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積電史上最花錢一役開打!

2010-8-9 TCM




七月二十九日台積電法說會上,董 事長張忠謀提出了一個讓在場的人都嚇一跳的數字。上半年的資本支出三十一億美元,光這個數字,就遠遠超出二○○六年至今每一年的全年總和;更何況,張忠謀 宣布「二○一○年,我們的資本支出是五十九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八百七十億元)!」這個數字,是台積電去年淨利的二‧一倍。

讓在場的人心中最大的狐疑是,景氣有這麼好嗎?

「除 了中國,現在歐美總體經濟的數字,消費者信心指數、失業率、政府支出,都是往下,」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觀察,今年第二季的大豐收,可能會變成未 來的庫存壓力,「現在,海運缺櫃缺得很兇,所有存貨剛從晶圓廠生產出來,都在海上漂,」他預估,當這一大批存貨運到市場,到今年第三季,半導體市場庫存將 大幅揚升。

如果景氣有疑慮,張忠謀打出的這張牌要如何解讀?

第二季,台積電交出了一張破紀錄的成績單:單季淨利四百億元,產能利用率接近百分之百,毛利率更創下過去一年以來的單季新高,三個紀錄讓張忠謀吃了定心丸。

在最賺錢的時刻,張忠謀在資本支出上做的決策卻讓外資分析師傻眼。因為,這個數字,除了占台積電去年營收的六三%,更是台積電有史以來,從沒有過這麼高的資本支出。擔心台積電獲利受影響,部分外資還調降台積電評等。

張忠謀指出,這筆預算,七九%將用來投資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產能,一三%將用來投資成熟製程,生產新產品,八%用來生產軟體和研發。

台積電在高峰轉舵,短期看來對自己不利,卻是在棋盤上落下高明的一子,穩住台積電的長期競爭力。

盤算一:拉長戰線 成熟製程和軟體也加碼

「張忠謀對半導體景氣太熟了,」一位IC設計公司高階主管分析。他這一著,看到的是兩年後半導體市場的變化。

他分析,即使今年投資一千八百億元,要變成實際的產能,還要八個月到兩年,換句話說,這筆投資,要解決的不是今年的景氣問題,而是二○一二到二○一三年的挑戰。

今 年五、六月,台積電的競爭對手三星(Samsung)和全球晶圓(Globalfoundries)分別宣布調高資本支出,「全球晶圓和台積電以後打的是 價格戰,三星跟台積電則是技術競爭,」他觀察,這次法說會裡,台積電已經改變策略;過去只著重先進製程,這次不只大幅加碼先進製程,也投資成熟製程。

「他要拉長戰線,擴大規模,降低未來自己的傷亡,」他分析,對手想要的,是最賺錢的先進製程市場,台積電卻是連成熟製程和軟體工具都加碼投資,把競爭主軸,從一個變三個;不但收入來源變得更多元,也能把客戶抓得更緊。

今年上半年,台積電產能滿載,其他晶圓代工廠也都跟著賺錢,聯電、中芯,業績都跟著創新高。

盤算二:搶先固樁 擴大產能,逼二線廠靠邊

「這是因為過去幾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都太保守,」一位外資法人觀察。

「現 在他宣布大幅擴產,就是告訴二線晶圓廠靠邊站,同時也跟客戶宣示,我要把產能放到最大,」一位IC設計公司主管分析,今年上半年,IC設計公司被產能不足 所苦,加上三星頻頻跟台積電客戶招手,已經有人開始動心,想移到三星平台生產,「只是因為三星在晶圓代工的價值鏈還不完整,擔心三星產能不足時,會不理他 們,所以還沒有動,」張忠謀現在宣布超高資本支出,等於是在市場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時,承諾「我們的產能沒有問題」,搶先固樁,下次景氣再反彈時,對 手想搭順風車賺錢,也困難得多。

盤算三:擠出訂單 打退堅持自製晶片的散兵

擴產另一個好處是,研發先進製程越來越貴,現在全球有資本投資二十八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晶圓代工廠,只剩台積電、全球晶圓、三星等大廠,一些過去堅持自行製造晶片的公司,不得不釋出更多訂單。

就在法說會同一天,日本最大的半導體整合製造(IDM)公司瑞薩(Renesas Electronics)電子公布一份文件,宣布將裁員五千人,同時停止開發二十八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瑞薩在二十八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將交給台積電生產。

瑞 薩電子是二○○三年,由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onic)半導體事業部和日立製作所(Hitachi)所合資成立的半導體公司;成立時,瑞薩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原本瑞薩堅持自行生產 晶片,但是投資先進製程的成本越來越高,自己製造的成本已遠遠不及交給專業晶圓代工。今年第二季,瑞薩虧損就逾三億美元,終於放棄自己養晶圓廠,釋出訂 單。

這一步棋,既布下了未來兩年的防線,還悄悄修正過程產能規畫太過保守的問題,進一步擴大市占率;因此,雖然法人質疑,張忠謀還是信心滿滿的說,「我們不是先建產能再來找客戶,」並不擔心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狀況。

經過這一季,台積電和全球晶圓、三星的競爭,才正要登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94

券商龍頭之爭 七年互搏的最後一役 搶寶來 辜、馬兩家進入最後備戰

2011-2-14  TWM




從二○○四年開始,開發金、復華金、台証證,一直到現今的寶來證,辜仲瑩與元大馬家之間戰戰相碰,就像是麻花藤一樣糾纏不清,雙方都有輸不起的壓力,也讓寶來證這場開春大戰,戰情緊繃到最高點。

撰文‧劉俞青

戰火從去年一路延燒,今年開春最受矚目的戰役,仍是寶來證的經營權大戰。為此一役,市場上傳言四起,其中放話者多,有心者眾,雙方各有盤算。

包括有傳言說,近日內,元大馬家與凱基證辜家這兩大買主,都將各自啟動公開收購機制,雙方高層對每股價格、何時啟動、甚至連召開董事會的時間,都進入諜對諜、最高備戰狀態,自己做好準備,也隨時防範對方突襲。

亦 有傳言說,兩邊都已端出最高﹁誠意﹂的聘金,並且各擁大股東自重,其中,寶來前董事長白文正長子白介宇手上約五%股權,應會支持辜仲瑩一方,而目前董事會 中最多股權的董事賀鳴珩,持股將近一成,則與馬家理念較為接近。此外,擁股超過四成的外資股東,更是辜、馬雙方使勁拉攏的對象,而場外雙方各自好友紛紛收 到﹁敬請支持﹂的請託,受託進場買股,一時間硝煙四起,使得寶來證的股價從去年十一月以來,已經大漲超過二五%。

﹁雙方都有輸不起的壓力, 正是戰情如此緊繃的關鍵因素。﹂一位市場人士分析。因為辜仲瑩一旦輸了這場戰役,幾乎確定與﹁證券龍頭﹂說拜拜。為了市場龍頭地位,辜仲瑩苦追馬家多年, 終於在去年如願併下台証證之後,追到只差一步之遙,幾乎就要到口,但如果寶來證拱手讓給馬家,距離一下子又被拉開,多年的努力就要功虧一簣。

而元大馬家的壓力更大,寶來證只要掉入辜仲瑩手上,多年龍頭寶座就此換人坐,面子、裡子全輸光不說,兩岸金融才剛開啟,龍頭地位一失,恐怕連帶之前在中國的布局也跟著破局。

開發金馬家撐腰

復華金讓辜心有餘恨

但這場﹁辜、馬大戰之寶來證一役﹂雖然至今戰果未揭,但其實只是續集,事實上,從二○○四年至今,辜仲瑩與馬家六年來已經連戰至少四個回合,戰戰精采,不到最後關口,勝負難定。

二 ○○四年,辜仲瑩入主開發金的關鍵戰役,當時對手陳敏薰僅以一%不到的持股,竟然戰到讓辜仲瑩汗流浹背,在二十一席董事中拿下四席,還搶下前三高票,靠的 就是元大證的股務代理在背後運籌帷幄,火力全開為陳敏薰徵求到超過八%的委託書,當時有市場人士戲稱:﹁陳的四席董事中,至少有二席的法人應是元大證﹂, 也因這四席董事,讓辜仲瑩在此屆的董事會中,很難討到便宜,但也因此種下辜、馬之間,永遠難解的情結。

但其實幾乎就和開發金一役同一時間,當時的復華金戰役已經悄悄開打,而這場戰役,才是讓雙方關係急遽冷凍的關鍵。

當 時國民黨的中央投資手上握有將近二成復華金的股權,誰想取復華金,都得來叩中投的門。原本辜家已經取得先機,得到中投的點頭,但馬家知悉後,立刻透過管道 中途攔截,此舉曾讓辜仲瑩淚灑當時總統夫人吳淑珍眼前,可見辜仲瑩多麼心有不甘!但最後也逼得元大大家長馬志玲自掏腰包,拿出近百億元資金,從市場上硬是 買下復華金,也讓辜仲瑩就此飲恨,與復華金擦肩而過。

到此為止,辜仲瑩與馬家一比一戰平,雙方各拿下一家金控門票,各取得一場勝利,但彼此的關係卻未隨之平息,反而越發緊張。

緊接著幾年,表面上看似暫時偃旗息鼓,但其實台面下的小動作不斷,彼此看衰對方的態度從沒有改變過。

這個暫告熄火的局面,一直到了前年五月台証證一役,就像死火山突然爆發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台証證一役讓馬家捶心肝

第四戰的贏家是金管會?

前 年五月,原本屬於台新金旗下的台証證購併案,元大馬家從登門商談、實地查核到提價,幾乎已到最後階段,幾乎就要手到擒來,沒想到,最後一個禮拜,殺出凱基 證這個程咬金,不用鑑價也不做查核,直接提出以﹁元大開價加十億元﹂的價格,最後一刻踢下馬家,強娶台証證這個美嬌娘。

有人認為辜仲瑩此舉出奇制勝,贏得漂亮,也有人不太以為然,認為不符君子行為,但商場競爭勝王敗寇,馬家再氣也只能往肚裡吞。據悉這個﹁不太符合市場規矩﹂的行為,不僅讓馬家恨得牙癢癢,也讓馬維建、馬維辰兄弟誓言這筆帳﹁非討回來不可﹂。

還有一說是,馬家在失去台証證這場戰役後,幾乎沒有浪費一秒鐘,立刻著手研擬寶來證大戰,對寶來證的布局,也從此時開始。

雙方戰情匯報顯然都是做足功夫,馬家大動作買進寶來證沒多久,辜家這方得到訊息,自然也不會坐視讓馬家輕易得手,辜馬第四戰——寶來大戰就此展開。

寶來證已是辜馬交手以來的第四場戰役,雙方其實對彼此的籌碼、戰術、心理各方面,其實都知之甚深,但結局如何?知情人士說,最後拍板的恐怕不是姓馬、也非姓辜、白、還是賀,而是姓﹁金﹂,叫金管會。

和之前不同的是,近期金管會對買家開出兩大條件,一是希望大家都能走公開收購的方式進行購併,讓一切交易透明化;二則是希望盡可能以自有資金購併,至少借貸資金比重要越低越好,符合這兩項規定,金管會才會點頭。

雙方在輸不得的壓力下,據悉對金管會的條件都表示一定遵守,而且開價都﹁展現誠意﹂,辜馬大戰第四集會如何發展?預計很快就能見分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71

豐泰中央樓一役成名 揸弗人披露來龍去脈

1 : GS(14)@2010-10-02 16:03:24

2010-9-25 iM  

外資熱錢在苦無出路下,紛紛轉往亞洲,受惠於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香港,自然成為資金停泊的首站。最近,一個管理逾10億美元資產的私募基金,斥資28億元,極速收購位處銅鑼灣黃金地段的中央樓90%業權,計劃將其建成銅鑼灣的新地標。

該基金為豐泰地產投資(Phoenix Property Investors)旗下基金,其董事總經理朱惠德(Samuel Chu)雖為鷹君集團創辦人羅鷹石的孫女婿,背景實力強勁,但藉其成名的豐泰基金卻與家族沒有絲毫關係。中央樓一役由朱惠德親自操刀,且聽他如何在1年半內拿下中央樓的故事。

當投資者都在觀望兼等待政府出招之際,兩位地產「大好友」都確信,本港樓市難大跌。瑞銀外部顧問陸東周三(22日)表示:「香港樓價不便宜是事實,但不會跌,主因是供求嚴重失衡。」他指,現時經濟環境較2003年佳,但只有很少供應,政府推出措施增加小量土地供應,只屬「杯水車薪」。

瑞銀亞洲房地產研究主管王震宇亦指:「由於基本面變化不大(低利率、供應偏緊、收入增加及通脹上升),樓價短期內將橫行,然後重拾升勢。」其實要推高本港樓價,除了以上原因外,還包括外資熱錢的不斷流入。

供求失衡樓市看漲

早在去年10月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就警告說,2008年至2009年共有約5,675億元資金流入香港。當時,連滙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都指:「至少有20%的熱錢流向樓市,香港樓市升勢將於2010年趨向白熱化。」

的確,本港樓市在以上多個因素支持下,大部分時間只升不跌。專門投資房地產項目的豐泰地產投資亦正積極在港物色投資項目。基金舵手朱惠德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永遠是由供求決定價格,只要需求永遠存在,價格永遠不會下跌。」

豐泰地產投資於2002年由朱惠德及李啟耀創辦,旗下現有3隻基金,所管理的總資產達10億美元,客戶主要為外資慈善基金、大學基金、大型企業及政府退休基金等,主要放眼亞洲區,其中40%投放於香港,專攻市區物業。朱氏指,其投資策略以「αβ理論」為依歸,他說:「Beta Play即是說,你買寫字樓回來,只能純粹收租或加租,完全無增值,但若加上Alpha Play,則可為物業增值,重建又好,重新設計又好,總之要增值。」

「更重要的策略是『因時制宜』,把握市場周期吼準機會。」過往朱惠德的確擅於捕捉市場趨勢,豐泰數年往績不錯,例如於2003年6月期間,購入旺角彌敦道 617號至622號地下至4樓舊址,作價僅8,600萬元,於2005年售予渣打銀行,作價4.2億元,持貨不足兩年即賺逾3億元。

收購中央樓忽然高調

近月,豐泰地產投資因成功統一位處銅鑼灣黃金地段,有46年歷史的中央樓90%業權而聲名大噪。過去,能夠成功統一舊樓業權的例子不多,即使港府今年3月放寬舊樓強制拍賣的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成功的例子仍是寥寥無幾。豐泰竟然只花了1年半時間就完成收購,較鰂魚涌吉祥大廈、西半山美麗台,收樓多年一直無功而還快很多。

到底豐泰掌舵人朱惠德是何方神聖,竟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中央樓事件,朱惠德忽然高調了很多。他坦言,為提高公司的透明度,他才會突然高調,或許往後日子他再也不做訪問,說罷哈哈大笑。

外界知於朱惠德,只道是鷹君集團董事羅孔瑞的女婿,其他資料不詳,不過他接受訪問時不單止願意揭露身世,而且分享投資物業的心得。

豐泰網頁有以下一段文字:「我們擅於洞察市場趨勢,及時把握市場訊息,從而敏銳地捕捉潛在投資機會,並在投資過程中通過改善、翻新及重建提升物業價值。」相信,中央樓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朱惠德說:「3年前我曾經看過中央樓,當時因為對投資舖位較為熟悉,認為可以將之重建成以零售為主的物業。後來,想及要90%業主都接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試想想,200多個單位,既有商場又有街舖,算不清這條數。但1年半前,我們重新進行收購,及至8月成功與90%業權人簽訂買賣合約,餘下10%業權涉及近24伙,將於1年後收回。」豐泰最終以約28億元統一中央樓業爟。朱氏指,初步計劃將項目發展成為一個集零售、食肆及甲級寫字樓的綜合項目,預計於 2014年落成。

抓機會收舊樓業權

回想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收購中央樓,他認為主要是擅於捕捉機會,他說:「1年半前市況淡靜,我覺得是好時機,於是委託兩間中介行代為收購。當時根本沒有其他人會提收購,所以說捕捉時機最難。那時候,我認為下跌的空間有限,上升動力就無限,尤其是銅鑼灣區。還記得10多年前,總統戲院及登龍街仍是車仔檔。那時有得選擇都不會去統總戲院看戲,坐位又不舒服,以前商場又做過夜總會。不過由於位置佳,我認為該地點可創造價值的空間很大,你看世貿中心多成功,崇光百貨後面駱克道整個地段都很旺。」

「為何集中收舊樓重建?香港若不靠收舊樓,市區沒有地皮可供發展。還有,香港舊樓維修問題很嚴重,40年、50年前的舊樓質素很差,當年人口突然膨脹,住屋不夠,要快速興建很多房屋滿足需求,質素自然欠佳,這亦造就收舊樓重建機會。」

「我覺得每個時期下的投資決定都有所不同,不是說我們就只做舊樓重建,要有靈活性,如2002年,我選擇買舖,我覺得當時好划算,回報佳,買得過。至於何時投資舖位,何時收舊樓重建?說不準,但周期變動是事實,近兩年有收購舊樓的機會,可能明年就無。」

成立基金始於買舖投資

為何基金鎖定發展房地產項目?朱惠德說:「這是機緣巧合!本來我主要做投資銀行家(ibanker),後來我覺得自己的興趣不在這裏,可能我的思想較接近企業家,不喜歡Reporting工作(當時有60%時間做該類工作),加上,我於1989年曾經牛刀小試投資地產,成績不錯。」

他接着說:「早年我在華爾街打滾,去完華爾街,又去過倫敦、法蘭克福及東京做ibanker,亦管理過資產,但不是真心喜歡。1990年時,我曾幫一家地產公司做投資顧問,那時開始對地產感興趣,後來專攻物業買賣,除本港外,在國內及美國都曾置業。1997年,我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收租的回報有2厘至3 厘,利息水平亦相若,即是負回報,故我盡沽手上物業,避過一劫。」

「至2002年時,當時市場投資氣氛好差,失業率現雙位數字,經濟負增長。某天到粉嶺打高爾夫球時,友人突然表示有興趣投資舖位,剛好我亦看好商舖前景正在買舖,於是便合作成立基金,專門投資地產項目,初期規模只有1,000多萬元。及至2004年,成立第二隻基金,專門投資日本及香港市場;那年,我發現東京千代田區神田危樓『282大廈』,當年該項目買回來只6,000多萬美元,裝修費500多萬美元,裝修後租金升幅達30%,於2008年,以1.15 億美元售予一個巨型美國基金。第三個基金乃於2007年成立,而第四個於今年成立。」

工廈轉手或受制於地段

說也奇怪,豐泰涉獵雖廣,包括舊樓重建、豪宅、寫字樓、銀座式商場,卻從未有投資工廈及酒店項目。港府早前宣布將大量活化工廈,豐泰卻不視之為商機,當中可有原由?朱惠德說:「因為工廈大部分的位置都不太理想,我們正思考流動性的問題;市好,甚麼都可以買到,市壞,則比較偏僻的地方難以轉手。我們揀項目首選是Prime Location。至於酒店,回報期長達10年都不止,你看,只有管理酒店的賺好多錢,起酒店就……。」說罷依舊哈哈大笑。

中央樓將成銅鑼灣地標

中央樓於1964年落成,坐落於景隆街8號至14號及謝斐道527號至539號,樓高11層,地下及地庫為總統商場,1樓至10樓為住宅,共提供約245 伙,佔地約15,235平方呎,規劃為「商住」用途,已獲屋宇署批准可重建一幢31層高商廈,地積比率為15倍,涉及樓面約23萬平方呎。

豐泰計劃以「國際都會商業大樓」為藍本,並邀請多個國際級名師打造出別樹一幟的新地標,在中央樓現址重建為集零售、特色食肆及甲級寫字樓的綜合樓宇,塑造成可媲美日本澀谷的商業中心,預計於2014年落成,屆時可成為銅鑼灣的新地標。

朱惠德表示:「基於港島甲廈空置率低,供應亦少,因此甲廈需求仍大,故新項目上層將建成甲級商廈;地下舖位方面,由於訪港旅客數字持續上升,近日區內錄得大手租務如美國時裝Forever 21以1,100萬元租京華中心,反映區內租務活動活躍。目前尚未有定案重建樓面安排,將靈活調動,料連同建築成本,整個項目投資額達38億元。」

﹏﹏﹏﹏﹏﹏﹏﹏﹏﹏﹏﹏﹏﹏﹏﹏﹏﹏

豐泰發展項目

˙中央樓重建項目

˙恩平道1號至3號「Cubus」項目(見左圖),一座樓高25層的銀座式零售商業大廈,將分層出租予零售、餐飲、時裝及水療精品店等業務(豐泰持有40%,僑福持有35%,資本策略(00497)持有25%)

˙登龍街8號至14號舊樓重建商廈項目

˙堅道38號舊樓重建住宅項目,現名為瑧環(Gramercy),將於第四季開售,住宅意向呎價約2.5萬元,以430呎細單位計,入場費約1,075萬元。

˙尖沙咀柯士甸道114號至116號,全幢服務式住宅「山林」項目,正放售

˙與田生集團(08136)合作的九龍城聯合道18號至32號舊樓項目(豐泰持70%)

˙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旁,正興建商場,面積約12萬平方米,完成後將會成為上海市區內最大規模的商場之一。

----------------------------------

投資台灣屬好選擇

朱惠德早於3年前進軍台灣市場,他以「蜂王理論」投資台灣,亦取得非常好的回報。所謂「蜂王理論」:「若要在台灣買地,就要找最精華的地段,就像一個蜜蜂群體中,可能有幾千到幾萬隻蜜蜂,但只有一隻蜂王。」

他說:「我們在台北地產投資回報甚佳,初時買『不良債權』,現將之換成地皮,正興建別墅,佔地17萬平方呎(模型見右圖)。台北市的住宅發展需求很大,購買力很強,新樓銷情很好,我們找了世界級專家興建別墅,該項目與樂聲電子合作。」

他認為,要在台灣發展房地產項目,不能光靠考察,我們在台北設有辦事處。他續稱:「其實,台北市投資機遇很多,尤其是地產市場,主要因為需求大,加上台北市今年上半年人均GDP達4.84萬美元(僅次於東京),遺產稅又減了50%至10%,營業所得稅又減到17%;還有兩岸直航包機,又簽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更重要的是,台資容許可進入國內,所以我深信,投資台北可說是不錯的選擇。」
2 : 龍生(798)@2010-10-03 03:17:11

有冇人知...佢用左幾錢尺去收呢?
3 : GS(14)@2010-10-03 10:12:12

2樓提及
有冇人知...佢用左幾錢尺去收呢?


好似大約11,000元/呎
4 : 龍生(798)@2010-10-03 13:52:02

本事真的很大
這中央樓, 一梯20伙咁濟,
又有大量極旺地鋪, 地牢商場又賣散了業權
乜鋪都大, 成人用品最出名, 其次寵物, 美容, 時裝, 潮流物品

咁多人, 咁多種用途, 佢居然都攪得掂,
仲有咩樓無可能收?

謝謝湯兄資料, 這價錢也合理, 雖然買不回同區同尺數的新樓
但要買附近的優質樓, 例如置安, 怡安卻很足夠

這中央樓, 我服了!
5 : phemey(3929)@2011-04-25 09:52:02

I met Sam Chu many times from 2006-2007 trying to do business with him. He is a very smart guy.
6 : 龍生(798)@2011-04-27 02:09:14

原定3月圍版, 但不知何故推遲到2011年尾, 又即管睇下佢起乜
7 : passport(1491)@2011-04-28 03:40:47

2樓提及
有冇人知...佢用左幾錢尺去收呢?
比你
11000你賣唔賣?
8 : 龍生(798)@2011-04-28 12:05:05

賣得過, 佢收時, 對面高佢一班的怡安置安都只係賣緊6-7k

又新的, 又高級的

一間可變兩間, 這己算不錯了

除非你摶到強拍前的最後一間

如果唔係, 這價碼, 算很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