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碧桂園三小姐23歲年薪130萬 李華華

2011-6-1  AD




 

碧桂園(2007)老闆楊國強三位掌上明珠,最細嘅千金楊子瑩經過3年努力,終於獲升做執行董事。噚日碧桂園宣佈,委任楊子瑩為執行董事,年芳23歲嘅楊小姐,基本年薪130萬人仔,仲可以享有其他附加福利,的確令到唔少80後恨得牙癢癢。

不 過,佢嘅年薪當然少過家姐兼大股東楊惠妍,舊年家姐攞170萬人仔。年紀雖小但來頭唔小。佢細個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主修心理,08年加入碧桂園做主席助 理,返嚟幫屋企手前,喺國際性投資銀行打過工。計計吓,楊小姐咪20歲之前就已經大學畢業,唔怪得楊主席成日都讚自己個女聰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0

互聯網佔領電視機 爭奪「睡前三小時」

http://www.infzm.com/content/73822

曾經遠離電視機的觀眾們,將在內容極度豐富之後,再度於睡前三小時回歸電視機屏幕,而這三小時則蘊藏著尚未開發的巨大商業價值。這是很多視頻網站希望看到的結果。現在,他們要趕在蘋果iTV殺到,並帶來顛覆性後果之前,搶先佈局。

2012年3月12日,優酷與土豆宣佈以100%換股方式合併,從而成為中國視頻行業的頭號選手。這一爆炸性新聞令業內議論紛紛。

邵以叮噹時注意到了這個消息,但並不感到吃驚。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將來最有價值的視頻公司,一定是多屏幕的公司。」換言之,優酷跟土豆合併後,並不一定能成為這個行業的主導者。邵今年38歲,是北京優朋普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不否認,在PC視頻領域,優酷跟土豆合併後已經佔到三成市場份額。但在他看來,未來「最有價值的那塊屏幕卻是電視機」,也就是「用戶睡前三個小時」接觸最多的那塊屏幕。

電視革命的話題其實延續已久。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就在2012年1月的國際電子消費展上表示,智能電視將是IT產業的下一個5年主要戰役,這一戰役的核心要素為「佔領」家庭。應用商店、互聯網、移動、廣播未來將被智能電視無縫融合。

而自從蘋果公司準備推出iTV的消息傳出後,無論是家電廠商,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在琢磨著如何提前佈局,搶奪這塊大屏幕。像優朋普樂、樂視網、愛奇藝這樣的國內視頻公司,也早已暗暗行動。

避開版權大戰

進軍電視屏幕的舉動僅僅是開了個頭,用戶願不願意接納付費模式仍是個懸念。

「13億人口,3億多家庭,百分之十是3000萬個付費家庭。一人一個月給我5元錢是什麼概念?」邵以丁興奮地算了一筆賬。

但在2009年,他決定將優朋普樂的戰略方向從PC轉向電視機屏幕時,僅僅是在「賭一把」。那一年,優朋普樂和搜狐聯合打擊盜版,各家視頻網站最終 放棄盜版,選擇了砸錢血拼影視劇版權的路子,版權費逐年抬升到可怕的高度。在這樣的成本壓力下,直到2011年,優酷和土豆合併前,兩家全年虧損合計達到 1億美元之多。

邵以丁及時躲避了這場版權大戰。但他也並沒有立即轉向電視機屏幕,在2010年,他仍靠為電信運營商提供B2B服務賺錢——與電信運營商合建寬屏門 戶。這得益於他以往與電信運營商建立起的良好關係。在創建優朋普樂之前,他是陽光加信集團創始人之一,而陽光加信是中國本土服務電信運營商領域最大規模的 專業化廣告公司,後與奧美合併。

到了2011年,邵以丁採取了三種方式去進軍電視屏幕,第一是銷售自己的機頂盒——樂播,以此鋪市場。第二是跟機頂盒生產商合作,將優朋普樂客戶端 內置於機頂盒中,用戶第一年免費,第二年優朋普樂就開始收費提供服務——每部正版高清影片3-4元,15-20元就包月。當然,很多山寨機頂盒廠商也裝了 優朋的客戶端,優朋雖然沒收到錢,但為了推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三是跟創維、海信、TCL等電視機廠商合作,將客戶端內置於電視機,直接到達用戶。

但優朋普樂這一進軍電視屏幕的舉動僅僅是開了個頭,用戶願不願意接納付費模式仍是個懸念。

跟優朋普樂一樣,樂視網也是在2009年注意到了電視機屏幕的價值。不過,樂視網內部對進軍電視機屏幕市場反對聲音很大。一些員工認為,電視視頻沒法收費。

土豆網創始人王微也有類似看法,他在2009年9月接受《南方日報》採訪的時候,就表示視頻網站沒有必要進入電視機屏幕。

百度旗下的視頻網站愛奇藝,2011年將優朋普樂公關負責人朱江招聘過去做了新業務部副總經理,讓他負責愛奇藝在移動終端和電視機終端以及會員收費業務。

朱江直接推動了愛奇藝跟牌照方「央廣」的合作。朱江領著一個團隊,將愛奇藝的電視機用戶數量做到了二十多萬戶左右。少量的用戶對廣告主來說沒有吸引力。在電視機屏幕上的收入,一年只有幾百萬元,這些收入甚至不夠支付版權成本。

因此,雖然愛奇藝2012年年初將電視機屏幕業務獨立成一個部門來拓展,但仍將電視機業務當做給會員提供的一個增值服務,而非樂視網和優朋普樂那樣當做重點和主營業務來發展。愛奇藝的主要營收方向,還是繼續鎖定在網站上用戶付費的模式。

而在美國,電視視頻領域已經有了成功的先例。Netflix公司就是中國很多想進入電視機屏幕的視頻公司的模仿對象。這家創立於1997年的在線影 視租賃網站,已經在美國和加拿大擁有超過2300萬的用戶。它憑藉著會員付費的模式,僅2011年第四季度就實現營收8.76億美元。

Netflix的背後,是美國完善的支付體系和信用體系以及寬容的內容審查制度。在中國,視頻網站轉戰電視機屏幕則更為艱難。

被互聯網改變的電視機 (CFP/圖)

鬆動的政策壁壘

政策先是放開了視頻網站和家電廠商進入互聯網領域,接著放開互聯網的視頻內容進入到電視機屏幕,前提是必須與牌照商合作,且內容必須接受管控。

2009年8月14日,國家廣電總局出台《關於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無論是家電廠商,還是視頻,要想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必須要和獲得了互聯網電視牌照的公司進行合作。而2009年,持有互聯網牌照的公司還沒有出現。

樂視網陷入了猶豫當中。還有一些視頻網站不做大投入,只是嘗試著賣點內容。比如迅雷、PPLIVE等視頻網站與TCL、康佳等彩電廠商合作,為其提供視頻內容。

進入到2010年,視頻網站的收費變成了現實。當年3月底,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以及杭州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分別獲得國內首批三張互聯網電視牌照。

很快,樂視網內部達成一致,迅速發力電視機屏幕市場,瞄準中高端用戶,確定了硬件銷售和內容收費的發展策略。即樂視網擁有版權的內容,在PC屏幕免費為主,付費為輔,在電視機屏幕上收費為主。

2011年2月,樂視網研發出了自己的TV機頂盒。但樂視網很快又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即政策雖然放開了視頻網站和家電廠商進入互聯網領域,但並沒有放開互聯網的視頻內容進入到電視機屏幕。

視頻網站花巨資買了大量的內容,但對於這些內容能否直接進入到電視機屏幕,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政策。

大量的互聯網視頻內容不能進入電視機屏幕,造成消費者不願意埋單。而且,普通家庭的帶寬速度一般只有2M,無法順暢地在電視機上觀看高清互聯網視頻。

等了5個月後,樂視網聽到的是壞消息。2011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明確要求視頻網站不能給電視機頂盒提供互聯網視頻內容。所以,樂視網開發出來的機頂盒,只能先採取免費送人試用的方式做推廣,坐等政策春天到來。

在樂視網送出去七八千個機頂盒之後,政策鬆動了。2011年10月28日,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制定下發了《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的通知。該通知允許視頻網站的內容直接或者通過機頂盒進入到電視機屏幕,但前提是必須與牌照商合作,而且內容必須接受管控。

2012年1月12日,樂視網與七大牌照方之一的中國網絡電視台(下稱CNTV)達成戰略合作。樂視網的機頂盒業務終於有了合法身份進入市場銷售。3月5日,樂視網的樂視TV正式推出——用戶花1980元買樂視的云視頻超清機,就可以觀看包括3D在內的海量視頻內容。

39歲的樂視網副總裁梁軍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短期內樂視TV的收入主要來自盒子的硬件銷售,長期來看會是廣告和用戶付費。目前本田、361和三星都在樂視TV的機頂盒上做了開機廣告。不過,付費用戶看不到廣告。

模式之爭

未來,消費者會直接購買智能電視,還是會買機頂盒,仍不可知。

加盟樂視網後的2個月時間裡,梁軍對行業做了一次全面調研,他發現好幾撥人都在掘金電視機屏幕。

一撥是電視機廠商。家電廠商對於互聯網電視領域的佈局遠早於視頻網站。早在2007年的時候,創維和朗科就投資了1000萬元打造出酷開網,邁出了家電企業進軍內容領域的第一步。而2007年,優酷和土豆等視頻網站才剛成立不久。

另一撥是過去做播放器的,如VCD、DVD和藍光播放器的製造商,也在轉型做機頂盒。梁軍發現,深圳華強北附近出現了很多山寨盒子製造商,其製造的盒子或者DVD可以讓電視機直接登錄互聯網。一些機頂盒廠商,通過盜鏈的方式,非法抓取視頻網站的內容提供給用戶。

「我不害怕電視機廠商,反而關注聯想這樣的IT廠商,雖然它缺乏互聯網基因,但是可以通過併購來解決這個問題。」梁軍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梁軍曾經是聯想集團負責智能手機業務的產品開發副總裁。

3月27日,聯想集團負責移動互聯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劉軍在優米網訪談時透露,聯想智能電視將在5月初推出。

其實,更可怕的對手在大洋彼岸。蘋果的iTV這款革命性的智能電視雖然仍未露面,但已經令家電廠商膽顫心驚。

據公開消息稱,相對於蘋果直接推出昂貴的iTV智能電視的做法,微軟、谷歌則選擇了成本更低且更容易普及的類似機頂盒的外設。安卓系統、 YouTube視頻網站原本就是谷歌的王牌,而谷歌更厲害的一招是,計劃開放Google TV的源代碼,讓電視長久以來欠缺的個性化功能得到了改進。

未來,消費者會直接購買智能電視,還是會買機頂盒,仍不可知。但誰都知道,如果有了足夠豐富的內容,曾經遠離電視機的人群,將在睡前的三小時再度回歸,而這三小時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唯一不確定的是,智能電視的監管政策尚未出台。優朋普樂一位高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在這個政策未明的灰色地帶,蘋果和谷歌的智能電視產品短時間進不了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7

過關被扣問話三小時林小明辣㷫前妻再爆鑊

2012-10-04 NM



林小明趙雪英離婚訴訟拉鋸多時, 近日忽然爆出強迫李彩華提供性服務風波。引爆今次醜聞的導火線,純因林小明將在離婚協議上,本供前妻使用的一個中港車牌突然失效,導致當日身在內地的趙雪 英,駕車過關時被公安扣查三小時。被前夫暗跣,趙雪英激動說:「四五個人撲埋嚟拍我架車,當時揸車嗰個仲係我,唔知乜事,點會唔驚!」為討回公道,趙雪英 決定將事件訴諸法庭。驚到揸唔到車

在林小明趙雪英離婚多項協議中,包括一架歸趙雪英所有的七人車及中港車牌,但去年一月,林小明失驚無神cut掉中港車牌,令當時正駕駛七人車返國內睇樓的趙雪英,回港過海關時,被公安扣查入房三小時。

「嗰日朝早我揸車返內地睇樓都無事,到夜晚返落嚟,過海關先出問題,當時四五個公安撲埋嚟拍我架車,話我哋係『非法』,我嗰陣好驚,因為根本唔知乜事。當 時仲有幾個朋友一齊喺車度,公安要我扭番架車出嚟,但我驚到扭極都扭唔到,過關嗰度成條車龍,啲人個個望實我,真係好尷尬,好瘀!」趙雪英說。

當時已是凌晨十二時,天氣又凍兼下雨,趙雪英即時致電律師,偏偏又聯絡不上。

「啲嘢係咁,愈心急想搵嗰個人就搵唔到,佢哋扣咗我哋入房問話,因為電腦無晒我啲資料,佢哋以為係偷車,你話點會唔驚。好彩我啲朋友一個喺內地開珠寶公 司,一個係地產經紀,佢哋幫我解釋,話我唔係咁嘅人,我哋啱啱先喺內地睇過樓,俾咭片叫佢哋查番。天氣又凍,我又係咁咳,搞咗成三粒鐘先走到!」

當日趙雪英駕駛圖中的白色七人車遭內地扣查,該車現停泊在趙雪英九龍塘寓所。

贏官司捐錢

據了解,在離婚協議書上,訂明這架一直是趙雪英用開的七人車連同中港車牌,都歸趙雪英,假若林小明收回該車,便要付一百萬給前妻,唔願俾錢的林小明,卻一 聲不響停了七人車的中港車牌,才辣㷫前妻,將事件訴上法庭。由於離婚協議與阿Rain解約書是一併簽,解約原因亦得呈上法庭。「離婚協議書寫明架車同個中 港牌係俾我,佢都可以無端端cut走個牌,可以咁唔講理,我先入稟告佢,連之前佢cut我有薪假期,都係因為咁告埋佢,我只係想攞番個公道,有薪假期單 case我贏咗官司,攞番嗰四十幾萬,我都全部捐晒出去。」

Rain媽難過

至於被法官形容為受害人的李彩華,爆出被迫做「合約以外工作」,現正在橫店拍攝內地劇《和尚連》,連中秋節亦要開工。陪住女兒工作兼任經理人的Rain 媽,就林小明於○八年瞞住林太趙雪英,要求阿Rain做「合約以外工作」,親口承認有此事。「係嘅!件事係咁樣,當時我個女喺寰宇,係林太一手幫我,林太 喺度嗰陣,一切好順利,點知有一日個女喊住同我講,話林生要佢做合約以外,無關演藝工作嘅嘢,佢唔肯,就俾人雪藏!嗰時我唔知林太俾人『架空』咗,咁無嘢 做,即是無飯開,即係『聽』死!「到後來先知佢哋搞緊離婚,我就去搵林太講呢件事。嗰時真係好難過,阿Rain已經俾人雪咗,無晒收入。當日簽約,我喺林 生林太面前講明我個女係唔做任何嗰啲嘢,將來唔好因為呢啲嘢反面,點知最後真係因為呢啲嘢反面!」Rain媽氣憤說。

錢作怪

林小明與趙雪英○八年爆出離婚,有指導火線是男方暗中轉移女方所有身家,之後再背住老婆,與公司旗下藝人江若琳有「景轟」,二人關係持續惡化。

搭上江若琳

林小明被指與寰宇旗下力捧藝人江若琳關係曖昧,事後林太高調承認離婚,更發表「引蛇入室」論,暗指江若琳是狐狸精。數月後,林小明正式搬離九龍塘大宅,與老婆分居,一對子女則跟隨林太。

侵吞身家

早年投資蛇舌草沖劑生意失敗的林小明,要靠太太趙雪英典當首飾還債,後來二人聯手成立寰宇,東山再起。○五年,趙雪英發現早於九七年辦移民手續時,林小明 安排她簽署的文件當中,有一項將趙雪英擁有的所有資產,轉移到一個基金持有,而基金持有人是林小明,受益人是林小明母親何耀莊,未有趙雪英名字。之後二人 就離婚分家打官司,雙方最終在一○年三月二十六日,簽訂離婚協議書,連同李彩華解約書一併簽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49

股市大贏家 二十年累積兩萬小時練習陳進郎做足三小時功課 四十歲享受財富自由

2013-04-29  TWM
 
 

 

有人習慣睡前寫日記,陳進郎睡覺前也寫日記,只不過他是用K線寫日記,一寫三、四個小時,並且二十年如一日,累積睡前二萬個小時的力量,讓他四十歲就提早享受富足人生。

撰文‧施禔盈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一輩子用心做什麼事,別人是看得出來的。被喻為「股市大贏家」的陳進郎,他在睡前用心、專注做的事情,早已被看出來,並且因為已內化為超凡功力 ,所以過著富足的生活,而他所寫的︽股市大贏家︾系列二本書,也引起市場矚目。

每晚過濾百條資訊 看三百檔股票線型場景回到一九八七年,當陳進郎一頭栽進股市後,生活即出現了「質」變,就算晚上與朋友聚餐,也必定九點鐘左右回家。而二十多年來,他外出應酬的次數,用十根手指頭就可以數完。「看盤像看戲,往往一開盤就高潮迭起,如果未能事先融入情境,常會看得眼花撩亂。所以,前一晚能準備好的功課,我絕對不會拖到開盤前。」陳進郎強調。

當一整天有關市場的各項資訊陸陸續續進到「精業」的看盤系統後,陳進郎會在晚餐後打開電腦,過濾上百條新聞資訊,從中找尋有重大消息面變化的股票。同時把自己平時在追蹤的股票,叫出線型,用技術分析的兩大原則:六十日線及型態高低點,來判斷股票的相對位置;並列出明天必買或必賣的先發名單,以及未來要注意的牛棚名單。若發現值得出手的,他便會在睡前掛好單,傳真至交易員處。

暢銷書《異數》(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提出「一萬小時法則」,作者表示這一萬小時的累積與練習,是「超凡」與「平凡」的關鍵界線。算法是,一年三六五天,每天持續練習三至四小時,大約十年,就可在那個領域卓然有成。算算陳進郎睡前做功課的時數,一年三六五天,每天持續練習三至四小時,二十年如一日,光是在睡前所投入的時數就足足有「一萬小時法則」兩倍以上,無怪乎達到「超凡」境界。

問他這個睡前習慣如何養成?「從一開始涉入股市時就覺得『好玩』,因為迷戀、充滿熱情,所以持之以恆。」最近觀看「我是歌手」頗有心得的陳進郎,引用某位被淘汰歌手的感言:其實歌手要做的事,就是在台上那五分鐘;下台後,再後悔也沒有用。「進入股市也是一樣的道理,開盤那四個半小時須全力以赴,盤一收,再後悔也沒用。而如何讓自己不後悔?就是每日睡前的準備工夫。」陳進郎笑說,當他看到《新金融怪傑》一書中關於維克多.史皮朗迪歐(Victor Sperandeo)的自述頗有感觸。書上說:「每天下班回到家裡,吃飽飯,我便馬上一頭埋進書桌。還沒念小學的小女兒逛進書房時,我並沒時間陪她玩。」其實這就是陳進郎的寫照,也難怪他心有戚戚焉。

睡前儲備好能量 開盤才能全力以赴對陳進郎來說,「前一晚儲備好能量,隔天好上戰場」是習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般來說,我都會在晚上十點多做完功課,十二點左右上床睡覺。」由於生活很有節奏感,因此並不會影響睡眠品質,「倒是有時候因為太想驗證自己的看法,而有『睏抹天光』(意指:睡著了,但卻迫不及待期待天亮)的感覺。」這是陳進郎對股票的迷戀。

自從陳進郎這一輩子做的事備受肯定後,就有許多親朋好友相繼要求「拜師學藝」,陳進郎強調技術分析的精髓,他可以在兩個小時內毫無藏私地教完核心部分,但是吸收、反芻卻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

「消息面是索引,線型則凌駕內涵,一般人要特別觀察六十日線及型態高低點。」陳進郎解釋,六十日線是大家常用的線型,可當作中長線的心理指標,至於型態高低則可以看出頭部與底部此兩大天然屏障。舉例來說,股票跌得越深,之後反彈突破六十日線,此力量會越大,這是因為市場心理從普遍虧損的慣性變成獲利。「不論如何,想成為股市贏家,第一步要先建立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後,才能做功課。」陳進郎建議。

他喜歡引用︽史記︾的一句話:「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彊(強)」,來說明有紀律做功課的好處。「大家都愛聽明牌買股票,如果告訴大家要勤奮做功課,就像是忠言逆耳,但請記得『逆耳忠言最可貴』;當你願意著手做功課後,還要時時反省才能越來越清楚;最後能夠堅持自律,心性便會越來越強。」盡人事做功課 夢境中也能得到啟發回顧過去二十年的睡前習慣,陳進郎天天要看約三百檔股票線型,「線型看久了,會發現規律性,也能訓練平衡感;以漲勢為例,上升的平衡感,指的是整體節奏不能被破壞,這需要經驗的累積。」陳進郎估計他至少看過兩百萬次線型,這樣的操練,讓他展現出真刀實槍的戰力,嘗得甜美戰果。

有趣的是,把股票融入生活的陳進郎,因為睡前會「用力」研究線型,結果連睡覺也會夢到股票。「夢境中的我,幾乎都比清醒時的我更具先見之明,而多次驗證後,我發現現實股價的落點,與夢境竟然相差無幾。」陳進郎強調,他不會倚重夢境,「盡人事」還是最重要的,但冥冥中的那股神助很奇妙。

近來,陳進郎以操作期指為主,睡前仍舊做功課,但不像過去般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個股型態;他笑說,現在不會夢到股票了,但會夢到開盤後期指的走向;更妙的是,落點也差不多。但他同樣不會以夢境的結果作為操作依據,只是這印證了睡前好習慣的力量,於是他體悟到「夢境是潛意識的甦醒」。

而在不開盤的日子,陳進郎睡前還是持續做功課,他閱讀大量的書籍,其中特別推薦《股價趨勢技術分析》,「這本書形態寫得很好,多讀幾次可以有效提升功力。」陳進郎的睡前「兩萬小時功課」,讓他的財富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陳進郎

出生:196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

著作:《股市大贏家》、《股市大贏家Ⅱ》

陳進郎睡前做足功課

安心好入眠

Step1

晚餐後打開電腦看來自各方面的資訊,如精業、鉅亨網。

Step2

過濾上百條資訊,找出有附加價值者,舉例來說,某公司公布營收與上月相較大成長或大衰退,便需要進一步追蹤。

Step3

打開須追蹤,或手上持有個股的線型,每天看200~300檔的線型圖。

Step4

列出明天必買或必賣的名單,以及待觀察名單。

Step5

明天必買或必賣的名單先行掛單。

陳進郎睡前放鬆這樣做

對於陳進郎來說,睡前做功課並不會影響睡眠,「如果不做功課,我才會不安心、才會睡不著。」陳進郎表示。不過,就算對股票極為迷戀,他還是會平衡生活步調,收盤後他會做瑜伽、親近大自然。至於晚上做完功課後,他會看一些較為軟性的書籍,其中歷史書是他滿常涉獵的一類。近來睡前他則喜歡上網看一些節目,「我是歌手」是他最愛的一部,因為參賽歌手感言常讓他得到很多啟發與能量,其中一句話:「我覺得要贏,你必須要面對、可以接受這個輸。」讓他深有所感:「做股票、做任何事何嘗不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64

馬化騰三小時講話實錄:千億美金這個線,其實很恐怖,做不好分分鐘就剩幾個點了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6/56411.html
【導讀】本篇是馬化騰2013年11月8日在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理事互訪TCL站「道農沙龍」上的演講。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文章,其中馬化騰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運行規則與PC互聯網時代完全不同,騰訊如果沒有微信,可能是一場災難。

以下為三小時講話全文:

邀請我來這裡是很好的機會,能跟各位企業家聊一聊,其實也不是什麼演講,最主要是希望能夠跟大家互動交流,提出很多的疑問想向各位企業家請教。

當然回到最近的一些話題其實挺熱的,包括三馬同槽,現場也是有點火爆,主要是郭廣昌,剛開始說不講敏感話題,後來也講了,所以很精彩,像平安傳統金融,和純互聯網,有很多激烈碰撞。所以今天也想借這個機會把騰訊和我的觀察和體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沒有微信,我們現在根本就擋不住

很多人說騰訊是最早拿到移動互聯網門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很多朋友都用了。微信的確是唯一一個在手機上開始做的,並且是以手機為主的,這在以前是不多見的。以前一般都是在傳統互聯網上做好,換掉屏幕,轉到手機上,所以這個路徑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但為什麼反而特別有魅力呢?因為這個產品讓我們看到很多獨特的體驗。它充分利用手機和PC的區別,就是把人們用計算機的終端變成人隨身的一個器官,以前用PC還不能稱之為器官,離開電腦,站起來就脫離了,只有手機第一次跟著人體一起,連在一起,所以內置的攝像頭、傳感器、麥克風都可以成為人們在網絡世界裡面的眼、鼻、口、耳,甚至你的觸覺跟顏色,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把你的朋友連在一起。即使我們有手機QQ,但因為它有一半用戶在PC上,一半用戶在手機上,只有微信是完全基於手機來開發的。

你也看到微信其實沒有在線、離線的概念,以前我們做產品,肯定要有在線、離線頭像可以看,為什麼呢?要簡化它,因為一定是在線的,不可以離線的。但裡面又考慮了很多細微的區別,比如說隱私的問題,以前這個消息送達之後,你收到了還是閱讀了,對方是否看到,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做出來,但我們希望人們在便捷的時候,又保持一份隱私。你們肯定有感受,很多人建議說我發了這個消息過去,他有沒有看到,希望我能知道,那是發的人爽,但是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他不希望說,他希望這個東西還保持一個隱秘,不希望太透明,這裡面其實是很複雜的,不單是一個技術或者是一個軟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對人性的把握。

從這個產品案例,我們可以看得出,即使是像QQ已經有每個月超過六億多的活躍用戶,兩三年前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了,但是在這個領域裡面依然有創新或甚至差點被顛覆的可能性。坦白講,微信這個產品出來,如果說不在騰訊,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話,是在另外一個公司,我們可能現在根本就擋不住。回過頭來看,生死關頭其實就是一兩個月,那時候我們幾個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說這個怎麼改,那個怎麼改,在產品裡調整。所以也再一次說明,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趨勢的話,其實就非常危險的,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可能灰飛煙滅了,一旦過了那個坎兒就勢不可當了,這是一個感受。

移動互聯網不只是延伸,而是顛覆

我們再看移動互聯網,有些人說移動互聯網就是加了「移動」兩個字,互聯網十幾年了,它應該是個延伸。我的感受是遠遠不只是一個延伸,甚至是一個顛覆。看過去的PC互聯網都已經不算太互聯網了,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一個互聯網,甚至以後每個設備都能夠連上網絡之後,人和設備之間、設備和設備之間的通信全部連接在一塊,一切都連起來之後。這個還有更多的想像空間,現在還沒到這個程度,還在慢慢摸索。

我們再來看我們的使用時間,以我們的過去統計來看,大概每個人平均用PC互聯網是2.8個小時/天,現在移動互聯網,怎麼用呢?除了睡覺8個小時,16個小時是清醒的,跟它在一塊,不太容易丟開它,未必是每分鐘、每秒鐘在看,但是有消息到達,就會使用它,這樣的話就是16個小時,再加上設備本身,比PC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時間。這裡的空間我覺得是無比巨大的。從去年7月份,PC的服務已經開始低於手機上服務的時候,不管是原有的QQ,門戶網站、微博、搜索引擎,包括360,這一年來已經十倍的增長了,這一年已經開始超越,甚至是70%多的流量是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但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收入,全行業看應該不超過10%-20%,它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但是時長多了十倍。

可以說半年前我還是比較悲觀的,我在很多場合也說,這個叫好不叫座,增量不增收。比如說搜索引擎轉到手機上,排滿了廣告位置,沒法排在右邊,就那麼一列。或者是遊戲,在微信的遊戲出來之前,傳統的手游其實大家也不覺得怎麼樣,這個市場沒有人用手機玩遊戲玩太長時間,付費慾望估計也不高,因為體驗也不是太好,而且用大屏幕電腦玩遊戲比較爽。還有包括其他,比如說打廣告,手機流量這麼貴,還加一個廣告,一個大大的圖,一個視頻。不可想像,在PC互聯網這些都是成熟的模式,但在手機上不敢這麼做,把他們的流量轉到手機上,白白降低了收入,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Google、Facebook也一樣會面臨這個問題,直到最近這半年看到Google和Facebook股價創新高,包括Facebook也是最近這一兩個月才創新高,一下子從25塊到50塊,主要的問題就是大家終於看到他們在無線上的收入模式開始顯現,Google來自無線的收入增長加速,Facebook好像40%的收入開始來自於手機。原來他沒有想商業化,Facebook上怎麼加廣告?原來不敢做,沒敢想手機上能商業化,現在做了發現體驗還不錯,因為這裡面還得做很多研究,怎麼加了讓人不反感,這個數據出來之後股價開始上漲,從PE上給了很高溢價。

即使我在這個行業,我都有時候看走眼,因為我記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時候,通過私人銀行還拿了一些股票,熬啊熬啊到最後還往下掉,都快跌穿當時拿的那個價錢了,後來終於上來一點之後,熬不住了,就出手賣掉了,25塊就賣掉了。當時我都覺得很難的,怎麼商業化?他確實厲害,美國互聯網尖端企業商業化了,後面的金融廣告、社交廣告的水平還是全球第一流的,他還真的做到了,當然他也得益於各種各樣APP需要大量廣告的這種需求。有時候我們身處其中,甚至可能外界的投資者也搞不太清楚,他只是看到一個大趨勢,我們有時候還更加擔心自己,覺得還挺悲觀的,這個也很有意思。

騰訊股價為什麼炒的這麼高?

我們壓力很大,因為我們也莫名其妙,把股價哄抬那麼高,其實我們壓力很大。這個怎麼能玩,所以社會不要給我們那麼大的壓力,還是未來長遠的看,我覺得投資人理解就理解,不理解的就虧損了,股價高低都不是我們太關注的。

騰訊的股價為什麼炒的這麼高?一是我們感覺資本市場給我們的期望很高,很多是因為微信突出來了,有門票了。微信出來之後,就兩個月前,遊戲出來了,很多從來不玩遊戲的人痴迷於裡面。第二個是因為洩露了那篇文章「千億美金下的反思」,外面人說看了很震動,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麼激進?大家的期望是寄託未來,說移動互聯網肯定很有前途,現在掙錢不多不要緊,關鍵是把這個事列出戰略,以後肯定是有辦法掙錢的,所以有很多的投資者是這樣的一個期望,把股價炒的很高,PE也很高,所以我們壓力也很大。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長期投入,因為很多的收入商業化未必那麼快,但趨勢是看到的,這麼多人用手機、用互聯網的服務,這個東西不可能壞到哪裡去。所以說,抱著一種長遠的發展思路,讓現在該投資的還投資,中短期的利潤多點少點都不要緊,都是階段性的問題,目前全行業都更加重視移動互聯網。所以我們的文章洩露出去之後,不僅是阿里了,很多互聯網公司都說要移動為先,一切都以移動來發展,都把這個作為下一階段極其重要的競爭要領來看待。

為什麼移動互聯網的魅力遠遠不止這些?因為有了移動互聯網,才第一次發現互聯網其實跟很多傳統行業的結合更緊密了,因為它是隨身帶著,跟隨著使用者,很多東西是可以跟傳統行業結合更加緊密的。互聯網顛覆了很多行業,大家都可以數一數,像音樂,遊戲其實也算顛覆了,包括索尼PS,現在可能只有微軟遊戲機xbox大家還在用,其他的那些都已經沒有人打了。媒體更不用說了,電子書、網上看資料,有微博、微信,很多媒體都佔去了大家閱讀的時間。還有很多行業,包括電子商務顛覆了零售行業,包括最近很火的互聯網金融也開始,最近幾個月突然炒起來,炒的非常火熱。大家是不是覺得互聯網怎麼那麼神奇?以前覺得還是新經濟、虛擬經濟,反正不是主流,現在就變成好像主流化了。我的態度是比較辯證了,我會覺得這個不是那麼神秘的,它不是說,那是你們那個行業,這是我們的行業,其實中間是有很多的連通性。

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顛覆

前幾天三馬論壇,我去講了一個觀點,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打比方就像有了電力,以前是蒸汽機,後來有了電力對所有行業都發生了變化,都發生了影響一樣。有了互聯網,每個行業都可以把它變成為工具,都可以升級服務。當然有了互聯網,玩法是不一樣了,會有點不一樣了,每個行業,就算是金融業沒有電之前,以前還有銀號,還可以記記賬,有銀票,也能做,包括股票那時候也沒電,也能炒炒,叫叫價錢,也能買賣,有了電之後電子化,一樣是升級換代。但是有了互聯網之後,我相信每個行業都會有升級換代的這種變化,有人稱之為改良,我覺得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顛覆。我是比較客觀,為什麼一定要顛覆呢?因為只要在這個行業內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我會稱之為顛覆,你在這個行業扎得很深。就算是電子商務,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垂直的,比如京東做3C產品,唯品會做服飾,毛利很高的包括有人專門賣鑽石的,看似它是互聯網公司,實際上還是傳統行業,只是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實現,一定也要在這個行業扎得很深,得知道你的供應鏈、貨源在哪裡,怎麼做,服務怎麼樣,是不是很專業。包括很多以前不起眼的,比如搜房網,不知不覺市值已經跟三大門戶不差了,和新浪差不多了,以前覺得搜房網好像很小,但搜房幾千人在不同的城市扎得很細。還有最近上市的幾個企業,比如58同城,包括還沒有上市的,比如美團,團購網站幾千人,看著不像那種互聯網的清新,其實都要扎得很深,只不過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做,本質上剝掉互聯網的殼,還是傳統行業,看到這些都是「又是顛覆、又是改良」的一種結果。

再看製造業,國內冒出的小米,做手機還能做成這樣,它就是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的。因為雷軍對互聯網很熟悉,所以看到他很多的軟件、硬件加服務,加粉絲經營,加用戶高度介入生產過程,在微博上搞活動,很多人覺得傳統手機商不就在微博發幾句話嗎?是忽悠嗎?以為很簡單,實際上背後很多是用互聯網的思想來做,甚至說硬件不掙錢,靠服務,靠產生的用戶群,因為網絡硬件是跟用戶連在一塊的,不是賣完就丟掉用戶,不是一個簡單的客服,他是賣完之後生意才剛開始。所以很多的產品和服務,其實可以用互聯網的思想去做的,最近好多案例都是用一種我們看似是有一些互聯網精神的方式,請粉絲內測,測一測這種好不好用,其實這是口碑、高端用戶才能試的,慢慢慢慢形成在網上開始傳開了。包括現在美國很火的汽車特斯拉,電動互聯網化的智能汽車,也是一樣的,一看也是口碑經營,少數的高端精英用戶才可以用,然後很酷,這個電動汽車深圳比亞迪不都也有嗎?但是思路又不一樣,先做跑車,很互聯網化,裡面全智能的,全部聯上網,你做什麼事情,車要不要維修,全部通過智能手機可以感應到,包括很多各地充電的樁都是用服務的形式去做,在網上形成口碑。這些都是很有互聯網思想的方式去跟傳統行業結合,這是很好的案例。

每個企業都要給自己多一個準備

這些是我近期觀察到各行各業和互聯網有些結合的一些點,也是有點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我想可能很多人問這個潮流來了,以後怎麼辦?都知道又該怎麼變,但是好像做不到,因為有時候會跟自己既得利益,或者說基因或者DNA好像不適應有關係,其實坦白講這確實是最大一個區別,可能十年以後再回頭看到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或者說現在應該改變什麼,可能會有更清晰的認識,但現在往往是人在其中沒有切膚之痛,其實很難去放棄自己的一些利益,去做改變的。我自己的感受就是說,怎麼樣能夠給自己多一個準備,即使是比如你開一個另外的部門、另外一個分支,調一些團隊,做一些可能跟現在已經擁有的業務其實是有矛盾的,不妨嘗試,因為你不做的話你的對手或者是他想搶你市場的對手一定會做,還不如自己先試一下。

我們看為什麼諾基亞曾經如日中天,2000億歐元的市值,後來47億美金賣掉了,我們看到他曾經很堅持說我一定不用安卓,我控制不住,它是別人控制的,我堅決不用,但後來衰落了。微軟也是堅持說要維護我的Windows,還有Office,這是我的搖錢樹,這兩個是他最大的收入利潤,不肯放棄,現在很被動。現在蘋果剛發佈新版本,裡面什麼的Office軟件全部免費,以前還收錢。這是一招錯後面步步被動,所以還是要做軟硬一體化。

就像我們當時微信推出來的時候,手機QQ部門反對,雖然他也看到方向了,他甚至也有一個團隊已經在做一個類似的產品,其實兩個團隊都在做,只是最後誰跑出來受歡迎了,誰用這個軟件,最後是我們手機QQ的那個團隊失敗了,他做出來的不好用,微信出來了。我記得我們推出的時候,因為我們的無線業務部門做出來的東西不如廣州研發中心做QQ郵箱的團隊做得好,那時候運營商,我記得中國移動正在廣西、云南開會,數據部立刻打電話給我們QQ無線說,這個東西誰做都可以,騰訊做就不行,因為我們有業務合作,在別的地方可能要懲罰你,不結算,是不是有什麼不可以做了,這個壓力很大。所以我們第一個版本是沒有做通信錄匹配的,當時聯通說你做了那個就觸紅線了,不許做,好吧,不給匹配。然後出來的東西就好像一個簡版的QQ,大家用著沒意思,這個東西有什麼區別,簡版QQ,閹割版QQ,沒有意思。後來開始競爭了,國內已經好幾家出來了,我說不行了,給人罰,給人懲罰我們都不管了,通信錄要加入,原來我們導入的是QQ好友,再加上手機通訊錄,這是個很豐富的實驗,大家為什麼一加入之後,看到有好朋友冒出來,這是通訊錄匹配的結果。第二是加語音對講,原來沒有這個功能,就看著這個增長曲線,很難看的,平的,用的用戶不用了,不就是簡版的QQ嗎?沒意思,直到加入這個以後,瞬間就上去了。這個很高科技嗎?不高科技吧,十年前我們在PC上就做過這個嘗試,做完之後沒人用把它摘掉了,因為早年如果說有印象的話,十幾年前美國有一個運營商,就是基於通信電路做的產品,但是那個時候是給酒店的門童通知,把它拿到對講機網絡裡用,還沒有用在我們大家日常來使用,叫做通過移動電話通信網絡來實現集群調度的這種性能,以前大家就有對講機集群,一喊就通,集群系統。

以前我們做,覺得很老的技術,反而用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地方,為什麼呢?以前PC上我們模擬了,那種用途太少了,因為QQ已經視頻風行了,再加這個有什麼意思呢?第二,你給我留了言,我不在線,再上去聽你的話,中間對不起來,真的是像電話留言了,大家覺得沒意思了。反而在微信裡面用移動互聯網、用手機結合了之後,大家發現它還比較實時,因為很快可以收到,可以回應。第二,又沒有電話這種壓迫感很強,你現在忙,在洗手間,在睡覺,正在會議中或者是父母和你,一個在美國出國留學,一個在這邊。

這個發現出來了,它有獨特的魅力在裡面,同樣的一種形式在不同的環境技術下它是很有特色的,而且這個也是之前傳統運營商肯定做不到的,不管打電話也好,發短信也好,很多人說發短信可以群發,是群發了,但收到之後回是回給你一個人,不是回給所有的群,跟你現在群裡面一講大家是一起分享,這種感受是不同的。這種感受只有在郵件裡才能體會到,大家就討論了,這就是大家商業中都離不開的行為,其實這個原理就是微信的原理。為什麼在我們廣州的郵箱團隊做出來的,因為它實際上就是個郵箱,它就是郵箱系統改造出來的。

又回過頭來,這裡面其實我們當時是做了一些伏筆,現在回頭看還真的有用,是追溯到以前了。當時郵箱團隊,以前大家很難通過手機處理郵件的,最好就是黑莓,我是好幾年前開始用,用是香港的號,香港的運營商開通的。當然回頭說現在黑莓比較悲慘,熱的時候如日中天,奧巴馬總統全都用這個,高端的歷史,商業精英的形象。那時候我想什麼時候可以把這個讓老百姓可以使用,因為那時候還不是你主動去查郵件的,郵件是推到你的手中的,所以我說能不能我們把郵箱改造成一個客戶端軟件,基於這個來做,我們希望普及化這個移動郵件。現在這個已經不神秘了,所以這也難怪為什麼黑莓這麼慘,從曾經千億美金,現在是賣又賣不掉。

1000億美金這個線,其實很恐怖的

可以看得到在一個溫室裡面很舒適的情況下,這種危機是突然間就發生了,當然也給我們敲警鐘,我們摸了一千億美金這個線,其實很恐怖的,如果做得不好,真的能跌到只剩下幾個點的市值,幾個百分點,是分分鐘可能發生的,因為前面就倒下幾個,好多都那麼倒下的,屍體還溫著,還是很嚇人的,這個也是給我們這個感受。我們當時做了這個郵箱客戶端,後來我們要做一個類似像簡版手機QQ的那個版本,怎麼改呢?就直接拿這個,就這個團隊三五個人,趕緊抽調人馬做這個,後端拿郵箱改造一下,就出來了,只做手機,很快,做了兩個月,一路一路這樣,最後我們感覺到跟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始也覺得不如意,這個東西應該是補充。甚至在發展過程中,還有信息安全問題,比如說用微信練法輪功,還有搖一搖、查看附近,又成為什麼約泡工具了,趕緊給處理掉。當時中國移動意見很大,工信部壓力很大,我就問工信部,我說如果你能出一個命令說禁止微信團體用,可以,我還有手機QQ,我不怕,你能不能把全部封掉,包括國外的那些全部封掉。我說那不就是啊,你不做別人進來做了,如果你能一聲令下說會威脅運營商,這個東西一律不准做,也可以,而我手機QQ一直這麼多年都在,最後大家也都明白了,這個是大勢所趨,但我們花了很多很多時間,到現在有的運營商想明白了,有的運營商還想不明白。

所以說我們做很多,一路上好麻煩,都有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安穩多久,現在就很多了,網易結合中國電信搞了易信,今天說是全網要免流量的,說是送流量。前兩天會議我說我們當年跟旺旺競爭,當時主持人郭廣昌說,你就把來往當成一個移動旺旺而已啊?我覺得這還是要跟他自己的淘寶用戶、電子商務結合,他的定位用於商家和買家之間的,它很難成為一個消費體的溝通工具,這個過去PC時代已經完全沿著這樣的路,15年後又再重演一次。我們回頭看,為什麼中國的運營商對這些業務這麼敵視,一年前我們剛好還投了一個韓國的微信,我們問他你們那邊怎麼樣,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年多了,發生一模一樣的情況,最大的運營商開始使壞,在網絡上讓它信號斷一下、網絡斷一下,可以做這個事情,他公開這些數據給所有老百姓,說是被干擾,沒有被干擾是很好,一公開之後網民就炸鍋,因為人家給你運營商交了錢,憑什麼斷網,你是違約了,最後類似工信部這樣的部門就出來叫禁止。然後好,那我自己搞一個,幾家運營商,自己搞,也搞個類似像他這樣的團隊,就這麼失敗了,沒辦法,反正最好是天下大亂,他可以重新劃分界線,通常是最大的運營商最反對,因為既得利益。

所以看到這個東西,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本能反應,一樣有這個過程,要鬧,甚至有可能都會搞背後小動作,媒體再炒一炒,但最終都抵擋不過潮流,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因為不是我們去編這個,不是我們做的話,也有國外的競爭者會做,他也一樣會做這個事情,所以這是一個大勢所趨。移動互聯網還沒有這麼流行的時候,大家用的是物網,打個電話,現在用的是電腦,現在把用電腦的時間用在移動終端,用你的移動通信網絡服務,其實運營商還擔心什麼?至少是薄利多銷,或者是以後語音、短信完全免費,甚至在套餐裡面隨便用,其實最主要是流量數據包經營就可以了,因為誰也離不開你的數據流量,這個做得好的話每月其實並不會降價,完全是可以經營得好,當然利潤率也沒那麼高。再說,畢竟是中國運營商應用,這還是比國外高很多。未來運營商和很多服務提供商其實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軟件硬件服務和通信服務其實可以連為一體提供一個綜合體驗的服務,我覺得這裡面是有很多空間的,跨界的合作其實是應該多想一想,因為靠以前每一個細分的領域去做,越來越不實用。現在軟件硬件加服務要一體來做,就是這個道理。

O2O和手游發展特別快

我們洩露出去的文章裡,當時我們總裁提到一個說法,現在日活躍使用最多的APP除了遊戲以外,的確是用QQ、微信是佔頭兩名,第三是搜狗輸入法,這個因為我們投資了,所以我們算半個,第四是Q Zone,是我們傳統的QQ的空間,這個在座不用,但是年輕人很喜歡用,第五個360,按日活躍數來看排序是這樣。我們為什麼有點幸運佔優,就是因為手機其實本身是一個偏通信的,電腦還更偏資訊、看視頻,但手機是通信屬性偏強,所以很幸運我們剛好做了通信,這是我們佔了先機。但是看後面其實手機功能越來越強、越來越大之後,其他東西開始被佔了,包括微博類,微博類雖然是算社交媒體,但它也是屬於傳播類的,轉來轉去的,是廣播型傳播的通信,新浪微博在手機上的活躍度,還進不了前五,但是前十以內。之後我們再看到移動支付在最近起來了,現在看到阿里是特別上心,對這個,因為看到他沖的很前,需要移動支付,當然也可能是受了微信支付的刺激,一下子定這個市場,聽說是抽調了公司的好手全部紮在無線這個業務上面,要打造幾個所謂的門票,所以他的支付寶錢包是比較跟進。

這個其實是一個蠻結合線上線下的,因為差不多兩年前我就開始鼓吹,應該說我在業內最早講這個二維碼,掃碼,這個技術已經存在了好多年,二維碼,但是真正說讓大家覺得很有意思的,更多是移動互聯網,特別是智能手機起來之後,這個掃碼率先在微信裡面先火了。如果在座大家有印象的話,是火在什麼地方呢?是火在我們推出公眾賬號之後,很多人發現公眾號是有機會擁有粉絲的,趕緊去經營,當時我們設了一個必須是超過500人成為你的粉絲才可以加V,才會給你認證,大家積極了,趕緊在微博,新浪微博也有,騰訊微博也有,很多在新浪微博的高端大V,拚命傳播微信的這個公眾賬號,幫我們做了大量廣告,知道什麼叫二維碼、什麼叫掃一掃,用微信掃,拚命做「請用微信掃一掃」,那個傳播的很快。那個之後我們這種掃一掃就成為一個腦子裡聯想用微信的,雖然之前有一些什麼掃一掃,但那個不是主流。

我當時跟業界說,PC是用一個網址,但這個可能涉及到線上基於IP網絡世界跟線下世界的一個關鍵連接點,一掃就連起來了。一掃三秒鐘你要的那個,完全無接觸,很多很酷的體驗,包括現在用手機,因為你一直登錄著,有你的賬號,在電腦上不在登錄狀態的,掃一下電腦,自動進入,登錄完畢,都可以做到,手都不用敲,無接觸式直接登錄。所以這些很酷的體驗都是以前沒有移動互聯網掃碼做不出來的,我們率先做出來,這些體驗有一點顛覆性和創新性。現在競爭越來越大,是移動支付。但電子購物沒有那麼快,因為很多人還是希望在PC上慢慢看,但是反而O2O,攜程也好,包括去哪兒也好,現在幾乎都已經呈40%,甚至有時候到60%的下載量,手機上,包括團購,現在大量通過手機上,為什麼呢?他本身需要這種商務,或者團購去吃飯,他就在路上,不在電腦上。那次見美團的CEO王興,就問他現在團購吃飯到進餐廳要隔多久,他說以前是比較長,現在團購都慢慢團,只有一個小時,就在他去餐廳的路上,去哪兒吃找一下就訂了,一小時內就到店了,到店以後就消費,這很快,都在路上就完成了,這個演變速度比我想像中快得多,我觀察到這些。手游就更不用說了,也就這兩個月,大家突然間發現微信是用社交做手機遊戲,是這樣,一天超過2000萬人,我們當時算了沒有任何付費,沒有試探出這個怎麼付費。前不久是斗地主,一天超過2000萬人斗地主,原來我們有一款老遊戲,是單獨的一款手機遊戲,叫節奏大師,是音樂類的,我已經上線一年多了,日活躍70萬,一上這東西1700萬,主要就是加社交,最主要是可以跟你的朋友比。但是這些都還是屬於那種輕度的嘗試,因為我們看到韓國、日本,他們在這方面其實是很早就已經證明這個,我絲毫不擔心,這個很容易做成的,但是往後怎麼發展,特別是很深的,重度的、大型的遊戲要怎麼開發,用戶會用,其實這個還不太清楚。

百度股價一度比較低迷,曾經到80多塊錢,最近到160了。Google也是一樣,它有安卓,有很多資產,還沒有體現出,最近有移動業務來證明這個,股價就迅速起來。一是,搜索行為平移到手機之後,每千次搜索的變現能力會不會降太低,因為以前的數據很悲觀,只有1/7,1/10,變現能力,很恐怖的,如果說這個,轉過來只剩幾分之一,這個變現能力多嚇人,現在開始慢慢上來了。第二,在手機上大家是不是不搜索了?直接有APP不就完了嗎?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直接點APP好過我在手機上打開瀏覽器搜索。我們現在看這個可能會有一半或者不到一半,但是即使一半,因為剛才講了,使用時間多很多,薄利多銷,這個盤子分母大,就算乘以1/2,可能總數還是達不到,所以也不用那麼悲觀。

微信站內搜索其實很難,覺得還是很難,除非是語音,問他要去哪裡,問的問題,讓他解答,傳統的這種搜索搜資訊,如果沒有標準APP的話,我覺得還是離不開瀏覽器的搜索,尤其是在手機上打開瀏覽器操作模式這樣一個流程,相對不會說打開一個搜索引擎。

穿戴我們覺得最近有點火,但是我都感覺好像還打動不了我,原來我買健康的設備,我買了好多送人,結果發現我自己不能堅持去戴,雖然可以監測身體狀況,生病寫了幾次,發現原來也就是那樣,算了不戴了,好像也很難,包括智能手錶這些,我都感覺有個手機也夠了,智能手錶沒什麼意思。所以我現在還有點慢慢從很興奮冷靜下來,看形勢。語音搜索,我也戴過,而且你戴了之後很反感,你一個人爽,我們所有人都覺得你在監視我,我覺得不太好,我這個是比較保守。

語音搜索突然也覺得這個是好的,但是有時候會覺得未必太好,比如說一個人說我要去幹嘛幹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這麼說,而且也不私密,寧可按幾下。我是覺得按道理我應該是支持,但不知道為什麼覺得,你跟他講半天還什麼什麼,下次就自己輸入算了。所以目前這個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用,但是我感覺離實用化還遠,但是我相信一定會能解決,但是目前人工智能理解,人講話的意圖還沒到這步,但我們自己內部也在研發這一塊。

所謂的顛覆,是讓你之前的產品和服務受到很大的挑戰

我們原來也很不適應這種,為什麼搞內耗嘛,這個東西打亂,不太想這樣。但是兩面看,因為有時候內部競爭還真的是瞎搞,是搗亂,也沒看他做出什麼,就是同質化,大家水平差不多,都是你搞我一下,我搞你一下,然後你不服我不服,最後誰都不成,這種還挺多的。我們是這樣想,在大的環境變的時候,你的對手或者是假設你挑戰你自己,假設你不在這個公司,你有什麼破綻是我可能會抄你後面,可能不是完全一樣的做法,但是你會非常難受,有些優勢是成了包袱,有沒有這樣的動作,如果有的話就會怎麼樣,會怎麼樣,別人會出什麼招,想出什麼辦法。當然這個東西其實也不能,因為我們看到很多都是同質化,大家水平、團隊水平不是很高,往往做又做不好。

我還有一個感受,所謂的顛覆,是讓你之前的產品和服務受到很大的挑戰,這個產品往往都是一個幾乎一樣的東西,看我們過去其實有很多很多失敗的案例,比如搜索,我們的團隊就完成照著百度,人家有什麼我們有什麼,他就沒有想到別的路徑,比如像搜狗就很聰明,他說我拼搜索拼不過你,我就拼瀏覽器,瀏覽器靠什麼帶?輸入法,輸入法帶瀏覽器,瀏覽器帶搜索,迂迴地走,走另外的路,就比我們做得好,人家花的錢是我們1/3,最後是我們2.5倍。像我們電子商務原來團隊是照淘寶做,做來做去,越做越沒希望,一模一樣的東西很難,包括我們微博,雖然說活躍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終沒辦法突破,最麻煩的是新浪微博也沒突破。所以就發現讓新浪微博絕望的不是微博,是微信,特別是加了朋友圈之後產生的,不加朋友圈還沒有,大家覺得不過就是這樣,加了朋友圈大家發現大量實際上閱讀朋友圈的,私密社交比公開社交還有意思,很多話不喜歡公開講,私下講很好。但是也會在外面說,還要出去講講話,還在外面講,感覺這兩邊比較,讓我們朋友圈保持一個私密社交,可能說為什麼不能轉,為什麼不能互相看到,我們說不要,就是保持私密,不能說又要私密,又要公開,就堅持你的定位,就是這樣,肯定是不一樣的東西,但是最後發現在人的時間分配上你是打得開,有些發圖、發帖的量遠遠超過新浪微博。會發現我們無意中形成,這個東西也給我們啟發,好像是應該打敗一個東西,就好像打敗微信的肯定不會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就是它用掉了你的所有時間,所以就打敗你,是這樣的一種想法。

我現在反正也開竅了,以後我們就跟進,看到團隊有什麼想法,我們還是鼓勵,沒準他抓住了未來的一個機會。因為現在很多新奇的玩意兒,大家覺得我年輕,但我覺得我很老了,現在有些產品我都看不懂了,這兩天講Instagram,我投了一點點的股票,說起來很後悔,因為當時這個公司還不到一美金的時候我沒投,公司只有幾個人,當時我們副總裁看著說,這個公司不太靠譜吧,在一個公司就那麼幾個人,再一個靠近海邊的一個房子,就是玻璃,外面都看得見,扔個磚頭就可以把裡面的電腦全拿走了,創始人也好像挺高傲的,後來他說算了,不要了,後來我們就找回,他的數據增長不錯,所以我們是在他8億美金估值的時候,進入這個節點。火在什麼地方?應用數據很火爆,好幾倍,12歲到18歲的女性用戶開始喜歡,它的服務類似微信,但是不發消息,全部是拍個照片,發過去,只能按著才能看,如果COPY下來的話,因為你一截圖的話對方知道你在截圖,這個軟件會感知截圖,只打這個。我們當時說要投資,幾個人試著玩一玩,好無聊,我們幹這一行都覺得無聊。後來我們請一些投資調查一下,為什麼喜歡這個,用戶覺得這個東西沒有壓力,是消費照片,不記下來,所以他沒壓力,就是告訴你把一些好玩的東西給你一拍,就跟大家打個招呼,表示我存在,有存在感,這樣很神奇的,但是看到這個東西層出不窮在美國,幸好是Facebook把它收購了,要不然對Facebook有很大挑戰。在中國其實這個需求是給微信的朋友圈取代了,這個需求還很強,他也是通過手機通訊錄加為好友之後大家就以發圖為主,發圖就可以Follow他,就可以看到了,有公開的,也可以私密的,是這樣的。對Facebook威脅很大的,要不買下它很危險的。還有Twitter剛剛上市了。

可以看到創新層出不窮,它跟每個人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都是要走一個差異化的東西,說這個東西有沒有吸引力不知道,也有些不成功的,還有很多看似好像一開始覺得很創新,但最後無疾而終,買的時候很貴,多少億美金,最後也就無疾而終了。所以有時候真的,各個行業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行業,因為我們不是十幾歲的小孩,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喜歡,不懂。所以現在有時候要問小孩,怎麼樣,來做測試一下,覺得你們喜歡嗎,你們的小夥伴喜歡嗎,比我們還看得準。所以我想說,我們老的如果判斷不出,起碼要找人看,聽他的意見。

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

我也沒有太清晰,遊戲當然最簡單了,剛才講的O2O,無線支付當然這個也比較清晰。O2O我們現在嘗試用公眾賬號,能不能重新再發明一次會員卡,所有商家的會員卡,放到微信上,好處就是已經做了一些嘗試了,效果還不錯。過去每個商業都有自己的客戶,但他跟客戶的聯繫以前靠發會員卡或者是在所有的CRM,企業有他的客戶群,他的客戶關係管理,那能不能把他放到微信、移動互聯網上來管理,你跟你的用戶是可以直接溝通的、是互動的,不像短期那麼單調的,是可以寫程序在裡面,可以交流,甚至還可以充值,我們正在比如跟星巴克談這個合作,星巴克用微信做他的會員卡,充值、儲值,儲值之後就可以算賬、可以消費,微信就在卡里面,在星巴克儲值卡里面消費就行了。他節省了大量的發卡成本,而且是傳播,成為他會員很容易。我們現在拓展B2C,比如噹噹接入,你買這個書的時候用微信支付可以在完全沒有登錄狀態下匿名訪問噹噹,可以掃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我要買,微信登錄,一掃之後,然後把微信裡面已經開通的銀行賬號,微信支付,以及我的地址已經帶到微信了,直接過去就拿下,不用再輸入地址,這個形式可以給所有網站,這個還是蠻創新的,這樣的體驗。然後他買完之後,順帶訂閱了這個賬號,成為噹噹的粉絲,這個書或者你買的商品什麼時候到賬,通過這個通道告訴實時通訊,這是一個閉環的體驗,而且是開放式的。線下也可以有,線下的店就可以通過一掃瞄,就可以進來,而且現在不買不要緊,售貨員可以跟你慢慢談,如果現在知道了,加我的微信,給你的東西什麼到,拍幾張照片微信發給你,現在是用那種土的方法,暫時是那麼做的,現在希望給他一個技術架構,讓傳統的零售商可以充分發揮他的店員平時的時間,其實可以通過手機,也不用搞電腦,用手機繼續維護他的客戶群,新貨到了開始促銷,或者是這個不滿意,遠程都可以玩,不用來店,好的話給你送貨過去,或者說下次來給你留下來。用戶一看到這個衣服不錯,發朋友圈,朋友圈再一點,也可以一鍵購買,會覺得這個好像是挺有意思的,而且是可以結合傳統零售行業的這些因素繼續做。這麼一談很多老闆挺感興趣,太好了。

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我相信肯定能結合,因為怎麼說呢,現在連3D打印都可以跟互聯網結合,傳統行業一樣可以用互聯網化推,這個我覺得要你們想,各行各業的導向我把握不準,甚至有時候不是跟互聯網結合,但是用互聯網的思想去做,剛才講到線下餐飲,看海底撈,其實裡面蠻多思想是互聯網化的,是做得很極致,做的是口碑,那是可以的,這也是一種想法。

具體開放到什麼程度?

這個問題很實際,因為我們在想一個問題。肯定是很開放的,但問題是說開放出來的經營者為什麼是你這家,而不是另外一家,因為跟你一樣的公司很多,這就涉及到你怎麼選擇的問題,有可能是多家一起進來。

就算是O2O我們做,我們是扒了第一層皮,第二、第三層是由你們來做,而且是非排他的,家家都可以接入,我覺得這樣比較完美一點。我們內部的部門,實際上坦白講他是希望包下的,因為我們電商的部門,說這樣太好了,這個東西我要自己做,我有時候談到說,行不行,搞了幾個月都沒出一個好方案出來,做的很慢,因為我們之前做微生活這個,也是搞了好久,最後出來我說這個體驗肯定不行,商家熱了一下之後慢慢不行,這個很難堅持很久,為什麼?因為你自己一家做的速度太慢了,你還不如放開一點把它介紹給別人,讓他們去,有時候他們做出來的東西簡直超乎我們想像的,我們原來公眾賬號為一個接口,以前有了,給一些明星開,講幾句話覺得很好,有粉絲,最後慢慢也不行了,這個意義不是很大,沒有意義。直到後面冒出來一個叫陳坤,覺得好酷,這個成為一個標竿應用,是全屏幕的,連論壇粉絲甚至成為他的會員,還要付費,做了全套功能,我們說可以做成這樣,我們下一步的時候要接手這個,那微信部門說這個東西由他包下來了,算了,這個你自己不能做,沒有這個想像力,或者你都不能拿到這個明星的授權,沒辦法成為官方的一個戰略,憑什麼去承包的,因為這些有的還要做客戶端,這個做也做不好。但有時候下面部門會很堅持,說這個是我以後的未來,是我成敗的關鍵,一定要讓我先嘗試,那行,我說大家定好線,你做哪一層講清楚,不要過線,過了之後反而害了我,浪費我的經費成本,本來給我外面人做得會更好,非要移到自己手上,做又做不好,怎麼辦?

所以這個時候不是說我們一個態度大家就能做,其實還有細節的,因為說是開放具體到哪一層,一到十到底是2.5還是3.5,還是5,或者不同的玩法,所以我們現在還在摸索。我的思路還是希望指導他們,第一,不要太亂,因為有些人是拿到手之後就亂來了,他首要的目的就是粉絲,你們傳來傳去那些東西全部是有專業人士運營的,你很感動的東西都有人運營,他為什麼寫著讓你去轉,他知道怎麼樣打動你,講講家庭、講講教育、講講企業思路,最近心情不好,會有人專門去寫,有什麼東西最打動你,20個人你們去分頭想,一天寫20個,然後我們篩選哪個最好,結果就放這個出去,都會有公司來運營,後面跟所謂的營銷公司、營銷專家,最後多少粉絲之後可以賣的,這個東西只是錢,應該是有這些產業,所以你稍微不慎就會落入這種圈套,最後正常的用戶沒用上,錢已經花掉了,其實後面是幾個幫派,我們最怕是這樣的,一抓就死,所以有時候捏在手上不是說我們不開放,是開放了之後亂套了,外面無法無天,以前還是有刷活動,後來停掉了,真的是你有政策,他們比我們內部所有部門動作都快,連夜都趕出來了。

所以這個時候是我們摸著石頭過河,現在要表態開放我沒準備好,我覺得冒然開放的話大家都把這個東西搞亂了,因為所有人說要開放的時候,做完了怎麼辦,有沒有想到有千千萬萬像你這樣的公司都提同樣的要求我怎麼辦?如果只優待你的話,或者頭兩三個,其實也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我們有時候還要長遠來看。我們兩難,一是內部的人有時候不該他做的他搶,我們要適當解決;第二是開放出去之後,也可能有不公平,這個是挺為難的,但是我覺得慢慢摸索,一步步去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85

《東洋經濟週刊》獨家授權 還原三小時專訪 不再忍 郭台銘自爆鴻夏戀始末(062-066)

2014-06-23  TWM
 
 

 

兩年前喧騰一時的「鴻夏戀」,從台日兩國高度矚目到破局,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始終絕口不提此事。六月四日,他接受《東洋經濟週刊》專訪,主動還原整個鴻夏合作案談判過程。

撰文‧杉本Ryuko 整理‧孫蓉萍、賴筱凡「今天,我要細說分明。」以這句話為開場,六月四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接受日本《東洋經濟週刊》專訪,還原二○一二年鴻海與夏普從高調合作,到宣佈破局的真實始末。

「鴻夏戀」兩年了。一二年,一場由鴻海主導入股日本面板廠夏普(Sharp)的合作案,一時間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界的轟動話題。當時鴻海高調宣佈,將以二三八億元新台幣取得夏普一○%股權,郭台銘更以個人名義,接手夏普虧損嚴重的十代線面板廠——堺工廠。

然而,「鴻夏戀」卻在一三年三月二十六日正式宣告破局,郭台銘也從此閉口不提夏普;直到六月四日,《東洋經濟週刊》記者依約走進鴻海位於日本東京大田區的這間會議室。

郭台銘話匣子打開,採訪全程接近三小時,《今週刊》取得《東洋經濟週刊》獨家授權,轉載此次專訪的精采內容。

郭台銘不僅交代了鴻夏戀始末,也談及當年雙方一度決定聯手力抗韓國三星的理想。

此外,近日傳言鴻海有意重啟「鴻夏戀」,郭台銘在專訪中也有所表態,雖然不是說明外界傳言的中小尺寸面板合作計畫,但他的確高聲表示,「如果可以用市價,我明天就對夏普出資!」以下是本次郭台銘專訪整理,內容略有刪修,段落順序略有調整,但無礙原意。

我一直在忍,不過,現在我想說出真心話。

當年,夏普最大問題就是大阪的堺工廠。工廠本身投資了巨額資金,但是虧損也是巨額。町田勝彥(夏普前會長)傷透腦筋,我決定助他一臂之力,交換條件是讓我投資總公司。

我現在是以個人的資金投資堺工廠。後來堺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平均已經提高到八○%,轉虧為盈,股東有股息,員工也有獎金。我答應夏普的三件事也都達到了,分別是「不裁日本員工、不大量派遣台灣員工、繼續投資研發」。但,原本我的目的──投資夏普總公司呢?

我在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到日本和夏普談,二十七日簽約(合作同意書)。內容是以一股五五○日圓出資九.九%,夏普要求我快點簽字。一開始參與協議的是町田和片山幹雄(當時兩人分別是會長及社長),第三天又加入奧田隆司前社長。

登門求親

「那天,夏普要求我快簽字」因為很急,我沒做DD(due diligence,實地查核)。所以我們在同意書上加了一個條件,就是之後要做DD。但簽約後不久,四月,夏普確定虧損,股價跟著急跌……,應該是跌到了一九○日圓,我馬上要求DD,然而先前與我們談的町田已經退位,取而代之的會長是片山,社長是奧田。

我這時才知道,片山會長原來根本沒什麼權限,奧田社長才有實權。我和町田先生之前為了合作,已經摸索了一年。結果簽約前,有權的人換成奧田,I am shocked!我非常震驚。

三月二十七日訂的每股五五○日圓價格,是以過去六個月的平均股價做依據,但後來股價跌到二○○日圓以下,DD還沒做,社長又換人,因此我說,我們還需要再繼續協商。

八月三日,我和町田、片山在東京的夏普辦公室協商。他們說他們代表公司,當時的內容是「以市價出資九.九%」;對!不必是五五○日圓。可是之後奧田又說:「町田已經和我們沒關係了。」奧田主張,如果不用五五○日圓的價格,就不讓我們出資。他甚至說,如果我不用五五○日圓出資,他們可以用一百多日圓的股價讓三星電子出資。

出爾反爾

「我有錄音,可以用市價」八月三日協商時,町田和片山說他們代表公司,我有錄音。可是為什麼我不去打官司呢?因為這樣的話,我在日本的形象會受傷。當時有人說台灣人在日本收購企業,很可能會偷技術,在那樣的情況下,我不能走法律途徑。

可是三日的協商中,町田說得斬釘截鐵:可以用市價。如果我的話有錯,夏普可以告我……。本來我今天不想講這麼多,當我知道日本人不瞭解我、覺得我不誠實的時候,我的心很痛。我的理解是,八月三日町田說不用五五○日圓也可以(投資),依當時市價出資九.九%!我有錄音。即使如此,奧田還是不同意。

後來東京人告訴我:「和關西人(註:夏普總公司位於關西地區的大阪)做生意要小心。」說真的,我被騙了。

(此時,記者提及鴻夏戀當年的另一目的,就是台日聯手演出「打倒三星」的反擊劇。)一開始是夏普自己來找我說:「我們一起來對抗韓國三星。」那是一一年六月一日的事,町田到香港來,在香港富豪酒店。如果是對抗三星,我就決定要投資,可是最後夏普寧願捨棄我,也要選擇三星……,你覺得是誰被騙?

三月二十七日簽的文件,原本內容其實還包括了關於三星的條約,就是堺工廠的液晶面板銷售等,我們絕對不讓三星進來。不過合約不能一開始就這樣寫,所以我們只是口頭上達成協議。你可以去問片山,片山絕對不會否認這個約定,夏普很多經營幹部也知道。只是我們把這些字句拿掉,沒有正式文件而已。

挽回餘地?

「如果用市價,明天就出資」我和夏普還有往來,原因之一是我是堺工廠的股東;另一個原因是,我還是想和總公司合作。夏普如果現在還想借重我的力量,我會出資。

但我現在想問町田,八月三日在東京對我說的話,也就是鴻海隨時可以照市價出資九.九%,他承認他說過嗎?我還想問他,如果現在我要用市價出資,他接受嗎?

我和現任社長高橋興三的關係不差,我現在還想對夏普出資,如果可以用市價,我明天就出資。

如果我出資,我可以讓夏普兩年後就變身成很棒的企業。

(郭台銘接著談到此行的另一目的,即是接觸日本中小企業。)我也想對日本中小企業轉型盡一份心力,日本官員給了我一百家優良中小企業的名單。就是這個,你看……。我決定從這一百家公司當中,挑出幾家企業支援,具體方式是下單給他們,在生產面也幫他們削減成本。

採訪結束後,我打算先和二十八家企業經營者面談。如果需要,我也會出資。

以往日本中小企業都要追隨大企業才能生存,可是現在日本大企業缺乏領導人,因為創辦企業的優秀領導人都交棒了……。

至於我自己,要找一位和我一樣的經營者,非常困難。我的經驗非常獨特,環境也在改變,而且鴻海年營業額達四兆台幣,已成長為一家非常大的企業,要找一位能獨自管理這家企業的接班人,實在很難。

我現在在做的,是把鴻海分成十二個集團,各有一位領導人。十二位領導人形成一個經營團隊,他們也是領導人(採訪時,戴正吳副總裁等人隨行)。

(採訪時間已逾兩個半小時,記者問他「不累嗎?」郭台銘回答如下……)我每天至少工作十六小時,今天在機場還開了三個會。

不,我一點也不累。

日本人難以接受

「盤算過的愛」

很多人可能認為,鴻海想吃下夏普等日本企業或偷他們的技術。可是根據我過去和這次專訪的感受,郭台銘想支援夏普和日本的熱情,似乎沒有虛假。專訪的過程中,他多數時間用激烈的言詞和很大的動作,表達出被夏普「背叛」。可是我從這些話語感受到的,與其說是憤怒或憎恨,更像是被異性拋棄時的那種依依不捨或愛情。

不過,那是加上計算後的愛情。和日本合作,對鴻海的成長一定有幫助。我認為外國人相信日本的力量,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日本人或日本企業,或許不太能接受這種「經過盤算的愛」。

留下「再見」,郭台銘離開了會場。下次見面時,鴻海和日本會發展成什麼關係呢?

(杉本Ryuk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57

雷軍三小時專訪幹貨集錦:小米的邊界、願景和挑戰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53

雷軍三小時專訪幹貨集錦:小米的邊界、願景和挑戰
作者:宋瑋
12月17日是雷軍45歲生日的第二天,這天上午,他與十幾家媒體在小米辦公室暢聊了三小時。從小米生態開始,他不間斷地回答了幾十個問題——為什麽要投資美的而不是海爾?小米生態的真相是什麽?為什麽要投資100家硬件公司?小米真的是硬件行業的惡霸嗎?小米模式是否是可以複制的?小米真的不缺錢嗎?會不會IPO?等等,雷軍做了坦誠、深入的回答。


在采訪中,雷軍反複強調,小米生態是開放的,非排他的,大家認為“小米啥都幹”是天大的誤解,小米的核心原則是要克制貪婪,要專註,小米是有邊界的。


雷軍說,在40歲生日那年他放下過去做了小米,在45歲生日當天,他收到了兩份大禮,一份是360投資結盟酷派,另一份是華為發布榮耀6 plus,“這個行業的競爭恐怖得一塌糊塗。”


小米該怎麽走?雷軍說,去年一位友人贈予他一句話讓他收獲良多:堅持原來的路。對於一個未上市公司,利潤不重要,加大投入,不要被市場搞來搞去。


----以下是對話精華---


小米為什麽要做生態?


智能家居這一波浪潮是在2014年1月Google收購nest時帶動起來的,這提醒我們所有人都要提速。


做小米手機之前,對於先做手機還是先做路由器,我們是有猶豫的。我們現在的三個核心產品:手機、電視、路由,這三個產品的打法都是依照生態鏈在延展,我們投做的這些設備、產品都是高度和生態鏈相關。生態鏈競爭,短期看不到多大效果,但是3-5年內能看到。現在生態鏈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手機是平臺型的硬件產品,非常依賴生態鏈的成長,硬件的競爭從來就是多維競爭,不是多賣一個電話少賣一個電話,而是全生態鏈的競爭,這是一切的基礎。


再說回來,小米做生態為什麽從硬件入手?原因是在現有的BAT格局下,只有這種模式才能突破。在競爭中,我們步步為營,我們尋找和BAT不一樣的切入點,同時,我們對利潤的追求是很有彈性的,(比如我們和百度合作投資了愛奇異),我們不是寸土必爭。


只有這樣,才能讓小米成為百億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否則你做一家又一家10億美金的公司價值有多大?一次又一次複制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小米生態包括什麽?


我們在去年成立了小米的生態鏈部門,計劃是投資100家硬件企業,當然未來可能遠不止這個數。小米生態中最核心的是小米手機,周邊是小米所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再周邊是小米所結盟、投資的企業。


生態鏈企業也包括了三層,第一層是智能硬件生態鏈;第二層是內容產業生態鏈;第三層是雲服務。(在硬件生態鏈中我們投資了硬件創業公司;在內容生態鏈我們請來陳彤,投資優酷和愛奇藝;在雲服務中,我們投資金山和世紀互聯)


小米投資了這麽多創業公司、成熟公司甚至上市公司,小米的邊界是什麽?


首先,小米是有邊界的,小米自身只聚焦三類產品:手機(包括平板)、路由(包括盒子)、電視。我們做生態鏈投資的目的不是為了做更多產品,正是為了專註。各個產品線齊頭並進是很亂的,很危險。現在我們是很清楚地按照節奏在前進,我們今天的關鍵詞是——克制、聚焦、穩步推進。


以前國際化,我們同時做六七個區域,現在是聚焦突破印度,對於互聯網金融,我們的想法是,準備後做。


小米的核心原則有三點——1.克制貪婪、少做事情、把核心事情做好;2.盡可能廣泛結盟,和大家協同;3.通過生態鏈的方式帶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


我做天使投資的時候,紅杉的沈南鵬給我提意見,他說“你太保守,會錯過很多”。但是作為VC,你輸掉一百個案子無所謂,只要有一個成功,夠了。世界不是看你輸掉多少,而是贏多少。所以我說,要放輕松,說直白點,我投資的這100家公司小米會幫助他們,但生死是CEO自己的事情,我照樣吃飯睡覺無所謂。我相信總會有幾個成功的,總會有百億美金以上的。


順為基金曾經瀏覽了7000個案子,他們總結,只要做一個homerun(全壘打),都贏回來了。只要一家成功,全掛了無所謂。


小米的三張網:


小米有好幾張網,第一是小米不僅是手機公司,還是移動互聯網公司,所以我們的第一平臺是移動互聯網平臺。舉例,11月單月小米的遊戲業務流水就是1.73億人民幣,非常可觀;第二個平臺是電子商務平臺,無論是營業額還是規模,尤其是智能硬件方面,都可以排到全國前三,我們為什麽那麽重視智能硬件產業鏈,原因之一是為小米補充產品線;第三個平臺是雲服務。


在雲服務中,小米也有三層戰略,目前小米自身所提供的雲服務集中在應用端,中間層是金山,主要是數據挖掘和利用,基礎設施(機房等)是由世紀互聯提供,分工協作,互不制約,彼此有獨立的業務策略。


為什麽最終選擇美的?


我們去年年初開始準備路由器,我們把路由器設計成家庭的服務器和家庭化的存儲中心,在做路由器的同時,我們開始做智能硬件的生態鏈,初期我們想找大公司合作,年初我們就和家電巨頭在溝通,最後花了八九月時間,和美的達成了戰略夥伴關系。


我們歡迎像海爾、海信這樣的公司來合作,甚至是格力。但是對於這些傳統的大企業,如果沒有成功案例,是很難真正開始合作的,所以,美的是一個切入口。


投資美的是我們兩年前制定的智能家居戰略的延伸。我們的第一步是自己通過智能硬件產業鏈的投資,使我們產業鏈初見雛形,這樣才能說服美的和我們合作,第二步是投資美的。我們想通過和美的的夥伴關系,達成小米設備和美的設備的互聯互通。我們想在五年時間內,讓所有設備都和小米連接上。


評價董明珠


做企業不能這麽任性,戰略和打賭沒什麽關系。我們也想和格力合作嘛。(笑)


現在有“小米系”、“雷軍系”的說法,這是不是一種站隊?您一直在說開放,兩者是不是矛盾?


小米的根本原則是不排他、不站隊、開放式。我們結盟、投資的公司,我們都不要求站隊,開放是建立生態鏈的基礎。比如我們在內容產業的生態鏈中,我們投資了優酷和愛奇藝,這兩家是做的最好的視頻網站同時也是直接競爭對手,我們不參與內容產業的競爭,只是追求內容產業和我們的合作。比如我們選擇了金山雲作為雲提供方,但我們也有可能選擇亞馬遜(亞馬遜也支持了小米的一部分雲存儲),金山雲不是小米唯一的供應商,而是主要供應商。


我們合作的前提不是以我們投資不投資作為前提,投資只是執行小米戰略,目的是為了強化我們自己。


小米投資100家硬件公司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增強小米手機競爭力


小米絕對不是一家投資公司,這100家企業誰能出來誰不能,我並不關心。小米的態度是——你盈利不盈利是你的事情,這其中的真諦只有一個,就是做生態鏈是為了增強小米手機的競爭力。生態鏈成與敗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我們只是扮演好股東角色,我們能獲得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們支持了我們戰略。


我關心的永遠是,第一、我們投資的這些公司是不是符合小米戰略,幫助小米增強競爭力;第二、不賠錢。


這100家公司可以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整個產業鏈,然後我們會邀請更多夥伴加盟,但是我們有挑選標準。標準核心要符合小米價值觀和小米的用戶群,這和產品本身價格無關,比如Nest產品好價格高,但是不符合小米用戶群的主流需求,所以我們也不會引入Nest的產品。


目前也有不少優秀、合適的產品在小米網銷售,但我們不是要做成天貓、京東那樣的綜合大平臺,對於引入更多設備(在小米網銷售),我們目前沒有準備。


兩年保護期之限


對於我們投資的公司,小米有兩年保護期,保證同一類型同一領域的公司只投一家,但是兩年過後,我們會投資其他公司,肯定的。


小米嫡系和非嫡系的公司所享受到的小米資源有什麽不同?


所享受的資源多少,和投資不投資沒有關系,對我們戰略支持度越高的,我們越支持。小米內部正在制定一套準則,將產品分級,按照級別來配置不同的合作、資源方案。但是具體細則還沒出來。


您覺得硬件創業公司喜歡你嗎?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我們投資了很多公司,但是那些拿不到我們投資的公司罵我們,但是小米是開放的,我們歡迎你,你可以找我們投資,找我們連接啊。


小米不想變成孵化器


小米不想變成孵化器,空氣凈化器是一個極特殊的例子。為了保證被投的公司具備作戰能力,我們會輸入更多供應鏈能力給被投夥伴,也會幫助他們對接廠商,用小米信譽為他們背書。但前提是,用小米品牌的所有產業鏈產品必須是我認可的。


小米能夠勝出的原因是高效率


舉了同仁堂、沃爾瑪和Costco的例子,(此處省略1000字,可參照雷軍在聯想的內部演講類似,其中舉了傅盛以白菜價在Costco買了兩個新秀麗,吸引雷軍去Costco辦卡),以證明商業的本質是高效率,便宜的背後也是高效,而高效率真是小米勝出的絕對原因。


小米怎麽做的呢?第一是真材實料,高性能,高體驗,關鍵詞是要超用戶預期;第二是電子商務直銷,高效率運作,優勢明顯,我們的運營效率絕對是世界領先水平;第二是口口相傳,產生超高口碑,可以節省大量的廣告營銷費用。第一個沒做好,十倍一百倍經歷來彌補第一個(真材實料)。


小米不可複制,但是小米模式可複制


複制一個小米很難,但是小米模式可複制、可推廣。我們的目的是幫助100家傳統公司轉型。在傳統產業做事情,考慮最多的是成本,而我們研發產品是不惜海量投入。貼著成本定價,我們很希望同行來學我們。


未來的三大挑戰


挑戰有很多,首先智能手機工業有很多難題,現在處於技術瓶頸期,比如電子和電芯技術,這是整個消費電子最慢的,不僅要解決技術創新,還要解決可靠性和量產問題,不容易。


我去年上半年把第一代紅米總共40萬臺扔掉了,已經下了訂單,但是因為沒達到標準,全部扔掉。這樣的事情只會更多,我們是依靠巨大的工作量來控制風險。小米通常會準備幾套方案,最終上市只有其中一套,這當然會帶來巨額的浪費,但這個浪費是必要的。


另外,專利的挑戰,專利戰是小米成人禮。這個成人禮怎麽過呢?小米明年預計要1300項專利,其中300項國際發明專利,現在關鍵是時間太短。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我們要把發明想法變成專利,才能在這一輪競爭中持有門票。5-10年,專利戰是遊戲規則的一部分。


除了專利之外最大的挑戰是隱私,小米的目的是成為全球公司里對用戶隱私保護最全面的公司,我們馬上要推出一本小米隱私白皮書。


恨小米是沒道理的


最近王興說的一句話我很認可——無論你從事什麽行業,如果你一旦認為你的行業跟互聯網沒有什麽關系,再過一兩年這個行業跟你就沒關系了。現在大家恨小米沒道理,移動互聯和智能家居的浪潮已經來了,不變就會死。


小米沒有圍墻,但小米是有圍欄的


在IBM時代,是開放生態,到了蘋果時代,又變成了封閉式的。小米不一樣,我們是中間模式,IBM基本不管,放任市場,所以良莠不齊。但小米是帶有管理智能的,我們對市場、產品、合作方進行選擇和管理,小米沒有圍墻,但小米是帶圍欄的。


未來智能硬件市場是怎樣的?


未來智能硬件方向大致是是兩類,一種是大眾品爆款,很便宜,另一種是個性款,做溢價,未來智能硬件方向。要不你用小米模式,要不你和這種模式錯位,這就是現實。


但工業品不可能是唯一的寡頭市場,非小米系當然可以成功。


投資這麽多,小米不缺錢


小米今年幹了一件比IPO不一定差的事情,就是發了10億美金債,很多大銀行都參與了,這些銀行參與的需求要遠遠超過10億美金。我們的原則是在豐年儲備糧食,我們在現金豐厚的前提下發債。之前金山差點關門,我更知道一個企業要生存首先要保證高現金存量。


我們今年投資迅雷、愛奇藝、世紀互聯等企業,花了十幾億,但是遠遠在安全線之上。僅僅金山軟件就有12億現金,迅雷賬上有5億現金,我們還有順為,小米不是孤立個體,而是一整個大體系,我們在每一個投資中,都運用了很多資金杠桿,小米不缺錢。


五年內沒有任何IPO計劃


現在我們是四家上市公司的控制人,(金山、獵豹、迅雷、YY),上市公司有很多短線投資者,使得長期目標被扭曲。所以未來五年我們沒有任何IPO計劃,我們也做好了不追求短期盈利的目標,但是對於人才投入、技術、研發投入都是海量,也會大力投資物流中心和服務中心。


十年後小米改變中國


小米的定位是一家國民企業,我們在做的事情是推動這一輪工業革命,改變工業社會的標誌首先就是讓所有產品都質優價廉。我們已經用了三年時間改變了智能手機行業,所有產品都變好變便宜了。十年後,你將看到小米改變了中國,至少是工業。我們還想成為世界第一,讓全球享受中國科技創新的樂趣。


國內企業更需要聯合在一起,槍口擡高一尺,對準國外企業,不要總是對準小米攻擊。
(財經十一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29

智崴迷倒尹衍樑 三小時捧錢入股「進擊的巨人」體感實境版 就是它操刀

2015-03-09  TWM
 
 

 

一家資本額不到四億元的南台灣小公司,為何能吸引日本最大出版社「講談社」的全力支持?還用不到四小時的時間,就贏得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投資?

撰文、攝影‧何佩珊

一月二十三日的高雄,格外的熱鬧,不只日本最大綜合出版社「講談社」社長野間省伸現身,就連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都帥氣地駕駛寶藍色GTR跑車親自南下,而他們來到高雄的目的只有一個:力挺智崴。

「我們不想只是做一個生產設備的製造業,我們想做迪士尼那樣的公司。」高昂的語氣,透露出智崴的雄心壯志。說話的是智崴總經理歐陽志宏,他要帶領智崴邁向迪士尼的第一步,得有更多內容來支撐,而「講談社」旗下知名動漫《進擊的巨人》就是智崴要打響的第一炮!

《進擊的巨人》繼翻拍成真人版電影後,也將在苗栗推出體驗樂園,而這個可以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劇中主角與巨人驚險對抗場景的新形態體感模擬遊樂設備,就是由智崴操刀。

資本額不到四億元,員工數只有一五○人的小公司,卻是全球與迪士尼唯二有能力生產體感模擬遊樂設備的廠商,包括高雄義大世界、杜拜Abu Dhabi主題樂園都找上智崴。

連帶地也讓智崴二○一四年營收衝上八.三億元,年成長高達一四八%,前三季EPS達六.八九元,改寫歷史新高。就在智崴忙著接下全球雪片般飛來的訂單時,歐陽志宏卻未被這些數字沖昏頭,他開始想,「現在的訂單都是用設備賣斷的模式在做,每完成一張訂單,就等於少了一個客戶,即使現在拚命接單,衝高了這幾年的業績,那之後呢?」

啟動雙C計畫

智崴首波主打「進擊的巨人」歐陽志宏清楚,這類「一次性專案」帶來的成長是空虛的,如果智崴要走得更穩健,他們就得有不一樣的玩法。

彷彿一張SWOT(優劣勢分析)表就浮現在心中般,歐陽志宏開始填,「智崴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在國內、外都有成功案例。」可是,對比迪士尼從主題內容、技術到通路都可以自己做,智崴相對地就只停留在為人作嫁的賣設備。

以《冰雪奇緣》為例,電影票房在全球開紅盤,東京迪士尼隨之推出主題活動,只要消費者到迪士尼就能體驗。「智崴缺乏的就是內容(content)和通路(channel),惟有補足這兩個C,才能提高附加價值。」因此,在資策會台日產業推動中心引薦下,一三年智崴成功地與「講談社」搭上線,拿下最熱門動漫《進擊的巨人》的內容授權,要在苗栗尚順育樂中心量身打造《進擊的巨人》動感劇院,還將開賣周邊商品,最快一五年暑假前就會開幕。

為此,《進擊的巨人》作者諫山創一四年二月已經先祕密來台,親自體驗過智崴設計的飛行劇院,要確保消費者進到劇院後,可以有來自原創作最完整的體驗。野間省伸透露:「他(指諫山創)很感動!」智崴資訊總經理特助張明吉就說,「日本人做事非常謹慎,得到作者的認同,絕對是後來智崴能夠取得授權的關鍵。」而且不僅如此,講談社還同意將產品首發留在台灣。

歐陽志宏說:「他們(講談社)一直挑戰我,為什麼要先在台灣?」但他告訴講談社,如果在台灣,智崴應地緣之便,可以隨時隨地掌握狀況,做即時調整,「之後到日本就可以一炮而紅」成功說服了對方。

歐陽志宏看好,屆時《進擊的巨人》在全亞洲的動漫迷都會來台朝聖,而且他們也計畫還要進一步搶進日本和歐美市場。

為了打開全球銷路,智崴在影片製作上毫不手軟,要採取好萊塢的最高等級。據了解,這套影片拍攝將會找來先前曾協助李安打造《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前R&H特效團隊,每集製作成本都上看數千萬元。

引進策略夥伴

讓每座城市都有孩子的歡笑另一方面,歐陽志宏也積極打造第二個C,也就是通路。「我一直很希望可以打造『7-ELEVEn式的迪士尼』。」消費者不須勞師動眾到郊區遊樂園,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能享受到與迪士尼同等的歡樂時光。就是這個念頭,讓歐陽志宏決定以私募方式引進策略夥伴,而這個夥伴正是潤泰集團。

「其實,一開始,潤泰並不在我們的名單裡。」歐陽志宏說,那時他們心裡有幾個人選,卻沒有潤泰,直到市場開始亂點鴛鴦譜,傳言潤泰要入股智崴,引起了尹衍樑的關注。

十月九日這天,尹衍樑親自開車南下高雄,原本計畫只停留三十分鐘的參訪行程,卻在體驗飛行劇院後,打亂了尹衍樑當天的安排。因為,體驗過智崴的動感遊樂設施後,尹衍樑的好奇心完全被激發,抓著歐陽志宏問個沒完,一路從下午四點聊到晚上七點才離開。

就在那天,尹衍樑直爽地就向歐陽志宏開口:「讓我來當你們的房東兼股東吧!」於是,潤泰集團就以十四.四億元入股智崴,持股一五.一一%。可以期待,未來在大潤發等連鎖賣場裡,都有機會看到智崴的「城市樂園」。張明吉指出,目前大型樂園採用的多是八米高的大型飛行劇院,但智崴已開發出更多元的產品,未來在連鎖賣場這類城市樂園,主要以座位數較少、體積較小的中小型設備為主。歐陽志宏透露,他們也正在開發個人移動式的體感遊樂設施。

過去一年來,智崴股價最高衝上六七五元,歐陽志宏的壓力比誰都大,尤其整個資本市場都拿著放大鏡在檢視智崴的業績,更讓歐陽志宏步步為營。但為了改善智崴的營運體質,歐陽志宏堅持要朝內容與通路的方向去布局,毅然決然地推掉了超過十個案子,估計訂單金額超過數億元,歐陽志宏卻不覺得可惜。「我的基礎元素都備齊了,有了自家技術,『講談社』強大的內容,和潤泰在通路、資金與人脈上的助力,未來客戶看到的會是一個樂園的整體規畫,而不只是單一設備。」如果智崴要往前走,走得更穩更好,這些改革就一定要做。

智崴

成立時間:2001年

總經理:歐陽志宏

資本額:3.97億元

主要業務:體感模擬遊樂設備

員工數:150人

近三年EPS:單位:元

2012 2.29

2013 -0.22

2014前三季 6.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26

唱票最後三小時! 英鎊暴跌10%經歷1971年來最大跌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892.html

截至北京時間上午11時,陸續公布投票結果的英國地區意外出現“退歐派”屢占上風的局面,退歐陣營已領先50萬票,這與公投開始前市場普遍預期英國留歐幾無懸念形成巨大反差。

北京時間24日14時左右,最終公投結果將會公之於眾,在這最後三小時了,全球市場已經進入沸騰階段,英鎊兌美元暴跌近10%,距離盤中最高點跌幅近1500點,創英鎊歷史上自197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人民幣匯率受英鎊暴跌影響,也出現一定程度走低。

離岸(CNH)人民幣對美元跌破6.63關口,跌幅超500個基點,幅度為0.78%。

在岸人民幣也已經跌破6.60關口,今日中間價報6.5776,較昨日下調118個基點,目前跌幅為0.27%,接近300個基點。

美元指數獲助推大漲,接近96美元,漲幅約3%,國際現貨黃金也已經漲至1280美元/盎司附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33

美股周三小幅高開 京東大漲10%

美股周三開盤小幅上揚,主要股指維持在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的區域。零售企業財報備受矚目,原油價格仍是焦點。

標普500指數高開0.65點,漲幅0.03%,報2182.39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高開0.76點,報18533.81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高開0.77點,漲幅0.01%,報5226.25點,延續本周前兩個交易日連續創收盤紀錄新高的漲勢。

京東股價大漲10%,因為稍早公布的二季度財報中凈虧損同比縮窄74%。

IG市場分析師安格斯-尼科爾森(Angus Nicholson)表示:“美股成交量已經非常低,投資者似乎正在等待重大市場刺激因素。”

經濟數據面,6月職位空缺報告將在美東時間周三上午10點公布。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數據將在上午10:30公布。

隔夜API (美國石油協會) 公布的數據顯示,至8月5日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長209萬桶,預期認為將下降95萬桶。意外增長的庫存給連續5個交易日反彈的油價帶來回調壓力,盡管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汽油庫存當周大降近400萬桶,這指示消費端需求強勁。今晚EIA也將公布一份官方的原油庫存數據,考慮到API和EIA庫存數據存在較大的正相關性,因此今晚庫存數據或將給油價帶來壓力。

此外,黃金期貨短線上漲逾1%,紐約白銀期貨大漲逾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