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與蹊蹺的微博收益之間,有什麼關聯? hotashang
http://xueqiu.com/7062290132/237216052013年4月29日
$新浪(SINA)$ 宣佈阿里巴巴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佔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的約18%。但新浪微博同時又授予阿里巴巴一項期權。新浪新聞稿中是這樣寫的:
「SINA has also granted an option to Alibaba to enable Alibaba to increase its ownership in Weibo to 30% on a fully-diluted basis at a mutually agreed valuation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新浪授予阿里巴巴集團一項期權,該期權使得阿里巴巴集團在將來某一確定時間,以相互認可的價值,按稀釋攤薄的基準,將其在新浪微博的權益提高至30%。
通俗一點講,就是阿里巴巴目前佔新浪微博18%的權益,未來將會佔到30%權益。那麼佔一個公司18%權益與30%的權益有何區別呢。一般而言,佔一個公司權益20%以下,說明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實體既不重大影響,也不屬於重大控制。而超過20%權益,說明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實體具有重大影響。依此規則,阿里巴巴佔新浪微博18%的權益時,說明阿里巴巴並不會對新浪微博業務產生重大影響。而當阿里巴巴佔新浪微博30%的權益時,說明阿里巴巴對新浪微博業務產生重大影響,阿里巴巴可以向新浪微博派駐董事,在一些重大事情上將享有一定投票權。
阿里巴巴投資新浪最令人費解的是option。新浪授予阿里巴巴的這項option,可以讓阿里巴巴未來在微博的權益提高至30%。新浪在公告中並未對這項option做太多的解釋。只是用了幾個定語,「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mutually agreed valuation」、「a fully-diluted basis」。從定語上可以看出,這項option與時間相關,另外option對應的價值已確定, mutually agreed。新浪並未明確這項option是否附條件,但從定語上看,這項option將會「隨時間滿足」。再從動詞上看,「enable Alibaba to increase its ownership」。這個「enable」在此處顯得有些含糊。新浪微博授予阿里巴巴的這項option,並未明確,阿里巴巴是否需要再拿錢出來認購。
這樣的一個option的確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看起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為啥阿里巴巴不直接認購新浪微博30%權益,而要費上半天勁,採用分步到位的形式。而且這個option並未明確阿里巴巴需不需要再花錢認購剩餘的12%的股份。這是一份充滿疑惑的option。當然,新浪在公告中已明確「阿里巴巴通過其全資子公司,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佔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的約18%」。已就是說,現在的18%的權益是明確,而不明確的是剩餘的那12%的權益。天下沒有白費的午餐,剩餘的那12%的權益,自然有其對價。當然,這樣的對價可能不是通過認購的形式,而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如服務、技術、資源等。
就在新浪宣佈阿里巴巴投資新浪微博的同時,新浪公司同時宣佈其子公司微博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用戶賬戶互通、數據交換、在線支付、網絡營銷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並探索基於數億的微博用戶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台的數億消費者有效互動的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這一戰略合作預計在未來三年內給新浪微博帶來大約3.8億美元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子商務的收入。
同樣,這樣的一則消息也是令人充滿疑惑。基於目前的階段,雙方還只是剛剛達成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戰略合作的階段,而這樣的一個階段,雙方竟然能準確預測新浪微博未來三年基於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的社會化電子商務模式的收益,3.8億美元。真是神算啊,連個區間的數據都不用給。這樣的一個數字也被寫進公告中。新浪如此信誓旦旦的提到3.8億美元收益,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未來三年向新浪微博支付3.8億美元的收益,如新浪公告中提到的「營銷和社會化電子商務」。
聽起來,阿里巴巴集團在下血本,先不問微博給阿里巴巴集團帶來的營銷效果,每年就直接給新浪微博1個多億的收益。這似乎並不符合一般的商業規則。一向精明的阿里巴巴集團這會像是在倒貼似的。花5.8億美元買微博18%的權益,還倒貼3.8億美元。這事看起來,是不是有點蹊蹺?
作為財務出身,有些時侯,我會有意無意的去演繹數據之間的關係。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公司發行的優先股和普通股,佔微博公司全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的約18%,由此可以計算出新浪估值約32.5億美元。那麼剩餘的12%的權益,若以新浪現在的估值去計算的話,應當是3.9億美元。這樣的一個數字竟然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未來三年向新浪微博支付3.8億美元的收益非常的接近。這是偶合嗎?還是這個與option相關的12%的權益與新浪微博的合作收益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
匪夷所思的option與蹊蹺的微博收益,阿里巴巴投資新浪微博究竟隱藏著什麼?
外匯縱橫(19):外匯市場101(10):外匯期權合約 FX option contract 外匯縱橫(19):外匯市場101(10):外匯期權合約 FX option contract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10145外匯期權合約給予持有人權利但沒有責任(the right but not the obligation)以預定價格於指定日期或於到期日前買入或賣出約定數量之外匯金額。
期權術語之撮要
認購 right to call
認沽 right to put
持有人或買家 holder or buyer – 認沽或認購期權之持有人支付期權金買入期權
賣家 writer or seller – 賣出認沽或認購期權並收取期權金
期權金 premium – 期權之市場價格
行使價 strike or exercise price – 買家於行使期權時應付或應收之約定價格
到期日 expiry date
交割日 delivery date-多數是到期日後之兩個工作天
到期天的定價時間 cut off time – 主要分為東京下午三時或紐約上午十時
美式期權 American option- 買家可於到期日之任何時間前行使期權
歐式期權 European option – 買家只可於到期當日行使期權
外匯期權的價值主要包含內涵價值及時間值。
內涵價值 intrinsic value的計算方法有以下兩種
認購期權的內涵值 = 現貨價格- 行使價
認沽期權的內涵值 = 行使價 - 現貨價格
不如利用以下外匯期權例子解釋一下如何獲利
投資者甲買入一張歐式外匯期權,買入美金並沽出日元
行使價為100.00 (現貨市場參考價為100) At The Money Spot (ATMS)
採用東京時間為到期天的定價時間,到時日為一個月後
合約價值為10,000,000 美元 (即十球美金)
溢價為合約價值的2%,即為美金200,000元
對專業投資者或交易室(盤房)的高手來說,因為外匯市場波動快,所以問價的方式都會很簡短的。以上內容就會簡化為
Px for a Yen put K=100.00 ATMS exp 1mth TKY cut euro USD 10 mio
Premium is 2%.
去到到期日下午三時(因是張合約採用東京時間),獲利與否就要視乎當時市場價如何
假如現貨市場價低於或等於100.00, 因為合約本身為認購期權,內涵值即現貨價格- 行使價=負數/零,合約不會行使。
假如現貨市場價高於100.00, 內涵值即現貨價格- 行使價=正值,因此會被行使,買家要找賣方去行使期權,也就是買家買入美元賣出日元在100.00的價位。
而利潤方面就視乎現貨價是多少,如果當時美元兌日元是110.00的話,買家就賺了(110-100) x 10,000,000 / 110 = 美金909,090.90, 扣除美元200,000.00的溢價後,實際賺了美元709,090.90。
下回同你哋講吓期權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波幅律 volatility!
外匯價格走左倫定右李真的很難講,期權是一個不錯的產品幫我哋去hedge ,投資或投機。就同買人壽或醫保差唔多。但亞洲人總是喜歡sell option收prem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