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三個方面去評一個炒家 王雅媛


http://www.sentfun.hk/wang_ya_yuan_showtopic_12_7876

大市已經足足跌了差不多一年零三個月,於這次跌市中,非常考驗一個炒股票的人的質素。Victoria想到用三個方面去評一個炒家,第一點是定策略的能力,第二點是選項的能力,而第三點是運用注碼的能力。

首先,說說為何我們要定立策略,Victoria會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去說明。假設有一場擲骰仔賭局,只要你擲中六,你便贏,而賠率是一賠二十,你會不會賭?很多人馬上答會賭,因為賠率高,而勝率是六份之 一,沒有什麼不公平。那麼如果你的身家只得一百萬,而這個賭局最低的投注額又是一百萬呢?很多人馬上說,當然不賭,因為會輸身家的。再問一個問題,如果你 的身家仍是一百萬,但這個賭局並沒有最低的投注額,那麼你又會怎樣去賭?

以第二個賭身家問題去想,勝率沒有變, 還是六份之一,而賠率亦沒有變,還是一賠二十,為何大家突然不賭?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會想到如果輸了,不單只是輸了一百萬那麼簡單,輸了全幅身家之後,其 他的問題便會接踵而至。而第三個問題,不論你想到的答案是分開十舖,每次十萬元又好,分開廿十舖,每次五萬元又好,總之一定是比一舖一百萬元為好。

從以上問題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賭局最後 的預期價值沒有變,贏盡都是二千萬,而輸盡又是零,但是原來有策略地去玩,是可以控制風險的。因此,什麼人是最沒有策略意識的?便是那些根本不明白自己風 險水平的人。這個世界上是很多這種人,不能夠將外面世界的東西跟自己的東西,配合去考慮。而能夠定立策略跟定立對的策略又是另外一回事。例如,如果一個人 早前定立,當大市跌至一萬點的時候,沽出所有貨,那又不是一個大錯特錯的策略。不過有策略意識的人一定是比沒有策略意識的人為好,這個是絕對沒有錯的。

因為字數有限,另外的兩點,選項的能力及運用注碼的能力,Victoria要等到下一遍文章才有機會寫。而下星期一又是大年初一,即是要等到過了農曆新年才有機會跟大家見面。Victoria先在這裡預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94

英之見:銀行股三個隱憂 黃國英

2009-04-02  AppleDaily





 

G20 峯會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加強監管銀行及基金。歐美民眾對於銀行家用公帑分紅的貪婪與自私,已忍無可忍。須知道今天發債,明日是要連本帶利歸還,政府錢從 何來?還不是靠加稅及減低福利兩大法門。不想辦法令到銀行家循規蹈矩,歐美政府實在寢食難安。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就揚言,如果他提出要建立一個全球金融管理 機構的建議被冷落的話,他會離場抗議。現時市場預期銀行業的最低資本充足比率要求會上升。據花旗銀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歐洲銀行在90年代中期時股本回報 率為12-15%,到03-07年時全盛時期大升到18-23%。原因是銀行以總資產相對股東資金比率計算的槓桿比率由95年的平均24倍大幅提升到07 年的39倍。銀行如被政府強迫大幅降低槓桿比率,高增長年代應會一去不返,有很大機會步97年後本地地產股的後塵,只能與大市及整體經濟同步。本地銀行股 跟海外同業相比,資產負債表受創較輕,但仍有三大隱憂:第一,迷債事件及任總退休後,政府或會加強監管銀行販賣金融產品。第二,銀行回歸傳統業務如樓按, 以現時HIBOR加0.7%的低息,利潤率與賣Accumulators是差天共地。第三,中國由出口主導的增長模式,改為內需主導,本地銀行股除了直接 擁有國內業務的恒生(011)及東亞(023)外,分半杯羮也難,最好出路就是等下一間如招行(3968)的貴人出現。

循業績推敲造淡目標

炒 賣策略方面,仍然維持恒指4月不會創新低的看法。聯通(762)公佈業績後股價倒地,比公佈了超恐怖業績又現金短絀的唯冠(334)跌得更慘,又成為見光 死的例子。大股業績期快將完結,剩下未公佈業績的公司範圍收窄,目標更加清晰。個人造淡個股目標以低利潤率、早陣子又被證券行調低評級的內地基建股為首 選,以股票認沽期權為出擊工具,最為適合。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103

加盟还是自营:三个判断依据(一)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7/HTML_SF856JAXXY3L.html


创业的个人英雄主义一直被人歌颂,但市场的规范化运作也越来越需要合作。创业者如果自身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拥有一定的资金和资源,究竟应该是自己单干还是有选择地加盟?

创业前,首先应借鉴很多好的分析方式,如4P, 4C, SWOT等,做好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如 果市场上没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么可以考虑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成为一个先驱者,但是同时要明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未必会成为最成功的人。如果市场 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加盟品牌,那么选择加盟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他们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将您的资源优势和他们的标准和系统结合起来,更容 易取得成功。

判断一:选择做大概率事件

数据显示,美国90%的单店存活时间不长于5年,而 80%连锁企业的存活时间长于5年,台湾也是类似,自行创业的中小企业,没有加入连锁加盟体系,能挺过3年的存活率大约只有两成,而加入连锁加盟系统的存 活率却有八成。中国同样如此,在私人办公司很发达的温州,当地工商局曾经做过调查,在2003年-2006年度被吊销、注销的2410个中小企业中,有 44.52%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不超过4年,其中个人独资企业的生命周期最短,仅1.99年。从上面的统计数据看,尊重大概率事件就一定要选择做加盟。

当然,成功或失败并没有绝对,但就做决策来说,我们应该选择成功概率大而失败概率小的事件,亦即大概率事件。正如投资一样,30年累计,7%年利的投资回报是4倍,12%年利的投资回报则是30倍,虽然利息只差5%,但是日积月累,成功的优势就会突出很多。

树 木只有在树林里才能长得又高又直。以台湾的统一超商为例,1978年,统一企业集资成立统一超级商店,开了几百家,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无奈选择加盟美国 7-ELEVEN,通过使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系统,学习国外经验,7年后终于扭亏为盈,并迅速成长为全球7-ELEVEN第三大连锁便利体系,自1990年 开始持续成为台湾零售业霸主,截至2007年9月,统一超商总店数已达4762家。

个人创业成功的英雄故事大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很可能你只看到浮出水面的1个成功者,而被水淹死的99个创业者你永远都看不到。但选择一个可以参照和复制的加盟系统,我们就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这是比较稳妥、风险较小的一条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8

第三個人 蔡東豪

2010-04-15  NM





出發去維也納旅行之前,我跟太太 說行程完全隨意,到時想做什麼便做什麼,唯獨是星期六下午我有一個地方要去。我知道這地方的存在已一段時間,心裡一直想有機會到維也納便要參觀這地方,或 者是這潛意識推動我選擇去維也納旅行。這地方是一個超級影迷為電影《第三個人》(The Third Man)而設的博物館,這博物館是私人營運,開放時間只是星期六下午。

《第三個人》於1949年公映,同年奪得康城影展最佳電影獎,雖然 這是一套六十年前的電影,但受歡迎程度有增無減,99年英國電影協會選《第三個人》為世紀最佳英國電影。除了劇情引人入勝,此電影吸引之處是劇本取自小說 家Graham Greene同名小說及演員之一是奧遜威爾斯。Graham Greene於二戰期間曾加入英國情報局,上司是在六十年代被揭發為蘇聯特務的Kim Philby,《第三個人》橋段和背景的靈感據聞來自Kim Philby。

奧遜威爾斯是戲中的靈魂,論戲份只屬配角,開場後一小時才出場,但一出場便搶盡風頭。他出場的一幕是電影史上最令人難忘的片 段之一。《第三個人》的背景是二戰後的維也納,在黑白菲林下,滿目瘡痍的古城有一種神秘和肅殺的氣氛。二戰後維也納由美、英、法、蘇四國共同管治,這種管 治模式注定出現走私、貪污等罪行,《第三個人》的劇情就是環繞着奧遜威爾斯這罪犯的角色。

為《第三個人》設立博物館的超級影迷是基赫 (Gerhard Strassgschwandtner)。博物館場刊中有一篇寫得很好的文章,作者是基赫的太太嘉蓮(Karin Hofler),標題是「嫁俾博物館」,細述博物館的由來。成為超級影迷路途有既定步驟,開始是搜羅海報、劇照、道具等,當收集數量愈來愈多,須在家外找 地方放置,週末節目從郊外度假變成四處搜羅紀念品,然後發現自己的興趣原來有不少同道中人,索性供諸同好。基赫更走多一步,把興趣變成業餘生意。

 

基赫最成功之處是把太太拉落水,超級影迷知道興趣不單可傾家盪產,更可破壞婚姻。嘉蓮在場刊中道出作為超級影迷的伴侶的心路歷程:從不關 心到同情到幫吓手到走唔甩到泥足深陷到共同進退,博物館現由夫妻共同經營。我問基赫此戲有什麼吸引他,原來他從小對二戰後維也納的一段歷史感興趣,《第三 個人》把這段歷史拍得很真實,劇情和幕後的故事都異常豐富。

《第三個人》博物館內有一個日本館。嘉蓮的正職是日文翻譯,經常到日本出差,多 年來搜羅大批關於《第三個人》的日文紀念品。原來日本人很迷《第三個人》,99年日本《電影旬報》選《第三個人》為有史以來最佳外語片。《第三個人》在日 本流行文化至今仍無處不在,讀者去日本旅行,到山手線惠比壽地鐵站時請留神,地鐵關門時候會播出《第三個人》的主題音樂。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 章「馬二王」,介紹一位音樂門外漢變成全球知名樂團指揮家,這故事同樣是業餘人士達至專業水平的例子。業餘人士為了一個目標全心努力去做,並非為金錢,而 是實踐熱情,這些人在辦公室以外追求自己的熱情,投入的精力和作出的犧牲不等同於一般消閒興趣。業餘人士把興趣提升至專業水平,不等於要放下工作和家庭, 是我參觀《第三個人》博物館的最深感受。

企管顧問Charles Leadbeater 04年出版《The Pro-Am Revolution : How Enthusiasts are Changing our Economy and Society》,創造了「專餘」(Professional-Amateur) 一詞,所指的就是「馬二王」和基赫夫婦這類人。從前,專業代表知識和權威,業餘代表不認真和低水平,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把一件事做得最好。在網絡世界,知識 不再緊握在一小撮人手中,「專餘」憑着個人投入和群體互勵互勉,有機會把事情提升至專業甚至領導專業的水平,專業和業餘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

我 認為「專餘」在香港大有市場,特別在中產階級。香港社會流動性出現問題,中產在工作中未必滿足到心靈需要,金錢需要更不在話下,但中產的精力和意志仍在, 在可見將來已知購買不到香港島物業,有生之年不可富及誠哥四叔,但這一切不代表要整天自怨自艾。

我有一位兩子之母的同事,最近告假,我問她 去那裡玩,她說去台灣,表演太極。

Third Man Museum

Pressgasse 25, 1040 Vienna, Austria

Tel: 43-1-5864872

http://www.3mpc.net

Open Saturday 2-6pm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 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8

台灣鞋王香港掛牌 三個月就出事

2010-04-19 商業周刊

三月三十日,一家在香港沒沒無名的台資企業洪良國際,被香港證監會要求停牌處分,為香港股市投下一枚震撼彈。

二○○九年,全香港股市只有洪良國際一家台資企業掛牌上市,洪良董事長是有台灣鞋材大王封號的蕭登波,只是沒想到,洪良上市不到三個月,就爆發帳目不實風 波。

洪良國際公司位在福建,從事運動服飾代工,是台灣鞋材大王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的事業,但跟南良集團並無直接的股權關係,而是由蕭登波家族、悠活麗緻渡假村 董事長曾忠信家族,以及專業經理人、洪良總經理廖進益等三大股東持有。

去年十二月底,洪良在香港上市,才三個月就出事,台灣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還把它視為教案,寄給所有資誠員工。薛明玲說,「這個案件在香港相當嚴 重。」

港府大動作 停牌後,更凍結募集資金

香港證監會不僅以帳目有問題為由,要求洪良停牌,更罕見的向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凍結其去年底在香港市場集資得來的港幣近十億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億元)資 金,以免被管理階層挪用。

由於事涉洪良在上市前籌備工作時在帳目上作假,一旦法庭日後判決洪良罪名成立,香港證監會將會動用該筆被凍結的資金,向所有曾購入洪良股票的投資者作出賠 償,創下港股史上第一遭。

蕭登波曾在事發後對媒體說,這件事是因為中港台三地的會計帳目不同而引起的誤會,他也信心滿滿的說,待事件查清楚後,會到香港跟傳媒談清楚。

沒想到四月八日,香港負責反貪的廉政公署,拘捕了一名負責為洪良作查核或簽核工作的畢馬威會計師行(編按:在台灣稱為安侯建業)的高級經理,指控他向旗下 員工行賄港幣十萬元,以做為不要提出洪良帳目不妥之報酬。

帳目太漂亮 獲利成長比營收成長還高

除了洪良的會計師被揭發涉貪外,擔任洪良上市保薦人的兆豐資本,也就是兆豐金控旗下在港的投行業務,也在三月底被香港證監會限制了其為新上市公司擔任融資 顧問的角色。

有審批上市公司經驗的香港資深業界人士指出,洪良作帳事件是一宗涉及會計師為公司進行「美化帳目」作業時,做得太過不小心而引來一場不可收拾的大風波。

事實上,洪良在上市法說前,已有投資人指其帳目實在好得太好,不少投資者也驚訝公司為何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之時,仍能維持營收超過三○%的高成長率?

根據洪良的招股文件顯示,洪良在港上市前三年(即二○○ 六至二○○八年)的營收年成長率在三五%至四二%,但是同一期間的稅後獲利年成長率卻高達四二%至七○%之間,稅後獲利成長率比營收成長率還高,對一家新 上市公司來說,獲利能力實在太過突出。

此外,洪良更在對外的招股書上指出,預計在二○○九年十二月底的年度稅後獲利將不少於港幣四億七千八百萬元,較二○○八年底同期大幅成長七三%,更是令人 稱奇。

諷刺的是,在洪良四百多頁的招股文件中,英文版第十五頁「風險因素」一欄中,便明確指出,招股書內的部分事實及數據不可靠,但卻沒有指明哪些資料不可靠。

洪良是蕭登波旗下事業體中第一個上市的公司,蕭登波所創辦的南良集團,跟台灣其他紡織同業不同處是,蕭登波擅長扮演精神領袖,鼓勵並支持旗下專業經理人創 業,讓專業經理人持有股權,並互相競爭,於是整個南良集團可分為南良、中良、廣德等主要事業體,洪良並無直接股權投資關係。

在蕭登波領導下,南良集團由員工三十名,資本額新台幣一百萬元,發展成全球員工超過一萬五千人,旗下數十家關係企業,在○六年營業額超過新台幣二百五十億 元以上,並在紡織領域垂直整合,從纖維一路做到鞋材和成衣等,這幾年來還發展到汽車和電子業的飾品袋包等。

以福建福清為基地的洪良,則是以染整業起家,往上下整合發展的機能布料與成衣事業,接著再擴展到通路事業成立自有品牌,如麥根(MXN)、艾克 (Aike)等,主要於福建省、廣東省等有超過兩百家以上的自營及加盟店。在福清,該公司算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台商之一。

洪良的主要客戶包括了Mizuno、Adidas、Kappa、Decathlon等,在機能產品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最近幾年,大陸國內品牌崛起,李寧、 安踏、361度這些大陸知名品牌,背後也有洪良的身影。

香港方面質疑洪良在金融海嘯後的成績單,認為主要以國外代工為主的洪良,很難不受金融海嘯影響,但這樣的質疑其實忽略了大陸本土品牌崛起的力量,特別是來 自福建的大陸本土品牌,金融海嘯反而讓他們在大陸快速崛起,所以金融海嘯對洪良業績未必完全是負面。

集團受波及 未來上市恐有負面形象

曾忠信表示,這些年來曾家並不直接參與經營,都交由專業經理人,特別是大陸投資涉及各方複雜的關係與利益,這點要長期待在大陸的人才能了解,但就他知道, 香港IPO後募集的資金,有八成以上都未動用,隨時可以退還給股東。

熟悉蕭登波的人則表示,他的個性是面對它、解決它,洪良事件過程中有被誤導或是其他內部問題,都已經發生,蕭登波個人不會去推卸責任,會把IPO資金全數 退還。至於南良集團其他企業,由於跟洪良之間彼此各自獨立與運作,甚至還競爭,財務關聯性並不大,因此影響機會甚小,但對於同集團其他事業未來海外上市或 是回台上市,這一次事件恐怕都已經造成難以磨滅的負面形象了。

延伸閱讀:短短3個月,從風光掛牌到資產凍結

2009年12月14日:宣布招股 2009年12月23日:確定發行價每股港幣2.15元,集資港幣9.97億元 2009年12月24日:首日上市收盤價港幣1.97元,較發行價低8% 2010年2月20日:畢馬威會計師行高級經理向員工行賄港幣10萬元,做為準備洪良會計師報告報酬 2010年3月29日:證監會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凍結洪良資產 2010年3月30日:證監會指令港交所暫停洪良股份交易,停牌前報港幣2.06元2010年4月1日:洪良主席蕭登波說事件是因各地會計準則不同引起的 誤會 2010年4月8日:廉政公署起訴畢馬威會計師行高級經理行賄罪名,證監會續申請凍結洪良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6

郭董該感謝十三個孩子

2010-6-7 商業周刊





這是一次不愉快的採訪經驗。

沒 有人會喜歡,早上起床,手機裡收到的第一個簡訊通報:「第十二跳了!」郵件信箱也充滿從北京、廣州、台灣來的信件,告訴你富士康員工又跳樓了。

富 士康深圳龍華廠的南大門,高聳約三、四層樓高的門柱,但是沒有大門,象徵這是一個二十四小時開工的工廠,燈永遠亮著,員工永遠進出著;門柱兩旁進出都各有 五個以上的刷卡辨識系統,方便上下班高峰,員工快速通過。

這個大門沒有上鎖,相對的也鎖不住想走出去的人;如果真如外界形容,富士康不是 一個人能夠待的地方,為什麼整個深圳四十五萬個員工還是像是魚群一樣,進進又出出,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留下來?但這又絕不表示富士康是一個超完美工廠,花園 也還有需要除蟲的角落。

我們派駐在上海的資深記者韓斌守在龍華現場十二天,相對大多數停留一、兩天的媒體,他更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富士 康員工積壓多時的一股怨氣,對物價、對只升不降的房價、對生產線上重複再重複的機械化操作、對兒女情長的糾葛……;種種不滿,一股腦都堆在富士康身上。

換 作是任何一個人,我不相信有誰能把這件事情處理得更好;即使是郭台銘,在談到種種原因促使這些員工跳樓,想到企業必須坦承「這個無限的責任」,讓他感到非 常憂心。

誰能給答案?

龍華廠現場來了一些看風水的,拿著羅盤喃喃自語:「這個犯了路衝……,改一下就好。」還有人自稱他 知道員工自殺的原因,拉起了紅布條,第一天來,說是要郭董找他,郭董給一百萬元,他給答案;第二天,這個答案的價值升高到兩百萬元;連一旁的員工都知道這 是矇人,說著,「明天他就要三百萬了,」一群人哈哈大笑離去。一場場荒謬劇上演著。

郭董知道答案嗎?我相信他還沒找到。誰又能真正了解, 與一個生命絕裂背後的真正原因?

但是,郭董應該感謝這十三個員工,嚴格說,是十三個孩子;他們用生命給富士康上了一課,讓郭董有機會思索 帝國繁華的下一步。沒有任何角落都是陽光普照,但只要願意把窗簾撥開,陽光都能透得進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56

三個上市建商CEO出走創業!

2010-7-5  商業周刊





六月二日,嘉磐建設董事長魏嘉銘 在台中文心路商圈宣布旗下第一個建案正式開賣,這是他二○○八年夏天,卸下鄉林建設總經理頭銜後,首次以新公司董座身分亮相。

CEO創 業,在房地產業成為一個新風潮。蓋了一輩子房子,想要打造更接近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房子;換了跑道,不換軌道,讓他們的專業找到第二個可以寄託的園地。

鄉 林前總座魏嘉銘拋開推案壓力,做到最好

魏嘉銘並非營建業唯一在高峰期轉舵的CEO,展悅建設董事長許東隆、華相建設董事長王忠正,也是這 幾年選擇放棄每年分紅配股,自行創業的總經理。近期也都交出了新的成績單。

「不想再過追逐EPS(每股盈餘)的生活!」魏嘉銘自行創業後 首度談他的心情。過去因為在上市公司,為了不讓獲利下降,每年一開張就得準備兩百億元的推案量,連續五年拚命找地、買地。魏嘉銘說,現在做事可以更海闊天 空。

雖然很多朋友勸魏嘉銘不必那麼辛苦,自己開公司投資報酬率怎麼算都不比從前;但自認擁有十八般武藝的他什麼都不怕,只怕蓋不出有靈魂 的房子。

例如,嘉磐建設年底即將在木柵推案,單戶坪數最小九十坪,一般建設公司可能規畫為四十、五十坪的產品就開賣了,但他堅持走大坪數 豪宅路線;因為基地正對景美溪,擁有絕佳的視野景觀,如果為了多賣幾戶,設計成中坪數產品,價值也跟著打折。

「我可以蹲兩年不推案,只為 了把一個案子慢慢做到最好,」這是魏嘉銘自立門戶後最大的感想。

他說,嘉磐剛成立時,就買下台北市士林雨農路一塊一百五十坪土地,過去, 為了業績壓力,可能早就直接推案;但現在他可以為了讓基地面積更完整,繼續整合隔壁兩百坪的土地,雖然投入時間已近兩年,卻讓基地擴大成四百多坪,這件事 讓魏嘉銘覺得找回最初做建築的熱情與活力。

宏盛前總座許東隆回鄉蓋房,要對得起土地

同樣為了建築理想而創業的是展悅建設 董事長許東隆。

二○○七年,許東隆在股東會閃電請辭董事,外界議論紛紛,因為除了名片上宏盛建設董事長董座職位外,他另一個身分是三重幫 宏泰集團董事長林堉璘的女婿。

尤其在那個時候,許東隆一手催生的台灣第一豪宅「宏盛帝寶」才完工不久,他剛爬上人生與事業的最高峰,卻選 擇回到故鄉林口創業。「給自己人生一個新的機會,」是許東隆對自己生涯規畫所下的註解。

許東隆專科畢業後就到宏泰集團上班,娶妻、生子、 人生大事全都在宏泰集團內完成,但他說,「工作了二十五年,年過五十歲後,想要出來創業的念頭一直浮現,所以在宏盛帝寶完工後、淡海新市鎮的建照也拿到, 離開,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離開宏盛的前一年,許東隆的弟弟許德慧也剛離開國內最大代銷公司新聯陽,成立建設公司;於是在許東隆返鄉 後,他們乾脆轉戰林口房市,並以父母的名字為公司命名為展悅建設,定位為林口精緻豪宅品牌。

很少到林口接案的設計師杜文正,因為許東隆的 關係,二話不說就替展悅建設畫設計圖。展悅建設總經理許德慧說,他們自詡是建築人,不是建商,創意、品味、新人文的經營理念,感動很多建築師。

許 德慧說,展悅推案比較保守,沒有推案時間;地點不好,沒有特色的土地絕對不碰。他們曾經有買過幾塊土地,因為設計圖畫出來後發現格局不漂亮,寧可把土地賣 掉,秉持小而美的經營模式。

「蓋每一棟房子都要對得起土地!」許東隆說,今年八月展悅即將在林口推出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二個建案「美術 館」,只有二十二戶,比第一個建案「中央公園」的戶數還少,但每戶坪數放大至一百六十坪,每坪開價要挑戰三十八萬元,算是林口新高價;每坪營造成本預估將 達十五至十六萬元,是區域建商營造費用的一倍。

順天前副董座王忠正退休創業,挑戰兩岸市場

順天建設前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 忠正,也是搭上這波CEO創業風的人物之一。

去年下半年,王忠正自台中順天建設退休,與好友楊玄吉共同創辦了華相建設,在台中房地產圈引 起話題。

一九八七年,王忠正與順天建設董事長柯興樹等七位原始股東共同創立了順天建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成立二十餘年來,公司從未虧過 錢。今年六十歲的王忠正,再創業讓他更抱持只准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與總經理楊玄吉分工合作,王忠正負責土地開發與財務運籌,楊玄吉則主管行銷業務。

王 忠正將華相建設定位為一家百分之百能發揮建築人理想、不隨波逐流的公司,初期將立足中台灣,並以培養菁英團隊與建立優質營運模式做為發展目標;中期則準備 要揮軍北上,爭逐大台北與新竹房地產市場版圖;長程目標則要進軍對岸大陸市場,搶得一席之地。

雖然,王忠正承認退休後重新展開事業的第二 春,心境上雖有些許壓力,但內心世界則洋溢著喜樂,因為未來人生有了方向、有了目標,知道為何而戰;這個信念,也成為這幾位CEO最重要的創業「本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4

三个“新沪商”:朱骏、史玉柱和郭广昌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722/139892.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7

再造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郭为MBO“上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6/yNMDAwMDE4ODUyNw.html

核心提示:神州数码2000年从老联想分拆,郭为曾立誓,要把神码打造成“不叫联想的联想”,意即神码的营收规模要达到老联想分拆时的水平——200亿元。如今他的新目标已经是“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

“神码始终在做这样的计划,即把解决方案业务分拆拿到A股上市。”7月21日,神州数码(0861.HK)董事局主席、CEO郭为坐在记者对面,描述神码的业务未来。

此前一天,神码公布2009/2010财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财报,期内其实现营收501.78亿港元,同比增长18.55%;实现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28.57%,两个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这已是郭为等管理层成功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以来,神码连续三年业绩增长超过20%,而此时整个行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却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2009年的市场疲软,以及2010因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

面对神码业绩与大环境的强烈反差,郭为给出了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市场的IT需求比其他国家乐观;二是神码从2006年开始转型,增加了解决方案与IT服务;三是针对细分领域发力,比如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细分市场实施针对性的策略。

目前郭为等管理层已是神码的第一大股东,尽管他没有明言MBO对业绩增长的推动力,但据本报记者调查,围绕着神码的新业务布局以及分拆上市计划,一个更具野心的MBO路线图已悄成轮廓。

再造“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

神州数码2000年从老联想分拆,当时,未能继承“联想”这一名号的郭为曾立誓,要把神码打造成“不叫联想的联想”,意即神码的营收规模要达到老联想分拆时的水平——200亿元。

“神码的营收在2006年就超过200亿元,与老联想分拆时规模相当。”郭为认为,那时候,神码就可称为“不叫联想的联想”。

翻开神码最新发布的年报,目前其不仅总营收已突破500亿元,旗下仅分销业务的营收规模就已超过200亿元。按照郭为的逻辑,神码的分销业务又是一个“不叫联想的联想”。

郭为的野心不止于此,他的新目标已经是“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除了分销业务,解决方案业务和IT服务进入神码的视野。

其中,神码的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指系统集成与供应链服务,根据财报,2010财年,神码这两部分业务的营收分别为140亿元和88亿元,两者相加已达228亿元,超过200亿元的门槛,这也是郭为所言解决方案业务分拆上市的潜台词。

“现在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时间表,因为很多因素我们控制不了。比如无法把握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时间,比如很难控制外部环境。”对于解决方案业务分拆上市的时间表和具体细节,郭为出言谨慎,但强调这是方向。

2010财年,神码系统集成业务的净利润约为4.42亿元,供应链服务的净利润约为0.91亿元,两者合计约为5.33亿元,已超过分销业务2.35亿元的盈利水平。

至 于IT服务,郭为表示,目前这块市场在国内刚刚开始,但随着中国数字化的发展,其规模将在2012年至2017年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且他认为,这块业务无 论营收规模还是利润规模,都较前两大板块要大得多。财报显示,目前神码可以归之于IT服务的业务营收约为47亿元,净利润约为1.4亿元。

复制MBO

郭为对记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不确定性增加,整个市场形势或趋严峻,“前景惨淡好办,前景看好也好办,最难办的是不确定性,这会增加决策的难度”。

但他相信,神码仍然能保持上述增长速度。郭为说,在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中,要使得企业各方的利益一致起来,产权结构是最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与神码业绩持续增长相映衬的则是郭为等管理层成功推进MBO。熟悉神码的人士评价说,“这个工作从2006年开始,2007年小有所成,2010年取得决定性胜利。”

5月19日,神州数码发布公告,股东RLL出售1亿股,由股东KIL接盘,每股价格为10.5港元。这1亿股股本约占神州数码已发行股本的9.8%,此轮出售完毕后,RLL所持神码股份由13.85%減少至4.05%,KIL由约8.76%增加至18.56%。

KIL 为于英属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郭为为控股股东,股东还包括另外11位神码管理层。RLL指南明有限公司,系于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由联想控股 全资拥有。经历此番股权变更后,郭为为首的管理层成为神码第一大股东,SIBL(软银赛富)为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持有股份合计5.52%,为第三大股 东。

神码的产权改革第一刀从2007年8月开始。当时由赛富投资基金、弘毅投资(由联想控股)、IDG VC三家收购方、KIL(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全资拥有),分别购买联想控股和基金股东GA原来在神州数码中持有的29.60%和13.34%股份。

神码的MBO完美收官之后,面对“三个不叫联想的联想”目标,新的MBO布局已经开始。

目前,神码集团下面分八个战略本部,每个战略本部下面有子公司或是事业部。未来,围绕分销、解决方案和IT服务三大板块,神码将围绕这些进行整合腾挪。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公司在进行业务折分、投资、融资的过程中,郭为有很多机会打造一个由管理层相对控股的、合理的股权架构,而且相对于神码的产权改革而言,未来这两个公司的操作要简单得多。

其中,解决方案业务目前分布于神码各个战略本部,适当的时候,这些业务将纳入一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利用该子公司做平台,进行投资、融资、单独上市,同时解决管理层持股问题。

而 郭为对于IT服务的布局已经悄然展开。2008年5月,神州数码成立神州信息,这是郭为布局未来落下的一枚棋子。这家公司有两个使命:一是主导神州数码转 型IT服务,整合神州数码现有软件及IT服务资源;二是独立IPO,实现公司价值增值的同时,回馈神州数码现在的高管团队。

神州信息引入苏州创投与华亿集团,苏州创投与华亿集团因此获得了神州信息23.25%股份,神州数码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神州软件公司持有余下76.75%。随后,神州数码出售神州信息19.5%的股权,接盘者为郭为控股的北京神州信息。

记者采访获悉,按神码规划,神州信息将独立IPO,以郭为为首的管理层持有神州信息股份是独立IPO的关键步骤。

2008年神州信息成立时,旗下业务包括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新龙科技、国信北方网络等。神州数码已经展开一系列运作,将神州数码软件外包与自有品牌服务装入神州信息。

已经整合的IT服务包括神州数码与Emerging、Kaloke合资的金融咨询公司,与日本GE、TIS合资的软件外包公司;软件外包服务包括神州数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与软银合资)、神州数码网络系统有线公司,自有品牌业务包括神州锐行服务。

神码下注IT服务

“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知道云计算、IT运营服务这样的理念,那时候看到的是电子商务的机会,电子商务是IT服务的机会,所以提出了三级火箭,即将分销、系统集成、IT服务分别作为短中长期的业务重点。”郭为说。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神码的分销与解决方案业务都已经是一块成熟业务,2012年之后的重点将是IT服务。

神码IT服务的样板是其与八达通成立的合作公司。八达通公司在香港发行的八达通卡是一个小额支付平台。该合资公司在国内运作“市民卡”,除了公交、地铁、零售店面等小额支付外,还提供身份认证、社保、医疗等服务。

这张卡背后是一个城市的云计算平台,或者电子化、网络化的政府管控平台,实现信息交换与协同办公,这个平台包括服务器、数据、网络,以及需要的运维服务则由神州数码提供,神码可向政府收取运营服务费用,而类小额支付的个人服务则可收取手续费。

郭为说,按照北大教授张维迎的预计,中国人口规模达100万的城市有400个,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10年后中国将有800个人口规模约100万的城市,这将是一个巨大市场,“把这些城市联起来,就是中国的政府云”。

郭为透露,目前神码已经在9个城市通过该合资公司提供市民卡服务。他预计,2012年这项业务将起步,2017年将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业务。





聯發科三個失誤 逼蔡明介再上火線

2010-8-16 TCM




一張發出警訊的財務報表,逼得蔡明介不得不親上火線,重掌手機通訊部門。

「這一次,蔡董是真的親自下來督軍,而且involve(涉入)很深,大家皮要繃得很緊!」聯發科發言人喻銘鐸證實。

七月三十日,法說會當天,聯發科釋出了令人訝異的悲觀消息:不只第二季營收衰退,第三季的展望更加不妙,預計第三季合併營收將減少八%到一五%,毛利率在一年內從六○%一路降到五二%,整整掉了八個百分點。

當天,聯發科股價收盤時來到四百三十四元,比起四月時的最高價五百七十九元,三個月股價跌了二五%。

更可怕的是,本該是傳統旺季的第三季,庫存週轉天數竟然從六十五天一路拉高至八十八天。雖然聯發科不斷強調,第四季前就會恢復健康水位,但德盛安聯基金管理部協理鍾兆陽認為:「這次的危機看來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管理的環節上肯定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要從中國深圳看起。過去聯發科在深圳華強北、羅湖商業城等山寨大本營,擁有高達八成的市占率,但最近一個月上市的手機,每十支中「至少有五支都已經改用展訊的了,」不願具名的山寨機業者老王說。

失誤一:堅持不降價 中國晶片大廠殺低價搶市

今年三月以來,展訊股價已從五.五九美元漲到十塊多,升幅將近一倍。而且,預計今年第四季前,月產能將由一千萬顆提高到一千三百萬顆。兩岸最大手機晶片製造廠,一來一往的消長明顯。

去年十月,聯發科才做過一次內部大改組,其中最被看重的手機晶片業務部門正是由研發出身、屢建戰功的副總經理徐至強領軍。聯發科內部員工表示,近一年來,蔡明介多半只管大方向,細節的部分都交由事業群總經理主導。

結果,一年不到的時間,聯發科先是讓對手坐大,接著營收、獲利一路下滑,丟了股王寶座,最後竟然連蔡明介自己都得跳下來救火。聯發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你用一個研發出身的去管業務(指徐至強),本來就不是一件對的事……,更何況他們根本就不懂大陸市場,」瑞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程正樺談起聯發科的表現炮火猛烈:「死不降價……,最後就是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

去年以來,山寨機的毛利越來越薄,過去一台可以輕鬆賺上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二十元),現在「能賺五塊人民幣(約合新台幣二十五元)就偷笑了,」在兩岸擔任手機開發顧問,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說。

毛利已經不高,但聯發科的報價卻硬是卡在人民幣五元,這就給了展訊、晨星等對手絕佳的切入機會。

「技術上雖然還是聯發科好一點,但是價格貴了三○%,你說誰還會想用他們的晶片?」老王說。

失誤二:改變封裝方式 產品難用卻拒絕客戶退貨

不只價格硬,就連服務上也出現老大心態。不少山寨業者都反映新產品6253又貴又難用,「他們改變封裝方式,在組裝上變得非常複雜,不像以前只要套上板子就可以用了,」鐘兆陽解釋。

而聯發科卻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現象。

如果客戶要退貨,要求換回舊產品,不是拒絕,就是不理不睬,「以前(聯發科)小的時候,大家都很好講話……,現在,一點都不好談!」老王說。

然而,蔡明介眼前所遇到的,不僅有客戶流失的挑戰,還有3G市場上新竄出頭的另一個競爭者:威睿電通。

威睿,王雪紅旗下威盛電子轉投資的大陸通訊公司,二○○二年購併了美商巨積(LSI Logic)的CDMA團隊,成為極少數擁有高通(Qualcomm)專利授權的公司。

失誤三:壓寶中國移動 坐看威睿成新3G山寨王

目前大陸三大3G主流規格中,高通掌握了WCDMA與CDMA兩大系統專利,另外一個則是中國自主研發的TD-SCDMA,由中國最大行動通訊業者中國移動主導。

看好中國移動的實力,蔡明介重金壓寶,先是在二○○七年以三億五千萬美元收購協助開發TD-SCDMA技術的美國公司ADI手機晶片部門。今年再砸大錢收購中國TD-SCDMA晶片開發商傲世通。

投入了大量金錢與資源,沒想到,「這塊市場一直起不來,」喻明鐸坦承。

在中國移動的3G系統未成氣候,高通又有昂貴的權利金障礙阻擋下,擁有專利技術,又走在地化親民路線的威睿,儼然成為新一代的「3G山寨王」。這也讓威睿母公司威盛過去四個月來,股價大漲近五成。

「兩廣以南的山寨業者都是把3G當成2G在用的……,」陳俊宏表示,因為取得成本不高,還可為日後轉型練兵,而「只要用3G,就一定得找威睿。」

前有高通、威睿擋路,後有展訊、晨星夾擊,聯發科是否還能繼續主導未來的手機市場,將是蔡明介接下來最困難的一場硬仗。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