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歐TTIP也將擱淺 歐高官斥特朗普貿易政策

對於歐盟而言,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消息同時也宣告著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的擱淺。

“特朗普的勝選意味著,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美歐貿易談判將被打入冷宮了。” 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Cecilia Malmstrom)當地時間24日表示,無論有沒有特朗普,有的是希望同歐盟簽署貿易協定的國家,歐盟目前正在談的貿易協定就超過20多項,“足夠歐盟忙活了。”

查閱美國白宮網站發現,此前長期掛在網站上的TTIP專題已經完全被刪除。

作為堅定的自由貿易支持者,馬爾姆斯特倫斥責道,那些在21世紀還認為通過重建邊界和貿易壁壘,限制人們行動自由就能再次變得偉大的人,“命中註定要失敗”。

這是自特朗普上任以來,歐盟對其反自由貿易主張的最嚴厲的回應。

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

TPP和TTIP雙雙擱淺

特朗普上任首日便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TPP,意味著奧巴馬任期內一份重要政治遺產徹底走到了盡頭。對於歐盟而言,也無疑是一則“噩耗”。

其實,特朗普對貿易的立場有過自己的解釋:“(退出TPP)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想進行貿易,但我們想在美國生產產品。”

馬爾姆斯特倫承認,TTIP將步TPP後塵而正式擱淺。她同時反駁特朗普“將工作帶回美國”的逆全球化看法,稱如果沒有自由貿易,這個世界就離崩潰不遠了。

和很多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者一樣,馬爾姆斯特倫認為,全球化並未造成用工量下降,真正的原因在於自動化生產,若不面對這樣的現實,“貿易就是各國政客手中便於操縱的替罪羊。”

從2013年開始,美歐啟動了TTIP談判,但由於談判雙方均面臨選舉以及缺乏民意支持等因素而進度緩慢,原定於2016年之前結束的TTIP並沒有如期在奧巴馬政府任內結束。

美歐曾估計,TTIP的達成將造就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涉及全球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每年將分別給歐盟和美國經濟增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產值。

2015年,歐盟對美順差創下1550億美元的新紀錄,這一數字可能在2016年輕微下降。到去年11月為止,歐盟對美順差為1340億美元。

此前,美歐方面的官員都仍謹慎樂觀地認為,要在法國、德國於2017年結束大選後,才有機會再次推動TTIP談判。原因在於,除了需要得到歐洲議會有關TTIP談判的法律授權裁決之外,歐盟成員國也無法在大選之年觸碰農產品關稅、數字經濟和服務業市場準入等敏感議題,但這些卻恰恰是TTIP談判的核心內容。

馬爾姆斯特倫表示,無論有沒有特朗普,歐盟堅持貿易全球化的決心都沒有變。“從去年11月開始,歐盟的貿易夥伴開始在同歐盟的貿易談判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支持。”

多邊貿易時代結束

此前,由於美國也在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11個國家商談TPP,為防止貿易利益受損,歐盟也針對該11國家分別進行雙邊貿易談判。而在美國退出TPP後,歐盟表示將繼續推進或完成同這11個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其中,歐盟已經與秘魯和加拿大結束談判;與新加坡和越南的自貿協定即將生效;和日本的談判正在收尾;正在與墨西哥進行自貿談判;計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和智利展開談判。

美國新任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其首次亮相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特朗普政府將“與世界各地的盟國尋求雙邊貿易機會”。可見,相較於多邊貿易,特朗普更青睞雙邊貿易協定。

英國保守智庫Bow Group主席哈里斯-奎因(Ben Harris-Quinney)在發給第一財經的簡報中表示,當特朗普表示將遠離多邊貿易體系後,TTIP就徹底被埋葬了。“2016年標誌著對多邊貿易體系的遠離和雙邊貿易協定的回歸。民族國家再次成為談判中心。”

特朗普曾表示,他有意同英國締結雙邊貿易協定,各界預期,英國首相梅將在27日與特朗普的首次會晤中遊說美國迅速達成英美雙邊貿易協定。不過,雙方律師此前均發出警示:英國首先要明確其與歐盟的關系才能啟動和其他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49

特朗普再變臉!TTIP起死回生

在苦苦問了德國總理默克爾10次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於在第11次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要想和德國解決雙邊貿易問題,只能同歐盟談貿易協定。

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將與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在華盛頓首次會面,並正式討論要如何重新讓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起死回生。值得註意的是,在此前歐美高級官員都已經相繼在不同場合透露了將重啟TTIP這一重要訊息。

23日,默克爾對此表示:“訪美讓我備受鼓舞——美歐會考慮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3月1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美與總統特朗普面對面交流

英國方面對此感到十分郁悶。有白宮人員透露,特朗普政府終於意識到,同歐盟之間談自由貿易協定,比同英國談一個後脫歐時代的英美協定重要得多,也更符合美國利益。

不過美歐之間並不急於重啟TTIP談判,起碼在德國今年9月大選之前都不會有更新動向。美方希望通過TTIP解決美對歐的高額貿易赤字,歐盟方面則不希望此次談判再像上次那樣引起歐盟內廣泛民意的反彈。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近日為未來的TTIP勾勒出大致輪廓,即“更簡單、更透明”。

來自默克爾的功勞

特朗普在競選中曾一再表示,絕不會簽署任何有損美國工人或有損美國自由和獨立的貿易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為此最終夭折,TTIP也因此被歐美雙方雪藏。

“特朗普的勝選意味著,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美歐貿易談判將被打入冷宮了。”馬爾姆斯特倫曾就此表示。而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美國白宮網站發現,此前長期掛在網站上的TTIP專題已經被刪除。

然而日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Ryan)訪問英國時,卻突然稱“TTIP展現了良好的貿易秩序……美國將繼續與歐洲朋友密切合作,為TTIP談判繪制前進的道路”。

瑞安還表示,美國並非貿易保護主義,且將繼續同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但是這些協定“必須是優秀的貿易協定,能夠幫助工人漲工資”。

瑞安的表態代表了美國國會有意繼續同歐盟協商自由貿易協定的意向,不過彼時歐洲方面尚且懷疑這能否代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態度。

隨後歐洲媒體爆出,正是默克爾在此前的訪美行程中說服了特朗普,並指出歐美之間談成一項自貿協定比他想象的容易得多。

一位德國高級官員表示:“特朗普問了默克爾十次,他是否可以同德國談自貿協定,每次默克爾都回答,‘你不能同德國談自貿協定,你只能同歐盟談’。”

在第11次被拒絕後,特朗普終於“開竅”了。“他說那我們就和歐盟談協定吧。”上述德國高級官員表示。

與此同時有六位來自於美國、英國和歐盟的現任和前任貿易官員都指出,目前的白宮在自由貿易協定方面的立場已經軟化,其中有一位官員認為TTIP一定會重啟,剩下的五位並不確定是否會重啟TTIP,還是談一個新的貿易協定。

德國大選之前不會重啟TTIP

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羅斯談到,美歐之間必須尋找方式來降低美國對歐的1460億美元貨物貿易赤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之外,我們巨額赤字的來源前三名分別是中國、日本和歐洲,所以聚焦在歐洲上是很有邏輯的。”

“而且我們總需要同歐洲做些什麽的。”羅斯表示,“因為墨西哥同歐盟之間有雙邊協議,從墨西哥運到歐盟的車就可以免關稅,而從美國運過去的車就要交全稅,這太奇怪了。”不過羅斯也補充說,他的首要貿易事務仍是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2013年開始,美歐啟動了TTIP談判,但由於談判雙方均面臨選舉以及缺乏民意支持等因素而進度緩慢,原定於2016年之前結束的TTIP並沒有如期在奧巴馬政府任內結束。

即便不考慮美國大選的因素,美歐方面的官員此前也認為,要在法國、德國於2017年結束大選後,才有機會再次推動TTIP談判。原因在於,除了需要得到歐洲議會有關TTIP談判的法律授權裁決之外,歐盟成員國也無法在大選之年觸碰農產品關稅、數字經濟和服務業市場準入等敏感議題,但這些卻恰恰是TTIP談判的核心內容,不過這一切都因特朗普政府上臺戛然而止。

TTIP曾遭到歐洲民眾的強烈反對

此次美歐雙方官員也不急於重啟TTIP談判,在德國9月大選之前,雙方都不太可能有明顯進展;歐盟方面也對於同美國重啟談判心懷疑慮,部分原因在於特朗普在歐洲並不受民眾歡迎,部分原因在於TTIP中的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條款被歐洲民眾視為危害了歐盟國家的民主和法制,這促使全歐洲爆發了反對TTIP的示威活動。據統計,在TTIP談判推出後,截至2015年,在全球一共有700場反對活動,其中德國占了200場。

美歐之間沒貿易協議太“荒唐”

朔伊布勒近日在訪美期間表示,TTIP並沒有永遠失敗,不過應該更加簡單也更加透明,而且他不能想象“歐盟準備好了跟全世界談貿易協定,卻不跟美國談貿易協定”這樣的“荒唐”情景。

“我想我們可能把TTIP做得太有野心、太複雜了,以至於人們不能理解它。”朔伊布勒表示,“為此我們將重新開始。這次我們將把它簡單化和透明化。”

朔伊布勒說,各方官員在談判TTIP的時候都低估了歐盟內部結構的複雜程度,即TTIP不僅要得到歐盟機構的批準,還要得到各國議會的批準,“我們理解美國可能會需要點時間來思考和檢驗,並且有些事情需要得到改正,不過我總體來說是比較樂觀的。”

朔伊布勒所言的更簡單和更透明,在此前談判中有蹤跡可尋。實際上,在去年TTIP談判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歐美雙方在商業界層面曾提出可以先達成一個TTIP簡約版,即令TTIP變得更簡單,譬如在TTIP中避談政府采購等章節,僅僅在達成共識的領域先集結成文本等等,不過這一提議後來被美歐雙方否決。

據歐方估計,TTIP的達成將造就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涉及全球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每年將分別給歐盟和美國經濟增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產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704

特朗普有意“解凍”TTIP 這回換歐盟傲嬌了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拿到的一份來自歐盟委員會方面的備忘錄報告顯示,因認為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短期內重啟無望,歐盟曾在今年3月9日TTIP的顧問小組開會期間宣布關閉該小組。

“在TTIP方面沒有任何進展,繼續開會已經沒有意義了。”上述備忘錄顯示,“為此今天的會,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中,該小組的最後一次會議。”

為此,這便不難理解,當地時間4月25日,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同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在華盛頓首次會面後仍謹慎表示,特朗普政府在考慮是否需要重啟TTIP談判方面仍需更多時間。

“我希望(TTIP)能結束冷凍期,但我認為新政府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看待、評估並熟悉TTIP,但他們現在尚未做到這一點。”馬爾姆斯特倫在訪問美國時表示。

阻止歐盟下決心大力推動重啟TTIP的因素內外交錯:在內部,在德國9月大選之前,歐盟內部的政治環境無法允許它同美國進行實質性的貿易談判;在外部,由於負責國際談判的美國候任貿易辦公室代表(USTR)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仍無法就任,美國在短期內也沒有能力對外重啟貿易談判。

一位在華美企任職多年的法律界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由於萊特希澤無法到位,許多美國新政府應開啟談判的對外貿易投資協定都暫時無法推進。

歐盟不急著解凍TTIP

歐盟官方一直認為,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後,TTIP屬於被“冷凍起來”,雖然沒有徹底宣告失敗,但其“解凍”時間不詳,由於特朗普在上臺之後發表了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言論,為應對TTIP缺位的困境,一方面歐盟授權歐盟貿易司同更多其他國家加速雙邊自由貿易談判,另一方面歐盟也在悄悄加緊升級其貿易保護機制,為抵禦在未來可能同美國出現的嚴重貿易沖突,治之於未亂。

此前馬爾姆斯特倫也表示,在TTIP方面,正在等待來自特朗普政府的信號,但是各方都要現實一點,這一談判的解凍恐怕要有一段時間了。

為此,歐盟委員會幹脆把由業界和歐委會官員組成的TTIP談判顧問小組給關了,且表示在美國政府沒有讓相關人員徹底到位之前不打算重新開啟談判顧問小組。

為此,當美國國會和美國政府均公開表示希望同歐盟討論如何重啟TTIP後,歐盟方面的表態十分謹慎,而馬爾姆斯特倫也攜TTIP首席談判代表貝爾塞羅(Ignacio Garcia Bercero)訪問美國政府以及國會,意在探求“美國新政府在此方面的更多澄清信息”。

此前羅斯表示,美歐之間必須尋找方式來降低美國對歐的1460億美元貨物貿易赤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之外,我們巨額赤字的來源前三名分別是中國、日本和歐洲,所以聚焦在歐洲上是很有邏輯的。”

而據歐洲媒體報道,美歐之間能夠重啟TTIP當歸功於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問了默克爾10次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於在第11次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要想和德國解決雙邊貿易問題,只能同歐盟談貿易協定。

默克爾此前亦表示:“訪美讓我備受鼓舞——美歐會考慮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不過,目前看來馬爾姆斯特倫並沒有得到讓她太滿意的答案,除了表態“美歐可以達成積極的跨大西洋貿易關系”之外,並未急於宣布在TTIP方面會有更多進展。

主要談判官員遲遲無法到位

此次值得註意的是,馬爾姆斯特倫在美國國會會見了以下下幾位官員: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哈奇(OrrinHatch),美國參議院議員、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副主席韋德(Ron Wyden)等等,這些官員一方面是美國國會中跨黨派的親貿易派參議員,另一方面,也是推動萊特希澤任命的重要官員。

目前特朗普政府執政已經進入100天,然而其政府要員,其中包括正副部長級別的官員等還有約95%以上沒到位:在554個需要國會任命的要員中,特朗普提名了不到70人,而國會任命通過的卻只有26人,創下了最少紀錄,在其中,其最重要的對外貿易談判官員萊特希澤的提名一直在參議院中打轉,原因是民主黨揪住萊特希澤在上世紀80和90年代代表包括巴西在內的政府同美國政府打官司的往事,提出參議院金融委員會必須通過一項對美國煤礦工人有利的退休和健康福利法案的訴求,用以交換萊特希澤的特別豁免。

歐盟在前述備忘錄報告中認為,USTR仍將是美國貿易談判中的主要負責機構,而白宮中的顧問和美國商務部部長則有可能對談判產生影響。

對於馬爾姆斯特倫而言,好消息是就在她訪問美國國會期間,共和黨已經答應了民主黨的條件,為此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一直通過了對萊特希澤的特別豁免,目前萊特希澤需要等待的就是參議院對他提名的正式放行。

在此前的聽證會中,萊特希澤曾表示,對於TTIP而言,由於法國和德國的大選,最早的解凍時間也要到2017年年底。

萊特希澤一天不能上任,國會和白宮就無法等到特朗普貿易政策開啟磋商程序的一天。

一位在華美企任職多年的法律界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萊特希澤的缺席讓美國政府此前承諾的許多貿易談判都無法按時展開,例如此前中美之間也存在相關貿易投資談判,目前該談判進展緩慢,也部分因為這一緣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009

美歐想重啟TTIP 面臨特朗普“買美國貨令”阻礙

時過境遷,在上一次《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中明顯更加熱情的歐洲對於此次美國特朗普政府想要重啟TTIP談判的想法反應冷淡。

近日,多位歐洲消息人士對TTIP談判的走向給出了最新解讀。他們認為,如果美歐之間想要重啟貿易談判,需要徹底重新設置TTIP的談判議程,比如把“金融服務”等內容排除在外。另外,目前還看不清,歐盟想要通過TTIP進入美國政府采購市場的訴求,將如何與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原則相調和。

出於對特朗普政府上臺後“解凍”TTIP不易的預判,歐盟也將雙邊貿易協定談判的優先權鎖定在了日本等國家上。

歐盟不想重蹈覆轍

在上一次耗時三年多的談判中,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委員會強力推動的TTIP談判呈現出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景象:當時的美國奧巴馬政府把更多的談判資源用在了沖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的談判中,這讓TTIP談判的時間和資源嚴重不足。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的談判中,即便歐盟在出價中表示可以把多達8000個項目(總共97%)的美國商品征稅降至零,以敦促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並有策略地修改其“買美國貨(BuyAmerican)”的法案,美國彼時的談判團隊也並不為之所動。

此前,TTIP因談判僅取得有限進展,美歐雙方實質上放棄了在2016年完成談判的設想,TTIP談判正式擱淺。當時法德都嗆聲美國奧巴馬政府及其談判團隊沒有拿出真正的誠意來進行談判。時任德國經濟部長加布里爾更是評價美方團隊稱“激情活力都只停留在嘴上”。

導致TTIP談判擱淺的原因在於,美歐團隊在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政府采購、地理標識以及 “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等重要條款上的談判都陷入了僵局,比如由於爭議過大,有關ISDS的談判從2014年3月開始就被凍結了。

此次歐盟知情人士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如果雙方再次在這些領域的談判中“卡住”,重啟談判就沒有什麽意義了。為此,美歐雙方的談判隊伍必須在重啟談判之前就列出一個清單,將此前的爭議內容大幅度削減。

這一表態同此前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在華盛頓參加活動時的表態類似。朔伊布勒表示,有可能在談判中,美歐雙方令TTIP太有野心、太複雜了,在重新開始的時候,“這次我們將把它簡單化和透明化”。

朔伊布勒所言的更簡單和更透明,在此前談判中有蹤跡可尋。實際上,在去年TTIP談判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歐美雙方商業界曾提出可以先達成一個TTIP簡約版,即令TTIP變得更簡單,例如在TTIP中避談政府采購等章節,僅在達成共識的領域先集結成文本等,不過這一提議後來被美歐雙方否決。

怎麽看待“買美國貨”

談判TTIP,歐盟方面看上的就是美國巨大的政府采購市場:比如歐洲建築公司可以競標美國公路合同,以及美國警察系統在采購警車時可以采購寶馬。

然而要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美國就必須修改“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法案。

實際上,歐盟從來沒期待“買美國貨”法案被徹底廢除,歐盟希望的是在州一級層面,美國政府可以創造行政性豁免條款等機會,並且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奧巴馬政府的談判團隊對此毫不退讓。美方還拿出數據稱,歐洲企業在美國公共采購市場方面的準入已經是美國企業在歐洲的兩倍,而且這還是在剔除了“買美國貨”法案以及其他限制之後算出來的結果。

當地時間2017年4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行政令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更是在4月18日簽署了一項“買美國貨,雇美國人”的行政令。這項行政令號召美國政府機構優先考慮美國制造產品,並開展為期220天的研究,調查那些實際上令外國企業被視同美國國內企業的美國貿易協議。

歐盟方面知情人士指出,歐盟開展TTIP談判的主要興趣之一就是進入美國采購市場的機會將增多,但是特朗普的此項行政令表明,美國不太可能在此方面做出額外的讓步,更何況歐盟委員會此前對奧巴馬政府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方面的表現就已不夠滿意。

除此之外,由於英國脫歐,美歐若重啟TTIP,雙方在金融服務方面的談判內容也將大幅更改:金融服務準入是英國曾經力推的談判內容,作為交換,美國能得到的也將是英國極具吸引力的金融市場開放。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此次美歐雙方都對重啟TTIP表示歡迎,但是重啟TTIP均不是雙方的優先談判內容。

在美國方面,目前正在等待負責國際談判的美國候任貿易辦公室代表(USTR)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就任,並盡快開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重新談判。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還表示,除了NAFTA是首要任務之外,美國同和日本談雙邊貿易協定也很有興趣。

歐盟此次也並不急於求成。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為了對沖風險,歐盟已經開始同日本等國積極進行雙邊貿易談判,據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目前歐盟正在談的貿易協定超過20多項。

此前,由於美國也在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11個國家商談TPP,為防止貿易利益受損,歐盟也針對該11國家分別進行雙邊貿易談判。而在美國退出TPP後,歐盟表示將繼續推進或完成同這11個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其中,歐盟已經與秘魯和加拿大結束談判;與新加坡和越南的自貿協定即將生效;和日本的談判正在收尾;正在與墨西哥進行自貿談判;計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和智利展開談判。

為此,歐盟方面的人士表示,考慮到德國大選以及2018年意大利總統選舉等因素,也許最早TTIP要到2019年的早期才能正式恢複談判,不過2019年,美國將面臨中期選舉。

TTIP首輪談判於2013年啟動,根據此前計算,如達成TTIP,歐美雙方將建起世界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25

TTIP三年沒談成 三小時達成的美歐“零關稅自貿區”協議現實麽?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用近三個小時達成了一份細節不詳的意向性貿易協議:美歐雙方將朝著“零關稅、零非貿易壁壘和非汽車類工業產品零補貼”的目標共同努力。

不過,美歐間所謂的“零關稅”並非是空中樓閣。在美國奧巴馬政府時期,美歐就“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展開談判時,歐盟曾出價提議對超過97%的進口商品取消關稅,來換取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並有策略地修改其“買美國貨”的法案,但彼時的美國談判團隊並不為之所動。

與此同時,考慮到以往記錄,特朗普本身的態度也值得觀察。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研究主管達克(Gregory Daco)在給第一財經記者的回複中表示,第一,此次零關稅自貿區協議僅具有象征意義上的重要性,缺乏細節令此次的成功僅成為了一個脆弱的“紳士協議”;第二,考慮到此前美國在同其他國家談判中表現出的反複行為,對未來的發展仍需謹慎關註,“雖然不想為跨大西洋關系的破冰潑涼水,但是我們也審慎地註意到,雙方均故意使用了含糊不清且極為籠統的言詞”。

對於相關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26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美、歐是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和貿易夥伴。如果美歐能夠通過對話協商解決貿易上的分歧,能夠順應全球化潮流,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這不僅符合他們雙方的利益,對世界來說也是好事。“當然,我們也希望美歐有關努力和舉措符合多邊貿易規則,比如非歧視原則等。”

圖為2007-2017年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數據(來源:歐盟統計局)

汽車關稅獲“緩刑”

從白宮出來後,容克如釋重負。他對隨行的記者說,“雖然用了足足3個小時,但是我們還是做到了。”

此次容克得到了美方的兩點承諾:第一,在談判開始後,除非一方叫停談判,則雙方均將暫停對等互征關稅,容克暫時解除了汽車稅對歐洲的威脅;第二,特朗普方面承諾將重新評估現有鋼鋁關稅。

比起鋼鋁關稅,汽車稅更令歐盟擔憂。根據歐盟測算,歐盟受鋼鋁關稅影響的鋼鋁產品為64億歐元,而歐盟對美出口汽車和汽車零件出口到美國的價值每年則超過500億歐元。

5月23日,特朗普下令美國商務部對進口汽車及其進口零件進行所謂“232調查”, 即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授權,評估上述產品是否對美國造成國家安全威脅,責成美國商務部在2019年2月中旬之前完成上述調查。同時,由於歐盟對美國約32億美元商品實施的反制關稅已生效,作為反擊,特朗普表示如果歐盟不撤銷對美國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就將對所有歐盟對美出口的汽車施加20%的關稅。

作為回報,除前述“零關稅、零貿易壁壘、零補貼”的意向性協議之外,歐盟此次還承諾從美國進口更多的大豆以及液化天然氣。容克表示,“(歐盟)將會這樣做。”

他並表示,美歐必須合作“改寫”規則,而不是撕毀規則。對此,達克指出,除了承諾之外,宣布的協議中沒有涉及具體細節。

此前美國威脅要施加25%汽車關稅,歐盟則準備對從美國進口的200億美元商品進行關稅報複。如考慮到此次協議能避免這一場跨大西洋貿易戰,則這場會議和協議尚具一些象征上的意義。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商業和經濟項目總管奧斯特菲爾德(Bart Oosterveld)則指出,“避免災難並不能說是成功了。我認為我們看到的是一些基本對話的重啟。像大豆和液化天然氣這樣的個別項目並不十分重要。我不認為歐盟會同意在不討論鋼鋁問題的情況下,就對貿易條款進行重大修訂。”

特別是對於關心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秩序的人而言,現在慶祝勝利還為時過早。他補充道。

特朗普的承諾靠得住嗎?

觀察人士均指出,鑒於特朗普在過去表現出的自相矛盾和反複無常,各方對於特朗普是不是一個可靠的交易對象仍存疑慮。

達克對此看法表示贊同。他指出,必須警告的是,之前已經觀察到這種類型的模式,即特朗普突然撤銷原先談好的協議,並再次對談判國家征收關稅,最終迫使談判對象針對美國實施“同等規模和強度”的貿易報複。

達克舉例指出,以近期美國對外談判的記錄可以看出,一條推文就可以阻止雙方之間的溝通,並迅速將事件升級為(對等)征收關稅。

為此,接下來的幾天和幾周對於確定美國政府與其歐洲談判方之間的溝通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會看到類似於TTIP重啟的討論將至關重要。達克表示,畢竟,若美歐在汽車和零部件產品上實施對等報複征稅,這將使兩個經濟體在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均減少至少0.2個百分點。

在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後,TTIP談判陷入“冷藏”之中。TTIP首輪談判於2013年啟動,根據此前計算,如達成TTIP,歐美雙方將建起世界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不過由於美國政府未能在換屆前完成談判,TTIP的談判在2016年陷入停滯:歐盟貿易司網站上有關的談判文本信息,就一直停留在2016年7月14日;而特朗普一上任,其團隊就把長期掛在白宮網站上的TTIP專題刪除幹凈了。

同時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享受世貿組織(WTO)最惠國待遇,在關稅方面,美歐之間的關稅其實已經很低,平均低於3%,實際上即便是在美歐就TTIP進行談判時,也並不是以降低關稅為主要目的。

在此前的TTIP談判中,可以說美歐在繼續降低關稅談判中出價都很爽快,真正糾結的領域是有關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其中導致TTIP談判擱淺的原因在於,美歐團隊在金融服務市場準入、政府采購、地理標識以及 “投資者-國家爭端解決機制(ISDS)”等重要條款上的談判都陷入了僵局,比如由於爭議過大,有關ISDS的談判從2014年3月開始就被凍結了。

另外,目前還看不清,歐盟想要通過TTIP進入美國政府采購市場的訴求,將如何與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原則相調和。如前所述,談判TTIP,歐盟方面看上的就是美國巨大的政府采購市場:比如歐洲建築公司可以競標美國公路合同,以及美國警察系統在采購警車時可以采購寶馬。

然而要美國對歐洲企業開放其政府采購系統,美國就必須修改“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法案,然比奧巴馬政府更甚的是,在2017年4月18日,特朗普簽署“買美國貨、雇美國人”行政令,這預示著美國不太可能在此方面做出額外的讓步,而歐盟此前對奧巴馬政府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方面的表現就已不夠滿意。

(實習記者林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楊小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