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也曾是比肩巴菲特和芒格的三巨頭之一:請叫我花名"rick"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23im.html

繼續巴菲特的哥大經典演講《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案例探索之旅,第五個案例是查爾斯·

芒格,眾所周知芒格是巴菲特的搭檔,這裡不多說,以後有機會再大書特書。

 

第六個案例rick guerin 瑞克·格林,巴菲特這樣介紹「他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的數學系.在我網羅Munger

之後,Munger又網羅了他.他成立了太平洋合夥公司,從1965年到1983年間,S&P500的總成長率316%,而

Guerin的績效為22,200%.即19年來其年平均復合成長率是:32.9%(合夥人的收益率是23.63%),而同時間

的S&P500則平均是:7.8%.」

 

到處找不這個rick guerin的資料,還以為是個隱形人,一通好找。最後終於找到了,原來這老哥們叫John

Patrick「Rick」 Guerin!現年81歲,他名字中間有一「花名」,叫「rick」。天啊,巴菲特,你太喜

歡用暱稱了。

 

請看巴菲特介紹rick guerin的合夥公司Pacific Pantners,Ltd的業績:


圖1:Pacific Pantners,Ltd的1965-1983年的業績

我也曾是比肩巴菲特和芒格的三巨头之一:请叫我花名"rick"


從1970-1975年,瑞克·格林連續6年落後市場。換你會不會瘋掉?

 

裡克·格林的母親是紡織工人,當裡克還是十幾歲的時候,她因為酗酒去世了。他在IBM幹了三年,然後

又做了證券經紀人,幹了5-6年。「查理---還有傑克·惠勒---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後來我成了了自己的

合夥公司,就是模仿巴菲特和芒格。」(查理指查理·芒格,傑克·惠勒是查理·芒格搭檔之一,注一)

 

J·P·格林公司在各方面均學習了惠勒·芒格公司。他後來成為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的主要持股人和董事

長。該公司在1998年併入了美國航空公司。格林說他自己從芒格那裡學到了如何做生意,他也開始深入

地考慮價值的重要性。

 

「我想我已經深受查理的影響了,」格林說,「我內心裡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價值,並將迅速作出反應。」

但這是他的影響,在查理和沃倫身邊使我幹的更好。』格林已經明白,有道德、有理性、講誠實是有其邏

輯必然性的。」「他讓我更容易說實話。」

 

有時候,芒格、巴菲特或者格林,一起投資同一家公司。他們千方百計在報紙上、在朋友那裡尋找生意。
格林和芒格曾經買過一家微型車用化工產品公司K&W,後來出售給了伯克希爾·哈撒韋。

 

格林和芒格以9.22美元/股收購了信件基金,重新命名為「新美洲基金」,傾向於投資媒體行業。1974年

底「新美洲基金」跌到了3.75美元/股,這也是芒格和和格林在1973-1974年業績慘不忍睹的原因之一。但是到了

1980年底,價格上升到了100美元。

 

70年代早期,巴菲特、芒格和格林還共同收購了藍帶印花公司,三個人共同控制了75%股份,這家公司是

伯克希爾·哈撒韋歷史上很有份量的公司。他們一起通過藍帶印花公司收購了喜詩糖果。所以,這位神秘

的格林先生早期曾是比肩巴菲特和芒格的三巨頭之一!

 

格林和巴菲特、芒格的年紀相仿,它娶了一個小他26歲的女子為妻。格林和他的家人住在比利佛山莊,一棟西班牙風格的房子。

 

格林投資了很多電影。在1986年,格林與一個有抱負的女演員約會,他想捧紅她。他掏出100萬美元為這

個女演員拍片,後來這部片子獲得了10萬美元的利潤,但它仍然是一個昂貴的經驗:格林的這個女朋友離

開了他,與電影中的搭檔私奔了。(注二)


或許是因為因為投資電影,迷戀女演員......或許是因為投資航空公司,導致晚節不保,格林因為財務狀況不穩定,80年代中期低價賣出了5700股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

 

格林老先生,現在還健在,他現在是Daily Journal Corporation(每日新聞集團)的董事會副主席,主席是查理·芒格,他們還是好朋友,互相照顧。(注三)

 

圖2:Charles Munger 1962-1975年的業績

我也曾是比肩巴菲特和芒格的三巨头之一:请叫我花名"rick"

 

注一:《查理·芒格傳》,Damn Right!: Behind the Scenes with Berkshire Hathaway Billionaire

Charlie Munger

注二:http://www.forbes.com/forbes/2000/0612/6514414a.html

注三:http://people.forbes.com/profile/j-p-guerin/25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1

60年代巴菲特的零售行業投資平台:多元零售公司(DRC) Rick

http://www.ltkdj.com/news/DSPD/2012/916/1291623504353A4J74HEBI4CK7IC5I2.html
至此,在60年代,我們可以查到的巴菲特的控制類投資有:

(1)       Sanborn map – 持有23%

(2)       Dempster Mill – 持有73%

(3)       Hochschild Kohn Department stores  (HK百貨公司)- 持有100%

(4)       Berkshire Hathaway (BRK)

(5)       Diversified Retailing Company (DRC) – 持有80%

(6)       Associated cotton shops (其母公司為associated retail stores,聯合連鎖零售店)

(7)       1967年-National Indemnity 及其關聯公司National Fire & Marine

(8)       1969年 - Illinois National Bank

 

(以下信息源自滾雪球)

根據《滾雪球》一書的記載,DRC(多元零售公司)是巴菲特於1966年1月30日成立的一家投資公司,目的就是為了收購零售領域的公司。巴菲特(通過巴菲特合夥基金)佔80%的股份,芒格佔10%的股份,他們的朋友Gottesman 佔10%。DRC成立之後,收購的第一個公司就是位於巴爾的摩的HK百貨公司。

 

巴菲特在年報裡提到收購了HK百貨公司100%的股份,但未提到是以DRC為收購平台進行的收購。之後不久,DRC又收購了聯合連鎖零售店。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擁有收購HK百貨公司的現金是來源於貸款。

 

在巴菲特收購HK百貨之後,公司的管理團隊(也是原來的股東)要在郊區開兩個新的購物中心,他們想抓住人口向郊區遷移的機會。但是巴菲特和芒格對兩個店的選址並不滿意,他表達了異議,但是他的意見並未被採納。(巴菲特100%控制著這個公司,但是並未阻止公司的開店計劃,有些不可思議。書中說巴菲特不願意和別人發生正面的衝突,也擔心讓別人失望,不知這能否解釋得通?還是巴菲特受幾年前Dempster事件的影響?)

 

之後,位於巴爾的摩市中心的百貨商店也出現了問題:需要持續不斷的資本開支。巴爾的摩的市中心有四家百貨商店,HK只是其中一家。如果某一家裝了電梯,其它的3家百貨店必須得跟著裝;如果某家更新了櫥窗或者安裝了新的收銀系統,其他的3家也得跟上。

 

投資HK百貨公司幾年之後,巴菲特終於明白:零售行業重要是銷售能力(merchandising), 而不是融資能力(finance)。 他開始發現零售行業和餐飲行業很像:這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當你做好了以後,總會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提供更低的價格或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芒格後來回憶說,他們當時受格雷厄姆的影響太深,以為只要安全邊際足夠,其他的都不是問題。他們在收購時沒有考慮到百貨公司之間激烈的競爭,沒有考慮百貨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否可以持續。這從巴菲特當時對收購的兩個零售公司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來:

HK百貨公司:用三流的價格買了一個二流的公司,

聯合連鎖零售店:用四流的價格買了一個三流的公司

 

聯合連鎖零售店擁有80個店,4400萬的銷售額,主要銷售打折的女裝,主要的客戶是城市裡的中低收入者。

 

滾雪球裡提到巴菲特認為HK百貨公司的管理是較差的(只是市中心的百貨店位置很好),而聯合連鎖零售店的管理要好一些,但是其股東(同時也是CEO)在將公司賣給巴菲特之後並不想繼續管理公司,後者在巴菲特的要求下管理了公司一段時間。

 

多元零售公司後來又收購了藍帶印花公司16%的股份。同時多元零售公司也從事再保險業務,我們猜測是收購而來。(按: 是公開資場買回來,滾雪球入面有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62

《香港金融業百年》讀書筆記之恆生銀行 - Rick 信璞上海

http://www.jztzp.com/a/52692.html

早期香港華資銀行的領頭羊是東亞銀行。因東亞銀行經營過於保守,60年代初被恆生銀行超越。

 

東亞銀行:

東亞銀行創辦於1919年。創始人簡東浦(1887-1963),出生於銀行世家。簡東浦經營作風相當穩健,當香港銀行界不顧後果地惡性競爭時,他力排眾議,頂住暗流。(有點像巴菲特旗下的國民賠償保險公司,當保費收入不足以覆蓋成本時,寧願不接保單。Rick)

 

簡東浦不僅在東亞銀行貫徹審慎、穩健的經營方針,而且對經常對香港的同業,耳提面命,不遺餘力(永隆銀行伍宜孫語,永隆銀行於2008年被招商銀行收購)。東亞銀行一直是香港華資銀行中公認的零頭羊,並受到同業的普遍尊敬。但是由於其經營過於保守,在60年的早期,東亞銀行的規模開始落後於恆生銀行。(截止2011年底,東亞銀行的存款總額約為5000億港幣,恆生銀行約為7300億港幣,幾乎是東亞銀行的1.5倍)。

 

恆生銀行

恆生銀行創辦於1933年3月3日。四位創始人中何善衡(1900-1997)對恆生的發展影響最大。恆生銀行在香港市民心中的形象是:「誠懇待人、服務周到」,這與何善衡的待人之道有莫大的關係。恆生銀行創辦不久就將業務拓展到內地的大城市廣州、上海和漢口。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中國內地大城市的富人紛紛南下,或急於將銀元兌換成港幣。由於恆生已經在大城市建立了網絡,故生意滔滔不絕。恆生在內地將港幣兌換成銀元,之後將銀元用貨車運回香港,再兌換成港幣,從中收取佣金(匯兌差),恆生因而賺了大錢。

 

二戰結束後,國共又爆發內戰。國民黨政府發行的紙幣(法幣)貶值嚴重,大陸民眾紛紛將手上的法幣兌換成外幣(主要是港元和美元)和黃金。大量的資金通過不同的渠道流入香港

有人估計1947-1950年之間流入香港的資金,加上無形的貿易順差,相當於國民所得的48%。大量資金來港之後從事外匯及黃金的買賣和炒作。很多金商從歐洲或南非進口黃金,在香港市場上拋售。與金商關係良好的銀行可大做黃金、外匯買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恆生銀行,當時香港市場上的黃金交易者都唯恆生銀行的馬首是瞻。恆生銀行在黃金買賣中幾乎可以控制市場,二戰後這幾年恆生銀行在此波黃金炒賣中賺錢了豐厚的利潤。黃金的炒作(價格暴漲暴跌)擾亂了香港的金融秩序1949年香港政府取消黃金的自由買賣,不再批准進口黃金。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隨後即實行了非常嚴厲的外匯管制。及至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10月),聯合國對新中國實行貿易禁運,香港的轉口貿易也迅速萎縮。銀行的外匯業務也一蹶不振。

 

1950年之後,香港的經濟也開始了轉型。受解放戰爭的影響,內地的一批企業家移居香港。他們帶來了約5億美元的資金,一大批從海外訂購的設備(主要是紡織機器),相應的技術、人才及市場聯繫。同時,大批內地無業人士湧入香港,尋找活路。資金、技術、設備和人才的組合,為香港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由於香港人口激增,經濟的發展使得居民收入水準提高,所以房地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

香港的銀行從黃金、外匯的炒賣逐漸轉向為工業和房地產業提供貸款。素以穩健經營著稱的東亞銀行也開始調整其經營方針,成為少數幾個重視工業貸款的銀行之一。東亞銀行在積極發展的同時,仍然維持其一貫審慎經營的方針,如重視存款戶的素質,繼續維持流動資金比率在高水準上。這些審慎的經營方針,使得東亞銀行在後來的銀行危機中免遭厄運,但是其華資銀行領頭羊的位置逐漸被恆生銀行所取代(恆生的存款規模超過東亞大約在60年代初期)。

 

50年代是恆生銀行逐漸取代東亞銀行成為華資銀行零頭羊的關鍵10年。恆生的競爭策略獨樹一幟。在存款方面,重視香港的底層民眾,為他們提供熱情的服務。許多香港普通市民覺得大銀行高不可攀,紛紛轉向恆生銀行。

 

在貸款方面,恆生銀行主要面向中小型工商企業,主要是一些製衣、玩具、塑料、五金及電子業的廠商。不少早期得到恆生幫助的小公司,後來都成長為大公司、大集團。這些公司對恆生的早期幫助銘記於心,至今仍然是恆生的大主顧。

 

 

香港二戰前的擠兌風潮

 

1924年6月,華商銀行因從事外匯炒賣遭受嚴重損失,觸發擠兌風潮,被迫暫停支付儲戶存款,最後倒閉。

 

1935年1月,嘉華銀行因其廣州分行過度發展物業按揭而無力支付儲戶的提款,被迫暫停營業。此事也波及到其他華資銀行:如廣東銀行、工商銀行。受擠兌風潮的影響,大批存款戶到東亞銀行提款,東亞銀行將一箱箱的銀元和金條搬到營業大堂堆放,才得以渡過危機。

 

聊創興銀行的擠兌風潮

 

廖寶珊,廣東潮陽人。1900年出生,1941年來香港。先在油莊打工,後自立門戶,經營油、鹽、米、糧等小生意。累積資本後,經營布匹生意。後投資地產業,炒賣地皮和黃金,獲東亞銀行簡東浦幫助甚大。

 

1948年廖寶珊創辦聊創興銀行,打破銀行傳統,延長銀行的營業時間。同時對小額存款實現高息攬存。再運用銀行的存款大量採購西環的貨倉和電廠用地,發展住宅樓宇。50年的,西環的面貌開始改觀,地價和樓價上升,廖寶珊的財富急增。

 

聊創興銀行的經營策略相當冒進,一方面高息吸引存款,另一方面又將大量的貸款投入風險較高的房地產行業。1960年末,廖創興銀行的存款1.09億元,貸款7357萬元(含房地產行業的貸款),同時銀行投資房地產852萬元。

 

1961年4月,九龍巴士新股上市,擬融資4500萬港元,獲5.5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2.5億港幣。隨後怡和在5月發行新股上市,擬融資1500萬港元,獲56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8億港幣。這直接導致了銀行體系資金緊張,對中小銀行壓力尤甚。

 

6月香港傳言廖寶珊被港府警察偵查,雖然香港警務處長出來闢謠,但卻觸發了聊創興銀行的擠兌風潮。3天內2萬儲戶,提走約3000萬存款。後匯豐和渣打出面支持聊創興銀行,擠兌風潮才漸平息。但此次擠兌風潮對廖創興銀行和廖寶珊本人打擊甚大,一個月之後廖寶珊因腦溢血病逝。之後聊創興銀行的經營策略轉向保守。

 

1973年,聊創興銀行引入日本三菱銀行,持股25%,目前東京三菱銀行的持股已經降到10%。1994年聊創興銀行從聊創興企業有限公司(194.hk)分拆上市,代碼1111.hk。2006年改名創興銀行,以淡化廖氏家族的影響。銀行的大股東仍為廖氏家族。

 

 1965年香港銀行危機 -恆生的控股權易手

 

明德銀號創辦於1940年初初,早期專注美元匯兌。50年代後積極投身房地產買賣。1964年香港房地產價格急跌之後,明德雖然擁有不少落成或在建物業,但已無力償還債務。

 

1965年1月中旬,農曆春節前,市場對貨幣的季節性需求增加。市場上開始傳言明德銀行發生資金困難。1月23日,明德的美元支票遭到拒付。3天後,部分存款大戶到明德提款,銀行無足夠的現款支付。消息傳出,大小客戶紛紛湧至。香港政府只好接管明德銀號,法院宣佈明德破產。

 

明德銀號破產之後,更大的危機接踵而來。冒進有餘而穩健不足的廣東信託商業銀行成為擠兌風潮的第二個目標。之後擠兌風潮蔓延到恆生、廣安、道亨和永隆等銀行。雖然匯豐發佈聲明,保證對恆生銀行的無限量支持,但恐慌並未停止。反而蔓延到遠東銀行,並波及澳門。

 

2月9日,香港政府頒佈緊急法令:宣佈英鎊為法定貨幣,並從倫敦空運大批英鎊紙幣來港以應付貨幣的不足。香港總督下令,每個存款戶每天提取的最高限制為100港幣,直至有足夠數量的英鎊紙幣運抵香港為止。之後擠兌風潮暫且平息。

 

但是市場謠言未止,不少毫無根據的流言對恆生銀行進行惡意攻擊。4月初,擠兌風潮再起,首當其衝的就是恆生銀行。4月5日,恆生銀行一天之內失去8000萬存款,佔存款總額的1/6(恆生銀行存款總額近5億元);到4月上旬,總共失去存款2億元。(銀行都是短借長貸,2億港元的現金恆生銀行是怎麼變出來的?向匯豐借的?Rick)

 

4月8日,恆生銀行的董事局決定斷臂求生,將公司控股權出售給匯豐。最後匯豐銀行以5100萬港幣獲得恆生銀行51%的股權。消息傳開後,擠兌風潮即告平息。苦心經營32年的恆生銀行控股權就此斷送,何善衡為此痛哭2個晚上。

 

此舉最大的贏家無疑是匯豐銀行,一舉消滅了它最有威脅的競爭對手,奠定了匯豐在香港銀行零售業中的壟斷優勢。匯豐收購恆生之後,保留了其華人管理層。匯豐認為,恆生銀行的成功在於其華人管理層,所以匯豐不必要插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36

《香港金融業百年》讀書筆記:80年代香港銀行危機 - Rick 信璞上海

http://www.jztzp.com/a/52693.html

80年代初香港樓市達到頂峰,之後掉頭向下。樓市的波動讓很多經營不審慎的銀行破產或陷入困境。

80年代香港多家銀行倒閉了或者被政府接管了,原因五花八門。但總結起來,無外乎銀行管理層監守自盜,管理鬆懈或者激進擴張。一切的一切在於管理層。

 

80年代香港銀行危機

(1)謝利源金鋪的倒閉(1982年)

謝利源金鋪創辦於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70年代,黃金價格大幅上漲,謝利源金鋪推出「千足黃金積存計劃」:市民可開設黃金賬戶,按當日金價買賣黃金。推出之後大受香港市民的歡迎,業內人士估計謝利源金鋪借此吸收資金2000多萬元。

 

但是謝利源金鋪推出的這種紙黃金,並沒有按客戶的需求去市場上買賣黃金,也無大量的黃金儲備。1982年8月,國際金價大幅上升,每兩黃金上漲近1500元。謝利源金鋪被迫在市場上補倉,導致資金周轉不靈,只好在9月6日倒閉。

 

(2)恆隆銀行的擠兌和倒閉(1983年)

謝利源金鋪倒閉之後,市場盛傳謝利源與恆隆銀行關係密切,部分手持謝利源金鋪黃金券的投資者到恆隆銀行要求兌換現金,遭到拒絕。一時間有關該銀行發生支付問題的消息不脛而走,觸發了恆隆銀行的擠兌風潮。兩日之內,被提走的款項接近1億元。幸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發表聲明,全力支持恆隆銀行,擠兌風潮暫時平息。

 

然而問題卻未平息。2個月之後(1982年11月),大來財務公司因為欠多家銀行共計6.5億港幣無法償還,而被迫清盤。而恆隆的兩名董事也是大來的董事,因此恆隆銀行的清償能力再次受到質疑。之後市場上多家活躍的財務公司相繼倒閉,市場一片風聲鶴唳。

 

到了1983年9月,恆隆銀行的一張支票遭到了渣打銀行的拒付。香港政府為避免觸發金融危機,動用外匯基金全面接管了恆隆銀行。

 

恆隆銀行創辦於1935年,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華資銀行,與恆隆地產(陳啟宗)沒有關係。1976年,菲律賓福建僑商莊榮坤、莊清泉收購恆隆銀行80%的股權。恆隆銀行在70年代發展過快,在80年代初的地產大潮中投機過度,到1983年時已經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香港政府接管恆隆銀行之後,才發現銀行虧損高達3.36億元。其中,高達2.66億元的款項被公司董事以及關聯機構在極少抵押的情況下被一筆筆的借走。銀行被接管的導火索,是大來財務欠恆隆銀行的一筆高達8億元的債務被發現,之後,一向支持恆隆銀行的渣打銀行放棄繼續支持而使問題暴露。香港政府為挽救恆隆銀行,通過外匯基金向恆隆注入3億元。

 

(可見銀行的管理是多麼的重要!恆隆銀行的大股東莊清泉不僅收購了恆隆銀行,還收購了海外信託銀行大量的股份。1985年,海外信託銀行亦因倒閉而被政府接管。不知道是莊運氣不好,還是他自身就有問題?)

1983年9月,港府接管恆隆銀行。然後對其進行整頓

1987年9月,恆隆銀行取得被接管以來的首次盈利,並收回壞賬4億元

1989年9月,港府以6億港幣的價格將恆隆銀行賣給香港國浩集團

1990年6月,國浩將恆隆銀行併入旗下的道亨銀行,恆隆銀行結束了其55年的經營歷史

 

國浩集團是馬來西亞豐隆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1982年,國浩集團收購香港道亨銀行,1983年道亨銀行在香港上市。

1989年,國浩集團收購恆隆銀行,並將其併入道亨銀行

1993年,國浩集團收購海外信託銀行,並將其併入道亨銀行

 

2001年,新加坡發展銀行(後稱星展銀行)以432億港元的代價收購道亨銀行,並將道亨私有化。2003年,星展銀行將道亨銀行、海外信託銀行以及1998年收購的廣安銀行一起合併成星展銀行(香港)。星展銀行原名新加坡發展銀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據傳為了避免引起一些人(主要是大陸居民和馬來西亞人)的反感,而改名星展銀行。星展銀行最大的股東是淡馬錫控股。

 

豐隆集團是新加坡最大的房地產和酒店業投資發展商。根據福布斯雜誌的排名,豐隆集團的主席郭令明財富28億美元,新加坡的首富。郭令明,祖籍福建同安,是新加坡豐隆集團創始人郭芳楓的長子。郭芳楓1911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莊戶人家,14歲那年抱著一卷草蓆到新加坡謀生,白天在五金店當學徒,晚上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與三個弟兄一起開辦了名為「豐隆」的小店,半個世紀後,豐隆成為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目前國浩集團持有東亞銀行15%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東亞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是西班牙CaixaBank,持有17%的股權。雖然西班牙深受歐債危機的影響,CaixaBank雖然受到衝擊,但是經營情況還不錯,2012年標普對西班牙100家銀行做了綜合測評,Caixa Bank位居榜首。

 

 

(3)海外信託銀行的擠兌和倒閉(1985年)

海外信託銀行創辦於1956年,創始人張明添(1918-1982),祖籍福建同安,是馬來西亞的富商。張明添被其朋友葉樁齡所設計,陷入「支票輪」,導致銀行虧空高達5億港元。

 

葉樁齡創辦多米尼加財務公司,為港人提供移民服務。1981年9月開始,葉多次將不能兌現的支票貼現給海外信託,由於支票過戶所產生的時間差,使它能以第二張支票貼現所得的款項存入賬戶,使得第一章支票得以兌現。葉同時在時間差內運用這些款項從事投機活動(不知道是否可以看成是浮存金啊?呵呵)。

 

但是由於葉投機失敗,產生虧損,需要更多資金彌補虧空。所以「支票輪」越滾越大,以致1982年3月崩潰時,海外信託銀行手上不能兌現的支票總額高達6680萬美元(張明添在1982年2月突然辭世,不知是不是時間上的巧合?)

 

海托銀行於1982年3月知道葉樁齡不能還債,但害怕引起審計師和政府的關注,銀行主席黃長贊與葉樁齡一起做假賬掩飾銀行的虧損。此事一直被掩蓋3年有餘。

 

1982年起,大來財務、恆隆銀行以及嘉年地產等與海外信託銀行有密切關係的公司相繼破產或被接管,海托銀行的困難迅速表明化,被迫大舉出售資產。1984年11月,海托將收購僅兩年的華人銀行出售,並計劃再出售香港工商銀行。

 

1985年6月6日,港府突然宣佈,海外信託銀行因「無法償還債務」停業兩天。之後,港府宣佈接管海托銀行。支票輪事件由此曝光。由於利息及匯率的變動,支票輪導致的壞賬已經達到9000萬美元(約7億港元)。香港政府接管海托之後,共動用40億元的外匯基金使其得以繼續運作。海托共計查出虧損高達31億元(看來海托銀行的虧損不僅限於支票輪事件)。港府苦心經營8年之後,將海托銀行以44.57億元的價格賣給國浩集團。

 

海托附屬的香港工商銀行也隨海托一同被政府接管。1987年8月,大新銀行以5.3億的價格收購了工商銀行,並易名為大新金融集團,取代了工商銀行的上市地位。

 

(4)新鴻基銀行

新鴻基銀行的前身是新鴻基財務,由新鴻基證券的馮景禧創辦。新鴻基銀行在地產最高峰斥資3億元(相當於權益的70%)購買總行大廈。隨著80年代初香港房地產的崩潰和銀行業危機的相繼爆發,新鴻基銀行面臨資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雙重困難。

 

1983年10月,為了避免被清盤的命運,馮景禧被迫同意出讓控股權(51%)給法國百利達集團和美國美林證券集團。1985年5月,中東的阿拉伯銀行以3.6億元收購新鴻基銀行75%的股權。之後,新鴻基銀行易名為港基銀行。

 

(5)嘉華銀行

嘉華銀行是香港一家歷史悠久的銀行,創始人林子豐,該銀行業務經營一直較為穩健。但是1971年林子豐逝世後,其後人無心經營。1975年,嘉華銀行的控股權被新加坡僑商劉燦松家族取得。之後,嘉華銀行快速擴張,並於1980年在香港上市。

 

嘉華銀行的客戶一直以東南亞的華僑為主,香港同業對其瞭解不深,一直存有戒心。1983年恆隆銀行被接管時,嘉華銀行的存款也受到影響。1985年,海托銀行被接管時,市場鑑於其與海托銀行關係密切,盛傳嘉華已經陷入財務危機之中。(1984年底,嘉華銀行的股東權益為5.3億元,而其累計的壞賬高達5.4億元,實際上嘉華銀行已經破產)。

 

1985年,嘉華銀行為擺脫困境,開始與有關財團洽談增值入股事宜。1986年,中信向嘉華注資3.5億元(2億元為普通股,1.5億為可轉換優先股),取得嘉華銀行91.6%的股權。銀行改名中信嘉華。

 

值得一提的是,嘉華銀行財務危機表面化之後,劉燦松兄弟潛逃離港。後分別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地被捕,兩人嫌涉詐騙7.7億款項。1988年1月,劉氏兄弟棄保潛逃(放棄保釋金潛逃),匿居台灣。

 

(6)永安銀行

永安銀行是香港著名永安公司創辦人郭泉創辦的老牌本地銀行。數十年來,經營作風保守,在香港多次銀行風潮中均能屹立不倒,安然無恙。

 

1984年,永安銀行傳出醜聞,出任總經理的郭氏第三代郭志匡從銀行挪用1000萬美元作為己用。1985年底,永安銀行因不能收回貸給該行董事和高管的貸款而損失慘重,銀行資本出現負值。

 

1986年5月,恆生銀行向永安銀行注資1.76億港元,取得50.29%的控股權。在恆生的經營下,永安銀行迅速扭虧為盈。1993年1月,恆生將永安銀行出售給大新金融集團,獲利4.78億港元。

 

(7)康年銀行

康年銀行是香港的一家老牌的小銀行。1986年,因貸給船務公司一筆高達1.6億元的貸款無法收回,需要大幅撇賬致使康年銀行出現危機。之後,港府接管康年銀行,並促成第一太平集團收購康年銀行,並改名第一太平銀行。

 

(8)友聯銀行

海托銀行出事以後,友聯銀行亦深受市場不利傳聞影響,存款大量流失,導致流動資金嚴重短缺。1985年9月,該行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溫仁才稱病離港赴美。其後,又有6名董事辭職,知識該行群龍無首。1986年,港府宣佈接管友聯銀行,並委託給怡富管理。之後,招商局收購友聯銀行61.3%的股份(通過旗下一合資公司新思想)。

 

2000年4月19日,中國工商銀行與招商局達成協議,工行以18.05億港元收購招商局持有的2.39億友聯銀行股份,約佔53%。8月21日,友聯銀行易名為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

2010年,工行成功將工銀亞洲私有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38

利率史讀書筆記: 工業化之前的社會 - Rick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6qlx.html

利率就是讓渡資金使用權的價格,而價格則是由供需決定的。那麼影響資金供需的因素有那些呢?我們這裡先談工業化之前的社會。

 

(1)政治穩定性

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未流血)之後,在議會與國王的權力之爭中,議會佔據上風。之後英國政治一直比較穩定。在上一篇博客裡,我們看到19世紀英國的長期利率從世紀初的5%逐漸下降到了世紀末的2.5%。

 

相對而言,19世紀法國的政局並不穩定。

世紀之初是拿破崙當政

1915年滑鐵盧戰爭之後,波旁王朝(路易十八)重新統治法國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建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拿破崙的侄子(三世)當選總統

1852年,拿破崙三世取消議會,宣佈法國重返帝制

1870年,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被俘。法國國內發生政變,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

1871年,巴黎爆發革命,成立巴黎公社(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但是巴黎公社只持續了2個月。

 

法國長期利率的每一次飆升都是都是重大政權交替的時候。而每一次政治危機之後,穩定、和平和低利率就會迅速出現。根據書中216頁的圖表對比,整個19世紀,法國的長期國債利率(歲金)比英國高出2-3個百分點。

 

1815年拿破崙戰爭之後,荷蘭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國家重新恢復。1831年,比利時從荷蘭分離出來。之後荷蘭倣傚英國,創建了議會君主制。整個19世紀的剩餘時期,荷蘭都處於和平時期。19世紀,荷蘭的長期國債利率比英國高於1個百分點左右。

 

另一個比法國的動盪政局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國家是西班牙。18世紀西班牙處於法國波旁王朝的統治之下。

1808-1814年是西班牙獨立戰爭。獨立之後國外返回西班牙

獨立戰爭之後是西班牙內戰,內戰停停打打一直持續到1873年

1873年,國王離開西班牙,西班牙第一共和國成立。但只持續了一年

1874年,前女王支持兒子阿方索復辟

 

在19世紀期間,西班牙破產了4次。分別是1820年、1837年、1851年和1873年。而在此之前的18世紀期間,西班牙一次又一次地破產。

 

我一直有個困惑,為什麼歐洲有的國家有王室,有的國家沒有王室?有的王室認清社會變遷的潮流之後,就讓渡權力給議會,而有的王室卻在做困獸之鬥?最終導致自己被徹底消滅。有的歐洲國家戰亂頻仍,過去的幾百年就是在持續的戰爭中走過來的;有的國家卻在大部分時間裡享受和平?與地理位置相關,還是與性格相關?疑或其他因素?

 

戰爭的結果對債券的價格造成重大的影響。最有名的例子莫過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15年滑鐵盧戰役期間對英國國債的投機(不知道是杜撰,還是真有其事?利率史上未提及此事)。

 

(2)社會形態(以中國為例)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學說,人類社會按歷史發展階段分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不同社會的主要經濟形態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

 

封建社會是漢語裡的一種提法,其實翻譯成專制社會可能更為貼切。而社會形態的變遷並不是割裂的,或者一天之內完成的。而是逐漸過渡完成的,比如中國在漢朝的時候,還有奴隸,並且官府允許奴隸買賣。秦朝從一個封土建國的社會變成一個中央集權的社會,制度轉變過於徹底,終於15年而亡。漢朝建國之後,向後退了一步,首都附近實行中央集權,而東邊沿海諸郡實行分封。最後,還是武帝很聰明,用推恩令將這些諸侯瓦解。應了中國社會的一句古話: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前幾天我看動物世界,解說員最後也用了這麼一句,來評論幫助獅子殺死老水牛王的新水牛王)。而現代社會的中國,可以看成是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之間的過度,社會形態的轉變需要很長的時間,100年根本算不上什麼。

 

封建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是農業,中國向來重農抑商。按照教科書上的提法,明朝中後期中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明朝在1644年亡國,明朝中後期應是指瀘州老窖的第一窖池建立(1573年)的前後。而英國工業革命是在1760–1850年之間,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代表。

 

我想書上講的資本主義的萌芽應該指的是商業,特別是沿海的茶葉和絲綢的貿易。因為南美發現白銀,歐洲人用白銀換取中國的商品,運回歐洲去銷售。而中國的近代工業,要到了洋務運動之後。

 

不同社會生產形態的生產效率是不一樣的。在生產效率低下的農業社會,民眾能過上溫飽的生活已屬不易。當時的有錢人是地主和官僚,分散在全國各地。當大規模的貿易興起之後,商人聚集在城市,成為有積蓄可以投資的新興力量。最後工業化社會之後,普通老百姓手裡才有積蓄。借貸市場的形成,依賴於借方,也依賴貸方。借方有償還貸款的能力,而貸方有儲蓄,有保值增值的需求。

 

利率史引用了1933年在中國的一次調查,稱當時約有70%的人生活在農村(我不知道這70%的出處,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949年建國時,城鎮人口占比為11%,到改革開放的1978年,城鎮人口占比為18%)。調查主要針對當時中國農村的信貸情況:

信貸來源

私人貸款人

抵押機構

貸款合作社

當鋪

其他

信貸比例

74%

17%

4%

2%

3%

 

貸款人主要是當地的富人,這些富人都有自己的主業,放高利貸只是副業。借款人都是農民了,而借款的目的大部分為非生產性的。

信貸目的

家庭開支

婚喪疾病

官司、

匪徒敲詐

商業

投資或

生產性目的

其他

信貸比例

32%

20%

13%

11%

17%

7%

 

借款的期限都很短:

信貸期限

少於6個月

6-12個月

1-2年

2-3年

超過3年

信貸比例

13%

65%

4%

5%

13%

 

而貸款的利率都很高:

年利率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貸款比例

9%

36%

30%

24%

 

英國最早出現的國債,是政府發行,為戰爭的需要。這裡的借款人是政府,中國古代政府也曾為戰爭借款,但是對象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富甲一方的權貴。借款可能並非雙方自願,而屬強行攤派。最有名的是明末崇禎皇帝為抵擋闖王李自成的進攻,讓其岳父嘉定伯周奎捐款10萬兩白銀用作軍費。周奎聲稱自己沒錢,和皇帝討價還價,最後捐款2萬兩。最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從周奎家中搜出50多萬兩白銀。

 

但是在古代中國,有政府作為貸款人的記載。比如王安石變法時,向農民放貸(青苗錢),貸款期限約5-6個月,利率20%(正月放而夏斂,五月放而秋斂,納息二分),年化利率45-50%。然而這筆錢最後被貸給商人,而商人再轉貸給農民,利率已翻倍至40%(年化利率100%)。

 

到了19世紀後期,中國在列強的攻勢下開放多處通商口岸。在上一篇博文中,我們提到19世紀歐洲的長期利率不過3-5%,短期利率高的也不過7-10%。看到中國高達30%的年利率,歐洲資金大量湧入,所以通商口岸的利率較低。而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內陸,利率依然維持在高位。

 

從借款人的角度看,只有不到20%的借款人其目的是用於投資或再生產。國家借款可用將來的稅後作為償還的保證(前提是政府不會被推翻)。而個人借款若非用於生產,拿什麼做償還的保證?用投資回報率的角度看,農業生產的投資回報率能達到20%嗎?顯然不能。

 

所以這些貸款的期限都很短,因為這筆貸款是用來救急的(用現代的術語講:補充流動性)。投資回報率達不到20%,沒有關係,可以用自有資金的投資回報來補貼,活下去最重要。而那些用於消費的貸款,一般都是有抵押的。抵押物為土地,抵押金額一般為土地市場價值的一半。

 

(3)小結

 

資金的需方:國家、個人和企業。

國家必須保持政治的穩定性,才能以較低的利率借到錢。

個人的借款一般用於消費。如果沒有抵押,個人將很難借到錢。即使有抵押,利率也會較高。

企業是工業化之後才出現的產物。企業的出現使借錢的目的出現了變化,借款不是為了消費,而是為了生產。

 

資金的供方:

一個社會,有積蓄才會有貸款和投資。而積蓄取決於社會的投資回報率。農業社會的投資回報率是很低的,只有大規模工業化之後,普通民眾進行儲蓄才成為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82

《小松模式》讀書筆記 - Rick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b45u.html

2013518

 

日本的小松和美國的卡特皮勒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機械企業。阪根正弘22歲加入小松,60時歲時(2001年)出任小松的社長(相當於CEO),2007年轉任會長(相當於董事長)。

 

在其上任CEO的前6年,小松的收入一直在1萬億日元徘回,平均營業利潤率只有2%左右。在阪根正弘開始擔任CEO2001年,小松甚至出現了虧損。6年之後,當阪根正弘離開CEO崗位的時候,小松的收入已經翻番;更令人驚嘆的是2007年小松的營業利潤率高達15%。這對一個日本企業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那麼阪根正弘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縱觀全書,小松模式提到了很多管理上的細節問題。我個人的總結是小松做到了以下四點:

1)敢於給企業瘦身,砍掉不重要的子公司

2)嚴格控制成本,將成本與收入增長分離,單獨考核

3)在產品研發上保持絕對優勢地位

4)抓住了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並且本土化做得很好

 

1)裁員

阪根正弘的觀察是:經濟有週期,當經濟好的時候,企業傾向於多僱傭員工;當經濟變差時,日本的企業不願意裁員,只好去幹一個副業來解決這些剩餘員工的就業問題。久而久之,企業的副業越來越多,而這些副業都沒有核心競爭優勢,他們的存在就是為瞭解決就業問題,所以利潤率低下。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淨利潤率就很低。

 

這或許解答了我們一直以來的疑惑:日本最優秀的企業淨利潤率通常只有5%左右。阪根正弘的應對措施就是將這些企業關停或者出售,呼籲員工自行退職或者解僱。在操作手法上,阪根正弘欣賞IBMCEO郭士納的做法:一次性動大手術,而不是連續地動小手術(他形象地比喻為切香腸)。切香腸的後果是使企業的體力一點一點受到了損害,反而降低了企業東山再起的可能性。

 

2)嚴格控制成本

當收入持續增長時,企業對成本的控制並不積極。當收入停止增長之後,成本的增加有了剛性;或者當收入下降的時候,砍掉一部分成本非常困難。正如中國古人有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阪根正弘的做法是:收入與成本進行分離。對成本進行嚴格的管控,即使收入不增加,也能保證利潤的實現。

 


至於在研發上的保持絕對領先,說白了就是「揚長避短」。作者還舉了自己當年讀書時候的例子:英文不好,但是數學很好,所以集中精力攻數學,最後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在書中,阪根正弘也提到了他對日本經濟的反思。他認為日本經濟的兩個嚴重問題:

(1)      社會結構失衡

(2)      產業結構失衡

 

社會結構問題嚴重:城市向東京這一極集中,而日本整體的城市化率卻在發達國家中處於低位。阪根正弘認為日本的中央集權導致了企業的總部云集東京。

 

企業在東京集中導致了東京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上升,晚婚晚育現象嚴重,加劇了日本的少子化。小松集團中已婚女性平均擁有的小孩數可說明問題:東京:0.5人;大阪和北關東地區:1.3-1.4人;北陸地區:2.0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會導致社會總體需求的不足,阪根正弘認為經濟向大城市集中和大城市的高生活成本是罪魁禍首。

 

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的原因:日本過度的產業保護政策和日元的大幅升值。日本為了追求對就業的保障,對國內的產業進行保護,導致了許多本應淘汰出局的企業仍然留在市場中。同時日本國內需要不斷減少,眾多的市場參與者存活下來又導致供給過剩,進而導致了通貨緊縮。

 

阪根正弘也提到了匯率使得日本的出口產業雪上加霜。同時對美國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耿耿於懷。日本的GDP佔全球的8%,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只佔4%。根據京都議定書,日本要支付巨額的款項,而做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最大過的美國卻不用。

 

當然,書中還有很多有價值的論點:比如作者認為日本人的弱點是:(1)事必躬親,導致企業成本太高;(2)追求局部完美,導致機構臃腫。而美國人的弱點則是:做研發的技術人員瞧不起一線做生產的技術工人。光有研發人員天馬行空地想是不行的,因為研發的產品在生產上是否有經濟意義上的可行性也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研發人員和生產技術工人密切配合。在日本,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美國,基本不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