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陸金所另類P2P

2013-09-23  NCW
 
 

 

陸金所的實質是將平安擔保的業務網絡化◎ 本刊記者 楊璐 文yanglu.blog.caixin.com 從最初名不見經傳,需要平安集團員工幫忙購買,到現在口口相傳,每天新產品均被“秒殺” ,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陸金所) P2P 生意越做越紅火。

陸金所今年1月起推出了 P2P業務,規模從最初的每月3000多萬元增長至每月3億元,因為有平安融資擔保(天津)有限公司(下稱平安擔保) 的擔保,投資者趨之若鶩。

陸金所 P2P 模式增加了擔保公司作為中介,控股股東平安集團的存在也起到了增信作用,但這是真的保障嗎?

P2P新星

P2P是Peer-to-Peer lending的簡稱,即個人對個人的信貸。國內有拍拍貸、人人貸、宜信、紅嶺等多種模式。

普遍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之個人投資缺乏通道,這為P2P 提供了土壤。陸金所副總經理黃黎明對財新記者表示,非常看好國內零售型小額信貸市場,借助互聯網技術能夠加速普及。

2011年9月,平安保險集團耗資4.2 億元打造網絡投融資平台陸金所。陸金所的借款人主要定位於急需資金周轉的個體工商戶。 “雖然銀行漸漸向服務小微客戶發展,但幾萬元借貸的客戶市場還是空白。 ”黃黎明說。

“由於生意失敗導致個體工商戶還不起錢的是比較少的,比如賣菜、開包子鋪的。未來,我們的借款客戶群會慢慢擴大。 ”黃黎明說。

目前陸金所僅有穩盈 - 安 e 貸一款產品,貸款期限為一年至三年不等,最低可投資金額1萬元,最高不超過50萬元,年化收益根據央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40%,設定在8%-9%。

據黃黎明介紹,穩盈 - 安 e 貸從去年3月推出,現在每天分四個時段(11、14、17、20時)發佈新的投資項目,日均業務量過千萬元。 “我們會有意控制發行量,做好風險篩選,以控制增速。 ”陸金所採用的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為借貸雙方提供中介服務。

投資客戶主要來自于線上,有個人、中小企業、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借款客戶也主要來自于互聯網。黃黎明說, “借款人近七成來自于網上,剩餘三成是我們在各地宣傳引來的客戶。 ”借款人在陸金所註冊申請借款後客服人員通過電話瞭解借款人的資金使用目的、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包括工作、居住、信用卡使用以及房屋、汽車等貸款情況。接著,借款人前往陸金所指定的線下網點,提交審核需要的所有材料據黃黎明介紹,未來陸金所將對有良好借款記錄的老客戶給予優惠,借款期限可由客戶自行設定。這樣對借款人來說,資金成本就很低,需要錢的時候再借,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提前歸還,也就是隨借隨還。

陸金所平台除提供借貸雙方的中介業務,還管理擔保公司的擔保活動,借貸資金劃撥等,盈利來源主要是手續費 收入。

目前,陸金所P2P 業務的壞賬率不到0.9%,低於一般小額貸款公司5% 的水平。黃黎明坦言, “現在的壞賬率還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因為時間短,業務增長速度快。從全球的經驗來看,P2P 行業的壞賬率在3%-5%,如果經濟變差,可能升至8%以上。 ”目前,中國的 P2P公司將收入的2% 提出作為風險準備金,以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壞賬。 “我們會把收入的三分之一作為壞賬處置和風險準備金,當準備金累計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再適當降低比例。短期來看,利潤不佳,但安全性較高。 ”黃黎明表示。

陸金所近期要起訴兩人,借款額僅 為兩三萬元。 “起訴的目的不單是要追回錢,主要是不能放過惡意不還款的借款人。 ”黃黎明說。

“陸金所平台按借款金額一次性向擔保公司收取3%-4% 的服務費,未來會降低。在陸金所平台上,投資人購買 產品不需手續費, 投資回報較穩定(8%- 9%) , 轉讓債權時支付給平台25元/筆手續費。借款人除了支付出借人的費用,還要支付擔保公司每月1個點左右的擔保費,成本在20%左右。 ”黃黎明說。

目前,通過 P2P 公司借款的成本一般在18%-22%,個別甚至高達25%。

較之其他 P2P 公司,陸金所目前的收益率不高。翼龍貸網站顯示,小額信貸產品平均回報約為20%“我們把收益都給了投資者,現在還賠著錢。但我們看好這塊市場,目標就是做大規模。 ”翼龍貸的創始人王思聰告訴財新記者。

但更多投資者願意選擇陸金所,看中的是其“安全穩定” 。

雙保險光環

首先,投資者在陸金所平台上的資金出借行為並非直接面對借款人,而是由陸金所批量打包借款需求,整合成理財產 品對外銷售。

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清楚資金借給誰,幹了什麼。投資人實際看中的是平安集團的信譽,投資者認准平安集團的實力,有信心拿回本金和利息。

“這是陸金所的光環效應。利用平安集團做後盾,相對於其他P2P 公司來說,這相當于承諾保本保息之外,又加了一層隱性擔保。 ”一位 P2P 行業的從業人員說。不過,這種隱性擔保並無法律依據。

據黃黎明介紹,陸金所借鑒了平安集團消費金融數據模型,並在平安現有模型基礎上,找專業人員做了一些動態改造,每個月根據客戶逾期、壞賬數據進行調整。 “我們把投資者按照不同的風險等級,分為優質、良好、普通、次級四檔,分別收取不同的擔保費率。 ”對借款人的資質審核,陸金所實行的是全線下的信用審核模式,在全國1個省(市)設立了21個網點審核借款人的借款資質。

與其他由P2P 平台提供本息擔保不同,陸金所產品的違約賠付、借款人的資質審核都由平安集團旗下的擔保公司提供。踐行這一擔保模式的P2P 公司還有國開行旗下的開鑫貸、有利網。

為此,平安集團專門成立平安擔保註冊資本為1億元。

陸金所《個人借貸及擔保協議》規定,當借款人出現逾期未按時還款,出借人可向平安擔保申請履行保證責任由平安擔保代償包括借款人尚未償還的全部本金、利息以及逾期罰息。平安擔保根據不同借款人的資金緊急程度等因素,協商收費。目前,借款人只能實借實還,陸金所不允許通過杠杆融資借款。

黃黎明告訴財新記者, “有很多小貸公司想和我們合作,他們看中我們穩定的低成本資金,我們關注他們的客戶。 ”市場人士認為,陸金所的實質是將平安擔保的業務網絡化。

據陸金所相關人士介紹,陸金所7月、8月的業務量已超過4億元。

“由於監管規定,擔保公司最多只可做資本金的10倍業務量,最近我們補充了資本金。未來會考慮引入其他資質 較好的擔保公司。 ”黃黎明說。

擔保公司到底能承擔多少風險,業內則存爭議。目前投資擔保公司無需審批。一位擔保行業人士表示, “擔保公司註冊資本可能只有5000萬元,5億元的業務都敢做。 ”

細分市場

除了小額貸款業務,陸金所還聚焦細分市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範圍還包括企業融資、金融資產交易、金融咨詢等相關配套服務。

從陸金所現推的個人小額信貸產名來看,它是為借款人和投資者提供一個借貸平台。 “個人網絡借貸只是陸金所業務中很小的一部分。 ”黃黎明說。

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公開表示,陸金所的定位不是一個證券交易所或是商品交易所,而是類似阿里巴巴、淘寶的金融電子商務服務平台。

去年底,陸金所推出了債權轉讓服務,為投資者提供提前退出的方式,持有產品90天以上的投資者可以在平台上申請轉讓,提高資金流動性。據陸金所相關人員介紹,目前的轉讓成功率為100%,從掛牌至成交只需要幾分鐘。

“幫助提高金融機構資產的流動性,轉讓零售借款、信用卡資產等,我們願意做這個轉讓平台。 ”黃黎明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91

轉載 - 專業人士評036進軍P2P網貸

http://xueqiu.com/3391435809/25705904
互聯網金融,尤其是其中的P2P網貸,說是最近半年熱點中的熱點,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就拿國慶小長假之後的這十天說吧:剛一上班,筆者的電話就被媒體圈的朋友打爆了:怎麼看到「天力貸」提現難,P2P網貸投資應該注意些什麼?接下來就是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帶隊的深圳低調調研活動,帶了誰啊?調研了誰啊?調研了什麼啊?是不是調研完之後就要出台什麼政策啊?還沒完呢,10月17日的眼球就全被招商銀行吸引去了,起因在於《南方都市報》的一則報導:招行隱秘試水P2P網貸,一天吸金5000萬。招行試水P2P網貸你是怎麼看的啊?對現在的P2P公司會有些什麼影響啊?會不會是致命一擊啊?電話一直響到剛才啊。嗯,這一個星期之內,在深圳主辦了兩場「互聯網金融論壇」,都完全沒有精力去關注了。

作為P2P行業的一名非資深人員,對於招行試水P2P,我有這些不成熟的看法,歡迎拍磚。

1. 招商銀行試水P2P網貸是順勢而為。

10月10號,在第一財經主辦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招商銀行零售部總經理胡滔女士,對互聯網金融侃侃而談,要案例有案例,要數據有數據。明白人看在眼裡,內功深厚啊,非一日之寒啊。

其實,招商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方面,一直在準備、積累,甚至可以說跑在絕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前面,招商的內功,神馬大數據啊,神馬互聯網基因啊,絕對優於絕大多數現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軍互聯網金融只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這次媒體爆出來的「試水事情」,招行在9月中旬就已經開始做了,只是一直比較低調,藏掖得很深,都沒有放在個人業務下面。招商銀行選擇P2P網貸作為其切入口,倒是可以說明P2P網貸這一新興互聯網金融模式,得到了傳統金融大鱷認可,是對互聯網金融模式的一次試水。

2. 招商銀行試水P2P網貸對現有P2P網貸公司是絕對利好。

不少人擔心,招商銀行都開始做P2P網貸了,接下來還有你們什麼事情嗎?你要知道,招行能做,浦發不能做嗎?民生不能做嗎?金融巨鱷都做了,還有你什麼事情嗎?這真是杞人憂天。

在這裡透露個機密,請讀者朋友務必不要外傳,讀完自覺忘記。餘額寶出現的時候,大家看到它的吸金速度,也產生過同樣的質疑。但是,筆者就職的平台,到今年11月就滿兩年了,有餘額寶之後,用戶體量劇增3倍,自己算一算賬唄,再詳細的我就不便透露了。

馬云一吆喝,我們的確是流失了2個老客戶,但是他那一嗓子,為我們喊來了8個新用戶。現在招行這樣赤裸裸地挺近P2P網貸,毫無疑問會分流我們一些老客戶,但是一定會為我們帶來更多新客戶。

理由十分簡單,十年前的你,敢在網上購物嗎?一年前的你,知道什麼是P2P網貸嗎?現在招行都加入進來了,你還不敢嗎?招行的試水,是幫我們這些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的P2P網貸公司,上了最好的一堂普及課,對於提高P2P網貸的社會關注度和認可度,大有好處,最好接下來有更多的銀行效仿,這樣P2P行業勢必井噴。

同時,自8月開始,央行等監管部門,高密度地調研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公司,伴隨著金融巨頭的進入,央行等監管機構可能會加快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的監管力度。這對於我們這樣規範運營的平台來說,絕對是利好。

3. 招商銀行版P2P和現有P2P網貸公司的差異。

我看了下招商銀行的P2P網貸業務,認為有兩點差異:

A.招商銀行版P2P的項目資金體量,和現有P2P網貸公司項目資金體量沒有可比性。招商銀行版P2P,極少有百萬以內的項目,大多數項目資金體量都在千萬級;而現有P2P網貸公司項目資金體量,80%都在十萬元以內,極少有超過百萬的。就這一點上說,現有P2P網貸公司,服務真正的小微企業意向更加明顯,倒是招行服務的對象,還是我們草根眼中的「高富帥」啊。

B.招商銀行版P2P投標金融最小投資單位為1萬元/份,而現有P2P網貸公司大多數投標門檻都在50元起步。1萬元/份意味著什麼?絕大多數剛畢業、在北上廣深工作、沒有背景白手起家的小夥伴們,和你沒有關係;50元的門檻意味著什麼?人人皆可參與。要知道,這一撥人可是受互聯網影響最大的一批人了,筆者統計過所供職的平台註冊用戶年齡分佈,80後80%,90後10%左右。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就是「屌絲金融」、「普惠金融」,招行這1萬元/份的門檻,充分說明了它還是不能徹底放下「高富帥」的身段,雖然已經較原來降低了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56

銀行闖入P2P「小」生意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352

招行推出這項業務僅一月,交易量就比許多P2P平台一年的總量還多。

銀行眼下出手做這門「小」生意,是為了建立一個中小企業金融的生態系統,也是為了在互聯網金融試驗田裡走一走。

在網上借錢給陌生人來賺取利息,這門叫P2P的生意在中國備受爭議,但卻日益熱鬧。最新的變化是,「正規軍」出手了。

2013年9月17日,招商銀行推出一款名為「e+穩健融資項目」貸款,每六天推出一個項目,投資者可向項目「放貸」,最低可投1萬元。

不過,到了10月中旬,推出第七個項目時,這項業務交易量已經達到1.4391億元。這相當於國內首家P2P平台——拍拍貸——五年總交易量的三分之一。

此時,距離招行推出這項業務僅僅一個月。

5000萬,一天就「搶購」光了

儘管這個項目披露的融資用途只有寥寥數字——補充流動資金,這5000萬的投資額,還是不到一天就被「搶購」光了。

P2P的貸款模式緣起於西方,2007年,拍拍貸公司的誕生標誌著其進入中國,隨後進入瘋狂增長期。截至2012年,共有P2P貸款公司近300家,放貸規模達到228.6億元,同比增長271.4%。

不過混亂在和放貸金額一起瘋長。在這個尚在探索中的新領域,各種不規範自然可想而知。加上做P2P生意的公司,大多是互聯網金融小貸公司,魚龍混雜。2013年3月,重慶五家P2P公司被監管者認定向非法集資演變,並進行了強制註銷、逐筆清退等整頓。10月14日,湖北一家P2P網貸平台「天力貸」爆出投資者無法提取資金的問題,引起對資金安全的擔憂。

這樣的背景下,招行的銀行身份,顯然贏得了更多的信任。

對於一般的P2P平台而言,一個項目的融資金額約在50萬左右,最高不過幾百萬。而在招商銀行,最近推出的一個項目,融資金額最高達到5000萬。

儘管這個項目披露的融資用途只有寥寥數字——補充流動資金,這5000萬的投資額,還是不到一天就被「搶購」光了。

招行推出的這種貸款,期限約為半年,投資以萬為單位,最低可投資1萬元。從目前推出的7個項目來看,年化收益率在6.1%-6.3%之間——對缺乏投資渠道的中國人來說,這樣的收益遠高過存銀行,也高過市面上絕大部分理財產品的收益。

招行對所投項目設定的門檻是:進入證券市場、用於股本權益性投資以及房地產項目開發的項目被刨除在外。

至於融資用途,大部分項目都語焉不詳,只有「日常經營性資金」、「採購資金」之類籠統描述。除了10月22日的項目,融資用途有相對詳細的描述:「融資方為四川某市公共工程基建安裝企業,基於明確的工程合同,本次融資資金將用於採購工程安裝設備及相關材料。」

對投資者來說,很難從這樣籠統的信息中判斷資金投向是否可靠。但還是如此踴躍認購,無疑是因為「中介」是招行。

在這些交易中,招行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小企業e家投融資平台服務協議——融資方版》如此界定:招行接受融資人的委託為其發佈信息,證明信息真實和完整性,並提供獨立第三方意見的認證服務。並向融資方收取千分之五的年化手續費率作為中間業務收入。

招行需要審核企業的營業執照、融資方經營場所、央行徵信記錄、近年財務報表、稅務登記證等信息,這與一般的P2P平台審核的內容並無不同。

但銀行做P2P,自然有其獨特優勢,那就是在基本賬戶開戶許可證、授信抵押方式、融資方在銀行是否有授信三項指標上,銀行都有信貸記錄。這些記錄自然或明或暗地增加了融資項目的信用。

招行一位熟悉此項業務的內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招行推出的P2P項目都經過嚴格的篩選。投資標的都是大型企業,在招行開戶且信用記錄良好,而且這些企業都有銀行授信。融資方不能自行發佈融資信息,需要與招行的對公客戶經理直接對接。

更重要的是,投資者們不難發現,項目圖標上寫著「本息安全」的字樣,而且還款資金來源註明銀行兌付憑證。

南方週末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招行客服人員,該人員解釋稱,本息安全是指與招行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金支付能夠保證資金的安全。招商銀行作為信息提供方不對融資項目、融資人歸還本息承擔任何形式的擔保、保證責任。

不過,對投資者來說,不管怎樣,只要這個「理財產品」是在招行買的,就不那麼擔心。這正是過去多年銀行在中國的獨特「信用」。

另一家「正規軍」

P2P正是平安集團陸金所推出的第一款產品,交易規模已經從最初的每月3000多萬元增長至每月3億元。

出手的「正規軍」並不只是招行,另一家則是在努力向互聯網金融轉型的平安集團。

2011年9月,平安集團斥資4.2億創辦了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陸金所)。陸金所的內部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這個新公司的定位是基於互聯網的金融交易平台。

P2P正是陸金所推出的第一款產品。2012年3月,陸金所開始在平安內部進行內測,半年後,面向公眾發售。

陸金所推出的這些產品,貸款期限以三年為主,因為在調研中他們發現融資方的需求都是長期的。貸款投向通常是50萬元以下,銀行信貸難以輻射的小微企業。而投資者得到的年化收益率,比照央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40%,約在8%-9%。 

到現在,交易規模已經從最初的每月3000多萬元增長至每月3億元。

因為考慮到現有的信用體系尚不足以讓個人投資者判斷借款人的信用,陸金所引入了平安融資擔保(天津)有限公司(簡稱平安擔保)為本金、利息、逾期罰息進行全額擔保。如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款,並且逾期80天仍未還清,則由擔保公司代償。

與此同時,平安擔保承擔著篩選借款人的任務。

他們利用平安集團的線下渠道收集材料,從而保證資料的真實性。之後,數據會傳到後台中心進行審核,平安集團還專門從台灣引進了一個無抵押小額貸款的風控團隊。

與西方國家有成熟的全民信用體系不同,中國的信用建設還頗為薄弱,這也給P2P生意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在過去幾年的各種嘗試中,P2P衍生出了不同的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審批項目,並引入平台或擔保公司為投資人提供本金保障和借款擔保,從而實現理財市場與小貸市場的對接,成為最主流的模式。

平安的P2P,也採用了這樣的方式。對於項目方來說,約20%的借款成本中,12%為付給平安擔保的擔保費,其中4%由擔保公司作為服務費返給陸金所,剩下的8%支付給投資者。

投資者的投資,也可以進行掛牌轉讓。如果持有超過90天,且產品沒有逾期,就可以在陸金所的網站上轉讓。這是一個特別的設計,能讓投資也流動起來。

國金證券的分析師童楠認為,嚴格意義上,陸金所不屬於P2P網貸,而是平安融資擔保的擔保業務網絡化。

招商銀行已經完成的P2P 貸款交易頁面上,都蓋有「本息安全」的印記。 (東方IC/圖)

互聯網金融的試驗田

「他們的核心必然不是P2P,而是利用P2P優化自身的生態體系」。

「不愁吃喝」的銀行為什麼要來做這門「小」生意?

互聯網金融評論人江南憤青撰文表示,看好一些專業性機構或者有基礎性平台的公司做P2P,但是他們的核心必然不是P2P,而是利用P2P優化自身的生態體系。

在陸金所副總經理樓曉岸看來,他們正在嘗試為企業融資和機構投資人搭建一個投融資和金融資產交易的服務平台。

他們希望能摘去金融的神秘面紗,打通投資者和融資機構之間的通道。

而東方證券分析師金麟認為,招行的P2P平台可能正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旺盛的小微貸款客戶而設立的。

然而,已發行的7個項目中,有5個融資金額超過1000萬,可見招行選擇的並非小微企業。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招行創建的P2P平台本質上是委託貸款業務的一種。

上述招行內部人士認為,銀行做P2P可以達到三贏的結果。首先能夠吸引大量的個人投資者,網上直接購買理財產品,大大降低銷售成本。企業通過這個平台進行融資,要比直接向銀行申請貸款的利率低,又能快速融資。之於銀行,在不佔用本行信貸額度和存貸比指標的情況下,創造了一塊中間業務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的P2P業務,放置在小企業E家的網站上。該業務由招行現金管理部直接負責,而不是負責信貸業務的小企業信貸中心和負責理財業務的金融市場部。

小企業E家更像是招行互聯網金融的試驗田,借款人可以在線申請設備抵押貸、個人經營貸、物業抵押貸、聯保貸等多種類型的貸款。此前,該平台還推出小企業特色貸款網上拍賣活動。這個平台甚至還定期組織線下小企業推介活動。

看起來,這些金融機構正在努力營造一個中小企業的垂直生態系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690

【創業故事】一封P2P創業者寫給妻子的信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3/56346.html

​親愛的老婆:

夜深了,也許你早已進入夢鄉,也許你還在安撫正在啼哭的兒子,但此時,是我準備開始工作的時候。儘管你總是囑咐我早點睡,但創業路上的我,唯有在這樣寧靜的夜晚,才能讓我專注的思考重要的事。。。

記得你告訴我快要做爸爸的時候,我激動的簡直忘了自己姓什麼了。而當時公務纏身的我總在兩地之間往返。沒有好好照顧過你一天,就連一鍋粥都沒為你煮過。而你,總是在電話裡關切的跟我說,要好好照顧自己。照片裡看著你身形一次次的變化,我興奮又心疼,承諾寶寶快出生的時候回來照顧你。

日子如期到了,見到剛出生兒子的那一刻,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感激、愧疚,好想留在你們身邊,好好愛你們。。。但,也許每個男人都夢想構建自己的王國,我渴望能讓你、爸媽、兒子能在我親手建立的城堡中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於是,我終於安奈不住,還是說出了我深藏已久的夢想:我想要創建一個以服務、互聯網、金融為一體的公司,一個蘊量已久,在旁人看來卻不太現實的夢想。而這,意味我要開始再次創業,在一個全新的領域開始創業。你只是淡淡的對我說:去吧,去做你想做的。我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勵,在一家人圍著剛出生的寶寶團團轉的時候,我開始在網上瞭解這個行業。

總能看到很多老闆通常為了幾十萬的貨款抓耳撓腮,四處求人,更有多企業因資金鏈斷裂,流動資金不足等問題企業在一夜之間關門倒閉。而另一邊,在股市心驚膽跳的朋友們大起大落,在銀行諮詢投資的人蜂擁而至。於是我在想:如果我搭建這樣一個平台讓他們信息對稱,不是皆大歡喜嗎?於是,我開始瞭解一種叫「P2P」的東西。網站設計簡單大氣,運營較為成熟的「人人貸」引起了我的注意,對!我正是我想要的!似乎看到目標的我更加專注,整天泡在網上瞭解各種渠道的行業信息,開始以投資人身份體驗各種排得上名的P2P平台,分析他們的優缺點。為了請教同行業的資深者,有時半夜回來還能看到你抱著孩子在客廳踱步。。。

經過幾個月苦心研究發現:近幾年民間借貸機構發展迅猛,且進入門檻較低,監管相對也不成熟,在強大的現實需求下,使得行業發展混亂。從滿大街我們看到的貼紙小廣告到網上紛紛冒出來的「這裡貸、那裡貸」,有的借款利息高的嚇人,有的投資收益高的離譜。讓整個市場發展處於灰色陰暗的世界。而我的想法是:在安全風控前提下,給投資人相對高而穩定的收益,在方便快捷的前提下,給借款人更低的利息。說幹就幹,我結束了之前公司的事宜,在武漢安心創業,先是把懂技術和有「底子」的朋友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我的想法後,有人說不靠譜,也有人說「我跟著你幹」,終於我們幾個人組成了一支隊伍,我將公司地址選在了較上檔次的寫字樓,租賃,買辦公家居,刷牆、鋪地毯、扛桌子,那時候,我們經常會忘了吃飯,滿身是灰的我回家看到熟睡的兒子,覺得一切疲勞都沒了。

我親自面試了人事經理, 核心的風控和技術人才在她的專業招聘下都紛紛出現,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兩大核心支撐竟成為了我如今驕傲的核心競爭力。沒日沒夜的策劃平台,構想,一閉上眼腦子裡全是網站,彷彿我已聽不到孩子的哭聲,也沒感覺到夜晚你起床過多少次。初期找到了借款人,我擔心沒人投資,眼看著寥寥無幾的投資人,守著滿標進度。漸漸,平台的滿標速度快起來,通過第三方網站知道一起好的人越來越多,加入的投資人也越來越多。而此時,卻出現借款人稀缺,投資人資金站崗的情況,以諮詢客服出現後的我又分身為市場部經理,我真狠不得自己長了三頭六臂,直到,前期組織構架漸漸搭建成型。而此時的我已全身心投入每天忙碌之中,沒能問問你帶孩子辛不辛苦。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你眼睛紅紅的,才知道孩子已經生病好幾天了。。。而你,強忍著疲倦和眼淚,對我說:老公,慢慢來,注意休息。

隨著業務量的增大,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面對惡劣的市場環境,一旦出現紕漏就很有可能影響剛建立起來的客戶信賴,加上行業的信任危機,會有質疑,會有拒絕。多少次我點起香煙,遙望遠處街景,焦急發愁,甚至想落淚。也許你無法體會,這城牆外的風風雨雨,大的足以摧枯拉朽,不至可能奪走錢財,甚至有可能奪走意志和夢想。在許多困難面前,身為領導者的我必須比同仁更堅強,即使我心裡也會有害怕,然而我只能告訴自己,暴風雨終究過去,明天會更好。難得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心不在焉,我會不停的接電話,看郵件,甚至忙碌的連兒子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會爬,第一次站起來走路,我都不記得是在什麼時候,只因為你興奮的告訴我這些的時候,我正專注的回著郵件,接著電話。

在一年的努力下,公司逐步成熟,我們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後,發展穩健,當開始在業界小有名氣的時候,有投資公司找上門來,在面臨好幾千萬資金支持的誘惑下,我動搖了,但最終冷靜下來,卻讓我堅定了要往前繼續的決心,我不能把辛苦建立的品牌淹沒在這個世界。一起好,我想要幫助投資人和借款人一起好,讓活在民間借貸灰色世界的人一起好。

李嘉誠說:在成功之前,我們需要忍受最痛苦的歷程。我有個簡單的心願,能陪你們過個平淡的週末。但現在,我正經歷著這個痛苦的過程,那一天,會到來。謝謝你在背後默默支持我,這將是我無比大的動力和快樂。

在未來,你會看到網貸業一個真正透明、安全的小宇宙,而那個宇宙裡,有我為你建立的城堡,城堡裡裝著我對社會的責任,裝著我對團隊的責任,裝著對眾多客戶的責任。

背負眾多責任愛你的老公:祁守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629

關於P2P的幾個觀點 江南憤青

http://xueqiu.com/5564897980/26139326
由於演講稿整理起來太難,就把幾個核心觀點列出來,其實,我去年寫了《也談陸金所》、《也談宜信》、《再談P2P的生存邏輯》,還有今年年初一篇《關於互聯網金融的現狀和趨勢》,感覺已經把P2P的問題都講完了,也只是做個大概的羅列。

第一,中國除了拍拍貸,沒有P2P。

除了拍拍貸外,目前倒閉的和不倒閉的本質上都一樣,說什麼倒閉的是假P2P,不倒閉的才是真P2P,典型的結果論,他們的從P2P定義來看,都不屬於P2P,全球來看,P2P的本質就只有一種,就是純信息撮合匹配平台,所有提供了本金擔保的所謂P2P模式,都是假的P2P,本質是金融機構。批了互聯網外衣,且沒有牌照的金融機構。

真正的P2P,是幫助有錢的人出借給借款人,幫助是核心。而我國的P2P做的事情是向投資人借錢,然後借給要錢的人。前者無風險,純撮合匹配,後者擔風險的情況下做撮合和匹配。這個區別決定了中國的P2P就是金融機構,他賺取的其實就是帶風險的利差收入。

第二,P2P有生存的合理性,反映的是金融強管制下的金融壓抑。

我國的P2P也在扮演推動金融改革的作用,他的背後其實是金融壓抑下的必然性需求,有需求的人得不到服務,有供給的資金無處可去,兩者交叉之下的行為,所以,在整體金融制度不改革的情況下,你打壓掉了P2P,還必然會有別的模式出來,所以,P2P有其合理生存的邏輯,沒必要否認。

我說中國的P2P是假P2P,並不是想說P2P不好,我只是給我國的P2P還原到他本來的面目中去,界定他的身份,確定他的屬性,然後才能有討論P2P的基礎,這個定性基本上,就打掉了我國P2P走國外P2P發展路徑的可能性,什麼LENDINGCLUB、PROSPER也好,都跟我們的P2P沒關係,因為中外差別很大。人家是平台,我們是金融機構。

定義為金融機構,就必須要納入監管,因為金融機構的本質其實是擴槓桿,拿人家的錢放貸,他最終是要對大量投資人負責的,因此普遍上世界上所有的金融機構都面臨著強監管,要求有一定的門檻的同時,還要求有核心資本約束,以保證社會公眾的利益不受損失。P2P目前這種完全游離在監管之外,卻又扮演了金融機構的角色,是不正常的情況,最終傷害的是P2P整個行業。

第三,沒有監管下的P2P最大的問題是信息不透明帶來的道德問題。

現在市面上還有很多很多的P2P,都尚未倒閉,他們是不是就一定沒有現在大家所說的所謂假P2P的幾個特徵?一定沒有高息承諾,一定沒有單筆金額較大,就一定沒有組團現象呢?這個問題除了平台運營者自己以外,是不可能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

這種信息的極度不透明。是目前P2P最大的危機,隨時都是個地雷都會引爆,而且無法自證,我們的P2P,從來未曾公開過任何形式的資產質量報告,即使有壞賬率也都是自己報的,缺乏公信力。所有的P2P,在這種不透明的體系下,蘊含極大道德風險,而道德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在商業利益面前,道德幾乎不可抵擋,更何況,我們也無法有效進行道德評定,憑什麼認定跑路的P2P的從業人員的道德就一定低於沒有跑路的從業人員的道德呢?尤其是在事前,更無法衡量人的道德,人的道德往往被現實給擊潰。

現在P2P也在尋求更為有效的信用建立機制,也成立了各種行業協會的方式進行自律,對這個行為,我也不知道怎麼表態,或許有點得罪人,但是我的觀點是因為道德是個虛無縹緲的東西,有最好,沒有你也沒辦法,而金融又帶有極大的外部性,畢竟你的錢是人家的錢,所以自律是扯淡,他律才是王道,沒有嚴格管制的情況下,道德無用,第一是會讓很多人不顧道德作一些鋌而走險的事情,關鍵是對價有多大而已,第二就是因為沒有管制,任由第一類人這麼做下去,就會劣幣驅逐良幣,好人得不到獎勵,壞人得不到懲罰,最後的結果就是整個社會無道德。

更何況,我感覺我國的行業協會,或許全球的行業協會都差不多吧,其實就是個黑社會的模式,他是用來黨同伐異的工具,交的錢多,就是老大,然後加入的就是自己人,不加入的就是敵人,用來安撫聽話的,打掉不聽話的手段。實際意義有多大。很難說吧。

第四、如何看待監管問題

我有段時間說這種不透明的缺乏信息公開的P2P,真的沒啥技術含量,他就是民間借貸的網絡版而已。殺熟變成殺生的遊戲了。當然這裡不可否認有道德很不錯的P2P,有真正致力於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P2P,有兩肩扛道義的P2P,有能力很不錯的P2P,只是因為太不透明的體系,傷害的是整個P2P的業態,那為什麼會不透明呢?我感覺是缺乏有效監管。

許多專家呼籲對這個行業不要監管,網開一面,我不這麼看,全球的P2P的發展都是在一定框架制度內進行的,唯獨我國例外,其實,所有形式的監管的目,都不是把你管死,而是要制定合理的邊界,讓這個行業更好,更有序的發展。監管在金融領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前面說過了理由,而我說句不客氣點的話,其實正是因為專家的不負責任的一邊倒的鼓吹,以及不要過早介入監管的呼聲,吹肥了P2P這個行業,也直接導致了現在P2P行業大面積崩塌的格局。這種情況,對於那些真正有心從事P2P,致力於行業深挖的P2P企業來說,沒有邊界的監管,其實恰恰是最大的傷害,他讓有信用的人無法得到信用附加,讓沒信用的人,可以渾水摸魚,我有時候都很擔心現在的P2P行業,可能會因為不斷的跑路,不斷的崩塌,而被這些缺乏道德的人,給弄得聲名狼藉,名聲差的跟前些年的擔保公司一樣。

第五、關於政府扶持互聯網金融

我一直感覺,在中國什麼事情都是動輒呼籲政府支持,輿論也是不斷的造勢,這一定是好事情麼?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不是政府扶持出來的,政府扶持出來的東西,猶如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風雨,中看不中用,過多的關愛和支持,那是拔苗助長,是違背商業邏輯的行為,微軟是扶持出來的麼?谷歌是扶持出來的麼?確切的說,扶持也好,補貼也好,都是典型的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行為,無論選拔的企業符合流程也好,還是不符合流程也好,都是行業不公的行為,不是一致國民待遇,這種思路有問題。仔細回頭看看過去幾年,我們扶持了什麼企業?好的,貌似沒看到什麼,差的到是一堆。具體不說誰了。

一個行業發展初期,是不適合拔苗助長的,尤其是金融行業,趨勢未定的情況下,無論是創業者還是社會,都是需要相對客觀冷靜的思考走向,而不是被媒體,被專家一忽悠,就跟打雞血一樣的,蜂擁而上,這種結果必然是一地雞毛,尤其是創業者,我潑冷水的目的,不是打擊他們的創業激情,而是讓他們更理性看待自身的創業行為,想明白後幹起來更踏實,更何況金融行業,跟別的行業不一樣,別的創業歸零還有回頭路可走,金融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的,因為帶有極大的槓桿,他其實是條不歸路,一隻腳在棺材外面,一直腳在棺材外面。

我經常被列為是互聯網金融的反對派,很多人讓我用包容的心態看待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呵護她的發展,我自己感覺,對他最大的抨擊就是呵護,促進他理性發展,說好話,不是我性格,在反過來說,如果一個行業是因為我江南憤青說了幾句不好的話,就會無法發展的話,你覺得這樣的行業有意義麼?這樣的行業值得你去做麼?創業需要激情,更需要有人潑冷水,來駁斥你,反對你,一方面讓你反思,一方面給你動力證明自己。

第五、P2P的生存困境在於模式問題

P2P定義為金融機構,必然是受到資本約束的,遲早的事情,回到最後,隨著業務的不斷做大,資本金必然要求不斷的增加,你的資本回報率必然是受限的,反映為金融機構要有高估值的難度很大。這個行業的投資價值不大,而且帶有很大的風險不確定性,基本上走了,就回不了頭,想退還退不回來,因為你帶有很多外部性的債權在。債權一天不解除,你的估值就沒太大意義,風險的滯後性是個地雷,而且金融往往是看天吃飯的格局,個體能力無法對抗經濟形式,容易被經濟形式決定,不同的天氣下,壞賬率差異極大。

P2P最核心的模式問題在於無法解答風控命題,這裡面反映的其實是風控層面上,P2P只能依賴能力解決,而銀行卻可以依賴特許經營權解決,全球範圍內,風險問題,通過技術解決基本被證明無效,風控技術是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是決定不了風控的質量。任何技術手段都無效,哪怕大數據也一樣,即使有一天,他能有效的篩選和決定客戶群體的信貸質量,其實也是無效的,風控跟業務是個博弈體,因為目標市場最終是一致的,好的風控基本上意味著無業務可做,因為你不能做的業務,人家都做了,你就要餓死。市場不止你一家機構,除非你獲得了排他性的市場,你才能說了算,但是這個不可能存在。

還有風控技術無法決定貸後行為,放貸之後對客戶的約束大幅度下降,再好的貸前調查,都會在貸後失效,因為你無法約束他在獲得你貸款之後,不在進行其他融資,從而直接改變你貸前調查的一切結論。在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典型反映為金融機構不斷提高風險容忍度來發放貸款的行為,所謂的風控標準,都形同虛設,所謂金融創新,都是為了發放貸款尋找藉口,你如果恪守風控,基本就是餓死的格局。

全球從歷史上來看,風控命題的解決只有兩個方式,信貸化領域通過特許經營權,來構建相對較低成本的資金池,合法的龐氏騙局,讓銀行能對抗各種系統性風險,即使這種情況下,銀行也會破產,不具備銀行這個特許經營權的信貸機構的存活難度,只會更大。所以,讓P2P的能力來對抗制度,太為難P2P了。第二個方式是證券化市場裡的風險的市場化自我定價和自我承擔,通過市場來消化和流轉風險。這兩個其實核心都沒解決真正的風險問題,但是都通過制度的安排,來實現風險在不同週期裡達到平衡,達不到平衡的就死掉,考驗的銀行的「三性」之間的平衡管理水平。

第六、P2P目前的生存邏輯

顯然P2P,在這兩個層面,都是缺乏優勢的,目前P2P的生存邏輯,在於兩個方面,第一個是能力領域,專業能力或者生態體系鑄就的能力,讓他能在這個範圍內生存,但是專業能力的不確定性太大,反映的核心是能力的不可批量複製,所以,很難做大,而阿里等這種生態體系鑄就的能力,則受限制於體系,對於生態而言,更多是工具使用,很難成為模式。

第二個邏輯可能是銀行在管制業態下,無法對一些存在需求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普遍反映為小微貸款,一方面是銀行目前還有相對管制利潤存在,另外一方面是管制限制了能力的發揮,同業之間的競爭成本使得銀行無法沉下來做這塊市場。這個邏輯短期合理,長期估計會抹平,他應該是是特定的階段性行為,尤其是隨著利率市場化,一方面是銀行競爭加劇,銀行不斷尋找細分市場,逐步介入該層面領域,還有一方面是,銀行的存款也會利率市場化,P2P目前的高收益其實很難得到維繫,對於大量投資人而言,P2P的收益需求會分化,貸款需求一樣也會分化。所以,也很難持續,中國式P2P,更多還是從屬於民間金融業態,屬於特定階段的產物。

隨著整個金融業態的對內對外放開,中國式P2P估計會逐漸轉型另外一種業態,完全也有可能成為銀行,因為金融門檻在降低,其實金融就是金融,不存在什麼官方金融,民間金融、互聯網金融之說,管制所賦予的特定階段的意義,都會因為管制而消失。

第七、當前P2P做什麼?

總體而言,我是不太看好第一波做P2P的公司,大部分可能很難活下去,理由前面說了,前期的P2P更多還是能力主導型的P2P,無法規模化,對沖不了系統性風險,當前的金融格局如果繼續惡化,估計之後還會繼續大面積的坍塌。

不過說句打氣的話,活下來的P2P還是很有前景,無論是那種模式,都會有所前景,中國式P2P轉型做社區銀行去,也說不準能做個大銀行出來,而平台型P2P,繼續幹撮合的事情,干的也會挺好。所以送給P2P就六個字,「慢慢做,活下去」。歷史其實永遠是活著的人寫的。生存是金融裡第一哲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51

央行劃界:理財資金池模式等三類P2P涉嫌非法集資 天天有進步

http://xueqiu.com/8678879518/26269919
2013-11-26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廣州) 

11月25日,央行條法司為P2P業務開展給出了三點風險警示,首當其衝便是明確P2P網絡借貸平台的業務經營紅線,「明確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

中國式P2P網絡借貸野蠻生長及其所遭遇的非法集資質疑,兩者界線有望進一步明朗化。

「網絡借貸誘發非法集資將成為新的案件高發點。」11月25日,由銀監會牽頭的九部委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上,網絡借貸與民間借貸、農業專業合作社、私募股權領域非法集資等一同被列為須高度關注的六大風險領域。

如何界定P2P網貸與非法集資的界限?25日,人民銀行條法司相關人士給出了明確的風險警示,要求明確P2P網絡借貸平台的業務經營紅線。

「應當在鼓勵P2P網絡借貸平台創新發展的同時,合理設定其業務邊界,劃出紅線,明確平台的中介性質,明確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央行負責人強調。

在央行提供的材料中,對當前一些P2P平台搞的理財產品「資金池」等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做出了相對明確的界定。

「防止網絡借貸領域成為非法集資『重災區』。」銀監會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透露,僅僅10月份一個月,破產倒閉的P2P平台就達20餘家,「幾乎每天都有。」

理財-資金池模式觸線

接二連三的P2P跑路風潮引發了監管層的擔心。

P2P網絡借貸原本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平台僅為借貸雙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撮合、資信評估、投資諮詢、法律手續辦理等中介服務(有些平台還提供資金移轉和結算、債務催收等服務)。

然而,近兩年,中國式P2P業務創新層出不窮,在引入擔保機制,發行理財產品,甚至開發同業市場之後,P2P平台已然從單純的信息撮合平台變成了集存貸款功能於一身的類金融機構,一隻手已觸到了監管的紅線。

中國式P2P變異,再加之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規範和規定,使得P2P網貸領域非法集資風險快速積聚。

25日,央行對「以開展P2P網絡借貸業務為名實施非法集資行為」作了較為清晰的界定:

第一類為當前相當普遍的理財-資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台的中間賬戶,產生資金池,此類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第二類,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未盡到借款人身份真實性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個虛假借款人的名義發佈大量虛假借款信息(又稱借款標),向不特定多數人募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股票、債券、期貨等市場,有的直接將非法募集的資金高利貸出賺取利差,這些借款人的行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第三類則是典型的龐氏騙局。即個別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發佈虛假的高利借款標募集資金,並採用在前期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後用於自己生產經營,有的經營者甚至捲款潛逃。此類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

P2P於2006年傳入我國,並於2012年進入爆發期。由於市場徵信體系不健全,投資者習慣等因素,國內市場上大多數P2P除了提供信息撮合外,往往提供各種顯性或隱性擔保。

為了招攬資金,部分P2P發行模式也與銀行理財產品高度類似,甚至出現了與銀行間市場相似的「天標貸」,P2P在中國金融機構化的運作模式招來了廣泛的爭議。

央行此番規定為P2P業務發展劃定了界限,這意味著今後P2P平台應當回歸中介屬性,去金融機構化。

11月25日,央行條法司為P2P業務開展給出了三點風險警示,首當其衝便是明確P2P網絡借貸平台的業務經營紅線,「明確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

央行建議第三方託管

如何確保P2P平台能夠回歸撮合的中介本質?央行提出的方案是,建立平台資金第三方託管機制。

「平台不直接經手歸集客戶資金,也無權擅自動用在第三方託管的資金,讓P2P網絡借貸平台回歸撮合的中介本質。」央行表示。

在央行條法司上述人士看來,許多發生資金風險涉嫌非法集資的P2P網絡借貸平台,為了募集後有效控制和使用資金,在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開立賬戶直接歸集資金,對於資金的使用行為缺乏有限監管。

同時,央行還指出P2P網絡借貸平台應該加強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出借人應當對利率畸高的「借款標」提高警惕。

這意味著P2P網絡借貸平台應當盡到一定程度的審核義務,並向借貸雙方當事人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

對於出借人而言,央行指出,其不應過分追求高利率的借貸回報,應當綜合考慮利息收入和資金風險,作出理性的投資選擇。

實踐中很多借款人利用高息誘餌吸收大量資金後,明知利率太高難以償還,直接捲款潛逃「玩失蹤」;還有一些借款人募集資金的初衷是為了經營業務,並寄希望於業務盈利後歸還借款,但是畸高的利息成本迫使他們投資高風險、高回報行業,一旦投資失敗資金鏈斷鏈,就會導致出借人血本無歸。

此外,以「原始股」等為代表的股權投資領域相當活躍的非法集資也引起了九部委的高度關注。上述會議透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50餘傢俬募股權企業涉嫌非法集資,涉案金額逾160億元,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947

警惕P2P貸款風險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069

鑒於中國信貸市場的道德風險廣泛存在,中小企業進入銀行貸款的門檻很高,另一方面,央行對存款利率的管制,很多中國儲戶也對受到管制的存款收益率不滿。這種大背景已經令中國影子銀行蓬勃發展,其中包括了跟上國際市場潮流的P2P借貸產業。 誠然,中國的P2P信貸市場規模仍很小,但最近幾年卻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增長,據Celent顧問公司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P2P借貸市場已經從2009年的1.8億元增長至2012年的57億元,預期2015年前將達到468億元。P2P借貸網站乘著互聯網金融概念的東風,包括宜信、拍拍貸、點融網、有利網、愛投資、人人友信都獲得了大額風投。 然而,據FT報道中國P2P借貸市場現在可能正遭遇最嚴峻的沖擊: 最近幾年蓬勃發展的數十家P2P借貸網站已經因為借款人違約而關閉。最大的網站至今仍沒遭到牽連,但較小競爭對手的快速倒閉凸顯了在經濟增長放緩和貨幣環境收緊的大背景下,中國微觀借貸行業所面對的越來越大的困難...根據跟蹤該行業的網貸之家的數據,中國有接近1000家運營的P2P借貸網站,而去年最後一個季度有58家破產了。此外,今年更多的網站也已經出現經營的困難。 這可能只是開始: 網貸之家首席執行官徐宏偉表示:“主要原因是P2P借貸行業激烈的競爭,去年年末流動性的緊缺和投資者信心的喪失。”他估計,中國80-90%的P2P借貸公司可能都要倒閉。 其實這並非什麽意外的結果,特別是考慮到當前中國的國情——薄弱的信用體系,模糊不清的債務追償法律體系(連最基本的拖欠農民工薪酬都搞不定),以及其它新興行業過去在中國惡性生長最後甚至出現“變質”的經驗。 行業人士一直希望P2P貸款人能填補中國金融系統的空缺,幫助小企業獲取資金,同時貸款者也能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回報。 雖然支持者堅信這最終會變成事實,但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已經擴展得太快,而且缺乏足夠的監管。 目前仍在經營的P2P借貸網站之一盼貸網的創始人霍中皓表示:“許多P2P貸款網站盲目照抄其他網站,缺乏足夠穩健的商業規劃,無法應對市場變化。” 據上海證券報的報道,網贏天下便是倒閉的最大的P2P借貸網站中的一家。在2013年3月成立到10月倒閉期間,通過其平臺一共發放了7.8億元的貸款。去年12月末,第二波全國範圍的“錢荒”令P2P貸款人壓力倍增。兩家借貸平臺在2014年第一周便發布通知,通知投資者貸款償還可能將延遲。 10%+的年收益率,對借款人和貸款人來說都有極低的進入門檻,聰明的中國人從來不缺乏各種業務的想象空間。 “錢荒”對P2P借貸行業造成的影響,說明了一個問題——可能所謂的P2P借貸並非互聯網技術形象里的“孤立的”點對點傳輸那麽簡單,大量的P2P貸款可能已經聯系上了中國龐大複雜而且無人能搞清楚的影子銀行網絡的末梢上。這意味著,大量的P2P貸款不僅成了多米諾骨牌,而且還很可能成為最先倒下的一塊,畢竟P2P貸款比信貸門檻更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78

流水記憶-P2P借貸-拍拍貸 小飛俠983

http://xueqiu.com/1664908789/27433212
發現-源於閱讀[加油]

記得幾年前的一天,那時還沒餘額寶、那時還沒微信。[献花花]在金融時報的網站上看到一篇關於國外的P2P網絡平台的報導,使我對網絡借貸有了初步的瞭解。好奇心驅使迫不及待的尋找國內的類似網站。很幸運,2分鐘不到通過百度找到了拍拍貸,當時的網站界面十分簡潔, 標很少,但我覺得這個可以一試。至少可以充幾千元,當個網頁遊戲來玩吧。真人真錢版,投標遊戲。

瞭解-決定投標[赞成]

    對於拍拍貸的風險,我當時只需考慮兩個因素.第一是運營風險.第二是政策風險.在對其創始人作了簡單瞭解後,第一個風險被放心的排除了.基於對政府處理類似事物的一貫方式,如果不發生惡性事件,行業規模不夠大的時候.政府是不會幹預的。那麼在當時一個只有拍拍貸這樣一家規模小的可憐的網站,整個行業發展還在未起步的階段,滿一個1萬元的標的都需要半天.這樣一個時期,考慮這個問題顯然是杞人憂天了.

    基於以上判斷,決定對成為一名業餘的拍拍貸小小投標人。

第一標-帶來信任[干杯]

第一標投給了一位淘寶商家,賣羽絨服,江蘇鹽城人。這位借款人很守信,如約還款。他的守信行為,使我對拍拍貸模式在我國這樣的環境下發展,有了一定的信心。由於自己制定投資條件的約束,我投資的風格顯得十分保守。分配90%資金投拍拍貸的擔保標(目前改稱安全標),10%的資金投一些信息透明,可以通過網絡直觀的瞭解到一定關鍵信息的淘寶商家,並嘗試對信用消費標進行測試。 在很長的時間內淘寶商戶的違約率都保持在0%,信用標就差很多,幾乎10筆有2筆違約。後來他也成為了一名借出人,萬萬沒想到他竟成了本金保障的第一人。呵呵。

優質壞賬-超額收益[赚大了]

    有一位中南財經政法畢業的大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人一共借款2萬,我只投了200。按借款用途說明分析,他應是進行了一些高風險的投機活動,例如炒外圍金,炒匯什麼的。結果那一定逾期了。雖說偶爾出來留言說一定還,可遲遲不見其行動。我留言給他,讓他慢慢還,有錢就先還點,這樣罰息也會少點。300多天過去了,以為還不上了。沒想到,竟然一次性還清了,罰息與本金差不多。這說明,壞賬某種條件下也會產生超額收益。

高學歷-社會價值[笑]

    有好幾位博士,由於結婚、購置房產等原因借款。大概投過幾十個博士,實踐證明高學歷還是靠譜的。學歷雖不等同能力,其作為判定社會價值的條件還是靠譜的。

黑天鵝事件-萬萬沒想到

    記得有一位叫TEE的借款者,借款大戶。信譽還算不錯,萬萬沒想到英年早逝了。呵呵,黑天鵝真可怕。英年早逝很可惜,大家還是健康生活吧。生活要規律哇。

大淘寶-還算靠譜[大笑]

   季度營業額高於百萬的大淘寶,大部分還是可信的,至少目前還沒發現惡意的借款者。多是周轉不靈,導致延遲逾期,我所借出的最後都完成了還款。

目標收益-合理就好[毛估估]

目前為止關於投資,我定了兩個前提條件。第一,要儘可能保證本金安全,承擔可控的風險。第二,在儘可能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 獲取合理收益為目標。PS:什麼是合理收益?目前我定義為市場中的平均收益率,那麼放在拍拍貸中就是平台上投資人的平均收益率.

  總結下投標策略,安全標、擔保標、還是可以投的,確定性收益哦。收益可以達到8-12%,高於15%都是困難的。看看在論壇的吐槽,顯然獲得利息的喜悅之情,難以彌補壞賬帶給大家的傷感哇。哈哈。對於拍拍貸,感覺有點易趣的感覺,不過放貸還是保守點好吧?你認為呢?[想一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11

投資P2P紀實 Mario

http://xueqiu.com/7660842159/27949911
兩年前經碼農朋友介紹, 國內開始有公司做P2P貸款生意. 由於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 又正好在學習銀行業的階段, 覺得P2P可能對銀行信貸構成某種程度上的競爭, 所以嘗試性投資1000元在上海最知名的P2P公司"拍拍貸"的平台上. 投資之前還專門坐車去了公司見CEO瞭解情況, 聽創業者的思路和夢想. 平台基本上是不保本的, 覺得這樣才有可能靠譜(保本的平台多數可以直接認定為集資詐騙), 所以決定試一下.
2012-2-28, 充入1010.09元, 扣除1%手續費, 余1000元可用. 分散投資20筆, 每筆50元. 每月收款後餘額超過50元最低門檻就及時滾動續投, 沒有多少閒置資金在賬上.
至今天正好2年整, 收回全部已償貸款, 壞賬扔在一邊. 總共提現1161.79元, 扣除3元手續費, 剩餘1158.79元. 在平台內資金IRR=7.76%, 扣除費用和結算時滯後IRR=7.07%.
兩年累計投標113筆, 不良5筆, 不良標準為逾期90天未償. 中間經常有一些逾期, 所以有一些罰息收入, 罰息為投標利率*50%. 加權投標利率17.26%, 投標利率區間基本在16-20%, 平均每筆借出金額53.63元, 平均投標期限6個月. 不良貸款本金182.07元, 以此計算累計不良率13.55%, 年化不良生成率估算約7-8%, 單筆不良率3%.
以下是賬戶截圖
查看原图這張是貸出總覽, 1000元本金在兩年內滾動貸出了6060元, 資金基本上沒有閒置.

查看原图這張是壞賬列表, 從C-E級的壞賬都有.

查看原图這張是投標分部圖, 投資的標集中在C-E等級, 只有一筆高風險標(HR), 所有標均為普通信用貸款, 無抵質押和擔保, 是最典型的一類P2P借款. 而且投標相當分散, 取得的收益率與不良率有一定的可信度.
從年化不良生成率如此之高來看, 市面上所謂的P2P風控基本無效. 年化收益率滿打滿算不過8%, 且風險如此之高, Sharpe比率實際上是極差的, 還不如去買交易所垃圾債來得合算. 另外, 有一些承諾兜底的P2P披露的不良率甚至低於1%, 可信度有多少其實不用去想. 想依靠這樣的體系去挑戰銀行信貸實在是天方夜譚. 當然銀行報表上的不到1%……也都懂的. 碼農需要繼續努力啊, 不然可能又一朵鬱金香快要謝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035

野蠻生長後,P2P還剩什麼?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65
2013年下半年,國內P2P開始進入倒閉潮,僅2013年10月份,破產倒閉的P2P平台就達20餘家,浮躁的P2P行業需要回歸理性。

文/吳蚊米


在國外,P2P網絡借貸原本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平台僅為借貸雙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撮合、資信評估、投資諮詢、法律手續辦理等中介服務(有些平台還提供資金移轉和結算、債務催收等服務)。

從2006年被引進國內,P2P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由於市場的需求,到了2012年,國內P2P平台進入爆發期。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中國式P2P業務創新層出不窮,在引入擔保機制,發行理財產品,甚至開發同業市場之後,P2P平台已然從單純的信息撮合平台變成了集存貸款功能於一身的類金融機構,P2P在中國金融機構化的運作模式招來了廣泛的爭議。

P2P擁有金融機構的屬性,卻沒有金融牌照,完全游離在監管之外。市場的高度需求和行業門檻的缺乏,讓P2P野蠻生長,由於中國信用體制缺乏,借款人的道德風險不可避免,一旦遭遇經濟寒流,P2P的資金鏈就極有可能斷裂。

到2013年下半年,國內P2P開始進入倒閉潮,僅2013年10月份,破產倒閉的P2P平台就達20餘家。


自律和監管下的行業規範

面對非法集資帶來的跑路和倒閉破產潮,浮躁的P2P行業開始回歸理性,並呼籲監管。2013年11月25日,央行條法司為P2P業務開展給出了三點風險警示,首當其衝便是明確P2P網絡借貸平台的業務經營紅線,「明確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

央行對「以開展P2P網絡借貸業務為名實施非法集資行為」作了較為清晰的界定:

第一類,為當前相當普遍的理財-資金池模式,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給放貸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等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台的中間賬戶,產生資金池,此類模式下,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第二類,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即一些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未盡到借款人身份真實性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在平台上以多個虛假借款人的名義發佈大量虛假借款信息(又稱借款標),向不特定多數人募集資金,用於投資房地產(行情 專區)、股票、債券、期貨等市場,有的直接將非法募集的資金高利貸出賺取利差,這些借款人的行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第三類,則是典型的龐氏騙局。即個別P2P網絡借貸平台經營者,發佈虛假的高利借款標募集資金,並採用在前期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後用於自己生產經營,有的經營者甚至捲款潛逃。此類模式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


回歸本質的理性思考

P2P的野蠻生長和風險,一度讓整個行業被大家所詬病,但不得不說,P2P對中國金融市場來說是有幫助的,它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我國金融改革的作用。

只是在大潮退去之後,,行業必須回歸到理性層面,建立規範的體系,解決P2P關於風險把控的核心問題。而在這一層面上,未來不少大佬進場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比如阿里金融,一位阿里高管曾在公開場合稱,P2P行業目前的壞賬率有點高,等降低下來之後會考慮去做,而彭蕾也反覆強調,「只要是客戶需要的,監管許可的,沒有觸及紅線的,我們都可能去做。」類似阿里、京東這樣的企業去做P2P,會更加有優勢。

P2P主要面臨信用缺乏和系統風險難以控制的難題,但在阿里金融的生態圈內信用是相對完善的,系統風險也是相對可控的。而且,對於阿里生態圈內的商戶和用戶來說,P2P一樣可以解決資金渠道問題,本質上和開銀行、開小貸公司是一樣的,而且槓桿基本不受限制。

而另一方面,除了大佬們的進場,專注細分領域的P2P也許是未來我國P2P發展的另一個方向。類似於溫州當地的強強財富網絡借貸平台,專注於市政、建築業投標領域,並且服務的對象目前只限於溫州當地的市政工程協會會員單位。



來源:i天下網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1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