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緣”起咖啡,“情”定草莓:Facebook收購WhatsApp背後的故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284

在商界,收購往往和結果、吞並這樣詞一同出現。在諸如Carl Icahn這樣的惡意投資大亨眼里,收購就是資本碾壓,就是將別人辛辛苦苦創立的企業變為自己大撈一筆的錢囊。 但世事無絕對,有時候收購往往也會和友誼、信任這樣溫情脈脈的詞掛鉤。就在最近的一場收購案中,兩家新銳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就上演了這樣一場充滿了溫馨色彩的收購案。 美國東部時間周三下午,Facebook斥資190億美元收購了移動端新銳公司WhatsApp。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顯示,此次收購是自2001年時代華納(Time Warner's)斥資1240億美元並購美國在線(AOL)後,互聯網公司最大的一起收購案。 WhatsApp是一款利用網絡傳送短信的智能手機移動應用程序,能夠利用智能手機中聯絡人的信息,查找也使用這個軟件的聯絡人。WhatsApp能夠在多個智能手機平臺上使用,擁有超過4.5億月活躍用戶,超過3.2億日活躍用戶。 在業內人士看來,Facebook收購WhatsApp無疑顯示出其在移動端的勃勃野心。然而他們是否知道這場收購背後的故事呢? 某知情人士在接受彭博社記者的采訪時透露,Facebook總裁Mark Zuckerberg和WhatsApp創始人Jan Koum早在2012就已經認識了。當時,Zuckerberg邀請Koum前去加州Los Altos的一家面包店品嘗咖啡。不知是因為那天的咖啡實在太好喝,還是因為同為創業者所以共同語言太多。總之,Zuckerberg和Koum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 僅一面後Zuckerberg和Koum便成為了朋友,此後兩人經常一起出去吃飯,甚至結伴遠足。 2月9日,Koum應邀前往Zuckerberg位於加州Palo Alto的家中共進晚餐,開始只是閑聊,但隨後話題逐漸轉向了Zuckerberg的Internet.org互聯網普及計劃後,兩個人都開始認真起來,並就能否通過移動設備實現這一設想以及兩家公司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最後,Zuckerberg提出:最好的方法是兩家公司合並,讓Koum加入Facebook的董事會。 當天,Koum沒有直接答複Zuckerberg。但五天後,也就是情人節的當天,當Zuckerberg和他的妻子在家吃晚飯時,Koum提著一籃草莓出現在了他家門前。他接受了Zuckerberg的提議,兩人於是開始商討收購價格。 最終,這場收購以190億美元成交。其中120億用於股權,30億用於限售股,此外還有40億現金。Facebook公司得到前景光明的WhatsApp,向著移動端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Zuckerberg的董事會中也多了一名的得力幹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22

一張紙條奠定的WhatsApp暴富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294

若不是今天早些時候Facebook宣布作價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相信有不少中國讀者都沒有聽說過這款移動聊天軟件。為何這家公司能在短短4年時間內獲得成功,恐怕離不開創始人桌上的那張小紙條。 在本次交易宣布不久後,WhatsApp的領投資本-紅杉資本公布了一張照片,解釋了為何這家只有32位工程師的公司可以搭建一個供4.5億用戶使用的通訊網絡。 “沒有廣告!沒有遊戲!不耍花招!” 照片中的這張紙貼在WhatsApp首席執行官Jan Koum的辦公桌上,完美的展示了為何這款應用能在眾多同類軟件中脫穎而出。 產品推出時,Jan Koum和Brian Acton兩位創始人對產品的定位就是手機短信的替代品。因此從功能上,WhatsApp非常簡潔,就是幫用戶收發信息。相比於亞洲聊天應用微信、Line、KakaoTalk里的卡通聊天表情、遊戲、社交圈分享等功能,WhatsApp一概沒有。 紅杉資本合夥人Jim Goetz稱正是這幾句話成為了每天對兩位創始人的座右銘,提醒他們專註於提升純信息服務的體驗。 Goetz還稱,WhatsApp的工程師們沒有設計複雜的收費方案,用戶只要每年付出1美元就夠了;他們也沒有設計花哨的新產品、遊戲或是做用戶分析,也不會記錄用戶的數據;除了手機自帶的電話薄,用戶無需再建立一個好友列表;用戶甚至不需要在登錄的時候輸入賬號和密碼,因為身份驗證就是自己的手機號;WhatsApp同樣沒有花一分錢在市場營銷上。 WhatsApp認為,廣告不僅是美學上的破壞,更會侮辱使用者的智商和打斷思路。他們還認為,當網路公司開始依賴廣告銷售賺取盈利時,他們最好的工程師就會把重心從「開發最好的用戶經驗」轉為「創造最好的廣告收入」,有違 WhatsApp 一直以來以顧客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所以說,拒絕內置廣告可以讓公司更專註於產品自身的改進,就像Goetz指出的,在WhatsApp,一個工程師要服務於1400萬活躍用戶,而軟件本身每天則要處理數十億條信息,並且極少出錯。 當其他通訊軟件紛紛崛起,加入各種形形色色的功能,WhatsApp仍是“以不變應萬變”堅守純信息軟件的定位,競爭對手Line年收入已經達到3.38億美元,KakaoTalk收入預計達到2億美元,WhatsApp的收入暫時還無法達到這樣的規模,但是從本次成功的收購案上來看,WhatsApp又一次完美的展示了“專註”的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23

WhatsApp真的值190億美元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372

今天華爾街和硅谷最重磅的新聞無疑是Facebook豪擲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根據協議,Facebook將支付給WhatsApp 40億美元現金,120億美元股票,另給WhatsApp幾位創始人共30億美元受限制股份。這麼高的價格讓人不禁懷疑:WhatsApp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WhatsApp的基本信息:月活躍用戶達到4.5億,其中70%的用戶每天登錄,現在每天還新增100萬用戶,每天WhatsApp上發送的消息規模達到全球電信的短信數量,每天有10億張照片、2億條音頻消息、1億條視頻消息通過該軟件傳輸。

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計算,WhatsApp總估值190億美元,活躍用戶4.5億,這意味著Facebook為每個用戶花了42美元。而與WhatsApp最具可比性的是騰訊的微信。

截至2013年三季度,微信的用戶數量為2.72億,如果按照同樣的速度增長,那麼估計2013年底微信的用戶數量將達到3.13億。如果每個用戶按照同樣的價格,騰訊微信的估值應該是130億美元。而目前騰訊的估值是1400億美元,這意味著市場對騰訊的遊戲、QQ等其他業務的估值為1270億美元?

顯然不是,市場對微信業務的估值顯然要比130億美元高。據《華爾街日報》,巴克萊銀行估計,騰訊的微信業務估值為300億美元,相當於每名用戶95美元。野村更是對微信估值691億美元,佔了騰訊市值的近一半,相當於每名用戶估值231美元。

不過二者雖然相似,但並不完全一樣。功能上,微信目前已經有了在線遊戲和移動支付等功能,而專注的WhatsApp只有最核心的通訊和社交功能,其他功能還有待進一步開發;盈利模式上,微信著力於增值服務收費,WhatsApp僅有0.99美元的年費收入,而且第一年還免費;用戶分佈上,騰訊在中國市場一家獨大且正在向全球進軍,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WhatsApp則無法染指中國市場。

目前來看,市場顯然更加看好微信的「錢景」,所以對微信單個用戶價值的估值最高可以達到231美元,幾乎是WhatsApp的六倍。

如果我們進一步分析,會看到WhatsApp光鮮的數據背後,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4.5億活躍用戶中許多是非美國用戶,比如Android版用戶和iPhone版用戶很難順暢溝通等等。這也是其估值相對偏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坦率的講,雖然190億美元看起來很高,但相比微信來看,WhatsApp的估值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目前的WhatsApp或許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畢竟有著4.5億的龐大用戶,是全球用戶數量最多的移動端社交通訊產品。如果扎克伯格能夠妥善處理,相信這筆190億美元的收購對他來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大買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25

收購WhatsApp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40224/18635280

Facebook(fb)以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以下簡稱App),豪氣驚人,呢次驚天大收購,雖未打破2001年惠普收購康柏電腦之250億美元及2000年AOL以1820億美元(連債項)收購時代華納嘅紀錄,但已經係科網股狂潮爆破後嘅新高。不可不提的是,惠普與AOL嘅收購,都冇好結果,AOL更加損失慘重,歷史經驗顯示,每逢有近乎瘋狂嘅併購出現,泡沫離爆破之期不遠了。
fb以190億美元收購App是否瘋狂?收購條件係,120億元以fb股票支付,40億美元現金,另加30億美元的「有限制股份」(restricted shares),分四年支付俾App嘅創辦人與現時僱員(55名)。呢30億美元係用來綁住佢地唔好在四年內離開公司嘅。以一間小公司(55人)計,190億美元嘅市值相等於一間Gap Inc(時裝公司,有僱員136,000人),唔怪得有人話做流行時裝不值錢。
190億美元點樣計算出嚟,彭博通訊有如下推論:App有4.5億用戶,每日增加一百萬人,一年可增加3.65億人,兩年之內(假設增長不變),用戶會有11.8億人,當作10億人計,以每人付費用99美仙為基礎,一年嘅收入係十億美元,收購價錢等於營業額嘅19倍,至於P/E市盈率,當然高到上天。咁高嘅Price to Sales比率,據彭博翻查紀錄,只有聲稱開發「神奇新藥,救命靈丹」嘅藥廠試過有,現在fb是否當App係救命靈丹?
以現時用戶數目計,fb或者會覺得抵,fb上市價係38美元,上市後最低跌到大約17美元多啲,現時作價68至69美元,已從低位反彈四倍,P/E高到112倍,印公紙仔(股票)收購App,正合時宜。另外,fb有12億個用戶,自己市值約係1730億美元,每個用戶值144美元,而App有4.5億用戶,作價190億美元,每用戶只係值42美元,好低箒!但與另一類似公司Viber相比,日本樂天剛以9億美元買入,每個用戶只值3美元,從以上數據睇,App嘅市值雖然高到離譜,但fb股票何嘗不然,兼且實際現金支出只係40億箒,其他用高價fb股票交換,29歲嘅薩加堡識計數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605

谷歌或曾有意收購whatsapp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296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有兩個獨立的信息來源顯示谷歌曾出價100億美元競購WhatsApp,相比於Facebook 的出價,少了90億美元,還少了一個董事局席位。 而谷歌的高級副總裁Sundar Pichai在巴塞羅那的世界通信大會上表示,谷歌競購WhatsApp的傳言完全不是事實。Pichai說:“WhatsApp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品,但谷歌從來沒有給過WhatsApp報價”。 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表示,WhatsApp190億美元並不算高,WhatsApp擁有4.5億活躍用戶,這將幫助Facebook擁有向數十億人提供網絡通訊服務的能力。 紮克伯格還表示,即使WhatsApp不與Facebook進行業務上的協作,仍然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經營,WhatsApp也極有可能成為全球主要通訊公司之一。但他也承認:“自己有可能錯了,WhatsApp會成為為十幾億人提供通訊服務的公司,但卻難以實現盈利”。 傳言或許並非空穴來風,之前有報道稱谷歌收購WhatsApp的交易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成交階段,盡管收購前對WhatsApp的評估表明WhatsApp只值15億美元,但谷歌還是給出了100億美元的報價。 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Facebook給出遠高於谷歌的報價是為了在與谷歌的競爭中占到上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44

WhatsApp效應: 日本軟銀或謀求入股Line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051

             (日本用戶數量最大的IM 軟件 Line) 日本第三大移動運營商軟銀謀求入股日版微信Line,  Facebook 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對即時通訊市場的沖擊仍在繼續顯現。 彭博消息源稱除了軟銀之外,至少還有另一家公司有興趣入股Line,其母公司Naver為了引入更具分量的投資者,正考慮放緩Line上市步伐。 據法興的估計,目前有約3.4億用戶的Line估值已經高達149億美元。 周二Line母公司Naver股票在首爾交易所收盤上漲7.5%至735,000韓元,創4個月最高。而軟銀股價上漲了4.1%。 消息傳出後,軟銀拒絕就收購傳聞作出評論,Naver公司稱目前沒有出售Line的計劃。 億萬富翁孫正義的軟銀公司,去年收購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他的公司還持有中國安卓市場豌豆莢,以及芬蘭移動遊戲開發公司 Supercell Oy的股份。 彭博消息源稱Line目標仍然是今年晚些時候上市,而在IPO之前引入更具分量的戰略投資者,將幫助其大幅提高估值。 依靠互聯網接入免費讓用戶隨意發布和分享信息的移動App,正迅速取代傳統的電訊運營商提供的短信服務。上周Facebook斥資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震驚市場,而就在幾天之前電商樂天(Rakuten)花費9億美元買入即時通訊服務商Viber。 Line平臺成長起來的業務已涉及社交、遊戲、電商、新聞等多個領域。其營收主要依靠表情貼圖和手機遊戲。 據數據分析公司App Annie數據,Line目前是日本、臺灣地區、泰國第一大即時信息服務軟件,領先Facebook Messenger服務。Line在拉美的墨西哥和智利排名也居於前列,而在韓國它與KakaoTalk爭奪市場。 更值得關註的是,軟銀集團目前持有阿里巴巴約37%的股份,是後者的第一大股東。如果馬雲聯手孫正義的軟銀收購Line股份成功,意味著阿里巴巴將拿到另一個移動互聯網入口。 2012年12月,奇虎360就與Line簽訂了為期1年的獨家運營協議,負責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推廣服務,但1500萬的下載量無法撼動騰訊微信的統治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67

臉書天價娶WhatsApp 真能回春?

2014-03-03  TCW
 
 

 

臉書(Facebook)在美國時間二月十九日宣佈,以一百九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七百七十億元)的現金與股票,收購手機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公司WhatsApp。這是臉書歷來最大手筆的購併,也是繼微軟(Microsoft)二○一一年以八十五億美元買下網路電話公司Skype以來,新創公司被收購的最高價。為何臉書要如此大手筆購併一家即時通訊軟體公司?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估算,這筆交易代表臉書對WhatsApp的估值,乃是推特(Twitter)目前三百一十五億美元市值的一半以上,且交易價值約是預估營收的十九倍,與一家購併開發癌症藥品的藥廠價碼相當,因此也形容臉書像是在買「救命仙丹」。

在此購併案宣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臉書的股價未如看空者預期的大跌,盤中甚至還創下歷史新高七十‧一一美元,收盤價是以小漲二‧三%作收。

用戶數增幅沒它快不購併恐兩年後就被超越

為什麼投資人對這件購併案埋單?紐約券商傑弗瑞(Jefferies)分析師匹斯(Brian Pitz),形容這樁交易案是「防禦性購併」,因臉書每月活躍用戶數逾十二億,而WhatsApp用戶數雖只有四億五千萬,但以號稱每天新增一百萬戶的速度計算,再過兩年,其用戶規模將超過臉書,為避免WhatsApp造成威脅。

此舉正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挑選投資標的時最常說的:「要買有護城河的公司。」臉書等於是花一百九十億美元建立一個競爭優勢。更有華爾街人士形容,這起購併案如同當年Google花十六億五千萬美元購併YouTube一樣。當時Google宣佈購併案時,也被大家質疑買貴了,因此購併案宣佈隔天,它的股價在盤中一度下挫逾一‧五%。

但事實證明Google這起交易案換來一隻金雞母。因為YouTube後來成為線上影音霸主,Google股價在往後幾年也創下新高,目前已經突破一千美元價位。

營運模式沒它會賺免花錢行銷就有現金流入

另外一個事實是,WhatsApp和其他社群軟體不同:它沒有廣告、遊戲,提供使用者乾淨、純粹的聊天平台,只靠提供通訊功能,就能每年跟每位用戶收約一美元,當未來用戶數增至十億人口時,一年就是十億美元的現金流入。

這樣的營運模式,顛覆社群網站應該提供免費服務的迷思,也讓臉書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相信,只要提供有用的服務,消費者還是願意從口袋掏出錢。這跟目前網路媒體必須與平面、電視媒體競爭廣告收入的紅海市場完全不同。

但為何WhatsApp會走這條路線?當初該公司共同創辦人艾克頓(Brian Acton)一再強調介面必須「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不要廣告,不要遊戲,不要譁眾取寵的小花招)」工程師不發展新產品、新遊戲,只須把功能維護好,三十二位工程師每人負責一千四百萬用戶,保證使用者九成九的時間內都能正常操作。

同時使用者也不用再擔心個人資料外洩,也不需要申請帳號和密碼,只需要電話號碼做為認證,WhatsApp在行銷方面一毛錢也沒花到。WhatsApp等於什麼都沒做,一年就可以從使用者身上賺到約一美元,但據臉書法說會資料,臉書每一季才從使用者身上賺到一‧七二美元左右。

WhatsApp以極少的資本支出,僅靠單一產品就能維持穩健成長,這些小錢只要有足夠的量,就足以積沙成塔、聚少成多,這就是臉書的算盤,也是巴菲特最喜歡的公司營運模式。

年輕使用者漸流失出價拿現金+股票換成長

此外,臉書出價的方式也是「暗藏玄機」,因為臉書實際上只要拿出現金四十億美元(公司目前帳上現金約一百一十五億美元),其他的一百五十億美元,皆是以股票的方式提供,包括了一百二十億美元的公司股票,以及在未來四年內提供對方員工價值三十億美元的限制性股票(RSU)。

畢竟,網路公司的股價向來不看本益比,而是靠市場對未來使用者流量不斷成長的預期來支撐,流量的規模只有一億人,與十億人的廣告價碼自然是不同。

因此,當市場樂見臉書終於走上稅後淨利成長之路:二○一三年第四季營收年成長六成三,達近二十六億美元,稅後淨利五億二千三百萬美元,在股價創新高之際,用股票去換未來的更大成長是相當划算。

有人質疑這是不是網路科技泡沫再現?但是,就算用一個看似泡沫的股價,去換能帶進流量和穩定現金流的公司轉型機會,也未必是壞事。若一直等到被市場淘汰時,才想到轉型,臉書恐怕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70

社交巨頭三國殺:微信、whatsapp、 line到底有啥區別?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9/149028.html

黑馬說:美團創始人王興在《九敗一勝》里,提出過一個“四縱三橫”的理論:四縱即互聯網的四大熱門領域——資訊、交流(社交)、娛樂、商務。在這其中,社交領域一直是互聯網創業的大熱門,從PC到移動端,從OICQ、MSN到QQ。等到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隨時網絡和終端的升級優化,社交領域應用徹底爆發,進入到黃金時期。

\文/南七道  微言互動創始人,虎嗅創業家等科技媒體作者 
編輯/i黑馬

在國內外諸多社交產品中,中國的微信(wechat)、美國的whatsapp、日本的line就是典型代表,它們已經成為全球互聯網移動端社交的三極。從表面看,社交產品大同小異,免費信息、語音、LBS社交、通訊錄關聯等等,但是在這表面的背後,卻存著產品思維、商業模式、社會文化方面的巨大的差異。

\ 
產品矩陣:

微信:大而全,巨無霸的平臺

2014年8月,騰訊發布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微信加上海外版WeChat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目前已經達到4.38億,比上一季度增長11%,比去年同期增長57%,漸漸逼近目前號稱7億月活躍用戶的WhatsApp。微信於2011年1月21日正式推出,這款免費軟件在短短三年內從騰訊擁有1700多款產品脫穎而出迅速成長為一個社交巨頭,風頭甚至蓋過了騰訊的靈魂產品QQ。目前總用戶據稱已過7億(2013年底6億左右,但後期官方一直未公布總用戶數)。

 微信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集社交、電子商務、支付、O2O等多種產品於一體的巨無霸產品:及時通訊、朋友圈、通訊錄安全助手、QQ郵箱提醒、私信助手、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語音記事本、微信搖一搖、群發助手、微博閱讀、流量查詢、遊戲中心、京東購物、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微信支付(包括支付、理財、大眾點評、彩票等)、智能硬件接口、JS SDK接口等等,按目前這個趨勢,微信後續還會接入更多業務。

 微信已經成為了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旗艦和靈魂產品,“騰訊進入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它甚至成為了遏制BAT中百度、阿里的要塞。電商在騰訊內部一直是扶不起的阿鬥,是騰訊的一塊心病。於是用現金和微信的流量優勢換取京東的股份。騰訊巨額投資的團購業務高朋網錯過了團購黃金期,在o2o風口期更是奄奄一息,於是騰訊再次用現金加微信流量入股大眾點評。在騰訊戰略級的部署上,微信充當了重量級的先鋒隊和排頭兵,為騰訊在互聯網多個重要領域贏得了合作和一席之地,可見其在互聯網業內的分量。

 Whatsapp:小而精,專註於通訊社交產品

WhatsApp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簡·庫姆(Jan Koum)2015年1月表示,WhatsApp的月活躍訪問用戶已突破7億人。WhatsApp從誕生之初起的定位是手機短信的替代品,只要手機通訊錄中有對方的手機號碼,就可以直接通過whatsapp給對方留言。簡潔至上是WhatsApp的最明顯的特征:沒有繁雜的註冊流程,用戶永久性在線。同時whatsapp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迄今為止也沒有加入表情符號功能等受年輕人喜歡的功能,並且承諾永久性沒有廣告。產品功能上也僅僅限於群組或私人聊天,包括語音、文字、照片、視頻、地理位置等。正如他們的企業文化所提倡的那樣:“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沒有廣告、沒有遊戲、沒有花招)。

由於共同的拉丁語系文化的背景,WhatsApp在拉丁美洲和歐洲iOS用戶覆蓋率高達90%。盡管微信(海外版wechat)、Line和KakaoTalk都已經啟動了海外的拓展,但是要成為這些市場中主流應用,面臨的挑戰不小。

共同的文化背景讓WhatsApp在歐美發展時有天然的優勢。同時在一些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市場,比如香港、印度等, WhatsApp是用戶使用的主要IM工具之一。但是在中國臺灣地區,起初發展順利的WhatsApp遭遇到免費的line,市場份額大減。聯合創始人Brian在談到臺灣市場時說,“我們改變了在臺灣的商業模式,施行免費,但是已經失去了機會。” 

WhatsApp和其它兩款軟件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是一款收費軟件。用戶註冊後免費試用一年,以後每年收費0.99美元。這在沒有付費習慣的中國用戶來說是個極大的門檻。盡管宣稱的付費期到了後,又再次延期,但這也導致了中國用戶偏低的原因之一。在微信(wechat)、line大力拓展海外市場時,對於whatsapp也造成了有影響。

Facebook2014年2月19日宣布以大約1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hatsApp。一時間輿論嘩然,且不說是否劃算,但這充分說明了WhatsApp在全球移動互聯網中的重要位置,收購目的除了整合雙方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優勢,發展更多用戶群,更是極大的降低了Facebook在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份額的時間成本和潛在風險。

Line:個性鮮明,集群戰術

Line2011年6月上線,它是由韓國NHN在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截至2014年10月9日,LINE的註冊用戶達到5.6億。LINE的全球月活達到了1.7億。除了大本營日本的5400萬用戶外,泰國、印度尼西亞、西班牙和臺灣都是LINE的重要據點。Line的快速發展和日本的手機和網絡環境有很大關系。日本是全球4G和移動互聯網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日本第三大通訊運營商軟銀(Softbank)大力發展免費WiFi、推出優惠的包月套餐,允許用戶將當月未消費完的數據流量轉入下月。這一系列的舉措為用戶便捷的使用手機上網奠定了基礎,使移動互聯網產業在日本爆發,。

Line最大的產品特色是聊天表情貼圖。娛樂化和遊戲化的元素成為風靡年輕人的關鍵元素之一。各種呆萌賤、總數超過250種的表情貼圖成為表達心情和交流的最佳工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饅頭人、可妮兔、布朗熊,這已經成為Line區別其它通訊社交軟件重要性的標識。Line已經進入中國和其它海外市場,不過中國現在已經無法訪問,原因眾所周知。

 Line的產品采用的是矩陣式的集群戰術,既不同於whatsapp的單一簡潔,又與微信龐大混雜的平臺式風格迥異。Line迅速發展的同時,周邊衍生產品也快速蔓延,但並沒有像微信那樣摻雜在一個平臺,而是獨立運行的產品。

目前Line包括免費通話、免費短信、全天候在線、豐富的的貼圖和表情、更換背景、群聊。周邊應用包括LINE Card賀卡、LINE Camera相機和圖片美化應用、LINE遊戲LINE Birzzle 、LINE Channel開放平臺、LINE Brush繪畫應用、LINE POP、LINE Tools 、LINE PLAY、地理位置和興趣的群組社交應用LINE café、LINE Bubble、LINE IceQpick、LINE ZOOKEEPER三款社交遊戲、防病毒應用LINE Antivirus、私密社交圈應用LINE BAND 、LINE天氣發布、漫畫閱讀應用LINE Manga等數十款應用。

目前包括LINE Camera在內多款應用已經超過千萬級用戶。正如Line大中華區事業部部長李仁植(Frank Lee)說的那樣:“Line希望把選擇權交給了用戶。”

商業模式:

微信:四處出擊,急於變現

騰訊自從奪得國內互聯網頭把交椅以來,一直靠著QQ和遊戲兩大塊業務不斷變現,保持著每年業績的增長和股價的攀升。到目前這個階段,原有的業務增長空間有限,動力不足。新的現金牛——微信就擔負這騰訊集團國際化和移動化的重任。是否商業化或商業化到什麽程度,很多事情已經不是微信這個事業部能左右的。

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目前已經達到4.38億,總數用戶過7億。這樣的一塊流油的大肥肉擺在騰訊公司面前,別的不說,光是股東們恐怕早已經是抓耳撓腮,迫不及待變現。微信之前試水過遊戲分發、流量導出、理財產品、付費貼紙等各種變現嘗試,成績不俗。但是和信息流廣告比起來這都是小菜一碟。

信息流廣告才是移動廣告收入的霸主。2014年,Facebook廣告收入超過55億美元,移動端廣告收入占比超過66%。相比之下,在最新騰訊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廣告收入為24.4億元,只占總收入的12%。2014年騰訊對廣告業務很重視,采取了建立統一的廣告系統等措施,騰訊2014年Q2廣告收入環比大漲75%。嘗到甜頭的騰訊自然不會止步,微信廣告流的收入預計每年可以達到百億級的規模以上。

但是,過於龐大的微信已經遠離早期的好玩和有趣,朋友圈已經開放的廣告信息流將會進一步降低微信的黏度和娛樂性。微信肩負著騰訊戰略轉型和全球化擴展的的多重重任,進一步走向商業化已是必然,而功利是有趣的天敵。發展到現在,微信已經不再是張小龍的微信,甚至不是馬化騰的微信,公司的盈利壓力,移動互聯網的朝夕變幻迫使整個微信不得不加速商業化。哪怕你情懷再高,也抵不過盈利目標! 

Line:遍地開花,成績不俗

Line的商業模式中,通過特有的表情貼紙收錢是最直接的變現方式。 據李仁植(Frank Lee)說,用戶在使用Line進行聊天的時候,每六句中有一句表情貼紙。在2014年,line的表情貼紙收入已經每月超過 1000 萬美元,並且這塊收入還在持續增長。

同時,在line應用上,開放了針對企業和明星的官方帳號和廣告也是重要收入來源。類似與微信的公眾賬號。但是與微信的公眾平臺免費、開放的狀態截然不同的是, Line對這塊賬號實行的是嚴格審核和苛刻的管理。官方的原則是“通過設立一定的門檻,可以保證官方賬號的可靠性,防止詐欺事件的發生”。比如在中國,註冊一個Line的官方賬號需要交納近200萬人民幣(30萬美元)。每一家企業只能註冊一個官方賬號,而且必須通過Line的審核和認證。這註定只是像可口可樂這種大企業們的遊戲。 不過隨著國內用戶無法訪問服務器,這塊業務的恢複遙不可及。

除此之外,遊戲業務的迅猛增長,成為line的核心收入,超過50%。作為營收的主要來源,LINE 2014年新上線的遊戲如LINE Cookie Run、LINE Rangers、LINE Disney Tsum Tsum等在用戶數量和營收方面都有著很好的表現。除此之外,line也在積極拓展國際營收來源。

Whatsapp:模式單一、放緩變現

據Facebook公開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WhatsApp虧損了2.3億美元,營收僅約為1500萬美元。WhatsApp的收入相當單一,主要來自每年價格0.99美元。在臺灣等地區甚至實施了免費策略WhatsApp聯合創始人Jan Koum表示:“Facebook收購WhatsApp之後,WhatsApp放緩了商業化計劃。”

面對包括中國微信、日本Line,以及本土Snapchat的競爭,暫緩商業變現有利於他們把精力聚焦在產品上,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是被納入上市公司的囊中,同時掌握過10億用戶,7億月活躍用戶,變現只是分分鐘的事情。它成為了Facebook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王牌,怎麽打好這張牌,在不傷害體驗和用戶的前提下變現自然是慎之又慎的事情,不過估計也不會等待太久。畢竟,天價交易之後,要對股東和財務報表負責。

文化背景:

微信:大而全的文化

某IM應用產品經理張韜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評價國內的互聯網文化,“移動APP不要追求大而全,千萬別做成瑞士軍刀”。但恰好,大而全是國內包括互聯網在內各個領域的重要的文化和基調之一。

為什麽國內的應用和創業者喜歡這種“大”的形式呢?一方面,和傳統文化有關,從古到今,我們的文化里就崇拜大文化,大漢大唐大清,光是名字就透著這種心理上的“大”癖好。到了現在,機關樓堂館所乃至企業學校,無一不追求各種大。這種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另一方面,做大與估值緊密相關,按照互聯網上市公司實際市值與投資行業規則,應用級公司估值一般在10億美元規模,平臺級企業(如奇虎360)會在100億美元規模,而生態系統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亞馬遜)會達到千億美元規模。

所以,要想價高錢多,必須做大,越大越好,連搞個微信傳銷,營銷大濕們都打著“全球最大的微商聯盟”等稱號。中國的互聯網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毛孔里都追求著大而全的目標。走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你要是創業不號稱做個平臺或者生態鏈,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微信是這其中真正發展成了良性生態系統的極罕見的案例,這和騰訊的多年的積累和資源、張小龍對產品的感覺和把控、微信戰略地位等各方面都有緊密關系,完全不可複制!

Whatsapp:清教徒文化

與微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whatsapp,它反其道而行之,追求簡潔至上,把極簡作為自己的原則。並且一直堅守著。這和美國文化中清教徒主義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清教徒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派別,而是一種態度,一種傾向,一種價值觀。 清教徒是創業精神的代言人,他們認為必須要節制。作為美國文化的一個獨特源頭,清教主義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社會,奠定了美國文化的基石,鑄就了美利堅民族的靈魂。“沒有對美國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國社會。”   

這種文化在美國的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上表現的尤為明顯,除了whatsapp外,近些年明星項目Snapchat,這款由斯坦福大學兩位學生開發的一款“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這款應用目前已經估值超過200億美金,月度活躍用戶數已超過1億。在很長時間內,它並沒有急於朝著平臺化方向發展,並不像國內應用那樣急於導流,匆匆多元化,一直保持著早期的產品特色。不過據媒體猜測,它後期計劃向移動平臺轉型,即使真的如此,這也是在它擁有足夠的體量後才開始轉型和考慮的事情。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美國不甚枚舉。

Line:萌漫文化

以表情貼紙迅速出位的line誕生在日本這個素以萌漫文化著名的國家似乎是順理成章,毫不意外。萌文化(日語:萌え),最早起源於日本並發揚光大,並傳輸到海外。日本是個漫畫強國,享有絕對的全球第一地位。日本漫畫業歷史悠久,非常發達,從12世紀就開始萌芽並發展起來。

據日本三菱研究所的調查,日本有87%的人喜歡漫畫、有84%的人擁有與漫畫人物形象相關的物品。日本全國共有數百家優質的動漫制作公司,擁有一批國際頂尖級的漫畫大師。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漫畫傳播途徑和手段的便捷和優化,日本動漫文化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使日本動漫作品在文化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這種影響自然蔓延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並風靡全球。Line正是誕生在這個環境中。與日本文化有緊密聯系的韓國,也誕生了如Kakaotalk這樣的萌漫的社交應用。

本文作者:南七道  微言互動創始人,虎嗅創業家等科技媒體作者
歡迎關註作者微信公號 南七道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46

莊家搵食Whatsapp團 方新俠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6/05/%E8%8E%8A%E5%AE%B6%E6%90%B5%E9%A3%9Fwhatsapp%E5%9C%98/

首先要同全民媒體的讀者,講聲唔好意思,太耐無寫文,過左成個幾月先再寫,一來忙,但主要原因與同屬全媒作者的老孤貍一樣。股市太旺、通街都「股神」,人人有內幕、個個俾NUMBER,好多股明明個價已經爆到好明顯係要搵人接貨之階段,突然又有人,好突然咁唱好該類股票,這時代老千蕓蕓,莊家搵食,唯有獨善其身,做自己,我行我素。

最近某圈子的女神級群眾不約而同地搵在下求救,事源是仿間流傳了無數Whatsapp, WeChat群組,內裡都是一群無知的羊群,不求知識、但求Number、而且陣容頂盛,一group都有兩三百隻羊,等做小肥羊,被劏。幾個大型GROUP,在下一看之下供number的頭目又係個幾位……幾個group同屬一系,股票號碼也是源出一脈,真的是巧合?真係火……都黎埋,係時侯引用一下《家有喜事》,君如姐對的士陳的一句金句:「又係你啊,陳生!」

講到咁上下,點到即止,完。

過去幾年,成交低迷,氣氛平平、市場無咩東風可借,無咩人講股票,投資風氣係隻揪隻,單打獨鬥,每星期明顯升幅的爆股不多,咁就高下立見,高手過招,現在投資氣份熱烈變成群體活動,隻揪變圍毆,分出高下的地方就是倍爆的倍升升幅!

過去兩個月見有些行家到處收風,收到連在下的風都要打探一二,試問在下只屬一個普普通通、無大機構、無金主、無莊家的支持,只係普普通通、樂善好施、正常不過、滿頭白髮、低調投資者,邊有風俾人收……

咁又變成向在下,風繼續吹,放風話咩咩號碼、點點點、在下係首本著作《股壇練兵》寫得清清楚楚,在下的要經過連串分析先會買入股票,人地俾得在下的號碼,十居其九都係陰謀(直覺上)。

在下足不出戶,隱居世外,展轉啲風卻又吹番落在下度……就係上星期,只係工作見過幾次面,數位全職model的女神,話說要同在下食個晚飯,咁在下例牌都係唔出席,因為成件事係無任何人生意義何言。(一般黎講,都係「雞同鴨講、(溝)通唔到」,在下無話人做雞,亦當然唔係講緊自已係做鴨,只係一句成語,更加無話溝人,咁低俗。只係根據客觀分析連同數字統計,一個人類,好地地有好野,係唔會諗起你,同益你,咁係正常人類行為,加上在下一向業務繁忙、與世無爭、連電話都放係助手度,普普通通無咩特別事都唔會有人打擾,應該係得我搵人、人地搵唔到我,先係比較正確的說法。)

但今次因為推得太多次,始終都要出一出,地點當然只係普通一間頂樓的五星級酒店意大利餐廳……(因為夠近在下的居所),在下非常準時,只係遲足一個鍾先到步,果然即時時間調整得巖巖好,你老闆,好在在下係「估」神,住左香港半年,都估到香港的靚女9成9都係要「扮」遲到,這種獨特文化真係道地。

一坐底,連想叫杯紅酒既時間都未俾我,一行幾人齊齊隊部手機出黎,「依隻買唔買得啊?依隻睇幾多??依隻係朋友俾我,話會升幾倍???」在下睇股票多過佢地食飯,在下一眼望落去,依幾個號碼係老郭搞的,依類股老周搞開,依幾隻傳媒吹得太勁,隻隻股都唔多掂水。

望下望下,你老闆,依幾隻股在下早一個月先講完,至今已經升左幾倍,早幾日先「食八成」止賺離場,邊個仲叫你地入,明益實。

千叮萬囑,千其唔好入!只要信、不要問!

跟住佢班入身未深,不知股壇兇險的美人們,依度又話阿邊個邊個俾,佢地好勁好勁……號碼與股神之傳言,滿天飛。

根據在下觀察,這類被有心人利用的極品水魚級數的全職接貨模特兒有以下特徵:

1)     除左個number,間公司名都唔記得(或者根本無記過)

2)     儲埋唔少錢、但唔識投資

3)     朋友話有內幕、或某勁人推介

4)     人買佢買

5)     投資組合混亂

6)     次次賺少少、一輸輸獲金

7)     成日問number,買到成手都係貨

8)     日日起身睇股票、時刻緊張、以為睇住就無事

9)     分析方法係同人傾計、周圍收風

食左塊牛扒、因為在下略有名氣的關係,紅酒半價,在下免費做左一晚投資顧問,十足十平時開talk一樣,唯一分別係,仲要埋單,都話成件事係無任何人生意義何言,當然成件事點都一定有下文……

個下文就係,當日其中一隻叫佢地千其唔好入的股,就是數字王國00547.HK,當時股價約$2.7-3水平,現價低與$0.9,三日跌近7成!在下與一眾fans早兩個月入貨當然賺到唔少牛扒錢,兩個月後另一批人入貨,從人類的派別,入貨與出貨的分別,都睇得出莊家派貨的市況,時機錯過,結果大不一樣!

至餘個幾位model最後有無入貨?

因為在下無抄牌的嗜好,所以這點難以為讀者跟進。

F-方新俠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F-方新俠的FANPAGE交流下啦

https://www.facebook.com/Fsh.club?fref=t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36

把 WhatsApp 對話記錄 (Chat History) 由 iPhone 轉移到 Android

大部份香港人平均一年多一點(年輕人可能更頻密)就換一次電話,每次轉電話最麻煩的就是數據轉移。如果是同一個操作系統可能還簡單一點,但如果是由iOS 轉到 Android(or vice versa)都幾麻煩。幸好現在相片已經可以通過 USB 或不同類型的 Cloud Service 去備份和還原,抄歌仔在 iOS 就要用 iTunes,但 WhatsApp 的 Chat History 又怎樣處理好呢?

剛剛買了部新的 Android 機,想把 iPhone 上的 WhatsApp Chat History 轉過去。查看 WhatsApp 網頁上的 Official FAQ,它已經明確表明不支持不同作業系統的數據轉換。但世事無絕對,在網上 Google了一下,原來是有辦法的,所以決定試一下並把過程和大家分享。


由於時間關系,我只會把簡要的步驟寫出來:


1) 首先用 iTunes 為 iPhone 做備份到電腦上((不要加密,也不要用 iCloud!)

2) 下載和安裝 iPhone Backup Extractor

3) 在 Backup Extractor 內,Select Backup -> App View -> WhatsApp Messenger -> All Databases

4) 你會見到 Extract ... ,把它們save 到電腦上(免費版本要等一下才能save)

5) 在電腦上你會見到 3個 sqlite files,把這3個檔案抄到新的 Android 手機上(任何位置都可以)

6) 在 Android 上,首先安裝 WhatsApp (同一個電話號碼),然後再安裝 WazzapMigrator

7) 安裝完成後開啟 WazzapMigrator,根據指示進行轉換(Lite 版本轉換時不包括 media)

8) 轉換完成後要重新安裝WhatsApp ,它就會自動恢復您的對話記錄

9) 大功告成!如果順利完成請給我一個 Lik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