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EC叫停 「四大」風波

2014-02-10  NCW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暫停在美執業資格的行政裁決讓市場頗 感意外,但東南融通案的和解又讓事態轉向◎ 本刊記者 王申璐 特派香港記者 鄭斐 特派華盛頓記者 唐家婕 文馬年春節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德勤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 (下稱四大會計所)做出的行政判決讓人感覺有些意外。

2014年1月22日,因拒絕向 SEC 提供中概股公司會計底稿,四大會計所在華分支機構被判暫停美國執業資質六個月。這一判決屬於行政裁定,且四大會計所有21天上訴期。但這一突然的裁定,還是為中概股公司的年報工作帶來一絲陰雲。裁定發出翌日,中概股普跌。

監管層和業內人士對此事件未來的走向較為樂觀,這一樂觀基於此前中國證監會與SEC的溝通已取得實質進展。

1月27日,據一份遞交給華盛頓聯邦法院的和解文件,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德勤中國)將應中國證監會之需向後者提供與東南融通相關的會計底稿。

SEC 表示,等到從中國證監會手中獲得東南融通的「大量」會計底稿、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合作以及德勤中國稱其將繼續與中國證監會一起監督此事的聲明後,將不再需要司法幫助來執行其傳票。SEC 強調,本次和解並不意味其承認德勤扣繳文件的合法性,並表示其保留今後傳喚上繳更多材料的權利。

一位美國執業律師表示 : 「SEC 的這項裁定看起來像是在推動中國證監會加快實際合作的步伐。 」2012年底,SEC 因在會計底稿提供等跨境監管問題上與中方磋商無果,對四大會計所在華機構德豪(BDO)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成員所(現更名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提起行政訴訟。此次裁定即是2012年12月行政訴訟的結果。

「美國的行政法庭相對獨立,這是基於此前訴訟的一個裁定。我相信這並不影響未來雙方合作的進程。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知情人士稱。

叫停 「四大」 業務

儘管中概股的年報工作並未停止,但SEC的裁定仍讓四大會計所無奈。

據 SEC 國際事務辦公室助理主任阿雷法羅(Alberto Arevalo)向法院提供的證詞,SEC 從2009年到2012年就16起不同案件向中國證監會提出過21次協助要求,其中3次要求提供會計底稿,但未得到任何「有實質意義」的協助。

「中國證監會此前去美國溝通過,希望美方能夠給中概股公司預留年報週期,看起來 SEC 沒有答應這個請求。 」一位四大會計所在華機構高層透露。

2010年底數家中概股公司曝出財務造假問題後,SEC 開始了與中國證監會及財政部的直接溝通。此前美國上市公司審計監管委員會(PCAOB)負責與中方溝通跨境監管事宜。

SEC 與中方的對話氣氛一度緊張,在2012年的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年會上,SEC 代表措辭嚴厲,指責中方沒有履行跨境監管的義務。而中方代表亦以數據說話,指出中國證監會對涉及跨境監管的事件配合度極高。現場氣氛一度緊張。

2012年底,SEC 向上述四大會計所及 BDO 提起行政訴訟。隨後,中美雙方的談判則取得進展。 2013年7月,中國證監會通知 SEC,稱準備向其提供一家中概股公司的會計底稿。

「的確有進展,但實際操作的節奏太慢。 」一位美國執業律師直言。她表示,聽說中國證監會移交給美方的審計 資料數量遠未達到對方預期。

接近 PCAOB 的一位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PCAOB對 SEC的判決也很意外, 「SEC 可能是依據談判取得進展之前的材料來判決的。 」業內對於此事頗為緊張,針對SEC 的判決,大家的思考是,究竟是2013年7月中國證監會答應提交底稿後又發生了新的波折?還是 PCAOB 與 SEC 的溝通協調機制發生了問題?

「這項裁定是基於磋商進展之前訴訟的判決,這一裁定不會太影響未來雙方合作的進程,我對前景是樂觀的。 」上述接近證監會的知情人士稱。

他同時透露, SEC 的裁定依然肯定了中美雙方取得的階段性對話成果,字裡行間釋放積極信號。 「判決書指出四大會計所具備上訴的權利,同時表示這是個臨時判決,有可能最終判決無罪。 」「SEC 對中概股的調查已久,至今尚無明確的結果,可能是出於要給美國投資者一個交待的目的,才做出這個判決。 」一位四大會計所合夥人推測。

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觸動赴美上市公司及中概股的脆弱神經,SEC 宣佈其判決後第二天,中概股普跌,更有28只跌幅超過4%。

因為一旦判決生效,就意味著177 家中概股公司將推遲2013年年報披露時間,而赴美上市的窗口可能再次關閉。

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最不願意看到的。

裁定尚未生效

目前,SEC 的這份行政判決並不具有法律效力,從裁定發出之日起,四大會計所擁有21天的上訴期。而四大會計所已經發出聯合聲明,稱將提起上訴。這一結果也符合業內的普遍預期。

「一定會上訴, 」一位熟悉四大會計所業務的業內人士稱, 「四大會計所在華分支機構的主要業務就是中概股公司的審計,如果這一塊業務真的被叫停,他們將損失慘重。 」「SEC 的判決如果開始實施,傷害的是美國市場、投資者和上市企業。 」普華永道北京主管合夥人吳衛軍指出,除了中概股企業受影響,很多美國大型企業也會受影響, 「不少美國企業在中國有龐大的業務,這部分也是由四大會計所來提供服務,暫停其在美國的執業資質,這些企業的財務報表就出不來」 。

涉及中概股在美審計事宜的美國監管機構主要有兩個,一是SEC,另一個是 PCAOB,兩者相互獨立。SEC 主要監管上市公司並在需要時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師進行調查; PCAOB 則是負責監 管在該機構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

基於2002年的薩班斯法案成立的PCAOB 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要求所有在美國提供會計審計服務的會計事務所都要在 PCAOB 註冊;二是註冊的會計事務所都要接受其檢查,包括對其會計底稿的檢查。中國一方的顧慮主要是考慮到國家主權和信息機密。

「PCAOB 在美國屬於司法機構,其有薩班斯法案的執法權,如果同意將會計底稿交給 PCAOB,或者同意PCAOB 來中國調查,就相當於允許外國的司法機構跨境監管,侵害中國的獨立司法權了。 」一位律師表示。

而按照中國的《會計師職業規範準則》 ,會計底稿是會計師事務所的財產,未經客戶的書面許可,不能讓第三方獲取或看見。除非兩種情況,一是法院要求查看,二是出於監管檢查的需要,監管方比如審計署、財政部、證監會。

「而且監管方的調查也是到會計師 事務所來查,不會將底稿帶出去。所以PCAOB 索求會計底稿,既不符合我們的會計師準則,也不符合中國的法律,我們只能拒絕。 」上述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位合夥人表示。

基於上述矛盾,中美雙方監管機構的談判一度陷入僵局。2013年3月,證監會上市一部主任歐陽澤華表示,中美兩國監管機構正在磋商財務信息共享。

這也是中國證監會首次釋放進展信號。

不僅如此,對於中概股公司而言,如果四大會計所在華分支機構業務被叫停,尋找符合 SEC 規定的會計師事務所並不容易。

基於上述信息機密的考慮,四大會計所美國分支機構無法承擔中概股公司的審計職責,而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則無法滿足美國審計監管的要求。

「如果裁定生效,中概股公司的審計的確會陷入一場危機。 」上述四大會計所在華分支機構高管稱。

「不要誤解 SEC 行政法庭的裁定, 」接近中國證監會的知情人士稱, 「SEC 行政法庭類似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委,其裁定不具有聯邦法院的法律約束力。 」他同時表示,這一裁定尚未生效,並對上訴後最終裁定結果表示樂觀, 「雙方都希望合作進程繼續」 。

事實上,2013年5月,在中美證券監管機構簽署備忘錄之後,中國證監會是否已經向 SEC 遞交會計底稿,雙方並未公開披露。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數家審計機構在法律文件中披露,至少六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文件現在已經遞交到SEC,或排隊等待遞交。

但是,按照中美雙方簽署的上述執法合作備忘錄,就美方希望進入中方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日常監管、現場檢查這一問題,雙方意見尚未達成一致。

會計底稿之爭

安然事件之後,美國於2002年通過了薩班斯法案,並且成立了 PCAOB,目的是監管上市公司會計審計工作,儘可能避免財務造假。

之後,從對美國本土的會計事務所實施薩班斯法案開始,逐漸推廣到日本、韓國、歐盟等地區的會計師事務所。

同中國類似,瑞士、法國、日本等國家最初都對 PCAOB 要求檢查本國會計事務所會計底稿做法表示抵制,強調保持自身的信息機密和主權重要性。

2005年,日本同意將會計底稿寄往美國由 PCAOB 審查,但 PCAOB 不能到日本境內進行調查。此後2010年,歐盟的抵制態度也有所鬆動。2011年,瑞士、法國等過去抵制得比較厲害的國家也有所鬆動。英國、瑞士已與美國簽署合作監管協議。

「最後達成的一致意見是與美方聯合檢查。 」一位接近PCAOB的人士說。

PCAOB 主 席 多 迪(James Doty)曾向財新記者表示,美國已在超過35個國家進行監管,實現跨境審計監管的方法很靈活,並非都是以合作監管的形式。

從2007年 開 始,PCAOB 開 始 和中國監管層就達成雙邊監管協議進行討論,但一直沒有突破性進展。PCAOB 甚至希望通過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調 查中國內地的會計底稿,但未成功。

2009年,中國證監會發佈的《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 ,要求為中國境內海外上市公司做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其他諮詢服務機構的會計工作底稿必須留在中國境內,向境外監管機構交送工作底稿時必須經中方監管機構批准。

而《國家保密法》表述模糊,範圍很廣,所以會計底稿中可能含有被認為 是國家秘密的信息。

2011年5月10日,中美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SE&D)上,中美兩國首次表示將通過對話,爭取就跨境審計監 管合作達成協議。

中方態度的轉變,原因之一是希望四大會計所能順利在PCAOB重新註冊。

雖然開始了對話,PCAOB 與中國證監會、財政部的談判進展緩慢。雙方原定於2011年10月開展第二輪對話被推遲。中國監管部門要求外資會計師事務所複核其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所進行的審計工作,並向監管部門提交那些已經向外國監管機構遞交的材料。

相比PCAOB,SEC 之所以採取訴訟和法庭上「交火」方式,主要是 SEC 承擔著來自美國投資者更直接的壓力。

中美雙方就東南融通會計底稿一事的談判過程最為典型。德勤中國此前為東南融通的審計機構,稱此前已將會計底稿移交中國證監會。2011年4月,SEC 向中國證監會索取會計底稿,其間溝通數次無果。2012年1月,SEC 狀告德勤中國。2014年1月27日,雙方最終達成和解。

德勤中國在1月29日提供給財新記者的聲明中表示,美國證監會正尋求撤回有關東南融通會計工作底稿的傳票執法訴訟,中國監管機構已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東南融通的審計工作底稿。

與 PCAOB 不同,SEC 與中方的談判基於 IOSCO 的多邊諒解備忘錄(MMoU) 。MMoU 建立關於跨境證券監管合作的框架,通過增強對不當行為和市場及市場中介監管方面的信息交換和執法合作。

但接近中國證監會的人士認為,MMoU的內容不包括提供會計底稿。

2013年5月7日,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 PCAOB 簽署了執法合作備忘錄,在美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若涉及案件需要向中方調取會計底稿,PCAOB 可向中國證監會及財政部等提出請求,在一定範圍內經中方允許,履行相關程序後,可為美方提供相應的會計底稿。

2013年7月,中國證監會宣佈已完成了一家中概股公司的會計底稿整理工作並履行完相關程序,已經通知美方準備向 SEC 提供底稿。同時,中國證監 會也準備向 PCAOB 提供有關公司的會計底稿。

一邊叫停「四大」業務,一邊與德勤中國和解,

SEC希望推動

實際合作步伐,

最終實現有效跨境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69

SEC考慮為私募經紀業務網開一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623

知情者向彭博透露,監管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考慮給予私募股權公司(PE)豁免,已收取數十億美元交易費用的如這類公司今後無需註冊成為從事這類業務的經紀商。如宣布豁免,就意味著SEC對此前從事經紀業務卻未註冊為經紀商的私募公司既往不咎。 這項措施與去年SEC交易與市場部門首席法律顧問David Blass的觀點形成鮮明對比。當時Blass認為,PE常規的交易費業務看來屬於券商經營範疇,但PE並未註冊為經紀公司,所以可能有悖現行證券法。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法學院教授James Cox將彭博得到的這條消息視為私募行業對Blass講話的“合理反擊”, 監管現在常常在體現行業願意接受哪些東西。 美國國會2010年通過的金融監管法規《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 Frank Act)要求,PE應註冊為投資顧問機構,采取一些保護投資者的措施。 Blass去年的講話引起業內爭議,PE行業聲辯,投資顧問的法規對投資者提供了足夠保護,已沒有必要再向PE提出自我監管、培訓員工及SEC額外審查等經紀商需遵循的要求。 但前SEC執行代理人Jordan Thomas認為SEC並不會輕率決定。他評價這次SEC可能豁免的消息稱: PE的遊說工作無疑是強大又成功的。但SEC歷史上就對這種影響有免疫力,特別是在SEC重申過去曾違反證券法的時候。 最近的新聞也表明SEC並未減輕打擊金融機構不當行為的力度。 本周五,因SEC指控旗下經理向數千位美國客戶收費卻未合法註冊這類業務,瑞信同意支付1.97億美元和解。 PE的管理收入主要來自每年向承諾資金收取約1-2%的管理費,其他收入視投資收益而定,通常比例為收益的20%。 PE收取交易費用始於上世紀80年代,無論投資長期表現如何,只要交易一完成,PE就會立即得到這類費用收入。 上述彭博的消息人士還透露,SEC是否豁免PE將由SEC的員工決定,無需通過SEC的五人委員會投票批準。 而SEC員工的態度還可能有變。SEC主席Mary White本周決定任命Stephen Luparello主管交易及市場部門,該部門有權給予豁免。Luparello並未公開對豁免表態。 SEC的一項調查顯示,註冊為投資顧問機構平均成本為186萬美元。 更多的成本可能來自監查。2013財年SEC審查了9%的投資顧問公司,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等機構對經紀商的審查比例為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40

FBI、SEC就投資大亨Icahn涉嫌內幕交易展開調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2756

據《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的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就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Carl Icahn)、美國前著名高爾夫球選手Phil Mickelson和拉斯維加斯賭徒William Walters涉嫌參與內幕交易一事展開調查。 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聯邦調查人員正在調查是否存在如下情況:伊坎提供Mickelson及Walters有關他投資的上市公司私密訊息,而米克森和Walters就這些資訊進行違法交易。這位消息人士的說法證實了華爾街日報周五的報導。 路透報道指出,伊坎在2011年7月曾表示,有意買下Clorox,並開出超100億美元的價碼,致使該公司股價一度飆漲,盡管該計劃兩個月後即宣布破產,但在伊坎宣布收購前,兩人即買入了該公司股票,交易時機相當可疑。 不過對於上述事件,伊坎在接受CNBC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對事件的進展並不知情。伊坎說到:“我從來沒有將內幕消息透露給其他人,《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道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從來沒有接到聯邦調查局有關調查事件的消息,事實上我們不知道有任何調查事件正在進行中。” 伊坎還向路透表示,他與Walters有業務關系,但表示與Mickelson並無私交。 卡爾·伊坎是華爾街最高調的對沖基金大佬之一,從2009年4月至2013年9月,其所掌管的伊坎公司(IEP)的凈資產價值已經增長了282%,平均每年增長35%。他還重倉了30億美元的蘋果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40

堪比中大獎!一海外舉報人獲得美國SEC逾3000萬美元獎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73

如果你握有美國上市公司可信的違規情報,除了像渾水公司一樣做空,還可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舉報,目前最高獎金已經超過3000萬美元,堪比中大獎。

本周一SEC宣布,將向一名舉報人支付一筆超過3000萬美元的獎金,這是此前最高獎金紀錄的兩倍。

這次3000萬到3500萬美元的獎金原本可能會更高。SEC文件顯示,舉報人在首次獲得該情報後並沒有第一時間舉報,所以SEC減少了獎金的數額。

SEC獎勵舉報人的計劃在2011年開始實施,受到獎勵的舉報人一共14人,其中海外舉報人有4人。

SEC的檢舉辦公室負責人Sean McKessy說,無論舉報人來自哪個國家,只要提供了違反美國證券法的公司的情報,都應該收到平等的獎勵。

在這一項目下,向SEC提供高質量,並直接導致罰款金額超過100萬美元的舉報人,將會獲得罰款總額的10%到30%作為獎勵。SEC會替舉報人保密,在公布獎勵時只提供最少的相關信息。

SEC報告還提到,在2013財年,該項目收到了55個國家的公民的舉報,最多的來自英國、加拿大和中國。海外舉報人占到該項目所有舉報人的12%。

如果中國的證監會也拿出這麽多錢來獎勵舉報者,那會是怎樣的局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07

屋漏偏逢連夜雨 全球最大債基PIMCO遭SEC調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19

QQ圖片20140924154918

PIMCO周二證實,公司旗下ETF因定價問題正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債基連續數月遭巨額贖回,業績大幅下滑,多年搭檔突然離職,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今時的“債券之王”格羅斯恐怕再合適不過了。

華爾街日報(WSJ)早些時候援引知情人士稱,SEC正在調查PIMCO是否人為誇大旗下旗艦基金Pimco Total Return ETF的回報。實際上,對Pimco定價問題的調查已進行數月,格羅斯、PIMCO的CEO等已被SEC調查人員約談。

SEC調查的內容包括該ETF購入某些債券以及對這些債券進行估值的方法。目前,SEC執法部門的人員正調查規模36億美元的Pimco Total Return ETF是否以折扣價買入投資品,但在不久後計算持倉價值時又采用對上述投資產品的較高估值。這一做法能夠讓人感覺該EFT實現了快速獲利,而實際上只是利用了債券市場上一些投資產品估值方法的差異。

據知情人士透露,SEC調查的一個可能的關註點是:Pimco的上述行為是否意味著投資者獲取到的有關基金表現的信息是不準確的。向投資者提供(即使是無意中提供)有關價值或表現的誤導性信息是違反證券法的行為。

周二,PIMCO發布聲明證實該調查:

在該發公開事件中,PIMCO一直在配合SEC,我們對於客戶的監管責任和義務非常重視。

我們相信,我們的定價流程和方法完全是合適的,並且與行業最高標準和實踐保持一致。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自2012年發行以來,Pimco Total Return ETF的規模實現了快速的增長。這些年,憑借稅收和成本優勢,被動投資大行其道,然而Pimco Total Return ETF采用的卻是主動投資策略。該ETF主要針對的是零售客戶,他們通過自己的經紀賬戶進行交易,而不是向投資顧問支付傭金來幫忙挑選基金。

從債基連續數月遭巨額贖回到老搭檔、PIMCO前CEO Mohamed El-Erian在今年1月離職,再到業績大幅下滑,過去18個月無疑是格羅斯的人生低谷。

現在SEC也來給他"落井下石"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67

大摩因違反SEC規則被罰400萬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840

MS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三宣布,摩根士丹利已同意支付400萬美元罰款和解有關其違反市場準入規則的指控。

市場準入規則要求經紀自營商對進入市場的客戶進行足夠的風險控制。但SEC在一次調查中發現,由於摩根士丹利未能對一家客戶公司賬戶未進行足夠的風險控制,導致該公司一名流氓交易員超出預設限額認購了價值5.25億美元的蘋果公司股票。

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當時事件的描述顯示,這名羅奇代爾證券公司(Rochdale Securities)的交易員收到一筆客戶訂單要買入蘋果股票,而他實際購買了相當於1000倍訂單數量的股票。在紐約美國檢察官辦公室2012年的訴狀中,這位名為大衛·米勒(David Miller)的交易員被指控試圖利用蘋果公司在當天公布季報之後的股價變動獲利。

1000倍訂單實際上超過了羅奇代爾交易席位的2億美元日交易限額,但是摩根士丹利分兩次將這個限額提高至5億美元和7.5億美元。證券交易委員會稱,摩根士丹利在當時沒有進行充分的盡責調查就提高了交易額度限制。

因季報結果令市場失望,當時蘋果公司股價下跌,導致羅奇代爾證券因為這些未授權的交易蒙受530萬美元損失。

在尋求援助未果之後,羅奇代爾因為無法滿足資本要求而在2013年結業。交易員大衛·米勒則因為欺詐罪名成立被判入獄30個月。

SEC在調查之後得出結論,稱摩根士丹利沒有有效的風險管理控制機制來阻止這種交易的發生。

摩根士丹利在周三的聲明中,公司無需承認或者否認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發現,公司也已經更新了自己的內控流程,“摩根士丹利在那之後更新了自己的書面程序,以解決證券交易委員會行政命令中指出的問題,我們很高興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357

窩窩團向美SEC提交IPO申請,“流血上市”或許只為圓了上市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0/148837.html


今日淩晨消息,窩窩團(已改名為窩窩商城)周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提交了招股書文件,擬通過IPO交易募集最多4000萬美元資金。這次,窩窩團計劃登陸納斯達克全球市場,股票代碼為“WOWO” 。這是窩窩第二次提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窩窩團2014年前9個月凈營收為2064.2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為2763.3萬美元;毛利潤為1512.6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為2289.4萬美元;凈虧損為3244.7萬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同期凈虧損為2112.1萬美元。

在凈虧損和凈營收相當的情況下,窩窩選擇此時上市顯然並不能講一個好故事,創業數次的徐茂棟,這次的上市更像是在融資無望的情況下,要圓了自己的上市夢。
 

\徐茂棟的上市夢

徐茂棟是誰?他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也是一個天使投資人。他從1994年開始,連續創辦了山東齊魯超市、凱威點告、百分通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0年,創辦了窩窩團。

他讀書時就有了“做個企業主”的夢想,並自學了工商管理條例。在畢業後看到機會的徐茂棟,在家鄉山東創辦了齊魯超市,認為“沃爾瑪的模式才是超市未來真正的業態”,一個人陪十幾個供應商喝酒,“喝完酒成了哥們兒,賣完了再把帳結給他們”。曾經,齊魯超市在山東很多品類做到第一,一個月就把濰坊百貨站的渠道截斷了。徐茂棟狼性十足。

齊魯超市不僅沒有做到“全國最大”,甚至還沒有出山東地界,就被一間間掉,“全國最大民營超市”壯誌未酬。徐茂棟的事後反思是:沃爾瑪的商業模式看似容易複制,但在中國新的區域很難做起來。

1999年他創立了凱威點告,選擇可以向其收費的企業客戶,做B2B短信。那個時候,新浪、騰訊、網易、搜狐四大門戶剛在電信運營商的支持下玩起了B2C的短信業務。他對上市的渴望在這時顯露無疑——他以為這是一門比超市快得多的生意。

7年以後,徐茂棟於2006年3月將凱威點告賣給了當時正在全國擴張的分眾傳媒,同時自己也進入分眾,任分眾無線CEO和分眾傳媒執行副總裁。

2008年315事件後,徐創立了現在由澳洲電訊控股的百分通聯。2011年他忽然放棄投資人的身份,以43歲的“高齡”殺入團購行業,同時,徐茂棟把自己在百分通聯的股份減持到3%,套現約10億人民幣,向團購生意輸血1億美金。

“徐茂棟善於觀察市場,但看到機會後他只懂得使用一種方式——三年股份、快速收攏、很兇悍地執行,做到一定的規模,然後去上市。”一位熟悉徐的投資人曾這麽說。

團購玩家的分道揚鑣

團購自2009年興起,短短5年多的時間內,經歷了從膨脹發展到市場衰弱、洗牌、沈寂的過程。

隨著團購市場的格局變化及團購本身的模式缺陷,活下來的團購玩家開始逐漸擺脫團購始祖Groupon的模式,向不同的方向進行轉型。

作為市場老大的美團,已先後切入電影票、外賣、酒店等垂直市場,不再只依賴團購,而是要做一個O2O平臺,從團購衍伸出優惠、外賣、旅遊等各類業務。創始人王興認為,O2O里面信息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引導用戶完成交易。

大眾點評張濤在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眾點評未來的主要盈利模式並非依靠交易,而是積累大量商戶和用戶之後,通過推廣的方式獲得收入。去年,大眾點評推出了移動廣告平臺,啟動移動流量的變現,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糯米網2013年8月宣布接受百度1.6億元的戰略投資,2014年1月,百度全資收購糯米股份,糯米網改名為百度糯米,並與百度業務進行整合,作為百度O2O戰略中的一個入口。

曾數次嘗試IPO未果的拉手網,在2014年10月被三胞集團收購,根據收購方三胞此前透露的規劃,拉手將收縮團購業務,與三胞集團的銷售業務進行整合——成為三胞集團旗下零售業務的線上銷售渠道。

窩窩團在2011年大規模擴張,從交易額的角度看一度成為行業領頭者,從2012年後開始由團購模式向商城模式轉型,2014年5月,徐茂棟透露,窩窩團原股東團隊向窩窩團再次註入5000萬美元資金,約合3.1億人民幣,其中徐茂棟投資占比50%以上,以推進窩窩團向生活服務領域縱深發展。

窩窩要講一個什麽故事?

團購的出現,本質上體現的是一種將線下折扣放到線上售賣的方式,通過技術手段將商戶和用戶的交易流程變得更加信息化,並以此形成一種服務用戶的非平臺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團購網站以這種流量的帶入,實現在商戶與用戶間連接的價值。

但隨著生活服務的飛速發展,團購原有的這種非平臺模式,因為僅僅滿足的是商戶淺層次的拉新需求,也遭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是無法對商戶和用戶形成深度黏性,這必然催生出平臺模式。

近日,團購鼻祖Groupon宣布轉型電子商務平臺,向亞馬遜看齊,Groupon CEO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想要把Groupon打造成一個交易市場,為用戶提供與亞馬遜類似的購物體驗。

“窩窩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團購網站,現在團購業務只占我們整個收入的一小部分。”窩窩團自2012年1月改名窩窩商城,創始人徐茂棟在前幾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窩窩商城目前主要定位生活服務電商平臺,從之前主要給商戶提供網上專賣店,升級到窩窩專賣店+商家自有移動店鋪客戶端,形成網上直銷、會員運營、廣告、促銷多種服務的電商服務平臺,團購只占一小部分比例。

看來,窩窩是想要講述一個由團購平臺成功轉型為電商平臺的故事。

轉型為電商平臺後,窩窩將自主經營權交還給商家,幫助商家完成互聯網化的工作,想要建立“服務業的天貓”。但問題是,大多數生活服務商家缺乏運營的能力和經驗,要想建起“服務業的天貓”這個生態系統,平臺方除了提供工具,更要提供服務。但問題是,本地生活服務顯然不同於標準化的電商產品,更多的需要垂直領域的縱深,這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努力。

不管怎樣,這次招股書遞交讓沈寂許久的徐茂棟又一次出現在媒體面前。作為創業者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的徐茂棟,還在不停的忙碌和追趕,追趕這個時代,追趕他自己。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56

SEC讓步 四大中國分部交200萬美元“輕松”和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91

20150207hejie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同意每家支付50萬美元和解費,以結束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達兩年多的“對峙”。

和解之後,SEC對於暫停他們在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的判決也將撤除。不過普華永道、安永、德勤、畢馬威四家事務所同意,未來會遵照SEC的要求提交相應的審計文件。

SEC官員表示,這些審計文件對於保護那些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投資者非常重要,此次和解可以確保SEC未來獲取這些文件。

不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Paul Gillis表示,該和解“與投資者所需要的相差甚遠,只是讓企業擺脫困境而已。”

2012年底,SEC起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華分公司及大華拒絕配合對9家中國企業財務欺詐調查。

華爾街見聞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到,會計師事務所們面臨著類似22條軍規的困境,美國監管層要求他們公布在外國審計的資料,而中國監管層禁止他們這麽做。

2014年1月,事態再次升級,美國SEC行政法官( administrative law judge)判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部暫停美國執業資質6個月。原因是這些事務所“有意”不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部分涉嫌欺詐的中國企業的審計底稿。

該判決可能會導致200家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受到影響,有的甚至會被迫退市。不過判決沒有立即生效,事務所們隨後在美國聯邦法院提起上訴。

在一項聯合聲明中,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分部表示,他們對於此次達成和解非常“欣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75

退休後吐真言 SEC前高管稱美股市場被操縱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103

前SEC市場及交易主管John Ramsay在職十多年一直對美股三緘其口,不過在卸任並加盟IEX集團之後,他終於可以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在他看來,主要美股股指的定價扭曲且不合邏輯,美國股市的結構甚至可以和星球大戰中的死星(Death Star)做類比。

Ramsay表示,

我發現我終於可以開口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之前為政府工作的時候,諸多的內部限制讓我無法對股市相關問題發表意見。

作為一個有豐富經驗的參與者,我充分瞭解11個主要交易所和40多個監管相對較弱的黑池真實情況。現在的市場系統無法延續太久,遲早我們需要做出巨大的改變。

那些本意是促進交易者選擇更多的規則正在起到相反的作用。券商和二級系統追求的更快的交易速度和環境讓內部人士更為有利。交易變得越來越困難,而技術性失靈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大。

現年55歲的Ramsay此前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市場及交易部門的主管,他於去年6月加盟了Brad Katsuyama的IEX集團。作為Michael Lewis的暢銷書《快閃小子》的主人公原型,Katsuyama因發現高頻交易可以操縱股市而毀譽參半。

Michael Lewis在去年3月為《快閃小子》造勢時也拋出過類似的看法。他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美國股市只是一個被人操縱的遊戲,擁有先進計算機設備的高頻交易商可以輕鬆斬獲巨額的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406

特斯拉未及時披露事故遭SEC調查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對美國特斯拉公司展開調查,以判定該公司是否未及時披露一輛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遭遇致命車禍的行為,並因此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一輛Model S型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曾於5月7日在佛羅里達高速公路上與一部卡車相撞,當時坐在駕駛位置的40歲特斯拉車主Joshua Brown因此喪生。隨後,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經開始對25000輛Model S展開初步調查。對於特斯拉並未將這起車禍向投資者及時進行公開披露,特斯拉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5月7日的那起事故並不需要向投資者公開披露。特斯 拉當時還指出,這次致命車禍是Model S系列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激活使用行駛1.3億多英里過程中遇到的第一起致命事故,而全世界平均每6000萬英里行程就會發生一起致命車禍。

據悉,SEC正在就特斯拉是否應當將上述交通事故作為一個“重大”事件對外公開披露而展開調查。不過,SEC的調查目前尚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可能 不會引發監管機構的任何執法行動。有美國證券專家表示,對於5月7日的事故是否足夠“重大”從而要求公司進行披露,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但在特斯拉此次 調查中,這個問題顯得較為複雜,因為該公司一直大張旗鼓地推廣無人駕駛技術,為此投資者也競相買入特斯拉股票。

有海外媒體還爆料,特斯拉及其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隱瞞致命車禍重要事實長達八周,期間公開發行總額20億美元的股票。對此,馬斯克認為,海外媒體將特斯拉和他本人出售股票與車禍事件聯系起來是錯誤的。此外,以做空安然聞名華爾街的查諾斯表示,據他統計,今年以來特斯拉公司已有8位高官離職。他說:“上 一次我們看到一家類似這樣大批高管離職的高調公司是醫藥公司Valean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