比重達六成的歐洲市場,以節省關稅,直接避開中國直線上升的成本壓力。

東莞台協榮譽會長謝慶源則認為,台商身為外來業者,絕大多數都是依法行事,相較之下,擁有在地優勢的當地廠商,才是最有可能違法的大戶。也就是說,今年三月底,地方政府向中國中央繳交稅務優惠明細期限一到,未來許多與台商捉對廝殺的陸企,恐怕不再能被額外優待。

正因如此,「六十二號文上路,其實是台商與陸企,終於有機會公平競爭的寶貴時機!」謝慶源提醒。

謝慶源舉例,東莞台商雖然經過多次淘汰賽,已經有許多搬遷或撤離,但是如今,東莞台商協會還是有三千多家企業會員,在當地製造業仍扮演重要角色,從同一起跑點出發,未來台商還是有靠經營管理勝出的機會存在。

強力打貪腐 颱風尾掃到台商高球場除了六十二號文,台商還面對另一重壓力,就是強力掃蕩貪腐的行動。︽華爾街日報︾指出,比起公款豪華宴席、非法所得和賭博,高爾夫運動看起來並不顯眼,但是對雷厲風行的中國領導人來說,官員好打小白球,似乎容易成為涉及不法的觸媒。因此中國政府取締全國高球場,有上百座球場即將關門大吉。其中之一,就是台商開設的東方高爾夫球場。

東方高爾夫球場是上海極富知名度的球場之一,非會員者想要入內打球,一次收費至少要新台幣四千元;據了解,公司位在上海松江、寧波以及哈爾濱的三個據點,都接到當地政府要求,因為球場位在二級水源保護區,應予停業的通知。然而,中國法律規定,只有一級水源保護區內才禁止建設。因此,除了高爾夫運動「政治不正確」,可能一時之間找不到其他理由解釋政府的用意。公司則強調,目前上海球場仍在營運中。

從工資大漲,財政優惠取消,到當局四出打貪,中國的經營條件顯然越來越收緊,台商該怎麼因應挑戰,是繼續遷徙,或者乾脆收攤退場,接下來兩年,將有大批業者做出選擇。

62號文的 3大影響

針對稅收政策:指除了稅收法規,由各地方政府或部門,自行訂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針對非稅收政策:包括減免或緩徵行政事業收費、社會保險金、土地資產出讓價格,以及國有資產轉讓價格優惠。

針對財政支出補貼:包括企業繳稅相關與非繳稅相關的各種財政支出優惠,例如先徵後還、財政獎勵、以代繳或補貼形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代企業繳納社會保險金支出、水電費優惠,以及地方級財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還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20

“三座大山”拖累銀行業績下滑 上半年牛市對銀行貢獻有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9794.html

“三座大山”拖累銀行業績下滑 上半年牛市對銀行貢獻有限

一財網 宋易康 2015-08-31 23:18:00

股市上升和股市下跌對銀行的影響是不對稱的。上升的時候對利潤增幅作用不大,下跌的時候卻給銀行造成一定風險。

近日,上市銀行紛紛公布2015年上半年成績單顯示,受不良率上升,銀行計提撥備明顯增加,以及貸款放緩、央行降息等影響,拖累銀行凈利潤增幅明顯下滑,部分銀行更是從去年的十位數增長放緩至個位。

對此,一位國有商業銀行同業分析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上半年銀行整體業績不好,面臨著利潤下滑與不良上升兩難處境。一方面銀行要符合國家審慎撥備監管要求,另一方面誰都不想成為第一家利潤負增長的銀行。各家在平衡利潤和撥備之後,選擇了中間的平衡點。

三因素引銀行利潤下降

以工行為例,2015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494億元,同比僅增長0.7%。然而對比2014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483.81億元和7.2%。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半年報中表示,孤立地看,0.7%的盈利較去年有較大幅度回落。但從撥備前利潤看,工行實現了同比8.4%的增幅。上半年多計提75%即180億元的撥備,為處置風險創造了空間。

“工行撥備前的凈利潤增長有8%,撥備後就不到1%。撥備計提之所以多肯定是因為銀行不良率上升。另外由於銀行需要滿足監管的審慎要求,撥貸比需要維持在一定水平,也削減了利潤。”對於銀行利潤普遍下滑的原因,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則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多計提撥備的並不只有工行一家。由於銀行業不良率同比普遍攀升,許多銀行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貸款減值準備。但是另一方面,對比2014年同期,這些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卻都不同程度下降。

曾剛還表示,貸款規模下降也是因素之一。“銀行外部貸款需求往下走,有錢貸不出去,貸款增長空間有限,限制了銀行利潤增長。” 他表示。

此外,曾剛認為央行降息對銀行利潤空間壓縮很大。利率市場化加上多次降息,銀行今年以來的利差收窄幅度加大。銀行業務收入大部分來自利息收入,利差收窄對銀行影響非常大。”

民生銀行半年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利率變動導致利息收入減少22.46億元,凈息差2.35%,同比下降了0.27個百分點。民生銀行在半年報中指出,凈息差下降主要受央行降息因素影響。

上半年牛市對銀行貢獻有限

不過,上半年的大牛市對銀行利潤增長正面幫助則比較有限。

曾剛認為,銀行不能直接投資股票,只能發一些和銀行相關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收入在銀行收益中所占比重非常有限。和股市掛鉤的理財產品本來就受限制,不能直接投,只能間接投優先級且量很小。所以上半年股市上行對整個銀行行業的貢獻規模非常小。

上述國有銀行同業分析師也持相同看法,“股市對銀行影響主要是銀行配資,但銀行配資比例相對其他配資公司很小。作為優先級,銀行可能在股市上行中賺的少一些”她表示。

但曾剛指出,股市上升和股市下跌對銀行的影響是不對稱的。上升的時候對利潤增幅作用不大,下跌的時候卻給銀行造成一定風險。由於銀行上半年很多貸款還沒到期,從數據上體現不出來。目前還看不出企業到底能不能都將貸款還上。但4、5、6月份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量中增速是相對較快的。

他認為,今年股市的大幅震蕩行情在明年會給銀行造成風險。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肯定有一些銀行資金流入股市。一些是通過銀行理財產品流進,還有一些小微企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進入股市。如果明年股市指數不能回到相對高的水平,這些資金就虧損了。虧損雖然對銀行並不一定意味著壞賬,但是可能會對個人的還款能力造成一定壓力。所以這些潛在的影響加上股票抵押貸款,都會直接或間接對銀行產生一些風險。

不過,上述國有銀行同業分析師則認為,股市下跌對於銀行的損失也不會太大。從銀行的機制設計上,不會對銀行利潤造成很大影響。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36

甄子丹,奪三座金馬、改寫武術電影第一人 一代宗師的反骨:戲好就是要磨

2015-01-14  TCW

說到甄子丹的《葉問》,拳腳巧勁、以一擋百劇情深植人心;但在電影背後,這「戲癡」挑剔不完的執著,才是他的真。

儘管《葉問》這部電影已經拍到第三集,扮演詠春拳宗師葉問的功夫演員甄子丹,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他著名的愛「挑刺」,愛找自己麻煩、愛挑毛病的個 性,在我們的專訪中還是顯露無遺。「所以我演得不好啊!」在一部中國票房人民幣破億元的熱片,他扮演一個臥底成混混的角色,但他還是不滿意。戲已下片,還 是耿耿於懷。

他曾拿下三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項;是首位將MMA(編按:綜合格鬥,打破武打電影套招方式,將摔技等實打武術融入電影)表現於功夫片中的武打明星,曾 於成龍、李連杰電影演出的著名演員史考特(Scott Adkins)形容:「甄子丹演出電影《導火線》為MMA樹立新標竿。」

七年前,四十五歲的他傳神演出葉問一角,讓甄子丹三個字幾乎是葉問代名詞。暌違五年上映的《葉問3》,口碑場首日開出全台六百萬元票房,比四年前《那些 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保持的一百三十八萬元紀錄,足足高了三倍多。他也是繼成龍、李連杰,定上國際舞台的華語武術演員,從剛拍完的迪上尼集團旗下《星際 大戰外傳》,到Netflix自製電影《臥虎藏龍2》都是主角。

長達三十三年的演藝生涯,在電影中,前二十六年他幾乎一路都是「配角」。但不管有沒有被看到,他總為自己的演出「挑刺」,儘管是配角,他也認真的演得像自 己是主角。二十九歲時,他在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隊的同學李連杰,已因出演黃飛鴻廣為人知,但配角的他,卻大膽的向導演徐克提出一場「布棍」打鬥橋段,給自己 出了一個難題。

這難在哪?竹棍和棒棍都是實心的,對打得使上力氣:但布棍的本體是一條柔趴趴的布條,需要巧勁才能化柔布為「實打的棍」,這考驗著武術者的手甩功力。這段演出,甄子丹荷槍實彈上場,非空口白話靠替身。為的是想讓觀眾看見武術實打能耐,而非套招。

三十九歲出演張藝謀的《英雄》時,他夾在影帝李連杰、梁朝偉、陳道明間,表現絲毫不遜色。一場與李連杰對打不過五分鐘的武戲,在一般九十分鐘電影裡,觀眾 普遍僅記得一句經典台詞常態下,他一招「空中一字分踢」,氣場與記憶點不遜於主角李連杰。這個想法也是他自己去爭取來的。

「我會在演出中找自己的位置(就算是「配角」》,」他說。他不管主、配角之分,就跟習武一般,只管專心練功。網路一度傳出他愛改劇本、「甄子丹是戲霸」的 批評,說他將主戲改成以自己為重,從故事主線到角色都更動。他回應:「說我愛改劇本,但電影是一種創作,時刻都是互動的,提出想法是參考,還是尊重導演的 決定。」有趣的是,他表面說沒事,邊拍照卻邊解釋。若不是旁邊沒有詠春拳的木人樁,眼前的甄子丹,還有點像教書說道理的「葉師傅」。

很搞笑的,在拍照時,攝影記者要求他脫外套,他卻說:「喔~她「改劇本」~」當旁邊工作人員幫忙調整椅子換姿勢拍攝時,他又冒出一句:「喔~你不要改劇本喔~」玩笑背後,看見的是一位國際巨星,雖站上頂峰,仍姻一然面對自己的「挑剔」,因為他一直相信:戲好就是要磨。

母盯習武,父養柔情能打硬戰還能幫周董伴琴

不等觀眾找碴,先自我要求極致,也呼應他兒時的反骨。甄子丹坦言:「從小就反骨、叛逆,但叛逆是因為好奇心,好奇才能激發顛峰至極,跟練武一樣。」九歲 時,他每天早上被開武館的媽媽麥寶嬋叫醒拉筋;卻又跑去別人家武館習武,想學盡各派功夫。自家開武館卻跑去別人家「偷學」,回來當然免不了一頓罵。大家看 見的是他叛逆一面,但反骨背後的好奇心,才是燃燒他演藝生涯三十三年、參與七十部電影熱情不滅的火種。媽媽為他在武術打下基樁,父親則為他埋下鐵漢柔情的 一面。他父親甄雲龍是報社編輯,擅長小提琴及二胡,小時候的甄子丹也被逼著學鋼琴,他喜愛蕭邦,鋼琴彈奏之好,還被周杰倫在香港紅磡舉辦演唱會時,邀請上 台為之伴奏。

剛柔並濟的教養,也讓他在詮釋葉問時,有硬戰武術對打,更有深情款款劇情軸線,深深打動男性與女性觀眾。

即使熬到國際舞台,他依舊愛對自己「下戰書」。

為演活宗師跟著葉問兒子九個月聽故事

演葉問有兩個挑戰,一是詠春拳緣於少林寺五枚師太,傳給嚴詠春、盛於葉問,屬女人拳,展現「柔中帶剛、以柔剋剛」是一難;雖葉問已去世,但傳位者葉準仍在 世,要演到讓真人也認同,又是一難。更何況,當時已傳出影帝梁朝偉也將出演《一代宗師》的葉問。為演活葉問,他跟在葉問兒子葉準身邊九個月,仔細聽葉問生 平故事,還一起到原武館佛山朝聖,苦練詠春拳木人樁法,為的就是從動作到眼神都立體化。

「葉問師傅去世前僅有一段影片,甄子丹將詠春拳「剛柔並濟」打得拳拳到位;神韻到動作都演活了,」葉準在台嫡傳唯一女弟子劉愷莉觀察。傳神演出葉問一角, 將甄子丹的電影演員生涯推向另一高峰。他曾於三十四歲當導演,叫好不叫座,他跟高利貸借款,窮到身上僅剩港幣四百元;當我問:「成名(電影明星)算晚?」 他默默點頭。大雞晚啼沒關係,被批評愛改劇本也能釋懷:要成為二代宗師」,就算是小龍套,盡力演到位,才會讓昂貴的「時間成本」,慢燒濃縮成真功夫。

撰文者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26

梧桐樹資本合夥人:不要和BAT“三座大山”競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0/155316.shtml

導讀 : 不要和BAT“三座大山”競爭,找到他們的非主營業務的方向,迅速切入。

演講者:童瑋亮

(以下內容由潘詩彤整理自 黑馬晚八點 雙周四的投資在線講座)

Part 1 互聯網進化論,我們在哪個時代?

0.0 互聯網前時代(2000以前): “老大哥”模式

相比較互聯網前傳的工業化時代——如同《1984》中描寫的老大哥模式:產品通過大規模生產、銷售、傳播(某種意義上說,央視新聞聯播的黃金標段即是一個最好案例),而如今的互聯網搖變成一個平等有愛的時代。

1.0 互聯網1.0時代(2000~2010): “價值傳遞”時代

第一個十年以線上為主的價值傳遞,傳遞信息流,物流,關系流。它從信息單向到雙向推動。比如,過去的門戶網站產生內容,我們作為普通的用戶單向地查看。

到了搜索的時代,美國是谷歌,中國是百度,當小小的方框輸入搜索的東西,推薦給你完成的信息篩選。

接下來是中國的QQ、微信,我們在此產生無數的內容,每個人都是互聯網上創造內容、消費內容,互聯網從精英化到PC到移動互聯網進發的過程。

2.0 互聯網前時代(2011~2020):“價值創造”時代

從2011年到2020年左右,互聯網進入了價值創造的階段,比如說研發有眾包,營銷傳播有自媒體的方式,消費有O2O。互聯網“認識”你,知道你的性格,了解你的用戶行為,包括用PC電腦瀏覽時,你在關註什麽、停留時間,這些都被記錄下來,並且通過用戶數據推薦給你“可能”也喜歡的東西,比如說今日頭條,甚至他不光認識你,還知道很多其他用戶的行為和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比如路況的收集,它會分析,推薦你的路程,最近路線或者最快路線。

3.0 互聯網3.0時代(2021~):“移動物聯網”時代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重構了線上和線下的關系,為我們新的生活方式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它完成了信息價值到生活價值的過渡,它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硬件軟件結合的時代。

Part 2 天使投資天地人合一的來臨

1.0 至少100億 、完美的切點 、 遠離BAT

至少100億:

創業選擇規模巨大的市場,可見的至少100億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當然所謂千億、萬億的市場規模更加好,在目前這個階段里有巨大市場空間的創業機會,現在其實投的很多跟互聯網相關,至少100億指的是行業市場規模來自於對行業熱點的把控。

比如,面對需求的市場,找大眾需求點、通過UGC(用戶產生內容)形式設計產品,因為有信息流的社區中,用戶產生內容,直接產生關系,而商業化可以通過大客戶的廣告,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用戶,比如說電商、遊戲;在資本的市場中,萬物互聯,包括大數據,雲計算,在線教育,互聯網金融也同為市場熱點。

完美的切點:

推薦投資人夥伴一個叫“新興技術炒作周期”的表,這個表每年都會發布,表達著當一個技術的萌芽期、期望膨脹期、泡沫谷底期、穩定爬升期、生產高峰期的全過程。這個表格實時地表現著每一個細分行業的切入機會與階段。

41B3.tmp

(Gartner每年會推出新興技術炒作周期表)

遠離BAT:

不要和BAT“三座大山”競爭,找到他們的非主營業務的方向,迅速切入。

2.0 依托歷史經驗形成的核心競爭力

一定要依托自己過去經驗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比如,Camera360在做這個產品之前,他們有圖像處理的經驗和國家專利 ,其處理照片的速度比別人快,效率比別人高,所以迅速獲取大量的用戶。另一個項目,比如“大姨嗎”團隊有若幹年的醫療行業。

3.0 創業像婚姻一樣,信仰合一

投資看的最多的人和,創業像婚姻一樣,團隊有一個統一的信仰,並且創業者對自己的事情足夠熱情,再加上團隊誌同道合,適當的磨合就是創業成功的一半。

我個人偏愛的是黃金搭檔組合:CEO是產品經理。比如,遊戲公司的CEO是制作人總策劃,創意產業的公司的CEO是導演,這樣CEO非常理解需求,同時需要非常強的CTO是技術,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後端的技術,他的處理經驗,另外最好有一個CMO的營銷非常強,低成本整合資源。

Part 創業的關鍵點

1.0 創業初期,70%的精力在找人

投資三段是人、事、錢,或者,用柳傳誌的說是”搭班子、定戰略、帶團隊“。團隊其實非常重要,用雷軍的話說是“定目標、找人、找錢”,他一開始創業的時候70%經歷在找人,分解到具體的階段執行,達成階段目標是需要戰略和戰術,具體成哲學問題即是“我是誰?我從哪來?到哪去?”從事情的角度,即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是誰?從哪里獲取?他們有什麽痛點?怎麽解決這個並且盈利?成為什麽樣的公司?

2.0 不同階段的創業關鍵點

企業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關鍵點:

1.種子天使的關鍵點是產品,方法是單點突破。

2.成長期的關鍵點在於運營,提升效率。堅定自己快速執行,最好是把你的競爭對手拉到你擅長的,不要被他拉到他擅長的,此時找到模式,拉開競爭,通過規章制度進行層級劃分。

3.擴張期的關鍵點在於管理,很多早期創業者技術產品出身,方法是建立機制,補足自己的最短板,複制模式,迅速擴張。

4.成熟期,某種意義上我現在基金投的是擴張期和成熟期,關鍵的是資本,一個企業的追求最終是創新性的壟斷,當你企業做到一定規模,要借助資本的力量去投資並購,整合產業鏈,也許是把你產業鏈上下遊的,也許把你競爭對手收購了,此時找到整個產業鏈的共贏點,難點是胸懷。目標是打通產業鏈,形成壟斷。

3.0 跟隨你內心的沖動

請跟隨你內心的沖動。

兩個案例,第一個,紮克伯格創業一開始是做頁面,左邊一個女孩子,右邊一個女孩子的照片,點選誰更漂亮,慢慢演變成Facebook這個大的平臺,這就是大學生的沖動,是做了他自己喜歡做的事。

另外一個案例。Facebook的投資人CEO——馬克平卡斯,他是Zynga的創始人,也是全球社交遊戲的鼻祖,他剛開始做遊戲公司時並不成功,但他過去是一個成功創業者,把公司賣了,投了Facebook,做了連續成功的創業者,並且成功在美國上市。但是社交遊戲這件事情泡沫經歷高峰以後變得低落,他跟Facebook的關系也變得低調。不過他現在做的公司是數據驅動,只關註數據,對創意要求沒那麽高,市值也沒那麽高,跟Facebook比差距很大。

創始人馬克平卡斯自己不喜歡遊戲,只是覺得機會來了,最後還是會掉下來。所以跟隨你的心,Follow Your Heart。比如,去投一個30歲以內年輕創業者,他是發現機會本身並不喜歡,要謹慎。但如果他還有熱情,你只要給他一些錢,甚至他不用你的錢也要堅持做這件事,這種人要關註。

“善良比聰明更難,我們在商業社會每個人都是聰明的,若能保持善良,我相信你能做到真正偉大的公司。”

——亞馬遜的CEO貝索斯

 

[ 嘉賓介紹 ]

童瑋亮,梧桐樹資本合夥人

中國TMT商會常務理事

黑馬投資學院天使營導師

童先生擁有20年的TMT行業經驗,擅長於戰略規劃、業務拓展、整合營銷及資本運作;

曾獲得了《創業邦》雜誌評選的2012年40歲以下明星投資人,《創業家》雜誌評選的2012年十大天使投資人等榮譽,前戈壁資本合夥人。

童先生擔任過網際快車FlashGet.com的合夥人,負責公司市場、銷售、人力和行政部門;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電子雜誌平臺Zcom.com的市場和業務拓展副總裁。

[ 往期投資項目 ]

Camera360、大姨嗎、可滋泉、粉粉日記、張小盒等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974

馬雲嗆聲賈躍亭:推翻BAT三座大山,把地主鬥死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25/155385.shtml

導讀 : 如何能夠突破上一代時代企業的封鎖,或者是大山,其實只需要一件事情,判斷下一個時代到底是什麽?

20160423230310cf804

在4月24日舉行的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16綠公司年會上,根據大會議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將向樂視控股董事長兼CEO賈躍亭提問。

在此前在日前舉行的互聯網大會上,賈躍亭曾稱BAT壟斷了整個互聯網創業的資源,讓其他人沒法混。馬雲提問到:“前幾天有人跟我說,你在互聯網深圳大會上說了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壟斷了整個互聯網創業的資源,使得大家沒法混了。假如說我們現在換一下,你是BAT的一家,你該怎麽做才好?”

其後賈躍亭回答說:“的確是壓力山大,馬雲老師問的問題實在是難以回答。因為的確如此,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些代表性的企業,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壟斷整個社會資源的企業,但是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時代在不斷變化,每一個時代變遷的同時都會誕生全新的更加偉大的企業。

所以,如何能夠突破上一代時代企業的封鎖,或者是大山,其實只需要一件事情,判斷下一個時代到底是什麽,而不是在它們的延長線上去做創新,也更不是依賴BAT強大的資源,就像今天郭總講的,依賴BAT的入口,很多小企業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如果能從另外一個維度思考問題,能夠站在更高的維度,能夠站在下一個時代的維度去制定你的戰略,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走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其實有可能你就會引領下一個時代。謝謝!”

對於賈躍亭的回答,馬雲在隨後的演講中也給出了回應。“推翻了三座大山,把地主鬥死了,農民不一定富起來”,“我們內部都擔心過微軟、IBM、Oracle搶占了資源,使我們沒有了今天。其實微軟、IBM和Oracle這樣的公司面臨的挑戰依然非常大,而且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大,對阿里巴巴也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710

韓防長首談追加部署薩德:如果部署兩到三座更為有用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國防部部長韓民求21日表示,僅部署一座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薩德)系統的炮臺無法為韓國全境提供防禦。

當日,韓民求出席國會外交統一安全領域的對政府質問會,當被新國家黨議員金盛贊問到“一座薩德炮臺是否足以防禦韓半島”時,他回答說“一座薩德炮臺能夠防禦的範圍只有韓半島南部,大約相當於韓國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領土”

在新國家黨議員慶大秀指出“至少擁有三座薩德炮臺才能有效防禦全境”時,韓部長回答說“從現實上看,一座炮臺很難為(韓國)全境提供防禦,如果部署2~3座炮臺,防禦力量就可以重疊起來,在軍事上更為有用”。

這是韓民求首次談到追加部署薩德的必要性。此前國防部一直表示只會部署一座薩德炮臺。

報道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新國家黨議員透露,“軍事專家認為,從薩德的防禦半徑(200公里)出發,只有部署三座炮臺,才可以為韓國境內幾乎所有地區提供防禦”。

美國“薩德”反導系統(資料圖)

民主黨議員提出三階段部署薩德的方案

此外,當日,共同民主黨議員金振杓提出了分三階段部署薩德的方案。

他表示,第一階段可以在平常時期僅僅建立起薩德基地,第二階段在韓美聯合軍演期間進行展開薩德炮臺的演習,第三階段在探測到明顯進攻跡象的時候提前部署薩德炮臺,並表示這一方案較為可行。

對此,韓民求表示,分三階段部署是可以考慮的方案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109

巴基斯坦第三座核電站並網 中國已向七國出口核電

10月16日,第一財經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當天,“一帶一路”上中核集團出口的第三座核電站----恰希瑪核電3號機組正式並網成功。

據中核集團介紹,恰希瑪核電3、4號機組是踐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見證兩國人民兄弟情誼的友誼工程,機組功率為34萬千瓦,由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負責總承包建設。

“恰希瑪核電是中巴二十多年合作的典範,將有力推動中巴未來多領域深度合作。”在隨後的並網慶典儀式上,中核集團總經理助理李曉明表示,中巴兩國正在穩步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致力於打造中巴命運共同體。

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核電委員約瑟夫代則表示,看中巴友誼就應該看恰希瑪核電。恰希瑪核電3號機組將向巴基斯坦提供源源不斷電力,為巴方人民帶來光明,期待與中核集團繼續加強深入合作。

相比中核集團“走出去”起點的阿爾及利亞,中核集團“走出去”的重要一站——巴基斯坦,則更為業界所熟知。巴基斯坦不僅是貫穿中東與南亞的重要“橋梁”,也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境外“驛站”,還將成為該地區的“經濟中心”。

根據中巴核能合作協議,在巴基斯坦恰希瑪地區建設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由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核集團的前身)與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之間開展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的一個項目。該項目合同於1991年12月3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1992年2月25日,經雙方政府批準合同正式生效。1993年8月1日澆灌第一罐混凝土(FCD)。李曉明此前表示,該項目的簽約與實施,標誌著中國核電技術已走出國門,占據了國際核電市場一席之地,有力地提升了中國核工業在世界該領域的影響力。

官方資料顯示,恰希瑪一期核電工程是中國向國外出口的第一座核電站,是中國核電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以良好的運行記錄獲得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巴基斯坦政府與中國政府的高度評價,被中國和巴基斯坦雙方譽為“南南合作”的優秀典範。與此同時,該項目使中國正式成為世界上第八個核電站出口國。

恰希瑪核電項目一期工程由中方以交鑰匙形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以中國秦山一期核電站為參考,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成套設備出口帶動工程和勞務出口的高技術對外合作項目,合同總金額5.8億美元。中方全面負責設計、設備采購、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調試培訓及電站試運行等工作。

“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中巴兩國文化高度融合。”李曉明此前說,“如果你到我們工程現場去,你會發現現場很多巴方員工的四川話說的挺好。當時我們去巴基斯坦的員工挺多都是四川籍的,雙方員工長期接觸,方言也成為交流的語言之一。”

和高鐵一樣,核電“走出去”已成為國家戰略,國家領導人在出訪期間多次力推中國核電“走出去”。

作為中國核電企業的老大哥,中核集團是中國唯一成功出口過核電站並實現批量出口的企業,已成功向7個國家出口過7臺核電機組、8臺反應堆或核動力裝置,並與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經貿關系,正在與20多個國家商談核電及鈾資源、核燃料、核技術應用等核工業全產業鏈合作。

目前,中核集團已向巴基斯坦出口建設4臺3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2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並正積極開展鈾資源、人才培訓等領域合作。

除了巴基斯坦,中核集團已經與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英國、法國、約旦、亞美尼亞等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