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隻台灣小金雞 迎戰FinTech商機 先插旗》搶攻P2P金融、行動支付、安全認證三大服務

2015-10-05  TCW

喬美國際預計年底將要推出P2P借貸平台;紅陽科技在支付領域開發出整合行銷、導購功能的行動聲波支付;蓋特資訊以推播互動式安全認證機制,到今年已拿下七家銀行合約,它們都可能成為未來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星。

喬美國際網路標會始祖 要讓每個人都借得到錢

台灣金融業一直努力要打亞洲盃,但在金融開放與創新上卻遠遠落後,不過,台灣卻有一家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進軍現在最夯的金融科技領域,並在專利與實務上都已建立基礎,這家公司就是喬美國際。

成立於二○○○年的喬美,創辦人簡永松早年因為認同社會主義理念,因此在七○年代以「政治犯」的身分經歷了六年多的牢獄之災,在獄中,他遍讀各種「思想典籍」,讓他很早就有改革資本主義的念頭,九○年代網路產業開始發展,更讓簡永松產生「以網路改造社會」的想法。

在成立喬美前,簡永松也曾自行創業,成立以自動控制機械為主的聯盛機電公司,事業做得不錯,但一九九○年卻因員工旅遊發生重大船難,公司被迫停業,直到後來全球網路產業蓬勃發展後,他才豁然開朗,找到自己奮鬥的方向。

一九九五年,簡永松看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銀行業開會討論金融業的資訊化問題,比爾蓋茲說了一句經典名言,「Banking is necessary,but banks are not.(銀行的業務是商業活動所必需,但不一定要由銀行提供。)」意即在銀行資訊化過程中,傳統銀行的角色將變得不再重要,這句話惹毛許多銀行家,會議 開到一半就草草結束。

搶電子商務專利?引領風騷

當時,簡永松就覺得,銀行是資本主義最重要的基礎,但網路公平、公正與公開的特色,勢必對傳統銀行造成重大衝擊,於是成立喬美時,便以網路金融及資訊處理作為公司發展方向。

二○○○年,喬美推動標會網,把傳統民間標會搬上網路;○五年,更授權相關專利技術給永豐銀行MMA的標會理財網,至今累計總交易量已近七十億元。

此外,簡永松更埋首研讀資訊技術並撰寫專利,至今已拿到台灣四十六項、美國五項金融專利。台灣在專利申請上幾乎都是大公司的天下,但在電子商務及金融領域,喬美的申請量竟可排到全台第一名,相當難得。

六年前,簡永松率先推出台灣第一個「互助保險」,讓一向被商業保險拒保的老弱殘病,透過喬美旗下「安家三○網路平台」,可以彼此承擔未來風險,共同分擔當月死亡者的喪葬費用,在身故時可領得互助金。

沒想到這個在歐美日等地都相當普遍的互助保險,卻引來金管會保險局的質疑,以違反《保險法》中非保險業者不得經營「類似保險業務」的理由,告上地方法院, 官司打了兩年,最後簡永松大獲全勝。如今互助保險會員已累積至一萬多人,並能維持穩定獲利,也吸引政大商學院及加拿大IVEY商學院兩度來台研究。

「歐美的互助保險比重都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日本更占了七成以上,但台灣卻限制不能做,讓一群最需要保險的人被摒除門外,如今台灣社會老化的速度這麼快,台灣金融保險政策真的需要檢討改進。」

用網路幫助弱者 不忘初衷

他進一步強調,台灣《第三方支付法》今年才通過上路,落後美國十六年,也落後中國十年,至於政策上更限制P2P不准做,「沒有金融創新,台灣如何奢談進軍亞洲盃?銀行業拿什麼跟別人競爭?」

無論政策多緩慢,簡永松的夢想一直沒有停,目前他把全部精力投入開發新一代的資金交易所,目標是明年初上路營運,至於鎖定對象一樣是目前被銀行體系拒絕的人,也就是信用狀況屬於「無法向銀行借到錢」的人,這樣的族群在台灣約有五五%。

喬美這個已取得十年商標權的「台灣資金交易所」,將以無擔保的P2P作為發展目標,整合網路標會的技術與專利,讓更多人可不限金額且自主決定利息,在平台上借貸資金。

從與主管機關打官司、成為金管會最頭痛的人物,到現在因為全球互聯網金融愈來愈夯,簡永松搖身成為走在時代最前端的人物,每天都要接待來自兩岸各行業的代表;但即使潮流將他推上高峰,他仍期待台灣要更開放鬆綁,也經常投書批判,希望能喚醒大家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

「十多年前我就罹患肝硬化末期,並進行換肝手術。」簡永松說,直到今天,他的生命都是用意志力在支撐,因為他堅信,「網路為弱者帶來力量、為特定的供需搭起橋樑。」如果這個互聯網金融的夢想可以實現,就能更接近他心中的烏托邦社會。

喬美

成立:2000年 董事長:簡永松(圖)

資本額:3.5億元

主要業務:線上標會等資金服務

員工數:約30人

資訊公開 降低倒會風險

Step1 把過去民間常用的標會直接搬到網路上運作,利用網路資訊公開透明的特色,降低資訊不對稱及會首捲款潛逃等風險。

Step2 網路標會能否發展關鍵在於徵信,此系統規定第一次參與網路標會者須先繳款5個月才有資格標會;另外若有違約則將此人資料交由聯徵中心。

Step3 未來個人可以向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資料的網路版本,可讓網路標會的申請與運作更快速有效率。

紅陽科技台灣第三方支付始祖 用聲波玩出新把戲

「拿出手機,嗶的一聲,付款完成。」這樣的便利場景在Apple Pay身上看過、對Android Pay的使用者應該也不陌生,而他們都是透過在裝置上加裝NFC(近場通訊)晶片來完成感應付款。

「如果不改變硬體,可以做到嗎?」早在四年多前,紅陽科技總經理陳谷楓已經察覺近場支付(近距離感應支付)的趨勢,也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

紅陽是台灣老牌的金流系統公司,或也可以說是台灣第三方支付的始祖。一九九八年成立時,紅陽想做的其實是網路拍賣,所以自己寫了一套金流系統。後來拍賣業務經營不下去,卻發現當時技術開發門檻仍高的金流系統,是大家的痛點,於是轉念開始將金流系統出租,意外跨足金流領域。

但陳谷楓其實一直沒有把紅陽看成一家金流公司,他說:「我是一家研發公司,一家技術導向的公司……,只是當年不小心做了金流。」這也是為什麼,他想要為近場支付這個需求找出不一樣的可能性。

他思考,人與人之間可以靠著說與聽來溝通,而手機有麥克風與喇叭,不就像是人的耳朵與嘴巴?那麼「機器應該也可以用聲音溝通吧?」緊抓著這個想法,歷時四 年多,投入數千萬元,紅陽真的開發出超音波傳輸技術,目前在台灣約已有超過八千個店家可以使用紅陽Swipy的超音波支付功能。

而更重要的是,他發現這項技術不只能用在支付,還可以發展成「聲態圈」。他說:「我要幫商家創造更多客戶!」

來不及清醒 就完成購物

打開藍牙喇叭,按下平板電腦播放鍵,牆壁上投影出《來自星星的你》的片段,當劇情發展至女主角千頌伊拿起一雙高跟鞋時,一旁的手機感應到影片中嵌入的超音 波,忽然發出了嗶嗶聲,一看,畫面正跳出該雙鞋的購買資訊,連帶還有購買鍵,一按下去就會出現電子錢包,挑一張信用卡,輸入密碼,這雙鞋就是你的了。

「從看到畫面,到買下產品,不到三秒鐘。」陳谷楓打趣地說:「(消費者)來不及清醒就買完東西了。」這就是他所說要為商家創造的新營收。

除了影音導購,這樣的場景也可以應用在咖啡店的優惠訊息推播、牛排館自動點餐付款等。不論是電視、電腦、廣播,只要能發得出聲音的裝置,就能將承載不同資 訊的超音波傳送到手機上。而且消費者的手機不必然都要搭載紅陽專屬的App,而是可以在不同App裡嵌入紅陽的SDK(軟體開發工具包)。利用這樣的傳輸 技術,「我們也可以做成離線版社交軟體,不用網路。」

隨著技術調教日益成熟,紅陽開始在海內外積極布局,如在中國市場,藉由合作夥伴銀聯,已與上海迪士尼搭上線,預計明年樂園正式開幕後,就有機會利用紅陽的超音波技術進行買票與排隊等服務。

而不同於過往提供金流服務,市場只能局限在台灣,「接下來我們要往國際市場拓展。」陳谷楓自信滿滿,在公司成立十七年後,他首次有了申請上市的念頭,因為他相信:「聲波可以走出去!」

紅陽科技

成立時間:1998年

總經理:陳谷楓

資本額:9950萬元

主要業務:金流服務

員工數:約50人

超音波當Sales 無聲推銷

Step1 電視、電腦、電子看板等裝置透過喇叭發出超音波資訊。

Step2 使用者手機App接收到超音波,主動跳出商品資訊和購買鍵。

Step3 按下購買鍵進入電子錢包,選擇信用卡、輸入密碼,完成購物。

蓋特資訊維護交易安全 賺取創意新商機

「在台灣,好的身分驗證機制只有五%人在用。 」十多年來,蓋特資訊創辦人向可喜曾經代理國際資安系統、幫國內多家銀行建置身分驗證系統,然而他也發現,在成本壓力下,真正好的驗證系統無法普及到所有人,因此興起了自行開發產品的想法。

從二○一一年開始發想,一二年申請專利,一直到一三年的十一月,產品才真正完成。而這項技術,究竟和坊間的作法有什麼不同?能夠在一四年接連獲得新北市政 府和新加坡兩項創業競賽的首獎,並在匯豐、星展、摩根大通等十家銀行支持的「金融技術創新實驗室計畫」〈FinTech Innovation Lab〉中,獲選到香港進行三個月的培訓。

以網路轉帳這項服務為例,向可喜表示,過去銀行常見的作法是:透過簡訊發送一次性驗證碼,但若手機遭駭客安裝惡意程式,不只密碼會被竊取,也可能攔截銀行的認證簡訊,轉發至駭客手機。一二年,歐洲銀行就因類似手法損失了四千七百萬美元。

而蓋特想到的解決方案,是「綁定用戶端設備」的推播互動式身分認證機制。有別於簡訊發送,他們採用App推播的方式,每當有交易發生,銀行就會推播認證訊 息到該用戶手機,用戶必須透過事先設定好的認證方式,如指紋、悠遊卡感應,或是密碼等,才能啟動並完成交易。換言之,即使手機掉了,也不用擔心被盜用。

原本蓋特只是想單純解決這樣的問題,但經過三個月在香港與匯豐、星展等國際級銀行深度互動後,他們發現。在這項技術基礎下,其實還可以發展出更多元、創新的應用場景。

新安控設計 省去繁雜手續

「他們(國外銀行)的需求是台灣看不到的。 」例如當時有一家國際級銀行告訴蓋特,他們想要推出一項專為「九五後」使用者設計的P2P轉帳服務。大致概念是將手機的通訊錄與銀行帳戶作串聯,讓使用者 只要選擇通訊錄就可輕鬆完成轉帳。而蓋特被賦予的任務,就是協助該銀行在省去繁雜操作手續的狀況下,仍能符合安控標準。

那次經驗讓他們想到,在台灣,同樣的模式可應用在網拍、互助會或是社區管委會收款。舉例來說,社區主委可發送每月預約扣款的訊息給所有住戶,經銀行身分驗證機制,其他住戶會收到訊息,按下確認鍵後,銀行會先將該筆金額圈存,時間一到就自動扣款。

這一方面取代了人工到超商繳費,甚至是挨家挨戶收款的過程,提高了便利性;另一方面銀行則可以省下一筆手續費。這已經不只是發想中的概念,預計今年底前,台灣就會有銀行推出這樣的服務。

至目前為止,蓋特已爭取到國內七家銀行的合約,其中中國信託的合作案已經在日前上線,主要用於提高非約定轉帳的金額上限。

用多少算多少 銀行接受度高

中國信託資訊部協理李嘉銘表示,當時他們其實找了很多家廠商評估,最後選擇蓋特,第一是因為他們的技術有專利,雖然綁定客戶手機端,但不會將客戶資料存在 銀行,避免隱私問題;再者,蓋特的產品彈性高,不只可以用在台灣,也能支援香港、新加坡等國的規範,未來銀行若想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也沒有問題。

而對中國信託最大的誘因,是蓋特的商業模式。不同於資訊服務導入多須先花費一筆龐大的建置成本,蓋特則不收取任何建置費用,並依使用者數量計費。

換言之,在產品初上線,用戶數仍少時,銀行也不須承擔太大的壓力。

「我們對產品有信心。」向可喜說,這技術至少能有五年的好光景,而銀行也都同意和蓋特簽訂五年合約。「我們的模式要等客戶上線後一年,才會感受到強度。」當用戶數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蓋特的營收也將跟著起飛。

蓋特資訊

成立時間:2013年

執行長:向可喜

資本額:1280萬元

主要業務:身分安全驗證

員工數:13人

認定單一手機 轉帳更安全

Step1 銀行用戶利用網路銀行進行轉帳,轉帳需求送出後,銀行將認證機制推播至用戶事先綁定的手機。

Step2 用戶收到推播訊息後,利用指紋/悠遊卡/數字密碼等事先設定好的驗證方式通過認證。

Step3 認證資訊回傳給銀行,核准該筆轉帳執行。

撰文 / 林宏文、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77

科技尬金融 下一件大事:FinTech 看趨勢》全球四.七兆美元市場 金管會帶頭催攻

2015-10-05 TCW

科技業的下一件大事是物聯網;而對金融業來說,則是FinTech(金融科技)。這波席捲全球金融市場多時的大浪如今也來到台灣,在金管會連續出招下,台灣能不能孵出FinTech小金雞?

金融科技(FinTech, Financial Technology)的風,終於吹進台灣了。

九月二十四日,金管會金融科技辦公室正式揭碑啟用。此前不久,金管會才宣布開放金融業投資FinTech公司持股上限可達百分之百,而接下來,金管會還計畫為FinTech設立十億元基金和育成中心。半年內,端出一道道大菜,不難感受到背後的急迫感。

FinTech是過去一年國際上最熱門的詞彙之一,但對多數台灣人來說,無疑還是個新名詞。事實上,大家對FinTech的服務應該不陌生,如轉帳服務PayPal或支付寶,都是FinTech。

簡單來說,FinTech就是利用科技提供更低成本、高效率、高價值的金融服務。除了較常見的支付,還有P2P(個人對個人)借貸、電子錢包等。

而相對於科技發展腳步緩慢的金融業,資策會副執行長王可言認為,不受傳統金融框架束縛的科技業,更能海闊天空地想出新模式。

科技業創新 搶食金融市場

隨著網路日益普及、速度更快,進而發展至行動化、雲端化、智慧化,到如今萬物皆聯網,FinTech就像是從一個熱帶低氣壓,一步步發展成超級強颱。高盛預期Fintech的市場規模將上看四.七兆美元。

而去年在美國上市的P2P借貸平台Lending Club,就是FinTech瘋狂成長的指標性個案。藉由網路平台及大數據信用評分系統,Lending Club提供借款者和貸款者一個可以直接媒合的新管道。

從二○○七年成立,至一五年第一季為止,Lending Club累積貸款金額達九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六九億元),而這個規模在一四年六月時,才不過五十億美元。

為什麼小小科技公司能 從金融巨獸嘴裡分得一杯羹?其實Lending Club找到的是一塊銀行吃不下的肉,也就是為數眾多,但貸款金額較小、需求較急、風險也較高的一群人。如同心元資本創辦人鄭博仁所說:「FinTech 比的是數據能力。」勝負差距可能就在千分之一的利率,特別是對於必須先擁有一大筆資金池,才能進行放貸的銀行,先天就處於不利的競爭條件。

不僅如此,國際商業智慧分析公司SAS台灣副總經理高芬蒂也指出:「過去都是銀行說了算,但現在網路平台讓借貸雙方的資訊變得透明。」不難想像,為什麼這樣的服務很難從銀行內部發展出來。

也無怪乎美國第一大銀行JPMorgan Chase董事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會向投資人發出警告:「矽谷來了!」而且不只是矽谷,FinTech更早已在英國、中國、香港等地百花齊放。面對這場革命,與其築起高牆抵 擋,更多金融業者決定敞開大門,和FinTech合作。

有金融業者如花旗,自詡為「有銀行執照的科技業者」,也開始學習科技業舉辦「黑客松(Hackathon)」,一面尋找金融創新解決方案,一面培育 FinTech人才。或有業者藉由投資與FinTech結盟,目的不只是學習如何應用新技術,也透過投資,讓銀行本身無法經營的業務,以另一種管道將錢收 進口袋。

腳步太慢 外敵兵臨城下

國際管理顧問公司Accenture的報告指出,單單在一四年,全球對金融科技的投資總額就達到一二二億美元。回頭看台灣,資策會數據科技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林蔚君急切呼籲:「台灣要快,因為人家已經走到很前面了。 」甚至,國外FinTech公司,如獲得高盛投資的理財網站CompareAsiaGroup與資金營運平台C2FO,都已來台灣敲門。

在強大的威脅感及金管會強力推動下,國內金融機構也動了起來。凱基銀行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歐久菁就表示,他們已鎖定支付技術、數據分析、P2P借貸平台和 整合投資及財務技術平台這四大領域為首要投資標的。永豐金控營運長江威娜也說:「FinTech會有一定的角色。」永豐金不排除任何可能。

實際上,台灣也開始有FinTech公司萌 芽,如老牌第三方支付業者紅陽科技開發出整合導購功能的行動聲波支付;還有以推播互動式安全認證機制入選一四年FinTech金融技術創新實驗室計畫的蓋 特資訊,今年至目前為止已拿下七家銀行合約。而原本就在網路標會與保險有所著墨的喬美國際,預計年底推出P2P借貸平台,都可能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星。

不過,就像阿碼科技創辦人黃耀文所說:「FinTech要有競爭力,法律系統必須要很靈活。」王可言也認為,「台灣還沒有一個給新創公司創辦人放心去衝的法規環境。」

但他並不悲觀:「我們加速還是有希望。因為科技通常是跳躍式的,也有可能創造一個新模式,讓台灣在全世界金融科技占有一席之地。」

低成本、高效率 FinTech搶食金融大餅—全球與台灣FinTech公司

支付平台

代表公司:PayPal

成績單:2015年第二季經手金流達660億美元

同類型公司:支付寶、Venmo、Stripe、*紅陽、*藍新

股權群募

代表公司:Crowdcube

成績單:累計成功募資金額突破1億英鎊

同類型公司:京東眾籌

P2P借貸平台

代表公司:Lending Club

成績單:截至2015年第一季,累計貸款金額達93億美元

同類型公司:陸金所、*喬美國際

自動化投資

代表公司:Wealthfront

成績單:總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20億美元

行動刷卡

代表公司:Square

成績單:日交易額突破1億美元

同類型公司:*紅陽、*精誠

P2P分期付款

代表公司:趣分期

成績單: 月成交額近人民幣5億元

同類型公司:*Installments

徵信芝麻信用

P2P保險Friendsurance、*喬安

雲端會計服務Xero

資安VASCO、*蓋特資訊

註:*為台灣公司 整理:何佩珊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80

英國借鏡》央行徵人,學比特幣背後技術 政府帶頭當學生 倫敦三年變Fintech首都

2015-12-28  TCW

我們待在倫敦的最後一天,英格蘭銀行的一則徵人啟事,在比特幣的討論區被大量轉載:「徵求『區塊鏈 玩家』(Blockchain-savvy)的有薪實習生」(編按:區塊鏈(blockchain)指的是形成虛擬貨幣背後,結合帳和金流,由所有參與者 共同組成的分佈式數據庫)。

創新心法:懂科技,才不會被反傷

凡是被英格蘭銀行錄取的個人或團隊,如果是大一到大三的學生,有六週帶薪實習;如果錄取者是即將畢業的大四畢業生,可以跳過基礎面試,進入第二階段面試。

「你們不會害怕新科技顛覆既有秩序?」這讓我想起台灣中央銀行兩年前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比特幣不是貨幣,屬於高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於是忍不住問英國貿易投資署金融科技部主管大衛(Shaul David)。

「關鍵在於是不是真的想要競爭、想要開放。」大街說,「如果是,你一定要涉獵(engaged)。不了解科技、不了解創新,終究會被科技和創新所傷,「涉獵了,才會知道如何規範科技,銀行、政府該怎麼做。人類無法阻止科技,只能持續跟著它、學習、瞭解它。」

這回答了我們的最大疑問:有兩千年歷史包袱的金融城倫敦,究竟如何在三年內成為金融科技成長最快的地區?

答案就是:開放,而且是主管機關帶頭開放。

包袱沉重如倫敦,保守如金融業,如果

沒有致命一擊,也很難有改變的動機,這致命一擊便是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搖撼了西方消費者對金融業的信任,英國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尤其低。根據英國貿易投資署的調查,金融海嘯後,英國民眾對於金融業的信任度從二00八年的四七%降到二0一二年的二三%,不但降幅最高,絕對信心水準也低於德國、法國,甚至美國。

擁抱金融科技三部曲首部曲:政府設獨立機關引導

「金融科技可以視為金融海嘯過後、草根底層出現的反動,」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cr)金融投資服務部研究副總裁烏茲霍 (Christophe UZureau)說,金融海嘯之後,資金流動性不足,加上民眾對金融業信任不再,既有大品脾被質疑,民間渴求新的資本流動模武、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開放競爭不是降低金融業門檻、修改相關條例這麼簡單,執行單位比執行內容更重要。

二0一三年英國國會通過,由業界出資,成立獨立的政府組織「金融行為監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簡稱F C A),除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監管金融業,不得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之外,另一項任務,便是建立基礎架構引導競爭。

大衛指出,FCA不單是主管機關,也在法規之內,代表新創公司發言,參與並且彙集各方對話,擔任溝通者的角色,否則無法制定出有效能的政策。「讓新創公司和大公司一樣,也可以直接、快速的跟法規制定者對話,投資者和消費者在面對新創公司時,不用擔心不合法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心態的開放。例如,英格蘭銀行帶頭涉獵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瞭解區塊鏈是什麼、可以怎麼 用,同時也教育政府不同部門的人學習這項新科技。

二部曲:新創投資減稅,全球最優惠

除此之外,英國政府同時減稅引外資投資中小企業,創造金流流入,鼓勵新創公司。好比在二0一二年提出的「種子企業投資計畫」(Seed Enterprisc InwestmentSCheme.簡稱SEIS),若企業投資新創企業的種子基金每年在十萬英鎊以上,所得稅可減免五0%;如果企業有賺錢,資本利得免 稅;企業若倒閉、沒價值,減稅後的曝險資金可享曝險資金四五%的風險減免,是目前全球最優惠的新創投資減稅方案。

這些政策實施以後的一年內,倫敦新創公司最密集的區域,郵遞區號下便增加了一萬五千家新創公司:在前一年,該區的新創公司數量只有個位數。

政府將金融環境逐步開放後,金融業大玩家也隨著調整,開始與金融科技的生態系統尋求連結,免得自外於市場。

三部曲:銀行尋求合作,做大市場

「科技趨勢不可擋,但分行不可能被數位服務取代,水遠有人需要分行,」滙豐銀行全球創新長夏佐(Christop Chzot)說,「我們在尋找的是分行和數位的最佳結合點(marry in the best way)。]

他指出,過去金融業強調自行開發,或者以公司需求為出發點,向外尋求技術配搭,新創公司相對是計畫裡面的配角,合作是任務導向,沒有延續性:現在金融業尋 求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合作,是策略導向的長期合作夥伴,希望藉由投入新創公司的協助,深入傳統銀行無法採入的族群和死角,其次才是考慮獲利。

滙豐在去年成立一筆兩億英鎊的企業創投,根據企業策略所做的趨勢投資和育成,而非短期的合作計畫。夏佐坦言,「現在的金融環境跟二十年前完全不同,銀行再大也不可能全都自己來,你必須向外找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倫敦的故事,告訴我們,所有的創新可能都得先有開放的心態,才能有策略的創造創新環境,進而引導市場舊玩家順勢改變並且投入,才可能甩掉舊包袱,邁向創新。

採訪後記》不是非用不可,而是選擇更多了

在製作封面故事這段期間,我代替團隊收下一筆報導得獎的獎金。為了將獎金分給其他同事,我要把這筆錢全數領出再由主管分配;這麼單純的一件事,如果用ATM我得分三天領六次,要不然就是花一小時到銀行抽號碼脾、排隊、填單。

當下我對一位銀行數位部門主管發出一聲慼嘆:「如果有某種轉帳平台App就好了!」他也只能苦笑。

但在倫敦,很多人都不會有我這種煩惱,他們可以用各種轉帳App,幾秒內解決獎金分配的事,而且沒有手續費。

不過,要想省手續費,也得要有本事。光要管理手機和平板裡面的App,不但得花時間適應行為的改變,還要管理密碼、即時訊息和行銷內容,而且除本人以外, 沒有人能替代你管理「你」的銀行:「拿回金融自主權」其實意味著個人有更獨立自主的金錢觀,及更高的風險意識和金融素養,而這,絕非人人都有,也勉強不 來。

所以,即便倫敦每輛計程車都能刷卡,司機還是偏愛收現金。金融科技再怎麼破壞式創新,終究不會取代銀行,只是選擇多了;未來選擇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這已無關信任與否,就算懷疑網路資安,金融業歸還金融主權的年代終究會來到;我們需要準備的,其實也跟英格蘭銀行一樣:不用、不投入沒關係,但是至少要知道科技做什麼;瞭解了,再為自己選擇適合的管道,才是真正的「人人是銀行」。 (文.單小懿)

撰文者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0

倫敦現場》428年來最大金融革命:Fintech 我,就是銀行

2015-12-28  TCW

網路科技的去中介化,搖撼了人類最古老的專業——金融業這場草根革命,創造後金融風暴時期的新典範。

不用銀行任何服務,不跟銀行打任何交道,一個上班族可以搞定『錢』事嗎?」這跟台灣各銀行的網銀服務,有什麼不一樣?

這是我出發到「未來金融世界」之前,團隊提出的最大疑問。

為此,我詳細盤算過自己上班的一天:五號發薪日,要匯款給房東、繳信用卡費;中午跟同事吃飯前,先到ATM提款;年底美國聯準會(Fed)宣佈升息後,晚 上回家得上網路銀行檢視基金組合。雖然不用親自進銀行,可是每一樣都跟銀行脫不了關係,不是要承擔網路銀行倒數計時的壓力,避開網路銀行系統重整時段,就 是要忍受排隊領現金的浪費時間。

真的可以不跟銀行打交道,搞定「錢」事嗎?

為瞭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飛到倫敦。

倫敦,從羅馬時期開始商業交易,是全球首座金融城,十七世紀英格蘭銀行成立,是現代商業銀行濫觴。

現在,最古老的金融城卻要帶頭,革掉銀行出現以來四百二十八年(編按:指威尼斯出現第一家現代形態的銀行起算)歷史的命。點燃這場後金融海嘯時期革命的火 把,叫作「金融科技」(FinancialTechnology,簡稱Fintech),專指金融海嘯過後,新創公司利用網路去中介化的特質,提供消費者 單一金融服務。

這波金融科技的革命之火有多熱?在這個未來金融之都裡,捷運站、巴士、計程車上、電視裡,處處看得到金融科技的行銷廣告,從紅利積點兌換平台、線上應收帳款平台、點對點借貸、數位支付、到雲端會計系統。

據高盛證券數據,金融科技去年投資金額成長兩倍,從一三年的四十億美元,成長到一百二十二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億元),是現在最熱的投資趨勢;安永會計 師事務所研究顯示,倫敦是金融科技成長速度最快的城市,金融科技公司數三年間從個位數成長到四萬多家,年營業額逾兩百億英鎊(約合新台幣一兆元)。

他處理貨款、杳公司帳過去得耗一上午,如今二十分鐘搞定

來到倫敦,我們第一個碰到的Fintech領域創業家維多(Victor Trokoudes),讓我見識到什麼叫Fintech的生活。

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的維多,起初在摩根士丹利當交易員,金融海嘯後,他到房地產資產管理公司擔任交易策略設計師,年收入近千萬,過著典型的投資金童人生。

當他看到點對點跨境匯兌平台Transfer Wise起步時,他認為金融科技的便宜、簡單、透明可填補消費者對大銀行的不信任,決定放棄投資金融生涯,創立金融科技公司「藍鳥」(Bluebied),負責代銷零售業金流整合軟體。

金融科技不只翻轉維多的人生,也滲入他每天的生活。

跟多數老闆一樣,每天十點進公司,他一定先檢視公司前一天的財務。但他不翻會計報表,也不開Excel檔案,電腦上的行事曆直接跳出連結,他馬上點入雲端 專業會計平台Xero,兩秒鐘內銀行帳戶、信用卡、應收帳款、訂單、帳目等公司全部財務資訊一目瞭然,他發現有筆貨款今天到期,點開平板電腦上的 GoCardless App,點三下就解決。

二十分鐘內他搞定兩件事,接下來到中午還有兩個小時,他打算聯絡三、四個客戶談事情,還可以開一個內部會議:「以往,這兩件事情光跑銀行就耗掉一個上午,不是我的上午,就是會計的上午,」他對我說。

「又好比前幾天我幫一位外籍新進員工到銀行辦信用卡,要好多文件,花了一個小時都沒辦好,還要我再跑一趟。」他繼續抱怨著銀行經驗,「但後來改向虛擬銀行Fidor Bank申請,五分鐘即可。」

這天事情忙完之後,維多找個酒吧喝杯啤酒,邊處理點自己的事。他點開手機,查看自己在全英首家線上財富管理公司Nutmeg陽的理財套餐,確認最新的投資 組合和投資報酬率。回家路上,突然想起午餐欠同事十英鎊沒還,趕緊用StripeApp把錢轉給同事,並用即時對話框通知對方。

「我一天用五、六種金融科技服務,至少省下五成銀行手續費,多出三、四個小時,也知道對方在做什麼,」維多說,「我隨時可以安排自己的交易,不用受銀行限制。」

在倫敦地鐵車廂內的一則廣告,讓我們找到了第二個受訪者肯尼(Kenny Harmel),他是倫敦現在正夯的男士保養品Scaramouche+Fandango創辦人。他在廣告上笑容可掬的說:「應收帳款平台服務救了我們的公司」。

這句話讓我想到日劇《半澤直樹》主角半澤直樹的爸爸,就是因為沒錢週轉、跟銀行經理下跪也行不通,最後走投無路,自殺而死。如果當時有「應收帳款平台」這玩意兒,半澤直樹的爸爸也不用賠上性命,半澤的人生也用不著頻頻咬牙切齒的想著「加倍奉還」了吧!

「我們的問題就是所有中小型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兩天後,肯尼跟我們相約在五星級酒店的酒吧。他笑著說,「如果沒有金融科技,我現在就躺在路邊了,哪等得到今年開始賺錢呢?」

他貸款週轉金遭拒求助應收帳款平台,一天就籌到錢

肯尼一開始的故事,的確就像半澤直樹的爸爸般,因為公司週轉金不足而求銀行貸款,但他屢屢被銀行拒絕,唯一一家答應的,利率卻高達一〇%以上,他付不起。最後,他在網路上看到線上應收帳款平台MarketInvoice的廣告,決定姑且一試。

他把一萬五千英鎊的應收帳款送去申請,經過一天查核,隔天就收到七五%的應收帳款(剩下的二五%在通路付款後支付)。之後,凡是遇到一萬英鎊以上、較大額的應收帳款,肯尼就會運用應收帳款平台早點拿到貨款。

在創業的第二年,他想要跨足英國以外的市場,但資金從何而來?是要跟銀行借錢,或者用股權換現金,讓他陷入兩難。最後,他怕公司做不起來,自己還要負債, 決定到全球首個股權募資平台Crowdcube募資,四個月後,他以一七%的股權換得七十七位股東的七十二萬英鎊的資金。

「對這七十七位微型股東,要定期公佈財報嗎?」我問肯尼。

「他們多數人給幾百英鎊,是幫助人的心態,不是真想投資獲利,不過我們還是每季發電子報宣佈財務狀況,也聽聽他們對產品的意見。」肯尼說,「這是多量的小 股東比少數特定投資人好的地方,彼此之間沒有因交易產生的權利和義務,反而多了人性的交流。像現在耶誕節到了,我們也會寄禮物給股東和他們的家人。」

這個故事,讓我對金融科技創新,產生新認識,中小企業融資角色都面臨競爭,個人不但可以是銀行,也可當銀行大亨。的確,在英國,當銀行大亨變容易了。

他辦的銀行在手機裡成受人的轉變,外行人變銀行大亨

就在採訪全英國首家純網路銀行原子銀行(Atom Bank)創辦人湯姆森(AnthonyThomson)當天,他告訴我們,他正忙著處理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領投的四千五百萬英鎊。從準備到拿到 執照,一年不到的時間,即使還沒有任何服務上線,只憑著一萬名註冊用戶,湯姆森募到一億三千五百萬英鎊(約合新台幣六十七億五千萬元)資金。

「你看,我的銀行就在手機裡。」湯姆森邊暍咖啡、邊滑手機說。

妙的是,湯姆森是英國唯一一位成立兩家銀行的人,但他卻完全沒有銀行背景。只有高中學歷的湯姆森,從造船廠學徒做起,後來進入保險公司擔任業務行銷人員, 二十九歲成為行銷主管。三十三歲、一九八七年出來自創金融服務行銷公司城市金融行銷公司(City Financial MarketingGroup),十年後賣給法國最大的廣告行銷集團陽獅(Publicis)。

「我不認為我是銀行家,我是行銷人,」湯姆森說,一〇年以前,他沒有在銀行上過一天班。

正因為「不務正業」,湯姆森不是從規模、成本等錢的角度來看金融市場,而是體會、威受「人」的行為趨勢和轉變。「沒有那麼意識到自己是銀行,想比較多的是 客戶到底需要怎樣的服務、產品和經驗。」一〇年,金融海嘯後,他嗅到消費者對傳統金融業的反感和懷疑,創辦強調服務、便民的大都會銀行(Metro Bank),將銀行變成百貨公司,一週開七天,每天營業十二小時,辦影展、派對,歡迎帶狗上門,有狗食招待,開創英國銀行業新風潮;在三年內開設二十一家 分行,吸引超過三十萬客戶開戶。

去年,他在一場會議上詢問現場聽眾:「有多少人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手機?」結果九成以上的人舉了手,這成了他創辦原子銀行的起點。

五年後,開始將自己的夢想行銷給真正的銀行家們。他找來當時英國滿意度最高的金融服務團隊——HSBC旗下FirstDirect經營團隊籌組原子銀行,於今年六月獲得英格蘭銀行的執照,創立了英國第一家純網路銀行。

在倫敦發展中的金融科技威力,真的超乎想像。

四百二十八年前,威尼斯出現第一家現代形態的銀行,為財閥集合大資本創建當代商業銀行奠基,從此金融家以渠道控制庶民的金融主權,開啟金融集權時代;

四百二十八年後,網路科技直接把渠道傳送到每個人手上,一點一滴的消解了金融集權結構,讓每個人重新掌握金融主權,開啟有史以來最大的草根金融革命,改寫了貨幣銀行史。

在全新的金融時代,你可以只改變日常用錢方式,銀行不再是你唯一選擇,同時可以享受金融科技帶來的便利、簡單和便宜,更可以鼓勵你的小孩把銀行家寫在「我的志願」列表裡,這已不再是空想,而是可實踐的創業藍圖,以及經營事業的做法。

人人都可以當銀行大亨,這已不再是資本家的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3

揭秘!黑幫版Fintech、共享經濟

2016-02-29  TCW

用電子現金支付買毒品、罪犯逃跑有專用叫車App,供應鏈管理、免費線上教育資源,犯罪集團媲美矽谷創投公司……。

犯罪是門大生意,根據聯合國估計,跨國組織犯罪每年獲利超過兩兆美元,據信組織犯罪占全球生產毛額的一五%至二○%。

多虧了好萊塢的介紹,讓大多數人講到組織犯罪的時候,腦中都能浮現典型的黑幫流氓形象。然而,現代的犯罪分子多半放棄過去這種階層式的犯罪架構,而走向現代企業組織,換成在地化、即時生產、外包處理、臨時因應的犯罪網路,能夠快速組合及重組,不放過任何可能的犯罪機會。

目前,傳統的犯罪集團,像是義大利黑手黨、日本黑幫、中國三合會,全都開設了網路犯罪部門,進軍這個高獲利、低風險的全球網路世界。

組織架構仿企管大師理論設部門主管、外聘顧問

從八〇年代的駭客操弄電腦系統,多半出於好奇或是要證明能力。但現在,駭客可不再是乳臭未乾的小屁孩;今天的組織網路罪犯,有超過四〇%的年紀都在三十五歲以上。

駭客行為已經完全變成獲利的活動,從個人興趣嗜好、轉型成為營利形態的駭客集團,而且生意無比興隆。

不論是什麼樣的科技創新,犯罪分子都能快速收為己用,有的是模仿合法網際網路創業、也有的是濫用相關服務。像是現在有Uber(優步)這種智慧型手機共乘應用程式,能連結群眾外包的司機和乘客;而有位在英國的女性,則借用這種概念,創出了她自己的簡訊車輛隨需服務:供罪犯逃跑使用。而在舊金山的毒販也開始使用Square(一種小裝置,只要插上Iphone,就能讓人接受刷卡付款),這下想買點大麻來嗨一嗨的人可不用再帶現金了。再到紐約,曼哈頓那些金碧輝煌的旅館實在有太多監視器和愛管閒事的門房,讓應召女郎深慼厭煩,於是紛紛轉向Airbnb日租公寓。她們偽裝成遊客,而那些出租公寓的紐約客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床鋪被用來多人共享、眾人狂歡。

你可能沒想到,「犯罪有限公司」的組織結構圖其實和傳統企業類似,就彷彿參考了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想法,再結合華頓或哈佛商學院會教的最新商業實務。在數位地下社會,對犯罪有限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動力就是錢(說是股東利益也通)。這些不法企業會盡全力確保永續性,在這些犯罪集團內部,也會有分工制度、供應鏈管理、部門負責人、外聘顧問,並訂出團隊目標。

坐牢像「出國深造」監獄IT課反教出駭客

在數位地下社會,有龐大的免費教育資源能夠提供訓練、支援和自學。犯罪有限公司是一個學習組織,從穿越防火牆到複製信用卡,一切都有線上教材可看。犯罪分子有龐大的開放式線上課程,可以學習如何網路釣魚、如何使用犯罪軟體漏洞工具包。這種種訓練簡直變成了一所網路上的犯罪大學。有趣的是,學生的導師(形式也就是駭客同夥)常會聚在一起幫助新手,學習數位犯罪的藝術和技藝。數位地下社會已成立許多像是維基百科的網站,提供附有介紹的連結、依類別排序,教導大家如何駭進所有可能遇到的裝置、應用程式、軟體和作業系統。

當然,這些非法電腦課程也不是只在自由世界裡提供。常有人說罪犯去坐牢叫「出國深造」,雖然監獄對於罪犯的矯正成效有限,但就提高犯罪功力來說卻大有助益。事實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曾入牢的人,犯罪年收入遠高於未曾入牢者,每年非法收入約高出一萬一千美元。」就像是在合法經濟體裡,讀了大學能提升賺錢的潛力,監獄這個鐵欄後的研究所等級教育,也能有類似成效。

因此,一般人可能沒想到,越來越多監獄會為囚犯提供電腦和寫程式的課程。原意是這些技能有利於犯人出獄後找份正當的工作,但對於找個不正當的出路也是很方便,甚至還在監獄裡的時候就用得上。以尼可拉斯.韋伯為例,他在倫敦南部的皇家伊希斯監獄服刑時,就用了IT培訓課程學到的電腦技巧駭進了監獄的電腦系統。而就在矽谷的後院,聖昆汀最高戒備等級監獄,矯正官為了那些有創業抱負的囚犯設了一個育成中心。透過當地科技人的支持,囚犯可以參加「簡報日」來報告創業概念,再由矽谷的這些高層主管加以評估。雖然這些計畫立意良善,但最後的效果可能和預期不太相同。

不論是什麼科技、或是什麼網路服務,歹徒都會是最早去嘗鮮的那一群,以種種創新方式試用這些新奇工具牟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02

69歲簡永松,Fintech專利數是國泰近四倍 金管會頭痛人物 變金融科技專利王

2016-03-14  TCW

他曾被金管會告上法院、蹲過六年多的政治牢,不懂英文、沒有理工背景,但他卻是台灣有最多金融專利的人。

他受過不良少年感化教育、坐過六年多的政治牢,曾是司法系統的常客、金管會的頭痛人物,但,他也是台灣身懷最多金融專利的發明家、年營收五千萬元的金融創新公司老闆──簡永松。

因為日前新科立委、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舉辦的一場金融科技專利公聽會,讓外界注意到,喬美國際創辦人簡永松這個陌生的名字,竟是擁有台灣最多金融專利的人。他有四十七項金融科技專利,是第二名國泰銀的近四倍。

「在保險公會、銀行業眼中,我就是異類,」操著一口台灣國語的簡永松說。

「我非常佩服他的眼光,」曾銘宗說。但是,金管會卻曾經將他告上法院,嚇跑了一堆股東。

二○一五年,金管會宣告為台灣的金融科技(Fintech)元年,簡永松卻早在二○○○年就成立網路金融公司,把民間標會搬到網路上。七年前,他又成立喬安互助網,讓被商業保險拒保的老人家,透過網路投保,按月繳費,死亡時就能領得一筆錢。

敢反!搞線上投保挨告

打贏官司,逼金管會修法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引來金管會保險局的質疑,二○一○年金管會向法院提告,認為簡永松違反保險法。「當時沒有人認為我會贏,」簡永松說,許多股東急忙把股份賣還給他。官司打了兩年,簡永松贏了,金管會也修正了保險法。

簡永松從小就反骨。年少時,他經常蹺課,最後進了專門接收問題學生的彰化進德中學,成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同窗。二十一歲時,簡永松對體制的反抗,帶給他更大的麻煩,在念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現改制為世新大學)期間,他在校門口被警備總部抓走,判刑十年,最終坐了六年八個月的政治牢。

出獄後,簡永松加入了前立委黃順興的競選團隊,因而認識許多企業金主,後來支持他創業。雖沒有理工背景,但簡永松自認聰明,選擇投入電子業,設立聯雍科技公司,代理RFID感應晶片。

雖不懂英文,也不阻礙他一卡皮箱跑遍世界,到處談生意,最好的時期曾一天賣出幾十萬張晶片。

敢闖!從當鋪借貸起家

自認不光彩轉攻平民金融

不過,隨著代理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簡永松開始思考下一個方向,愛看書的他從《數位達爾文主義》書中,看到了網路金融的潛力。

一開始,簡永松做的是對當鋪融資借貸、游走於灰色地帶的地下金融。「別人要用錢,拿厝來當,我就借,」但他很快發現,雖然錢好賺,卻一點也不光彩。曾有一位顧客用房子當抵押,借了八百萬元,後來還不出錢,簡永松以一千二百萬元賣出他的房子,一週內賺四百萬元。「那時候我驚覺,這些都是弱勢的人,賺他們的錢不好,」自稱社會主義者的他,立志要做「平民金融」。

敢衝!找來尹衍樑投資

47項專利數至今尚未賣出二○○○年開始,他提出許多網路金融的構想,在電腦程式人員協助下,申請了多項金融專利。包括金管會前委員、現台灣人壽董事長凌氤寶也與他合作寫專利;台大財金系教授李存修等人,也是他的顧問。

但二○○四年,五十七歲的他因肝硬化惡化,被醫生宣判只剩半年可活。他接受換肝手術,撿回一條命。妻子鍾春蘭回憶,他在加護病房待了二十一天,被轉到普通病房時,他不好好躺著,卻在醫院走廊上一路高唱《奇異恩典》。

公司因病荒廢了兩年,重整旗鼓需要資本,簡永松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聯絡上少時故舊尹衍樑。原本尹衍樑的投資團隊評估結果,不建議投資,但尹衍樑仍情義相挺,以一億三千六百萬元入股。

二○○六年開始,簡永松緊鑼密鼓的推行他的平民金融理想,○八年和永豐銀行合作成立標會網,隔一年又自己成立了喬安互助網,今年還要推出全台第一家P2P借貸平台。但是,不論標會網或互助網,業績都不怎麼樣。雖號稱網路金融,實際上仍靠許多業務員跑出生意。

即使金融科技在台灣漸漸熱鬧起來,目前喬安互助網的用戶僅一萬二千多人,在全球申請的百餘項專利,也沒有一項賣出過。「金融專利都是處理資訊的方法、流程而已,」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許牧彥說,「需要實際上找到獲利的空間。」換肝後簡永松不但體力大不如前,也因愛看書造成視網膜剝離,今年才動了手術。年近七十,距離理想卻還很遙遠,簡永松的回答很傲氣:「我頭起了,下一代就做成啦。我的業務員常講,我死了他們要給我蓋廟,這就值得了嘛。」不論年紀、不論背景,創新的動力,可能就是來自這股唐吉訶德一般、勇於追求理想的精神。

【延伸閱讀】他的金融專利數,比國泰世華、富邦都多—台灣企業金融科技專利數前6名

公司:喬美國際

專利數:47

公司:國泰世華

專利數:12

公司:富邦

專利數:6

公司:中國信託

專利數:4

公司:玉山

專利數:1

公司:永豐金

專利數:1

整理:陳彥錚

簡永松

出生:1947年

學歷: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現改制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科肄業經歷:聯雍科技董事長、聯盛機電工業董事

現職:喬美國際董事長

撰文者陳彥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99

未來亮點:淺談Fintech

本欄早前提及看業績公告的經驗,並認同誠哥所指 - 經濟前景不佳,現時難以發掘具潛力和亮點的行業。科技日新月異,世界各地都鼓勵創新技術,期望可以製造新需求。這個月是本港IT Fest,當中不少活動和講座都與「金融創新」Fintech 有關。Fintech 是近兩年興起的字,泛指影響任何金融服務的(破壞性)創新技術。

為何科技創新多年後,Fintech 突然引人注目?  根據Business Insider 的報道,過去5年全球在Fintech 的投資達到497億美元,單是2014和2015年就已達到122億和200億。同期"Fintech" 作為搜尋字,在Google 的搜索率升了1300%。由投資活動大升,以及搜尋率可見Fintech 是近兩年才備受矚目。

科技創新對傳統中間人的衝擊也許最大。有見及此,大型金融機構也不甘後人。高盛已經成立自家的網上借貸部門,而JP Morgan 和 ING 則與新創公司OnDeck 和Kabbage 成為合作夥伴。 OnDeck 的軟件比銀行運用更多數據,為潛在貸款人(大多是中小型企業)計算"OnDeck Score",亦即信用度和可貸銀碼。而Kabbage 則運用數據分析,並實行100% 網上全自動借貸予小企業和客戶。這類的Fintech 公司都運用大量數據,除了快速分析,亦可作實時的借貸合約認證,而且營運成本較低,相比傳統的放貸營運成本約5-7% 有極大的優勢。


除了網上貸款,其它Fintech 服務有機械人理財顧問和保險銷售。雖然嬰兒潮和X 世代仍偏好與理財顧問有面對面的溝通接觸,但新生代已習慣凡事在網上和手機處理。Business Insider 的研究顯示,38% 的調查對象從不到銀行櫃位,26% 則每月到銀行少於1次,絕大多數千禧年後出世的年青人都不會到實體銀行。估計2020年後,機械人理財顧問服務將廣為人接受,並大幅提高銷售利潤。現時美國一年收取約一萬多億的保險費中,約3,640億是中介費用(~35%)。機械人顧問將跳過中介,大大降低銷售成本提升效益,加上大量的數據分析,服務將更貼心更個人化。2014年開始,全球的種子和A輪保險科技項目投資額都大幅上升。未來的保險銷售,將不再依賴經紀,而是以資訊為主,並且在都在網上和手機銷售。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Fintech 會是未來其中一個高增長行業,值得投資者關注其發展。至於是否投資,估計現時未是獨立投資者參與的最佳時機。

《網上加料版》

Fintech 的發展越來越受矚目,就連傳統的大型銀行都感受到其威脅,並透過投資和合作的方式參與其中,又發展Blockchains 架構等。但部分Fintech 公司的估值很高,卻未有長遠穩健的盈利模式。

Transferwise Ltd 是少數公開財務報告的Fintech 公司。其服務是P2P 手機或網上匯款,匯率勝過銀行,而手續費則大大低於銀行。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截至去年3月尾的,全年營運收入約1380萬美元,即估值是超過營運收入(不是盈利)72倍,而全年錄得虧損約1670萬美元(2014則錄得僅200萬美元虧損)。

另一間Powa Technologies 提供手機應用程式讓用戶購物和支付費用。前後三輪募資額達1.77億美元,至2014年收購MPayMe 和ZNAP 後,有指公司價值26億美元。可惜今年初申請破產。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見,Fintech 項目吸引不少投資者,但營運模式並未成熟。儘管現時未必是獨立投資者參與Fintech 的最佳時機,但Fintech 在未來必定佔一席位(每個行業都被科技衝擊,金融行業不可能一成不變),值得投資者多多關注。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013

金融圈的科技革命:FinTech為何代表了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1/157314.shtml

金融圈的科技革命:FinTech為何代表了未來
FinTech情報局 FinTech情報局

金融圈的科技革命:FinTech為何代表了未來

在網上借貸、匯款和信用評級等等這些領域,Fintech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創新方式打破傳統大型金融服務機構占市場主導地位的這種格局。

幾年前,一群看似毫不起眼的初創公司開始為消費者提供有限的在線貸款業務和零售支付服務。這些公司便是時下業內所稱的“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在建立之初,他們的市場比較小,並未對傳統金融服務企業構成任何明顯的威脅。

但發展至今,Fintech公司正在快速進入主流金融市場。一些像Lending Club這樣的初創公司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而像蘋果公司、谷歌和三星這些更成熟的高科技公司也開始提供Fintech應用。

那些已經推出或計劃推出高度集中化的金融服務App的公司,往往比傳統企業運作更有效,也更符合成本效益。這些公司所聚集的關註度越來越高,所吸引的客戶群體也越來越大。

在網上借貸、匯款和信用評級等等這些領域,Fintech公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創新方式打破傳統大型金融服務機構占市場主導地位的這種格局

舉個例子來說,一些Fintech公司已經在研發下一代robo-advisor(智能理財顧問),這種創新的理財模式能基於理財目標和風險容量,在不偏向任何特定理財產品的前提下,為客戶設計更好的理財解決方案。一家Fintech創新公司已經設計了一種用於捕捉和篩選數據的新模型,其目的是發現欺詐行為和監控交易活動——這種模型最初用於醫療中對癌癥的篩查。

金融科技到底能優化哪些方面?

據粗略統計,目前有高達20億人還沒有獲得任何正規的金融服務。20億是個什麽概念?這相當於尚未使用手機的人數的2倍!而Fintech在這個競爭環境中具有很大的機會,並且有助於將經濟機會擴大到所有人。那麽,金融科技到底能改善哪些方面?

1. 金融科技能降低銀行賬戶成本

目前,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效率低下、成本高。低效率使得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也就接觸不到低收入群體。但是如果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能使其基礎設施變得更加高效,這些機構便可以接觸到全新的客戶群體。

2. 金融科技可讓更多人獲得貸款

在西方國家,大眾通常都會將借貸與壓力和焦慮相關聯。但是,由於信貸的獲取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受限,因此有能力獲得貸款也就意味著有機會獨立改變自己的生活。如果無法獲得貸款,那麽上大學、買房、自主創業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而貸款對於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則體現在微型金融的發展,即向企業發放小額貸款。小額貸款公司雖然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但他們之間的相互連通存在問題。使用金融技術給這些陳舊的金融軟件做升級,意味著能在小額信貸機構之間建立更加連通的網絡,從而服務更多客戶。例如,當借款人直接在他們的手機上還款而不需高額的手續費時,借貸雙方都會從中受益。技術可以利用小額信貸已經驗證的有效做法來幫其規模化,使其惠及更多人。

3.金融技術有助於提高匯款

2014年,全球花在匯款手續費上面的單項費用就高達440億美元。大家花了440億美元只是為了將自己的錢轉移,而最糟糕的是,大部分匯款來自工薪階層,他們只是為了將錢寄回家給家人。因此,匯款成本過高嚴重影響了窮人。這所代表的社會問題嚴重到聯合國專門成立了一個討論小組來商榷如何提高匯款。有了數字貨幣,匯款成本(和時間)便能大幅度降低。

4.金融科技可帶來更多儲蓄賬戶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了有20億人沒有正規的賬戶。這就涉及到儲蓄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問題。沒有儲蓄賬戶,許多人會以現金的形式將錢存在床墊下,或者轉換成其他可替代的投資形式,比如家畜,但這種投資形式不太安全。有儲蓄賬戶意味著更高的金融素養、更安全的投資以及更加便捷的回款方式。而儲蓄最常見的障礙之一是地理位置,如果附近沒有銀行和小微金融機構分支,會極為不方便。有了金融科技,特別是移動儲蓄App,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手機將其資金安全的儲蓄起來。舉個例子,南非的一家非營利性組織此前為年輕婦女開發了一款名為Vumi的多幣種儲蓄App。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國際開發署和蓋茨基金會在內的人到組織都在使用該App向非洲及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保健和教育方案。

金融科技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

我們來看看下面的數據。據CBInsights稱,2015年的前三個季度,Fintech初創公司的全球融資金額已達到112億美元,幾乎是2014年全年的兩倍。

在中國FinTech如今正是方興未艾。花旗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 Fintech 公司的用戶數已經等同、甚至超越中國最大的銀行。麥肯錫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截至2015年底,中國金融科技的市場規模達到12-15萬億元,占GDP的近20%。而金融科技用戶人數也超過5億成為世界第一。

面對金融科技的挑戰,傳統金融如何應對?

金融科技的來襲,給傳統金融科技帶來不小的沖擊,倒逼傳統金融變革。

目前,在現有的機制下,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應對Fintech挑戰的方式有哪些?各自所面臨的困境是什麽?

1.第一種持觀望態度,節約資源,直到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技術贏家出現。這些公司所面臨的風險是,在Fintech對其業務的威脅變得更加迫切時,會措手不及。

2. 第二種便是收購Fintech公司進入新技術領域,但是他們往往不能將其與現有的業務進行有效整合。

3. 第三種就涉及到公司自己投入巨大的時間和資金來穩固其現有的IT環境,而這通常會因為遺留系統問題——難以維護、升級和改善,變得零散、複雜。許多這類的機構都希望能在內部複制Fintech公司的路徑,建立創新、敏捷的團隊,迅速開發出新產品和服務,並在移動端、社交媒體和數據分析等方面強化數字功能。但其改革因設施陳舊、監管負擔以及現有利益問題難以徹底實施。

情報分析:

雖然目前傳統金融機構轉型仍然面臨許多問題,但在未來,Fintech和傳統金融的融合會不斷加深,這點毫無疑問。能夠預見的是,Fintech在未來金融業將逐步成為常態。它所帶來的,除了更高效的金融服務和生產效率之外,還會創造全新的生活方式, 驅動生活走向更美好的階段。

Fintech 金融科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189

“金融科技”Fintech:偽標簽還是真風口?

金融業作為信息密集型行業,信息技術的每一次革新和大規模應用都曾深刻改變金融業的面貌。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科技”或許是比“互聯網金融”更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一個標簽。

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這個詞更聚焦於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並強調它們對於提升金融效率和優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2015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領域的資金高達191億美元,是2011年的近8倍。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在強勢資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過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而值得註意的是,這一輪互聯網金融熱潮和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金融泡沫相比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需求支撐。截至2015年底,全球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30億,是2001年底的6倍。

Fintech(金融Financial與科技Technology的合成詞)這個詞最早只在美國地區使用較多,直到去年,國內包括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眾安保險、宜信等幾家巨頭開始重新定義自己為“金融科技”公司,這個詞才漸漸被國人所了解。

直到最近,“Fintech”幾乎成了所有高端論壇的標配,它成為了最新的熱門標簽。企業高管、監管領導、學者專家,人人都開始提金融科技。這種星火燎原之勢讓人想起了當初的P2P、眾籌、互聯網金融……

在這個“標簽”被玩壞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究竟何為Fintech?為什麽巨頭們在去年某個時間點不約而同地開始強調這個轉變?Fintech這個“舶來品”對於中國企業有什麽特別的意義?

Fintech的中國意義

Fintech對於中國的意義首先在於緩解監管壓力。如果從時間上來看,Fintech的說法大約是去年下半年開始被一些企業所引用,而那時,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面臨一個最大的變動就是監管環境的變化。

以去年7月,十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標誌,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始步入規範化發展的軌道,隨後又有多達二十幾個監管文件涉及互聯網金融的各個細分領域。

在中國,金融機構是牌照式監管,盡管P2P、眾籌等創新業態並未明確是否要發放牌照,但從監管的思路和趨勢來看,越來越向傳統的金融監管靠攏已是大勢所趨。

最新的權威解讀來自互聯網金融協會從業機構高管系列培訓(第二期)上,央行人士在發言中首次提到Fintech這個詞,並表示,應劃清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Fintech不直接從事金融業務,主要與持牌機構合作。

最近,央行行長周小川與IMF總裁拉加德對話時也提到:“我們鼓勵互聯網公司發展,但當它們開展金融業務時,在當前的情況下,它們需要遵守現有規則。”只要涉及金融業務就需要牌照或遵照既有規則,這一點已經非常明確了。

那麽,回過頭再來看看,從Fintech的定義也不難看出,雖然是“金融+科技”,但金融科技的落腳點在科技,偏重技術屬性,強調以及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在金融服務和產品上的應用。

而互聯網金融的落腳點在金融,金融屬性更強,是傳統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後的升級版、更新版。例如,中國式P2P(純線上的平臺除外),基本就是“傳統小貸業務+線上獲取資金”的模式。

所以,從符合監管的角度考慮,做一家“科技”公司顯然比“金融”公司更安全。

其次是增加估值空間。盡管過去幾年間,互聯網金融行業湧入了大量的資本,但對於該領域的企業的估值一直都沒有一個公允的標準。

互聯網屬性是做流量和用戶,不承擔信用風險,業務規模與流量和用戶成正比;金融屬性是指要承擔一定的信用風險,風控是核心,規模越大通常風險也越大,要用銀行體系的估值方法。不過,在資本市場,顯然是前者更討喜。

用P2P來舉個例子,美國市場對信息中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估值明顯高於具有信用中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估值,扮演信息中介角色的Lending Club P/S一直高於具有信用中介角色的OnDeck P/S數倍。(當然是在LC事件爆發、股價大跌之前)

如果定義為金融公司,那麽估值方式也並不難,就是公司持有或者交易了多大的資產量,再加上一些資本溢價就能夠得出合理的估值,而從現在這些公司的股價來看,市場更多的傾向於把這些公司當作金融公司。

如果是這些公司以互聯網公司或技術公司來估值,這種估值會遠遠高於目前這些公司的股價的。這些上市的公司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都在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技術屬性,而不是金融屬性。

除了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本身更受資本市場青睞外,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互聯網或科技屬性更強,公司的成長空間和想象空間顯然也更大。

例如,不少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強調“技術輸出”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通過核心技術的輸出和應用,企業不用受限於(金融業務)資本金、杠桿率的制約,其成長邊際得以大大拓展,進而可以連接更大的生態。

第三,技術驅動創新。當然,更重要的是,從行業的演進來看,過去通過簡單複制,缺少核心技術的商業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不管是市場還是資本都越來越看重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力和以技術驅動創新的能力。

尤其,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服務方面的影響越發顯著。對於企業而言,在技術上的投入和創新的能力也將愈發重要。

這也是當初不少人反對互聯網金融這種提法,甚至把“寶”類產品、P2P網貸行業、以及後來“一站式理財”平臺的發展都稱為一種金融創新的重要原因。他們認為,過往不少互金模式、互金產品都只是既有金融產品的互聯網化,創新不足。

不管“標簽”為何,在最近一年多,我們確實看到了新金融領域發生的一些變化。以大數據風控、機器人理財、區塊鏈應用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業態在中國起步發展,而那些單純複制商業模式、缺少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加速被淘汰。

東吳證券在其報告中總結稱,目前Fintech歷經1.0階段(軟硬件銷售和服務)到3.0階段(基於金融牌照+科技直接展業)發展後開始走向成熟,相較互聯網金融主要停留在對傳統金融渠道的變革,Fintech全面融入支付、借貸、零售銀行、保險、財富管理、交易結算六大金融領域。

中國式Fintech之困

現在有兩種極端的誤區,一是認為“金融科技”基本等同於“互聯網金融”,原因前面已經說明,兩者側重點有所不同。二是“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涇渭分明,例如,按照上述央行人士的說法,基本就把兩者給完全區隔開了。

按照他的說法,基本可以理解為,Fintech是to B,主要為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則更to C,直接為消費者、投資者提供服務。這樣一分的確更清晰,也更便於監管,但顯然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隨便看幾家巨頭公司,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百度金融等,它們的業務就涵蓋了支付、征信、資管、甚至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等多個板塊,它們既提供核心的技術支持與服務,自身也從事相關業務。

不過,隨著監管方式和監管思路的明確,這些金融科技集團,以及一些正在轉型的中小型公司都在慢慢梳理自己的業務條線,以便更符合監管的要求。

除了金融科技巨頭之外,一些中小型創業公司隨著業務條線的增多也存在“混業”的問題。例如,以P2P業務起家的積木盒子就在前不久成立了PINTEC(品鈦)集團,定位為專註金融科技開發和輸出、提供智能金融服務的Fintech公司。

此前,積木盒子涉足的多項業務和產品,例如,零售信貸板塊“讀秒”、基金銷售平臺“虹點基金”、P2P平臺“積木盒子”、保險銷售平臺“麥芬保險”、企業征信平臺“企樂匯”,以及智能投顧等都將以子公司的形式在集團內獨立運行。

對於這一類的金融科技集團已經很難單純地把它們用科技或金融的定位隔離開,所以,從監管角度來看,這種業務交叉的複雜性會讓它們的身份在一段時間內存有爭議。

但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些金融科技集團也在極力理清自己的業務條線,每一個子公司只專註一項業務,更容易滿足監管的要求或者獲取相應的牌照。

例如,積木的“虹點基金”、“麥芬保險”、“企樂匯”就分別有基金代銷、保險代銷以及企業征信牌照,螞蟻金服的網商銀行、芝麻信用、信貸業務等也都獲取了相應的資質。

在“互聯網金融”這個標簽被玩壞之後,“金融科技”、“新金融”、“替代性金融”(Alternative Finance,英國對於金融+科技創新業態的統稱)等新的標簽層出不窮。

不過,名稱是一個代號,並不是一個“避風港”,也許這段時間里它會帶來身份上的混淆或者美化,但相信只有那些真正以技術驅動的創新、能夠影響人們生活的產品才能帶領企業穿越時間、歷經考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39

一張圖,從五個維度看透FinTech產業16個領域和1885個創業公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27/159454.shtml

一張圖,從五個維度看透FinTech產業16個領域和1885個創業公司
阿爾法公社 阿爾法公社

一張圖,從五個維度看透FinTech產業16個領域和1885個創業公司

FinTech早期投資的交易數量在穩步上升。這預示著屬於初創公司的機會終於來了。

本文系阿爾法公社(ID: alphastartups)給i黑馬的投稿。

進入2016年,風險基金投向FinTech公司的資金正在減少,從數據和市場表現上來看,仿佛環境整體遇冷。但實際上,FinTech早期投資的交易數量在穩步上升。這預示著屬於初創公司的機會終於來了。

理由一是前所未有的快速退出機會。雖然2016年由於金融創業公司的估值泡沫和信貸市場頻繁動蕩帶來了明顯的下風期,一些VC對FinTech的投資越來越謹慎。與此同時,金融企業卻表現活躍激進。銀行、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正在轉變他們對於Fintech公司的看法——由攪局者,變成合作夥伴和啟迪者。

在過去的一個季度,傳統金融機構都在通過各種方式,比如直接投資、收購,或者創造一個創新實驗室的方式參與到FinTech創業中,提供了一個短而直接的退出方式。

理由二是2016年5月Lending Club的違規操作讓信貸公司在信譽問題上遭受重創,暴露出的差勁的風險管控能力、現金流和利潤遠低於期待等問題,讓資本喪失了對信貸公司的期待。相反的是,資本對於保險、區塊鏈等新領域的興趣正在穩定增加。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2016年FinTech領域的整體投資趨勢有望超過2015年的整體水平。

阿爾法公社追蹤分析了VentureScanner上的FinTech的1885家公司,並將其劃分為16個大類,跨越58個國家總融資金額高達536億美元。我們從FinTech領域市場分類、整體融資總額以及輪次按年分布、整體融資情況以及公司數量、平均融資情況以及退出情況這五個維度,以及16個細分領域的創業公司分析和總結了金融科技的市場機會。

一、金融科技市場一覽

e50cc67

我們將金融科技細分為以下16個類別:

消費信貸、商業信貸、私人財務管理、消費支付、後臺支付及基礎架構、銷售點支付公司、股權融資、散戶投資、中小型企業的商務工具、機構投資、銀行基礎設施、金融交易安全保障、眾籌平臺、消費者和商業銀行、國際轉賬(匯款)服務、金融研究與數據。

二、FinTech領域公司整體融資總額以及輪次按年分布

a2f9bd9

圖表是每年FinTech領域公司整體融資總額以及輪次按年分布,值得註意的是從2013年起,資本加重了在FintTech方面的投資,不過2015年開始FinTech方面的投資重點已經從初創期慢慢轉向了成熟期、或者說是擴張期,大多數投資都集中在B輪以及B輪後。

三、FinTech各領域公司的整體融資情況以及公司數量

d95f0b8

圖表比較了FinTech各領域公司的整體融資情況以及公司數量。其中消費級信貸以136億美元整體融資總額位列233家公司榜首。其中支付後端領域以整體融資總額92億美元位列第二,私人財務管理領域有170家公司,在公司數量上排第二名。

四、FinTech各領域公司的平均融資情況

52ff35b

圖表比較了FinTech各領域公司的平均融資情況,在消費支付領域的項目比較成熟,平均融資額約為9000萬美元位列第一。消費借貸類項目負債能力比較強,以8500萬美元位居第二。

五、FinTech各領域公司的退出情況

9178b11

圖表比較了FinTech各個領域的退出情況(收並購以及IPO),支付後端公司成功IPO的有8個,而個人財務管理公司受到更受銀行企業等資方青睞,有27個收購案例。

8815d83

圖表按照年份比較了FinTech各個領域公司的退出情況,2010年時成功上市退出的案子最多,有5個。2015年是收購的大年,共發生35起收購事件。

隨著FinTech的持續蓬勃發展,其連帶企業也將迅速崛起。公社將從16個領域中不完全整理美國的優秀創業公司以及發展情況,在這個方向上的創業者可以更一步比對和思考公司的階段以及發展方向。

消費信貸

消費者獲得個人貸款的新方式,並為其提供信用風險評估服務。包括P2P貸款、小額融資、大數據分析和消費者信用評估服務。

僅僅利用互聯網化、降低信息不對稱性,並以信息中介為定位、服務小微企業的信貸公司,存在著風險管控能力差,容易借貸違約、有增長而無營收的行業通病。2016年初因違規借貸2200萬美元引發CEO辭職,股價大跌35點。(其實負面消息出來之前,Lending Club的股價已經跌去了80%。市值也從50億美金,跌到了目前10億美金。)值得註意的是幸存的獨角獸已經換了打法,比如用社交網絡做征信的網貸公司SoFi已經開始布局人壽保險業務,產品會在今年年底上線。

Prosper

Prosper是美國的第一個P2P借貸平臺,擁有超過60億美元的貸款資金。在Prosper上,借款人可以申請個人消費貸款,貸款額度為2000—35000美元。Prosper至今已進行13輪融資,獲得超過3億5千萬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BlackRock, 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and Credit SuisseNEXT Fund.等。2016年2月,Prosper宣布裁員28%。

Prosper Marketplace LLC最近以3000萬美元成功收購支出/信用追蹤應用BillGuard,並以2100萬美元現金收購領先的雲端患者金融平臺 American HealthCare Lending。截至2015年4月,公司估值19億美元,總股權融資達3億6000萬美元。

2016年9月,Prosper預測2016年將收獲2013年以來最高的投資回報。(有這麽強?)

Lending Club

Lending Club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舊金山,是世界上最大的P2P借貸平臺。2014年2月11日,Lending Club在紐交所上市。Lending Club至今已進行了13輪融資,獲得3億9千2百萬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Foundation Capital、Morgenthaler Ventures、Canaan Partners、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 NVP等。

Earnest

Earnest是一家提供個人貸款、學生貸款再融資和計算機學院貸款業務的技術公司,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該公司使用軟件算法評估一個人的全部教育、就業和金融狀況,以此來獲得每一個申請者的完整財務狀況。Earnest成立於2013年,至今已進行了5輪融資,獲得超過3億美元的融金額資,投資者包括Battery Ventures、Maveron等。

LendUp

LendUp為急需資金的客戶提供在線短期貸款。與傳統貸款流程相比,LendUp 提供的在線短期小額貸款可以在 15 分鐘內完成;同時支持客戶通過移動端完成借貸過程。LendUp Ladder 會根據用戶信用積分把用戶分成白銀、黃金、鉑金及 VIP 四個級別,信用度越高,貸款利率則越低,從而鼓勵借貸人按時還款、提高信用。該公司最近得到Victory Park Capital融資5000萬美元,用於信用卡債務設施建設。目前公司融資總額達6400萬美元,來自Google Ventures,Data Collective, QED Investors,等17家的投資者。

SoFi

Social Finance (簡稱SoFi) 是一家致力於為名校學生提供低息學生貸款的P2P平臺,於2011年由4名美國斯坦福商學院的學生建立。SoFi專註於為早期的精英人群提供低息貸款,並以差別化低息吸引高質量借款者,通過社交網絡進一步降低違約率,同時以資產證券化降低出借資金成本。

在2014年, SoFi 成為第一家保障S&P(標普)和 Moody(穆迪)優先債券證券化投資評級的市場貸款人。今年10月,該公司E輪融資10億美元,領投者為日本媒體巨頭SoftBankGroup,是至今Finfech最大的單輪融資額。SoFIi融資總額達15.4億美元。2015年11月,SoFi又完成了本年度第四次的資產證券化,獲得資金超過5.36億美元。這次資產證券化資產池里加入了學生家長貸款(Parent PLUS), SoFi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平臺將會開始打包個人貸款和住房按揭貸款。

Affirm

Affirm是由PayPal的聯合創始人Max Levchin於2013年初創立的一家消費貸款公司。下一代的金融服務公司——Affirm主要為消費者提供分期付款貸款,將某筆貸款或者支付做成幾筆分期. Affirm至今已進行了3輪融資,獲得4億2千萬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FoundersFund、Spark Capital等。

Affirm正快速推廣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於幾周前融資獲得1億美元之後,Affirm今天宣布收購Sweed及其個人財務管理應用服務。

商業信貸

企業可通過商業信貸的新方式來提高債務融資,並得到信用風險評估服務。包括P2P借貸平臺,擔保貸款,小額融資及大數據風險分析。

Ondeck

OnDeck成立於2006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OnDeck是一個有技術支撐的、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服務的金融平臺。OnDeck至今已進行了11輪融資,獲得5億3千8百萬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Tiger Global Management、GV、IPV等。

私人財務管理

消費者管理財務的新途徑。包括追蹤支出工具,管理預算,解決管理不必要的信用卡收費,優化信用卡獎勵。

在Robo-Advisor(智能投顧)高速增長的行業背景下,金融機構也加快了布局。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去年八月收購了Robo-Advisor公司FutureAdvisor。Envestnet(為獨立金融咨詢創業公司提供技術工具支持的企業,於2010年上市)在去年2月份轉型Robo-Advisor業務。今年早些時候Invesco收購了B2B Robo-Advisor平臺Jemstep。

同時很多Robo-Advisor創業公司獲得了風險投資。2014年10月,資產管理規模達到30億美元的Wealthfront獲得Spark Capital領投的風險投資,估值7億美元。SigFig資產管理規模9400萬美元,從2011年創立以來已經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其CEO Mike Sha評論說,Betterment最新一輪的融資表明客戶認可Robo-Advisor這一服務模式,希望有更多的公司進入該領域。

Betterment

美國最大的獨立Robo-Advisor(智能投顧)公司Betterment3月 29日宣布獲得E輪1億美元的融資。Betterment成立於2008年。截止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已從11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39億美元,投資客戶從50,000人增長為現在的超過150,000人。Betterment的Robo-Advisor平臺其投資標的是從大量的基金中篩選了13只低費率的股票和債券ETF。依據用戶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測評,投資組合由不同占比的ETF組成。Betterment提供資產再平衡和稅收虧損收割服務。

SigFig

SigFig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的智能資管公司,他們專註於用戶投資行為,幫助整合管理客戶自己的所有投資賬戶和養老金賬戶,提供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與收益。Sigfig堅持與銀行合作,至今已進行了5輪融資,獲得超過67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NycaPartners、Bain Capital Ventures,Union Square Ventures等。16年3月完成了D輪融資,目前估值4000萬美元。

Credit Karma

Credit Karma向用戶提供跟蹤財務狀況的工具,並提供免費的資訊信用積分信息,同時也幫助用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信用卡債務。此外,Credit Karma還向消費者提供免費的信用報告,幫助用戶尋找性價比更高的金融產品。該公司通過金融機構的分成獲得利潤,在會員用戶購買了金融機構的產品後,便由金融機構付費給Credit Karma。Credit Karma的創始人是Kenneth Lin,之前任職於購物返現網站Upromise 和貸款網站Eloan。

網站擁有4000多萬名成員和2兆3000億美元的美國家庭債務信息。公司擁有3億6850萬美元的融資。

Vouch

Vouch創立於 2013 年,幫助消費者建立一個提供擔保的朋友或家屬網絡。基本原理:擔保人越多,還款利率越低。相比傳統銀行借貸,只需要填寫三個信息:每月住房費、工作及年收入、電話號碼。信貸決策基於三個杠桿是個人 FICO 信用分,擔保人數,擔保人的 FICO 信用分。如果出現“逃款”,平臺不承擔責任,擔保人為你支付這筆逃款。

Vouch團隊來自頂尖的技術和金融公司,如Google, PayPal, Prosper, and Bank of the West。Vouch Financial 獲 A 輪 600 萬美金,由 IDG Ventures India、Greylock Partners、First Round、Cooley LLP、The Stanford StartX Fund、Data Collective 等機構完成,目前共融資 900 萬美金,將面臨停業。

消費支付

以發行人和消費者為核心的支付公司。包括移動錢包、信用卡聚合,預付卡創新,和P2P支付。

支付因為變現能力好,營收穩定,曾是深受資本熱捧的方向,不過從2016年起,這個方向的投資熱度正逐漸降低。北美已經出現了Stripe(刷卡硬件設備)和Square(在線支付,驅動Apple pay)這樣的市場巨頭,不過像挪威等國家仍然有Adyen這樣的公司,由於市場的空白可以持續吸金。

Simple

Simple是一個移動金融服務提供商,它把多個賬戶組成一張共用的銀行卡。結合各種銀行卡賬戶到一個訪問。Simple,可以讓用戶在5.5臺ATM上免費取款,為消費者提供日常儲蓄和消費的綜合理財服務,便利性超過任何一家現存銀行。用戶的粘性和消費屬性讓Simple可通過與合作銀行拆分凈息差來賺錢。Simple至今已進行了4輪融資,獲得超過1.53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IA Ventures、First Round、Village Ventures 等。2014年被西班牙第二大銀行BBVA 以1.17 億美元現金收購。收購時只有92名員工,保持獨立運營。

目前Simple已為35萬家小微企業服務,員工發展近350人,被德勤評為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近三年發展最快的500家企業之一。

Adyen

Adyen是一家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和舊金山的技術公司,它的特色在於能處理全球187種貨幣的支付,Adyen通過與主要信用卡公司直接連接,達到對交易進行端對端的管理。Adyen支持250多種支付工具,包括Apple Pay、支付寶、Boletos、Qiwi、Konbini等。Adyen至今已進行了3輪融資,獲得超過2.66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Iconiq Capital、General Atlantic、Index Ventures 等。

後臺支付以及基礎框架

支付公司聚焦於收購方和其基礎架構來實現支付。包括電子商務商家支付方案、在線支付網關、ACH、直接存款和移動端應用後臺支付。

WePay

WePay 是2009年 YC 孵化出來的支付公司,主要為在線集市(也就是 C2C 電商)、眾籌網站、募捐網站等企業客戶提供 API,並支持各種在線平臺支付,包括Care.com,Constant Contact, FreshBooks, GoFundMe 和 Meetup。

將機器學習算法應用於金融領域的一個很好突破口是反欺詐。2014年,公司推出白標基於API的服務:提供無欺詐擔保服務的WePay Clear。WePay Clear是WePay Connect的升級版——在2011年推出的另一款類似產品,WePay Connect至今已成功簽下1200家平臺,交易總額達10億美元。

2015年5月, WePayD輪融資4000萬美元用於拓展全球性服務。

由FTV Capital 領投,日本樂天跟投,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 等繼續跟投。並將WePay融資總額拉高至7500萬美元。2015年1月,谷歌與WePay建立合作,將其與Instant Buy APIs整合並應用到200000家電子商務商店。

21 Inc

21 Inc開發了一種可嵌入的比特幣“挖礦”芯片,由於可以集成到任何聯網設備,這一芯片從而能在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上使用連續的數字貨幣流。目前21Inc公布了軟件源代碼,用開發者API來提供微支付,並將這種廣泛的轉變稱為“第三代互聯網”。21 Inc至今已進行了2輪融資,獲得1.2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RRE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 等。

2016年6月14日21 Inc.在媒體上宣布,其公司的軟件可免費使用,聲稱“任何一臺電腦都可以變成一臺挖掘比特幣的電腦”。

銷售點支付公司

以收購方為核心,提供實體企業和組織的物理支付方案。包括移動銷售點(POS)系統和POS創新(如QR碼,手掌掃描儀)。

iZettle

iZettle是一家領先的移動支付公司,它提供小企業便攜式銷售點免費解決方案和銷售概述工具。iZettle總部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iZettle至今已進行了9輪融資,獲得超過2.4404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Intel Capital、Zouk Capital LLP、Intel Capital、Index Ventures 等。

PayNearMe

PayNearMe於2009年3月成立,創始人Danny Shader曾擔任Amazon副總裁及Good Technology創始人兼CEO。PayNearMe(前稱Kwedit)致力於幫助政府機構和企業接受現金支付,讓消費者在移動端支付現金。

公司已經獲得超過7100萬美元的融資金額,包括2015年4月的最新一輪融資147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 GSV Capital, Khosla Ventures 和 August Capital。PayNearMe也與 Amazon(亞馬遜), Greyhound 和Sochitel UK建立商業合作。

散戶投資

消費者可通過散戶投資公司投資各種證券市場。包括主題型投資,眾籌投資專業,無偏算法投資建議及投資社交網絡平臺。

Wealthfront

Wealthfront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增長最快,基於模型和軟件的在線理財咨詢公司,擁有超過25億美元的客戶資產。 Wealthfront 稱他們可以使任何人都能輕松獲得國際水平的長期投資管理服務,並節省了高額的咨詢費。Wealthfront至今已進行了5輪融資,獲得超過1.295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Spark Capital、Index Ventures、Ribbit Capital、Greylock Partners、DAG Ventures等。

Pers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PersonalCapital是一家在線資產管理及投資理財顧問服務的金融互聯網公司,主要服務於傳統個人理財中的低凈值投資者。PersonalCapital的業務分為兩個方面:免費網頁理財分析和付費專職理財顧問服務。前者利用自動化算法為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現金流量以及費用計算分析工具,相當於個人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損益表”;後者主要針對有進一步理財需求的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的人工投資咨詢服務。

PersonalCapital 背後有許多知名矽谷風投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支持。其中包括Corsair Capital, Blackrock, USAA, Crosslink Capital,Institutional Valley Partners 和 Venrock。擁有近2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目前有超過850000人使用Personal Capital跟蹤超過1870億美元資金。

Robinhood

Robinhood(RobinhoodMarkets Inc) 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註冊的中介公司,他提供了一個零傭金和極易操作的美國股票買賣及ETFs(股指基金)的交易平臺,深受年輕人和非專業交易員的追捧。此前也有不少零傭金的交易平臺,比如, TD Ameritrade在2000年上線的第一個提供免費交易的中介公司 Freetrade.com,以及Zecco.com。不過因為商業模式不明朗,TD Ameritrade在幾年前關閉了Freetrade.com, Zecco.com也被TradeKing收購並開始對每一筆交易收取一定的費用。

Robinhood的盈利方式是靠抵押個人股票向Robinhood借貸的形式收取利息來盈利,以及巨大的資金池沈澱。成立後一年半時間里完成了3輪共計6600萬美元融資金額。

股權融資

私企以股權交換和投資者參與私有市場的投資來提高資本的新方式。包括眾籌平臺和次級市場解決方案。

國內眾籌行業也是風險高發地帶,其中包括某科技媒體旗下的股權投資、眾籌界和原始會等平臺。大多眾籌平臺為了規避責任,把自己定義為眾籌工具,只有融資及資金劃轉是通過平臺完成的,投前及投後服務這部分工作遠不如傳統投資企業。“欺詐”、“未能按期放款”、“拖欠還款”、“項目運營失敗”等問題源源不斷,隨著股權融資項目陸續到了退出期,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問題爆出來。以下列舉幾個美國眾籌公司的典範。

Kickstarter

眾籌鼻祖,通過Pebble等智能硬件的眾籌成功一戰成名。平臺上會獲得成功的產品包括智能硬件、工作室、中小型食品飲料等。

Circle Up是與Kickstarter齊名的眾籌網站,也會投資自己平臺上的項目。

RocketHub

可以投票的眾籌,支持者除了投資外也可就項目進行投票,得票最高的項目可以獲得由RocketHub提供的商業和營銷援助,其內容包括與重要公關人員合作的機會等。2015年4月被EFactor收購。

中小型企業的商務工具

幫助中小企業管理自己的財務金融的工具。包括稅收、工資發放、發票和會計賬務的工具。

Gusto(Zenpayroll)

Gusto是一個集合薪酬、獎金、HR系統為一體的SaaS公司。到目前為止共完成1億5500萬美元融資金額。Gusto的盈利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公司訂閱,每月支付39美元,每多一個員工每月只需多支付6美元。業務涵蓋稅收、文件、保險等等。並且他們還賺取保險中介人身保險或健康保險的那部分傭金。Gusto趕在Zenefits(直接競爭對手)今年10月18日Z2新產品發布會之前放話已經服務了40000家中小型企業。

國內對標SaaS公司為薪人薪事,2015年獲得阿爾法公社的天使輪融資,A輪獲得紅杉5300萬元投資。

Sway Finance

成立於2016年,YC投資的SaaS 服務的公司。Sway Finance 為SaaS公司的財務徹底實現自動化,其背後依托的是兩種技術:一是“機器學習”,二是:“在線支付處理整合技術”。通過這兩項技術,它能夠以幾乎完美的準確度,實時地管理賬本。Sway Finance 向公司收取的月費是 99 美金。

Spendesk

Spendesk 成立於2015年,是一款能夠幫助公司跟蹤開支花銷的SaaS公司。在使用了這樣一款軟件之後,公司能夠明確地劃出預算,管理線上的各種付費訂購服務,管理公司的花銷。當你把錢上傳到你的 Spendesk 賬戶後,你可以真正做到實時地跟蹤你的雇員是如何花掉這筆錢的,並能夠立即地生成發票,並在線上及時發送提醒,提高報銷效率。Spendesk除了SaaS公司以外還有另外一個發展方向——刷卡公司,已經有10家客戶月度經常收入達到10萬歐。

Braintree

談到移動支付,離不開電商Paypal的支付處理子公司Braintree。2013年9月eBay以8億美元收購了Braintree,而後者現在儼然已經躋身移動支付與移動電商的領軍行列。Braintree的產品主要是“即觸”支付,一鍵式解決paypal 、信用卡等多樣化訂單的支付問題。

2014年9月,Braintree開始接受比特幣,OpenTable, LivingSocial, Hotel Tonight, Basecamp, TaskRabbit和GitHub 都是Braintree的客戶。

Coinbase

另一家比特幣兌換與錢包服務公司Coinbase,目前為全球35000家公司提供比特幣支付服務,包括OKCupid,Overstock.com,戴爾,DISH網絡,Reddit和Square。公司於2015年1月融資7500萬美元,不但是比特幣公司最大的融資並且投資者中有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2015年1月,Coinbase宣布成立了美國首家正規比特幣交易所。Coinbase擴大規模的實驗Bitcoin XT引起了其他比特幣玩家的不滿,被Bitcoin.org除名。

機構投資

為理財經理,對沖基金經理和專業貿易商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是優化回報率的新途徑。包括股票情緒分析工具,另類投資(非主流投資)平臺和算法交易工具。

Kensho

高盛作為Kensho最大的股東,評價它為“撼動彭博社和湯姆遜路透主導的金融數據行業,為大眾提供當前被頂級對沖基金如Bridgewater Associates、D.E. Shaw和RenaissanceTechnologies使用的複雜量化計算能力”。Kensho最大的特點是將輿情與量化分析結合在一起,通過自然語義理解和圖形用戶界面,讓分析師能夠以較低的門檻使用這種分析工具。

Kensho開發了Warren應用軟件,該軟件是基於雲計算和深度學習的信息輔助系統,它具有很好的人機交互功能。通過搜集、分析數據,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創始人Daniel Nadler從哈佛完成了PhD學位,現在擔任斯坦福大學Fintech研究院主管, 團隊不乏來自谷歌和蘋果的一流工程師以及華爾街分析師、物理學家、經濟學家等。目前共完成融資5800萬美元。

Algomi

Algomi(AlgorithmsFor Market Intelligence),名字概括了公司的核心業務——讓交易員通過市場所披露的大量固定收益資產信息來準確布局流動性。公司表示已簽署了超過170家券商公司和15家銀行到其網絡。公司至今已獲得3000萬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Lakestar和Hoxton Ventures。

金融圈的社交網絡和社區,是資本市場並不多見的的“分享文化”先行者比如投資人、操盤手社交平臺Stockwits以及投資管理公司Covestor,雖然它們針對的主要還是普通大眾。Quantopian,一個算法交易社區,面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和投資策略偏量化和算法交易的人群。處於早起創業階段的ThinkNum認為金融模型應當共享給所有人,希望成為金融模型圈的“GitHub”。

SumZero

對沖基金社交媒體,面向專業買方分析師的社區。活躍著不少資深一線分析師分享他們的可操作案例發展他們的職業網絡。

銀行基礎設施

幫助提高金融機構運作的解決方案。包括銀行集成 API、白標移動解決方案和大數據分析。

Xignite

Xignite提供基於雲的金融市場數據API,給新興公司和成熟公司的數字資產(例如網站和移動應用)提供實時市場數據。Xignite為眾多全球最具創新性的金融技術領先企業提供支持,包括Betterment、Currency Cloud、SoFi、Jimubox和8 Securities。

XigniteFintech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Stephane Dubois表示:“金融技術革命方興未艾,未來幾年會席卷金融服務業的所有方面。金融機構已經無法再負擔運營所需的剛性專有數據基礎架構的成本。金融技術的創新者正在對相對傳統的金融服務公司繼續施壓。如果想在新格局中生存和蓬勃發展,這些傳統機構必須一邊大力創新,一邊削減成本。”

Xignite獲得了Starvest Paterners,Alots Ventures 和StartupCapital Ventures的1640萬美元的融資。

Yodlee

Yodlee,是一家銀行財務SaaS公司,成立於1999年。幾年來持續地為花旗、美國銀行等美國大型銀行提供在線財務服務,也為一些平臺提供技術支持與軟件開發支持,在業界極富盛名。該公司已在1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750客戶,並提供創新性FinTech產品。

銀行、互聯網服務公司及第三方理財APP開發者,可通過Yodlee公司的“金融雲”追蹤消費者金融信息,從而提供各種定制化金融服務。目前約有1650萬名訂購服務用戶基礎。Yodlee為許多著名在線理財平臺提供銀行卡數據同步更新服務,如PersonalCapital、LearnVest和Mint。其中Mint通過與Yodlee的合作使Mint迅速上線,為用戶提供更為方便的服務,大量早於Minted成立的競爭對手Wesabe用戶流失到了Mint。

公司於2014年10月上市,截至2015年6月30日,總收入已達9860萬美元。

Envestnet,Inc.(一家面向金融投資者的財富管理技術服務提供商)將以5.9億美元價格收購Yodlee公司全部股份。

Plaid

Plaid成立於2012年,瞄準金融機構與應用間的數據層市場,為Venmo、Gusto,OptionsHouse, TransferWise, 和 Charitywater等金融服務公司提供API,搭建用戶數據庫基本框架,讓金融服務可以連接到用戶的銀行賬戶。2016年7月完成了B輪融資4400萬美元。

金融交易安全保障

為企業交易提供安全保障,用戶驗證及防欺詐的新方法。包括身份識別驗證,大數據分析和欺詐檢測算法。

Jumio

Jumio是一家領先的身份管理和認證公司,幫助企業減少註冊、交易、手續辦理等場景下的欺詐行為、欠款幾率以及紙質文件處理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整個認證僅需 60 秒。目前主要應用於旗下認證工具 Netverify(iOS、Android和Web 版)。Netverify主要服務於企業客戶群體,而另一款產品掃描認證類產品 Netswipe 則主要是通過掃描信用卡輔助交易的完成,因此 Netverify 可以作為 Netswipe的補充或者單獨的解決方案。

Jumio投資者包括A16z,Citi Ventures(花旗集團)和Facebook聯合創始人Eduardo Saverin。目前Jumio的客戶有United Airlines(美國聯合航空公司),Airbnb,EasyJet(易捷航空),Yobetit.com, Entropay等。自2012年起,公司融資總額近5200萬美元。2016年5月被 Centana Growth Partners收購。

消費者和商業銀行

消費者和中小企業與銀行服務接口的新途徑。包括互聯網金融服務和虛擬信用卡。

Atom

Atom是英國第一家完全基於手機APP的數字銀行,在沒有物理網點和網上銀行的情況下(只有APP),獲得了英國金融監管機構授予的銀行牌照。2014年開始創立, 2015年11月西班牙銀行集團投資6800萬美元,成為Atom最大股東。Atom在未上線之前,融資總額已經超過1.35億英鎊(約合1.91億美元)。

2016年6月28日,英國唯一的電子銀行——Atom任命首家註冊中介,借此來完成改變其中小企業銀行面貌的使命。

Acorns

Acorns目前擁有85萬活躍賬戶,通過集結訂單獲得優惠的方式幫助用戶將結余資金用作投資。假設你買一杯拿鐵花費了$3.99美元,那這筆花費所省下的一分錢就會被用來購買股指基金(ETF)。

Acorns的目標用戶是一些年輕的散戶投資者,低於5000美元以下的賬戶每月交一定的月費。用戶將信用卡信息綁定在該應用上,以便Acorns能夠與卡片同步,進行自動投資。這家初創公司以投資組合的多樣性為賣點,投資對象包括股票和債券。

Acorns由Cruttenden父子創立,其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歐文市。據Jeff Cruttenden所說,在風險調整收益上,第一季度Acorns所有的投資組合均跑贏標準普爾(S&P), “是史上收益增長最快的投資應用。”

創始人沒有披露具體的收益闡釋,該應用是否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策略還有待考證。但Acorns的確簡單好操作。2016年4月,Acorns獲得了來自Paypal3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國際轉賬

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便捷廉價的海外轉賬匯款服務。包括純數字版匯款,移動top-off服務和禮品卡。

區塊鏈在銀行業之外的擴張已經開始布局比如保險業,醫療,零售,交易或一般商業中都存在著大量的機會。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用來使用比特幣或其他區塊鏈來跟蹤藝術品的出處,其目標是既保證作品的真實性,又得以跟蹤作品的所有權及使用歷史。

其中不少創業公司BlockCypher(區塊鏈界的亞馬遜雲計算平臺(AWS))、Bloq、ConsenSYS、Loyyal和Stellar五家創業公司已經與德勤合作,建立了20種可行的區塊鏈原型。

電子銀行

Dwolla

Dwolla是一個基於web的免費軟件平臺,它允許用戶向其他用戶發送、接收和請求資金。Dwolla是為銀行轉帳提供了一個簡單、快速、可靠的服務的平臺。Dwolla至今已進行了6輪融資,獲得超過3.251億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CME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Union Square Ventures等。2016年6月,Dwolla對外公布每年處理超過一百萬個帳戶的近20億美元的付款金額。

WorldRemit

WorldRemit成立於 2010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為用戶提供方便的在線跨國轉賬服務。用戶在手機、電腦或平板上利用 App 就能直接向國外的手機或銀行賬號轉賬。和傳統的跨國轉賬服務相比,WorldRemit 的轉賬速度很快,費率也相對較低。

創始人兼CEO是Ismail Ahmed博士,領域是經濟學。創立公司前,他曾在the United Nations Remittance Programme工作,911襲擊後,美國引進了最嚴厲的反洗錢法,UNRP則幫助非洲跨國匯款公司把錢匯到美國。Ismail也發表了一項影響深遠的研究,關於索馬里蘭內戰爆發後的匯款狀況。

WorldRemit獲得Accel Parteners和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 1470萬美元的融資。

Stellar

Stellar使您能夠免費、快速地把錢以任何貨幣的形式寄給任何人。Stellar作為一項技術,它使資金在人與人、公司、金融機構之間直接流動,就如發送電子郵件一樣簡單。Stellar至今已進行了2輪融資,獲得超過306萬美元的融資金額,投資者包括Aslanoba Capital、Stripe 等。

金融 市場機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