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揭秘:拉菲一年產多少? 網傳300萬瓶引熱議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id=6395

  2012年2月28日,「全球紅酒知識」發表微博,稱「中國一年拉菲銷量是產量的十倍」純屬造謠,並援引拉菲官網數據證明其全球總產量約1273萬瓶。

  2012年2月14日,一則名為「拉菲葡萄酒中國年銷量超300萬瓶為產量10倍」的微博在網上瘋傳,並引來各方關注,李開復、薛蠻子等知名人士也紛 紛加入討論行列,打算拒喝拉菲,以免上當。2月28日,「全球紅酒知識」發微博反駁,認為「中國一年拉菲銷量是產量的十倍」純屬造謠,並帖圖證明,引發網 民對拉菲產量的困惑。那麼,拉菲一年到底產量是多少?誰又能分清「此拉菲」是不是「彼拉菲」?

  事件回顧

  

中国经营报发表的名为“拉菲葡萄酒中国年销量超300万瓶为产量10倍”的微博。

 

  中國經營報發表的名為「拉菲葡萄酒中國年銷量超300萬瓶為產量10倍」的微博。

  2012年2月14日,中國經營報發表了一篇名為「拉菲葡萄酒中國年銷量超300萬瓶為產量10倍」的微博,最後署名來源為《新週刊》。微博中稱, 「各種冠以拉菲品牌的葡萄酒在中國的年銷量超過300萬瓶,而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網友對此議論紛紛,李開復回覆稱,「避免上當最好的方 法:1)不喝拉菲,2)不喝茅台」;薛蠻子亦表示,「遵命不喝」。其實,「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的說法是一直流傳在中國葡萄酒界的說法,但其具體 來源我們不得而知。

  

“全球红酒知识”发表的相关微博

 

  「全球紅酒知識」發表的相關微博

  2012年2月28日,「全球紅酒知識」發表微博,稱「中國一年拉菲銷量是產量的十倍」純屬造謠,並援引拉菲官網數據證明其全球總產量約1273萬瓶。

  

“红酒百科全书”的网友在1月份的时候就曾发表微博对“拉菲一年的产量仅为30万瓶”表示质疑

 

  「紅酒百科全書」的網友在1月份的時候就曾發表微博對「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表示質疑

  其實,暱稱為「紅酒百科全書」的網友在1月份的時候就曾發表微博對「拉菲一年的產量僅為30萬瓶」表示質疑,並稱「所有拉菲集團產品(波爾多地區酒莊、其它地區酒莊和拉菲集團精選系列)合計約1150萬瓶。」

  對此,我們不禁要問,拉菲一年的產量到底是多少?30萬瓶的說法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拉菲家族知多少?

  「拉菲」二字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所經營的「DomainesBarons de Rothschild(Lafite)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的簡稱,除了擁有法國波爾多地區的拉菲酒莊外,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還在法國朗格多克、 葡萄牙、智利、阿根廷等地擁有多家酒莊。這些酒莊都隸屬於拉菲集團,因此其產品正標及膠帽上都有集團的五支箭標記,但這些產品只能算是集團產品,而不能稱 為拉菲酒莊產品。

  1 法國的拉菲

  在法國,分為出自波爾多地區和出自朗格多克地區的兩類拉菲。

  波爾多是羅斯查爾德男爵拉菲集團在全世界最重要的葡萄酒基地。波爾多地區的拉菲又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其傳統莊園,包括波爾多左岸梅多克區波亞克村的一級莊拉菲堡正牌(羅斯柴爾德拉菲堡)和波爾多左岸梅多克區波亞克村的拉菲堡副牌(拉菲卡許阿德);

  另一類是羅斯查爾德男爵拉菲集團在法國波爾多地區收購或控股的酒莊產品,包括波爾多左岸梅多克區波亞克村的四級莊都夏美隆、都夏磨房(都夏美隆副 牌)、美隆男爵(都夏美隆三牌),波爾多左岸蘇岱區的一級莊拉菲麗絲(貴腐甜白)、拉菲麗絲-卡莫(拉菲麗絲副牌之一)、科斯堡(拉菲麗絲副牌之二),波 爾多大區AOC拉菲麗絲-R(干白)和拉菲卡瑟天堂,波爾多右岸波美侯的樂王吉爾(波美侯區頂級佳釀)、樂王吉爾徽章(樂王吉爾副牌)以及波爾多左岸上梅 多克的布爾喬亞中級酒莊-岩石古堡(又叫拉菲皮亞爾),共13個產品。

  出自法國朗格多克的拉菲包括魯西榮大區科比埃法定次產區的奧希耶堡、奧希耶徽紋(奧希耶副牌之一)、奧希耶特愛絲(奧希耶副牌之二),朗格多克VDP的奧希耶西慕、奧斯葉紅、白,霧禾山谷紅、白,共8款。

  2 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精選系列

  「羅斯柴爾德男爵精選」旗下共有三大品牌系列酒:「拉菲傳奇系列-Legende」、「拉菲傳說系列-Saga」、「拉菲珍藏系列-Réser veSpéciale」。其中拉菲傳奇系列包括波爾多紅、白、拉菲傳奇梅多克和拉菲傳奇波亞克;拉菲傳說系列包括波爾多紅、白、拉菲傳說梅多克和拉菲傳說 波亞克四款;拉菲珍藏系列包括特藏波爾多紅、白、拉菲特藏梅多克、拉菲尚品紅和拉菲尚品白六款。

  3 其他地區的拉菲

  除了在波爾多的葡萄酒產業,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DBR Lafite)亦在全世界各地尋覓優質的土地,拓展事業,為人們帶來更多美妙的葡萄酒。

  在智利,拉菲投資合作的酒莊為巴斯克酒莊(Vina Los Vascos),旗下生產拉菲巴斯克10世、特級珍藏、赤霞珠(著名的「窮人拉菲」)、霞多麗、長相思、桃紅、布里德和拉菲花園共八款佳釀;

  在阿根廷,拉菲集團與阿根廷卡氏家族(Catena family)聯手,在位於阿根廷葡萄酒重要產區門多薩心臟地帶的拉菲凱洛酒莊生產拉菲。旗下包括拉菲凱洛、拉菲阿曼卡(又叫拉菲安第斯)、拉菲愛汝三款酒。

  

拉菲各款酒的年产量

 

  拉菲各款酒的年產量

  拉菲年產量揭秘

  如上圖,拉菲官網標明了每一款酒的年產量,以箱為單位,按照每箱12瓶的數量計算,所有羅斯柴爾德旗下名為拉菲的酒的全球年總產量大致為1150.8 萬瓶至1273.2萬瓶之間,其中拉菲正牌,即大拉菲的年產量為18萬至24萬瓶之間,小拉菲的年產量為24萬至36萬瓶之間。

  拉菲究竟指什麼?

  通常,我們提及「拉菲」,指的都是世界頂級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菲古堡,其年產量在18萬至24萬瓶之間。正宗的拉菲只產於羅斯柴爾德拉菲酒莊,正標上有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字樣,中文翻譯為「羅斯柴爾德拉菲酒莊」,這就是俗稱的「大拉菲」或「正牌拉菲」。

  由於酒莊在生產「大拉菲」時,為了保證質量,都是以手工的方式從平均樹齡為45 年的葡萄藤上採摘並挑選葡萄。不符合生產「大拉菲」質量標準的葡萄以及低齡葡萄藤結出的葡萄就用於生產俗稱「小拉菲」或「副牌拉菲」的酒。副牌拉菲的正標 名稱為「Carraudes de Lafite-Rothschild」,我們翻譯成「羅斯柴爾德拉菲珍寶」。

  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HILD (LAFITE)除了擁有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外,還在法國、葡萄牙、智利、阿根廷等地收購了多家酒莊。這些都屬於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因此其產品正標及膠帽上都有集團的五 根箭標記(脫胎於羅斯柴爾德家族族徽,象徵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的五個兒子團結一致。族徽中五根箭的交匯處是一個拳頭,下方還有3 個拉丁詞:團結、正直,勤勉)。但這些產品只能算是集團產品,而不能稱為拉菲酒莊產品。

  除了酒莊產品外,羅斯柴爾德(拉菲)集團還出品了適於日常飲用的地區AOC級系列酒,如地區珍藏系列(Reserve)、地區精選珍藏系列 (Reserve Speciale)、羅氏傳奇系列(Legende「R」)、羅氏傳說系列(Saga 「R」)等。這些產品無一例外地都有集團產品標記。很多不肖商人利用消費者不瞭解拉菲產品及不識外文這一特點,常以拉菲集團的系列產品冒充正牌或副牌拉菲 誤導消費賺取暴利。

  總而言之,所有名為拉菲的酒全年產量約為1150.8萬瓶至1273.2萬瓶之間,而各方所稱的30萬瓶的概念應該是指大拉菲,即拉菲正牌:拉菲古 堡,當然,從拉菲官網上的數據來看,其中依然有不小的偏差,因為拉菲官網顯示,大拉菲的年產量為18萬至24萬瓶之間。但是,無論正牌拉菲的年產量是怎樣 的一個具體數字,都無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在中國,每年消費的「拉菲」的數量要遠遠超過正牌拉菲的產量。(文章數據來源:拉菲官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0

它讓面板關鍵供應鏈 快300倍

2012-03-26  TCW



三月六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南科高雄路竹園區,位於南台灣民間信仰代天宮廟宇正對面,日商東麗尖端薄膜(TAF)建造中的鋼骨架構建築,在三十.三度的高溫下,閃閃發亮。

眼前,東麗這座從占地一萬六千多坪面積上拔地而起的新廠,預計六月中落成,十二月第一條液晶電視導光板保護薄膜生產線開始量產,明年夏天初期產量可達每年一萬七千噸,「東麗薄膜加工,台灣廠是(海外)最大,」東麗尖端薄膜總經理久保田浩一說。

供應鏈速度,將從七天變三十分鐘

東麗來台設廠生產的光電用保護膜(Protect-film),全世界市占率達六五%、全球第一,是以PE(聚乙烯)為基底製程三層的壓出成型模,大量應用在LED關鍵零組件導光板,讓裁切製程時,邊緣不易剝離混入雜質,達高品質、高良率,被視為業界標準。

由於這是極少數具指標性世界技術大廠首次來台投資設廠,不只生產製造,也有高比重的技術研發會移入台灣,就近有研發生產據點,可融入台灣面板供應鏈,能讓面板關鍵供應鏈,從七天縮短至三十分鐘,快了三百倍,更快速反映客戶的產品驗證或製程調整等新產品開發需求,提升台灣相關產業鏈價值,等於打開台灣光電聚落任督二脈。

已有八十六年歷史的東麗集團(Toray),二○一○年年營收達一兆五千四百億日圓、每股盈餘(EPS)三十六.四一日圓;除了合成纖維與化學材料,還擁有環境、能源、碳纖維複合材料、電子材料等核心事業,是間具頂尖研發實力的全球知名大廠。

東麗客戶、部分產品彼此也是競爭關係,日商住華科技總經理黃建銘透露,原本東麗評估要去中國新建海外光電薄膜加工生產據點,住華「推了幾把、鼓勵它來。」原來,前年夏天,東麗集團旗下的東麗薄膜加工會長山口進選址時,考慮過上海、蘇州、深圳等地,台灣最終何以雀屏中選?

「非常單純,台灣有導光板世界非常強的客戶(奇美實業、輔祥等)。」久保田浩一不諱言,接近客戶、現地生產,是集團現階段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受訪中,他邊在紙上先畫出一條四十五度往下的直線,代表販售價格;接著,畫出另一條代表製造成本的水平線,再向記者說明,產品售價不可避免一定會越來越低,一旦通過「死亡交叉」,就會從有利潤的黃金三角變成死亡三角,「(避免)沒利潤,成本一定要跟著下降。日圓很貴,原料也當地採購、從台灣調度,是降成本的一種方法,不這樣做無法維持利益。」

近一年日圓升值的趨勢,就讓東麗原定三十五億日圓的資本額,變成只要三十二億日圓,來台灣當地蓋工廠,賣產品給台灣客戶還可不受匯率影響,節省約十個百分點的匯損,有助確保獲益率。

南科管理局局長陳俊偉補充,包括友達、奇美電在內,「做面板生意,全世界產量三分之一市場在台灣,」日商來台投資,接近市場、人才、親日心理都有關。

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觀察,擁有面板關鍵零組件技術的東麗來台投資,有考慮客戶、成本的因素,也有和客戶群聚、互動再加值的因素。他比喻,LCD技術製程就像一層層的夾心酥,來台除了可達安定生產條件,當客戶要求製程改配方時,一定能和台灣產業連結,「關鍵材料生產者,來越多對台灣越好。」

跟客戶共同開發,有益台灣產業

相較中國、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台灣在IC、光罩、設備、材料、軟體設計等上下游光電產業聚落最完整,在台有生產據點可提供材料的東麗,不只能融入台灣面板供應鏈,也能和客戶共同開發新產品,有助台灣面板產業競爭力。

「不這樣做(編按:指和台灣客戶共同研發),沒有到台灣的意義。」久保田浩一說,過去台灣客戶要求測試產品,往返日本至少要三天、一週才能有後續反應,資訊難以直接傳遞;現在,電話打一打,三十分鐘就到,很容易直接掌握客戶對材料需求的正確資訊,一旦新產品驗證時間短,開發週期也能越來越短,就能在當地隨客戶開發出更好的產品。

從最長的七天縮短到三十分鐘,算一算,相較過去能省下後續反應時間,也等於是另一種競爭力的提升。

此外,從結果來看,東麗選定來台設海外薄膜加工生產基地後,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才正式生效。但,這一中國內需市場的商機,則是東麗投資台灣另一附加紅利。

兩岸關係越來越好,東麗也越有機會從台灣出發,和中國做生意,「在台灣蓋廠,隨台灣客戶產品一起過去(中國)是好時機,」久保田浩一認為,大陸也慢慢會有光學薄膜產品使用者,他並透露,未來也考慮和台灣合作在中國蓋廠,目前正規畫中。

「日本人把台灣當跳板也是一個概念,」黃建銘觀察,以日商謹慎個性,不太可能一下考慮長期投資,如果有一百的資源,多會選擇先行投資二十,其後再逐步投三、四十,等五年、十年後政經局勢變化,有其他條件更好據點,才做一個跳板過去。

這次接下東麗在台灣拓展薄膜加工生產據點任務,不會說中文的久保田浩一接受本刊專訪時,花了近十分鐘,邊畫圖邊用日文向記者解釋,就像中國古時代經商的絲路,這次則是從日本出發,經韓國、台灣、印度,到全亞洲甚至歐洲,台灣正是東麗薄膜加工跨出海外的重要據點。

深怕我們不理解,他還特地用中文說了一個關鍵字:「橋頭堡」,再次強調台灣的戰略意義。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東麗集團購併由三星集團分離出來的世韓(Saehan),另成立東麗尖端材料韓國(TAK),久保田浩一曾負責東麗尖端材料韓國龜尾廠薄膜和薄膜加工事業的規畫。

「要做一間不輸給韓國的好公司!」問他繼韓國據點後,這一次又協助集團來台拓點的心情,久保田浩一這樣回答。

將與工研院合作,把技術留下來

由於東麗集團的材料供應角色和研發能耐,不只能應用在液晶顯示器,還包括太陽能電池零件、觸控面板,甚至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高階薄膜。久保田浩一也在訪問最後透露,觸控面板薄膜來台投資的機率很高。

二○一○年十月和東麗高層接觸、順利輔導東麗來台投資案,雙方常互動的行政院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日本小組組長洪麗玲就觀察,東麗技術夠深、態度開放,不只不排除和台灣企業購併機會,近日也表示要和工研院材化所、顯示中心等研發單位展開技術合作,預期會對台灣產業帶來極正面效益。

擁有高品質生產和管理人才的台灣,如能搭上在高分子化學、有機合成化學等基礎化學領域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東麗,雙方若共同研發產品,台灣就有機會從全球供應鏈的配角,進階到不可或缺的要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7

ipad案內情曝光:蘋果霸權致中國損失300億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7/1MNDE1XzUwMDI1MQ.html

轟轟烈烈的ipad商標案在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和解金後,本應風駐雨停,但事實卻是,在短暫的平靜之後,先後曝出唯冠拒付律師費被起訴、協議簽訂過程唯冠律師被排斥等消息。

近日,在談判中作為唯冠大債權方代表的和君創業,向本報發來一份《ipad商標維權團隊關於蘋果公司違法造成律師欠費的備忘錄》,該備忘錄詳細記載了ipad商標案談判前後的原委和細節。

和君創業等中介團隊指責,蘋果的霸權條款導致中國損失了300億元國家收入。

ipad商標維權始末

《備忘錄》表述,2009年12月,北京和君創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應中國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的邀請參與唯冠深圳公司的資產重組。當時的法律文件是2009年3月8家銀行組成債權人委員會來監管深圳唯冠(微博)公司資產的協議,深圳市政府金融辦批准並加蓋了公章。為此,在民生銀行和中國銀行推動下,和君創業與唯冠公司簽署了資產重組協議。不久,廣和律師事務所受唯冠董事長楊榮山委託,風險代理ipad商標訴訟,和君創業開始介入該訴訟的公關等事務並同樣採用風險代理模式,聯合國浩律師事務所與廣和律師事務所肖才元律師合作對抗蘋果的侵權行為。

2010年末,深圳唯冠職工鬧事,債權銀行收到大量舉報楊榮山抽逃債務的舉報,遂開始審計唯冠帳目。為此,和君創業應楊榮山之邀,幫助唯冠協調與銀行的緊張關係,最終在深圳市政府的參與下,形成了唯冠監管的新協議:由債權銀行出資解決職工清退的補償,唯冠交出公章交由鹽田法院代管。在蘋果糾紛處理上,所有決定必須經債權銀行、風險代理團隊與楊榮山協商後請鹽田法院蓋章方能生效。

2011年下半年,蘋果公司總部知識產權部律師來華與唯冠談判,楊榮山派香港唯冠董事長孫敏私下與蘋果談判,受到債權銀行、鹽田法院和律師團隊的共同反對,最後由和君創業總裁李肅(微博)與其助理郭彬、國浩律師所謝湘輝與孫敏共同參加,在北京與蘋果公司進行了第一次談判。

在李肅看來,這次談判奠定了雙方價格談判的基礎,如果沒有其他干擾,成交價格將以債權銀行本金全部補償為基礎,並可以在談判中為台灣唯冠的美國訴訟留下巨大的運作空間。

這次談判不久,蘋果公司派人與唯冠方聯絡,要求唯冠方確定正式談判代表,開始雙方最終的價格談判。為此,在徵詢了中國銀行與民生銀行意見後,各中介方與楊榮山在鹽田法院召開談判準備會,共同簽署了一份授權協議書。

從記者得到的授權書影印件內容來看,肖才元、謝湘輝兩位律師,和君創業李肅與唯冠公司董事局主席孫敏4人作為受託人,此授權書明確規定,「現委託上列受委託人在我方與美國蘋果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有關ipad商標糾紛事宜中,共同作為我方談判代表。談判代表無權私下與對方協商或作出任何承諾」。

但這份協議由鹽田法院遞交蘋果後,蘋果並沒有守約開展談判。李肅認為,原因是當時唯冠方贏了深圳中院的一審訴訟,全國工商局查處的風潮全面展開。蘋果自知此時談判地位低下,竟然違背雙方約定拒絕繼續談判。

而後,「蘋果甩開唯冠公司合法授權談判代表,在明知被監管的唯冠權力已被限制的情況下,與根本沒有獨立簽字權的楊榮山個人達成和解,不僅對所有的監管方和授權方置之不理,竟然在和解協議簽字後1個月才讓我們看到和解內容,其違法行事的方式匪夷所思。」李肅直言。

謝湘輝和楊榮山也向本報記者證實了唯冠授權代表被排斥的事情,但楊榮山表示,這並非他的本意。

另有一直關注此案的專業人士對此持異議,他在接受《證券日報(微博)》記者採訪時表示,只要唯冠沒破產,其法定代表人楊榮山就有權簽字。此案利益關係錯綜複雜,蘋果、唯冠、律師以及和君創業都有自己的利益。他認為,中介機構的介入會使案件過程更複雜,不利於案件的解決,蘋果排除他們有一定合理性,畢竟司法程序解決的是案件的主要糾紛。

蘋果被指霸權

《備忘錄》指出,蘋果公司明知ipad商標在大批債權人查封之下,當年公司一方面在與唯冠授權人談判,另一方面與民生銀行談判解除查封條件。但是,在和解協議中,蘋果公司完全無視楊榮山無權對抗銀行商標查封權利的事實,毫無常識地在未解封狀態下硬簽合同。為此,民生銀行已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反對這一違法行為。

李肅還揭露,蘋果明知中介團隊擁有談判授權,並因風險代理而擁有優先收益權,卻在與楊榮山談判時不顧楊的多次要求,斷然拒絕明示上述權益。

廣和律所和國浩律所因為唯冠拒付律師費已經提起訴訟。

對此,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不同意見,他指出,在簽合同時,中介機構就知道唯冠沒有破產,這就勢必導致蘋果的和解金肯定會進入法院指定的賬戶。游云庭認為,律所在簽合同時也有疏忽,應該把風險比例定得再高一點,如此這個案子也不至於特別虧。

此外,和解協議中還規定,為消除有關部門可能的誤解,蘋果和唯冠確認蘋果公司實際購買並有權使用ipad商標的日期回溯至2009年12月23日。

李肅等人認為,該等所謂的追溯不僅違背案件真實情況,還將損害國家利益,其目的是阻止工商管理機關對蘋果公司進行行政處罰,按照該期間ipad在中國的銷量,估計逾300億元的國家收入因此而損失。

游云庭則稱,商標持有人自願回溯,與國家利益沒有關係。

而和解協議還有不為外界所知的一點,和解協議中明文規定ipad商標不是出售給蘋果而是贈送給蘋果,6000萬美元僅僅是協助辦理過戶的費用。

和君創業和唯冠代理律師認為,蘋果公司明知唯冠公司債權人正在申請公司破產,也明知ipad商標是唯冠公司的唯一一筆巨額財產,在他們看來面對4億美元的債權人,這何止是在賤賣公司資產,完全是在偷竊轉送債權人權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47

如何在48小時內獲得300萬PV?收集名人名言!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33311.html

數月前,Facebook前員工薩查•托尼(Sacha Tueni)和馬提亞•瓦格納(Matthias Wagner)正在開發一款Twitter客戶端。沒錯,就是Twitter客戶端,儘管比Tweetdeck晚了幾年時間。這款客戶端名為Zerobird,能夠過濾一些十分有趣的內容,但並未得到投資者的青睞。

「在進行創新時,有時難免會犯錯。此時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承認錯誤,然後繼續改善其他創新。」這是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名言。

托尼和瓦格納聽取了喬布斯的這條建議,創建了一個收集名人名言的網站。他們最初將喬布斯的照片作為頁面背景,然後在照片上配上他的至理名言。

沒想到該頁面迅速傳播,在48小時內就贏得了300萬的頁面訪問量(PV)。於是,他們開始收集其他名人的名言。Yoda頁面贏得了30萬訪問者,愛因斯坦頁面獲得40萬訪問者,Lady Gaga贏得70萬訪問者,其中16%點擊了她的歌曲鏈接。

這個網站就是Changemakrs,主要收集名人、知識分子,甚至是企業主的勵志語錄。網站目前處於測試階段,採取邀請制。

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創意,而且當前已經有大量收集名人名言的網站。但托尼稱,Changemakrs有些類似於Craigslist或eBay,並不注重社交性。

對於一個品牌而言,Changemakrs的創意更能吸引廣告主,因為這些名人和名言積極向上,具有勵志作用。例如,Red Bull就已經在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頁面上投放了廣告。

當然,Changemakrs也面臨著一些問題。目前,Changemakrs只是在少數案例中證明了自己,其模式是否能被廣泛接受呢?除了名人,普通人是否有機會被收錄呢?這些還有待進一步測試。

Changemakrs當前採取步步為營戰略,公司目前擁有4名員工,近期剛剛招聘一名設計師布魯斯•哈斯格(Brooks Hassig)。

本文編譯自TechCrun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237

2012創與投:老虎不打盹 拿300萬天使投資已很難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3628.html

  2012,對中國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都是艱難的一年。

在全球資本市場低迷態勢下,2012年中國企業IPO數量與融資金額創下近四年新低,VC/PE機構的IPO退出平均賬面回報率較去年出現大幅回落。

據投中集團的數據,2012年共有149家VC/PE機構通過97家企業的上市實現235筆IPO退出,總計獲得賬面退出回報436.3億元,較2011年賬面退出回報下滑59.0%;平均賬面回報率為4.38倍,較2011年7.22倍的退出回報相比大幅縮水。

一方面,在境外投資者謹慎的投資態度下,僅以「概念」實現上市幾無可能;另一方面,在財務造假風險、VIE風險依然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前提下,二級市場投資者也很難給予中國企業較高估值。中國的投資人不得不開始深度調整,尋求新的生存之道。

同創偉業鄭偉鶴:轉向早期項目

同創偉業是一家本土投資機構,旗下7支基金的管理資金規模達60億人民幣,長期投資TMT、生物醫藥、大消費和健康產業。

在同創偉業董事長鄭偉鶴看來,2012年最大的變化是開始關注早期項目。「2011年投的早期項目只有兩三個,2012年早期項目已經達到14、15個。」他預計,未來早期項目將佔到投資總數的40%以上。

鄭偉鶴表示,雖然現在是資本市場冷卻期,但是針對早期項目的投資現在卻正在升溫。「過去的金融手段實際上就是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套利,這個市場已經過去了,投資的注意力應該都放到早期上來。」

或許是因為投資早期項目更加注重創業者個人信用的緣故,在鄭偉鶴看來,2012年的另一個特點是越來越講求誠信。他舉例說,今年曾經花費1000萬投資某項目,但是最終項目的產品沒有出來,創業者卻主動要求回購,這讓鄭偉鶴深受觸動。

不過他也表示,由於國內證券市場的緣故,很多創業者常常會高估自己。「國內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依舊有很多泡沫,很多公司股價是不正常的,創業者會把創業板公司看作他們的參照系。同行在A股上市那麼高價格,我為什麼這麼低?實際上這是一個扭曲、畸形的市場,創業者所參照的世界是一個不真實、不現實的東西。」

德訊投資曾李青:大公司更大、小公司更難

做為騰訊公司五位創始人之一,德訊投資創始人曾李青對行業競爭的感受更加深刻,他認為2012年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公司越來越大,小公司創業想做大公司的機會越來越小。

曾李青舉例說,4年前投資的網頁遊戲每一個都很成功,而最近2年投的,除了極個別的以外幾乎都關門了。「今天如果我們還想創業,想做一個百度和騰訊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剩下的機會只是做出優秀的小公司。」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深圳,由於高房價和高生活壓力,已經喪失了早年騰訊和華為出現的時候那種環境。」曾李青透露,現在投一個項目200、300萬人民幣,一年就花完了。「工資成本很高,房價也很高,對創業者而言壓力相比以前大很多。」

為了適應這些變化,曾李青開始對德訊的投資策略進行調整。第一,創業者想得到超過300萬人民幣以上的天使投資,基本上很難,除非他很聰明。第二,分階段給錢,再也不會一次性把錢給創業者。

第三,制定了對創業者更苛刻的要求,比如一定要創業者出按照5:1或者10:1的比例出自己的錢。「你要我出200萬,你先投40萬進去,而且第一年只能拿5000塊錢工資。我們想通過這樣的槓桿,把一些不是那麼認真想創業的人擋在外面。」

曾李青提示創業者,現在創業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只有10%到20%。「我經常勸創業者不要創業,因為我見過很多失敗的創業教訓,對他家庭、個人一生有很大影響。」

曾李青認為,創業者應該在自己可控範圍內創業,「我們都要拿出大家輸得起的東西,你是兩年的時間加上小小的錢,我們是看起來比較大的錢,但是這個錢對我們也是小錢。」

松禾資本羅飛:我們正處在最低的低谷

松禾資本設立於2007年,受託管理資產超過5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超過100家,有16家企業成功退出,其中12家境內上市、2家境外上市和2家被併購。

在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羅飛看來,2012年的資本市場正處於最低的低谷。「如果不是最低,也離最低的不遠了。藍籌股的PE大多不到10倍,而在中小板、創業板,PE大多在20倍、30倍以上,不合理的估值會讓更多的資金遠離創業板。」

「2012年,國內資本市場開始堵車,中國海外上市的公司被『渾水』。」羅飛預計,未來兩年投資者將更看重企業真正創造現金的能力。

他以第七大道舉例說,2011年暢遊併購第七大道時,一年利潤大約有6000萬,而今年一個月就有6000萬元利潤。「能創造持續現金流的公司,將是未來兩年投資人所追捧的,現金流在今明兩年的環境下是最最寶貴的。」

除了現金流,羅飛認為,未來的投資人將更加注重創業者個人的信用、團隊的信用以及團隊對於投資人在現金或者將來、未來的承諾。

天使投資人龔虹嘉:2012,老虎不打盹

龔虹嘉具有20年投資創業經歷,先後創辦德生公司、海康威視、握奇數據等公司,個人財產超過100億,IDG和上海聯創稱其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

在龔虹嘉看來,投資人和創業者必須更加清醒的面對一個現狀,那就是「老虎不打盹」。這也老虎可能是騰訊、是華為,也可能是百度、阿里巴巴,這些大公司都充滿了危機感。

「以前,我們都認為是老虎就一定會打盹,老虎打盹就是創業者的機會。而現在,創業者花了很多心思就是做不大,大公司一發力,很快就拿下市場。那是因為大公司獨大,螞蟻爬一年,不如馬蹦兩下。」

對於投資者,龔虹嘉建議把「期望放低一點」。他舉例說,Facebook、Google的天使投資人肯定不知道它們今天能做這麼大,抱著投出Facebook、Google為目的的投資人注定失敗。「如果投資人以賺3倍、5倍、10倍作為合理回報的安慰值,失望就會大幅減少,就會覺得這個社會充滿了陽光。」

「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叫最好,我們甚至也永遠不知道什麼叫更好,反過來說我們也不知道什麼叫更壞,也不知道什麼叫最壞。」龔虹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87

雷臺陣 - 「300萬爽組合」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932885
這些年來,我貓王一直都拒絕閱免費報紙,因為我覺得文章應有價,免費資訊可能是宣傳的物,且又受著舊老闆訓言的影響,他謂小報的財經多不够專業。可是,我的客戶不斷叫我追讀《爽報》財經,其中一個專欄「何車500」很受歡迎,何車多年來在不同的報章撰文,而我亦不斷追讀他的文章。其實,引起全城哄的是「300萬爽組合」的炒股雷臺陣,專家與讀者一起參與競賽,很多客戶都跟著他們的組合而進行買賣的,在群眾壓力之下,春晚之前我終於開始閱讀《爽報》財經了。

講到投資大賽,前幾說到Larry Williams參加比賽一炮而紅,我貓王的一個老同事多年前曾參加窩輪投資比賽獲亞軍如果我參加這類比賽,一定包尾,一則我在任何競賽之中都有表現不穩的前科二則我只會如常的選擇中度風險的產品。我已失去當年狂炒小型股那股豪氣!參加這類比賽有一個竅門,由於它們不是真金白銀的賭輸贏,於是參加者要勝出,必須運用激進的買賣手段,且要選擇回報高的產品 - 在比賽期間輸清光不是什麼一回事,因為沒有人知道無名的參賽者,但是贏了出來則名留千古!翻閱《爽報》,發覺參與的讀者表現不錯,真的卧虎藏龍!這給專家們很大的壓力,那天看見沈大師說“當頭棒喝”,不知是什麼意思?其實,我覺得他這天表現不錯,春節假前多個參與者只他持有熊證,兩隻熊證表現都不錯並在年二十八晚抛售了,且購入兩隻濠賭股亦搏中了!希望沈大師急起直追,因為他對香港證券業的事宜十分熱心,支持!

看到《爽報》這個比賽,使我貓王突然想起師父老人家,前幾天他說他老婆外家最近累他花掉很多錢,使他臨老又要再重投風險操作吧!他有運動員性格,可以有表現穩定,既然他是小型股及牛熊證的專家,想看看他參與這個比賽的成績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69

富人避稅 港口倉庫藏300幅畢卡索

2013-03-18  TCW
 
 

 

說到欣賞藝術品,多數人想到巴黎、倫敦或紐約,不過更可觀的蒐藏地卻是全球的港口保稅倉庫。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論價值與規模,保稅倉庫裡的珍藏品可能比任何一座世界級的博物館多,而且還成了富人的避稅天堂。

BBC披露,五年多以來,全球經濟不振,投資人先是轉而尋求黃金這類安全的資金避風港,近來藝術品後來居上,根據財富管理網站,梅摩斯藝術指數(Mei Moses All Art Index)過去五年的投報率達七.七%,比標準普爾五百的二.九%好得多。

轉手買賣,省一五%關稅

探究其中最主要原因,不是富裕階級變多了,而是因為投資藝術類奢侈品根本不需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更重要的是,只要不出保稅倉庫大門,不管轉了多少手,都不用付最高達一五%的關稅。

藝術品商情公司ArtTactic創辦人彼得森(Anders Petterson)指出,許多富人名下畫作蒐藏量老早超過豪宅掛畫的面積了,八成藝術品均轉存於各大保稅倉庫內;已有二十五年業界資歷的交易商司徒德(Simon Studer)更指出,光是日內瓦保稅倉庫(Geneva Freeport)就蒐藏三百多幅畢卡索(Pablo Picasso)畫作,全球各地博物館都瞠乎其後。

根據司徒德,蒐藏在日內瓦保稅倉庫裡的畢卡索畫作,大部分皆為摩納哥首富納瑪(Nahmad)家族所有,它堪稱全球藝術品市場最大買家,甚至許多博物館策展時都還要向納瑪家族商借分量夠重的「鎮展之寶」。

恆溫恆濕,安全如金庫

產業情報機構「瑞士資訊」(Swissinfo.ch)指出,保稅倉庫可說是藝術品交易產業的後勤中心,因為它擔保終年恆溫、恆濕,而且安全保護等級嚴密有如美國金庫所在地諾克斯堡(Fort Knox)。

為了因應藝術品交易蓬勃發展的趨勢,世界各主要保稅倉庫都積極擴建,除了日內瓦正擴建一萬平方公尺,占地兩萬平方公尺的盧森堡保稅倉庫預計明年九月啟用;二○一○年才加入戰場的新加坡,目前也進展到第二階段擴建;後起之秀的中國北京以八萬多平方公尺,挑戰香港的亞洲領頭羊地位。

保稅倉庫是經各國海關核准設立的暫存區,通常是為推動轉口貿易業務。存入保稅倉庫的貨物可暫時免納關稅,最長兩年,屆滿就必須申報進口或退運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43

中移動旗下飛聊「壽終正寢」:兩年用戶不到30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170.html

騰訊科技報導,飛聊,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中重要產品之一,在經歷了近兩年的發展之後面臨被放棄的命運。

昨日傍晚時分,飛聊的用戶收到一條來自中移動官方的短信通知,稱受業務變更的影響,自2013年7月10日起,飛聊將無法發送和接收「飛信」信息,如果要繼續與飛信好友聯絡,請下載最新的飛信客戶端。

貌似是正常業務變更提醒,實則意味著著中移動準備放棄飛聊。據騰訊科技從中移動內部知情人士獲悉,由於飛聊發展不佳,此次的業務變更可以說是宣判飛聊「死刑」。7月10日之後,中移動將停止對飛聊產品的所有投入,包括產品下一代版本的開發以及所有宣傳等。飛聊產品形態依然會存在,但官方日後不會再有任何更新維護。

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飛聊發展至今,近兩年間用戶不足300萬,這也是飛聊被「拋棄」的直接原因。目前,飛聊的產品、運營團隊都已相繼解散,飛聊後續的更新維護將從本月10日後陸續停止。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9月28日,中移動發佈即時通訊產品飛聊,飛聊是在飛信的基礎上,可以實現跨平台免費短信、語音、圖片等多媒體信息發送,是飛信的強力助手。兩個產品之間可互通好友關係、消息互轉互發。從產品功能來看飛聊與微信十分類似。

當時, 中移動已經意識到,如果放任傳統互聯網企業在即時通訊領域的迅速拓展並形成規模,將使得運營商的短信業務等被大量分流,用戶的忠誠度也將由運營商轉向移動互聯網企業。與其被步步蠶食,不如主動出擊,這是中移動推出飛聊的初衷。

飛聊初期在中移動內部的地位十分重要,該產品由中移動集團數據部直接主導,委託神州泰岳開發,但其主導權不僅僅直屬於數據部,研發進程更是受到中移動高層親自督促,以至於飛聊的市場推進速度在中移動所有移動互聯網產品中最快。

儘管中移動對飛聊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從外界反饋信息來看,很多業內人士對其市場前景並不看好。上述人士透露,飛聊當時已錯過了市場最佳時機,再加上來自微信等相關產品的競爭衝擊,生存空間已是非常狹小。

運營商IM為何屢戰屢敗

飛聊為什麼沒有做起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 中移動在業務創新的競爭力方面有先天的不足。「既得利益者天生就有抑制創新的基因,中移動也難逃此劫,其龐大而嚴格的內部管理機制是殺死創新基因的致命武器。」

中移動的運營商基因決定了它並不能像互聯網企業那樣完全開放。從飛信到飛聊,中移動扮演的更像是一個管理者的角色,只是給出目標要求,卻從未參與產品設計、規劃等,這些一般交由神州泰岳全權處理,相比之下互聯網企業對待產品如同對待自己的親身骨肉一樣,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其次,從產品的推廣到運營,互聯網思維會對產品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電信運營商固有的傳統思維無法做到。

在IM上,不光有中移動的飛聊,運營商之前相繼推出了很多相關產品,如中電信的翼聊和聯通的沃友,後兩者的發展也是如履薄冰。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如果試圖通過新的IM來搶回市場,首先要關注到IM產品對於企業產品體系的定位問題。《創新者的窘境》中就指出,所謂完善的管理有時候會成為創新的負擔,運營商開發IM就充分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運營商的管理模式不可謂不嚴謹,繼承了老郵電管理文化的特徵,使得電信運營商在追求服務的基礎上內部匯報流程複雜,而IM產品始終不是運營商的核心業務,因此在用戶體驗和內部資源整合方面始終不盡如人意。反觀微信,通過遠離深圳總部在廣州開發的方式,其產品定位雖然低調,但定位於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這充分了印證了《創新者的窘境》中的觀點,運營商要開發好IM,就要處理好IM開發團隊和運營商核心業務團隊的關係。

其實,就算運營商IM發展成功,也不得不面對自己的IM應用衝擊傳統業務的可能,這邊演戲,那邊拆台,著實是一個尷尬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20

【每日移動互聯網】搜狐新聞客戶端商業化路徑:入駐媒體獲廣告收入300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667.html

【導讀】華為盒子曝光,8月28日發佈,內置微信應用。Line發佈新平台Line商店,接入多種支付渠道。搜狐新聞客戶端商業化路徑,入駐媒體獲廣告收入300萬。視頻分享應用Vine應用8個月註冊用戶已達4000萬。獨立App應用商業化破局難,或將淪為巨頭「盤中菜」。

【行業動態】

1、北京首批官方打車軟件上線

昨天,北京市出租汽車統一電召平台首批手機叫車軟件上線試運行,包括易達、搖搖、嘀嘀、移步(原移建)四家叫車軟件將以官方身份上線。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為提升96106電召平台效率和乘客即時叫車成功率,手機叫車軟件將與統一電召平台對接。據介紹,首批上線的4款叫車軟件包括易達打車、嘀嘀打車、搖搖招車等最早進入北京市場的叫車軟件,為體現統一性,每款軟件在原名稱前加「96106」。

軟件本身綁定的電話召車平台不變,只是會統一上傳到96106平台上。

2、易信上市24小時用戶破百萬 月底或邁入千萬大關

從8月19日10點至20日10點,易信正式發佈24小時,用戶數量突破100萬!同時易信發佈首日即登上蘋果商店應用排行榜總榜第三、社交榜第一,超越微信、微博。

按照目前發展速度,預計本月底,易信用戶數有望邁入1000萬大關。

據瞭解,易信的同類產品微信達到1000萬用戶數,用時6個半月,近200天。如果易信在10天內達到這一數據,那麼新增用戶增速將是微信的20倍。

3、華為盒子曝光:8月28日發佈 內置微信應用

據內部人士透露,曾在今年CES展會上亮相的華為「電視盒子」將於8月28日與榮耀3共同發佈。此前,華為電商總裁徐昕泉微博曾傳出過類似信息,從曝光的諜照來看,華為盒子將於騰訊合作推出。我們可以看到電視屏幕上微信LOGO。據內部人士透露,華為盒子預裝微信應用,有望在遊戲方面與騰訊深度合作。

4、Line發佈新平台Line商店 接入多種支付渠道

今日,第二屆Line企業年會在日本東京召開。Line公佈了最新業績,並發布了新的平台服務Line商店,其中將接入多種支付渠道。

Line發佈的網頁端獨立銷售平台為Line Store。在這個網頁平台上,用戶將能使用多種付費渠道購買Line的付費服務,如表情貼圖等。其中涉及到的支付渠道包括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服務Paypal、運營商和便利店銷售的預付費卡。

該服務首先在九月向日本和台灣地區用戶提供,然後再延伸到其它國家。

5、搜狐新聞客戶端商業化路徑:入駐媒體獲廣告收入300萬

據內部人士透露, 搜狐新聞客戶端已經悄然在商業化路徑上取得突破,僅入駐媒體《參考消息》就已獲得百萬級別的廣告收入。這一消息得到了《參考消息》新媒體負責人的證實。

知情人士透露,已經簽訂協議的廣告形式是在《參考消息》的刊物中投放品牌展現的廣告,廣告價格的衡量標準參考刊物的日活躍用戶、累積訂閱用戶,整個協議價格在百萬級別,具體數量可能達到300萬。

不過,對於搜狐新聞客戶端整體商業化路徑安排上,搜狐方面沒有表示明確看法,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在具體的平台商業化上,公司管理層還沒有具體的安排,可以讓合作媒體先嘗試。

【行業數據】

8個月!視頻分享應用Vine應用註冊用戶已達4000萬

Twitter今天宣佈,Vine應用註冊用戶已經達4000萬,Vine是Twitter推出的6秒視頻分享應用。

1月,Vine登陸iOS,它可以讓智能手機用戶錄製小視頻。6月時Vine拓展到Android平板,當時有註冊用戶1300萬。

在Vine推出之後,Instagram也增加相似功能挑戰Vine。

【行業觀點】

獨立App應用商業化破局難 或將淪為巨頭「盤中菜」

以「陌陌」、「唱吧」等為代表的獨立App應用在經歷前期的粗放圈地發展後,迫於內部運營成本及外部競爭的壓力,開始將盈利問題提上了議程並探索商業化模式,它們自身產品的先天缺陷及不足也為其商業化的道路添加了阻礙。

以陌陌來說,前期主打基於地理位置的人際交往更多是停留在陌生人層面,由此引發了諸如信息洩露、詐騙財物、色情交易等不少社會問題,這也是陌陌屢遭詬病的主要原因。

隨著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領域的佈局,獨立App應用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它們沒有巨頭企業雄厚的資金支撐,同時在應用生態中各環節的互補導入作用也存在欠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找到差異化的發展路子,勢必難逃出局命運,或被巨頭整合併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938

袁記串串香:一個麻辣燙品牌如何開店300家?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912.html

【導讀】「串串香」又叫「熱鍋麻辣燙」,是巴渝兩地街頭巷尾最濃郁的江湖味道。作為街邊小吃,串串香鮮有登上大雅之堂。不過,成立於1996年、以街邊小店起家的「袁記串串香」現在卻走起了公司化運營之路,並已經擁有300多家連鎖店。在一個准入門檻偏低,競爭白熱化的行業中,這家餐飲企業是如何突圍的?

以下為商界雜誌報導節選:

從街邊到店堂

上個世紀80年代末,袁剛懷揣著積攢的63元錢,從200多公里之外的遂寧來到成都,決心在這裡做出自己的事業。但創業之路維艱,袁剛從擔著挑子,走街串巷賣辣椒面,到後來有了一些積蓄,開始擺地攤,租鋪面,努力經營自己的干雜生意。

到了1996年,袁剛敏感地意識到風向變了——這一年,許多大型連鎖超市開始入駐成都,給干雜行業帶來巨大衝擊,批發零售這種形式,很難與之競爭,將來無疑會遭到大型商超的嚴重擠壓。這時候袁剛憑藉著敏銳的眼光,主動改變了創業道路,開始摸索串串香的經營,也正因為如此,他沒有像那個年代的眾多商家一樣被社會的發展所淹沒。1996年,他在成都市鼓樓北四街開起了第一家袁記串串香。

那時,串串香是一種非常低端的食品,街邊小攤、矮桌矮凳,人們彎腰駝背地在桌面上用餐;菜品堆放在路邊,任憑滿街的灰塵撲打。「大家都這麼幹。」但袁記偏偏不一樣,有明亮寬敞的店堂、配備舒適的大桌座椅;袁剛更決定在室內設置菜品陳列區,像在超市裡面購物一樣,讓顧客自助式地進行挑選。這與「傳統」完全背道而馳的做法讓顧客們突然有了更好的選擇:與街邊小店相比,味道同樣地道且有特色,就餐更加舒適乾淨,連價格也比大多數同行便宜。一兩年之內,袁記連續開出了四五家店。

袁剛是一個並不容易滿足的人,除了改變串串香的「質感」,他還有一個龐大的計劃——改變這個行業。1998年,袁記成立公司,開始公司化運作;2000年-2001年,袁記在成都李家沱開出成都地區第一家加盟連鎖店,並開始向四川省外發展,正式走上全國加盟連鎖道路,分別在廣州、昆明、西寧開出多家分店;為了打造規範化,標準化的品牌形象,2003年開始,袁記連續三次對品牌進行升級,形成了成套的VI識別系統;2007年,袁記又開始打造自有生產基地,建立物流配送系統,並對所有火鍋料品實行袋裝化。

加盟之道

袁記做得最成功的加盟商,名叫謝超。他14歲開始創業,做燒臘醃鹵起家,機緣巧合下,他連續開了3家袁記串串香店,還介紹自己姐姐進來加盟了2家。憑藉著在袁記中的學習成長以及出眾的個人能力,現在,謝超在多個行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他成立了自己的餐飲品牌,在全國擁有四五十家分店,並開設了金融投資公司。這樣一個競爭者,卻是袁記最好學的「學生」:謝超開公司是得袁剛啟發;而他的公司管理更是得到袁記真傳。他本人親自參加袁記的每一次會議,不斷學習袁記如何培訓、如何計劃、如何總結。

另一位袁記的加盟商冷禎龍,他靠著借來的錢才開出第一家袁記串串香店,但在袁記公司的幫助下,他迅速做到了袁記在成都地區單店盈利最高的門店。而到現在,他也成立了自己的一家公司,經營火鍋。

總經理楊良軍把這稱為袁記的「緣文化」。餐飲業的從業者和經營者普遍文化、經營水平都不高,而袁剛每月都會定期組織專業人士及優秀加盟商來對他們進行培訓,讓員工和經營者們懂得如何去管理、經營,如何去追求自身的價值。在得到成長後,再鼓勵他們去成就自己的事業。

品牌化運作

經過十數年的發展,串串香作為火鍋的一個細分行業,市場格同和消費群體均日漸成熟。袁記也遇到了自己的瓶頸:目前像袁記這樣的品牌化運作的串串香企業,其准入門檻非常高。楊良軍坦言:「在成都開店,成本非常高。而像袁記這樣的品牌門店,更需要實力和精力。很多人認為袁記不划算,選擇去開街邊小店,卻不知道這要承擔的風險更大。」為什麼風靡成都的街邊串串,小冷鍋等街邊小吃會遍地開花,卻曇花一現,始終形不成氣候,做不出規模?這些街邊小店投資小、門檻低,但侷限性也非常明顯:人均消費低,房租等成本卻在漲;沒有品牌支撐,單店很難敝大;一開始自創品牌,經營風險和廣告費用巨大,尤其是食品衛生監管方面的風險會隨之增加,這樣又會提高經營成本,擠壓原本就偏低的利潤;都是因為沒有成熟的經營管理經驗。

曾有成都一家有名的串串香品牌,早期大店小店隨意開,擴張迅速,但幾年之後便遭遇店面萎縮不得不轉行;而成都地區風靡一時的街邊串串也遇到了類似的瓶頸,開始轉向高端店,以尋求盈利上的支撐。

而袁記的公司化、品牌化運作,本來就有一定的抗風險性。面對行業共同的困境,袁記開始使用一次性鍋底,佈局開放式廚房,把安全衛生和服務做上去。第二,向外擴張,儘管這個行業在四川已經日漸成熟,但對於其他省份而言,串串香仍然具備極其鮮明的特色。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今年初,袁記又在貴州、武漢等地開了多家店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