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FT中文:谁来挑战腾讯?被打败不是它卑鄙 而是对手弱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67715b0100lfmm.html

天 高点评:做投资本质上就是经营企业,把投资看做一买一卖的数字游戏原本就是个大误区。成功的投资家,本身一定具备了成功企业家的眼光和视野,往往视野更加 开阔深远。前两年开始一直看好腾讯的原因,一方面是其中短期不可动摇的市场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就是其被大众质疑为“抄袭”的跟随策略。这个策略以前成就了 微软,现在正在成就腾讯,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笨狸

从腾讯上市之时,腾讯的战略就全面展开:只要是和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就在腾讯的业务范畴之内。从战略设计的角度来看,纵观业界,如此大气的布局,目前也只有腾讯做得出来。

但另外一方面,在战术选择上腾讯其实非常谨慎和保守,绝不轻易去尝试新的东西,总是等市场上先烈或者先锋已经试错之后,才决定是否进入。有内功的都喜欢后发制人,有胜利果实,可以出来摘,有地雷陷阱,有别人先趟了。

但是,作为一个企业,腾讯的行为无可厚非,“扼杀创新”,“不给别人生存空间”等罪名是不应该给一个企业的。只要是市场,就一定有竞争,不是腾讯来参 与竞争,也肯定有别人。所以腾讯的可怕,不是他什么业务都想做,而是他多次的“抄袭”都抄得很不错。除了他,比如新浪,其实也一样,有什么没有干过吗?搜 索、游戏、电子商务,甚至连腾讯最根本的业务也进入过,新浪UC当年在低龄化用户方面的规模有一段时间做得比腾讯还好,可惜是没有做成功而已。

比如,打网球是很苦的一个职业,但是不管是谁,都无权要求费德勒不要霸占那么多大满贯,就算是费德勒,也不能指责纳达尔那么多年,都不给一个法网。但 最终结果是,费德勒法网也拿到了,现在大满贯的位置,也有更多的人可以去抢了。在丛林里要求狮子别吃太多,搞平均主义,这实在是很荒谬的一件事情。

在一个新兴市场里,群雄纷争,这个阶段自然是百花齐放,创新迭出,这就是创业者的黄金时期。一旦市场成熟,已成气候的几个老大横在上面瓜分份额,新人 谁出头都难免挨一刀,这就是现实。现在的互联网市场和十几年前已经不同,面对围、追、堵、抄的大鳄们,创业者进入这个相对成熟的市场需要更高超的技巧才有 机会活下去。

其实,新来的也是有机会去抄袭大鳄的,比如当年史玉柱进入网业的《征途》,不就是干脆连团队都“抄”过来的么。那谁来抄袭腾讯呢?以前51也干过,以后也还有人去干的。

目前的腾讯并非没有弱点。首先,在面对个人的业务方面,确实做得很强;但是在面对企业的服务方面,就做得很一般,比如搜索业务,电子商务等,都还没有 做好……业内的话来说,腾讯是一个擅长2C的企业,但不是一个好的2B。可见,这只企鹅也不是复制什么都可以成功的。毕竟腾讯不是规则制定者,没法像中移 动那样,用规则或者潜规则就可以直接扼杀移动互联网。

腾讯只是现有市场上一条已经吃胖了的大鱼,很多人之所以被腾讯在某些领域打败,不是腾讯用了什么卑鄙的手段,而是竞争者自身做得太弱。如果搜索做得比百度还好,电子商务做得比马云还神,那就完全可以和腾讯叫板。

其次,腾讯本身也缺乏一个牢固的城堡。微软也曾经什么都想要,他还有一个排他的操作系统垄断作为自己牢固的城堡。而腾讯的根基在于QQ,这个IM软件 并非不可替代。所以腾讯全网业务的布局,有三大意义,一是全面出击获得收益最大化,二是防守,别把可能的敌人养大,三是分散风险,鸡蛋放到更多的篮子里 去。互联网用户的忠诚度是最可疑的,很多时候用户黏性看上去很好,只不过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已。曾几何时,搜索被认为是已经成熟的产品,就在大局已定 的情况下,也能跑出一个Google来,所以,如果有一个更好用,更神奇的IM产品出来转移掉大家对QQ的兴趣,那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腾讯在疯狂扩张 业务边界的时候,也正是其QQ最为忧心忡忡的时候。他之所以显得如此霸道,正是因为他心里充满不安。所以,所有被腾讯打败的创业者不妨联合起来,潜心做一 个更好的IM,从根子上去威胁腾讯,这是最美妙的报复。

还有,腾讯的运营成本比创业企业要高出很多,所以一个新创的业务被腾讯所复制的话,其实也是好事,要不就证明这是一个利润很高的领域,哪怕有腾讯竞 争,也不愁没饭吃。就算直接白刃战,你有大钱包,我有低成本,小企业和大公司的直接竞争方面,历史上不乏经典案例;要不就证明腾讯在这个业务上不可能坚持 太久,没有足够利润支持的话,他们的CFO也会砍掉这个项目的。如果他们的CFO顶不住董事会的压力最终没有砍掉这个项目,那就更有意思了。以前,创业者 见VC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如果腾讯也做这个业务,你们怎么办?以后,这可以变成一道旁证:你看,连腾讯都做这个业务了,证明这个模式是 有利可图的。

在一个已经存在巨人的市场里,创业者饱受压迫,创新先行优势朝夕不保,确实举步维艰。但是,市场从来都是多变的,虽然阳关大道有重兵镇守,还是有无人 关注的蛇道可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容易被复制,还有破坏性创新的武器可以用……记得在十多年前,很多人高呼要“挑战微软霸权”,到今天,微软的霸权早已 动摇。所以,从宿命的角度看,成功挑战腾讯的企业肯定会出现,这就是市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系龙音数码创始人,《新财富》和《创富志》等杂志的专栏作家,骨灰级网络玩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0

FT:7000美元是中國的銅收儲線?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474

FT: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的用心何在呢?自從FT本週報導,中國神秘而實力雄厚的收儲機構一直在諮詢購買銅的事情,而且在今年早些時候,該機構又在金融危機以後第一次在國際市場上購買了鎳收儲,此後,國際銅市場就一直在討論這個話題。

乍一看,現在的情況可能並不是一個購買銅收儲的合適時機。雖然銅價已經從2011年創下的歷史高點10190美元/噸下跌了約1/3,但仍比2008年的價格低點高一倍,比2004年前的價格水平高超過一倍。

我不會嘗試猜測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的意圖——就算基於中國政府機構的標準來看,該機構的行動也是不透明的,價格並不是它進入市場的唯一原因。

但很明顯,根據FT的消息源,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開始諮詢購買銅的事情,正是國際銅價在約1個月前跌破7000美元的時候。一些交易員表示,當銅價在2011年秋天跌至6635美元低位的時候,該機構也在跟蹤銅市場的發展,雖然並不知道是否作出了購買的行動。

如果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真的認為,銅價在6800-7000美元之間具有很高的價值,那麼對市場的影響將是巨大的。現在的市場傳言是,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可能願意購買20-30萬噸銅——這足以讓銅價大幅波動,但面對新一輪的銅礦生產潮,可能不足以成為實質上改變市場的因素。但中國政府非常富有,只要市場知道中國國家物資管理局對某個特定價格水平感興趣,那很容易就能給銅市場設定價格底線。

中國接受的銅價水平不一定是不合理的。第一,鑑於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趨勢,最近倫銅價格的下跌已經使以人民幣計算的價格與2006年初的銅價水平相當。此外,高盛經濟學家Max Layton指出,如果把過去十年的生產成本上漲計算在內,那麼現在的銅價水平已經非常解決中國在2002年和2008-2009年收儲的銅價水平。

儘管如此,應該對上述假設保持謹慎。

首先,據我(本文記者)的瞭解,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仍沒有在現在銅價下跌的時候,購買大量的銅收儲。一些貿易商相信,該機構可能已經購買了數萬噸的銅,但看起來,購買量還沒有大得足以成為市場的話題。

其次,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並不是傻子。正如Layton所指出的,銅市場已經存在廣泛的共識,明年銅將供過於求。鑑於這個原因,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可能會選擇繼續等待,特別是如果銅價持續保持在7000美元以上。

同理,中國大規模購買銅的可能性可能足以令做空銅價的對沖基金停下來思考。就像美國的債券交易員所說的,「不要與美聯儲作對」一樣,銅的交易員也不大可能希望與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作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12

FT:奧巴馬暗示讓伯南克退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818

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暗示,他將找人接任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的工作。

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奧巴馬把伯南克與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FBI)Robert Mueller相對比,Mueller已經拖後了原來計劃退休的時間兩年了,並準備在未來幾個月退休。

FT報導,奧巴馬錶示:「我認為,伯南克已經完成了一份出色的工作。伯南克有點像FBI的局長Mueller——他擔任這個職位的時間要遠長於原計劃或他的意願了。」

從2006年起,伯南克就成為了美聯儲主席,並預期將在2014年1月任期結束時退休。伯南克已經表示,他對離開並不反感,在最近的新聞發佈會上,伯南克表示:「我認為,我不是世界唯一一個有能力管理退出(QE計劃)過程的人。」

然而,奧巴馬並沒有明確表明他偏好的繼任人選。奧巴馬也沒有直接回答,如果伯南克希望獲得第三個任期,他會如何選擇。

奧巴馬錶示:「他(伯南克)一直是白宮個出色的拍檔,幫助我們從可能成為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中復甦,而且復甦要強勁於其它國家,比如說歐洲。」

伯南克繼任人的熱門人物是現任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她也是搭建美聯儲資產購買計劃的核心人物之一。當然,其它候選人還包括前財長蓋特納、前美聯儲副主席Roger Ferguson和Donald Koh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58

FT的名單:美聯儲主席熱門候選人簡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819

候選人一號:現任美聯儲副主席耶倫 年齡:66

政策連續性:5星

參議院信任度:4星

經濟知識:5星

耶倫的唯一明顯問題是,她是鴿派的代表——這會引來共和黨人的反對,而且她和奧巴馬的接觸也有限。然而,誰會阻止耶倫這位非常合格的候選人成為第一位美聯儲的女性主席呢?

 

候選人二號:前美國財長蓋特納 年齡:51

政策連續性:4星

參議院信任度:3星

經濟知識:3星

奧巴馬一直以任用親近的助手擔任要職而著稱,而幾乎沒有人比蓋特納與奧巴馬的關係更親近了。蓋特納可能不希望承擔這份工作,同時,蓋特納在2008-2009年主導救市計劃中扮演的角色,肯定會令參議院通過他的任命困難重重。

 

候選人三號: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 年齡:59

政策連續性:5星

參議院信任度:5星

經濟知識:5星

如果伯南克希望留任,那麼他將是最好的候選人——但大部分跡象顯示,他已經準備好離任了。

 

候選人四號:前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 Lawrence Summers 年齡:58

政策連續性:4星

參議院信任度:2星

經濟知識:5星

作為奧巴馬刺激經濟方案的構建者,參議院可能會阻止他成為美聯儲主席,因為共和黨人很明智地知道,如果他擔任美聯儲主席,他將會控制這個美聯儲。

 

候選人五號:前美聯儲副主席 Donald Kohn 年齡:70

政策連續性:3星

參議院信任度:4星

經濟知識:5星

Kohn曾在美聯儲工作,他將會受到美聯儲員工的支持。但他的年紀可能不利於他的工作,同時在2002-2010年擔任美聯儲副主席期間,他從開始就對美聯儲改變溝通策略持有警惕的態度。

 

其它低概率的候選人

Roger Ferguson 年齡:61

曾在1999-2006年擔任美聯儲副主席

 

Alan Blinder 年齡:67

曾在1994-96年擔任美聯儲副主席

 

Stanley Fischer 年齡:69

在今年6月30日,將從以色列央行央行的職位上退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259

中金或在香港IPO 已開始前期準備工作-FT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559

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中國國際金融金融公司正在為IPO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FT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朱云來已經佈置進行一次內部調研,以衡量上市的可能性。

出於對信息披露的疑慮,朱云來之前一直都拒絕上市。但是,在過去幾年中,中金受到眾多對手的挑戰,一些中金公司的人現在認為,中金需要上市籌集資金以保持中國頂級投行的地位。

中金公司新任董事長金立群在最近對紐約中金員工的講話中也提到了IPO的可能性。

中金公司董事會一直在研究上市的利弊,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擴大資產負債表。

「長遠來看,更大的資產負債表將給中金公司更多的成長機會。」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中金公司的競爭對手中信證券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並建立了強大的零售分銷業務。

中金公司可能會選擇在香港IPO,時間最早也將在數月之後,需要等待目前中國股市的悲觀情緒消散。

上述知情人士補充道,中金公司的優勢是它的證券資本市場業務,但是隨著大型國有企業上市熱潮的結束,以及中國股市低迷,中金公司需要轉向新的更加資本密集的業務,比如銷售和交易。

中金公司的銀行家表示,在過去的數年中,中金在把業務轉向中國市場主流的小型上市交易承銷上動作緩慢,並且中金在發展零售經紀業務上也落後於對手。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私募公司KKR和TPG,他們在2010年底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根士丹利持有的34%的中金公司股份。KKR的Henry Kravis和TPG的David Bonderman都是中金公司董事會成員。

由於中金公司和投行行業都受到股市狀況不佳的衝擊,KKR和TPG都將他們對中金投資的價值下調了約50%。

在2009年,中金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承銷商,但自此之後市場地位逐漸萎縮。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去年中金公司在國內的排名14,運營收入為24億人民幣。這遠遠落後於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該公司的運營收入為79億人民幣。

去年,中金公司的淨利潤為2.796億元,在中國的投行中排名29,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淨利潤達31億元。

朱云來此前一直反對上市,為了穩住員工,中金公司給員工發放了「影子股權」,並在摩根士丹利出售其股份時,允許一些員工現金兌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05

FT「美聯儲通訊社」:美聯儲研究加強前瞻指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5818

FT的「美聯儲通訊社」Robin Harding說,美聯儲正在尋找方法加強前瞻指引,以便無論是否選擇在9月削減QE都能保持低利率。

以下來自Harding:

8月非農就業增長不及預期,這令人懷疑美國就業增長勢頭,並促使聯儲官員謹慎行動——特別是考慮到近期市場利率的大幅上升。

但另一方面,失業率降至7.3%,這可以作為支持削減QE的一個理由。此外,製造業服務業調查結果也十分強勁,過去幾個月來通脹率也已經穩定。

鑑於美聯儲已設定好大體的削減QE策略,因此,FOMC可能會公開辯論9月是否是削減QE的合適月份,以及削減的速度是多少。而敘利亞和財政政策可能成為推遲削減QE的理由。

美聯儲官員強烈希望確保市場不誤解其QE削減計劃,因此,一個可能的選項就是:小規模削減QE,同時加強美聯儲利率指引。

芝加哥聯儲主席Charles Evans在週五的演講中說,如果要開始逐漸減少購債,最好是在對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有信心、且抑制通脹的臨時性因素消退的情況下。

Evans是今年FOMC的投票委員,他的政策立場被認為是鴿派的。他說,美聯儲在今年1月至QE3結束期間,至少應買入1.25萬億美元資產。這一數字與12月開始削減QE規模更相符。

堪薩斯城聯儲主席Esther George說,應該從9月起,將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減至700億美元,削減後的購債額度應該在國債與MBS之間平均分配。目前美聯儲每月購買450億美元國債和400億美元MBS。

美聯儲的一個前瞻指引選項是,聲明如果通脹率低於2%的長期目標,則不會加息。這已經隱含在美聯儲的目標裡了,但聲明這一點有助於控制市場預期。

美聯儲也在考慮如何表明這一點:如果加息真正到來,也只會緩慢加息。它可以採取的辦法是,吸引人們關注對2016年的經濟預測——本月我們將得到該預測,可能是在伯南克發佈會期間。

這些預測可能表明,到2016年底經濟將接近充分就業。但許多FOMC成員仍希望1-2%的利率水平,這將反映出他們的一種預期:即便到了2016年,來自金融危機的傷害仍要求實際利率處於低位。一些美聯儲經濟學家認為,在2018或2019年之前,利率可能無法回到約4%的長期均衡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04

FT:衍生品業務流向影子銀行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544

據FT報導,交易員表示,趁著新監管規則實施之機,影子金融機構從大型銀行那裡搶來了大部分金融衍生品業務,衝擊了大銀行的利潤能力。

鑑於銀行的資本要求越來越高,銀行家擔心這種趨勢只會加劇,同時新監管使越來越多場外交易流向交易所,價格也變得更加透明。已經實施的交易強制清算的規則,將進一步打擊銀行衍生品業務的利潤率。

一位投資銀行經理表示:「這個領域中的小銀行和對沖基金數量已經大幅增長。這有助於收窄價差,這對客戶是好消息,但對利潤就沒那麼好了。」

至今,由兩大衍生品市場(外匯和利率)主導的場外交易市場仍在繼續增長。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影子銀行——比如說對沖基金和其它非銀行金融機構,現在首次佔據了利率和外匯交易的超過一半份額。

該數據還顯示,利率市場的成交量自2007年4月以來增長了超過1/3,自2010年4月以來增長了10%。而外匯交易在過去三年增長了接近1/3,自2007年以來增長了超過60%。

但銀行從這些業務中獲得的收入下滑了。根據研究公司Coaltion的數據,全球10大投資銀行利率交易收入在過去三年裡已經下滑了30%,從2010年上半年的165億美元,跌至今年上半年的115億美元。利率交易是投資銀行的傳統核心盈利業務,就算在去年,在全球範圍內仍佔了全部投資銀行收入的1/5。

根據Coaltion的數據,銀行的外匯交易總收入也出現了下滑,在過去三年裡下跌了18%,至42億美元。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非銀行機構都感到興奮。獨立交易商DRW主管Don Wilson表示:「強迫風險資本脫離系統,意味著我們將看到市場以比合理速度更快地走向極端的估值,因為缺少了交易商的支持。這意味著,投資者不得不改變他們管理風險和交易的方式,這可能對場外和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品成交量形成負面的影響。」

市場份額的轉變,正好碰上了世界主要的外匯和場外衍生品交易中心倫敦金融城收緊了對交易的控制。國際清算銀行表示,40-50%的全球性交易現在都通過倫敦進行。

倫敦的領導地位很可能將在未來幾年繼續維持,因為全球最大的兩家互換交易所所有者——LCH.Clearnet與美國CME集團和ICE,要麼位於倫敦,要麼計劃擴張倫敦的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45

FT:淡馬錫、中石化競購西班牙最大天然氣公司股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883

知情者向金融時報透露,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淡馬錫)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今夏過後各自與西班牙最大的石油企業Repsol接洽,均有意收購Repsol持有的47億歐元西班牙最大天然氣公司Gas Natural股份。

Repsol持有30%的Gas Natural股份,Repsol管理層希望出售其中的25%。

淡馬錫與中石化都同Repsol有業務往來,被西班牙政府視為Gas Nature的穩定長期投資者,都是這次收購的有力競爭對手。

今年3月,淡馬錫以10億歐元購買Repsol5%的股份,現持股比例6.3%,為該公司第四大股東。
中石化與Repsol成立了估值178億美元的合資企業,2010年以71億美元認購Repsol旗下巴西公司40%的股份,合作開發巴西油田。

消息人士今年9月稱,Gas Nature最大股東、持股34%的西班牙儲蓄銀行La Caixa認可Repsol出售持股,認為任何這類交易都有利於該行拋售其持有的小部分Gas Nature股票。

Repsol去年7月表示,考慮將液化天然氣(LNG)業務出售給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如敲定協議應於今年完成交易。但最終Repsol沒能做出決定,其他收購方表達了競購意向。

金融時報報導稱,Repsol不急於將Gas Nature的股份出手,預計這次交易的最終售價將很有吸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65

FT:逃脫監管的籠子,全球掉期互換市場面臨分裂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422

美國機構投資者開始採取措施迴避越來越嚴格的市場監管,投資銀行目前重點發展其海外市場業務,使得全球掉期互換市場正面臨分裂。

一家名為塔布集團的資本市場諮詢公司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本週40家總共管理著13.6萬億美元資產總部在美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和區域性銀行,其中四分之三,沒有使用新的被稱為互換交易執行系統的電子市場(Sef交易平台)。

一些最大的投資銀行和經紀公司,如摩根大通、高盛和花旗集團都發現,通過倫敦進行掉期互換交易更加有利可圖,可以規避冗雜的美國新的監管規則。

隨著多德 - 弗蘭克(Dodd-Frank)法案的頒佈,銀行、券商和投資者都在競相調整自己的日常交易,以便符合法案的規定。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美國的監管機構希望將更多的場外衍生工具交易移植到透明的電子交易平台上來,這樣可以通過清算所來監控這些交易。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要求,凡是與「美國客戶」進行的掉期互換交易,必須在指定的Sef交易平台上進行。

然而,新的監管規則一直存在爭議。銀行及海外監管機構認為,從廣義的法律層面上來說,美國監管機構應該最小限度地干涉投資者和交易行為,CFTC制定的新規則其實是在搶奪本不屬於自己的管轄權。

花旗已開通了境外交易直通車,允許非美國客戶在紐約時段進行交易,而高盛和摩根大通也已經允許非美國客戶通過在英國註冊法人來進行交易。這三家銀行都拒絕對此發表評論。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說,一些交易經紀商,包括GFI集團,也在考慮派遣一些工作人員到倫敦,以保證自己客戶的利益不受影響。

GFI首席運營官羅恩·列維說,

「我們看到自己在Sef交易平台上取得了穩步上升的業績,說明我們在國際業務(幫助非美國客戶在Sef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拓展中已經佔得先機。」

塔布集團公佈的調查結果和行業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打算在今年年底更多監管規則出台之前,改用Sef交易平台。

兩項監管規則已經在本月出台:Sef交易平台規定並且要求,凡是擁有海外分支機構或關聯機構的美國的銀行必須清理自己違規的場外衍生品交易。監管的目的是監督那些把總部設在離岸金融中心(如開曼群島)的美國對沖基金,這些基金通常會把自己的海外分支作為交易對手來進行掉期互換交易

有市場參與者說自己已經不願意使用Sef交易平台,因為害怕遭到多德 - 弗蘭克(Dodd-Frank)法案的處罰。

監管制度的差異可能意味著上百萬​​美元抵押金的差異,這些抵押金是投資者必須交付的,可以防範他們進行的衍生品交易風險。

對此,包括美林銀行在內的美國多家銀行,已經把總部設立在倫敦的子公司從法律上定義為「非美國客戶」 。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紀人透露說,

「市場上的資金已經開始通過上述這些市場參與者來進行交易 。」

市場人士說,這一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直到歐洲的監管法規達到目前美國的水準。包涵在歐洲市場基礎構建監管法案中的相關強制監管法律的制定,還在討論當中,在明年夏天之前不會生效,執行也許需要更多時間。預計新的歐洲監管法規將會適用於美國的銀行附屬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50

FT專訪黑田東彥:日本央行繼續堅持寬松貨幣政策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927

本周四,日本央行行長向FT表示,除非通脹水平突破2%的目標水平,否則,日本央行就不會改變現有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果物價指數仍舊疲軟,日本央行將會采取更多的寬松措施。 “我們想要通脹水平達到並保持在2%;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寬松貨幣政策的維持可能超過原計劃的兩年時間”,黑田東彥如是向FT表示,“通脹水平觸及2%之後,就下降到1%,甚至低於1%,都是我們不希望出現的情況”。 自今年春季接受日本首相的行長任命以來,黑田東彥承諾,將每年購買50萬億日元國債。這一貨幣政策比前任央行行長激進得多,明年末,日本的基礎貨幣將增加一倍。 他還向FT表示,央行目前的國債購買數量可以使通脹水平及時達到目標水平,日本央行在抗擊長期通貨緊縮方面處在一個比較特殊的位置上。他指出,日本的通貨緊縮已經持續了大約15年了,“深深地紮根”在日本的經濟之中。 現在,已經出現了向好:10月,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使通貨膨脹上升了0.9%,五年中最快的升幅。對此,黑田東彥表示,他們實際上已經成功了一半。 但是,懷疑人士認為,通脹上升導致了日元幣值下跌,推高了進口商品的價格,特別是進口食品和能源的價格。 黑田東彥承認,初期的“貨幣貶值”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核心”物價(排除了食品和能源的影響)最近的上漲也恰恰證明了,日本內需的持續穩定。 他還表示,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增長反映的更多的是國內因素的影響。 他指出,他不擔心,通脹推高長期利率、打擊國債價格從而會對國內商業銀行造成很大的沖擊;銀行已經減少了國債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並且調短了剩余國債的平均到期日;此外,日本央行的壓力測試顯示,它們甚至可以承受3%的利率升幅,而升幅3%的情況基本上不太可能發生。 針對央行可能導致通脹過快增長的批評,黑田東彥表示,有足夠的工具可以抑制過高的通脹,並且,發達經濟體也保持過數年物價溫和增長;相比於使通脹水平上升,使通脹水平下降是更容易的一件事情。 黑田東彥在擔任財政部官員的時候就一直強調,他支持減少日本政府債務、財政緊縮的政策(現在日本政府的債務總額相當於日本經濟產出的2.5倍);他還支持把消費稅率提高一倍,到2025年增加到10%,稅收的增加和開支的減少將有利於實現到2020年消除政府債務的目標。 針對稅收增加不利於經濟發展、並進而重回通貨緊縮通道的擔憂,他表示,這樣的情況更加“可控”,而如果投資者對政府財政喪失了信心,那麽就很難控制了;若發生了政府債務危機,不僅僅對政府而言,對央行而言,局面都很難控制,可能導致財政整頓的延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