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道德經譯註 第五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a00.html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註釋

仁:這裡指存在私心和偏愛。這跟孔子主張的「仁者愛人」是不一樣的。

橐龠:〔tuó〕 〔yuè〕風箱。
屈:窮竭。

數:通「速」,加速。

中:這裡的守中並不是儒家的中正之道的守中,根據老子在《道德經》的一貫政治主張,這裡的中應該是虛靜無為之意。

 

翻譯

   天地是沒有偏愛的,把萬物看作芻狗,聖人是沒有私心的,把百姓看作芻狗。天地之間,不像是一個風箱嗎?雖然是空虛的,但力量卻不會窮竭,越是鼓動它,產生的風越多。政令繁多只會加速國家的衰亡,不如保持虛靜。

 

理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一句最早是在看《誅仙》的時候知道的,每一部《天書》的第一句就是這句話,看完小說後著實好好研究了一下這句話。芻狗是用草扎的狗,古時候用來祭祀。莊子解釋說,芻狗在祭祀前人們對它畢恭畢敬,一旦祭祀過後卻被人踩甚至被燒掉,這說明人們只是把芻狗當作一個器物在使用,並沒有什麼感情。天地把萬物當作芻狗,也就是說天地是沒有偏私之心的,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頗有「人在做,天在看」的感覺。對於天地來說,它不會因為一個人是壞人,就不給他提供飲食等生存資料,因為另一個人是好人,就不讓他承受苦難,天地是超越好壞這個對立概念的,天地只是依道而行,所有人在它眼中都是一樣的。至於人的福禍生死,都是人自己自作自受。

 

   之前我說過老子是主張入世的,像這一章就是一個例子。老子先說天地無偏私之心,照此邏輯推出聖明的統治者也應該對老百姓沒有厚薄之分。然後又舉風箱的例子,風箱越鼓動風越多。最後提出自己的論點:統治者不應政令過多,政令過多只會使人們無所適從,加速敗亡,應該傚法天地,保持虛靜、無為(第六十章中「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的也是這個意思)。舉個例子來說,就像市場經濟中的政府,只需要建立好公平的規則,市場的參與主體就會自髮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行事,最後的結果是亞當斯密所說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私利但在客觀上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相反,如果政府干預太多,反而會出現很多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51

2014/4/13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bwg.html

在《旁觀者》基辛格的再造恩人這一篇中,關於偉人與繼承者:

「多年前和克雷默的長談使我注意到偉人處理公共事務的玄奧。沒有偉人,就沒有遠見,沒有領導,也沒有卓越和成就的標準。此外,在公共事務方面,平庸可謂毒藥。但是公共事務不像科學和藝術,不是個人之力所能成就的。公共事務必須持續下去。公共事務的偉人必須有後繼者。但是偉人留下的總是真空,只好由迪斯累裡所謂的只知道一點訓練,對其他方面一無所知的人繼任。
……而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英國伊麗莎白時期的塞西爾已找出了解決之道—他找來一流的同僚來培植自己的兒子,使之成為一流的繼任者。
如果一個偉人的繼任者只是庸庸碌碌的官僚或是奴顏婢膝者,之前的偉人不要也罷。一個本身有能力,又能提拔後進的領導者才是真正的"偉人"與"領導者"。這樣的人看起來完全不同,舉止也和神話中的"偉人"大相逕庭。他並不是靠所謂的"領袖魅力"來領導的。所謂的"領袖魅力"即使不是媒體炒作出來的,也是令人反感、虛偽的東西。真正的強人是靠苦幹和奉獻來領導的,不會大全一把抓,而是以建立團隊為目的,而且治理靠的是正直而不是把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這種人不狡黠,簡單而誠實。」

之前一個同學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觀點,他非常喜歡讀秦朝的歷史,秦國之所以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並不是秦始皇有多麼的牛,實際上春秋戰國時代不乏像他一樣水平的君主,關鍵是秦朝自秦穆公以來出現了許多英明的君主,繼任者即使沒有超越英明的前任,但也絕不是糟糕的君主,這樣經過幾代人的積累,到秦始皇時,秦國就如狂風掃落葉般收拾了山東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2

2014/4/14 道德經譯註 第九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ciz.html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註釋

揣:錘煉。

翻譯

持有的東西達到滿盈的狀態,不如就此罷手。錘煉東西使之很尖銳,但是不能長久的保持。金玉堆滿家中,沒有人能守得住。富貴而且還驕傲,那是自己招惹禍患。成功了就隱退下來,這才合乎天道。

理解

《易經》乾卦上九曰:亢龍有悔。《象》解釋說:盈不可久也。乾卦用九曰:見群龍無首,吉。《象》解釋說:天德不可為首也。這跟這一章中老子說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成身退,天之道」本質上是一致的。難怪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給《易經》做的解釋。

為什麼老子要強調功成身退?我認為一方面,許多人在獲得了成功之後往往想取得更大的成功,獲得了權勢又想要更大的權勢,獲得財富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其中很多人是因為貪婪。但是取得的成就越高,面臨的風險往往也越大。歷史上的范蠡與文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就說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像在政府、企業等組織,你坐到了高位,成就了功業之後及時隱退,這樣可以給後進者更多的機會,傳承往往比傑出更重要。德魯克在《旁觀者·弗裡德伯格的世界》說的那樣「公共事務不像科學和藝術,不是個人之力所能成就的,必須持續下去。公共事務的偉人必須有偉大的後繼者。但偉人留下的總是真空。」「如果後繼者只是庸庸碌碌,之前的偉人不要也罷。一個本身有能力,又能提拔後進的領導才是真正的偉人與領導者」,功成身退對組織的傳承也很重要,在這一點上,毛主席和華盛頓還是有點差距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3

2014/4/14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cme.html

荒野上的先知

對我來說,他們就是專心致志的典範。只有像他們這樣一心一意的追求,才能真正有所成就。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樣,或許生活多姿多彩,卻白白浪費青春……我後來領悟到:要有成就,必須在使命感的驅使下,「從一而終」,把精力投注在一件事上。

富勒和麥克盧漢也為我們展現了限制的「哲理」——他們的成功,正是失敗。在不伯早期的著作中提到一則故事,有個門徒問:「為什麼上帝允許在以色列之子到達希望之鄉前,就讓摩西死了呢?」那偉大的猶太教士回答:「正因上帝愛摩西。」到達希望之鄉,且先知口中的「異象」成真之後,以色列之子應該有所改變、自潔而重生,但是他們卻依舊在罪惡中打滾,做神眼中的惡事。事實上,在先知轉身離去時,他們早已遺忘了先知以及神賜的異象,而開始崇拜金牛犢。對先知而言是真理,對以色列之子卻只是「有啟發性的教條」而已。

然而更糟的是,一旦限制的時機來臨時,他反倒無能為力,成了祭祀,他的異象淪為一種意識。他在一夜之間名滿天下,接著出現在夜間脫口秀節目或是名人社交新聞中。想到這點,不禁令人扼腕——因為他的出現不再造成衝擊,而帶有娛樂的意味。

《旁觀者》這本書明天估計就能看完了,說實話這本書有許多的地方有點看不懂,很多東西還是沒有看出來,也許需要多讀幾遍還有增加閱歷才能理解德魯克的這本大作。

巴菲特的信看完了1961年的。感覺和之前比沒有什麼新意,倒是以偶一句話我很欣賞:Trueconservatism is only possible through knowledge andreason.真正的保守只能通過認知和推理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4

道德經譯註 第十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da3.html

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註釋

載:一種解釋為句首助詞,無意義。第二種解釋為與抱字同義,因為在古文中同一意義往往用不同的字來表示。第三種解釋為承載之意。

營:魂的意思。魂,代表著人的精神思維。魄,代表著人的形體感覺。營魄抱一可以理解為精神與身體的合一。

抱:保持。

一:指的就是道。

離:離開。

專:集中,結聚。

玄:微妙的意思。

覽:又作「鑑」,就是鏡子,這裡含有觀照的意思。

天門:天含有自然的意思,門指的是與外界接觸的通道,天門即天賦的通道,指的是人體的耳目口鼻等感覺器官。

雌:指的是雌性的溫柔、寧靜的特點。

為:幫助。

長:作為首長,含有引導之義。

翻譯

精神和身體相合,持守住道,能夠做到不離開嗎?集中精氣以達到柔和,能做到像嬰兒一樣嗎?滌除雜念觀照內心,能夠做到沒有瑕疵嗎?愛護人民、治理國家,能夠做到無為而治嗎?自然的感官在接觸外物時,能夠做到寧靜平和嗎?明曉事理之後,能夠做到不使用智巧嗎?滋生萬物,養育萬物。生養了它們卻不佔有它們,幫助了它們卻不自恃有功,引導了它們卻不主宰,這就是高深玄妙的道德!

理解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周總理曾經稱讚這句是《道德經》裡最精彩的一句。也難怪,我想這就是天德的最高境界了吧。生化萬物卻不佔有,滋養萬物卻不依恃,成就了萬物卻不為主。這是何等的境界!

 而人們總是習慣於佔有,不習慣失去。習慣於主導,習慣於把自己的意志投射在他人身上。人們總是更多的把得到看作是應該的,而把失去看作是不正常的。在失去的時候覺得痛苦或委屈。當自己的觀點被人排斥,喜愛的東西被人不屑……大多數人的反應就像是自己被攻擊了一樣。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應該像出家人一樣放下一切,四大皆空。我只是覺得人生,快活的過是一輩子,掙扎的過也是一輩子,為什麼不讓自己變得輕鬆一點,不被太多的榮辱得失所羈絆,不被太多的紛爭所糾纏。

少一分佔有心,就多了一分豁達。少一分主宰心,就多了一分寬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6

2014/4/15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dbf.html

   今天讀完了《旁觀者》,就像德魯克所說,他從來沒有覺得有人會比較無聊,每個人都是有他的特點的,在德魯克的筆下,每個人都被描寫的栩栩如生。當然德魯克並沒有單單是在描寫人,透過他筆下的人,我看到了那個時代,多虧德魯克,那個時代在我心裡變得明亮了許多。

     除了那個時代,還有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思想,讓我驚訝的是,在一些文中如《赫姆和吉尼亞》《伯爵與女伶》《波拉尼這一家》,那個時代有那麼多為了整個社會進步而疾走奮鬥的年輕人,跟當下的時代真的很不一樣。在《懷恩師》這一文中,我學到了德魯克的學習方法還有關於教育的方法。有些人是天生的老師,還有一些人可以通過教學方法成為很好的老師,幸虧有這個教學方法,我感覺很靠譜。但是,由於自己積累的問題,德魯克筆下的某些思想或者事件還是不能全面理解。

   明天就可以開始《銀元時代生活史》了,期待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7

道德經譯註 第十一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e2d.html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註釋

轂(gǔ)

共:即「拱」,拱衛、集中之意。

埏:shān)攪拌,揉合。

埴:(zhí泥土。

利:便利。

用:作用。

翻譯

車輪上三十根輻條集中到車轂中,正是因為中間是空的,才有了車的用處。攪拌泥土做成器皿,正是因為器皿的中空,才有了器皿的用處。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正是因為房子中間是空的,才有房子的作用。因此,「有」帶來了便利,「無」帶來了作用。

理解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讀完這句話不禁讓我感嘆老子的睿智。人們往往注重有形的物質,但老子卻看到了無形的東西。我想這句話可以給人很多的啟示。在社會的發展上就是要提醒人們不能只關注物質生活的增長,更要關注精神文化的豐富。在戰爭中就是不能只考慮作戰雙方的人數、裝備,還要關注士氣、民心的向背,就像《狼圖騰》裡的畢力格老人說的:打仗從來不論人數多少,關鍵看你是羊還是狼。在談婚論嫁上就是女人不要只在意對方是不是有沒有車和房,男人更不能只在意對方長得漂不漂亮,真正決定天長地久的是無形的性格、價值觀等。這句話用在人們的修身養性上,它的啟示意義在於教導人們要時常保持一顆空靈的心。人生就像一段旅途,如果背負的太多,就要時常清理一下。如果內心被慾望、瑣事、憂慮裝滿,怎能裝得下更多的快樂和陽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8

道德經譯註 第十二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ev6.html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註釋

五色:青黃紅白黑。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味:酸甜苦辣咸。

行妨:這裡指損害別人利益的行為。

腹:這裡為飽腹的意思。

目:這裡是悅目的意思。

 

翻譯

繽紛多彩的顏色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動聽的聲音使人聽覺遲鈍,多種可口的滋味令人口感麻木,縱馬打獵令人心發狂,珍稀的物品令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在物質生活上只滿足基本的需求而不去追求過度的享受。

理解

雖然我感覺《道德經》可謂字字珠璣,但有幾句話讓我有種振聾發聵的感覺,其中一句就是「為腹不為目」。所謂「為腹不為目」就是說在物質上只滿足基本的需求,而不過度的追求享受。

記得剛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同學春秋時節穿的是布鞋。這令我非常非常的驚訝。小的時候,幾乎每一個同學穿的都是這種布鞋,布鞋輕便、吸汗、而且不用花錢買,那個年代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做。後來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同學們有穿那種橡膠底的球鞋,那時候感覺穿一雙球鞋就非常的威風,就像《銀元時代生活史》裡陳存仁非要穿洋襪一樣,我也嚷著要媽媽買球鞋穿,而且從此拒絕穿土裡土氣的布鞋。所以你可以想像當我見到我的同學穿的是早已被我嫌棄多年的布鞋時我的驚訝程度!而且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差。當時我心裡沒有任何的鄙視,反而有一種深深的敬佩。

如果一雙一兩百元的鞋子就能滿足需求,為什麼非要花五六百甚至上千元買一雙阿迪或者耐克呢?一個兩千塊錢以內的手機就能滿足需求,為什麼非要買四千多的蘋果呢?(估計要被果粉捲了)仔細問一下自己,你肯定有一個答案。見鬼,還是說出來吧,就是那份虛榮心。但是,實際上誰也不會因為你滿身名牌而對你認可提高,頂多心裡會想,哇塞,這傢伙真是個土豪,或者又是一個富二代,nothingmore。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往往說明他越看重什麼,這往往反應他越缺什麼。

為什麼要「為腹不為目」?老子看得非常清楚。過度的物質追求只會使人把精力放在外在的物質上。而且對物質的追求往往是沒有終極的,對物質過度追求最終會導致人被物質所奴役。

有個小故事把這一點說的非常明白。紂王早期的統治其實還是比較英明的,有一次箕子見紂王用象牙筷子吃飯,非常憂慮。有朋友不解問他,不過一雙筷子而已,為何如此憂慮?箕子回答說:紂王用象牙做的筷子,怎麼會滿意陶器做的餐具?一定會弄來美玉做的餐具與之搭配。美玉做的餐具怎麼會用來盛放普通的飯食?一定會弄來四方的山珍海味。吃的如此高貴,怎麼會滿意於穿著粗布衣服在普通的房子裡吃飯?一定會穿綾羅綢緞、建造豪華的宮殿來享受。沒過幾年紂王果然奢靡起來,甚至造酒林肉池設炮烙之刑供他玩樂,最後殷商也就亡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49

道德經譯註 第十三章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fkq.html

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翻譯

得寵和受辱都像受驚一樣,看重大的禍患就像自己的身體一樣。什麼叫作寵辱若驚呢?得寵是卑下的,獲得它很驚恐,失去它也很驚恐,這就叫做寵辱若驚。什麼叫作重視大的禍患就像自己的身體一樣呢?我之所以害怕大的禍患,是因為珍惜自己的身體,如若我沒有身體,我又會有什麼禍患呢?所以重視自己的身體一樣重視天下的人,才可以將天下交給他;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愛護天下的人,才能夠將天下託付給他。

理解

這一章的理解我也很不確定,我根據老子一貫的說理方式判斷「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是一個常見的現象,最後才是他想表達的觀點。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尤其是在重視尊卑秩序的古代,如能得到最高統治者的寵信,受寵者則地位驟升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因此受寵者非常害怕失去寵信。也就是說人們非常看重得寵與失寵這件事。人生在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但是很多人卻本末倒置,把利祿榮辱看的比生命比身體還重要,這些人也往往會做出以身試法的事情。老子提醒那些本末倒置的人:「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們之所以重視禍患,還不是因為害怕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害,如果連性命都沒有了,榮辱富貴還有什麼用?誰還會害怕禍患?所以,只有那些重視自己身體的人才能真正擔當的起天下大任,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會推己及人,急百姓之所急。但是這也並不是說重視自己身體的人肯定就能重視他人,但是那些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會在乎的人,怎麼能指望他們在乎別人的生命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50

2014/4/18 讀書筆記 Michael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rflt.html

《銀元時代生活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旁觀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突然想起還忘記摘錄前幾章裡丁福保先生傳授給陳存仁的致富秘訣:

一、             擇業要向大眾方面著想,選中一個行業,要專心致力的去做,絕對不能改行,只要努力,行行可以出狀元。

二、             一個人不可以懶,一懶百事休,勤要勤到與眾不同的勤力,觸類旁通,必然會出人頭地。錢財一定要追求不息,但是不正當的錢,一文也不能妄取。

三、             賺到了錢之後,一定要等的節,賺十文,最少要省三文,把積攢下來的錢籌備更大的計劃,因為由錢生錢更為容易。

四、             賺錢不易,管錢更難,只會賺,不會管,仍舊不懂得理財的道理。能夠理財之後,還要會用,會用比會管更難,用的不得當是浪費,用的有意義才算是理財家。

另外魯泰的報表從2001年到2013年快錄完了,很快就可以看年報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