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新興市場8月份遭拋售,中國股市一枝獨秀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834

8月份,新興市場國家市場遭遇了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拋售,但是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一枝獨秀。

因預期美聯儲很快削減QE,亞洲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和股市遭遇了嚴重拋售。但是上證綜指本月卻累計上漲約5.0%,使其成為亞洲國家中表現最好的市場。

最近幾年,美聯儲的寬鬆政策令現金大規模湧入了巴西、印度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但是,對美聯儲可能很快縮減寬鬆政策的預期令這些國家的市場陷入動盪。

WSJ表示,中國的金融系統受到嚴格限制,這令資金很難進入該國。在上半年經濟增長下滑後,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清楚的表示將支持經濟增長,這也支撐了市場情緒

Nikko Asset Management固定收益經理Leong Wai Hoong稱:「人們今年一直擔憂中國。但是,印尼和印度的問題更大。」中國市場更加不容易受到外部的衝擊

中國市場樂觀的部分原因是,在上半年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的企業也取得了成功。二季度利潤超預期的中國企業高於亞洲其它地區:

瑞士信貸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部門的資深投資策略師Adrian Zuercher稱:「中國看起來像是新興市場中『最後站著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90

【案例】一枝獨秀的誠品書店:從用戶體驗來設計商業模型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57
首先從業態發展來說,誠品也是經歷了從傳統書店的起步到現在的體驗式消費。中間經歷了漫長的十多年,在書店行業中誠品不算歷史悠久的,但絕對是一個突破行業領域最快的。傳統的誠品可以看下西門町店。基本書區就是一個標準的傳統書店,但從圖書分類、擺放、陳列上都有和內地不同的形式,尤其是分類上,西門町店是按作者姓氏筆畫的,這點在很多新業態門店內已經沒有了,也證明了他的傳統性。

傳統的誠品值得我們借鑑的是大量參考了快消行業的營銷推廣方式,包括客戶引導、熱點推薦、動線設計等,以及各類 pop 看板、堆頭陳列、促銷形式等都帶著明顯的快消品基因。店員在上新或者調整陳列的時候都有一份工作單,上邊清楚的羅列和各項工作的細節,這樣能做到門店的陳列標準化。關於熱門事件的營銷,採用的是總部統籌,門店落實的方式,因此聯動措施非常及時而有效,基本能做到半日響應。這是內地書店,尤其是連鎖書店很難達到的效率。

隨著發展,誠品也慢慢意識到傳統書店所面臨的瓶頸,二代店可以考察敦南店,敦南店是誠品老店,在辦公樓裡,也是誠品開始融入非書商品領域,但從目前來看敦南店從商業角度來說不算成功,因為是比較傳統形式的多業態化書店,還是書為核心,和國內的大型書城一樣,佈局分隔比較死板,書歸書,非書歸非書,就導致非書區人流驟減(這幾年開始調整非書的商業佈局,情況有所好轉),轉化不足。

之後第三階段就可以投射到信義店的模式了,信義店應該是誠品真正從書為主轉型為書和生活並存的形態了,尤其重要的是誠品此時真正意義上轉化為文化地產,開始大力的建立品牌文化,營造用戶的文化認同感。整棟樓和所有業態開始真正融合,書和非書以及相關服務(餐和飲)都圍繞著成品文化來構建,包括內裝和硬設,同時在店內開始突出誠品生活,淡化第三方品牌。應該說從信義店的這種商業模式定型後,誠品開始煥發了真正的商業價值,一舉超越了書店整合行業的商業基準了。當然此時反駁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尤其是書店行業,很多認為誠品不是一家書店,不屑與誠品為伍(這點在內地也有很大比例的認知存在)。

誠品繼續進行商業的迭代和進化,能明顯感覺信義店的模型還未達到誠品心中的預期,於是松菸店橫空出世,其實松菸店是一個名義上的試驗店,但明顯能感覺到誠品的野心,書已經完全融入了生活態度的體驗之中,所有的產品都是營造出一種融合的氛圍,互動體驗的空間佔比越來越多,獨特設計感的產品越來越多,在這裡生活佔了主導,書只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而已。

從誠品的商業進化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於現代商業的理解和融合,尤其是在書店行業裡,可以說是一枝獨秀,值得我們思考,可能也是借助於他們的非傳統和不當局者的身份,才能從真正意義上的用戶體驗著手來進行商業模型的設計!

從硬件規劃和設置上來說,誠品的二代和三代店注重了設計感,尤其是空間設計和場景設計,現代商業的發展越來越體現出用戶體驗過程的重要性,很明顯,誠品在這些店上的用心就是為用戶營造出一種融入式的生活氛圍中,在這裡你能找到自己生活訴求的對撞點,這點其實很類似宜家的做法。其次對於書區來說,誠品也做到用戶體驗上的精益求精,收銀區參考了西方的集中過道分佈結賬式樣的收銀(類似機場辦理值機)隨時開啟收銀通道而不會發生用戶換通道的形式。在門店各個位置都有查詢終端,可以隨時便於查詢商品(類似宜家),查詢點、收銀點、會員服務點分佈設置,便於用戶的分流……所有的這些服務佈局的設計和規劃,都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從軟設角度,也就是軟件服務方面,這點要歸諸於台灣的人文氛圍,一直覺得台灣服務員的微笑是真誠的,和最能引起你的幸福感認同的,這點來源於年輕人對於服務領域的自我信心,因此這種服務是主動式的,而非洗腦式被動的,他們有服務的榮譽感,讓用戶感到發自內心的親和力。這點香港誠品有較為明顯的不足。

上述幾點是關於成品用戶層面的淺層體驗,不足以涵蓋誠品帝國的各方各面,但從局部也可以一窺而知全豹,我們需要學習的真的太多太多。

來源:知乎
作者:傅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77

股神巴菲特投資表現一枝獨秀(2014/8/28)

2014-08-28  NM  
 

 

股神巴菲特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今年第二季業績,純利按年上升近41%,合共賺64億美元(約496億港元),打破2005年第四季創下的51.3億美元紀錄。

巴郡業績理想,主要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帶動投資回報大增。今年八月中,巴郡股價突破20萬美元(約155萬港元)一股,股價較去年底上升13.1%,遠遠跑贏同期標普500指數5.8%的升幅。

還記得今年初,巴郡公布去年投資回報為18.2%,遠遠跑輸標普500指數全年32.4%的回報(連同股息),市場又再度出現一些揶揄巴菲特的言論。去年美國科網股股價勁升,巴菲特一向迴避科網股,投資表現自然比下去。然而,所謂路遙知馬力,向來強調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股神,不會因短期跑輸大市而改變投資策略,繼續嚴守他的投資紀律和法則。

事實勝於雄辯,巴郡過去50年的投資表現,遠遠跑贏大市(以標普500指數作比較)幾條街,其他基金的表現就連巴郡的背影也看不見。從巴郡的年報可見,由1964年9月底開始計算,截至去年底,其投資回報平均每年高達19.7%,49.25年總回報高達6,935倍。換言之,最初100美元的投資,經過49年多,增長至69萬多美元(即540萬港元),昔日巴郡的小投資者全部變成大富翁。

同期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每年回報不及巴郡的一半,只得9.8%(連同股息),總回報是98倍,即100美元增長至接近1萬美元,只及巴郡的七十分之一。若與恒指作比較,巴郡的投資表現依然跑贏一條街。恒指由1964年9月底的101點,上升至去年底的23,306點,上升近230倍,平均每年升幅約11.7%。若連同每年約3.6%的股息,平均每年回報合共15.3%,49.25年總回報約1,108倍,仍只及巴郡的六分一左右。

巴郡的投資表現不但遠遠跑贏大市、恒指及其他基金,最難得的是歷年回報十分穩定,不會出現大上大落的情況。2000年及以前,巴郡沒有錄得負回報;即使科網泡沫在2000年爆破,大市受到拖累,巴郡當年仍錄得6.5%的正回報,遠勝於標普500指數同年的負9.1%回報。2000年以後,巴郡出現兩年負回報,分別是2001年(-6.2%)及2008年(-9.6%),但表現仍遠勝於大市。標普500指數2001年、2002年及2008年先後錄得-11.9%、-22.1%及-37%的回報。巴郡的投資表現相對於香港大藍籌股票的表現又如何?透過Datastream及Yahoo! Finance找到的股價及總回報(包括股息及其他因素,例如派發紅股)資料,我們可以作一比較。根據Yahoo! Finance的資料,巴郡1980年3月17日的股價是290美元,去年底股價升至177,900美元,33.79年上升612倍,平均每年回報是20.9%。由於巴郡向來不派股息,所以股價升幅反映投資者的總回報。至於香港的恒生指數,同期年均回報只得14.1%(包括股息),總回報為84倍,遠遠低於巴郡。李兆基控制的煤氣,是恒指成分股的長勝將軍,同期年均回報高達21.6%,總回報是744倍,較巴郡還要高。但不要忽略同期香港通脹遠高於美國,港元匯率由1980年約5.0港元兌一美元下跌至約7.8港元兌一美元。因此若考慮到同期港元兌美元貶值三成多,煤氣的投資表現仍遜於巴郡。從歷史往績可見,不論是正牌股神巴菲特,抑或「冒牌」股神李兆基,長期投資表現都極之出眾。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58

帝國反擊戰:美國的一枝獨秀與中國的“有所作為 ”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14

帝國反擊戰:美國的一枝獨秀與中國的“有所作為 ”
作者:邵宇

如果2015年全球宏觀只能有一個主題的話,那就是(美)帝國反擊戰,也就是美國又回來了。美國的數據驚人的好,上個季度的GDP增長是5%,這對於超大的經濟體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為什麽美國會一枝獨秀,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會有這麽傑出的表現呢?我們定義過一個老的全球化版本,叫做全球化3.0,也就是美國利用產業鏈和需求在資源國和生產國進行廣泛的產能布局和資源獲取。但是在危機以後,這個循環結構已經斷裂了。美國經濟出色的表現是因為它把原來所需要的資源國大部分的油氣的來源都轉為由自己來生產,可能在未來幾年全球最大的油氣產量國既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沙特阿拉伯,而很可能是美國。

同樣的,美國通過制造業的回流,使得原來布局在東南亞生產性經濟體的很多產能回到美國。數據顯示在美國最南部的人工成本僅僅比中國大陸高30%,再考慮到其它方面比如說石油和能源方面的優勢,它的制造成本跟大陸幾乎不相上下,顯然中國的價格競爭優勢也就沒有了。

這種帝國反擊戰,明顯的體現在下面幾種方式,比如說用TPP、TTIP圍困中國,同時重新回到中東對ISIS武力剿滅以及對俄羅斯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更重要的是,今年的美聯儲大概率會加息,雖然我們都不知道它會在什麽時候做這個動作。但是回顧歷史,上一次美元指數的牛市是1995年到2000年,所以1997年到1998年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再上一次美元指數的牛市是1980年到1985年,在1982年到1983年是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機。那麽問題就來了,這次會輪到誰?如果2015年到2020年都是美元的牛市話,除了俄羅斯之外,誰會遭殃?

如果今年全球宏觀的主題還有第二個選項的話,那一定是中國從原來的“韜光養晦”轉向有所作為。這就是我們所定義的全球化的4.0版本。它沿著至少三個方向來進行展開,第一個方向是貿易方向。去年中國最優秀的推銷員是我們的李總理,他賣出了1600億的高鐵和核電。網上流傳的一段話很激勵人心,說在120年前安徽籍的李中堂大人到英國去做三件事情,第一買軍艦,第二買武器,第三向列強借款。這次也是一位皖籍的總理,去到英國推銷我們的高鐵、核電和在倫敦籌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兩個甲子,百多年滄海桑田,中國正在經歷從山寨大國到山寨強國再到創新推動的必然發展階段。

第二個方向是在投資方面,中國即將在一帶一路方向上出現重大突破。這種投資會用什麽樣的形式展現?是不是像日本人一樣到世界上所有的樓買下來。應該不會,我們投資的核心是以中國的需求,特別是崛起的巨大的中產階層的需求為出發。可以到美國去買技術,到歐洲去買品牌,到拉丁美洲買資源,形成一個能夠和原來美國三個世界的格局能夠並列齊驅的新的增長模式。中國總體上是善意的,並不是說會替代原有的三個世界以美國為核心的需求的循環,只不過美國已經發生了主動的調整,我們能做的就是相應進行調整,做出一個雙輪驅動的輔助循環政策,在新興市場掀起新一輪的增長浪潮。

中國是超大型經濟體,只有以我為主、以慢打快,貶值適度,下調準備金。加快對外投資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這輪波動以後,美元和人民幣的份額可能都會有所增長,無論如何,只有迎難而上,必須主動出擊。

(東方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606

德國國債一枝獨秀 日本資金搶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50

近期德國國債價格持續上漲,德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史上首次低於同期日本國債。日本投資者正在撤離幾乎所有主要債券市場,德國市場是例外。

彭博報道援引日本央行今日公布數據稱,去年12月,國內基金管理公司凈購買德國國債406億日元(約合3.42億美元),使去年全年創紀錄的該債券拋售額有所減少,當月這些機構拋售意大利債券2158億日元,規模創三年新高,同時減持的還有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的國債。

同在去年12月,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連續第三個月下跌,年底收於0.54%,全年跌幅達1.39個百分點,創1998年以來最大跌幅。本月2日,該債券的收益率跌至創紀錄的0.297%,史上首次低於日本同期國債。

德國,國債,日本,希臘,歐洲央行,QE

上述報道援引日本瑞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Daisuke Karakama的觀點稱,日本投資者可能在拋售其他資產,全力投資德國國債,因為預計歐元會進一步下跌,他們在減持德國以外歐洲國家的債券。Karakama認為。這是日本投資者臨近年末尋求獲利的季節性倉位變動,去年除了12月以外,日本投資者都是海外證券的大買家。

該報道提到,管理1250億美元資產的投資機構AMP Capital Investors旗下基金經理Nader Naeimi認為,德國國債價格強勁上漲的勢頭可能體現了歐洲貨幣大寬松的預期。而且,在希臘帶來的風險推動下,投資歐洲避險天堂德國國債的資金在強勁增長。

今年1月歐洲央行公布了到明年規模可超過1萬億歐元的QE項目,到本月初為止今年已有13家央行降息。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歐洲央行宣布QE以來,日本國債收益率的升勢增強。去年12月彭博報道評論稱,在日本政府去年4月上調銷售稅致使國內經濟陷入衰退後,全球投資者就不再對“安倍經濟學”抱有幻想。

在上月25日的希臘大選中,反對財政緊縮的希臘極左翼聯盟Syriza獲勝。該聯盟拒絕接受當前救助方案提供的貸款,要重新與救助方談判。希臘債務前景的不確定性因此增加。

彭博的全球債券指數顯示,德國國債今年回報率2.1%,超過了美國國債,落後於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國債。希臘和日本國債成為今年價格下跌的少數國債,今年回報分別為-0.3%和-2.6%。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17

【深度】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我們學到了什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428

【深度】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我們學到了什麽?
作者:任澤平、張慶昌


導讀:

7年前,美國次貸危機引爆國際金融危機;7年後,美國率先走向複蘇,而其他經濟體則仍在泥潭中掙紮,這是為什麽?美國做對了什麽?我們從中學到什麽?

摘要:

2014年以來,世界經濟和政策呈明顯的“雙軌分化”特征。美國經濟持續複蘇,步入加息周期;其他經濟體則仍在努力擺脫衰退,處在放松周期。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和政策從來沒有如此背離過。

美國一枝獨秀:做對了什麽?1)徹底地推動QE去杠桿,恢複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2)更多地借助QE恢複市場力量,而不是依賴政府財政刺激;3)大力推動再工業化、頁巖油氣革命等供給側創新;4)部分地利用了美元霸權。美國此輪複蘇跟2001-2007年不同:向全球提供的需求減少,提供的供給增多。這跟美國此輪複蘇的動力有關,貿易逆差收窄使得美國此輪複蘇對全球經濟的帶動能力減弱。

其他國家能學到什麽?1)必須堅決徹底地去杠桿;2)必須痛下決心推動供給側改革;3)股市房市的適度修複有利於增強消費和投資信心,不能簡單等同於泡沫。2014年中國股市啟動“改革牛”修複行情,為註冊制改革、推動股權融資、去杠桿、降低融資成本、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活力、恢複居民消費和投資者信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當前有種觀點,把中國此輪“改革牛”簡單地等同於“脫實向虛”的泡沫,完全是缺少大局觀,過於短視;4)必須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複蘇,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活力。中國當前亟需: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大規模減稅、發展股權融資、打破服務業壟斷。

美元強勢周期:會否引爆債務危機?歐日大陸法系的體制僵化,去杠桿去產能較慢。經濟周期不同導致政策背離:美國加息,其他經濟體降息。值得警惕的是,歷史上當美國貨幣政策由寬松轉向緊縮時,如果世界某些地區出現了較大的資產泡沫或債務風險,對流動性和利率比較敏感,則容易出現問題。比如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90年代末東南亞金融危機均爆發於美元強勢周期。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新興經濟體在改善外匯儲備、財政赤字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但仍需註意委內瑞拉等資源出口國、希臘等財政脆弱國的債務風險。

大類資產表現:自2014年10月美聯儲退出QE以來,全球股債雙牛,美元走強,大宗商品熊。近期,受油價觸底反彈帶動,資金流入大宗商品增多。但在美元走強、需求較弱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能否走出熊市仍需關註。


正文:

7年前,美國次貸危機引爆國際金融危機;7年後,美國率先走向複蘇,而其他經濟體則仍在泥潭中掙紮,這是為什麽?美國做對了什麽?我們從中學到什麽?

1.美國一枝獨秀:做對了什麽?

1.1.美國為何一枝獨秀?

2014年以來,世界經濟呈明顯的“雙軌分化”特征:美國經濟持續複蘇,步入加息周期;其他經濟體則仍在努力擺脫衰退,處在放松周期。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和政策從來沒有如此背離過。

2014年4季度美國GDP增長2.48%,全年增長2.4%,基本回到了危機前的水平。12月工業產能利用率會升值79.74%,基本回到了2005-2007年繁榮周期時的高點。

美國以其17.4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量和全球創新發源地的活力,再一次成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

圖1 美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回到2005-2007年水平單位:%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2  美國失業率大幅下降,單位:%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2.美國做對了什麽?

(1)徹底地推動QE去杠桿,恢複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關門前的恐慌導致流動性緊縮,房市股市暴跌,破壞了金融、家庭和企業部門的資產負債表。

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的專家,他認為:“貨幣緊縮是大蕭條的一個重要原因,貨幣再膨脹是經濟恢複的主導因素。”

次貸危機後,美聯儲主要依靠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支持經濟。

表1 美版QE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經過3輪QE,美國三大股指創出新高,房地產市場回暖,新屋價格創新高,成屋價格回升到2005-2007年水平。

圖3  美股創新高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圖4 美國房價回到危機前水平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房市股市的回暖恢複了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房屋建築支出加快,居民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到2005-2007年繁榮時期水平。  

圖5 美國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指數回到2005-2007年水平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更多地借助QE恢複市場力量,而不是依賴政府財政刺激

美國更多地通過QE恢複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將私人部門的債務“轉杠桿”到美聯儲,然後依賴市場自身力量複蘇,這種政策戰略在推動經濟複蘇方面緩慢但可持續。同時,美國試圖努力削減公共赤字,並多次觸發兩黨債務上限談判。

反觀,其他經濟體則更多地依賴政府大規模刺激,這種政策戰略見效快但不可持續,且後遺癥大。

(3)大力推動再工業化、頁巖油氣革命、3D打印、互聯網等供給側創新

危機後,美國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吸引高端制造業回流本土。頁巖油、氣革命使美國能源自給率上升,提升了制造業成本優勢。在3D打印、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引領全球創新浪潮。

如果考慮到2007年以後美國適齡勞動力人口比重下降所引發的GDP潛在增速下滑,創新對美國此輪複蘇的貢獻則更為明顯。

危機前美國PMI指數是美、歐、日、中四大經濟體中最弱的,危機後反轉為最強的。

(4)部分地利用了美元霸權

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60%,QE實質上使得全球分擔了美國去杠桿的成本。這是其他主權貨幣所不具備的,美元的這一特權是二戰以來美元霸權地位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滯後所帶來的。

圖6  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60%左右(2012)

數據來源:IMF,美聯儲,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1.3.其他國家能學到什麽?

(1)必須堅決徹底地去杠桿。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通過推動QE去私人部門杠桿,而其他經濟體則過於依賴財政刺激反而增加了私人部門杠桿,以中國2009年4萬億刺激為代表。回想2009年中國經濟在刺激下強勁反彈,世界普遍唱衰美國,5年後,2014年美國走向可持續複蘇,中國經濟仍在艱難去杠桿,值得深刻反思。

(2)必須痛下決心推動供給側改革。

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後,美國試圖通過低利率刺激房地產市場泡沫,使得美國實體經濟競爭力下降。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國加強了再工業化、互聯網、3D打印、頁巖油氣供給側創新,實體經濟競爭力明顯提升。

當前,歐洲、日本、中國等經濟體面臨的困難正是過去供給側改革遲緩的結果。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等大力度推動改革,市場立即給予“點贊”,股市走出“改革牛”。

(3)股市房市的適度修複有利於增強消費和投資信心,不能簡單等同於泡沫。

2014年中國股市啟動“改革牛”修複行情,為註冊制改革、推動股權融資、去杠桿、降低融資成本、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活力、恢複居民消費和投資者信心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前有種觀點,把中國此輪“改革牛”簡單地等同於“脫實向虛”的泡沫,完全是缺少大局觀,過於短視。

(4)必須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複蘇,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活力。

中國當前亟需: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大規模減稅,發展股權融資,打破服務業壟斷。再度搞大規模刺激不可取。

1.4.美國新一輪複蘇:這次不一樣

美國此輪複蘇跟2001-2007年有很大不同:向全球提供的需求減少,提供的供給增多。這跟美國此輪複蘇的動力有很大關系。

2014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較2005-2007年明顯收窄,服務貿易順差大幅擴大,結果美國貿易逆差有所減少。這就使得美國此輪複蘇對全球經濟的帶動能力明顯減弱。

圖7  全球再平衡:美國貿易逆差收窄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全球經濟和政策“雙軌分化”:有何不同?

2014年以來,世界經濟呈明顯的“雙軌分化”特征:美國經濟持續複蘇,步入加息周期;其他經濟體則仍在努力擺脫衰退,處在放松周期。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和政策從來沒有如此背離過。

2.1.歐洲和日本體制僵化,去杠桿緩慢

英美體制比較靈活,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去杠桿去產能比較徹底,所以能夠率先複蘇。而歐日大陸法系的體制比較僵化,去杠桿去產能較慢。

歐元區問題還包括,貨幣政策統一與財政政策分割、間接融資比重過高、福利過高、勞動力人口下降等(詳見《歐美QE比較:這次能否拯救歐洲?》,2015年1月25日)。

目前歐元區複蘇仍面臨不確定性。歐元區投資持續疲軟,通脹和通脹預期繼續下降。IMF預計歐元區的複蘇步伐將比去年10月的預測略慢,2015年和2016年的年增長率預計分別為1.2%和1.4%。

2.2.經濟周期不同導致政策背離:美國加息,其他經濟體降息

近期的非農就業數據應證美國經濟正持續複蘇,市場預計美聯儲在2015年中加息(6-7月),加息點位可能小於以往(不是0.25而是0.125,詳見《加息時點臨近,加息點位下調》,2014年12月18日。)

與此同時,歐洲、日本、中國等經濟體正為擺脫衰退和通縮而加碼寬松,歐央行、日本等全球多個國家加入“全球降息潮”,歐元日元等相對於美元大幅貶值,全球貨幣戰爭升溫。(詳見《全球貨幣戰升溫,誰是贏家?》,2015年2月3日)。

圖8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壓力增大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美元強勢周期:會否引爆債務危機?

3.1.歷史上美元強勢周期多次引爆債務危機

二戰後,美元始終是國際主要的貿易結算和儲備貨幣。從歷史看,美元匯率在中長期取決於美國經濟增長前景和貨幣政策,在短期也受全球避險情緒影響。60多年來,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對美元匯率、全球流動性、利率水平、大宗商品價格、通脹壓力、各國貨幣政策、國際資本資產配置等均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當面臨衰退或通縮風險時,美國貨幣政策取向寬松,聯邦基金利率和國債收益率趨於下降,美元指數走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在廉價美元時代,資本流出美國本土市場,增加全球流動性,容易造成各地區的資產泡沫或過度負債。

當美國經濟複蘇或面臨通脹風險時,美國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帶動利率走高、美元指數走強,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在強勢美元時代,美元資產收益預期上升,國際資本回流美國本土市場,造成全球資金面緊張和利率上升。

值得警惕的是,當美國貨幣政策由寬松轉向緊縮時,如果世界某些地區出現了較大的資產泡沫或債務風險,對流動性和利率比較敏感,則容易出現問題。比如上世紀80年代拉美債務危機、90年代末東南亞金融危機均處在美元強勢周期。

3.2.新興經濟體已增強了抵禦風險的能力,但仍需警惕局部風險

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後,新興經濟體在改善外匯儲備、財政赤字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IMF報告認為,從2014年初,新興市場國家已采取措施解決全球流動性突然收緊帶來的脆弱性問題。

但仍需註意委內瑞拉等資源出口國、希臘等財政脆弱國的債務風險。

圖9 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美元匯率與歷次金融危機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4.大類資產表現

自2014年10月美聯儲退出QE以來,全球大類資產表現為:股債雙牛,美元走強,大宗商品熊。

2015年初以來,全球大類資產表現:

股市:美、歐、日、印度等全球主要股指震蕩走強。中國股指在2014年牛冠全球化後震蕩調整,創業板指數創新高。

債市:美國受資本回流和全球避嫌帶動債券收益率小幅下降,日本、中國等受寬松預期影響債券收益率下降,歐洲受新一輪QE影響主要經濟體債券收益率下降,但希臘債券收益率短期飆升至10%附近,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未受影響。

大宗商品:受油價觸底反彈帶動,近期資金流入大宗商品增多。但在美元走強、需求較弱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能否走出熊市仍需關註。



來源:國泰君安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38

網遊股為何在海外不受待見,唯國內一枝獨秀? Crossstar

http://xueqiu.com/5590503259/36667730
港股成長型題材股市盈率才1倍,這是什麼情況?這樣有業績的概念股卻有著超低的估值,會不會令習慣了炒概念的A股投資者感到絕望?

純粹看財務報表的話,從收入和利潤來說,網龍(00777.HK)成長性挺讓人吃驚:2010年總營收5.32億元、2011年7.61億元、2012年11億元、2013年繼續升到了14.9億元。業績連年高速增長,市盈率卻只有1倍——這像不像超低估藍籌股?主營互聯網遊戲、獲中央部委頒獎中國十佳遊戲開發商——在A股是否可被命名主流題材龍頭概念?

先看嚇人的低估值。網龍2013年每股收益為12.13元,折合15.27港元,週五收盤價14.6港元(2014年8月8日),市盈率為0.95倍。

再看嚇人的毛利率。2013年營收14.9億元,毛利13.3億元,毛利率接近90%。這麼高的毛利率是不是突然造就的?好像也不是。翻到2012年的財報,營收11億元,毛利9.9億元,毛利率也是90%。從數據看,利潤率相當穩定。

觀察上市公司,貌似還採取了一些藍籌股拯救股價的做法,比如回購股份。今年6月以來,網龍公司7次回購股份。但股價一直都沒什麼動靜,近幾個月大部分時間在14港元到15港元之間平台整理。

網龍並非無名之輩,開發並運營多款大型網絡遊戲如《魔域》、《征服》、《投名狀Online》等,並號稱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擁有專業的開發和運營團隊,公司推出的「91手機助手」是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普遍使用的智能手機管理工具之一。不過,網龍已將91集團出售給百度。出售91集團後,網龍在無線事業的戰略重點全面轉向移動互聯網遊戲,陸續推出了《瘋狂部落》、《妖界》、《大海盜》等多款手機遊戲,還將《戰國天下》韓文版、《瘋狂部落》繁體版、英文《征服》的手機版等推向了海外市場。公司公告稱,出售91集團所得及網遊業務所帶來的正向現金流量,繼續開拓戰略性新興業務,佈局在線教育、創意產業基地等。

為什麼作為網遊股卻產生不了泡沫股價呢?而且貌似安全邊際較高——雖是輕資產運營的互聯網企業,市盈率這麼低,顯然市淨率也高不了,每股淨資產是9.07元,市淨率為1.26倍。這樣低的市淨率,從資產清算的角度來看,安全邊際應該是很高的,為什麼大資金們還不衝進去猛搞呢?

答案是:因為大資金不會衝著互聯網企業的淨資產去,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淨資產沒什麼參考價值。但是,投資者講究的不是資產的盈利能力嗎?淨資產沒參考價值,企業盈利有很大價值啊。我試圖尋找答案,可能是:港股以機構為主導,即便是新興產業,機構資金愛投龍頭股,或者未來空間還很大的科技股或網絡股(產業市場很大,公司佔有率高),顯然網龍不是龍頭股。至於空間,則見仁見智,畢竟網龍缺乏震撼網遊市場的一款產品。

網龍8月初實施年度分紅,每10股派8港元,按目前收盤價計算,股息率為5.5%,比香港的存款利率當然遠遠高出一截,也超越債券利率。似乎可以把科技網絡股當藍籌股來搞?市場的微妙處在於,既不知道明後年還能不能繼續這樣分紅,也不知道公司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產業幾年後什麼樣子,網龍也許低估了,這種低估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陷阱。不過,這種港股現象還是值得A股瘋狂炒概念的朋友們看看。

網龍目前市值74億港元。也許可以這樣玩,你可以拿著這只港股向A股大吼一聲:A股那些花好多億去收購網遊工作室的概念都弱爆了,見過連續盈利還只有1倍市盈率的主嗎?
------------------------------------------------------------
藍港在線上市就破發,什麼情況?
費勁周折的藍港互動終於在2014年倒數第二天,得以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儘管減少了全球發售規模、IDG等老股東不再派發老股、引進了多家基石投資者、發行價定為區間下限9.8港元,但藍港互動依舊未能擺脫破發的陰影。

不過,被資本市場的冷眼相待,與其說是藍港互動一家的窘境,不如說是海外上市遊戲公司的集體宿命。稍早之前,2014年12月5日上市的飛魚科技,上市次日遭到破發,目前股價較發行價跌去一成以上。2014年6月30日上市的聯眾,目前股價已較發行價跌去近四成。相比於新股,老股的表現同樣可用「慘淡」二字來形容,金山軟件2014年全年跌幅為31.86%;云游控股跌幅為73%;IGG跌幅為47.8%;博雅互動跌幅為25%……

在與中國香港股市「同頻」的美股市場,遊戲公司的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2014年8月7日上市的創夢天地也遭遇破發。老牌遊戲企業第九城市2014年全年跌幅超過20%;暢遊跌幅超過10%;完美世界跌幅約6%,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上漲超過15%。

由於長期不被市場認可,估值太低。繼巨人網絡、盛大遊戲之後,2015年元旦剛過,完美世界也啟動了私有化進程。

諸多跡象表明,儘管網遊概念在國內A股市場還能被拿來說事,但在海外市場,早已被投資者看穿。移動互聯網時代,端游已然式微,而網遊公司向手游的轉型,不確定性又遠高於端游。據不完全統計,平均一款手游的生命週期僅有幾個月,這也就意味著,生死臨界線始終與網遊公司伴行。君不見,曾經紅極一時的觸控科技,在《捕魚達人》火過之後,其餘十幾款手游無一能夠接棒。最終,觸控科技赴美上市的計劃也遭擱淺。

雖然筆者並不看好網遊行業,但對網遊公司而言,與其在海外市場不遭待見,倒不如回到A股享受高估值的光環,尤其是目前滬港通已經打通。調整VIE結構雖說麻煩,但並非沒有可能,比如,暴風影音就為此不辭辛苦,以求在國內上市獲得更高的估值。有消息稱,遊戲公司4399也擬在A股創業板上市了。沒有意外的話,這些網絡股上市時都將上演開盤秒停的戲碼。對於創業者和VC而言,這樣的場景難道不比破發更給力嗎?

至於說為何不看好網遊行業,其實一句話,遊戲產品本質上比拚的是用戶的黏性,但是端游的黏性已經被手游搶走了,而手游的黏性又被微信搶走了。雖說微信沒賺錢,但是搶走了用戶越來越多的時間。得,說來說去,藍港互動和完美世界們,要怪的怎麼又變成騰訊了?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
網遊股在美國不受歡迎,這又是什麼情況?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完美世界市盈率為9.44倍,盛大遊戲(NASDAQ:  GAME)市盈率為7.01倍。相比之下,在A股上市的掌趣科技(300315.SZ)的市盈率則為75.72倍。我認為這是美國的市場比較成熟,投資者比較理性,即使網遊公司有強勁收益,但往往被認為缺乏成長性而遭到國外資本冷落。

就拿完美世界來說,完美曾陸續推出《完美世界》、《武林外傳》、《誅仙》等網絡遊戲產品,並於2012年獲得《DotA  2》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其股價曾在2009年一路攀升至50.49美元的高位,但隨後開始下滑。2014年其最高價位為26.25美元,而在11月25日公佈的2014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後,其股價下滑至14.78美元的年度低點。

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虧損人民幣2330萬元,相比之下上一季度運營利潤為人民幣1.282億元,去年同期運營利潤為人民幣1.151億元。同期錄得總營收9.74億人民幣,亦不及分析師預期。

從上面這些案例,其實我們看到,華爾街看不懂中國遊戲從根本上就是一個很大的偽命題。那些所謂不被看好的遊戲公司,其背後是這些公司的增長出現了問題。他們無法向市場證明,在未來可以繼續獲得成功,在走完鼎盛期顯露出下滑趨勢時,成為資本市場棄兒其實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在成熟市場,資本市場買的是未來,他們不會為確定的現金支付槓桿 
「公司都擁有健康的現金流和持續不斷的吸金能力」,這是遊戲公司吐槽估值在美股估值不高的另一個關鍵點。我們必須承認,網絡遊戲公司確實有穩定的現金流,利潤率狀況很好,賬上現金很多,並且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大量現金收入。但和其他很多互聯網公司如百度、奇虎不同的是,遊戲公司的成長性一般很低,一旦核心遊戲增長出現停滯或許無法繼續推出新的成功遊戲,那麼營收立時就會出現大幅下滑。

為何在國內網遊股能享受100倍的市盈率?一是由於創業板沒有做空機制,二是股票供應量偏少,三是退市制度形同虛設,四是中國人的賭性太強。美國股市成熟完善,「大進大出」與我國A股退市制度形成鮮明的對照。隨著A股的制度不斷完善,註冊制、退市制度推出,那些炒垃圾股,炒概念股的,踩地雷的機會更大。

創業板網遊股平均超過100倍的市盈率還能漲多久?經濟規律和常識遠比博傻爆炒要長命,理性可以遲到但早晚會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144

十年十倍:中概股跌成豬頭 網易緣何一枝獨秀? 富途證券

http://xueqiu.com/3951307517/37085849
導讀:過去的一年又是美股中概股尤為慘淡的一年。這是過去一年來中概股跌幅榜:久邦數碼 -85% ;500彩票網 -76%;聚美優品 -66% ;搜房網 -64%;奇虎 -59% ;樂逗遊戲 -56% ;迅雷 -56% ;優酷土豆 -55% ;中國手游 -54% ;新浪 -52%……令人意外的是,網易股價絲毫沒有受到影響,而且財報公佈後繼續創出新高,過去十年股價漲了11倍。

前不久網易出了財報,很多人問:「百度有搜索,騰訊有微信,阿里有淘寶,網易有什麼?」頓時語塞,我偶爾記得老闆丁磊轟動一時去養豬,很多媽媽也或許依稀記得在網吧現場生擒兒子的時候他正在玩《夢幻西遊》,許多朋友郵箱的後綴是163.com,還有一眾屌絲天天對著網易新聞狂擼傻笑不止。

在過去的十年,網易的股價翻了約11倍,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翻了2.27倍。再早點回到2000年10月- 科網股最壞的時代,也是投資者最好的時代買入網易,低點至今回報接近140倍,同期,馬化騰、李彥宏和馬云還在為科技股泡沫帶來的融資寒冬一籌莫展。



業務簡介:

看看業務吧,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互聯網公司有三寶:遊戲、廣告和額……其他收入:




第四季度總收入為36.84億元人民幣,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33.26億元人民幣和25.85億元人民幣。

2014年4季度收入歸類:

在線遊戲:收入為28.63億元人民幣,+35.7% yoy,+16.4%qoq

廣告業務:2014年廣告服務收入為4.4億元人民幣,+22.7% yoy,-8.1%qoq

郵箱+電商+其他:3.81億元人民幣,+224.2% yoy,-1.9%qoq

2014年全年,網易總收入為124.8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47.57億元人民幣。公司現金、現金等價物和定期存款共為211.91億元人民幣,幾乎沒有債務,資產負債表強勁。

從收入上看,如果百度和阿里是廣告幫,那騰訊和網易則屬於遊戲派。自研產品有非常經典的《夢幻西遊》(是很多90後小朋友的童年回憶,嗯,對,他們也開始回憶童年了)。舶來品有《爐石傳說》和《魔獸世界》,合作夥伴是大名鼎鼎的暴雪遊戲公司,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遊戲。《夢幻西遊》和《魔獸世界》都是運營了很久的遊戲,積累了非常穩定的用戶群體。




廣告方面,有163.com和手機新聞,網易打著「有態度」的旗號,做內容差異化,同時重視用戶參與度(很多網友才華橫溢,不知道是不是網易本身的編輯),很多用戶不但被新聞內容吸引過來,還有專門前來看評論的。




個人感覺,在中國媒體普遍保守的環境下,網易新聞內容很出位,觀點很有態度,網友評論很有創意。結果吸引了眼球和流量,形成廣告價值云云自然不在話下。

易信是網易旗下一款通信類產品,在微信的淫威下就呵呵了,不評論。

郵箱、電商等產品貢獻了其他收入,電商相關業務今年貢獻了不錯的增長。

增長動力:

網易市值約146億美金,16倍PE,價位中等,現金實力雄厚,資產負責表安全,現金流充沛,如果未來增長有驚喜的話價位還不錯。

在可預見的未來,網易增長動力主要有幾點:

移動遊戲增長動力:持續為公司遊戲業務注入增長動力,全年佔了14%的營收。策略上和PC遊戲類似,有自研,也有和國外知名廠商合作:7款自研,4款合作,6款待發,是主要增長動力。網易沒有特別爆款的手游,但手遊行業不錯,用戶需求有深度,如公司可以在產品上持續推陳出新,相信會是中短期業績主要的增長動力來源。

傳統PC遊戲增長動力:端游市場不會出現太大變化,增長相對緩慢(行業10%左右增長),但憑藉著網易的幾款自研經典,外加和暴雪的好基友關係(Diablo3 馬上要在國內推),相信網易依舊會在PC市場有一席之地,並且將取得優於行業的增長,但也不奢望其可以和騰訊媲美,畢竟來到網吧,放眼一看還是《英雄聯盟》和《穿越火線》的世界。

移動新聞端廣告增長動力:網易移動新聞端是一款很不錯的應用,並不是應用技術上本身有多麼屌炸天,而是其新聞內容出彩,年輕人在看完微信以後去讀讀網易新聞的還佔不少數。如果其內容能持續保持競爭力,這一塊的貨幣化能力我認為是低估的。在微信的陰影下,移動端的自有流量資源顯得尤為珍貴,用「有態度」的內容和評論形成差異化和核心競爭力。總體來說,網易還是很懂屌絲的,他們知道什麼東西能滿足大眾對內容的渴求,別忘了現在把屌絲們玩得團團轉的YY和陌陌的CEO皆網易出品。因此,如果網易新聞端貨幣化能找到新的突破口,說不定會有驚喜。

其他業務增長:網易也涉足彩票、電商、保險等,現在不知道,說不定哪天就成了?當然這部分業務預期的成分較高。




歷史上的10倍股:

網易沒有顛覆這個那個,在BAT陰影下的丁老闆在過去10年踏踏實實地給投資人帶來了11倍的回報。雖然網易回報大幅跑贏納斯達克指數,但不如百度帶來的16倍回報,也被騰訊140倍回報秒殺。在BAT羽翼豐滿的今天,網易的下一個10年將如何給股東繼續創造增長和回報呢?

(作者公眾號:TMT股票投資)

港股美股,首選富途!通過富途開戶,即可購買網易股票~!http://www.futu5.com/reg?channel=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496

失業茶農+滯銷農產=振興沒落茶鄉的武器 台北塑膠廠老闆 用一枝冰棒翻轉台東小鎮

2016-02-29  TCW

台東鹿野,失業茶廠頭家

曾經,阿貴以為人生,等於照片中那座以他為名的茶廠。過去的台東鹿野是不夜城,整條街半夜烘茶、盤商搶貨,富貴攀遍整座山坡。直到低價進口茶搶走了生意,一條街上廢棄的茶廠比開門的多,人跡罕至。此時的阿貴失業又腳傷,房子已經二次抵押,帶著孩子的他,還有什麼路可走?台北來的鄰居李銘煌告訴他:來做冰棒。七年後,遊客回來了,茶廠變身冰棒工廠,阿貴家門口多了一輛賓士。

「轟」一聲,鹿野鳳梨田間,一台重型機車騎士正在「巡田」。

他是李銘煌,一位典型的台灣成功中小企業家:擁有一座塑膠工廠,做遍全球生意,二十年來營收平均近億。除了重型機車,還有四輛跑車、兩棟信義區房子,是賓士G Car俱樂部成員。

但他跟俱樂部老闆們有點不同:他不只接國際訂單,還做在地冰棒。

在台北,他跟華歌爾、耐吉(Nike)供貨商談千萬元訂單,跟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的小老闆喝茶。在台東鹿野,他跟果農、路邊的水果攤當好朋友,度假別墅成了冰棒工廠,兒子打球的室內籃球場塞進六座水果冷凍庫。

問題:茶農、果農鄰居失業水果送不進盤商、人人錢景不明

這座冰棒工廠,改變的不只是台北老闆,還有一群失業茶農,以及一個被進口茶打倒的茶葉重鎮。

命運本是平行線的他們,因一枝冰棒而交織開展。

在台東熱氣球節大紅之前,一車車的觀光客,因「有籽的冰棒」慕名而來,原本門可羅雀的鹿野街上,香港、日本、澳門、加拿大、歐洲旅客穿梭。廢棄茶廠中的生產線,每年生產超過百萬枝冰棒,鳳梨、釋迦、芒果等,過去因為熟成難以運送而被丟棄的好水果,如今成為冰棒,滿足挑剔的嘴。

從浪費變成黃金,一個冰棒品牌怎麼逆轉農民、小鎮、失業勞工的困境?

故事,從李銘煌八年前家門口的一袋袋水果說起。

「台東的土真的會黏人,」本來只是個遊山玩水的老闆,但太常來了,索性買棟房子。一座廢棄茶廠待售,一百多坪只要四百萬元,「不買沒道理啊,」他心想。

變半個在地人後,他發現許多鄰居是空有一身手藝的茶廠師傅,轉而從農甚至失業,阿貴便是一例。

這是鹿野的第一個痛。

第二個痛出現在他家門口。每次從台北回到台東的家,他都很疑惑:為什麼門前總有人送來水果?一問才知道,附近水果園至少五%到一〇%的收成送不進大盤,若再加上盛產價低、天氣等因素,果農只好忍痛讓水果在果園爛掉作肥。

他試著付錢,但鄰居不收,「你願意吃,我就很感謝了。」果農說。

突破點:有人力、有食材兩低利用資源變含金商機

一邊是走投無路的阿貴們,一邊是令人痛心的食材浪費,他想起童年吃的枝仔冰,心中浮現想法:有水果、有人力,為什麼我們不能做一枝好冰棒?

從事塑膠射出產業二十幾年的他,進入二度創業的熱血狀態,動腦打造一個全新的生產鏈,想把兩項低度利用的資源,轉變成高價值的商機。

但他的創意,卻淪為行內人的笑話。當他開始詢價進設備,東部、南部的冰品及設備廠商口耳相傳:一個台北下來的傻子,竟要用果肉做冰棒!

「只有菜鳥才敢做的事,」他苦笑,「我如果是業內的人,可能就不會做了。」

內行人不會做的原因之一,是工序多卻賣不貴。果肉冰棒的流程是冰淇淋三倍,所需設備數量是四倍,售價卻是一盒高檔冰淇淋的四分之一。

原因之二是,新鮮果肉代價太高。例如一顆熟成釋迦要送到工廠,須用特殊的籃子裝著,避免壓成果泥,進工廠後,要以人工將果肉挖出,急速冷凍。

挖果肉、打碎、攪拌、注料、插棒、拔冰、封裝,七成的工序都需要人工。同業勸他放棄鮮果肉,改用香精跟果汁,同樣做得出「水果」冰棒。

商場經驗:重研發,拒絕跟隨放棄邊緣時刻,跑回台北擺攤聽意見

但他知道,若跟隨同業做法,終究會陷入一片紅海,也失去創業初衷。最難熬的時刻,他選擇直接聽消費者需求。

他跑到台北2 4 8農學市集擺攤,幾次被友人撞見,驚訝問他是否遇上變故?

七年前,三十元起跳的冰棒被嫌貴,素樸的包裝也換來輕視的眼光;但他同時也確認,人們對新鮮水果製成的無人工添加食品,是有需求的。

「以前我做生意就是這樣啦,客人都在第一線,他們的意見都是寶。」確定需求後,剩下的就是投入研發、提高產品力、並做大眾溝通。

他把一個冷凍庫加到六個,收更多農民的水果,打算長期奮戰。讓市場需求帶路,險境中加大投資,來自他過去經商經驗。他的塑膠事業歷經景氣循環而不敗,關鍵在於他能針對客戶需求客製化模具。在高價的運動服飾、內衣、泳裝上,常有布料、金屬、塑膠素材等交互運用的設計,其他廠商只能用黏著劑結合不同素材,他卻能開出模型,不靠黏著劑,也能結合布料、金屬、寶石等異質材料。

以華歌爾與施華洛世奇聯名的內衣為例,來自日本的華歌爾仔細比較了六家廠商,將產品放在酸鹼中三天,只有他的水鑽吊飾沒有脫落、脫色,「功練久了,注重研發的單子都會來找我。」

做冰棒,他也發揮研發精神。砸下兩千萬元,建置台灣史無前例的有籽冰棒生產鏈,建立同業難以超越的門檻。

但二〇〇九年到二〇一〇年,兩年過去,獲利卻遲未出現。兩個原因卡住當時五十歲的他。

其一,零行銷預算。過去他做的是B2B生意,可藉參展、產業鏈口耳相傳確保訂單,但冰品是B2C的生意,靠的是廣告行銷戰。

其二,通路高抽成。一般通路對冰品抽售價的五成,低成本的冰棒即使定價二十元,被抽一半之後還能獲利,成本高的則卻禁不起高抽成。

品牌跟業績都安靜無聲,李銘煌的太太無法再按捺,過去遊山玩水、優閒度日不復見,「你真的有想清楚嗎?」太太不客氣的問。他開始動搖,「只是想到那些鄰居,不做的話,可能連朋友都不能做了,捨不得啊……。」

從春一枝設廠以來,在當地創造難得的穩定工作,尤其讓女性有了添補家用的可能。他成了當地人口中的「李董」,連續三年,台北來的他被選為當地的高台好協會的理事長。

「這是不可以失敗的,」童年時,他的爸爸做生意失敗,全家長年背債,他從國小就懂得將針筒拔掉針頭當水槍賣,為錢而苦是他成長的環境,也是他為鄰居堅持下去的動力。

面對困境,他大可以降低對鮮果肉的比例堅持,可將工廠撤掉、產線外包,將生產線上的人工降低,用果汁取代果肉。但這麼做,「不浪費農夫的心血、為失業的茶農創造工作」的創業初衷,就不再成立。

「春一枝是為人而做的品牌。」他咬牙堅持這項企業價值。

成績單:搭上食安熱潮塑化劑事件變轉機,年營收破四千萬

二〇一一年,創業第三年,台灣發生了塑化劑事件,轉機終於出現。

當幾間飲料、食品大廠紛紛中箭,春一枝的傻氣,成了品牌的內涵。「吃得到籽的冰棒」浮出檯面,強打食安的主婦聯盟,對它開出長期訂單。

「全台灣只有春一枝真的用農產做(冰品、沒有添加物,還能做到量產,」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暨總經理許秀嬌說,有四成鮮果肉的冰棒,配方聽來簡單,卻遲遲沒有競爭者出現,「因為成本實在太高了啊!」

此時,它的產品力被辨認出來,與台東農友的關聯,成為無可取代的品牌特色。大量的媒體曝光,合作者一一上門。

腦袋動得快的李銘煌,開始用塑膠本業玩起行銷,客製化製作不同的冰棒棍,讓春一枝成為第一個進入博物館裡銷售的冰棒,包括微軟、故宮、誠品都主動談合作。 「客人會刻意跑來博物館吃冰棒,因為我們有獨家的史博館冰棒棍!」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公共服務組組長傅鳳琴說。

它的業績明顯成長,二〇一一年損益兩平,去年營收破四千萬元,使用水果超過八萬斤,水果種類也達到近十種,長期雇用當地十二名員工。

走過摸索期,他今年準備擴廠,場址正是為幫助鹿野鄰居而買下的地。除了跟數個品牌聯名製作冰棒棍,也進攻婚宴市場,開發小冰棒禮盒,配上兩顆水晶質感愛心的塑膠冰棒棍,挑戰知名冰品哈根達斯(Haagen-Dazs)的婚宴市場。

幾年下來,他不只幫助鄰居,也為自己的下半生找到事業夥伴:兩個兒子。

過去,即使商場上再威風、賺的錢再多,兒子們都不能了解爸爸。他從高中開始到年過半百,習慣一肩扛起所有的困難,情緒過不去,就到東部騎車騎到累、大睡一場。事業再成功,也取代不了,人在家中的孤單。

投入春一枝之後,兩個兒子看著爸爸在台東造成的改變,覺得「爸爸堅持做這些,很了不起!」兒子們加入爸爸的行列,他臉上寫著喜悅,「我看黃金交叉(指冰棒銷售超過塑膠事業)的那一天,應該不會太遠了!」

專家相對論芒果恰恰創辦人張智閔評析:通路、價格調整將成難題

對於春一枝的堅持,同樣經營水果加工、成立品牌的張智閔開門見山說:「他也是個笨蛋。」同樣是芒果冰棒,來自澳洲大型食品廠以水果汁製作,也賣25元,但由40%果肉組成的春一枝冰棒,每枝卻只賣30至50元,「他東西真的好吃,幹嘛賺那麼少?」建議春一枝應提高售價。

張智閔認為,春一枝從生產到銷售、品牌經營都自己來,管理成本太高、為企業帶來風險及固定成本,對規模化造成限制;如何拓展通路、提高價位,將是它走向規模化的關鍵。

撰文者劉致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04

5月樓市銷售增速下滑 廣州一枝獨秀連創天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6391.html

進入“紅五月”,樓市基本延續了三四月的火熱態勢,不過成交環比略有下滑。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5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479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2%,增速比1-4月份回落3.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36775億元,增長50.7%,增速回落5.2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分析,商品房銷售數據的累計增幅有所收窄,和5月份二線城市開始降溫有關系。前4月比較火爆的杭州、蘇州、南京、合肥、天津等城市基本上都呈現出市場交易下跌的現象,這和此前三四月需求提前釋放等因素有關系。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說,5月,各地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進一步環比回落,中原地產統計的40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增長,重點城市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分別為17%和14%。

該數據之所以沒有大跌,在於成都等城市的市場交易開始上升,這對於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交易熱度維護依然有積極作用。此外,一線城市的廣州也保持十分火熱的勢頭。

根據陽光家緣的統計數據,截至5月31日,廣州全市一手住宅網簽量達到12715套,不僅是史上最紅5月,而且還刷新了限購之後廣州單月的成交量紀錄,僅次於2010年10月廣州樓市限購政策出臺時成交“井噴”的16759套。這是廣州樓市成交繼3月破萬、4月破萬後,連續第三個月創出成交天量。

嚴躍進預計,從後續市場全國數據看,依然會繼續下跌。但從另一方面看,能夠支撐該曲線上漲的一個牽引力在於,如果購房者預期二線城市會收緊購房政策,那麽可能在6月份依然會積極購房。

隨著銷售市場持續升溫,房地產去庫存取得明顯進展。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2169萬平方米,比4月末減少521萬平方米,連續第三個月減少。

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721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7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105萬平方米。也就是說,目前住宅庫存去化效果比較明顯,商業地產庫存仍然高企。

這種分化也體現在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前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456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3118億元,增長6.8%,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

不過,在樓市成交降溫的同時,土地市場的亢奮態勢愈演愈烈。數據顯示,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719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9%,降幅比1-4月份收窄0.6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295億元,增長4.7%,1-4月份為下降0.2%。也就是說,5月地價飛速上漲,遠遠超過了土地成交面積的增速。

張大偉說,5月份,即使種種嚴格的限制條件也無法阻擋幾十家房企搶一塊地的瘋狂場面,溢價率超過200%甚至300%比比皆是。蘇州、合肥、南京、杭州、上海、深圳、廈門等一二線熱點城市地王湧現,區域單價地王甚至全市單價地王紀錄被頻頻刷新。而央企成為本輪制造地王潮的一大主力軍,似乎當前的市場邏輯已經無法完全解釋,而更多要從其戰略部署角度考量。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50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前5個月達到了7993.5億,同比上漲了55.8%,二線城市占據榜首,前四大城市全部為二線城市。蘇州、南京、杭州、合肥地王頻繁出現,成為2016年前5個月地王出現最頻繁的區域。

其中,5月單月地王宗數高達69宗,其中有56宗地王出現在二線城市。“這是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第一個地王月,地王不僅僅出現一線城市,更多的二線城市出現了地王遍地的現象。”張大偉說。

嚴躍進說,土地市場交易活躍,得益於近3個月市場銷售總體不錯,房企拿地的資金面相對寬裕。部分房企也加大了對一些“黑馬”類型城市的評估,進而做好了對此類城市拿地和投資的準備。但土地市場未來是否會繼續延續火熱態勢,還要看後續的融資環境等因素,或者說後續會有一些幹擾因素影響此類曲線的繼續上升。

張大偉認為,隨著房價和地價的節節升高,實行購租並舉尤其是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成為解決中低收入人群、城市新市民的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今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幹意見》,將從稅收、金融、供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當前大城市房價不斷上漲,欲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唯有健全以市場配置為主的住房租賃體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